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4-01 10:33:00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中医养生论文,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参考文献:
[1]刘敏.北京市公务员和科技人员亚健康及生活状况调查[D].北京: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011.
[2]于琦,李敬华,高宏杰,等.中医养生数据库建设[J].中国数字医学,2015,10(8):73-75.
[3]薄智云.亟须系统构建“治未病”学科[N].中国中医药报,2015-05-29(3).
[4]司富春,宋雪杰,高燕.我国养生保健产业健康快速发展策略研究[J].中医研究,2014,27(9):4-7.
[5]朱吉,贾杨,陆超娣,等.上海市长宁区医疗机构与社会养生保健机构联动下的“区域中医预防保健服务平台”建设[J].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15,22(5):13-15.
[6]袁尚华.中医健康体检在“治未病”中的作用[J].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15,22(1):8-10.
(收稿日期:2015-11-10)
(修回日期:2015-12-10;编辑:向宇雁)
附1:中医养生保健服务贸易市场准入法律问题研究
参考文献:
[1]喻文迪.中医药国际服务贸易现状及发展趋势探析.世界中医药.2009(2).
[2]黄建银.中医药服务贸易发展战略选择的探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中医药国际服务需求曲线模型.中医药管理杂志.2007,15(12).
[3]司富春、宋雪杰、高燕.我国中医养生保健发展的现状及思考.中医研究.2013,26(7).
[4]刘薇.WTO对法律服务贸易的规制及中国应对.中国政法大学硕士论文.2010.
[5]木泉.中国国际旅游服务贸易法律问题研究.中国政法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1.
[6]石静霞.WTO服务贸易法专论(第1版).法律出版社.2006.
[7]吴益民主编.国际服务贸易法学(第1版).上海交通出版社.2013.
附2:芍药谷景区发展中医养生旅游产业市场分析
参考文献
[1]苑庆磊.中国芍药花文化研究[D].北京:北京林业大学,2011.
[2]宋焕芝,于晓南.中西方芍药花语及其景观应用_宋焕芝[C]//中国风景园林学会,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1:1002-1003.
附3:中医养生教学中培养学生兴趣方法研究
参考文献
[1]邸朝华.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兴趣的方法[J].教育科技资讯,2010,(23):210.
[2]伍婷.简论文化中的情绪养生[J].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2012,(01):5255.
附4:中医养生儒家思想探讨
参考文献:
[1]毛淳.论儒家思想对中医养生学的影响[J].中医药管理杂志,2006,(03).
[2]徐正德.中医养生理论与实践[D].南京中医药大学,2010.
[3]彭昊.与道家思想[D].湖南大学,2010.
[4]张时.中医个体化运动养生体系的构建[D].山东中医药大学,2011.
人创造了文化,而文化又影响着人,渗透于人,塑造着人,所以我们无论是在精神还是在物质的实践活动中,都必须格外注重文化修养这一问题。文化修养是声乐艺术的灵魂。
一、声乐的属性
从声乐的文化属性看,声乐本身就是文化的产物,尤其是音乐文化的产物。因为从它的形式到内容的不断变化、不断充实、不断升华的过程中,浸透了人的聪明智慧、美学思想、音乐观念、音乐思维、音乐逻辑。所以,学者们都说一部声乐发展史,实质上就是一部世界音乐思想的发展史、音乐思维的发展史。
什么是声乐,它是音乐的一种,是以人声为乐器演奏(演唱)出来的音乐。人声的特点非其他乐器能比,它的音乐对人类来说是最先听到的,最先感受到的,交流思想信息、情感的声音,以人声的音乐打动人更直接更赋予感染力。怪不得很多教器乐演奏的老师常向自己的学生说:“你拉的(或吹的)要象歌唱的一样”。就连演奏曲谱上就有“如歌的”这个表情术语。人声的音乐有其他乐器没有的特点,在多数作品中人声的音乐都有歌词,于是这部分音乐就有了双重表现,词和音乐的结合使内容不确定的音乐带上了文学给予的相当确定性,又使比较确定性的文字带上了不确定的色彩,引人去联想,从听觉引起的心绪是难以用语言表达的感受。声乐的社会功能是极强的,因为人人都能唱歌。歌者动情动容,听者感人肺腑,艺术魅力无与伦比。
二、文化修养的重要性
正因为音乐有以上的属性和特点,围绕着它就产生了大量的声乐作曲家、歌唱家,产生了不同流派不同风格的浩如烟海的作品,使之独自成为一个完整的声乐艺术体系,成为一门博大精深的学问,成为一个音乐王国,具有了深厚而巨大的文化内涵。
既然声乐是一个完整的艺术体系,在这个体系中又有浓烈的文化内涵,那么,作为一个声乐艺术的实践者,要想驾驭这门艺术,就必然要有强大的艺术能力,而这强大的艺术能力除了有过硬的技术,主要来源于文化修养的深厚广博。歌曲或声乐作品是文学艺术和声乐艺术的二合体,声乐作品大都以思想深刻、内涵丰富、文学性强、艺术性高的诗词或歌曲音乐创作的文学基础,形成了声乐作品的文学性和文学特征。比如,中国歌曲、歌剧中可能涉及的体裁起码有诗、词、剧本、小说、散曲、时调等。拿现已知的著名声乐作品来讲,已涉及有古诗数十首,蔡文姬的胡笳十八拍、唐诗、宋词诸多作家、元代及明清的诗词作者,以及近现代的刘半农、徐志摩、等作家。外国歌曲、清唱剧和歌剧中所涉及的体裁有诗、剧本、小说、神话、史诗等。涉及的作家从英国的莎士比亚到法国的戈蒂埃、魏尔伦,从德国的歌德、席勒、海涅到俄国的普希金、托尔斯泰。还有圣经中的故事、赞美诗、经文歌等也进入了声乐文献。歌唱与文学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歌词的文学性甚至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歌曲的艺术性,而对歌唱中文学性的认识也同样反映出一个歌唱者的文化水平和审美能力。要唱好任何一首歌曲或表现好任何一个声乐作品,首先要对作品的思想内容和文学内容理解透彻,在充分理解和把握的基础上,才能运用声音正确表现出歌曲作品质的内涵,表现作品思想内容和文学内容的艺术境界。
