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养生论文模板(10篇)

时间:2023-04-01 10:33:00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中医养生论文,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中医养生论文

篇1

参考文献:

[1]刘敏.北京市公务员和科技人员亚健康及生活状况调查[D].北京: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011.

[2]于琦,李敬华,高宏杰,等.中医养生数据库建设[J].中国数字医学,2015,10(8):73-75.

[3]薄智云.亟须系统构建“治未病”学科[N].中国中医药报,2015-05-29(3).

[4]司富春,宋雪杰,高燕.我国养生保健产业健康快速发展策略研究[J].中医研究,2014,27(9):4-7.

[5]朱吉,贾杨,陆超娣,等.上海市长宁区医疗机构与社会养生保健机构联动下的“区域中医预防保健服务平台”建设[J].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15,22(5):13-15.

[6]袁尚华.中医健康体检在“治未病”中的作用[J].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15,22(1):8-10.

(收稿日期:2015-11-10)

(修回日期:2015-12-10;编辑:向宇雁)

附1:中医养生保健服务贸易市场准入法律问题研究

参考文献:

[1]喻文迪.中医药国际服务贸易现状及发展趋势探析.世界中医药.2009(2).

[2]黄建银.中医药服务贸易发展战略选择的探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中医药国际服务需求曲线模型.中医药管理杂志.2007,15(12).

[3]司富春、宋雪杰、高燕.我国中医养生保健发展的现状及思考.中医研究.2013,26(7).

[4]刘薇.WTO对法律服务贸易的规制及中国应对.中国政法大学硕士论文.2010.

[5]木泉.中国国际旅游服务贸易法律问题研究.中国政法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1.

[6]石静霞.WTO服务贸易法专论(第1版).法律出版社.2006.

[7]吴益民主编.国际服务贸易法学(第1版).上海交通出版社.2013.

附2:芍药谷景区发展中医养生旅游产业市场分析

参考文献

[1]苑庆磊.中国芍药花文化研究[D].北京:北京林业大学,2011.

[2]宋焕芝,于晓南.中西方芍药花语及其景观应用_宋焕芝[C]//中国风景园林学会,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1:1002-1003.

附3:中医养生教学中培养学生兴趣方法研究

参考文献

[1]邸朝华.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兴趣的方法[J].教育科技资讯,2010,(23):210.

[2]伍婷.简论文化中的情绪养生[J].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2012,(01):5255.

附4:中医养生儒家思想探讨

参考文献:

[1]毛淳.论儒家思想对中医养生学的影响[J].中医药管理杂志,2006,(03).

[2]徐正德.中医养生理论与实践[D].南京中医药大学,2010.

[3]彭昊.与道家思想[D].湖南大学,2010.

[4]张时.中医个体化运动养生体系的构建[D].山东中医药大学,2011.

篇2

人创造了文化,而文化又影响着人,渗透于人,塑造着人,所以我们无论是在精神还是在物质的实践活动中,都必须格外注重文化修养这一问题。文化修养是声乐艺术的灵魂。

一、声乐的属性

从声乐的文化属性看,声乐本身就是文化的产物,尤其是音乐文化的产物。因为从它的形式到内容的不断变化、不断充实、不断升华的过程中,浸透了人的聪明智慧、美学思想、音乐观念、音乐思维、音乐逻辑。所以,学者们都说一部声乐发展史,实质上就是一部世界音乐思想的发展史、音乐思维的发展史。

什么是声乐,它是音乐的一种,是以人声为乐器演奏(演唱)出来的音乐。人声的特点非其他乐器能比,它的音乐对人类来说是最先听到的,最先感受到的,交流思想信息、情感的声音,以人声的音乐打动人更直接更赋予感染力。怪不得很多教器乐演奏的老师常向自己的学生说:“你拉的(或吹的)要象歌唱的一样”。就连演奏曲谱上就有“如歌的”这个表情术语。人声的音乐有其他乐器没有的特点,在多数作品中人声的音乐都有歌词,于是这部分音乐就有了双重表现,词和音乐的结合使内容不确定的音乐带上了文学给予的相当确定性,又使比较确定性的文字带上了不确定的色彩,引人去联想,从听觉引起的心绪是难以用语言表达的感受。声乐的社会功能是极强的,因为人人都能唱歌。歌者动情动容,听者感人肺腑,艺术魅力无与伦比。

二、文化修养的重要性

正因为音乐有以上的属性和特点,围绕着它就产生了大量的声乐作曲家、歌唱家,产生了不同流派不同风格的浩如烟海的作品,使之独自成为一个完整的声乐艺术体系,成为一门博大精深的学问,成为一个音乐王国,具有了深厚而巨大的文化内涵。

既然声乐是一个完整的艺术体系,在这个体系中又有浓烈的文化内涵,那么,作为一个声乐艺术的实践者,要想驾驭这门艺术,就必然要有强大的艺术能力,而这强大的艺术能力除了有过硬的技术,主要来源于文化修养的深厚广博。歌曲或声乐作品是文学艺术和声乐艺术的二合体,声乐作品大都以思想深刻、内涵丰富、文学性强、艺术性高的诗词或歌曲音乐创作的文学基础,形成了声乐作品的文学性和文学特征。比如,中国歌曲、歌剧中可能涉及的体裁起码有诗、词、剧本、小说、散曲、时调等。拿现已知的著名声乐作品来讲,已涉及有古诗数十首,蔡文姬的胡笳十八拍、唐诗、宋词诸多作家、元代及明清的诗词作者,以及近现代的刘半农、徐志摩、等作家。外国歌曲、清唱剧和歌剧中所涉及的体裁有诗、剧本、小说、神话、史诗等。涉及的作家从英国的莎士比亚到法国的戈蒂埃、魏尔伦,从德国的歌德、席勒、海涅到俄国的普希金、托尔斯泰。还有圣经中的故事、赞美诗、经文歌等也进入了声乐文献。歌唱与文学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歌词的文学性甚至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歌曲的艺术性,而对歌唱中文学性的认识也同样反映出一个歌唱者的文化水平和审美能力。要唱好任何一首歌曲或表现好任何一个声乐作品,首先要对作品的思想内容和文学内容理解透彻,在充分理解和把握的基础上,才能运用声音正确表现出歌曲作品质的内涵,表现作品思想内容和文学内容的艺术境界。

