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监理体系论文模板(10篇)

时间:2023-04-08 11:47:45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建筑监理体系论文,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建筑监理体系论文

篇1

论文摘要:外墙防渗漏的质量好坏,直接影响到建筑物的使用效果,给人们的生活、工作带来一系列的烦恼。为了解决这个问题,需要从技术的角度分析渗漏问题的成因,抓住重点,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本文分析了建筑中常见渗漏部位的产生原因,并提出了一些纺织措施,以供参考。

为解决外墙的渗漏,在技术上曾经采用过各种不同的方法,大都是在防水层上进行考虑。由于外墙立面装饰功能的特殊要求,当采用柔性防水材料时,防水效果较好,也能抵抗外墙在温度变化下所产生的变形,但柔性防水材料外表的可装饰性较差,在其表面上做的抹灰,贴的瓷片均难以持久;当采用刚性防水材料时,如抹灰中加防水剂等添加剂,其防水效果也较理想,也能满足外墙装饰功能的需要,但刚性防水材料却无法抵抗外墙在温度变化下所产生的变形,容易出现裂缝。因此要解决外墙的渗漏问题,作者认为必须从根本问题着手,以墙体的自身防水功能为重点,找出渗漏隐患,对症下药。

一、常见渗漏部位及原因

⑴框架梁下与砌体交接处的开裂、渗漏。填充墙砌至接近梁、板底时,未能严格按规范要求操作,砌体一次砌筑到顶,因重力作用,砂浆挤压下沉,砌体产生一定变形,结合部位出现水平裂缝。

⑵外墙找平层空鼓、开裂、渗漏。找平层抹灰施工不规范,造成局部找平层空鼓、开裂、引起渗水。

⑶脚手眼渗漏。外墙抹灰时,脚手眼堵抹不严或堵抹的方法不正确,造成脚手眼部位抹灰层空鼓、裂缝。

⑷阳台根部渗漏。现浇砼阳台板与墙体连接部位由于温度变形影响,造成该处抹灰层出现裂纹,雨水渗入。

二、防治措施

1、抓好墙体砌筑质量

砌体质量是外墙防水的先决条件,砌体的水平缝、竖缝中的砂浆必须饱满密实,从根本上杜绝渗水通道;

(1)禁止干砖上墙

用干砖砌墙时,砖会吸收砂浆中的水分,砂浆很难铺摊均匀,砖缝砂浆不易饱满,砌体粘结性差,抗剪强度低,按照《砌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3-2002)规定:“砌筑砖砌体时,砖应提前1~2d浇水湿润”。因此,砖在砌筑前应浇水湿润,根据多孔砖、空心砖、轻骨料砼小砌块的吸水、失水特性,合适的含水率分别为:多孔砖、空心砖宜为10~15%;轻骨料砼小砌块宜为5%~8%。加气砼砌块施工时的含水率宜控制在小于15%(对粉煤灰加气砼砌块宜小于20%)。

(2)严格控制填充墙的沉缩裂缝

砌体与框架柱间的缝隙要用砂浆填嵌密实,框架柱中伸出的拉结筋要砌入砖缝中。当填充墙砌至接过梁、板底时,留出一定空隙,待填充墙砌筑完并应至少间隔7d后,再将其补砌挤紧。

(3)采用揉压法砌筑

采用揉压法砌筑,施工人员必须掌握揉压砌砖的技术,用“三一”砌砖法,即一铲灰,一块砖、一揉压的操作法砌筑。

2、堵塞墙体一切渗水通道

外墙装饰施工前,由专职质检员检查墙体上的空头缝、孔洞,填充墙上口的缝隙、门窗周边的缝隙和脚手架的穿楞洞等,并记录其位置和数量,安排有经验的技工按要求逐一堵塞。待检查合格后,方可进行外装饰施工。来源于/

(1)堵塞墙体的空头缝和孔洞

清除空头缝中酥松的砂浆,瞎缝要剔凿,宽度大于8mm,深度大于30mm。铲除脚手架穿楞洞中的砂浆。堵塞孔隙前先用水泥浆涂刷一遍,随即用掺10%UEA膨胀剂的1∶2.5水泥砂浆嵌补密实,深度大的孔隙要分层嵌补,每层厚度不大于8mm。施工脚手眼补砌时,灰缝应填满砂浆,不得用干砖填塞。

(2)填充墙上口的缝隙填嵌密实

框架结构的柱边、梁底缝隙处,先要削除灰疙瘩,洗刷干净,随即用干硬性1∶2.5水泥砂浆填嵌密实。

(3)处理好门窗周边的缝隙清扫门窗周边及接触处墙体,冲水湿润、刷水泥素浆一遍。随即用掺10%UEA膨胀剂的1∶2.5水泥砂浆分二次嵌塞,嵌好后外边留5mm深的凹槽,待外装饰完成后,缝内嵌防水密封胶。

窗台下砌体的灰缝必须饱满。不得将抹灰抹到窗框下槛口以上,必须从下口坐进2~3mm,无遮阳板的窗台均做10mm×10mm的滴水线。

(4)防止阳台渗漏水

挑阳台在荷载作用下变形,常使其与墙相接触处产生裂缝而漏水,有的阳台面因倒泛水而漏水。施工时应注意靠墙边的阳台板灌缝要比板面低20mm,待干硬后用柔性防水密封膏密封嵌平。找平层施工要从水落口面标高拉坡度线,清扫冲洗板面,先刷一遍素水泥浆,用细石砼或砂浆找平,拍实抹光,隔24h浇水养护,检查排水情况,不得有倒泛水和积水现象。还要防止雨水从挑梁斜面流淌渗入内墙,要在挑梁底做滴水线。

3、确保外墙抹灰质量

⑴抹灰前对基层进行浇水湿润。外墙抹灰到一步脚手架甩搓时,在槎端抹实压平、定浆后,用尺板贴着,用铁抹子切成反槎。当下层接槎抹灰前,向槎内充分洒水浸润,然后刷一道素水泥浆,待浆液吸入墙体后再抹灰。

⑵抹灰工程应分层进行。为了增强抹灰层的抗裂能力,在砂浆中掺入一定量的聚丙烯纤维。

⑶因为砼与砌体的线膨胀系数差异较大,所以易引起砌体与砼梁板交接处抹灰层开裂。施工中应按照《建筑装饰装修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210-2001)规定:“不同材料基体交接处表面的抹灰,应采用防止开裂的加强措施,当采用加强网时,加强网与各基体的搭接宽度不应小于100mm”。同时对框架柱、梁表面进行甩浆处理,以利抹灰砂浆粘结牢固。

4、确保外墙面砖的施工质量

⑴镶贴面砖前,先检查找平层有无空鼓、起壳、裂缝和不平处,如有应及时修补合格,然后用纯水泥浆(掺10%802胶)满刷一遍。

⑵面砖采用1∶1水泥细砂浆镶贴,并压紧搓挤到位,浆缝饱满,确保面砖无空鼓。

⑶为提高外墙砖缝防水能力,采用掺加水泥用量20%益胶泥的水泥砂浆勾缝,并做到接缝平直、光滑,填嵌连续密实,宽度和深度应符合设计要求。

5、外墙节点细部处理

⑴窗台向外坡度应大于5%。

⑵窗上口面砖作鹰嘴处理。

篇2

中图分类号:TU7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一.概述

由于建设工程的行业特点,建设工程施工的特殊性,从业人员的构成及流动性大的特征,使建设工程业成为仅次于采矿业的重大事故频发的高风险行业。安全生产,文明施工是党和政府历来十分关注的大事,国家先后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等,建设部了一系列关于安全生产的行政法规,各地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根据当地的实际,颁布了诸多的规定和条例,其目的就是要解决建设工程安全生产和管理上存在的突出问题,切实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从根本上保护建设工程从业人员的生命和社会财产安全,促进行业和国家建设事业的发展。

二.建筑业的施工特点 建筑业属于事故发生率较高的行业,其施工特点是: (1)高处作业多。按照国家标准《高处作业分级》规定划分,建筑施工中有90%以上是高处作业。 (2)露天作业多。建筑物的露天作业约占整个工作量的70%,受到春(夏(秋(冬不同气候以及阳光、风、雨、冰雪、雷电等自然条件的影响和危害。 (3)手工劳动及繁重体力劳动多。建筑业大多数工种至今仍是手工操作,容易使人疲劳、分散注意力、误操作多#易导致事故的发生。(4)立体交叉作业多。建筑产品结构复杂,工期较紧,必须多单位、多工种相互配合,立体交叉施工,如果管理不好、衔接不当、防护不严,就有可能造成相互伤害。 (5)临时员工多。目前在工地第一线作业的工人中,农民工约占50%-70%有的工地高达95%. 以上这些特点决定了建筑工程的施工过程是个危险大、突发性强、容易发生伤亡事故的生产过程。因此,必须加强施工过程的安全管理与安全技术措施。建筑施工安全生产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安全法规尚需完善,安全监管存在不足,建筑市场亟待规范,城市建设综合防灾工作体系尚未建立,建设领域应急管理工作有待于进一步加强。

三.建筑施工安全事故发生的原因 建筑施工安全事故的发生,不但给企业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影响企业声誉,制约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同时还会给家庭带来不幸,甚至会影响社会的稳定。分析事故发生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有的建设单位不执行有关法律、法规,不按建设程序办事。将工程肢解发包,签订阴阳合同、霸王合同,要求垫资施工,拖欠工程款,造成安全生产费用投入不足,严重削弱了施工现场安全生产防护能力,致使安全防护很难及时到位,再加上强行压缩合同工期导致的交叉施工和疲劳作业,最终酿成事故。 (2)一些监理单位没有严格按照《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的规定,认真履行安全监理职责。还停留在过去“三控二管一协调”的老的工作内容和要求上,只重视质量,不重视安全,对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技术规范和标准还不清楚、不熟悉、不掌握,不能有效地开展安全监理工作,法律法规规定的监理职责和安全监管作用得不到发挥,形同虚设。 (3)一些施工企业安全生产基础工作薄弱,安全生产责任制不健全或未落实#目标管理不到位。没有相应的施工安全技术保障措施#缺乏安全技术交底,有的企业甚至把施工任务通过转包、违法分包或以挂靠的形式承包给一些根本不具备施工条件或缺乏相应资质的队伍和作业人员,给安全生产带来极大隐患。 (4)有的地方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监督机构人员缺编,没有经费来源,没有处罚依据,安监站的安全监督作用未得到充分发挥。 (5)从业人员整体安全素质不高。大部分一线作业人员特别是农民工安全意识不强,缺乏基本的安全知识,自我保护能力差,这个问题非常突出。 (6)由于建筑市场竞争十分激烈,建设单位往往拒付施工企业安全措施费用。在工程造价中不计提安全施工设施费用,施工单位为了揽到工程而委屈求全,一旦中标,用于安全生产的必要设备、器材、工具等无力购置,于是能省则省,导致施工现场十分混乱,大大增加了安全事故发生的可能性。 (7)各类开发区、工业园区、招商引资项目、个体投资项目及旧村改造工程违法违规现象较严重。部分工程无规划定点,无用地许可证,无施工许可证,无招投标手续,无质量安全监督手续,未进行施工图纸审查便进行施工,从源头上给建设工程带来了事故隐患。 (8)目前大多数施工企业还不能有效利用先进的管理技术和信息技术来提高管理水平。应利用信息管理手段建立诚信体系和不良记录,把企业市场行为、安全业绩和存在问题全部纳入,与市场准入、资质资格、评优评先、行政处罚直接挂钩。

