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4-08 11:47:51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物联网,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身份证换装正悄然成为我国信息产业发展的一个新亮点。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居民身份证法》2004年开始正式施行,第二代非接触式IC卡居民身份证也率先在北京、上海、天津等6个城市进行换发。联系到先前新浪、搜狐等网站列出的“第二代身份证概念股一览表”,可以预言:一场围绕二代身份证的商业大战即将上演。
“我国从1985年开始实行居民身份证制度,第一代证为聚脂薄膜密封单页卡式,只具备视读功能,难以与计算机人口信息管理系统进行信息交换,已不适应国家信息化建设的需要,身份证升级换代工作势在必行。”公安部居民身份证管理处的一位专业人士说,“新的身份证从技术上提高了政府管理人口变动和迁移的能力,也为人口更自由的流动提供了保障。”
我国第二代身份证采用环保材料,坚固、耐用、环保,和第一代视读证件相比,第二代身份证增加了一枚指甲盖大小的非接触式IC芯片,将持证人的照片图像和身份项目内容等信息数字化后加密存入芯片,这些信息可以经过终端读卡器判读,从而实现了“电子防伪”和“数字管理”两大功能。
由于在防伪、数字化管理方面的先进性,这种电子身份证已经受到越来越多国家的政府青睐。芬兰是这方面的先行者,1999年12月,芬兰政府开发的电子身份证软件系统就已经开始运行。2003年11月,英国内政部也开始实施一项为期6个月的电子生物特征身份识别技术的试点,准备将来在全国范围内推出新型身份证系统。法国、比利时、日本等国在这个方面也取得了较大的进展。中国,这个世界上人口最为庞大的国家也加入到电子身份证的行列中,将使这个产业迎来一个井喷的时刻。
值得一提的是,电子身份证在国际上尚存一定的争议,这种高科技手段在美国、英国、澳大利亚等国遭到反对。有人指出,电子身份证的便利是建立在充分掌握居民个人信息的基础之上,而如果电子身份证成为个人生活详细信息的存储库,这些信息就存在泄密的可能,尤其是有权进入身份证系统的政府或公司如果滥用这些数据,更加难以防范。为了保证这些信息不被滥用,则必须通过详细的法律条文进行规定,更重要的是制定严格的行政程序来约束接触这些信息的执法机构,而后者正是我们目前所缺乏的。用好电子身份证,并非一件易事。
电子标签让物物对话
电子标签为世界上的所有货物添加了“对话”的特性,开辟了全新的“物联网”时代
人们一面把自己的身份证升级到“智能”,一面也着手给市场上流通的所有商品颁发“身份证”。2004年2月,电子标签国家标准工作组对外宣布,我国电子标签国家标准制定工作已全面展开,不久以后,国内市场上流通的所有商品都要有“身份证”。
电子标签不同于条型码,无需人工接触、无需光学可视、无需人工干预即可完成信息输入和处理,操作快捷方便。
早在2003年六月,沃尔玛就要求其100家主要供应商在2005年1月1日前在包装箱和托盘上贴上RFID标签,该零售巨人还表示希望其余8万余家供应商在2006年1月1日之前使用这一技术。起初人们只在感叹零售业的又一次大变革即将到来,并没有意识到这也是全球物联网的开端。
正如互联网把世界不同角落的人紧密地联系在了一起,采用了RFID技术的电子标签也将带来另一次革命性变化。世界上的所有货物都将通过此技术联系在一起,而且彼此可以互相“对话”,组成了一个“物联网”!
麦德龙2003年在德国的Rheinberg开设的特大未来零售店就是 “活生生的实验室”。RFID技术帮助麦德龙提高零售中的供应链效率, 同时改善消费者的购物体验。在麦德龙的未来商店里,这种RFID技术可实时地识别产品、防范窃贼、跟踪库存及物品到期日,还可查看客户积分卡的状态,以及使用自动检测设备和智能秤来监视并为水果和蔬菜称重。从物品识别方面看来,这家未来商店中的各种产品,如CD、DVD和录像带等,都采用了以RFID为基础的系统加上标签以防止盗窃。只需扫描一下CD或DVD,消费者就可以看到他们正想购买的专辑或影片的介绍性预览。化妆品和食物也贴上了标签,并放在智能货架上。这种应用可以提供实时库存和保质期控制,及时更新销售数据并发现放置错误的物品。
电子标签能否得到广泛的推广,最大的制约在于价格,降低生产成本是推广的关键。电子标签国家标准工作组正致力于此,因为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电子标签,将大大地降低我国电子标签的生产成本。由于被沃尔玛等公司所采用,Sun、SAP、Oracle和IBM等也开始在公司的主流产品中集成射频鉴别(RFID)技术。
正如互联网诞生以来一直伴有网络病毒、垃圾邮件等负面影响一样,电子标签在打造全球“物联网”的同时,也引发了人们对于个人隐私的顾虑。因为每一个标签的存储器都能控制一个单独的识别码,标签能够准确无误地识别和跟踪任何目标的移动,从货架到购物车再到家庭或壁橱。麦德龙发言人也曾表示,超市将匿名收集客户数、购物时间及路线,但并不获取个人数据,随后又声称“超市外面并无任何读标签器,因此电子标签在商店外毫无价值。”虽然,现在技术上已经可以实现在顾客购买产品时消除RFID标记,但考虑到退换物品的问题,人们不得不在隐私权和消费权之间权衡得失。
其实,很多招致批评的应用可能在未来十年内都不会出现。因为现在电子标签的应用至少还在试验阶段,在未来几年里,电子标签的增长将主要出现在分销中心和零售业务的后端,这些业务并不涉及隐私权。
“一卡通”诠释智能交通
一卡在手,持卡人可以方便、快捷、清洁、安全地进行缴费活动,数字化都市生活的气息扑面而来
