时间:2023-04-01 10:32:30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大学生爱情心理论文,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评价与反思——基于民族教育的视角
内地高校少数民族大学生的适应问题及对策
小学语文教师的职业属性、能力结构与知识结构
教师自我意识的生成与培养——兼论中小学教师培训的深层拓展与发展导向
新课改视域下小学教师课堂教学失范行为研究
对提高开放教育面授辅导教师学科教学知识的思考
高师公共教育学有效教学策略研究——以四川师范大学为例
小学教育专业教育实习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中欧教育实习现状及改革趋势探索
学科中心课程:内涵、理论假设及组织方式
从教育政策学视角看当代世界教育改革
新时期学前教育公共服务均等化与政府管理创新研究
发展学生个性的意义与策略
“自学、议论、评价”三环互动教学模式的构建
云南大学校长熊庆来办学之道研究
提高地方高校本科毕业设计(论文)质量策略研究
高校学士学位论文抄袭的原因与反思
加强地方高校管理人员队伍建设的思考
成都大学学前教育学院巡礼
试论教师成长的十个“学会”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职前培养初探
从自发走向自觉:促进教师课程领导的策略
论网络化课堂教学环境下大学英语教师角色和教学行为的新变化
挪威教师教育大学化形成及启示
论幼儿教师教育智慧的养成
让园本培训引领幼儿教师的专业发展
素质教育契合点: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的融合
高校课桌文化的狂欢化特征与疏导机制
当下沪用中学物理课本初步研究
孙铭勋乡村幼稚教育实践与儿童文学教学
论社会思潮对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产生的双重影响
建国六十年来德育导向的演进探析
改革开放以来大学生价值观变迁
中小学性安全教育现状调查与分析——以成都市为例
新课改背景下普通高校招生考试评价体系改革探析
地方本科院校建立学生教学信息员制度的实践与探索——以广西师范大学为例
高校二级学院办公室实施目标管理的设想
大学英语教学秘书的工作定位与职责
撰稿规范
对农村教师缺乏与素质提升的多维探讨
生态学视野下高师教师身心素质可持续发展
师范生“对话”素质探析
我国初等教育领域关于“教师”选题的研究情况及分析
转型期高校教师心理问题的成因及调适
教师间交往的现实意义及促进策略
文化定向与范式人格——论孔子在中国文化定向中的特殊作用
金融危机背景下我国高中阶段教育可持续发展的应对之策
中国大学生心目中的“小人”人格结构初探
当代中国大众化与思想政治教育的新使命
论大、中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开展研究性学习的衔接
高校学生党员群体长效教育机制的探索与创新
品味爱情篇章塑造健全人格——以大学生爱情观教育为例
新建本科院校实验室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推进学院制教学管理改革的探索与思考——以成都大学为例
对高校人事工作的思考
近年来,关于大学生自杀、他杀、虐待动物等新闻却不绝于耳,他们对生命的轻视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是什么原因导致了他们对自己生命的轻视和对他人生命的漠视与残忍?除学习压力、人际关系、心理问题、社会因素等原因外,还与一些高校长期缺乏对大学生的生命教育,没有很好地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生命观有很大的关系。“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以下简称”基础”课)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课程,它的特殊性决定了决定了该课程的教学必须始终坚持以生命关怀为核心,以此来提高大学生的生命和生活质量。
一、大学生生命教育的必要性
所谓大学生生命教育是指引导学生正确认识人的价值和生命,理解生活的真正意义,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培养学生对终极信仰的追求,养成学生的关爱情怀,使他们学会过现代文明生活。在现阶段开展大学生生命教育是非常必要的,总体来看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第一,我国现行高等教育的高度工具理性化弱化了生命教育。著名教育学家杨书子院士对我国高等教育存在的问题分析后认为:过弱的文化陶冶使学生人文素质不高;过窄的专业教育使学生的学术视野不宽德育论文,学术基础不牢;过重的功利主义导向使学生的全面素质培养与基础训练不够;过强的共性制约使学生的个性发展不足。生命教育在这种理性化的教育中越来越边缘化。
第二,社会环境的变化使学生的功利取向越来越明显。当代大学生生活在一个科技迅猛发展、物质条件日益丰富的时代。经济全球化和科技、文化多元化发展,极大地拓展了人们的生活空间,引起尚未成熟的大学生们价值观念的重大改变,可能出现部分大学生热衷于追名逐利,存在着狭隘的个人主义倾向。对他人的生命以及生存状态表现出淡漠。这种消极因素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他们的健康成长,使大学生陷入前所未有的生命困境。因此,必须加强对大学生生命观、价值观的引导,引导其理性地思考生命的价值和意义,以更好地适应现代生活。
第三、目前高校生命教育中重理论灌输轻实践体验的倾向制约了生命教育的实效性。目前各大高校几乎都设有心理咨询机构,并开设了相应的心理教育课程,这些课程中或多或少地渗透着对大学生的生命教育论文参考文献格式。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舒缓了学生的心理压力,纠正了一些偏差行为,但未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若能在大学生群体中正确开展生命教育,开设专门的实践教学引导学生对生命的意义进行思考,可以帮助学生认识生命的价值及存在的意义,尊重自己及他人的生命,热爱生活,培养健全的人格,建立正确的人生观。
二、结合“基础”课的教学提高大学生的生命教育
对大学生进行生命教育属于思想政治教育的范畴,“基础”课是“05方案”中本专科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必修课程,在其教学中渗透生命教育是应有之义。结合对广东松山职业技术学院大学生群体生命现状的调查分析以及前期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我们认为大学生生命教育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认知关怀教育、生命价值教育、忧患意识教育和生命能力教育。
第一、在“基础”课的教学中加强生命认知关怀教育。
认知关怀教育主要是增强个体对自我生命的认识、肯定、接纳和珍爱,是对他人生命乃至整个生命世界的同情、关怀与爱护。包括了尊重生命、敬畏生命、感恩生命等。使学生树立积极的生命情怀,不仅珍惜自己的生命,还关心整个自然界所有的生命。
第二、在“基础”课的教学中加强生命价值教育。
生命价值教育就是通过对生命科学、医学相关知识的讲授,使大学生形成全面的生命认知,明确“生”的可贵和“死”的不可避免,着力解决人“为什么而活”、“怎样活着”、“生命存在的价值”等具有现实意义的问题。从大学生自杀以及违法犯罪的个案可以看出,有的大学生之所以选择轻生来结束自己年轻鲜活的生命,就是对生命失去了信心,找不到生命的意义与价值。
第三、在“基础“课教学中加强忧患意识教育。
人的发展是人类生命存在的永恒追求。生命的无限性在于在有限的时长中发掘自身最大的潜能德育论文,这也就是生命发展教育的核心。我们应当在大学生的生命教育中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帮助学生在现有的基础上不断通过努力取得成功,让学生在不断的鼓励中激发其自身潜能.从而提高对自身的价值肯定,充分展示个性,达到提高个人生命质量的目的,要让学生懂得拓展生命的宽度,突破自我,追求人生的境界。
第四、在“基础“课教学中加强生命能力教育。
生命能力是生命生存和发展的必要条件,包括了生命能力、动手能力、环境适应能力、心理调适能力、抗挫折能力等。生命能力教育目的让其领略到“活着真好”,争取“活出点意义来”。如抗挫折能力,要让学生知道挫折只是从幼稚走向成熟的一个必要过程。需要有积极良好的心态去乐观面对,应增强自身的挫折容忍程度以及心理调适能力。正确地面对挫折并承受挫折之痛,会让学生更加懂得珍惜生命、欣赏生命的亮色,提升生命的意义。
三、深入研究教材内容,挖掘生命教育题材
课题组老师结合多年从事“基础”课的教学经验,对教材内容进行了深入研究,从中挖掘出了适合对大学生进行生命教育的题材,并对教学环节进行了相应设计。众所周知“基础”课是对大学生进行世界观、人生观、道德观和法制观的教育。其中,人生观教育是整个课程教学的重点,所以在基础课中开展世界观、道德观和法制观教学时最终的落脚点为人生观问题,从人生观问题扩展开来可以对学生实施相应的生命教育。(如图所示)
1、引导学生用正确的世界观看待生命
世界观决定人生观,它是人们对生活在其中的世界以及人与世界关系的总体看法和基本观点,所以确立正确的世界观极其重要。世界观教育属于哲学的范畴,但对于高职院校并没有开设专门的“哲学”课程,所以在“基础”课的教学中可以适当地对学生进行一些相关教育,让学生了解自然界的客观性、联系的普遍性以及万物运动的无止境性等等,动员学生爱护我们的地球,珍惜身边所有的生命现象,增强大学生的生命认知和生命情感。落实在“基础”课的教学上,可以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培养学生对祖国的大好河山、自己的骨肉同胞、祖国的灿烂文化和自己国家的热爱之情,并将这种爱扩展到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各个国家及人民论文参考文献格式。
同时生命教育的实践性很强,我们可以结合思政课的实践教学活动来进行德育论文,如探访养老院、孤儿院、无偿献血、志愿者服务等,以培养学生对他人和社会的关心,学会与人相处,学会以感恩之心来善待生命。
2、引导学生用高尚的道德观善待生命
诗人但丁曾说过:“人不能象走兽那样活着,应该追求知识和美德。”说明道德在社会生活中的重要性。进行“基础”课的教学不能只是将社会在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公共道德价值体系,通过教师的讲授传达给学生,而是通过道德教育使学生进行道德实践才是关键。教学中可以选取“道德模范”、“感动中国”人物的先进事迹展开课堂讨论,对学生进行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的教育,使学生养成道德习惯,自觉履行道德义务,关爱社会,关爱他人,创造有价值的人生。教师可以通过播放典型视频,并设置问题情境的方式让学生讨论来展开课堂教学,可以选取近期网络上出现的颇具争议的“变态女大学毕业生屠杀小兔子”的视频,女大学生对动物生命的漠视必会激起学生的愤慨和心灵的触动。
3、引导学生遵守法律构筑和谐社会
近年来,一些被人们视为“天子骄子”,具有高智商、高素质、高层次的大学生们纷纷触犯法律,身陷囹圄,断送了自己美好的前程,这是十分令人痛心的,与我们所要构建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相背离。“基础”课对学生进行法律教育仅是对法的一般原理和法律基本知识的一般解说。但教师不应囿于此限,照本宣科,在教学中要“有的放矢”,切实培养和提高大学生的生命意识和法律素养。教学中不忘引导学生充分理解和揭示法律规范中所蕴涵的权利基础,消除法律规范是关于义务或以义务为本位的规范的误解,避免权利和义务的错位,树立权利观念。要尽可能把行为模式上升到更高的层次,运用法律知识和理论剖析“为什么”,使大学生知其“所以然”,并能深刻理解国家的、社会的、个人的法定的、应有的权利义务德育论文,并由此正确地把握它们在法律上的关系,使“感觉”深化为“理解”,进而内化为自觉的行为,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做出自己的一份贡献,实现个人与他人、与社会、与自然的和谐共处。
4、引导学生用崇高的人生观指引人生
这里所讲的崇高的人生观是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内容的人生观。一个树立崇高人生观的人才能以正确的人生态度对待人生、对待生活,始终对祖国和人民具有高度的责任感,在服务人民、奉献社会中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在当今相当浮躁的社会氛围下,人们越来越多地趋向于追名逐利,变得失去了理性,疏远了纯真的情感,灵魂变得愈发孤独。在这种形势下,作为“基础”课的老师在教学中务必要向学生澄清那些庸俗人生价值观的种种危害,动员他们树立崇高科学的人生观;要让学生明白人生的真正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贡献,一个人无论地位如何,从事什么职业,只要他尽心尽力去为他人、为社会服务,那么他的人生就是有价值的,最终达到学生科学对待人生环境的目的。
[参考文献]
[1]本书编写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2009年修订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2]张清,刘红斌.大学生素质教育与教师素质的提高[M], 上海高教研究,1998,(专辑):101 ―103.
