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4-08 11:47:41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气象灾害论文,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干旱是指由于水分的收支及供求失衡而造成的水分短缺。我国位于亚洲东部,受到季风气候的影响极为显著。我国的干旱情况具有极大的普遍性、季节性与区域性。我国的干旱平均两三年就会发生一次,自上世纪90年代至今,我国特大旱灾发生次数至少十余次。我国的干旱横跨四季,春季集中在华北、东北、云南、四川等地,夏季在东北、华北、西北、黄淮地区,秋季在东北西南、黄淮、长江中下游、黄淮、华南等地,冬季则主要集中在南方。
2.洪涝。
洪涝灾害的形成与降水量、土壤结构、地理位置、植被、季节等密切相关。自古以来,洪涝灾害都是一种较为严重的气象灾害,我国江河众多,每年汛期都会有一定的洪涝灾害发生。尤其是在河流的中下游地区,耕地密集,洪灾频发必会影响到农作物的生长。主要特点分为:一是普遍性。我国有三分之二以上的地区都曾遭受过不同程度的洪涝灾害侵蚀。二是高损失性。根据1991年到2007年的中国历年洪涝灾害损失官方数据,其中损失中重度以上的年份个数有八个,损失金额都在1000亿元人民币以上。三是突发性。以我国东部地区为例,洪涝灾害时有发生,然而防洪能力较弱,经常是洪涝灾害突袭来临,造成损失较大,突发性较强。
3.台风。
台风源自于热带海洋上产生的低气压,当近地最大风速超过17.2km/s时就称之为“台风”。我国在气候上受到了北太平洋西部热带气旋的影响,主要在浙江、福建、广东等沿海地区受灾严重,台风也被人们称为全球上最严重的气象灾害之一。台风具有影响范围广、季节性强、受灾程度大、出现频率高、以及灾区较为集中等特点。台风一般发生在5月到11月之间,由于受到西北太平洋与热带季风的影响,我国沿海地区成为台风的高发区,间接影响达到32个省市。
4.冰雹。
在农业气象灾害范畴内,冰雹是一种区域性较强的气象灾害,它对农作物的危害主要集中在果实、枝叶以及杆茎上,属于机械性损伤。冰雹灾害产生于强对流天气中发生,与地理位置、外部环境以及气象条件所形成较为常见的自然现象。它在山区、平原、内陆、沿海均由分布,可以说一种比较常见的气象灾害。近年来,在不经常发生冰雹灾害的湖南、江西等省也遭受了冰雹的袭击。我国的北方山区地带是冰雹灾害的高发区,导致农业生产受到极大的危害。
5.冷冻。
冷冻灾害主要指由于温度较低而引起的霜冻、寒冻等气象灾害,根据冷冻灾害程度的不同,又可以分为冻害与低温冷害。冻害产生于冬季期间,一般气温在零摄氏度以下,冻害分为霜冻害和寒潮冻害两种,在此种条件下。农作物较易产生冻害,严重时农作物则会死亡。低温冷害则指的是由于温度偏低而使农作物的生长过程发生障碍的情况,导致农作物的减产的气象灾害。
6.其它气象灾害。
除了上述五种气象灾害以外,还有低温连阴雨、雪灾等也对我国的农业生产,乃至农业经济都受到一定影响。根据报道,2007年,我国华北、西北、东北等地区遭受了连续十几天的低温阴雨天气,导致了很多农作物产生霉变,有的已长出的农作物也产生的烂果现象,致使农民受到巨大的经济损失。2008年,我国湖南、广西等地遭遇了前所未有的雪灾侵害,直接影响到冬季农作物的生长,农作物减产,农业经济稳定性失衡。
二、我国气象灾害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1.对农作物生长发育的影响。
气象灾害的产生,它对农业的不良影响,首先体现在对农作物生长发育的影响。我国疆土辽阔,包括多种气象灾害,干旱、洪涝、台风、冰雹、冷冻等等,不同种气象灾害都对农作物的生长有着不同程度的损害。以洪涝灾害为例,每年七八月份是洪涝灾害的高发期,此时也是长江流域玉米的生长盛期,此时,如果发生洪涝灾害,容易造成大片玉米的绝收。
2.对农作物种植时间的影响。
如果时值农作物的生长旺盛期,却发生了气象灾害会导致推迟农作物的种植,如果继续提前播种,甚至有可能会影响到该农作物的整体产量与质量。以山东省冬小麦的种植为例,到了小麦的生长发育期却恰逢冷冻气象灾害,为了能够使冬小麦的生长发育进程与诸多外界因素相适应,势必要延迟播种时间。如果提前播种,就会出现小麦在入冬前长势过旺,造成小麦过冬时遭受冷冻灾害侵蚀,从而引起冬小麦的产量下降。
3.对设施农业发展的影响。
所谓设施农业是指人们为了抵御气象灾害或者是不良气候条件而进行的工程农业,如保温、加光、人工建筑等,主要以花卉果蔬、田间作物以及水产畜牧营造一个小型的气候环境。气象灾害的发生,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设施农业的发展与进步。然而,气象灾害也会对设施农业造成破坏,如暴雨、冰雹、冷冻等,都会造成相关设施的毁坏。
三、我国气象灾害对农业经济的影响
1.农业经济损失呈上升趋势。
我国的农业经济因气象灾害而造成的经济损失呈现显著的上升走势,从上世纪五十年代开始至今,气象灾害对我国农业经济产生的直接经济损失分为十五个阶段,其中,1988年到1991年的农田受灾面积达到了全国农田面积的一半以上,平均每年的经济损失达到750亿元以上,而受灾面积则达到47952万平方公顷。根据2007年的有关数据显示,我国因气象灾害造成的农业受灾面积达到5000万公顷,直接经济损失占我国整个国民生产总值的1%到3%。2008年,同样尤其气象灾害导致我国农业经济损失超过4100亿元,占GDP总值的4.5%。
2.农业经济影响频率加快。
根据有关统计数据显示,我国从50年代、60年代、70年代、80年代、90年代至今,其发生气象灾害的频率分别为12.5%、42.9%、60%、70%、100%,从中不难看出,我国气象灾害对农业经济的影响频率不断加快,危害随之增加。平均每年国民生长总值的4%都被气象灾害造成的损失所抵消,损失严重。
3.农业经济市场稳定性的影响。
气象灾害的发生,不仅对农业经济造成直接经济损失,还对其市场的稳定性造成一定的不利影响。一旦气象灾害产生,将会极大地降低农业产量,而产量的降低将会直接影响到当季农作物的市场价格,由于受到市场供求关系的作用,农产品市场价格将会增涨,气象灾害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短期通胀压力,不利于我国市场的稳定。
四、我国气象灾害的防御对策
1.构建气象灾害防御工作体系。
各地政府应加强对气象灾害的重视程度,将其纳入到农业发展以及社会经济发展的范畴内,由政府牵头对气象防灾减灾进行通盘部署,其构建完善的防御工作体系。其主要内容包括:构建气象灾害应急响应工作系统,以统一领导、联合进行的方式,有规律组织气象灾害的防御指挥、预报警报、防御实施;构建气象灾害防御基础设施建设系统,从而保障各项工程的进度和质量;开展大型农业设施气象灾害的风险评估系统,减低灾害的破坏率。
2.掌握气象规律,调整农业布局。
气象灾害的产生与当前的环境有着密切的联系,这要求相关政府与防灾减灾工作人员了解环境变化、掌握气象规律,提高农业对气象变化的防御性,进而调整农业布局,以达到农业发展与气象资源充分利用的可持续发展状态,进而实现农业高产、高质,农业经济高效的目的。
3.树立防灾减灾意识,提高气象灾害的防御能力。