三、声乐艺术实践者的“品位”
在中国的文学艺术领域,有文如其人、画如其人、字如其人、歌如其人的说法。这是因为声乐艺术是情感的艺术,音乐的艺术,是关于人的艺术,演唱歌曲是演唱者思想情感、人生体验的外化,是其艺术观、审美观的音乐化。所以,在歌唱的声音中,常有强烈的文化品味和文化韵味,是演唱者文化修养集合式的音乐体现。因此,我们不能设想一个趣味低俗的、气质猥琐的人能唱出优雅高贵的歌声;同样,我们也不可能设想一个艺术感迟钝,对音乐缺少本质理解的人能唱出令人感动的歌声。所以,我们要想让歌声打动人,震撼人的灵魂,那么,我们必须先从做人开始,做一个爱憎分明、抑恶扬善的人,做一个真诚而又自然的人,做一个热爱生活、热爱生命的人,做一个既能被别人打动又能打动别人的人,做一个远离世俗、远离浮躁而又贴近现实的人。
总之,要做一个有品位的人,而要想成为这样的人,依然离不开文化的修养。当我们凭借着文化修养真正的成为“美”的人了,那我们的歌声也就有了内在的魅力,富有美丽的生命色彩,就能撞击人的心灵。关于这一点,我们可以从声乐大师的身上得到印证。世界著名男高音歌唱家多明戈,著名歌唱家、声乐教育家周小燕、沈湘等,这些大师的声乐艺术都达到了炉火纯青、登峰造极的程度,代表了声乐演唱和声乐教育领域的最高艺术成就。他们之所以能够达到如此辉煌的艺术巅峰,当然有娴熟超人的技术做后盾,但更重要的是他们吸取了人类文化的营养,对音乐、对社会、对生活有着自己独到的思考、体验和渴望,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性格,是自己成为一个具有内在精神的人。比如周小燕先生不但有丰富广博的音乐修养,而且受过哲学、人文主义精神的熏陶,崇尚理性,热爱和平生活,一直没有停止用音乐来追求真善美,追求艺术的真谛,培养出了很多世界歌唱艺术的拔尖人才。多明戈在上海演出,因感冒演唱有些纰漏(失声),但是他那富有感染力的形体语言以及他富有神韵的面部表情实现了高度和谐。难怪有人感叹:“多明戈用心在演唱”依然令人陶醉、令人震撼。
文学使我们丰富,历史使我们厚重,哲学使我们睿智,思想使我们深刻,艺术使我们触类旁通而富有灵感与激情。我们对这些文化积累越广博越深厚,声乐艺术的境界越高,声乐的艺术世界就越宽阔,越新鲜多彩。从以上来看,文化修养的确是把人引入声乐艺术精神实质、把声乐艺术推向高峰的基础,所以我们必须重视文化的修养,并视之为声乐艺术灵魂的所在。
参考文献:
[1]余笃刚著.声乐艺术美学[M].人民音乐出版社
一、声乐的属性
从声乐的文化属性看,声乐本身就是文化的产物,尤其是音乐文化的产物。因为从它的形式到内容的不断变化、不断充实、不断升华的过程中,浸透了人的聪明智慧、美学思想、音乐观念、音乐思维、音乐逻辑。所以,学者们都说一部声乐发展史,实质上就是一部世界音乐思想的发展史、音乐思维的发展史。
什么是声乐,它是音乐的一种,是以人声为乐器演奏(演唱)出来的音乐。人声的特点非其他乐器能比,它的音乐对人类来说是最先听到的,最先感受到的,交流思想信息、情感的声音,以人声的音乐打动人更直接更赋予感染力。怪不得很多教器乐演奏的老师常向自己的学生说:“你拉的(或吹的)要象歌唱的一样”。就连演奏曲谱上就有“如歌的”这个表情术语。人声的音乐有其他乐器没有的特点,在多数作品中人声的音乐都有歌词,于是这部分音乐就有了双重表现,词和音乐的结合使内容不确定的音乐带上了文学给予的相当确定性,又使比较确定性的文字带上了不确定的色彩,引人去联想,从听觉引起的心绪是难以用语言表达的感受。声乐的社会功能是极强的,因为人人都能唱歌。歌者动情动容,听者感人肺腑,艺术魅力无与伦比。
二、文化修养的重要性
正因为音乐有以上的属性和特点,围绕着它就产生了大量的声乐作曲家、歌唱家,产生了不同流派不同风格的浩如烟海的作品,使之独自成为一个完整的声乐艺术体系,成为一门博大精深的学问,成为一个音乐王国,具有了深厚而巨大的文化内涵。
既然声乐是一个完整的艺术体系,在这个体系中又有浓烈的文化内涵,那么,作为一个声乐艺术的实践者,要想驾驭这门艺术,就必然要有强大的艺术能力,而这强大的艺术能力除了有过硬的技术,主要来源于文化修养的深厚广博。歌曲或声乐作品是文学艺术和声乐艺术的二合体,声乐作品大都以思想深刻、内涵丰富、文学性强、艺术性高的诗词或歌曲音乐创作的文学基础,形成了声乐作品的文学性和文学特征。比如,中国歌曲、歌剧中可能涉及的体裁起码有诗、词、剧本、小说、散曲、时调等。拿现已知的著名声乐作品来讲,已涉及有古诗数十首,蔡文姬的胡笳十八拍、唐诗、宋词诸多作家、元代及明清的诗词作者,以及近现代的刘半农、徐志摩、等作家。外国歌曲、清唱剧和歌剧中所涉及的体裁有诗、剧本、小说、神话、史诗等。涉及的作家从英国的莎士比亚到法国的戈蒂埃、魏尔伦,从德国的歌德、席勒、海涅到俄国的普希金、托尔斯泰。还有圣经中的故事、赞美诗、经文歌等也进入了声乐文献。歌唱与文学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歌词的文学性甚至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歌曲的艺术性,而对歌唱中文学性的认识也同样反映出一个歌唱者的文化水平和审美能力。要唱好任何一首歌曲或表现好任何一个声乐作品,首先要对作品的思想内容和文学内容理解透彻,在充分理解和把握的基础上,才能运用声音正确表现出歌曲作品质的内涵,表现作品思想内容和文学内容的艺术境界。如果没有一定的文学知识,像《玫瑰三愿》、《红豆词》、《阳关三叠》等歌曲,就可能出现内容理解上的难度。另一方面,声乐演唱不只是对作品的一种传达的再现,更重要的是一种创作性的艺术活动,即所谓的二度创作。因此,在对声乐作品的演绎中,就需要通过自己所具有的和掌握的文学知识和文化修养,对声乐作品的时代背景、表现特征、艺术手法、民族特色等,进行分析和掌握,这样才能根据声乐作品的文学内容、音乐风格和表现特征进行最佳的设计和安排,从而使声乐作品的艺术处理和艺术表现,更加合乎作者的创作意图和作品本意。 所以,文化修养对声乐艺术的实践者来说,是至关重要的,如果我们不能认识这一点,并身体力行地去提高文化修养,那我们就会变得苍白无力、单薄乏味,在博大的声乐艺术的瀚海中只能停留在表面或不深的层面而显得华而不实,或心有余而力不足。因此,我们可以说,深厚的文化修养能使我们从哲学的高度、思想的高度、人性的高度去触摸声乐艺术最深邃、最本质的东西,引领我们从声乐艺术的必然王国走进声乐艺术的自由王国。
