责任教育论文模板(10篇)

时间:2023-04-08 11:48:12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责任教育论文,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责任教育论文

篇1

教师不仅是一种职业,而且是一种特殊的职业,其特殊性表现在教师既是先进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的受益者,又是其传播者,它所影响和所左右的不仅仅是个体的进步与发展,而且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和左右着群体的进步和发展。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确立,教师教育在向市场化趋势的发展过程中也出现了一系列的新问题,引发出教师教育能否市场化和政府在教师教育中的职责这两个问题。

一、教师教育市场化趋势引发出的问题

教育是培养人的社会活动,教师教育则是培养从事教育事业的人的社会活动,其中包括教师的职前培养和职后培训两个方面。

随着我国经济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型,教师教育也随之在向市场化趋势发展。在这个过程中,我国教师教育暴露出如下四个问题:

首先,简单地把师范教育同其他教育相等同,并逐步取消了对其倾斜的政策。这具体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在招生计划和录取分数线上将师范生同其他专业伺等对待,让其同样接受市场调节。过去是师范生招生计划单列,且师范专业的录取分数线高于同层次的非师范专业录取分数线加一川旧分,现在则是上师范的不一定要喜欢教师职业,而是由高考分数决定的。二是在收费上逐步缩小师范生同其他专业的差距,向全额收费过渡。到以刃3年,全国师范专业全部实行同其他专业一样的全额收费制度,即在收费上同其他专业相比无任何优惠政策。三是在分配方面,取消了师范毕业生包分配的政策,将师范毕业生全部推向市场。过去,“上师范包分配”使师范院校有充足的生源保证,取消了包分配的政策,不仅使师范院校的毕业生在就业市场上无竞争优势,师范生的生源也出现了滑坡的趋势。

其次,进人教师队伍的条件有逐步放宽的趋势。现在,非师范专业、非全日制高等学校(电大、卫电、函授)的毕业生只要通过教师资格证规定的四科考试(教育学、心理学、教师职业道德、教育行政法规),就可以进入教师队伍。表现上看,允许非师范专业学生进人教师队伍,可使教师队伍的来源扩大,符合与市场经济接轨的要求。但仔细思考,这不免有“以考代培,以偏盖全”之嫌。师范生的培养从时间上来说需要3-4年,其从教技能和师德培养是要经过专业知识和师范院校的环境熏陶才能完成的,不是经过20几天的培训就能实现的,允许非师范专业和非全日制高校学生进人教师队伍,不仅使师范院校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更加尖锐(也有师范院校盲目扩招的原因),也会使中小学教师教育理论和教育技能欠缺的现象更加突出。问卷调查显示,目前,教师对心理学、教育学知识的掌握很不理想,无论是教师自评,还是校长评价,认为掌握较多的未超过50%,而选择一般化和较少的却超过了50%,其中校长评价中选择一般化和较少的达67.8%。

再次,受市场经济影响,一些人把教师职业当做一种谋生手段,一些学校忽视专业思想教育和师德教育,使教师的敬业精神也出现滑坡现象。为了获得更高的工资,骨干教师更换学校的现象时有发生。在相关调查中,仅有10.2%的校长认为现在最敬业的是青年教师,而有55.9%的校长认为最敬业的是中年教师。

最后,在教师教育供求方面也出现了比例失调的现象。具体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区域性的数量不平衡,贫困地区、边远山区教师数量不足,多以不合格者充任,而在经济发达地区和城市,教师则严重超编。二是教师的学历合格率虽有较大幅度的提高,但业务水平并未显著提高。三是科类比例失调,音、体、美教师少,严重影响中小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教师职业的特殊性决定了教师教育不能完全市场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指出:“应把教育工作视为专门的职业,这种职业要求教师经过严格的、持续的学习以获得并保持专门的知识和特别的技术,它是一种公共性的业务。俄罗斯著名教育家乌申斯基说:“教师是克服人类无知和恶习的大机构中的一个活跃而积极的成员,是过去历史上所有高尚而伟大的人物和新一代之间的中介人,是那些争取真理和幸福的人的神圣遗训的保存人,是过去和未来之间的一个活环节。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第三条规定:“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承担着教书育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提高民族素质的使命。”从这里我们看出,教师不仅是一种职业,而且是一种特殊的职业。其特殊性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一是教师的劳动具有强烈的示范性。教师主要是用自己的思想、学识和言行,通过示范的方式影响教育对象的。教师自己是施教者,同时又是受教育者接受教育的映体。“亲其师而信其道”,教师的人格力量影响教学效果,教师的人格因素会发生迁移现象。二是教师的劳动具有独特的创造性。教师劳动的对象是学生,学生的状况是千差万别的,这就需要教师因材施教,教育对象的特殊性和教育情景的复杂性决定了教师的劳动具有创造性。三是教师劳动空间的广延性和时间的连续性。学生活动的时空和所受影响不限于学校,教师的劳动自然也无时空界限可言。四是教师劳动结果产生影响的广泛扩散性。教师所影响和所左右的不仅仅是个体的进步与发展,而且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和左右着群体的进步和发展。教育能把可能的劳动力转化为现实的劳动力,即教师是劳动力再生产的重要参与者。教师职业的特殊性决定了它同政府职能的关联性。政府职能(职责)包括政治职能、经济职能、文化职能和社会职能四个方面,发展教育事业就属于政府的文化职能和社会职能范畴。一方面,教师通过传授知识、塑造人格,培养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为实现政府职能服务;另一方面,政府要为教师的教育规定方向和内容,并提供经济保障和法律支持。《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第十八条规定:“各级人民政府和有关部门应当办好师范教育,并采取措施,鼓励优秀青年进入各级师范学校学习。各级师范学校学生享受专业奖学金。”《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也指出:“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劳动人事制度的改革,除师范学科和某些艰苦行业、边远地区的毕业生实行在一定范围内定向就业外,大部分毕业生采取自主择业的就业办法。”从2仪y7年秋季起,6所部属师范大学全部实行免费人学。

从以上可以看出,教师职业的特殊性决定了教师教育与政府职能的关联性。政府通过一系列的法律对教师教育予以特殊保护,“吸引优秀青年进人师范学校学习”,“在一定范围内定向就业”和“6所部属师范大学免费入学”等,都体现了对教师教育的倾斜政策,说明教师教育不能完全市场化。