三、声乐艺术实践者的“品位”

在中国的文学艺术领域,有文如其人、画如其人、字如其人、歌如其人的说法。这是因为声乐艺术是情感的艺术,音乐的艺术,是关于人的艺术,演唱歌曲是演唱者思想情感、人生体验的外化,是其艺术观、审美观的音乐化。所以,在歌唱的声音中,常有强烈的文化品味和文化韵味,是演唱者文化修养集合式的音乐体现。因此,我们不能设想一个趣味低俗的、气质猥琐的人能唱出优雅高贵的歌声;同样,我们也不可能设想一个艺术感迟钝,对音乐缺少本质理解的人能唱出令人感动的歌声。所以,我们要想让歌声打动人,震撼人的灵魂,那么,我们必须先从做人开始,做一个爱憎分明、抑恶扬善的人,做一个真诚而又自然的人,做一个热爱生活、热爱生命的人,做一个既能被别人打动又能打动别人的人,做一个远离世俗、远离浮躁而又贴近现实的人。

总之,要做一个有品位的人,而要想成为这样的人,依然离不开文化的修养。当我们凭借着文化修养真正的成为“美”的人了,那我们的歌声也就有了内在的魅力,富有美丽的生命色彩,就能撞击人的心灵。关于这一点,我们可以从声乐大师的身上得到印证。世界著名男高音歌唱家多明戈,著名歌唱家、声乐教育家周小燕、沈湘等,这些大师的声乐艺术都达到了炉火纯青、登峰造极的程度,代表了声乐演唱和声乐教育领域的最高艺术成就。他们之所以能够达到如此辉煌的艺术巅峰,当然有娴熟超人的技术做后盾,但更重要的是他们吸取了人类文化的营养,对音乐、对社会、对生活有着自己独到的思考、体验和渴望,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性格,是自己成为一个具有内在精神的人。比如周小燕先生不但有丰富广博的音乐修养,而且受过哲学、人文主义精神的熏陶,崇尚理性,热爱和平生活,一直没有停止用音乐来追求真善美,追求艺术的真谛,培养出了很多世界歌唱艺术的拔尖人才。多明戈在上海演出,因感冒演唱有些纰漏(失声),但是他那富有感染力的形体语言以及他富有神韵的面部表情实现了高度和谐。难怪有人感叹:“多明戈用心在演唱”依然令人陶醉、令人震撼。

文学使我们丰富,历史使我们厚重,哲学使我们睿智,思想使我们深刻,艺术使我们触类旁通而富有灵感与激情。我们对这些文化积累越广博越深厚,声乐艺术的境界越高,声乐的艺术世界就越宽阔,越新鲜多彩。从以上来看,文化修养的确是把人引入声乐艺术精神实质、把声乐艺术推向高峰的基础,所以我们必须重视文化的修养,并视之为声乐艺术灵魂的所在。

参考文献:

[1]余笃刚著.声乐艺术美学[M].人民音乐出版社

篇3

    一、声乐的属性

从声乐的文化属性看,声乐本身就是文化的产物,尤其是音乐文化的产物。因为从它的形式到内容的不断变化、不断充实、不断升华的过程中,浸透了人的聪明智慧、美学思想、音乐观念、音乐思维、音乐逻辑。所以,学者们都说一部声乐发展史,实质上就是一部世界音乐思想的发展史、音乐思维的发展史。

什么是声乐,它是音乐的一种,是以人声为乐器演奏(演唱)出来的音乐。人声的特点非其他乐器能比,它的音乐对人类来说是最先听到的,最先感受到的,交流思想信息、情感的声音,以人声的音乐打动人更直接更赋予感染力。怪不得很多教器乐演奏的老师常向自己的学生说:“你拉的(或吹的)要象歌唱的一样”。就连演奏曲谱上就有“如歌的”这个表情术语。人声的音乐有其他乐器没有的特点,在多数作品中人声的音乐都有歌词,于是这部分音乐就有了双重表现,词和音乐的结合使内容不确定的音乐带上了文学给予的相当确定性,又使比较确定性的文字带上了不确定的色彩,引人去联想,从听觉引起的心绪是难以用语言表达的感受。声乐的社会功能是极强的,因为人人都能唱歌。歌者动情动容,听者感人肺腑,艺术魅力无与伦比。  

二、文化修养的重要性

正因为音乐有以上的属性和特点,围绕着它就产生了大量的声乐作曲家、歌唱家,产生了不同流派不同风格的浩如烟海的作品,使之独自成为一个完整的声乐艺术体系,成为一门博大精深的学问,成为一个音乐王国,具有了深厚而巨大的文化内涵。

