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4-01 10:33:38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特色文化建设论文,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1.完善顶层设计,规划发展注重整体性
通过培训引导和示范引领,项目学校进一步加强了顶层设计的意识。从办学理念方面,对学校精神文化各要素重新审视和完善,对环境文化、制度文化、课程文化的进行梳理和新的建构,避免了文化建设主题模糊,特色不明的现象。通过顶层设计,特色文化建设成为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发展动力,体现了办学思路的逐步清晰完整。
2.充分挖掘整理,建构特色凸显区域性
区域资源是学校文化发展的重要依托,充分发掘学校所在社区的教育资源,是使学校文化与区域文化相融相生,不断获取社会资源支持,以利于课程实施的重要途径。府西街小学的“诗意民居”、瓜埠中心小学的“古镇游学”、东坝中心小学的“创意民俗”等主题,将特色文化和特色课程建设建基于区域历史文化、自然地理的独特资源,为特色的生成创造了很好的基础。
3.关注办学传承,生成特色注重延续性
我们要求学校要避免为了打造新特色而放弃办学历史中已经形成的具有一定影响的项目,要注重在传承中发展特色。古平岗小学的“悦动童谣”、孝陵卫中心小学的“悦心儿童剧院”,就是在学校十多年特色活动基础上的课程化改造。
4.融入现念,发展特色体现创新性
不少项目学校借鉴当前国内外课程发展的先进理念,如SETM的理念、学习社区的理念,创新学校的课程实施方式,使得学校的课程建构更加贴近儿童学习研究的前沿。小行小学“地铁研究院”、秣陵中心小学“故事农场”等概念的提出,就体现了与新理念的融合。
5.提倡综合课程,学习方式体现活动化
我们强调学校的校本课程发展要有别于国家课程的形态,大力倡导适应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突出学习的自主性、选择性和创造性的综合性特色课程,为学生创造边动手、边认知,边体验、边探究的学习机会,改变学生学习方式,体现课程的活动化。在申报评审中,我们已经发现,绝大多数学校已经摒弃那种领域单一的特色课程规划,适合不同学生学习需求的综合性、统整性课程已经更多出现。
6.重视基地建设,物化环境突出资源性
在物化建设中,每所学校不仅着力建设品位高雅、独具匠心的学校环境文化,更将学校环境资源作为课程实施的支撑保障,注重将物化环境建设与课程特色结合起来,建设校内的课程基地。通过这一轮的建设,市教育局预期将完成10个左右的校内课程学习基地建设,并将实现基地的辐射功能。纵观18所市级、6所省级特色文化建设学校的工作实践,虽然有了一定的提升,但仍有一些亟待厘清的认识,一些值得关注的问题。总体而言,表现在:一是,一些学校在文化建设顶层设计中缺乏深层次的思考,对整体建构学校特色文化建设的理念系统、实践系统和保障系统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存在着简单化的现象,将一事一物一课程理解为特色文化建设的全部,忽略了工作的系统性、整体性、全局性;二是,在学校的教育愿景、办学理念的梳理上,概念较多,内涵宽泛,缺乏个性;三是,特色课程不能支持学校文化在育人上的特色追求,对课程文化是学校文化的核心这一关键问题,把握不够到位,存在着“特色文化是一个框,什么都往里装”的问题;四是,某种意义上,学校文化是校长办学理念的折射,但从校长心目中的学校文化走向全校师生文化追求的过程中,仍有一个解读、理解、认同的过程,学校在特色文化建设过程中,不仅要加强自上而下的沟通、宣导,也要关注自下而上的多元主体积极参与,发挥教师、学生、家长、校外专家和社区人士的积极性主动性,使得文化成为共同的信念。
二、进一步加强区域推进工作的思考
在省厅工作部署的指导下,我市将把特色文化建设工作,作为推动全市小学教育内涵发展的战略举措,不断将这一项工作推向深入。
1.凝聚共识,倡导学校特色文化建设的“三个坚持”
推进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核心就是要促进每一所学校的发展,作为教育行政部门,在敏锐地认识到学校特色文化建设的现状与问题之后,行政支持、高位引领、扎实推进是职责所在。今后,市教育局将通过有力的引导督评,提升区一级教育行政部门对特色文化建设的认识,使得每一个区都将“区域推进特色文化建设”作为促进每一所学校内涵发展、实现区域内小学优质均衡的重要抓手。在这个过程中,还要把握“三个坚持”的原则。一是要坚持“区域推进,整体发展”。区域推进学校特色文化建设是从整体上规划、行政上支持、理念上更新、措施上跟进,是为了办好每一所学校,促进所有的学校寻求物化中的人文追求与办学实质的精神凝炼,以每一所学校良性的发展整体推进“教育名城”建设的宏伟蓝图。二是要坚持“各美其美,美美相容”。区域推进学校文化建设的关键是要每所学校成为“每一个”,而且是“独特的一个”,学校的发展应当是差异均衡发展,避免同质化,以期实现各美其美,美美相容。三是要坚持“内涵丰厚,深入细节”。优质学校建设是一个优质化的过程,是通过改革过程中的“增量”与“进步”实现对学校自身的不断超越,并非是一个静态理想目标的追求。学校特色文化的重构、教师的能量提升、学生的学力提高、管理的科学规范等都折射出一个学校丰厚的内涵,区域推进学校特色文化的建设不只是建立学校的理念系统、形象系统或者打造一个品牌,还应深入至学校的每一个细枝末稍。
2.梯次发展,抓好特色文化学校建设的“三个层面”
因为学校发展的阶段不同,我们要认识到在推进学校特色文化建设方面所存在的阶段性。既要充分发挥先行学校的示范引领作用,又要使先行学校在原有的基础上进一步锻造特色,打造品牌;既要着力与改造与提升薄弱学校的办学水平,又不可忽视基础薄弱学校的内生力量;既要关注学校特色文化建设的强弱两头,又要使得有一定基础的学校加快发展,尽快成为优质的特色学校。首先,在本市具有一定影响的文化名校、特色名校,这一类的学校,已经成为特色文化建设工程中的“先行学校”,成为“1+1”策略中的领头羊。要充分发挥他们的示范引领作用,组织有关专家及学校领导、教师,对这些学校的特色发展历程进行分析研究,提炼有效的特色发展范式,使得他们由特色品牌到学习样板,更好地凸显示范作用。同时,要在教育现代化的背景下,对这些学校的进一步发展提供智力支持,促进他们不断发展。其次,要实施对已经形成一定办学特色学校的提升工程。要帮助他们不断理清思路,加快特色发展,孕育新的特色文化名校和特色办学品牌。市教育局在今年底,实施了特色文化示范学校培育对象的评审,将这些学校作为工作目标,已经通过评审认定了一批,将对他们采取经费和政策的支持,孵化这些“准特色文化名校”。第三,加强对基础薄弱学校或新兴学校的特色建设引领。这一批学校,以省首批认定和市跟进认定的20余所为代表,市教育局将与区教育局一起,进一步细化特色建设的工作举措,通过强化管理、结对发展、专家指导、目标督评等有力手段,切实提升他们的建设实效。
3.重点推进,强调学校特色课程建设的“三个结合”
特色课程是学校特色的根本表现,是学校文化的核心元素,也是学校文化特色建设工程的重点内容。要通过课程建设,使学校文化深入到课程与教学层面,实质性促进学生发展、教师发展和学校发展。一是将特色课程发展与课程改革紧密结合。要引领学校认识到,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是特色文化建设的重要背景,学校文化建设应当与课程、课堂改革的核心理念紧密相融,围绕国标课程和校本课程的实施,结合学校的特色资源、特色项目,围绕课程实施、课程管理和课程开发,使学校特色文化进入课堂和学科,与每一个教师的日常教学工作联系在一起,与改进教学过程、提高教学质量相结合。市、区教育局在学校特色文化建设中,将深度整合教育行政、教研室、教科所以及基层学校的多方力量,切实加强对特色文化建设学校的督评和指导,将学校特色课程的开发与实施,课堂教学改革与学习方式转变等作为重要的着力点,努力改变文化建设与课程建设梳理的现象。二是将特色课程发展与教师发展紧密结合。教师是特色课程开发的主体,作为主体,一方面,需要教师在开发特色课程的实践中充分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贡献自己的智慧和才干;另一方面,由于教师参与课程开发实践的机会有限、经验不足,更需要教师在开发课程的实践中得到充分的锻炼,不断提高自己开发课程的能力。学校应当把特色课程发展作为学校核心实力———教师专业能力发展的催化剂,将课程发展的全程,作为有力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契机。我们将加强与在宁高校、研究所的联系,开展多层次、多方式的提升教师课程开发、课程建设和课程实施培训,推动针对课程发展的教师团队建设,不断打开教师课程视野,提升教师课程能力。三是将特色课程发展与学生个性发展紧密结合。学校特色建设是推进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个性健康成长的必然要求。学校对学生的成长和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有特色的学校,才可能培养出有个性、有特色的学生;没有特色的学校,只能使学生成为“千人一面”的“标准件”。学校特色建设应大力倡导适应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突出学习的自主性、选择性和创造性的综合性特色课程,充分发掘学生的个性潜能优势,促进学生的个性全面和谐地发展。
1 写在前面的话
只有赋予学生和老师以“我是文化人”的自由创造的广阔天地,才能创造服务于师生的教育环境,从而实现编织学生成长成才的重要基地,搭建教师专业充分发展的广阔舞台,实现全体被教育者帮助学校特色发展的愿景。
作为教师,我们能够坚信影响未来并乐于施教,原本就只因教育是最关乎人自身发展的事业。教育的使命就是要给文化传承以希望,给具有本色素色特色生活以希望,给所有读书人以希望。因此学校教育的必然选择就是要求要以文化促发展、以和谐求进步。 人文底蕴是促进一个人的长久、健康发展的精神动力、精神支持的综合体。“人文”的内涵即尊重人的真实情感,关心人的真实需求,思考人的积极发展。而“底蕴”是不张扬的,却时时刻刻影响着人。试想一个具有人文底蕴的人,他的心智必将是达观积极的,他的情感必将是纯净稳定的,他的意志必将是经得起磨砺有定性的。而一个人活在受人尊敬,积极体验、感到和谐,活动选择自主的环境中,该是怎样的幸福者啊。
2 不少校园让人感到雷同,千校一面
曾经进了不少学校的大门,参观也罢,学习也罢,考核也罢;无不深感学校“生命的内在因素”不是越来越多而是越来越少了!所谓的基础条件好的、校园经济实力过得去,建筑实体较新的学校,也只不过显得老屋更“洋气”罢了。而读书人想要的自己的“书香韵美”的学校,往往由具体的硬件设施填充,学校就是简单数字,例如“多少栋多少册多少平米”。事实上“让每一块砖都在教育熏陶被教育者”,已经变成了让人感到空洞不愿花心思的口号!终于现在有人吼出了一声:“不要庙子、宾馆、写字楼”式样的校园。
关于大至国家小至家庭的建设大家都知道。“硬件”一旦有钱,就容易建起来,但“软实力”的提升,那才叫难。从某个角度讲“贵族气质”获取,要一百年,或许可以让我们理解。最难受是某些情形下,校园总是建成简易的钢筋水泥平板房,而且一看还以为是车间。新时期所提倡的“花园式学校、绿色校园、书香校园、环保校园、艺术特色学校”已经多年。美很美,但又有一些让人看不敢亲近的校园呈现。并不考虑建筑成本且愚笨的我作为教育战线的一员,无不担忧地想呼吁:还给我一个本色的校园。我从众多学校的图书馆现象思考出一个几乎不敢奢望的改变;我不要'撤去书桌黑板";不要“不给人走动的美丽过道”;我不要“流连忘返的小桥流水;不要空空不用的豪华大礼堂;不要借书很麻烦的图书馆”。您呢?想来您也知道“家中无字画,必是俗人家“的俗语,说的就是要有一种“一生与书结缘的读书人环境、书生的家”。
3 根源:缺少开拓气质,校园匮乏“人文底蕴”
教育作为予人以灵魂、思想的载体,它不仅包括“教人以知,授人以道,给人知识;同时还包括在教的基础上进行各种各样耳濡目染”,“人的灵魂、思想,给人以心灵的自由”。教育的绩效,既要看到知识的积累,又要看到思想的熔铸;既要有能力的铸造,又要有精神的升华:既要追求文创造化的承接,又要给学生发展自我机遇。这不仅仅靠“教学育人”,至少还应该有“环境育人,服务育人、文化育人、历史育人、自在育人”!
