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业概论论文模板(10篇)

时间:2023-04-01 10:33:01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林业概论论文,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林业概论论文

篇1

二、高职园林专业教学改革的措施探究

第一,对高职园林专业教学的改革要能够从多方面进行实施,首先要能够对教师的资源能够充分保障,这是将高职园林专业教学水平提升的重要基础。从具体的措施实施上要对园林专业教师的校内培训和校外进修得以有效结合,尽快将现任的教师专业水平得以提升,充分将校内的现有师资得以充分利用,对其实施相互促进共同提高的教学要求。同时也可以派专业的园林专业的教师在园林企业当中进行锻炼,或者是聘请有着丰富经验的园林专家进行到校开展讲座。第二,对高职园林专业教学的目标设计要能够优化实施,首先是对教学的目标要能够确定,结合自身的办学条件来确定一个或多个教学目标,同时也要能够按照职业的要求实施教学方案的设计。教学目标的确定要能按照园林景观设计员的要求,从业务接待以及咨询洽谈等方面加以制定。而在基本的教学目标和拓展教学目标方面要以学生基本专业技能培养作为基础的教学目标,同时进一步的培养学生更高层次的专业技术能力发展。第三,高职园林专业的老师要和园林施工单位保持联系并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在施工实习前可与园林施工单位提前联系并选择较为合适的施工场地,对相关的施工资料尽可能的借阅,然后根据教学大纲来选取具体的施工项目。从具体的施工步骤来说,主要是要能够先进行现场的参观,通过一个课时的时间来对学生讲解园林施工现场的感性知识,例如对现场的地形地貌以及施工条件等要能够有相应的了解。然后就是进行课堂讨论再接着进行具体的讲授,主要是讲述园林种植工程的意义和特征。接着是实施现场实习,结合所讲授的内容进行现场的实施,将施工的程序以及操作的方法等都要能合理化的实施。第四,对高职园林专业教学的考核方式也要能够得到充分重视,构建以个人实践为主的综合考核方式,当前的考核是以理论为主,对学生的实践考核没有重视,所以要能够针对这一问题加强实践考核,可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实践操作和实验等。实践性的教学课程通过单位为考核方式,将平时的表现以及理论和实践等得到有机结合,这样在考核的效果上将会有突出的体现。另外可举办实践活动,在实习过程中对散式实习和聚式实习相结合,同时还要能够和企业进行长期的合作,这样对教学的效果上将能够得到有效提升。第五,对高职园林专业极爱哦学的改革还要能够将案例教学和现场教学等得到融合,通过对典型的园林建设项目的解剖,来引导学生对招投标以及设计等过程加以了解。另外在现场教学方面要能够将课堂放置在具体的施工现场当中对于园林树木学以及园林规划设计等都可实施现场教学。

篇2

本文选择江西省为研究区域,旨在测算江西省2000-2011年林业科技对林业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相关数据主要来自《中国林业统计年鉴》(2000-2011)。

1.2测算方法的选择

本文采取农业部统一颁布的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测算方法———索罗余值法,将其运用到林业领域来测算林业科技进步贡献率,其依托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对其扩展,变换模型,具体推导过程如下。式中Y代表林业总产值,At代表某一时期的技术水平,t表示时间变量,L、K分别表示劳动力、资本的投入数量,α、β分别表示劳动力产出、资本产出的弹性系数。在农、林业生产中,土地是必不可少的生产要素,林地是土地的另一种表现形式,为了测算林业科技进步的贡献率,纳入土地这一生产要素,并且假定科技进步是中性的,参数随时间而变化。

1.3指标选择及数据的处理

1.3.1产出指标。选取江西省林业总产值作为产出变量,即一产、二产、三产产值之和。

1.3.2投入指标。①资本投入(K)。由于《中国林业统计年鉴》上只提供了林业固定投资额,考虑到数据的可获得性,本文采用林业固定投资完成额来近似表示林业投资。②劳动力投入变量(L)。林业劳动力是林业生产投入的重要因素,由于很多地区林业从属于大农业之中,纯粹从事林业生产的人数较少,故难以准确计量。本文以营林劳动力和林业系统从业人数之和表示劳动力投入变量,营林劳动力投入根据大农业总产值、林业总产值和大农业就业人数的同比换算;林业系统从业人数为各地区分行业部门中林业系统年末就业人数。③土地投入变量(S)。林地是土地的一种表现形式,选取林业用地面积作为林业生产中林地的投入变量。林地是林业最基本的生产资料,但是,林业用地投入面积比较稳定,林业用地的增长率接近于0%,所以,本文不考虑林地增长率对林业产值增长率的影响。

2结果分析

2.1弹性系数的确定根据以上测算方法,测算林业科技进步贡献率之前首先要确定各要素的弹性系数,为测算出各要素的弹性系数,采用2000~2011年江西省统计数据拟合生产函数,为避免多重共线性对参数估计的影响,假设规模报酬不变(即假设α+β+γ=1),在(2)式两边同时除以L,则有下式。由表1可见,将林地投入面积作S为变量,结果不理想,无法通过显著性检验。由于历年江西省林地投入面积变动性不大,因此可认为林地投入面积S为常量,根据农业部科学科技与质量标准司的《我国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测算方法》中规定,将土地的产出弹性定为0.25。根据上述结果,可以计算出2000~2011年间江西省资本弹性系数为0.29,劳动力弹性系数为0.46,林地面积弹性系数为0.25,林地面积的增长率接近于0,可以忽略不计。

