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4-01 10:32:32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教育性论文,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文学教育历来是语文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基础教育中,由于学习者的接受特点,儿童文学在文学教育中占据着特殊位置,尤其是对于小学阶段的学习者而言显得尤为重要。在目前新一轮的语文课程改革中,儿童文学的重要性已引起了教育界的充分重视,在课程设计、教师培训I课程资源开发等方面都出现了一些令人鼓舞的现象。比如,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在编写新版小学语文教材时,将儿童文学理论家王泉根教授的《儿童文学与中小学语文教材选文工作研究》作为整个教材编写工作的理论支持,同时在教材中选人多篇中外儿童文学的名家名篇。又比如,北京师范大学、浙江师范大学的儿童文学专业“多渠道、多层次地开展相关的教师培训课程,为教师编写儿童文学教材,向小学教师普及儿童文学理论知识,介绍儿童文学的内容、特点、功能、作用,介绍中外儿童文学的发展历史、代表作家作品等,组织教师在实践中摸索儿童文学的教学方法,指导教师组织学生开展课外阅读活动,以全面提高小学教师的儿童文学修养”。此外,依据教育部2001年月7日颁布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
制定的《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在阶段目标中对小学一至二年级的阅读目标提出了lO项要求,其中第6项明确指出学生的阅读文类为“浅近的童话、寓言、故事”,由此可见,儿童文学的重要文体之一的童话、寓言已经受到小学语文教育的重视与关注。根据有关学者的统计数据显示,目前人教版、北师大版、江苏版与河北教育版的四种小学语文教材中,童话文体在整个语文教材篇目中所占的比例明显提升,比如,人教版的一年级下册中,“童话文体的篇数由年版的7篇增加到2001年实验版的14篇,上升了个百分点,占到课文总数的4l%。儿童文学作为一种重要的课程资源在小学语文教育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一、文学在学生发展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文学是最古老的艺术形式之一,它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它是人类价值观的体现。学生通过阅读文学作品可以丰富自己的人生体验、了解人类的历史与文化、弥补自身经验的不足。文学对基础教育阶段的学生具有德育、美育、智育等功能。具体地说:文学作品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具体化,优秀的文学作品具有高度的精神感召力,可以净化人的心灵,促进人与人之间的理解和信任;文学作品是人类审美意识、审美理想和审美体验的集中体现,它可以传达给处在成长期的学生,并且经由学生自身的情感和经验内化为他们自己的审美体验;文学是人类的精神创造,文学的欣赏需要调动学生的形象思维,需要丰富的联想力和想象力,它可以促进学生的智力发育。
由于文学教育可以促进学生德育、美育、智育多方面的发展,因此它应该受到教育工作者的重视。我们常常提到,2l世纪呼唤新的人才观,那么,新型人才的素养应该包括一定的文学素养,从人的全面发展的角度来看,文学素养也应该是一个健全的人的基本素养。文学历来是语文教育的重要内容。人类早已认识到文学教育的重要性与必要性。在世界范围内,许多世纪以来文学课就是学校课程的一部分。以往,学生主要通过阅读经典文学作品学习识字,或者学习外语——例如拉丁语,或者获得宗教知识,或者学习阅读方法。直到世纪,文学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文学教育才走上关注文学自身的道路。学生通过阅读文学作品主要是为了体验、感悟和学会评价。
西方的母语教育一直有重视文学教育的传统,虽然随着社会生活的发展,人们日益感到应加强母语教学的实际应用色彩,但文学教育仍然受到普遍的重视。一种共同的看法是在母语教学中把语言教育与文学教育加以区分,这和张志公先生提出的从初中开始在语文课之外增设文学课的看法是一致的。例如在美国,由全美英语教师委员会制定、对美国中小学的英语教学具有指导意义的《英语教学纲要》(1982)指出:“英语研究包括语言知识本身,包括作为交际手段的英语应用的发展,以及对文学作品所表现的语言艺术的欣赏。”这份纲要把语言应用与文学欣赏区分开来,要求通过文学教育,使学生认识到文学是人类经历的一面镜子,把文学当作与他人联系的方式,从与文学相联的复杂事物中获得洞察力。德国的母语教学分为德语课和文学课,法国也十分重视文学作品和文学史的教学。至于前苏联,十年制的中小学语文教学一直采用两套教材,即俄语和文学。文学教材又分为《祖国语言》(一至三年级用)、《祖国文学》(四至七年级用)和《俄苏文学》八至十年级用)。
中国有着悠久的文学传统,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等等都是我们宝贵的文学遗产。中国传统语文教育也是十分重视文学教育的,能够吟诗作赋一直是显示一个人有文化的重要标准,不过,传统的文学教育是和历史、经学教育等揉和在一起的。本世纪以来的文学教育则是作为语文教育的一部分存在的,我国的语文教材中也选用了大量的文学作品。
1956年,我国曾经学习苏联母语教学的模式。把语文课分为语言和文学两科,并为此编写了两套教材——语言教材和文学教材。现在语文界一种普遍的看法是:1956年的分科是失败的。但是究竟失败在哪里,有没有合理的成分,却很少被研究。其实,即使那次分科教学不成功,也不能因此而否定文学教育在基础教育中应有的位置。目前在基础教育阶段应当重新认识文学教育的地位、功能,应当重视基础教育阶段的文学教育。
二、从学习者的接受特点出发,儿童文学在基础教育阶段的文学教育中担当着极其重要的角色。
不论是从文学在人的发展中所产生的重要作用这一角度出发,还是从中外母语教学的历史演变来观察,文学教育都是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那么在基础教育中,考虑到学习者的心理发展、审美趣味等特点,儿童文学应该成为文学教育的主要载体。
什么是儿童?1989年11月联合国大会通过的《联合国儿童权利公约》界定:“儿童是指18岁以下的任何人。”什么是儿童文学?儿童文学是指专为18岁以下未成年人精神生命健康成长服务并适合他们审美接受心理与阅读经验的文学。众所周知,中小学语文教学的教学对象正是18岁以下的学生,因而在很大程度上,儿童文学与语文教学可以说是“一体两面”之事。儿童文学理应成为语文教学尤其是小学语文教学的主体教学资源。
儿童文学作为语文教学主体资源所具备的特别优势,来自儿童文学自身的性质与特征:第一,儿童文学是以儿童为本位的文学。儿童文学是指“在文学艺术领域,举凡专为吸引、提升少年儿童鉴赏文学的需要而创作的且具有适应儿童本体审美意识之艺术精神的文学。”儿童文学独立于之外,从本质上是因为它将儿童当作首要的读者对象,对儿童文学的儿童中心、儿童本位立场,儿童文学作家们都有明确的认同并反映于他们的创作中。特别是现在的儿童文学作家经过长期的探索已经认识到,为儿童写作并不是把成人的思想、信条强加给儿童,儿童文学必须要让儿童读者能够理解和领会,儿童文学的内容和结构都应该符合并激发儿童的兴趣,儿童文学作家必须了解儿童读者的年龄特征、身心发展特征、思维特征与社会化特征。在具有文学才能的同时还需持有与儿童共鸣的思想和心绪。
作为儿童本位的文学,所有体裁的儿童文学作品,都会尽可能贴近儿童的生活和心理,反映儿童的现实生活和想象世界,表达儿童的情感和愿望,具有儿童乐于体验、能够接受的审美情趣,尤其对于学龄初期的儿童,儿童文学具有天然的亲和力和吸引力,是其它品种读物不可替代、无法比拟的。
第二,儿童文学是具有教育性的文学。