课改条件下,我们的班级管理,体现了良好的“管”,但令学生感动,文化浸濡进到生命骨缝的“情理”的份量却远远不够。做人的道理、事物的情理远远没有深入人心,化为自觉行为。
如果真正花时间来想一想――给我们有的学校及班级管理把一把脉,我们就会得到一个深刻的启示:有的学校、班级管理缺少一种和谐的校园文化或者干脆就理解成“人文底蕴”。说白了就是缺少一种大家都维护并且能够融入我们身体化作实际需要的精神动力。
基于这种教育现实愿景,我们应该将构建和谐本色的校园文化提到教育工作的重要位置,形成教师及班主任、班级、年级和学校各个层面富有特色的文化建设广阔的自由天地。
4 新课改时期,文化校园的特色、素色与本色
班主任文化,用他们的教育观、学生观、发展观,对班级管理产生举足轻重的影响。班主任具有人文底蕴,他就会懂得尊重学生作为一个“人”的价值和尊严,就会努力挖掘班级管理中的人文价值,就会真心实意为学生的发展、需求着想。
教师文化渗透在教师的言谈举止中,对学生的发展起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学校在引领教师专业化发展的过程中,应倡导成为教育的研究者,超越背负的现实压力,成大器,为名师;在教师队伍中弘扬人文精神,合作精神,科学精神,求实精神、创新精神。时时称许那些对事业热爱忠诚的教师,感谢那些能调动学生学习激情的教师。
学校帮助每一个教师找到自己的优势找到自己的定位。既要注重学科教育成果,更注重人文教育成果。以广大教师的发展,促进学校的发展。
先试试下面几个学校的做法:
某校作为“收集学生作业本建立博物馆”的学校,把学生作品看做“学校历史最需要展示的最紧要的一部分”,开辟了一条以人为本的校园文化之路。某校多达百余个社团,其中诗歌协会活动精彩并且成果卓著。也成就了特色加人文味道浓烈的诗意学校,有的学校回归因材施教,教无定法,同课异教,让几个教师同时进班上一节上两百人的自课,实现精心组织晚自习,教师的跨科辅导的本色学校。
我还觉得值得推荐盐津豆沙中学。他们的教师评比评出了特色、和气和积极性!评出教师二十类,学生二十类,其中有“管理优秀型教师,普通话优秀型教师,教育科研型教师;自我管理优秀生、通俗演唱明星学生、坚强勇敢优等生、研究学习巧法优秀生等等”,这所学校的付登高校长坦言,“护住优点比揭了老疤管用”!
另外,昭通市一中有一面年代久远毫无特色的老墙被学生申请保留,校长智慧地精心安排了全校研究性学习成果图片的展览,让学生作品满墙挂,成为学生成长生命的记录墙,而备受学生的欢迎教师的喜爱!还记得彝良一中那数十米的围墙上,一位教师用手抹上拌好的水泥细沙团,来包裹并附着在那墙上密集的水泥钉上,用极低成本、极丰富的情感底蕴,画出一幅当地少数民族民众生活实际情形立体壁画。这样一堵本来平淡的墙体,成就了老师,成就了学校,而这里正是学校宣传师生“爱校,爱生活”素材中最好的画卷!
5 让自主与合作统一,建设个性完善、全面和谐的学生文化
学生文化是学生学习和生活的特定的文化环境和氛围,包含学生特有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行为规范等,是学生个体间不断传递着的文化信息和共同拥有的文化时空,是一种群体意识圈。以“文化”为切入口,以德育为核心,通过环境信息、以形式多样活动为载体建设高品位的班级文化和学生文化。学生参与构建和谐校园文化,应是高水平的环境文化、制度文化、服饰文化和自治文化等的共同建设。
有一个江浙一带的校长十分宽容的说,花园不让学生进去,草地不让踩,留着它们做什么!于是“无充分思考的人”就会觉得这个校长“真是乱来”!我却深深钦佩他!校园原本就不是“别墅区,高档工艺品”,也不应当“批量下流水线,没有自我”的工厂或者“准烧香磕头或者不准思辨”的庙堂”。
有人已经这样做!例如:学生们拿出读过的书在校园书市上选书、交换读书笔记。在活动中展示才干,锻炼能力,养成一生爱书习惯。重在坚持活动:同学们在主动参与和管理实践的过程中,已经增强了责任意识,提高了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约束的能力。美好的道德情操、高雅的审美情趣、良好的行为习惯在健康向上的文化中可以逐渐形成。
加强年级学生团体建设,办好“种类多、规模大,上档次、高水平”的学生社团,以此带动全体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这种普及与提高相结合的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教育的形式将构成鲜明的学生文化特色。有的学校办美食街,举办学生组织的艺术活动节,组织违纪生家长学生团队听诊会。利用节庆;应放手让学生做,在做中学,在学中做。比如:一年一度的感恩节、中秋节、元旦晚会、歌手大赛,为学生搭建了展示才华的舞台,丰富多彩的活动使每位同学都能在参与中得到成功的体验和能力的锻炼和提高。 将学生从“学奴”,老师从“监工”中解放出来。坚持学生自我服务的育人原则。不能让教师疲于奔命;学生却无动于衷。由年轻有为又有激情的教师带领学生会在社区花时间来锻炼沟通能力。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只有激发学生去进行自我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
6 重视学生参与建设的“环境”――累并快乐着
校园、教室、学生宿舍不仅是学生生活的场所,而且也是学生学习交友的重要平台。教室、学生宿舍的环境氛围如何,对青年学生的成长、品格的形成和学风建设都将产生很大影响。每一个角落的布置都教育熏染学生为出发点。
例如:提倡“建设特色班级创优争星”“宿舍是我家,爱她靠大家”的环境创建。并充分发挥学生的自教、自律、自管的作用,把学生宿舍建成育人的重要阵地。要求学生美化宿舍环境。让洁净生活空间,形成第二课堂。
通过努力,我们会见到宿舍内有学生自创的名言警句自书于墙,宿舍被冠以富有特色的温暖的名字“思辛”“云帆”“猪窝”。男生挂起了窗帘,摆上所能够买得起的植物……教室方面:有的班级组织了手办橱窗,有的将老师语录摘抄贴墙,有的开创了“许愿池”,上面飘扬着“学生的理想”;有的班级将黑板报出的你叹为观止,立体而眩目。有的窗帘边拉起了同心结,门上贴上了欢迎语和特色“贴花”。
“主题”团活动,以时尚话题凝聚团员,贴近学生生活。例如;消费话题,诚信话题,交往话题,性别话题等。此外,年级通过举办各种年级活动如取个温暖的名字,听听书声,比比谁嘴甜、校服服饰设计,跳绳比赛,演讲比赛,书法比赛,歌手选拔,主持人选拔,黑板报比赛,卫生大评、教师课桌比装饰等,可以进行班级交流。有的年级通过组建网购砍价队、文艺队、演讲队、兴趣小组和文明监督岗,让他们活跃于每个同学的身边,为年级的守纪、和谐、发展而努力着。
7 寒冬还未开始,他们远见卓识地走在前进的路上
2.结对发展,以优带新。要求基层学校以“1+1”结对共建的形式开展工作。即,一所具有较好学校文化建设基础,已经形成较为鲜明的学校特色和文化品牌,在特色课程建设中有着成功经验的学校(下称共建学校),结对帮扶一所具有一定学校文化基础和特色项目基础的,亟待通过学校文化建设,发展特色文化的学校(下称建设学校)。“1+1”结对学校由学校自主申报,区教育局推荐,市教育局审核认定。先行学校与建设学校应正式签署协议,明确结对帮扶工作方式、特色文化建设规划、特色文化建设目标,并就建设成果接受市、区教育局考核评估。
3.市区联动,强化保障。为强化项目工作保障,市教育局、市财政局联合下发文件(宁教初[2014]13号),明确了各区教育局是实施学校特色文化建设工程的责任主体,要求设立专项经费切实保障项目建设和管理的需要。对经认定的每个特色文化建设项目,在市教育局、财政局给予20万元经费奖补基础上,各区按每个项目不少于40万元安排配套经费。在过程管理机制上,市、区教育局将依据项目建设规划,加强对项目建设情况的检查视导,对建设成果进行验收评估,并将共建学校对建设学校的帮扶力度和实际效果作为考核评估的重要内容。市将依据相关考核评估情况认定一批小学特色文化建设示范项目并给于经费奖励。
4.全程辅导,以评促建。市教育局将促进学校发展作为首要目的,注重从起点开始,全过程对学校进行培训指导。先后邀请省、市有关专家,对申报学校开展了三轮咨询、指导,在此基础上,市局推荐6所学校参评立项为省级特色文化建设实验学校,组织市级项目评审,确定市级项目实验学校18所。2014年下半年,市教育局开展了小学特色文化建设示范学校培育对象的遴选,从已经具有一定的特色文化建设成效的学校中,确认12所,加大扶持力度,打造新的品牌学校,对全市进行示范引领。如此,形成了“品牌学校引领———示范学校培育———实验学校提升”的三层次梯级推进机制。
二、阶段性实践成果及反思
1.完善顶层设计,规划发展注重整体性。通过培训引导和示范引领,项目学校进一步加强了顶层设计的意识。从办学理念方面,对学校精神文化各要素重新审视和完善,对环境文化、制度文化、课程文化的进行梳理和新的建构,避免了文化建设主题模糊,特色不明的现象。通过顶层设计,特色文化建设成为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发展动力,体现了办学思路的逐步清晰完整。
