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发展论文模板(10篇)

时间:2023-04-01 10:33:36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文化发展论文,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文化发展论文

篇1

2建设具有一流文化素质的护理队伍

建设一支有着文化素质一流的护理队伍,是建设、发展护理文化的根本保障。否则,护理文化将是无本之木,无源之水。一流文化素质,是指除了合格的学历和一定的医护理论之外,还必须要有三种精神。

2.1无私奉献――崇高的献身精神护理事业是一项伟大的事业,也是与人的生命质量密切相关的事业,关系到人类的健康、幸福、安宁。为了这一伟大的事业,奉献自己的青春与生命,无一丝的私心杂念,这就是一种崇高的献身精神。在这方面,我们以南丁格尔和优秀护士为榜样,感受她们为了人类健康而自觉献出一切的优质品质,把为了事业而无私奉献作为自己的人生观与世界观。

2.2终生学习――可贵的进取精神当今世界,处于知识大爆炸的时代。无论何种职业,一张文凭定终身的年代一去不复返了。要使自身的专业水平与文化知识不落后于时展,只有一种途径,那就是进行终生学习――连续不断的专业学习与文化积累。终生学习,作为一种可贵的进取精神,是一个优秀护士保持一流文化素质的根本性途径。在我院的骨科护士,都认识到终生学习的重要性,参加继续教育学习、参加大专课程学习已蔚然成风,制订近、中、远期学习计划,同时主动自觉地参加护理部、科室组织的业务学习,直至终生。还有的参加进修、阶段培训,有的进行专业自学,或阅读各种护理报刊。终生学习在科室已深入人心。了解护理发展现状与信息则是大家除上述学习之外的一致行动,护士们的自身水平得到了明显提高,12名注册护士中大专毕业的有6人,还有3人在继续大专学习。

2.3亲密合作――优秀的团队精神护理活动,需要个体的优秀表现,更需要团队的合作精神。因而无论是对患者的临床护理,还是院外的延伸服务,都要依靠科室或与外科室的通力合作才能完成。而团队使用的含义不仅仅是指许多人在一起工作共同完成某一件事,更重要的内涵是具有高度文化素质,但持长不一的多个人努力发挥自身优势,从不同的层面上尽力,在各自不同的时间与空间,共同出色地完成某一项任务。只有具备了较高文化素质的人群,才能充分地发挥团队合用的威力,因而,团队精神也是护士文化素质的具体表现。就骨科而言,患者从骨折发生到痊愈,通常需要较长的时间,如缺乏团队精神,很难保证护理的高质量。本科室的护士,认识到了团队合作的重要性,把每一个患者的全程护理都当作一次团队合作的实践,保证了护理质量,赢得了患者的赞誉。今年,在大雪突袭,骨折患者骤增的紧急情况下,本科室护士与外科室的医护人员密切合作,配合默契,圆满地完成了治疗护理任务。

3推行以人的健康为中心的文化护理模式[2]

2000年,中华护理学会与香港理工大学护理学院通力合作,概括出了中国文化护理的定义。情、理、知、行,即关怀照顾、伦理道德、知识、实践。也就是说,文化护理以人的健康为中心,而这个中心是建立在关怀照顾、伦理道德、知识实践的基础上的。我科在护理工作中推行以人的健康为中心的文化护理模式,要点如下。

3.1整体护理――文化护理的需要整体护理本身就是一种现代护理模式,以患者健康为中心,具有一套完整的程序,从多角度、多层次满足患者的生理需要与健康需求,表现出极强的文化性。我科有幸成为我院整体护理试点科室。在此基础上集中体现了文化护理的基本理念。数年来,整体护理的实施结果,大大地提升了护理质量,营造医院护理文化氛围。这足以证明整体护理与文化护理息息相关。

3.2人文服务――文化护理的关键何谓人文服务,即在护理过程中,处处体现出对患者生命与健康、权利与需求、人格与尊严的关心与关注,并为之竭诚服务。这是实施文化护理的关键。本科室的全体护士认识到人文服务的重要性,并把它作为实施文化护理的关键。人文服务渗透在整体护理之中。护士们始终以患者健康为中心,一切为患者着想,处处关注患者的权利与尊严,时时关心其身心的需求,“只有患者想不到的,没有我们做不到的。”

3.3健康教育――文化护理的重点文化护理的理念是从疾病为中心转向以人的健康为中心,任务是帮助患者恢复健康,并帮助健康的人提高健康水平,由此,健康教育诞生了,并成为当前医疗界的一大热点。又是文化护理的极重要之点。本科室对患者开展健康教育从整体护理开始,取得良好效果,我科的健康教育以住院的骨折患者为对象,对其进行入院宣教,术前、术后宣教,早、中、晚期功能锻炼的宣教等的健康教育活动。护士们详细地向患者介绍了骨科知识和疾病诊断、病程、预后,并发症以及治疗护理方案,在每一检查之前,介绍其检查手段的必要性,注意事项,配合要求。检查完毕,及时反馈检查结果。患者出院后,护士们进行延伸的宣教,通过这样的健康教育,有助于患者早日康复。

篇2

在当下有关中国音乐文化与西方音乐文化是否具有可比性,中国音乐文化是否可走现代化发展道路等问题的争论中,“音乐文化”是一个被大家频繁使用的名词,但同时也是一个被误解,误用最多的概念。最为常见的误解之一就是将它的内涵等同于“音乐艺术”。在某些学者的言论中,“音乐艺术”与“音乐文化”常常被混为一谈,不加任何区分。于是便出现类似“音乐的现代化”,音乐价值的相对性等等一些似是而非,模棱两可的表述。

一、“音乐艺术”与“音乐文化”概念的提出

严格的讲,“音乐艺术”所指代的是一种特定的艺术形式,即由有组织的音乐所构成的听觉审美对象。对这种艺术形式的价值判断,尤其是审美价值的判断,无论是在不同的民族之间,还是在不同时代,不同流派之间,都难以形成一个划分高低优劣的统一标准,只是一个众所周知的事实。因此,在“音乐艺术”这个概念所限定的层面上,我们可以说:“音乐的价值是相对的”。

然而,“音乐文化”这一概念的内涵,已远远超出了“音乐艺术”所限定的范围。音乐文化包含音乐艺术,但却并非指音乐艺术。“音乐文化是多种性质不同、形式不同、作用不同的音乐现象的综合物”,他所指代是一些特定的文化现象,这些现象与音乐艺术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但它们也有着自身的特征、性质和作用。总之,“音乐文化”是一个大的概念,而“音乐艺术”是一个较小的概念,我们不能用小的概念来涵盖大的概念,我们必须懂得,我们探讨的是“音乐文化”这个概念属下的诸多文化现象,而不是某种艺术形式的审美属性和艺术品位。

文化,按照广义,通俗的理解,就是指人类的创造,是人类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总和。音乐文化作为人类文化的一种具体形态,它必然也是物质、制度、观念的综合体。从历史的,文化人类学的全部观点来看,审美价值是音乐文化多种价值中的一种,而不是其全部价值或唯一价值。因此,我们不能够仅仅从意识的,艺术的,审美的层面去看待一个国家的音乐文化,更要结合着物质的,制度的,观念的层面去看待一个国家的音乐文化。