当你乘上公共汽车,不用投币,也不用出示任何月票、凭证,只需用IC卡轻轻感应,就能缴纳车费;当你驱车经过高速公路收费站,把你的IC卡往专用设备上一划,一两秒钟就完成了整个缴费过程;还有乘坐出租车、缴纳水电煤气费、物业管理费等等现金往来都可以用一张IC卡结算……
这不是科幻迷对未来生活蓝图的勾勒,也并非电影里面的虚构镜头,而是我们每一个人都有可能面对的真实生活场景。在很多发达国家,“一卡多用”已是普遍做法。像韩国釜山市早在七年前就筹划城市公众信息卡,先期启动了交通运输卡,后又将公众领域的单项事务信息卡进行组合,统一为“数字釜山卡”,应用领域扩展到市民生活保障、电子商务、旅游卫生、文体、金融、电信等。在中国香港,八达通卡也成为人们衣食住行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目前,全香港有超过1000万张八达通卡在市面上流通,超过253家商户接受八达通卡,包括公共交通、停车场、零售业(超市、便利店、快餐、饼店、个人护理商店等)、自助服务(贩卖机/销售亭、电话亭、影印机)、康乐设施、学校及出入保安系统等,平均每天处理的交易量逾814万宗,金额达港币5440万元。一卡通的使用情况,成为了评价一个现代化城市综合素质水平的指标。
在中国内地,智能交通系统(ITS,Intelligent Traffic System)虽然起步稍晚,但已经显现出了蓬勃的发展势头,很多城市在公众IC卡发展中也提出了“同业联合、一卡多用”的思路。
上海市从1999年开始实施公交“一卡通”工程,目前,该市地铁轻轨、249条公交线路、4万辆出租车、市中心4条轮渡线、沪杭高速路上海段收费站、10条交通旅游线和上海至周边旅游景点线路购票等,均已实现“一卡通”收费。未来,上海还计划与无锡、苏州、杭州实现四城市“一卡联动”。除了交通方面的“一卡通”外,上海还有社保卡、TAXI龙卡、图书馆电子读者证等,都是与市民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电子智能卡,它们的出现和普及,让上海人真正体会到了现代生活的乐趣。
北京市政交通一卡通系统也于2004年1月1日正式开通,包括巴士公司所属的121条线路的5169辆在用公交车及地铁13号线都可以使用一卡通。据悉,截止到3月中旬,北京市一卡通IC卡的发行量为5万多张,相对于广州、上海,这样的发行量显然非常有限,也与首都的城市地位不相符,“主要是受宣传力度、开通线路和市民接受观念的影响。”北京市政交通一卡通有限公司徐凯介绍道,“但是这种情况很快会得到改善,随着宣传力度的加强,以及北京市地铁1、2号线和全部公交线路的陆续开通使用,估计到明年年底,一卡通的持卡人有望达到300万以上。”据悉,在2008年之前,北京将实现包括公交、巴士、地铁、城铁、出租、高速路、水上游客船、停车场的一卡通收费应用以及远期的市政领域收费、缴费应用。
数字奥运引导社会信息化
体育的大众性决定了数字奥运是关系到每一个人日常生活的综合工程,而不是单纯的体育信息化
根据《规划》中新的思路和提法,《中国经济和信息化》记者采访了业内专家和相关企业。
为何产值未明确
目前,我国物联网发展与世界同步处于起步阶段,技术研发不断取得突破,标准体系不断完善。中国工程院副院长邬贺铨表示:“尽管从总体上讲,世界各国的物联网产业都还是刚刚起步。但一些发达国家的起步于应用,他们在关键技术,比如芯片、软件等方面开发应用得比较早。我国物联网起步在低端,从应用规模和应用水平上与发达国家都存在差距。”
当前,物联网尚处在发展初期,在技术、产品、市场不断完善过程中,尽管应用实施的风险在不断减小,但风险还是客观存在的,因此,一些企业还在观望。邬贺铨认为,物联网近期产生的更多是间接效益,中远期才能产生可观的直接效益,加之物联网应用存在的行业门槛,提升了跨行业应用的难度。而国有大企业往往会更多考虑到投资回报,这跟我国对国企的管理方式有关。另外,国外物联网的发展是从军事应用上发展起来的,而我国在军民融合上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差距。
《规划》并没有对物联网产业的发展提出量化目标,赛迪顾问半导体产业研究中心总经理王桓表示,这是相关部门对物联网产业发展阶段的定性,但没有划定产业规模的具体数值。另外也是由于国家也希望民企发展物联网,而民企的产值不好估测因而没有划定产值。
邬贺铨认为,此次规划之所以对目标产值没有规定,是因为物联网产值很难统计,包括前端的RFID(无线射频标识)及后端应用的统计边界比较模糊。
“2010年物联网的市场规模已达2000亿元左右。规划虽没有划定目标产值,但是提到了RFID产业市场规模超过100亿元,全国有1600多家企事业单位从事传感器的研制、生产和应用,年产量达24亿只,市场规模超过900亿元。如果大规模推广应用,市场规模就更大了。未来几年随着物联网应用规模的扩展,其产值应该是继续增长的势头。”邬贺铨表示。
十区百企
《规划》提到,目前我国物联网虽然在产业发展、技术研发、标准研制和应用拓展等领域已经取得了一些进展,但应清醒地认识到,我国物联网发展还存在一系列瓶颈和制约因素。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核心技术和高端产品与国外差距较大,高端综合集成服务能力不强,缺乏骨干龙头企业,应用水平较低,且规模化应用少,信息安全方面存在隐患等。
王桓认为,尽管全国各地都将物联网产业发展作为发展重点,出台了相应的发展规划和行动计划,许多行业部门将物联网应用作为推动本行业发展的重点工作加以支持,不过应用层面的突破一直被认为是物联网产业商业化的瓶颈。目前还缺少规模较大的示范性应用,这类应用必须是政府倡导的示范应用。另外,物联网还缺乏统一的行业标准,这个标准指的是跨领域的标准。因为跨行业、跨部门的行业协同目前推动起来还是很有难度,而标准也就很难制定。