[3]刘济,李晗.论香港的生命教育[J], 江西教育科研,2002,(12):33.
[4]张国民,廉利.大学生生命教育的基本内涵浅析[J],山西农业大学学报.2008,(4)
[5]杨芷英.生命的追问大学生生命教育管窥[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9,(8)
1.高职学生对现实自我的认知偏差———自卑
高职学生自进入大学起,已被无形地标注为“高考的失利者”,这种标签在一定程度上使他们产生自卑心理,容易造成认知偏差,怀疑自己的能力,从而忽视了自身的有利条件。因为缺乏“自爱”,找不到自我的他们,敏感多疑,易受伤害,往往遇事优柔寡断,进而错失良机。
2.高职学生易出现自我评价偏高———嫉妒
高职学生逻辑思维虽已基本确立,辩证思维也有相当发展,但仍存在一定的片面性和肤浅性。部分高职学生过强的自尊心和好胜心,使其容易产生虚荣心,看不起别人,自我膨胀,一些家长的过分溺爱和袒护,更是令他们产生了以自我为中心,缺乏包容心,严重损害了个人的身心健康,破坏了正常的人际交往。这点也正是“他爱”缺失的表现。
二、爱商的修炼对加强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
爱商能力的检测,可以提高我们对自身生存意义的认识,如爱的需求,从自爱到他爱,从悦纳自我到奉献他人,学会尊重、理解和包容。高职院校加强大学生的爱商修炼,由爱引航,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加强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1.有助于提高身心健康水平
喜怒哀乐是人生常态,对高职学生而言,其心理相对不成熟,承受能力较弱,身心健康更容易受剧烈情绪的影响。而长期或过度的自卑、焦虑、抑郁、嫉妒等这些不健康的心理,还将可能导致神经、内分泌等生理功能紊乱。马克思说过:“一种美好的心情,比十服良药更能解除生理上的疲惫和痛苦。”因此,高职院校增强学生爱商的修炼,可以使学生保持良好的情绪,具有预防和治疗疾病的双重意义。
2.有助于改善人际交往关系
爱商可以将爱造就出一种机会,演变成人生中对自己甚至是对他人所需要的一次机遇。“力到处常行好事,力欠处常存好心”体现的就是最大的奉献,在爱己爱他中传爱。亲情、友情、爱情,在各种复杂的情感中都离不开自爱与他爱,高职学生的爱商修炼,能够在冲突、矛盾的情境下,宽容待人调节好人际交往关系。
三、如何加强高职学生的爱商修炼
(一)自爱:懂爱的伊始
爱自己,老生常谈,但真正做到自爱的人又有几何。懂爱、珍爱,才会感受到人间自有情,世界充满爱,所以,高职大学生首先要爱自己,学会爱己是一切爱的基础。
1.找到自己
发现自我,认清自我,才会有真正的自知、自信,也才会有真正自主的人生。高职学生独立性较弱,较为依赖父母老师,若他们只会奢望异性之爱、他人之爱,却不会爱自己。从未爱过自己,就难以养成自爱的习惯,结果在“等他爱”或者“爱他”的过程中,学生的自卑产生了,自信消失了,随之消失的还有志气、理想、信念、追求、主见和创造精神。
2.悦纳自我
笔者对一句话情有独钟:“每个人都是限量版,对自己好点,因为一辈子不长。”爱自己,不是一种自私行为,而是一种善待自己的情感。高职学生若能善待自己,保持自己的身心健康,就是学会了开始爱自己,当他们拥有了这种爱,意味着他们有能力可以把爱奉献给别人了。
3.提升自身
对于很多高职学生来说,也许暂时无法帮助他人,但他们可以努力做好自己、完善自己。笔者曾记得在一书中提到:“你只负责精彩,命运自有安排。”当然,任何的进步并非不痛不痒、无需付出,很多时候,大学生就是在失败和挫折中成长起来。关爱自己,也并非溺爱自己,而是敢于面对自己的不完美,修正自我,从而提升自身。
(二)他爱:自爱的延续
1.从人的需求来看
培养爱商,可以提升高职学生对爱的追求、对爱的获得和对爱的给予。按照马斯洛理论,人的需求大概分为五个层次: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如果把生理需求和安全需求作为基本需求,把后面三种作为高级需求,不同的人在不同时期的需求是不一样的。当学生学会了自爱,生理需求和安全需求得到了满足和保障,人的需求从基本需求迈向高级需求,进而希望他人尊重自己、爱自己,同时力所能及地去爱他人,达到自我实现的需要,也正是他们由自爱到他爱的转变和升华。
(1)江永“三千文化”特色旅游产业深度开发探讨 伏六明
(5)武陵源世界自然遗产地旅游扶贫绩效模糊评价 向延平
(8)海峡西岸经济区旅游业发展空间差异与协调发展机制研究 谢新? 郑立文 吕群超 谢新丽
(14)内生式乡村旅游发展中的行动者解读研究——以长沙市桃花岭村“农家乐”为例 罗芬 方妮 周琴
(19)基于ahp法的旅游公共服务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乔海燕
(23)广西入?a href="" target="_blank" class="keylink">陈糜吻?蚍⒄共钜旆治?姜尧 谭丽林
(28)旅游景区形象测量模型及其实证研究 吴雪飞 邱宏亮
(33)基于ahp分析的民族旅游地竞争力研究——以大寨瑶族梯田景区为例 冯雅力 吴忠军
(38)导游职业倦怠与职业压力心理健康的关系研究 向前 刘衔华
经济研究
(41)林业专业合作社盈余利益分配标准的经济学分析 陈建敏 黄森慰 张春霞 谢志忠
(45)湖南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能力测评与对策研究——基于2008-201o年面版数据的dea分析 李言规
(49)论高校经济责任审计 黎克双
哲学·公共管理
(52)重温小平“九二”及对当下我国改革的哲学思考 朱雯云
(56)中国人的儒道互补人格及其内在变动机制 涂阳军
(61)我国居家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难点及其突破 秦勃
(66)就反式脂肪酸的管理浅议我国食品安全监管职能优化 孙勋 曹建康 李红勋
(70)男性青少年犯大五人格特征分析 陈利君 孟红
法学研究
(73)关于我国专利奖励立法若干问题的思考 喻少如 曾祥昌
(77)企业防范核事故风险的法律责任分析——以日本“福岛核事故”为视角 诸江 叶胜宇
(81)完善第三人精神损害赔偿制度的思考 姜淑明 李炯
(86)慈善捐赠:现状、成因及改进思路 周艳
生态与文化
(89)林业是推动绿色发展的万世之基——论绿色发展的林业观 谢朝柱
(94)长沙市洋湖垸湿地公园的功能定位与建设经验 汤伟 李珍贵 朱青松 龚胜辉
(96)长沙市湿地资源现状及保护管理对策 宋平 刘华 贺彬
(100)专家对19世纪上半期德国交通政策的影响分析 罗衡林
(104)消费时代大众文化的文化价值批判 黄汀
(109)当代环境文化建设的理论变革及其发展趋势 李雄华
(114)汉族情歌的人类学解读 白志艺
(116)论社科科研
才评价的主体 邹颠
(120)《经济林研究》品牌期刊发展之路探析 闻丽
语言文学
(123)湘西南苗瑶平话的代际传承研究 胡萍 吴萍
(127)从语音特点看吴语区的谐音习俗 唐七元
(130)嫣然一笑竹篱间,桃李满山总粗俗——生态审美视野下中国古典诗歌中的海棠 杨灿
(134)论沈从文创作中的音乐性元素 唐旭君
(138)兰斯顿·休斯小说《并非没有笑声》的意象叙事 林娟 欧阳凤
(141)不再沉默——从欧茨笔下的莫琳形象看女性话语权 崔金燕
(144)《钗头凤》英译中“隐”、“秀”美学风格的传译 蔡爱春 申丹
(148)从纽马克的语义翻译和交际翻译理论的角度看中医学中“脏腑”术语的英译 张小云
艺术设计
(151)闽南建筑的红砖艺术在现代室内设计中的解构传承——以福建泉州蔡资深故居中红砖艺术为例 林阳
(155)基于模仿创新的产品设计 叶剑虹
(157)对人性化网站设计的探讨 杨亦艺
体育
(160)篮球运动员身体协调性训练研究 马丽娟
(163)博弈视角下的难度动作推进武术套路国际化价值探析 陈红梅 龙佩林
(166)湖南省体育院系体操普修课教学现状与改革研究 李军
(169)第26届亚洲男子篮球锦标赛攻防技战术指标与比赛成绩的关联分析 王恩东 刘毅
(174)中华武术散打之局部力量与整体力量解读 马景卫
教育研究
(177)新时期高校构建和谐校园文化的思考 李春燕
(180)当代大学生信仰问题管窥 吴锦波 唐鼐
(183)当代大学生爱情观教育的几点思考 黄文胜
(187)大学生农村创业基地建设理论与实践 胡清华
(191)法律本科生团队式司法实践模式研究——以湖南师范大学法学院漾翅法律实践团队为例 蒋先福 黄捷 王朝
(194)物流类本科专业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分析 李义华 庞燕 王忠伟
(198)《绿色食品》实践教学改革研究 彭湘莲 付
(201)环境工程专业实验教学内容改革探析 潘璐璐
(204)略论高校散文鉴赏教学中的形象感染 孙际垠
(207)从语言模因论探究大学英语课堂教学的优化 钟玲俐 刘胡英
(210)合作学习打破大学英语课堂沉默的有效性研究 何凌霄
(214)大学英语课堂教师话语分析 白玲
(217)硕士学位论文质量评价模型构建研究 杨培涛 谭骏珊 王帅 苏慧
书评
(221)社会发展与人的发展再认识——读罗建文教授《社会发展理念与民生幸福研究》 孙伟平 温
航亮
道德观就是人们对道德的根本看法和态度,是对一系列道德问题的抽象和概括。大学生和谐道德观是中国特色的新道德观,是一种有助于社会整合、为选择不同的价值体系的利益主体——大学生所共识的能够协调其行为的根本看法和态度。
(一)大学生和谐道德观的第一要义
大学生和谐道德观以和谐为第一要义,即大学生个体要有健全的人格,健康的心理,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能真正融入自然,融入社会,融入集体;形成人与人之间道德关怀的氛围、相互合作的和谐关系;形成尊重自然、热爱自然、善待自然的道德观。
(二)大学生和谐道德观的指导思想