二、中国音乐文化发展存在的问题

中国的音乐文化发展有着五千年的历史,到了二十世纪初期,音乐课作为一门独立的课程应用于课堂。但是,中国的音乐教育课程设置从近现代到如今近百年没有发生大的变化,已经不能适应当今世界音乐文化发展。这也就是说,中国音乐文化与当今世界上发达国家音乐文化之间存在着水平上的差距。

中国的音乐文化无论在物质的,制度的层面,还是在观念的,意识的层面,都没有能够适应当今世界音乐文化发展的需要,也没有能够充分的满足中国人民日益增长的文化生活需求,以音乐教育为例:就物质层面而言,教育设施的匮乏,办学经费的短缺,师资力量的不足,长期以来一直困扰着中国的音乐教育事业;就制度层面而言,中国的教育体制亟待改革,大量音乐人才的分布与流动极不平衡,一些专业音乐院系人满为患,而大量的音乐普及教育岗位则无人问津;就观念层面而言,音乐教育观念陈旧、闭塞、学术视野短浅、狭隘。以上三个层面是阻碍音乐教育事业发展的重要因素。

三、新音乐文化与传统音乐文化之间的摩擦

中国的音乐文化,需要在物质的、制度的、观念的各个层面上,全面地吸收和借鉴世界各民族音乐文化发展的成功经验和优秀成果,从而尽快跟上当今世界文明发展的步伐。现代化的音乐文化是开放的,其信息传播的快捷性,交流范围的广泛性,足以使任何一种传统文化中的人们带来各种新意的、富有个性的艺术形式。中国近百年来音乐文化的发展变迁事业已充分证明了这一点。如果不向世界敞开国门,如果彻底拒绝现代化的进程,或许我们的音乐文化会保持更纯正的中国口味,会赢得那些喜欢异国情调的老外们更多地赞叹。但是这样以来,我们中国人就必须放弃发展的机会和选择的权利,我们就只能为别人去做传统的守护神,而不能为自己去做新文化的创造者。

当然,新文化的产生并不意味着必须将传统文化一概“淘汰”。举个例子来说,一对年轻人结婚,如用传统的拜天地,坐花轿的方式来举行他们的婚礼,这一举动显然有着传统的中国味道,从而得到旁人的赞美和羡慕。但是,假如一位家长不顾“婚姻自主”的原则,硬要按照中国传统的老规矩为自己的儿女包办婚姻,这就有理由遭到人们的反对。再假如那位先生还想效法旧时代“一妻多妾”的传统,要给自己添上几房“姨太太”,那么这一行为不仅要为已经“西化”了的中国人所不齿,而且还要受到国际法律的制裁。这个例子说明,传统文化中与现代文化不相抵触的东西,自然可以继承和发展,反之,便决没有不被割除的道理。

四、中国音乐文化发展道路探索

20世纪的中国新音乐是整个新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是中国人民选择“新方式”来做事情,过生活的结果之一。“新学堂”的建立,“学堂乐歌”的兴起以及其成熟的发展,中国的无调性作品,中国的十二音作品的陆续出现,等等。所有这一切,均说明我们中国人“听音乐”,“做音乐”的方式有了明显的质的改变。这些行为令那些不习惯接受中国新音乐的外国学者感到费解。其实赵元任先生早已说得明白:“中西音乐有异,中国音乐有自己的‘国性’,只得保存跟发展。但我们中国人得在中国过人的日子,我们不能全国人一生一世只穿了一种学博物馆的服装,专预备你们来参观。”可见,那种要求我们中国人的音乐文化永远停止在1840年以前的想法不仅是不现实的,更是“不人道的”。

自宋代以后,中国音乐主要是以本土繁衍、变异的方式在发展。直到清末,外来音乐文化,尤其是西洋音乐文化与日本近代音乐逐渐传入,音乐由此兴起。而这种现象确实为中国音乐文化的进一步发展开辟了一条新路。

随着新世纪的到来,知识经济发展加剧了东西方音乐文化的交融和碰撞。弘扬中华传统音乐文化、使中华文明在信息大潮中绽放异彩是音乐教育工作义不容辞的责任。随着全球信息高速公路、电子出版物和远程教育的发展,东西方音乐文化将形成全方位的碰撞,民族音乐文化的历史命运引起了人们的关注。一方面各民族音乐文化在冲突和融合中会增加统一和普遍性;另一方面,民族音乐文化教育的繁荣和生存面临着威胁。全球信息网络一体化极易使西方社会的人生观、价值观长驱直入。在这场以文化渗透为主要途径和手段的新的“世界大战”中,中华民族的文化、文明和社会价值观关系到国家的兴衰、统一的成败。

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如果没有自己的精神支柱,就等于没有灵魂,就会失去凝聚力和生产力。中华民族有着强大的凝聚力和革命的英雄气概,中国人民有着坚强的意志和必胜的信念。为此,我们要主动出击、积极应战,大力开发音乐文化信息资源。将伟大的民族精神、将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音乐文化信息送上国际互联网,使中华灿烂文化绽放异彩;激浊扬清,用中华文化抵御外来腐朽的文化的侵蚀,在我们民族的精神广宇里筑起思想文化的万里长城。

五、中国音乐文化发展伦理思考

但是,还有一些人反对将音乐纳入现代化进程,这类人被称为“文化相对主义者”。他们以“文化相对主义者”作为理论依据。在这里,我们应当看到,“文化相对主义者”原本是强调不同文化之间的平等,宽容,相互理解,尊重,各尽所长,共同发展。就这一点而言,我们应当赞同。但同时也应当看到,一些“文化相对主义者”否认存在着人类共同的价值观,否认人类文化发展的共性,否认社会历史进程的阶段性、规律性、否认生产力对人类社会发展的决定性作用。对此,我们必需保持清醒的头脑,必须深入细致地分析,弄清那些文化现象以及这些文化现象的哪些价值具有相对性,共通性,普遍性,进而在中国音乐文化与西方音乐文化相比较中,分清哪些是“不同”的不同,哪些是“不及”的不同,决不能一概而论,人云亦云。

然而,一些信奉“文化相对主义者”的学者们却没有这样去做,以至于“文化相对主义”在他们的手上完全变了味,走了调,成为一种妄自尊大,盲目排外,抱残守缺,固步自封的借口。他们以一种对立的心态,来看待中西方音乐文化的相互影响,彼此通融的历史与现实,以虚无主义的观点来否定现代化对于人类文化的普遍意义。由此可见,这些学者手上的“文化相对主义”,其实只是,狭隘民族主义及“国粹”论的结合物,它既不新鲜,也不先进,用它来解释文化历史现象,或指导我们的实践活动,必将造成观念上的混乱和行动上的失误。

总之,文化、音乐,都是为了人而存在的,20世纪的中国音乐文化首先是为20世纪的中国人民而存在。中国音乐文化朝向现代化的发展道路是中国人民自主的,正确的选择,同时,也是21世纪中国音乐文化发展的必经之路。现代化进程给我们带来的是一种新型的、开放的,有生命力的同时也是在审美趣味上更加多元化的音乐文化。它是中国音乐文化与世界音乐文化之间完美的交融。中国的现代化任务任重而道远,而中国音乐文化的现代化则是整个社会现代化重要的,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之一。