虽然儿童文学已不再被视为教化儿童的工具和手段,现在的儿童文学也摆脱了过去教育和想象矛盾冲突的处境,教育性还是隐含在儿童文学的内容和形式之中,当然,人类社会,包括儿童文学世界,对教育的理解业已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联合国儿童权利公约》认为教育的目的应该是:最充分地发展儿童的个性、天赋、智能和体能;培养对人权和基本自由以及《联合国》所载各种原则的尊重;培养儿童对其父母、自身的文化背景、语言和价值观、居住国的民族价值观、原籍国以及不同于本国的其它文明的尊重;培养儿童本着各国人民、族裔、民族和宗教群体以及原为土着居民之间的谅解、和平、宽容、男女平等和友好的精神,在自由社会里过有责任感的生活;培养对自然环境的尊重。
事实上,早在公约签订之前,世界儿童文学已经多样化地呈现了上述理念。与19世纪的儿童文学相比,20世纪的儿童文学明显更具有社会的、文化的责任感,注重沟通儿童与现实、历史、未来的联系,注重向儿童表达人与人相互问的平等、友爱、宽容、理解以及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注重培养和增进儿童的审美意识和审美能力,以全面促进儿童精神和个性的成长。儿童文学之所以和先进教育思想同步,因为它是人类提供给后代的精神产品,传达着社会的理想,也凝聚着人类最进步的文化和文明,即使儿童文学不再承担宣传成人的思想、向儿童进行直接的道德教育的任务而转向想象和娱乐,但其陶冶性情、培育心智的作用,它对儿童审美的熏陶和浸染,对儿童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潜移默化的正面影响,也是非常突出的。
小学的语文资源,需要直接呈现给成长期的儿童,对思想性、教育性有着很高的要求,在这一点上,儿童文学已经具有明显的优势。与此同时,由于儿童文学向儿童传达的多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美德、共同理想,不会受到意识形态的专制影响,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不同背景的儿童文学在传播、交流方面享有更为广泛的自由,儿童文学这一资源也因此更为丰富,应用上更为便利,可以很大程度上满足语文教学的需要。
第三,儿童文学是特别重视语言艺术的文学。
儿童文学对于小学语文的资源优势还突出表现在语言方面。儿童文学和一样,都是语言的艺术。在文学中,语言是第一要素,它和各种事实、生活现象一起,构成文学的材料,文学中鲜活的人物形象、生动的故事情节,作者深刻的思想和感情、艺术风格和个性,都必须通过语言呈现和表达。由于儿童文学是以儿童为主要读者对象的文学,因而对语言美有着更高的要求。
俄罗斯着名作家列夫·托尔斯泰晚年专门为乡村儿童写作,这位语言大师吃惊地发现,他需要花在语言上的功夫比创作作品时更多。为了让故事字字句句都做到“精彩、简洁、淳朴,最主要的是明确”,他转而向民间文学学习语言,努力让自己的故事语言“明确、清晰、美丽和温和”。实际上,儿童文学的语言必须把简明、规范和鲜明、生动结合起来,同时还要符合儿童的审美趣味,这样才能吸引儿童,让他们感悟到语言的艺术魅力、感悟到文学语言的艺术美。从世界范围看,各个国家的儿童文学作品,都显示了其本民族语言特有的个性,具有较高的艺术品质,成为儿童学习语言最理想的范本。
儿童文学在儿童成长的各个年龄段,都直接参与儿童的语言学习。学龄前期,儿歌、童话、故事,由教师或家长以口头讲述方式提供给儿童;学龄初期、中期,儿童则自主阅读童话、小说,在口语、书面语言两个领域,儿童文学对儿童语言学习的影响都非常深刻。
小学语文作为为儿童开设的基础教育课程,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和发展,特别强调语言学习中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针对我们汉语言文字的特点,即使小学阶段,语文的学习也开始注重语感和整体把握能力的培养,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学生需要直接接触大量的语言材料,通过具体的语言学习活动,掌握本民族语言运用的能力。在语感、整体把握,在人文与工具的统一方面,文学作品尤其是儿童文学作品较之一般的语言材料,优势相当明显,也更形象、更生动,能够激发学生学习语言的热情和主动性。大量的调查证实,小学阶段语文素养较高的学生,都有从小阅读儿童文学的经验。要将小学评议建设成开放而有活力的课程,推动小学学生进行自主、探究的评议学习,全面提高小学生的语文素养,应该重视开发和选用儿童文学资源,以促进课程目标的最终实现。
第四,儿童文学是传递人类价值的文学。各国的儿童文学当然也是具有意识形态性,“有着自己明确的美学原则”,但同时也反映一些共同的国际主题,如亲近自然、保护环境、热爱和平、国际理解、种族和解,儿童们阅读安徒生的美丽童话,并不只是度过愉快的时光,他们也从中自觉到做人的准则,以及作为人改变必须承担的重担责任。“希腊儿童文学作家洛蒂.皮特罗维茨在1986年日本IBBY发言中也强调,儿童文学是一座桥梁,是沟通儿童与现实、儿童与历史、儿童与未来、儿童与成年人、儿童与儿童之间的精神桥梁,在这个“桥梁”的概念中,包含了理解、抚慰、拯救、引导等不同的功能。在社会道德的价值上,儿童文学中传达的也多是人类共通的基本美德,如诚信、勇敢、合作、宽容等。
结语日本社会活动家池田大作曾谈到,童话往往成为构建人性的重要方式,如果幼年时期受过相同童话的熏陶,那么在人格最根本的部分,仍保持着共同的成分。《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出语文课程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儿童文学在人文性上有着不可取代的作用,儿童文学在陶冶性情、增进美感,对儿童情感、态度恶劣、价值观产潜移默化的影响方面具有十分明显的优势,从而在语文教育中占据越来越重要的位置。
参考文献:
一、以情感人,以情激趣
古人云:“亲其师,乐其道”,教学活动是师生共同参与的活动,师生情感的深浅会极大地影响教学效果,如果师生之间能够加强情感的交流,课堂气氛就一定会更加活泼、和谐、融洽,能拔动学生的思维这根弦,使之与教师进行心灵的交流与对话。比如,老师带着微笑走进教室,用明亮有神的眼睛看着学生,学生就能从老师的目光中感到亲切,受到鼓舞,从而体会到学习的欢快,进而充满信心地上好这节课,再如当学生回答得正确时对学生一个肯定的眼神,一句鼓励的话语,学生便能从中体会到老师的鼓励与信任,从而兴趣倍增。所以,教师要学会利用自身的优势学会表达对学生信任和鼓励的情感,爱学生,就要让学生体会到、感受到,当学生体会到来自老师的关爱时,一定能让他们更亲近自己的老师。
在教学中,创设和谐的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可以有许多的方法,但从多角度评价和鼓励学生是一种很好的方法,对不同程度的学生采用不同的标准和态度,当成绩优秀、自信心强的学生回答问题正确时,可以适当的鼓励,但并不应每次都鼓励,有时还应提出更高的要求;对程度中等的学生,应充分肯定他的进步,如有不足,可以说:“回答得很不错,如果能更全面些就更好了!”对待没有回答正确的学生则可以说:“我为你的勇敢感到骄傲,相信你再想一想一定能够回答正确的。”如果发现学生的回答中闪现出思维的火花,就应该及时鼓励:“答得太好了,我感到特别高兴”或者说“非常好,继续努力,相信你会有更大的发现,取得更大的进步。”总之,要把自己欢乐的情感融入到学生的成功中,学生又可从老师的夸奖中,产生不可遏制的激情,使他们重新认识自己的能力,增强学习的信心,从而努力提高和改善自己在班集体中的地位,成为了学习的动力,这就促进了良性的发展。
二、导之以趣,授之以法
课堂教学是学生获得知识的主要途径,是提高语文教学质量的关键所在,然而小学生的注意力是以随意注意为优势的,缺乏稳定性与持久性,那么,如何精心设计每一个教学环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就是一堂课能否取得良好的效果的关键所在,在课堂教学中如何才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呢,我觉得可以从以下几个环节好好把握。