2.充分挖掘整理,建构特色凸显区域性。区域资源是学校文化发展的重要依托,充分发掘学校所在社区的教育资源,是使学校文化与区域文化相融相生,不断获取社会资源支持,以利于课程实施的重要途径。府西街小学的“诗意民居”、瓜埠中心小学的“古镇游学”、东坝中心小学的“创意民俗”等主题,将特色文化和特色课程建设建基于区域历史文化、自然地理的独特资源,为特色的生成创造了很好的基础。
3.关注办学传承,生成特色注重延续性。我们要求学校要避免为了打造新特色而放弃办学历史中已经形成的具有一定影响的项目,要注重在传承中发展特色。古平岗小学的“悦动童谣”、孝陵卫中心小学的“悦心儿童剧院”,就是在学校十多年特色活动基础上的课程化改造。
4.融入现念,发展特色体现创新性。不少项目学校借鉴当前国内外课程发展的先进理念,如SETM的理念、学习社区的理念,创新学校的课程实施方式,使得学校的课程建构更加贴近儿童学习研究的前沿。小行小学“地铁研究院”、秣陵中心小学“故事农场”等概念的提出,就体现了与新理念的融合。
5.提倡综合课程,学习方式体现活动化。我们强调学校的校本课程发展要有别于国家课程的形态,大力倡导适应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突出学习的自主性、选择性和创造性的综合性特色课程,为学生创造边动手、边认知,边体验、边探究的学习机会,改变学生学习方式,体现课程的活动化。在申报评审中,我们已经发现,绝大多数学校已经摒弃那种领域单一的特色课程规划,适合不同学生学习需求的综合性、统整性课程已经更多出现。
6.重视基地建设,物化环境突出资源性。在物化建设中,每所学校不仅着力建设品位高雅、独具匠心的学校环境文化,更将学校环境资源作为课程实施的支撑保障,注重将物化环境建设与课程特色结合起来,建设校内的课程基地。通过这一轮的建设,市教育局预期将完成10个左右的校内课程学习基地建设,并将实现基地的辐射功能。纵观18所市级、6所省级特色文化建设学校的工作实践,虽然有了一定的提升,但仍有一些亟待厘清的认识,一些值得关注的问题。总体而言,表现在:一是,一些学校在文化建设顶层设计中缺乏深层次的思考,对整体建构学校特色文化建设的理念系统、实践系统和保障系统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存在着简单化的现象,将一事一物一课程理解为特色文化建设的全部,忽略了工作的系统性、整体性、全局性;二是,在学校的教育愿景、办学理念的梳理上,概念较多,内涵宽泛,缺乏个性;三是,特色课程不能支持学校文化在育人上的特色追求,对课程文化是学校文化的核心这一关键问题,把握不够到位,存在着“特色文化是一个框,什么都往里装”的问题;四是,某种意义上,学校文化是校长办学理念的折射,但从校长心目中的学校文化走向全校师生文化追求的过程中,仍有一个解读、理解、认同的过程,学校在特色文化建设过程中,不仅要加强自上而下的沟通、宣导,也要关注自下而上的多元主体积极参与,发挥教师、学生、家长、校外专家和社区人士的积极性主动性,使得文化成为共同的信念。
三、进一步加强区域推进工作的思考
1.凝聚共识,倡导学校特色文化建设的“三个坚持”。推进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核心就是要促进每一所学校的发展,作为教育行政部门,在敏锐地认识到学校特色文化建设的现状与问题之后,行政支持、高位引领、扎实推进是职责所在。今后,市教育局将通过有力的引导督评,提升区一级教育行政部门对特色文化建设的认识,使得每一个区都将“区域推进特色文化建设”作为促进每一所学校内涵发展、实现区域内小学优质均衡的重要抓手。在这个过程中,还要把握“三个坚持”的原则。一是要坚持“区域推进,整体发展”。区域推进学校特色文化建设是从整体上规划、行政上支持、理念上更新、措施上跟进,是为了办好每一所学校,促进所有的学校寻求物化中的人文追求与办学实质的精神凝炼,以每一所学校良性的发展整体推进“教育名城”建设的宏伟蓝图。二是要坚持“各美其美,美美相容”。区域推进学校文化建设的关键是要每所学校成为“每一个”,而且是“独特的一个”,学校的发展应当是差异均衡发展,避免同质化,以期实现各美其美,美美相容。三是要坚持“内涵丰厚,深入细节”。优质学校建设是一个优质化的过程,是通过改革过程中的“增量”与“进步”实现对学校自身的不断超越,并非是一个静态理想目标的追求。学校特色文化的重构、教师的能量提升、学生的学力提高、管理的科学规范等都折射出一个学校丰厚的内涵,区域推进学校特色文化的建设不只是建立学校的理念系统、形象系统或者打造一个品牌,还应深入至学校的每一个细枝末稍。
2.梯次发展,抓好特色文化学校建设的“三个层面”。因为学校发展的阶段不同,我们要认识到在推进学校特色文化建设方面所存在的阶段性。既要充分发挥先行学校的示范引领作用,又要使先行学校在原有的基础上进一步锻造特色,打造品牌;既要着力与改造与提升薄弱学校的办学水平,又不可忽视基础薄弱学校的内生力量;既要关注学校特色文化建设的强弱两头,又要使得有一定基础的学校加快发展,尽快成为优质的特色学校。首先,在本市具有一定影响的文化名校、特色名校,这一类的学校,已经成为特色文化建设工程中的“先行学校”,成为“1+1”策略中的领头羊。要充分发挥他们的示范引领作用,组织有关专家及学校领导、教师,对这些学校的特色发展历程进行分析研究,提炼有效的特色发展范式,使得他们由特色品牌到学习样板,更好地凸显示范作用。同时,要在教育现代化的背景下,对这些学校的进一步发展提供智力支持,促进他们不断发展。其次,要实施对已经形成一定办学特色学校的提升工程。要帮助他们不断理清思路,加快特色发展,孕育新的特色文化名校和特色办学品牌。市教育局在今年底,实施了特色文化示范学校培育对象的评审,将这些学校作为工作目标,已经通过评审认定了一批,将对他们采取经费和政策的支持,孵化这些“准特色文化名校”。第三,加强对基础薄弱学校或新兴学校的特色建设引领。这一批学校,以省首批认定和市跟进认定的20余所为代表,市教育局将与区教育局一起,进一步细化特色建设的工作举措,通过强化管理、结对发展、专家指导、目标督评等有力手段,切实提升他们的建设实效。
3.重点推进,强调学校特色课程建设的“三个结合”。特色课程是学校特色的根本表现,是学校文化的核心元素,也是学校文化特色建设工程的重点内容。要通过课程建设,使学校文化深入到课程与教学层面,实质性促进学生发展、教师发展和学校发展。
一是将特色课程发展与课程改革紧密结合。要引领学校认识到,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是特色文化建设的重要背景,学校文化建设应当与课程、课堂改革的核心理念紧密相融,围绕国标课程和校本课程的实施,结合学校的特色资源、特色项目,围绕课程实施、课程管理和课程开发,使学校特色文化进入课堂和学科,与每一个教师的日常教学工作联系在一起,与改进教学过程、提高教学质量相结合。市、区教育局在学校特色文化建设中,将深度整合教育行政、教研室、教科所以及基层学校的多方力量,切实加强对特色文化建设学校的督评和指导,将学校特色课程的开发与实施,课堂教学改革与学习方式转变等作为重要的着力点,努力改变文化建设与课程建设梳理的现象。
二是将特色课程发展与教师发展紧密结合。教师是特色课程开发的主体,作为主体,一方面,需要教师在开发特色课程的实践中充分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贡献自己的智慧和才干;另一方面,由于教师参与课程开发实践的机会有限、经验不足,更需要教师在开发课程的实践中得到充分的锻炼,不断提高自己开发课程的能力。学校应当把特色课程发展作为学校核心实力———教师专业能力发展的催化剂,将课程发展的全程,作为有力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契机。我们将加强与在宁高校、研究所的联系,开展多层次、多方式的提升教师课程开发、课程建设和课程实施培训,推动针对课程发展的教师团队建设,不断打开教师课程视野,提升教师课程能力。
三是将特色课程发展与学生个性发展紧密结合。学校特色建设是推进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个性健康成长的必然要求。学校对学生的成长和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有特色的学校,才可能培养出有个性、有特色的学生;没有特色的学校,只能使学生成为“千人一面”的“标准件”。学校特色建设应大力倡导适应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突出学习的自主性、选择性和创造性的综合性特色课程,充分发掘学生的个性潜能优势,促进学生的个性全面和谐地发展。
一、企业文化的作用与功能