参考文献

[1]中国音乐词典.人民音乐出版社,1984

篇3

1.1现代化进程加快给民族文化传承带来前所未有的冲击

现代化是不可阻挡的潮流和趋势,拒绝现代化意味着民族的贫困。改革开放以来,少数民族地区经历了前所未有的现代化进程。这一现代化进程使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状况、社会制度和政治制度等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但同时使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受到前所未有的冲击。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摒弃传统文化,追求快速而直接的经济效益是大部分人的选择,即使有人在滚滚而来的现代化进程面前依然坚持传承和发展民族文化,但是能坚持到最后的人寥寥无几。这样的结果便是民族语言濒危、某些民族口头流传的文学艺术濒临失传、很多精湛的民间传统手工艺日渐消失、曾经用来培养人类美德的日常生活风俗和礼仪逐渐被废止。冯骥才先生就在《紧急呼救》里说“:我国的民族文化遗产需要拨打110紧急呼救”[2]民族文化具有不可再生性,一旦消亡将无法复制。

1.2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给民族文化传承提出新的挑战

市场经济不仅推动了经济的大发展、大繁荣,也带来了我国文化的繁荣,民族文化也随之变化和发展。但是,市场经济也有阻碍民族文化传承发展的一面。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部分人衡量人生价值的标准在于拥有金钱的多少。在市场经济大潮中,很多少数民族青年离开本乡本土投入到市场经济的浪潮中,有人迷失了,有人忘记了自己的民族文化。同时,许多少数民族地区也以此为契机,推出以民族文化、民俗旅游为主要特色的旅游项目,在有的省份、有的地区更是将民族文化作为自己的名片和特色。但是为了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满足游客好奇的心理,民族文化旅游往往忽视了民族文化的精髓,甚至有些项目与民族文化内涵背道而驰,从而导致民族文化失去了许多原滋原味的元素。

1.3改革开放带来的挑战

首先,改革开放以来,各种流行文化、都市文化进入民族地区,很多民族地区的年轻人对都市文化、流行文化的关注远远超过了对民族文化的关注,再加上近年来越来越多外出打工的年轻人近距离的接触流行文化、都市文化,淡化了他们对民族文化的认同。这样的结果便是民族文化的生存环境发生变化,少数民族文化资源不断流失,许多重要的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后继乏人,面临失传。在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加快发展的过程中,一些急功近利的开发手段也加剧了少数民族文化资源的破坏与流失。其次,文化体制改革既使文化的发展和民族文化的传承带来了生机,同时也带来极大的困难。作为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的绝大多数文化团体,在管理体制上进行了深度的改革,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打破大锅饭,有的自找发展门道,有的解体了,民族文化艺人自找活路,分散各方;年轻人对流行文化的关注度远远超过了对民族文化的关注度,许多民间技艺无法传承。最后,随着全球化、现代化进程的加快,民族同化的步伐也在加快,主要表现:语言上,部分少数民族年轻人不会讲民族语言;建筑风格上,砖混结构的房子逐渐代替了原来具有民族特色的楼房;服饰上,绚丽多彩的民族服饰逐渐被汉族服饰所取代等。上述表明,在现代化进程加快、市场经济和改革开放三大浪潮的冲击下,民族文化的传承发展面临及其严峻的挑战,如何迎接挑战,采取积极的应对举措是当务之急。

2促进民族文化传承和发展的对策

在中国文化发展繁荣来临之际,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是其重要内容。而中华民族文化的传承发展离不开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如果离开了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发展,中华民族文化将会残缺不全。因此,在现代化的进程中,民族文化的传承应该树立科学的文化传承观,建立家庭、社区和学校教育相结合的联动机制、共同推动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2.1思想上,提高对民族文化重要性的认识,树立科学的民族文化传承观

进入21世纪,文化正在成为国与国之间竞争的利器。谁控制了文化市场,谁就在意识形态领域发挥主导作用。对于全体人民而言,要从思想上加强对民族文化重要性的认识,树立科学的民族文化传承观,自觉投身于民族文化传承和发展的具体实践中。科学的民族文化传承观应该包括以下三个方面:①明确传承的内容。一般来说,民族语言、民族艺术、宗教、文学、民俗、民间技艺都是属于应该传承的内容。②民族文化传承和发展应该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原则。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主要体现的是以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为本。具体来说,在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发展过程中,要以人民群众的实际需要为本,创新民族文化的内容,充分发挥文化为人民群众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功能。③保留民族文化的内涵,不进行破坏性的传承和发展。正确处理追求经济利益和保留原滋原味的民族文化、民俗之间的关系,需要政府和有关部门从政策和法律法规上加以规范和指导。

2.2政策上,为民族文化传承发展提供资金保证和政策支持

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需要各方面的支持、需要广大人民群众的参与。在多元文化背景下,民族文化的传承不应该是一种无意识的行为,而必须通过政府部门有意识地统筹并建立长效机制。政府部门应该为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提供相关的经费支持,鼓励学者和专家进行民族文化课题的研究、鼓励民间艺人组建民族文化队伍;鼓励社区建立民族文化传承的相关机构,利用民间艺人、培养民族文化的爱好者传播民族文化;以重大的民族节日为契机,开展如民族工艺展览、民族歌舞表演、民族文化知识竞赛等活动,宣传民族文化知识,吸引民族文化的爱好者自觉加入到民族文化传承和传播的队伍中;教育主管部门应该制定完整的民族文化教育体系和监控体系,并对教师进行相关培训,对各级各类学校实施民族文化教育的实际情况进行实时的监控和考评,将民族文化进校园的实际状况作为考核学校等级的重要指标。

篇4

二、高等院校专项人才智力资源引进模式

(一)传统方式下的人才引进与智力引进。人才智力资源包括人才与智力两个部分。传统方式下人才资源的引进,是将核心人才引进到本单位,其智力、成果、经验、技术等都为我所用,为本单位网络文化发展服务,这一方式的确避免了因资源要素完全开放而出现的过度开发与利用现象,进而导致建设能力逐步弱化的问题。然而,在实际引入人才资源时却困难重重。除了以上阐明的问题外,处于人才金字塔顶端的核心人才也是数量奇缺。即便是能够解决上述问题,核心人才也是千金难求。而在传统方式下的智力资源引进也存在着一些问题。智力资源可以概括理解为才人对于知识、技能、经验的积累、总结,最终以适当形式呈现的资源,如专题讲座、学术论文、调研报告、著作等等。智力的引进无疑是购置、分享优质的智力资源。但这些智力资源缺少所依附的“人才因素”,优秀的资源只有“讲”没有“解”,资源交互性能大大降低,远远不能满足当今网络文化资源快速发展的建设需求。