四.施工安全控制措施

建筑工程施工安全控制管理对象是整个施工过程的具体危险因素,施工过程的危险因素包括技术工艺因素、材料因素、机械设备因素、环境因素、管理因素等五大类因素,每种因素都包含一定数量的具体危险因素。根据建筑工程的施工过程危险因素预防控制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1 、材料因素控制措施

建立安全物质材料和建筑实体材料招投标制度;建立安全物质材料和建筑实体材料进场复检制度,确保使用的材料符合国家相关质量安全标准。 2、 机械设备因素控制措施

选用安全性能较高的机械设备;指定专人操作危险性较大的机械设备,特殊设备操作人员持证上岗;定期检修保养机械设备、及时更换零部件,确保机械设备安全正常运转。

3 、技术工艺因素控制措施 在施工组织设计中进行专项安全施工方案设计、采用成熟的施工工艺标准和安全技术标准等;使岗位安全化、操作标准化,根据各个工种所涉及的危险因素和技术工艺特征,编制科学合理的安全操作规程、安全作业指导书,通过专门的培训教育或岗前的技术交底,使岗位安全操作规程和作业指导书,真正落到实处。4、环境因素控制措施

根据工程项目所在地的地质、地形、气象条件、周围环境,科学合理地布置施工现场,保证施工现场安全、整洁、有序;指定专人接收天气预报,及时掌握天气变化趋势,以便采取对策;根据工程项目施工组织设计和专项安全施工方案设计的平面布置要求,指定专人对施工现场进行安全性管理。 5、管理因素控制措施 加强教育培训,增强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增强各级领导及相关作业人员的安全意识、安全知识和操作技能的掌握程度;建立健全各项危险因素管理的规章制度。

篇3

依据我国法律,刑事被害人因犯罪行为所遭受的经济损失,主要是通过提起刑事附带民事诉讼,由被告人及其他赔偿义务人依法赔偿。但是,在现实中,刑事案件尤其是造成被害人伤亡的案件中被告人及其他赔偿义务人没有赔偿能力或赔偿能力不足的情况大量存在,有的刑事案件发生后难以查获犯罪嫌疑人或者证据不足无法认定责任者,致使刑事被害人或其近亲属依法要求赔偿经济损失的权利不能实现,生活陷入困难,甚至由此引发恶性报复事件或者久访不息,直接影响社会和谐稳定。为此,2009年3月由中央政法委员会牵头,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等八个部门共同印发了《关于开展刑事被害人救助工作的若干意见》的通知,明确了刑事被害人经济救助制度的政策依据,对依法妥善处理刑事案件、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具有重要意义。但笔者认为,目前开展刑事被害人经济救助工作只是在当前相关法律制度尚未建立的特殊时期,为解决刑事被害人特殊困难而采取的一种过渡性安排。要促进这一制度的有效实施,进行制度的立法是关键,本文拟从救助对象、救助条件、救助金额及支付方式、救助资金的来源及管理、救助程序五个方面对这一制度的构建进行思考。

一、救助对象

刑事被害人经济救助制度是指国家对受到犯罪侵害、无法从加害人或其他渠道及时获得有效赔偿的刑事被害人及其遗属,通过相应程序给予适当经济资助的法律制度。综观已建立刑事被害人经济救助制度的国家对救助的对象均有所限定,绝大多数已经实施这项制度的国家都限定为暴力犯罪。如美国加州法律规定,被救助者必须是直接因暴力犯罪被害而死亡或受伤者,或者依靠被害人生活的人,或者在犯罪发生时,系被害人之家属或者近亲属,或者在被害人死亡时,应支付或愿支付医疗费或者丧葬费的人。德国的《暴力犯罪被害人救助法》规定,救助对象必须是受犯罪侵害的被害人或其遗属继承人,救助申请人必须具有德国国籍或是欧盟国家的成员或者公民,外国人所属的国家如果与德国签有互惠规定,同样可以申请救助。

当前,我国仍是发展中国家,经济欠发达,尚不具备对所有刑事被害人实行救助的经济条件。笔者认为各地可以根据当地刑事案件情况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状况,来确定救助对象的具体范围。建议可将刑事被害人救助对象确定为:因严重暴力犯罪造成严重伤残,无法通过诉讼及时获得赔偿,生活困难的刑事被害人;或者刑事被害人因遭受严重暴力犯罪侵害已经死亡,与其共同生活或者依靠其收入作为重要生活来源,无法通过诉讼及时获得赔偿,生活困难的近亲属。救助对象不包括仅受到财产损失的被害人,也不包括受到犯罪侵害的法人或其他组织。在实行国家救助的多数国家(地区)只救助因暴力犯罪导致人身伤害的被害人(自然人),而将国家救助的对象限于作为自然人的被害人及其近亲属而不包括法人和其他组织形式的被害人,是因为法人和其他组织一般都投有财产保险,其受到损害后可由保险公司进行赔偿,无须由国家进行救助。同时,因过失犯罪或不负刑事责任的人实施的刑事不法行为,导致严重伤残或死亡的刑事被害人,生活困难又无法通过诉讼获得赔偿的,也应列入经济救助的对象。

二、救助条件

由国家给予适当的经济救助,缓解被害人及其近亲属的生活困境,有利于化解矛盾纠纷,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刑事被害人申请国家救助必须同时具备以下四个条件:一是被害人无法从加害人或其他途径得到足以满足基本生活标准的救助,即被救助者必须是因为受到犯罪侵害而陷入严重生活困难的人。二是被害人对受侵害没有过错或过错很小。但如果被害人是未成年人、老人、基本或完全丧失劳动能力者,国家应当根据其生活来源情况予以救助,而不应考虑其责任大小。三是被害人应主动积极配合公安、司法机关的工作,不隐瞒关键证据,以利于及时立案侦查、破案审结。如果被害人死亡或丧失行为能力时,应由其近亲属代为报案。四是救助被害人符合社会公序良俗。如果斟酌被害人与加害人的关系或者其他情况,按照一般社会观念救助被害人显然有失妥当的,则不予救助。

三、救助标准和支付方式

纵观各国对刑事被害人进行救助的标准,大致可分为三种情形:一是对救助标准未作明确数额规定,仅规定了一个计算的原则。如日本的救助法规定,刑事被害的给付金额,按照政令所确定的基础额乘以行政命令所确定的倍数所得的数额;二是在相关法律中明文规定救助数额,如英国采取定额制,救助的数额因伤害程度的不同而分为25级,第1级为1000英镑,第25级为25英镑;三是在法律中规定了经济救助的最高标准。

在我国,笔者认为可根据目前各地的经济社会发展状况来制定具体救助标准,同时借鉴国外的通行做法对国家救助明确规定最高限额,且该限额应在不同发展水平的地区之间有所区别,但区别应当仅限于收入水平计算上有所区别,在其他各项计算上应当不做区别。而且,随着国家财力的增强以及社会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救助的最高限额也应当通过法定程序适时进行调整。

在确定具体救助数额时,应结合被害人所在地区的经济发展状况,综合考虑刑事被害人遭受犯罪侵害所造成的实际损害后果、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及其他赔偿义务人实际民事赔偿情况、刑事被害人对案件发生有无过错以及过错大小、家庭经济状况、维持当地基本生活水平所必需的最低支出等情况。此外,在确定具体救助数额时,还应坚持不重复救助原则,即如果被害人已从其他途径获得了救助,国家只应救助其不足差额。

关于刑事被害人国家救助的方式,笔者认为,我国应采取金钱救助,且以一次性现金支付为最佳支付方式。

四、救助资金的筹集和管理

对于救助资金的筹集,多数国家和地区都采取由国家建立专项基金的做法。例如美国联邦政府的特别基金来源于联邦犯罪案件中所判处的罚金收入,各州的救助经费除了联邦补助40%外,其他经费来源包括州政府税收、罚金、附加罚金、假释后工作收入、监狱作业成品所得和保释金等。具体到我国,笔者认为应设立“刑事被害人国家救助基金”,该基金来源可分三部分:一是国家预算,主要由各级财政部门统筹安排;二是鼓励社会组织和个人捐助。三是在司法机关的收入中划拨一部分:如法院判决被告人的罚金、监狱服刑者的劳动收入、犯罪人的犯罪所得或其财产依法没收后的变卖所得、法院收取的诉讼费、上交国库的无主财产等。刑事被害人国家救助基金的建立,亟需国家、相关行政、司法机关和社会的共同努力,亟需相关制度的配套跟进。

对于救助基金的管理使用,笔者认为应当将决定权、管理权、执行权作适当的分离。具体来说,就是由案件管辖机关提出拟救助意见,由政法委员会决定是否给予救助,由财政部门负责基金的审核管理,由案件管辖机关负责发放、由审计部门负责审计监督。只有这样,才能确保救助基金用到实处,发挥最大的效用,防止出现腐败现象。

五、救助程序

刑事被害人国家救助的程序主要包括申请、审查和决定、发放四个主要步骤。同时,为解决某些被害人及其近亲属的紧急困难,保障其请求权得以真正实现,还应规定先予支付程序和不服决定的救济程序。

(一)申请

刑事被害人应当在被侵害后的两年内,以书面形式向犯罪管辖机关提出申请。申请书主要应载明以下事项:1.申请人的基本情况及受犯罪侵害的具体事实;2.申请人与被害人的关系;3.申请救助的项目及金额;4.申请救助的事实及理由;5.已经获得的救助金额,包括社会保险赔偿金、损害赔偿给付金额和其他能获得金钱给付的情形等;6.申请人生活困难的相关证明。申请书应当附有户籍所在地派出所、居委会、村委会等出具的相关证明材料,并由申请人或其人签名或盖章。

