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4-08 11:47:41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高职体育教学论文,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2)高职体育教学方式落后。高职体育教育依然存在"理论教学-示范-练习-考核"的传统教育模式,没有贯彻现代教育中有效教育和兴趣教育的教学方法。这样的情况已经显示了高职体育教学的失败。在高职体育教学过程中,没有很好的教学方式,一旦进入练习阶段,主要依靠学生的自觉,不能很好地将课堂教学和练习有机结合起来。体育课上,学生自由散漫,这样的教学情况是很悲哀的,达不到教学目的,学生在必要的体育学习中缺少锻炼的机会。
(3)师资力量不足。很多高等职业学校对学生的体育教学不重视,师资力量不足,师生比例失衡。体育教师的任务极为繁重,挤占了体育教师教学研究、调研和学习的时间,也影响了高职体育教学的推陈出新,因为体育教师的精力都用在了实际工作上,自然就缺少了教学创新。
2我国高职体育教学的几点思考
(1)我国高职院校要逐步增加体育教学改革的资金投入。资金投入事关高职体育教师师资力量的壮大、体育教学设备的更新,所以,加大体育教学改革的资金投入可以为高职体育教学改革提供必要的条件。
(2)广大高职体育教师要迅速转变教学观念。观念的变化是教学改革的源泉。在高职体育教育改革中,首先要做到转变当前教师和学生对于体育教育的观念,让教师重视自己的工作,让学生重视体育的学习,高职的体育教育不仅仅是为了素质教育而开设的,而是为了学生能够拥有一个健康的身体、良好的状态投入到学习工作所开设的,也是培养高等职业学校的学生工作能力的一部分。"身体是革命的本钱",没有一个好的身体,就无法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
(3)在体育教学内容的选取上,要结合学生所学专业,精心设计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即根据学生所学的专业,将传统体育、娱乐体育、健身体育有机的融合到一起,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原则。体育教师在研究体育教学方法时应遵循体育教学原则与人类认识的一般规律,循序渐进,应根据体育教学内容、教学重点和难点、内容的主次、学生的运动水平和接受能力的差异;应因材施教、区别对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使学生能够积极参与体育锻炼,补充知识,增强能力;根据体育教学的特点科学合理的进行讲解、示范和练习,启发和诱导学生。教学方法的选择应该具有突出的目的性、教育性和科学性。
(4)高职院校要改革、创新体育教学评价体系。在对学生体育成绩评价中,要做到全面、科学、公正,这样才能清晰的反应出学生体育的真实水平。所以,学校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一套适合本学院学生发展的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同时在体育教学开展过程中要充分发挥评价体系的导向作用,给予学生积极的引导,同时根据学生的不同差异,学生的学习态度、学生的进步速度给予科学、公正的评价。
2高职体育教学改革该还应该从教学方法入手
以此来实现素质教育理念的根本性落实和贯彻以往的高职体育教学往往是注重教师的讲解和课堂讲解,对于学生积极性和主动性以及实际落实往往是不够的。事实上,对于学生们在体育教学中的引导和激发应该是最为重要的理念之一,教师们就需要充分开发和激发学生们的自主学习体育项目的乐趣和积极性,从而追求高职体育教学的最佳效果和收获,将体育教学中的“寓教于乐”融入其中,从而激发学生们的潜能和素质教育内涵。具体来说就是:第一,根据学生们的专业特点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学方法选择,以此来满足学生们今后从事职业工作对体育技能的需求,以专业发展为原则,实践体育教学的内容和目标实现,更好地促进学生的专业发展。第二,突出高职体育教学中的健身性,并以此为原则进行教学方法的选择,充分体现出其健身性和娱乐性的结合,这是激发课堂活跃性和吸引力的重要手段,也是改变以往单调乏味课堂氛围的重要方式,使得学生们可以在体育教学中获得健身效果、娱乐效果以及激励效果。可以说,高职体育教学的本质并不在于所传授的体育知识和理论内容,而是在于对于学生们主动性、积极性的激发和不断鼓舞,从而最终唤起其终身体育锻炼的兴趣性。第三,在高职体育教学中可以积极采用健身效果较好的循环练习法和健身处方法,并辅以娱乐性较强的游戏法、竞赛法、情境教学法等,并通过具有激励作用的表演评比法、分级达标法等方法,一起来达到良好的体育教学效果,从而实现素质教育的实践和落实。可以说,这样安排既能避免高职体育教学内容的枯燥,又能突出高职体育教学的个性发展和全面发展的特点,并且可以使得学生们在今后的就业中受益。
随着社会教育的发展,我国在教育制度的制定和改进上做出了许多实质性地突破,但许多职高体育教师的教学观念仍然落后。有一些地区的职高体育课堂甚至大多都是理论教学,很少进行室外教学活动。这样的体育课堂完全忽视了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学没有成效。