《规划》指出,力争到“十二五”末,初步完成产业体系构建,形成较为完善的物联网产业链,培育和发展10个产业聚集区、100家以上骨干企业、一批“专、精、特、新”的中小企业,建设一批覆盖面广、支撑力强的公共服务平台,初步形成门类齐全、布局合理、结构优化的物联网产业体系。
“这十个产业集聚区并不一定是十个完全一样的集聚区,因为有感知、传输、应用等物联网产业链各个部分的产业集聚区。” 邬贺铨表示,“据我所知,全国各个地方都在兴建自己的物联网产业园区,所以未来肯定不止十个产业集聚区。”
王桓认为这样的做法显得更为贴近实际。国家要建设的是物联网产业集聚区,而不是行政区,这样或许可以有效避免此前的一些形式主义的建设。
但是,《规划》中并没有明确提及在哪些地区培育和发展这10个产业聚集区。对此王桓解释道:“十区应该会集中在物联网发展较好的区域,而这些区域必然是与电子信息产业发展较好的区域重合的,这样看来就离不开北京、上海、广州、深圳,而拥有国家传感网产业基地的无锡和拥有我国唯一物联网产业基地的重庆更是跑不掉。”
清华同方物联网本部副总经理王恩勇说:“这10个产业聚集区确定后,骨干企业就可以把这些产业聚集区作为重点来发展,争取入驻。而相关企业本身也可以朝着骨干企业所要求的目标去努力。”
《规划》提出在全国范围内培育100家掌握核心关键技术、经营状况良好、主业突出、产品市场前景好、对产业发展带动作用大、发展初具规模的物联网产业骨干企业。
王桓解释道,十区百企其实是个概化的目标,而不是固化的十个产业集聚区和一百家骨干企业。去年国家推出的物联网专项发展基金,旨在未来五年每年投资一个亿在我国的物联网项目研发上。如果通过这个基金来培育百个企业的话,分到每个企业的资金很有限,而这表明国家对于百企的培育是引导性的而不是决定性的。
“对于物联网骨干企业的界定还不明确,例如主业不是物联网的华为算不算物联网骨干企业,也许华为的物联网产值远远超过主业是物联网的企业,由于界定的标准还不清晰,也是造成规划没有明确百家骨干企业名单的原因之一。”邬贺铨认为。
市场导向
“《规划》中提到了市场导向和政府促进,这暗示物联网会是由市场主导来发展的,并且鼓励民企发展物联网,而不是国家队先行。”王桓说。《规划》提到的欢迎民资、外资进入物联网领域,支持中央企业在安全生产、交通运输、农林业等领域开展物联网应用示范,也印证了王桓提到的这一点。
纵观之前的物联网产业发展,基本上都是政府投入、政府购买,物联网的这种发展模式被很多专家认为是不成熟的。“物联网本身的商业模式不清晰,靠什么来驱动发展是个大问题。政府需要有统筹规划,避免重复建设,有体制机制上的问题需要突破。”邬贺铨说。
王桓表示,“各地都在搞智慧城市,多了还是少了,要看经济效果,在没做出经济效果前,没法说做得怎么样了”。
王恩勇则认为,在我国物联网的发展历程中,之前主要依靠政府推动,市场所起的作用较弱,而现在政府要把市场导向放在首位是正确的选择。而这就需要解决好供需问题,不能一味地靠政府采购,应该让市场推动,有了应用和需求自然会推动物联网的发展。
近年来,劳动力成本的逐步抬升,传统劳动密集型产业、初级加工产业逐步走向衰退,迫使我国加快工业转型升级步伐,而技术密集型产业、自动化/半自动化产业将逐步兴起。在这一过程中,传统的产业需要进一步推动技术革新,从劳动密集型产业向技术密集型产业转变需要新一轮技术革命作为引擎,物联网在工业转型方面将大有可为。
在《工业转型升级规划(2011—2015年)》中,明确提出增强电子信息产业核心竞争力,着力突破物联网的关键核心技术,统筹重点领域的物联网先导应用,加强物联网创新服务体系建设。伴随新型工业化进程的加快,物联网正在向我们大步走来,工业转型升级中的物联网应用正日渐成为提升“中国制造”的力量之源,转型之力。
一方面是智能工业,物联网应用于生产过程控制、生产环境监测、制造供应链跟踪、产品全生命周期监测,促进安全生产和节能减排等,正日益进入大中型企业。物联网的发展对工业的深入发展也有着十分重大的意义。目前,物联网技术在产品信息化、生产制造环节、经营管理环节、节能减排、安全生产等领域得到应用,例如车联网,智慧矿山,智能工厂等方面的应用已经取得了明显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从国家“十二五”规划到工业转型升级规划,国家在政策、财政等方面都大力支持物联网的发展,重视物联网在两化融合中的作用,这将使得工业化和信息化的融合逐步深入并取得良好的社会效益。
另一方面是智能化工业产品从黑电延伸到白电。国际金融危机冲击下,“中国制造”的尴尬愈加强烈,“中国制造”,创造了财富,赢得了掌声,如今却在新的发展阶段面临新的挑战:从“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型,从制造业大国向制造业强国蜕变,刻不容缓,时不我待。如今,物联网正在改变这一切,随着智能化工业产品从黑电延伸到白电,目前,以家用电器、各种传感器及家庭物联网为基础,实现各种电器的智能化操控,物联网工程机械,“云家庭”解决方案,物联网冰箱、空调等家庭智能化的生活方式令人充满期待,也正是我国工业转型推动“中国制造”走向高端的目标所在。
为应对全球金融危机,各国都在努力寻找有效的对策。美国提出了构建“智慧地球”,中国提出了构建“感知中国”。其主要思路是把新一代IT技术充分运用在各行各业之中,实现物品的自动识别和信息的互联与共享。
1 互联网
互联网通过TCP/IP网络协议将各种不同类型、不同规模、位于不同地理位置的物理网络联接成一个整体,从而构成网上用户共享的信息资源网。随着社会、科技、文化和经济的发展,特别是计算机网络技术和通信技术的大发展,互联网也得到了快速发展。
2 物联网
物联网最早于1999年提出,即把所有物体通过射频识别(RFID)等信息传感设备与互联网连接起来,实现智能化识别和管理。