(二)信息技术条件下的人才培养与智力引进。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进步,人才培养与智力引进方式也正在经历着一场巨大的变革。而对于人才智力的引进无疑有两种方式可以选择:即为“请进来”和“走出去”。随着信息技术与网络技术的日新月异,所带来的是资讯的海量汇集与光速传播。核心人才再也不是遥不可及,而是近在咫尺的邻居。网络搭建起我们了解世界、互通有无的桥梁,如大型开放式网络课程简称MOOC学习平台的出现与广泛应用,就为高校网络文化建设团队搭建了一个优秀的学习与交流平台。在MOOC平台上不仅可以系统学习国内外知名院校的优质课程资源、接受专业教师的悉心指导,还能够与行业专家进行类似于“面对面”的沟通与联系。我们就以MOOC平台为例阐述网络平台对于人才智力引进的重要意义。

1、提升自身队伍建设能力与创新水平,带动后备人才的提高与成长。在《2014年MOOC学习者调查报告》一文中有统计数据显示:在当前行业领域内提升职业能力成为选择MOOC平台学习的第二大动力,人数占比达到22%以上,此项数据从侧面也说明了MOOC平台对于提升相关业务能力的实用性与重要性。基于行为主义学习理论的xMOOC学习模式下,知识热点呈现系统式、贯穿式连接形态。MOOC平台承载了众多国内外知名大学成体系的教育资源。类似传统课堂的标准化教学,能够随时穿越互联网为全世界的学习者所轻松获得。在大力推进教育国际化、民主化以及教育公平的大潮中,我们每一所高等院校都必将收益,网络文化建设队伍中支持人才与辅助人才的建设能力与水平自然会得到显著提高。逐步形成一个具有创新能力和竞争力的资源建设团队,逐步缩小与国内外一流高校网络文化建设能力差距。随着MOOC平台上教育产业链条的成型与重组,更多的社会风险投资与专业产业公司的渗入,知识、技能与经验逐步与市场对接,基于MOOC平台的学习变得更加实际和有效。

篇5

2.为地方文化发展营造氛围

氛围是指某一种情调和氛围。具体到地方文化发展来说,就是人民群众对某一种文化的认可和接受程度。换言之,就是文化发展的群众基础。群众基础越牢固,文化发展就越迅速、越丰富。而如果群众基础比较薄弱的话,那么这种发展将会是举步维艰。而且这种氛围的形成绝不是一朝一夕之功,需要多个部门多年的努力和积淀才能形成。而高校大学生作为地方社会的一员,他们的众多文化行为,正在丰富着这个城市的文化氛围。比如有的同学利用自己的专业技能,积极参加一些社会公益活动等;有的同学加入到当地举办的一些文艺活动中等,一时间都成为了当地人们津津乐道的话题。所以从整个城市的角度来看,大学生的身影是无处不在的,他们本身的文化行为,正在丰富和提升着这座城市的文化氛围,从而为后续的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3.为地方音乐文化发展扩宽渠道

一个城市的文化发展可以有特色,但是决不能单一。如果文化发展十分单一的话,无异于一种固步自封。而因为地方高校的存在,从客观上给地方文化发展提供了一个丰富的视角,大学生们的很多尝试,都使文化发展的渠道得到了拓宽。比如很多计算机专业的毕业生,纷纷组建了自己的工作室。旅游专业的毕业生,则和当地的旅游资源相配合,对一些传统的旅游项目进行革新等。虽然他们现在的发展速度和规模都十分有限,但是谁也不能否定他们的这种努力,而是要予以充分的鼓励和支持。必要的时候,地方政府和高校还可以展开积极的合作,联手打造一个新的文化项目,让学生放手去尝试,并给与人、财、物等多方面的支持,相信一定能够有新的收获。

二、地方文化对高校发展的影响

1.为高校提供更多的资源支持

上个世纪末,高校开展了前所未有的大规模扩招,虽然在很大程度上了圆了众多学子的大学梦想,但是也从一定程度上让高校各种资源和设施陷入一个紧缺的状态。以各种文艺设施为例,多数学校的音乐厅、乐器等,要么比较陈旧,要么在数量上十分缺少,已经难以满足学生的学习需要。但是与之相对是,地方一些文化资源和设施却十分充足和完善,并长期处于一种空闲的状态。所以能够给高校以充分的支持。比如将地方的音乐场馆向高校开放,既满足了活动的实际需要,也吸引了广大群众观看演出,可谓是一举两得。所以作为地方政府部门来说,理应为高校提供更多的资源支持,正所谓“送人玫瑰,手留余香”,在给予高校以多方面的帮助同时,地方文化发展也会以此而受益匪浅。

2.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

高校教学目标是为了培养出既有着扎实理论知识,又有着娴熟实践技能的高素质人才,但是从实际情况来看,众多大学生们都是明显缺乏实践技能,即难以将自己所学到的知识转化为实践。受到多个方面的影响,大学教育还是以理论教育为主,没有充分认识到实践的价值和意义,相关实践活动的缺乏,自然导致了学生实践技能的不足。而在与地方文化互动的过程中,则可以使学生的实践技能得到充分的锻炼。比如参加公益演出的音乐专业的同学们,参加健康公益活动的医学专业的同学们等,都由此获得了一个充分展示自己技能和知识的平台,既为各种活动的开展贡献了一份力量,又使自己的技能得到了充分锻炼。彻底改变了之前那种闭门造车的状态,真正做到了学有所长和学以致用。

3.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

大学生就业难已经成为了全社会所关注的话题。其实从本质上来说,之所以出现就业难,就是因为岗位数量和就业生数量之间的矛盾。所以增加岗位数量正是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所在。但是这种增加并不是盲目和机械的,而是要符合社会发展实际情况的。近年来快速发展的文化事业,涉及到的方面众多,所需要人员数量较大,从客观上缓解了当前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整个文化发展是一个产业链,伴随着这个链条的变粗变长,也就从客观上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能够使学生在学校中将所学到的技能充分发展出来,既实现了个人价值,也实现了社会价值。

4.促进高校自身的改革

作为高校来说,其培养目标是要以市场需要为导向的,有什么样的市场需要,就培养什么样的人才,方能保证学生的顺利就业。但是从实际来看,高校自身教育改革的步伐,始终都赶不上社会发展的需要。而地方文化的发展,因为和高校密切关系,则可以成为高校的一面镜子,让高校认识到自身的不足之处。从而积极做到查缺补漏和扬长避短。比如结合专业实际,新开设一些实用课程等,如果学生能够在学校内对相关知识有所了解,则又为自己的就业增添了一个新的砝码。所以说,地方文化的发展,正是高教育改革的助推器。高校应该主动将自身建设和地方文化发展相比较,真正认识到现实需要和自身的不足之处,进而做出有针对性的调整。

篇6

(2)加强乡镇文化内容的创新。文化内容是文化的灵魂,对乡镇文化进行创新首先应该从内容上进行创新。进行文化创新的思想应该标新立异。针对一些民族文化氛围浓烈的地区,应该注重发展本民族文化,将民族风土人情融入文化的内容中,使文化更能贴近群众,贴近生活,为人民群众打造喜闻乐见的群众文化。例如,在一些少数民族较多的地区,可以利用大量优秀的民俗文化创设文化内容。发展本民族文化,将他们的民族风俗习惯长久的保留和传承下去,从而使得文化内容更加丰富。创新乡镇文化内容对于增进人民的团结和发展也具有重大的意义。