2.2各要素对林业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研究通过对江西省1995~2010年相关指标数据进行测量,相应计算出各年江西省科技进步增长率、资本、劳动力、土地、科技进步贡献率。在计算过程中,农业总产值、资本投入均是以1991年为基期折算后的值。同时,为了消除气候等因素对产出变动的影响,各投入指标均进行3年平滑处理。由于现在还不知道2011年的投入指标,因此,在计算2010年指标是用2009年与2010年的平均值代替。测量结果详见表3。从上面的数据可以分析:第一,从弹性系数方面分析。劳动力弹性系数为α=0.46,资本弹性系数为=0.29,林地投入弹性系数为β=0.25,即劳动力投入、资本以及林地投入每增加1%,林业总产值将分别增加0.46%、0.29%、0.25%。这说明江西省林业产出的增长对劳动力投入的依赖性较大,在三个弹性系数中劳动力投入的弹性系数最高,是资本投入弹性系数的1.58倍,是林地投入弹性系数的1.84倍。因此,可以从增加林业劳动力就业人数、增大资金投入等来增加林业产出。第二,从林业总产值、劳动力、资本、林地的增长率来看。江西省林业经济稳定增长,林业总产值总体增长率比较稳定;林业从业人员逐渐增多,其劳动力增长率逐年增大。林地、资本则波动很大,资本增长2002年最大,2005年最小;林地面积因为在短时间内变化不大,几乎零增长。如图1所示。第三,从劳动力、资本、林地对林业总产出方面分析。江西省在2000~2011年11年间各投入要素对林业经济的贡献率均值由高到低依次是资本、科技、土地和劳动。江西省林业经济总产出的增加,主要取决于资本投入和科技进步两个因素。除劳动力投入贡献率曲线比较平稳以外,其他各投入要素的贡献率很不稳定,数据不全面是影响结果的原因之一。如图2所示。资本贡献率所占的份额最大,在1995~2010年平均值为70%。这表示,是相对于林业经济总产出年均26%的增长率,由于资金的年均增长率达到52%,掩盖了其他因素的作用。科技进步贡献率所占份额第二,平均值为36%,江西省林业科技进步对林业经济发展有巨大的推动作用,2004年以及2005年江西省林业科技进步贡献率比较高,分别为98.25%和120.22%,这可能是由于江西2003年实施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大大加大了科技投入。而2002年、2009年和2011年反而出现负值,分别为-106.99%、-68.71%和-37.53%,出现负值可能是因为虽然近几年江西省林业经济发展迅速,政府不断加大对研发财政投入、提高林业科技成果转化率、对农民进行培训并且调整产业结构,但由于林业基础薄弱,林业科技进步主要还是依靠加大财政投入来拉动,因而出现投入多有效产出少的现象,但这并不说明林业科技进步对江西省林业经济增长没有发挥积极的作用。劳动力贡献率为-9%,这表明江西省林业从业人员数存在过剩现象,隐蔽性失业制约着江西省林业经济综合生产力水平的提高。林地面积贡献率平均值为12%,林地面积投入增长率呈不规则变化。这是因为一般林地面积都是5年清查一次,在5年内林地面积不会发生改变,而在上一个5年或者下一个5年会发生变化,导致林地面积呈现不规则的增长。

3对策建议

3.1转变思想观念,树立“科技兴林”意识科技兴林是一项基本国策,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以前的林业都是“靠天吃饭”,当前,科技迅猛发展,科技作为第一生产力不再是一句口号而是逐步成为现实。因此,应该扭转人们对林业科技认识的误区,确立科技兴林的基础地位,改变过去林业靠天吃饭的传统思路,将科技作为改造传统林业、建设现代林业的核心力量。重视林业科技的宣传,破除传统的思想弊端,建立起科技兴林、科技强林的林业发展观念,从内心真正重视林业科技,从根本上转变林业发展思路,将科技兴林作为林业发展的基本思路。

篇3

当前,我国风景园林事业正面临着新的形势与挑战,对风景园林人才培养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在风景园林人才培养过程中,毕业论文无疑是实践教学环节中最重要的一环,对促进学生的专业综合能力提升具有显著作用,因此,加强对毕业论文实践教学环节的改革研究有助于检验教学中存在的不足,进而增强专业教学效果,同时,对风景园林专业内涵的提炼与发展均具有重要且深远的意义。目前,针对风景园林毕业论文的研究文献较少,主要集中在风景园林毕业论文问题与对策[1-2]、风景园林毕业论文指导方法[3-4]、风景园林毕业论文质量管理等几个方面[5-6]。笔者通过对安徽科技学院近5届(2016-2020)风景园林毕业论文进行分析研究,针对存在的共性问题,重点对风景园林毕业论文教学改革及能力培养进行了研究探索,为进一步提升应用型高校风景园林毕业论文质量,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理论、知识和技能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供参考与帮助。

1风景园林专业毕业论文现存问题

1.1学生做毕业论文的热情不高

风景园林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和创业精神的高素质应用型专门人才,能够从事风景园林规划设计、施工管理等相关岗位的工作,对学生的专业知识与实践能力要求较高。在实际调研过程中发现,很多学生还存在被动学习的习惯,求知欲不高,对风景园林行业缺乏必要的了解,甚至在少部分学生中还存在“毕业论文是一门课程、一份作业”这样的概念,没有对其给予足够的重视,因此,在毕业论文上花费的时间和精力较少。部分学生抱着一种能通过即可的心态,“东拼西凑”“敷衍塞责”“糊弄过关”的情况依然存在。另一方面,指导教师数量偏少的现状也导致了指导教师精力投入不够,不能做到对所指导学生及时有效地深入指导和管理,以上两个方面可以说是导致毕业论文质量下降的主要原因。

1.2毕业论文选题不够科学合理

笔者对安徽科技学院风景园林专业2016-2020共5届(416人)毕业论文题目进行统计分析,从结果来看,毕业论文选题过于集中,选择城市公园、广场和居住区景观规划设计作为毕业论文题目的最多,能够占到70%~80%。很多题目都是真题假做或假题假做,真题真做的少之又少。学生在毕业论文选题上比较随便,没有从实际项目中出发,所以导致设计内容流于形式,而毕业论文选题范围过大的问题占比也比较高,有的规划面积达到十几公顷至几十公顷,在毕业论文有限的时间内,规划如此大尺度的场地是不可能做到详细规划的程度的,只能达到概念性规划层级。综合以上内容能够发现当前风景园林毕业论文脱离实际情况的现象依然存在,而如果任由这种现象继续发展下去,将会导致毕业论文的实际意义和价值欠缺,最终的结果会是毕业论文将成为一项可有可无的工作。

1.3毕业论文标准不够完善

目前针对风景园林毕业论文标准要求较低,且研究深度要求不够。以规划设计类毕业论文为例,文字部分要求不少于5000字的设计说明,图纸部分则要求包括区域位置图、现状分析图、总平面图、鸟瞰图、功能分区图、交通分析图、植物配置图、节点平面详图、节点效果图、竖向设计、意向图等,可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增减,但应不少于八幅A3图。论文标准不高导致部分学生的毕业论文图纸数量过少和深度不够,甚至有个别学生以“总平面图+意向图”的方式来应付。