物联网是一个动态的全球网络基础设施,它具有基于标准和互操作通信协议的自组织能力,其中物理的和虚拟的“物”具有身份标识、物理属性、虚拟的特性和智能的接口,并与信息网络无缝整合。
3 物联网和互联网
物联网和互联网都是建立在分组数据技术基础之上的,它们都采用数据分组网作为它们的承载网;承载网和业务网是相分离的,业务网可以独立于承载网进行设计和独立发展。
物联网技术的重要基础和核心仍旧是互联网,通过各种有线和无线网络与互联网融合,在物理世界的实体中部署具有一定感知能力、计算能力和执行能力的嵌入式芯片和软件,使之成为“智能物体”,并将物体的信息实时准确地传递出去。实现人和物体、物体与物体之间的沟通和对话。
物联网与互联网也是有区别的。
(1) 本质上,物联网是互联网在形式上的扩展,它继承了互联网所有的普遍性特征。但是,它不是互联网的翻版,也不是互联网的一个接口,而是互联网的一种较复杂的扩展。
(2) 研究的范围不同。互联网由多个计算机网络相互连接而成,形成相互沟通,相互参与的互动平台。物联网就是把人和物、物和物之间进行联系和控制,协同和处理,目的就是提高生产率,使人们的生产变得更加舒适、更加和谐。
(3) 体系结构存在差异。互联网体系结构是指导互联网设计的一系列抽象设计原则,内容涉及互联网的构成要素、通信协议、网络功能以及管理运营方式等。物联网体系架构主要包含以下四个层次:
感知层。感知层的主要功能是信息感知与采集,实现对物理世界的感知。同时具备局部的互动性,需要一定的存储和计算能力。
接入层。接入层由基站节点和接入网关组成,以有线或无线的方式实现无缝、透明、安全的接入。
网络层。网络层包括各种通信网络与物联网形成的承载网络,完成物联网接入层与应用层之间的信息通信。
应用层。应用层由各种应用服务器组成,主要功能包括对采集数据的汇聚、转换、分析,以及用户层呈现的适配和事件触发等。
(4)对网络的要求不同。用于承载物联网和互联网的分组数据网无论是网络组织形态,还是网络的功能和性能,对网络的要求都是不同的。
基于IP架构的互联网络在根本上是一个开放和自由的网络,它的开放性和通达性,对网络性能要求是:“尽力而为”的传送能力和基于优先级的资源管理。
物联网对网络的要求就会高得多,目前实际上已经存在若干孤立的物联网系统,这些系统对实时性、安全性、可信性、资源保证性等都有很高的要求。这些要求是目前IP网难以提供的。
4 互联网发展趋势
(1) 多样化。互联网用户对数据有不同的数据速率要求。比如说短信,只需要较低的数据速率,而高清视频等则需要较高的数据速率。对于未来的网络它必须要能够提供多种解决方案。
(2) 多点的搜索方式。网络必须要支持很多的用户进行多点的搜索方式。
(3) 绿色化。未来的互联网将用绿色的技术来实现互联网的应用。
(4) 支持物联网。目前互联网还不能够对物联网提供很好的支持。因此需要对网络资源进行优化,逐渐完善对物联网提供更好的支持。
(5) 支持云计算。目前没有一个网络可以真正实现云计算。因为对云计算来说,需要非常高速的网络,而且没有堵塞,没有断点。
5 物联网发展趋势
物联网无疑是现在最受关注的话题之一,其不但首次出现在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更频繁见诸两会代表委员们的提案中。由于物联网是互联网应用的增长点,可以大大促进信息化的应用,包括美国、中国和韩国都把物联网提升为国家战略级产业。把所有物品与网络连接,实现远程监控,物联网的新时代将为人们带来生活上的新体验。专家预估,物联网将是未来十年最重要的产业大趋势,至2020年可望成为全球经济新一轮的增长点。
物联网发展需要四大关键技术的支持:RFID技术用于标识物品;传感器技术用于感知物品;嵌入式智能技术用于思考物品;纳米技术用于微缩物品。如今,促进中国物联网发展的政策、产业环境以及支撑其运行的网络基础正在逐渐完善,中国物联网发展已拥有了良好的基础,将进入发展快车道,中国物联网发展前景良好。但同时仍存在成本、技术标准、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成熟商业模式建立等问题,物联网的发展任重而道远。
总之,互联网与物联网既有区别又有联系,互联网与物联网的发展将会是相辅相成的。
参考文献
主管单位:陕西省工业和信息化厅
主办单位:陕西省电子技术研究所;陕西电子杂志社
出版周期:月刊
出版地址:陕西省西安市
语
种:中文
开
本:16开
国际刊号:2095-1302
国内刊号:61-1483/TP
邮发代号:
发行范围:国内外统一发行
创刊时间:2011
期刊收录:
核心期刊:
期刊荣誉:
联系方式
期刊简介
《物联网技术》杂志初步规划为月刊,全彩色,2011年3月创刊,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CN61-1483/TP,定价10元/期。
一、第一步:从开源Android到开放MIUI
MIUI(米柚)是小米公司开发的以Android系统源码为基础,按照中国人习惯设计并全面改版而成的第三方手机操作系统。MIUI自2010年以来,研发团队从不足10人增加到750人,每周升级已经累计249个版本,拥有激活用户1.5亿,官方适配机型超过70款。小米公司通常先做一个体验版给几十个用户使用并收集反馈信息,然后邀请发烧友参与产品的测试、研发、体验、建议等环节,共同确定开发版和稳定版。另外工程师还通过小米社区、论坛、微博等社交平台不断收集用户反馈,及时修改Bug并加入用户想要的功能,使得这些用户成为小米了解不断变化的市场需求、吸收创新思想的信息源,并帮助小米完成价值链向消费群体的自然延伸。这种建立在开放平台上工程师加发烧友加消费者的开放迭代开发模式是一种微创新,通过和用户反复反馈互动持续地完善产品功能(图1):
图1 MIUI开放开发模式图