(3)加大群众文化模式的创新。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文化的发展方向也开始发生较大的转变,对群众文化的发展要求也逐渐提高,传统的群众文化发展模式已经不能适应文化发展的需求,为了适应现代文化发展的方向,需要不断地创新文化发展模式。群众文化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经济是必不可少的铺路石,所以应该建立健全适应市场经济发展机制,使群众文化的发展符合市场经济的发展规律。群众文化的创新是没有具体的规定的,所以需要让人们对文化发展的道路不断进行探索,促进群众文化逐渐走向繁荣和昌盛。文化的产生来源于人们的互动,文化的发展和创新应该也脱离不了这个特殊的群体,群众文化作为社会文化发展的基础,人们应该在生活的过程中不断进行探索和研究,积累更多的文化发展经验,将其不断地进行汇总,使用在群众文化的建设中,促进群众文化更快更好的发展。

(4)加大对群众文化的资金投入力度。文化的发展离不开基础设施的建设,文化的创新同样如此,所以在乡镇群众文化的创新过程中应该增加资金的投入力度,建设文化活动中心,对文化演出的场所和设施进行更新,开展文化知识共享工程项目,形成新型的乡镇文化网络体系,为人们的文化活动提供一定的场所,满足人们实施文化活动的需求。此外,还应该聘请一些专业的群众文化研究人员对乡镇从事群众文化的人员进行专业知识讲解和培训,增加他们的专业能力和整体素质,鼓励群众自发组建文化演出团队,给予他们一定的演出经费,通过举办各种活动,让乡镇的文化队伍和专业的学者进行面对面的交流,从而使得他们的文化知识能够快速的提高。

(5)建设系统的文化网络。随着文化的发展,群众文化的活动形式开始由过去的单一化形式变得多样化,出现了广场文化和民俗文化等多种形式的文化,所以需要建立系统的文化网络对乡镇文化进行引导。文化网络系统中可以将一些群众自发的文化活动通过网络的形式进行传播,促进群众文化有规则、有组织的发展,也能够提高群众参与文化活动的积极性,从而有利于人们身心健康的发展。做好群众文化的引导和控制工作,坚持正确的文化发展方向,促进群众文化的全面发展,使群众文化活动向着深度和广度的方向发展,形成文化发展的新局面。

篇7

2.树立多元化教育的理念

在树立了音乐全球化的基础之上,还需要树立音乐教育多元化发展的理念。对于我国音乐教育来讲,首先要立足于我国各民族文化的基础之上,在音乐教育中逐渐引入国外相关的先进理念,使得我国音乐教育朝着多元化的方向发展。从我国音乐教育的现状来看,我国音乐教育主要以汉族音乐为主,在这很大程度上限制了我国音乐教育的多元化发展。因此为了进一步推动我国音乐教育的快速发展,就需要树立多元化的音乐教育理念。

3突出民族的特点,促进音乐教育课程体系的多元化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共同发展的国家,多民族的传统文化也成为我国多元文化发展的基础。同时我国少数民族地区具有丰富的音乐形式,这为多元化文化背景发展下实现音乐教育的多元化提供了基础。因此在这样的背景下,就需要在我国音乐教育活动中突出我国民族特点。首先,要设计多元化的文化音乐课程,在音乐课程体系的设计中,要融入我国各民族的传统文化,促进我国音乐教育效率的提升;其次,跟新教材内容。我国音乐教育课程体系的内容与多元化发展发展的要求还存在一定的差距,因此在这样的背景下,我国需要根据文化多元化发展的要求以及我国音乐教育多元化发展的要求,及时跟新我国音乐教育的内容,促进我国音乐教育的快速发展。

4重视音乐教育的本土化特征

多元化音乐教育发展的基础上我国传统的文化,因此这就需要我国音乐在多元化发展的过程中,十分重视文化以及音乐教育本土化的发展特征。我国丰富的传统文化以及民族音乐为我国多元化音乐发展提供了丰富的内容。虽然国际化发展背景下,国外音乐内容会大量的涌入我国,这就很容易导致我国音乐教育在文化多元化的发展下出现偏差,因此在文化多元化发展的背景下,我国音乐教育必须重视本土化的发展特征,只有这样才能够更好的实现我国音乐教育的发展,提升我国音乐教育的教学质量和教育水平。

篇8

炮龙文化保护与传承的主体是政府,它通过制定具体的法律法规、投入经费、设计保护与发展规划、宣传政策、引导社会大众等行为对炮龙文化进行保护与传承。从以上几个方面来看,政府部门在对炮龙文化的保护与发展工作中做的还不够,没有制定出具体的政策法规、具体的保护与发展意见,没有形成整体规划和布局,没有明确分工和组织专门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进行保护与传承工作。政府的宏观主导虽然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但是诸如在保护炮龙节原貌等的细致工作上还不够,没有将舞炮龙的完整形式保护好,致使原有的吹八音、虾兵、虾将等表演形式逐渐的消失,而且在城乡之间炮龙节发展极不平衡,使散落在民间的炮龙文化元素逐渐消失,造成了无法弥补的损失。

1.2没有形成炮龙文化保护与传承的职能管理机构和分级体系。

广西宾阳炮龙节在2008年进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有关于它的保护与传承的相应职能管理机构和分级体系没有建立。从2007年宾阳县政府提出“百龙舞宾州”,由政府主导开展炮龙节开始,政府主管炮龙节的职能部门仅是招商局和文化局,政府的主导目的主要是由招商局引导炮龙节的经济开发,由文化局主管炮龙节的整个活动安排,针对炮龙文化的保护与传承没有设立专门的行政管理部门,而且没有相应的分级体系建设,致使各级职能部门针对各自相应的分管区域的保护与传承工作处于随意状态,影响了炮龙文化的保护与传承发展。

1.3关于炮龙文化保护与传承的相关法律法规缺少。

社会秩序的良好运行是以法律法规的保障为基础的,炮龙文化保护与传承的基础同样是法律法规,它不仅为炮龙文化提供制度保障,还维护其他主体对炮龙文化的保护行为,并促进对全社会力量的整合。相关法律法规的缺少主要体现在针对炮龙文化保护与传承的法律法规还没有出台,针对炮龙文化保护工作的法律法规建设,以及对保护工作规划的实施与监督管理的法律法规建设依然处于停滞状态,这对于炮龙文化保护与发展的规范性将会造成很大的影响。目前,还没有正式的法律法规提出对炮龙文化进行保护和传承。因此,炮龙文化的保护与传承处在了一个无法可依的境地,社会力量不能最大限度的整合,行为主体不能受到相应法律法规的规范和约束,这种状态将最终阻碍炮龙文化的保护与传承发展。

1.4专业人才的缺乏。

文化保护与传承的核心元素是人才,人才的缺乏将最终导致文化的消亡。目前,掌握舞炮龙吞云吐雾技术的人已很少,诸如扎龙、吹八音、敲锣鼓等技艺也已经陷入了后继无人的境地,年轻一辈崇尚新奇事物,对舞炮龙技艺毫无兴趣,导致舞炮龙的艺人进入高龄化,后继乏人。此外,炮龙文化市场缺乏专业的管理和开发人才,导致炮龙节发展机制的制定滞后,宣传和产品的开发跟不上炮龙节的发展需求。

