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1-14 14:39:55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手术室护士防护论文,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①实行腕带识别制度,手术室护士接到手术通知单后,先拿手术通知单到疗区与病志核对科室,床号、患者姓名、住院号、手术名称、手术部位及手术时间,再与疗区护士到病房和患者核对,然后呼唤患者姓名及核查患者的腕带,3次核对无误后将患者接到手术室。②患者到手术室后,送到指定手术间,由麻醉师与巡回护士再次核对以上内容。③麻醉、手术开始前,由麻醉医生、主刀医师与巡回护士再次核对患者姓名、科室、床号、住院号、手术名称及手术部位。
1.2防止摔伤、碰伤患者
接送患者过程中注意保护患者安全,加床档、上下坡时患者应脚在前,头在后,以利观察患者病情变化。移动患者时车身应固定不摇晃,动作轻柔,防止意外发生。全身麻醉诱导期时护士应陪伴在患者身旁,预防意外伤害发生。
1.3防止不适造成损伤
护士协助患者摆放时,应确保患者安全、舒适,手术术野暴露良好,上下肢外展符合生理弯曲角度,骨隆突部位垫软枕,约束固定舒适松紧适宜,以免造成神经损伤,加强术中病情观察及末梢血运,受压肢体给予适当按摩。
1.4防止发生用药、输血错误
①严格执行“三查七对”制度及执行人签名制度,实行责任到人。②熟练掌握各类药品的浓度、剂量、用途及给药方法。③术中用过的药瓶、液体瓶不得遗弃,以便术后与医师进行核对。④严格执行口头医嘱用药制度,医师下达口头医嘱时,护士必须大声复诵1遍,与医师确认无误再执行,并详细记录。⑤严格执行输血查对制度,取血时应由在场两人认真核对患者姓名、科室、床号、住院号、诊断、血型、交叉配血试验单及供血者姓名、血型、血袋号保存期,输血前由麻醉医师与巡回护士再次核对以上内容无误后方可输入,输血后保留血袋以便医师再次核对。
1.5防止烫伤、烧伤患者
手术过程中需要使用电刀时,首先要保持手术床单清洁、干燥,手术床上的金属部分不得暴露在外。其次直接接触患者皮肤的电极片应紧贴患者皮肤,固定与远离患者心脏的肌肉丰厚处。检查电源连接正确,防止电灼伤。
1.6预防感染
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规程,凡耐高温高压的手术物品一律采用高压蒸汽灭菌。不耐高温高压的物品尽量采用一次性物品。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手术必须符合医院感染的控制要求。将手术间划分无菌手术间、急诊手术间和感染手术间,先做无菌手术,在做感染手术,以降低无菌手术感染率。
1.7防止术中标本、病理错漏
巡回护士负责保管手术下来的标本,将标本贴上标签,写明科室、患者姓名、住院号、标本名称及采取部位,连同写好的病理标本检验单交专人立即送病理科。
1.8防止燃烧、爆炸意外
手术室护士应定期检查各手术间电路,医用气体管道装置的安全性和密闭性。每月对高频电刀、无影灯以及其他设备进行测试,维修或更换。熟悉手术室的安全通道及消防器材的使用,掌握各种突发事件的应急预案程序。
1.9防止因器械不足或不良造成意外
①器械护士应根据患者的病情需要准备手术器械,并确保性能良好。②实施重大手术、特殊手术或新手术时,器械护士必要时参加病情讨论根据手术需要准备好所需的特殊器械,并检查物品是否齐备及适用。③由专人负责手术器械的养护及保管工作。
2原因分析
对于手术室经常出现的安全问题存在原因做了以下四方面概括:①护士安全意识薄弱,教育不深入,不落实,制度不健全,措施不得力或监控不严。②对手术室业务人员技术或素质要求不严,导致业务水平低,素质差。③对存在的不安全因素缺乏预见性;没有及时发现不安全苗头,未及时采取措施补救或措施不力。④手术室工作精神压力大,长期超负荷工作易造成护理人员精力不足、体力透支,是导致差错事故发生的原因之一。
3控制措施
3.1加强安全意识、提高警惕
科室定期组织全科护士学习安全知识,进行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培训,熟练掌握各种规章制度。
3.2建章立制、完善管理体制
科室建立差错事故登记本,由科室护士长对差错事故发生的经过进行记录,查找原因,并组织全科人员进行讨论,订出处理意见及改进措施。
3.3加强业务培训、提高护士素质
根据手术室工作的特殊性及专业性,加强护士专业技术培训,全面提高科室护士的整体素质。
3.4优化组合、合理运用人力资源
科室护士工作安排上做到新老搭配,强弱搭配,充分发挥每个人的潜力和创造力,以保证手术安全,提高护理质量。
3.5分析原因、提高护理质量
护理部定期组织召开安全分析会,各科室认真分析、制定措施、详细记录、查找工作中不安全隐患、薄弱环节、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关的意见及整改措施。