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禽兽不如人,过在不会问。智者问得巧,愚者问得笨。”提出问题,应是有效教学的核心。然而,传统的生物教学模式中,更多的是教师一言堂,学生被动地听、被动地回答问题,致使学生不善提问不愿意提问,创新精神缺乏。
一、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重要性
(1)培养学生的主体性。要树立“提问”不是教师的事,而是学生自己的事的意识,因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传统的生物课堂,是单一授课,师讲生听,师问生答,学生被动接受,毫无主动性可言。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有助于学生成为问题的发现者、思考者、解决者,不仅激发了学生的探究欲望,强化了学生的学习动机,提出问题过程中,学生的个性品质、主体性也会得到锻炼。
(2)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牛顿万有引力的发现源于对“苹果为什么总是落地”的提问,青霉素的发现也是弗莱明从“为什么霉菌菌落周围不长细菌”开始的。因为有问题才会想去解决,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又有新的问题,周而复始,才出现了不为常人知的伟大成果,可见问题意识的培养,对培养人才的创新能力十分重要。
(3)促进学生的认知发展。人的认知总是由零开始,好比是一个由问号组成的圆,问号愈多,圆就愈大,知识也就愈多。人类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也总是以“提出问题”为起点,不断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才有了一次又一次的发明和创造。对学生而言,积极寻求答案的过程中,知识体系变得系统化、条理化、全面化,锻炼了学生知识撷取能力。
二、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具体措施
(1)融洽课堂氛围,鼓励学生提问。正如我国古代思想家韩愈所言:“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在生物课堂上,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允许学生有自己的见解,而不是凌驾于课堂及学生之上。“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的教学观才能消除学生紧张和畏惧,才能提出更好的有意义的问题。再者,教师应充分尊重学生的个体性。高中阶段是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敏感时期,很多同学常常有怕自己问的问题过于简单惹人笑话,或是怕别人不能明白自己的问题影响教学进度,或是没有勇气提出问题等等诸多情绪。此时,教师能做的就是尽可能地加以引导,鼓励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展示自我,发展个性,当然还要教会学生学会倾听,善于倾听。宽松、自由、民主的课堂环境才能使得学生个体敢于并乐于想象、批判、创新,问题意识也才能得到培养。
(2)优化教学模式,改进教学方法。①加强基础知识学习。肚里有墨才能书写文章,同样,学生要有一定的生物知识储备才可能对新的知识产生问题意识。所以,首当其冲的就是知识的传授,教师应重视对学生基础知识的灌输,鼓励学生广泛阅读,扩大自己的信息量。比如观察根尖分生组织细胞的有丝分裂过程,学生最起码要先知道有丝分裂有哪些过程,分裂间期、分裂期(前期、中期、后期、末期)都有哪些特征,这些基础知识是必要的。②创设问题情境,引导问题意识。创设问题情境是培养问题意识的保证,多渠道地呈现问题情境,能够引发学生的问题冲突和问题意识。1)利用多媒体。多媒体应用普遍融入了课堂教学,通过图、文、声、动画等鲜活的情境,使得实验过程、生物原理呈现得十分具体形象。学生的感官受到刺激,思维才会活跃,问题意识也接踵而来。比如质壁分离与复原、培养液中酵母菌数量的动态变化等实验,都可以用多媒体呈现。《牛津剑桥植物百科》《牛津剑桥海洋百科》等多媒体教育光盘,都是根据教材制作的很好的课件。2)联系生活引发探究。在讲解鱼的呼吸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回忆平时鱼呼吸时的状态,鼓励他们提出探究性的问题。再比如,一些生物专有名词和实际不尽相同,鲸为什么不是鱼,蝙蝠为什么不是鸟,两栖动物的两栖的含义等等,可通过比较日常和科学概念,形成问题情境。再如讲解肠腔动物时,可以用生活实物和之前学过的单细胞动物类比,学生不免产生水螅如何消化食物、水螅怎样排泄等问题。当然,还有其他创设情境的方式,比如通过谚语、典故、实物展示、生物实验等等,这里就不一一展开。③变“纵向提问”为“横向提问”。比起纵向提问,横向提问是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充分展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而且能消除学生的紧张感,为学生发现问题、议论问题、回答问题创造了条件。例如生长素学习过程中,可以改变提问方式:“生长素是一种植物激素,对此,你想知道哪些内容?”紧接着,可能学生就会翻阅书本,寻找自己好奇和有兴趣的点提出问题,如“生长素是怎样合成的”“生长素有什么作用”。当然,看书仔细的同学可根据教材内容找到相关答案,就可以代替老师回答。这种“横向提问”模式,无疑会给学生带来很大的动力和热情去学习生物,有利于问题意识的培养。
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不是目的,而是教育的起点,旨在唤起学生创新意识、创新欲望,改正传统“只答不问”的坏习惯。要增强学生主体意识,激发学生对生物学习的兴趣,改善教学质量,提升学生和老师双方面的生物素养和知识储备,实现双赢局面,培养和挖掘学生问题意识非常关键。
参考文献:
[1]乔青祝.浅议生物教学中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J].中学课程辅
导,2011(6).