美国ibm公司总裁华特曼在《企业与信念》一书中说过:“企业的成功主要是跟它的基本哲学、精神和驱策动机有关,信念的重要性远超过技术和经济资源…...”(彼特斯•华特曼《追求卓越》第25页)。许多经营管理学家也都认为,企业能长盛不衰的关键在于它的文化,优秀的企业文化是企业获取成功的秘诀。企业文化的作用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导向作用。现代企业面临的是一个复杂多变的开放的社会系统,其行为标准体系是否符合企业生存发展,决定着企业经营决策的正确性,企业文化作为企业全体员工价值观和理想信念的集中反映,在企业经营决策过程中具有很强的定向与规范作用,它为企业决策行为提供了一个清晰明确的坐标系统,促使企业始终把企业的价值观看作是制定企业经营决策的最终依据和衡量方案决策优劣的最终尺度。在“一切为用户着想”的企业文化中,企业的经营决策和目标制定就必须以产品的服务及对顾客有益为出发点,用“制造最好的产品,提供最优质的服务”来要求员工;在以“开拓创新”为核心的企业文化中,企业不断推出新产品、新技术和新的管理方式,使企业在竞争中保持领先地位,则是统帅企业一切经营决策的灵魂,达到消费者与经营者双赢的目的。同时,企业文化还可通过自身强大的感召力,把企业内部各部门和全体员工团结起来,引导到先进的目标上去。企业内部各部门在制定本部门工作目标时,首先遵循企业的价值观和经营观,一旦由于工作性质、角色差异和利益差别产生矛盾时,企业文化也可凭借它所特有的目标协调作用促使各部门自觉进行调整,达到理解与沟通,从而建立相互支持、相互信任的工作关系。
2.凝聚作用。一个企业要搞好经营管理,必须使全体员工在统一的价值观指引下,产生对企业目标、行为准则、道德规范的一种认同感和使命感。企业文化的一个特殊功能,就是以一种特有的整合力和推动力,促使人们遵从企业文化中的价值取向、行为模式、习惯等,从而使人们的行为汇聚导向终极的企业目标。企业文化就象粘合剂一样,持久广泛地加固、充实着企业的经济、政治等刚性部件,使员工能够在一种自主自觉的意识中以企业利益为坐标,调整自身的思维和行为模式,为企业无私奉献。
3.激烈作用。马斯洛心理需求学说认为,人类在衣食住行等基本生存和生活需要得到满足后,会进而追求更高层次的需求。这种更高层次的精神需求更易成为个体行为的动机,成为人们刻苦工作、不懈追求的强大驱动力。企业文化也正是提供共同的价值观念、行为准则、道德规范等内容,借助典范人物、奖罚仪式、“光环效应”等方式,向员工传授企业文化的内涵,使其充分认识企业行为的意义,自觉地把企业目标内化为自身的追求,从而产生一种积极向上的心理和发奋进取的竞争精神,同时,赢得个人事业的成功、自我价值的实现,进而推动企业顺利发展。
4.制约性。它与企业文化的激烈作用是紧密相连的。企业文化本身是一种无形的、非强制性的行为准则,但是当这种文化已内化为企业干部员工内心的价值取向和精神需求时,便在无形中具有了一种潜在的强制作用。这种无形的强制作用即表现为员工在实施行为时对企业共同目标自主自觉的选择,这时,企业文化就已升华为一种信仰,一种一切都可以改变,而唯独企业精神、企业价值观不可改变的精神追求,这样企业管理就有了坚实稳固的基础。同时,一个企业总是担负着一定的社会责任,即给社会提供优质服务,创造丰富的物质利益,丰富人们的生活;同时,还要通过自身的价值观念、经营原则、精神风貌来影响和推动社会文化的发展。只有这样,企业才能获得生存和发展的活力。优秀的企业文化能够引导企业的经营者和管理者把眼光转向社会,转向更广阔、更长远、更崇高的目标,促使企业在完成社会责任的前提下实现自身利润目标。一旦当企业的社会责任与利润目标、长期利益与短期利益发生冲突时,它便会毫不犹豫地选择社会责任或企业长期目标。这样,企业文化的价值就体现在维系企业生存,推动企业不断向更高、更快、更强发展的深层次意义上。
二、建设民营企业文化的紧迫性和重要性
改革开放二十年以来,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完善,我国民营企业迅速发展壮大。到2006年10月底,在各级工商部门注册的中小企业和民营企业有430多万户。这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重要。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占“半壁江山”,创造的最终产品和服务的价值占全国gdp的58.5%,缴纳的税金占全国的50.2%。民营企业是社会就业的主力军,吸纳了75%以上的城镇就业人口和75%以上的农村转移出来的劳动力。民营企业是技术创新的生力军,发明的专利占全国的66%。,研发的新产品占全国的82%。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作出了《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问题的决定》,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中,民营企业的发展壮大,对于大力发展生产力、缩小城乡和区域差距、促进社会充分就业、增加城乡人民收入以及推进技术自主创新等方面,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但是民营企业在发展过程中还存在不少的困难和问题。总体上讲,民营企业既是一个数量庞大、富有活力的经济群体,又是一个相对处于弱势的群体。既存在创业难、融资难、生存和发展的环境有待进一步改善的问题。民营企业自身也存在总体素质不够高、经营增长方式粗放、人才短缺、市场竞争能力不强。一些企业由于多年形成的经营模式和思维定式积重难返,竞争意识淡薄,观念更新缓慢,经营视野狭窄,适应市场变化的能力非常脆弱,造成了决策迟缓、措施不力、管理混乱、利润下滑。还有一些企业追求短期行为,“内功不足”,不注重在产品质量和服务质量上下工夫,没有长远规划和整体观念,造成企业发展后劲严重匮乏,前途渺茫。甚至有个别企业还以次充好坑害顾客,使得企业信誉扫地,在市场竞争中败下阵来。所有这些,虽然与国家政策、外部条件、“大环境”有很大关系,但是,企业没有正确的经营策略和完善的企业文化系统,缺乏深厚的文化底蕴,缺乏强有力的凝聚力量,也是企业难以迅速适应市场变化的一个重要原因。在某种程度上,这方面的原因还是持久的、深远的,更具决定性意义。因为,市场经济已是大势所趋,市场格局的多元化已是不可逆转;加上我国已经加入wto,企业将面临来自国内、国际的双重挑战,局势是非常严峻的,任何幻想都无济于事。企业只有适应不断变化的经济形势,眼睛向内、苦练内功,在强化“硬件”的同时,大力加强“软件”建设,构建起自身正确、完善、有效的文化坐标系统,以此指导自身的经营管理活动,追求整体效应和长远价值,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赢得优势。令人欣喜的是,一些企业的有识之士经过市场经济的磨炼,已开始注意到了这一点。他们敏锐地把握住了企业经营管理的“灵魂与精神”所在,在搞好企业经营的同时,苦心构筑自身独具特色的企业文化系统,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保持了自己的优势。
三、如何构建民营企业的文化模式
从社会主义经济本质要求出发,吸取我国企业文化传统中的积极因素和现代企业文化理论与实践成果,结合民营企业本身特点,民营企业文化的建设,应以企业价值观念为核心,以企业行为规范、企业意识体系和物质文化的结构为要素进行有机整合,确立开放发展、多元稳定的企业文化模式。笔者认为,其基本框架应是:以优质的服务为核心价值观的价值体系,以人为本的企业发展信念,竞争创业、艰苦奋斗和团结合作的企业精神,团结、勤奋、开拓、创新、身体力行的经营作风和管理作风。
1.建立以优质服务为核心价值观的价值体系。民营企业作为商品流通的承担者,其经营活动的主要特征是向广大消费者提供服务。因此,应确立以优质服务为核心的价值观,它包括优质商品、优质服务和优质环境三个方面的内容。从这一核心价值观还可引伸出“顾客至上”、“客户第一”、“公平交易”等一系列价值观。但是,长期以来,由于社会环境的影响,使一些企业不同程度地养成了“等客上门”的习惯和“座商”作风,缺乏主动服务的意识,这些与市场经济准则截然相悖的习气,成为民营企业走向市场的严重障碍。而有些个体经营者却能以热情、周到、方便、快捷的服务赢得顾客的青睐,与国营企业和较大型民营企业争夺市场。因此,如何在拥有优质产品的基础上,进一步强化服务意识,营造良好的服务环境,切实确立以优质服务为核心的价值观,就成为民营企业亟待解决的问题。
2.建立以员工为本的信念。人是企业的主体,是生产力诸要素中最活跃的因素,加强企业管理,提高经济效益,也就必须坚持以人为本,许多成功企业的经营管理都证明了这一点。即不把资金和设施作为提高营业额和利润率的唯一源泉,而是从企业主体——员工出发,致力使员工内心深处理解、接受企业的价值观念,并内化为自身的需求,增强工作的自觉性和主动性,正确处理人与企业、人与人、人与工作的关系,从而达到经营管理的和谐统一。为此,必须培养员工对企业的归属感,增强主人翁意识。这一方面可通过关心员工的衣食住行、所思所想、文化娱乐等来增强员工爱企业如家的感情;更重要的一方面是增强员工的参与感,即通过提合理化建议、健全民主管理、增强决策透明度、强化员工参政议政的相关机制等,使员工真正确立起企业主人翁地位,满足其自我尊重的需要与实现自我价值的需要。据有关资料介绍,在北美和欧洲正蓬勃兴起的“员工参与制”就收到了这一效果。它使员工不仅对自身工作岗位、对企业基层,而且对高层决策、对企业整体的经营管理都有了更大的发言权,从而极大地调动了员工的工作积极性。