思想政治工作说到底是做人的工作,要坚持以人为本。这就意味着大学生和谐道德观的指导思想是以人为本,要通过对学生作为人的主体地位的确认,对他们的利益的尊重,帮助他们确立起以人为本的道德观,始终把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大学生在将来的工作事业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权益,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三)大学生和谐道德观的价值取向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当代中国公民道德建设的根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一个多层次、内涵丰富、相互联系的有机统一体系。它在和谐社会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建设中举足轻重,决定着整个价值体系的基本特征和基本方向。首先,建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必须坚持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把握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发展方向。的基本原理提供了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正确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其次,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现阶段作为我们全社会的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是中华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是当前中华民族的理性自觉。再次,社会主义荣辱观旗帜鲜明地指出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应当坚持和提倡什么、反对和抵制什么,为全体社会成员判断行为得失、作出道德选择、确定价值取向提供了基本的价值准则和行为规范,为我国公民道德建设树起了新的标杆。大学生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自己的价值取向,形成和谐道德观。
二、培养大学生和谐道德观是高校德育工作的现实需要
道德是历史发展的产物,人类的道德素质和水平随着社会文明不断发展而逐渐提高。近年来,高校也积极探索和开展了诸多结合学校实际、学生实际的德育实践活动,德育工作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是,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伴随着经济结构的多样化,利益关系的复杂化和价值观念的多元化,实用主义、利己主义、悲观主义,在一些大学生中有所抬头,部分大学生的道德观存在严重偏差。具体表现如诚信意识淡薄,论文抄袭、剽窃、考试违纪舞弊,助学贷款拖欠不还,缺乏正义感,是非观念模糊,行为举止粗俗,吸烟酗酒;一些大学生婚恋观缺乏道德责任感,寻求感官刺激;对互联网信息缺乏理性分析和思考,道德自律和自我约束往往陷入低谷,甚至脱离现实,沉溺网络患上“网络孤独症”、“网络成瘾症”;部分学生在人生价值取向上,将个人价值置于社会价值之上,将个人事业成功列在人生追求目标的首位,从注重奉献的理想主义转向注重实用、实惠和物质享受的现实生活,倾向于索取与奉献并重,并以索取多少来决定奉献多少。当代大学生这些道德不和谐的表现及因素,都将影响到大学生的和谐全面的发展,进而影响到整个社会的和谐。大学生和谐道德观的提出,是高校道德观教育不断化解矛盾、解决问题、化不和谐因素为和谐因素的新途径、新实践。
三、大学生和谐道德观的实践探索
从本质来看,大学生和谐道德观的培养作为一种对道德规范认同与接受的过程,对个体生命而言,就是一种心智模式的提升,人生智慧的陶冶,个体潜能的发挥,主体性人格的形成,个体生命的健康成长。这一过程既不是简单的有关道德观知识的传授,更不是单纯的合乎价值主导的行为训练,而是生命影响生命的过程,灵魂震撼灵魂的体验。因此,在大学生和谐道德观培养的具体实践中,应该充分重视非理性因素对学生行为的作用,改变过去单纯认为是理性因素决定学生的行为方式的观点。对学生始终要怀有深切的关怀与理解,关切他们的内心世界,引导他们积极向上,成为合格的具有高度理性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者。 转贴于 (一)优化大学生的心智模式,消除影响大学生和谐道德观培养的不和谐因素
心智模式,是人的思想方法、思维习惯、思维风格和心理素质的综合反映,是一个人内在的对于外在事物的一种认识、一种评价、一种判断。由于心智模式是人们在长期的生活中逐渐形成,隐藏于人的内心,不容易被察觉或检视,但却影响个体道德观的形成。影响大学生和谐道德观培养的心智模式最常见的有以下两种情况:
1.当今时代,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和我国社会的转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各种思潮相互激荡,利益格局不断变化重组,价值观念发生嬗变,一些长期以来被多数人接受的道德准则被打破,而新的道德准则还没有确立,道德困惑在每个人的内心都或多或少地存在,容易产生不利于大学生和谐道德观培养的心智模式,如道德人格缺失、价值取向偏移、理想信念迷茫等。2.社会经济的转型导致部分家长道德观念滑坡、家庭结构不健全等,都不同程度地产生对和谐道德观抵触的心智模式,加之大学生中绝大多数是独生子女,其家庭环境优越,从未受过艰苦生活的磨练,往往被家长当作小皇帝、小公主宠爱,渐渐地就形成了以自我为中心的心智模式,这使他们当中不少人不可避免地在道德观方面出现种种弱点,如道德认知模糊、道德观念错位等现象。
在培养大学生和谐道德观的实践中,优化大学生的心智模式主要通过典型案例分析、互动探询和辩论等方式,营造一种自由、平等、轻松的情境,让学生敞开自己的心扉,说出自己的见解,并有机会聆听别人的见解并进行反思和“自悟”。通过比较、学习、鉴别,每一个参加者都可以看清自己的心智模式对自己的道德观所带来的影响,从而改善、优化自身的心智模式,促进和谐道德观的形成。
(二)和谐互动,塑造大学生和谐道德观
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课程性质和教学内容的针对性和特殊性,决定其在大学生和谐道德观的培养中的主课堂地位和主渠道作用。2006年秋季以来,全国思想政治理论课以教学观念转变为先导,牢固树立“以学生为本”的理念,全面掌握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状况,认真分析思想政治领域的倾向性问题,努力使教学更加贴近学生的思想道德实际,通过运用启发式、参与式、研究式和案例式教学,建构符合学生心理特点、适合代际交流、站在学科前沿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新体系,开展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的教育,切实做到教师教学主导和学生学习主体间的和谐互动。这种和谐互动要求教师在自身获得进一步发展,成为学者型教师的同时教学生“学会学习”,全面发展。具体步骤如下:教师通过自身的学习研究,公布一些与大学生息息相关的选题点,指导学生自主选择选题。譬如确定大学生道德观研究这一个点,学生可以在教师组织讨论下自主选择有浓厚兴趣的题目,衍生出大学生的网络道德观的调查研究、大学生生态道德观的调查研究、大学生生命伦理道德观的调查研究、大学生爱情(恋爱)道德观的调查研究、大学生消费道德观的调查研究等相关子选题。学生通过课后查资料、实践调查之后,形成论文观点,并做成powerpoint的幻灯片,以图、文、声三维的方式呈现。
道德观就是人们对道德的根本看法和态度,是对一系列道德问题的抽象和概括。大学生和谐道德观是中国特色的新道德观,是一种有助于社会整合、为选择不同的价值体系的利益主体——大学生所共识的能够协调其行为的根本看法和态度。
(一)大学生和谐道德观的第一要义
大学生和谐道德观以和谐为第一要义,即大学生个体要有健全的人格,健康的心理,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能真正融入自然,融入社会,融入集体;形成人与人之间道德关怀的氛围、相互合作的和谐关系;形成尊重自然、热爱自然、善待自然的道德观。
(二)大学生和谐道德观的指导思想
同志在2003年12月5日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指出,思想政治工作说到底是做人的工作,要坚持以人为本。这就意味着大学生和谐道德观的指导思想是以人为本,要通过对学生作为人的主体地位的确认,对他们的利益的尊重,帮助他们确立起以人为本的道德观,始终把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大学生在将来的工作事业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权益,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三)大学生和谐道德观的价值取向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当代中国公民道德建设的根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一个多层次、内涵丰富、相互联系的有机统一体系。它在和谐社会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建设中举足轻重,决定着整个价值体系的基本特征和基本方向。首先,建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必须坚持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把握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发展方向。的基本原理提供了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正确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其次,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现阶段作为我们全社会的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是中华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是当前中华民族的理性自觉。再次,社会主义荣辱观旗帜鲜明地指出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应当坚持和提倡什么、反对和抵制什么,为全体社会成员判断行为得失、作出道德选择、确定价值取向提供了基本的价值准则和行为规范,为我国公民道德建设树起了新的标杆。大学生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自己的价值取向,形成和谐道德观。
二、培养大学生和谐道德观是高校德育工作的现实需要