首先是新课的导入:“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好的开头,如何一下子紧扣学生的心弦,使他们急于读下去,乐于读下去,激起听课的兴趣,开头好了,课的成功就有了希望,在语文课中有几种行之有效的方法,像故事导入,提问导入,解题导入,介绍背景导入,但无论怎么样导入都要注意考虑到学生的学情,有的放矢地以简炼、新颖、生动、活泼的语言一下子吊足学生学习的胃口,使他们乐学。
其次要讲究教学方法,教学方法的选择因文而异,不同的文体有不同的方法,对于一些简短的文章,不妨抓住关键,加强拓展,充分地发挥学生的想像,发散学生的思维,把薄薄的文本读厚,然后从中取其精华,学会总结,再把读厚的文本高度精炼概括,这样既能让学生充会地学到更多的知识,又能有效地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对于一些长篇文章,则应突出重点,兼顾全篇,避免一段段往下讲,而从重点切入,带动全篇,既可压缩教时,又可做到事半功倍,在重点学习的基础上加以点拨,学生就能学得轻松,而避免“劳民伤财”,同时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既学有所得,又能不断地体验到学习的愉悦之感,兴趣就油然而生。
三、以读增趣,以趣增读
激发学生的读书热情,促使学生自主地获取知识,在学习知识的同时提高自己的能力,这就需要我们在课堂之外给学生创设一个良好的课外阅读的氛围,那怎么才能创设氛围使学生获得阅读的乐趣呢?就必须加强对学生的引导,让学生学会读书,乐于读书。
创新性教育与创新型教师
“创新教育”是根据创新的原理,培养学生具有一定创新精神、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能力以及创新个性为主要目标的教育活动。重在引导学生牢固、系统地掌握学科知识的基础,发展他们的创造力。创新教育相对传统教育而言,是一种超越式的教育,它不以“重复过去”为己任,而是以追求未来理想与成功为价值的“明天的”教育价值观;创新教育相对现实教育而言,是一种主体性教育,市场经济和知识经济要求每个公民都成为主宰自己命运的主体,这就决定创新教育必须将学生培养成为能在激烈的变革环境中,确定自己的位置,善于和他人合作,善于自我发展和自我完善;“创新教育”相对应试教育而言,是一种健全人格的教育,“应试教育”最大危害就是变相“奴化”学生的人格,而创新教育则努力提高人的生命质量,所以健全人格是创新教育的一大特征;创新教育相对素质教育而言,是高层次的素质教育,只有在人的素质全面发展的基础上,才能形成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因此,向“创新教育”转轨,首先要求我们广大教师必须转变旧的教育观念,不断提高自身素质。
创新性教育呼唤创新型教师,过去,人们普遍认为学校教育的职能就是培养学生升学,因而使学校教育出现扭曲现象:重知识、轻智能;重书本,轻实践;重接受,轻创造;重灌输,轻诱导;重记忆,轻思考;重讲述,轻自学;重课内,轻课外;重个别,轻整体,这些重此轻彼的思想,与现代化社会发展对人才的要求相脱节。要改变这种现象,学校必须由“应试教育”向“创新教育”转轨,教师要树立“创新教育”的教育观。新“大纲”提出:“提高教学质量,关键在教师”。教师要实现角色转换,由知识的传授者变为创造性的开发者,现代创造教学观认为,现成的结论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得出结论的过程;现成的真理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发现真理的方法;现成的认识成果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人类认识的自然发展过程。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人类面临的挑战越来越严峻,越来越复杂。如果教师还只是将人类社会长期积累的文化传递给下一代,那学生接受的永远是过时的知识,当他们走向社会时,所学的东西将无法与新的现实相接,也不可能具备驾驭生活、创造未来的能力。为了适应社会发展,教师要充分认识由于教育结果的迟效性所带来的教育过程的超前性,从而对学生实施前瞻性教育,创新教育要求教师要发挥创造性,针对教材实际和学生年龄特征,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开发学生创造潜能,鼓励学生创造,找到适合培养学生创造性的方法加以指导。教学活动前,准备好开发创造性的条件,包括对培养创造性所需要的身体的、情绪的、社会的条件及有利智能开发的环境,教学中教学生把学到的技能运用到创造过程中,给学生提供丰富经验知识时,多提供创造性的解决问题的方法,使他们具有学习能力,具有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随时准备接受新的知识和事物。做到这些,首先要我们教师在教学目标、教学对象、教学方法、教学模式上要大幅度创新,转变唯升学者是人才的人才观,转变基础教育为升学的目标观,转变单纯以分数衡量学生的质量观,转变只对少数尖子学生负责,只对学生升学负责的施教观。
当然,要成为创新型教师,首先,教师要热爱本职工作,要塑造无私奉献的师魂。爱因斯坦说过:“一个人的价值,应当看他奉献了什么,而不应当看取得了什么。”身为人民教师不仅要忠诚党的教育事业,而更重要的是献身于党的教育事业,教师的职业是一种特殊而繁重的脑力劳动,可概括为以下几个特点:教师的劳动是一种富有创造性和长效性并存的劳动;是一种对知识广博性和行为示范性要求严格的劳动;是一种具有较强艺术性和时代性的劳动,这就要求教师要有无私奉献的精神,塑造无私奉献的师魂。其次,教师要强化自己的道德修养,陶冶诚实正直的师德。俄国著名教育家乌申斯基说过:“教师的人格,就是教师的一切”。教师要充分认识到自己的品德示范作用,要以身作则,为人师表,只有教师具备了良好的师德,才能陶冶学生的心灵,才能把学生培养成高尚的人,纯粹的人,有道德的人,脱离低级趣味的人,有益于人民的一代新人。再次,教师要热爱每一位学生,形成严谨求实的师风,教师的师风也是一种隐性课程,无声的教育,具有导向功能、感化功能、模仿功能、培养功能,师风包括教师的思想作风、工作作风、生活作风等,其核心是爱,爱是教育之本,有学者说过,自由是创造的前提,爱是交流的基础。从心理学角度讲,爱是情感因素,情感是人类对客观事物的态度和反映,如果教师在教育或教学中,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其中,热爱学生,无论是“白天鹅”还是“丑小鸭”,都是一视同仁,都施以其爱,让学生受到感染,正如陶行知先生所说:“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中有牛顿,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所以教师在教育学生过程中要平行施教,不以分数高低论学生,不以家庭贫富待学生,不以个人感情对学生,不以固定眼光看学生,在整个创新教育活动中,树立“以人为本”、“师生平等”的教育观念,关心、理解、信任每一位学生,培养“人人善问”的习惯,激发“人人求知”的欲望,提供“人人动手”的机会,给予“人人成功”的条件,创造宽松和谐的教育氛围,形成有利于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创造能力的适宜的“气候”和“土壤”,创新型教师时刻在为学生创造性的发挥创造条件,提供契机,拓宽空间,师生间亲和、欣赏、兴奋或沉思、质疑、争论,教师随时随地给学生鼓励,或一句赞扬的话,或竖起大拇指,学生不断从教师那儿获得动力,课堂训练速度快,容量大,效果好,平等互动的师生关系,宽松自如的民主气氛,让学生在自主的教学实践活动中培养创造能力,最后教师要努力提高文化修养,提高教书育人的师能,要想达到教书育人的目的,教师必须提高自身多方面的能力,正如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所说:“教师知道的东西,就应当比他在课堂上讲的东西多10倍,多20倍……。”所以要做到教书育人,仅仅囿于课本的知识是不够的,满足不了当今向“创新教育”转轨的需要,必须加强学习,潜心钻研教育学、心理学、逻辑学、教学法等知识,特别是加强对教育科学领域的新理论、新观点、新方法的学习,学会创造性地获取信息、加工信息和输出信息的技能,用这些理论、方法、技能不断深化教育和教学改革,才能培养出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数以千万计的专业性人才和一大批拔尖的创新人才。(编辑:圆圆)
