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4-01 10:33:16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幼教学生毕业论文,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 1673-7210(2012)08(a)-0151-03
Optimization and relevant countermeasures of thesis teaching for undergraduates with the major of public health
GAO Shuangshuang QIU Yongqiang
School of Public Health, Qiqihar Medical College, Heilongjiang Province, Qiqihar 161006,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reform effectiveness of thesis teaching for undergraduates with the major of public health and to provide basis for establishment and improvement of thesis teaching system. Methods After thesis teaching reform in our school, the satisfaction differences in various aspects before and after reform were compared by using the return visit and on-site survey methods. Results For preventive medicine major, satisfaction degree in thesis form and timetable after the reform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ose before the reform (χ2=5.896, P = 0.015; χ2=18.471, P < 0.001). For public service enterprise management major, satisfaction degree in thesis form after the reform was not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from that before the reform (χ2=0.488, P = 0.485), but satisfaction degree in timetable after the reform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before the reform (χ2=19.918, P < 0.001). In general, the satisfaction level after the reform was higher than that before the reform. Conclusion Reform of thesis teaching is conducive to improving the quality of thesis and the overall development of the school of public health.
[Key words] Public health major; Thesis; Teaching; Reform
毕业论文能够使大学生综合运用所学专业知识,通过搜集相关资料,在教师的指导下,是大学生从事科学研究的最初尝试,获取本专业相关知识的有效途径,并就某一问题进行研究、分析比较,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1]。毕业论文能够充分体现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也是检验学生掌握知识程度基本标尺之一[2]。因此,在大学生毕业实习考试设置毕业论文(设计)具有重要的意义。我院预防医学专业及公共事业管理专业都把毕业论文作为学生的必修课,是取得学士学位的重要课程之一。我院于2010年进行了毕业论文管理模式的改革,为比较改革效果,为以后改革提供参考依据,特此完成此项调查。
二、主办单位
全国教师教育学会幼儿教师教育委员会
三、协办单位
全国各高校学前(幼儿)教育学院(系)
四、活动时间
征稿截止时间:2012年6月10日
评选揭晓时间:2012年6月30日前
五、活动组织
1.评选范围:全国高校学前(幼儿)教育专业2012年应届毕业生独立或合作撰写的毕业论文。
2.论文分组:分设大专生、本科生、研究生(含硕士生、博士生)三个组。
3.论文推荐:大专、本科生参评毕业论文由所在院校(系)集体推荐。推荐数量:大专生控制在本院校(系)当年毕业生总数的15%以内,本科生控制在20%以内。每篇参评论文均应附上两位具有高级职称指导教师或论文答辩委员会成员的评语。研究生推荐名额不限,由导师推荐并写出评语。所有参评论文均一式两份并附上作者本人学生证复印件,于2012年6月10日前(以当地邮戳为准)寄至杭州市文三路求智巷3号《幼儿教育·教育科学》编辑室(邮编310012)。参评论文同时以电子文档方式发送至,请在主题栏标明“优秀毕业论文评选”字样。
六、评选和奖励
1.将特邀全国各高校学前(幼儿)教育专业学科带头人组成论文评选委员会,以无记名投票方式分组评选,按一定比例评出各组优秀论文。
2.由主办单位颁发获奖证书。
3.获奖结果将在2012年9月《幼儿教育·教育科学》杂志及其官方网站“幼儿教育网省略”上公布,部分优秀论文将选登在《幼儿教育·教育科学》上。
4.获奖作者编入“中国幼教招聘网省略高级人才库”向全国各用人单位重点推荐。
二、主办单位
全国教师教育学会幼儿教师教育委员会
三、协办单位
全国各高校学前(幼儿)教育学院(系)
四、活动时间
征稿截止时间:2016年6月10日
评选揭晓时间:2016年7月30日前
五、活动组织
1.评选范围:全国高校学前(幼儿)教育专业2016年应届毕业生独立或合作撰写的毕业论文。
2.论文分组:分设大专生、本科生、研究生(含硕士生、博士生)三个组。
3.论文推荐:大专、本科生参评毕业论文由所在院校(系)集体推荐。推荐数量:大专生控制在本院校(系)当年毕业生总数的15%以内,本科生控制在20%以内。每篇参评论文均应附上两位具有高级职称指导教师或论文答辩委员会成员的评语。研究生推荐名额不限,由导师推荐并写出评语。所有参评论文均一式一份并附上作者本人学生证复印件,于2016年6月10日前(以当地邮戳为准)寄至杭州市文三路求智巷3号《幼儿教育・教育科学》编辑室(邮编310012)。参评者同时将参评论文的Word文档以附件形式发送到电子邮箱 。