3.建立竞争创业、艰苦奋斗、团结合作的企业精神。一个成功的企业往往都具有如下特点:开拓、创新,具备风险意识和危机意识;员工爱企业如家;员工之间相互信任,关系融洽、默契;精打细算,勤俭办企业等等。我们民营企业,由于历史和现实的种种原因,惰性因素还严重禁锢着企业的肌体。造成不少企业缺乏开拓创新意识,看不到市场竞争的严酷性;有些企业以为“家大业大,浪费点没啥”,缺乏勤俭持家的精神;一些企业内部管理混乱,组织松散,人情淡漠,缺乏凝聚力。所有这些都严重阻碍着企业的发展与腾飞,需要大力改进。
4.建立扎实、高效、身体力行的管理作风。这一点是针对企业领导者而言的。企业领导者是企业文化的“传教士”和“布道者”,是企业价值观和经营观念的“耕耘者”和“播种人”,他们的一些日常性的经营管理工作,如对员工与顾客矛盾的处理态度,对员工的奖惩办法、晋升标准,本人的个性、品质、道德水平等,都对企业文化的风格具有重要影响。桃李不言,下自成蹊,领导者优异的管理、工作作风能对员工的思想、行为发生潜移默化的作用。所以,企业领导者在经营管理工作中一定要注意不断提高自身的管理水平和文化素养,优化领导艺术,改进工作作风,切实做到脚踏实地,身体力行,起到表率和风范作用。
5.建设表现现代的企业形象。从某种意义上说,企业形象是企业参与竞争、打入市场的最好广告,它具体地、外在地昭示社会,自身企业是一种什么样的价值观指导经营。通过观察一个企业的企业形象,既可得出一种亲和的行为感应。总的讲民营企业在长期的经营历史中,积累了深厚的“家当”和丰富的经验,树立了良好的企业形象,在顾客心中形成了较强大的信誉效应,这是我们的巨大优势所在,值得在市场竞争中大力发扬和着力强化。但同时,我们必须看到,有些企业缺乏创新意识,缺乏昂扬向上的精神,不注意优化管理和提高服务质量;甚至有些企业不珍惜多年来辛辛苦苦形成的良好声誉,追求短期行为,在经营中以次充好,缺斤短两,坑害顾客,造成了极坏影响,陷入了非常尴尬的处境。这些都极大地损害了民营企业的形象,妨害了企业在竞争中赢得优势 ,等于把市场和顾客拱手送给他人。
四、培育适应市场经济环境的企业精神
中图分类号:G5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843(2013)05-0150-02
“新课程的培养目标应体现时代要求。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健壮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和生活方式,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1]培养学生良好的人格,是当前学校教育的重要内容,也是当前世界教育的主题。作为培养学生人格的阵地之一——班级文化,它对学生人格的影响可能持续一生。
一、班级特色文化建设的方略
(一)营造“积极向上”的精神文化
班级精神文化是班级全体成员的群体意识、舆论风气、价值取向、审美观念等精神风貌的反映,是班级文化建设的核心。良好的班级文化使人身居其中,处处感到集体的温暖,同学之间团结友爱、互相鼓励、互相关怀,师生之间民主平等、爱生尊师,这种氛围使人心情舒畅,产生一股令人振奋、催人向上的力量。这种凝聚力一旦形成,会产生强烈的吸引力,把师生团结起来,共同为班级的发展而努力。这可以通过组织学生开展富有意义的班级活动等措施来实现。
(二)建设“富有特色”的物质文化
苏霍姆林斯基指出:“无论是种植花草树木,还是悬挂标语,或是利用墙报,我们都将从审美的高度深入规划,以便挖掘其潜移默化的育人功能,并最终连学校的墙壁也在说话。”实验班级把这些班级精神文化内容通过物质的形式体现了出来:教室前黑板上方张贴班风;教室后黑板上方悬挂班训、上方正中悬挂着班徽;教室右边,是学生书画作品展示;教室后边的墙壁上是同学们出的墙报,其中有一块固定版面是班歌。通过精神文化的物质化,能让同学们随时警醒自己,自己应该为班级的发展而努力。另外,我们也在班内尽量创设一种积极向上的人文气息:相互尊重、相互支持、相互理解、相互宽容、相互鼓励。
(三)建立“自由、民主、科学”的制度文化
制度是一种行为准则。一个班级要有良好的班级文化,跟一套完整的制度是分不开。在班级集体中,我们把那些以规章制度、公约、纪律等为内容的,班级全体成员共同认可并自觉遵守的行为准则所表现出来的文化形态称为班级制度文化。“自由、民主、科学”的班级制度文化建设,不仅能为学生提供评定品格行为的内在尺度,还会使每个学生时时都在一定的准则规范下自觉地约束自己的言行,使之朝着符合班级群体利益,符合教育培养目标的方向发展。
二、班级特色文化建设影响学生成长的特质
(一)持久性
班级特色文化建设对学生成长的影响是持久的,并不只是短暂的。一种良好的班级特色文化建设在最初的阶段会直接给予学生以影响,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学生生活阅读的丰富,以及他们认知水平的提高,这种起初的影响会持久的影响学生,可能是几个学期、几年,甚至变为学生的终生兴趣与爱好,乃至发展成自己的毕生事业。这主要是因为文化对一个人的影响是持久的,文化对一个人的影响会渗透于人的认知、情感与行为当中。当文化变成人生活的一部分时,变成人的认知、情感与行为中的素养时,这种特色文化自然会对人产生持久影响,这种持久性会以显性与隐性两种方式同时存在。
(二)渐进性
班级特色文化建设对学生成长的影响是渐进的,并不只是即刻的。虽然班级特色文化建设对学生成长的影响可能会产生即刻的效果,但班级特色文化建设对学生成长的影响更是渐进的。这种渐进性主要表现为,班级特色文化建设对学生成长的影响是一个缓慢的过程,是需要时间积累的;也许开始班级特色文化建设对学生成长的影响不是很明显,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已经建设的班级特色文化会逐渐地影响学生,在学生身上的这种影响会逐渐地显现。因为文化对人的影响是缓慢的,这需要一个过程,需要经历时间与个人认知上的发展后,这种影响才能逐渐影响人的认知、情感与行为。
(三)启发性
班级特色文化建设对学生成长的影响具有启发性。班级特色文化建设对学生成长的影响具有启发性。主要是指,建设的一定班级特色文化可能会对某些学生的认知、情感或行为产生某种启发,开启他们的心智,带给他们一些点悟,进而可能会使某些学生生成深度爱好与认知,使对这些学生的影响进一步发展,变成他们的持久兴趣与特长。这是因为在学生最初幼小的心灵里,他们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尚未发展成熟,他们需要一定的合理、健康的文化思想引领,否则他们可能会误入歧途。建设一定的良好班级特色文化,是教师精心准备的,是符合学生发展身心需求的。当学生接触到这样的特色文化后,这些特色文化中的某些因素会影响学生,使某些学生对这些文化产生兴趣与引导,进而萌发为他们的欲望与动机,产生启发性。
三、班级特色文化建设影响学生成长的表征
(一)塑成学生“追求理想”的价值取向
学生具有个人和班级共同的理想信念是特色班级文化建设的要求之一。中小学学生作为社会中的特定群体,其价值观念己经有所萌芽或可能初步形成,但还具有可变和不确定性因素。“在心理学中,一般认为体验是指人对情绪或情感状态的自我感受。”[2]优良的班级特色文化建设可以形成学生的体验,可以促使学生形成“追求理想”的价值取向,也可以增强班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因此,一定合理的班级特色文化建设可以塑成学生个体和班级群体的“追求理想”的价值取向。
(二)建立“健康”班级人际关系
健康的班级人际关系,是学生个体和班集体健康成长的基础。只有在健康的班级人际关系中,学生个体才能和谐相处,健康成长,由此班集体也才能合作共同发展。开展丰富多彩的班级特色文化活动,能够培育健康向上、平等友爱、团结互助的班级文化氛围和良好的人际关系。健康的班级人际关系,有利于发挥班级舆论功能的导向作用和班级文化的团结凝聚力。团结合作、互助友爱的健康人际关系,是特色班级文化建设的内在需要和外在诉求。
(三)培养学生的个性化与特长化
一方面,班级特色文化培养学生的个性化。每个学生都是不同的,是有差异的。古人云:“夫和实生物,同则不继。以他平他谓之和,故能丰长而物生之,若以同裨同,尽乃弃矣。”[3]但学生的这些个性与差异是他们的财富,是他们发展的基点。“正是在分享别人的不同观点的基础上,自己的观点被相对化、重新审视并获得新的发展契机。”[4]另一方面,班级特色文化可以发展并生成学生的特长。“生成来源于历史的积聚和自身不断重复努力”,“生成就是习惯的不断形成与更新,这是一个秉承自持的重要过程”[5]当学生生活、学习于班级特色文化环境中,他们会与这些特色文化产生种种互动与碰撞,久而久之,这些特色文化中的某些因素会生成他们的特长。
参考文献:
[1]钟启泉,崔允漷,张华.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 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解读[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4.
[2]彭耽龄.普通心理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8.436-437.