2老年教育前景分析
无论从哪个角度出发进行分析,老年教育都具有相对独立性,应该被认定为终身教育体系的一个独立教育阶段,即老年教育阶段,也就是终身教育体系最后教育阶段。试从五个方面做一分析。
2.1老年人是人生年龄的一个独立阶段。
人的一生有多个时期,在每个时期生理和心理都是不同的,对教育的要求也是不同的,所以在人生的不同阶段都有适合该阶段的教育,老年人作为人生年龄的一个独立阶段,也应该拥有适合自己的老年教育。老年教育在我国作为一种概念,正在逐渐的普及和发展,并且由于老年教育是从岗位退下来一直延续到离开人世的,具有非常大的时空跨度,因此也就更具发展空间了。
2.2以老年人为教育对象,人群之大,发展之快,对教育的特定需求,已成客观现实。
我国已经进入老龄型国家行列,根据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至2010年11月1日,我国大陆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现役军人的人口中,60岁及以上人口为177648705人,占13.26%,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为118831709人,占8.87%。目前适应老年人对老年教育的需求,老年学校、老年教育已在全国各地遍地开花,形成了相对独立开展的一项老年教育事业,急需权定其性质和地位。
2.3提高生命质量,延伸生命,是老年教育的特殊教育目的。
每个年龄阶段教育的目的都有所不同,但总结起来老年教育阶段之前的教育都具有一定的强制性,是以社会的需要为前提的,而老年教育则完全是以老年人的需求为前提的,它的目的是提高生命质量,延伸老年人生命。近年来,国家开始意识到老年人健康对国家发展的重要性,开始努力的实施积极老龄化、健康老龄化战略。2.4以老年人的需求为准,设立专业、学科、课程,是老年教育教学管理的基本原则。由于老年教育完全是以老年人的需求为前提的,其专业课程的设置更具民主性、灵活性、适应性,教育内容门类更多,变化更快,实用性更强。
2.5教育形式和方法新颖,办学原则独特。
由于老年教育的特殊性,其办学效益是以学员满意、社会满意为标准的,其教育形式和方法更加新颖,办学原则更加独特,更加注重把课堂教学和社会实践结合起来。
3发达国家如何利用开放大学开展老年教育
3.1教育定位。
首先在老年教育的定位方面发达国家有一致的地方,那就是都把老年教育看成是终身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他们的目的都是提高老年人生命质量,延伸老年人生命。除此之外,各个发达国家在老年教育的发展问题上也都有自己国家的特色。比如日本把老年福利和老年教育联系在一起,旨在给老年人提供一个随时随地都可以选择学习的机会,创造一个有助于老年人学习的社会氛围。美国不仅重视提升老年人晚年生活质量,还非常注重老年人力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3.2办学模式。
在发达国家办学模式是非常多元化的,不仅有高等教育机构办学、政府办学,也有自主自治办学等,同样老年教育的办学模式也是非常多样化的,在日本为了满足老年人的求学需求,很多部门都自愿参与到老年教育当中,比如福利部门、高等教育机构、教育部门、民间组织等。然而在美国,社区型老年教育具有主导地位,各个老年大学连成网络,依托社区进行自我管理。
3.3教学方式。
发达国家在老年教育的教学方式上不再局限于传统的教学方式,而是采取了更为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把各种教学方式有机的结合在一起,使每种教学方式的优点都发挥出来,针对老年人的需求和特点,制定出最适合老年教育的教学方式。
3.4教学过程。
发达国家在老年教育的过程中非常强调老年人的主体地位,在开展教学和设置课程的时候都是以老年人的兴趣和需求为基准的。并且发达国家还非常重视小组学习和实践,他们认为小组成员间互相分享各自不同领域不同专业的知识或者技能,学习效率会更高,要求学习小组的规模不要过大,最好以会议的形式在某个会员家里进行。
儿童从进幼儿园开始到小学低段,所接受的教育基本是童话式的,一切都是和谐的和美好的,这对于儿童形成良好的品格底蕴是有较大作用的。但也不能让儿童总生活在童话里,以为现实生活如同童话世界里一样。比如乌龟和兔子赛跑究竟谁会赢?中国的孩子和美国的孩子答案是不一样的。中国的孩子受童话的影响认为肯定是乌龟赢,因为兔子一定会骄傲,在半路上睡大觉。而美国的孩子则理性一些,认为乌龟不可能跑赢兔子,因为既然是比赛,兔子怎么可能去睡觉呢?他们的答案就带有对现实世界理性思考的光芒。儿童的认知方式和认知能力与成人有较大不同,我们不可能让儿童以成人的方式去认识客观世界,但起码应该让儿童明白,童话与现实的认知方式是不同的,不能用童话世界的经验来指导现实生活。
其次,同伴间过多的、缺乏独立思考的互助和合作,以及教师对弱势群体的过多帮助,容易让儿童产生依赖心理,不利于培养儿童的自立意识和独立思考的习惯。在这个问题上,中美教育也是不同的。曾经看过一位留美学者写的随笔,她在文中叙述了一件亲身经历的事:一次她送孩子去幼儿园,看见一个大个儿男孩从一个小个儿男孩手中抢走了玩具,还把这个小个儿男孩推倒在地,于是小个儿去找老师,老师却并没有直接去帮他,而是对他说,你要用自己的力量把属于自己的东西夺回来,老师相信你的能力。于是小个儿勇敢地扑上去,硬是从大个儿手中把玩具夺了回来。我们姑且不论老师的处理是否符合教育规律,但至少对培养孩子的自信自立精神是有好处的。
另外,教师一味的鼓励和过多廉价的表扬,有可能让儿童把学习看得过于简单,使自以为是、浅尝辄止的情绪滋生,使儿童抗挫能力下降。在全面推行新课程的今天,我们教师都懂得了要多给儿童鼓励,于是,“你真棒”、“你真行”、“你真聪明”成了教师经常挂在嘴边的教学用语。多给儿童鼓励是不错的,但表扬不能滥用,也不能拔高了用。如果儿童是跳起来摘到桃子,即使是小桃子,也应该给予鼓励,但小桃子就是小桃子,不能说他摘了好大一个桃子;如果儿童有能力跳起来摘一个大桃子,他却不愿意付出努力,只摘了一个小桃子,这时应不应该表扬就值得斟酌了。我们应该明白,有时批评也是一盏明灯,可以使迷途的羔羊重回阳光大道,而批评以后的鼓励就像兩后的阳光,能把孩子们的心灵照亮。
猪圈岂生千里马,花盆难育万年松。儿童的成长需要多方面的营养,感性的与理性的、理想的与现实的、文学的与科学的、表扬的与批评的,都要让他们去经历去体验。不出点洋相是学不会溜冰的,一个人的成长,不经历点波折是不够的,所谓酸甜苦辣都是营养,成功失败都有收获。
二、给儿童的心灵播下美好情感的种子
儿童的心灵是一张洁白无瑕的纸,好画最新最美的图画,同时也极易受到玷污;又是一块未经开辟的神奇土地,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如果你播下的是温馨,就会收获热情,如果你播下的是冷漠,可能就会收获残忍。而语文课程对儿童心灵的影响是巨大的,正因为如此,我们的语文教材是经过层层严格审定的,她非常重视儿童的文化熏陶和人文渗透,注重培养学生健康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从多方面体现了现代社会的思想、观念。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在引导学生感悟文本的时候不能违背文本的价值取向,思维训练不能脱离健康情感的轨道。