1.4毕业论文存在重图纸、轻实际的现象

毕业论文流于形式,很少与实际工程项目相结合。重图纸效果,轻实用功能的现象比较明显。部分学生将大部分精力花在如何提高图纸表现艺术效果上,过于重视规划图纸的表现效果,从而忽视了对场地设计对象的详细设计与分析,没有真正有效地解决实际问题,致使设计方案中存在较多不够合理的地方。部分学生的毕业论文中虽在文字上提到了“以人为本”“生态优先”等规划原则,但在其图纸表现中却看不出这方面的考虑,重视表现及整体效果,忽略细节设计与表现,这种现象也比较常见。这在一定程度上与设计行业的大环境相关,但作为风景园林专业来讲必须要考虑实际问题,研究如何通过规划设计解决实际问题,满足人们对美好生活环境的需求。风景园林学科的特点是科学与艺术并存,但在规划中不能过分强调艺术效果而忽略实际使用者的需求,也不能只考虑实际功能而舍弃艺术,二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1.5毕业论文专题化研究比例过少

从近五年毕业论文统计情况看,风景园林专业毕业论文进行专题化研究的比例过少,某某公园、某某居住区、某某广场景观规划设计的题目比例最多,而针对于如儿童活动场地景观设计、公园景观小品详细设计、风景区植物种植详细设计、住区水景详细设计等相关的题目几乎没有。毕业论文研究深度不够,缺乏综合性与系统性,往往停留在概念性规划的层面。此外,图纸数量偏少、表现内容过于简单、规划设计深度不够等问题的存在也能够反映出当前风景园林专业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还很不够,与用人单位对人才的要求存在一定差距。

2风景园林毕业论文改革的途径

2.1重视学生综合能力的锻炼与培养

风景园林人才培养方案中设定了学生在毕业时应达到的能力需求,其中有文献研究、规划设计与图纸绘制、相关绘图软件应用等方面的能力,同时,能够综合应用理论知识,发现问题并对实际问题进行分析、规划设计的能力,从而有效解决场地所存在的问题。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始终将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放在首位,坚持立德树人、教书育人的根本任务,不断修订与完善人才培养方案;同时,在论文指导过程中,也应时刻关注学生的实习效果与学习状态,加强过程管理,关注学生按规范完成毕业论文的能力。在毕业论文选题指导上,要求学生选择难易程度适中的题目,能够保证有足够的时间来完成,如果难度过大,则不能保证毕业论文质量,在论文完成过程中,要给予学生创造性的发挥空间,提高毕业生的整体素质,毕业后学生能够很快进入岗位角色。

2.2鼓励学生参加学科竞赛

篇4

三年制临床医学专业就业主要面向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据《中国卫生和计划生育统计年鉴2013》记载,2012年我国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执业(助理)医师大专学历者占41.0%,乡镇卫生院执业(助理)医师大专学历者占41.4%,可见专科层次医疗卫生人员是基层卫生机构的主力军。为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输送高素质实用型医学人才,我校临床医学专业于2010年实施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公共卫生课程也随之进行创新改革,现报告如下。

1改革背景

为顺应人民健康需求增长和深化医药体制改革要求,我国于2009年启动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以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逐步均等化。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包括乡镇卫生院和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是开展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主体机构。在该背景下,基层医疗机构承担的工作任务逐步从过去单一的医疗服务转为医疗服务和公共卫生服务并重,即要求基层医疗卫生人员必须同时具备开展基本疾病诊疗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能力。目前,我国大部分农村基层医疗卫生水平低下,基层医疗卫生人员数量、素质、结构均不能满足人们的基本需求。在许多乡镇卫生院,可胜任医疗卫生服务工作的人员严重缺乏,明显阻碍了农村基层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何坪[1]等人对重庆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乡镇卫生院等基层卫生机构进行调研,以评价专科临床医学专业毕业生实际工作能力。结果表明,重庆市基层医疗机构全科医师数量及能力均处于较低水平,几乎没有专业的全科医师;三年制临床专业毕业生临床基本诊疗能力不强,开展公共卫生服务不力,缺乏相关理念、知识和技能,难以独立开展和全面承担相关工作,素质普遍偏低,自我职业归宿感也较低。同时,《教育部、卫生部关于实施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的意见》《教育部、卫生部关于实施临床医学教育综合改革的若干意见》《国务院关于建立全科医生制度的指导意见》[2~4]等的相继出台,对临床医学专业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专科医学教育应以“3+2”模式着力培养全科医生,即在欠发达的农村地区工作的三年制医学专科生,毕业后接受两年的临床和公共卫生技能培训。以“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和基本医疗服务”为重点,强化临床实践技能以及全科医学知识培训,并将其作为三年制临床医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核心。

2改革措施

根据“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的目标任务,临床医学专科教育应围绕农村医疗卫生服务“预防、保健、诊断、治疗、康复、健康管理”六位一体的基本要求,深化三年制临床医学专科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优化教学内容和课程设置,强化全科理念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能力培养。为提高临床专业学生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能力与水平,应在原有预防医学课程基础上,针对具体工作岗位能力需求进行必要的建设与改革。在此基础上,我校公共卫生教研室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开展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与内容进行大量调研[5],结合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内容[6],针对临床类学生编写了《基层预防保健技术》教材。教材共十一章,内容即建立居民健康档案、健康教育、预防接种、儿童健康管理、孕产妇健康管理、老年人健康管理、慢性病患者健康管理(高血压、2型糖尿病)、重性精神性疾病患者管理、传染病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和处理、中医药健康管理、卫生监督协管。在编写过程中,将预防医学、健康保健等基础知识与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内容有机融合,并编写配套的实训教材,使实训内容按章节整合;改革教学方法,探讨使用任务驱动教学法进行教学,并聘请基层医疗机构一线人员担任兼职教师进行教学和实训指导,提升课程教学效果;同期开发了课程教学网站,包括课程相关资料及课外学习资源链接,学生可在课后进行自主练习及拓展学习;同时,在临床专业学生顶岗实习中,增加基层医疗机构实习内容[7,8],以进一步培养学生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能力。本课程教学使专科临床类学生能理解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意义,掌握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要求与技能,为以后在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顺利开展相应工作奠定基础。