三、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在教师教育中的职责

“在世界师范教育的发展过程中,政府大都扮演十分重要的角色,往往通过加强教育立法和采取有力措施来规范推动师范教育的发展”lsl0《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第四条规定:各级人民政府应当采取措施,加强教师的思想政治教育和业务培训,改善教师的工作条件和生活条件,保障教师的合法权益,提高教师的地位。全社会都要尊重教师。从这个规定中可以看出,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在教师教育中的职责是加强师德教育、宏观调控规模、改善教师待遇、提高教师地位等四个方面。

首先,政府应通过《教师行为规范》的制定,引导教师树立高尚的师德。传道之人,必须闻道在先;塑造他人灵魂的人,首先自己要有高尚的灵魂。为此,政府应通过制定《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师德培训、奖励师德典型等途径引导教师不断加强自身的修养,教育教师逐步养成忠诚教育事业、热爱学生、自觉加强自身道德修养的道德意识。教师不能因外界的诱惑而动摇自己作为一个教师的信念,既不因一时的失意而怠慢教育工作,也不能象候鸟一样,那儿暖和朝哪儿飞(专朝待遇好的地方去)。不能把教师职业当做一般的谋生的手段来对待。良好的师德是当好教师的前提条件。

篇2

目前,崇尚物质享受和高消费的享乐主义生活方式和价值取向,通过无处不在的传播媒体的渲染,借助视觉符号的大量运用,已经畅通无阻地渗透、贯穿在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凭借当代传媒的推波助澜,我们的文化工业初具规模,文化消费市场已经形成。由于资本的介入和操纵,商品化逻辑的无限扩张,大众的拜物主义倾向日益显著。与此同时,西方“后现代主义”的文化思潮也随着当代传媒技术优势的不断强化而日益深刻地改变着人们的社会文化价值观念。随着西方后现代精神潜移默化的影响,导致传统“深度”模式的消解,“后现代”一语几乎成为家喻户晓的陈词滥调。传统的艺术理论和艺术观念遭遇“审美泡沫”的围困,传统的美学理念丧失了为我们的生存赋予意义的功能。传统的艺术立场事实上已经和当下的社会文化环境的总体氛围格格不入。关于这一点,许江先生有一段耐人寻味的感慨之言:“……对绘画的诗意微妙的品味,对文学的倾心阅读,让位给了图像的快速浏览和奇观化的感官刺激。读图代替了品画,代替了美感,刺激震惊代替了凝视沉思,进而戏谑恶搞代替了诗意与思想的浸润,低俗嬉戏代替了品位的追求。”①显然,当代审美经验的性质已经发生了改变,“低界契合”的审美时尚消解了具有相对稳定及深刻理性内容的审美理想。

当下,消费文化正在成为大众文化的主流,视觉艺术产品生产和消费的非审美动机往往占据主导地位,满足娱乐性的感官需要动机首当其冲,娱乐化的视觉传媒产品成为一种日常生活的必需。在技术性生产与复制的类型化的审美经验和审美情感的同化作用下,大众的心理和感性严重物化,审美成为一种客体的、物质的、量化的存在。在视觉传播的审美刺激机制作用下,传媒精心策划和倡导的“审美时尚”与“理想生活”已经成为大众的文化摹本和生活蓝图。有目共睹,媒体正是通过大量生产以“明星”或“成功人士”为代表的具有召唤性结构的“偶像商品”,利用作为偶像符号的不断刺激来提高受众对于“传媒高峰体验”的心理依赖。在媒体的蓄意诱导以及普遍存在的从众心理的双重作用下,大众的消费欲望走向非理性的盲目膨胀。在媒体所刻意建构的虚拟世界里,一切都转化为形象与符号。传媒产品给大众提供了梦想、体验、参与和互动的巨大空间,其中的视觉内容具有强大的形象要素包容性和身份认同感。在文化工业大量制造的虚拟影像的包围中,大众对商品的符号价值趋之若鹜。

虽然,所有这些真实可感的社会文化图景的种种变异不能全部归之于传媒,但却全都与当代传媒所营造的社会文化环境的总体氛围息息相关。无论从理论上讲还是从事实上看,审美取向的趋同与盲从意味着审美理想的放弃和主体性的丧失,娱乐性感官刺激的依赖势必断送文化品格的提升,追逐符号价值的欲望膨胀不可避免地加剧了人格结构的贫乏。归根结底,人的精神向度和文化品格决定视觉艺术产品的文化特征和价值取向。价值取向的异化和扭曲必然危及社会文化的和谐与健康,破坏视觉文化艺术可持续发展的维系。人的精神向度和文化品格的堕落直指教育的异化。其中,关系重大的核心问题就是视觉艺术教育的社会文化责任问题。不同的文化价值取向体现着不同的社会价值观,当代传媒语境下视觉文化艺术的生产与消费的价值取向无疑就是社会价值观问题的重要线索。

二、视觉文化艺术的生产与消费的价值取向问题

艺术生产不同于一般的产品生产,艺术消费亦不同于一般的商品消费。一般而言,人的文化价值追求反映了从主体方面的需要与利益角度向文化所提出的价值要求。价值取向的基本内容包括文化价值追求与文化价值标准两个方面。文化价值追求与文化价值标准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共同构成了文化价值取向这一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作为文化价值主体,人的文化修养及其自我价值体系的定位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文化环境及其所接受的人文教育的品质。我们必须强调,视觉艺术教育作为人文教育的根本目的就是优化人的品质,激发人的潜能和天赋,树立具有人文精神和终极关怀意义的文化理想。

如今,席卷全球的“泛娱乐”化现象不仅充斥于“传媒娱乐”的视域,并且已经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我们的社会形态,影响了当代视觉艺术及其教育的文化价值取向。正如著名的媒体文化研究学者和批评家尼尔·波兹曼所指出的那样:“我们的政治、宗教、新闻、体育、教育和商业都心甘情愿地成为娱乐的附庸,毫无怨言,甚至无声无息,其结果是我们成了一个娱乐致死的物种。”②虽然,大众对娱乐在生理心理上的天然需求无可非议,但文化产品的生产不能只为娱乐的需要而哗众取宠,文化产品的消费不能全面沦落为戏谑、恶搞式的无聊游戏,否则只能造价值的缺失和虚无,导致社会生活中到处出现对文化价值资源的滥用和败坏现象。