但是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过分追求学生思维的独特性和体验的个性化,从而违背文本的价值取向、脱离了健康情感的轨道的现象却时有发生。比如一位教师上《狐狸和乌鸦》一课时,用启发的语气问学生:“……同学们,请你们想一想,还有什么办法可以让狐狸吃到乌鸦嘴里的肉。”真是一石激起千层浪,教室里顿时热闹起来,同学们纷纷发言。
生甲:“狐狸借一把锯子来,把乌鸦落脚的树锯断,让乌鸦掉下来……”(典型的没有环保意识,树能随便锯吗?并且,学生忽视了树还没锯断,乌鸦就会飞走了这一显而易见的事实)教师评:“很有意思!但乌鸦会飞走,结果狐狸还是不能得到肉。”
生乙:“狐狸借一把枪来,一枪把乌鸦射下来。”教师评:“很有创意!竟然想到用先进的武器。这样,狐狸不光可以吃到乌鸦嘴里的肉,还有乌鸦的肉吃了。”(教师显然没有考虑动物保护协会的意见,在为“残忍”推波助澜。)
生丙:“狐狸弄一个打火机来,把树点燃,把乌鸦烧死在树上,肉就掉下来了。”教师评:“用火攻,有意思!乌鸦不把肉吐掉不行了。”(不光是环保意思缺乏,已经犯了森林纵火罪了,残忍程度升级。)
生丁:“乌鸦叼的肉是给它的孩子们吃的,狐狸想办法钻进乌鸦的家,把乌鸦的孩子们捉住,逼着乌鸦把肉交出来,……”师评:“真是绝了!乌鸦再也没有讨价还价的余地了。”(哇噻!还是不是老师?还是不是学生?连的一套都出来了。)(转引自徐卫《学生冷漠谁之过》)
在这个案例中,教师的诱导可谓深入,学生的体验可谓独特,学生的思维可谓活跃,但它违背了文本的价值取向,脱离了健康情感的轨道,对儿童的心灵造成了污染。“道德的营养不良和精神的中毒对人的心灵的危害,正如身体的营养不良对于身体健康的危害一样”(蒙台梭利《儿童教育》),这是我们语文教师要特别警惕的。其实,在《狐狸和乌鸦》这篇课文中,乌鸦爱慕虚荣确实不好(这是文本的价值取向),但也是一个受害者,值得我们去同情。乌鸦本是一种讲孝道的鸟,俗话说:鸦有反哺义,羊有跪乳恩。如果教师能从这个方面加以引导,让学生想办法去帮助乌鸦改正爱慕虚荣的毛病,那么学生就不仅学习了语文,而且从品德方面得到了启示,也受到了热爱自然,尊重每一个生命个体的教育。
三、培养儿童良好的学习习惯
习惯是行为的自动化,不需要特别的意志努力,不需要别人的监控,在什么情况下就按什么规则去行动。习惯一旦养成,就会成为支配人生的一种力量。一个好的行为或好的方法,可能使人得益一时,一个好的习惯却可以使人受益终生。可以肯定地说,古今中外在学术上有所建树者,无一不具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古希腊著名哲学家亚里士多德说过,“我们每一个人都是由自己一再重复的行为所铸造的。因而优秀不是一种行为,而是一种习惯。”叶圣陶认为,“教育就是培养好习惯”。他还进一步指出:“凡好的态度和好的方法,都要使它化为习惯,只要熟练得成了习惯,好的态度才能随时随地表现,好的方法才能随时随地应用,一辈子受用不尽。”
人们常说,好习惯是童年养成的。小学阶段正是培养儿童良好习惯的最佳时期。对于语文教育而言,首先应该注意培养儿童良好的听、说、读、写的习惯。听,就是倾听,细心地听取。有些儿童不会倾听,要么心猿意马,要么毫无耐心。培养儿童倾听的习惯,关键在于细心和耐心的听。只有养成了倾听的习惯,才能真正了解对方的思想和情感,才能传达出与对方进行平等对话的信息,从而达到交际的目的。说,就是开口说话,良好的说话习惯包括想清楚再说、用普通话说、声音响亮地说、完整连贯地说等要素。读,就是读书。读书时,书本与眼睛应相距1尺左右,不仅要会用普通话有感情地朗读,还要会默读,边读边思考,在书上作圈点批注,所谓不动笔墨不读书,这才是良好的读书习惯。写,就是书写。书写的姿势要正确,达到“三个一”(眼睛与纸面相距1尺,身体与课桌相距1拳,手指与笔尖相距1寸)的要求;书写的态度要认真,达到清晰、整洁、美观的要求。
其次要注意培养儿童质疑的习惯。质疑是中国传统的阅读教学经验之谈,古人认为,“读书要有疑,从疑而悟”(朱熹语),“小疑则小悟,大疑则大悟。故学者非悟之难,而疑之难”(唐彪语)。在新课程的背景下,质疑是落实学生主体地位的重要方法,在一般情况下,一堂阅读课应经历自读-浅悟-质疑-精读-深悟的教学过程。不然,一堂课学生都是按老师预设的进行,学生提不出问题,课堂上没有思维的交锋,这样的课怎能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呢?质疑也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主要手段,质疑的前提是熟读精思,没有思考和勇气,就不可能提出高质量的问题。在不断的质疑和探究中,儿童的创新精神和独立思考的能力就会得到提高。因此,我们应该引导学生在对文本的理解中质疑,每堂课安排一定的时间让学生思考、质疑,使学生养成质疑的习惯。
第三,要培养儿童专心致志的习惯。学习中养成凝神静思、专心致志的习惯是非常重要的,它是一个学生必须具备的学习品质。心理学表明:一般人不可能高质量的同时做好两项或两项以上的事情,如果硬要同时做,必须使每件事的质量有所降低。古语云:“目不能两视而明,耳不能两听而聪”(《荀子?劝学》),说的就是这个道理。专心致志的习惯包括两个要点,一是致力于主攻方向不分神,在一个单位时间内紧紧围绕主攻方向安排学习内容,其它一些与之不相关的事情都不去想,更不去做。二是上课全神贯注地听讲,做作业时聚精会神地思考。一切与学习无关的事情能够做到听而不闻,视而不见。有些儿童上课时易走神,作业时不能进入状态,“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孟子?告子》),有一点动静就离开作业思路,然后又从头开始集中注意力。这显然是与专心致志的学习习惯背道而驰的。
关键词:语文教育、个性发展、对策
Abstrat
Studentscharactereducationhasbecometheworld''''shoteducationalresearch.Sincethe1980softhe20thcentury,withtheworld''''srapidtechnologicaldevelopmentofpersonality,theadventoftheinformationsocietywhippedupavigorouseducationreformmovement,nationaleducationexpertssaytheprimarygoalofeducationreformisthepersonalitydevelopmentofstudents.The"people-centered,student''''spersonalitydevelopment"ideologicaleducationisacceptinggraduallybyteachers.
ThispaperfirstlydescribestheChineselanguageeducationstudentspersonalizedattentiontothedevelopmentofatheoreticalfoundation,Chineselanguageeducationforthedevelopmentofthestudent''''spersonalityprovidetheoreticalsupport.FromtheanalysisofthethreeaspectsofChina''''slanguageeducationinthedevelopmentofpersonalitythere,thedevelopmentoflanguageeducationinthestudent''''spersonalityisstillsomedeficiencies.Thefinalarticleinthispaperispartofthefocusofourattentionpersonalizedlanguageeducationforthedevelopmentofcountermeasures,Countermeasuresincludetwomainparts:onedescribedthedevelopmentofthestudent''''spersonalityprocessshouldaddressseveralgroups;anotherpartofmypersonalityimportanceoflanguageeducationforthedevelopmentofcountermeasures.