2.教学方式仍然落后
当前职高的体育教师中有相当一部分都是体校大学毕业生,都经受过严格的专业的体育技能训练。这些教师在实际教学中过于重视体育技能的培养和理论的教学,这就使得体育课堂缺乏趣味性而倍显单调。在这样的课堂上,职高生的学习热情受到了压制,他们被动地完成教师所下达的学习任务。久而久之,职高生对体育课就失去了原本应有的热情洋溢的“主动性”。
3.体育器材缺乏、体育设施更新慢
近年来,随着国家对体育教育事业的资金投入,使得职高的体育教学的硬件和软件都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更新,教学内容也因此丰富多彩,但这远远没有达到实际上的职高体育教学的需求。很多职高体育器材的购买还没落到实处,体育设施也没能及时更新,很多课程项目上,教师只能口头表述而无法进行具体操作演练。
4.升学班的体育课受冷落
在职高学校,仍有一部分学生要升学,由于高考分数不计入高考总分,学生在体育课上无精打采,有的职高在高三时甚至取消了体育课。在高考指挥棒的影响下,体育课不受重视是难免的。5.体育教师的文化素养有待提高传统意义的体育教师在人们的眼里就是能跑会跳就可以了,不需要太高的文化素养。但事实上,真正优秀的体育教师是全面发展的人才,除了体育运动能力超强外,还需要更好的文化素养。体育教师在这样教学环境下,时间久了,对自身的文化要求也逐渐降低,这不利于对学生的全面引领。所以,职高体育教师的文化素养亟待提高。
二、当前职高体育教学的对策分析
针对上述现状,职高的体育教学应该重新定位,应该进行一番改进与完善。本人作为一名职高体育教师,有着十年的从教经验,试图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对策的研究:
1.提升体育教师的自身修养
一个教师的教学理念能够改变学生的一生,体育教师同样应重视这一思想。一个优秀的体育老师必须要具备良好的品德,要以自身良好的修养去影响正处于人生观、世界观形成期的职高生。首先,教师要严以律己,同时对学生要求严格。晨操、课间操、体育课堂、课余训练等各项训练时都要对学生严格要求,使学生认真对待训练且活动时做到井然有序。其次,教师对待学生要一律平等,公正公平,了解和掌握每一个学生的特点,引导和鼓励学生投入体育活动之中而不是强制。再有,教师还要注重教学能力的培养和管理水平的提高。
2.转变体育教师的教学理念
体育教师在理念上要从被动的执行者向课程的主动参与者和创造者转变。教师不要拘泥于固有的教学内容和形式,要敢于大胆地尝试,不断地创新,从学生的兴趣和个性去选择、不断调整自己的教学思路,从而不断改进符合实际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
3.职高体育器材的购买与保管
由于各地区经济不同、文化发展有差异,不同的学校体育器材设施配备水平不同,体育场地器材配置也不平衡。当然地方政府有计划地投入资金合理采购器材是必要的,但完全依靠国家投入大量的资金建设职高学校体育的场地设施等是不现实的。因此,有条件的职高要从实际出发,采取多种渠道来解决学校体育场地器材紧张的难题。同时,学校要指定专人对器材进行管理与维护。
4.教师合理地筛选体育教学内容
在职高的教学中,体育课程设置比重较小,一般情况下每个班级体育课每周两节。因为职高里有的班级有升学任务,所以个别的校领导或者班主任并不重视体育课的教学,有的任课教师甚至“抢夺”体育课。事实上,应该保障学生的体育课时数,每周不得低于两节。因为,只有强健的体魄才能更好地为学习文化知识服务。
5.体育教学要严抓常规
2多媒体教学在高职体育教学的应用
2.1利用多媒体教学激发学生对体育的学习兴趣
高职学生对传统体育教学的形式已经产生厌烦情趣,多媒体教学能够直观展示各种体育技巧,从根本上改变传统体育教学模式。根据高职学生的心理特点,教师可以选择一些学生感兴趣的多媒体课件。比如对于篮球来说,大多数男生都对篮球情有独钟。教师可以先去NBA球星的比赛视频,各种运球过人、行进间传球、标准投篮姿势等,学生在学习篮球知识的同时还能观赏世界顶级篮球赛事,并学习到喜欢球星的篮球技巧。对于女生而言,教师可以选取一些体操类视频,特别是健美操。所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多媒体教学能够帮助学生培养对体育的学习兴趣,做到自主学习。通过这些多媒体视频教学能够帮助学生掌握扎实的基本功,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2.2利用多媒体教学突出教学重难点
受限于年龄以及专业的不同,教师不可能涉及体育的各个领域,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对一些不擅长的动作难以进行亲身示范。通过多媒体教学,教师可以将一些难以示范的动作剪辑下来,通过多次播放让学生掌握动作要领,从而提高学生学习效率。利用多媒体教学能将理论结合实践,绘声绘色的教学方式让难点内容变得简单化。相比于传统教学,多媒体教学更注重细节的变化,通过对各个动作的缓慢播放以及某个动作的固定,让学生清楚看到动作的整个过程以及每个细节,并对不清楚的地方进行回放,真正做到360度无死角观察,克服体育技能重难点学习。
2.3利用多媒体教学确立学生主体教学的位置
