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4-06 18:53:09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道德建设论文,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一、前言
在网络时展的今天,会计基础的发展依然至关重要,在这个信息时代的变化的发展中,我们依然可以看见会计经济的发展在不断地前进,不断地成长,可想而知,我们应该学好会计理论知识,不断地加强道德建设,改革创新,才能使我们的社会得到进一步地发展,我们的生活才会变得更加美好。我们在加强会计理论道德建设的时候,同时也要不断地去完善自己,不断地去了解社会的变化,在这个会计信息化不断发展的今天,人们的生活在不断地前进,我们可以通过网络化和信息化去更多地了解和关注会计信息化时展的一些变化,开拓我们的视野,增强我们对社会的认识,提高我们对会计信息化的认识,推动社会进步。加强舆论道德建设。有的时候我在想,会计理论化时代有时候也会处于一种衰落时期,我们只有不断地努力提高自己对会计的认识,才能加强道德理论建设,我们应该从新的起点出发,为自己树立好榜样,开拓自己的见解,加强道德建设,才能使社会不断地进步,不断地创新。人类才不会被这个社会所淘汰。会计在发展,我们的科技也在不断地发展,随着生活的变化,我们对会计理论化也在不断地深入研究,会计理论道德建设仍在不断地发展着,我们更要为会计理论道德建设打下良好的基础。去创建一个新的平台。在我们周围,随处可见的是网络银行的发展和邮政储蓄的发展成为了我们生活中的一部分,它不仅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方便,同时还不断地丰富了我们的社会生活,还有手机的发展也同时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方便,提高了我们对网络化和信息化的认识,同时也为我们的会计生活提供了方便,没有通过这些信息化的了解,我们更不会对会计知识更深入地去了解,我们必须加强道德理论建设,才能不断地去了解会计信息的变化。有的时候,我会发现我们周围不是缺少什么,而是缺少更多对会计信息化的认识,要想使会计理论不断地发展,我们必须树立自己的目标,加强社会监督,不断地去深入了解会计信息化和会计网络化。还要不断地加强道德建设,才能使我们的社会得到不断地发展。才能进一步提高我们的社会生活。加强道德教育也仍然重要,我们必须加强和巩固社会的发展,不断地去调整自己的状态,人类对会计知识的欠缺才能进一步地提高。对会计知识才能不断地发展,不断地提高。人类才能不断地进步。加强道德建设的关注,我们必须树立好对会计理论的创新意识,不断地提高变化,才能为我们的生活提供一个良好的平台。我们作为一名学生,可能更要去对会计知识的理论不断地去深入研究,不断地去丰富我们对会计生活,不断地去提高会计知识的认识。开阔自己的视野,为我们的会计生活提供服务。第一次接触会计知识,对许多东西我还不太了解,尤其是对会计一些理论知识我还不太熟悉,还没有去更多地掌握一些会计道德理论方面的教育。后来自从学习了这方面的内容,对会计知识更有了深入的了解,让我对会计知识产生了共鸣。在学生时代我们对很多东西还不太了解,因此我们更要不断地去改变自己的一些看法,我们才能不断地进步,生活才会不断地提高,努力改变自己对生活的看法,不断地去学习很多没有学到的东西,我想我们的社会才会更加进步,更进一步地提高自己的思想,改变自己的观点,社会才会不断地创新。不断地发扬光大。会计知识,有时候对我们而言,就是要不断地开拓知识的见解,努力学好会计知识,对会计知识每一门都必须熟悉掌握,这样我们才会对社会更加了解,更加对会计知识的认识,在这个物质发展的今天,人类在不断地在丰富对会计知识的了解,我们必须努力提高对会计知识的了解,才能更熟悉掌握会计知识的教育,加强会计理论建设,不断地努力提高会计知识的理解,才能为社会发展提供一个良好的平台,才能为我们的生活提供方便。刚开始学我会学好每一门会计知识,即使对我而言,我们更要对会计知识深入地去了解,随着时代的发展,经济也在不断地发展,在21世纪发展的今天,会计理论道德建设仍然重要,随着经济的发展,我们的社会生活也在不断地发展,会计教育仍然重要,我们不要放弃对会计知识的了解,不要总是忽视它的存在,在会计道路发展的路上,我们依然要不断地学习会计知识,人类才会不断地对会计知识的掌握,成就会计之梦。学习会计的时候,觉得难度非常之大,但是只要你掌握了一些重点知识的了解,我想你就会学好它,开启你对会计知识的梦想,才能丰富我们的会计生活。要想对会计知识更深入地了解,我们必须掌握好它,掌握好每一门会计知识,好好学好会计理论知识是非常重要的,有些人对这方面总是若无其事的样子,其实学好它对我们自身都是非常重要的。不要总是依赖别人,要相信自己才能将所有的事情都能做好。可能很多的时候我们觉得它对我们来说,要想学好它非常地难,其实你只要花点时间就应该可以将它做好,对学习要多下点功夫,掌握学习技巧,这样你就会能将它完成地好。当我们看到会计知识在不断发展地时候,也许我们更应该多去收集一些会计知识,多为我们的生活不断地更新,不断地去深入研究,多为会计知识的发展提供良好的平台,我想我们才能学好会计知识,要多关注会计生活,提高会计知识的认识,加强会计理论道德建设,不断地开拓社会生活的发展,我们的社会就会不断地提高,人类才会不断地进步,才会成就会计知识的梦想。我在生活之中看到了有些同学对会计知识还不太了解,比较生疏,觉得学起来比较吃力,但是你只要掌握了会计知识其中的奥妙,我想你就会对会计识更加深入了解。好好学习会计知识对我们的生活非常重要。树立创新意识,加强会计道德理论建设,仍为重要,我们要不断地加强创新意识,不断地加强教育发展,才会使我们的会计之路得到不断地发展。无论我们走到哪里,会计无处不在,我们的生活处处都会接触到它,我们要更能够掌握好它,把握好每一个知识的细节,掌握每一个理论建设,我们就会对社会有所认识。更加突出社会的变化。
二、结语
有很多时候我在想,学好它对我们非常重要,因此,我们要更深层次地去了解会计知识,才能使它得到更好的发展。努力学好它,我想你会更多地去掌握会计知识的理解。才能建设好我们的社会,才能加强好理论道德建设。
作者:吴瑾 单位:贵州大学明德学院
参考文献:
[1]丁俊超.浅谈会计职业道德建设的弊根及出路[J].江门财会,2004(2).
[2]王伟.对会计职业道德建设的探讨[J].经济技术协作信息,2007(8).