基于这种传统文化和所处地域特性,学校决定以“兰韵”为核心,建立自己的特色校园文化体系,培养“雅、清、韧、和”的“兰品儿童”。
一、自我发展理论及相应模式
如何让“兰品儿童”的培养有理性的指导而不随意,有理念的引领而能持续,有理论的支撑而不虚空?学校关注到了广州市教科所陈峰博士、冯国文教授依据自组织理论和系统论构建的“自我发展”理论。该理论认为,人的意识分为两种 ,一种是对象性意识,另一种是自我意识。自我意识是人对自身的意识,指向内在世界。自我意识对对象性意识具有反思性作用,因此,马克思所讲的人的类的特性,即自由自觉,必须以自我意识为根本。但长期以来 ,我们把意识仅仅看成是对象性意识,认为教育的职能也仅仅是促进学生对象性意识的发展,而遗忘了教育的主要职能是引导学生发展自我意识。目前在全国许多学校大力推行的自我发展教育,就是要培养和发展学生的自我意识,不仅使学生认识到“我是一个怎样的人”,而且还要使学生意识到“我应该成为怎样的人” 。
基于这一前提,学生通过教育获得自我发展,其基本意义就是指作为学生的个体或群体在教师的引导下,逐步学会运用元认知能力强化自我意识,逐步主动自觉地发展自我的过程。为了更好地落实这一自我发展教育理论,他们提出了“四自四导模式”,如下图:
在这个模式中,教师的作用是引导学生学会自定向、自运作、自评价、自激励。自定向,即学生通过了解自己的知识准备确定学习的内容和目的,制定学习策略。自运作,即围绕学习目标和内容实施学习活动,并控制自己的注意力、情绪和方法,完成学习任务。自评价,即学生对照目标自我评价,反思自己在学习内容、策略运用、情感态度等方面的得失,提出调整的措施。自定向、自运作、自评价三者构成了自我发展的监控过程,其动力系统在于自激励。在自定向阶段,学生在一定的教学情境中激发起学习的兴趣、动机。在自运作阶段,自激励表现为责任心、意志力。在自调节阶段,自激励表现为对正反馈的自信心、成就感和负反馈的忍耐力、持久力。[1]
“四自四导模式”较好地解决了学校德育工作中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地位的关系问题,确立了学生自我教育、自我发展的教育理念,具有较强的学校德育工作方法论价值。由此,学校确定以“四自四导模式”为基本策略开展德育实践。
二、培养“兰品儿童”的德育实践
在自我发展理论的引领下,学校积极开展“兰韵德育”实践,并在活动中注意过程的规范化、活动内容的系列化、激励机制的常态化,促进学生快乐成长和全面发展。
(一)建构“兰韵德育”体系,明确培养目标
为落实“兰韵德育”培养目标,使学校德育工作有序开展,并增强可操作性,学校建立了三级德育目标体系。
“兰韵德育”是总目标,共分四个方面:“雅”,即气质高雅,对于小学生来说,就是努力学习讲文明;“清”,具有秩序意识和规则意识,对于小学生而言即遵章守纪讲卫生;“韧”,即有坚定的意志,对于小学生来说就是克服困难向上行;“和”,即与人友善,团结同学尊师敬长。[2]
各中队、各小队根据总目标,结合实际情况,确定中队、小队的长期、近期发展目标;个人则在中队、小队目标的基础上,制定成长目标。这样,就形成了从集体到个人的系列化、操作性强的评价序列,把“兰品”这一抽象的概念具体化为可观测、可评价的具体内容,既便于操作,又容易被学生理解、执行。三级目标的确立,有助于德育目标的细化和落实,培养学生的自我意识。
(二)建设“兰韵”校园文化,优化育人环境
为营造良好育人环境,学校积极开展“兰韵”校园文化建设。一是投入资金兴建了“兰花”雕塑。雕塑位于学校中心广场上,学生进入校园就可以看见一朵巨型兰花迎风开放。二是种兰养兰。学校利用空地种植兰花,让学生了解兰的生活习性,学会种养兰花。三是开辟兰花知识墙报专栏,专题介绍兰花的种类、特征等。
培养如兰品格,不仅要“知兰”,还要“爱兰”。为激发师生对兰花的兴趣,学校围绕兰花开展了系列活动,把对兰花的品赏融入日常教育活动之中。如学生在艺术节上用五彩的画笔勾画兰花,在读书节上用飘香的笔墨写作兰花,在经典诵读活动中歌颂兰花,乃至用自己创作的班歌歌唱兰花,等等,有效地培植了师生对兰的兴趣和情感。
(三)开展“兰品”儿童评选,激励学生发展
根据建设“兰韵”文化品牌的要求,学校以“四自四导”理论为指针,积极开展“兰品”教育实践活动,推动学生自我定向、自我教育、自我评价、自我发展。
1.制定公约,确定目标自定向。学校首先制定了“兰品儿童”“兰品小队”评选实施方案,组织了主题教育动员大会,并向家长进行通报。各年级再根据方案讨论确定适合本年级学生的“四品”培养目标,然后组织主题班会活动,请优秀队员分享学习经验、文明事例,共同学习如何成为“雅、清、韧、和”的兰品儿童。同时利用红领巾广播站、红领巾电视台、国旗下的讲话等途径,大力宣传少先队员文明有礼、认真读书、乐于助人的光荣事迹,营造浓厚学习氛围。然后,班主任组织讨论,确定班名和班级公约,引导学生合理确定发展目标。接着再组建小队,确定队名,根据班级公约讨论确定小队公约,制定“兰品小队”发展表,准备“兰品小队”记事本等。最后让队员个人“自画像”,进行自我分析研究,填写“自我规划表”。通过引导学生制定个人发展规划和中队、小队公约,逐渐落实自我定向发展目标。
2.培训干部,规范管理自运作。为提高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学校大队部和各班班主任定期进行小干部培训,每星期召开一至两次的队干会议,布置工作,指导工作方法。特别是利用寒假和暑假进行队干的集中培训,促使队干得到锻炼与提高。通过有计划的培养,锻炼了队员的组织、策划、管理等工作能力。在此基础上,学校组织学生开展自我管理,每天由大、中队长轮流值日,负责全校的纪律、卫生、两操及大型活动等的巡查和评比工作,并将结果在大队部评比栏公布。中队长和各小队长负责班级内的管理,尤其留意同学们在课堂学习、班级活动和学校组织的大型活动中的表现,对表现好的同学给予加分奖励,对表现差的予以扣分提醒。每名同学的表现都认真记录在“兰品小队”记事本和“兰品中队”发展表上,并作为评选“兰品儿童”和“兰品小队”的依据。
3.定期总结,对照标准自评价。各班每周进行一次小结,要求学生对照自我规划表、小队公约及班级公约进行自评,看看目标是否达成,然后利用班会课进行交流,反思各个小队及部分同学的表现,并提出下周要求。如六(3)班坚持利用“兰韵中队发展表” ,通过分析每个队员的得分,发现问题,并结合学生表现进行每月评比,给予激励等。班里的几名学困生在小队长和老师的激励下,学习面貌有了明显变化。在自评价的基础上,综合各周表现情况,各班每月评选出“兰品儿童”“兰品小队”,每学期评选学校“兰韵少年”,颁发奖状,并留影在校内外公布,使队员学有榜样,做有准则。
4.自我反思,发现进步自激励。学校定期组织学生交流,谈活动体会,引导学生找到自己的进步和闪光点。如一位同学在总结中写到:“三个月以来,我为自己能连续评为‘兰品儿童’感到自豪,我总结了几点原因:一是积极读英语报、数学报,提高思维能力;二是积极举手发言;三是积极认真地完成作业。所以凡事都要积极,只有积极才能干好每一件事。”一个小队则在心得中写到:“现在我们队已有很大进步,得分提高了三四十分。这是我们一起努力的结果,虽然我们现在不一定每个月都能评为‘兰品小队’,但只要我们继续努力,相信我们的愿望一定能达成。”
如此,在“四自四导模式”下,学校通过开展“兰品”教育实践活动,让学生们的精神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良好学习习惯和行为习惯渐次养成。
“兰品儿童”的着意培养,让学生乐于参与,积极上进,取得了显著实效。各班班风明显好转,学生良好习惯逐渐养成;学生的团队意识和集体意识逐步形成;学生的自我反思、自我调控的发展意识初步萌芽;学校德育工作取得突出成绩,迄今累计共有500余人次学生获区级以上奖励,学校先后被评为“广州市德育示范校”“广州市红领巾示范学校”。未来,学校将加深对“兰韵德育”内涵及意义的理解,增强实施“兰韵德育”的自觉性,将“兰品儿童”评比与学生自我发展意识的培养结合起来,与学生的行为养成、品德形成、自律品质的形成有机结合,努力促进学生健康全面发展。
高职文化是一所高职院校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是高职院校持续健康发展的动力,更是培养高素质大学生的基本保证。三年的学习和生活,高职文化所营造的氛围会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学生,陶冶学生,引导学生逐步树立正确的人生观、社会观和价值观,成为深受社会欢迎、综合素质较高的高端技能型人才。现以高职院校食品类专业的特色文化建设为例,采用问卷调查、查阅文献、个案研究、访谈及经验总结等方法,浅论高职文化建设,总结出如下建议:
1 结合食品专业自身的特点,准确把握办学定位
高职院校专业的办学定位,首先要认真研究专业所在学院的办学历史及本专业的发展历史,总结办学经验,结合对兄弟院校同类专业的调研比对,客观分析自身的优势,理性找出自身有哪些不足,从而较准确地把握本专业在同类院校同类专业中所处的位置。目前,高职院校的办学定位存在不少问题,有些院校盲目追求“大而全”,将自己定位为“国际一流”、“国内一流”或“省内一流”;有些院校对高职教育认识不足,存在盲目设置专业、照搬本科、沿袭中职教育等现象。这种混乱的办学定位,必然导致高等院校趋向“一体化”,失去特色。因此,高职院校食品类专业需精心调研,准确分析,把握好办学定位,找准高职院校的特色。在这方面,九江职业技术学院的成功经验值得借鉴,该校把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于培养立足山西,面向全国,兼顾船舶行业,以高中后专科层次全日制教育为主,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1]。正是由于办学定位准确,该学院成为教育部高职高专专业教学改革试点院校、全国数控专业紧缺人才培养基地,促进了当地的经济发展,社会声誉也大大提高。
2 科学规划,校企合作,建设食品类专业的特色物质文化