传统体育教学教师是绝对的主角,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负责发号施令,学生根据教师的指令进行一些动作的练习。通过多媒体教学能够彻底改变这种模式。学生通过多媒体播放的教学细节掌握基本的运动要领,再在进行自由练习。有了多媒体教学的参与,教师则被完全解放,不必将心思完全放到教学过程中,而是专心纠正学生在练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学生在学习基础知识和自行练习体育技能,并与教师进行互动,及时向教师请教,提出自己对一些问题的看法,真正实现自主学习。
2.4利用多媒体教学激励学生
在多媒体教学中,最有效的激励措施就是通过多媒体播放优秀学生的视频以及照片。例如,女生在健美操练习中,将表现优秀学生的联系过程拍摄下来作为示范,供其他学生学习。以此鼓励取得优秀学习成绩的学生,同时还能激励其他学生努力提高自己的体育技能,高职学生所处的年龄段的心理特点决定了不甘落后于人,希望能表现自己,因此这种方法能够激励高职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争取让自己的身影出现在多媒体课件中、
体育,不仅仅是体育,正如“登山者攀登的不是高山,而是自己的理想。”《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以下简称《纲要》)明确指出:“体育课程是寓促进身心和谐发展、思想品德教育、科学文化教育、生活与体育技能教育于身体活动并有机结合的教育过程。”从这个角度而言,高职高专教师应在发展学生身体素质的基础上,营造浓浓的人文气息,体现出“永不言败、永不停歇、坚忍不拔、真诚宽容”等人文精神。换言之,教师除了分数、考试、排名、荣誉之外,应该试着去设想另一种“新的期待”及其应有的“突围”。
一、以“健康第一”为理念――多一些有营养的“维生素”
《纲要》指出:“紧扣课程的主要目标,把‘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作为确定课程内容的基本出发点。”何谓“健康第一”?显然,绝不是“无病即健康”,“健康第一”也不是“快乐第一”。这里的“健康”至少包括生理健康、心理健康、道德健康、社交健康等多个层面。既然强调这样的理念栖息于多重理论视阈的框架之上,那么学校或教师就有必要从多个层面或视角予以突破。比如,体育课程目标制订必须涵盖生理上、心理上和社会上多个层面;体育课程结构的设置必须以人为本、注重个体差异;课程组织体系应该重个体、重情感、重多维度的熏陶和培养;评价体系更应该从多方面多角度入手,并且特别留意学生内在的真实状态――从学生的可塑性、差异性和成长性方面给予积极的评价,以此构建富有成效和生机勃勃的高职高专体育课堂。
对于刚刚入校的高职高专学生,应该多一些针对性较强的“维生素”。这一阶段的学生年龄一般为18~23岁,正处于身心易变时期,学习、生活、心理的适应性和耐受度差。鉴于此,教师在教学时应该有的放矢、因人而异。比如,要注重体育教学中难和易的搭配,注重学生运动目标的调整,学生自身所长和所短的分析和调整。
《纲要》指出:“独立制订适用于自身需要的健身运动处方;具有较高的体育文化素养和观赏水平。”这里的“运动处方”是学生的运动参与目标,即学生能参与即可。同时是“适用于自身需要”的,所以,更切合个体生命的真实状态。
二、以“人文生态”为基点――多一些精神“呼吸”
谈到体育教学除身体素质的其他功能,就不能不谈到体育课堂人文生态。所谓“课堂人文生态”自然是从精神层面而言的。帮助福坦莫橄榄球队连续多年夺冠的教练、传奇式的领导专家万斯・朗巴蒂说:“我曾被击伤,但没有战死。我躺在地上,流血喘息,然而我站了起来,重新回到赛场。奖杯可能在一段时间里不在我们手上,但是冠军的心态、精神和灵魂永远在我们心中荡漾。”的确,心态、精神和灵魂才是体育精神真正的内核。当我们立足体育技能的同时,在学生心灵的土壤中种下“责任、利他、团结、正义”等精神种子之时,学生的内心必然是丰满的,精神世界必然是清新美丽的花园,而不是乱石岗。
如果我们深刻地考察当前的高职高专体育教育,则不难发现,很多教师已经试图以人文为支点寻求一种平衡(这里的所谓“平衡”自然是针对过分重视技术教育而言的)。一些体育界的先行者在凸现人文精神、体现人文关怀方面已经走到了前面。比如,习惯于根据学生的身体状况“量体裁衣”而不是“赶着鸭子上架”,习惯于平等对话而不是居高临下,趋向于让规则“说话”而不是权威“说
话”……正如陈焕然所说:“无论在哪个行业,决定一个人是不是高手的根本因素都不是技术,技术到了一定程度,大家都是一样,能分出高下的是人的心――爱心、信心和责任心”。
三、以“一专多能”为目标――多一些有选择的“行走方式”
《纲要》指出:“教学内容应与学科发展相适应,反映本学科的新进展、新成果。要以人为本,遵循大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兴趣爱好,既要考虑主动适应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也要考虑主动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为学生所用,便于学生课外自学、自练。”所谓“主动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是指我们的眼光要高一些、远一些,不要让眼前“利益”遮蔽了大体育的“视阈”。说到底,要为学生打开世界之窗,正所谓“外面的世界很精彩”,如此才能主动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国家体育课程标准提出“多能一专,复合型人才”等培养目标。