3讨论

我国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对临床医学专业专科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作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主力军,应同时具备开展基本医疗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能力。在传统的临床医学专业课程体系中,公共卫生课程较少,仅有预防医学一门课程,与基层实际工作结合不太紧密,应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临床医学专业学生公共卫生能力培养。《基层预防保健技术》即是在全科理念指导下,综合采用调研、查阅文献资料、专家研讨等方法,针对临床医学专业专科生开发的基层实用性校本教材,具有一定的创新性,对其他高职医学院校有一定的借鉴作用。该教材根据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内容和要求进行编写,并配套相应的实训教材和网络资源,针对性地提高临床专业学生基层工作能力。在课程教学中应注意教学方法改革与创新,强调实训操作。如在讲解居民健康档案建立与管理时,让每一名学生自己创建一份健康档案,增强学生动手能力;同时在临床见习与顶岗实习中增加相应的基层公共卫生服务内容,以培养真正的全科医师。我校基层预防保健技术课程于2011级临床医学专业开设,并在教学过程中结合国家相应政策规定不断更新,以更贴近实际岗位工作任务。2011级临床医学专业学生实习评价结果显示,学生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意识及能力均较以前的学生有所增强,岗位胜任力有所提高。

综上所述,我校自主开发的基层预防保健技术课程能有效提高专科临床医学专业学生基层公共卫生服务能力,符合专科临床医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但因为是一门新课程,如何使教学内容和方法更贴近实际岗位需求,尚待进一步研究。

作者:王 丹 杨柳清 单位:重庆三峡医药高等专科学校

参考文献:

[1]何坪,邓宇,罗利刚,等.重庆市专科层次临床医学专业培养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J].全科医学教育研究,2011,14(124):3593-3595.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教育部卫生部关于实施临床医学教育综合改革的若干意见[Z].教高[2012]6号.2012-05-07.

[3]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教育部卫生部关于实施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的意见[Z].教高[2012]7号.2012-05-07.

[4]国务院办公厅.国务院关于建立全科医生制度的指导意见[Z].国发〔2011〕23号.2011-07-07.

[5]谭涛,肖智勇,郝坡,等.以需求为导向整合高职高专类临床医学教学内容的探讨[J].重庆医学,2012,41(36):3905-3906.

篇5

思南启动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工作后,各林农纷纷要求并积极参与了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主体改革,在改革的过程中,认真执行和落实了国家就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制定的政策以及技术规程。随之,启动了林业金融服务等一系列的配套改革。特别是林业金融服务这一改革为林农经营者在林业产业发展和营林等生产中筹集资金给予了充分的支持与帮助,有效推动了当地林业经济的发展。

2思南地区林业发展

金融服务改革情况思南根据国家推行的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相关文件和要求,进行了林业金融服务改革,林农可根据林业经营实际情况和发展需求,通过抵押林权来获得营林资金,从而拓宽了筹资渠道,为发展林业经济赢得了有力保障,同时,加快了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进程。

3林业发展金融服务改革对林农营林的影响

林农营林的内部因素是指林农经营者家庭人口特征、家庭收入情况等,而林业发展金融服务改革均会对林农经营者的家庭土地面积以及资金等产生极其深远的影响,它改变了林农经营者的个体资金以及社会支持林业生产资金情况,提高了当地林业金融市场的发展速度。另外,林业发展金融服务改革有利于提高当地林农经营者的信贷资金金额,有利于林农经营者发展自身的林业与林下经济活动,大大提高了林农经营者的经济效益。

4林业发展金融服务改革的具体实施情况

第一,思南地区林业与金融服务中心加强合作。首先,与金融服务中心签订投放林业经营资金的协议;其次,开展林权证抵押贷款试点,并提高对林农经营者贷款金额比例,同时,开辟多种贷款方式,以满足林农经营者的贷款要求。第二,积极建立林业贷款贴息制度,包括贴息范围、贴息率等,并制定出相应政策要求等,保障林农经营者的切身利益。第三,林业局与其他相关部门组成森林资源评估机构,为金融服务机构贷款业务工作开展提供有力保障依据。

5思南地区林业发展金融服务改革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思南地区林业发展金融服务改革对林业经营者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林农可以通过抵押林木而获得经营资金,大力开发多种经营渠道,有效进行林业或林下经济发展活动,但是,林业发展金融服务改革中也存在着以下问题:

5.1抵押贷款中要求林农抵押林权证且提供担保人

由于目前思南地区林业发展金融服务改革中要求林农在抵押林权证时,需要提供担保人。为此,很多林农经营者认为这一改革与农村信用社贷款形式一样,甚至金融服务抵押林权贷款利息要高于农村信用社贷款利息。

5.2没有完善的森林保险制度

我国很多地区均得到了森林保险,并且制定了完善的保险制度,然而思南地区的森林保险制度还存在着缺陷,森林保险不能够真正落实到实处,让当地林农经营者觉得切实利益没有得到充分的保障。

5.3林业资金贷款中需提供实物抵押

林业金融服务中的林业资金贷款是一项刚启动的新服务,还处于摸索、探讨和总结经验的试验阶段,加上林农的思想意识和文化素质的差异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使得金融服务部门在林农申贷林业资金贷款中需提供实物抵押。

5.4森林资源评估费用过高

由于目前森林资源评估涉及到很多部门,森林资源评估费用过高,给林业金融服务的发展带来了一定难度。另外,当地森林资源评估机构资质水平有限,评估的结果与实际相差甚远,因此,得到的评估信息难以具有准确性和可靠性,造成当地林权贷款业务工作正常开展有一定的障碍。综上所述,思南地区林业发展金融服务改革中存在着以上问题,为此,针对这些问题提出如下三点相应对策:第一,林业发展金融服务中心需要合理、适当地调整林权抵押贷款利息,开拓新的贷款方式,方便林农经营者进行林业或林下的经济发展活动。例如:林权抵押贷款与小额信贷结合的新型信贷方式,既解决了林农贷款难的问题,又为国家经济支出降低风险,因此,这种信贷方式值得在林业发展金融服务改革中推广与运行。第二,相关政府部门需要通过各种渠道来推进森林保险保费补偿,为林农经营者的切身利益提供有利保障,帮助他们抵御森林产业中的各种风险,增强他们的信心,同时,对森林保险投保方式进行不断创新,以行政单位组织形式进行实现统一投保,提高当地林农经营者的参保率。另外,加强与先进林业发展地区沟通,积极借鉴他们的成功经验,结合自身发展特点来应用有效经营策略,加快当地的社会经济发展。第三,要提高当地地区森林资源评估水平,保障森林资源评估结果及评估信息的可靠性与准确性,为林业发展金融服务中心业务工作开展提供有力保障。

篇6

1.1森林资源过度开发森林资源是重要的生态资源和经济资源,在维护生态环境和谐、服务百姓民生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客观地说,我国现在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对森林资源仍有大量的需求,再加上林木的生长周期较长,这在一定程度上导致森林资源开发的速度要远远超过森林资源养护的速度,尤其是在过去那种以规模扩张和能源消耗为特征的粗放型增长方式下,这种情况则更为恶劣。虽然当前我国已经积极向集约型增长方式转变,上述情况已经得到明显改善,但仍需要进一步采取措施。