Keywords:Chineseeducation,developmentofpersonality,suggest
目录
中文摘要…………………………………………………………1
英文摘要…………………………………………………………2
一、前言…………………………………………………………4
二、语文教育重视个性发展的理论基础………………………4
(一)人本主义:个性发展是人身发展的必然………………4
(二)素质教育:个性发展是素质教育的体现………………5
(三)创新教育:个性发展是个人创新的前提………………5
三、我国语文教育对学生个性发展的缺失分析………………6
(一)语文教育教育理念:从观念上限制个性的培养………6
(二)语文教育教学模式:从行动上限制个性的培养………7
(三)语文教育评价方法:从成果上限制个性的培养………7
四、我国语文教育对学生个性发展的对策分析………………8
(一)语文教育发展学生个性应处理的几组关系……………8
(二)语文教育发展学生个性的对策思考……………………10
五、结束语………………………………………………………12
参考文献…………………………………………………………13
省略。。。。。。。。。。。。。。
省略。。。。。。。。。。。。。。
省略。。。。。。。。。。。。。。
省略。。。。。。。。。。。。。。
省略。。。。。。。。。。。。。。
省略。。。。。。。。。。。。。。
省略。。。。。。。。。。。。。。
省略。。。。。。。。。。。。。。
省略。。。。。。。。。。。。。。
省略。。。。。。。。。。。。。。
省略。。。。。。。。。。。。。。
省略。。。。。。。。。。。。。。
然而,多年来我们的语文教育评价主要标准是通过升学考试和教学过程中大大小小的模拟升学考试来衡量,将预定的目标作为评价的唯一标准,追求评价的客观性和科学化,把所有精神现象都用简单化的方法加以反映,对复杂的心理现象只看过程不看结果。其方式是采取限时的纸、笔测试的方法从而获得量化的结果,并把量化的结果作为区分学生好坏和教师教学优劣的首要依据。这种教育评价虽然由一定的优势,但它完全忽略了人的行为的主体性、创造性和不可预测性,忽略了语文教育过程本身的价值,它的最大缺陷是把人客体化了、简单化了,它把方方面面都考虑周全了,唯独忽略了人本身,从而在评价的过程当中完全忽视了人的个性培养,教育的评价完全忽视了人的个性评价。
例如,这是一道初中的语文试题。下列各句中加点的字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烟涛微茫信难求信:确实,实在B、阿母谢媒人谢:谢绝
C、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速:迅速D、少无适俗韵韵:个人气质
像这种记忆性的题目涵盖了试卷的所有范围,而彰显学生个性发挥的题目却很少。根本不利于语文的个性发展的评价。
四、我国语文教育对学生个性发展的对策分析
现代教育从根本上讲是一种主体性教育。语文教育作为现代教育的一个实践领域也应该重视学生主体性的实现和发展。然而在教学实践中,语文主体性教育的实施出现了偏重形式、忽视实质和内涵的倾向。为了促进学生主体性的发展,我国语文教育必须处理好相关的关系以及采取相应的措施,以学生为本,重视学生的个性发展。
(一)语文教育发展学生个性应处理的几组关系
语文教育在发展学生个性的当中会出现一定的矛盾和问题,必须要处理好相关的矛盾和问题,以便有利于个体将语文教育的影响内化为良好的个性品质、促进自身的和谐发展。
省略。。。。。。。。。。。。。。
省略。。。。。。。。。。。。。。
省略。。。。。。。。。。。。。。
省略。。。。。。。。。。。。。。
省略。。。。。。。。。。。。。。
省略。。。。。。。。。。。。。。
省略。。。。。。。。。。。。。。
省略。。。。。。。。。。。。。。
省略。。。。。。。。。。。。。。
省略。。。。。。。。。。。。。。
省略。。。。。。。。。。。。。。
省略。。。。。。。。。。。。。。
[6]王纪人:文艺学与语文教育;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年
[7]章永生:教育心理学;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
二、家庭教育中隐性德育的重要因素
(一)物质环境
个体所处的物质环境对其自身发展成长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物质环境除了能给个体提供足够的生理需求供给,在其精神成长尤其是品德发展方面所发挥的作用亦是举足轻重。家庭物质环境与家庭经济结构息息相关,也可以说不同的家庭经济结构决定了不同的物质环境。家庭经济结构是指家庭经济来源、家庭向社会获取消费品的方式,经济支配方式以及由此所决定的经济生活方式等。很显然家庭经济的优越能为个体的良好成长提供更为便利的条件。经济状况好的家庭,成人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来满足儿童身心发展的精神需要和物质需要,这对一个在各方面都需要“营养”的成长个体而言是良好的外在环境。所以家庭经济条件的状况对儿童成长的影响不仅仅表现在可视的“衣、食、住、行”上,而且对儿童良好的心理品质的形成也有一定影响。“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经济条件好的家庭在精神生活上也完全可以为孩子提供更加优越的环境,而且父母的理解和关爱与经济收入几乎是呈正相关的趋势。陈鹤琴先生认为,家庭教育应向儿童提供一个游戏、艺术、阅读的环境。因为整洁雅致的环境与脏乱无序的环境相比,总能让身处其中的人更加快乐健康,而且好的环境对促成孩子养成良好的习惯也有巨大的推动作用。一个在优越的环境中成长起来的孩子往往表现得更自信,并富有远见和抱负。家庭环境中诸多因素都与这个家庭的经济状况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而且经济状况也在不同程度上影响着家庭偏好,如:家长的言行举止、“餐桌话题”的内容、家庭交往人群的种类以及社区环境的好坏等等。因此,每个家庭都有自己的独特“文化”风格,每个家庭成长起来的孩子必然也都带有其家庭风格的烙印。注重身体健康的家庭,其孩子就非常讲究饮食的品质;注重外在形象的家庭,其孩子对言行举止以及服饰穿戴就格外留心;注重精神享受的家庭,他们的孩子则更愿意在文化领域进行消费等。家庭生活的“文化”风格,对耳濡目染的成长个体所产生的影响是巨大而深刻的。这种深刻影响极有可能会伴其一生,不仅会成为他们自己的内在行为规定,而且也会成为他们审视外在事物的主观依据。可见,良好的家庭环境,不仅能够帮助青少年养成良好的习惯,而且对进一步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也具有助推作用。
(二)家风
家风是一个家庭在世代繁衍过程中逐步形成并通过家庭成员表现出来的。家风是家庭教育的综合“教材”或无书“典籍”,对儿童的社会化起着根深蒂固的先导作用,对全体家庭成员起感染、约束、控制和同化作用,直接左右他们的价值取向、人生态度和行为方式。总体来讲,家风是一种类文化的传承,而这种传承又极大的体现了精神传承的内隐性、长期性、深刻性。所以,家风侧重的不是父母外显地要求孩子们怎么做,即主动教育。这并不是说完全抹杀主动教育,而是指家风的传承体现在父母通过自己长期的自我行动来潜在地对孩子施加影响。与外在的直观教育相比较而言,这种影响和对象(孩子)之间有明显的被动性,显然效果的好坏取决于受影响个体对这个影响的消化吸收。不过,就事实而言,家长的主动教育与其名副其实的外在行动相结合的教育方式会强化这个影响,身体力行往往收获的效果最大。对于模仿能力极强的成长个体而言,对实际行动的模仿要易于对口头说教的理解。所以,家长的行为举止会在无形中渗透到子女心中,并深刻地影响着孩子言行举止。家风的遗传性持久且强大,纵横的双向影响能波及到很多人。国外曾有研究者对此做过调查研究:美国康乃狄克州爱德华家族,讲究道德注重修养的家风,使得其家族在长达200年的时间里,八代人没有被关、被捕、被判刑的;同一时期,纽约州朱安家族,由于家风败坏,八代人中出现了300多乞丐,400多人因酗酒死亡,63人被判徒刑,七人被判死刑。由此可见,家风的传承性不容小觑,其恶劣影响可以波及到几代人。家风作为一种类文化传承,其沿袭的方式大致是家长主动的教育以及自身言行的潜在影响。主动的教育多体现为灌输性和强制性,而后者则不同,它往往更能激起成长个体效仿的意愿,就产生的效果而言,无处不在的潜在影响实效更佳。所以良好的家风的传承涉及到的不仅仅是受教育者一方,更多的也在考验施教的长辈能否做到言行一致,能否把自身塑造成良好的榜样。就内容而言,家风所涉及到的方方面面尤其是其所依照的理论价值体系也并非一成不变。随着时代的发展,家风也在舍弃陈旧的内容,不停地被加入新的元素。所以良好的家风在传承的过程中也在受到外在环境的影响,而它的与时俱进是它发展改良的动力,同时也让它面临各种各样的风险。