为此,高职高专体育教师要为学生提供多样化、多元化的发展菜单。在国外,一些发达国家如美国、韩国、澳大利亚等将“野外生存生活能力”作为一门课程,并视为青少年提高生活技能的渠道。这样的课程不仅强调健身性、挑战性,更注重终身性和实用性,应该说,这样的设置其实是在“理论”与“实践”之间寻找到了一个“折中”的落脚处。学生如果能经常“浸泡”在这样的落脚处,其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的提高是不言而喻的。英国高校教育从心理学、生理学、社会学、运动生物力学和生物化学出发,构建了侧重于实践的活动模式,还有让师生窃喜的体育俱乐部活动。目前,适合各大高校开设的俱乐部课程有:田径、球类、武术、健美操、形体、体育舞蹈等课程。这种多学科糅合的方式不仅能给学生多种“精神钙质”的营养补充,而且能为学生将来就业选择的“多样化行走方式”奠定基础。总之,一个严肃的问题,一个重要的课题――为心灵“去蔽”,为精神“除壅”,已经摆到了高职高专体育教师的面前,现在已经到了深刻反思并赋予实践气魄的时候了。能否努力给学生更多的人格和精神支撑,一切有赖于每一节课堂气氛的生成与升温,有赖于每一个运动场人文生态的重构与弥漫。
中英语课堂教学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着每位学生的考试成绩.要想学好高中英语,需要在教师的帮助下认识到学英语的必要性,用正确的态度对待英语学习,最重要的是要用科学的方法指导学习。本文变如何提高高中英语教学质量谈谈自己的认识。
1.多措并举,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高中生活泼好动,影响他们学习的因素更是多种多样。相对于智力来说,兴趣和爱好更能促进学生勤奋学习,它是学好英语的首要条件。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注意创设情境,给学生实践的权利和机会,做到兴趣活动育才能、培养兴趣露才能、创造条件展才能,使兴趣、才能、成果紧密结合在一起,让学生置身于一个生动活泼、充满情趣的学习氛围中,体会用另一种语言表达的喜悦,从而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运用英语的浓厚兴趣。一是教师要热爱自己的事业和学生。要把自己对英语、对生活的爱和理解传授给学生;要把自己最真实、最美丽、最健康、最阳光、最富有激情的东西展现给学生、感染学生,让其产生共鸣,从而激起他们内心深处对语言、对生活的热爱和激情,从 而转化为学习动力。二是改革传统的教学手段,将教材所设置的情景生动形象地表现出来。声音、文字、图像等直观手段,可以化静为动,化难为易,调动学生积极性,使其在具有游戏性、趣味性、探索性、竞争性等各种活动中获得乐趣,增长知识。三是对学生进行成功教育,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心理学家研究表明,一个人只要体验过一次成功的喜悦,便会激起无休止的追求意念和力量。教师要充分利用学生的成功愿望,在课堂教学中争取让每个学生都能得到成功的体验,使每个学生快乐地学习。
2.加强口语训练,创设良好的英语学习氛围。外语的学习语言离不开环境。但学生在学校接触真实英语语境的机会非常有限,学习的主要场所就是课堂。作为英语教师,要在完成教学任务的基础上,给学生提供足够的口语训练的时间,要让学生进行语言实践,充分利用教材的优势,组织并设计好各种口语活动,创设一个近似自然的语言环境。创设与生活相关的情境进行对话,如聚会、拜访、打电话、看病、购物、体育活动等,使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把生活引入课堂,再把课堂上所学到的知识延伸到生活,这样学生无时无刻不在感受英语,锻炼英语,突破口语屏障,在乐趣中学习,在娱乐中获益。
3.打好基础,让学生善于模仿。英语的学习,具体来说,首先是一种模仿。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通过播放录音、影像资料等手段,让学生充分接触真正的英语,让学生在听、说的过程中模仿英语的发音。要刻苦模仿.掌握好每一个音节。要突破语音关,先要搞清单个音素的发音方法,在此基础上把握连读、弱读等语音现象,进而练习语调和节奏。练习时最好模仿原声录音,有条件的还应录下自己的发音,与原声进行对比,这样容易发现自己的不足。纠正发音是一个枯燥的过程,但唯有耐心、细心和恒心,不断地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才会有进步。
4.坚定信心,激励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学习一门语言,是一个缓慢、长期的过程,需要在听、说、读、写、译方面付出辛勤汗水。越学到后面越需要更多的努力,越需要挑战毅力。在这个过程中会遭遇无数次的失败,承受许多压力。比如记一个单词,背了很多遍都没有记住,最后花了好大的功夫终于勉强记住了,可没隔几天又忘得无影无踪。一次次的失败,带给学生极大的失望。此时此刻,学生最需要的不是老师的专业知识或者一道题的标准答案,而是点亮他们心中的希望,用精神去感染他们,用希望去激励他们坚持下去。帮助他们明确目标,懂得失败是成功之母的道理;帮助他们建立自尊心,树立信心,从而更积极地再次投入到学习活动中去。