道德是历史发展的产物,人类的道德素质和水平随着社会文明不断发展而逐渐提高。近年来,高校也积极探索和开展了诸多结合学校实际、学生实际的德育实践活动,德育工作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是,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伴随着经济结构的多样化,利益关系的复杂化和价值观念的多元化,实用主义、利己主义、悲观主义,在一些大学生中有所抬头,部分大学生的道德观存在严重偏差。具体表现如诚信意识淡薄,论文抄袭、剽窃、考试违纪舞弊,助学贷款拖欠不还,缺乏正义感,是非观念模糊,行为举止粗俗,吸烟酗酒;一些大学生婚恋观缺乏道德责任感,寻求感官刺激;对互联网信息缺乏理性分析和思考,道德自律和自我约束往往陷入低谷,甚至脱离现实,沉溺网络患上“网络孤独症”、“网络成瘾症”;部分学生在人生价值取向上,将个人价值置于社会价值之上,将个人事业成功列在人生追求目标的首位,从注重奉献的理想主义转向注重实用、实惠和物质享受的现实生活,倾向于索取与奉献并重,并以索取多少来决定奉献多少。当代大学生这些道德不和谐的表现及因素,都将影响到大学生的和谐全面的发展,进而影响到整个社会的和谐。大学生和谐道德观的提出,是高校道德观教育不断化解矛盾、解决问题、化不和谐因素为和谐因素的新途径、新实践。
三、大学生和谐道德观的实践探索
从本质来看,大学生和谐道德观的培养作为一种对道德规范认同与接受的过程,对个体生命而言,就是一种心智模式的提升,人生智慧的陶冶,个体潜能的发挥,主体性人格的形成,个体生命的健康成长。这一过程既不是简单的有关道德观知识的传授,更不是单纯的合乎价值主导的行为训练,而是生命影响生命的过程,灵魂震撼灵魂的体验。因此,在大学生和谐道德观培养的具体实践中,应该充分重视非理性因素对学生行为的作用,改变过去单纯认为是理性因素决定学生的行为方式的观点。对学生始终要怀有深切的关怀与理解,关切他们的内心世界,引导他们积极向上,成为合格的具有高度理性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者。
(一)优化大学生的心智模式,消除影响大学生和谐道德观培养的不和谐因素
心智模式,是人的思想方法、思维习惯、思维风格和心理素质的综合反映,是一个人内在的对于外在事物的一种认识、一种评价、一种判断。由于心智模式是人们在长期的生活中逐渐形成,隐藏于人的内心,不容易被察觉或检视,但却影响个体道德观的形成。影响大学生和谐道德观培养的心智模式最常见的有以下两种情况:
1.当今时代,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和我国社会的转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各种思潮相互激荡,利益格局不断变化重组,价值观念发生嬗变,一些长期以来被多数人接受的道德准则被打破,而新的道德准则还没有确立,道德困惑在每个人的内心都或多或少地存在,容易产生不利于大学生和谐道德观培养的心智模式,如道德人格缺失、价值取向偏移、理想信念迷茫等。
2.社会经济的转型导致部分家长道德观念滑坡、家庭结构不健全等,都不同程度地产生对和谐道德观抵触的心智模式,加之大学生中绝大多数是独生子女,其家庭环境优越,从未受过艰苦生活的磨练,往往被家长当作小皇帝、小公主宠爱,渐渐地就形成了以自我为中心的心智模式,这使他们当中不少人不可避免地在道德观方面出现种种弱点,如道德认知模糊、道德观念错位等现象。
在培养大学生和谐道德观的实践中,优化大学生的心智模式主要通过典型案例分析、互动探询和辩论等方式,营造一种自由、平等、轻松的情境,让学生敞开自己的心扉,说出自己的见解,并有机会聆听别人的见解并进行反思和“自悟”。通过比较、学习、鉴别,每一个参加者都可以看清自己的心智模式对自己的道德观所带来的影响,从而改善、优化自身的心智模式,促进和谐道德观的形成。
(二)和谐互动,塑造大学生和谐道德观
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课程性质和教学内容的针对性和特殊性,决定其在大学生和谐道德观的培养中的主课堂地位和主渠道作用。2006年秋季以来,全国思想政治理论课以教学观念转变为先导,牢固树立“以学生为本”的理念,全面掌握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状况,认真分析思想政治领域的倾向性问题,努力使教学更加贴近学生的思想道德实际,通过运用启发式、参与式、研究式和案例式教学,建构符合学生心理特点、适合代际交流、站在学科前沿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新体系,开展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的教育,切实做到教师教学主导和学生学习主体间的和谐互动。这种和谐互动要求教师在自身获得进一步发展,成为学者型教师的同时教学生“学会学习”,全面发展。具体步骤如下:教师通过自身的学习研究,公布一些与大学生息息相关的选题点,指导学生自主选择选题。
譬如确定大学生道德观研究这一个点,学生可以在教师组织讨论下自主选择有浓厚兴趣的题目,衍生出大学生的网络道德观的调查研究、大学生生态道德观的调查研究、大学生生命伦理道德观的调查研究、大学生爱情(恋爱)道德观的调查研究、大学生消费道德观的调查研究等相关子选题。学生通过课后查资料、实践调查之后,形成论文观点,并做成powerpoint的幻灯片,以图、文、声三维的方式呈现。
心理素质是学校素质教育的重要目标之一。学生理素质的高低,直接关系到个体和社会的整体素质。因此,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要环廿,是加强和改进大学生德育教育工作的重要任务。大力推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德育教育工作者的—个重大现实课题。
一大学生的心理问题
如今的大学生面临着诸多困惑。学业及考试负担的繁重,择业与自我实现的迷茫,以及青春期躁动带来的情绪、情感波动,使得一些大学生在轻松潇洒的外表下隐藏着一颗痛苦、抑郁的心灵。尤其是大学生在环境适应、自我管理、学习成才、人际交往、理想现实、交友恋爱、求职择业、人格发展和情绪调节等方面反映出来的心理困惑和问题日益突出。据有关权威机构的调查表明:80年代中期,我国有心理问题的大学生约占23%;90年代上升到25%;现在已达到30%。近年来,大学生因心理问题而休学、退学、逃学、出走的人数呈逐年上升趋势,精神失常、自杀、杀人等现象时有发生。由此可见,在当代大学生中,心理疾病正在蔓延,其增长速度之快,负面危害之大,已经引起了全社会的广泛关注。
二.大学生心理问题的成因
导致大学生负面心理形成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也是错综复杂的。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认知上的失调
大学新生都有一个角色转换与适应的过程,每年刚入学的大学生往往会出现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心理学上将这一时期称之为“大学新生心理失衡期。导致新生心理失衡的原因首先是现实中的大学与他们心目中的大学差距较大,由此产生心理落差;其次是新生对新的环境、新的人际关系、新的教学模式不适应,产生困惑而造成心理失调;另外,新生作为大学中普通的一员,与其以前在中学里作为佼佼者的感觉大不一样,这也是导致心理问题的诱因之一。
大学新生对新环境不适应,如果得不到及时调整,便会产生失落、自卑、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有的学生还会因长期不适应而退学。所以,应该特别注重对大学新生入学后的心理调适,让他们远离孤独,帮助他们度过心理失衡期,成功地进行角色转换。
2.学习压力
能考上大学的一般都是中学时代的佼佼者。到了大学,竞争对手不一样如自我要求过高、还想保持中学时期“尖子生”的地位,势必带来更大的竞争压力。另一方面,现在绝大多数孩子都是家里的“独苗”,父母们对孩子成才都有较高的期待,“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社会风气,给孩子带来很多有形的和无形的压力。尤其是经济困难的家庭,父母借钱供孩子上大学,越是懂事的孩子越怕对不起父母,压力也越大。再加上一部分学生对高校的学习生活不适应,对大学的学习方式方法掌握不好,加之强手如林,昔日的优势风采不复存在,自尊心和好胜心得不到充分满足,容易产生失落感。而导致学习上的困惑。
3.生活上的不习惯
现在大学生中独生子女是绝大多数,在父母的呵护下生活一直都比较顺,往往是对成功和荣誉体验多,对风浪和挫折体验少,对新环境的适应能力和对挫折的承受能力比较差,自我定位又不准,对挫折没有准备,—旦遇到比较大的事件,容易产生过激行为。他们从小学到中学,在家有父母,在校有老师,到大学要靠自己,依附心理依然存在,独立生活能力尚未形成,要有一个调整和适应的过程。而有些大学生由于对于自己所面对的压力心理准备不足、能力又不够,最终无法适应,从而产生孤独感和恐惧感。
4.人际关系上的不适应
生活环境的变化也是造成大学生心理疾病的重要原因。读大学后,远离家乡和亲人进入_个陌生的环境是许多大学生进校后面临的第一个坎。许多从没离开过父母的大学生由于不适应集体生活往往走向自闭。他们来自四面八方,城乡之间、贫富之问,兴趣爱好、人品才能等许多方面都存在较大的差异,人与人的关系面临着新的组合而且很不稳定,同一居室有不同背景,不同方言、不同性格的学生,他们之间的磨合是个新问题。有些学生或因个性强或因性格内向而不合群,往往感到人际关系难以驾驭,常常为自己“不会处事,不会交友,甚至不知道如何做人而感到苦恼”。有的甚至由于不能处理好同宿合同学和同班同学的关系,而觉得生活缺乏乐趣,世界很可怕,在以后与人交往时表现出敌意。据了解,当前,宿合关系已经和考试成绩并列成为引发大学生心理障碍的两大首要因素。
5.情感的困惑
大学生爱情方面的心理疑难问题较为突出。我国大学生年龄基本在17~23岁之间,从生理阶段来讲,处于青春期的后期,生理发育早已成熟,渴望异性,并希望得到生理上的满足。加之不少学生,远离故乡,倍感孤单,在潜意识中,对异性的渴求尤为强烈。由于缺乏经验和处理恋爱问题的能力,在情感方面或执著或随意,常为感情纠葛而头痛,有的学生因为谈恋爱与同学关系疏远,与朋友少交往而孤立。有的学生害怕别的同学抢走自己的朋友,常胡思乱想,坐卧不安,产生焦虑情绪,打架斗殴的有之,学习成绩下滑的有之。有的学生因为两人性格不和或其他原因失恋,一方可能陷入感情漩涡不能自拨,而走向极端,产生自杀等心理危机。校园内因为恋爱危机也曾发生过毁容、杀人等违法行为,酿成了悲剧。大学阶段学生年龄、生理及感情的特殊性,往往会产生情绪焦虑的病态心理,这不能不引起高校教育尤其是德育教育的重视。
6.社会竞争的压力
高年级,尤其是毕业班的学生,更多关心的是对未来社会生活的适应。去年全球金融危机以来,世界经济正处于衰退期,中国经济也不可能独善其身。这样社会竞争更加激烈,就业形势更不乐观,大学生找工作或找比较理想的工作越来越难。“双向选择”对人的综合素质要求提高面对即将踏入的激烈竞争的社会,不少大学生都会有一定程度的心理恐慌。这对大学里众多高年级学生造成很大的精神心理压力,使他们因焦虑、自卑而失去安全感,许多心理问题也随之产生。对今后的路该怎么走,考虑得越来越多,内心充满着矛盾。盼望毕业,又害怕毕业,对现实生活更多的是担心、害怕而又身不由己。他们“担心”、“害怕”的主要问题是社会上风气不正,人际关系复杂。深感社会的不公,觉得前途渺茫,感到无所适从,因而有的学生表示:“我多么希望在学校里读一辈子书!”