[2]唐成亮.探究学生问题意识培养创新能力[D].华中师范大学,
2006.
人才资源是21世纪最具战略意识的首要资源。当代社会发展迅速,科学技术日新月异,想要推动社会科技的发展,就要敢于探索,具有创新精神。基于此,地理教学中要注重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在教学中,地理教师应该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引导学生学会提问、敢于提问、善于提问,加强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促进学生能力的全面提高。
一、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重要性
问题意识,顾名思义就是学生在认识事物的过程中,会意识到一些不易解决的问题,产生一种焦虑、怀疑、疑惑进而探究的心理状态。而这种心理状态会促使学生积极思维,不断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
(一)培养问题意识,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21世纪中国素质教育的核心就是创新教育。有学者在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已经明确指出:创新教育就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学生有了提问的意识,就会根据已经具备的知识,通过积极的观察、思维、亲身实践来解决未知问题。对一些伪科学的知识大胆提出质疑,并勇敢地进行寻根究底。他们也不会轻信教师的权威,唯书本是从。这样他们就能摆脱对教师、对书本的过分依赖,改变思维懒惰,从而突破思维定式的局限,发展创新思维,培养创新精神。
(二)培养问题意识,有利于学生主体性的发挥
有位教育家指出:“教师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是材料的提供者。教师的任务是为学生设计学习活动,给学生提供自学和探讨的机会。”可见,教师只是学生学习的主导,而不是学生学习的主体。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只有掌握了良好的学习方法,积极主动地进行学习活动,主体作用才能得到很好地发挥。学生有了良好的问题意识,就会主动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学生在这一富有挑战性的探索过程中,问题意识驱使他们进行有目的的探究活动,积极主动地完成学习任务。同时,每一次探究活动的成功,会使他们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他们的个性品质会得到发展。
(三)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有利于扩大学生知识量,优化学生知识结构
我们都有这样的经验:学习成绩优秀、知识面比较广的学生往往是那些经常问问题的学生;而学习不好、知识面比较窄的学生则很少问问题。这是因为优秀学生有强烈的问题意识,会经常提出一些问题,而一旦产生问题,在心理上就会产生对某一个知识的渴望与追求,他们的思维就会为解决这一具体问题而启动,搜索头脑中的原有知识,对其重新分析、理解,进而对知识的理解更为深刻。同时,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他们会千方百计地去查阅资料,请教别人,这就使他们的知识和信息量得以扩充。
二、改变学生学习方式,引导学生善于发现问题
爱因斯坦在《物理学的进化》中说:“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为重要,因为解决一个问题也许是一个数学上或实验上的技巧问题,而提出新的问题、新的可能性,从新的角度看就问题,却需要创造性的想象力,而且标志着科学的进步。”由此可见,从某个角度来说提出问题是成功的一半。结合新课改提出的教学模式,教师要积极发挥主导作用,在教学中积极地倡导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逐步把学生学习知识的过程变成主动发现问题的过程,并在发现过程中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激发提问动机,使学生想问
黑格尔在他的《美学》全书的序论中举了一个耐人寻味的例子:“一个小男孩把石头抛在河水里,以惊奇的神色去看水中所出现的圆圈,觉得这是一个作品,在这个作品中他看出他活动的结果。”这里的“他看出他活动的结果”就是一种“成就感”。也就是说,成就感就是当人在学习上或工作中取得成功、愿望达成时所产生的满足感。如果由于成功而受到鼓励和表扬,就更加强了这种感受,并会产生继续追求满足的需要,从而产生进一步学习或工作的兴趣和动机,促使学生再次去获得成功。正因为如此,我在多年的教学中一直重视激发学生学习成就感,利用这种心理重视培养学生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四、联系实际生活,引导学生提问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地理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学习兴趣,从而引导学生善于提问呢?在多年的教学中,我以为学生最感兴趣的事情就是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学生最在意的就是亲身的感受。所以,在地理教学中,联系实际生活,可以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更好地引导学生在实际的生活中提出实际的问题,这对教与学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引言:
语言与文化密不可分,语言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传播文化的一种媒介,一个民族的语言与文化之间是部分与整体的关系,正如美国杰出的语言学家Edward Sapir所论述的:“语言不能脱离文化存在。”语言与文化的关系,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第一,语言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第二,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因此它也是反映文化的一面镜子。第三,语言与文化相互影响、相互作用。①语言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英语学习中有许多跨文化交际的因素,这些因素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学习者对英语的学习和使用。