既然声乐是一个完整的艺术体系,在这个体系中又有浓烈的文化内涵,那么,作为一个声乐艺术的实践者,要想驾驭这门艺术,就必然要有强大的艺术能力,而这强大的艺术能力除了有过硬的技术,主要来源于文化修养的深厚广博。歌曲或声乐作品是文学艺术和声乐艺术的二合体,声乐作品大都以思想深刻、内涵丰富、文学性强、艺术性高的诗词或歌曲音乐创作的文学基础,形成了声乐作品的文学性和文学特征。比如,中国歌曲、歌剧中可能涉及的体裁起码有诗、词、剧本、小说、散曲、时调等。拿现已知的著名声乐作品来讲,已涉及有古诗数十首,蔡文姬的胡笳十八拍、唐诗、宋词诸多作家、元代及明清的诗词作者,以及近现代的刘半农、徐志摩、等作家。外国歌曲、清唱剧和歌剧中所涉及的体裁有诗、剧本、小说、神话、史诗等。涉及的作家从英国的莎士比亚到法国的戈蒂埃、魏尔伦,从德国的歌德、席勒、海涅到俄国的普希金、托尔斯泰。还有圣经中的故事、赞美诗、经文歌等也进入了声乐文献。歌唱与文学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歌词的文学性甚至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歌曲的艺术性,而对歌唱中文学性的认识也同样反映出一个歌唱者的文化水平和审美能力。要唱好任何一首歌曲或表现好任何一个声乐作品,首先要对作品的思想内容和文学内容理解透彻,在充分理解和把握的基础上,才能运用声音正确表现出歌曲作品质的内涵,表现作品思想内容和文学内容的艺术境界。如果没有一定的文学知识,像《玫瑰三愿》、《红豆词》、《阳关三叠》等歌曲,就可能出现内容理解上的难度。另一方面,声乐演唱不只是对作品的一种传达的再现,更重要的是一种创作性的艺术活动,即所谓的二度创作。因此,在对声乐作品的演绎中,就需要通过自己所具有的和掌握的文学知识和文化修养,对声乐作品的时代背景、表现特征、艺术手法、民族特色等,进行分析和掌握,这样才能根据声乐作品的文学内容、音乐风格和表现特征进行最佳的设计和安排,从而使声乐作品的艺术处理和艺术表现,更加合乎作者的创作意图和作品本意。 所以,文化修养对声乐艺术的实践者来说,是至关重要的,如果我们不能认识这一点,并身体力行地去提高文化修养,那我们就会变得苍白无力、单薄乏味,在博大的声乐艺术的瀚海中只能停留在表面或不深的层面而显得华而不实,或心有余而力不足。因此,我们可以说,深厚的文化修养能使我们从哲学的高度、思想的高度、人性的高度去触摸声乐艺术最深邃、最本质的东西,引领我们从声乐艺术的必然王国走进声乐艺术的自由王国。

篇4

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禽兽不如人,过在不会问。智者问得巧,愚者问得笨。”提出问题,应是有效教学的核心。然而,传统的生物教学模式中,更多的是教师一言堂,学生被动地听、被动地回答问题,致使学生不善提问不愿意提问,创新精神缺乏。

一、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重要性

(1)培养学生的主体性。要树立“提问”不是教师的事,而是学生自己的事的意识,因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传统的生物课堂,是单一授课,师讲生听,师问生答,学生被动接受,毫无主动性可言。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有助于学生成为问题的发现者、思考者、解决者,不仅激发了学生的探究欲望,强化了学生的学习动机,提出问题过程中,学生的个性品质、主体性也会得到锻炼。

(2)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牛顿万有引力的发现源于对“苹果为什么总是落地”的提问,青霉素的发现也是弗莱明从“为什么霉菌菌落周围不长细菌”开始的。因为有问题才会想去解决,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又有新的问题,周而复始,才出现了不为常人知的伟大成果,可见问题意识的培养,对培养人才的创新能力十分重要。

(3)促进学生的认知发展。人的认知总是由零开始,好比是一个由问号组成的圆,问号愈多,圆就愈大,知识也就愈多。人类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也总是以“提出问题”为起点,不断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才有了一次又一次的发明和创造。对学生而言,积极寻求答案的过程中,知识体系变得系统化、条理化、全面化,锻炼了学生知识撷取能力。

二、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具体措施

(1)融洽课堂氛围,鼓励学生提问。正如我国古代思想家韩愈所言:“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在生物课堂上,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允许学生有自己的见解,而不是凌驾于课堂及学生之上。“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的教学观才能消除学生紧张和畏惧,才能提出更好的有意义的问题。再者,教师应充分尊重学生的个体性。高中阶段是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敏感时期,很多同学常常有怕自己问的问题过于简单惹人笑话,或是怕别人不能明白自己的问题影响教学进度,或是没有勇气提出问题等等诸多情绪。此时,教师能做的就是尽可能地加以引导,鼓励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展示自我,发展个性,当然还要教会学生学会倾听,善于倾听。宽松、自由、民主的课堂环境才能使得学生个体敢于并乐于想象、批判、创新,问题意识也才能得到培养。

(2)优化教学模式,改进教学方法。①加强基础知识学习。肚里有墨才能书写文章,同样,学生要有一定的生物知识储备才可能对新的知识产生问题意识。所以,首当其冲的就是知识的传授,教师应重视对学生基础知识的灌输,鼓励学生广泛阅读,扩大自己的信息量。比如观察根尖分生组织细胞的有丝分裂过程,学生最起码要先知道有丝分裂有哪些过程,分裂间期、分裂期(前期、中期、后期、末期)都有哪些特征,这些基础知识是必要的。②创设问题情境,引导问题意识。创设问题情境是培养问题意识的保证,多渠道地呈现问题情境,能够引发学生的问题冲突和问题意识。1)利用多媒体。多媒体应用普遍融入了课堂教学,通过图、文、声、动画等鲜活的情境,使得实验过程、生物原理呈现得十分具体形象。学生的感官受到刺激,思维才会活跃,问题意识也接踵而来。比如质壁分离与复原、培养液中酵母菌数量的动态变化等实验,都可以用多媒体呈现。《牛津剑桥植物百科》《牛津剑桥海洋百科》等多媒体教育光盘,都是根据教材制作的很好的课件。2)联系生活引发探究。在讲解鱼的呼吸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回忆平时鱼呼吸时的状态,鼓励他们提出探究性的问题。再比如,一些生物专有名词和实际不尽相同,鲸为什么不是鱼,蝙蝠为什么不是鸟,两栖动物的两栖的含义等等,可通过比较日常和科学概念,形成问题情境。再如讲解肠腔动物时,可以用生活实物和之前学过的单细胞动物类比,学生不免产生水螅如何消化食物、水螅怎样排泄等问题。当然,还有其他创设情境的方式,比如通过谚语、典故、实物展示、生物实验等等,这里就不一一展开。③变“纵向提问”为“横向提问”。比起纵向提问,横向提问是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充分展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而且能消除学生的紧张感,为学生发现问题、议论问题、回答问题创造了条件。例如生长素学习过程中,可以改变提问方式:“生长素是一种植物激素,对此,你想知道哪些内容?”紧接着,可能学生就会翻阅书本,寻找自己好奇和有兴趣的点提出问题,如“生长素是怎样合成的”“生长素有什么作用”。当然,看书仔细的同学可根据教材内容找到相关答案,就可以代替老师回答。这种“横向提问”模式,无疑会给学生带来很大的动力和热情去学习生物,有利于问题意识的培养。

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不是目的,而是教育的起点,旨在唤起学生创新意识、创新欲望,改正传统“只答不问”的坏习惯。要增强学生主体意识,激发学生对生物学习的兴趣,改善教学质量,提升学生和老师双方面的生物素养和知识储备,实现双赢局面,培养和挖掘学生问题意识非常关键。

参考文献:

[1]乔青祝.浅议生物教学中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J].中学课程辅

导,2011(6).