其次,企业也要加强关注员工的思想道德,重视企业职工的各方面的道德的建设,努力宣传企业职工的三德教育,让企业职工在企业里严守职业道德,在社会上发挥社会公德,在家里传播家庭美德,有助于企业职工家庭的温馨,确保了社会的稳定,有助于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最后,还要结合企业的实际发展状况,支持企业员工的集体主义思想,有助于增强企业的竞争力,推进企业的和谐健康发展。加强企业职工的思想道德素质是非常有必要的,因为这是约束企业发展的重要因素。此外,企业员工的道德教育也是对法律法规的一些补充。一个企业如果想要可持续发展,与职工的道德建设是分不开的,而市场经济的发展也在要求加强企业职工的思想道德建设。因为企业的制度建设本身会存在一些缺陷,而且企业职工对于法律法规与市场经济会有错误的理解,那么员工的职业道德可能会存在偏差,如果出现了类似问题就会破坏企业塑造的良好文化形象,那么会约束企业的经济发展,这就看出了道德体系对于企业发展的重要影响。
二、有效结合企业的日常管理和道德建设,促进企业思想道德的建设
首先,要把企业职工道德的建设和企业的日常管理有机结合,认真地实施起来,让企业的思想道德穿插在企业生产经营的各个环节,实现企业的思想道德的有效落实。众所周知,企业的目的就是发展生产与运营产品,进而可以提升企业的经济收益,能够促使企业的经济收益最大化。发展生产、运营产品实际上而言,就是加强企业员工的管理。企业加强企业员工管理的主要动力,就是加强企业职工的思想道德建设。
其次,是要联系企业自身的现实发展与国家的法律法规,制定出适合企业发展方向的职工道德要求,严格落实企业职工的思想道德的建设与发展。
最后,企业要经常展开将加强职工的思想道德素质为中心的活动,努力让员工树立起正确的道德意识与法律意识,教育他们要守法懂法,让他们树立起依法运营的道德意识,通过这样,才有助于企业的经济发展。思想道德的建设和法律法规之间是互相促进,互相调节的,从法律的属性考虑而言,法律是具有一种强制性的特征,而这个思想道德的建设体系恰好需要依赖这种强制性,来促使企业的思想道德的建设。思想道德体系的建设是企业经济发展必要的要求,当然这也能显示出企业的软实力,需要企业职工的自我约束与规范,才有助于企业的道德建设的实施。企业员工的思想道德建设不但要发挥思想道德的指引与感染功能,而且还要发挥法律法规的约束作用,使其互相配合,互相促进。
三、有机结合企业思想道德的教育和企业文化,提升企业的感染力
企业文化又能够说成是组织文化,是一个企业或者是组织的观点等都构成的独特文化象征,是企业自己创造的具有企业特征的各种文化的相加。企业文化的中心任务就是加强企业自身的吸引力,能够让企业呈现出一种和谐的发展氛围。在广义上而言,企业的思想道德建设是企业文化发展的重要构成部分。增强企业职工的思想道德建设,才有助于促使企业的文化建设的有效落实,企业文化的健全也会促使企业职工的思想道德建设的更好开展。因此,企业的思想道德建设可以利用企业文化的吸引力,将企业当作职工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平台,创建企业职工思想道德建设的和谐环境。要把企业的良好思想品质和自身的思想文化建设有效融合起来,促进企业严格要求自己的员工,打造自身的良好品质,塑造企业较好的文化形象。企业文化于企业有着诸多巨大的功能与作用,其作用主要有导向、凝聚、激励、协调、约束、美化和品牌等,正是因为其诸多的作用,才使企业文化得到企业管理的重视和持续建设。
四、建立健全企业的思想道德建设体系
首先要建立健全企业的道德建设的检查要求。要在企业员工的思想道德的宣传指引、执行方式等角度来建立健全严格的检查要求,而且在一定时间内依据规定再次实施检查。
任何企业都既是独立自主的经济实体,同时又是具有独立法人人格的伦理实体。一方面,企业作为具有独立法人财产权、自主经营权自负盈亏的经济实体,在其从事以盈利为目的任何经营管理活动中,自觉或不自觉地会形成具有各特性的伦理理念和道德规范。首先企业在其管理活动中,必然发生企业内部与企业外部的各种诸如:企业与社会、企业与国家、企业与市场、企业与顾客、企业与企业、企业与企业家、企业与国际市场等利益关系,即企业自身权益与社会各方面权益的关系,在这些市场性或非市场性的关系中蕴含着深层的伦理关系;其次,企业在其管理活动中,还必然存在企业内部管理者之间、管理者与员工之间、员工与员工之间的各种经济的和非经济的关系,要正确处理好这些关系,也必须把握好其中的伦理原则和道德规范。另一方面,企业的道德建设对企业的管理活动又有重要的能动作用。具有道德上的合理性和正当性的企业经营管理活动,只有得到社会、顾客,特别是企业内部员工的认可支持,才能实现企业目标,维持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倡导高尚的伦理思想,实践科学的道德规范,可以增强企业内部凝聚力、竞争力、从而大大降低内部管理成本;可以在企业之间维护正当的财产权力、契约关系和交换活动,维护正常的交易秩序,从而降低交易成本;可以在企业和非企业之间,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巩固和提高市场地位、竞争力,为实现企业的长远利益奠定基础。如果企业在其管理活动中道德沦丧,把企业目标仅仅归结为追求利润最大化,员工没有敬业精神,管理者,对顾客不讲诚实服务,交易以次充好、以假劣充真优,对国家偷漏税,为小利而舍大义,在市场竞争日益激烈、信息传递日益迅速的今天,这样的企业必然是没有长远发展前景的。因为,企业管理失去道德纽带,必然会损害企业与企业之间的相互信任,扰易秩序,使交易难以为继;必然会破坏企业在社会、公众中的声誉,毁损自己的企业形象,恶化社会关系;必然导致企业内部责任心,敬业精神丧失,导致员工之间的信任危机,凝聚力减弱,最终使企业自身走向崩溃。
2大力加强企业内部管理方面的道德建设
企业内部管理方面的道德建设,应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2.1要坚持企业集体主义。我们所说的“集体”是批能够体现企业全体成员利益,既维护企业集体又发展职工个性社会主义真实集体。作为正确处理企业与国家、企业与员工具性的道德原则,企业集体主义是指以企业为伦理本位,以兼顾国家、企业、员工三者利益关系为主要内容的处理企业与国家、企业与员工关系的规范体系。在企业内部,企业集体主义表现为企业与员工之间的权力和义务的双向结构模式。要坚持企业集体主义原则,一方面要求员工必须以企业整体利益为出发点,争取和维持正当的个人利益;维护企业的集体权威,对企业忠诚奉献;树立企业为我,我为企业,企业的事就是我自己的事的思想。另一方面要求企业要尊重职工个人的价值,保持个人的正当利益。促进个人才能的发展;把职工看成企业的真正主人,以主人来尊重和信任他们。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没有国家利益、企业集体利益,固然没有个人利益,但没有对个人正当利益的保护,没有个人才能的发挥和价值的实现,同样也没有企业集体利益。我们反对那种割裂国家、集体和个人三者利益关系的错误思想和做法,与此同时,努力建立既维护集体、又发展个性的集体主义模式。
2.2要塑造企业员工的角色道德。企业员工的角色道德就是企业员工在各自岗位上从事劳动的过程中应遵循的道德规范。塑造企业员工的角色道德是提高员工素质的灵魂,是企业管理道德建设的基础工程和突破口。因为,企业员工是企业的行为主体和企业道德的行为载体,能否塑造好员工的角色道德,不仅决定着企业整体道德水准的高低,而且也决定着企业产品、服务质量的优劣和企业形象的好坏。依据企业员工与企业的关系,以及企业集体主义的价值导向,企业员工角色道德的基本要求是:爱岗敬业、忠于职守的职业良心;忠于企业、自觉为企业作贡献的集体主义观念和责任意识;互尊互爱,维护企业和气生财的团结精神。职业道德是员工角色道德的集中表现。塑造企业员工角色道德的关键是抓好职业道德建设。
2.3倡导企业公正的原则。企业公正主要是指企业内部成员人事任免、利益分配上的公平和正义的道德原则。我们之所以倡导企业公正原则,是因为只有坚持企业公正,才能充分调动职工的积极性、创造性,促进企业发展;才能增强企业的凝聚力,真正实现企业集体主义和企业人道主义;才能消除企业中的特权干预和平均主义,使企业充满活力;才能保证劳动者的人格平等和劳动权利平等,强化职工对企业的忠城。企业公正,主要包括人事任免公正和分配公正。企业人事任免公正就是坚持以德、能、勤、绩为标准,严格考核,公平竞争,能者上,庸者下。坚持人事公正,是每一个企业保持活力、竞争力的前提。要落实人事公正的原则,就要建立起合理高效的人事管理制度;严格考核,竞争上岗;破除裙带意识,坚持任人唯贤;完善人事监督机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企业分配公正,包括起点上的平等和结果上的平等。起点的平等,就是要求职工获取收入的机会要均等;结果上的平等,就是要求事实上按劳动者的劳动绩效实行分配,合理拉开收入差距。要贯彻分配公正的要求,就必须打破平均主义,拉开收入差距;要建立有利于效率提高的分配制度和分配机制;要严格考核,把每个职工的劳动成果与利益分配紧密结合起来;要把利益分配与效率提高统一起来。[
3大力加强企业对外经营和公共关系中的道德建设