1.5城镇化水平低,基础设施不够完善,安全隐患严重。

近几年来,随着宾阳炮龙节的影响力逐年增大,宾阳县政府也在不断的改善城镇化水平、基础设施建设,通过一系列的消防安全举措来防止安全隐患。但是城镇化水平和基础设施建设仍跟不上炮龙节的发展步伐,安全隐患形势依旧严峻。首先是宾阳县城的街道拓宽难度很大,丁字街较多,炮龙节时,参与的人多,就不利于交通疏导,安全隐患大;其次是接待、服务能力跟不上。由于炮龙节每年的参与人数呈现逐年递增的趋势,在接待宾阳县以外游客的住宿、餐饮、停车等方面始终跟不上炮龙节的发展步伐;再次是停车场、交通工具等基础设施的配置无法满足游客的需要。由于在炮龙节当天的下午四点,宾阳县城只准汽车出而不准进。因此:第一次来宾阳的外地游客会因找不到地方停车而错过进城时间;另外,宾阳的交通工具主要以三轮摩托为主,没有统一的规范,数量多且混乱。

1.6科研工作不够深入,人们的文化内涵和保护意识淡化。

文化内涵是炮龙文化的灵魂,是民俗文化旅游竞争力的体现。因此,不论是对炮龙文化旅游的开发,还是对炮龙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文化内涵都是很重要的。对于宾阳炮龙节文化的研究还是不够深入,没有依托相关科研机构和借助专家学者们的力量进行深入研究,这直接导致了人们对炮龙文化内涵和保护意识的淡化。在炮龙老庙的修建上就曾出现过一次遗憾,即在修建过程中舍弃了一些原来老庙的石柱、牌匾和石刻,这些都是明清时期的东西,具有非常高的历史文化价值。因此,对历史古迹的修复应在专家学者的指导下进行,要按照“修旧如旧”原则,尽量保存历史性的事物。宾阳炮龙老庙的修建从筹资到修建都是依靠民间的力量完成的,尽管新的宾阳炮龙老庙气势辉煌,但还是让人感觉缺少了历史文化底蕴。

1.7经济效益扩大,文化价值淡化。

经济效益是推动炮龙节发展的核心动力,但淡化文化价值势必会对炮龙节的长远发展造成不利的影响。在市场经济的带动下,旅游经济的效益很快显现,特别是人们喜爱和崇拜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更显现出巨大的经济价值。为了扩大经济效益,带动宾阳经济发展,建立炮龙文化旅游品牌,广西宾阳县从2007年开始重点发展炮龙节,每年参加的炮龙数增加至上百条,吸引了众多游客的到来,受到国内外的关注,宾阳炮龙节一时间声名鹊起。在找寻发展经济路径的同时,社会各界对宾阳炮龙节文化的不清晰认识,以及相关政策的落后,导致宾阳炮龙节的旅游开发仅是追求了经济效益,而逐渐使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化价值淡化。

2、非物质文化遗产视角下广西宾阳炮龙节发展策略

2.1政府加大主导力度,加强与企业、民间组织的合作,扩大宣传。

政府加大主导力度,首先是通过制定宾阳炮龙节的相关政策法规,以此来约束各级主管部门在实际工作中的行为规范;其次是出台具体的保护和发展意见,将宾阳炮龙文化的保护和发展工作细化,做到保护和发展工作无疏漏;再次是加大财政投资,并结合实际情况制定出行之有效的、长期的、完整的规划,以此宏观把握宾阳炮龙节的可持续发展。此外,政府要主导扩大宾阳炮龙节的宣传力度,整合主流媒体和新媒体,除了运用电视、广播、报纸、杂志、网络进行宣传之外,还要运用手机信息、街边广告宣传牌、车体广告等新颖的形式进行宣传。广西宾阳炮龙节是一种独具特色的民俗体育文化,对于炮龙节的开发,政府应首先放弃以往用行政指令为主的安排活动方式,根据炮龙节文化市场的需求来办节,还要动员企业和社会力量共同关注炮龙节,以经济创收带动炮龙节的发展。政府可以按照“政府主导,市场调节,民间办节”的机制来开发炮龙节,这其中要按照市场和民间的需求来选择发展方向,将整个炮龙节活动按一项系统的旅游、文化、招商的形式来运作。政府部门在运作成熟后,将操办权归还给民间,由政府进行支持、引导和监控,民间进行操办,以此来推进炮龙节的正确发展,做到按原汁原味的形式传承发展炮龙节文化。

2.2建立炮龙文化保护与传承的职能管理机构和分级体系。

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的职能管理机构,其目的是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工作能够落实到实处,建立多部门协作的形式,并且明确各自的职责,避免了分工不明确和出现问题后的互相推诿等问题,有效的保障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工作的正常进行。其中,分级体系的建构将会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更加系统化,使保护与传承的工作从上级主管部门到下级执法部门都能明确各自的职责划分,依职责办事,将会推动保护与传承工作的有条不紊的进行。建立宾阳炮龙文化保护与传承的职能管理机构,可以以县委县政府为主导,职能划分给各个县直部委办局。县一级别的职能管理机构建立后,将这一模式引入乡镇和村,以此形成县到乡镇,乡镇到村的分级体系。

2.3构建炮龙文化的相关保护和发展法律机制。

通过建立健全相关法律法规,可以有效的对广西宾阳炮龙节的保护与传承工作规划的实施进行监督,并且可以有效整合社会力量,为炮龙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工作提供思想指导和政策保障。200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法》的出台是各级地方政府部门制定相关法律法规的依据,宾阳县政府可以根据宾阳炮龙节的特性和需要来制定符合其发展的法律法规,如制定《宾阳炮龙节保护与传承计划纲要》、《宾阳炮龙知识产权条例》;另外,要制定科学合理的产业化发展法律法规机制,以“市场运作模式为主,政府监督为辅”,综合把握市场发展规律,整合与炮龙节文化相关的,以及与宾阳发展文化旅游相关联的文化内容、景点,通过整合制定完整、统一的规划,形成一条专业的炮龙文化产业链。还可以对炮龙节文化品牌进行商标注册,从法律上对炮龙文化品牌进行保护,规范炮龙文化产业的发展,扩大知名度。同时,要缩短城乡间炮龙文化发展不平衡的问题,需要政府统一规划,制定城乡炮龙发展规划责任书,整合具有举办炮龙节历史的村寨,给予政策与资金的支持,鼓励他们至少在正月十一的当天举行炮龙节活动。