①实行腕带识别制度,手术室护士接到手术通知单后,先拿手术通知单到疗区与病志核对科室,床号、患者姓名、住院号、手术名称、手术部位及手术时间,再与疗区护士到病房和患者核对,然后呼唤患者姓名及核查患者的腕带,3次核对无误后将患者接到手术室。②患者到手术室后,送到指定手术间,由麻醉师与巡回护士再次核对以上内容。③麻醉、手术开始前,由麻醉医生、主刀医师与巡回护士再次核对患者姓名、科室、床号、住院号、手术名称及手术部位。
1.2防止摔伤、碰伤患者
接送患者过程中注意保护患者安全,加床档、上下坡时患者应脚在前,头在后,以利观察患者病情变化。移动患者时车身应固定不摇晃,动作轻柔,防止意外发生。全身麻醉诱导期时护士应陪伴在患者身旁,预防意外伤害发生。
1.3防止不适造成损伤
护士协助患者摆放时,应确保患者安全、舒适,手术术野暴露良好,上下肢外展符合生理弯曲角度,骨隆突部位垫软枕,约束固定舒适松紧适宜,以免造成神经损伤,加强术中病情观察及末梢血运,受压肢体给予适当按摩。
1.4防止发生用药、输血错误
①严格执行“三查七对”制度及执行人签名制度,实行责任到人。②熟练掌握各类药品的浓度、剂量、用途及给药方法。③术中用过的药瓶、液体瓶不得遗弃,以便术后与医师进行核对。④严格执行口头医嘱用药制度,医师下达口头医嘱时,护士必须大声复诵1遍,与医师确认无误再执行,并详细记录。⑤严格执行输血查对制度,取血时应由在场两人认真核对患者姓名、科室、床号、住院号、诊断、血型、交叉配血试验单及供血者姓名、血型、血袋号保存期,输血前由麻醉医师与巡回护士再次核对以上内容无误后方可输入,输血后保留血袋以便医师再次核对。
1.5防止烫伤、烧伤患者
手术过程中需要使用电刀时,首先要保持手术床单清洁、干燥,手术床上的金属部分不得暴露在外。其次直接接触患者皮肤的电极片应紧贴患者皮肤,固定与远离患者心脏的肌肉丰厚处。检查电源连接正确,防止电灼伤。
1.6预防感染
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规程,凡耐高温高压的手术物品一律采用高压蒸汽灭菌。不耐高温高压的物品尽量采用一次性物品。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手术必须符合医院感染的控制要求。将手术间划分无菌手术间、急诊手术间和感染手术间,先做无菌手术,在做感染手术,以降低无菌手术感染率。
1.7防止术中标本、病理错漏
巡回护士负责保管手术下来的标本,将标本贴上标签,写明科室、患者姓名、住院号、标本名称及采取部位,连同写好的病理标本检验单交专人立即送病理科。
1.8防止燃烧、爆炸意外
手术室护士应定期检查各手术间电路,医用气体管道装置的安全性和密闭性。每月对高频电刀、无影灯以及其他设备进行测试,维修或更换。熟悉手术室的安全通道及消防器材的使用,掌握各种突发事件的应急预案程序。
1.9防止因器械不足或不良造成意外
①器械护士应根据患者的病情需要准备手术器械,并确保性能良好。②实施重大手术、特殊手术或新手术时,器械护士必要时参加病情讨论根据手术需要准备好所需的特殊器械,并检查物品是否齐备及适用。③由专人负责手术器械的养护及保管工作。
2原因分析
对于手术室经常出现的安全问题存在原因做了以下四方面概括:①护士安全意识薄弱,教育不深入,不落实,制度不健全,措施不得力或监控不严。②对手术室业务人员技术或素质要求不严,导致业务水平低,素质差。③对存在的不安全因素缺乏预见性;没有及时发现不安全苗头,未及时采取措施补救或措施不力。④手术室工作精神压力大,长期超负荷工作易造成护理人员精力不足、体力透支,是导致差错事故发生的原因之一。
3控制措施
3.1加强安全意识、提高警惕
科室定期组织全科护士学习安全知识,进行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培训,熟练掌握各种规章制度。
3.2建章立制、完善管理体制
科室建立差错事故登记本,由科室护士长对差错事故发生的经过进行记录,查找原因,并组织全科人员进行讨论,订出处理意见及改进措施。
3.3加强业务培训、提高护士素质
根据手术室工作的特殊性及专业性,加强护士专业技术培训,全面提高科室护士的整体素质。
3.4优化组合、合理运用人力资源
科室护士工作安排上做到新老搭配,强弱搭配,充分发挥每个人的潜力和创造力,以保证手术安全,提高护理质量。
3.5分析原因、提高护理质量
护理部定期组织召开安全分析会,各科室认真分析、制定措施、详细记录、查找工作中不安全隐患、薄弱环节、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关的意见及整改措施。
1.1访视目的(1)通过术前访视,护士可掌握患者的情况,制定护理计划,以便在围术期实施正确的护理。(2)缓解患者术前的恐惧心理,介绍手术及麻醉注意事项,增强对手术的信心。(3)通过访视,激励护士对护理工作的研究、思考和探索,提高业务水平。
1.2访视方法访视者为配合手术的巡回护士,访视前首先与病房联系,取得配合,得到允许后可进行访视,访视时间为手术前一天下午。