4.电子邮件格式要求:邮件主题请写:学校+姓名+论文题目。附件文档名请写:姓名+论文题目。附件文档全文宋体、小四号、两端对齐、1.5倍行距。在发送电子文档前,请删除论文中的学校名称和导师姓名,以及页眉、页脚及致谢页中有可能涉及学校、导师、作者本人的相关信息。
六、评选和奖励
1.特邀全国各高校学前(幼儿)教育专业学科带头人组成论文评选委员会,以无记名投票方式分组评选,按一定比例评出各组优秀论文。
2.由主办单位颁发获奖证书。
3.获奖结果将在2016年9月《幼儿教育・教育科学》杂志及其官方网站“幼儿教育网http://”上公布,部分优秀论文将选登在《幼儿教育・教育科学》上。
4.获奖作者编入“中国幼教招聘网http://高级人才库”向全国各用人单位重点推荐。
二、主办单位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教师教育分会幼儿教师教育
三、协办单位
全国各高校学前(幼儿)教育学院(系)
四、活动时间
征稿截止时间:2017年6月10日
评选揭晓时间:2017年7月30日前
五、评审委员(排名不分先后)
郭力平(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部)、蔡迎旗(华中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刘晓东(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秦金亮(浙江师范大学杭州幼儿师范学院)、刘云艳(西南大学教育学部)、张博(华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鄢超云(四川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贺永琴(贵阳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郑健成(福建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王彩凤(郑州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六、活动组织
1.评选范围:全国高校学前(幼儿)教育专业2017年应届毕业生独立或合作撰写的毕业论文。
2.论文分组:分设大专生、本科生、研究生(含硕士生、博士生)三个组。
3.论文推荐:大专、本科生参评毕业论文由所在院校(系)集体推荐。推荐数量:大专生严格控制在本院校(系)当年毕业生总数的15%以内,本科生严格控制在20%以内。每篇参评论文均应附上两位具有高级职称指导教师或论文答辩委员会成员的评语。研究生推荐名额不限,由导师推荐并写出评语。所有参评论文均一式一份并附上作者本人学生证复印件,于2017年6月10日前(以当地邮戳为准)寄至杭州市文三路求智巷3号《幼儿教育・教育科学》编辑室(邮编310012)。参评者同时将参评论文的Word文档以附件形式发送到电子邮箱 。
4.子邮件格式要求:邮件主题请写:学校+姓名+论文题目。附件文档名请写:姓名+论文题目。附件文档全文宋体、小四号、两端对齐、1.5倍行距。在发送电子文档前,请删除论文中的学校名称和导师姓名,以及页眉、页脚及致谢页中有可能涉及学校、导师、作者本人的相关信息。
七、评选和奖励
1.特邀全国各高校学前(幼儿)教育专业学科带头人组成论文评选委员会,以无记名投票方式分组评选,按一定比例评出各组优秀论文。
2.由主办单位颁发获奖证书。
3.获奖结果将在2017年9月《幼儿教育・教育科学》杂志及其官方网站“幼儿教育网http://”上公布,部分优秀论文将选登在《幼儿教育・教育科学》上。
4.获奖作者编入“中国幼教招聘网http://高级人才库”向全国各用人单位重点推荐。
男性进入学前教育领域已不再是一个理论问题,而是一个客观现实。学前教育专业男大学生作为准幼儿教师,较之女生存在着许多职业优势,可是在专业学习和发展的过程中却存在着诸多问题,如职业认同感低、性别压力大等。当前,我国对于学前教育专业男大学生的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为能够更好地培养学前教育专业男大学生,对以往研究进行梳理是十分必要的。
一、学前教育男性
男女性别比例失衡是我国高等院校学前教育专业普遍存在的一个现象。据统计,目前学前教育专业的男女比例在1/15-1/20之间,一个班级里通常只有三四位男性学生。这种情况已经造成两种不容乐观的后果:一是幼儿教育机构中由于缺乏男性教师,儿童在性别角色学习方面呈现出一种不均衡状态。二是,学前教育专业男生的稀缺,使教学环境几近成为一个女性世界,孤零零的几个男生夹杂其间,承受着巨大的心理与精神压力。我们暂且将这些压力称之为“性别压力”,主要指男性因长期生活于女性环境中所感受到的边缘状态,以及由此引发的性别认同危机和心理障碍。
二、学前教育男性的培养方式
学校在制定培养方案时,应该考虑到男生的性别特点和特殊的职业发展目标,设立适合于男生的专业方向,使得他们能够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向和目标。针对男生的培养目标,可强调男生具备从事幼儿园课程开发和教学能力,在某一领域有所专长,具备较强的动手能力和创造能力,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健全的人格和健康的体魄,也可鼓励他们今后继续深造成为幼教研究人员、幼儿用品开发人员、幼儿园管理人员等。
在制定课程计划时,学校也要考虑到性别差异,让男生在完成专业必修的课程外,适当选修器乐、书法及体育类等课程,培养他们自信、自立、自强的心理品质和体态自然、心胸开阔、意志刚强的阳刚之美,使他们胜任幼儿园体育教学活动、游戏活动等其他教育活动。要突破单一的学科设置模式,实行开放的课程,适时增设“早期教育”“学前保育”“幼教管理“学前特色教育”、“婴儿教养”、“卫生保健”、“营养配餐”、“家政服务”等课程,并以此为职业功能模块,相应地开设“文化课”“专业理论基础课”“专业技能实训课”等多样课程。
在进行教学活动时,教师要充分发挥男生思维敏捷、动作灵活、富有创造性的特点,尊重他们“打破常规”的做法,帮助他们克服学习中的粗心大意,鼓励他们使用自然、直率、温和、精炼的教学用语,不要苛求他们做违背性格或性别的事。
三、加强专业技能的培养
幼儿教师是一个特定的专业技术岗位,由于幼儿特殊的生命特征和生命规律,决定了幼儿教师必须具有娴熟的教师专业技能,才能成功地对幼儿实施教育影响。因此,学前教育专业男生在校期间就应得到良好的专业技能培养。