2.4建立炮龙文化展示馆,提高炮龙文化的保护与传承。

建立炮龙文化展示馆是来自于博物馆对历史文化的保护与传承的启发,博物馆具有收藏、保护、展示、研究四大功能,是以实物的陈列来展示历史记忆,提供表现人类社会文明的历史进程。在宾阳建立炮龙文化展示馆对炮龙文化进行保护与传承,也是利用了收藏、保护、展示、研究这四大功能,这其中,收藏和保护的是历史上有关于炮龙文化的文物、产品、用品、书面记载等,然后将这些对炮龙文化的记忆展示给社会大众,让他们从中了解炮龙文化,并从炮龙文化底蕴中体验到中国传统民俗体育文化的精髓。研究的功能体现在通过对这些历史记忆的研究,可以了解到炮龙文化的萌芽、产生、发展的过程,在历史上不同时期的发展状况,以及通过对历史上炮龙文化发展较快时期的研究和解读,有利于结合当代实际制定现代炮龙文化发展的策略。

2.5开展炮龙文化普查工作,加大科研力度,建立炮龙文化遗产数据库。

通过开展基层普查,收集整理关于宾阳炮龙的相关资料,建立起完整的炮龙文化数据库,还原宾阳炮龙的历史风姿。在现有的科研基础上,应依托广西的高校或相关科研机构,对宾阳炮龙节文化进行深入的研究。凭借宾阳完整的炮龙文化,借助专家和学者们的力量,将宾阳创建成为中国特色龙文化的研究基地;另外,要加强炮龙文化的保护意识,对现有的炮龙技艺和炮龙文化事项进行最大限度的保存和记录,并建立相应的文化保存数据库。对于诸如扎龙、吹八音、敲锣鼓等濒临失传的技艺,要尽快将普查、教授、征集工作提上日程。想方设法搜集存在于民间的炮龙文化产品和用品,以及有关于炮龙文化的历史文物等,并将它们放入炮龙文化展示馆,以此保护和传承丰富多彩的炮龙文化艺术。

2.6注重对炮龙文化中人的保护和关注,加大培养专业人才的力度。

在当地,可以评选出杰出炮龙传承人和优秀炮龙技艺人,让他们定期给舞炮龙者和爱好者进行培训,特别对于那些濒临失传的炮龙技艺,要进行专门的培训。政府要给予特别关注,并给予他们经济扶持和场所支持,保证他们能够专心从事于炮龙技艺的研究和传授。此外,通过学校教育培养专业人才也是传承炮龙文化的重要途径之一,在民族地区的民族院校有选择性的开展炮龙文化教育活动是很有必要的。通过在大中专院校的体育专业中开展民俗体育项目课程和管理课程,以龙为取材点的策划、营销、导游、翻译、包装、宣传等特色课教学,以此来培养炮龙活动的社会体育指导员和专业的管理、市场开发人员。在中小学的体育课和文化兴趣课的教学中开展民俗体育项目和民俗体育文化的教育,将炮龙文化作为民俗体育文化中的一枝奇葩介绍给年轻一代,培养他们从小热爱民俗体育和了解炮龙文化知识,为将来发展炮龙文化打好人才储备基础。

2.7保护与传承炮龙文化表现形式的同时,注重其文化空间的保护与改善。

文化空间,即炮龙文化存在的空间和环境。保护和改善其文化空间,就要提高城镇化水平,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做好安全隐患防范宣传。政府要采取积极的措施,从政策上给予支持,大力吸收社会资金,为提高城镇化水平、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做好前期准备。首先是加快旧城区的扩建与改造,积极的进行城区的美化和亮化工程,尤其是拓宽旧城区的街道,将丁字街打通,配套完备的路灯、路标、公厕等基础设施;其次是修建一批宾馆酒店,同时规划和建设一些大型的停车场,提高服务接待水平的同时,缓解交通压力;再次是积极开发农家乐,缓解住宿压力的同时推进第三产业的发展。安全隐患方面,要加大宣传力度,一方面提醒游客们注意一些炮龙节存在的潜在安全隐患,如要戴口罩参与活动,活动时不要抓龙身、不要拥挤,注意踩踏事件的发生等;另一方面,要在路边制作安全隐患及应急处理的宣传栏,以此供游客观看熟悉。此外,当地的工作人员和消防人员还要提前制定好出现意外事故的应急预案,配备足够的应急设备,以免出现火灾、踩踏事件时可以从容应对,减少伤亡损失。

2.8经济与文化并举,并驾齐驱促发展。

宾阳炮龙节作为一项民俗传统节庆活动,在大力提倡旅游开发的同时,要注意加强文化传播,既要以此带动经济发展,也要注重积极发展炮龙节的文化底蕴,不断的丰富和提高炮龙节的文化内涵与文化价值。新时期的炮龙节发展,应是经济与文化并举,并驾齐驱促发展。政府应加大投资,并积极鼓励社会投资,加强政府与企业、民间组织的合作,同时,以文化协商为前提,了解民间对炮龙节活动举办的意愿,加大炮龙文化底蕴的挖掘和传承力度,使经济与文化共同发展。

篇9

2、无所不在的创新意识在笔者参加的加利福尼亚大学戴维斯分校、伯克利分校的讲座中,教授们十分自豪地告诉我们,美国的历史就是开放、创业、创新,不等待不依赖。的确,在只有200年历史的美国,创新是最为强大的力量,驱动着各行各业的发展,尤其是在以创意作为基本特征的文化产业领域,无处不在的创新意识带动了整个行业的腾飞,影响着世界文化产业的走向。加利福尼亚自然科学博物馆坐落于旧金山的金门公园内,除了其众所周知的天文馆、非洲馆等内部单元之外,还有极负盛名的环保屋顶,展现出文化与科技、建筑等各领域的结合与创新性设计。它是被美国环保建筑委员会认可的白金级环保建筑物,被公认为世界上最“绿色”的博物馆,从空中俯瞰,其圆形的屋顶就像巨大的绿色冰淇淋凸出地面,确保了整个建筑采光、通风、隔热的优良。

3、无孔不入的技术介入美国拥有着世界一流的技术创新团队,创造了卓越的技术创新成果,且几乎以同步的速度在文化生产领域加以应用和转化。这种科技创新与文化创意的有机融合,使得美国的文化产业始终处于产业链的最高端,无论是文化产品、文化服务,还是文化消费方式都引领世界潮流。苹果手机是美国文化与科技的产品载体,它改变了传统手机单一联络的功能,运用技术手段加入了诸多创意元素,赋予了手机用户全新的体验,也随之带来了手机动漫、手机游戏等一系列文化新业态的产生。在传统文化产业及服务中,技术的力量也不可小觑,以受众在博物馆的参观体验为例,手机APP软件、互动软件等的运用,丰富了馆藏文物的价值推介手段,提升了观众的观赏兴趣和参与热情。

二、成就影响

进入新世纪以来,网络技术、数字化技术、物流技术、新型多媒体技术等高新技术手段,全方位地影响着美国和全世界文化产业的发展。随着云计算、大数据、激光照排、电脑特效、互联网信息交互等现代信息科学技术的逐渐普及,美国文化产业在文化内容、生产、形式、消费、服务等方面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显现出丰硕的成果。