(二)审查

收到刑事被害人救助申请后,案件管辖机关应当及时进行形式审查,对于申请不符合规定程序或有关材料不符合要求的,应当确定合理补正日期,逾期不予补正或补正不全,不符合受理要求的,应当裁定驳回。案件管辖机关认为申请成立予以受理后,应对下列事项进行调查:1.被害人和加害人双方的基本情况;2.被害的程度、有无后遗症及其种类、治疗费的数额、被害人与加害人的关系、被害人有无过错及过错程度;3.损害赔偿情况,包括是否领取过损害赔偿金、保险金、社会捐助及其金额;4.加害人态度及相关情况。案件管辖机关在调查过程中,要依法查处,还可以要求刑事侦查机关及其它政府机关或金融、保险和税务等方面的专业人员提供必要的协助,相关部门和人员应依法予以配合。

(三)决定

案件管辖机关对于救助申请经审查认为合格的,应当提出救助意见,报政法委员会审批。对于理由不充分的,应当做出不予救助的决定。具体来说,就是公安机关对于无法移送检察机关追究刑事责任,或正在侦办的尚未抓获犯罪嫌疑人的案件中,符合求助条件的刑事被害人或其近亲属,提出救助意见。人民检察院对于不案件中,符合救助条件的刑事被害人或其近亲属,提出救助意见。人民法院对于被告人及其他赔偿义务人无力履行赔偿义务,或因证据不足宣告被告人无罪的案件中,符合救助条件的刑事被害人或其近亲属,提出救助意见。

(四)发放

案件管辖机关在同级政法委员会批准予以救助后,应申请财政部门拨付救助资金。在收到救助资金五个工作日内,应当将救助资金发放给刑事被害人。

(五)先行支付

案件管辖机关受理申请后,当无法确知加害人或者被害人的伤害程度而不能做出救助决定,但申请人因为犯罪被害有紧急救助需要的,案件管辖机关有权在审核核实后作出先行支付的决定。如果申请人的救助申请被驳回或者先行支付的救助金高于救助决定所确定的金额,申请人应将其不应获得的部分返回。

(六)不服决定的救济程序

申请人不服救助决定的,应在10日之内向上一级案件管辖机关申请复议。上级案件管辖机关须在接到复议申请之日起30日内作出终局决定。综上所述,笔者认为,刑事被害人国家救助制度涉及到诸多方面,对刑事被害人国家救助的立法宜采用程序和实体综合立法的模式,制定《刑事被害人国家救助法》,对救助的基本原则、救助对象、救助范围、救助金来源、救助标准、救助金管理、救助程序方面的内容作出具体的规定。

注释:

张智辉,徐明涓编译.犯罪被害者学.北京:群众出版社.1989.198.

曲涛.创建刑事被害人国家救助制度的新思考.中国矿业大学学报.2006(3).58.

参考文献:

篇4

中国古典美学具有朴素的主体间性特征,儒家有“天人感应”学说、有“仁者乐山,智者乐水”的观点,道家直接提出“道法自然”、“天人合一”,其思想内涵与西方现代主体间性理论遥相呼应。苏轼是宋代学者型文人的代表,在思想上,融贯儒释道三家精华,形成独特的文学观点和美学思想,在诗书文画方面都有巨大的成就。对于他的美学思想,虽然没有专门著述,但在他的文学创作中却时时可见,是中国古典美学的突出代表。在对传统主客对立的二元论哲学的反思下,现代西方哲学、美学逐渐向主体间性过渡。主体间性打破了二元论哲学的桎梏,主张将世界纳入主体范畴。在主体间的存在中,世界不再是被主体征服的客体,而是另一个自我,两者是平等和谐的关系。审美主体间性理论则强调审美活动中自我与世界的平等,反对传统的主体与客体割裂的二元论,通过了审美体验、审美同情和审美理解等现象学的阐释表达了对物我合一的本体论境界的诉求。主体间性理论由西方哲学家胡塞尔提出,直到上世纪90年代才开始进入我国,金元浦先生在《文学解释学》中较早地将主体间性理论运用于文学理论中,此书可称得上是我国介绍主体间性理论的开山之作。当代学者杨春时教授则创造性地针对主体间性所针对的三个领域进行了划分以及阐释。

近年有陈士部先生撰写了《论中国古典艺术的审美主体间性特质》一文将主体间性理论运用于阐释中国古典艺术的特质,很具有启发性。以上是针对主体间性较为宏观的研究。而从微观上看,许多研究者也开始运用主体间性理论分析具体的文艺理论著作或者理论家,如孙琳的《论文心雕龙的主体间性》,洪世林的《苏轼文艺美学的主体间性》,后者对笔者有较大的启发。苏轼文艺美学融合儒释道三家思想精华,具有中国古典美学的典型特征,本文试图从本体论层面上的主体间性美学出发,对苏轼的文艺美学进行阐释与反思。对于审美活动中的主体,苏轼没有直接提出过相关表述。但是其丰富的审美体验和艺术创作却使他产生了独特的审美观念,并通过其文学创作表现出来。他曾写过有关道教丹诀的《大还丹诀》一文,苏轼写作此文虽在于讲述道教炼丹之秘诀,但道教内丹理论与两宋道学有着密切联系,苏轼的哲学美学思想受其影响很大,甚至许多观点都根源于此。其本意是在构想一种内丹生成的过程,即“性灵”与“六华”生成人,再不断汲取天地“六华”养成内丹。但以美学的视角来看,这段话可以说是苏轼对于审美思想的总括,包含着苏轼对于美的感悟。首先苏轼提到形器之外的“英华”即其概括为“六华”者,实际上就是世界万物“美”的具体表现。在苏轼《赤壁赋》中曾说:“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成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造物者之美,赋文中之略举“声”、“色”,而在《大还丹诀》中更加丰富,演变为“声”、“色”、“光”、“味”、“力”、“膏”等六华。在苏轼的美学观念中,他不只把世界局限为个人审美的对象和客体,而是强调世界在与个人的交流中的主体性地位,这与道家道法自然的思想是一脉相承的。在下文中,苏轼进一步提出审美过程的另一主体即“我”的存在,所谓“此了然常知者与是六华者盖合而生我矣”。从主体间性理论来看,“六华”无疑是世界万物美的表现,而“了然常知者”可视作审美判断力,只有在世界与个人的审美交流即“与吾接”的过程中,审美主体性与美的表现相融合,审美主体才具有存在的可能性。在后文中,苏轼进一步说道:“此了然常知者存乎中,则必与是六华者皆处于此矣”,通过审美主体的审美交流,自我主体与对象主体实现了超越个体与社会的本真存在。这也是现代主体间性哲学的核心观点。可见在苏轼的文艺美学中,在文学活动中的我与世界是平等的两个主体,主体间的交流是审美成为可能的根本原因。从这个意义上看,苏轼文艺美学与主体间性美学的本质论遥相呼应。那么审美活动中主体的关系是怎样的呢?在个人审美体验的基础上,苏轼的文艺美学强调自我主体与对象主体间的平等关系,两个主体之间不是主体对客体的征服,也不是单方面的认识,而是在充分交流的基础上产生审美同情,从而相互融合,达到一种身与物化的审美境界。苏轼关于这方面的论述有很多,如“人之所以信者,手足耳目也,目知多寡,手知轻重,然人未有以手量而目计者,必付之度量与权衡,岂不自信而信物?蓋以为无意无我,然后得万物之情。”“与可画竹时,见竹不见人。岂独不见人,嗒然遗其身。其身与竹化,无穷出清新。庄周世无有,谁知此凝神。”“居士之在山也,不留于一物,故其神与万物交,其智与百工通”。以人之耳目和度量权衡设喻,苏轼提出只有自我主体深入艺术对象中,摆脱外界干扰,摈弃个人的主观判断,即“无意无我”,去认知体会,才能获得对艺术对象的审美理解,将其表现得真实可信。

在评论文与可等人的艺术实践时,苏轼将其成功归因于“与物化”、“与物交”,亦是其物化主张的表现。苏轼虽然强调了物我合一、以物观物的审美境界,但同时也强调了审美过程中个人的主体性。以物观物表现了一种物化的倾向,强调了审美过程中个人对万物的体验与同情,这种审美同情在老庄哲学中发挥到极致。然而经世致用的儒家文化教育使得苏轼难以彻底成为老庄的信徒。他十分关注现实世界,有着致君尧舜的政治抱负,也有着不俗的政绩。然而坎坷多舛的征途令他不得不回到了独善其身的精神世界中。因此在审美过程中,他强调“寓意于物”的非功利态度,以获得审美愉悦和自由,实现对现实的超越。这个观点出自苏轼《宝绘堂记》:“君子可以寓意于物,而不可以留意于物。”在《超然台记》中他也有进一步的阐述:“凡物皆有可观。苟有可观,皆有可乐,非必怪奇玮丽者。哺糟啜醨皆可以醉;果蔬草木,皆可以饱。推此类也,吾安往而不乐?”苏轼对比了自我主体的两种态度,并指出只有“寓意于物”才能获得审美愉悦,“微物”、“尤物”在这方面没有差别,而“留意于物”则让人难以得到审美愉悦和自由,而是为物奴役。这种论述与现代德国哲学家黑格尔在其美学著作《美学》中关于“非功利性关系”与“功利性关系”的论述有相似之处,黑格尔强调非功利性是审美活动是否成立的标志,苏轼虽没有上升到本体论高度,但谈到非功利性对于审美愉悦的决定性意义。苏轼的文艺美学中既有身与物化的倾向,亦有寓意于物的追求,表面上二者似乎是矛盾的,而事实上二者却是对立统一的。身与物化从对象主体的角度出发,强调对象主体对自我主体的影响;而寓意于物则从自我主体的角度出发,强调自我主体的审美修养和判断,尤其是非功利性的态度。两者出发点不一,但却互相补充,有利于审美主体间的和谐交流。这种和谐的交流在创作论上演绎为“与造物者游”,在创作实践中表现为“随物赋形”。陈士部先生在《论中国古典艺术的审美主体间性特质》时曾谈到三个方面的内涵,“艺类融合的文本互渗性”是其中之一。孙根在《中国古代文论的审美主体间性特征研究中》进一步阐释为“注重艺类渗透的文本融合性”。两者都指出在抽象思维处于潜隐状态的农耕文化语境中,古代文学理论中的许多范畴具有超越艺类的概括力,古代文人常强调“得意忘言”,而不甚介意文本的艺类归属。不同艺类间的融合是中国古典美学主体间性的表现。苏轼文艺美学中也表现出了这一点,他主张打破艺术形式的束缚,进入一种时空一体的审美境界。