首先,建立农村气象灾害防灾减灾宣传教育系统,将减灾教育纳入各类农村教育体系中,通过该宣传教育,通过宣传教育,使气象灾害易发区人群了解灾害的起因及防御措施。其次,提高从事农业气象灾害防御相关工作人员专业素质和技能,充分发挥气象灾害监测预警与应急系统的建设效益,从而减少农业生产损失,提高农业经济效益。
4.逐步建立农业灾害保险与补贴机制。
研究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灾害天气农业保险模式,建立由政府牵头,商业保险公司参与,补贴与政策扶持相结合的农业保险新模式,有效化解农业灾害风险,稳定农业生产。
5.增强生态意识,农业生产与气象资源利用可持续发展。
气象灾害的发生与环境有密切关系,在新农村建设中,要加以对水资源污染控制与保护,人居环境改善与防灾减灾进行统筹考虑,比如对山、水、林等合理开局,统筹考虑村镇小气候形成,避免发生气象灾害。
1.1滑坡泥石流灾害与地质环境的关系本文在总结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入研究,提出以下几点看法。
1.1.1滑坡泥石流与地形地貌(1)崩塌滑坡泥石流主要发育于海拔500~2500m区域,3000m以上分布数量少;其中1000~2500m区域内滑坡最为集中,占滑坡总数的86%。(2)云南省地貌以元阳河谷和云岭山脉一线为界,可将全省分为滇东高原盆地区、滇西山地峡谷区,根据地貌特征细分地貌亚区。不同地貌区灾害发育分布特征不同。
1.1.2崩塌滑坡泥石流与岩土体类型岩土体作为地质灾害的活动主体,是地质灾害产生的物质基础,岩土体类型、性质、结构及构造特征对地质灾害的形成发育产生重要影响。薄-中层状极软-较硬含煤砂岩、泥岩岩组易发生塑性变形破坏导致滑坡泥石流灾害;块状坚硬片麻岩、混合岩、变粒岩岩组由于风化层厚,容易沿强/弱风化界面产生滑动;中-厚层状强岩溶化较硬-坚硬灰岩、白云岩岩组中滑坡泥石流地质灾害很少发生。
1.1.3崩塌滑坡泥石流与地质构造构造控制着地形地貌及大地构造分区并进一步影响微地貌和岩土体类型,从而影响地质灾害的发育。活动性断裂构造密集的区域,岩土体破碎,斜坡较为陡峻,较易发生地质灾害。
1.1.4崩塌滑坡泥石流与地震云南省地震活动频繁,地震发生的同时,常常诱发滑坡、崩塌和地裂缝等次生地质灾害,同时导致岩土体破碎,斜坡物质失稳,为泥石流提供大量物质来源。
1.1.5崩塌滑坡泥石流与水系密度云南省地质灾害与水系关系比较密切,地质灾害沿河流两侧呈带状分布,山区河流两侧一般为交通要道,人类工程活动对岩土体产生扰动,加剧地质灾害的形成。
1.2降雨与崩塌滑坡泥石流灾害的关系云南具有“一山分四季、十里不同天”的气候特征,小尺度单点性强降水经常发生[8]。依据最新的气候区划,云南大致可分为北热带、南亚热带、中亚热带、北亚热带、温带和高原气候带等6个气候带。因气候类型不同,不同区域降雨时空分布特征差异明显,对地质灾害的诱发作用不同。云南省降雨与地质灾害关系具有以下几个特点:(1)降雨对地质灾害发育发生具有明显的分带特征,不同区域诱发地质灾害的临界雨量差异明显。(2)在降雨发生当天及前几天,大部分地质灾害的发生都会伴随有降雨的发生,并且规律性非常明显。因此,短时强降雨对地质灾害具有明显的诱发效应。(3)将滑坡、崩塌和泥石流灾害发生当天、前3d、前5d、前7d、前10d、前15d的累计有效降雨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累计有效降雨量随时间推移与地质灾害相关性逐渐减弱,前7d累计有效降雨量与地质灾害相关性较明显。
1.3地质灾害预警区划通过对地质环境条件、气候特征、地质灾害发育特征等分析,对云南省进行预警区域划分,将全省划分为11个预警区:哀牢山地区、大理丽江地区、大盈江地区、滇东北地区、滇南地区、滇西北地区、滇中高原湖盆区、滇中红层地区、金沙江中下游地区、临沧地区、文山岩溶地区。不同预警区域,对降雨量诱发地质灾害的敏感程度不同,因此根据预警区特征设置不同的降雨阈值;不同预警区,地质环境条件因子对地质灾害敏感性不同,因此根据预警区特征设置因子权值。
1.4地质灾害气象风险预警模型(1)地质灾害敏感性指数在不同的地质环境背景条件下,由控制因素影响发生地质灾害的可能性差异用地质灾害敏感性指数(Z)表示,根据云南省滑坡泥石流形成机理及特点,选取与崩滑流地质灾害密切相关的地形地貌、地震、水网密度、岩土体类型、构造、人类工程活动共6个因子,用信息量模型[10]来计算地质灾害敏感性指数。(2)降雨诱发指数本文引用了岳建伟[4]等在地质灾害预警预报及信息管理系统应用研究中提出的前期累计降雨量对地质灾害影响的降雨诱发指数计算方法。根据云南省降雨与地质灾害关系特征,将有效累计降雨天数修正为7d,选取当日降雨量,1d、3d、5d、7d累计有效降雨量为特征值,设置降雨阈值。参考李铁峰等在哀牢山地区的研究成果,α取值0.75。(3)地质灾害气象风险预警单元按云南省气象局预报雨量网格划分方法将全省划分为0.5°×0.5°网格单元。(4)气象风险预警指数气象风险预警指数(H)=地质灾害敏感性指数(Z)×降雨诱发指数(R)。(5)地质灾害气象预报预警等级划分地质灾害气象预报预警级别按全国统一要求划分为5级,根据预警指数计算结果,进行预警级别划分。
2地质灾害气象风险预警系统实现
2.1基于WebGIS的地质灾害预警系统的设计云南省地质灾害气象风险预警系统基于GIS空间分析技术和WebGIS技术,实现对地质灾害数据、雨量数据、地图数据进行存储与集成管理、预警分析等,系统包含预警分析子系统、雨量管理子系统、灾害数据管理子系统、地图管理子系统。预警分析流程:首先导入地质环境背景因子,设置各预警区因子权值,通过GIS空间分析计算地质环境敏感指数;然后对各预警区设置降雨量临界值雨量,导入前7d及预报降雨量,计算出当日地质灾害降雨诱发指数,再计算预警指数并按划分的预警等级,对预警结果进行分析,最后预警产品(图1)。
2.2地质灾害气象风险预警系统特点云南省人民政府确定的地质灾害防治“以预防滑坡泥石流为主、以预测预报为主、以灾前避让为主”的“三为主”方针,突出了地质灾害预报预警对地质灾害防治的重要性。2011年8月26日,云南省国土资源厅与云南省气象局签订了《深化地质灾害气象预警预报工作合作协议》。从如何利用好现有资源为地质灾害防灾减灾服务为出发点,研发了云南省地质灾害气象风险预警系统。该系统具有以下特点:(1)系统预警单元为0.5°×0.5°网格,精度可达乡镇级,且预警精度可以随气象局雨量站加密而提高,提升了云南省地质灾害气象风险预警水平。(2)系统模型中因子权值、降雨阈值等参数可根据预警结果反馈情况和地质灾害发生机理研究结果进行调整,预警方法具有可优化性。为后期雨量数据加密后分析地质灾害与降雨量、地质环境条件的关系提供模型优化接口,提高模型的实用性和可靠性。(3)系统应用关系数据库SQLServer管理属性数据,用MAPGISK9的空间数据库管理空间数据,数据管理方式更加安全、高效。(4)通过对州(市)级行政区划内地质环境条件对地质灾害的控制作用特征、降雨对地质灾害的诱发特征研究,构建适合各州、市的预警区划及降雨阈值,本模型方法及预警系统具有可推广性。随着气象部门雨量监测站网及监测手段迅速提高,州(市)国土资源部门承担辖区内地质灾害气象风险预警预报将成为新的发展方向。
3地质灾害气象风险预警成果检验
系统于2013年汛期试运行,通过新老系统预警结果对比、地质灾害灾情信息反馈,不断调整、修正模型因子权值及降雨阈值。2014年系统投入正式运行。对2014年汛期大型以上地质灾害灾情所在预警区域进行统计,在3级预警区的地质灾害约占60%、在2级预警区的约占30%、另外10%大型以上地质灾害未在预警区内。新系统在缩小预警面积、减少空报的同时提高了成功预警率。