[2]唐成亮.探究学生问题意识培养创新能力[D].华中师范大学,

2006.

篇5

人才资源是21世纪最具战略意识的首要资源。当代社会发展迅速,科学技术日新月异,想要推动社会科技的发展,就要敢于探索,具有创新精神。基于此,地理教学中要注重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在教学中,地理教师应该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引导学生学会提问、敢于提问、善于提问,加强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促进学生能力的全面提高。

一、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重要性

问题意识,顾名思义就是学生在认识事物的过程中,会意识到一些不易解决的问题,产生一种焦虑、怀疑、疑惑进而探究的心理状态。而这种心理状态会促使学生积极思维,不断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

(一)培养问题意识,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21世纪中国素质教育的核心就是创新教育。有学者在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已经明确指出:创新教育就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学生有了提问的意识,就会根据已经具备的知识,通过积极的观察、思维、亲身实践来解决未知问题。对一些伪科学的知识大胆提出质疑,并勇敢地进行寻根究底。他们也不会轻信教师的权威,唯书本是从。这样他们就能摆脱对教师、对书本的过分依赖,改变思维懒惰,从而突破思维定式的局限,发展创新思维,培养创新精神。

(二)培养问题意识,有利于学生主体性的发挥

有位教育家指出:“教师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是材料的提供者。教师的任务是为学生设计学习活动,给学生提供自学和探讨的机会。”可见,教师只是学生学习的主导,而不是学生学习的主体。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只有掌握了良好的学习方法,积极主动地进行学习活动,主体作用才能得到很好地发挥。学生有了良好的问题意识,就会主动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学生在这一富有挑战性的探索过程中,问题意识驱使他们进行有目的的探究活动,积极主动地完成学习任务。同时,每一次探究活动的成功,会使他们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他们的个性品质会得到发展。

(三)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有利于扩大学生知识量,优化学生知识结构

我们都有这样的经验:学习成绩优秀、知识面比较广的学生往往是那些经常问问题的学生;而学习不好、知识面比较窄的学生则很少问问题。这是因为优秀学生有强烈的问题意识,会经常提出一些问题,而一旦产生问题,在心理上就会产生对某一个知识的渴望与追求,他们的思维就会为解决这一具体问题而启动,搜索头脑中的原有知识,对其重新分析、理解,进而对知识的理解更为深刻。同时,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他们会千方百计地去查阅资料,请教别人,这就使他们的知识和信息量得以扩充。

二、改变学生学习方式,引导学生善于发现问题

爱因斯坦在《物理学的进化》中说:“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为重要,因为解决一个问题也许是一个数学上或实验上的技巧问题,而提出新的问题、新的可能性,从新的角度看就问题,却需要创造性的想象力,而且标志着科学的进步。”由此可见,从某个角度来说提出问题是成功的一半。结合新课改提出的教学模式,教师要积极发挥主导作用,在教学中积极地倡导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逐步把学生学习知识的过程变成主动发现问题的过程,并在发现过程中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激发提问动机,使学生想问

黑格尔在他的《美学》全书的序论中举了一个耐人寻味的例子:“一个小男孩把石头抛在河水里,以惊奇的神色去看水中所出现的圆圈,觉得这是一个作品,在这个作品中他看出他活动的结果。”这里的“他看出他活动的结果”就是一种“成就感”。也就是说,成就感就是当人在学习上或工作中取得成功、愿望达成时所产生的满足感。如果由于成功而受到鼓励和表扬,就更加强了这种感受,并会产生继续追求满足的需要,从而产生进一步学习或工作的兴趣和动机,促使学生再次去获得成功。正因为如此,我在多年的教学中一直重视激发学生学习成就感,利用这种心理重视培养学生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四、联系实际生活,引导学生提问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地理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学习兴趣,从而引导学生善于提问呢?在多年的教学中,我以为学生最感兴趣的事情就是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学生最在意的就是亲身的感受。所以,在地理教学中,联系实际生活,可以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更好地引导学生在实际的生活中提出实际的问题,这对教与学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篇6

引言:

语言与文化密不可分,语言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传播文化的一种媒介,一个民族的语言与文化之间是部分与整体的关系,正如美国杰出的语言学家Edward Sapir所论述的:“语言不能脱离文化存在。”语言与文化的关系,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第一,语言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第二,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因此它也是反映文化的一面镜子。第三,语言与文化相互影响、相互作用。①语言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英语学习中有许多跨文化交际的因素,这些因素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学习者对英语的学习和使用。

文化教学是语言教学的一部分,是要为语言教学服务的。文化教学以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为主要目的。《英语课程标准》把“文化意识”作为基础英语教育阶段的目标内容之一,并在目标描述标准中详细描述了文化意识的具体内容。那么,什么是文化意识呢?文化意识指对目标语文化的社会规约、价值观、信念的知晓。②那么,又如何培养高中生的文化意识呢?教师应注重跨文化研究,以便在讲授英语语言知识的同时,能恰到好处地介绍英语国家的文化背景材料,给学生营造一个利于语言学习的氛围。在课堂上实施文化意识的导入,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要让学生掌握与词汇有关的文化内容

词汇是语言的基本要素之一,是语言系统赖以生存的支柱。英国著名语言学家Wilkins说过,没有语法不能很好地表达,而没有词汇则什么也不能表达。③词汇又是语言中最活跃的因素,词汇常能反映该语言群体的思维方式和社会生活的变化。随着社会的发展,新词会大量地涌现,而一些旧词又会被淘汰。词汇反映文化,是文化的载体。