篇5

中图分类号:TU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系统论作为一种行之有效的工具,近年来被广泛应用在各种领域内的组织管理中。诚然,作为研究系统的一般模式,结构和规律的学问,它研究的是各种系统的共同特征,但是在将其联系到建筑施工的现场管理中时,我们还是会很有启发的。如何做好现场管理是一个系统工程,那么我们就可以运用系统论的一些理论观点来帮我们分析、解决管理中的某些难题。我们首先来看看系统论的基本原理和观点辨析,有哪些观点可以拿来我用。

一、浅议系统论的基本观点和辨析

1、一般系统论

贝塔朗菲一般系统论的基本思想方法,就是把所研究和处理的对象,当作一个系统,分析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研究系统、要素、环境三者的相互关系和变动的规律性,用优化系统的观点看问题。

贝塔朗菲强调,任何系统都不是各个部分的机械组合或简单相加,系统的整体功能是各要素在孤立状态下所没有的性质。他用亚里斯多德的“整体大于部分之和”的名言来说明系统的整体性。系统中每个要素在系统中都处于一定的位置上,起着特定的作用。要素之间相互关联,构成了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

2、复杂适应系统论

复杂适应系统论主张:个体在局部区域根据少数简单规则发生相互作用,就可以自下而上形成系统整体复杂有序的功能模式。

其立论的一个实例就是:大雁南飞排列成整齐的队列并非由于有一只领头鸟在指挥它们这样做,而是由于每只大雁在飞行中都遵循它和邻近大雁相互位置关系的一些简单规则行动,因此鸟的群集这样的复杂行为完全可以从实施局部的简单规则中涌现出来。问题就在于找到低层次个体间局域的相互作用的简单规则,从而“把对涌现的繁杂的观测还原为简单机制的相互作用”。

3、一般系统论和复杂适应系统论的区别

一般系统论研究的是一中心的个体,实行自上而下的集中控制,控制方式是预设的自觉的固定的,动力之源在整体、中枢,是整体赋予部分以活力。

复杂适应系统论研究的是无中心的群体,实行由下而上的分散协调,控制方式是后生的自发的演变的,动力之源在个体、基层――因为只有个体是有意识、有目的的积极活动的主体,是它们的交互作用形成了无意识的整体的宏观秩序。

二、用系统论的观点对施工现场管理中的一些难点问题进行浅要分析

现场管理中的难点问题之所以称其为难点,一般来说都是个体因素比重过大、组织制约性不足、系统管理不到位产生的。系统性原理要求我们,为达到最佳管理,必须进行充分的系统分析,抓住系统的三个环节:目的性、全局性、层次性1。下面我们试着来对其中的若干问题进行分析,以期达到举一反三的目的。

1、存在于施工质量中的问题。

我们用混凝土开裂做例子来说明。混凝土裂缝对建筑的表观完整度和构件的功能和结构安全都会产生一定的影响,而且作为通病是个老大难问题。

复杂适应系统论提出:个体在局部区域根据少数简单规则发生相互作用,就可以自下而上形成系统整体复杂有序的功能模式。

按照这一观点,我们在进行现场管理时,是不是可以主动出击,多发挥一线人员的主动性呢?将材料配比、振捣施工、覆膜保养、静力拆模等工作通过制度化、激励化、程式化的现场管理来进行改善,通过多抽检、多检查、责任到人的方法来落实管理效果。实施一段时间后,在将施工段产生裂缝的因素基本化解后,就可以把这一问题从施工段这一要素层面扩展到更大的向上一层的系统中,引导其他要素环节来改善和解决裂缝问题其他的产生原因,比如设计上的、材料生产环节的等等。当然,到上一层面的系统环节时,就要引入一般系统论的中心为主,实行自上而下的集中控制这一理论了。这样,这一质量通病是不是通过现场管理,可以由下而上,再由上而下逐步的解决呢?

2、施工过程中存在的环境污染问题。

我们用粉尘和抛洒污染来举例。在施工装卸的过程中,土石方、砖、水泥、石子、石灰粉会粉尘四起、尘烟弥漫,对附近空气造成严重污染。同时建筑垃圾的高空抛洒、防水施工时熬制沥青产生的烟尘和臭气,都会严重污染空气。另外,运送土石方、渣土、建筑垃圾等固废,沿途对所经道路的抛洒带来的污染等。

这类问题更是老大难,政府机关再严查厉罚也是见效甚微,施工现场更是饱受其害。

一般系统论认为:任何系统都不是各个部分的机械组合或简单相加,系统的整体功能是各要素在孤立状态下所没有的。整体大于部分之和。系统中每个要素在系统中都处于一定的位置上,起着特定的作用。要素之间相互关联,构成了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

按这一观点,我们可以看出,这些污染的源头都是可控的、个体利益驱使而产生的不文明行为,当这些个体单独作为时,他们觉得这一点半星的抛洒是微不足道的,甚至觉得管理单位有点小题大做。但是“整体大于部分之和”,所有这些污染源加在一起,形成的危害远远大于他们初衷的认识。这一点就是我们现场管理的要点和切入点。

我们要想办法控制每一个污染的源头单位,把每一个源头单位再细分为若干个可实际控制的更小单位。运用有效地控制方法遏制住源头的错误做法,疏导开每一个个体利益为主的源头思想,这样,治理的结果也将是大大超过由上而下以罚代管的效果的。

3、在施工过程中存在的成本管理问题。

我们举模板、钢管周转的例子说明,每一个施工企业几乎都会在最后的成本核算里痛惜于这些不必要的浪费。我们这里依然用上一条的观点“整体大于部分之和”的观点来分析说明。

在每一个单位工程里,要把成本核算细化,施工交底时要强调成本管理意识,计算好需要量和周转周期,落实到点。工作细化了,检查落到实处了,材料充分运转盘活了,成本自然就控制下来了。每一点都能控制1分,所有的单位工程总结下来,节约的成本效益一定是大于1分的相加之和的。

4.在施工过程中存在的安全管理问题我们举施工洞口、高空坠落的例子说明。这个问题几乎每个地方都有出现,小的是高处掉下东西,大的是人员坠落。

一般系统论指出:“系统中每个要素在系统中都处于一定的位置上,起着特定的作用。要素之间相互关联,构成了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按照这一观点,重要的管理切入点就是切实树立起“责任到人’的严查措施。从体制和操作规程上落实到人。

结论

篇6

新闻学的学科地位时常被人质疑,这一问题值得每一位新闻学学者深思。郑保卫教授扛起保卫新闻学和发展新闻学的大旗,提出要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闻学的目标。应该说这个目标比较明确,回答了中国新闻学的特性问题,有助于明确中国新闻学的个性价值和努力方向。新闻学只有充实了自身的内涵,凸显了自身特色,才能进一步巩固作为一个独立学科的价值和意义。本文就构建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闻学理论体系,谈一些粗浅看法。

一、理论溯源: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闻学理论体系的提出

由于新闻在中国总是与政治联系在一起,新闻学又与文学、历史学、社会学、传播学有着密切的关系,不少人发出“新闻无学论”[1]的质疑,甚至一度有人认为新闻学已“走入黄昏”[2]中国人民大学郑保卫教授认为,新闻学并未走入黄昏,而是在不断迈向辉煌,新闻学学科的基础扎实,其学科独立性具有现实和理论依据。郑保卫教授指出,改革开放以来,在经济发展、文化繁荣、社会进步的大背景下,我国的新闻学的学科发展具备了前所未有的良好环境和条件,丰富多样的改革实践、不断改善的政治环境、逐步开放的学术氛围,都为新闻学的发展创造了现实基础。[3]新闻学的学科创新是宏观创新理念的要求,是新闻事业内在发展的需要,是新闻工作不断创新的需要,我们应该在创新的基础上不断发展新闻学。[4]郑保卫教授认为,我们应该坚持在找准问题、继承传统和学习借鉴的基础上发展,坚持在理论创新中发展,坚持在科学与人文精神的关照下和在马克思新闻观的指导下发展新闻学学科。[5]他提出,我国新闻学研究创新与发展的最终目标,应该当是构建一个能够体现当代最高水平的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闻学理论体系,以适应新世纪新闻事业和新闻学科发展的需要。[6]郑保卫教授认为,构建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闻学理论体系,要坚持用马克思新闻观作指导,并体现两个特点:一是要坚持社会主义的方向,反映社会主义新闻事业的本质;二是要具有中国特色,适应中国新闻事业发展的需要。[7]

郑保卫教授的观念为我们探索新闻学的未来指明了方向。但构建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闻学理论体系,应该说是一项艰巨而长远的任务,如何明确这一理论体系的内涵和功能,解决这一体系的贡献和普世性、阐释力等问题,规避理论构建中的伦理风险,都值得我们深思。

二、理论的时代背景:“去西方化”理论与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闻学

发展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闻学,内在上与目前学界认同的推进“去西方化”理论研究有一定程度的契合。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中国新闻学开始大量引介、吸收西方学术理论,以信息、传播等概念取代原有宣传的学术话语,希望借西方话语达到学术研究“去政治化”的目的,推动了学术研究的极大解放。经过了20多年的引入,西方理论与中国国情的不相匹配、“水土不服”现象开始引起学界的讨论,新闻学开始反思西方理论的局限,并希望在未来研究中能体现中国的传播实践与学术理论的平衡点。这种“去西方化”理论研究,虽然任重道远,但目前学界取得了越来越多的共识,就是应该找一个基于全球化中国的“去西方化”范式。如同李彬、黄卫星所言,当务之急需要在更加深厚的思想层面和更加广阔的社会层面重申政治及其意味,新闻传播学研究不仅在于摆脱技术化、“贫血化”的庸俗路线,而且更在于科学解释中国的新闻传播实践,并为其提供一套安身立命的价值依托。[8]在这样的背景下,新闻学研究的视野被进一步扩大,学术研究的诸多禁忌开始被打破,新闻与政治的关系再次被重新审视,在“再政治化”的过程中学界越来越强调学术研究的公共参与精神。