0引言
在国内农业气象灾害风险评估方面,一般有干旱风险评估、涝洪风险评估、冻害风险评估等。李世奎等【1】探讨了农业自然灾害分析的理论、概念、方法和模型。邓国等[2]提出用解析概率密度曲线法估计粮食产量序列的风险概率,对中国粮食产量不同风险类型进行了分区研究。薛昌颖等[3]利用河北及京津地区冬小麦实际产量资料,选取历年减产率的变异系数、历年平均减产率和减产率风险概率作为评价指标,估算了干旱气候条件下历年冬小麦产量灾损的风险水平。黄崇福等[4]针对湖南省各县市的灾情资料时间序列短、数量少的情况,引入模糊数学方法,对干旱进行了风险估算。朱自玺等[5]、王素艳[6]研究了冬小麦干旱风险评估技术和方法。
国外学者在风险分析研究方面多侧重于经济领域,对具体的某一种农业灾害风险分析的研究还不多见论文服务。【7,8,9,10】
目前,在风险评估方面陕西,农业气象灾害风险评价标准还缺乏统一的认识和实践检验,实用性和可操作性强的风险评价模型甚少。总体而言,风险评估的内容大多集中在较大的方面,如对中国的粮食产量风险进行评估和区划,对总的农业气象灾害风险进行估算等。这些风险评估的对象都是针对整体农作物,单一的对某一种农业气象灾害,或某一种农作物的农业气象灾害,或某一种果树的气象灾害进行系统化风险评估和区划的成果较少【11】。刘璐【12】、李美荣【13】等人分别应用基于模糊数学和信息扩散理论、风险灾损模式分析了苹果开花期冻害在陕西省苹果产区发生的时间、空间风险分布。在风险评估方法中,主要用风险评估指标进行分析,但由于气象要素(或其相对值,如降水负距平)受前期天气气候影响明显,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2009年,全省苹果面积和产量为847.4万亩和805.2万吨,占全国苹果总产的1/3和世界总产量的1/8。8月下旬-10月中旬的连阴雨对苹果着色及采收带来严重影响,本文在定义陕西苹果产区连阴雨气象灾害指数的基础上,探索了一种新的气象灾害风险评估方法——气象灾害指数方法来进行连阴雨风险分析,计算了陕西果区各地苹果着色期连阴雨气象灾害指数,据此将苹果产区连阴雨发生情况分为轻度、中度、重度三级,结果表明,有13个县连阴雨气象灾害指数为轻度陕西,有27个县连阴雨气象灾害指数为中度,有8个县连阴雨气象灾害指数为重。
1资料与方法
1.1资料来源
气象资料来自陕西省气象局档案馆。所用资料为位于陕西省关中地区、陕北地区48个苹果生产县(区)建站-2006年的8月下旬-10月中旬逐日降水量。资料起始时间:合阳自1962年,耀县自1963年,靖边自1965年,佳县自1969年,安塞、甘泉、米脂、吴堡、延川5县自1970年,子洲自1971年,陈仓自1973年,其余县区自1961年开始。
1.2 数据处理和研究方法
连阴雨气象灾害指数()定义为:
(1)
公式(1)中为8月中旬~10月中旬雨日(R≥0.1)连续3天以上的日数,该日数越多,连阴雨危害越重;
公式(1)中为8月中旬~10月中旬无降水日数,该日数越多,连阴雨危害越轻。
2结果与分析
2.1 连阴雨气象灾害指数
用进行分析仅用到连续3天以上的降雨日数和无降水日数,未使用降雨的具体数量,可减少各地由于观测仪器不同带来的差异。且该指数物理意义明晰,是运用多年气象资料进行计算的,具有稳定性。本文以连阴雨气象灾害指数数值做为连阴雨风险分析数值来进行风险分析。计算结果见表1论文服务。
2.2分级结果:
以≤0.3为轻度, 0.3<≤0.5为中度,>0.5为重度对各地连阴雨气象灾害指数进行分级。有13个县为轻度陕西,有27个县为中度,有8个县为重度,此分级结果即为风险分布(表1,图1)
表1 陕西苹果产区连阴雨气象灾害指数及风险分布
地点
分级
地点
分级
地点
分级
子长
0.29
轻
志丹
0.41
中
澄城
0.33
中
靖边
0.22
轻
延长
0.36
中
合阳
0.31
中
定边
0.20
轻
延安
0.34
中
韩城
0.31
中
神木
0.21
轻
富县
0.44
中
蒲城
0.34
中
米脂
0.25
轻
宜川
0.37
中
富平
0.36
中
绥德
0.24
轻
洛川
0.40
中
扶风
0.47
中
吴堡
0.20
轻
黄龙
0.47
中
乾县
0.42
中
府谷
0.19
轻
宜君
0.49
中
礼泉
0.40
中
子洲
0.24
轻
铜川
0.45
中
澄城
0.33
中
佳县
0.20
轻
耀县
0.40
中
合阳
0.31
中
横山
0.19
轻
旬邑
0.48
中
韩城
0.31
中
榆林
0.19
轻
长武
0.47
中
千阳
0.59
重
延川
0.28
轻
彬县
0.44
中
凤翔
0.57
重
子长
0.29
轻
志丹
0.41
中
岐山
0.54
重
靖边
0.22
轻
延长
0.36
中
宝鸡县
0.54
重
定边
0.20
轻
延安
0.34
中
宝鸡市
0.52
重
吴旗
0.49
中
永寿
0.47
中
甘泉
0.60
重
清涧
0.34
中
淳化
0.43
中
陇县
0.55
重
安塞
0.40
中
白水
0.36
中
中图分类号:C9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409(2012)11-0067-03
Research on the Dynamic Mechanism of Coupling in Meteorological Disastrous Events
GUO Xiang1, ZHANG Ai-rong2
(1. School of Public Administration of Nanjing University of Informati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Nanjing 210044;
2. School of Public Administration of Nanjing university of Agriculture, Nanjing 210095)
Abstract: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the generation and evolution model in concept on meteorological disaster events, that the emergence and development of meteorological disaster events is the result of meteorological factors, social factors, information, behavior as main body and accordingly analyzes the coupling driving force, it points out the structure of driving force and power source, at last further analyzes the dynamic mechanism of coupling in meteorological disastrous events from the interest pressure and the information divide.