1.2林业产业化程度低产业化是林业经济成熟的重要标志,是优化资源配置、优化产业结构、优化生产方式的有效举措。但当前我国林业产业化区域发展极不平衡,条块分割、分散经营的方式仍十分普遍,规模化经营和健康的林业产业链条尚未形成,一些林区的行业协会也只是处在成立初期,未能真正发挥作用,这必然难以形成优势力量,与外部森林资源市场无法进行有效对接,林业经济自然很难继续向纵深化推进。

1.3林业执法力度不强对森林资源的保护与使用情况进行监督,对于我国林业经济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当前,我国已经构建了以林业基层执法检查站为基本框架的整个林业检查体系,依据相关法律法规对整个森林资源的开发、利用、经营状况进行监察和管理,为推动我国林业事业的健康发展提供了重要保障。但客观地说,我国林业执法力度仍有待于加强,林业执法环境亟待改善,部分林业管理们领导缺乏必要的经济管理知识,部分执法人员素质有待提高、工作能力不足,部分林区工作人员及林业企业的法律意识必须加强,上述情况已经成为制约我国林业经济发展的“瓶颈”。

2改进的几点举措

林业经济是我国经济体系的重要构成,林业经济管理在我国社会主义各项事业发展中占据重要位置,为了更好地推进林业经济管理工作,可以尝试以下几点改进策略:

2.1完善管理制度体系“没有规矩不成方圆”,管理制度就是林业发展的规矩。完善管理制度体系,是做好林业经济管理工作的重要前提。应积极转变政府职能,强化政府在林业经济发展中的服务功能,构建科学、合理、长效的林业管理机制,引导并联合各方利益群体,积极参与林业生产活动;要完善林业产权制度。产权的归属是林业经济发展中最重要的一个问题,只有产权明晰,才能明确在林业经济发展中的责任和权利,使各项工作规范有序推进。

篇7

当前我国的林业造林工程还存在诸多问题。因此在林业造林的过程当中必须要实行严格的管理制度,切实做好每一个环节的工作,扎实的控制好造林管理工作,只有这样才能够确造林工程取得成功。对于提高我国的造林质量,推动我国林业事业的发展也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林业造林工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分析

1.1林业造林规划不合理。由于社会发展对森林资源需求量较大,在经济利益的趋使下森林的生态功能发挥得不明显,直接破坏了森林的生态环境,要想维持森林的可持续利用,必须做好林业规划,需要对森林资源进行科学合理规划,在保护资源的同时对森林环境和森林生态进行保护。防止因不合理地使用森林资源对该区域的生态环境造成破坏。

1.2栽培方法不当。受传统观念的影响,为了使造林地提早郁闭成林,造林初植密度一直偏大。在实际生产过程中,由于间伐审批、工作安排不当、投入大于收入等原因,不能合理及时间伐,致使林分过密、林木生长和林分卫生状况差。同时,病虫害和森林火灾的隐患较大,增加管护难度。因此,科学合理地确定造林初植密度既能提高造林质量,又能减少投入,提高效益。

1.3种苗培育质量不高。林业造林工程质量上存在的问题,最基本的因素就是种苗的培育上出现了问题,种苗质量的好坏决定了成型后林木的好坏。在壮苗培育方面,地市级范围基本上没有系统化的苗圃,往往是依山、依田而建的临时场所,加上技术管理跟不上,管理不严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使得林业造林质量无法得到保障。甚至有时还会出现成活率下降、病虫害增多等严重后果。

1.4管理人员技术不高。林业造林工程是一项长期系统工程,在林地的锄草、施肥、抚育间伐、病虫害防治、防牲畜破坏和自然灾害等都需要一个比较长的过程,需要投入大量的人、财、物才能保障。但我国的造林事业在整个生产过程中都处于边缘行业,植树造林的主体是广大山区群众和临时性的工作人员,人员素质普遍达不到造林工作的要求,没有现代化的工作技能及意识。影响林业发展的一大限制因素是林业科技人才不稳定,尤其是基层林业生产第一线科技人才非常缺乏,造成林业科技普及率较低,林业的科技含量不高。

二、提高林业造林工程质量的措施

2.1科学合理做好林业造林规划。随着林业工程投资规模不断加大,要求也相对严格,非常注重林业造林工程的质量和效益。要遵循林业工程的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并重的原则,在分析和研究整个区域的林业工程的情况下,进行分类指导和注重实效的原则,在大力建设林业工程建设的同时,需要遵循“科学发展”的原则。科学合理做好林业造林工程规划,首先,最重要的就是要做好生态作用规划,防风固沙、水土保持等;其次是要做好美化环境、综合治理、丰富人的生活以及保持生态的平衡和稳定等。其次,应丰富造林树种的种类。随着林业科技的发展和进步,林业建设应扩大树种选择范围,增加各树种之间的协调和搭配,保证树木的丰富性。最后,对于造林工程中存在的森林病虫害、火灾、环境危害和牲畜伤害等现象,应采取丰富的防护手段,做好生物防治、生态隔离等,有效保护生态环境,保证森林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高造林工程建设的水平和质量,增加企业建设的效益。

2.2实施科学合理的栽培管理。坚持科学栽植、精心管护的原则,合理控制栽植密度,根据经营目的、树木生物学特性和经济效益等方面合理确定造林的初植密度。因此在造林生产中要根据不同的树种和立地条件,合理制定和落实栽植密度,把好栽植前后的各项质量关,切实抓好整地工作,适时选择栽种季节,根据当地的气候特点和小地形情况,尽量提前造林,严格执行各项造林技术规程,改进栽植工具,保证栽植质量。造林单位和个人要根据树木生物学特性,适时科学地进行松土、锄草、施肥、防治病虫害和间伐等抚育工作,及时进行机械和人工营林、抚育管护作业,以及综合性的保护、监测和管理等,以减轻病虫和其它灾害所带来的风险。