3.1树立“义利并举,以义取利”的经营理念。“义”是对社会、国家、顾客或他人的利益的尊重;“利”则是企业的利益。“义利并举”就是说既重视社会、国家、顾客利益,也要重视企业自身的利益;“以义取利”就是在为社会、国家、顾客提供优质产品和优质服务,满足他们需要的基础上,谋取企业自身的正当利益。只有讲求高尚道德,使赢利与社会道义相协调,才能树立企业的良好形象,企业才能长盛不衰。见利忘义、唯利是图的企业,其生命力总是短暂的。从经营实践看,凡经营最成功、效率最高的企业,都不是把赢利作为最终目标的企业,而是以社会服务为已任,把为社会作贡献放在第一位的企业。日本松下幸之助在谈及其之所以能立于不败之地时,强调靠的是“率直的心”,“在义在诚”;中国同仁堂药店则将“养身济世”作为经营宗旨。许多百年不衰的大企业的共同点,就是不以追求利润为唯一目标,还有超越利润的社会目标。当前,我国企业发展中的突出问题是,许多企业都把追求利益最大化作为唯一目标,为赢利甚至不择手段。这不仅会断送企业自身发展前途,而且也会危害整个社会经济的发展,应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凡是有抱负、立足于企业长远发展的企业经营者,都应该树立“以义取利”的道德观念。
3.2坚持诚信的原则。“诚”即诚实,就是真诚待客、货真价实;“信”即信用,就是恪守信义、履行合约。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坚持诚信的道德原则,有助于正确履行契约,维护正常的交易秩序,实现交易双方的利益追求;有助于企业树立良好形象,巩固和提高自己的市场地位,增强竞争力。视诚信为企业的生命,是成功企业的共同点之一。如北京王府井百货大楼提倡“一团火”精神,给人以“真、善、美、和、爱”;海尔集团的“高标准、精细化、零缺陷”的星级服务目标。正因为如此,王府井百货大楼的服务和海尔集团的家电在国人心中享有极高的知名度和信誉。企业要做到诚信,就要树立诚信是企业的生命的伦理意识;在生产和服务中重视质量,不以假充真,不以次充好;在宣传自己的产品时要实事求是;在销售中要货真价实,不欺诈,不谋暴利;在售后服务中要真诚履行承诺,甚至为顾客提供出乎意料的良好服务。
3.3坚持“顾客至上”的销售道德准则。“顾客至上”,就是企业要以顾客为服务本位,为顾客着想,以顾客的需要和意志为转移,让顾客满意,使顾客在享用到产品和服务的同时,获得方便感、满足感、被尊重感和精神愉悦感。企业之所以要坚持“顾客至上”的道德原则,这是因为,企业的存在和发展离不开消费者的信赖和消费,没有广大消费者的支持,企业就无法在市场竞争中生存;顾客是企业行为的目的,企业必须重视顾客的满意度;顾客作为市场买方的行为主体,是企业一切经济活动的度量员和裁判员。坚持“顾客至上”的道德原则,要求企业在产品的技术性能上满足顾客的需要;在产品使用上要具有简易性、安全性和可靠性;广告要实事求是,符合法规,不误导消费者,在产品价格上要公平合理,使顾客乐于接受;在交货期上要信守合约、不误日期;在售后服务上要热情周到,给顾客带来方便等等。
3.4平等竞争,共存共荣。市场经济就是通过市场机制使社会资源得到优化配置的一种资源配置方式。市场竞争是市场经济运行的重要机制。平等竞争,就是要求各个享有独立法人人格的企业,遵循法律和道德规范,运用正当的手段实现自身的经济利益的竞争;共存共荣,就是说通过竞争使彼此共同经营发展和共同繁荣。竞争是市场经济运行的基本内在机制,只有企业彼此之间有竞争,才能实现优胜劣汰,推动企业发展,促进社会进步和经济繁荣。竞争是必然的,是企业不可回避的。企业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取胜,求得生存和发展,就要充分发挥自己内在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提高人才素质、科技水平和管理水平,提高自己的综合实力,从而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成本,这是最根本的;要以自己的优质产品、优质服务赢得消费者,扩大市场占有率;要掌握市场信息,做到知已知彼;要在增强竞争实力、提高竞争艺术的同时,采用合法和合义的竞争手段,实行平等竞争;要确认企业“法人人格”独立性,确认企业包括企业生存权、名称权、名誉权、经营秘密权、技术秘密权、专利权等在内的“法人人格”;企业还要努力扩大经营规模,增强综合竞争力。
二、教师职业道德的现状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发展,我国经济、政治等各个方面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人们的伦理道德观念也相应地发生了变化。总的来说,经济的发展促进了道德的进步和发展。在教育领域,广大教师在工作中,把自己的学识、能力、宝贵时间无私地奉献给了教育事业,为教育事业作出了很大贡献,同时,也涌现出了一批忠于党的教育事业,致力于教育教学改革,无私奉献的好教师。但是,也有一些教师的行为与教师的基本道德大相径庭。
首先,缺乏学术诚信,剽窃别人科研成果,学术腐败。一些教师缺乏严谨治学的态度,缺少求真务实的学风,为了评职称,出成果,窃取别人的科研成果,滥造学术论文,这些剽窃别人劳动成果的行为,是当前教师职业道德缺失的表现之一。如原浙江大学药学院副教授贺海波,论文造假、抄袭他人实验数据。
其次,以教谋私,搞“有偿家教”。有些教师利用本专业的优势开办各样的辅导班,此举本应无可厚非,但关键是本是课堂上完成的内容,却变成了教师课外辅导获取经济收入的手段,影响了正常的教学。
再次,乱收费,接受贿赂。有些教师自编讲义、自拟习题、试卷,高价向学生出售,增加额外收入。还有甚者,利用工作之便向学生索要贿赂,如在奖学金的评定中存在不公平的现象等。
第四,缺乏爱岗敬业,进取之心,得过且过。在市场经济大潮影响下,“跳槽热”“第二职业热”冲击着校园,教师不认真教学,教学成了次要的事。
第五,不尊重学生。有的教师高傲自大,目空一切,对犯有错误的学生,批评不顾场合,损害学生人格,伤害学生自尊心,不易被学生接受。
诸如此类教师的行为,极大影响了教师队伍的形象,给教师光荣的职业蒙上了阴影,如果这些问题得不到很好的解决,势必影响教育事业的发展,影响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因此,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加强教师职业道德建设显得尤为重要。
三、加强教师思想道德建设的途径
教育是根本,教师在育人的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加强教师的道德建设尤为重要。
第一,加强制度建设,把师德师风建设纳入法制化轨道。在师德师风建设过程中,思想工作固然重要,但必须与科学的法制化管理相结合,要有一套行之有效的机制作保证。建立和完善激励机制,对教书育人成绩突出者予以表彰和奖励,并在教师年度考核、职务晋升等方面加以体现。建立和完善考核机制,把师德师风建设作为各单位和部分精神文明建设及教育教学工作考核的重要内容,落实到师资管理的政策导向中。建立和完善监控机制,制定规范的教学管理制度,对违反师德师风的教师要进行必要的批评和相应的处罚,对情节严重并造成恶劣影响的要坚决实行“一票否决制”。
第二,师德建设还应取得社会的支持。新闻媒体要积极报道教师师德的先进事迹,形成尊师重德的社会舆论,批评教师中不良的道德行为,并建立社会监督机制,扬善惩恶,形成师德风范与文化氛围,提高教师的育人水平。
第三,建立抑恶扬善机制,创造良好的职业道德环境。教师的道德状况,是教师行为的反映和表现。在教师职业活动和生活中,如果善行得不到及时和应有的褒扬,违反教师职业道德的行为由于缺乏有效的监督机制而逍遥自在,不受谴责,那么违规者会越来越放肆,还会引起其他一些职业道德自律意识不强的人起而仿效,以致恶性循环,污染社会风气。因此,建立抑恶扬善机制,创造良好的职业道德环境,对教师职业道德建设,对我国社会道德风气的根本好转至关重要。
第四,树立典型,以点带面,全面推进师德师风建设。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在师德师风建设中,要注意归纳、挖掘、提炼师德师风建设中的真人、真事、真心、真情的典型材料,大力宣传师德师风先进典型的好思想、好作风、好经验、好方法,努力营造尊重先进、学习先进、追赶先进、争当先进的校园氛围,进而带动校风学风的建设。要树立典型,表彰先进,把树立典型与培育优秀的教师群体的工作紧密结合起来,做到既抓典型又抓群体,以典型带群体,以群体育典型,形成良好的互动局面,达到宣传一个人,带动一大片的效果,从而树立正气、凝聚人心,使整个教师队伍形成了昂扬向上的精神风貌。
第五,完善职业道德的载体建设。职业道德教育要通过一定的载体来实现,没有一定的载体,活动难以开展,教育难于落实。这种载体包括场所、设施和器材等方面。如教师不准打麻将,应开展健康向上的文娱活动,就必须有教工俱乐部、歌舞厅等活动场所;不随地吐痰、乱抛乱扔,就应设痰盂和垃圾通道等。载体建设要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为大家喜闻乐见,容易收到实效,避免形式主义。
第六,加强职业道德教育,引导教师自觉进行道德修养。《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中大力倡导以爱岗敬业、诚实守信、服务群众、奉献社会为主要内容的职业道德。这就清楚地告诉我们,加强职业道德教育,对担负着“振兴教育希望”的教师进行职业道德教育显得更加重要。我们一方面要加大宣传普及力度,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手段(会议、板报、墙报、广播等),大力宣传教师职业道德知识,像扫除文盲、法盲那样扫除“道德盲”;另一方面,要对初登讲坛的新教师进行必要的职业道德教育。通过开展讲座、介绍先进人物的师德经验、专题演讲等活动,倡导职业道德新风,使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深入人心,自觉成为广大教师行动的指南。
参考文献:
[1]马健华.谈高校师德师风建设[J].六盘水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18).