1.3访视内容
1.3.1收集资料通过查阅病历,与主管医生、护士联系,了解患者一般情况生命体征、诊断、拟定手术名称、麻醉方式、现病史、既往史、家族史、药敏史、实验检查结果、有无活动义齿及隐形眼镜、女性患者是否在月经期、重要脏器功能状态、有无感染、营养状态、身高体重、生活史、生活习惯、社会背景、接受手术的态度和程度等。
1.3.2探访患者首先自我介绍、问候患者,说明访视的目的,向患者说明从进入手术室到离开手术室的大体过程,其中包括入室时间、手术大致所需时间,移送情况、麻醉诱导、手术和可能出现的不适等情况。询问患者的不安和担心的事情,根据具体问题给予正确的护理。宣传疾病有关知识,介绍同种疾病患者手术的效果,尽量多用鼓励性、安慰性语言,使其树立康复的信心。向患者说明术前准备的必要性,为术后减少感染和并发症等做好宣传工作。
1.3.3访视结束回到手术室后,巡回护士根据所获得的患者的资料,与本次的器械护士和护理小组共同讨论,制定护理措施。
1.4注意事项(1)访视时间适宜,应避开治疗和进食时间,会面时间一般为10~15min,不宜过长,以不引起患者紧张感和疲劳感为宜。(2)与患者交谈时,应正视患者,采用通俗易懂的生活用语,尽量少用医学术语,避免强制、教育的态度。(3)对不清楚的事情,不要含糊地回答患者,避免说引起患者不安的话语,以免患者对护士产生不信任感,加重其心理负担。
2体会
(1)术前访视使患者对手术和麻醉有了初步认识,缓解了恐惧心理,做好了必要的身心准备,能尽快地适应手术室环境,完成角色转换,处于接受手术的最佳心理和生理状态。(2)术前访视的实施,利于手术室护士全面了解和掌握患者的整体情况,更好地做好术前准备,从护理角度预见手术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对手术的全过程做到心中有数,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进行预防。(3)通过术前访视,阅读病历,了解病情及各种生化检查结果,对手术护士的业务水平是一个很大的提高,从而增强了护理人员渴求知识紧迫感和竞争意识,促使护士自觉的学习,拓宽了知识面,提高了综合素质,为手术室护理质量的全面提高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手术对每一个患者都存在着紧张和恐惧,充分调动患者的主观能动性,使之积极配合手术是治疗成功的关键。增加手术室护士对手术患者术前访视,可使患者以最佳状态迎接手术,在围术期护理中发挥着积极的作用。我院手术室自2003年对患者实行术前访视以来,效果比较显著,现介绍如下。
1术前访视
1.1访视目的(1)通过术前访视,护士可掌握患者的情况,制定护理计划,以便在围术期实施正确的护理。(2)缓解患者术前的恐惧心理,介绍手术及麻醉注意事项,增强对手术的信心。(3)通过访视,激励护士对护理工作的研究、思考和探索,提高业务水平。
1.2访视方法访视者为配合手术的巡回护士,访视前首先与病房联系,取得配合,得到允许后可进行访视,访视时间为手术前一天下午。
1.3访视内容
1.3.1收集资料通过查阅病历,与主管医生、护士联系,了解患者一般情况生命体征、诊断、拟定手术名称、麻醉方式、现病史、既往史、家族史、药敏史、实验检查结果、有无活动义齿及隐形眼镜、女性患者是否在月经期、重要脏器功能状态、有无感染、营养状态、身高体重、生活史、生活习惯、社会背景、接受手术的态度和程度等。
1.3.2探访患者首先自我介绍、问候患者,说明访视的目的,向患者说明从进入手术室到离开手术室的大体过程,其中包括入室时间、手术大致所需时间,移送情况、麻醉诱导、手术和可能出现的不适等情况。询问患者的不安和担心的事情,根据具体问题给予正确的护理。宣传疾病有关知识,介绍同种疾病患者手术的效果,尽量多用鼓励性、安慰性语言,使其树立康复的信心。向患者说明术前准备的必要性,为术后减少感染和并发症等做好宣传工作。
1.3.3访视结束回到手术室后,巡回护士根据所获得的患者的资料,与本次的器械护士和护理小组共同讨论,制定护理措施。
2.每周安排一次普通基础性护理查房,时间为30分钟左右。一般由护士长主持,巡回护士或器械护士主讲。或每个护士轮流主讲。全体护士及科内护生参加。
查房内容
1.重点专题护理查房
开展新手术病例查房
主要针对日新月异的医学技术的进步及知识更新而进行。我们于2004年选择了2例病理性股骨骨折行股骨交锁髓内钉内固定加同种异体骨植入术病人,邀请了临床主刀专家主讲,负责手术的巡回护士配合,结合手术病人讲解手术入路、特殊配合、特殊器械准备,同种异体骨的准备及用物准备要求等,强调巡回和器械护士在术前准备及术中配合是确保手术成功的重要环节,熟悉掌握手术全过程是保证手术效果的关健,通过查房使全科护士得以及时掌握同种异体骨的贮藏、植入前的初步准备及植入的专科护理新知识,使新手术得以顺利开展。
学习新技术病例查房