Key words: meteorological disastrous events; coupling; dynamic mechanism
伴随着全球气候的变化,极端天气事件出现的频率不断增加,气象灾害事件的应急管理成为近年来应急管理实践中的一个巨大现实问题。2005年,美国的“卡特里娜”飓风造成新奥尔良市防洪堤决口,市内80%的地区被水淹没,1200多人死亡,全部经济损失超过1000亿美元。在该事件中,政府应对失误导致此事件由单纯的气象灾害向人为的社会事件转变,造成10万人被困避难所且缺水断粮,整个新奥尔良市的正常社会秩序完全被破坏,抢劫、放火、杀人等严重事件也频频发生——一场天灾演变为一场人祸[1]。在我国,2007年广东湛江遭遇两百年一遇罕见特大暴雨,也出现过在面临严重洪涝灾害的应急管理的同时政府却要处理关于即将引发大地震的谣言的情形。
大量气象灾害事件应急管理失败的案例表明:气象灾害事件的应急管理是一项极具风险的挑战性活动。气象灾害事件的产生与发展固然具有一定的偶然性,但是气象灾害事件也有其自身的内在规律。对气象灾害事件内在规律的认识有助于应急管理工作的展开,有助于气象灾害事件的减缓和恢复。
一、气象灾害事件的界定
气象灾害事件,亦即因气象灾害所引发的社会事件,是指因气象灾害而引发的,发生具有极大的不确定性,发展途径和演变规律尚未确知,灾害程度难以预计,常规防治手段失效,对区域内的生命财产以及社会稳定造成严重冲击的社会事件。
气象灾害事件不同于气象要素,这表现在气象灾害事件本质上是诸多气象要素所导致的一系列后果。气象灾害是因气象要素所引发的灾害损失,是自然因素作用的结果;而气象灾害事件是气象灾害在人类社会领域的逻辑延展。前者是后者的必要而非充分条件。气象灾害事件是气象要素在影响上的扩大。当气象要素仅局限在气象领域内,其不构成气象灾害事件。只有当其对社会性的人产生巨大影响的时候,才被称作为气象灾害事件。气象灾害事件是对社会自身的容忍度的突破。
气象灾害事件具有耦合性、快速扩散性以及变异性等特征,是一种社会非常状态,更多表现为全新类型、全新危害特征,与常态社会下的解决方案有很大差异。
气象灾害事件不是气象灾害本身,而是气象灾害所引致的社会事件。当气象灾害现象如台风、干旱、暴雨等出现后,其破坏性影响最初是根据其内在的自然规律来发展、演化的。考虑到气象灾害现象是对人类社会系统造成的损害,气象灾害事件实际上是各类气象要素与社会因素共同耦合作用的结果。图1即为气象灾害事件的社会学意义上的成因假设。
根据此概念模型,气象灾害事件的诱发与演化涉及4个方面因素的作用——社会因素、行为主体、气象要素及信息。在这一模型中,气象要素是气象灾害事件发生的逻辑前提,信息在气象灾害与行为主体之间建立起联系,社会因素与气象要素发生耦合作用,相关耦合信息为行为主体所感知,行为主体对此产生心理异常并引致行为变异,最终导致气象灾害事件。
同时,根据此模型,在气象灾害事件中,存在有两个关键环节:首先是气象要素与社会因素的耦合作用,其次是耦合作用信息对行为主体的传播。耦合作用中的社会因素众多,包括政府管理中的信息沟通因素、应急处置因素、政府协调因素、政府决策因素以及公众的心理恐慌因素、公众的危机意识、行为倾向等。其中,促成气象灾害事件中众多社会因素发生耦合作用的动力机制是需要首要厘清的问题。
二、气象灾害事件耦合作用的驱动模型
所谓动力机制是指推动事物发生目的性变化的各种因素相互作用的内在规律。气象灾害事件耦合的动力机制则是指推动气象灾害事件耦合作用所必须的动力的产生机理,以及维持和改善该机理的各种关系所构成的综合系统。动力机制是气象灾害事件耦合作用之所以发生的动力源,也是进一步认清气象灾害事件演化发展的重要基础。
气象灾害事件中的耦合作用是推动气象灾害事件演化发展的关键环节。社会因素与气象要素之间的耦合作用是在一定的驱动力的作用下实现的。耦合必须有动力,无动力驱动则无法形成耦合。因此,气象灾害事件的耦合驱动模型可用图2来描述。
根据这一耦合驱动模型,在最初的原始动力源的驱动作用下,社会因素与气象要素发生了耦合作用,耦合作用的结果会以信息的形式扩散,并对动力源造成影响,以此发生循环反复。根据这一驱动模型,信息生成与信息扩散构成了耦合作用发生的必要而非充分条件。
三、气象灾害事件的耦合动力构成分析
(一)气象灾害事件耦合的动力分类
相关研究表明,气象灾害事件耦合可以分为:①持续性耦合、间断性耦合和一过性耦合;②条件性耦合和随机性耦合;③诱发性耦合与演化性耦合;④结构化耦合与非结构化耦合。根据这样的分类标准,气象灾害事件耦合的动力类型也可以作相应划分[2]。
(1)持续型动力和间歇型动力
持续型动力是在气象灾害事件中,推动耦合作用连续进行的原因,其包含于整个气象灾害事件诱发和演化过程。持续型动力在气象灾害事件的诱发阶段表现为自然力的持续作用;在演化阶段,则表现为各种社会力的持续作用。间歇型动力是导致间断性耦合的原因。以气象灾害事件中的谣言耦合为例。谣言往往伴随着心理恐慌、泄愤、寻求合理解释等会出现传播的和低谷。当政府信息不透明、公众对气象灾害事件缺乏足够认识的时候,谣言就会与特定气象要素发生耦合;反之,当政府采取积极的措施保证信息的透明度,则推动谣言耦合的动力将会不足,导致耦合作用减弱或不发生耦合。2007年的湛江暴雨事件体现尤为明显。
(2)结构性动力和随机型动力
结构性动力是指导致耦合不可避免的发生的动力。该动力与气象要素、社会因素的特征和结构无关,是由耦合动力的本身特性所决定的。此时,推动社会因素与气象要素发生耦合的作用力是特定的自然、社会条件。随机型动力则是指本身具有不定性、无规则性的特征而导致气象灾害事件耦合的原因。随机型动力推动的是随机性耦合。
(二)气象灾害事件耦合的动力源
一般来说,研究者往往从内在动力和外在动力两个方面动力源展开分析。对于危机或公共安全事件的动力机制研究的文献只有王伟等人的研究[3]。王伟等人提出了危机演化中的信息动力机制,提出了“5力模型”(图3),将危机事件演化界定为演化的内趋力、形成的诱发力、自身的破坏力、管理的控制力和媒介的影响力等5个方面的合力共同推动的结果。该模型对于气象灾害事件的耦合动力研究具有借鉴意义。但是,在气象灾害事件中,与5力模型作用不同的是,耦合动力作用的对象即各种社会因素是不确定的,同时,施加影响的力本身也是不确定的。这大大增加了气象灾害事件耦合的不确定性。
从宏观层次来看,气象灾害事件耦合的动力源可以分为自然力和社会力。
(1)气象灾害事件耦合的自然力
根据刘静暖[4]的研究,广义的自然力是指自然物质天然具有的影响人类福利的能力,是效用、使用价值、对其他物质的作用力以及承受其他物质扰动能力的总称。自然力具有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性,同时也具有一定的可控性,即作为社会主体的人,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影响自然力的作用对象与效果。在气象灾害事件中,自然力尤指物理、化学规律。自然力的作用阶段相对比较确定,主要集中在气象灾害事件的诱发阶段。自然力的作用客体主要是自然环境类耦合因子,这主要包括水文因素、地理地质因素等。
(2)气象灾害事件耦合的社会力
气象灾害事件耦合的社会力是指在气象灾害事件中,特定的行为主体为了追求特定的利益所形成的行为选择的趋向力。王浦劬
[5]认为,所谓利益,是指基于一定生产基础上获得了社会内容和特性的需要。利益由需要(即人的心理基础)、生产能力和生产水平以及人和人之间的社会关系等3部分构成。利益驱动是社会力的核心。在气象灾害事件中,各主体间结成为复杂的社会关系,对于社会关系的协调能力以及各主体的能力的大小即为社会力的大小。
四、气象灾害事件耦合的动力机制
在气象灾害事件中,利益压力和信息势差构成耦合作用动力机制的完整结构。
(一)利益压力
利益压力是利益主体在利益理想与利益实现能力之间的差距。利益压力是客观存在的,同时也具有时变性。气象灾害事件中,不同时刻各利益主体的利益压力是不一样的,甚至同一时刻不同利益主体的利益压力也不一样。各种不同的社会利益错综复杂,彼此纠结在一起,共同促进了气象灾害事件的耦合作用。