1.利用消费者的盲目消费,虚假信息欺诈消费者
由于个体消费者无法拥有比较充分的商品知识,在消费方面具有一定的盲目性尤其在产品技术复杂,产品型号、规格多样化的情况下,是消费者越来越依赖企业提供的信息,而有的企业恰恰利用了这一点,一些虚假信息欺骗消费者,获得不义之财,主要表现为:虚假广告和欺诈性促销;滥用质量标志;夸大量或质的包装等。
2.纵容炫耀式消费,获取暴利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社会物质财富的富足,一些消费者,尤其是高收入阶层,他们的虚荣心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膨胀。他们购买商品过度注重价格,无论进行什么消费都追求豪华、高档、名牌,而不注重实际效用,使许多消费变成了一种单纯用来装门面、显身份和地位的象征性符号。一些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花公款消费出手阔绰,一桌宴席动辄数千元甚至上万元,办公楼、招待所越修越气派,小轿车越坐越豪华,会议用品越来越高档。正是在这种公款消费和大款消费的带动下,导致社会上奢靡浮华之风不断滋长。面对这种情况,企业不是正确地引导消费者,而是推波助澜,纵容其发展。
3.不顾消费者的生命安全,满足消费者的成瘾消费,
成瘾消费是一种对产品或服务在心里上的依赖,虽然把成瘾与相等,但实际上任何一种产品或服务,当依赖他们来缓解某种需要的程度达到极致时,都可能上瘾。对消费者的安全不顾。仍在加大营销力度,鼓励消费者多消费。以至于每年死于吸烟、酒精、车祸的人有增无减。特别是网络游戏对未成年人的危害,已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但网络公司仍在大肆宣传,已成为严重的道德缺失。
4.不关心消费者的长远利益,鼓励守旧式消费
当前,无论在生产领域还是生活领域,都存在着一些墨守成规、陈旧落后的消费方式。有一些企业的经营管理者,因思想保守,不思进取,或者以缺乏资金为由,或者以“节约”为名,对那些高消耗、高污染、低效率的老设备讲究“能用则用,能省则省”,舍不得进行技术更新改造。这种生产消费方式已经造成了资源的严重浪费,使得我国能源、淡水、土地、矿产等资源不足的矛盾进一步凸显。在生活消费领域,有些家庭只计算购买耐用消费品的一次性开销账,不算经常性的耗电耗水账,宁肯浪费大量水电,也舍不得淘汰那些老掉牙的电器水具。诸如此类陈旧落后的消费方式,违背科学规律和时代潮流,是导致资源浪费的一个重要原因。
二、加强企业营销道德建设
1.树立社会营销观念,维护消费者的根本利益
社会营销观念认为,企业的任务在于确定消费者的需求、欲望与利益。比竞争者更有效的是消费者满意,同时增进消费者与社会福利。这与市场营销观念有本质的区别。市场营销观念的中心是满足消费者需求,进而实现企业的目标。纵观世界上的百年不衰的企业,他们都有超越利益的社会目标。具体地说就是把人的价值置于我的价值之上,把企业的价值置于企业的利润之上。
2.确立营销道德的基本规范,杜绝不正当营销手段
营销道德的基本规范应是公平、自愿、诚实和信用。公平是指买卖双方在交易中要等价交换、互惠互利;自愿是指买卖双方应该完全按照自己的意愿进行交易活动,而不能强买强卖;诚实是指买卖双方应互通真实信息,实事求是不弄虚作假;信用是指买卖双方应信守诺言,遵从合约。3.增强企业的社会责任感,促进社会进步
企业的社会责任是指企业为了所处社会的福利必须承担的道义上的责任,是市场营销道德在社会层面上的体现。企业的社会责任是企业营销的社会文化环境、政治法律环境和自然环境的具体要求。企业应把承担社会责任作为营销活动的有机组成部分,既要重视企业的经济产出又要重视企业的社会产出,力求两者均衡地扩大,使企业成为社会进步的工具。
4.强化营销道德信念,造就具有高尚营销道德的队伍
道德信念是企业及其员工对某种营销道德规范、原则和理想的正确性深信不疑,以及履行这种道德义务的强烈责任感。它是一种主观的道德评价,主要通过良心来发挥作用。培育良好的道德信念,能够促进员工产生强烈的道德自立、自律意识,为企业营销道德的内化提供精神动力。
5.将道德标准融入企业控制系统中,维护企业的良好形象
企业在不断追求自我生存发展的同时,也要承担起对消费者、对整个社会的一份道义上的责任。企业生产经营的专业性很强,应该说,在对产品及提供服务的认识上,企业与普通消费者永远存在着信息的不对称,普通消费者对于产品及服务质量和性能的认识终究也不会超过生产经营者本身。所以,在杜绝营销不道德行为的问题上,企业自律是根本。
一、研究的目的与方法
1993年l0月31日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对教师这一概念的界定是:“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承担教书育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提高民族素质的使命。”这样的身份决定了国家和社会对教师的职业道德的高要求。特别是面对青少年学生他们具有强烈的求知欲,可塑性大,模仿性强,在品格上还不成熟;他们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的形成,他们的文明习惯的养成,都会受到教师人格力量的感染和言行举止的重要影响。一位具有高尚师德的教师将对学生的成长起到良好的示范作用。因此,师以德为先,特别是中小学教师,必须具备良好的道德品质。
基于新形势下教师职业发展的特点和原规范在执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我国教育部、中国教科文卫体工会全国委员会于2008年重新修订《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以下简称《规范》),引起教育界及其他社会各界对教师职业道德内涵和外延的争论,加强教师职业道德建设,提升教师职业道德素养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本研究主要目的是通过对新《规范》实施后教师职业道德现状的调查与分析,为更好地促进《规范》的落实,以及提高师德建设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提供事实依据。
本研究主要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主要结合新颁布的《规范》中涉及的教师应处理好的四种关系(即教师与教育事业、教师与学生、教师与教师、教师与家长)过程中,教师的师德观念和基本素养的建设状况作为维度编制问卷,问卷中试题的类型分为三种,有单选题、多选题和排序题。调查对象为来自辽宁省内的沈阳、大连、鞍山、抚顺、本溪、丹东、锦州、营口、阜新、辽阳、铁岭、朝阳、葫芦岛共十三个市的中小学教师,主要发放调查问卷500份,回收有效问卷462份,有效回收率92.4%;其中,城市学校占71.19%,农村学校占28.9%;高中教师占25.8%,初中教师占24.9%,小学教师占37.8%,其他(职高教师、副校长、德育主任、教务主任、科研主任)占11.5%;工作年限在15年以上的占48.3%,6~15年的占42.6%,5年以下的占9.1%。同时,辅之以访谈法,就有关新《规范》的要求,对26位中小学教师进行了个别访谈。
二、调查的结果与分析