中国传播学研究正在经历着一个学科走上历史前台的重大转折时期,政府或国家的需要发挥着一种引领和重组中国传播学研究群体的作用。目前,新闻学研究面临的是一个黄金时期,经济社会平稳发展并面临转型,信息化持续加速新闻需求高涨,媒介技术变革推动公众公共意识不断增强。姜飞[9]认为,目前中国新闻传播学的研究面临的社会形势和公共需求,同战后美国对新闻传播学的需求十分相似。在这个冠之以“转型”、“信息”、“风险”、“新媒体”等名称的社会中,传播媒介和新闻媒体的作用空前重要,而党和政府、企业组织、公众个人等,对新闻传播的需求也空前高涨。这个时代是难得的理论创新机遇期,新闻学有必要加强“去西方化”研究,而构建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闻学理论或许可以成为“去西方化”理论的一个恰当选择。

三、理论合法性:人文学科的表述危机和文化书写

学界中的很多人对但凡牵涉以“中国特色”和“社会主义”的理论常常嗤之以鼻,或敬而远之。他们认为,理论应该是具有普世性的,能够接受特殊性或普遍实践的检验,或者理论应该是意识形态中立的,不应有政治倾向。这些人的观点有一定的道理和科学性,学术不是政治,应该保持相对的独立性,理论也应该具有强大的阐释力和适应性。但理论研究作为人的一种思想活动,仍然无法解释实践中遇到的全部问题,而且理论也无法回避自身的意识形态。

后现代思潮中,真理已遭到质疑,人文学科遭遇表述危机。人文学科中处于支配地位的观念正在被重新评估,那些曾经想当然地被当做事实,或者被当作范式的有效性基础的“确定性因素”,成为有问题的东西。[10]詹姆斯·克利福德、乔治·E.马库斯在《写文化——民族志的诗学与政治学》一书中指出,所有建构的真理都是通过排斥和修辞的强有力的“谎言”而变得可能的,没有一个“完整的”第一时间知识大全。[11]人文学科的表述危机,不仅仅限于文学界和人类学界,但人类学民族志所作出的反思已经深刻地影响了诸多人文和社会学科。后现代思潮带来的质疑权威、消解中心、打破权力,给传统的理论带来诸多挑战,这种质疑给所谓的普世理论和客观真理以巨大打击,普世理论和绝对中立都是被后现代给解构了的“神话”,他们并不存在。在后现代思潮的挑战和实验民族志的启发下,或许我们应该重新反思理论构建中的基本问题,我们应该放弃那种构建普世理论的追求和完全中立的态度。

但是,如果放弃理论的普世性和中立性,理论的合法性依据又从何而来呢?公共人类学的实践或许对我们有一定启示意义。公共人类学的主要声望来自它对世界范围的某些问题及事件所作出的直接的和实质性的贡献,它从过去的研究所积累的传统中吸取智慧并应用于当代。[12]学术研究应该是作者(学者)利用文本(理论)与读者(公众)的一种对话,这种对话面对的是具体的公众,要解决的是理论的普世性与本土性之间的矛盾。在这一解决过程中,普世性成为解决“本土问题”的前提和语境,而“本土理论”成为特殊人群面对的特殊问题,并证实或证伪普世理论。我们要发展的新闻学理论就是这样一种理论,新闻学学者借助这一理论体系建立同中国公众的公共关系。以公共精神为基本原则,这符合学术研究的价值关怀和人文精神。

知识的产生与发展是一个螺旋式上升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人类的知识总在一个原点开始旅行,后人会按照沿着前人走过的路继续走下去。但是当知识积累到一定的程度,必然会走入歧途,误入困境。这时知识会推崇复古或是返回原点,重新考问,摆脱困境,以便开始新的旅程。人文学科的表述危机如此,民族志也是如此,当原有的学术传统难以解决困境中的问题时,我们需要返回原点。在这个原点,永远高昂着人性,永远驻扎着对人的生命的追问,对真理的追问。后现代主义返回了这样的原点,打破了原来树立的传统和权威,但在打破这一切的同时,它仍然在建构。后现代民族志同样打破了民族志积累起来的权威,但同时它也致力于一种新的秩序。

现在,新闻学的理论构建也急需做这么一项工作:返回原点。返回原点,不是完全“返祖”,而是要回到我们传统理论无法支撑社会发展、西方理论大量涌入中国的时刻,返回那一时代,梳理最近30多年来学习借鉴西方理论的经验和不足,以公众联系的时代变迁为底色,在总结的基础上创新,描绘新的理论图景。这种总结的源泉就是30年来的中国模式和生动的社会主义实践。

四、理论阐释力:中国模式和生动的社会主义实践

目前,中国研究成为西方学界的热门,西方新闻传播学界对中国问题的研究也成为热点。很多西方理论无法在中国得到验证,因此中国研究成为理论验证的天然“试验场”。很多西方学者将中国的特性表述为“中国模式”,这一模式一方面表达中国特色,另一方面也表明中国社会主义阵营的意识形态色彩。在西方学者研究中国的同时,中国学者更喜欢生搬硬套西方理论来解释中国问题,这不得不说是一种“怪圈”。我们所要构建的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闻学理论体系,就是要解决这种怪现象。

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闻学理论体系是要在吸收消化西方理论的基础上,研究中国的特殊问题。这种研究很像民族志研究,民族志学者在走入一个村寨做研究时,他首先要了解村寨所处的乡情、县情、省情,乃至国情和整个世界。我们所要构建的新闻学理论体系,并不是要把自我封闭起来,排斥西方和全球化,而是要在西方理论和全球化的基础上来研究中国的社会主义的特殊问题。这一理论体系可以对西方理论进行发展或修正,它的创立目的是强化普世理论的有效性,并不是要在西方学术界以外再建立一个理论界,学术理论是不分国界的。这一理论是一个完全的开放系统,它最早借鉴了西方理论,并同中国的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实践结合在一起,同当前的现实中国保持了密切关系;它大量吸收了西方传播学的研究成果,也欢迎西方理论和西方学者的检验。随着改革开放政策的施行,中国的经济社会迅速发展,国际化程度越来越高,国际影响逐步提升,构建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具备了越来越多的理论和现实可能性。这一理论建立在从殖民时代开始从未有过的全新世界经济格局基础上,建立在社会主义的全新尝试和探索实践基础之上,建立在作为发展中国家的大国影响逐步扩大的基础之上,这些现代历史上的崭新经历和发展历史将给我们所要构建的新闻学以更强的阐释力。

我们的态度并不是为了通过中国模式和社会主义实践的研究建立一种真正的“普世理论”。克利福德在《写文化》一书中用了“部分的真理”一词,用来说明民族志的真理,也正是这种“有承诺的、不完全的”真理带来的“一种有力的不完全感”,才能“成为机智表达的源泉”。[13]或许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闻理论体系就是要探索这样一种“部分的真理”,这种部分真理与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普世理论或真理不同,但这种真理面对世界背景中的中国公众时,可以解释中国的问题,并与世界交流。

我们所要建构的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闻学理论体系,是与中国国情、社会主义政治密切相关,同时又坚持理论建构的一般原则(普世性与特殊性的统一),坚持服务于公众和公共事业的一种理论体系。我们应该放下对“中国特色”和“社会主义”的政治成见,深刻地去思考目前我们理论创新的依据和可能。我们应该捕捉历史难得的机遇,将中国的新闻传播实践纳入世界范畴之中,发扬公共精神,服务于中国的公共事业,扩展学术的公共空间,发挥学者的公共作用。

注释:

[1]参见唐远清:《对新闻无学论的辨析及反思》,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8年。

[2]参见郜书锴:《走入黄昏的中国新闻学——30年中国新闻学的回望与反思》,2009年第3期。

[3]郑保卫:《试论我国新闻学的学科地位及学科发展》,《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5年第2期。

[4]郑保卫:《试论我国新闻学的学科地位及学科发展》,《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5年第2期。

[5]郑保卫:《从“保卫新闻学”到“发展新闻学”——当前我国新闻学学科建设之我见》,《现代传播》,2007年第1期。

[6]郑保卫:《试论我国新闻学的学科地位及学科发展》,《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5年第2期。

[7]郑保卫:《从“保卫新闻学”到“发展新闻学”——当前我国新闻学学科建设之我见》,《现代传播》,2007年第1期。

[8]李彬、黄卫星:《从去政治化到再政治化——读赵月枝〈传播与社会:政治经济与文化分析〉》,《新闻大学》,2012年第1期。

[9]姜飞:《中国传播的三次浪潮——纪念施拉姆访华30周年暨后施拉姆时代中国的传播学研究》,《新闻与传播研究》,2012年第4期。

[10]乔治·E·马尔库斯、米开尔·M·J·费切尔:《作为文化批评的人类学:一个人文学科的实验时代》,三联书店,1998年,第23、25页。

[11]詹姆斯·克利福德:《导言:部分的真理》,见詹姆斯·克利福德、乔治·E·马库斯编:《写文化》,商务印书馆,2006年,第35、36页。

篇7

【关键词】知识管理建筑企业博客策略分析

1.引言

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决定着企业的价值,对知识的管理将在企业的生产和经营中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对于企业来说,知识管理(KnowledgeManagement,KM)应该是企业有意识采取的一种战略,它保证能够在最需要的时间将最需要的知识传送给最需要的人,这样可以帮助人们共享知识,并进而将之通过不同的方式付诸实践,最终达到提高企业业绩的目的。在今天激烈竞争的环境中,KM有助于企业整合自身知识,实现知识流程化;使企业能够快速地对外界进行响应,提高单位时间内创造的价值;扩大知识利用的程度与范围,增强创新能力和商务智能;打破原有管理等级边界,拓展组织发展的空间。

今年1月份,NewCommForum在美国的California召开了第一届有关博客在企业中应用的学术会议,并在今年的欧洲以及纽约还将召开类似的会议。博客不仅在新闻传播领域占据着重要地位,而在企业的KM领域也日益得到广泛应用。

2问题的提出

2.1中国建筑企业的特点和面临的挑战

建筑企业又称建筑施工企业,与一般工业企业有着不同的特点:在产品方面,建筑产品具有固定性、多样性、体积庞大和使用寿命长的特点;在生产方面,建筑产品生产具有流动性、周期较长、单件性、露天高空作业、机械化和自动化水平较低以及协作关系复杂的特点;在管理方面,建筑企业以工程项目作为利润载体和业务核心,采取承包为主的经营方式以及现场管理为主的生产组织方式。结合自身的特点和当前的商业环境,我国建筑企业目前还存在着诸多挑战。