2.3完善更新造林技术。在林业造林工程中,通常应用到的造林更新技术手段主要有三种。第一是播种造林法。其主要是直接将种子进行播种,以此来达到造林的目的。播种造林的方法适合在较大面积的林区使用,而且操作简单、成本较低。但是利用播种造林法时对于林区土壤的要求很高,必须要具备足够的养分和充足的自然条件,而且造林后的管理工作也十分重要,所以播种造林法一般在土壤条件较好且自然灾害发生率较低的地区应用。第二是植苗造林法。这种方法主要是将完整的苗木移植到林区,在林地进行造林。利用植苗造林法对于自然环境没有太高的要求,但是对于种植的方法却十分注重,必须要保证苗木生长的稳定性,才能保证苗木在种植的过程中保持良好的生长态势且具有较高的成活率,这也是当前应用的较为普遍的一种方法。第三是分殖造林法。这种方法主要是利用树木自身的营养器官,如根茎、枝干等作为造林材料的一种方法,利用这种方法能够节省育种育苗的时间,成活率也相对较高。但是这种方法对于林地的自然环境质量有着较高的要求,而且在实际的应用过程中存在着一定的风险性,甚至可能会造成林木本身的损害,所以在应用时通常较为谨慎。

2.4提高造林人员管理能力。造林工程机械设备的使用、各项工作的开展、工作任务的落实,最后都是由一线人员完成的,其素质及技能的高低对于工程的质量、造林的效果有着决定性的作用,因此,提高一线造林人员的综合素质,是十分有必要的。首先,要出台一系列人才引进政策,引进一批掌握现代林业科技知识的人才,建立一支强有力的林业科技队伍,增加林业可持续发展的智力支撑体系。其次,林业院校要主动适应林业建设和生态环境建设的需要,加大学科专业建设力度,调整专业结构和人才培养方案,不断将现代教育理念和高新技术融入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使办学模式和教学内容与时俱进,以满足林业经济建设与发展对林业高级技术人才的需求。其三,加强林业科技推广工作,大力推广林业实用技术,加强对农民的技术培训,使农民尽快掌握一技之长。只有使更多的人掌握了先进的林业技术,科技才能转化为实实在在的生产力,广大农民才能从林业可持续发展中得到更多的实惠。其四,加强管理人员学习交流,定期参加培训班、研修班,林业工程单位也可以邀请林业专家在本单位进行专业知识讲座。不仅可以将人才请进来组织学习,也可以将本单位的人才派出去,向其他优秀的单位学习先进的管理经验,使各个管理层的员工在能力上不断提升,技术上不断加强,管理理念更加先进,更好的组织及指导本单位造林工作的有效开展。

三、结束语

林业具有多种功能,在可持续发展战略中被赋予重要地位,在生态建设中被赋予首要地位,林业造林工程也日益得到重视,但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仍然存在较多的问题,这些都需要根据林业工程的具体情况,进一步完善管理工作,以促进林业工程的正常运转及健康稳定的发展。

篇8

自从2012年起,上海实行“营改增”收税模式之后,受到了很多人们的关注。根据我国“营改增”收税制度的不断完善,现如今约有20万企业成为了“营改增”收税试用点,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进步,这种“营改增”越来越受到更多人们的认可,因为这种收税模式是我国税制改革和增值税改革的必然走向。随着这种“营改增”税收模式的不断深入,对我国企业财务工作也起到了一定的影响作用。

一、当我国实行“营改增”税收模式之后,对我国企业财务管理工作的影响

(一)税负影响

就从税负上而言,“营改增”收税制度对以下两部分企业有着绝对优势:

1、对于那些小规模企业而言,可以进行“营改增”纳税人,这种小规模企业在之前的营业税在4%-6%之间,假如使用增值纳税方式,则税负将降低3%左右。

2、还有一种就是一般纳税人,在过去,一般纳税人的营业税是不可以抵扣税额的,可一旦使用增值税之后,便可以抵扣税额额度,所抵扣下来的比列也增加了5%。

(二)财务审核影响

当使用“营改增”收税模式后,肯定会使财务审核发生较为明显的变化。当营业税收制度没有销项在核算的时候,整个税收仅需要企业收入或者收支差额就可以得出相关税率;而使用进项税额和采税额,所有的成本以及相关的收入都可以如实入账,一旦使用了增值税收制度之后,整个税收的入账方式就有了很大变化。

(三)发票的影响

一旦实行“营改增”税收模式之后,势必会影响发票的改革,比如,在过去的营业税税收制度模式下,很多企业只需要出具服务发票就可以了,可是在增值税中存在着进项税以及销项税,因此就必须要对发票做出改革。其中,在对增值税发票进行改革的同时,要分清楚一般纳税人和小规模纳税人。对于小规模纳税人而言,营业税发票与增值税发票的区别不大;但对于一般纳税人而言,就必须分清这两种发票的区别,一是专用发票,二是普通发票;对于这两种发票的使用范围,税务局也应该制定一个明确的范围。因为增值税中具有税收抵扣,如果没有正确使用这两种发票,则会导致税金上缴不对应,让企业面临承担法律责任的情况出现。除了这些以外,专用发票和普通发票的税收制度也是大不一样的,普通发票的限额很低,认定增值税只有10万元,对于所有的服务行业而言,这是一个非常低的限额,假设税务局申请大额度的发票,则要花上很长一段时间,但这对服务企业而言则会是一个很大的损失。

二、实行“营改增”之后对企业的影响

实行“营改增”之后,具有两方面特点:一方面可以大大降低企业税收支出,从根本上有效避免了税务部门对同一个企业重复征税的情况,提高了企业自身的经济效益,另一方面,可以以增值额为核算基础,在一个企业中,只有使自身的增值额变高了之后,才可以让税金增加。在使用营业税之前,所有企业的税率大约在6%左右,当采用了增值税之后,除了房地产企业的租凭服务之外,其他所有小规模服务纳税税率都是4%,与之前的情况相比,减少了2%的税率,税负减少的极为明显;对于一般纳税人而言,是按7%的税率来计算增值税,可是由于现在征税基数正在下降,就算没有抵扣进项税,也是以前税率的6%,相比之下并不是很明显,因此除了房地产租凭服务之外,其他企业只要有1%的抵扣进项税,所缴纳的税金也不会超过之前的营业税。如果“营改增”的进项税都不能够抵扣,那么以18%的税率计算,税负则会相当的高,但在实行“营改增”之后,抵扣的进项税得到了增加,所以实际税负就会明显下降。

三、“营改增”后企业财务工作面临问题的对策

(一)尽量减小行业或地域性税收政策带来的影响

由于“营改增”的试点范围还相对较小,所以很多中小企业出现因无形成本不能抵扣的情况。对于税负的转嫁而言只能局部实现,对整个企业造成了额外负担,要想彻底改变这种局面,就要完善增值税抵扣链条,取得联动效应。同时扩大“营改增”的试点范围。