词汇的理解涉及有关英语国家的文化背景知识,英语中的许多词汇与中国的文化有着截然不同的含义。因此,在词汇教学中应该适当地给学生文化信息的输入。例如:“peacock(孔雀)”在中国文化中是喜庆的象征,人们认为孔雀开屏是大吉大利的事,而“peacock”在英语中的意义表示一个洋洋得意、炫耀自己的人,如“the young peacock(年轻狂妄的家伙)”“as proud as a peacock(骄傲的人)”等。再如,英语中的green指“嫉妒”一义,通常用green-eyed,而中国人则用“红眼”或“眼红”来表达这一意义。在中国文化中,“龙”被认为是一种图腾,是权力和尊严的象征,而西方国家的dragon不同于中国传统形象上的龙,被认为是邪恶的化身,因此在翻译相关“龙”的词语要注意避免引起本族语的歧义,例如:“亚洲四小龙”我们应该译成“Four Asian Tigers”。

英语中的许多词汇,尤其是习语、典故等,也承载着一定的文化意义。如:Achilles’ Heels(阿基里斯的脚后跟—表示某人唯一致命的弱点)、Pandora’s Box(潘多拉的盒子—指一切灾难之源)等。同时,还需广泛学习谚语。谚语是各个民族智慧的结晶和经验的总结。比如:A fall into a pit, a gain in your wit(吃一堑,长一智);A friend in need is a friend indeed(患难见真情);A good medicine tastes bitter(良药苦口);All rivers run into sea(海纳百川);An apple a day keeps the doctor away(一天一苹果,医生远离我)等。学习谚语,不但有助于增强对不同民族文化的了解,从中受到教益和启示,而且精炼的语言对学习者也会有很大的帮助。

二、要让学生在阅读中了解课文的文化背景知识

文化背景知识是指在英语教学中出现的与阅读教学内容密切联系的一些历史背景、风俗习惯、宗教信仰等。在英语阅读教学中,所选的阅读教材大多会涉及到相关的文化背景知识。有的课文选自英美原著,带有浓厚的英美文化色彩。有些阅读文章的主题范畴生疏,文化跨度较大会对学生的阅读造成一定程度的影响。如果仅仅就语言本身进行教学,往往会起到事倍功半的效果。

在课文中涉及到关于历史背景、地理知识的文章,例如:在高一阅读教材 My First Ride on a Train这个单元中,涉及到了澳大利亚这一文化背景知识。因此,老师在授课时可以通过一些辅助材料对澳大利亚的历史、地理和人文知识做稍微详细的补充说明。在增加学生阅读兴趣的同时,使学生进一步理解文章的内容。

宗教问题对中国学生而言是一个难点,也是个重点。在教学时,教师有必要让学生了解英美国家所信仰的宗教及其宗教文化,否则学生在阅读中就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障碍。④例如:在阅读课文中出现的“He can be relied on. He eats no fish and plays the game.” 在缺乏宗教文化知识的情况下,这句常使一些学生感到困惑,为什么他不吃鱼经常玩游戏就可靠呢?实际上,“to eat no fish”出自一个典故,在英国伊丽莎白女王时代,基督教为了表示对政府的真诚,拒绝遵守反政府的罗马天主教在星期五只吃鱼的习俗。因此,此短语表示忠诚,而“to pl" ay the game”和“to play fair”同义,所以这句话的意思是“他为人忠诚,而值得信赖”。西方有许多国家都信奉基督教,因此《圣经》的许多典故都会被应用到文章中。教师应该给学生介绍诸如典故的来源以及暗含意思,以帮助学生理解。如:Judas kiss(犹大之吻),Garden of Eden(伊甸园),Covenant with Noah(不可背弃的盟约)等。

文学方面,比如在英诗西风颂中,著名诗人雪莱用优美而蓬勃的想象描写出了西风的形象,赞美了西风。而谈到西风时,我们不禁会联想到的是来自西伯利亚的寒流,却不是那温暖的、令万物复苏的春风。因此,学生会对原诗的理解产生一定影响。

三、要让学生将中西方文化差异应运于跨文化交际中

跨文化交际指具有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之间的交际,因此跨文化交际能力除具备一般的交际能力要求外,还必须具有跨文化交际意识和能力。⑤学习外语的最终目的在于运用外语进行交际,而学生缺乏文化意识会影响跨文化交际的效果。这就要求教师在平时的教学课堂上应尽可能地让中学生多的用外语进行交流,并让学生将文化意识应用于跨文化交际中。

在汉语中日常交际说:“老师好!”“老师早!”在这里“老师”不仅是称呼语,还是尊称。但是,在英语中teacher却绝不可以作为称呼语,也不是尊称。在英语国家,中小学里一般是在姓前冠以Mr,Mrs或Miss,称呼教师。⑥中国人见面就喜欢问“吃饭了吗(Have you had lunch)”或者“去哪里(Where are you going)”之类的话。这并非是问句,只是寒暄语而已。而英语国家见面打招呼是会说“hello”,“How are you”,“What good weather”之类。要让学生明白中国人与英语国家人士初交时谈话时禁忌的一些话题有:对方收入、年龄、宗教信仰和婚姻状况等。

另外,由于汉英文化的思维方式存在很大差异。汉语文化深受儒家思想的影响,讲究克己谦和;而英美国家的人则不同,他们很乐意接受对方的赞许。这种思维方式的差异会在交际中产生误会。如:

Foreigner: Your watch is so nice!

Chinese student: No, it’s just so-so.

Foreigner:…(at a loss)

篇7

一、前言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学生的角色往往是纯粹的知识接受者,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和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往往被轻视或忽略,这样的情形持续一段时间后,学生的问题意识也就越来越薄弱。

但是随着新的课程标准的颁布与实施,对教育教学活动目标的要求已经不再仅仅停留在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的掌握层面,而是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就给目前各学科的教育教学活动提出了严峻的挑战。数学自然也不例外。

二、数学教学中学生问题意识的现状分析

为了顺利完成本课题的研究,进一步了解数学教学过程中学生问题意识的现状,笔者走访了部分中小学,情况并不容乐观。虽然从新课程标准的颁布到现在已经有一段时间了,然而很多一线教师的思维方式依然停留在传统的教学层面上,具体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第一,为了完成教学进度,使学生能够在各类考试中获取较为优异的成绩,恨不能将自己所有的知识都传授给学生。然而,他们却忽视了学生的承受力和接受力。尤其是当教师在传授新知识点时,也许教师在课堂上的讲解可以使学生很快就能加以理解。但是,当学生自己运用的时候,却不知从何处下手,无法实现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和统一。

第二,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所采用的教学方法较为单一,不仅很难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很难是学生真正领悟到一些知识点的本质与内涵。试想一下,学生连学习的兴趣都没有,问题意识又从何谈起呢?