首先,学校要改革传统的教学方法。可以运用案例教学法、模拟教学法、情境教学法、示范教学法、项目训练法等多种教学方法,在教学过程中要多进行现场示范,也可以模拟幼儿园活动情景,组织男生扮演教师、幼儿,完成指定的活动任务。这些活动可以使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促进男生实践智慧与能力的形成。
其次,学校要加强教育实践活动。鼓励并创造机会让男生每学年到幼儿园或社区见习,参与幼儿园的班级管理、教学、保育、心理咨询与家长访谈等活动。
再次,学校要开展广泛的课外实践活动,使男生获得多方面的技能。例如,围棋、象棋与跳棋大赛可锻炼综合思维能力,羽毛球、篮球、足球、排球等比赛能增加对球类体验等等。还可以组织毕业班技能汇报演出、幼儿教师专业技能比赛等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艺术活动,从而使技能在活动中不断得到锤炼。
最后,学校要提供有力的条件保障。为了使学前教育专业男生更好地进行专业能力训练,学校应该在政策、财力、物力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可以有意识地让男同学担任院、系及班级学生干部,使其积累管理经验:系内办公用电脑无偿向男生开放,提高他们的电脑水平:学院教务处允许学前专业的男生选修外语系的专业课,提高他们的英语水平:对他们举办的各种活动提供必要场地和资金支持,使其能顺利开展,等等。
四、促进人文素质的提高
学前教育专业男生不仅应具有较高的专业素养,而且应具有较高的人文素养,因为他们将来的工作是幼儿教师,从事的是启蒙教育,是幼儿人格的塑造者、幼儿心理卫生的保健者、幼儿教育科学的研究者和国民素质教育的奠基人,对幼儿、国家和整个民族的未来都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他们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将直接影响到孩子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的形成。教师人文素质的缺失必然会对孩子们产生不良影响,影响他们身体和心理的健康成长。
二、卓越幼儿园教师培养具体目标
根据“尚师德、厚基础、强能力、重融合”的人才培养指导思想,同时秉承儿童教育家、南京师大学前教育系第一任系主任陈鹤琴先生开创的研究精神和实践精神,本专业设定人才培养的目标是素养全面、学识宽广、有持续发展潜力并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研究型幼儿园教师。既是有理想、有信念、有理论,也是基础实、善实践、留得住、干得好、能引领的研究型幼儿园教师。以“研究性”和“实践性”为核心,构建了卓越幼儿园教师培养的目标体系。
(一)具有高尚师德
研究儿童、了解幼教是师德培养的起点。通过参与幼儿教育的研究与实践,学生应能:
1.热爱儿童,对儿童和幼教抱有研究的精神和态度;
2.热爱并享受幼儿教育工作,愿意终身从事幼儿教育事业;
3.富有爱心、责任心、耐心和细心,为人师表,教书育人,自尊自律。
(二)具有全面的艺术、人文和科学素养,并能运用于幼儿教育实践工作中
艺术、人文和科学素养作为卓越幼儿园教师的基本素养,既是一种个人素质,也是教育实践的保证。学生应能:
1.具备基本的美术、音乐、钢琴、舞蹈等艺术能力和素养,并运用于幼儿园艺术教育实践中;
2.具备全面的人文和科学素养,兴趣广泛,知识面广。
(三)具有深厚的教育理论专业素养,以及幼儿园教育教学实践能力
教育学科基础知识是学生专业素养的基础。它既为学生进一步深入学习教育理论打下坚实基础,同时也是学生从事幼儿园教育实践的理论支撑。学生应能:
1.掌握教育学科基础知识和学前教育专业基础知识;
2.具备初步的教育理论素养和理论兴趣;
.具备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组织和评价能力,胜任幼儿园各项教育工作。
(四)具有基本的幼儿教育研究素养,以及开展教育教学实践研究的能力
幼儿教育研究方法的初步训练,既为学生进一步从事学术性学习打下必要基础,也是研究型幼儿园教师必备的能力。学生应能:
1.初步掌握幼儿教育研究的基本方法,并能独立开展毕业论文研究;
2.初步形成对幼儿教育实践问题的敏感性,以及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专业品牌打造综合措施
1.把专业思想教育放在首位,培养爱幼儿、爱幼教、具有“鹤琴式”研究精神的卓越幼教人
通过《专业入门指导》《陈鹤琴与中国幼教》等课程,让学生了解南师幼教的历史与传统,了解幼儿教育对人生发展的意义,了解中国幼教对世界文明进步的贡献。学生从接到录取通知书开始,第一个任务就是阅读陈鹤琴先生的著作。要用老一代南师幼教人的专业、敬业、乐业、创业的精神,激发学生对幼教专业的热情。通过我系教师的言传身教,把老师们对工作的热情、对学生的热爱、对研究的执着传递给学生。我系拥有江苏省“巾帼文明岗”、江苏省优秀党支部等称号,是一支凝聚力强的队伍。要通过师生互动的活动,积极向学生传递正能量。通过丰富的实践类课程,让学生广泛接触幼儿、接触幼教,在实践中体验到与幼儿相处、从事幼教工作的快乐。
2.以宽厚的知识素养为基础,培养具有发展潜力的专业教师
在课程设置上,通过公共课程、博雅课程、艺术课程等基础素养类课程,培养学生基本的政治观念、信息技术素养、人文科学素养、艺术素养等,增强学生发展的后劲。利用现有的院级“学业发展中心”,发展学生的能力,提升学生的素质。学业中心可供学生扩展知识提升能力的途径包括:
(1)学涯室:设有学业设计室、职业探究室、舒心交流室和树德工作室等不同的工作室。
(2)技能坊:主要设计了书法技能、演讲与朗诵技能、舞蹈技能、信息化技能、手工坊等学生综合素质养成活动,每个学生可以参与多个工作坊。
(3)实践园:组织各类社会性调研活动,分层次的实践训练项目,跨专业专题训练项目,面向各类教育机构的社会性学习活动。
(4)学术苑:组织各领域专家主讲的教苑讲坛,以学生自己为主的教苑沙龙,开办学生自己的杂志《教育家》。此外,各类学生社团,组织读书会、理论沙龙、工作坊,拓宽学生的知识和能力。对于具有学术潜能和进一步深造需求的学生,提供丰富的学科拓展课程,使其接触学术研究的前沿。
【中图分类号】G6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604(2010)05-0029-04