(二)对适用税率进行合理调整,增大抵扣税率范围

租凭业以及运输业是“营改增”中较为特殊的行业。这两种行业中存在着大量无形成本以及不可抵扣成本,这样就会导致改革之后的税负增加,对于运输业而言,其中存在人力成本、路桥费等,必须要对路桥费改征为增值税,从根本上增加有效抵扣。应该继续不断完善增值税,将原本可以量化但还并未纳入抵扣范围的成本归入到抵扣范围中,从根本上慢慢纳入增值税的抵扣范畴。对于目前我国而言,企业抵扣链条还不太完善,其中具有很多缺陷,租凭业中的税率由原来的6%升至12%,这样便使租凭业的税负不断增加。对于这种较为特殊的行业,要根据实际情况,充分考虑,将各个行业归入适当的档次中,从根本上避免因改革之后,引起的税收替代效应。

(三)在企业内部加强控制,转变自身的经营模式

对于企业自身而言,要做好企业税务的筹划工作,建立一个数字模拟财务分析,其中要对供应商、客户进行全面分析,适应“营改增“之后的政策。

在对财务不断分析的前提下,做好企业商业模式和经营模式重整。企业可以将人力资源转变成若干个较为独立的组织,把企业分立成若干个独立公司、子公司的形式,从根本上改变企业纳税人身份或者成为小规模纳税人,从根本上降低整个企业的税负。

要对未来可以选择供应商的纳税人身份和客户纳税人身份进行判断。对采购环节以及销售环节等各项流程进行有效控制,制订出一套完善的管理流程,要从上游取得专职发票,从根本上完善企业间的抵扣链条。与此同时,还应该对定价体系做出调整,要对商品进行重新定价。

篇9

一、我国高校校办产业发展概述

国外高校校办产业与本国的经济、科技、教育的发展密切相关,早在19世纪初现代大学之父、德国政治家和语言学家威廉・冯・洪堡提出著名的“教学与科研相统一”的办学原则,将科学研究首次引入大学,给德国高等教育带来极大生机和活力,并给欧洲大学体制带来了极大震动。二次世界大战后西方资本主义经济进入高速发展时期,社会生产对科技的高度依赖和科技对生产的导向作用日益加强。迎合这一变化,大学在教学、科研功能之外派生出新的功能――社会服务功能,高校科技产业便应允而生。

我国高校创办企业萌芽于20世纪50年代,起步于80年代,发展与90年代,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已经成为一支重要的经济力量。50年代初,在“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方针指引下高校普遍建立校办工厂和校办农场,比如北京建筑工程学院即于五十年代初建立了专供学生实习之用的机工厂。期间校办工厂数量增多,但由于当时是在违反教育规律的情况下建立的,大部分随着结束而结束。改革开放以后,在“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和“经济建设必须依靠科学技术,科学技术工作面向经济建设”的战略方针指引下,高校校办产业的性质、功能、和规模都有了全新的变化。特别是在1992年开始全面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之后,以北京大学“推倒南墙”开建南街企业工程为象征,我国校办产业也全面、迅速发展壮大,并逐渐形成规模,出现了复旦大学复华实业公司、北大方正、清华同方等为代表的上市科技产业集团,也创造了“中国大学新现象”。

但随着市场经济体制逐渐完善,在一批有着较高科技含量、经营思路先进的校办企业获得较大发展的同时,也有一批科技含量低、资源型的企业由于管理体制落后、经营思路落后等方面的原因,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也出现了萎缩的情况。

二、目前我国校办产业面临的主要问题

(一)校办产业存在定位不明的现象

高校校办产业定位问题是创办发展校办产业过程中面临的一个基本问题,是校办产业必须面对和解决的一个基础性和前瞻性问题。虽然高校校办产业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已经成为国家发展高校科技产业的重要认识,但是高校校办产业在具体到高校的情况下的定位则存在着许多有待改善的问题。

1.存在虚化校办产业的错误认识定位

一些观点认为,高校的中心任务是发展教育,培养人才,所以高校没有必要发展校办企业,因为办企业不应该是教育家的事,而应该是企业家的事。这种观点在认识上虽然存在一定的合理性,但是却忽略了一个基本的教育发展规律,在高等教育发展的初期,学校就是象牙塔,作用就在于保存知识、传承知识、发展真理,但随着经济的发展,大学具有了社会服务功能,“实践证明,校办产业既是经济改革的产物,也是教育改革的产物,更是教育与经济相结合的产物,是中国特色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1]

2.存在校办产业功能定位错位的问题

相当一部分高校在举办校办企业的过程中不是把企业视为产学研结合的平台,而仅仅视为学校正常运转的资金保障或者说是学校拓展资金来源的渠道。这种落后狭隘的意识,导致高校校办产业发展的进程缓慢,对高校校办产业缺乏统筹规划,影响了高校校办产业的发展。

3.存在校办产业管理角色定位错位的问题

事企不分是目前高校校办产业管理体重存在的普遍问题,虽然市场经济改革不断推进政企分开,但是在校办产业领域则存在明显的“慢拍”现象。因为当上世纪九十年初期全面建立市场经济体制、深化政企分开的时候,校办企业则是凭借着事企合一或事企捆绑才发展起来的,所以当政企分开基本完成,改革进一步深化的时候,才逐步发展的事企分开问题。正是由于这一问题起步晚,所以目前大多数高校形成了企业角色错乱的现象,严重影响了校办产业的发展。

(二)产权关系不明晰

“高校校办企业的产权关系不明晰主要表现为投资行为不规范和注册资本不实。”[2]高校对校办企业的出资有货币资金、实物资产、无形资产等多种形式,但在实际投资过程中存在很多问题。有些企业是向学院借款或银行贷款出资,也有用科研经费垫付的,在工商部门验资注册后就返还给学校或银行,实际可供企业支配的资金并不多。用实物和无形资产出资的存在未经法定登记和评估确定的问题,资产的归属缺乏合法手续。由于在出资中出现的上述问题,使得对这些资产的归属难以界定清楚。如这些实物资产是投入还是租赁,手续不清;现金资本作为借款还是学校出资也不明确;无形资产未被评估,会被企业无偿占用,造成国有资产流失。此外,校办企业注册资本不实的现象非常普遍。多数校办企业成立于《公司法》出台之前,学校作为企业惟一投资主体,其注册资金大多不到位,虚假注册现象十分普遍,从法律角度讲,高校必须为企业的行为承担无限责任。一旦出现问题,学校将承担无限责任,造成十分被动局面。