三加强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实现高校德育教育目标
大学生心理上出现的问题,往往受社会上“大气候”影响。比如,改革中心态失衡导致的信仰危机;社会风气不正,“一切向钱看”导致厌学,转而去谈恋爱,“寻求精神上的寄托”等等,都有深刻的社会根源。事实表明,所有这些心理上的疑惑、障碍,都是大学生个体心理社会化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如果不能得到及时的排解和有效的引导,势必影响其社会化进程。随着社会的发展变化,特别是转型期社会生活的变化,青少年学生心理上的动荡进一步加剧,他们所面临的社会心理适应问题将前所未有。因此,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大学生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提高大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承受挫折能力和情绪调节能力,促进他们的心理素质与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身体素质的全面协调发展,是新时期培养高素质人才的迫切需要。
1.创造良好的校园坏境
教育家早就认识到环境具有潜移默化的教育功能。优雅文明的校园环境,健康向上的文化气息,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团结和谐的人际关系,浓厚活跃的学术氛围,奋发有为的精神风貌,生机昂然的校园景象等无疑对大学生起着感化和陶冶作用。创造优良的校园环境,不仅是学校自身发展的需要,更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需要。良好的校园环境具有增强学校凝聚力、向心力的作用,是全校师生进行自我教育、自我提高、自我约束的无形力量,对形成良好的校风校纪、促进学生优良的心理品德和思想品德的养成,有着巨大的催化和凝聚作用。
2.建立一支高素质的心理咨询教师队伍
这是时展对高校德育提出的新要求,也是德育教育的延伸和拓展。心理咨询是一门走进人类心灵的艺术,是一项把爱心和力量移植到对方中的技术,是一种净化灵魂,改创生命,呼唤人注,播种责任的伟大工程,是关系到一个民族素质优劣的百年大计。目前,全国越来越多的高校建立起名称各异的心理咨询机构,但能真正发挥作用的恐怕不多。究其原因,有教师方面的,也有学生方面的。对教师来说,主要是心理咨询教师缺乏,尤其是经过专门培训的心理咨询教师更少,远不适应心理健康教育的需要。从学生方面来看,主要是对心理问题存在认识误区。有些学生对心理问题,轻描淡写、听之任之,认为无伤大雅。出现心理问题不愿接受心理咨询,致使一些学生的心理问题发展成为心理障碍甚至心理疾病,到那时才后悔莫及。另一些学生却把心理问题看得过于严重,往往把心理病等同于精神病,于是不敢进行心理咨询,怕同学瞧不起。这两种极端都阻碍了高校心理咨询的正常开展,不利于学生的心理健康。大学生的这两种片面认识归结到一点是心理知识贫乏,这就说明高校建立一支专业化的心理咨询教师队伍已刻不容缓。尽快帮助大学生克服心理知识上的盲点,带领他们走出消极悲观的精神世界,帮助他们建立起一种积极向上的生活观念,提高他们的心理自我保健能力,已是高校德育、心理健康教育的一项十分紧迫的任务。
3.充分发挥德育教师在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作用
面对大学生日益普遍化的心理问题,仅仅依靠心理咨询教师是远远不够的。在这方面德育教师和思想政治工作者是能够有所作为的。由于大学生所处的成长环境和个体差异较大。因此,大学生表现出来的心理问题也千差万别。教师只有“对症下药”、“有的放矢”,方能有效。首先,德育教师不仅要有扎实的基本理论知识,还要有丰富的教育学和心理学知识。这样才能掌握育“’育“心”的主动权。以前人们往往把大学生的问题行为都看成是思想品德问题,或者处理问题时仅凭良好的愿望,不加认真地分析各种问题行为背后的心理因素,结果不但不能把问题真正解决,达到预期的效果,而且忽视了对大学生心理品德的培养,导致了大学生产生各种各样的心理疾病,反而妨碍了思想品德教育,这是应当引以为戒的。其实大学生的问题行为多数是心理问题,真正属于思想品德问题的是极少数。当然,心理问题和思想品德问题没有一条不可逾越的鸿沟。如果学生的心理问题得不到及时和合理的疏导,那么很有可能转化为思想品德问题。因此,要求德育教师能及时地发现学生的心理问题,把它解决在萌芽状态,避免酿成不良后果。其次,对大学生不同的心理问题,用不同的方法解决。对个别问题严重的学生,通过个别谈话的方式,疏通学生的心理障碍;对学生中普遍存在的心理问题,可采取集体讨论,心理讲座,班、团活动等形式解决;对极少数患有心理疾病和严重精神障碍的学生,除必要的心理健康教育外,还需接受心理医生的治疗,总之,“有病早治,无病早防”的治病原则也适合心理疾病的治疗.
Influence of current love and marriage drama on female university students―Taking female college students in Shanghai as an exampleWU Jialing. School of Media and Design, Shanghai Jiaotong University, Shanghai 200240, China
【Abstract】There have been plenty of studies on people's love and marriage, while seldom can we find related domestic research on the topics like whether the current hit drama, as a kind of “media reality”, really reflects the general marital status and how it impacts the concept of female college students in terms of marriage. Based on the focus group interviews and questionnaires conducted on female students in Shanghai Jiaotong University and analysis on the hit drama of love and marriage, we found that these dramas generally reflected the current marital status, on a little more optimistic level. To some but not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egree, mass media could affect female students on their marriage views. Those students in deep contact with marriage dramas held different point of views with those who occasionally watched them on some specific marriage issues.
【Key words】Marriage drama; Values of love and marriage; Agenda setting; Mass communication
【中图分类号】D699.1【文献标志码】A
1问题提出
关于大学生婚恋观的研究经久不衰,笔者于2013年1月16日通过CNKI数据库对“婚恋观”进行关键字检索并统计,发现就研究数量和研究趋势而言,我国对婚恋观的研究起步较晚,始于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但发展很快。进入21世纪后涨势迅猛,从2010年至今,更是呈井喷态势。
相关研究者多采用问卷调查和案例分析的方法进行研究,取得了一些的研究成果,如:张云喜[1]发现,90 后大学生的爱情态度呈多样化的趋势,其爱情态度既有成熟性,也有部分不成熟性;杨帆[2]通过对200名医学院女学生的调研发现恋爱过的女大学生恋爱动机倾向于排遣寂寞,未恋爱的女大学生则觉得恋爱关乎个人的面子,进而产生从众行为。但诸多研究也存在一些问题,如:过多重复研究,缺乏科学量表[3];视野多集中于社会学、心理学和教育学[4]。
目前为止,从大众传播视角对大学生婚恋观进行分析的研究非常稀少,且多采用定性批判的角度分析,结论较为负面悲观,如:赵静[5]认为当前婚恋剧中的爱情总是充满冲突曲折和变数,难觅幸福和谐的生活踪影;亢海玲,毛志凌[6]认为当前一些美化“第三者”的电视剧,对情爱的过度渲染使传统美德处于一种消解的状态,会引起受众价值观道德观的混乱;宋红岩,戚鸿峰[7]认为后现代语境下,新媒介社交婚恋更强调的是欲望喷涌和情感释放,其时尚意义大于审美意义;吴红雨[8]认为“爱情片成了心灵口香糖,快速消费的特区”。2012年3月22日《中国妇女报》所刊登的评论《婚恋剧令未婚女性“恐婚”》中引用了一位未婚观众的话说:“热门婚恋剧里的女主角,既要费心处理婆媳关系,又要平衡家庭与事业间的矛盾,还要分神对抗层出不穷的‘小三’,做女人怎一个累字了得!”[9]
传播学者沃尔特・李普曼[10]在《舆论学》中认为,相对于我们所处的“现实环境”,大众媒介为我们描绘建构的“虚拟环境”即“媒介环境”,能够极大的拓展人们的认知范围,但是由于人们对于这种“媒介环境”的验证能力较弱,当媒介“歪曲环境”时,人们无法验证。而根据“托马斯公理”――“如果人将某状况作为现实把握,那状况作为结果就是现实。”[11]我们可以理解为,如果对李普曼所谓的“虚拟现实”采取行动,就很可能把虚拟世界发生的事带回到现实世界重演。因此,我们可以认为婚恋剧作为大众传播媒介的产物,是一种媒介“虚拟环境”的体现,而当下的普遍婚姻状况则是“现实环境”,婚恋剧是否与当下普遍的婚姻现状相符呢?婚恋剧又是否“歪曲”反映我国婚姻现状,并产生消极影响呢?
传播效果研究历来重视媒介传播对于受众态度、观念和行为的变化,大学在校女生作为未婚女性,她们的婚恋观还在成长阶段,容易受到外界的影响,婚恋剧是否会对她们的婚恋观造成影响并在哪些方面造成怎样的影响呢?
基于以上分析,我们提出以下研究问题:当下热播婚恋剧是否与当下普遍婚姻状况相符?大众媒介是否会对女大学生的婚恋观造成影响?婚恋剧会在哪些层面对女大学生的婚恋观造成影响?会造成怎样的影响?
2研究方法
2.1研究设计
鉴于以上分析,有关传播学角度对女大学生婚恋观的研究比较稀少,且运用传播学原理研究大众媒介婚恋剧对现实婚姻状况及女大学生婚恋观的定量研究目前尚处于空白状态,本次研究主要采用焦点小组访谈法和问卷抽样调查法开展研究。首先我们募集女大学生志愿者共8人,平均每个年级两位女生,进行焦点小组访谈和问卷调查,以了解女大学生的婚恋观和其对婚恋剧的初步看法,并根据她们的意见修改完善问卷,提高信度和效度。在此基础上,我们通过问卷抽样调查了上海交通大学在校女生对婚恋剧的接触程度以及对婚姻的认知和态度。考虑到按照专业进行随机抽样的操作难度较大,我们最终决定抽样时间为2012年7月1日至3日,抽样方式为:依据交大的食堂分布情况,进行随机抽样,每五位进入食堂的女生发放1份问卷。问卷数量拟定为120份,回收问卷100份,有效问卷92份。