三、数学问题意识的重要意义

数学问题意识的培养之所以会引起众多专家、学者的广泛关注,是因为问题意识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和积极的意义。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社会对于人才有着越来越高的要求。当今社会,真正的人才应该具有较强的自主学习能力。这种能力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而是在具体的教育教学活动中逐渐建立起来的。问题意识恰恰与这种能力的提高有着密切的关系。如果学生在进行数学学习的过程中,不仅能够带着问题去学习,而且对于自己不懂的问题敢于提问,经过一定时间的努力后,学生的问题意识提高了,其自主学习能力在这样的思考—提问环节中也不知不觉得到了提升。

四、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策略

(一)营造轻松、和谐的课堂氛围。

在数学的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应该尽力营造一种轻松、和谐的氛围,为学生的“发问”奠定有力的基础。为了进一步验证课堂氛围和学生提问之间的关系,我曾做过这样的对照实验:将学生分成人数相等的普通组和实验组。在给普通组学生上课时,我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即以我的讲授为主,学生几乎没有机会进行讨论和思考;但对于实验组的学生,我采用教学模块的方式,即首先提出我本堂课的教学内容,然后将学生进行分组,让学生以小组的方式进行讨论,并参与到学生的讨论之中。在课堂上,学生与我争论的局面屡见不鲜。经过两个月的实验后,得出了这样的结论:实验组的学生所提出的问题不见在数量上多于普通组的学生,而且在质量上也要优于普通组的学生。(表1)

从上述图表中,我们不难发现实验组的各项数据都要优于普通组,这不仅仅是因为我打破了传统的教学方式,更为主要的是,在与实验组学生的争辩中,一种和谐、融洽的学习氛围悄然形成。

(二)创设一定的问题情境。

当学生具备了最基本的提问意识后,教师应为学生创设一定的问题情境,使其有提出问题的机会和可能。例如,在一年级“空间与图形”的课程教学中,教师可以将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和圆摆放在一起,根据以下步骤进行图形教学:

(1)大家能分别说出每个图形的名称吗?

(2)这些图形各有什么特点呢?

(3)闭上眼睛,摸一下这个图形,你认为这是什么图形?

(4)你能用尺子在自己本子上把这个图形画出来吗?

通过一步一步的引导,教师以有趣的方式将各个图形的特点进行讲解,让学生积极参与到该课程的学习之中,避免教师上课与学生的学习脱节,让学生逐步学会图形的辨识、特点记忆和图形的绘制。通过这样的情境创设,不仅有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也给学生了提供了提出问题的机会和可能。

事实上,学生数学问题意识的培养并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够实现的事情,它需要多环节的共同努力。但是,作为一线的数学教师,我们首先应对问题意识给予充分的认识,只有这样,我们才有可能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促进学生问题意识的建立与维持。

参考文献:

篇8

On cultivation of students''sense of question in reading

Abstract:Nowdays,there''re a lot of problems for the junior school students with English .such as,poor base,lacking of self-learning ability.Besides,most of the students are afraid of asking or don''t know how to ask.So the teacher must change their ideas ,creat all kinds of the questionable situtation and teach them the skill of asking questions in teaching especially in reading teaching to cultivate students'' questionalry sense.

Key words:sense of question , English reading teaching

引言

新课程改革的一个十分重要的目标,就是要“改变课程实施中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就是使学习过程更多地成为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本次课改所倡导的以弘扬学生的主体性、能动性、独立性为宗旨的自主学习的理念,彰显了学生学习活动中“问题意识”的重要性。 所谓问题意识,是指人们在认识活动中,经常意识到一些难以解决或疑惑的实际问题及理论问题,并产生一种怀疑、困惑、焦虑、探索的心理状态,这种心理又驱使个体积极思维,不断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

一、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积极意义

问题意识在思维活动乃至人的认识活动中占有重要地位,其重要性早已引起了人们的注意。培根曾说过,如果你从肯定开始,必将以问题告终;如果从问题开始,则将以肯定结束。爱因斯坦则在更高的境界阐述了这个问题,他指出:“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为解决一个问题也许仅仅是一个数学或是实验上的技能而已,而提出新的问题、新的可能性、从新的角度去看旧的问题,却需要有创造性的想象力,而且标志着科学的真正进步”。可见,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是十分重要的教学任务之一。

二、怎样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能力呢

1、营造良好的课堂气氛,鼓励学生养成提问习惯

初中学生的问题意识还不够强,问题意识淡薄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而教师在教学中民主意识的缺乏,课堂教学气氛的不融洽是一个主要的因素。因此,强化学生的问题意识,首先做的工作就是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营造民主的气氛。如在学生的质疑过程中,难免会提出一些“幼稚”的问题,在这种情境中,教师可以通过下列方式创造学生喜爱的环境:通过多种形式肯定学生的提问,比如,面部表情、手势动作以及充满赞赏的话语;尊重学生的不同见解;赏识学生的独创。只要学生有一点新思想、新发现,就应该表扬和鼓励他们,让他们看到自己的价值。教师对学生提问质量的肯定以及回答问题的认真和耐心都可以增强学生的求知欲。而一旦学生产生了提问的兴趣,他们思考的范围、思考的层次都将得到提升。

2、创设合适的问题情境,诱导学生形成问题意识

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教师的教学设计:教师通过何种手段呈现问题情境,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诱发学生的问题意识,使学生确实感到有问题要问。将问题创设在学生熟悉的现实情境中,特别是学生亲身经历的比较关注的生活原型中,能够极大地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提高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教师创设问题情境的方式有很多,在英语教学中可以因地、因时适宜地创设一些问题情境。比如:(1)让学生带着问题去阅读课文,用英语思维方式去思考和理解文章;(2)布置旨在解释现象的问题性作业,把语言学习变为一种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3)激发学生分析生活中的事实或现象;(4)提出假想,概述问题,并对结论加以检验;(5)让学生对比已知事实与新事实,并独立做出概括等等。