根据问卷调查的结果,目前师德建设中,我们确实能够发现一些教师表现出的职业热情和努力工作的劲头,学生及学生的家长还是认同主要依靠教师的辛勤工作,学生完成了学习的任务,获得了各个方面的成长;学校领导认同主要依靠教师完成了学校的教育教学任务,为社会培养了大量的合格人才等遵循《规范》要求带来的良好的认可度。但与此同时也发现了在教师在履行《规范》要求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分析其中主要原因是《规范》中所提出的各层次的要求与实践中的可操作性之间存在着差距。具体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教师对师德的价值有清醒的认识,但在工作中却难以践履
从调查问卷的结果显示,无论是学校还是教师都非常重视师德建设。但是,实际工作中,却出现了很多教师不能认真履行《规范》要求的现实。
首先,教师们对教师职业道德的意义与作用有比较清醒的认识。
调查结果显示,有95.9%的教师了解应遵循的职业道德规范;有75.8%的教师认为,做好教育工作,重要的是“良好的职业道德修养”;95%教师认为在从教之前经过系统的教师职业道德的培训,对其以后胜任很重要;93%的教师认为在任教期间,有关部门或学校专门组织有关职业道德方面的学习或培训很重要;有96.2%教师认为师范院校对学生进行职业道德教育对其今后对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理解、掌握和遵循非常重要;有86.6%的教师认为教师应当成为社会群体中的道德榜样;95.3%的教师认为教师群体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对提升教师的社会地位和教师工作的职业声望非常重要;有99.6%的教师认为教师良好的职业行为表现,对学生的成长很重要;教师的职业行为表现对学生的影响,按影响的大小进行排序:89.4%教师认为选择道德成长、57.5%教师选择审美情趣;26.3%选择学习成绩;您认为教师职业目前在社会上的地位:45.8%的教师认为目前还一般,但提高的趋势明显、只有14.1%的教师认为较低。以上结果反映出大多数中小学教师对职业道德的价值和其在教师职业活动中的作用的认识是正确的,能够把良好的职业道德修养作为树立教师形象和立身处世的首要因素。
其次,学校或者师资培养与培训部门重视教师职业道德的教育。
调查结果显示,有61.6%的教师选择在当教师之前(包括在师范院校学习期间)经过有关教师职业道德方面的系统培训;有95.7%的教师选择任教师期间,教育行政部门或所在学校专门组织过有关职业道德方面的学习或培训;有67.6%的教师选择学校或有关部门组织过学习和讨论新修订的《规范》。上述结果反映出各相关部门通过积极采取各种措施,重视加强教师职业道德建设工作,有助于提升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水平。
第三,目前教师职业道德现状不尽人意。调查结果显示,有28.9%的教师对当前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状况不满意,满意的只有6.7%,基本满意的64.4%。可见,对于多数教师来说,对自身的职业道德素质缺乏自信。
调查结果显示,有41.5%的教师认为我国《规范》没有得到很好贯彻执行的主要原因是缺乏相应的表彰和惩罚措施与之配套,30.7%的教师认为职业道德规范本身不健全,缺乏真正的指导作用,14.7%的教师认为向教师宣传的不够,13.2%的教师认为教师的道德修养水平不高。以上结果反映出广大教师对《规范》本身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认识不清,缺乏践履的主动性和自觉性。
调查结果显示,在“您是否曾经存在这种意识,在工作中应按照《规范》要求自己,而在家庭或生活的其他领域中,应当遵循另外一套道德规范或行为准则?”问题中,有20.3%的教师选择存在这种意识、31.6%的有一些这样的意识倾向;有60.9%的教师认为现行的《规范》对大多数教师的教育行为起到较好的规范和约束作用、25.9%的教师选择对一半左右的教师起到规范和约束作用;有82.7%的教师认为实际遵循的真正约束自己工作行为的职业道德规范,主要来源于个人的道德修养、只有34.8%的认为来源于工作中学校或有关部门的要求和培训。以上结果反映出不少教师重视自身的道德修养和道德自律,而忽视道德的他律,将道德和职业道德割裂开来,忽视了道德规范的制约和导向作用。
调查结果显示,76.8%的教师因领导处理问题不公平,偏袒于某些人、69.3%的因领导工作作风不民主,遇事不能与教师沟通和商量等问题而与领导发生矛盾;76.6%的教师不能公平地对待学生;56.7%的教师接受学生或学生家长的礼品;76.0%的教师认为教师间因晋升职称、工资以及分配奖金和住房等原因发生矛盾;48.4%的教师认为工作中,之所以不能处理好各种关系的主要原因是找不到被大家认同的处理这些关系的行为准则;32.8%的教师认为2008年修订的《规范》太理想化,很难完全照着做;92%的教师认为与学生家长发生矛盾的主要原因是家长偏袒自己的孩子,带着某些偏见向教师提出批评意见。以上结果反映出很多教师在工作中还不能正确处理好个人利益与教育事业整体利益、集体利益的关系,与学生、学校领导、同事、家长之间还存在着很多矛盾。
从上述调查反映的问题看,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要求与践履之间还存在着很大差距,加强教师职业道德建设、提升教师职业道德修养水平任重而道远。
2.教师有尊重学生的意识,但缺乏尊重学生的行为
调查结果显示,在组织教学和管理班级时,您是否看重教师的权威:68.9%的教师认为注意树立教师的权威形象,偶尔也能听听学生的意见,19.2%的教师不太看重教师的权威;有人讲“学生学与不学是他们自己的事,教师没有必要为此承担责任”,这种观点78%的教师不赞同。64%的教师认为“对讽刺、挖苦学生的行为”是不尊重学生的人格,应坚决避免,34.8%的教师认为生气时难免出现,可以原谅,只有1.3的教师认为这是一种十分必要的教育手段;78.4%的教师认为当学生在公开场合对您的观点或要求提出质疑时,愿意与学生共同讨论;61.8%的教师完全由学生采取民主投票的方式选出班级干部;在按照教师认定的恶劣程度选出4项最恶劣的教师行为问题中,有72.7%的教师选择对工作不负责任、66.7%的教师选择经常讽刺、挖苦、歧视学生、58.7%的教师选择打骂或变相体罚学生、53.9%的教师选择不能公平地对待学生。热爱学生,对学生、一视同仁,是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的基本要求。以上结果反映出绝大多数教师能够正确地认识到应尊重并公平地对待教育对象。
但是,调查结果还显示,在按照教师行为发生量或者发生频度的大小选出教师认为发生量或发生频度最高的4项问题中,有76.6%的教师选择不能公平地对待学生、60.8%的教师选择对个人的言行举止要求不严、56.7%的教师选择接受学生或学生家长的礼品;47.6%的教师选择对工作不负责任;在是否有给支持或帮助过您工作的学生,在考试成绩方面给予适当的照顾这样的想法问题中,有73.7%的教师从来没有过,经常有的是2.2%、偶然有的是24.2%;84%的教师选择曾给予他喜欢的某类学生以更多的关注和更多的发展机会。关于教师与学生发生矛盾的主要原因:72.5%的教师认为学生在纪律或学业等方面表现太差,教师忍无可忍,对其进行强烈的批评或其它形式的处罚,从而引发矛盾或冲突、59.7%的教师认为有的教师处理问题的方式简单、粗暴,引起学生不满、40%的教师认为学生不尊重教师,引起教师的反感。以上结果反映出很多教师在工作实际中,对学生缺乏应有的关心与爱护,不能够做到尊重学生或公平地对待学生,有违《规范》的要求,引起师生间的矛盾,伤害了学生也伤害了教育。
3.教师期望和谐奋进的工作氛围,但缺失合作意识