文化教学是语言教学的一部分,是要为语言教学服务的。文化教学以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为主要目的。《英语课程标准》把“文化意识”作为基础英语教育阶段的目标内容之一,并在目标描述标准中详细描述了文化意识的具体内容。那么,什么是文化意识呢?文化意识指对目标语文化的社会规约、价值观、信念的知晓。②那么,又如何培养高中生的文化意识呢?教师应注重跨文化研究,以便在讲授英语语言知识的同时,能恰到好处地介绍英语国家的文化背景材料,给学生营造一个利于语言学习的氛围。在课堂上实施文化意识的导入,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要让学生掌握与词汇有关的文化内容
词汇是语言的基本要素之一,是语言系统赖以生存的支柱。英国著名语言学家Wilkins说过,没有语法不能很好地表达,而没有词汇则什么也不能表达。③词汇又是语言中最活跃的因素,词汇常能反映该语言群体的思维方式和社会生活的变化。随着社会的发展,新词会大量地涌现,而一些旧词又会被淘汰。词汇反映文化,是文化的载体。
词汇的理解涉及有关英语国家的文化背景知识,英语中的许多词汇与中国的文化有着截然不同的含义。因此,在词汇教学中应该适当地给学生文化信息的输入。例如:“peacock(孔雀)”在中国文化中是喜庆的象征,人们认为孔雀开屏是大吉大利的事,而“peacock”在英语中的意义表示一个洋洋得意、炫耀自己的人,如“the young peacock(年轻狂妄的家伙)”“as proud as a peacock(骄傲的人)”等。再如,英语中的green指“嫉妒”一义,通常用green-eyed,而中国人则用“红眼”或“眼红”来表达这一意义。在中国文化中,“龙”被认为是一种图腾,是权力和尊严的象征,而西方国家的dragon不同于中国传统形象上的龙,被认为是邪恶的化身,因此在翻译相关“龙”的词语要注意避免引起本族语的歧义,例如:“亚洲四小龙”我们应该译成“Four Asian Tigers”。
英语中的许多词汇,尤其是习语、典故等,也承载着一定的文化意义。如:Achilles’ Heels(阿基里斯的脚后跟—表示某人唯一致命的弱点)、Pandora’s Box(潘多拉的盒子—指一切灾难之源)等。同时,还需广泛学习谚语。谚语是各个民族智慧的结晶和经验的总结。比如:A fall into a pit, a gain in your wit(吃一堑,长一智);A friend in need is a friend indeed(患难见真情);A good medicine tastes bitter(良药苦口);All rivers run into sea(海纳百川);An apple a day keeps the doctor away(一天一苹果,医生远离我)等。学习谚语,不但有助于增强对不同民族文化的了解,从中受到教益和启示,而且精炼的语言对学习者也会有很大的帮助。
二、要让学生在阅读中了解课文的文化背景知识
文化背景知识是指在英语教学中出现的与阅读教学内容密切联系的一些历史背景、风俗习惯、宗教信仰等。在英语阅读教学中,所选的阅读教材大多会涉及到相关的文化背景知识。有的课文选自英美原著,带有浓厚的英美文化色彩。有些阅读文章的主题范畴生疏,文化跨度较大会对学生的阅读造成一定程度的影响。如果仅仅就语言本身进行教学,往往会起到事倍功半的效果。
在课文中涉及到关于历史背景、地理知识的文章,例如:在高一阅读教材 My First Ride on a Train这个单元中,涉及到了澳大利亚这一文化背景知识。因此,老师在授课时可以通过一些辅助材料对澳大利亚的历史、地理和人文知识做稍微详细的补充说明。在增加学生阅读兴趣的同时,使学生进一步理解文章的内容。
宗教问题对中国学生而言是一个难点,也是个重点。在教学时,教师有必要让学生了解英美国家所信仰的宗教及其宗教文化,否则学生在阅读中就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障碍。④例如:在阅读课文中出现的“He can be relied on. He eats no fish and plays the game.” 在缺乏宗教文化知识的情况下,这句常使一些学生感到困惑,为什么他不吃鱼经常玩游戏就可靠呢?实际上,“to eat no fish”出自一个典故,在英国伊丽莎白女王时代,基督教为了表示对政府的真诚,拒绝遵守反政府的罗马天主教在星期五只吃鱼的习俗。因此,此短语表示忠诚,而“to pl" ay the game”和“to play fair”同义,所以这句话的意思是“他为人忠诚,而值得信赖”。西方有许多国家都信奉基督教,因此《圣经》的许多典故都会被应用到文章中。教师应该给学生介绍诸如典故的来源以及暗含意思,以帮助学生理解。如:Judas kiss(犹大之吻),Garden of Eden(伊甸园),Covenant with Noah(不可背弃的盟约)等。
文学方面,比如在英诗西风颂中,著名诗人雪莱用优美而蓬勃的想象描写出了西风的形象,赞美了西风。而谈到西风时,我们不禁会联想到的是来自西伯利亚的寒流,却不是那温暖的、令万物复苏的春风。因此,学生会对原诗的理解产生一定影响。
三、要让学生将中西方文化差异应运于跨文化交际中
跨文化交际指具有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之间的交际,因此跨文化交际能力除具备一般的交际能力要求外,还必须具有跨文化交际意识和能力。⑤学习外语的最终目的在于运用外语进行交际,而学生缺乏文化意识会影响跨文化交际的效果。这就要求教师在平时的教学课堂上应尽可能地让中学生多的用外语进行交流,并让学生将文化意识应用于跨文化交际中。
在汉语中日常交际说:“老师好!”“老师早!”在这里“老师”不仅是称呼语,还是尊称。但是,在英语中teacher却绝不可以作为称呼语,也不是尊称。在英语国家,中小学里一般是在姓前冠以Mr,Mrs或Miss,称呼教师。⑥中国人见面就喜欢问“吃饭了吗(Have you had lunch)”或者“去哪里(Where are you going)”之类的话。这并非是问句,只是寒暄语而已。而英语国家见面打招呼是会说“hello”,“How are you”,“What good weather”之类。要让学生明白中国人与英语国家人士初交时谈话时禁忌的一些话题有:对方收入、年龄、宗教信仰和婚姻状况等。
另外,由于汉英文化的思维方式存在很大差异。汉语文化深受儒家思想的影响,讲究克己谦和;而英美国家的人则不同,他们很乐意接受对方的赞许。这种思维方式的差异会在交际中产生误会。如:
Foreigner: Your watch is so nice!