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相对应,是一个完整教学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实践教学体系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实践和创新能力。高师学前教育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可定义为学前教育专业课程中的专业基础课、专业主干课及选修课的技能操作,课外活动、社会实践以及贯穿整个学程的见习实习与毕业论文等所有以培养学生操作技能和智慧技能为目的的全部教学环节。这一定义建立在“全实践”理念之上。所谓全实践,是指将师范生在校学习期间的所有实践环节作为一个整体来统筹安排,它突破了以往仅将实践教学作为理论教学补充的理念。在课程设计上,实践教学体系打破了传统的以理论课为主体的课程体系,构建了以理论课教学和实践性教学相互作用、相互促进的双轨课程体系,强调要关注从单项技能训练到综合专业能力实训再到顶岗实习的实践性教学过程。实践教学内容紧扣幼教专业工作者的职业素质要求,并与实践相结合,体现了以培养现代复合型幼教人才、满足幼教发展需要为导向的办学思想。
提出构建高师学前教育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基于以下几方面的认识。
首先是对教育本质的理解和把握。教育的终极目的是把人培养成为个体生活和社会生活的主体。从活动特征来看,教育作为一种社会实践活动,不应该只由单一的认知活动构成,而应该涉及人的生活实践,以期帮助个体为未来的生活和工作作好准备。因此,教育需要把受教育者置于其生存的环境之中,为他提供体验、实践、反省、批判、创造的机会。〔1〕
其次是高师学前教育专业培养目标重心的下移。近年来,我国学前教育日渐受到广泛重视,〔2〕幼儿园教师专业化要求日益提高,加上三级师范教育逐渐向二级或一级师范教育过渡,许多高校都下移了学前教育专业本科生培养目标的重心,即由过去侧重培养理论研究者和中等幼儿师范学校教师下移为培养一线幼教工作者。这里所指的幼教工作者是指具备扎实的学前教育专业知识,具备较强的学前教育综合能力,能在托幼机构从事保教、管理工作的专业人员。幼教工作者需要具备的职业能力应是高师院校设置学前教育专业课程,尤其是构建实践教学体系的主要依据。有关研究表明,幼教工作者应具备的职业能力至少有:全面、正确地观察了解儿童发展的能力;有效地选择、组织教育内容的能力;创设支持性环境的能力;领导和组织能力;不断地进行专业化学习的能力等等。〔3〕实践教学在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形成职业认同和接纳情感、具有从事教育实践的智能和技能等方面,有其他教育环节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突出和注重实践教学环节,是高师学前教育专业培养复合应用型幼教人才、形成办学特色的必然要求。
第三是对高师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重课堂轻课外、重理论轻实践、重知识传授轻技能培养等问题的全面改革要求。以往高师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有:对实践教学在人才培养目标实现和职业能力形成过程中的地位作用认识不足、重视不够;实践教学目标不明确、体系不健全、内容有缺陷,时间安排上过于集中,成效不显著;实践教学组织不完善,指导力度不够,指导效果不理想,等等。因此,有许多学者呼吁,要重视和加强高师学前教育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研究与构建。在此,笔者就高师学前教育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构建的原则,实践教学的目标、内容、评价体系及实施保障等问题进行探讨。
一、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原则
1.整合性
学前教育专业实践教学与专业课程教学有机统整,使之成为整个教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构建高师学前教育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应以全实践理念整合、设计课程,并突出实践教学的重要地位,使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有机结合,相辅相成,贯穿整个教育教学的始终,让学生在学中做,在做中学,在学习中进步,在反思中提高,从而养成优良品行,掌握相应理论,获得教育智慧,提高教育技能,形成职业能力。
2.目标性
构建实践教学体系必须紧紧围绕高师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职业能力来进行,准确定位实践教学目标,合理构建宏观与微观、总体性和阶段性的目标体系。
3.系统性
构建实践教学体系应根据高师教育内在规律、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特点,着眼于学前教育教师专业化成长要求,理清各实践教学环节的地位、作用及相互之间的内在联系,使体系内的各个环节相互衔接,各子系统相互配套。
4.层次性
一是按照高师学前教育不同学历层次的要求来构建,二是根据教学计划实际进程分阶段、分层次逐步构建。
5.规范性
构建实践教学体系不能主观随意,必须纳入人才培养计划,建立内在运行机制,以明确目标、规定内容、确定形式、提高要求、规范评价标准。
6.操作性
构建实践教学体系必须符合高师学前教育专业培养实际,具有合理性和科学性,可行性强,便于操作。
二、实践教学体系的基本架构
遵循上述原则,构建高师学前教育专业实践教学体系要从时间空间两个维度上考虑,努力做到时间纵向维度上全程贯通不断线,空间横向维度上立体设置不缺位。高师学前教育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应包括目标体系、内容体系和评价体系三个方面。
1.确立与幼儿园教师吻合的实践教学目标体系
实践教学作为培养合格幼教工作者的重要环节,应根据幼儿园教师应具备的职业道德素养、专业理论知识、专业技能和实践能力等专业素质要求,确立涵盖情感态度、认知能力、教育技能等三方面的实践教学总目标:
(1)激发学生热爱幼儿、热爱幼教事业的情感;增强学生从事幼教工作的自豪感、自信心和责任感;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儿童观和教育观;培养学生认真、细致、耐心的工作态度和刻苦钻研、独立思考、开拓创新的敬业精神。
(2)帮助学生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掌握;鼓励学生在实践中对理论知识进行修正、拓展和创新;开阔学生眼界,帮助其获取幼儿教育改革的新信息、新知识。
(3)培养学生从事幼教工作的职业素质和能力,包括观察研究幼儿发展规律的能力,设计及组织指导各类教育教学活动的能力,创设环境和利用教育资源的能力,教育反思和自我学习的能力等。