结合新开展5例为胆囊炎患者施行腹腔镜下胆囊摘除术这一新技术,及时组织教学查房,使护士了解目前外科手术治疗的进展。通过深入病房采集病史,提出术前、术中、术后相关护理问题,规范术中护理措施。密切配合手术和麻醉的同时,病人也得到了周到的护理。从而使护理人员达到更新知识,跟上医学发展的步代。
开展疑难、重大手术存在的护理不足而进行总结回顾性查房
手术室针对1例严重风心病患者行胃次全切除术的术前术中护理的回顾性查房,运用护理程序,查看每一环节的不足,操作者谈经验、教训,相互探讨如何才能更好地完善这一方面的工作,为以后的工作提供指导,为病人提供可靠的保障、全方位的护理。
对术中突出意外及反应及时在术后进行查房
先后对心脏骤停、麻醉后呼吸抑制、仰卧位低血压综合征等治疗中出现的紧急情况进行查房,使护士熟悉各种抢救程序,了解某些征象发生的原因、提高护士分析与应急能力,快而准确,有条不系地做好每次抢救工作。
2.普通基础性查房
质量查房
一般通过晨间交班查手术间术前物品、器械急救物品等术前准备情况,提高了术前准备的准确率,减少术中忙乱,使术中配合质量稳定可靠。
模拟演示查房
主要是围绕临床中基本病种手术摆放,不同手术部位无菌巾铺法及无菌器械台的摆放、传递器械、缝针、缝线的基本方法,按手术室护理技术规范模拟和演练,使护士能够熟练配合手术,使每个护士了解各科医师的手术习惯,预见性地准备好术中不同阶段所需物品,做到应急能力强,传递方法正确。
技术操作性查房
对手术室各种仪器的操作、使用流程、注意事项,进行现场查房。如我科对高频电刀、显微镜、心电监护仪、麻醉机等,特别是对新开展、高难度的技术操作,如腹腔镜、宫腔镜等,先由厂家派专家主讲示范,再由各个护士轮流演示设备的使用,直到全体护士熟练后进行手术台前的现场演示,大大提高了护士的操作水平。
(1)加强岗前培训,由专职人员讲解预防与控制感染的重要性及自我防护知识,并进行实际操作演练,切实提高医护人员自我防护意识和技能,强调常规预防的重要性,加强自我防护。(2)医院将择期手术患者术前肝功能、乙肝表面抗原、HCV、HIV检测列为常规检查并在手术通知单上注明患者感染情况。(3)急诊手术按感染手术处理,减少感染源的扩散。(4)手部皮肤破损者不参加感染性伤口和乙型肝炎病毒阳性患者的手术。(5)建立健康档案,每年对手术室工作人员体检一次,及时预防接种乙肝、甲肝疫苗,提高免疫力。
2重视手术各个环节的消毒与隔离
设立特殊感染的手术间,配备专用的水池及下水道,备有隔离鞋套及专用推车、笤帚、拖布、污物桶、消毒药品,门上挂有“隔离手术,谢绝参观”的标志。
麻醉医生和室内巡回护士应穿隔离衣、隔离鞋套,戴手套,只限于手术间内配合手术,不得随意离开手术间;室外人员也禁止进入,另需物品均由室外人员供给,并尽可能使用一次性物品。
手术结束,由室外巡回护士护送病员回病房,并将手术推车送回手术间内与手术器械、敷料以及手术人员脱下的隔离衣、鞋套、手套用过氧乙酸(1mg/m3计算)稀释成3%~5%水溶液加热熏蒸密闭2h[1]。器械浸泡消毒1h后,再作清洗灭菌处理(高压灭菌消毒2次)。一次性医疗垃圾统一装入双层黄色垃圾袋内封好,标记HBV(HCV、HIV)阳性后送往指定地点,特殊处理。手术间墙壁、地面及所有物品均用1∶200氯制消毒液擦拭后常规消毒空气。手术间暂停使用12h。
3手部防护
术中传递缝针、刀片时拇指、示指、中指夹住持针器(或刀柄)中部,手置于器械下方,缝针或刀片尖端朝上可避免手被缝针刺伤、刀片割伤。锐利器械与其他器械分开放置,清洗时先将刀片、缝针取下,布巾钳钳端闭合可减少意外损伤的发生。
术中使用化疗药物时,应穿隔离衣;戴手套。掰安瓿时应用酒精棉球或纱布包裹掰开,以免药液溅出。对化疗药物安瓿和被药物污染的手套、棉签进行浸泡消毒、毁形和无害处理。
手术室使用的化学消毒剂品种多,用途广且多对皮肤、黏膜有刺激,较浓的消毒液更是皮肤的大敌。使用时要戴口罩、手套,小心操作,避免直接接触皮肤,防止消毒剂挥发的刺激气味对皮肤、黏膜和人体的伤害。
4选择正确的洗手方法
洗手是加强自我防护,防止交叉感染的一个及其重要的环节。水龙头宜选用脚踏式或红外线感应开关。用肥皂或消毒液洗手,再经流水冲洗3~5min后自然干燥或洁净纸吸干水分。
手术的特点就是动刀见血,所以手术室护士工作中经常接触患者的血液、体液、呕吐物及分泌物,还有被这些污染的器械和材料等。稍不注意,就会感染上如各种肝炎、艾滋、梅毒等传染病。手术中应用的刀、剪、针、钩,在快速而频繁的传递中,很容易自伤和误伤他人,间接地造成感染。
1.2药物损伤的隐患
手术室的消毒是最常规的工作,其消毒液的品种多,对人体的皮肤、呼吸道、消化道、神经系统具有不同程度的损害和影响。患者麻醉、环境的消毒和标本的浸泡过程中,或多或少地存在着健康威胁因素。工作环境中的消毒剂挥发、残余的吸入,久而久之,在体内积蓄到一定量时,就会对健康产生很大的危害。有报道统计手术室护士的氟化物中毒现象及遗传学的影响都很不容乐观;癌症手术中,护士要经常配置化学药物,这时发生污染皮肤、有毒药物的气溶液,天长日久的积累,完全可能造成妊娠时期发生流产和畸胎以及生育能力下降等。
1.3电离辐射的损伤隐患