有史以来,视觉艺术从来就不是某种纯个人的、超文化或超意识形态的存在。历史地看,西方“进化论”和“西方中心论”文化观严重地动摇了我们传统文化的社会基础,扰乱了历史文脉传承的自律性。河清先生指出:“……在西方现代进步观念的影响下,我们极力地追求“现代”和“当代”。在艺术领域,把西方的“当代艺术”当作中国“当代艺术”的发展方向。在“时代进步”的名义下,人们轻而易举地忘却了文化艺术的地域属性,以致中国“当代艺术”,首先在文化观念上就以“世界主义”来否定、排斥自己的文化精神。”③事实上,在艺术教育或视觉传播的复杂活动过程中,视觉艺术本体价值观和传统的艺术立场总是不断遭遇狭隘的机会主义和进化论的先锋派观念的冲击,不断强化的“全球化”逻辑更是全面加剧了传统人文价值的主体立场的萎缩。这种“全球化”理念并非单纯的“全球经济一体化”,它在文化本质上是直指文化价值取向的同化和对民族文化的颠覆。现在,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已经带来了全球化的文化身份危机。

视觉艺术对人类经验与认识的独特贡献是其他人类活动所难以提供的,在建构视觉艺术及其教育的多重价值的复杂活动过程中,坚持维护立足本土的视觉艺术活动的文化主体性价值并积极彰显视觉艺术的本体价值无疑是我们应有的文化态度。作为涵盖多重价值的社会文化活动,当代传媒语境下视觉文化艺术的生产与消费的价值取向是不容忽视的社会文化导向问题。在视觉文化艺术范畴确立健康的社会文化导向不仅是视觉艺术教育理应承担的义务,同样也应当是艺术生产和艺术消费所共同维护的人文立场。

三、传媒和视觉艺术教育的文化定位与社会责任

传媒和视觉艺术教育都是共同推动社会文化发展和繁荣的要素,为了更好地担负起文化传播与文化传承的社会责任,文化定位是关键。

视觉艺术的专业教育培养视觉文化艺术产品的生产者,传媒的商业运作则培育视觉文化艺术产品的消费者,文化艺术产品的生产者和消费者都作为文化价值主体而相互依存。当然,生产者和消费者在社会生活中并非截然不同的社会角色,生产者同时也是消费者,不同的社会角色在实际的社会生活中往往相互转换。在当代传媒所构建的视觉文化语境下,视觉艺术产品具有矛盾复杂的多层面的公共精神性质的文化特征,涉及文化的多层次性。

随着时代的发展,传媒产品承载了越来越多的社会文化功能。人们对传媒产品的消费需求已经融入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消费行为在满足生活需要的同时,也是一种文化活动。现在,人们已经普遍习惯于通过各种“传媒沉浸”体验来了解世界,传媒产品让受众接受隐含于商品背后的象征意义而满足其文化上的需求。传媒作为大众文化的载体和引导消费的工具,它在文化价值取向方面的媚俗倾向是不争的事实。毋庸讳言,资本与媒体合谋的根本目标就是无限扩大商品的消费需求。传媒产品通过符号化的手法打造商品品牌,以娱乐化的手段来强化世俗的号召力。从这个角度看,营利的需要决定了传媒产品的文化定位。在这个消费主义盛行的社会环境里,许多传媒产品都在客观上助长了放望、逃避现实的心理倾向,消解了独立意识和批判观念,使受众在无形中降低了人性的品味。文化尽管有娱乐的功能,但娱乐显然并不能取代文化。

在以学校为主的视觉艺术教育方面,无论是作为专业教育还是普及教育,都是现代意义上的终身教育的一部分。更何况学历化社会中的泡沫教育现象所反映的教育的异化正成为令人无奈的现实。虽然学院教育作为制度化的专业教育是传媒所无法替代的,但从终身教育的视角来看,传媒在视觉素养的普及教育作用方面与学院教育相比具有十分明显的优势,毕竟能够接受规范的专业视觉艺术教育的人数十分有限。无须赘言,文化环境就是社会形态的反映,教育和传媒的文化定位关系到社会形态的塑造,两者都有共同构建文化艺术的精神家园和引领大众的社会文化责任。我们迫切需要从根植于优秀传统文化艺术土壤的主体意识出发,反省并净化我们的学术研究动机,摆脱工具理性的束缚,关注文化生态环境,在当代传媒和视觉艺术教育的学术研究领域中培养一种批判性的精神气质和关怀社会的人文精神。

不可否认,价值观念冲突并非单纯的认识问题,而是一个复杂的社会问题。同时,不同价值观念之间的交流、宽容、认同甚至融合也是不可避免的。然而,我们不能因为客观存在的价值观念的多样化事实,就放弃应有的主体立场和责任意识。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媒体与学院在文化价值取向的引导和研究方面都负有不可推卸的社会文化责任。我们应当本着维护视觉文化艺术本体价值的历史责任感,尊重视觉文化艺术的自律性,义无反顾地追求我们的文化理想。

注释

许江:《中国当代视觉文化艺术的境遇与责任》,《中外文化交流》,2007年05期。

(美)尼尔·波兹曼著,章艳译:《娱乐至死》,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4页。

篇3

   

大学语文是高校非文学专业的一门文化素质教育课,也是一门文化素质教育的基础课程,世界各国无不重视语言文学的教育。大学语文教学不仅能训练大学生正确的母语表达和理解能力,而且能激发大学生对民族语言文字的热爱,更好地了解祖国的文化传统,增强对民族精神的认同感,提高对外国优秀文化成果的欣赏和借鉴力,这些特有的功能是任何其它课程所不能取代的。遗憾的是,近年来,在高等教育特别是高职教育实践中,语文课程长期遭到冷落,不仅其人文价值被严重消解,而且其语言工具价值也被大打折扣。全面发掘大学语文课的人文内涵,重拾大学语文课的人文价值,是高职教育教学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   

大学语文走出困境需要多方面力量的作用,任何单一方面的努力都将难以扭转其边缘化处境。然而,这并不意味着我们不去努力改变这种被动的局面,也不意味着每一种努力都没有任何意义,努力去改变困境总比停歇观望要好,只要不停地向前走,大学语文的尴尬处境总会有一天得到根本性的改变。要想向前走,必须具有前瞻性的思维,必须首先要确定大学语文教学改革的目标在哪里,通往目标的可能路径是什么。这是一个较为复杂的问题,需要从多层面加以探索,这里仅从认识论层面提出一些带有思路性的看法。   

   

一、完善教学管理机制   

   

一个院校的教学管理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这个院校的教学水平,因此,思考大学语文教学问题不能不涉及教学管理问题。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认为,管理就是服务,教学管理就是为教学服务,为教学活动的有效运行服务。那么,对于大学语文教学,教学管理者应当怎样才能提高服务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呢?   