在气象灾害事件中,利益压力主要受到利益的内容、利益主体特征等因素的影响。其中利益主体的利益感知能力对于利益压力的形成具有巨大影响。各利益主体的利益感知敏感亦即利益认知能力强,则容易导致多重行为选择。在2011年由于暴雨而导致的各地的“看海”事件中,不同的政府部门、各地市民都对事件的不同方面提出了不同利益要求,对政府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也形成了严重的舆论压力,而政府只有正视相关信息,努力改正才能够减轻舆论压力。
气象灾害事件中,社会因素与气象要素的耦合由利益压力而启动。各社会利益主体为实现自身利益最大化,而促进耦合作用。并且,利益压力越大,则越容易发生耦合作用;反之,则越不容易发生耦合作用。
(二)信息势差
在气象灾害事件中,各主体的信息拥有量是不对等的。政府作为信息的拥有者拥有大量的信息,而公众的信息则需依赖于政府。这样就会导致政府和公众之间出现信息的差距,由此而导致信息势差的存在。所谓信息势差是指不同信息主体所拥有的信息的差距以及这种差距扩大的趋势。
信息势差的存在有其结构必然性和社会必然性。这主要表现在气象灾害事件中信息主体的差异以及信息主体在信息分配上的差异。在气象灾害事件中,基本的信息主体构成有应急决策者、应急执行者、承灾者和公众。这样,由于信息主体的物质技术的差异、环境条件的差异等会导致信息势差的存在。比如,政府决策者根据其所具有的决策者地位,可以在法定范围内获取相关部门或组织提供的各类信息;而公众和承灾者则只能根据政府提供的信息或者小道消息或者谣言来充实自己的信息。
气象灾害事件中,信息势差扮演着耦合的催化剂的重要角色,从外部为耦合作用提供推动力。2008年1月10日~2月2日,我国南方地区接连出现四次严重的低温雨雪天气过程,致使我国南方近20个省(区、市)遭受历史罕见的冰冻灾害。由于灾害的突然出现,交通运输、能源供应、电力传输、农业及人民群众生活等在一段时间内受到极为严重的影响。极端天气事件进而演变成灾害性天气事件,此事件最终导致受灾人口达1亿多人,直接经济损失达540多亿元。虽然相关气象专家指出:2008年1月份欧亚地区大气环流异常是导致此次灾害性天气事件的直接原因,但是,由于信息势差的存在,加之信息沟通不畅,气象部门的预警信息未被社会所重视,对于冰冻灾害事件加剧也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在冰冻灾害事件的高峰期,也曾出现与其他类型的灾害性天气事件相似的谣言问题,导致公众的心理恐慌,对事件的解决起到了负面作用,这也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信息势差的强大威力。
同时,气象灾害事件中,信息势差与信息的分布、信息手段紧密相关。比如,湛江暴雨事件中,暴雨爆发后,关于湛江即将爆发地震的谣言在短时间内通过手机、短信、网络等广泛传播;同时,政府在初期未及时应对也对信息的传播产生了负面影响,而一旦政府辟谣,则在短时间内相关谣言被攻破,谣言丧失了传播的土壤,避免了更大程度的社会混乱的出现。因此,在对信息势差管理中,政府如何通过有效的信息管理化解信息势差的壁垒,来缓解或消除气象灾害事件是需要认真解决的课题。
参考文献:
[1]郑琦. 灾难过后的反思:关于美国卡特里娜飓风的研究综述[J]. 中国非营利评论,2008 (2):241-250.
[2]郭翔. 水污染公共安全事件信息扩散与耦合机理研究[D]. 华中科技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0.
中图分类号:U492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始终是关系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全局的重大问题。特别是农业生产受天气、气候影响较大,各类气象灾害对广大农民生命财产安全和农村社会稳定构成了严重威胁。据统计,我国每年因各种气象灾害造成的农作物受灾面积达5000万公顷,受重大气象灾害影响的人口达4亿人次,造成的经济损失平均达2000多亿元人民币,相当于国内生产总值的1%-3%,因气象灾害造成的人员伤亡80%在农村。因此,了解当前乐安县农村气象服务状况,提出改善农村气象服务的应对措施,对于防御和减轻气象灾害,充分发挥气象服务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的作用,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这里通过分析当前乐安县农村气象服务所存在的问题,并由此提出了做好乐安县农村气象服务的对策。
1. 当前农村气象服务存在的主要问题
1.1气象服务产品满足不了农村的需求。气象服务产品单一,没有针对农村实际需求的预报产品;农业气象灾害、突发性气象灾害预报农民很需要,但不能及时得到;农民要求低温冻害、高温干旱、台风暴雨等各种气象预测预报产品要更及时、更准确、时效性要更长,并尽可能的定点、定时、定量。
1.2气象服务信息的快速传输渠道还没建立。目前农村获取气象信息的主要渠道有电视、手机短信、电话等。但农民主动从这些媒体获取气象信息仍然是少数,气象知识在农村普及率极其低。目前乐安县在全县16个乡(镇、场)均配备了兼职气象协理员,在各村也配备了兼职气象信息员,但这些人的待遇和地位问题未得到合理的解决,暴雨、寒潮等重大气象灾害的预报很难在第一时间传递到农村,更不可在几分钟内传递给每位村民了。
1.3宣传教育缺位,农民缺乏气象科学知识。一方面气象科学知识没有纳入到农民培训的范畴,气象主管机构因为管理体系和人力财力的关系,也没有深入到农村搞宣传教育工作,使得能懂一些气象科学知识的人较少。另一方面是农村人员中文化素质高的人都外出打工或经商去,还有经济条件好的能人,不断迁居到城市去了。留守在农村的人员主要是老、幼、妇等。文化素质偏低的原因,农民解读不了气象信息,影响了气象信息的科学利用。还有从事气象工作的人员平时到农村调查研究少,不了解农村和农业生产,不了解得农村的客观需要,在气象服务信息中提出针对性强的指导意见少,影响气象信息在农村发挥的作用。
2.对策
2.1气象部门要深化气象业务技术体制改革和加强气象人才队伍建设,不断提高各类气象服务产品的质量和增加服务产品的数量。
2.2 建立与完善农村综合气象监测预报系统。加快农村加密自动气象站网建设,以实现对中小尺度灾害性天气及局地小气候的监测预警。制定针对特色农业进行农业气象、重大病虫害气象、生态气象、大气成分等方面的观测,为现代农业气象服务研究提供基础监测数据。利用多种气象科技手段,建立乡镇短时、短期和中期气象预报业务系统,以乡镇预报业务带动和完善农村气象预报预测系统建设。通过完善与发展农村气象气象服务系统,制作更多的符合“三农”气象服务需求种、养业各个环节的气象保障预报服务、新品种引种的气候论证、特色农业发展的农业气候区划、农业气象灾害预警等产品,构建现代农村综合气象监测预报系统。
2.3 采取多种手段完善农村气象信息传播渠道。地方广播电视部门要及时插播农村种养业的关键期预报、突发性的强对流大风、暴雨、雷电等预报。同时气象部门积极建立好高效的信息快速分发流程,实现重要气象信息第一时间到达农村,有效指导农业生产及防御和减轻农村气象灾害的影响。
在农村建设气象预警专用系统,可采用手机短信、气象警报接收机和无线气象信息电子显示屏相结合的方式,布设24小时待机的受控高音喇叭音频播出设备,确保信息的及时和接收。
利用手机短信和固定电话来传播气象信息是最便捷、服务面是最广的。因此,要大力发展农村手机短信订制用户和固定电话包月用户,同时相关信息产业部门也要适当降低收费标准,让更多农民能用得起这些信息。
2.4建立农村气象科普教育体系。通过电视、互联网、专题资料、手机短信、电话、现场咨询活动等手段不断加强气象科普知识的宣传。把气象知识编写到中小学校地方教材中,给学生发送气象科普知识,组织气象专家到学校作科普讲座,组织学生参观气象科普基地、参观气象部门,做到科普宣传从娃娃抓起。
2.5充分发挥政府在农村气象服务中的主导作用。从维护社会公共安全的高度,各级政府要完善管理机制,支持气象部门为农村服务而进行的业务体制改革、人才队伍建设、现代化装备建设,协调气象、建设、信息产业、广播电视等部门,规范农村防灾减灾防工作。制定农村气象防灾应急预案,投入资金完善农村气象信息传播渠道、气象观测网建设,投入资金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公共场所的防雷措施和规范农村防雷减灾管理。要落实各乡镇气象分管领导,真正落实专职兼职气象协理员,建立农村兼职气象服务队伍。确实解决这些人兼职人员的待遇地位问题。