在手术室内会安装许多紫外线灯管和移动灯具作为消毒用,偶尔接触问题不大,但经常性地在这种光线作用下,皮肤红斑、角膜炎、视力下降等情况很容易发生。在手术中,微创技术已经越来越多地被广泛应用,还有骨科手术中的X线、C臂机,反复的照射,会令人产生头晕、乏力、纳差等不适现象。在手术中,电刀、电钻、电锯、电动吸引器经常被用到,这些工具在使用中会产生噪声,在某种程度上也会损害人体的健康;高频电刀和电凝的广泛应用,产生的烟雾、骨水泥味、二氧化碳等有害气体,长期侵染,会导致出现情绪郁闷、神思恍惚、内分泌紊乱等情况。
1.4压力造成的精神损伤隐患
心理疲劳是手术室护士常态,因其工作的特性,使得护士整天面对的是麻醉状态的病人和冰冷的手术器械,封闭的环境,接触面的狭窄,工作的无规律性。长久作用下,护士们很容易产生精神疲劳和心理改变。手术室是最容易发生医患纠纷的科室,医护人员在工作中承受着巨大的压力,担负着巨大的责任,不敢有一丝的疏忽,担心由此给患者健康带来危害和引起医患纠纷,整天在紧张和担心中工作,对健康极其不利。新型的、高科技的医疗设备在手术室中不断出现,这也无形中对护士的知识和能力提出了新的挑战,不学习和进修,势必难以适应新的工作内容。这在一定程度上又给护士加重了负担,加之社会上的偏见,护士的心理健康令人堪忧。手术室是医院的抢救和治疗中心,这个工作间里,手术的医生和麻醉师不停地更换着,个体间的性格和习惯差异,导致配合上的复杂。医护、护护、护患之间的人际关系协调不好,都容易导致护理人员身心疲劳。再有担心手术器械纱布遗留在患者体腔内,害怕配合不好手术医生而延误手术时间。
2.防控对策
2.1手术中护士长要合理安排洗手和巡回的次数,调整护士的身心疲劳。
护士在手术台传递器械时,为了减少颈部转移的幅度和次数,传递时尽量做到身体与颈部同时转动。应对高强度的工作量,饮食要高热量、高营养,下肢可适当在原地活动,适当坐下休息,休息时进行适当的颈部、背部及肢体按摩,平时加强健身锻炼,增强体质和身体抵抗力。接触放射线要做好防护,穿铅衣。
2.2防感染措施,不直接用手接触锐利器械,用弯盘盛装手术刀剪,传递注射器套上针套。
需要换化学消毒剂时,或者必须接触病人的血液、唾液、排泄物时,应及时地戴口罩、手套,按规范进行操作。手术的患者有肝炎、艾滋病携带时做好安全防护。工作中一旦被污染的锐利器械损伤后,要及时处理伤口,尤其是乙肝表面阳性患者的血液污染后,还要在处理完成后注射乙肝抗病毒血清。具体方法是马上挤出伤口内血液,消毒冲洗伤口,及时正确处理,定期进行健康检查。配制肿瘤药物时,要选择清洁避风的台面,并带好口罩和手套,预防被动感染。
2.3保证手术室空气质量符合标准,条件允许必须安装层流设备。
进行室内消毒时,严禁人员逗留;手术室空间不宜使用甲醛熏蒸消毒和浸泡消毒,紫外线照射消毒要控制好时间。如果需要进行药物熏蒸消毒后,必须进行通风换气;随时检查以便保证麻醉剂的密闭性,避免麻醉气体外泄;使用高频电刀进行烧灼组织时,应用吸引器抽吸烟雾;采用环氧乙烷消毒,必须将吸附在物品上的环氧乙烷驱散后使用。接触标本固定液时,必须小心处理,防止泼翻。
2.5学习《护士条理》、《医疗事故处理条理》,充满自信地面对工作
手术室出现安全风险不仅由于护理人员的工作疏忽,更多的是管理中操作不规范、医疗器械的管理问题[1-2]。而手术室又是与医院各科联系最紧密的部门,因而手术室的护理效果对患者的早日康复有最直接的影响。本研究主旨为探究护理安全风险管理防御机制在手术室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选取选取我院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收治的232例手术患者进行分组研究,每组116例患者。观察组中男性患者58例,女性患者58例,年龄7~75岁,平均年龄(45±1.2)岁;对照组中男性患者56例,女性患者60例,年龄8~75岁,平均年龄(46±1.3)岁,所有患者在性别、年龄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2管理方法1.2.1对照组管理方法:对照组采用常规的管理方法,在患者入院时,为患者讲解手术的操作过程,并进行常规的手术管理。1.2.2观察组管理方法:观察组采用风险管理防御机制,具体内容如下:①护理工作较为特殊,需要团队配合进行,因而护理管理者需对团队的每一位成员表现足够的关心,为护理人员排忧解难,促进护理质量的提高。②管理者通过与护士的交流或其他途径,了解其家庭情况,安排值班时根据护士的该情况进行合理排班,在最大程度上顾及护士工作感受,提高手术室护理治疗。③对所有参与护理的人员进行必要的培训,管理者加强对护士操作技能的考核,有利于预见手术室中可能出现的护理问题,并针对问题进行相应的改善措施。④对护理人员进行必要的安全防范措施及法律法规的培训,使其养成严谨的服务态度和工作态度,可独立完成护理工作并应对可能发生的问题。1.3观察指标:观察两组患者风险事件、护理投诉纠纷及风险管理的情况,比较两组手术室护理效果。1.4统计学方法:通过SPSS17.0统计软件分析,数据比较采用χ2检验,计量数据以(x-±s)表示,实施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风险事件及护理投诉纠纷的比较:比较两组患者风险事件及护理投诉纠纷的例数显示,观察组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见表1。2.2两组护理人员风险管理情况的分析:比较两组护理人员风险管理情况显示,观察组各项指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3讨论