Chinese student: No, it’s just so-so.
Foreigner:…(at a loss)
一、前言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学生的角色往往是纯粹的知识接受者,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和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往往被轻视或忽略,这样的情形持续一段时间后,学生的问题意识也就越来越薄弱。
但是随着新的课程标准的颁布与实施,对教育教学活动目标的要求已经不再仅仅停留在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的掌握层面,而是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就给目前各学科的教育教学活动提出了严峻的挑战。数学自然也不例外。
二、数学教学中学生问题意识的现状分析
为了顺利完成本课题的研究,进一步了解数学教学过程中学生问题意识的现状,笔者走访了部分中小学,情况并不容乐观。虽然从新课程标准的颁布到现在已经有一段时间了,然而很多一线教师的思维方式依然停留在传统的教学层面上,具体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第一,为了完成教学进度,使学生能够在各类考试中获取较为优异的成绩,恨不能将自己所有的知识都传授给学生。然而,他们却忽视了学生的承受力和接受力。尤其是当教师在传授新知识点时,也许教师在课堂上的讲解可以使学生很快就能加以理解。但是,当学生自己运用的时候,却不知从何处下手,无法实现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和统一。
第二,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所采用的教学方法较为单一,不仅很难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很难是学生真正领悟到一些知识点的本质与内涵。试想一下,学生连学习的兴趣都没有,问题意识又从何谈起呢?
三、数学问题意识的重要意义
数学问题意识的培养之所以会引起众多专家、学者的广泛关注,是因为问题意识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和积极的意义。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社会对于人才有着越来越高的要求。当今社会,真正的人才应该具有较强的自主学习能力。这种能力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而是在具体的教育教学活动中逐渐建立起来的。问题意识恰恰与这种能力的提高有着密切的关系。如果学生在进行数学学习的过程中,不仅能够带着问题去学习,而且对于自己不懂的问题敢于提问,经过一定时间的努力后,学生的问题意识提高了,其自主学习能力在这样的思考—提问环节中也不知不觉得到了提升。
四、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策略
(一)营造轻松、和谐的课堂氛围。
在数学的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应该尽力营造一种轻松、和谐的氛围,为学生的“发问”奠定有力的基础。为了进一步验证课堂氛围和学生提问之间的关系,我曾做过这样的对照实验:将学生分成人数相等的普通组和实验组。在给普通组学生上课时,我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即以我的讲授为主,学生几乎没有机会进行讨论和思考;但对于实验组的学生,我采用教学模块的方式,即首先提出我本堂课的教学内容,然后将学生进行分组,让学生以小组的方式进行讨论,并参与到学生的讨论之中。在课堂上,学生与我争论的局面屡见不鲜。经过两个月的实验后,得出了这样的结论:实验组的学生所提出的问题不见在数量上多于普通组的学生,而且在质量上也要优于普通组的学生。(表1)
从上述图表中,我们不难发现实验组的各项数据都要优于普通组,这不仅仅是因为我打破了传统的教学方式,更为主要的是,在与实验组学生的争辩中,一种和谐、融洽的学习氛围悄然形成。
(二)创设一定的问题情境。
当学生具备了最基本的提问意识后,教师应为学生创设一定的问题情境,使其有提出问题的机会和可能。例如,在一年级“空间与图形”的课程教学中,教师可以将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和圆摆放在一起,根据以下步骤进行图形教学:
(1)大家能分别说出每个图形的名称吗?
(2)这些图形各有什么特点呢?
(3)闭上眼睛,摸一下这个图形,你认为这是什么图形?
(4)你能用尺子在自己本子上把这个图形画出来吗?
通过一步一步的引导,教师以有趣的方式将各个图形的特点进行讲解,让学生积极参与到该课程的学习之中,避免教师上课与学生的学习脱节,让学生逐步学会图形的辨识、特点记忆和图形的绘制。通过这样的情境创设,不仅有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也给学生了提供了提出问题的机会和可能。
事实上,学生数学问题意识的培养并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够实现的事情,它需要多环节的共同努力。但是,作为一线的数学教师,我们首先应对问题意识给予充分的认识,只有这样,我们才有可能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促进学生问题意识的建立与维持。
参考文献:
我国目前教育形式下,对中学生意志力的培养尚显不足,对于这些知识储备尚浅的中学生来说,在语文教学中培养意志力是最可行的途径之一。但是,在语文教学中对学生意志力的培养还存在很多的问题:
1.缺乏对学生意志力培养的评价机制。
面对我国现行的教育体制,不难发现应试教育的弊端,然而尽管如此,在“中考”,甚至是“高考”的巨大压力下,评价学生的好坏,完全是依赖分数的高低。而学校的优劣也完全依赖升学率的高低来评判,这就造成了学校和教师只注重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而忽略了与学生成长息息相关的重要因素的培养,其中意志力的培养就是在现代中学生教育中被忽视的问题之一。
2.教师对提高学习成绩认识的不足。