食品类专业的物质文化建设,包含校园景观、文化长廊、专业历史诸多方面,其中校园景观作为学生学习生活随时接触的外部环境,直接影响学生的性格养成。有特色的校园景观文化,既要融合食品专业知识,又要体现文化传承和人文底蕴。校园景观在传承和挖掘学校的文化积淀之时,承前启后,与时俱进,将学校的校训、办学宗旨、教风、学风等,巧妙地融合进去,形成意义深远且富有特色的人文景观。在此基础上,整体规划,科学构建,形成赏心悦目的绿化环境、布局合理的校园、别具匠心的建筑物、独具特色的文化景观等,体现“诚信、安全、绿色、责任”等食品行业的职业道德。校训是一所学校的生命线,它影响和规范着师生的言行举止和行为方式。我院在中心大道显著位置竖立“明德立信”校训石,建设了大学生活动中心、大学生素质拓展中心、联通未来青春创业社,将“以生为本”的办学理念贯彻始终,彰显了校园文化魅力。我校自2012年正式启动“校友林”工程以来,活动得到了广大校友和毕业生的大力支持,广大校友和一届届毕业生在这里挂牌留念,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校友林”已经成为我校“爱心学院”建设的重要内容和校友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不仅是校园内一个赏心悦目的人文景观,更是我院学子走上新征程的起点和精神家园。
3 依托当地的文化资源,形成食品专业精神文化亮点
食品类专业特色文化建设至关重要。高职院校在服务区域经济发展的同时,积极依托当地的文化资源,努力营造食品类专业特色的校园文化氛围,亮化食品专业特色的精神文化。这将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职业意识,为毕业后尽快融入企业,实现由学生向企业员工的转变打下基础。
在精神文化建设方面,我们可以学习江苏食品职业技术学院的经验。他们紧紧咬定“食品”这一特色,做强校园文化,引领学生发展。该院的二级院系结合自身特点举办了富有“大食品”特色的相关活动,拓展了学生的专业知识,营造了浓郁的文化氛围,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熏陶,如食品与营养工程学院的“食品文化节”,生物与化学工程学院的“啤酒文化节”,酒店与旅游管理学院的“养成教育节”等。江苏食品职业技术学院地处的淮安,是、吴承恩、韩信、刘鄂等历史名人故里,也是美食之乡、运河之都。该学院充分利用当地特色,如,把“恩来精神”与学校精神融合起来,以引领学生成长,通过“班”建设,鼓励学生“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该院利用专业优势,主持制订《淮扬菜通用规范》江苏省地方标准,为弘扬淮扬美食文化作出了贡献。多年来,该学院一直参与淮安每年开展的“淮扬菜美食文化节”活动。该院正积极探索将大运河的包容文化、开放文化,吴承恩的创新文化,韩信对漂母的感恩文化等融入校园精神文化建设之中。该院在为地方经济文化建设作贡献的同时,其自身精神文化建设也得到了深化和发展[2]。
4 大力宣传优秀食品企业文化,强化以“诚信、责任”为核心的职业文化
食品企业文化是指食品企业在长期生产经营过程中逐步形成与发展起来的,以带有本企业特征的价值观念和思维方式为核心的企业行为规范、道德准则、风俗习惯和传统。成功的企业文化将大大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成为企业的无形资产。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但实际生活中,食品安全事件却时有发生,原因有很大多,如政策监督不力,法律法规不完善,企业唯利是图等。高职学生毕业后将逐步成为产品的生产者、生产工艺的制定者、生产过程的监控者、检验部门的执行者,即食品安全的第一道把关者,为此,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就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提高学生的诚信意识,学习以顾客为本,诚信经营的企业文化,要大力宣传优秀食品企业的文化。例如,三全食品在河南食品行业公益事业方面做得堪称楷模,作为我国速冻食品产业的巨头,在十几年的快速发展中,时刻不忘社会责任,一直热心各项慈善事业,从华东抗洪到“非典”防治,从印度洋海啸,到汶川大地震,危急时刻,总有三全食品的热心捐助。他们积极捐建希望小学,救助孤残儿童,支援省内建设。特别是2006年,三全携手中国红十字基金会,首批捐款400万元设立了中国红十字·三全博爱助学基金。这是第一个由民营企业携手中国红十字基金会设立的面向贫困大学生的助学基金。该项以“为梦想插上飞翔的翅膀”为主题的基金启动以来,已有北京大学、首都经贸大学等多所高校的数百名贫困大学生得到了资助。它是河南食品企业实力、责任意识的一次高调彰显,充分展示了一个负责任的企业公民的优秀品格[3]。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同样,双汇集团在自然灾害的救助、捐资助学等方面也投入了巨额资金。2010年,双汇集团一次性拿出3000万元人民币,定向资助2000名贫困大学生,连续3年,设立“双汇奖学金”,每人每年将获得5000元的资助,帮助他们完成学业,成为国家优秀的人才。
5 围绕企业需求,提高服务社会的能力,打造食品专业特色的人文文化
建设食品专业的人文文化之时,食品专业教师要转变观念,增强市场意识,在校企合作过程中,提高服务社会的能力,打造食品专业特色的人文文化。学院要鼓励教师积极参与有关食品科技项目成果转化工作,参与各种形式的产学研结合锻炼。食品专业的教师,在申请课题时,重点考虑科研成果能否转化为食品企业的生产力,是否有市场。实践表明,通过多种方式的校企合作,可以丰富专业教师的企业实践经验,提高其教学与科研水平,丰富课堂的教学内容,教学效果会有明显好转。在这方面,日照职业技术学院食品学院的做法值得一提。从2006年开始,山东美佳食品有限公司每年向食品学院提供10万元合作资金,学院担负企业职工培训体系中的培训师资、培训课程、培训场所、培训管理等职责;定期举办企业经营管理、市场营销策划等专题班,培训企业员工;双方互派管理人员挂职,互派技术人员锻炼、交流,企业优先从学院选择毕业生,逐步建立起了全面合作办学机制,为合作企业提供各类培训1万余人次[4]。
参考文献:
[1]樊彩萍.地方院校发展策略思考[J].当代教育论坛,2004(1).
中图分类号:G12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5)11-0271-01
一、保定地域文化发展现状
2006年,保定市颁布了《保定市建设文化大市规划纲要》《关于加快文化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提出了建设特色地域文化的战略。在经历近十年的建设发展中,保定市在地域文化建设方面取得了一定成就。具体而言,保定的地域文化建设立足如下几个方面:丰富城乡文化生活;推进创作发展,丰富艺术文化;重塑古城形象;红色资源开发;发展文化产业;完善公共服务,创造特色文化发展的配套环境。
根据《保定文化资源概览》的相关内容,结合保定市文化资源的利用情况来看,相当一部分文化资源没有有效利用,已经利用的文化资源尚未实现可持续发展。具体表现在:古都建设资源过度开发;红色文化资源开发模式单一;曲艺与工艺文化特色传承困难;特色地方旅游文化资源的开发失衡;校园文化资源开发的专业性有待加强;广场文化资源经济开发与文化传承失衡。
二、保定地域文化的核心及其作用
保定市是我国文化古城之一,拥有戏剧之乡、民间音乐之乡、民间特色艺术之乡等美称。同时,保定有着丰富的历史文化、民俗文化、红色文化。保定市兼具燕赵文明,更富明清及抗战文化。同时,保定市古建虽以明清为主,但丰富的曲艺文化则覆盖更多的历史,因此,以上特色文化资源作为地域文化的核心要素应该做到全面协调、一体性综合开发。从文化的传承来看,保定地域文化丰富广博,是燕赵文化的源流、载体,是红色文化的摇篮、支撑。对于保定市经济社会发展来说,地域文化是窗口,是名片,是动力,也是目标。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看,挖掘、研究、弘扬、开发利用地域文化已经成为保定增强地域竞争力的有力措施。
三、保定地域文化传承的路径及对策
(一)构建特色文化符号。保定市在地域文化建设中必须立足保定的地方文化资源情况,甄选具备保定地域特色、能够被受众所接受的特色文化定位,设计鲜明的特色文化符号,提升保定特色文化与城市形象的鲜明性。
(二)整合地域优势文化资源,深入保护性开发。保定文化旅游的发展必须采取经济、社会、历史、文化与自然的和谐发展的模式,必须注重合理开发与可持续发展相结合。提升文化资源开发高度,进行品牌开发的模式,配合现代化博物馆和会展等方式对短暂性、季节性文化旅游资源产品进行大力宣传,并逐渐形成文化旅游资源的产业化模式,将社会经济和文化效益联系起来,最终实现可持续发展。
(三)实现京津冀文化产业联动。促进文化资源的产业化发展,是合理配置文化资源并提升文化产业经济创造力的必然选择。京文化体现了皇城文化、政治文化、工业文化、科技文化;津文化体现了沿海文化;保定则是直隶传统文化,且更为丰富、多元、厚重。保定文化与京津文化同根同脉,将具备延展性的文化资源作为支点和粘合剂,弥补保定文化产业的弱势地位,促进京津冀文化协调发展。培养保定文化产业的龙头企业和名优品牌,进而依托文化产业化发展战略,来全面整合文化资源,促进产业结构升级,加强文化空间规划与建设。
(四)全面构建地域文化建设的配套环境。保定市地域文化建设离不开完善的配套环境,尤其是政府必须增加对文化产业发展与文化资源开发的政策引导、扶持与保护,为其发展提供完善的公共服务等,才能够更好的促进保定区域文化建设发展。
(五)提升文化建设中的社会参与。在本专题保定市居民问卷调查中,数据显示提升城市文化的宣传途径有:媒体加大宣传力度占40.05%;政府及相关部门加强管理占31.30%;学校加强基础教育占15.92%;加大资金投入占11.14%。因此,要充分的发挥社会媒体的作用,加强区域文化建设宣传。围绕地域文化定位及文化内涵,制作特色文化宣传片,通过各种传播媒体进行宣传,着重强调保定的历史人文、城市形象、投资环境、发展空间等,提升保定特色文化在全国甚至在世界的知名度。保定是省内高校最多的城市,要加强高校文化活动参与度,发挥大学生群体力量,促进大学生活动与社区文化活动联动,提升特色城市文化活动频率,实现活动内容、形式多样化。
参考文献:
[1]赵世林.论民族文化传承的本质[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5).
[2]徐李全.地域文化与地域经济发展[J].江西财经大学学报,2005(2).