我们知道,教学活动离不开制度的支撑、制约和调控,必要的制度保证是大学语文得以生存和发展的必要条件。大学语文要想摆脱身处边缘地位的困境,赢得与其它课程同等的地位,必须求助于制度供给,只有在制度上获得保证才能引起校内各院系领导、广大教师与学生的重视。否则,大学语文就会被其它课程所挤压,不仅课时得不到保证,就连高素质的教师队伍也难以建构起来。   

制度的执行要靠有效的机制来落实,缺失有活力的机制,制度就会成为一纸空文。有活力的机制不是单一的机制,而是一个机制体系,有了机制而机制体系不完整,同样难以使大学语文在高校站稳脚跟,难以发挥人文素质教育的作用。目前,几乎所有的高校都开设了大学语文课程,几乎所有的大学校长都会说开设大学语文很重要,到目前为止,还没有看到或听到某一位大学校长在公开场合否定或贬低大学语文这门课程。可是,大学语文总是在高校普遍处于尴尬地位、毫无生机、甚至暗中受到挤压,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对大学语文的管理缺少健全的机制。一个完整、健全的管理机制体系,应由若干个具体的机制组成:   

一是导引机制,即从素质教育角度导引导全校师生,对大学语文在人才培养中的地位、作用和意义形成共识。同时,还要引导教师不断改革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努力提高教学质量;   

二是运行机制,即保证大学语文按照常规课程要求得到正常开设。要避免随意缩减大学语文课时或以种种借口给其它课程让路的现象发生,不得随意取消或变相由其它课程取代;   

三是评价机制,即对大学语文课制定科学合理的教学评价体系和评价方法。评价体系要经过师生民主讨论,才能有效发挥对教师教学活动的指导作用。评价体系要遵循语文的“工具性”与“人文性”相统一的原则,特别是要充分体现评价的人文关怀视角,设立必要的人文关怀视点。所谓人文关怀视点,就是要有能够反映人文素质教育行为和效果的评价要素,这些要素可参考大学语文人文内涵的要义选取;   

四是激励机制,即从物质和精神两个层面积极鼓励教师在语文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不断创新,充分发挥教师在语文教学中的主导作用。对语文教学改革作出重大贡献者,要充分给予肯定,对改革中的失误要持以宽容态度。激励和宽容是对立的统一体,激励的目的是为了发展,宽容的目的也是为了发展。所谓宽容,就是要允许探索的失败,因为探索本身就是一种风险性行为,探索的结果可能是成功的,也可能是失败的,而且失败往往要多于成功。也就是说,没有宽容也就没有探索,没有探索,发展也就失去了动力。因此,教学管理者必须树立宽容意识,特别是对教师改革创新中一时一事的失误,不要动辄以“教学事故”棒嚇之。   

二、发掘和运用人文教育资源   

   

大学语文教材中蕴涵着极为丰富的人文教育资源,要想在大学语文教学中实现其人文教育价值,使语文教学能够真正起到提高学生人文素质的作用,必须充分发掘、运用语文课所蕴涵的丰富的人文教育资源。人文教育资源是人文教育的原材料,有了大量丰富而深刻的原材料,才有可能在教学中向学生传递高质量、高品位的人文信息。这里仅以人格教育为例,谈一下如何在人格层面发掘大学语文课程中的人文教育资源。   

(一)发掘作家的人文教育资源。一个优秀作家,其思想的闪光之处除了体现在他的作品中,还应体现在他的经历中。大学语文中能使人叹服的作家不胜枚举,他们的不平凡经历,他们的高风亮节、爱国情感、顽强意志,是对大学生进行高尚人格教育最宝贵资源。对典型作家不平凡经历的讲述可激发学生的历史使命感、社会责任感。因此,结合教学内容,教师应向学生讲述优秀作家的不平凡经历。如,讲到屈原,教师不仿先吟出“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这一尽人皆知的名句,然后引出作家经历。当教师用充满感情的语调将屈原为楚国的富国强兵而与国外贼人、国内奸人奋斗一生的经历讲述给学生时,在文史知识的系统方面有所欠缺的学生,自然在获取新知识的同时会受到强烈的精神震撼,会被屈原那种明大义、不屈服、宁愿以死明志也不苟活的气节与精神所感动。再如,司马迁是中国历史上又一个人格光辉形象,他的经历曲折跌宕,青年时好学,入仕后刚直,获罪后忍辱,出狱后发奋,忍个人之辱,完成了流传千古的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宋代文学家欧阳修,自幼丧父,母亲以芦荻画地的方式教育他,令其贫贱不失志,苦读成才。杜甫等诗人“位卑未敢忘忧国”的爱国意识、爱国情感,至今仍然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青少年。   

(二)发掘作品中的人格教育资源。本着对传统文化扬弃的态度和古为今用的原则,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应努力挖掘作品中反映人类或民族道德、品质、思想、感情的精华,并赋予他们以时代的意义,让学生在心灵深处树立起精神的楷模和道德的榜样。大学语文中的大部分文章在写社会、写人物、写景物时,无不倾注了作家的爱与憎、好与恶。因此,授课时教师应缘文释道,因道释文,以文中高尚的道德情操拨动学生的心弦,这样既能让学生感受到语言文学的表现力,又能使其受到文中情与理的潜移默化的影响。如,孟子的“贫贱不能移,富贵不能,威武不能屈”的浩然正气;诸葛亮“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奉献精神;杜甫不惧“吾庐独破受冻”而愿“大庇天下寒士”的宽阔胸怀等。教师应该通过文学作品中思想道德的闪光点,去熏陶、感染、激励学生,以引起学生心灵的共鸣,从而产生对高尚人格情操赞叹、感奋、仿效的心理。   