正如上图所示,MIUI的成功离不开谷歌开源Android之上。谷歌在2007年成立一个由34家终端和运营企业组成的全球性开放手机联盟(Open Handset Alliance),推出标准化、开放式的移动电话软件平台――Android开放源代码移动系统。开源版Android允许任何开发者以及公司下载Android系统的源代码和原生固件包并进行修改。虽然小米没有参与开放手机联盟,但是基于开放Android源代码深度加工而成的MIUI系统使小米节约了巨量的研发资金,规避了很多专利问题,投入更多精力发展其他业务来占领移动互联网市场。
二、第二步:迭代手机研发与开放复杂网络
MIUI推出后一年才面世的小米手机,继承了MIUI的发烧友参与研发模式:每一代小米都会出工程测试机让资深米粉试用两个月,并在小米论坛专门开辟一个版块收集米粉建议来对下一批订单进行改进。对外宣称“成本定价”的小米手机高配低价,这让我们想到了联发科曾繁荣一时的深圳“山寨机”现象:2010年加入开放手机联盟的联发科次年了Android智能手机平台MT6573,给众多中小智能手机制造商提供一站式解决方案(Turn-Key)模式。这种模式给手机制造商提供已经组装好主要元器件的主板实物和供参考的BOM List,缩短了手机厂商产品研发周期,降低了零部件采购成本和风险,促成了国产手机的多元低价化的“山寨机”爆发现象。虽然联发科带来了一定的规模经济,但是“芯片厂商―终端生产商―市场”这种简单的价值网络让深圳手机厂商不具备应对个性化需求的动态适应能力。基于互联网思维柔性生产的小米手机彻底颠覆了联发科主导的手机生产组织方式,使自己变成新一代平台中心并壮大起来。笔者通过追踪小米手机的八百个元器件,调研和分析所涉及的近一百五十家主要零部件供应商,完成了以小米为中心平台的价值网络图(图2)。在图中小米公司取代了过去联发科平台并建立更为复杂的网络链接,实现了小米手机在创新知识和信息、资源频繁互动中的迭代生产。分析得知,对小米手机影响最大的硬件公司便是为其提供芯片的并拥有许多通讯领域和手机芯片专利美国高通公司。鉴于高通芯片优越的性能,小米公司经过一番努力在2010年12月与高通签署合作协议,并派工程师进驻到高通总部研发中心与高通的工程师一起调试芯片。高通芯片对小米手机起到重要作用:一,高通芯片是智能手机芯片行业领头羊,成为高通芯片的首发机型能够推出高配手机;二,借助高通成熟专业的技术支持与指导来完成小米产品的整体优化设计,半合作研发还可以让高通芯片充分适配MIUI;三,小米可以享受高通在智能手机芯片行业制定的“反授权协议”(2015年取消)的保护,规避许多专利费用问题,并节省时间和资金投入其他领域。
图2 小米平台价值网络图
此外,小米手机的成本定价优势还源于其较少的研发成本、较低的知识分摊费、较高的零部件议价能力、互联网预售及时反馈机制、电商渠道以及社区化粉丝营销策略。
三、第三步:从互联网到物联网
物联网技术和产业已被作为未来国家重大科技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一方面是国家信息化发展阶段对物联网等新技术的迫切需求,另一方面是物联网技术对国家信息化发展的重要意义。伴随着更多领域示范工程的建设和物联网相关技术的成熟,物联网行业将进入高速发展期,甚至可能出现爆发式的增长。特别是智慧城市建设的广泛开展,各种有关物联网的应用层出不穷。
一、物联网应用正当时
从工业领域看,在产品监管方面,各种传感器与制造技术融合实现对产品设备的监管和控制,实现设备故障的远程诊断,对生产过程中不易有人在现场进行监控的各利,污染源环境实现无线远程管理和监控,在工业安全生产方面,把传感器嵌入到关键的设备中,来感知生产过程中的危险。实时感知、准确辨识、快捷相应、有效控制已逐渐成为物联网在工业领域应用的现实。
物联网应用于农业领域,既改变了粗放的经营管理模式,实现农业的精细化耕作和农产品运输的远程控制,大大节省了农产品的成本投入,也使得农产品的质量溯源成为可能,使食品安全有了一定保障。
智慧城市的快速推进使得物联网应用突飞猛进。通过安装在城市各个角落的传感器,全面感知城市的信息,实现数字城市与物联网的相互融合,进而对包括政务、民生、环境、公共安全、城市服务等各种城市内在需求做出智能化响应。
推进物联网发展需要以创新为驱动力,用技术引领发展。没有信息技术、传感器技术、网络技术、移动互联技术的快速发展,物联网就不会取得今天的巨大进步。国际电信联盟指出,物联网的四大关键应用技术足RFID、传感器、智能技术和纳米技术。这几项技术直接影响到物联网的发展,但光看中技术本身还远远不够,不结合物联网发展的实际,不在实际应用中有创新,先进的技术也未必能形成先进的物联网应用。
政府主导,企业跟进才能打造出比较完善的物联网产业链。物联网不是一个企业或几个企业就能建成的,需要传感器制造、信息存储和传输、信息分析和处理、物联网管理平台等各类企业的参与,需要在政府的主导下先进行顶层设计,企业根据实际建设需要,参与物联网的建设,形成政府和企业协商合作的物联网发展模式。围绕物联网产业链建设会形成新的商业机会,业内人士认为,2012年我国物联网产业市场规模达到3650亿元,而到2017年将超过万亿元。
二、警惕物联网建设的孤岛
就目前技术和产业发展状况来看,物联网目前正处于概念已形成,技术正发展的初级阶段。传感器网络、异构数据分析等核心技术还不具备大规模产业化条件,技术构架、传感器接口规范还没实现标准化,与物联网相关的市场化运营模式还有待探索。我国物联网产业企业多来自无线传感网和芯片技术厂商,总体上看物联网企业小而分散,与物联网密切相关的云计算、集成服务企业与国际领先企业差距较大。但由于物联网巨大的市场诱惑力,以及智慧城市、智慧农业、智慧服务等多种智慧建设规划的出现,无疑使物联网建设容易出现建设危机,形成重复设计、顶层设计有缺陷、物联网建设部门各自为政等问题,我们务必要重视,警惕形成物联网孤岛。
万物联网(IoE)是什么?