(三)家庭教养方式
家庭教养方式是指父母对子女抚养教育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相对稳定的行为方式,是父母各种教养行为的特征概括。家庭是儿童社会化的第一场所,以血缘和亲情为纽带,但是家对于某些儿童来说是温馨的,对某些儿童来说却是牢笼和战场。专制权威性父母,把一切管得过死过严,严格限制儿童的行为与自由,要求孩子绝对服从,稍有不满,则严加惩罚,这种背景下成长的孩子,对周围人事缺乏信任感,行为举止畏首畏尾,成就动机不强,性格存在着很大缺陷;民主式父母,尊重儿童的想法和行为,注重亲子间的沟通,鼓励孩子发表自己的意见,并给予指导性建议,孩子容易成长为有自信、有主见、性格健全、热爱探索并富有创造力。看似家长对孩子的教养方式并未有意而为地夹杂着诸多人格教育的内容,但其实这种种方式就已经潜在的对孩子的某些观念造成了深刻的影响。这些影响一旦积久成深就会继而形成他们性格中的一部分,很难再发生改变。家庭成员之间享有平等的权利,履行平等的义务,所以对待家庭内外大事,要通过家务会议平等协商,妥善解决。对待子女的教育问题,家庭成员之间应秉持相同的教育理念,同时还要做到征求并尊重成长个体自身的意见和发展需要。使得青少年在文明、民主的家庭环境中,自然、积极、健康的成长。
(四)家庭人际关系
家庭人际关系是指家庭成员之间的心理关系,尤其是感情关系。理想的家庭成员关系应是父母子女以及兄弟姊妹之间,互相尊重友爱,整个家庭和谐有序。良好的家庭关系对孩子个性的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苏联心理学家说:“个性特点是个体在发展过程中与人们相互关系的产物。”家长对待孩子的态度,既影响儿童的智力发展,还会对他们的情绪机能、个性发展、价值观念和道德准则产生巨大影响。所以,融洽亲密的人际关系会使孩子形成积极愉快的情绪,有助于他们增强生命活力和保持身体和心理健康。家庭成员之间沟通良好,相互理解,彼此信赖和尊重,能够使成长个体精神振奋,形成良好健康的心态。家庭人际交往是成长个体和家庭以外成员进行交往的摹本和参照,所以良好的家庭成员相处方式不仅提供给孩子优良的成长环境而且为他们在家庭以外进行为人处事时树立了典范,同时也增强他们自主自动形成良好性格和品质的能力。不良的家庭成员关系对家庭成员尤其是成长中的个体具有非常恶劣的影响,在类似环境里成长的儿童性格往往有很多缺陷,偏执、孤僻、冷漠、甚至往往还带有暴力倾向。格鲁克指出犯罪青少年家庭的共同特点是“这些家庭的父母,对待孩子可能是敌视的或冷漠的,而很少是有感情的,他们不是打孩子就是忽视孩子,少有给孩子指导。”孩子的成长在后天往往会因为环境的差异而变得千差万别,模仿的本能会因为自身的深切感受而得到千万倍的加强,所以从最初的模仿开始,家庭成员的关系就成了他们对外进行交往的第一手教材。从现实的情况来看遇好则好、遇坏则坏是一种不容置疑的明显的倾向。虽然在这样一个长期的成长过程中,尚会有不确定性,但有一点可以确定:和谐美好家庭成员关系背景下成长起来的儿童人格上会更健全,在高尚道德情操的培养上更具有可塑性。
我国普通高等公共体育教学由于受传统体育教育思想的影响,存在严重的教育教学滞后性,如:教学内容狭窄、教学方法调一、教学效应不佳等诸多不良现象。以体育技术教育为中心的教学体系,比较重视教育的显性意义,忽视受教育学生的潜移默化的隐形意义,教育教学过程中常常出现学生的自尊心、自信心受挫的现象,当他们离开校园,有些院校大三上学期就彻底的告别了体育这个十几年的教育长伴者,甚至有些学生离校后认为高校体育教育毫无意义。这种高校公共体育教学体系与学生即将面对的现实社会严重脱节,成为我国高校体育教育的一大硬伤。同时,在我国高校多数院校存在“笼统”教学模式,忽略学生个体的具体情况,拒绝分类教学模式,让部分学生产生一种上体育课的心理压力,不能让公共体育课程回归当初的教育本质和教学目标。
2.客观因素限制。
体育教育教学设施、设备的完善与健全一直成为我国高校公共体育课程实施过程中的一大障碍。我国不少高等院校体育设施简陋、器材匮乏、设施陈旧,难以给学生的体育活动提供必需的硬件保障,影响了学生锻炼的积极性和参与性,文章作者在通过走访交流调查,占很大比例的高校学生认为在公共体育课堂能学到的有用的东西很少,课堂所讲授的内容与将来参加课堂的原始认知相差较远,不能及时满足当代大学生生活、学习需要,使缺乏对课堂的热情,甚至波及到其他大学专业学科的学习。学生对公共体育课的学习多基于对未来社会工作实践的需求,能够对学生毕业步入社会角色转变有实质性的帮助,课程教学应围绕不同学生集群进行展开。
二、深化高校公共体育教育分类指导教学意义
1.有利于学生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普通高等院校公共体育课程分类教学的推广与实施,使枯燥的体育课程由简单而又单一的跑、跳教学向快乐的教育的本质纵深进行发展。让课堂能够满足学生兴趣的需要,能够让教师感受教学的快乐,使学生在快乐中学有所获,学有所悟,学有所用,让高校公共体育教育回归到教学的本位。各方面有利因素在普通高等院校公共体育课堂的集结,学生的参与热情大幅上升,自觉自愿地加入到体育教育教学中来,最终使沉积已久的被动式教学模式向积极参与体验式教学模式转变。
2.有利于深化我国高校课程改革。
随着科技是第一生产的地位不断被显性化,如何为科技保驾护航,助推社会腾飞发展,已经成为当今教育界的一大课题和使命。作为教育的高等殿堂———高校,高校的课程设置直接关系到人才培养方案的实施成败,高校课程改革已经成为一个国内外普遍关注的重大课题,公共体育课程长期以来被作为高校课程体系中的必修课程进行教学,而长期以来沿用缺乏创新精神的“笼统”式教学模式,让师生的参与热情不断受挫。普通院校公共体育分类指导教学法的实施不仅有助于公共体育这一单一课程的课改发展,而且能够形成样板式效应,助推整个高校课程体系改革和完善,实现科教兴国的战略发展目标。
3.有利于增强高校学生综合素质。
据调查了解,我国大学生各项身体技能素质正在不断下滑,与1985年相比,2010年大学生肺活量下降了近10%;大学女生800米跑、男生1000米跑的成绩分别下降了10.3%和10.9%,立定跳远成绩分别下降了2.72厘米和1.29厘米;学生体重呈现瘦、胖相当的哑铃模型,近视率接近90%,近视率居全球第二。当代大学生身体素质数据的呈现,为我国快速发展的教育事业敲响了一记警钟。高校公共体育课程的开设以增进学生健康、提高学生体魄和养成良好的生活学习习惯为目标,高校体育的分类教学开展,提高学生的参与度与热情度,对学生在参与中潜移默化的体验课程设置的目标有极大的帮助,让身体各项机理得到充分的调节和锻炼,有助于学生在德、智、体、美、劳各方面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
三、高校公共体育教育分类指导教学开展策略
1.灵活课程设置。
高校公共体育课分类指导教学切入点在教学课程设置上,高校在学生入学第一学年的公共体育课程以体育基础课为主基础课,侧重在基本技术和身体素质之上,内容主要有田径、体操、球类等项目。在第二学年增设选修科目,主要有三大球大球、艺体等项目,学生可根据自己的身体情况结合自身的兴趣爱好选择教学内容,使其受益终生。针对多数高校在高年级不开设公共体育课的现象,作者认为体育课程的开设是相当必要的,课程的不断实施有利于他们养成体育锻炼形成习惯性,把健康身体形成必然性;同时有利于高年级学生顺利通过《国家体育锻炼标准》测试。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分类教育的方法应不断地进行创新,各高校应适当增加了理论课的教学课时,注意用好现代化的教学方式,让学生耳目一新,乐于学习。
2.转化思想认识。
通过长期实践证明,大学生对公共体育的见解往往局限在大学教育,忽略了体育的长期有效性,很多学生在离校后便放弃了对体育的坚持,受益终身的体育,因其长期不练,终究毫无益处。高校公共体育教育分类指导教学应在增进体育知识和体育技能的同时,又要考虑学生现有基础上,强化体育意识、认知的培养,使公共体育课的教学内容激发学生参与热情,满足他们的兴趣爱好等各种要求。同时在课程的开展过程中应当注重个体学生教育教学,满足学生个别个体的需求,设立新颖的体育课,把学生引导到体育兴趣上去,使学生养成良好的体育习惯,使其终身受益。
关键词:语文教学;人文知识;教育特性;个性培养