(三)发掘教学中的自我反思资源。反思是一种宝贵的人格品质,反思是使人向前、向上发展的内在动力。在语文教学中,对作品的分析可以提高学生自我反思、自我审视、自我塑造的能力。一个人在外界事物的影响下,内心世界往往要产生各种矛盾。具有自我反思、自我审视、自我塑造能力的人,他面对各种矛盾斗争,总是能善于自觉地反省自己的过去,在反思中提醒自己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在反思中正确估价自己的现状,并对自己的未来作出正确选择,从而进行自觉的思想转化和行为控制,使自己的精神生活和物质生活始终保持健康、向上的状态。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应结合教学内容,注意培养学生“内省”、“慎独”的好习惯,提高他们自我反思、自我审视、自我塑造能力。孔子的“吾日三省吾身”、“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怠”、“见贤思齐,见不贤而内自省”;荀子的“君子博学而且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韩愈的“行成于思而毁于随,业精于勤而荒于嬉”等,都是极好的培养学生自我反思精神的名言隽语。   

   

参考文献:   

篇4

教育责任感是教师对履行教育义务的行为结果所应负的道义上的责任的认识。也就是说,教师在教育实践中自觉地意识到社会对教师提出的各种道德要求的合理性,因而能把遵循教师道德要求看作是自己的内在道德需要,是对社会应尽的责任和义务。教师教育责任感的强弱直接制约着他的尽职程度,而教师能否尽职,直接关系到能否培养出合格的学生。在教育实践中,教师的教育责任感有着重要的作用。教育责任感是从教师的义务中引申出来的,它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

1对国家、社会的责任。教师担负着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以及提高民族素质的使命。这是国家、社会对教师的总体要求。为了完成这一使命,教师必须遵守宪法、法律、职业道德并且要为人师表,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遵守规章制度,保质保量地完成教育教学工作任务。

2对学生的责任。教师必须根据宪法所确定的基本原则,经常对学生进行有关的法制教育,教师还必须维护学生的合法权益,抵制和防止有害于学生身心健康的各种不良现象。通过提高学生的法制观念和法律意识,使他们成为知法、懂法和守法的公民。教师必须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民族团结和思想品德教育,努力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水平。教师必须对学生进行科学文化技术教育,使学生掌握现代科学技术,把他们培养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有用之才。教师必须努力提高学生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关心爱护学生,尊重他们的人格,帮助他们克服心理障碍,促进学生在德、智、体、美诸方面全面发展。

3教师对自己的责任。作为教师,必须不断提高自身的思想道德觉悟和教育教学业务水平,自觉地改造主观世界,用健康、积极、向上的思想去影响学生,用渊博的知识和娴熟的教学去传道、授业、解惑。

教育责任感这三个方面的内容,各有侧重,又互相联系,互相影响,互相制约,缺一不可。对国家、社会的责任,是教育责任感的灵魂,对学生的责任和对自己的责任,是教育责任感的基石。教育责任感这三个方面的内容,是每一位教师在道德方面应该具备的基本素质。

二、影响幼师生教育责任感的因素

1在道德观方面,幼师女生表现出道德观念与道德行为的失衡。不可否认,绝大多数女生能认识到品德修养是做人之本。但在现实生活中,多数女生常常表现出对社会公德不以为然。比如:有些同学自视清高,要求别人尊重自己,但见到老师却连招呼都不打,公共汽车上遇到老人不主动让座,视而不见。不少女生爱惜个人物品,但对社会公物却不爱惜,教室、琴房长明灯现象比比皆是,课桌、讲台随手涂鸦。

2在人生观方面,幼师女生表现出理想与现实的反差。幼师女生中许多人是带着轻松、易学的念头,父母、亲友的期望及自我陶醉来到校园的,她们是按一种属于艺术学习的思维定势来塑造自我的,认为自己一定能干出一番惊天动地的事业。然而同时的,女生们绝大多数表现为成才欲望较强,奋斗精神较弱。部分女生由于学习专业技能课的自身素质较弱(比如舞蹈课、琴法课、视唱及乐理等),一进校便表现出不知所措的烦燥,甚至畏学。她们渴望成就一番事业,但往往又缺乏坚韧不拔的意志。盼望有所作为,却又疏于基本功训练。理想和现实的反差对她们今后所从事的工作、事业构成严重威胁。

3在价值观方面。幼师女生表现出功利化和实用化。从调查中发现,相当一部分女生是怀抱“找出路”、“跳农门”、“落根大城市”等一系列复杂心态来学校的。城镇籍女生来幼师是为了能够在大城市找到一份好的工作。农村籍报考幼师则希望跳出农门,走出自己家乡的那个小村庄。更为夸张的是有些女生读幼师是为了有一个好名声,以便能找有钱人来嫁。虽然这些女生入学动机各异,但她们几乎都表现为更注重个人成才目标的实现。她们渴望成才,但又往往单凭个人兴趣爱好和自我价值取向进行“自我设计”,把成才目标建立在狭隘的个人利益基础上。

4独立意识增强,但意识和能力失衡。由于自我意识的发展,女生们要求能够独立。她们对于《中师生行为规范守则》的条例以及学校学工处制定的文明细则不以为然。因此,大部分时间用来上网交网友、写信交笔友现象在许多女生中流行开来。她们一方面自我意识增强,另一方面法纪观念却相应淡薄了。她们的自我意识增强,但在真正的现实面前,却又显得手足无措。由于缺乏明辨是非能力,有不少女生因此耽误了学业,更有甚者严重违犯中师生行为条例,受到批评处分。女生独立意识增强,法纪观念淡薄,于是对学校的规章制度有抵触情绪。这种意识与能力的不平衡使大多数女生常常处于矛盾冲突状态,并时常伴有挫折感。