3.结语
加强和完善农村气象服务是一项社会综合工程,也是今后一个时期气象服务工作的重点、难点和焦点,做好这项工作,取决于广大农民防灾减灾趋利避害的自觉程度,取决于气象部门科研开发和服务的主动性,取决于相关部门的相互配合,取决于各级政府在农村气象服务中的主导作用。
4.参考文献
[1]鲁金舟; 刘家清. 新农村建设中气象服务存在的若干问题及对策[A]. “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气象论坛优秀论文汇编[C],2007 年
一)防灾减灾水平明显增强
初步形成了政府主导、部门联动、社会参与”气象灾害防御机制。全市建成195个乡镇气象工作站、2736人的气象信息员队伍、197个乡镇电子显示屏,建立了市、县、乡、村四级气象防灾减灾组织体系。气象灾害预警信息基本覆盖全市所有乡镇、村。市气象局与农业、林业、水务、电力、交通、国土资源、卫生、环保等8个部门建立了气象灾害应急联动机制。十一五”期间,全市9县区均建立了车载式流动火箭增雨作业点,宕昌县和武都区共修建标准化高炮防雹作业点11个,适时、科学、高效开展了人工增雨和防雹作业工作,取得了明显的经济社会效益。市县气象灾害防御预案体系初步形成。农村气象灾害防御体系正在加紧建设。
二)公共气象服务体系建设明显加快
全市气象部门切实加强气象服务体系建设,十一五”期间。初步建成了集“公众气象服务、专业气象服务、决策气象服务、监测预报预警和公共气象信息”为一体的市公共气象服务平台和广播、电视、报纸、电话、手机短信、网络、电子显示屏、村村通大喇叭等多种传播手段的气象服务信息平台。开通了气象预警信息专用代码,全市气象服务手机短信用户达45.1万户,占本地手机用户总数的51.9%电视台开通了有主持人的电视天气预报节目。完成了气象》频道在本市的落地和播出。公众气象服务满意率达90%专业气象服务领域覆盖农业、林业、水务、交通、电力、环境、能源、旅游等行业。开展了针对特色农业、生态农业、设施农业、畜牧业和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气象服务。
三)气象预报预警准确率明显提高
建立完善了以数值天气预报为基础,以强化决策服务、公众服务、专业服务、为农服务、防灾减灾气象服务能力为重点。以气象信息综合分析处理系统为平台的短中期预报预测业务系统、精细化气象要素城镇天气预报业务平台、公共气象服务系统、人工影响天气指挥系统、县级综合业务平台等业务系统、灾害性天气短时临近监测预警预报业务平台、地质灾害气象预警预报业务平台等;充实完善了农业气象、城市气象、交通气象、能源气象、医疗气象、城市环境气象等特色农业气象服务系统和专业气象服务系统。十一五”期间,精细化要素预报最长时效达到7天,小时预报准确率的温度预报质量提高了31.0%晴雨预报质量提高了11.5%降水预报质量提高了16.8%
四)气象应急保障体系基本形成
应急响应机制和应急服务流程逐步完善,市政府办公室印发了市重大突发性气象灾害应急预案》陇政办发〔〕57号)和《市低温雨雪冰冻灾害应急预案》陇政办发〔〕33号)成为全市应急管理的重要内容之一。建立了全市气象应急响应队伍。应急处置培训、应急服务演练等工作逐年加强。气象应急响应和决策服务内容更加注重敏感性、时效性、针对性,实现了从单纯提供预报向提供预报加决策建议的转变,年年初低温雨雪冰冻、年7月17日大暴雨、年8月12日特大暴雨以及历次公共事件应急、重大活动保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为各级党委、政府决策提供了科学依据。
五)气象综合观测体系日臻完善
全市共建乡镇自动区域气象观测站85个,十一五”期间。全面完成了9县区七要素自动气象站建设,9个气象台站建成风云系列气象卫星接收系统9套、实景监控系统9套、土壤水分自动观测站9套,建成L波段雷达一部,大气电场仪一部。市县台站全部建成气象视频会商系统。所有发报台站配备了无线通信备份线路,升级改造气象广域网设备,市局到省局由2M升级到4M县到市由64K升级到2M全市高速气象数据通信系统初步形成,传输可靠性大大增加。
六)气象人才队伍建设成效显著
市气象局进一步完善了科技人才工作机制,十一五”期间。加强了以高层次人才培养为重点的科技人才队伍建设。截止年底,全市气象部门有硕士学历2人,本科28人;取得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5人,工程师61人,中级及以上专业技术人才比“十五”末提高了63%气象人才队伍整体素质明显提升。18篇,其中在国内核心期刊发表10篇,另有4篇论文入选相关论文集。
七)气象基础设施建设和台站面貌极大改善
全市气象台站的工作条件和业务保障水平得到明显改善。累计投资5027.8万元,十一五”期间。实施市县局部分业务办公用房维修配套设施改造建设项目17个。依托灾后恢复重建开展了综合观测、预报预测、公共服务、信息网络与技术支持保障5大业务系统项目建设和基础设施项目建设。市县气象台站水、电、路、暖、消防、办公条件、环境面貌有了很大改善,特别是512汶川地震受灾较重的台站通过灾后重建,办公条件、基础设施、环境面貌和单位形象全面提升。
八)依法行政和科学管理水平明显提高
坚持以改进工作作风、提高工作效率和强化社会管理职能为重点,全市各级气象部门在加强业务、服务工作的同时。加强科学管理,气象事业发展的内外环境不断优化,市政府及办公室相继下发了关于加快气象事业发展的通知》陇政发〔〕9号)关于进一步做好防雷减灾工作的通知》陇政办发〔〕33号)关于进一步加强气象灾害防御工作的意见》陇政办发〔〕124号)等一系列文件,有效促进了气象工作的科学化管理。依法开展气象行政执法,规范了防雷行政许可服务,防雷装置检测行为得到有效规范,气象观测环境得到有效保护,社会管理职能得到进一步强化。
二、十二五”气象面临的形势
一)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的新要求
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提出了推进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的宏伟目标。十二五”经济社会各领域对气象服务的需求将更加旺盛和迫切,国家相继出台了新一轮西部大开发、支持经济社会、关中—天水经济区等一系列加快发展的政策措施。对气象工作提出了更新的要求。
二)气象防灾减灾的客观需要
地处秦巴山区。特殊的地理区域使气象灾害具有多发、重发等特点,位于东南部。全省气象灾害最严重的地区之一。受全球气候变化影响,暴雨、冰雹、高温、高温干旱和低温冰冻等极端天气事件呈明显增多和强度增强的趋势,特别是5.12大地震后,山体松动,暴雨衍生的山洪地质灾害等自然灾害极易发生,强度愈来愈大,灾害造成损失越来越重,增强和提高气象灾害及气象次生灾害的监测、预报、预警能力,建立和完善气象灾害防御体系,充分发挥气象在防灾减灾中的消息树”作用显得尤为重要,气象工作面临的任务更加艰巨。
三)推进跨越式发展的需要
继续推进特色农业提质增效,十二五”期间。大力发展优势主导产业、区域特色产业和地方特色产品,发展四产区、五基地、多片带”特色农产品;推进工业跨越式发展,发展壮大有色冶金、农林产品加工、水电能源、医药化工、建筑材料等主导产业;培育壮大以旅游产业为主的第三产业,打造五大精品景区,提升四大名牌景区,建设“2225精品旅游线路;交通建设、城镇建设、粮食安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等都对气象服务提出了新的需求。加强气象服务体系建设,大力推进气象现代化建设,新形势下适应气象事业科学发展的必然选择。
四)应对气候变化提出更高要求