2.1.1回归企业信息化理念

企业信息化的重要性已得到广泛接受,但是,由于薄弱的管理基础,技术人员主导的信息化历程,部门各自为政的系统建设,计划经济下的思维惯性与市场经济下发展起来的管理理念、信息化理念的不和谐,导致整个中国建筑企业信息化呈现出重技术与功能、轻管理与需求,重局部与眼前、轻整体与长远,重硬件与网络、轻软件与数据,重系统与开发、轻人才与应用等不良特征。其根本原因在于历史和体制滋生的不合理的企业信息化理念,以及在新经济时代竞争、客户和变化所带来的巨大挑战。要改变这一理念,就是要变革“技术导向”为“知识导向”,从企业运营管理出发,梳理并设计企业的KM架构,使企业的知识能够充分积累、共享和传播,在此基础上设计企业信息技术结构,从而使企业信息化从IT企业解决方案的技术迷宫回归到企业家的经营管理常识。

2.1.2改进企业商业模式

商业模式是企业在交易准则下,富有创新性地形成、改变或利用规则形成的最有利于企业自身的一系列契约关系,是解决企业运作方法的问题,其核心是企业内部以及企业之间的KM问题。在信息技术与企业管理密切结合的今天,数字信息流改变了企业的工作方式,以及跨越企业边界进行商务活动的方式,如何将知识、技术与人更好地结合起来,打破企业原有的传统模式,进行商业模式的创新,将是决定企业命运的关键。正如管理学家德鲁克所言,当今企业之间的竞争,不是产品之间的竞争,而是商业模式的竞争。现有信息网络技术已为商业模式的创新提供了技术支持,使虚拟企业、商业联盟和网络化集成建造成为现实。

2.1.3建立学习型企业

学习型企业,是知识经济发展和全球化竞争趋势的必然产物。建立学习型企业,并不仅仅是给员工提供更多的正规学习培训机会,而是要通过自我超越、团队学习、改善心智模式、共同愿景发展领导力和系统思考的能力,全面开发人的才能;并在企业业务过程中不断学习,促进知识的创造,组织的变革、创新和企业的可持续性发展。其实质就是尊重人才和尊重知识,注重“软环境”。这要求建筑企业能够持续发展:先有产品和服务,然后建立产生产品和服务的机制,最终目标是营造出有利于建筑企业发展的经营环境。

2.2KM的关键问题

中国建筑企业面临的挑战实质上是通过KM来培育企业核心竞争力。要彻底实施KM,就必须在以人为基础的方法和技术型方法与工具之间找到适当、有效的组合与平衡并解决三个关键问题:隐性知识的传播、知识的共享和知识的存储,这就为知识博客带来的契机。

3知识博客策略

Blog,是Weblog(网络日志)的缩略语。源于1998年美国,流行于2000年,2002年被引入中国。在美国,Blog这一单词已固定下来,并把写Blog的人称为Blogger,写Blog的行为称为Blogging,国内普遍将其翻译成“博客”,是指个人或团体将每天的事件、意见和信息等到Web上。博客的出现,标志着互联网从“信息共享”开始向“思想共享”和“知识共享”转变,国外有人也将其称为Internet2.0。

国际上,博客已得到充分的关注,越来越多的企业(如Cisco,Microsoft,IBM,Intel,Nokia等)已经将博客以及类似博客的软件融入到企业的日常管理中。实际上,博客是一种非正式的知识生产方式,在知识共享和帮助实现企业目标上发挥着独到的作用,具有巨大的KM潜力,用博客提炼企业的核心知识将成为热潮。用来支持KM的博客,我们称之为knowledgelogging,或者k-Blogging,中文也可翻译为知识博客,它是现有大规模使用的KM解决方案的一种廉价高效的替代品。下文将从管理和信息技术两个角度上对知识博客在建筑企业中的应用策略进行分析。

4基于管理角度的策略分析

4.1管理方式

传统的KM是分割式管理,满足分类存储的需要,往往具有割裂的感觉,比如项目合同放一块,项目资料放一块,项目专家放在另一个系统等等。而知识博客是整体式管理,能够为学习和理解事物提供完整的细节和历史背景,不仅提供重要的资料,而且也提供相关的背景知识和人物的观点倾向。因此,知识博客管理的内容更加丰富和广泛,适合于学习。

4.2KM的实施者

传统的KM由公司管理层实施,因此满足官僚组织自上而下的控制的需要往往摆在重要的位置。下层雇员对KM的需求往往被忽视。而知识博客是能够自下而上发展,即使在没有高层的参与下,往往也可以实现。但是,高层的推动会促进这一过程。因此,知识博客适合于学习型组织的分权式管理。

4.3知识的提供机制

传统的KM是组织的激励机制驱动组织的雇员提供知识,即需要KM的软的方面的配合。激励机制缺失或者扭曲,导致这种系统成了无水之池或者充满信息垃圾。输入无效率,是任何这种KM系统面临的问题。而知识博客是很大程度上依靠网络效应和声誉机制。网络效应让参与其中的人都有受益。快速的信息传播和声誉机制则激励参与者不断贡献,并且这个贡献可以获得声誉,从而相对于一种产权激励。因此,知识博客依靠网络效应和声誉机制,制裁机制相对较弱。

4.4提供的学习材料

传统的KM提供的学习材料往往与人相隔离,时过境迁,变成一种“技术性知识”,制度性知识缺失。学到死的知识,难以学到活的智慧。组织面对面的团队学习往往需要很高的组织成本。只提供学习材料,但不提供学习本身。而知识博客是将这些学习材料与人物观点和学习过程相联系,学习技术性知识的同时也学习了制度性知识。并且在这个过程构建彼此的信任和关系,而这些成为组织竞争力之一。提供学习材料,也提供学习,构建组织的关系资本。因此,知识博客在人与人交流过程中实现KM。

4.5适合的管理范式

知识博客往往是与扁平化管理相适应,鼓励平等管理,能够代表真正的员工需要,不一定与管理层的利益相冲突。因此,知识博客能将静态的KM和动态的KM相结合,带来组织范式的转变,扁平化、平等化、学习化和网络化是相互伴随的过程。但与命令-支配型组织存在一定的冲突,并在一定程度上引起管理层对于保密、控制的担忧。

5基于信息技术角度的策略分析

根据弗朗霍夫(Fraunhofer)的KM参考模型,KM的核心流程可以分为产生知识、储存知识、传递知识和应用知识四种。下文将以此为线索,就博客的常用技术对建筑企业的知识博客策略作技术上的分析,见图1。

5.1知识的产生

知识的产生是指新的思想和见解的产生,或认识到某些新事物。建筑产品具有多样性和单件性,建筑企业承接的工程项目形形,一个工程一个样,企业员工要不断面临新变化解决新问题。这意味着企业员工必须要从内外环境中不断发现、学习和创新来产生新的知识。

RSS(ReallySimpleSyndication)是一种基于XML的Blogs内容聚合阅读器,通过使用RSS,企业员工不用登录网站就可以快速找到自己所需要的来自企业内和外的知识。

基于Internet技术,通过构建企业知识博客门户,可以实现知识的统一归类和集成。并且,通过此门户,企业既可以向内部员工统一灌输必备的知识(例如专业知识、法律法规、规范标准以及企业内部的规章制度、工作程序、进度计划等),也可以对外推介、汇告或建立知识联盟。

群集是指企业员工可以按照兴趣或工作岗位建立博客群。同一群集可以通过快速沟通和交流促进知识的创新(如支持头脑风暴法等)。

由于“零进入壁垒”(零编辑、零技术、零成本、零形式、零距离)的特性,可充分利用互联网的双向互动、超文本链接、动态更新、覆盖范围广等优势,使企业员工能够将工作过程、思路经历、思想精华、闪现的灵感等进行及时记录和。

采用非正式HTML文档,企业员工能够离开日常工作环境,随时随地,借助任何一个网页浏览器或移动设备,没有惯有条件和文档格式(可以是文本、图片、视频等)约束个人的观点和想法,更容易产生新的知识,也能将隐性知识很好地体现在文档中。

5.2知识的存储

知识的存储是指将知识储存在文件中需要用额外信息(元数据)标明以便检索。建筑生产的多变性和复杂性决定了知识的标准化积累、动态更新和高效检索非常重要。

对XML标准化的支持,既可以实现分布式存储也为基于语义网络的知识自动获取和交换提供可能。

使用评论构建评注系统,可以向非正式文档持续添加评注数据和元数据,随着各种评注在系统中的逐渐增多,注解者之所以进行评注的原因也就随之增加。由于评注文本和它的理论基础(元数据)在逻辑上都与核心文档紧密相连,因此,评注能够增加文档的语义内涵。这样,一方面,可以降低核心文档前期协调所花的代价;另一方面,也可以自动地对知识进行动态更新。

完全的个人化支持为自动编制动态黄页提供了可能,通过元数据,可以直接找到拥有相关知识的人。

5.3知识的传递

知识的传递是指找到正确的收件人,即将合适的知识传递到合适的人手中。随着完成项目的逐渐增多,建筑企业也将积累越来越多的知识财富,但是,目前很多的建筑企业要么就是让这些财富“沉睡”在档案库里,要么就是关注于将这些财富进行“过分”预结构化后存于数据库中,结果是降低了传递效力,缩小了传递范围并且还导致了知识的丢失。KM的最终目的就是要将准确的知识在准确的时间传送给准确的人,因此,知识的传递非常重要。

首先,参见图2,在基于Internet的知识博客环境中,一个个知识博客个体(如A、B和C)是网络中的一个个节点。在具有超级连接的HTML文档和TrackBack(也称反链接或引用通告)的支持下,任意个体A可以通过获取B的知识而同时认识了C,并且A也可以引用B的知识加以扩展深化并通告B。个体之间不是孤立的,任何一个个体同时兼当了知识的传者和受者身份。因此,在获取某一个体知识的同时也就能够获取相关领域的其他个体的知识,相当于打开了一个通往无数个门的“门厅”。这样,任何一个知识博客个体都可以衍生出开放的“知识共同体”,并且一个知识共同体还能通过知识化合作用而不断形成新的知识共同体。同时,知识博客环境、传统媒介和社会环境之间总是会不断发生交互作用。

其次,通过评注系统,企业中的任一授权员工都可以在同一核心文档中添加评注内容,对核心文档进行多角度地理解,有利于不同业务单元之间的或跨学科的知识传递,在较小程度上,也能够支持隐性知识从一个个体向另一个个体传递。