3、留给学生思考的空间,激励学生重视问题意识

由于学生的思维角度、思维层次受其年龄和阅历的限制有一定的局限性。要使学生的思维进一步深入,教师应该有意识地诱导学生,通过“回问”来强化探究质疑。“回问”是促使学生进一步思考的方式之一。在学生为设计或得到浅层次问题的答案而兴奋时,教师应趁热打铁,可以提出高一层次的问题以强化学生的思维。

4、培养学生提问的技能

教师要针对学生的特点,在课前、课中和课后的学习中对学生提出要求,让学生掌握提问的基本技巧,使学生产生不同水平、不同种类的问题意识,并加以引导训练,使模糊的问题意识逐步清晰明了。另外,进一步加强对学生听说能力的训练,引导学生用英语思维去思考问题,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总之,英语课堂作为言语基本技能训练的重要场所,其教学目的有其特殊性。但是许多教师由于认识不到位,忽视了学生的学习能力的培养,尤其是问题意识的培养。作为教师,应该认识到教学的根本在于引导学生学会思考,而思考的前提是疑问。所以在英语阅读教学中,不能仅仅满足于让学生掌握课本知识,更应该重视学生能力的培养,激发他们对知识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培养学生善于提出问题和思考问题、善疑好问、好问勤思、不断探索的良好习惯;只有让学生敢于提出问题,善于提出问题,并在教师的指导下讨论和解决问题,才能真正实现由“要我学”到“我要学”的转化,才能真正培养出具有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的人才。学生也才能真正成为独立、主动的学习者。

参考文献:

[1]L.J.布里格斯.《以问题为本的学习》

[2]杨炳华.《让学习者提出问题》

篇9

教学是教和学,学为主,教是为了学。教学中如果不注意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忽视学生认识的主体作用,提高教学质量就会成为一句空话。没有学生主动参与的课堂教学,一定不会是成功的课堂。这就是说,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育本身就是要以学生为根本。只有以教促学,深化教学改革,增强学生的独立自主学习意识,才能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切实提高教育质量。语文学科的工具性、人文性强,更应该优化学生的自主学习品质,让他们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自觉发挥主观能动性,增强主体意识,提高创新能力。那么,在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与强化学生的主体意识呢?以下作一浅论,以期共求提高。

一、营造民主教学氛围,强化学生的主体意识

教育工作的对象是人,而且是可塑性很强的人,教学必须以人为单位,教育必须以人为本。在教学过程中要突出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大力强化学生的主体意识。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需要营造民主教学氛围。只有让学生感受到平等、愉悦,学生才能产生积极的情绪与愉悦的心态,才能对学习产生参与的主观意愿,进而充分发挥主体作用,也才会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如何营造民主教学氛围呢?我认为应包括以下几点:

一是给予学生平等的地位。教学是由教与学组成的,学生与教师一样是平等的学习主体,组成一个学习共同体。二者不再是管理与被管理、控制与被控制的关系,而是平等的对话者、积极的交流者、有效的互动者。二是要使学生充满信心,要尊重信任学生,坚信学生都是可塑之材。不仅要爱优生,更要爱学困生。让每个学生都感受到教师对自己的关爱与关注,让学生在关爱与关注中成长,在自信中强化主体意识。三是要对学生积极评价。评价是教学中的重要步骤。对于学生的做法及问题的回答,要及时做出积极的反馈,适当进行评价。评价应以表扬为主,一定不要全部求优求全,以期增强学生的自信心,有利于强化其主体意识。期望过高、要求过严,只会适得其反,劳而无功,甚至会挫伤学生的积极性。

在语文教学中营造民主教学氛围,对于强化学生主体意识的作用是至关重要的,学生在轻松、愉悦的心理状态下所能达成的高效学习效果应是不言而喻的。

二、构建精讲精练课堂,引导学生主动求知

课堂是师生共同活动的大舞台,是构筑教育质量的基石,更应成为培养学生主体意识、发挥主体作用的主阵地。在正常教学活动中教师的主导作用必不可少,但教师的主导作用要依赖于学生的主体作用而发挥,教师要当好“导演”,当好“配角”,调动学生眼、耳、手、脑等多种感官,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教学中。

语文教材中的篇目大多文质兼美,情理并存,不仅有利于充实知识,陶冶性情,更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兴趣,增强自主学习意识。教师要有效利用教材,挖掘教材蕴含的一切可调动学生的点,有针对性地讲授,这就是精讲。精讲不仅要有针对性,更要有启发性。讲好了就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就能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引导他们主动参与。教师的讲要留有学生思考的余地,让他们边听边想,学生才会觉得学得有趣,才能主动探求。学起于思,思源于疑,语文课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就要善于设疑,把教学内容问题化,精心设计问题,启发学生去思考、去解决,反对目中无人,直接灌输。同时,教师的讲、问宜精不宜多,过多的讲不利于学生独立探求知识精神的培养,精讲必须配以精练。应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尽可能地让学生自己动脑、动手、动口,使学生加强训练,增加实践机会,促进能力发展。整个课堂应始终以学生活动为主线,寓知识教学于愉悦氛围中,寓能力培养于主体活动中。

三、倡导多元化教学形式,鼓励学生全员参与

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要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这就要求现代教师应由知识的讲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过程的指导者,教学过程应由传授知识变成引导学生探求信息、分析信息及研究信息的过程。教师讲学生听、教师问学生答的教学模式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不利于学生主体性的发挥,不利于全体学生的全面参与、主动参与。我们要对教学形式进行改革与创新,改变以往单一的教学形式,灵活运用多种教学形式,以多种教学手段调动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中。

在具体的教学中,我们要以精巧问题激发学生强烈的兴趣,以多媒体创设问题情境,将学生引入文本所预设的意境中,通过合作学习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要注意引导学生将合作学习与个人自主学习巧妙结合,注意因材施教、分层教学,真正实现教学面向全体,使所有学生在自身基础上获得应有的发展与进步。