万物联网(IoE)是人、流程、数据、对象汇集在一起,使网络链接可以带来更多的应用和服务价值,使信息可以创造新的能力、丰富经验和在商业、个人、国家的领域产生全新的经济机会。(Cisco, 2013)
OFweek工控网讯:简单来说,万物联网是以智能的方式链接人、流程、数据、对象。万物联网的概念是将数十亿的对象搭配传感器来检测度量并评估其状态。所有进行链接的对象,不论是公开或私有的网络都共同使用标准化且专用性的协议。
一、万物联网的骨干
人:以更应用、更有价值的方式将人链接在一起
流程:在正确的时间将正确的信息提供给正确的人(或机器)
资料:将数据转换成智能以做出更好的决策
物件:将物理设备和对象链接上网络来进行智能决策;通常称为物联网(IoT)
二、物联网(The internet of Things; IoT)
物联网(IoT)是将实体对象链接到互联网上,这些对象使用嵌入式技术来使对象内部状态可以与外部环境可以互相影响。换句话说,当对象可以感知和沟通时,它会改变决策的方式、决策的时机以及做决策的对象。
三、万物联网(IoE)和物联网(IoT)的差异
万物联网(IoE)包含了四个重要要素,分别是人、流程、数据和对象,然而物联网(IoT)只注重于对象这项元素。此外,万物联网更进一步的提高了物联网的功能以改善商业和产业的成果,最终将透过促进物联网的进步来使人们有更美好的生活型态。
价值实现
要实现万物联网的价值,公共部门组织必须探讨策略、文化和运行的议题。
领导:万物联网能创造的最有价值机会是什么?我该从哪里开始进行?长期的愿景是什么?
治理:如何分配万物联网的基础建设资金?如何衡量是否成功?
能力:我们需要开发哪些技能来实现万物联网的价值?我们需要哪一些合作伙伴来参与其中?
技术:哪些万物联网的使用案例将资助我们的平台投资?
未来发展
万物联网将在三个层面上重新创造产业的发展型态,分别是商业流程(Business Process)、商业模式(Business Model)和商业时刻(Business Moment)。
“在第一阶段,数字技术正在渐渐改善人们的产品、服务和流程、我们的客户和组成经验、以及企业和合作伙伴的工作方式。”。
随着企业逐渐数字产品化和流程化,新的商业型态也随之出现。Gartner分析师预计,这一些的数字创新会使商业模式产生新的转型变革。Le Hong以Nike举例,说明其在医疗保健产业上结合运动服装和装备,Google在自动化车辆的市场上也可以有显著的应用方式。“这些组织在该产业中并没有非常相关的业务,但现在却跃升创造出新的商业模式”。
第三阶段的数字再创新是由于竞争市场对于前所未有的商业速度和敏捷性的需求,Gartner称其为商业时刻。
Gartner预测企业将会广泛的使用IoE的技术,大量的产品会销售到各个市场中。其中将包含先进医疗设备、工业自动化传感器和工业用机器人技术应用、提高农业产量的传感器装置、汽车传感器和基础建设监控系统(如道路、铁路运输、水源分配、电能传输)等无数的产品和服务。然而当装置可以链接和搜集的数据越多,隐私权和安全性也会相对成为重要的新议题,企业如何抉择消费者的隐私权和丰富IoE的数据之间的平衡将会是个重要的课题。
结论
2005年10月原信息产业部批准成立了“电子标签标准工作组”,开展电子标签标准的研究。2005年的《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国发[2006]第044号)》就早已明确将传感网作为重点领域和优先主题,明确信息产业及现代服务业领域重点、优先支持传感器网络及智能信息处理:重点开发多种新型传感器及先进条码自动识别、射频标签、基于多种传感信息的智能化信息处理技术,发展低成本的传感器网络和实时信息处理系统,提供更方便、功能更强大的信息服务平台和环境。
在前沿技术方面,更是将智能感知技术作为信息技术的重点。2006年23个部门(行业)共同成立了国家金卡办RFID应用工作组,启动了相关RFID应用试点工作。在2006年底,中国移动物联网运营中心即在重庆成立。物联网业务开展之初主要是在交通管理、安全管理以及城市数字化管理等几个安全领域。中国移动物联网业务形成了监控类、定位类、交易类、协同类和智能类等五类重要应用。
中国电信物联网平台从2007年开始建设,目前已基本完成,并且在2008年通信展上展示了基于物联网的“智慧家居”,及与“广联”合作推动家电统一接口为未来物联网在数字家庭、智能家居领域的应用扫清障碍。2008年上半年无锡市与中科院上海微系统研究所合作成立中科院无锡微纳传感网工程技术研发中心,大力推进传感网、物联网产业化进程。
2009年6月10日,中国科学院的《创新2050:科学技术与中国的未来,中国至2050年信息科技发展路线图》描述了物联网的发展路线图,指出“传感网是典型的多学科交叉的综合研究,涉及到计算机、半导体、网络、通信、光学、微机械、化学、生物,航天、医学、农业等众多领域,由于学科的交叉融合和相互影响,使得许多技术趋势成为可能。例如生物技术将极大地依赖于在芯片实验室里做分析的实验设备以及生物信息学的进步;微机电系统、智能材料和新材料将使普遍设置的低成本传感器成为可能:工程师将日益转向生物学家,理解生物体如何解决涉及自然环境的问题,这些‘仿生物’的努力,把来自天然的最好的解决办法与人造的元件结合起来,能够开发出比现存生物体更好的系统。基础支撑技术的发展又可以进一步推动传感网/物联网的进步。”
2009年8月7日,国务院总理到无锡微纳传感网工程技术研发中心视察并发表重要讲话,指出“在传感网发展中,要早一点谋划未来,早一点攻破核心技术”;“在国家重大科技专项中,加快推进传感网发展”;“尽快建立中国的传感信息中心,或者叫‘感知中国’中心”。温总理的号召进一步开启了中国全面关注和研究传感网的序幕。