1、推动传统文化样态的升级与革新在高新技术的裹挟下,诸如演艺、电影电视、出版、博物馆藏等传统文化样态受到了极大的冲击,一度出现萎缩,然而,当它们也学习利用技术手段来更新换代时,这些传统产业逐渐在市场中获得了更好的效应和更高的利润。参访中,我们看到,在文化遗产的数字化保护方面,盖蒂博物馆、大都会博物馆、伯克利分校东亚图书馆等机构采取数字虚拟现实技术,运用图像、渲染、动画等技术手段再现文化遗产原貌,对古籍图书、胶片、录音、艺术图片等进行收集整理,实现数字化保护与展现。在数字影视方面,好莱坞的节目制作由模拟技术向数字技术转变,催生出高清数字电视、数字电影、3D电影等广受欢迎的样态。在百老汇戏剧等传统演艺行业,LED灯光、舞台机械等的广泛应用使文艺演出的场景布置美轮美奂,增强了视觉冲击力,提升了艺术表现力。

2、加速新兴文化业态的兴起与发展在新技术革命的浪潮中,文化内容与信息技术、网络技术、数字技术对接,派生出网络游戏、网络视听、手机文化、网络出版、数字节目、三维动画等一系列新的业态,为文化艺术提供了新的表现形式和传播渠道,使文化的内容更加引人入胜,文化的传播更加便捷迅速,文化的影响力更加深远辽阔。总部位于硅谷的谷歌公司,以搜索引擎的发展为核心,不断扩展其内容和服务方式,不断取得经济上的极大收益。

3、增强文化产业的核心竞争力文化与科技的高度融合将美国文化产业的发展带入了一个更高更广的境界,提升了产业核心竞争力,使得美国的文化产业发展始终处于引领和创先的地位。我们所参访的洛杉矶环球影城,其前身是环球影业的拍摄基地,经过多年的发展,成为了再现电影主题的游乐公园,诸如史瑞克4D影院、侏罗纪公园、水上世界等,都是依托畅销电影的主题,加以特效的精心营造,为观众带来技术的极大震撼和全新体验,吸引着全世界各地的游客。而与此同时,环球影城所进行的相关电影衍生品的制作与销售,也带动了影视产业链条的全球化营销,创造了巨大的经济利润。

三、启示经验

尽管美国的文化管理政策并非完美无缺,尽管某些领域里过度的技术运用削减了文化本体的艺术感染力,但是,瑕不掩瑜,美国在不遗余力推动文化科技融合创新方面所取得的成就和经验,将会给正处于起步阶段的我国文化科技融合工作带来重要启示和借鉴意义。

1、加强政策指引,健全法律保障文化与科技融合是近年来文化建设的新命题,无论是政府、科研机构,还是企业、市场都处在摸索中前进、探寻中发展的阶段,相关的政策性、规范性文件并不多见。为了解决目前相关管理体制上的流弊,突破文化、科技两张皮的难题,积极引导社会各方面力量参与文化科技融合,包括文化部在内的各层级政府部门,应适时出台相关政策、文件,在全社会尤其是在文化领域,营造崇尚创新、注重研发、加强高新技术应用的良好环境。此外,还要学习美国在财税政策、货币政策以及法律保障方面的严密、细致与全面,导流社会资金、人才、技术成果,加大对文化创意产品以及知识产权的保护力度,提升文化产业的技术含量,形成核心竞争力。

2、发挥市场的决定性作用,调动企业的自主能动性市场的需求是引导文化产业发展的决定性力量,与美国的创新型企业相比,中国的许多企业依然停留在拷贝、山寨的低端层面,自主创新能力较弱,技术成果的转化吸收再利用的能力不强。文化部门可以通过项目引导、平台对接等多种方式,积极引导企业加强市场灵敏度,捕捉市场需求,创新文化样态,拓展传播途径,提升文化产品质量与品质,使之成为文化技术创新的行为主体。对于科技创新型企业,政府也可以在资金、政策等各方面给予倾斜与帮扶,促其良性发展。

3、培养创新型人才,加强载体建设人才是文化科技创新融合发展的关键,既懂技术又懂文化的复合型人才,目前极为缺乏,严重制约了相关产业的发展。要加强文化科技载体建设,通过认定文化科技重点实验室等工作,加快人才培养计划,多措并举培养适应多种产业环境需要的文化技术人才、数字软件开发人才、媒体产业管理人才等。

篇10

1.1前期交流阶段该阶段介于学生在知道将来所在学校所在专业甚至所在班级之后与班级正式形成之前的时间段,大约有一个月左右的时间。准大学生需要通过对即将生活的新环境的提前了解来减少突然置身新环境中的不适应。互联网快速发展,让处于该阶段的准大学生只需简单的个人信息注册,就有很大的可能通过社交网络寻找即将在同一所高校同一个专业甚至是同一班级的同学。如果条件允许,他们中的一部分人在入学前就可以见面。

1.2班级正式形成阶段新生入学后的第一次班会标志着班级的正式形成。班主任与同学们通过这次班会的正式见面与自我介绍相互认识,同时同学们还可以与入学前在社交网络中就已经认识的同学正式见面。此外,班主任在首次班会上传达自己的教育理念。

1.3班级制度建立阶段虽然在前一个阶段班主任就已经对班级制度做出一定的解释,但是班级制度的正式建立还需要班主任与同学们的共同努力。在班级正式形成后不久,班级成员相互之间都有一定程度的了解,同学们迫切希望通过民主选举产生班干部。在班干部的选举过程中,班主任由于全局观的考虑与主观因素的影响会倾向选择人格特质相匹配的同学担任班委,而同学们出于服务同学与锻炼能力等因素会自发竞选班委。因此班主任的权威与同学们的意愿需做出相应的妥协,由此产生第一届班干部。班干部协助班主任在学校规章制度的框架下与班级全体成员共同制定班级的制度。

1.4相互适应阶段在班级制度建立后,班干部将其付诸实施,由此班级进入相互适应阶段。该阶段与群体发展的五阶段模型中的动荡阶段类似。这一阶段班级面临三个主要矛盾:一是在班级发展的目标体系以及各目标之间的优先顺序的矛盾;二是班级成员对班干部的期望以及班干部对自身角色的理解上的矛盾;三是班级成员与制度本身的矛盾。

1.5班级文化形成阶段矛盾的哲学观点说明了矛盾是普遍存在的,矛盾贯穿于每一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因此相互适应阶段的矛盾不会消失,只会不断发展或转化成新的矛盾。当这些矛盾达到一个均衡的状态时,班级文化随之形成。这时班级成员的目标、行为与意识形态相对一致。

2高校班级文化建设的引导策略

2.1前期提供正式的网络交流平台在互联网时代,利用好网络可以带来诸多便利,准大学生在入学之前会自发地利用社交网络结识将来的同学。从高校班级文化形成过程的第一个阶段出发,学校组织相关人员建设“班级社交网络空间”(如QQ群),给盲目的准大学生提供一个前期交流的正式平台。关于此类信息在学校网站上,并且动态更新,可以让绝大多数学生在第一时间知道自己所在班级,从而加入到自己的“班级社交网络空间”。这样的正式的平台,既有助于准大学生们提前了解班主任、同学甚至任课老师的基本信息,消除或减少准大学生突然置身高校新环境的陌生感与不适应,又可以防止的准大学生或无关人员自发建设“空间”的盲目性与错误引导。班主任也可以提前对学生有基本的了解,对同学们进行合理引导,为日后的班干部选拔、活动开展等班级工作提供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