[作者简介]万思志(1973- ),男,江苏淮安人,东北林业大学高教所,副研究员,博士,研究方向为高等教育管理。(黑龙江 哈尔滨 150040)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4)36-0036-01
文化传承创新是大学的基本功能之一。大学要充分发挥这一功能,就必须具有深厚的特色文化底蕴,这也是大学发掘和培育特色文化的重要动因。大学文化表现在学校的学科专业、师资队伍、实验室、办学思想、校训、校风、校徽、规章制度等各个方面。但是,一般认为,大学文化可以划分为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等几个方面。无论是综合性院校还是行业性院校,如果能从这几个方面着手发掘和培育自身特色文化,往往会起到提纲挈领之功效。
一、发掘特色文化
1.在物质文化方面发掘本源文化。所谓本源文化是指影响或决定着精神文化、制度文化和行为文化形成和特征的文化,它属于物质文化范畴。大学的物质文化范围很宽泛,包括师资、科研、管理、制度、学科、专业等各个方面。考察中外高校的文化特征可以发现,凡是有自己特色文化的高校,也往往拥有自己的特色学科。一方面,学科是大学基本功能得以发挥作用的载体,人才培养的质量、科学研究的水平、社会服务的侧重点及文化传承创新的能力都与学科息息相关。另一方面,大学各方面的特色追根溯源都与学科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师资、学生、管理制度、建筑等特色以及校训、校风、教风、学风等特色,它们都是学科不同方面特色的体现。可以说学科有特色,大学文化就有特色;大学文化有特色,大学就有特色。因而,学科是大学物质文化的本源,特色学科决定着大学的特色文化。发掘大学特色文化,在物质文化方面就是要发掘具有本源性的特色学科。
2.在精神文化方面发掘高尚文化。大学精神是民族精神的发源地,其在人们心目中具有高尚性,具体表现为自由、独立、创新、宽容、不向世俗低头等。具有特色的大学精神是大学特色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外一流大学都很重视特色精神文化建设。然而,在我国,近十多年来,大学精神文化建设是不能令人满意的,不但没有特色而且呈颓废之势。不少高校紧紧围绕市场经济,在经济利益驱使下,不顾自身办学条件,盲目设置热点专业和扩大招生规模,各项配套措施跟不上,结果导致教风、学风每况愈下。甚至一些教师不务正业,甘愿做某些利益集团的代言人。这些现象与大学的自由、独立精神背道而驰,大大损坏了大学形象,使大学精神文化低俗化。因而,为争创一流大学,必须重振大学精神,发掘具有本校特色的高尚的精神文化。
3.在制度文化方面发掘人文文化。大学制度文化既包括各项制度也包括在制定和执行制度中所形成的价值观、道德观等观念因素。大学是一个思想激荡、自由探索的场所,其本身充满了人文气息,而大学制度作为一种规范,在制定和执行过程中应坚持以人为本,体现出人文关怀。然而,不少高校的制度文化却缺少人文性,显得柔性不足而刚性有余。如在学生管理上,要求所有学生必须按部就班地学完全部课程,而没有考虑到有些学生是不需要学习部分课程的;又如在教师管理上,要求教师每年必须发表一定量的论文和完成一定量的课题,而不考虑教师的科研兴趣和能力。这些制度的最大特点就是教条化,把教师和学生当作工厂里的机器和产品,要求一致性和标准化,忽视了学生和教师是有个性的人,应当给予更多的人文关怀。在这种缺乏人文性的制度文化中,学生失去活力,教师失去创造力,这样的高校是无法跻身于一流大学之列的。
4.在行为文化方面发掘理性文化。大学行为文化是指学生和教师等大学主体在学习、教学、科研等实践活动中形成的文化,它的主要作用在于使全校师生员工在行动上保持一致,为共同的目标奋斗。由于学生和教师学识丰富,有理想,有抱负,社会责任心强,因而整体素质高,在行为上具有高度自觉的理性,这使得大学行为文化具有很强的理性特征。然而,目前不少高校中的学生和教师受社会不良风气影响,出现了诸多非理。如不少学生不安心学习,以勤工助学名义周旋于生意场,沉迷于虚幻的网络世界,甚至失去理想追求,道德败坏,走上犯罪道路。又如有些教师主副业颠倒,在公司企业挣外快;学风浮躁,搞课题主要是出于经济目的,缺乏创新性。这些非理严重背离了大学追求真理、崇尚学术的本质,腐蚀着大学文化,使大学人心涣散,失去凝聚力。
二、培育特色文化
1.继承传统。高校在建设文化过程中,应当继承在长期办学实践中形成的优良传统,否则文化建设就会成为无源之水,失去方向。我国高等教育在大众化过程中,许多高校出现浮躁情绪,以校园占地大、高楼多、学科门类齐全、学生人数多自诩。不少很有特色文化的高校紧随市场步伐,丧失了自身在长期办学实践中形成的有特色和优势的学科。这样,不少高校因为没有继承自身的优良传统,从而在文化建设中迷失了方向。高校培育特色文化,应始终坚持在长期办学实践中形成的优势学科,清晰地认识到只有将传统优势学科做好做出特色,才能为培育特色文化奠定良好的基础。要把优势学科置于学科建设的中心地位,将有限的人、财、物等资源优先用于优势学科的建设,这样就使得学校的文化建设既有深厚的历史根基,又有明确的发展方向。
2.与时俱进。高校在文化建设中既要继承传统,又要与时俱进,两者相辅相成。与时俱进的基本要求就是不断创新。高校文化建设既要随着学校物质基础建设不断创新,又要满足国家对人才和科技的新需要。不少高校在发展中存在一手硬和一手软的情况,一方面是学校的高楼越来越多,办公条件越来越好,学生数量越来越多,教师待遇越来越高;另一方面却是对国家关于人才和科技的新需要置若罔闻,结果培养出来的学生毕业即待业,所谓的科研成果也是温室花朵,无多大实用价值。由于学校建设没有跟上时代步伐,文化建设也就缺乏新鲜的时代血液。高校要培育特色文化应抛弃规模扩张的老路,而走内涵式发展道路,“不求最大、不求最全、只求最精”,可在保证教学质量的前提下适度扩大规模,将主要精力用于提高教师素质、创新内部管理体制等软件建设,不断加强和改进校风、教风、学风建设,着力打造独具特色的校园文化。同时应以国家生态文明建设和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为契机,积极响应国家对人才和科研的新需要,既培养具备绿色理念和创新能力的人才,又参与重大科学研究以解决生态文明建设和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中遇到的关键技术问题,这些将为学校的文化建设增添新的时代色彩。
3.立足地域。具有中国特色文化的大学必然具有地域特色文化。每所高校都根植于一定的地域土壤,受该地域的自然环境、人文环境和社会环境的影响,其文化必然打上地域文化烙印,其特色文化必然表现出浓郁的地域性。因而,每所高校在培育自身特色文化时,必须从地域文化中吸收营养成分。目前,我国高校掀起了一股争创世界一流大学之风,其中有些高校特别是中央部委高校,它们虽身处地方,却在很大程度上仅从科研、论文、师生比等量化技术指标出发,努力向世界一流大学看齐,而脱离地域土壤甚至中国土壤,忽视培育自身特色文化,甚至有些学校抱怨自己身处祖国边疆,这种地域环境限制了学校发展空间。高校要培育特色文化应扎根于地域,一方面,应从地域文化中直接汲取营养成分。不同的地域有不同的特色文化,如东部沿海地区由于处于改革开放的前沿,其创新精神、拼搏精神等往往就比较突出;而西部地区由于自然条件恶劣,其艰苦奋斗精神、勤俭节约精神等就比较明显。身处不同地域的高校应直接吸收当地的文化精华,使自身文化具有浓郁的地域特色。另一方面,高校应积极参与地方的经济社会建设,为地方建设提供人才和科技支撑。服务社会是高校的基本功能之一,高校在服务地方的经济社会建设中,可以真切地感受到地方的文化气息,这对培育自身的特色文化是大有裨益的。
国民之魂,文以化之;国家之神,文以铸之。文化贯穿与人类社会发展的全过程,是维系一个国家和团体最重要的纽带,是行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公路职工历来是公路文化建设的主力军。
公路行业作为一支服务社会的重要力量,经历了半个世纪的沧桑,已初步形成了独特的公路行业文化,为推动社会经济发展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笔者认为,公路文化是公路发展过程中逐步形成的公路行业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共同构成的整体境界、规范和价值的总和,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公路文化建设从本质上说是一种以人为本的管理方式,是把公路机构建成人人都具有共同使命感和责任心的一种组织形态的过程。从这个意义上说,公路文化建设的主题是本行业人员,即从事建、养、管、收的广大公路职工。
1.以紧扣时代脉搏为前提,使职工准确把握公路文化建设的新特点
公路文化建设的主体是广大职工,特色文化活动的形式、内容和方法只有适合公路职工的口味,才能赢得大家的认可、支持与参与,才会有广泛的群众基础。首先,从参与特色文化活动的范围来看,公路职工选择的面更宽了,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政治环境日益宽松,社会公共事业不断完善,面向职工的社会文化活动日益广泛,公路职工可听、可看、可参与社会文化活动的机会明显增多,这样一来,公路职工在参加文化活动时也有了较大的可自主选择性。这就要求我们在设计文化活动时要充分考虑活动形式对职工的吸引力,要以更切合需求的活动内容为职工量体裁衣,以更突出的行业特色满足职工的口味。其次,从参与文化活动的选择来看,公路职工的趋向和标准更实际了。公路职工从来都是最朴素的,他们的要求和取向往往也是最讲究实际的,职工最关心的往往是活动与自己有什么关系,自己从中可以得到哪些提高,以及对社会有什么意义。那些只注重形式的活动,不但不受欢迎,反而令人反感,引起负面效应。因此,我们在设计特色文化活动时,内容上一定要贴近实际、贴近群众、贴近生活、让广大职工感到亲近、亲切,实实在在。再次,从参与文化活动的方式来看,公路职工的主体意识更强了。随着物质生活的丰富、文化素质的提高,广大公路职工已经有了更多的精力和能力去参与特色文化活动。随着参与活动广度和频率的不断提高,许多职工已经不再满足于仅仅当观众、做看客、被动地接受教育,而是更希望亲自参与,扮演员、当主角,主动地参与活动。因此,我们在设计特色文化活动时要紧扣时代脉搏,与时俱进,适应公路职工的这种文化,创新载体,改变单纯说教的这种传统方式,尊重职工的主体地位,让公路职工作为主体直接参与进来,在特色文化活动中自我教育、相互影响、共同提高。
2.以创建学习型组织为抓手,提高职工推动公路文化建设的能力
公路文化是在公路发展过程中形成并为全体职工共同遵循的价值观念和行为规范的总和。搞好公路文化建设,提升职工队伍的素质是基础。一是建立职工学习、培训、成才的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创建学习型组织,塑造学习型职工,为职工自觉接受和践行公路文化共同价值观奠定能力基础。二是在创建学习型组织过程中,把公路文化建设远景宣传学习作为重要内容,使公路文化建设的远景和理念成为凝聚职工、激励职工的巨大精神动力。三是把全员学习、团队学习作为创建学习型组织的关键,同时注重发挥职工学习先进典型和模范标兵的带动和引领作用,形成尊重知识、尊重劳动、尊重人才的浓厚氛围。
3.以维护职工合法权益为保障,增强职工推动公路文化建设的动力
劳动关系和谐是构建和谐公路的重要基础。推动形成和谐劳动关系,应在维护职工合法权益的基础上尊重职工、关怀职工。一是树立企业与职工“利益共生、双赢互动”的理念,不断完善以劳动合同和平等协商集体合同为基本形式的经济维权机制,以劳动争议调解及仲裁和劳动关系三方协商会议为基本形式的劳动关系协调机制,以帮扶救助、送温暖活动为基本形式的困难职工帮扶机制,以职工文化体育活动为基本形式的职工精神文化权益维护机制,切实规范劳动用工制度,切实维护职工合法权益。二是坚持职工关怀常态化、长期化,增强职工的归属感。三是建立健全职工之间的沟通机制,注重以理服人、以情感人,使管理团队得到职工广泛认同,维护职工队伍的和谐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