在很多中学语文教师看来,提高学生的语文成绩就在于学生花费多少时间在语文的温习和学习上,他们认为,只要拉长了学生的背诵、默写时间,就能够提高成绩。虽然我们不否认这种方法的可行性,但是如果对问题更深入的研究,就能发现不同学习成绩的学生在长时间的语文学习中所掌握的知识量是完全不同的。对于成绩较好的学生,自觉地完成老师布置的学习任务,并利用剩余的时间发现己存在的不足和问题,并对学习的薄弱环节进行针对性的训练,以求最大程度的提高;而对于学习成绩较差的学生来说,他们完全是被动的学习,如果再加大学习的时间反而会让他们失去学习的兴趣。因此,学习的时间长短并不是决定成绩好坏的关键因素,但相反,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是否具有坚韧的、持久的意志品质就是关键所在。由此看来,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意志力与提高语文成绩还是有密切关系的。
3.教师自身的意志品质对学生的影响。
在很多电视采访节目中,我们常常看到一些名人在提及影响或改变自己人生的关键人物时,都会非常感慨的想到自己的中学语文老师。因为,对于中学生来说,正是意志、情感形成的过渡时期,他们常常将自己的语文老师当作自己学习的榜样或者是生活中的偶像,因此,中学教师自身的意志品质将直接影响着中学生的成长和发展。而现在的中学教师,很多都缺乏对这份职业的热情,也缺乏教学的积极性,自己的情绪带到课堂上这些不良现象也常常会把自己的职业形象,都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每一个学生。
二、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意志力的必要性
人的意志力不是天生就存在的,而是在后天的学习和生活中培养的。意志力的形成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意志力对学生学习成绩的提高和素质的培养至关重要。
1.意志力能够克服中学生的思维懒惰。
在语文教学中,每当教师要求学生用新的理论和知识结构来解决新的问题,学生们往往觉得无从着手,因为他们习惯了过去学习中形成的思维定式,不愿意思考,只是等待老师的答案。而语文教学中学生意志力的培养就能够很好地克服学生懒惰的行为,依靠自身的意志力就能够坚持不懈的去探索问题的本质,以求更多的发现。
2.意志力能够增强中学生的识记能力。
在这个年龄段的青少年,对任何新鲜事物都抱有好奇心,对于一些明星的事迹,流行歌曲的记忆都不在话下,但是如果让他们无意识地记忆语文知识就难得很多。因此,无意识记忆就有着这样的局限性,因为在中学生的语文教学中,很多知识都难以让学生产生兴趣,当然也难以让学生能够在无意识的情况下记忆。所以说,对于语文知识的学习,有意识的记忆才是关键,要做到有意识的记忆,就必须有意志力的参与,只要有意志力的强制,才能让中学生避免很多不良因素的干扰,也能增强识记效果。
3.意志力能够维持中学生的注意力集中。
一般来说,中学生在学习时的注意力集中程度不高,注意力不集中,就会导致学生听讲时会漏掉很多重要的知识点,长时间的积累下来,在考试中漏洞百出也是在所难免的。据统计看来,中学生在初一的时候是注意力最不稳定的时期,尤其是男生,他们好动、好奇的天性,更容易被其它因素干扰。因此,在这个时期,教师应该通过意志力的培养抓住学生的注意力,强制学生不要被学习之外的事物干扰或分心。这样不仅能够使听课效果更佳,也势必会提高学生的语文成绩。
三、语文教学中对学生意志力培养的方法。
1.设定培养学习语文意志力的目标。
对于教师不仅要培养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同时也要培养学生学习的是自主性,一般来说,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一定要有自己的想法,无论对错,也都要有自己思考问题的方式,要有独到的见解,不能一味的盲从他人的想法。只有自觉,才能真正让学生提高自主学习语文,提高成绩,才能让学生真正的喜欢上语文这门学科的学习。
2.明确培养学习语文意志力的原则。
人的意志力不是天生就存在的,因此,学生学习语文的意志力要不是天生就有的,这是需要教师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循序渐进的培养学生的意志力。当然,这是一个缓慢的过程,因为人的意志力的培养就是从简单到复杂,从软弱到坚韧的,所以,在对学生意志力的培养上,一定要耐心,从一些简单的事情人手,不能急于求成,这样只会适得其反。也就是说,意志的形成是缓慢的,教师应该针对学生的心理特点进行教育,逐步培养和锻炼学生的意志力。
目前,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大约有一多半的时间是分配在阅读方面的。即便如此,在考试时学生对于现代文阅读方面的能力却依然不尽如人意。因此,若想要从根本上提高初中语文的教学效率,那么首先要加强学生的阅读能力以及问题意识的培养。
一、认真聆听,平等交流
教师要学会耐心倾听学生提出的问题,认真解答,在学生提出问题时,切记不可漫不经心,即使再简单的问题也不要嘲笑学生,一定要鼓励学生敢于发言和提问,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和上进心,让学生乐于发现问题,寻找答案。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也要与学生建立起和谐的师生关系,与学生进行平等的对话。只有使学生感受到教师的平易近人和和蔼可亲,才能使学生更善于发现问题,大胆质疑。
二、为学生营造和谐的课堂氛围,使他们“敢于问”
美国心理学家罗杰斯指出“学生只有在紧密、融洽的师生人际关系中,才能对学习产生安全感并能真实地表现自已,充分表达自己的个性,创造性地发挥自己的潜能。”许多学生在课堂上不敢提问,主要是因为有心理顾虑。他们担心:我这个问题是不是太简单了?会不会被同学讥笑,被老师批评?或者又会想:我的问题会不会老师答不出来,让老师下不了台?……所有这些担心心理,都禁锢着学生,使学生有疑不敢质、有问不敢提,久而久之,便使学生有了问题也不提问。因此,语文课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就必须努力为学生创设一个宽松和谐的课堂环境,营造一种安全自主的交流氛围,消除学生的紧张感、压抑感。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应该和学生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教师放下“师道尊严”的架子,与学生沟通,做朋友,变师道尊严的师生关系为教学相长的朋友关系;尊重学生的提问,应鼓励学生标新立异,乐于听取学生的不同问题,即使这个问题过于简单和幼稚,教师也要认真对待,耐心解答。多鼓励、少批评、杜绝嘲讽,构建一个“问比不问强”的课堂氛围,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使学生“有疑”敢问。