气候变化及其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直接影响着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市光照、热量、降水等气候资源丰富多样,是气候变化的敏感区和生态环境的脆弱区。太阳能、风能、空中云水资源、山区气候资源等具有很大的合理开发利用价值。积极应对气候变化,有效缓解气候变化的影响,加强气候变化问题研究,揭示地区气候变化事实,评估气候变化与人类活动的相互作用,提出气候变化防御对策。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发展循环经济、清洁能源,要求我必须加强太阳能、风能等清洁能源的监测、详查和开发利用评估,努力把潜在气候资源转化为区域经济优势。
三、存在主要问题
一)公共气象服务能力亟待增强
特别是突发气象灾害监测预警能力、防御能力、减灾能力与国家防灾减灾的总体要求还存在差距;服务信息传播覆盖面有待提高。公共气象服务能力。
二)预报预测服务体系建设有待进一步完善
服务产品和服务手段单一。多种灾害性天气的预报预测水平还不高。临近预报、精细化预报以及集合预报等新技术在天气预报业务中未得到广泛应用。卫星、雷达、区域站等多种观测资料在天气预报业务中的有效应用不足。预报准确率、预报精细化程度不能满足需求。
三)应对气候变化和气候资源开发利用工作基础薄弱
对重大气候事件的演变特征、规律和成因机理的研究不深。气候资源开发利用和重大工程气候可行性论证工作定量评估和气象灾害风险评估不能满足实际需求。区域气候变化监测能力不足,气象信息在应对气候变化中的基础性作用尚未充分发挥。气象服务在农村发展、清洁能源利用等方面的能力亟待提高。缺乏气候变化影响的定量评估技术和系统模型。
四)气象综合观测和系统稳定可靠运行能力有待提高
不能准确监测中小尺度降水分布;新一代天气雷达覆盖率仅为70%亟待提高;应急移动气象观测系统装备明显不足;专业气象观测网不能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气象观测站点分布密度不够。
五)气象科技创新和人才队伍支撑能力不强
1 农事活动季节天气气候总趋势
预计2008年3~10月全省气候总趋势是:降水总体正常,气温接近常年,生长季热量前期较高,后期部分月份略有不足。
b.夏季 降水全省接近常年,部分地区降水偏少,降水集中在7~8月。气温全省大部分地区接近常年值,7~8月有明显阶段性低温。
c.秋季降水全省接近常年,基本呈东多西少的局面。气温正常略低,全省平均比常年低0~0.2℃,并且明显低于近几年,初霜大部分地区略旱。
2 农业气象年景展望
利用气象资料,综合上述短期气候预测结果分析认为2008年热量基本够用,降水正常,总体气象条件接近常年,好于干旱的去年。影响全省农业生产的主要灾害是春旱、夏季阶段性低温和病虫害,农业生产为平偏丰年(与近5年平均比较)。
3 农业气象灾害预测分析
b.阶段性低温。预测全省7~8月将发生阶段性低温,对作物生长发育有一定不利影响。
c.局地可能发生不同程度的病害或虫害。
d.局地有冰雹、大风、暴雨、洪涝等突发性灾害发生。预测降水主要集中在7~8月,易发生局地短时洪涝灾害。"
4 气象条件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分析
a.播种期全省主要农区的大部市县封冻前耕层土壤处于干旱状态,底墒较差,加之预测2008年春季大部农区降水偏少,因此2008年春播期可能出现明显干旱,主要旱区位于西部,松嫩平原西南部旱情尤其严重,对小麦和大田作物适时播种不利,且影响播种质量。其它地区墒情适宜,有利春播正常进行。
b.大田生长期 夏季气温正常,热量基本够用,但7~8月有明显低温时段,对作物生长不利降水主要集中在盛夏,可能导致局地发生短时洪涝灾害,对作物生长发育产生不利影响。
c.灌浆成熟期 秋季气温正常略低,且明显低于近几年,初霜大部分地区略早。整体来看,气象条件对作物子粒灌浆成熟不利。
5 农业生产建议
a.建议农民朋友要建立防灾减灾意识,化被动为主动,克服麻痹思想,增强科学种田意识,积极参加大型科技普及活动及科技培训,精心做好备春耕工作,精选种子,提早检修农机具,抓住有利天气进行整地、耙地、送粪。
b.建议旱区尤其是西部要做好抗春旱、保春种工作,以保墒、增墒、抢墒为重点,力争一次播种保全苗。另外,由于2007年全省发生严重的夏季干旱,降水异常偏少,水库蓄水不足,水资源短缺,对水田生产极为不利,因此稻区应加强水利设施建设,合理利用水资源。
c.各地要参考气候预测,充分考虑当地作物生育期热量状况来选择作物品种,防止越区种植,切记不能把2007年的热量作为参考来选择品种,因为2007年是罕见的高温少雨年份,2008年的热量将不如2007年,建议各地将早、中、晚熟品种进行合理的搭配,以达到高产高效益的目的。
主要栏目
地震工程与地震监测
土木水利工程
岩土工程
3.农业重大气象灾害监测预警与控制技术研究刘玲,吴东丽,LiuLing,WuDongli
4.人工影响天气关键技术与装备研发石爱丽,ShiAili
5.灾害天气精细数值预报系统及短期气候集合预测研究陈贤,ChenXian
6.雷电防护标准体系建设关键技术研究孟青,MengQing
7.光合遥感-水分胁迫作物估产技术在华北地区的推广应用张佳,ZhangJiahua
8.北方草原蝗虫气象监测预测服务系统推广应用白月明,BaiYueming
9.中尺度灾害天气分析与预报系统(RAFS)首次在全国天气会商中亮相王德英,WangDeying
10.沙尘暴数值预报技术取得新进展刘洪利,LiuHongli
11.2008年我国南方暴雨野外科学试验(SCHeREX)王德英,WangDeying
12.雷电对电子设备的破坏效应及其防护试验研究孟青,MengQing
13."世界屋脊"青藏高原及东缘新一代气象综合观测系统与预警平台建设丁国安,DingGuoan
14.我国机载下投式探空飞机首次试飞和试投放探空仪取得成功王德英,WangDeying
15.2008年度极地大气科学考察陆龙骅,卞林根,张东启,逯昌贵,LuLonghua,BianLingen,ZhangDongqi,LuChanggui
16.中国气象局温室气体在线观测项目工作进展周凌晞,ZhouLingxi
17.人工影响天气综合业务平台一期建设石爱丽,ShiAili
18.大气成分(沙尘暴)观测站网运行评估与仪器标校张晓春,ZhangXiaochun
19.GRAPES全球系统的研发进展陈贤,ChenXian
20.灾害天气国家重点实验室奥运气象服务胡绍萍,HuShaoping
21.奥运期间CMAQ-ASM模式源同化技术大气环境保障服务丁国安,DingGuoan
22.2008年奥运会减排期间北京地区降水酸度监测及成因探讨侯青,HouQing
23.雷电临近预警预报技术的业务应用孟青,MengQing
24.人工影响天气中心在北京奥运气象服务中表现突出石爱丽,ShiAili
25.中国农业气象服务典型案例总结马玉平,MaYuping
26.国家发改委正式批准"我国温室气体监测分析系统建设实施方案(一期)"立项周凌晞,ZhouLingxi
27.十五攻关项目"人工增雨技术研发及集成应用"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石爱丽,ShiAili
28.2008年我国南方暴雨学术研讨会在京召开王德英,WangDeying
29."中国人工影响天气事业50周年纪念大会暨第十五届全国云降水与人工影响天气科学会议"成功举办石爱丽,ShiAili
1.我国南方致洪雨监测与预测的理论和方法研究王德英,WangDeying
2.中国大气气溶胶及其气候效应王亚强,WangYaqiang
3.农业重大气象灾害监测预警与控制技术研究郭建平,霍治国,张佳华,刘建栋,GuoJianping,HuoZhiguo,ZhangJiahua,LiuJiandong
4.人工增雨关键技术与装备研究房文,石爱丽,FangWen,ShiAili
5.灾害天气精细数值预报系统及短期气候集合预测研究陈贤,ChenXian
6.GRAPES全球预报系统的建立及试验工作进展陈贤,ChenXian
7.北极苔原和海冰地区边界层物理过程观测研究陆龙骅,LuLonghua
8.奥运会雷电监测和预警系统关键技术研究张义军,ZhangYijun
9.我国东部春季土壤湿度影响夏季降水左志燕,ZuoZhiyan