教学质量是一个学校发展的关键,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对于我们职业教育更是重中之重的问题。我们职业教育目前正面临着由招生困难、生源质量差,导致教学质量差、就业难度大、招生困难更大、生源质量更差的恶性循环。所以,如何提高职业教育的教学质量是关系到职业教育进入良性循环的关键和核心问题。因此,在教学上,我们应转变教育教学观念,以市场为导向,以就业为目标,以提高专业素质为突破口,突出技能培训和实践教学环节,以进一步适应用人单位需要,培养实用型中等专业人才。
一、突出职业教育特点,转变观念,以培养实用型中等专业人才为目标,改革课程设置,更新教学内容
学生基础差、课程难度大是目前职业学校教学质量差的一个原因。因此,在教学中我们应该以培养学生综合素质为中心,进一步转变观念,以适应生源质量的变化,按照“宽基础,活模块”、“培养一专多能人才”的教学思想,及时调整教学计划,对课程设置、教学内容进行改革,以“减数理,增基础,强专业,重实训”为指导思想,精选教材与教学内容,制定合理的教学方案。如对某些教学内容在不同课程中交叉重复存在、某些内容难度过大但又对专业技能是必不可少等问题,就需要将其教学内容重新组合,删除重复内容,简化难度过大的内容,优化重组知识结构,构成教师易教,学生易学的系统知识框架。在教学中突破难点和关键点,在系统和全面的基础上。达到优化教学的目的。
二、推进现代化教育技术的应用,改进教学方法和手段,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相同的教学内容,由于教学方法不同,学生学习的兴趣也会有所不同,教学效果也当然不同。根据职业教育学科内容抽象、实践性强、学生基础差、课程难度大的现象,在课堂教学中应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在研究式、启发式、互动式教学的基础上,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如建造多媒体电化教室、多媒体计算机网络教室、语音教室、电工电子实验室全套设备、实训车间等一批现代化教学装备,这样会大大提高教学质量。
(1)在教学方法要实行“六改”:一改“满堂灌”为“启发式”;二改“单纯传授知识”为“重视能力培养”;三改“教师主体”为“学生主体”;四改“单一课堂教学”为“课内外结合”;五改“单学科教学”为“多科综合教学”,“坚持理论教学”与“实验实习相结合”,以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动手能力;六改“单一笔试考核”为“笔试、口试、技能测试相结合”的考核方法,按课题、按知识点进行考核。
(2)在考核方法上,注重能力考核。由于各门课程的特点不同,对学生的能力要求也有所不同,课程考试的方法也要有所不同。因此,应制定一套旨在考核学生综合素质能力的多元制综合考试机制。这种新型考试,形式上采用闭卷与开卷相结合,内容上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方法上采取考动笔、考动口、考动作相结合,从不同角度和层次对学生的基础理论、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进行全方位的综合测试。如德育课考试由闭卷考试改为开卷考试。这种考试方式虽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学生的压力,但是并未降低对学生考核的要求,在题型上体现综合能力的考核。例如,实践性较强的专业、科目考试既有理论考核,又有技能考核,理论考核占30%,技能考核占70%,注重体现了学生综合能力的考核。
三、努力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
课堂教学是师生双边的活动过程,教师的“教”是为了学生的“学”。优化课堂教学的关键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积极引导学生最大限度地参与,让学生动手操作、动眼观察、动脑思考、动口表达。因此,教师必须强化学生的参与意识,主动为学生参与教学过程创设条件、创设情境。为此应做到以下两点。
(1)教案的设计要符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周密地考虑到自己所讲的知识将会在学生的头脑中得到怎样的理解,并根据这一特点来确定教法,力争达到教与学的统一。尽量用学生熟悉的生活现象去解释概念,要切合学生的实际,才能引起他们的兴趣。
(2)控制课堂上学生的注意力。职业学校的学生大多基础比较差,对学习没有兴趣,注意力不集中。为了激发学生的兴趣,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教师在课堂上应保持一种生动的教学气氛。只有生动,才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才符合学生的心理特点,使他们感受到学习的乐趣。一切方法,只要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兴趣,有利于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都应该采用。另一方面,必须根据课堂上学生的知识反馈和思维活动情况灵活地选择教法。这就需要教师在课堂上不但要注意知识的讲授,更要密切注意学生的思维进展情况。学生的参与欲望是一个不容忽视的凶素,而学生的认知冲突是学生学习动机的源泉,也是学生积极参与思维学习的原因。所以,教师在教学中要不断设置认知冲突,激发学生的参与欲望。此外,还应而向全体学生,尽可能地让每个学生都参与到整个学习活动中去,同时,又要注意学生个性的发展,这是大幅度提高教学质节的前提。总之,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创造良好的问题情境和学习氛围,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的整个过程中。