四、优化检测反馈方式,促使学生养成主体习惯

作业和测试是检测学生知识掌握情况和能力培养情况的重要手段,也是师生教与学效果的最有效的反馈方式,教学中要注意优化检测反馈方式,并促使学生养成自主学习的主体习惯。教师在学生作业中的鼓励、赞赏的话,都会在学生的心中激起亢奋的情感,从而产生巨大的学习动力。布置作业、批改作业不能唯作业而作业,而是以作业为载体,培养学生的分析评价能力,让学生学会学习。只有学生掌握学习方法,才能提高自主学习的有效性.才能使学习主体作用得以充分发挥。如作文,传统的作文教学往往是:学生写作文,教师改作文。这种固定体例会使学生缺少作文的兴趣,学生必然感到厌烦。这种老师累、学生厌的作文体例,必然导致累而无功,写而无效。在作文评价中,教师要正确对待学生写作中出现的问题,要善于发现学生习作中的亮点和进步,及时表扬鼓励学生,让学生有成就感,从而让学生保持作文训练的积极性与创造性。教师从大的方面(命题立意、谋篇布局、材料选取)评价后,重在让学生自改与互改,不仅对自己的作文作评价,还要对其他学生的作文评价,反复推敲,细读细评;还可对老师的评语作评价,最后要求学生写“自评语”及自改与互改心得,做到一文一评一心得。这种评价方式真正将学生放在写作主置上,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提高学生自主作文的能力,促成学生主体习惯的养成。

考试是我们绕不过去的话题,也是教师检测教学效果的重要方式,但如果考试只是为考而考,考后评议,就只是简单总结。这样的考试只会造成学生厌烦、抵触的情绪,会抑制学生思维的多元化。因此,适当的考试必须配以细致的评点,要考评并重,以考评促学习。学生考后写《试卷分析》应是一种简单有效的方法:让学生自己分析命题意图,分析试题所考查的知识点,分析错误的原因,对照试卷查找知识的缺漏点。通过这样的分析,学生不仅知道学什么,而且知道怎样学,养成自觉评价的习惯,进而学会自主学习,增强主体意识。

篇10

从语文教学大纲的演变就可看出各个不同时期作文教学思想的变化:1963年教学大纲初步构建以文体训练为中心,是追求训练的序列性、系统性的作文训练体系,写作训练按照三大文体,进行由简单到复杂的循环往复和螺旋上升的训练,这种文体训练体系导致作文训练日益窄化和机械化;1996年颁布的《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语文教学大纲》,文体作文训练开始被淡化;2001年颁发的《语文课程标准》对文体知识则只是轻描淡写的一带而过。

新课标理念下的阅读教学更多的是人文性的剖析,多元化的解读,很少注意文体本身的教学。再加上近年来,由于起着指挥棒作用的中、高考作文大多是话题作文或者材料作文,且要求文体不限,更是造成了作文教学淡化文体的负面影响,很多老师把淡化文体等同于不要文体,造成大量四不像的作文出现。学生的作文,甚至有导向作用的满分作文中,为数不少的一部分是类似快餐文化的‘杂色’作文,或出现记叙文议论化,或议论文记叙化,或散文杂感化的现象。记叙文失去了其动人的感性美,议论文失去其深刻的理性美,散文则失去其耐人玩味的意境美,要从根本上解决这些问题,就必须从文体训练入手。

二、学生文体意识养成的途径

在写作教学中,语文教师要掌握写作教学的规律,既要让学生在阅读中形成多样化的文体意识,又要让学生能够在写作中形成强烈的文体感。

首先,可以通过阅读教学文体意识的迁移来培养学生写作的文体意识。

在阅读教学中,要让学生学会辨别文章的不同体裁,对各种类型的文章都要有较好的感知力,初步建构起自己的文体意识体系,同时能将阅读获得的文体知识、技能和方法应用于具体的写作活动中,使他人的写作经验向自己的写作能力转化。在实际的教学中,教师可以采用以读促写的策略,教师通过对课文表达形式的透彻领悟, 对各类文章特征的深入挖掘,激活学生文体意识,让学生熟悉并掌握各种文体特征的相关知识,并且下意识地运用到写作中,使学生在读中“悟文感”,写中“出特色”。例如:学习议论文,可以通过阅读、揣摩范文, 从中积累一些有关议论文的写作技巧知识,并让学生尝试模仿和创作。

第二,要注重在写作实践中培养学生的文体意识。

特定的内容决定了所应采用的文体,这是写作的自然之势。文体学习应该是学习写作初期的必经之路,因此要进行恰当的文体作文教学训练。新课标理念下的初中语文教材把作文教学集中于综合性活动学习中,渗透于阅读教学中,但整体上又没有完整的训练体系。在实际教学中作文又是可松可紧的软任务,缺少作文训练计划,没有训练梯度,很多学校从初一刚开始就紧扣中考,中考考什么,就练什么。不去按文体的各自特点进行系统的规范的训练,致使学生文体意识不强,文体界限不清。即使有的教师没有忘记文体规范的训练,但也往往是把各种文体程式化,教给学生静态的文体理论知识,长此以往,机械僵化而耗时低效就在所难免了。

新课标要求学生能“写记叙文,做到内容具体;写简单的说明文,做到明白清楚;写简单的议论文,努力做到有理有据;根据生活需要,写日常应用文。”对初中学生而言,应该着重进行记叙文、议论文的文体训练 ,只有先打好这两种文体的基础,才能写好其他文体。教师可以根据初中三个年级所需要掌握的文体要求,分阶段有针对性地培养初中生的文体意识,并按年级来分阶段阶梯式地进行训练,逐步培养初中生写作文体意识。

第三,文体意识的培养应伴随着思维训练。

写作不仅是运用语言技巧能力的训练,而且也是一种是思维能力的训练。文体训练的实质是思维训练,因此一切作文训练都必须伴随着思维训练。要重视在文体分类训练的框架下有效地发展学生不同文体的写作思维品质。初中记叙文的训练要着重训练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叙事、抒情类写作主要靠的是感性认识,要从培养学生的感受、感知能力入手,最终使学生能够寓感受于形象生动的描写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