2.2研究对象
在所有样本中,看过婚恋剧的占92%。90后女大学生(23虚岁以下)占76.1%,80后占23.9%;54%处于单身,36%处于恋爱中,2%已婚,未恋爱过的占27.2%,有过1~2次恋爱经历的占57.6%,有3~4次恋爱经历的占14.1%,有5次或以上恋爱的仅1.1%。另外,14.1%的被调查者来自乡村,44.6%来自县级市/城镇,21.7%来自地级市,15.2%和4.3%的被调查者来自省会城市和直辖市。
2.3统计方法
本研究运用SPSS for windows 19.0进行统计学分析,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单因素方差分析等验证假设,在本研究中,P
3研究发现
3.1婚恋剧大致反映并美化我国普遍婚姻现状
为测量婚恋剧与现实婚姻状况的吻合程度,即“媒介环境”与“现实环境”之间的关系,我们设计问题“你认为现在的婚恋剧与现实中的婚姻情况是否相符?”认为完全符合的为0,认为基本符合和比较符合的分别占48.2%和20.5%,认为比较不符合和完全不符合的占30.1%和1.2%,也就是说,女大学生认为婚恋剧与现实婚姻情况大体上还是符合的,这一比率占大多数68.7%,媒介塑造的虚拟环境与现实的婚姻状况是比较一致的。
李普曼认为虚拟环境一方面扩展了人们的视野,但是另一方面也会有相应的传播负功能,比如说“歪曲环境”时,人们无法验证。这里想要探寻的是,婚恋剧更倾向于宣扬悲观的情绪还是积极的基调,这与现实中的婚姻基调是否一致。于是我们设计了以下两个问题:“你印象中当下的婚恋剧的基调大多是怎样的?”“你认为当下社会的普遍婚姻状况如何?”结果显示,就婚恋剧的基调而言,3.6%和25.3%的女大学生认为婚恋剧“悲观消极”和“比较消极”,32.5%认为“中性”,34.9%和3.6%的女大学生认为婚恋剧“比较乐观”和“积极乐观”,总体而言,女大学生认为婚恋剧的基调是中性偏乐观的。而对于当下社会的普遍婚姻状况而言,3.3%和29.3%的女大学生认为当下社会普遍婚姻状况“很糟糕”和“比较糟糕”,60.9%和6.5%的女大学生认为当下婚姻状况“还可以”和“比较好”,没有人认为当下普遍婚姻状况“非常好”,这也符合常理,普遍婚姻状况“非常好”就不能解释离婚现象的出现,但是这一数据也反映了女大学生对于当下普遍的婚姻状况还是稍微偏向乐观的,不过,婚恋剧的基调(M=3.1)比现实中的普遍婚姻状况(M=2.71)要更乐观一些。为了更深一步的挖掘婚恋剧基调与当下普遍婚姻状况是否存在显著差异,我们对这两组变量进行配对样本t检验,结果发现在95%置信区间下,婚恋剧基调与现实中的普遍婚姻状况存在显著差异(t=3.037,df=82,P=.003
3.2电视剧/电影所代表的大众媒介是影响女大学生婚恋观的重要因素大众媒介对于受众会产生影响,这可能是认知层面的和行动层面的[14],女大学生大多尚未步入婚姻状态,但她们的婚恋观直接影响其未来的婚姻生活,因而我们在此将重点放在大众媒介是否会影响女大学生的婚恋观。为了避免主观的问答会对受众产生引导,我们将问题设计为客观的排序题,题目关于“婚恋观的主要了解渠道”,让女大学生从7个选项中挑出最重要的3个进行排序,结果发现,排名前三的分别是“家庭”(65.2%)、“电视剧、电影”(15.2%)、“朋友”(12%)。 这也就间接反映出婚恋剧会对女大学生的婚恋观产生影响。但是仅有这一间接的论断还不够,我们还应继续分析婚恋剧对女大学生的婚恋观在哪些层面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3.3婚恋剧对女大学生婚恋观各个阶段上的影响
在问卷的设计中,我们根据“择偶”、“婚姻维系”、“导致离婚的因素”这三个阶段来研究当代女大学生在婚姻各个阶段的关注问题。在研究中,则依据两个方面对数据进行分析统计。一方面,对女大学生在婚姻各个阶段首要关注点进行分析,以把握总体态势;另一方面,深入挖掘婚恋剧的接触度是否对那些相对次要的关注点造成影响。由于在问卷中,我们让受访者按关注度的高低对各个因素进行了排序,因此只要通过对样本的重新赋值和编码,就可以清晰的分析出择偶、维系婚姻生活、导致离婚三个阶段的共27个关注点各自的重要程度。以择偶的关注点(家庭背景,职业,住房,收入,学历,身材外貌,性格气质,人品,家人朋友意见,感觉,其他)共11条为例,首先按照这些关注点在问卷样本中排序位置重新赋值。如果该因素排在第一位则赋值11,排在第二位则赋值10,以此类推,直到最后一位赋值为1。经过这样的处理后,我们可以把每个关注点抽取出来,进行均值分析,得到每个关注点的平均得分。最后根据他们的得分,可以进而计算出每个因素的平均排名。具体分析结果如下。
3.3.1择偶阶段择偶的关注选项包括了男性从内而外的各种特性表现,也包含了住房和职业等经济要求。通过对总体样本进行频率分析,初步研究发现,在女大学生考虑择偶时,人品(38.5%)、感觉(29.7%)、性格气质(25.3%)无可争议的排在了前三,只有总计6.5%的女大学生选择了家庭背景、职业、住房等因素。总的来说,无论是接触婚恋剧较多(≥4部)或较少(
但是在次要因素的排序上,我们发现接触婚恋剧较多的女大学生与接触度较少的女大学生存在一定的区别,观看过婚恋剧较多的女大学生更注重男性的学历,较少关注男性的收入并且较少听取家人朋友意见,这或许是因为她们从大众媒介中获取了更多有关择偶标准的信息,所以相对于婚恋剧接触较少的受众对家人朋友意见的依赖程度下降,另一方面婚恋剧的偏乐观色彩使得她们更注重男人的学历而不仅是经济收入。见表1。
3.3.2婚姻维系阶段在婚姻维系阶段的关注点中,问卷设计了从夫妻感情、经济状况到家庭生活等各个方面的考虑因素。在这个阶段中,我们发现无论是接触婚恋剧多或少的女大学生在维系婚姻阶段最在意的三点都是夫妻感情(80.2%)、经济问题(12.1%)和与家庭成员的关系(5.5%)。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虽然女大学生在择偶时更愿意关注男方的品格、爱情的感觉,但真正步入婚姻后,经济问题和对方家庭背景就要随之纳入考虑范围。不过总的说来,绝大多数女大学生仍然最在乎夫妻双方的感情。就这个阶段而言,在相应的次要因子如“抚育子女”、“婆媳关系”、“女性独立”上,接触婚恋剧较多的女大学生和接触度较少的女大学生也有一定差异,但是差异并不明显,基本上可以看出,接触婚恋剧越多的女性更注重“子女”、“婆媳关系”的处理,对于女性独立的需求相对要低,她们的婚姻生活更趋向传统。见表2。
3.3.3离婚阶段在不得已考虑婚姻存在离婚风险的假设下,我们发现导致离婚因素的重要性排序呈现以下分布:夫妻感情破裂(53.8%)排在第1位,其次是第三者(22.0%)和包办婚姻(12.1%),而选择经济问题的仅有4.4%。但是当我们把接触婚恋剧较多和接触婚恋剧较少的女大学生分开来进行排序时,在导致离婚的最重要因子上,两者的排序存在一定分歧。虽然二者都认同“夫妻感情淡漠”是导致离婚的“元凶”,但是观看婚恋剧较少的女大学生认为“双方家庭影响”和“第三者问题”更挑战她们的底线,而婚恋剧观看较多的女性则认为“包办婚姻”比“双方家庭影响”更加令人难以接受。这或许是因为当今的婚恋剧中所刻画的男女主角大多恋爱自由且拥有一段浪漫爱情并在深厚感情基础上步入婚姻,这样的剧情设定宣扬的是婚姻恋爱自由平等的观念,使得经常接触婚恋剧又接受高等教育的女大学生对“包办婚姻”容忍度极低。见表3。
4结论
通过此次数据研究调查,我们发现婚恋剧作为李普曼所说的“媒介现实”,大致地反映了当下的普遍婚姻状况。另外,我们肃清了一些错误的观念――婚恋剧是悲观消极的。通过定量研究,我们发现在女大学生心中,婚恋剧的基调是中性偏乐观的,它甚至在一定程度上美化了当下婚姻现状,这也验证了李普曼所说的媒介作为“虚拟环境”歪曲地反映现实。
在第一个研究问题被解决的基础上,为了解婚恋剧是否会对女大学生婚恋观造成影响,我们又进行了进一步的测量。发现女大学生的婚恋观的养成最主要来自家人、朋友和大众媒介电视剧/电影,也就是说,婚恋剧是影响女大学生婚恋观的重要因子之一。但是在对“经济问题”、“感情出轨”和“女性独立”三个议程上,都仅呈现低度相关,且未达到统计显著性,或许是因为这三个问题的构成绝不仅仅是媒介所能单独影响的,而需要纳入更复杂的社会学议题内。
通过对第二个问题的了解,我们又深入分析婚恋剧的接触程度是否会对女大学生婚恋观的各个阶段造成影响。结果发现,在择偶阶段和维系婚姻阶段,女大学生最关注的是“人品”、“感觉”、“气质”以及“夫妻感情”、“经济状况”、“与家庭其他成员关系”,这与婚恋剧的接触程度无关,但是在次要因素上,接触婚恋剧程度深的女大学生在择偶时更看重对方的学历,更少依赖父母朋友的意见;在婚姻维系阶段则更重视子女、婆媳的关系,女性独立的需求下降,更倾向于传统婚姻家庭的维系。在离婚阶段的婚恋观态度上,二者都认为“夫妻感情破裂”是离婚的最主要原因,但是接触婚恋剧程度越深的女大学生,则越不能容忍“包办婚姻”,这一方面与婚恋剧宣扬恋爱婚姻自由的观点吻合,另一方面也反映了先前提出的接触婚恋剧程度越深,对父母朋友意见依赖越少有关。
5研究的意义与不足
本研究首次运用实证研究的方式探讨了婚恋剧对女大学生婚恋观的影响,肃清了先前定性研究先入为主的错误观念,也为婚恋观的研究开辟了一条新的传播学思路,并对传播学的“两个环境”、“媒介议程设置理论”进行了实证验证,丰富了婚恋观研究的数据素材。但是,本研究同样存在一些不足,需要后续的研究者补充改进和完善。首先,本次调查缺少资金支持,因而样本有限,但是我们精心设计抽样方式以确保样本有效,可作为探索性的小规模试验调查,希望后继学者能扩大样本容量进行深入研究;其次,本研究的统计虽然有低度相关,但未达到统计显著性,在量表的信度效度方面与先前的婚恋观研究一样仍有待提高;最后,传播效果研究告诉我们,大众媒介对于受众的影响是深远的且是内化的,婚恋剧的传播热潮是近些年的新产物,因而可能在短时间内对受众在观念和行为上的影响还没有凸显出来。在后续的研究中,跨度为5年或10年以上的研究或许能更出色的反映媒介婚恋剧对于女大学生的观念和行为的影响,这样的研究艰难而又十分有益。
(致谢:感谢上海交通大学媒体与设计学院2011级新闻传播学91班硕士同学对本论文调研的帮助!)
参考文献
[1]张云喜. 90后大学生爱情态度研究.中国性科学,2013,22(8):92-96.
[2]杨帆. 某医学院“90后”女大学生恋爱动机调查研究. 中国性科学,2013,22(6):66-68.
[3]苏红、任永进.国内外大学生婚恋观研究综述.河南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学报(职业教育版),2008(2):82-83.
[4]李民菊.近五年我国大学生婚恋观研究述评.巢湖学院学报,2008(89):126-130.
[5]赵静. 近年来婚恋叙事中的悲观倾向研究.华中师范大学,2011:15-16.
[6]亢海玲,毛志凌.“影像中的情感困惑与危机”――当代婚恋题材电视剧的日常叙事分析.东南传播,2009(12):82.
[7]宋红岩,戚鸿峰.后现代语境下中国青年新媒介婚恋观的嬗变.中国青年研究,2009(4):11.
[8]吴红雨.爱情的想象――中国热播爱情剧的文本演变.传播与社会学刊,2012(19):110.
[9]周萌.婚恋剧令未婚女性“恐婚”.中国妇女报,2012-3-22(5).
[10][11]张国良.传播学原理.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9:57-58.
[12]尼尔・波兹曼.娱乐至死.章艳 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114.