10.中国农业气象灾害监测预警系统建设马玉平,王石立,MaYuping,WangShili
11.RAFS系统在华南中尺度观测与应用试验基地成功进行准业务运行高梅,王德英,GaoMei,WangDeying
12.国家大气成分本底观测研究台站体系建设周凌晞,ZhouLingxi
13.中国气候观测系统工程设计中国气《中国气候观测系统实施方案》设计编写实施办公室,CAMSDesign,EditingandImplementationOfficeof"ImplementationPlanofChinaClimateObservingSystem"
14.中国综合地球观测系统10年规划设计与国际中国气《中国气候观测系统实施方案》设计编写实施办公室,CAMSDesign,EditingandImplementationOfficeof"ImplementationPlanofChinaClimateObservingSystem"
15.灾害天气国家重点实验室通过科技部组织的建设期验收胡绍萍,HuShaoping
16."我国新一代多尺度气象数值预报系统"喜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陈贤,ChenXian
17.2007年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决策气象服务工作成绩显著孙效功,SunXiaogong
18.2007年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实现新突破/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2007年度发表SCI(E)、EI、CSCD期刊论文/2007年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获得科技奖
19.大气成分业务进展张晓春,ZhangXiaochun
20.人工影响天气业务建设项目进展石爱丽,ShiAili
21.大气成分监测评估系统即将推出系列本底值季报产品周凌晞,ZhouChunhong
22.沙尘数值预报与预报服务推广周春红,ZhouChunhong
23.酸雨监测评估、CAPPS-3和紫外线预报应用推广圆满完成赵艳霞,ZhaoYanxia
24.GRAPE_Meso系统改进并成功通过业务化升级专家论证陈贤,ChenXian
25.新一代天气雷达基数据的三维拼图和产品生成软件系统刘黎平,LiuLiping
26.生态气象观测资料质量控制、分析技术和应用研究姜朝阳,JiangZhaoyang
27.降水、烟雾滴沙尘等现象自动识别系统研制吕伟涛,杨俊,LuWeitao,YangJun
28.三维闪电探测系统研制董万胜,DongWansheng
29.宽带干涉仪闪电辐射源三维定位系统董万胜,DongWansheng
30.中国气象局人工影响天气中心成立石爱丽,ShiAili
31."北京大学与中国气象局大气水循环与人工影响天气联合研究中心"成立石爱丽,ShiAili
32.国际极地年南极大气科学考察陆龙骅,卞林根,逯昌贵,杨洁,LuLonghua,BianLingen,LuChanggui,Yangjie
33.大气成分中心为"好运北京"环境交通测试提供详细大气成分评估产品周春红,ZhouChunhong
1.气科院业务技术体制改革袁佳双,YuanJiashuang
2.灾害天气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进展王东海,WangDonghai
3.中国气象数值预报技术创新研究陈贤,ChenXian
4.农林重大病虫害和农业气象灾害的预警及控制技术研究王石立,霍治国,郭建平,刘玲,WangShili,HuoZhiguo,GuoJianping,LiuLing
5.首都北京及周边地区大气、水、土环境污染机理与调控原理丁国安,于淑秋,DingGuoan,YuShuqiu
6.中国气象应用网格杨学胜,刘永柱,陈德辉,YangXuesheng,LiuYongzhu,ChenDehui
7.人工增雨技术研究及示范石爱丽,姚展予,ShiAili,YaoZhanyu
8.GPS应用与大气三维结构监测技术研究刘晶淼,LiuJingmiao
9.CAMS云分辨模式系列的研制和应用胡志晋,HuZhijin
10.农业气象灾害(干旱和冷害)综合应变防御技术成果转化刘庚山,LiuGengshan
11.我国南方致洪暴雨监测与预测的理论和方法研究王德英,WangDeying
12.全球主要农作物产量气象卫星遥感监测和综合估产研究刘玲,LiuLing
13.北极苔原和海冰地区边界层物理过程的观测研究陆龙骅,LuLonghua
14.登陆台风及其暴雨的研究进展李英,LiYing
15.雷电防护标准体系建设的关键技术研究张义军,ZhangYijun
16."中国气候观测系统实施方案"设计进展于淑秋,施晓晖,王继志,YuShuqiu,ShiXiaohui,WangJizhi
17.大气成分观测与服务中心的主要进展周凌晞,ZhouLingxi
18.GRAPES业务化进程:GRAPES在国家气象中心2005年汛期预报工作中表现出色陈贤,ChenXian
19.固城生态气象综合观测试验站建设刘晶淼,LiuJingmiao
20.新一代天气雷达及其遥感新技术应用研究刘黎平,LiuLiping
21.可移式激光多普勒雷达刘黎平,LiuLiping
22.FNP-1新型净全福射表华创升达,HuaTronSoundingHigh-TechDevelopmentCenter
23.FSP-1分光谱辐射表华创升达,HuaTronSoundingHigh-TechDevelopmentCenter
24.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博士后与研究生教育王赫,WangHe
25.2005年我院与三省一市气象局签署合作协议黄幸媛,HuangXingyuan
26.中日气象灾害合作研究中心(JICA计划)项目研究进展于淑秋,王继志,YuShuqiu,WangJizhi
1.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深化科技体制改革黄幸媛,HuangXingyuan
2.新一代气象数值预报模式系统研究开发取得丰硕成果薛纪善,陈德辉,陈贤,XueJishan,ChenDehui,ChenXian
3.我国重大天气灾害形成机理和预测理论研究倪允琪,NiYunqi
4.首都北京及周边地区大气、水、土环境污染机理及调控原理"973"城市环境项目办公室,ProjectOffice
5.中国气象数值预报系统技术创新研究徐国强,陈贤,XuGuoqiang,ChenXian
6.农林重大病虫害和农业气象灾害的预警及控制技术研究王石立,霍治国,郭建平,刘庚山,WangShili,HouZhiguo,GouJianping,LiuGengshan
7.人工增雨技术研究及示范姚展予,YaoZhanyu
8.海峡两岸及邻近地区暴雨试验研究刘品,LiuPin
9.中国气象应用网格陈德辉,杨学胜,张卫民,ChenDehui,YangXuesheng,ZhangWeimin
10.我国登陆台风灾害的监测及预报技术研究项目办公室,ProjectOffice
11.我国西北地区生态气候环境监测预测方法研究项目办公室,Projectoffice
12.华北农业干旱和东北作物冷害监测预报研究郭建平,GouJianping
主管单位:江苏省地震局
主办单位:中国灾害防御协会 江苏省地震局
出版周期:双月刊
出版地址:江苏省南京市
语
种:中文
开
本:大16开
国际刊号:1672-2132
国内刊号:32-1695/P
邮发代号:
发行范围:国内外统一发行
创刊时间:1981
期刊收录:
Pж(AJ) 文摘杂志(俄)(2009)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2008)
核心期刊:
期刊荣誉:
Caj-cd规范获奖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