四、优化实训教学,提高实训效率
(1)科学合理地划分课程类型。教务处设计课程要讲究科学性,优化课程设置的配套组合关系,形成合理的知识结构。同时把实践作为一门独立课程,改变以往实践教学仅为验证理论,为理论教学服务的状况。
(2)制订独立的实践教学计划。目前,实践教学计划与理论教学计划是合二为一的,并且实践教学计划在整个教学计划中占据次要地位,这不利于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应根据不同专业能力的构成,制订以能力形成为目标的实践教学计划。实践教学计划的主要内容应包括:通过实践教学,在能力上应达到的水平、教学内容、课时、教学方法和手段。这样就明确了各实践性教学环节的目的要求,便于实践性教学环节的组织与实施,从而保证实践性教学的效果,真正突出实践教学的地位。
(3)继续调整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课时比例。学生专业技能的形成必须有相应的课时作保证,这就必须对两类教学的课时比例进行调整,增加实践教学比例。增加课时的数量要视具体专业而定,对于能力要求高且比较复杂的专业,实践课与理论课之比可定为6:4,对能力形成相对比较简单的专业,实践课与删论课之比可定为4:6,其他专业实践课与理论课之比定为5:5。
(4)重视实习课常规管理工作。教务处必须对各类实习课的训练内容做出明确的规定,认真编制实纲和实习计划;实习教师要认真负责,严格管理,实习结束时要批阅和指导学生的实习报告,进行考试,评定成绩。实践证明,明确的实习要求、具体的实习岗位、适当的实践教学进度、可行的考核方法、高水平的指导教师队伍是实习成功的决定因素,也是学生实践能力得以提高的重要保证。
五、加强校外实训基地建设,提高学生专业技能
为了提高就业率,以就业推动教学、以教学推动招生,必须加强校外实训基地的建设。
(1)校外实训的必要性。高职毕业生的培养目标之一就在于岗位技能的培养,实现与就业岗位零距离,学生毕业后能马上适应工作单位的需要。而要达到这一目标,顶岗实习是必不可少的教学环节。对于这一点,学生也要有清醒的认识,他们要求尽早接触社会,尽早到工作单位去实习。虽然有些操作在实训中都已做过,但用于实际还要有一个过程,通过顶岗实习,可大大增强学生的实际工作能力,增加工作经验。
(2)建立校外实训基地的重要性。校内实训基地主要是对学生进行专业岗位群基本技术技能的培训。校外实训基地则是让学生直接参加生产和实际工作,进行现场培训。校内、外实训基地相辅相成,紧密结合,才能全面培养学生实际工作能力和综合素质。加强和企业的合作,建立稳定的校外实训基地,是实践教学的重要环节,也是高职教育的一个重要特色。如果没有稳定的校外实训基地,实习时问、实习内容、教学目标都无法得到保障。因此建立稳定的校外实训基地是完成教学计划的有力保障。
首先,建立稳定的校外实训基地,既能弥补校内实训设备和场所的不足,又能使学生真实地感受到实际工作氛围,通过锻炼,在实践中增长能力和才干。其次,对学生的就业可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通过实习,学生增加了实际工作经验,企业考察了学生,学生也了解了企业,很容易形成双向选择。这也是高职毕业生高于一般本科院校的原因之一。
1 人文教育在高职教育中的内涵
把人的全面发展为教育的中心即为人文教育,它是我国如今实行的科教兴国战略。把人才培养作为战略中的重要内容,是坚持以人为本实行全面协调的可持续发展的需要。注重人文教育,使学生的道德情操在教育中得到提升,让他们领悟人文精神。人文教育使学生的生活得到关怀,让他们从中学会关心体贴他人,使他们成为有知识、有文化、有素质的人才。
以人文本的理论渗透到高职体育教学中,即把学生看作是整个体育实践活动的主体,从而使学生个体的潜能与个性得到发展。教师设定教学目标时,要以人为本,要培养学生的个性与创造性。教师设定授课内容时,要重视对学生直接经验的获得。在教学的方法上,更要强调学生为主体让,他们选择适合的方法,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总而言之实施人文教育的基础和保证就是把学生当作教学活动的主体。这就要求在安排人文主义的健康课程时,要根据不同学生不同的学习风格选择教学的内容、学习环境及教学方法等。只有才使高职体育教学更好的体现出人文主义教学的价值观。
2 高职体育教学同人文教育相结合的价值体现
2.1 高职体育教学中人文教育的意义
人文主义是在人类历史发展过程中保留下来的一种核心精华,它是人类价值观中和谐、科学以及仁爱思想的集中体现,是社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在高职院校的体育教育中加入人文项目,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使学生更好地实现自我的人生价值。