[13]吴佳玲.“雅过敏”:来自“一腔俗血”的反讽.电影评介,2014(1):14-16.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2)03C-0013-02
当前。与本科生相比,高职生整体素质相对较差,如何做好新时代背景下成长的“90后”高职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高职院校面临的重要课题。最近,笔者以广西几所高职院校为个案对高职生道德素质状况进行调查,调查结果显示高职生道德素质状况不容乐观。本文试结合调查结果,分析“90后”高职生道德行为失范的现状,并在此基础上探究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对策。
一、“90后”高职生道德行为失范现状
(一)道德观念模糊,社会公德失范。目前,我国正处于市场经济建设的转型期,社会主义道德建设有待加强。受到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许多“90后”高职生缺乏辨别是非的能力,道德观念模糊,社会公德失范现象严重。如在公共场所大声喧哗、排队加塞、破坏公物、上课接打手机、随地吐痰、乱扔垃圾、言谈举止粗俗、不文明的恋爱行为、粗俗不堪的“课桌文化”和“厕所文化”等现象,在高职院校常见。这些现象严重损害了高职生的形象。
(二)缺乏理想信念,学习行为失范。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许多“90后”高职生能按照社会需求塑造自己,学习目标明确,学习主动性增强。但也有部分高职生缺乏人生目标和理想信念,学习态度不端正,把大学校园当做“游乐场”,做新时代吃好、睡好、玩好的“三好”学生。一些高职生穿梭于网吧、酒吧、迪吧,上课迟到、睡觉、早退、逃课等现象严重,吃穿讲究名牌,消费高档化妆品,认为谈恋爱是大学必须体验的生活。短短几年的高职生活,除了无聊,便是无奈,待到就业时,才发现自己的知识和能力无法适应社会的需要。调查结果显示:78.1%的学生承认自己有逃课现象,5.8%的学生承认自己经常逃课;对“你每天花在学习上的时间”问题,有18.5%的学生承认自己每天的学习时间不超过1小时,38.6%的学生承认自己每天的学习时间不超过2小时,可见这些高职生的学习态度很不端正。
(三)法律意识淡薄,诚信道德失范。缺乏诚信是“90后”高职生存在的普遍现象,其作业和论文抄袭剽窃、评奖作假、考试作弊、求职简历“注水”、拖欠学费、还贷失信等现象屡禁不止。调查结果显示,41.3%的高职生曾抄袭、剽窃过他人的作业和论文;35.7%的学生曾有过考试舞弊行为;34.2%的高职生在交友上曾有过失信行为。更为严重的是,少数高职生法律意识淡薄,出现打架斗殴、偷盗、赌博、敲诈勒索、、利用网络诽谤欺诈他人等行为。这些行为,与人们印象中温文尔雅、知书达理的高职生形象有很大出人。
(四)强调自我价值,情感道德失范。当前,许多“90后”高职生以自我为中心,强调个人利益高于集体利益,把自己凌驾于他人和集体之上,重功利,讲实惠。具体表现为一些高职生对集体漠不关心,很少参加集体活动,难于与他人和谐相处,缺乏团队精神等。同时,面对学习、就业和同学间相互竞争的压力,许多高职生的情绪消极多变,常常表现为缺乏同情心和正义感,世故、冷漠、嫉妒。调查显示,76.5%的学生感到缺少知心朋友。还有一些高职生爱情观发生扭曲,责任意识淡薄,认为爱情“不在乎天长地久,只在乎曾经拥有”,爱情仅仅满足于填补精神的空虚。调查结果显示:52.3%的“90后”高职生有过谈恋爱的经历,其中14.6%的学生有过多次恋爱经历。
二、基于“90后”高职生道德现状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对策
(一)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培养一支“专兼结合”的思想政治教育教师队伍。一是加强辅导员的思想道德素养。当前辅导员是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主力,但大多数辅导员都比较年轻,属“80后”一代,他们缺乏社会阅历,对社会的发展趋势把握不足。因此,高职院校务必加强辅导员的业务培训和指导,引导他们走职业化、专业化、专家化道路,提高他们的思想道德素养。二是聘请部分思政课教师做兼职辅导员。聘请有工作经验的思政课教师担任“兼职辅导员”,协助辅导员做好“90后”高职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可以大大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兼职辅导员”可以与学生多接触、多沟通、多交流,了解他们的内心感受,关注他们的思想动态,然后与辅导员一道有针对性地解决个体的思想道德问题。三是提高专业教师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能力。应建章立制,培养专业教师在专业教学中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识和能力,促使专业教师在专业教学中加大思想政治教育的力度。
(二)充分发挥学生组织作用,加强校园文化建设。高职院校的学生组织包括寝室、班级、各级学生会和学生社团,“90后”高职生个性张扬,有极大的兴趣和热情加入各级学生组织,高职院校可以依托各级学生组织开展思想政治教育。为此,高职院校应加强管理,完善各级学生组织,在活动经费和活动场地方面加大支持力度。并发动高职生积极参加各级学生组织,让他们在学生组织中得到锻炼,培养他们的主人翁意识,增强他们团队协作能力,消除他们“以自我为中心”的思想。同时,利用这些学生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校园文化活动,发动“90后”高职生积极参加这些活动,让他们在这些活动中接受隐性教育。如:通过知识讲座、心理咨询等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可以帮助他们摆脱心理障碍和消除心理危机,提高他们抗压和抗挫能力,增强他们人际交往能力,培养他们积极的人生态度;通过各类体育竞赛,可以培养他们顽强的意志和坚强的品质;通过各项专业技能大赛、创业大赛、辩论赛、知识竞赛,可以培养他们团队协作意识;通过主题班会、演讲、校报校刊、校园网、校园广播等,可以使他们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接受更多有益的思想和观点,正确地认识社会。通过这些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把思想政治教育与智育、美育、体育结合起来,寓教育于文化活动之中,这样能够增强“90后”高职生的责任心、凝聚力和使命感,提高他们的思想道德素质。
(三)发挥思政课的主渠道作用,建立与专业相结合的思政课教学模式。思政课是高职院校对高职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和主渠道,是保证“90后”高职生成为德才兼备技能型人才的重要课程。与专业相结合的思政课教学模式就是在思政课教学过程中,结合高职生的专业特点和各专业学生的实际情况,在内容的取舍、重点难点的确定、教学方法的选择等方面体现出专业特色,使学习更有趣、教学效果更好的一种教学模式。这种模式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提高思政课的实效性有很大的作用,对培养高职生的思想道德素养有着重要意义。因而,应建立与专业相结合的思
政课教学模式,做到:教学内容的选择上,按照“必需、够用”的原则,结合学生专业需求对教材的重点内容加以综合和提炼,形成系统的、有针对性的专题,实现专题教学;教学方法的选择上,围绕学生专业特点设计教学方法,综合采取启发教学法、案例教学法、讨论教学法等教学法,从而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实践教学的选择上,围绕大学生的认知特点,理论联系实际,设计一些与学生所学专业相关的实践项目来组织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以此提高思政课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帮助高职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提高他们的思想道德素养,使他们能真正做到德才兼备。
或许是天生爱自由,或许是追逐梦想,又或许只是为了逃离,尽管理由不尽相同,但他们都选择了马不停蹄的生活。离开家乡,从一座城市来到另一座城市,从一个国家来到另一个国家,在斑斓人生的背后,是欣喜还是遗憾?且听3个High Mover的真实故事。
珠玛:28岁。安徽合肥人。现居加拿大温哥华。正在攻读哥伦比亚大学咨询心理学硕士学位。求学的生活始终艰苦。但她却很执著。考大学时心仪的北京师范大学心理系不在合肥招生。她便报考历史系。随后辅修心理学。并在毕业时以第一名的成绩跨系报研成功。幸运的是。爱人郑磊始终与她保持move的一致脚步。目前郑磊也在加拿大深造。
我有多固执?考大学时我心仪北师大的心理学专业,但那年该专业却没有在安徽招生,于是我报考历史专业,同时没有放弃初衷,一直辅修心理学,并最终在毕业时通过跨系报研考试转到了心理学系。之后我开始考虑出国深造,在一次专业会议上我认识了一位很投缘的加拿大教授,所以就将目标设定在他所工作的UBC,但第一次申请博士却以失败告终(因为国外对实践经验要求很高)。就在那时我先生郑磊拿到了维多利亚大学的offer,于是我以陪读身份来到了维多利亚,一边在健康服务以及多元文化的机构里做志愿者工作,一边继续申请,这一次我成功了(出于谨慎考虑我申请了硕士),但也意味着我和先生的分离,开学后我独自搬到温哥华,与他隔海相望。
我和郑磊15岁相识、相恋,他在我的旅程中扮演了极其重要的角色。其实在维多利亚的时候是我第一次动摇了信念。因为我也有机会和他在同一个学校读博士,如果去UBC读硕士,那么分隔两地至少三年,房租和交通费都会成为负担,心理上的影响更不必说。但是郑磊说我应该去UBC,UBC是更好的大学。他说,你的整个人生都会不同。我立刻就明白了他的意思。UBC是我的梦想之地,我为它远涉重洋,却险些没有跨过那一道小小的海峡。谢谢他的爱,让我每天都想成为一个更好的人。
从地理位置上说,我不过是改变了两次,但从心理上说,我觉得自己毫无疑问是一个High Mover,我永远把去更广阔的世界当作目标和梦想,且尚未对任何一个城市产生不可割舍的依恋,工作也是如此,所以我至今没有过正式的全职工作。目前我在两个研究项目里做助理,之前也做过翻译、数据分析、中学和大学在职硕士的老师、家教、钟点工等。所以尽管听上去我是很固执很有规划的人,但我从未有过“少走弯路”的想法,我不知道有没有弯路和直路之分,我只知道所有自己最终走过的路才是唯一的必经之路,也只有我走过那里,才会知道将来要去哪里。
“以梦为马,永不停歇”
张抒:26岁,江苏扬州人,现居上海
正在上海戏剧学院攻读研究生。“年轻就是应该出走”是她的理念。喜爱艺术的她为了实现梦想选择“出走”。作为受访者中年龄最小的一个。她尚未感到过多压力。只知道朝着梦想一路狂奔。