5学校教育方面。首先,学校忽视了对学生的正面教育。学生教育责任感的形成和发展不是一个自发的过程,必须通过学校教育才能实现。然而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由于忽视精神文明建设,以致思想道德建设严重滞后,因此,怎样有针对性地、更有效地对学生进行人生理想、人生价值、社会责任意识等方面的教育,我们的研究不够,实施乏力,成效不显著。即使像爱国主义这样严肃的教育,我们往往过多地停留在展示祖国大好河山、悠久历史文化等对祖国自豪感的培养上,难以把对祖国的自豪感升华为“振兴中华”的强烈社会责任感,并能从中引发出他们对祖国的强烈责任。正因为如此,学生们建立起来的责任意识,一方面缺乏社会价值,缺乏正确的责任动机:另一方面经不起不良社会环境和社会舆论的干扰,不能自觉地、持久地去实践自己的责任。其次,学校的学生管理工作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学校德育过程形式化,重灌输,轻实践:重知识体系,管理条条框框繁杂,对学生限制太死,“一刀切”现象突出,学生个性压抑,形成了“两面”人格、知行脱节。在学生管理工作中,严格的管理制度当然是必要的,但在管理中要尊重并逐步地培养学生的主人翁意识,否则,学生觉得自己总是处于管理者的对立面,容易产生逆反情绪,也妨碍了他们对自己的社会地位的确认。因此,幼师学校必须改革学生管理方法,探索有利于培养幼师生教育责任感的教育模式。最后,学校忽视了对学生进行教育责任感培养的实践活动。教育见习和实习是学生学习他人经验和将所学的知识综合运用于教育实践的过程,是幼师学校的必修课,是培养高素质教师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同时,教育见习和实习是幼师学校培养学生教育责任感最重要的实践活动。因为教育实习和见习是师范生在校期间最早也是直接体验教师角色的开始,对师范生从事教育事业有着重要的启蒙作用,师范生通过面对面地与学生接触,与社会接触,第一次认识到自己所从事的教师角色的重要性,从而体验到什么是教育责任感。而从目前情况看教育见习和实习一直是师范教育中的薄弱环节。这主要表现在教育实习的时间短,有些学校为了省钱、省事而将教育见习和实习合并在一起,安排在临近毕业前。

这样就使学生对教材的熟悉、教法的了解、教师工作的尝试集中在一起。这种安排,一方面,对实习生来说,由于时间有限,临近毕业也无法弥补在实习中所发现的自己知识、能力方面的不足之处;另一方面,对实习学校来说,由于迫于教学计划的压力,而实习生平时技能训练太少,唯恐实习会影响教学质量而不愿接受实习生。再加上由于实习经费和指导教师的匾乏,有些学校采用了“分散实习”、“模拟实习”等形式,这无疑对参加这些形式实习的同学缺少全面指导和严格的管理,从而难以达到预期的效果。

三、幼师生教育责任感的培养

怎样解决学校教育责任感中存在的问题,提高责任感教育的实效?笔者认为,我们必须改革传统的责任感教育模式,创建一种新的适合当前需要的有效模式,从而提高责任感教育的效果。

1从学生需要的实际出发,多层次化地进行学校德育教育。以往在德育目标上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目的和目标不分。用目的代替目标,只有高度,没有梯度,这就像哭人家上楼而不纳人家梯子。学校的责任感教育工作要改变统一目标教育带来的“假、大、空”现象,就必须从学生的思想、道德、伦理等方面的实际出发:将一元化的道德教育目标分成若干个层次,即对各年龄阶段和教育阶段确定不同层次的具体目标和教育的起点,依次选择相应的具体内容、方法和途径,再把各阶段各层次的德育目标和措施整体地衔接起来,逐步提高,才可以收到良好的效果。因此,我们进行学校道德教育的改革,重要的任务就是从学生实际出发,将总体目标具体化,即为学生发展的每一个年龄阶段、每一级发展水平拟出道德教育的具体目标。由于每个学生家庭所处的社会地位、经济文化状况、所受教育不同以及个人主观因索的差异,在思想发展和对自己的要求上也必然呈现出多种情况,不能强求一律。因此对道德教育目标层次化,不仅要把最高目标分解为各个年龄阶段的目标,而且要针对各年级学生发展的不同要求,制定出各年级德育的具体目标。这种有针对性的教育,才能促进个体成员充分的发展。

2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进行正确的价值观培养。人的价值观念,属于上层建筑的范畴,其形成和发展受三方面因素的制约,即社会结构和社会运作模式、人们已有的价值观念以及政府提倡的主流价值观念。而社会结构和社会运作模式则起着根本性的决定作用。当前我国正处于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的社会转型时期,对价值观念的规范、标准、体系及思维方式等方面提出了新的要求,所以,对当前的幼师生来说,她们的人生志向趋于务实,注重实效,关注自我,具有较强的竞争意识、商品意识,这是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价值标准的。此外,由于市场经济的负面影响,会对学生的价值观念造成冲击,对诸如金钱至上、吃喝玩乐、损人利己、空虚无聊等不良习俗,我们必须通过各种途径加以克服。同时,必须摒弃一切不适应市场经济的陈腐观念,以使之具有更加务实的人格,从而成为一个文明人进入社会。幼师生现代人格特征的形成,与社会的大力倡导也是密不可分的。社会倡导的主流道德起着导引、催化、灌输的作用,尤其是在现代社会里,通过大众传媒、社会倡导的主流价值的影响作用更大。因此,社会和学校必须加强正面教育,坚持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情操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为幼师生正确的价值观念的形成创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篇5

二、制定培养目标、原则与任务

(一)培养目标与原则

根据高职院校“面向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培养一批素质高、知识实、能力强并具有一定创新创业能力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引入现代公司文化与管理的基本元素,使学生能明确自我责任、家庭责任和社会责任的内涵;能敢于承担自我责任,善于自我管理,勇于承担家庭和集体责任,乐于承担企业和社会责任;具有积极配合的责任意识和勇于担当的责任情感与责任能力。

1.坚持行为导向原则,重在日常养成

在责任教育中,学生是主体。通过实践活动,采用多种灵活生动的行为导向教育方式,帮助学生理性思考,做出合理的道德判断和负责任的行为决定。日常养成不仅在第二课堂,更在于第一课堂的教学常规与专业素质养成,通过每日每周每月每学期的训练,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

2.坚持分层教育原则,重在循序渐进

高职生的知识水平、理解和实践能力随着年龄的增长逐步完善。责任教育应根据不同年级分别制定责任目标与要求,由浅及深、由表及里、由认知到行为,分层分段地实施教育。大一重在明晰责任的相关内涵、进行基础理论知识的认知养成、大二重在通过活动的参与培养训练其责任意识与情感的实践养成体、大三重在通过校企合作、顶岗实习等锤炼其责任能力的深化养成。

3.坚持校企合作原则,重在模拟公司与真实公司融合

以行业龙头企业为依托,按照现代企业的员工规范、管理制度、项目实施操作流程等各项标准作为“公司制”平台的实施关键点,构建专业对接行业、模拟公司对接企业、学生对接企业员工的公司制平台,以先进公司的责任文化为引领,让所有学生在平台上体验公司文化、岗位和项目。