三、激发学生旺盛的求知欲,使他们“乐于问”
当前语文课教学中,许多学生既不愿意回答老师的提问,也不愿意去思考问题、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其中一个主要原因就是学生缺乏学习的动力和旺盛的求知欲,缺乏思考的兴趣。苏霍姆林斯基所说:“如果儿童没有学习的愿望,那么,我们的一切设想、探索和安排都将成为泡影,变成没有生命的木乃伊。”这说明旺盛的求知欲是学生主动提问的重要条件。所以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激发学生对知识的渴望,引起他们的求知兴趣,从而引导他们发现问题,提出问题③。教师可以充分发挥初中生好表现的特点,通过引入各种形式的语文教学活动来激发学生的兴趣和特长,鼓励学生用自己的方式去感受语文,感受生活;教师要敏锐地联系发生在学生周围和身边的实际问题,使每堂课都有新异的信息,并通过图画、录像、多媒体等多种教学手段来让学生感受,尽量避免知识内容的枯燥和学习方式的格式化;教师要使学生始终处于存疑的状态,将“问号装进学生的头脑里”,进而让思想“在学生的头脑中产生出来”。这样可以将学生置于“愤”、“悱”的状态之中,只有学生出现疑惑才能体会到“发”时的惊奇和探究的乐趣,让他们从中感受到探索的喜悦,从而乐于提出问题。
四、为学生设置问题情境,让学生“能问”
中学生虽然有一定的独立思考能力,涉猎信息的范围较广,但由于认知水平的关系,提出问题的能力仍然有限,加之教材所选课文的单一性与复杂性特点,也使得学生不能很好的理解课文进而提出问题。所以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有目地地精选一些课外类文、美文,有意识的给学生提供激发想象的材料⑤,从而加强知识的突出性,典型性,使学生通过自我总结探索,能够更加深刻地体会文章的内容要点与思想感情;教师可以在教学中,初步敏锐地构建一些疑点,大胆放手,让学生主动去探索,积极去思考;教师要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质疑问难的氛围,让学生警觉问题时时处处都存在,提倡鼓励学生质疑问难,使学生由“不知有疑”到“处处有疑”,通过引导使学生逐步做到有疑可问、有疑要问。从而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逐渐成为真正的知识的发现者、研究者和探索者。
从语文教学大纲的演变就可看出各个不同时期作文教学思想的变化:1963年教学大纲初步构建以文体训练为中心,是追求训练的序列性、系统性的作文训练体系,写作训练按照三大文体,进行由简单到复杂的循环往复和螺旋上升的训练,这种文体训练体系导致作文训练日益窄化和机械化;1996年颁布的《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语文教学大纲》,文体作文训练开始被淡化;2001年颁发的《语文课程标准》对文体知识则只是轻描淡写的一带而过。
新课标理念下的阅读教学更多的是人文性的剖析,多元化的解读,很少注意文体本身的教学。再加上近年来,由于起着指挥棒作用的中、高考作文大多是话题作文或者材料作文,且要求文体不限,更是造成了作文教学淡化文体的负面影响,很多老师把淡化文体等同于不要文体,造成大量四不像的作文出现。学生的作文,甚至有导向作用的满分作文中,为数不少的一部分是类似快餐文化的‘杂色’作文,或出现记叙文议论化,或议论文记叙化,或散文杂感化的现象。记叙文失去了其动人的感性美,议论文失去其深刻的理性美,散文则失去其耐人玩味的意境美,要从根本上解决这些问题,就必须从文体训练入手。
二、学生文体意识养成的途径
在写作教学中,语文教师要掌握写作教学的规律,既要让学生在阅读中形成多样化的文体意识,又要让学生能够在写作中形成强烈的文体感。
首先,可以通过阅读教学文体意识的迁移来培养学生写作的文体意识。
在阅读教学中,要让学生学会辨别文章的不同体裁,对各种类型的文章都要有较好的感知力,初步建构起自己的文体意识体系,同时能将阅读获得的文体知识、技能和方法应用于具体的写作活动中,使他人的写作经验向自己的写作能力转化。在实际的教学中,教师可以采用以读促写的策略,教师通过对课文表达形式的透彻领悟, 对各类文章特征的深入挖掘,激活学生文体意识,让学生熟悉并掌握各种文体特征的相关知识,并且下意识地运用到写作中,使学生在读中“悟文感”,写中“出特色”。例如:学习议论文,可以通过阅读、揣摩范文, 从中积累一些有关议论文的写作技巧知识,并让学生尝试模仿和创作。
第二,要注重在写作实践中培养学生的文体意识。
特定的内容决定了所应采用的文体,这是写作的自然之势。文体学习应该是学习写作初期的必经之路,因此要进行恰当的文体作文教学训练。新课标理念下的初中语文教材把作文教学集中于综合性活动学习中,渗透于阅读教学中,但整体上又没有完整的训练体系。在实际教学中作文又是可松可紧的软任务,缺少作文训练计划,没有训练梯度,很多学校从初一刚开始就紧扣中考,中考考什么,就练什么。不去按文体的各自特点进行系统的规范的训练,致使学生文体意识不强,文体界限不清。即使有的教师没有忘记文体规范的训练,但也往往是把各种文体程式化,教给学生静态的文体理论知识,长此以往,机械僵化而耗时低效就在所难免了。
新课标要求学生能“写记叙文,做到内容具体;写简单的说明文,做到明白清楚;写简单的议论文,努力做到有理有据;根据生活需要,写日常应用文。”对初中学生而言,应该着重进行记叙文、议论文的文体训练 ,只有先打好这两种文体的基础,才能写好其他文体。教师可以根据初中三个年级所需要掌握的文体要求,分阶段有针对性地培养初中生的文体意识,并按年级来分阶段阶梯式地进行训练,逐步培养初中生写作文体意识。
第三,文体意识的培养应伴随着思维训练。
写作不仅是运用语言技巧能力的训练,而且也是一种是思维能力的训练。文体训练的实质是思维训练,因此一切作文训练都必须伴随着思维训练。要重视在文体分类训练的框架下有效地发展学生不同文体的写作思维品质。初中记叙文的训练要着重训练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叙事、抒情类写作主要靠的是感性认识,要从培养学生的感受、感知能力入手,最终使学生能够寓感受于形象生动的描写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