调查结果显示,教师是否认真备好每一堂课问题中,26.3%教师能做到、66.3%教师基本上能做到;在教育工作中,之所以不能处理好各种关系,主要原因是:48.4%的教师认为找不到被大家认同的处理这些关系的行为准则、28.9%的教师认为学校或教研室风气不正;教师与教师发生矛盾的主要原因:76.0%教师认为是教师间在晋升职称、工资以及分配奖金和住房等方面发生了关系各自切身利益的冲突、71.6%教师认为是有的教师本位主义倾向严重,遇事只从自己的工作或所领导的班级利益出发,不考虑全局、56.5%教师认为为了在工作竞争中争得较好名次,不互相支持与合作。以上结果反映出教师们能认真对待自己的工作,期望有一个良好的学校和教研风气,不认同个人本位主义等,均表现出努力做好工作的良好意识。
调查结果显示,教师们在工作中取得成绩受到表扬时,经常面临的情况是:59.8%的教师认为多数人采取漠然的态度、32.4%的教师认为大家真诚向您祝贺、学习。当其他教师在学生中散布贬低您的言行的态度是:49.9%的教师不予理睬、43.3%教师虽然痛恨,但一般不采取同样的方式反击,而在教师群体中寻找解决的办法;面对当前升学压力,教师间的相互支持和合作:46.2%的教师认为以互相支持和合作为主,在少数方面竞争、28.7%的教师认为以竞争为主,互相支持和合作的空间和范围极小、只有17.5%的教师认为完全可能进行全面的互相支持与台作;在教学或班级管理上遇到困难时,首先想采取的办法是:45.8%的教师选择自己认真思考,摸索解决的办法、40.4%的教师请与此相关教师或者教研室的同志会诊、帮助解决。以上结果反映出当教师教育教学中遇到困难时,多数还是依据自己的经验去解决;取得成绩也多半靠孤军奋战,难以提升层次。教师这种缺乏合作意识状况的改善,还要期待社会和学校为教师创设公平合理的竞争环境、建立科学、可行的竞争机制和保障机制,形成教师职业道德提升的安全的、健康的环境。
4.教师渴望得到学生家长的支持,却没有很好沟通
调查结果显示,81.6%的教师把主动与家长保持密切联系看成是教师的一种义务;当家长对其子女的教育方法或者管理班级的方式提出意见或建议,25.7%的教师非常欢迎家长提出意见、67.6%的教师认为可以与家长讨论、交流、只有1.3%的教师非常反感,立即反击或作出解释;有人建议学校中的每个班都应成立家长委员会、参与学校的教育工作:65.2%的教师认为想法是好的,现在还实行不了、32.2%的教师认为应当立即推广实施。当您本人或您的家庭遇到困难,而您学生的家长又有能力解决您或您家庭的困难,您采取的办法是:9.3%的教师选择顺理成章地找这些学生的家长帮助解决、38%的教师选择坚决避免找这些学生的家长、18.4%的教师选择如果学生表现好,可以找他们的家长,如果学习表现不好,就不找他们的家长、34.3%的教师选择实在没办法时,只好硬着头皮去找。以上结果反映出大多数教师能够正确的认识和处理与学生家长的关系,期望和家长积极配合共同教育好学生。但是个别教师还存在一些不符合《规范》要求的认识。
调查结果显示,有的教师经常把犯错误的学生的家长找到学校,进行批评、训斥,36.5%的教师认为方法不对,但出发点是好的,可以理解、36.3%的教师认为不应该采取这种态度和方法、27.2%的教师认为对有些类型的家长必须采取这种方法;教师与学生家长发生矛盾的主要原因:92%的教师认为家长偏袒自己的孩子,带着某些偏见向教师提出批评意见、87.9%的教师认为家长与教师间沟通太少,互相不理解、68.2%的教师认为有些家长对子女不负责任,不能配合学校工作;与家长沟通最常用的方式:87.9%的教师打电话、26.6%的请家长到学校来;在您认为发生量或发生频度最高的教师行为的问题中,56.7%的教师选择接受学生或学生家长的礼品、22.9%的教师选择以不友好的态度对待差生的家长。以上结果反映出有很多教师对自身角色的价值定位和工作定位不够准确,不能够正确的对待家长、缺乏与学生家长进行良好沟通的方法与技巧,导致沟通障碍。
1新道德体系
随着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的深入发展,商品经济、市场经济以及中西文化交流日益深入,一系列崭新的伦理道德观念,如效益观念、契约观念、自主意识、务实精神、民主要求等,这些体现时代要求的新的道德观念与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相融合,构成了我国新闻工作者崭新的道德体系。
对于新闻工作者而言,敬业无疑是值得褒扬的,但是当“新闻第一”原则与道德准则之间发生矛盾与冲突时,许多新闻工作者在作出取舍的决定前往往会表现出不同的理论支持和心理情绪。凯文卡特的《饥饿的苏丹》记录了那最经典的一瞬——一只等待猎食的秃鹰和那即将饿死的小女孩。凯文卡特因这张照片获普利策奖,但也受到很多指责。一年后,凯文卡特自杀。国内类似的新闻也有不少,厦门《东南快报》发表的骑车人雨中摔倒的连续动作照片。以及众多炒作明星绯闻和犯罪的新闻,这些看似体现了新闻工作者的敬业精神,实则有悖职业道德的最基本要求。
2真与伪的矛盾
随着社会竞争的日益激烈,浮躁之风日盛。在媒介竞争尤为激烈的情况下,有些记者对一些事件道听途说、捕风捉影,缺乏核实新闻真实性的踏实作风。为了争夺眼球、争取发行量,有的记者甚至篡改虚构事实,把新闻事件离奇化、夸张化,完全违背了实事求是的职业道德准则。还有一些媒体,尤其是一些不负责任的报刊和网站,不遵守广告法的有关规定而虚假广告、不文明的广告,成为商业炒作的“帮凶”、商业竞争的工具,在社会上造成极其恶劣的影响。
3善与恶的交锋
古人云“择其善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作为新闻工作者,首要任务就是用自己手中所掌握的媒体惩恶扬善,宣扬正义。但是现实并非如此。比如几年前被披露谴责的,在报道俄罗斯别斯兰人质危机事件中进行的“人质死亡人数有奖竞猜”活动,就是极端蔑视生命的尊严,把人的痛苦当作游戏,诱导受众在畸形的竞猜中将自己的幸运建立在别人的不幸之上的一个个例,像这样的媒体实为十恶不赦。
4冷酷与温情的对立
最近几年,我国一些传媒对所报道的有关人的生命、人的尊严的事实表现出漠然和冷血的事例不少,例如把民工跳楼事件称为“跳楼秀”,2003年从非人性角度报道人乳宴,2005年关于印度洋海啸的某些戏谑报道等都引起了大众的广泛关注和质疑。我们希望如此“冷血”的心态不要成为一种普遍存在的无意识,麻木不仁地侵蚀着一些媒体工作者的良心。
5受众需求与新闻价值的失衡
在新闻传播者的受众角色期待中,有一种固定的需求模式,这种需求有时候表现出来是感性的、低俗的和腐朽的,它往往忽视了新闻的本身意义和价值,但有些新闻从业人员往往会去迎合这种需求,以求达到轰动效应,从而使受众需求压倒新闻价值。应运而生大批垃圾新闻,成为严重污染社会环境的精神糟粕。现象的背后隐藏着本质,任何存在都有其溯源。探究这些现象之所以存在,原因是多方面的。
首先是社会风气的影响。我国目前正处于社会转型时期,经济快速发展,西方文化来势汹涌,传统道德标准失去了一定的控制力,新的社会思潮风起云涌。这些都对新闻工作者的道德体系形成了强烈冲击,导致有的新闻工作者在遇到道德冲突时难以抉择,无所适从。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媒体面临的压力是前所未有的,一些在市场中成功的媒体。又给不少跃跃欲试者极大的诱惑,为了实现经济利益的最大化,一些媒体选择了将经济利益放在第一位,将社会责任放在第二位,造成新闻工作者对经济效益的追求远远超过了对社会责任的追求。
其二是职业精神淡化。新闻工作者是社会的捍卫者,是时代的引领者,是“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的天使。新闻工作的职业精神,其内涵不同于政治权力对传媒的要求,也不同于市场经济行为对传媒的要求,它是一种服务行业的专业化意识、一系列的规范以及评判标准。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新闻传媒机构逐渐从党政机关中脱离出来,作为一个独立的行业进入了市场。然而,传媒界对形成必要的职业精神及职业工作规范思想准备不足。对于传媒业的基本职业规范不甚了解,因而实践中发生了许多涉及职业操守的问题,这也是我国传媒存在较多的职业道德问题的背景之一。