4.坚持三课堂联动原则,重在全员育人

第一课堂中,以教学与组织管理为主要手段,对责任素养进行认知与考核;在以学生社团、技能活动等为主体的第二课堂中对责任素养进行实践与固化;在以顶岗实习、专业综合实践为主要形式的第三课堂里将责任素养进行深化与提升。同时发挥家校联系的作用,优化社会大环境,最终形成全员育人的合力。

(二)培养任务

责任是行为主体对自己在特定社会关系中所肩负的特定的社会任务的自由确认和理解,在此基础上形成积极肯定的情感体验,经由责任意志的监督和维护,进而上升为责任行为的过程。可见,高职生的培养任务是认知责任相关理论知识,培养责任情感,锻炼责任意志和养成责任行为。通过从认知到行为养成的系统训练,使高职生形成对自己、对他人、对家庭、对集体、对职业、对国家和民族的责任感,并付诸行动。

三、依托公司制平台与高职对接

责任素养不同于职业知识和技能,具有内隐性和养成性,有其特殊的存在方式和形成依据,从责任认知到责任情感,经过责任意志的作用最终形成有效的责任行为,需要有专门的实践路径。而公司与高职院校有着天然的联系,其完整的组织架构、文化浸润、规范管理、奖惩得法、业绩追求等特征均为高职生责任素质养成教育提供了天然的资源。其过程为,高职院校根据社会道德要求,在高职生自主选择的基础上对其分层分段地实施有计划、有组织、有目的责任教育引导活动,在顶岗实习阶段前进行虚拟公司制平台上的责任素养认知与养成,在顶岗实习阶段进行实体公司制平台上责任素养的固化与提升,使之成为一个负责任的职业人的过程。以上目标实现的关键的是要实现以下对接。

(一)载体对接

课堂教学对接企业员工培训、教室对接厂房、课本对接企业员工培训手册,寝室对接员工宿舍。在模拟公司阶段,对学生进行责任素养的认识、渗透与深化,在实体公司阶段,进行真实的锤炼与提升

(二)内容对接

在模拟公司阶段,将校园责任教育内涵与公司责任文化元素对接,如引进企业管理中的“5S”管理,即整理(Seiri)、整顿(Seiton)、清扫(Seisoh)、清洁(Seiketsu)、素养(Shitsuke),结合高职生实际,教学化改造为“6S”管理,即安全(Safety)、整理(Seiri)、整顿(Seiton、清扫(Seiso)、清洁(Setketsu)、素养(Shitsuke)并实施到三个课堂中进行集体责任和自我管理责任教育。在实体公司阶段,校企双方根据专业标准和职业需求共同制定对接的人才培养方案,进行岗位责任、就业责任、企业责任等培养。

(三)主体对接

教师对接企业管理者,进行教学内容、实训教材的融合;学生准员工对接企业员工,进行责任理念、专业技能和职业素养的熏染。

四、基于公司制平台的高职生责任素质养成教育模式

在学生自主选择基础上对其实施有计划、有组织、有目的的责任教育活动,分层分段实施递进式的责任素养教育:大一通过责任课堂、专题讲座和专业课渗透,实现虚拟公司制平台上的责任素质认知养成和企业用人要求的协同;大二以深度合作的校中企为平台,通过双“11”等实战式主题活动和以体验管理岗位为特色的日常养成,实现企业销售业绩目标和责任素养实践养成的协同;大三通过整体进入校企合作公司顶岗实习和专业综合实践,实现企业用人目标和责任素养固化养成的协同。三课堂联动,多途径培养,最终形成高素质商贸职业人才的培养路径。

(一)形成责任明确的虚拟公司制组织架构

全面引入现代公司组织架构和管理模式,形成二级学院为虚拟总公司,各班根据不同的专业类型组建虚拟分公司的组织架构。不同专业的分公司设置岗位时,应充分考虑专业特点,经过真实岗位采集——教学化处理——具体化设置的过程,形成公司名称、岗位分布、职责划分、宗旨与理念等要素,让学生在模拟的公司组织环境中,体验员工角色。以高职商贸类电子商务专业为成立的志成电子商务分公司为例,公司成立有行政、人事、财务、IT技术部、网络零售客服部、产品编辑美工部、市场营销推广部、采购物流仓储部等部门,每部门招收一定职员并有明确的岗位职能。

(二)建设责任渗透的公司制隐蔽课程

柯尔柏格认为,德育如果不关心隐蔽课程,无论如何达不到预想的效果,隐蔽课程是实现德育的桥梁。美国教育学家杰克逊在1968年的《班级生活》中首次提出隐蔽课程教育,指教育者为了实现德育目标,有组织有计划的在教学范围内以各种方式通过受教育者无意识的和非特定的心理反映,使他们获得道德情感方面的教育。在公司制为平台的高职生责任素质养成教育实践中,以职教联盟为纽带,如物流企业讲究“高效合作务实”,零售企业追求“以顾客为重”,电子商务类公司追求“勤奋创新”等,做到各班形成的分公司文化与真实企业能一脉相承,将企业文化对接校园文化润物无声地渗透;在校内分公司、实验实训室、寝室生活区标上激励性的责任精语,使学生所见之处皆为责任意识相关的职业环境;在集团及分公司每次教学组织和主题活动时,通过课前一分钟、晨会、周例会、年会等准公司化行为增强责任意识,从入学至毕业全程影响,最终形成以责任为引领的校园企业文化。以责任为引领的商帮文化浸润是隐蔽课程的有效载体。区域文化是影响所在区域人群的价值观和行为方式的决定性力量。尤其是经过相当长时间的浸润,人文传统形成固化以后便以相当顽强的定势,久远地影响着人们的价值观、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以高职商贸类专业为例,在长期经营实践中形成的甬商文化中开拓创新、艰苦创业、团结互助、爱国爱乡、同舟共济的价值取向和商业道德,实际上就是一个个极为负责任的商帮人物的精神外显,这与高职商贸类专业人才培养规格中的素质要求相吻合。故而,以专业和本班特色为主要依据,通过认、讲、学等多种方式与商帮人物牵手,将凝聚在商帮人物身上的责任精神迁移到高职生责任素质培养上来,内化为商贸类高职生的追求目标,引领成长。典型代表精神如:以秦润卿为代表的有志者事竟成,言诚事成;安子介为代表的的志存高远,直面挑战;许立华为代表的精诚团结,竭诚奉献;邵逸夫为代表的一份耕耘,一份收获;应行久为代表的心虞志诚,办事求是等精神。