2.2 树立起具有人本主义的学生观
在高职院校体育教学过程中加入人文主义教育,它的实现方式主要是以学生为主体,充分使不同学生的不同需求得到满足。在人文主义教育的基本思想的引导下,根据不同学生自身不同的特点来选择适合不同学生特点的教学手法来完成相应的教学任务,从而实现学生全面的发展。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主要求学生要积极主动的参与到教学的过程中来,根据自身特点,选定学习方法,并按照自己制定的学习步骤进行学习。
3 高职体育教学活动中应如何加强对人文教育的培养
3.1 落实人文主义的教学观念
在在高职体育教学的过程中落实以人为本的教学观念,就是要求按照不同学生不同的学习特点,来选择适合的学习的环境、教学的手段以及学习,从而实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只有这样才能使人文主义教育的价值观念渗透到高职体育教学中,从而人本思想的具体价值高职体育教学中充分体现出来。高职体育教学中把学生当作教育的中心与主体,教师通过充分了解每个学生的兴趣爱好、个人的认知特点以及相关的体育技能,对于不同学生不同学习风格进行掌握。要在高职体育教学中构建出人文主义教育的环境,这需要学校改进相关的制度、物质以及评价,这是使高职体育教学中人文主义教学得到实现与提高的基础和保障。
3.2 设置丰富的人文主义教学内容
要是人文教学在种植体育教学中得到充分渗透,教师需要通过充分了解每个学生的兴趣爱好、个人的认知特点以及相关的体育技能,根据不同学生不同的起始能力以及体育课程教学的特点和阶段,来加强入文主义教育的教学。进行体育课堂学习之前,学生对于体育人文主义的相关内涵和价值方面内容已经有所了解,这就是学生的人文主义素养。但是学生本身具备的人文素养以及对于体育教学中的人文主义价值观念的掌握理解,与实际的要求还存在着一定的差距的,因此教师应该从教学的角度构建好体育教学人文主义教育环境,切实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人文主义的教学内容应该丰富多彩,这样更利于扩大学生的人文视野。
3.3 尊重学生中存在的个体差异
人文主义就是要求以人为本,在教学过程中就是要以学生为主体。这就要求高职体育教师对充分了解不同学生不同的学习特点进,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从而根据学生的自身特点借助适当的教学手段,把人文教育渗透到体育教学中来,指导学生进行学习,加强学生对人文主义了解和认识,从而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要想使的学生们的人文主义素养得到提高,就必须尊重学生中存在的个体差异,根据不同学生们不同的特点,引导学生学习人文主义价值观念。
3.4 高职体育教学中人文主义的实施应当从各个方面做起
1.2体育教学资源现状体育教学师资力量不足。由于近年来高职院校规模不断扩大,在教学中往往有从事某专项的体育老师身兼数职教授其它项目,从而导致教学质量下滑和安全问题突出。体育场馆不完备,体育设施陈旧,存在着一定的安全隐患。很多高职院校由于体育场馆设施建设维护经费投入不够导致体育场馆不完备,运动场地器械条件较差,体育器材种类和数量非常少,可供学生实践的部分有限,并且起不到安全保护作用。
2引发安全事故的因素
2.1高职院校传统安全意识薄弱
2.1.1教师方面因素。现有的“以课堂为中心,以教师为中心,以教材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模式下,过分片面强调身体素质的提高和运动技能的形成,教学内容偏“竞技化”,忽略了学生的接受性和差异性,从而容易引发各类安全事故。教师作为体育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和管理者,对学生的体育参与活动起主导作用。由于安全意识薄弱,极易导致安全事故的发生。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教师没有充分备课,尤其是没有对每个学生的身体体质健康状况充分了解,以致所设定的运动项目、运动量、考核指标过于笼统,以一个标准来衡量所有学生的体育运动效果,不仅不科学,还可能对个别力不从心的学生造成身体损伤,甚至引发严重的人身伤亡事故。教师在引导学生做准备活动时,往往会流于形式,甚至干脆不做就要求学生进入剧烈运动,这是学生在体育课上出现肌肉损伤、韧带拉伤等事故的主要原因。另外,高校对体育教学不重视,在教学选择、课程安排方面比较随意,教师缺乏专业素养,课上不能准确把握运动量和运动强度,导致部分学生体力不支、疲劳过度、情绪低落。教师所做的保护措施不到位,保护时站错位置,事故发生时往往错过保护时机,使学生受伤。
2.1.2学生的安全思想意识严重匮乏。大部分高职学生在体育活动参与中会比较活泼和兴奋,自身的安全意识认识不足,而在活动中又偏偏喜欢冒险,对于一些具有危险性的活动也积极参与,这更容易引发安全事故。在对抗性的竞技活动中有的学生无法控制自身情绪,情绪失控时容易与其他学生发生语言或肢体上的冲突,甚至引起打架斗殴,引起重大的校园事故。尤其是在篮球或足球运动中,争强好胜的学生因不满比赛成绩,就可能与对方发生争吵,从而引发争斗。