其三是监督机制乏力。目前,我国关涉到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和工作规范的现行法律、法规、行政规章可谓相当全面,对绝大多数新闻从业者的违法和违规行为都有明确的禁止性要求。但是执行和监督不力,机制并不健全,监督效果打了折扣。那么,怎么办呢?难道任由这种现象泛滥存在?答案是否定的。我们必须建构以新闻工作者自律机制为核心的道德体系。
《论语》中提到:“君子忧道不忧贫也”,“骥不称其力,称其德。”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学者帕米尔耶里认为:“真正的道德旨在为公众谋利益的行为”。媒体最大的特性是公共性,本质上要求新闻报导具有公益性,为公众谋利益,它实际上是受公众委托使用的公共资源,而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的就是媒体的从业人员。因此,建构新闻工作者的道德体系对于新闻事业发展乃至社会进步具有重要意义。超级秘书网
首先衡量新闻工作者的绩效标准要由经济效益向社会效益过渡。
会计职业道德问题伴随着经济发展普遍存在,但近两年是会计准则的变更阶段,会计职业道德缺失导致的问题更加突出。2007年是我国实施新会计准则的第一个年份,上市公司年报是全面执行新准则的首份年度报告,其年报工作要求高、事项多、难度大、责任重。其中涉及到追溯调整或者其他方面的操作,如果会计从业人员的责任心不强,那么在转型期间的会计造假等现象所造成的经济后果就会更加严重。伴随经济持续发展,对于会计职业道德问题的再探讨是十分有必要的。
一、天津磁卡会计舞弊案
2005年10月10日,天津磁卡被舞弊研究中心撰文指控涉嫌操纵现金流虚构巨额非经常性损益,10月19日该公司公告称证监会已正式立案调查。
天津磁卡在2005年9月7日公告中称:研发基地一期建设总用地512.34亩,总投资103,896万元;2005年3月25日,公司与中贸源签订总价款为431,972,300元的《设备采购合同》,2005年6月30日,公司向中贸源预付了5.2亿元设备采购款及原材料采购款。总价值只有4.3亿元,就预付5.2亿元,且如此巨额工程设备不自己招标采购,反而委托一家背景不明公司操作,这只能说明这5.2亿元实际是在空转,也就是天津磁卡并没有真实收到5.2亿元的售房款,也没有真实支付5.2亿元的设备款,而是在银行的配合下做出的虚假现金流;实际上,2003年度收回的关联方欠款5.3亿元以及后面支付印刷厂6.3亿元也怀疑涉嫌资金空转,以此转回巨额的减值准备,如果是这样,则其2003年、2004年巨额的非经常性损益都是虚假的。
募集资金的使用必须存入专用账户中,做到专款专用。不少上市公司在募集资金的时候虚报项目所需经费;募集到资金后名义上还挂在账户上,但早已秘密转出到账外;或者将改存款质押套取贷款;或者虚报募集资金的使用金额和使用范围。
二、会计职业道德问题的现实危害
由天津磁卡会计舞弊案应该引发人们再次思考会计职业道德问题,其将对国家的社会经济生活产生深远的现实危害。
1、扰乱市场经济秩序。市场经济是信用经济,没有信用,市场经济就无法维系。近年来,造假账、虚列资产权益等现象较为严重,并且出现了贪污、漏税等严重问题,这都对经济社会健康发展造成了无法估量的损失。
2、影响国家宏观经济决策。会计的目的就是真实公允地反映经济经营状况,而国家宏观调控便依赖于报表等会计成果,认为其反映的经营与资产列报是合理的,并做出宏观的经济决策。但是,在会计人员违背职业道德的条件下,会计结论的可信度受到威胁,更何谈宏观调控的有效性呢?
3、侵害投资者利益。此种危害在上市公司中更为明显。会计职业道德问题的产生会使得会计工作丧失独立客观公正的原则。为企业及上市公司提供虚假的会计报告与验资报告,从而欺骗投资者,侵害其利益。
在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企业中对会计的需求逐渐加大,企业运营的目的是获取更高的经济效益。所以,必须注重会计的工作和管理。会计从业人员的职业道德建设在现今的企业中势在必行,会计从业人员在进行会计工作时要遵守会计职业行为准则,确保企业在发展的同时,能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进行正当的经济活动。在这种形式下加强会计职业道德的建设尤为重要。文章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详细分析和探讨。
一、会计职业道德在企业中建设的必要性
(一)规范会计职业道德有助于实现会计目标
在我国会计的工作要规范化,会计从业人员在进行工作时在保证其行为的合理化、合法化、真实化,而会计的职业道德是会计人员进行工作时的指导方针。会计从业人员良好的职业道德会使其会计行为具有规范性。要实现企业的财务管理,会计从业人员就要提供真实的财务信息,所以要对会计从业人员进行职业道德建设,才会净化会计行业的环境,保证社会的稳定发展,保护社会各界人群的经济利益[1]。
(二)建设好会计职业道德有助于社会资源配置
经济资源的合理管理,要有专业人员的参与经济活动过程,道德修养和价值观影响着一个人的人际关系协调状态,还影响着物质资源的管理方式。在拜金主义和个人主义观念的错误引导下,会使企业存在虚假的业务、虚假的合同,这会造成社会市场经济秩序的紊乱,致使物质资源的合理管理遭到破坏。所以,企业必须将阻碍其合理发展的隐患清除。使得企业的物质资源管理稳定的、顺利的进行,为企业在现今的市场经济下,合理稳定的发展,这不仅满足了企业的发展要求,同时也对市场经济稳定发展的重要保障。可见优质的会计职业道德对企业的发展有极其重要的作用。会计的职业道德建设势在必行[2]。
(三)会计职业道德建设能制衡会计从业人员的道德准则
职业道德作为企业管理会计从业人员的一种方式,其于法律、行政、管理等方式不同,职业道德建设有其独特的功能。法律、行政、管理等方式属于强制型的手段,它是由国家行政部门规定的一些政策和法律条文,虽然可以有效的对企业会计人员进行强制型的管理,但是对于在市场经济活动中的财务管理人员来讲,属于一种外在的约束力,在监督和执行上还是会出现不严格执法的情况。而职业道德作为一种内在的力量,会从根本上杜绝不严格执法的情况发生。所以会计职业道德的建设,会使会计从业人员自觉的遵守法律法规,促使其实事求是的进行会计工作,从而保证了会计数据和信息的真实可靠性。
二、目前会计职业道德建设的不足
(一)受形势和行政压力造成会计人员不良工作行为
在现今的市场经济形势下,会计从业人员属于企业管理的范畴,企业的管理层对会计从业人员的工作有监督管理权,基于这种关系下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建设,与企业管理层有很大关系。但是,企业管理层人员为了达到某种利益,通常会对会计从业人员进行不良行为的诱导,造成会计从业人员在工作时违反会计有关制度和规定,伪造财务的数据信息。这种情况的出现,通常不是会计从业人员的主观想法,所以要使会计从业人员坚守职业道德是很难实现的。根据大量案例可以得出结论,很多会计从业人员出现违规行为时,是得到上级领导授意和指使的,大部分案例中会计从业人员在账务上弄虚作假,其主要原因是企业管理层指使而造成的[3]。
(二)会计从业人员职业道德素质较低