语文是工具,因为语言文字是装载思想的工具,但是语文毕竟不同于火车,火车是装载旅客的工具,火车和旅客可分为二物,二者分开其本质不变,且能独立存在,但语文这一工具却不可能与所装载的思想分开,“有谁见过没有任何意义没有任何思想内容的语文呢”?这说明语文不是一般的工具,它的特殊性在于内容与形式的密不可分。而且,不同的语言形式,孕含着不同的思想内容,不同的思想内容,给学习者以不同的影响。因此,我们在坚持语文的工具性的同时,必须认识到语文的另一属性,那就是教育性。
一、注重传输人文知识
人文知识是人文素质中最基本的内容和层次。中学语文教材既是各种语文知识的载体,也是各种文化知识的载体,其中蕴含着丰富的人文知识,涉及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因此,语文教材既是学生学习汉语言文学的范本,又是了解和吸取中外社会、政治、历史、地理、文化等方面知识的教材。语文教师要善于根据学生的知识水平的实际,结合教学内容,有针对性地介绍和讲解相关的人文知识和信息,指导学生去了解、认识、思考、联想,从而学习和借鉴。比如教材中的诗、词、文、赋、小说、戏曲等中国古典文学中蕴含着传统的审美文化,道德、风俗、礼仪文化、建筑、音乐、工艺文化等,内容十分广泛。教学中,教师对这些内容稍加点化,让学生从中接触到传统文化,了解其丰富和悠久,久而久之,学生就会受到传统文化的熏陶,认识其价值,从而自觉地接受优秀的文化传统。特别是教材中那些包含着传统的人生观、价值观,展现中华民族传统的性格、精神品质的优秀篇章,更值得启发学生去思考,引导他们从中感悟人的内心世界,思想情感,人性的真、善、美与假丑恶等;思考社会的变迁和发展及其规律;体认大自然和客观物质世界的奥妙,从而在潜移默化中建立起初步的与人、社会和世界发展相一致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尤其要发掘和利用教材中弘扬的科学而正确的思想观念和人文理想,纠正学生思想言行上存在的不良倾向和模糊认识,从而使科学的知识,科学的理念和正确的价值观念、道德情愫、行为规范等转化为学生的内在素质。
二、构建新的课堂教学观
新课程理念是以“生命”为逻辑起点,其核心是:教育直面生命。前面列举的诸多现象都源于没有从尊重生命的高度来认识学生。中小学教育面对的是处于集中学习的生命活动时期的儿童和少年。这个时期,对于每个学生来说是十分重要、宝贵的,但他们自己却并不完全认识其价值。他们缺乏生活体验,各方面都处于形成状态。这个时期,又是学生充满活力和潜力的生命时期,他们有多方面发展的需要和可能。这段时期教育的影响力,超出现阶段而扩展到学生的终身。因此,对学生的热爱和他们多方面发展的关注,是教育不容忽视的价值取向。正因为如此,新课程要求教师,要善于反思与创造,把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重视课堂上师生的有效互动和教学过程中的动态生成;增强教学设计意识,重视教学情境的创设工作;要学会充分合理地使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努力营造平等、和谐和民主的课堂教学氛围。另外,教师还要指导学生善于开拓和利用自主学习的时间和空间;敢于质疑问题;积极参与知识的探究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尝试将“书本世界”与“现实生活世界”紧密联系起来。重新全面地认识课堂教学的功能,构建新的课堂教学观,这是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
三、挖掘蕴藏在课文中的育人因素
对于人文精神教育而言,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关注和体现这样两个字:感染。 首先,教师不能忘了文本的感染作用。语文教材中很多是思想性很强的优秀的文学作品,但也有些作品中的德育内容并不是很明显,却是客观存在的,教师必须充分认识它们的潜藏性。在研究教材知识的同时,应细心领会、精心思考,才能挖掘出蕴藏在课文中的育人因素。
如《赤壁之战》,这篇课文中就潜藏着多种教育因素,课文中出现的人物周瑜、诸葛亮、黄盖、曹操各有各的性格、各有各的特点,让学生从多角度理解,就会收到多方面的教育。 挖掘教材德育因素时,还应挖掘得准确,这主要在于细心阅读、认真分析,寻找渗透德育的最佳结合点。有些教材德育内容是多方面的,必须找准重点。
例如《植物妈妈有办法》这一课,一方面教育学生了解植物传播种子的奇妙自然现象,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热情;另一方面教育学生热爱观察,细心逐步观察,继而热爱学习。根据文章的写作目的,后者应该是德育渗透的最佳选择。人文精神不是“水中之花”,它首先是以文本为载体的、以文本为依托的,学生在自主、独立的阅读中自然能体悟到其中的人文精神。人文精神不能授予,只能体悟和感染,让文本自身去感染学生。教师不能架空文本作出指向明确的分析、理解,学生基于个体的因素,对文本人文意义的解读是多元的。其二,教师不能忘了教师的感染作用,教育者本人必须先具备人文精神的素养。一个真正具有人文精神的语文教师,他的课是洋溢着他民主、自由、宽容的思想和情怀的。在这样的课堂上,学生自然而然地感染到了这种人文精神。这样的教师,他能容忍学生的“异端”,容忍、鼓励甚至引导学生冲破思想的牢笼;他尊重学生独立思考的权力,让他们勇于质疑、追问和探索;他提倡学生“心口如一”,提倡“我思故我在”。在这样的课堂教学中,学生精神世界中本身潜藏的自由精神就被唤醒了,探索、思考、想象、创造的天性也被唤醒了。因此,对学生进行人文精神教育,并不是给学生什么思想和精神,而只是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尊重每一个学生的“与众不同”,诱导他们心灵深处自由因子的复活,鼓励他们张开思想的翅膀,让他们看到一个独一无二的我。这就是我们平时所讲的教师的人格魅力。
二、发挥教师的育人作用
学生接触最多的人就是教师,尤其是小学生,经常会把教师作为自己的偶像来模仿、崇拜。因此,加强师德建设,提高教师修养也是“隐性教育”的重要内容。“言传胜于身教”,用教师的言行来为学生做楷模,如:教师和学生以平等的地位来相处,日常用语经常使用“请”“谢谢”等字眼,捡拾垃圾的行为、亲切的话语、朴素的衣着、文明的行为等等都会对学生产生深刻影响,起到“润物细无声”的教育作用。在这里需要注意的是:一方面切忌不能用简单粗暴的行为来对待学生,而要时刻关注学生的变化,及时使用鼓励性的语言使学生感到自己的行为是值得表扬的;另一方面教师的示范作用不一定能起到立竿见影的教育效果,需要长期浸润。在教师的示范作用下,学生的思想品德、行为举止等都会文明高雅,德育教育工作也就化难为简了。
三、发挥课堂教学的育人作用
教学永远具有教育性,课堂是教师实施教育的主阵地,这是一条不变的教学规律,也是一条教育规律。任何课堂都可以在教学过程中贯穿对学生的德育教育。教师在教学各环节中与学生接触面广、时间长、能较准确地了解学生的思想脉搏,因此,教师在教书育人中最有优势。教师要本着成为“学生的教育者、生活的导师、道德的领路人”的观念来教书育人。教师任教的每门学科中都蕴涵着丰富的思想素质教育内涵,只要教师视“育人”为已任,充分挖掘课程中的思想素质教育内涵,把培养学生优秀的道德品质作为第一任务来抓,并自觉地对学生开展思想素质教育,才能最大效能地发挥课堂教学的育人作用,这也是发挥“隐性教育”的重要方法之一。
四、发挥学生活动的育人作用
学生的校园生活是丰富多彩的,学校、班级、家庭间、甚至学生间都会有各种各样的活动。教师要充分发挥这些活动的育人功效,使学生在活动间受到爱国主义教育、思想品德教育,形成良好的习惯是十分必要的。如我校通过每周的“国旗下讲话”“手拉手互助小组”“我是新时代的雷锋”“家务劳动我能行”等多种多样的活动,帮助学生提高各种能力的同时也对学生进行了德育教育。
五、发挥班级群体建设的育人作用
一个团结、向上、有爱的班级内学生的精神状态也是蓬勃向上的。作为教师不能只注重班级环境的建设,要着眼于班级内重要的群体:人。学生是班内最活跃的分子,学生间的行为会对彼此产生影响,教师一定要处理好与学生的关系、处理好学生间的关系。班主任在班内应该公道正派,起表率作用,对某个学生或正确或错误的行为一定要给予及时的肯定或否定,对班内出现的现象一定要及时从德育的角度来对学生进行教育,这样才能形成良好的班风,使班级群体内学生良好的行为相互影响,从而产生正面的教育作用,也就使隐形教育的效能得到了发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