2009年11月3日,总理在人民大会堂向首都科技界发表了题为《让科技引领中国可持续发展》的讲话。他提出:“要着力突破传感网、物联网关键技术,及早部署后IP时代相关技术研发,使信息网络产业成为推动产业升级、迈向信息社会的‘发动机’”。这篇讲话对我国物联网的发展目标提出明确要求,把对物联网概念的研究推向了新的。2009年11月30日,总理在南京市调研时指出,当前,流通行业要大力运用网络技术,特别是物联网技术,实现流通现代化。
为推进我国物联网相关标准的制定工作,2009年9月11日,经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批准,全国信息技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组建了“物联网”标准工作组。在国家层面,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将牵头成立一个全国推进物联网的部际领导协调小组,出台支持产业发展的系列政策,加快物联网产业化进程。
2009年9月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和工业和信息化部《关于进一步做好电子信息产业振兴和技术改造项目组织工作的通知》,RFID、物联网等作为计算机产业及下一代互联网关键技术,被列为重点支持领域。2009年9月,无锡市与北京邮电大学就传感网技术研究和产业发展签署合作协议,这标志中国“物联网”进入实际建设阶段。协议声明,无锡市将与北京邮电大学合作建设研究院,内容主要围绕传感网,涉及光通信、无线通信、计算机控制、多媒体、网络、软件、电子、自动化等技术领域,此外,相关的应用技术研究、科研成果转化和产业化推广工作也同时纳入议程。
2009年9月10日,全国高校首家物联网研究院在南京邮电大学正式成立。2009年10月11日,工业和信息化部李毅中部长在科技日报上发表题为《我国工业和信息化发展的现状与展望》的署名文章,首次公开提及传感网络,并将其上升到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高度,指出信息技术的广泛渗透和高度应用将催生出一批新增长点。
2009年10月24日,西安优势微电子公司宣布第一颗物联网的中国芯――“唐芯一号”芯片研制成功。“唐芯一号”芯片是一颗2.4G超低功耗射频可编程片上系统PSoC,可以满足各种条件下无线传感网、无线个域网、有源RFID等物联网应用的特殊需要,为我国的物联网产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2009年12月上旬“乙太视讯网络信息服务系统”开发成功,该系统是物联网实现数据、语音、视讯三网合一的基础组件,也是物联网的核心架构组合的关键,这些成就为我国的物联网产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2009年11月3日,无锡建设国家传感网创新示范区(国家传感信息中心)获国务院批准同意。2009年12月8日。重庆邮电大学和无锡物联网产业研究院签署了合作协议,“无锡物联网产业研究院一重庆邮电大学物联网联合研发中心”正式揭牌。中心将充分整合国内外的优质资源,进行技术研发和技术攻关工作,着手制定国内物联网标准,开展物联网关键共性技术研究、产品开发、成果转化、示范应用及产业化推进工作,并为中国物联网的整体推进培养输送人才,推动我国物联
网技术的发展,促进重庆市信息化与工业化的融合,助推“五个重庆”的建设。2009年12月16日,江苏省政府、无锡市政府与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在滨湖区签署战略合作协议,三方合作共建国家传感网创新示范区。
回首2009年,物联网、传感网概念突发性地爆发,在“感知中国”的国家战略背景下,物联网发展引起政府、资本、产业等各个层面的高度关注。随之而来的物联网发展政策也渐渐明朗起来。一方面,工业和信息化部明确了物联网产业发展优先选择的应用示范领域。如重点工业领域、基础设施、环保监测、公共安全、工业控制、医疗卫生等领域。另一方面,国家将物联网,传感网纳入了新兴产业发展规划中,国家将在财政、信贷等多方面对物联网/传感网的发展进行大力扶持。
2009年如果是中国物联网元年,2010年则是中国物联网产业发展最关键的一年,各级政府的政策出台、各高校院所的技术研发、标准化进展以及重大专项的设立都将对未来几年中国物联网产业发展的走向产生至关重要的影响。
2010年首个工作日,无锡物联网产业研究院在iParkⅡ-江苏软件外包产业园正式揭牌,包括市民中心、机场安检等首批三个示范项目同时签约,“感知中国”中心率先走出“科研实验室”,标志着物联网正式向民用市场普及。在工信部2010年2月2日公告的62个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中,江苏无锡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已经正式获批为物联网示范基地。
2010年2月5日,北京市经济与信息化委员会和中关村管委会联合促进物联网产业发展的”感知北京”示范工程首批项目。会上的项目涉及城市安全、生态环境监测、智能交通等十个重点领域,共计二十余个。
2010年3月2日,上海物联网中心在上海市嘉定区揭牌,中心将依托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实施物联网中心研发基地建设。作为中国首个物联网中心,该中心将致力于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物联网创新基地和高端物联网产业链,并引领中国物联网技术标准的制定。