市场经济利益和不良风气给会计从业人员的职业道德造成了不良的影响。在追求物质利益时,个人私欲不断的膨胀,从而大大削弱了集体主义思想和积极的价值观等优良品质。很多会计从业人员,舍弃实事求是和客观公正的职业道德规范,严重缺乏了职业道德和职业工作的敬业精神,对会计准则和相关的法律法规弃之不理。通常在个人经济利益的驱使下,枉顾法律法规,在财务账目上故意的造假,其理由会计职务之便,挪用公款进行贪污,在法律法规面前以身试险,逐渐走上犯罪的道路[4]。
(三)会计的监管的法律不健全
在正常的会计工作中,时常会出现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的不良现象,致使企业各个部门法律意识浅薄,缺乏对企业工作人员的约束力。在企业的财务工作中,缺乏对违纪违法行为进行监督的工作。现今很多关于财政方面的监督标准不同步,企业各个管理部门在管理的工作中各自为政,导致各种监督工作没有有效的结合,从而不能对企业的整体进行有效的监督工作。虽然税务部门每年都会对企业进行该项目的检查,由于会计师事务所会给企业提供相应的财务会计服务,使得税务部门和财务部门很难对企业的财务状况实施监督工作。
(四)会计的规范体系不完善
现今,对于实现国家经济上的宏观调控,以及市场正常运行时的会计规范体系还不够完善,会计系统不够健全,而企业是社会各界利益的连接点。企业投资方从企业中获取投资的资金报酬,企业管理人员从企业中获取现金酬劳,国家有关政府部门从企业中获取税务缴纳金,在这种情况下各方的经济利益时常发生利益冲突。企业投资方和企业管理者从个人经济利益的角度出发,能更多的去考虑企业发展中的微观经济利益,政府有关部门则是从整个社会的角度,来考虑是否能实现国家资源的宏观经济利益。微观经济利益与宏观经济利益有很大的差别,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会计从业人员在财务账务上造假行为。由于我国对会计从业人员违反会计的职业道德行为的处罚,力度较弱,使得会计从业人员违反会计法律法规时,以较低的处罚金而了结其违法行为,而对其违法行为给收益者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收益,这在很大程度上支持了企业会计从业人员的造假行为。基于社会监督和管理等体制尚未完善,使很多会计从业人员敢于以身试法,造成了危害社会整体经济效益的不良行为。
三、会计职业道德建设的对策
(一)完善会计录用和上岗制度
我国对于会计从业人员的录用制度要进行完善,可以利用会计从业人员下派制度和录用制度相结合的方法,由个地方的财政部门组织,以此来成立新型的财务会计公司,作为企业会计从业人员的培训、进修,为企业会计部门输送高品质的会计从业人员的基地。对于不同的企业使用相应的下派模式,对于国有的大型企业、上市公司,采用直接委派的模式,对于其他企业则要使用推荐型的委派与企业的录用制度相结合的方式。会计从业人员在企业中地位越高该名会计从业人员的独立性就越强,这有助于提高会计从业人员的职业道德水平。这样的优势能使会计部门在企业中具有独立性,从而避免了企业管理人员对会计从业者的不良授权,大大促进了会计的职业道德建设。
(二)加强会计的职业道德思想教育学习
基于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与财务工作想观的理论、知识以及规章制度不断在更新。所以,企业的会计从业人员要实时关注最新的财务信息,顺应经济市场的变化,在市场的人才竞争中不断的加强学习和参与相应的会计知识培训,及时的丰富个人的专业知识和经验,这样才能在自己的岗位中展现个人价值。会计从业人员要自主的将高标准质量投入到日常工作当中,将财务工作细致的进行下去,严格要求自己将财务会计工作严格谨慎的落实到每个环节中。会计从业人员要养成良好的工作习惯。同时还要努力学习职业道德建设的思想,提高个人的职业道德修养,认真努力的做好日常的会计工作。在企业中,会计从业者拥有良好的职业道德修养,企业的管理部门和会计管理部门应给予相应的奖励,并将该名会计从业者积极工作态度的案例,进行广泛的宣传,这对其他会计从业者的职业道德建设具有引导性的作用。而对于违反会计职业道德的会计从业人员,企业管理层要对其进行严厉的处罚,对于情节较为严重的个案,依法交于相关部门追究其责任。
(三)完善监管机制的建设
要使得企业中会计行业具有优质的职业道德氛围,不单单要考会计从业人员的个人修养,更要用监督管理等措施予以辅助。现今国内还没有建立起全面的会计道德准则。所以,对会计从业人员的职业道德的监督和治理,在目前来讲尤为重要。对会计从业者的监督和治理主要起督促的作用,用来辅助会计从业者提高职业道德水平。
(四)加快会计法律法规体系建设
相关的法律法规,对会计行业的职业道德建设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加快法律法规建设步伐,需要构建完善的规章制度,从而来规范会计从业人员的职业道德行为,建立健全的法律法规并要进行严格的监督和管理,才能促进会计行业的职业道德建设。近几年来,为满足市场经济的长远发展,我国会计行业的法律法规建设取得了有效进展,陆续颁布和实施了相应的法律法规条例和准则。有效的保证了会计从业人员在进行会计工作时有法可依、有章可循,但是由于我国的相关法律法规等制度的建设与现代化建设的要求相比,还有一段距离。所以需要在不断的实践中继续加强体制的建设。近些年来在市场经济中企业的会计的从业人员在工作时出现了数据信息造假现象,这与相关的法律法规体制不完善有很大关系,同时也是执法人员执法力度不强的行为造成的。所以,在进行会计行业监督管理中,依照《会计法》来执行,加大对会计行业从业者的监管力度。同时国家财政部门也要履行其部门职责对加强对会计行业从业者的监管力度。在对企业进行财务检查中关于发现的违法行为必须按照《会计法》的处罚规定,予以严厉的处罚,对于构成犯罪的行为要对其刑事责任进行追究。
四、结束语
会计行业的职业道德建设作为约束会计从业者的基础,是道德修养和道德义务的有效结合,会计职业道德对会计从业者的约束力不是强制性的,是以个人道德的力量而形成的会计行业规范。会计从业人员要在职业生活中对个人的思想品德进行自我教育,把履行会计职责变为一种自觉遵守的道德行业准则。加强会计职业道德建设要从思想上进行教育,从而使会计从业者在进行会计工作中对个人的行为进行自我约束。这为社会经济健康、稳定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作者:王金凤 刘强 单位:佳木斯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黑龙江佳木斯市
参考文献:
[1]邓晓华.会计职业道德建设问题的成因分析[J].金融理论与教学,2013,01(34):69-71.
二、要注重观察,将问题思想和行为扼杀在摇篮之中,防止道德问题坐大
学生道德素养的高低,往往是在出现问题之后进行评价,这种滞后的评价方式只能起到亡羊补牢的作用,对根除道德问题并无裨益。从寄宿制中学生的道德问题现象来看,主要表现为内心缺少自我约束。教师想要控制这种不良行为,必须在日常教育教学工作中加强观察,通过观察学生的言谈举止,分析学生的思想和行为是否符合中学生行为规范。一旦发现问题,教师可以采用访谈、暗示等方式让学生尽早回到正轨上来,防止道德问题坐大,成为道德顽疾。首先,教师要观察学生的课堂表现,分析学生的注意力是否集中、思考是否积极有效,道德品行端正的学生必定在学习中是充满热情而且十分努力的。其次,教师要通过班干部从侧面了解学生的思想动向,很多学生在教师无法监管的空档里会表现出截然相反的行为方式,因此掌握他们的“另一面”对落实道德建设有百利而无一害。第三,教师要及时行动,形成发现问题——处理问题的良好反应机制,将道德问题扼杀在萌芽状态,有效提高道德建设的全面性和深入性。
三、要做好家校互动,双向管理,防止家校合作教育过程中出现较大误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