在建立总目标的基础上,还需要建立各类具体的实践教学分目标。分目标也包含情感态度、认知能力、职业技能三个方面,但各有侧重。〔4〕比如,入学教育侧重于帮助学生了解本专业的特点,以树立职业理想,明确学习方向;教育观摩见习侧重于帮助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课外活动和社会实践旨在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提高其思想素质和实际动手能力;技能训练与比赛旨在培养学生的艺术素养和专业技能,提高其从事幼儿园教师职业所必需的基本能力;幼儿园保教实践重在培养幼儿园教师的综合素质,包括坚定职业信念、明确职业规范,掌握从事卫生保健工作、观察研究幼儿发展规律、创设与教育相适宜的环境、运用各种教育资源设计并组织教育活动、注重师幼互动并能进行个别化教育的能力等;科研实践旨在培养学生进行幼儿教育科学研究的基本能力,为成长为反思型、研究型的幼教工作者奠定基础。
2.确定与培养目标相适应的全学程实践教学体系内容
教学目标是确定教学内容和评价标准的出发点和依据。因此,实践教学内容应围绕高师学前教育专业的培养目标和实践教学目标,并且贯穿于学生入学到毕业的全过程,它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模块。
(1)新生入学教育。旨在帮助学生了解本专业的基本情况,树立专业思想,明确努力方向,为今后的学习和专业发展奠定坚实基础。一是召开座谈会,请院系领导介绍情况提要求,请高年级同学交流经验谈体会。二是举办专题报告会,请专家学者和一线园长、教师介绍学前教育改革发展趋势和幼儿园教师专业化要求。三是到幼儿园观摩幼儿一日生活各项活动,了解幼儿园教师的工作内容及要求,获得初步的感性经验。
(2)教育观摩见习。结合课程教学尤其是专业理论基础课教学,帮助学生通过理论联系实际,加深对专业理论的理解。具体的安排是,针对教学内容确定观摩见习专题,制订见习计划,联系对口幼儿园,定期持续观摩见习。
(3)课外活动和社会实践。开辟第二课堂,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并且贯穿整个学程;每年寒暑假组织学生参加各类社会实践活动,以锻炼学生的综合能力,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
(4)技能训练与比赛。在课程教学过程中将课内与课外、集中训练与分散训练、技能训练与技能比赛结合起来。为此,我们创设各种竞技平台,定期组织说、写、画、弹、唱、舞等技能比赛,让具有特殊才能的学生脱颖而出。
(5)幼儿园保教实践。旨在培养学生从事幼儿教育工作的情感和提高其从教能力,具体包括三方面内容。
一是操作性教育实习。它以帮助学生全面了解保育工作为目的,是幼儿教育工作中一项特殊而必不可少的工作。具体要求是掌握幼儿园保育工作的常规和基本技能,初步了解幼儿园卫生保健工作的基本内容和组织形式及方法。在学习相关课程的基础上,制订相关实习计划,进行不少于两周的专题实习。
二是体验性教育实习。这一实习的内容是学生在学习各教育活动和各类型游戏活动的设计与指导过程中,每周或每两周到幼儿园一次,以全面了解各领域教育活动、各类型游戏活动的基本内容、教学方法、组织形式及指导方法,并在幼儿园教师指导下设计不同领域的教育活动和不同类型的游戏活动,同时尝试独立组织其他活动。
三是提高性教育实习。这一实习的内容是组织学生在毕业前到幼儿园进行顶岗工作实习,以帮助他们全面熟悉幼儿园的各项工作,较熟练掌握幼儿教育的技能方法。
(6)科研实践。旨在培养学生进行幼教科研的基本能力。基本的科研能力是学前教育专业学生专业技能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幼儿园教师专业化的内在要求,高师学前教育专业必须将科研能力培养纳入教学计划。一是要求学生进行课程学结。二是要求学生反思见习实习等社会实践活动。三是指导学生认真完成毕业论文写作。
3.构建以学生实践能力为考核重点的实践教学评价体系
建立明确的实践教学评价体系,旨在避免教师在实践教学中的随意性和学生学习的盲目性。我们根据实践教学的目标体系和幼儿园教师的素质要求,以学生实践能力为考核重点构建了实践教学评价体系。我们加强了校内实训和校外实习的指导和管理,做到每次实训和比赛都有成果展示,每次见习实习都有书面报告,并由专业教师评定成绩做好记录,学期末按比例计入总分。例如,在保教实践中,我们制定了一套完整的考评方案,由幼儿园指导教师和学校带队教师联合考评,以客观反映学生的工作态度和综合实践能力。
三、实施实践教学体系的保障
加强实践教学管理。一是实施制度化管理。将实践教学纳入整个教学计划之中,制定实践教学各方面各环节的管理文件,实行规范化管理。二是强化组织管理。根据学前教育专业自身的特点,制定相应的组织管理办法,编制实践教学计划,增强教学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力求做到统筹安排,精心组织,监管到位,反馈及时,考核全面。
加强实践教学设施和基地建设。完善的实践教学设施和优质的实践教学基地是实施实践教学的必要条件和有力保障。除了常规的音乐、舞蹈、美术等方面的教学设施以外,我们花大力气建设了模拟幼儿园活动室、游戏和玩具教学专用教室、心理观察实验室、婴幼儿早期教育实训室、微格教室等校内实践教学设施。加强了与幼教机构的联系与合作,建立起一批稳定的幼儿园教学科研实习基地。
加强实践教学指导。我们还组织专家编写了实践教学指导用书,对实践教学的目标、内容、形式、要求、评价等作出了明确规定。同时,我们还抓好队伍建设,建立了一支富有事业心和责任感、拥有先进教育理念、熟悉幼儿园教育教学,各方面能力较强的师资队伍,对实践教学的各环节加以研究和指导。
总之,实践教学作为高校学前教育专业培养复合型、应用型人才的理念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我们期待相关的研究能不断深入,以使实践教学在目标、内容、形式、评价等各方面更加科学完善,为培养高质量的学前教育专业人才作出更大的努力。
参考文献:
〔1〕郭元祥.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设计与实施〔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23-30.
〔2〕刘晓东.解放儿童〔M〕.北京:新华出版社,2002:270.
〔3〕庞丽娟.新《纲要》与幼儿教师的专业素质〔M〕//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解读.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2:203-210.
〔4〕张燕.幼儿教师专业发展〔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15-20.