本文结果表明,观察组风险事件及护理投诉纠纷的例数少于对照组,风险意识、风险管理认识、风险管理态度、风险管理行为意向高于对照组。提示护理安全风险管理防御机制在手术室护理管理者中的应用效果显著。究其原因,在手术室护理过中,经常会出现院内感染、职责不明确、差错事故等情况,这也是常见的护理风险事件。观察组采取护理安全风险管理防御机制时,对护士进行岗位的培训,这要求管理者对风险有预见性的分析,针对每一个护理人员的不足,安排个性化的培训方案;针对护理人员的责任意识缺失,做到权责明确、分工合理,努力提高护理人员的护理水平,减少手术室风险事故的产生,因而观察组风险事件及护理纠纷显著少于对照组[3]。此外,安全是手术室护理的核心,安全的护理则是安全医疗的基础与前提,而科学护理方法的要求是护理与手术治疗之间的完美配合[4]。在建设安全手术室护理环境的同时,增强对护理人员的心理关注、法律意识培养,在一方面使护理人员提高工作积极性,另一方面也加强其护理的责任意识,进而提高护理人员对护理风险的意识,改变风险态度和对待风险的行为,促进手术室护理安全建设的有效进行。
综上所述,护理安全风险管理防御机制在手术室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显著,是一种有效风险管理预防机制,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作者:徐静 单位:沈阳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
参考文献
[1]苏临英.护理安全风险管理防御机制在手术室护理管理中的应用[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4,20(19):2418-2420.
医院的锐气伤害是指工作中被针头、手术器械、玻璃制品、医疗仪器设备、医疗废弃物及其他锐利物品刺伤和割伤而被病原微生物感染风险的意外事件。手术室人员的锐器伤可导致血源性病原微生物感染的潜在风险并造成工作人员不同的心理压力。发生锐器伤时,只需0. 04 ml带有HIV的血液足以使受伤者感染HIVE。有调查显示,全国有80%的护士曾受过针刺伤,抽查100名手术室护士锐器伤发生率为%%,其中缝针刺伤95 %、刀剪刺伤24 %、注射或整理器械时等刺伤78%。所以手术室护士必须提高防护意识、加强管理、减少锐器伤及经血液传播疾病的发生。笔者分析了近年来手术室人员锐器伤的主要原因,以及采取必要的控制策略,减少锐器伤所致的感染。
1手术室发生锐器伤的主要危险因素
1.1手术室工作环境及服务对象的特殊性护理人员接触各种病原体的概率比较高,同时手术治疗过程中与锐利器械接触比较多,直接接触患者的血液、体液的机会也比较多,一旦发生锐器伤极易感染血源性疾病,除了这类疾病的阴影之外,手术室的护理人员还面临着心理疾病的困扰。尤其是被HIV阳性患者血液传染的锐器伤或划伤,多数受伤者都会产生中度或重度的焦虑及悲伤情绪,而对患者的不确定性也会加重医务人员的心理压力,更加重了感染的概率。
1.2工作人员对职业防护认识不足①与工作繁忙、紧张有关:针头刺伤是手术室常见的锐器伤,常见于缝针传递过程中,很多工作人员,尤其是低年资工作人员,防范意识不强,更易发生锐器伤。②不良习惯导致的锐器伤:部分工作人员将经常性使用的锐器随意放置,如剪刀、刀片等或直接用手装卸刀片、弯曲缝针等,导致的锐器伤,并可导致感染病原微生物。③锐利废弃物不按规范处理:如各种针管、刀片、输液器的头皮针、静脉留置针未按规定处理,导致自身或他人伤害。
1.3缺乏专业培训缺少专业技术知识以及锐器伤后的紧急处理知识是导致护理人员受伤受感染的一大原因。这一问题在新进手术室人员和实习护士中比较突出。
1.4手术器械的安全性手术器械的安全性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原因,由于器械长期频繁使用,其弹性降低。如持针器的弹性降低后,在缝合过程中,缝针极易发生转向,从而刺伤手术操作者等情况也是造成锐器伤的主要原因之一。
1.5锐器伤后是否引起感染其与缝针、刀片、剪刀等锐器的种类及医务人员是否有防护措施和患者血液中的病毒量的多少有关,一般接触急性期或晚期患者危险性倍增。
2手术室锐器伤的预防