(三)产学研结合逐渐弱化

校办产业的产生是市场经济条件下高校社会服务功能实现的必然要求,也即产学研高度发展的产物。在企业初创时期,就如前面所提到的,企业与学校是捆绑在一起的,企业充分利用了学校的各种教学资源,同时学校也充分利用了企业的各种条件开展实践教学和知识应用,这是一个“蜜月期”。但随着企业的逐步发展,企业慢慢在心理上脱离了所属高校,而逐渐形成了自己的独立文化生态。而另一方面,学校在心理上也认为企业离自己越来越远,而至慢慢渐行渐远,再加上没有有效的产学研合作机制,最终发展成为目前的“收租”与“交租”的租赁关系,产学研的光芒已经不是二者的联系纽带。

(四)人才队伍建设已成为校办产业进一步发展的制约因素

发展教育、为社会培养人才始终是高校的第一职责,高校会优先把有限的人力、物力、财力来满足教学的需要,其次是发展科研,最后才会去办企业。因此,大部分高校如何加强产业人才队伍建设、建立合理有序的人才流动机制等问题始终没有进行充分的考虑。在目前产业人才队伍中的骨干力量大都是具有学校编制、在九十年代初校办产业初创时期进入校办企业的教职工。他们参与了企业的创立、发展和壮大,对企业有着深厚的感情,了解企业,也是高校其他教职工最信任的团队。但是由于没有有效的人才流动机制,再加上或多或少的大锅饭思想,如今这个骨干团队已经出现了数量上的萎缩、质量上的老化等问题,他们中的一部分已经不能适应新形势下市场经济的要求,有的事实上已经成为企业进一步发展的制约因素。

(五)企业规范化建设形式重于实质

加强规范化建设是教育部为保障校办产业规范、有序、健康、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其门的“中层干部”,甚至是校级领导,所以具有浓厚的行政化、“官僚化”色彩,这样校办企业徒具现代企业的外壳,而无现代企业的灵魂。

三、发展校办企业的基本思路

(一)理顺产权关系,改革管理体制,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理顺校办企业产权关系,改革校办企业管理体制,目的和途径都在于建立以资本为纽带、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校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使企业成为能够独立承担有限责任、自主经营、自负盈亏、有效规避风险的市场主体,同时担负起对国有资产保值增值责任,依法保护学校合法权益。

要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就要根据高校企业的现状和特点,有计划、有步骤地对企业进行股份制改造,逐渐实现投资主体的多元化。目前之所以会出现有“外壳”没“灵魂”的三会制度,实质在于学主要内容就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理清高校经营性资产和非经营性资产的关系,核心是各高校组建资产管理公司,代表学校行使对经营性资产的所有者权利,也形成校办企业与高校自身之间的“防火墙”;二是推进以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为代表的企业治理结构改革,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目前,按照教育部和北京市教委的有关要求,大部分有条件的高校已经通过新建或“借壳”改建等方式组建了资产管理类公司,也进行了资产划转,基本理清了高校经营性资与非经营性资产二者之间的关系,建立了企业与高校之间的“防火墙”。但规范化建设的另一重要方面,我们认为也是最重要的方面,即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则没有很好的实现。主要表现为企业治理结构没有实质改变,所谓的股东会、董事会及监事会都是由学校任命,都是学校行政部校始终没有放弃对企业的绝对控制意识,始终踏不开股份制的心里门槛。在教育部关于促进校办科技产业发展的文件中,明确了股权长期激励的可行性,但在北京市出台的相关文件中则在有关表述中退了回去。这说明,股份制改革仍是校办企业发展难以踏进的区域。但实行股份制改造是改变目前事企不分、校企不分的必然要求,需要各高校打破思想的局限,大胆改革,实行关、停、并、转,对那些有一定效益的科技型企业,全部实行股份制。入股的方式可以是合资也可以是独资,也可以采取职工集资入股、技术入股等多种形式;有些企业校方可以控股,也可以是外方控股。通过股份制改造这个途径,依法进行现代企业制度的建设。

(二)依托专业优势,通过产学研发展校办产业

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依托专业优势发展校办产业,建立责权利相统一、产学研相结合的企业实体;或发掘专业教室、实验室、实训基地资源优势,建成教学、科研、经济功能并举的公司,形成以校办产业为主体、以专业实体为辅助、产学研紧密结合的实践教学基地或产业实体。另外一种方式则是在现有科技类企业的基础上,通过建立有规范、有制约、有激励、有保障的产学研合作机制,充分发挥学校、教师(技术人员)和企业三方的积极性,将更多的知识成果通过校办企业进行转化,通过提供规范化的实践教学和专业实习平台等途径,全面促进校办企业健康发展。

(三)建立有效的人才流动机制,不断优化校办产业人才队伍

人才问题是校办产业的核心问题,破除人这一校办产业进一步发展的制约因素,关键问题在于建立有进有出、合理流动的人才队伍培养机制,建立一支懂市场、懂经营、懂管理的企业管理团队。这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做出改进:一是各高校给予校办产业系统相对独立的用人权限,按照经营规模实行事业编制人员的定编管理,以吸引优秀人才;二是各高校要建立一个平台或机制,鼓励产业系统内的人员与教学科研及其他管理岗位的人员进行双向流动,或进行制度化的经常流流动;三是相关产业主管部门在制定行业政策的时充分考虑校办企业的特殊性,鼓励教师在学校与校办企业之间的双向任职,为人才在高校与企业之间的流动扫清政策的障碍。

参考文献:

篇10

从1979年落实政策以来,周祖基30余年一直在四川农大从事森林昆虫学、害虫生物防治、昆虫资源利用及保护生物学等教学与研究,其间曾以访问学者的身份赴日本东京大学(1990年5月~2001年1月)广岛大学(2003年6月~2003年9月)进修和开展合作研究,2007年6月赴捷克国家自然保护区考察学习小蠹虫的控制技术。在校期间先后担任过《森林昆虫学》、《森林植物及产品检疫》、《资源昆虫》、《经济林昆虫》、《保护生物学概论》、《野生动物管理学原理》、《日本语》等本科课程和《昆虫生态学》、《昆虫分类学》、《昆虫研究方法》、《害虫生物防治》和《保护生物学研究进展》等研究生课程。与本校同行教师共同建成《森林保护学》和《保护生物学》的两个硕士点,《林木培育》和《林学》学科的博士点。2001年《森林保护试验室》被批准为省级重点实验室。1994年开始招收森保专业的硕士研究生,2001年开始招收博士生。至今已培养硕士研究生40余人,博士生4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