The Construction and Implementation of Practice Curriculum System of Preschool Education Major in Normal University
Wang Jianhua, Tangmin
>> 价值多元化背景下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的路径探析 价值取向多元化背景下大学生信仰教育的问题及路径探析 价值观多元化背景下强化大学生道德教育的路径探析 文化多元化背景下高校思政教学改革之探析 金融危机背景下的中小企业多元化融资策略探析 多元化价值观背景下主导价值观的重构探析 探析文化多元化背景下的高校思政教学改革 多元化背景下大学生价值观教育对策探析 幼教模式多元化背景下幼儿园建筑空间持续利用设计探析 价值多元化背景下日语专业毕业论文选题问题探析 多元化背景下医学研究生人文素质教育探析 生态文明建设背景下的中国城镇化路径研究 中小企业融资路径多元化探析 多元化战略背景下的企业并购 社会多元化下的网络政治生态 生态文明背景下的社区支持农业(CSA)探析 浅谈多元文化背景下幼儿美术活动的多元化评价 多元时代背景下的体育教学多元化评价方式 多元化战略的“玩家路径” 社会思潮多元化背景下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实效性的路径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
[2] 陈喜珍.构建和谐社会背景下的全运会运作模式[J].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11(4):137.
[3] 楼小飞.全运会市场开发的历史沿革、主要问题及对策研究[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09.26(1):7-l2.
[4] 江姗姗.南京十运会赛事旅游资源开发中相关问题的经济学思考[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2005.19(4):54-56.
[5] 于文谦,王岳.承办全运会效益最佳化探索[J].吉林体育学院学报.2010.26(5):16.
[6] 于文谦,王岳.承办全运会效益最佳化探索[J].吉林体育学院学报.2010.26(5):17.
[7] 百度.城市生态系统[EB/OL].http:///view/46599.htm.2011.09.26.
[8] 杨志峰,徐琳瑜.城市生态规划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12.
[9] 陈喜珍.构建和谐社会背景下的全运会运作模式[J].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11.4:138.
2010年我国出台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明确指出,未来十年要积极发展学前教育,加强幼儿教师队伍的建设,提高幼儿教师的整体素养,以学前教育为突破口达到落实教育规划纲要的目的,鼓励社会力量兴办幼儿园,多途径加强幼师队伍的建设。学前教育日益受到国家和社会的高度重视,党的十再次重申要重视发展学前教育,并提出要切实办好学前教育。学前教育作为幼儿的启蒙者和引路人,应该拥有丰富的理论知识和教学实践能力,并能做到终身学习。作为培养幼儿教师的高等院校,肩负着为祖国培养高素质幼师队伍的重任,采用何种教学模式能培养出适合新时期学前教育发展的幼儿教师是对高校学前教育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
1当前高等学校学前教育教学现状分析
1.1学前教育专业课程设置教学计划偏重理论
当前传统的高校教育课程设置和教学计划形式多样丰富多彩,设置了各种的专业选修课、公共必修课、专业必修课等门类齐全种类繁多。学生的学习和教师的教学主要以理论教学和知识传授为主,除了毕业前的四周教育实习很少有参与和接触到学前教育教学一线的机会,学生在理论方面往往是纸上谈兵,说起来都能头头是道,真正到了教学一线,面临众多复杂的情况和真实的教学环境,往往一脸茫然不知所措,多数学生显现出高分低能入职后面临适应学前教师角色困难的尴尬境地,主要原因是在校学习时重理论轻实践。
1.2学前教育专业课教学中教育元素挖掘不充分
高校学前教育的教学中教师只注重学生专业知识的学习,往往忽视学生对学前教育专业的职业感受和知识的技能迁移,学生在学习中掌握了大量的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和文艺、舞蹈等艺术功底,忽视了艺术技巧和技能在学前教育教学中的实际应用能力。出现了众多现实的教育情景就是,学生具有扎实的美术功底,却不能根据幼儿园实际情况和学前儿童特点设计出符合教学情景的美术作品和课程;还有多数学生具有扎实的舞蹈功底,却不能很好地组织好像样的幼儿舞蹈课堂和儿童演出作品。
1.3学前教育专业教育教学实习趋于形式化
高校教育实习和见习往往安排在学生快要毕业的最后一个学期,实习时间相对都很短,或者学校跟实习学校合作很少,实习往往流于形式,个别实习领队老师缺乏组织经验,有的实习学校怕实习教师影响学校教学成绩,很少给实习生实践教学的机会。在临近毕业时安排教育实习,学生往往还要面临完成毕业论文和就业求职应聘等多重压力,既要实习还要查找资料完成毕业论文应对毕业论文答辩,还要四处求职参加各种应聘会,让学生显得力不从心对教育实习也难免有应付的成分,从而影响了教育实习质量。
2高校学前教育专业实践教学改进措施
2.1切实改善教学条件完善学生实践教学环境