2. 1加强职业安全意识医院感染部门制定相应的计划,组织学习医院感染知识的常规培训,加强职业安全和防护知识,加强宣教如标准预防、医院感染现状、引起锐器伤的危险因素及对身心健康的影响,如何正确合理使用防护用品,正确了解手术室锐器伤的危害性,改变不良的个人操作习惯,牢固树立职业安全理念。尤其是对新进的手术室人员科室必须进行上岗前的科内专业性培训,告知他们工作中的潜在危险,进行必要的岗前安全教育。让他们在进人手术室前有一个清晰明确的预防锐器伤的概念,树立标准预防意识。
2. 2加强防护措施手术室工作人员是经血传播性疾病的高危人群,对所有患者的血液、体液和可能被血液、体液污染的物品和仪器都应视为有传染性,科室应制定出相应的防护措施,严格执行保护措施。凡有可能接触患者血液、体液、分泌物、污物的各项操作,在操作前必须戴手套。戴医用乳胶手套是手术室工作人员最直接有效的保护措施。当针头造成意外损伤后,乳胶手套还可以起到一种阻挡、封闭作用,减少进入伤口的血量,乳胶手套尽管不能避免针头造成的机械损伤,但可以降低感染的可能。洗器械时要戴手套、袖套、防水围裙及防护眼镜等做好防护。
2. 2. 1按规范操作不规范的操作习惯是导致临床护士锐器损伤发生率高的主要原因。为此手术室必须制定预防锐器伤的护理操作标准。包括统一器械台的摆放位置;各种锐器如刀片、剪刀等应放在固定的位置;防止用裸手册安瓶,应戴防护手套或纱布进行操作,注意安PCL的玻璃硬度,用力要均匀适当,以防刺伤;禁止将针、手术刀等锐器物徒手传递;在给患儿等不合作患者静脉穿刺时,应取得其他同事的帮助,预防患儿突发动作而发生锐器伤。
3手术室锐器伤处理
3. 1及时正确处理工作中发生锐器伤后现场急救处理非常重要,一旦发生锐器伤后,应持镇静,要积极正确处理。若被血液污染的针头或仪器等锐器刺伤,对伤口旁进行轻轻挤压,尽可能挤出损伤处的血液,禁止对伤口的局部按压。用肥皂水和清水反复冲洗伤口(边冲边挤),然后用胺尔碘消毒,并包扎伤口。
1.1 环境因素。空气污染包括化学消毒剂的挥发、噪音、麻醉废气、各种废气的排放。甲醛、煤酚皂、戊二醛、臭气、84消毒液、环氧乙烷都是手术室常用的挥发性灭菌剂,它们用于手术室的消毒、浸泡标本、器械消毒、物表擦拭等。这些消毒灭菌剂均为刺激性物质,对皮肤黏膜,上呼吸道有刺激作用;长时间吸入混有高浓度戊二醛和含氯的空气或直接接触戊二醛、84液,可引起皮肤灼伤、头痛、头晕、胸闷、气促、咽喉干痒、色素沉着等症状,戊二醛的使用是引起职业性哮喘的主要原因;甲醛对人体的毒性更大,不仅有致敏、诱变及致癌作用,甚至可引起染色体异常,当其浓度>20mg/L时,接触者可出现食欲不振,体重减轻,持续头痛,心悸及失眠等。电动吸引器、高频电刀、空调、电锯、麻醉机、胸腹腔镜、患者的等是手术室噪音的主要来源。国内手术室平均噪声为60~65dB,但往往接近90dB,手术室护士长时间在紧张和高噪音的环境中工作,可影响内分泌、心血管和听力系统的生理变化,出现头痛、头晕、失眠、烦躁、听力下降、记忆力减退等症状。主要有氯氟醚。氨氟醚是20世纪80年代开始广泛用于临床的一种新的含卤素的,含乙烯基,是一种潜在的致突、致癌物质,它可从麻醉机的面罩活瓣、螺纹管等衔接处漏出,污染手术室的空气。微量的麻醉废气可对手术室护士的听力、记忆力、读数能力、理解力、操作能力等产生影响,甚至可引起自发性流产、胎儿畸形和生育能力下降。高频电刀使用产生的烟雾,关节置换使用的骨水泥异味,对人体呼吸系统也有不同程度的影响。
1.2 生物感染。包括血液、体液、分泌物、针刺伤等。血液、体液、分泌物的污染。由于手术室特殊的工作环境,手术室护士经常与手术创口接触,直接接触患者的体液、血液、分泌物等,术中锐器伤、术中出血、骨科手术操作如敲打、器械的意外松脱或脱落可能造成手术人员的眼睛、皮肤黏膜的污染,像血液性传染病乙肝、丙肝、艾滋病,它们通过血液的传播效率最高,一次即可感染,针刺伤只需0.004ml带有乙肝病毒的血液足以使受伤者感染乙肝病毒。刀片、针刺伤。打针、输液、配药、传递器械是手术室护士的基本操作,针刺伤是最常见的职业事故,其危害不仅限于针刺伤的本身,还可传播疾病,易感染甲、乙、丙肝病毒,尤其是目前尚无特效的人类免疫缺陷病毒,肿瘤的种植生长和败血症发生的危害。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手术中摄X线片及电透直视下手术的不断开展,手术室工作人员接触射线的机会较多。据有关文献报道,少量多次接触放射线,可因蓄积作用致癌或使胎儿畸形。
2 加强安全教育学习
【中图分类号】R47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602(2015)05-0398-02
安全是人类的基本需要之一,为患者提供安全的医疗环境,为生命板极保驾护航,是医务人员义不容辞的责职[1],手术室的护理安全管理是整个护理质量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确保手术病人安全,手术室护士更应杜绝各种安全隐患?手术室护理安全是手术顺利完成的重要保障,也是提高护理质量的前提和基础?