再者,对于一个成功的企业来说,不主张记录所有的知识,尤其对于隐性知识,最好的办法就是能够找到拥有知识的人。因此,可以基于Internet技术创建企业知识博客门户,由于知识博客的个人化特性,能够自动或手工生成准确的员工黄页,通过访问黄页上的元数据(如个人简档、联系方式等),就可以找到拥有隐性知识的企业员工。此外,通过知识博客门户,可以将Blog进行系统整理归类,施行推荐机制,更加有利于知识的传递。

5.4知识的应用

知识的应用是指找到正确的资料和文件,使其便于将知识应用到实际工作中。在建筑生产中,如何快速应用企业内部和外部积累的大量案例、注意事项和经验总结等宝贵知识来降低成本、提高质量、改进工艺和减少事故,是KM在建筑企业中增值能力的体现。

篇8

中图分类号:TU71文献标识码: A

【引言】作为建筑工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建筑装饰不仅有增强功能性及实用,并且还起到美化作用。作为建筑业内的三大产业之一,建筑装饰具备自己独特的施工特点,但近年由于行业市场饱和以及施工管理混乱等诸多因素影响,导致建筑装饰施工并未得到稳定发展。【1】

一、建筑装饰施工特点及基本要求

建筑装饰是对建筑工程进行装饰性施工,主要是一个装饰设计、客户选择、施工的一个过程。必须要满足客户需求,因此建筑装饰要具备较高的施工质量及创新型特点。另外,为了更好取得建筑物业主满意,还应该在具体建筑装饰过程中对整体加以美化。例如布局设置、室内空间考量和建筑物外的环境设计等方面。同时还要加以重视的是生态环境,因此要注入节能环保方面,从而满足人们生活文化需要。

二、建筑装饰施工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部分施工管理人员缺乏专业素质,才疏学浅。对建筑装饰工程而言,施工技术水平起点要求并不是很高,所以导致一大部分非专业人士投入到这一行业中来,他们对施工中一些重要因素往往有所忽视。无视施工图纸及相关结构要求,未能良好掌握施工工艺,在装饰选材方面没有一个绿色环的标准,管理不到位导致施工时出现一系列问题,影响到建筑物质量,造成资源浪费。

2、装饰工程存在严重安全隐患。一方面,管理装饰选材不符合环保标准,会产生危害人身健康的有毒气体,因为建筑工程施工与建筑装饰施工是分开进行的,而且分属两个不同的施工队伍,这样会导致装饰施工建设上存在一些偏差,一般来说建筑结构设计负荷量,基本不顾及装饰重量,装修施工前因为没有进行协调预埋处理,对建筑物的结构造成深度破坏,这些会对我们的生活安全造成威胁。

3、施工管理不到位,导致竣工延迟。由于建筑装饰行业局部人员的不专业,施工管理方面缺乏施工方案,施工进度计划,这样导致竣工延迟,一旦竣工延迟就会增加成本,降低企业经济效益,对客户的服务质量造成影响。【2】

三、建筑装饰施工前筹备规划管理

建筑装饰工程的起始部分就是事前筹备规划。完备而详细的事前筹备规划管理才能保证施工过程有所依据,提高施工效率。

1、建立档案,在建筑装饰施工前,相关施工管理者对装修过程中所需要的材料按照标准进行分类,然后在各大类上进行细化。通过建立材料档案又便于之后的施工管理,同时这个档案也应该结合施工实际情况,随时进行更正修改。

2、对方案图纸重视。图纸指导着建筑装饰工程施工,对施工效果有着直接影响因此,管理人员应加强对图纸的检查工作,在施工的过程中也应该结合实际需要进行修改,以求完善,从而提高建筑装饰的质量。

3、人员培训。由于新技术、新工艺的出现,其施工方法已不尽相同,因此,为了保证室内装饰装修的质量和水平,管理者必须注意提高一线施工人员的专业施工能力。除此之外,管理人员也不能忽略对施工人员的培训,只有在施工管理上采用新技能,才能实现新技术、新工艺的建筑物。【3】

4、新技术的应用。随着时展,建筑装饰装修技术已经得到了很大的发展,许多新技术和新工艺也在不断出现。紧跟时代,采用新技术,提高建筑装饰质量,已经是施工管理者必然的选择。因此,建筑装饰工程应引进新技术,同时开发新工艺,提高自身优势,增强市场竞争力。

四、建筑装饰施工管理

建筑装饰施工管理主要内容包括施工进度控制、施工质量管理以及成本控制和施工安全管理。

1、进度控制。一直以来施工过程中对进度控制都没有重视。建筑装饰工程如果能够及时或提前完工的话,不但良好的起到节约成本的效果,企业本身也会得到社会的好评,提高企业形象。首先是思想方面的重视才能够推动行动。要做好以下内容:

①树立施工人员重视进度控制思想,行动很大程度上被思想所牵动。

②根据施工进度需要制定计划要合理科学,确定工程所有项目必须清除完成的流程及任务,在规定的期限里面完成任务且保证质量。一个科学的进度计划能够使得工程竣工事半功倍。而项目的管理人员要保证工程能够按照期限完成进度。

2、施工质量管理。当今的建筑装饰工程有很多工序是需要配合完成的,且该行业又是最近才兴起的行业,因此专业人员相对不多。目前我国的建筑装饰行业存在部分工作人员素质整体低下的现象,很多施工人员都是来自土建工程,施工经验处于摸索阶段。要提高工程本身的质量就需要对施工人员进行专业培训,只有提高施工人员整体素质才能够使得建筑装饰工程质量得到保障。当前教育机构对于该行业的专业人才培养需要加强力度,而企业本身也需要通过各种合理多样的方式对施工人员进行培训。

3、成本控制。对于建筑装饰工程而言,严格控制成本起着重要性作用。预算造价已经确定,对于成本的控制越严格,企业收益则越大,而企业本身的生产条件也就越好。建筑装饰施工过程中,要有意识的灌输施工人员成本责任意识。使用现代化管理手段让工程本身的各个指标都能得到实现,使得工作人员陈本意识还有责任感给以加强。在工程进度的整个过程中都要贯彻成本控制思想。材料成本的控制也是至关重要的环节。

4、安全管理。在施工过程中对于建筑装饰的安全性要有完全的保障,如果安全有缺陷不但会对企业的经济造成影响而且施工人员的安全也会受到威胁。安全管理原则主要有:预防为主、安全第一、管理贯彻安全性以及全面性等。

①预防为主:对施工人员进行定期安全教育培训以及考核,树立施工人员对安全施工的理念与责任感。只有安全意识得到树立才能有效的抑制违章现象发生安全措施的制定需要有针对性,才能使安全隐患有所降低。

②安全第一:在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自始至终都是最为重要的关注对象。施工质量以及进度要在保障施工人员安全基础上,对于安全所需投入的成本一定不能有所欠缺。

③强制性原则:安全生产是一个不能改变的原则,不能够因为任何一个人的看法而有所改变。对于防护设施用品、安全部门设立及安全投入等方面都需要有强制性保障,一旦出现事故一定要追究负责人的责任。

④全面性原则:在施工的各个项目当中都要体现安全性原则。因为安全事故的出现是有其随意性的,所以要在各个方面都有所注意,每个过程中严格监督,这样施工的安全性才得以保障。

【结语】随着人们生活水平和对环境问题的迅速提升,对建筑装饰标准和施工质量要求也日益提升。建筑装饰施工过程中存在着许多值得我们关注的问题,完善建筑装饰施工管理体系,保证建筑装饰施工质量是目前我们首要解决的问题。建筑装饰工程的施工管理,不仅包括施工过程中的管理,也包括前期管理。因此建筑装饰企业要对整个过程做到详细了解、充分考虑、认真落实。只有做好管理工作,才能保证施工顺利进行,并使得施工质量良好提高。

参考文献:

篇9

中图分类号:TU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引言

近年来,建筑工程施工管理逐渐成为施工管理研究的热点之一。作为整个建筑施工管理工作的基础,工程施工管理本身的涉及的因素较多,管理过程也比较复杂。但是,为了最大程度地保障施工质量,必须对施工管理加以研究,从各个方面保障高质量地施工。本文重点研究了当前建筑施工管理的相关课题,提出了建筑施工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加强建筑工程施工管理的对策建议,以保障建筑施工按时按质地完成。

一、建筑施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 安全管理意识不足

一直以来,施工安全都是工程管理中的重点问题,虽然参与施工的各方都对其给予了高度重视,然而在真正的施工过程中,不符合施工规范的操作还是屡见不鲜,为安全施工埋下重大隐患。施工安全事关施工人员的生命安全,是施工中最重要的事情,是确保工程质量的关键所在。建筑工程工序众多,危险性大,稍有不慎就有可能造成严重的事故,而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

2 资料管理水平不高

作为一个完整的系统,建筑工程施工管理所涵盖的项目非常多,主要有人员管理、技术管理、材料管理等,同时还应主要施工资料的档案管理。施工过程必须具备科学化的管理流程和管理制度,即任何操作都必须根据相关文件和组织措施进行。然而,目前很多施工企业都未能认识到施工管理材料的重要性,施工环节与指导资料严重脱节,两者之间毫无联系,甚至有些施工单位在工程竣工后将材料补齐,或者当上级部门来检查时,才临时应付。这种资料管理方式,必然会严重阻碍施工管理的良好发展,导致施工管理过程中,不能有计划、有步骤的进行,而依靠以往的施工经验来衡量,一旦出现问题,将会严重影响工期,影响工程质量,造成经济损失。

3 有效管理机制不健全

施工现场往往施工人员多、施工工艺复杂、而且各种工艺间错综复杂。建筑属于劳动密集型行业,施工现场往往需要投入大量的劳动力,而且由于施工作业面广大且立体,可以实现多人、多工作同时作业,而导致施工现场经常出现杂乱无章的情况、施工人员来源广,而且普遍存在素质低下的特点,给施工管理造成了一定的困难,在施工过程中很难对每一位人员都实现有效的管理。这样极易造成责任心不足的人员在设备操作过程中违反规章制度;毫无计划的投放施工材料,而由于工期与施工进度的要求,建设项目的大量、多种施工材料通常会集中投放,给全面控制造成了一定的困难。而导致材料的质量控制出现问题,难于控制质量的精准度,从而影响整体的施工管理,影响工程质量。