建设和完善高校内的学前教育实训教室和校外实训教学基地和相关的教学配套设施。首先需要对学前教育专业的组成元素进行深入了解和调查,结合学生个性发展和教学实际需求,制定相关的技能培养目标,在开设艺术理课程教室的基础上增加与幼儿看护技能实训室、教育活动模拟实训室等形成合理科学的实践教学体系。实现校内实训和校外实习实践有机结合,功能优势互补的完备教学环境,为学生实习实训和教师教学提供物质保障。
2.2在教学实践中充分挖掘教学实践能力
在实践教学中掌握坚实的学前教育理论和丰富的实践教学技能,用理论指导实践。合理整合教育理论专业课程,充实学生的幼教科研能力,把学生培养成有内涵的实用性教育人才。以培养学生个性化需求为基准,改变单一化的教学课程,拓展专业技能,培养学生的特长及实用技能,将理论和实践有机结合,充分结合课堂和课外学习成果,注重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满足学生的多样化诉求,促进教学实践的改革和发展。
2.3改进教育实习缩短教师角色适应时间
教师角色适差缺乏与家长沟通和组织孩子活动的能力应往往是毕业生面临的一大难题,更快的角色适应为毕业学生尽快就业和融入教学提供了优势。这就要求学校在教学实习安排上下功夫,让学生尽可能多地深入教学一线和参与到实际教学环境中,让学生亲身体会和让幼儿园长及一线教师分享教学经验。高校要有自己的附属幼儿园或者教育实习基地,让学生作为助手在经常参与到幼儿教学一线的各个教学环节,在幼儿园组织大型活动(如元旦活动、六一儿童节活动、竞赛、表演等)组织学生观摩或作者为助手协助组织,学生在实践中感知越多获得实践经验越多,对缩短角色时应有很大帮助。
3高校学前教育完善培养模式教学建议
3.1高校学前教育教学要根据幼儿园实际需求培养
目前高校学前教育教学往往根据教育方针和教育政策制定教学目标和教学计划,然后就一直沿用下去,很难做重大改革和变化。对一线幼儿园的教学动态和学前教育用人方向很少去做调查,高校学前教育教学和幼儿园教学改革和培养机制明显滞后,学生毕业后还要经过岗前培训和学习才能适应新的教学环境。这就要求高校学前教育要多深入了解学前教育一线教师的教学,及时了解和把握最新教育动态,掌握好国内外学前教育的风向标,积极参与幼儿教学改革,根据幼儿园的需求来及时调整、更新和改革高校的教学内容。
3.2高校学前教育教学要根据用人单位需求培养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时代的进步,学前教育专业学生毕业方向不仅仅是幼儿园。更多的幼儿特长培训机构、亲子乐园、母婴生活馆、学前教育商业培训、大众媒体幼儿专栏、幼儿出版机构等都为学前教育专业学生提供就业机会和施展才华的广阔空间。打破了过去传统的专门为幼儿园培养专业人才的培养方式,变被动培养为根据用人单位和人才市场需求主动改进培养方案,为学前教育培养方式开拓了新的方向。就要求在专业课设置和选修课内容增加相应技能的内容,或者根据用人单位需要开设相关课程。
3.3高校学前教育教学要根据学生需求来培养
学前教育专业的不同学生对毕业后的就业需求和培养需求是不一样的,有的学生希望毕业后考取研究生继续学习深造获得更多更好的理论学习机会。还有一部分学生希望毕业后就直接就业;有的希望从事对科学、语言、健康等对艺术要求低的教学工作;有的愿意到幼儿园从事音乐、美术等方面的专门教学工作。就要求在学习完基础课程后进行分班制教学根据学生毕业的需要分班管理,或者设立选修课制度,学生根据自己的爱好毕业后的需求进行选修,修满学分即可毕业,满足了不同就业需求的学生都能学到自己需要的知识和技能。
4结语
学前教育专业的实践教学绝不是简单的理论教学、专业技能的培养和教育见习和实习,而是从入学的第一天开始的对学生专业态度的养成、专业情感的培育和专业能力的综合塑造过程。我们在教学中应当不逃避和不回避的客观面对在实践教学中存在的各种问题,结合学前教育一线对不同能力教育人才的需求,有针对性地改进和提高教学水平和提高教学环境,以及不断提升我们高校教师队伍的素质以提升学生的整体教育水平。做到更新教育理念,创新教育方法和手段,建立多元的高校学前教育培养模式,根据社会发展需要注重特色,强调个性,分层培养,因材施教全面培养具有强盛生命力的创新型学前教育人才。
作者:董爱霞 单位:内蒙古呼伦贝尔学院教育科学学院
参考文献:
[1]梁艳.学前教育专业的全程式“园校合作”模式初探[J].天津师范大学学报(基础教育版),2016(04):73~76.
[2]刘海利.基于职业能力培养的地方高校学前教育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建设研究[J].中国成人教育,2016(16):110~112.
一、幼儿园男教师的典范
在学前教育的历史中,可以找到很多终身致力于儿童教育和发展的男性,比如:创办世界上第一所幼儿社会教育机构的英国空想主义者欧文,要求教育要顺应儿童身心发展的法国杰出的启蒙思想家和教育家卢梭,倡导“儿童中心论”的美国实用主义教育理论的创始人杜威,以及提出儿童认知发展理论的瑞士人皮亚杰,等等。当然,上述所提到的并不是专门从事学前教育的专家,但他们为学前教育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至今在学前教育研究领域中仍被津津乐道。真正堪称为幼儿园男教师典范的有以下几位:从国外来看,有德国的福禄贝尔,他于1837年创办世界上第一所以“幼儿园”来命名的学前教育机构,设计玩具“恩物”进行游戏和教学,被称为“幼儿园之父”;从国内来看,主要有四位重要的男性,分别是陈鹤琴、张宗麟、陶行知、张雪门,他们主张从中国的国情出发,吸收、借鉴国外先进的教育思想,主张学以致用,崇尚亲身感知、亲自实践,为中国化、科学化的中国学前教育作出了各自的贡献。
时至今日,在以女性教师为主的幼儿园,仍然涌现出很多可以作为男性幼儿园教师典范的优秀研究专家和一线教师,如朱家雄、王志明、潘浩瀚、韦文勇、徐帮强……
二、幼儿园是否需要男教师
(一)不同的观点。
从理论争鸣入手,对于幼儿园男教师的问题,不少论文的研究都基于“幼儿园是否需要男教师”或者“男教师适不适合幼教工作”类似问题提出,根据分析主要有三种观点。