1 手术常见护理安全隐患
1.1患者或手术部位出现差误?手术部位术前无标识或无腕带识别?某些双侧脏器,由于手术医师在手术通知单上未详细注明左右侧,在手术时巡回护士.麻醉医生及主刀医师又未认真核对,此时极易造成手术部位错误[2],接患者入室时不严格执行查对制度,或因患者术前紧张及应用镇静剂后,不能正确回答问话,易发生接错或错放手术间?
1.2不当造成意外伤害?安置不当影响患者循环?呼吸,约束带过紧或两上肢过度外展?造成神经受压,衬垫不当导致褥疮发生?
1.3物品清点不准确?手术器械核对和管理不规范导致器械敷料等残留体内?
1.4手术患者交接班不认真或术中不坚守岗位?术后患者病理?x线片?CT片等遗失,给日后医疗纠纷埋下了一根导火线?
1.5设备管理使用不当?设备性能掌握不好,增加手术电灼伤?烫伤风险?术中仪器使用不当,准备时未试机,临时故障,电凝器电极固定不牢,造成脱落或污染?一次性电刀极板多次使用造成皮肤灼伤?
1.6药物摆放有错,标识不清导致用药有误?
1.7输血输液查对时有误,标识不当导致误用?
2 安全防范对策
2.1防止接错病人及弄错手术部位 接病人时,核对病人腕带及病历?科室?床号?姓名?性别?年龄?住院号?手术名称?手术部位?术前用药?确认与病历?病人所述相一致?在麻醉实施前?手术开始前?患者离开手术室前由手术医师?麻醉医师及手术室护士共同核对填术安全核查表上的逐项内容,确认无差错后才能进行各项操作?
2.2正确摆放手术 防止病人跌伤及压伤,摆放手术前,再次与手术医生确认手术病人及手术部位,掌握手术摆放的原则,充分显露手术野,顺应呼吸和循环功能,使患者感觉舒适和安全,妥善固定,防止术中移位,但也应注意约束带过紧或上肢过度外展造成神经压迫?
2.3防止体内滞留异物 (1)严格执行查对制度?强调“清点”,手术开始前由洗手护士与巡回护士共同清点所有物品,每项清点两遍并确认物品完整性,认真登记在护理记录单上;关闭体腔前,按记录单逐一核对台上物品,与之相符后方可关闭;关闭体腔后,作第三次清点,确保无一遗漏;(2)手术过程中,使用清点过的物品时,如发现异常(重叠?缺口?少带?少螺丝等)应立即汇报,及时处理;向深部填入物品时,术者应及时告知助手和洗手护士;手术台上掉下的物品,应及时拾起,放在固定位置;增减的物品要及时点数,并由巡回护士准确记录;(3)带护生上台,必须由带教老师清点核对,进修生或护生单独上台,由巡回护士全面负责;(4)手术护理记录单随病历保存?
2.4防止病理标本保留不当或遗失 手术取下的标本,不论大小均应妥善保管及时登记,术后应将标本完全浸于标本固定液中,贴上标签,病理检查单,标本送检登记本,逐项填写清楚后按时送病检室,手术室送标本的人员和病理科接班人员共同清点核对并双方签名?保留病理登记本以便日后查对?
2.5防止电灼伤?烫伤(1)使用高频电刀前,脱碘要彻底,贴负极片方向及部位要正确,使用电切时检查是否漏电,注意病人体内有无植入物,作好相应的处理?(2)如头颈部使用电刀时禁止开放性吸氧(面罩或鼻管),避免用电刀切开肠腔?胸腔?气管等脏器;(3)摆放时骨突处用棉垫保护,防止术中电灼伤?压伤?烫伤?(4)定期检查手术间各种线路?气体管道的安全性?密闭性?发现问题及时维修;(6)术中用热水保温时检查水温及是否渗漏,并包裹好,不能直接接触皮肤,防烫伤?
2.6防止用错药物 (1)对一些易过敏,高危险的药物应作好标记贴红色标签,并将容易混淆的药物分开放置[1]; (2)巡回护士核对病人时,注意核对手术医嘱,检查有无术中用药,可带药品是否正确齐全,病人有无药物过敏史;(3)手术室用药多为口头医嘱,必须坚持“三对一重复”,吸药前核对?吸药时核对?吸药后核对,给药时重复一遍?台上使用与器械护士核对,台下使用与麻醉师核对;(4)手术未结束或危重患者抢救用药后,空安瓿不经许可不可拿出手术间或丢弃? 转贴于 中国论文下载中心
2.7确保输血安全 输血前与麻醉医师共同核对患者姓名?科室?床号?住院号?诊断?血型?交叉配血试验?RH因子?采血日期?血液保存期?输血后再次查对,密切观察输血后的反应,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加压输血时,注意及时更换液体?
3 讨论
3.1健全各项制度 完善?系统的规章制度是建立质量管理体系的前提,是防止差错事故,提高工作质量的保证?
3.2定期开展差错事故分析会 发现隐患或工作缺陷时,及时组织讨论分析,并将从错误中吸取的经验教训转化为更安全的护理工作?
4 结论
要保证护理质量就必须健全规章制度,增强安全意识,注意环节的防范,在工作中注意护士专业素质的提高,特别是慎独精神,易出现差错事故的问题经常提醒,警钟长鸣,树立“病人第一?质量第一?安全第一”的观念,培养高度的工作责任感,重视高危环节的质量管理,是手术病人安全的重要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