4 质量检验管理缺失

建筑工程的施工管理包括了人员管理、材料管理以及设备管理等,涉及范围广,受影响因素多,因此管理过程较为复杂。在质量检测与检验方面很难面面俱到,所以通常以点带面,进行抽样检查,而这样做的后果就是往往会出现一些质量问题。客观上,造成了部分建筑存在较大的质量隐患,有些问题是可以通过返工进行修正的,而有些只能不了了之,为今后的使用和维修带来了极大的困难,致使很多建筑质量与相关的标准不相符。有些单位为了应付差事,主观上对检验工作不够重视,在抽取样本检验的过程中,草草了事,导致出现很多漏洞,另外,由于管理部门与各施工部门存在复杂的关系,而导致许多施工企业的质量与国际标准存在很大的差距。

二、加强和改进建筑工程施工管理的措施

1、提高工程施工管理质量, 打造精品工程

“百年大计, 质量第一”, 建筑企业要在市场的优胜劣汰中生存和发展, 就必须严格控制质量。一是建筑产品主体结构的质量, 二是目测感官方面的质量, 三是使用功能方面的质量。建筑产品的特殊性决定了建筑产品从设计阶段到整个施工阶段都要层层控制。尤其是施工中的有些质量问题, 如渗漏、开裂等质量通病, 要对质量通病的原因进行深入分析, 并做出相应的防止措施, 以引起高度重视。只有实施科学的、有效的施工管理, 施工企业提高计划的应用水平, 除了从源头抓起, 尽快规范建筑管理体制之外, 还要提高企业自身的市场竞争力的高度, 通过全面的实施网络计划促进企业管理上质量, 上水平, 从而生产高质量高水平的工程产品, 打造精品工程。

2、强化安全意识, 加强施工质量安全管理

建筑企业应该高度重视建筑现场施工的安全管理, 坚持以人为本,安全第一的原则, 实现“零事故”。 建筑工程施工管理要注重细节, 尤其是关于防火、禁止乱搭安电线、戴安全帽, 脚手架搭设, 安全带等相应的施工安全问题, 需设立专门的安全小组日日抓, 天天讲, 多培训学习,防患于未然。

3、加强施工现场管理

施工现场管理是一个完整有序的系统, 在这个系统中, 质量管理是核心, 围绕“建筑产品质量管理”主线, 通过深入开展文明标准化工地达标活动, 为创优质工程提供条件和保证。这就是加强施工现场管理的理念。具体而言, 就是要加强工序质量的控制, 工序质量控制的目的就是要发现偏差和分析影响工序质量的制约因素, 并消除制约因素, 使工序质量控制在一定范围内, 以确保每道工序的质量。工序质量控制是过程质量控制的基本点, 是现场质量控制的核心内容。

4、提高从业人员的素质

施工企业人员总体上可以分为决策层、管理层和作业层三个层面。针对不同岗位, 对人员的素质要求不同, 但总的来说, 都要求参与施工活动的人群具有决策能力、管理能力、经营能力、控制能力、作业能力及道德品质等诸多方面的能力。要求其从业人员具有相应的“资格”。我国目前建筑工程领域, 从业人员素质相对比较低下, 实践有余, 但理论不足, 不能很好地从高度上把握和指导施工管理。现代企业的竞争, 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 对于建筑工程企业来说, 人是决定工程成败的关键。所有的工程项目均是通过人将材料组织而创造的。只有拥有一支富有创造力、纪律严明的施工队伍才能完成一项质量优良的工程项目。因此, 建筑工程企业要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就必须提高从业人员的素质, 把培养人才作为一项长期的任务来抓。

5、规范资料管理, 使施工管理走向秩序化

篇10

中图分类号:TU723.3 文献标识码:A

造价管理工作开展的顺利与否和企业经济效益的获得具有直接的关系,需要重点关组。加强工程造价的管理工作,就是要合理的确定并且有效的控制好工程造价,将项目的投资控制在合理的范围之内,并且实现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有效运用,以此来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造价管理工作需要贯穿在项目施工建设的失踪,本文结合实际工作论述目前在造价管理的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一、建筑工程造价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

(一)投资决策阶段造价管理存在的问题

投资决策阶段的造价控制管理是整个管理环节的一个基础,也是整个管理过程的关键环节,但是长期以来我国的施工企业在这方面普遍存在着膨胀的现象,使得工程造价越来越高。加之施工企业在建设的前期缺乏确定工程造价的有效依据,管理部门只是根据专家和决策者的意见或者是借鉴其他建筑工程对于即将拟建的项目造价进行估算,这样将会给实际工程项目的造价管理工作带来制约,“三超“现象十分严重。

(二)招投标阶段造价管理存在的问题

在该阶段,造价管理者忽视前期的准备工作,对于工程的内容考虑不周全,对于一些图纸没有经过认真的会审,图纸中设计到的造价计算内容相互矛盾的情况时有发生。缺乏科学合理的评判标准也是该阶段造价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当前大部分工程招投标办法还是侧重于按照行政管理的模式制定相应的规则,但是招标的内容和方法还局限在数学统计的指标下,在实际招标的过程中,业主不能够准确的判断报价的高低,这样就不能够合理的选择较好的施工单位,有效的控制工程的成本。除此之外,缺乏后续的跟踪管理,在工程招投标完成之后,一些工程会补充签订和招标文件不相符的合同,将招标工程中的一些项目进行再次发包,这样也给造价的管理工作带来困难。一些新材料的价格失真也导致了工程造价的虚增,使得造价管理失控。

(三)设计阶段造价管理存在的问题

设计招标不全面,只偏重于方案设计阶段的招标而忽视了技术设计阶段和施工图设计阶段的招标工作。如果方案中标,技术设计阶段和施工图设计阶段的方案中标单位就会在缺少竞争的状态下进行设计,这样造价管理的积极性就会大大降低。除此之外,现行的设计取费方式不合理,设计费的多少取决于工程总造价的高低,这样就会导致一些设计单位为了追求利益而盲目的扩大施工规模,使设计方案不能够达到最优的效果。

(四)施工阶段造价管理存在的问题

施工阶段造价管理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即现场签证管理混乱和现象的定额计价差异较大。在施工现场,一些监理工程师的素质较差,对于合同以及与预算相关的规定不熟悉,不应该签证的项目盲目签证,为了获得较高的利润弄虚作假的现象也时有发生,这样就会带来施工现场签证管理的混乱局面,影响了造价的管理。除此以外,建筑项目现行的计价大部分地区仍然按照现行的规定进行,没有形成统一定量,不能够有效的采用市场价格进行约束,这样将会造成工程的成本远离市场的实际,出现造价管理失控的现象。

(五)竣工结算阶段造价管理存在的问题

在工程项目竣工结算编制的工作中经常会出现一定的问题,例如定额的换算缺乏合理性,新技术和新材料的出现使得定额缺项或者是需要补充的项目和内容不算增多,但是在缺少可靠数据的情况下预算定额或者是补充定额会存在着很多不合理的地方;高估冒算现象普遍存在,一些施工单位为了获得更多的经济利益采用多计算工程量或者是高套定额单价的措施认为的提高工程的造价;提高材料的价格标准影响造价的管理,特种材料的高估现象已经成为目前造价偏高的重要因素。这些问题都是竣工结算阶段经常出现的问题。

二 、建筑工程造价管理工作问题的解决对策

(一)投资决策阶段的造价管理方法

在该阶段做好造价的管理工作,首先需要做好基础资料的收集工作,要保证各项数据资料的准确定和真实性。例如对于施工地的地质情况、工程施工规模情况、材料设备的价格情况等,造价人员要对这些资料进行认真的分析,以保证投资的准确性。其次要采用集体决策的制度,避免投资的盲目性。需要组织工程技术部门和财务部门等相关专业的人员进行集体讨论决策,实现该阶段造价管理的科学性。

(二)招投标阶段的造价管理方法

需要完善招标前期的造价管理工作,加强对招标文件的编制管理,由专业的造价工程师参与审定造价管理方面的条款。除此之外需要加强招标中期的造价管理工作,要在工程招投标程序中增加询标的环节,这样能够保证投标者对报价合理性、低价的依据和如何保证工程质量进行全方面的细致解读。在这个过程中需要增加环节的透明度,避免金钱交易。最后需要严格控制招投标后期的造价,要加强合同语言的严谨性,并且这种合同价款方式的选择。

(三)设计阶段的造价管理方法

设计阶段进行造价管理,必须要完善设计的招标制度,使得设计者对于工程的规模、施工工艺流程、设计方案以及投资控制等方面进行全面的考虑分析,设计出最为经济合理的施工方案。其次要采取限额设计的方法,投资分解和工程量控制是实行限额谁的有效途径,对于能够进行定量分析的设计内容都需要进行计算,得出技术和经济相结合的数据,在设计的过程中充分的考虑这些数据,促进设计方案的优化。再次需要改变设计取费的原则,建立起激励机制,更好的调动设计者的积极性,并且融入市场竞争的原则,对于设计单位编制的预算进行审查之后在设置计费的标准,这样能够避免设计者为了自身利益提升工程的造价。最后需要加强对施工图的审查工作,将设计变更的几率减小到最小,以免提高工程的造价,同时还能够保证设计概算和施工图纸保持一致性。

(四)施工阶段的造价管理方法

在这阶段进行造价管理,必须要合理的控制工程洽商,并且要严格的审查承包商的索赔要求,并且要做好材料的加工订货,确保物美价廉的材料进入到施工的现场。由于施工阶段的各种突发事件发生的几率较大,因此说需要建立起动态的管理制度,随时掌握施工中各环节的资金使用情况,避免出现浪费的现象。同时不能够忽视对于工程细节的把握。对于隐蔽性的工程,施工图纸中不确定的部分不能够笼统的签订工程量和工程造价,需要跟设计者和施工者进行沟通之后在确定好工程的造价。

(五)竣工结算阶段的造价管理方法

该阶段是造价管理的最后一个环节,管理者需要认真的阅读合同,正确把握各项条款,对于没有约定结算方法的需要按照国家的相关规定进行。除此之外需要认真地审核材料的几个,做好询价调研,并且要辨别真伪,认真控制工程的造价。

结束语

建筑工程造价的控制对于有效的控制施工成本提升施工企业的经济效益具有重要的作用,本文就以此为中心,从工程项目建设的全过程论述了造价管理存在的问题和相应的解决措施,希望能够对今后的造价管理工作有所帮助。

参考文献:

[1] 叶碧红 浅析目前建筑工程造价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 福建建材,2011年第03期

[2] 黄晖 浅谈我国工程造价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科技信息,2011年第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