1.支持鼓励。这种观点认为,无论是男性还是女性,单一的高水平的性别类型化对一个人的成长并不是最佳的,因此,幼儿园引进男教师有利于幼儿形成健康、平等的两性角色意识,促进幼儿个性全面、和谐地发展,并且认为男教师对于男孩的成长非常重要,可以树立男孩的阳刚之气,避免男孩表现出女性化的倾向。同时认为男幼教有利于幼教师资队伍素质的提高和幼儿教育事业的发展。通过文献研究发现,赞同这个观点的人占了绝大多数。
2.中立观点。这种观点认为,幼儿园引进男教师也不失为一种好方法,因为男性的开朗、自信、勇敢、豁达等特点,可为儿童树立学习的榜样,可在一定程度上弥补女性教育的不足,但他们同时认为,幼儿教育中教师的性别无关紧要,重在教育品质。只要提高女教师的男性度,就可解决相关问题。同时指出不能忽略家庭中父亲幼儿的影响作用。叶志春、刘智成、梁艳等人还指出目前要改善男教师数量缺乏这个事实是不容易的,一味强调引进男教师也是不现实的,应该从幼儿园现有的资源中不断想方设法弥补这一遗憾。
3.否定观点。这种观点认为,首先,女性比男性更适合从事幼儿教育工作。男性性格粗犷,而幼儿园的事物大多琐碎,不适合男教师,男性的粗心、随意也会给幼儿带来不安全因素。其次,认为幼教对于男性的经济及自我实现低,流动性太大,并且担心由于在园男教师比例太小,容易被女性化。李小燕、杨宁在通过采取参与观察法、访谈法和实物研究法得出的结论认为,男教师并未表现出明显的优势,甚至在很多方面不如女教师做得好;幼儿园里的男、女教师并没有显著的不同。因此,提出:“我们更应关注的是如何提高教师的素质,而不是单纯强调男女教师的区别。”并认为:“根据社会现实改变目前学前教育领域男女教师性别不平衡的现状其实很难。”
(二)我国幼儿园男教师存在的现状
近年来,许多发达国家幼儿园男教师的数量都占一定的比例。在我国,目前虽然幼儿园对男教师需求的呼声很高,但却表现出男教师普遍叫好不叫座的情况。一方面,我国正规学校培养的男性幼儿教师很有限,学前教育专业的男女比例为1/30―1/40,换句话说,一个班级中往往只有一两位男性学生。另一方面,愿意从事幼教工作的男教师比例很小。据统计,在全国近90万名幼儿教师队伍中,稳定的带班男幼儿教师大概只有3000人,并且主要集中在珠三角和长三角地区。在有着近1亿人口的河南省,全省稳定的男幼儿教师不到100人。
三、对幼儿园男教师缺失的原因分析
阅读文献中发现,有很多学者的研究中都涉及了关于幼儿园男教师稀缺和流失严重的原因,如:姚雅琨采用网络访谈法,对9位男性幼儿园教师进行了访谈。研究发现经济待遇低,传统观念的影响;缺乏自我实现的机会和并不喜欢这份工作,不得已才选择的是幼儿园男教师流失的主要因素。经过整理,幼儿园男教师缺失的原因主要体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来自社会文化传统方面的原因。
郝萍瑞、岳瑞芝等人从社会文化角度进行探析得出,从传统文化的角度来看,人们普遍认为女人感情细腻、温柔细心,会关心人,因此把幼儿教师定位在女性上,黄倩媛也认为家长们只能接受男教师给孩子们带来阳刚之气,却坚持认为男教师照顾孩子不可能像女教师那样细致、周到。
(二)来自经济方面的原因。
我国一直都有“男主外,女主内”的思想,一个男人的社会地位是他个人能力的体现和成功的标志,而幼儿园教师待遇低,在这种传统思想下,不能养家糊口是男性不能接受的。
(三)来自教育生源方面的原因。
如前面国内现状中所提到的,男教师的稀缺从师范生生源开始男女比例就已经失调了。仅有的男性学生普遍感觉自己有压力,而且在选择专业方面均表示:“我是被选择的,不是选择的。”
(四)来自男教师自身的原因。
一项调查表明:虽然71.4%的男生认为男性适合从事幼教工作,65.5%的男生说他们喜欢幼儿并愿意和幼儿玩,但若让其重新选择专业,却只有35.3%的人愿意选择幼教,这表明在看待幼教工作的态度上,很多男性还是心存偏见的。
四、改善幼儿园男教师缺失的对策
(一)提高经济待遇,并创设适宜的工作环境。
姚雅琨:“要发挥男教师的男性特点,取长补短,要使他们觉得自己在幼儿园中有存在的价值,多给予业务指导,生活上多关心。”张艳婷:“女教师要理解、体谅、支持男教师的工作。”李巧萍:“要尊重和信任他们,要合理安排他们的工作,注意发挥他们的长处。”郝萍瑞、岳瑞芝:“对男教师教育教学方面的评价和各项奖励机制,要男女有别,创设机会让男教师体会到成就感,逐步淡化职业性别色彩。”
(二)做好宣传,加大社会认同度。
要摒除传统观念中对幼儿园男教师的理解,在政策上给予倾斜,优化师资队伍,为男教师创设一个和谐的社会环境和心理环境,尊重他们的职业选择,承认他们的工作业绩,特别是家人要多理解、肯定和支持他们的工作。
(三)热爱幼教事业,获得职业幸福感。
要多提供男教师自我实现的机会,不断地完善男教师自身素质,尤其是心理素质,引导男教师找准职业价值的基点,端正从业态度。
(四)从学前教育的招生上入手,为男生在政策上给予优惠。
如此能够招收到一定比例的乐于从事学前教育事业的男生。
(五)发挥家庭、社区中男性的作用,树立榜样。
五、关于对幼儿园男教师研究使用的方法
在文献阅读的过程中,注意到了学者对研究方法的使用,这有助于进一步深入对幼儿园男教师的研究,寻找研究更适合的方法。对幼儿园男教师研究的方法主要运用方法一是文献法,几乎所有参阅文献都涉及使用该方法;二是访谈或是问卷调查法主要运用于寻找男教师队伍存在的困惑,如《关于幼儿园男教师流失的原因及对策的访谈研究》、《学前教育专业男生的性别压力探索》;三是个案法主要运用于对典范的具有代表性的教师的研究,如《幼儿园男教师专业发展个案的叙事研究》、《幼儿园里的男“阿姨”――记平乐县师范幼儿园教师韦文勇》、《徐帮强:让每一个孩子感受到男教师的阳刚之气》等。
六、结语
综上所述,幼儿园在历史发展中由来已久,老一辈幼教专家张宗麟先生曾指出,幼教队伍中只有男女教师性别比例合理调配,才能有利于儿童身心的和谐发展。20世纪80年代以来,关于在幼儿园增加男教师的呼吁越来越多,成为社会、家长和幼儿园都十分关注的热点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