在扬州,喝着富春的早茶,听着南柯一梦的故事长大的我,却没有微醺于那种闲适的生活,反倒滋生出一些艰难的梦想来。是的,梦想总是艰难而非轻易。凭着对戏剧、对艺术模糊懵懂的兴趣,我闯进了上海戏剧学院的殿堂,毕业后折腾一圈,感到为了实现梦想仍有学习的必要,于是重返校园攻读戏剧理论。
读书和实践将我现在的生活塞得满满当当。在翻看近两年的照片时,我才发现自己一刻也没停歇,排练、演出、参与电视制作、客串外景主持,台前与幕后,我穿梭不息。我当然也会对没法更好地照顾父母而感到内疚,但也觉得现在正是自己积累成长的时期,所能做的,也许只是在和父母通电话时再累也会说一句:我很好。当被问到觉得最辛苦的部分是什么,我想,那便是总会不断有更辛苦的事出现吧——但青春就应该是这样吧,充满了各种可能性,我常常不做规划,但凡机会来了,我便先抓住再说,也许明天就有机会离开我今天的城市,我不会犹豫,只会想那很可能是件好事。
现在我正忙着独立制作自己的一部戏,顺利的话也许今年10月就会上演呢。等到毕业后,我也会尽力从事和戏剧相关的工作吧。至于更遥远的未来,我想要拥有一座自己的岛屿,盖一座自己的剧场,吸引有趣的人去看戏——至少喜欢做梦的人都是善良可爱的。
“在move中收获爱情”
毛妍芳:29岁。浙江松阳人。现居上海。在跨国公司从事市场营销工作。大学毕业后。她选择去法国深造。后又前往英国实习。在颇为神奇的经历中最神奇的事莫过于move中收获了苏格兰小伙的爱情。目前两人虽已结婚。但仍天各一方。常常打飞的上演现代版的“鹊桥相会”。
如果要用数字去定义我过去的一年,那便是92604英里的飞行距离和1640通电话。其实我妈妈一直都很掌控我,从小到大,我都按照她的规划在行进,包括出国留学这件事。可她没想到,天高海阔却让天性自由的我“得逞”了。
2006年我前往法国里昂攻读研究生学位,一年级读完后按照法国研究生课程的规定,我必须有实习经历才能顺利升入二年级。其实当时实习的工作并不好找,我的法语当然比不上当地人,而我也不想只是卖卖咖啡或者打印文件。或许是我运气好,又或许是只要坚持命运就会给你奖励,我去公司面试那天的经历堪称奇遇。我在公交车上迷路了,便向同车的小姑娘问路,没想到她打电话回家问她爸爸后,他们全家竟然开车送我去面试,并站在公司门口对我说:Good Luck!感谢生命中的贵人相助,第二天我就被录取了,而当我打电话感谢小姑娘并打听租房信息时,她竟告诉我他们家就有空房间!于是在阿尔卑斯山脚下的那7个月,我们就像一家人那样生活,甚至周末会一起去南法度假。
实习经历让我反思自己在众多留学生中竞争力何在,我的答案是工作经验。于是我申请了欧洲交换生计划,来到了英国苏格兰的格拉斯哥——在那里,我遇到了他。期满后我又申请了新的实习生项目,只为留在英国,这一次,我move到了牛津。现在我又回到国内,在上海工作,公司就是我最初实习的那家呢!生活真的挺奇妙的,原本以为遇到他,一个人拖着箱子每年换一个城市的生活也许结束了,但他却鼓励我遵从自己的心,做自己想做的事(这就是让他从男朋友升级为老公的原因吧),所以我们虽已结婚一年,但仍分隔两国,飞来飞去地相会,我去他家过圣诞,他来我家过年,或是他去纽约的时候我也“碰巧”去那儿出差。
我们正在积极寻找一个对彼此都合适的城市,所以move是一定的。或许奔波,但我真的很快乐,也许快乐的根本就在于身边有那样一个他吧,即使不在我的身边,却依然能支撑我的全部。
诗意地栖居
与High Mover不同,他们在同一个城市成长、求学、就业,或是兜兜转转了一圈,又选择回到家乡。他们也会羡慕那些能够遭遇更广阔天地的人,但他们与父母相伴相守、与朋友相知相依的安逸生活也令他人羡慕。或许,如何在躁动的心与宁静的愿望之间找到一种平衡,便是Low Mover的生活之道,也是接下来的几位女孩正在努力的方向。
“生活不能没有安全感”
宋珊珊:29岁。生于杭州、长于杭州。现在在当地从事文员工作。人们曾对非常优秀的她的未来有很多猜测。但她在报考大学时却选择了离家最近的浙江大学。虽然毕业后曾在南京大学深造。可如今还是放弃出国留学的机会。回到杭州工作。在别人看来的“安于一隅”。在她看来却是一种满足的幸福。
记得《灌篮高手》里流川枫为何要去湘北打篮球吗?“离家近!”可笑吗?其实我也如此。我一直是那种即使远行也绝不会独自上路的类型,考大学时,班里56个同学中有16人选择了浙江大学,在浙大甚至有个“新昌帮”,固定的朋友圈,每周还可以回家蹭饭。可到了读研的时候,我却因为阴差阳错被保送到了南京大学。那三年等于三个词:漂泊、孤独、高压。以至于毕业后我虽有国家公派去新西兰奥克兰大学读博的机会,但雄心壮志却日渐低迷最终放弃。这或许是因为我太需要安全感,害怕改变吧,比起独自一人面对来自异国他乡的各种不可预知,我宁愿安于一隅。
现在我和从初中开始就熟识的同学结婚了,在杭州有了自己的家,也不必纠结节假日去婆家还是回娘家,平淡舒心也挺充实。我并非没有怀疑过自己的选择,度蜜月时我特意选择了新西兰,想去看看那个被我错过的地方。起初那里的清新空气和自由氛围让我觉得当初的放弃也许真的是草率了,但蜜月临近末了时的寂寞和空虚,还是提醒了自己,那并不适合我。
也许真没有十全十美的生活,但只要找到平衡就好。所以我觉得High Mover和Low Mover其实只不过是两种不同的时空体验。我这样的Low Mover,就像固定于一点的参照物,所有我经历的生活都以我为中心发生着改变;而High Mover就是一个移动的点,在不一样的地点人物环境中流转,他经历的环境是相对静止的,是这个点让无联系的环境相互贯穿。前者更像是在流动的时间中感受空间带来的安定与永恒,后者则是在变换的空间里体味时间赋予的多彩和丰盈。好比有人细赏院前蔷薇,品味四季更迭,有人流连世界市场,纵观人世百态,谁看得更多、望得更远、悟得更深、活得更好,实难以评判。只要享受、珍惜、自在于所选择的生活之中,做生命的主人,便不会是井底之蛙或匆匆过客。
“逃离北京的公交和地铁!”
苏珊:28岁,安徽合肥人,目前在当地从事IT工作。她曾是一个不折不扣的文艺青年。一颗摇滚的心总在躁动。从南京到英国。谁也没指望她停下脚步。合肥。好在她似乎已找到一种平衡:找一份稳定工作。嫁一个文艺青年。
记得高中的一天半夜,班主任老师在火车站找到了我,我认真地看着她说:“老师,我要去搞摇滚。”那夜的我看到现在的我,大概会惊讶得瞪圆眼睛吧。
考大学时,只想着不在合肥就好,毕业再深造时,只想着能走得更远点就好。英国,真的不算近。在那儿念书,在下午的广场上喝咖啡,听各种音乐以及各种思想——说真的,回来是很现实也很无奈的事儿。不愿彻底放弃的我选择在北京工作。现在想来,是北京的公交和地铁生生地把我挤出了这个城市——合肥安逸,英国自由,可北京的快速高压让我始终无法适应,每天一睁眼就开始担心漫漫上班路。父母需要我的陪伴,而我明明也是个只想开个咖啡馆就好的人啊,于是选择回到合肥。
很幸运的是,我遇到了一个男孩,他还真开了一个小小的咖啡馆,安安静静地画画,安安静静地等待客人,他就是我现在的老公。现在我的生活非常简单,每天开车去上班(停车也绝不是问题哦),下班后就去学学英文、做做美容,当然还会去老公的咖啡馆看店。至于到底是什么牵绊了去远方的心?也许是父母,也许是爱情,也许只是一个咖啡馆。
“父母在,不远游”
张颖:27岁。重庆人。目前在当地某大学从事行政工作。生性好动。但母亲每次和她通电话的ending都是:“这么多年放你出去飞,现在可否收心回到父母身边?”纵是百炼钢也绕不过父母的绕指柔啊。于是她只能乖乖回到重庆。做一个人类灵魂工程师啦。
如果一年前采访我的话,我还是一个标准的High Mover呢。考大学时毫不犹豫选择外地,因为在我看来那是出外锻炼自己的最佳时机。在大学时期,我几乎把国内的名山胜水都游历了一遍,暑假时还跑到贵州支教。毕业后更是选择去法国留学,又抓紧机会把欧洲兜了个遍,甚至还跑到遥远的南非做过志愿者。简而言之,我的人生曾不停地move,选择回到重庆,其实也只因为一句话:父母在,不远游。
实在受不了妈妈每次给我打电话都用同样的诉求结尾,而现在回到重庆已经快要一年了^刚回来时烦躁不安的情绪是有的,但是很庆幸我在大学做的是关于国际交流的相关工作,这是一份open的工作,接触的都是世界各地的年轻人,工作性质也决定了我还是有机会去世界各地,此外还有寒暑假,于是这份既单纯又文艺的工作看起来似乎解决了我的难题:既对世界仍敞开门,又能漫步于宁静的校园。而如今待在父母身边,虽然听到唠叨的频率很高,但不得不承认这也是一种幸福。
虽然有时会觉得这样的生活安稳中也有不甘,也会常常问自己,难道一辈子就这样毫无悬念地走下去吗?但既然此时的我还无法回答自己这个问题,那么与其考虑遥远的未来,不如只争朝夕,好好地度过当下的每一天吧!
选择,从认识你自己开始
看完真实故事后,不难发现High Mover的身上不乏个人主义,生活节奏更快,人际关系网更宽广,对于世界的体验也更丰富,而Low Mover则会拥有一个交往更深的朋友圈,不会常常受到孤独感的打扰,幸福感也更高——这两种生活方式伯仲难分,却又不得不做出选择。在我们为你奉上两种选择背后更深层次的分析后,你也必须更加了解你自己——记住Rule No.1:主动面对,主动选择,不要让生活拖着你跑哦!
在《东京爱情故事》里,赤名莉香对永尾完治说了段话,堪称人生无奈之最高。莉香大概是这么说的,很羡慕完治你可以在一个小县城长大,和山上、里美这些同学一起成长生活,我从小就不停地从一个城市换到另一个城市,同学什么的都是认识了马上就分开,也没有什么一直很要好的朋友,唉。完治则呆呆地看着她,不知如何作答,在他心里泛起的也许是自己刚刚离开爱媛来到东京时彷徨无助的一幕幕,只有莉香在教他怎么工作、怎么在这个城市里生存下来。
这境况翻译到社会学语言表述中,有些频繁迁徙者和稳定安居者之间的对望和互羡的意思,这两种人便是High Mover和Low Mover。
弗吉尼亚大学心理系的日裔博士大石茂弘和多伦多大学乌尔里奇·什马克2010年发表在《人格与社会心理学期刊》总第98卷上的一个研究,最近被网络上的一些观察者拿出来作为High Mover和Low Mover的特质和生活质量的对照依据。其实论文原标题是“居住流动性和幸福感以及死亡率之间的联系”,作者们强调这是第一个针对居所稳定程度如何影响人的身心健康所作的大型研究。之所以强调这个大型,是因为大石博士等人使用了来自国家级追踪调查项目的数据库,而作为比较的两组数据,分别来自1994年—1995年间采集的一组和2004—2006年间采集的一组,跨度达到了10年之久。第一次接受调查的人数为7027人,其中3632人为女性,3395人为男性,年龄在20—75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6.38岁。他们主要来自于波士顿等大城市,而在10年后的追加调查中,约有70%的个体完成了问卷,而有5.9%已经离开了,人世。
简单说明一下,上述研究倒没有什么别出心裁之处。其实在关于人的幸福度的研究中,居住状况是经常被拿来使用的一个参数指标。
调查中,通过生活满意度、心理健康度、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四个方面来鉴定参与者的自我健康状况,研究者会让接受调查者对诸如“对自己的性格有多满意?”等问题打分,最后根据这些分数来综合评定他们的生活和身心状况。文章最后得到的结论是:总的来说,居住场所的流动性大多会对幸福感带来负面影响,而和成年后更高的死亡率也有一定相关度;对于性格内向的人来说,无论是童年时期还是成人之后,过于频繁的迁徙都会导致更高的死亡率。不过研究者们也提到,关于死亡率的判断是受到一些限制的,所以类似的调查还需要被重复,才能提供有效的建议,用于指导人们对迁徙做出理性的判断。这一条加得非常到位,简直起到了免责声明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