2.2高职院校体育教学中安全教育的缺失安全问题是体育教学中不可忽视的一个问题,安全教育的作用是保护生命、保护健康、增进健康并能适应社会。但由于教育体制的不健全,教师普遍缺乏专业素养,部分教师还是“门外汉”,仅仅是国家课程计划的被动执行者。故各个高职院校重视体育生命安全的程度都不高,责任心也不强,导致高职院校体育教学中安全教育严重缺失。
2.3高职院校体育教学资源不够完善体育教学师资力量不足,从而导致教学质量下滑和安全问题突出。体育场馆不完备,体育设施陈旧,存在着一定的安全隐患。体育器材质量不达标,安装不牢固,所设位置不合理,日常维护与整修工作不到位,场地平整度差。比如,跨栏架破损、体操垫较薄等,这些都是威胁生命安全的潜在因素。
3实施安全教育的对策和安全事故的预防措施
3.1明确体育安全教育目标,培养教师体育安全意识和职责感作为体育教师,应该熟知《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能够以安全标准为前提合理设定体育教学目标。并且在教学过程中,要懂得引导学生掌握正确的技术要领,向学生说明可能带来人身伤害的危险动作,让学生明白应该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完成运动指标,并且教会其如何处理运动创伤或其他紧急情况。通过明确动作要领、安全知识和事故伤害,提高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提高对安全威胁的预见性。
3.2提高学生安全意识,重视体育安全教育学生的体质测验和医务监督是必须做的工作。在课堂教学中,教师首先要明确生命安全的概念,让学生提高事故防范意识。建档整理每一位学生的疾病史,在课堂教学中避免让身体条件不适宜剧烈运动的学生参与不适合的体育项目。针对学生的身体素质定期与家长沟通,避免教学中出现安全事故。
3.3根据体育教学规律科学安排教学内容体育教学有一定规律可循。运动前的准备活动非常重要,教师应该提醒学生注意这一点。一般可组织学生参与伸展体操、集中注意力练习或小游戏来使学生舒展筋骨。除此之外,也是告知学生对即将开始的训练项目做好心理准备。考虑到学生的接受能力,须遵循由简单到复杂的原则设定训练项目。除此之外,还要考虑场地和器械,学生所接触的体育器械由教师检查合格后再使用,目的是对学生加强保护,避免人身伤害事故发生。
3.4加强体育教学的组织与管理在体育教学的组织和管理方面,要求校领导和体育课任课教师有明确的法制观念,健全高职院校体育教学制度,组织体育工作者认真学习《教育法》、《体育法》和《教师法》。专设安全监督领导小组,在体育课教学中加强巡视,全程监控安全问题,由此形成一套长效机制,带动全校师生共同关注运动安全课题。
3.5完善体育场地设施参考《学校体育工作条例》和体育课运动项目购置体育器材,划定场地,确保与体育相关的活动顺利实施。校领导应该高度重视体育教学安全问题,在资金方面给予体育部以充分的支持,除了提供适合体育运动的场地以外,还应该强化场馆的改造或扩建工作。体育器材以及场地设施的建设管理工作,教育行政部门和各大高校应该重视起来,新购置的体育器材须配有质检合格证,场地设施由专人监管,尽量不在场地设施或器材方面出差错。
二、制定与学分制相结合的配套考核方法
体育的考试成绩结果应该实施教考分离制度,这样才能够利于高职体育的发展。由体育考核小组对学生进行成绩考核,建立统一题目,进行统一考试和评分,运用评分标准来对学生素质进行考核。而不再是任课教师直接对学生进行相应的考核,这样能够直观展现出教师的教育成果以及学生对体育掌握的程度。
三、在高职体育教学中实施学分制的优点
(一)有利于教学管理。学分制是一种灵活多样但又严谨的管理方法。对速发展的现今社会来说,越来越多的是对优秀人才的渴望,但怎样判定一个学生是否优秀,也就相应的成为了一个难题。而学分制的出现,就可以很快的解决这个难题,它的出现已经逐渐成为了高职院校用来评判学生的有效标准之一。而体育教学随着社会的发展已经形成了有规模的教育学科,自从学分制度的逐渐应用,体育教学也在不断地向学分制靠拢,并应用于教学之中。学校在学期期末,会对每位同学安排与之相对应的考核,并根据考核的最终结果为其加上学分。但是,一旦学分并未达到标准,就需要安排学生及时进行补考,对于补考无法修完学分的学生采取重新学习或者留级的措施加以处理。
(二)提升学生的自身发展。学分制是一种相对简单的学习制度,在教学的过程中,要求学生只要能在规定的时间内,获得高于最低标准的学分就可以通过考试,并且可以利用其他时间去学习自身比较感兴趣的项目。学分制的教学模式已逐渐优于传统模式的教学,它的实行并没有让学生失去原有的专业知识,同时还可以学习自己所感兴趣的知识。
(三)可以提高教学质量。在学分制的选课过程中,不光能让学生自主选择所感兴趣的课程,还能提升学生对于学习的热情,从而将学习质量提高;同时在选课的过程中,学生还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老师来进行教学,大大加深了学生对学习的主动性,提升了学生学习的效率。
(四)利于人才市场的需要。高职院校为了能够满足人才市场的需要,实施学分制是必然的发展方式,学分制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学生发展的多样化。特别是对于高职体育的教学来说,很多的学生往往忽视了体育学习,对体育学习并不重视,但在学分制的作用下,学生能够积极的学习体育课程,逐渐投入体育学习中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