2010年3月5日,总理在作政府工作报告时指出,要“大力发展新能源、新材料、节能环保、生物医药、信息网络和高端制造产业。积极推进新能源汽车、‘三网’融合取得实质性进展,加快物联网的研发应用。加大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投入和政策支持。”这是“物联网”首次被写进政府工作报告,这也意味着物联网的发展进入了国家层面的视野。此次政府工作报告对物联网的重视,被认为将对产业发展带来积极影响,物联网的研发应用有望踏上快车道。
2010年4月1日,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科技司司长闻库在首届物联网应用高峰论坛上表示,我国将采取四大措施支持电信运营企业开展物联网技术创新与应用。这些措施包括:一是突破物联网关键核心技术,实现科技创新;二是制订我国物联网发展规划,全面布局;三是推动典型物联网应用示范,带动发展:四是加强物联网国际国内标准,保障发展,做好顶层设计,满足产业需要,形成技术创新、标准和知识产权协调互动机制。
2010年5月,“中国RFID产业联盟(天津)基地”正式在空港经济区挂牌成立,中国RFID产业联盟与空港经济区将共同建设国家RFID与物联网的研发与应用示范基地和行业检测与认证中心,标志着天津在“感知中国”建设中迈出了坚实步伐。“十二五”期间,天津“物联网”产业将重点在RFID、超级计算、网络、信息安全等领域,发展智能感知设备产业链、物联网综合解决方案、物联网传输产业以及信息安全产业等,把天津打造成为国内重要的物联网产业示范基地。
2010年6月8日,中国物联网标准联合工作组在北京成立,以推进物联网技术的研究和标准的制定。联合工作组由全国11个部门及下属的工业和信息化部电子标签标准工作组、全国信标委传感器网络标准工作组、全国智标委等19家相关标准化组织自愿联合组成。联合工作组在成立倡议书中表示,要倾全国之力,联合推进中国的物联网标准体系建设。
2010年6月22日,在上海开幕的2010中国国际物联网大会上,工业和信息化部称,物联网已正式列入国家重点发展的五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我国作为全球互联网大国,未来将围绕物联网产业链,在政策市场、技术标准、商业应用等方面重点突破。
在高度依赖市场营销手段的今天,传统的营销方式强调4P(产品、价格、渠道和促销)组合,现代营销管理则追求4C(顾客、成本、方便和沟通),然而无论那一种观念都必须基于这样一个前提:企业必须实行全程营销,即必须由产品的设计阶段开始就充分考虑消费者的需求和意愿。
遗憾的是,在实际操作中这一点往往难以做到,原因在于消费者与企业之间缺乏合适的沟通渠道或沟通成本太高。消费者一般只能针对现有产品提出建议或批评,对尚处于概念阶段的产品难以涉足。此外,大多数的中小企业也缺乏足够的资本用于了解消费者的各种潜在需求,他们只能凭自身能力或参照市场领导者的策略进行产品开发。
但在物联网环境下,这一状况将有所改观。即使是中小企业也可以通过电子布告栏、线上讨论和电子邮件等方式,以极低成本在营销的全过程中对消费者进行即时的信息搜索,消费者则有机会对产品从设计到定价和服务等一系列问题发表意见。这种双向互动的沟通方式提高了消费者的参与性与积极性,更重要的是它能使企业的决策有的放矢,从根本上提高消费者满意度。
而现代化的生活节奏已使消费者用于外出在实体商店购物的时间越来越少。在传统的购物方式中,从商品买卖过程来看,一般需要经过看样品选择商品来确定所需购买的商品实现付款结算、包装商品、取货等一系列过程。这个买卖过程大多数是在售货地点完成的,短则几分钟,长则数个小时,在加上购买为购买商品去购物场所的路途时间、购买后的返途时间及在购买地的逗留时间,无疑是大大延长了商品的买卖过程,使消费者为购买商品而在时间和精力上作出很大的付出。同时,拥挤的交通和日益扩大的店面更延长了消费者购物所耗费的时间和精力。然而,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们越来越珍惜闲暇时间,越来越希望在闲暇时间内从事一些有益于身心的活动,并充分地享受生活。
物联网时代的营销给我们描绘了一个诱人的场景,使购物的过程不再是一种沉重的负担,甚至成为一种休闲、一种娱乐。将自己的身高、三围立体扫描并生成虚拟的我,进入网络虚拟购物街,与真实商场一模一样,T恤、鞋子、牛仔裤?我要买T恤,红色、绿色、白色?足不出户,也可以在虚拟商城体验真实购物的乐趣。
当真实购物者、真实的商场、虚拟商城,虚拟购物者都成为云节点,商家将物理的购物商场虚拟成三维模型,并转换成数据信息传送到网络云节点,用户通过网络中的云节点访问该虚拟商场,还可以将自己的形象虚拟进入该乐园,并通过语音设备(语音识别技术)控制自己的虚拟形象和商场中的虚拟售货员,进行(如商店的售货员)交流互动,实现试衣、订购、支付等功能。这一切的实现,全在于物联网时代所有的物品都具有了身份,这样一个身份在生产之初就已经被网络化赋予了一种具有营销效应的“社交身份”,这样一种身份正在改变一切。
物品的“社交身份”
实现了人与人之间互联的,是社交网络;实现物与物之间互联的,将是物联网。回想一下社交网络给我们生活带来的巨大改变,谁敢低估“物联网”的能量呢?我们来看看物联网是如何在营销领域展现力量的。装有药的瓶子,会通过应用提醒你去定时服药;植物盆栽会根据情况要求你为其浇水;当洗衣机运行出现问题,应,用会建议你选用当地的某家维修商的服务。这种科幻片里才会出现的画面,借助物联网技术已经成为现实。
中国物联网产业协会副理事长柏斯维表示,所有这一切都将基于物联网公司,首先,消费者可以随时了解身边物品的实时信息,与它们进行智能互动。更进一步,这种大量数据记载历史,可以使商家通过掌握产品生命周期的信息,制定出针对个性化的市场营销方案。也更容易做到精准营销,将营销预算花在刀刃上,达到提升业绩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