(三)约定责任到人的公司制职业规范

在虚拟公司制阶段,依据行业企业特征,结合专业特色,对公司的名称、住所、经营范围、经营管理制度等重大事项进行约定,形成公司章程和员工规范。同时,依据公司章程和考核要求,约定员工规范,以实现“公司”目标,维护“公司”利益,履行“公司”职责。其中业绩考核办法的制定是关键。业绩考核分为分公司业绩考核和员工业绩考核两方面。以高职商贸类专业为例:第一课堂里,“模拟公司制”教学模式中引入公司经济效益与业绩考核理念,以责任理念为引领,将终结性考核与过程性考核相结合,把实际操作能力和项目解决能力纳入主要考核范围,与公司业绩考核接轨。在第二课堂,将高职生的日常行为规范与公司运作管理的各项指标紧密融合,设置“公司管理、公司文化和公司业绩”三个一级指标,正面列表明确可以和希望做的事,负面列表明确不能做的事,强调员工的自我管理和相互监督,通过各虚拟分公司之间和公司内部员工之间的自评和互评机制实现公司日常运作管理与考核。

(四)体验责任各异的公司制职业岗位

1.岗位体验

员工岗位体验是指依据岗位职责,通过岗位轮换方式进行不同岗位体验,包括业务岗、管理岗和员工岗。

2.业务岗

主要呈现在第一课堂。根据专业特点和课程培养目标,设定不同的工作岗位并出示给学生选择,对通过教学化处理的教学项目进行岗位体验。以《国际汇兑市场与操作》课程为例,通过创设真实的业务情境,以完成一笔出口汇兑项目为轴,亲历贸易公司里出口汇兑项目完成的全过程,使学生在拟真业务项目中锤炼技术技能和培养职业责任。

3.管理岗和员工岗

主要呈现在第二三课堂。通过管理岗位竞聘、日常行为规范约束和参与主题实践活动加以体验。以高职国际贸易类专业为例,学生在“建利贸易分公司”这样一个模拟职业环境中学习生活,实施“公司化经营”:全班同学自动分成管理团队和一般员工两大阵营,有执行经理、业务主管、人事总监、客服、业务员等仿真的职业管理岗位。这样,班主任即是“分公司经理”,班长是“分公司执行经理”,学生是“公司员工”,同学是“同事”,班级间竞争关系成为分公司间的竞争关系;班级学生的在专业学习、考证考级、主题活动、卫生纪律等日常综合表现成为考核该分公司的“经济效益”的指标。到顶岗实习阶段,这些均自然而然地成为真实化项目。集体或个体有获奖和业绩的均可折算成公司业绩,使负责的员工为自身增值的同时为集体增值,反之则要因为过失而承担责任。

(五)进行责任量化的公司制绩效考核

没有绩效考核,公司制平台将流于形式。责任素养的绩效考核在第一课堂里与课程成绩融合,在第二、三课堂里与个人和公司发展融合。以国际贸易专业的“建利贸易分公司”为例,在《国际汇兑市场与操作》课程中,每一个项目实践都要求员工、执行经理或业务主管对全部员工的团队责任意识与执行力作出自评和互评,作为课程成绩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第二课堂里,以该分公司的团队运营状况、主题活动和专业学习为主要观测点,考核公司目标完成情况,以虚拟资金——商币为衡量公司的效绩标准,将分公司取得的业绩,按标准折算成虚拟资金计入公司经营收入;将员工违纪行为视作分公司经营亏损,按标准罚没一定数量虚拟资金。每月公布各分公司经营状况,定期将虚拟资金换算成真实奖金给予奖励先进分公司作为集体活动经费的同时,公司绩效成为考核依据。当分公司商币减少到一定标准时,即进入破产程序,须提交书面增资报告。进入顶岗实习阶段,在真实的公司里,教学内容按照实际工作环节的相关性“做中学、做中教”,学生即为员工,人才培养实现了经营场所与教学场所、教学器具与经营设备、教学任务与工作任务、学生与员工、育人与经营的合一。“公司制”平台的最大特点是公司运营与班级学习融为一体,形成了“实践共同体”,在参与体验的过程时,学习自然发生,责任素质自然形成。

五、结语

经过几年的运行,“公司制”平台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第一,增强了责任素养。公司制平台中,无论是公司及规范的形成与遵守还是职业岗位的确定与体验,都给予学生最大的主动权与选择杈,突显了学生的主体地位,遵循了“责任源于自由”的形成规律。其运营效果使教师真正在起指导作用,学生真正在自发实践中形成对自己、家人、集体、企业和国家的责任素养。

第二,增强了就业竞争力。实战式训练是公司制平台的最大特点,学生不断经受来自真实企业文化的拟真熏陶和职业岗位的拟真锻炼,有序渐进地过渡到真实公司的岗位操练,缩短了初岗适应时间,以责任为核动力,就有了持续学习的内在需求,能顺利实现岗位迁移和提升。

第三,降低了企业人力资源开发成本。基于公司制平台的责任素质养成训练从学生入校即始,直至毕业。全过程全方位全员的育人网络牢固树立了学生的专业思想和为公司为集体尽责的做人理念,自然而然地与企业的用人需求规格靠近,节省企业用人成本。

第四,创新了高职育人模式。对学习基础相对薄弱需要不断变换工作方式方法的高职生而言,以责任为第一素养的育人工作一直是难解之题。改革原有班级管理模式,在责任观的统领下,三个课堂联动,强化团队建设与自我管理,使教者和学者共有成就感。

另外,基于公司制平台的高职生责任素质养成教育需要在以下方面加强:

第一,政府充分参与。成功的责任教育决非一校可以完成,应以学校为中心,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着力打造社会、学校、家庭、传媒于一体的联动的责任教育体系。如成立高校学生社区服务机构,将社区需求与高校资源进行对接,逐渐形成本区域有特色的高职生服务社会的责任实践基地。

篇6

二、当代大学生责任感缺失的表现

(一)重视自我价值,轻视社会价值当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缺失体现在重视自我价值,轻视社会价值。主要表现在重个人,轻社会。任何事情都是以“自我”的需求为目标,崇尚“追求自我”往往忽略了家庭、社会的责任。当个人的需求和集体的利益发生冲突的时候,往往只强调了个人的需求而忽略了集体的利益;当个人的利益和国家的利益发生矛盾时,往往强调个人的利益,缺乏个人为国家牺牲的精神。

(二)目标定位不合适一部分大学生往往以片面的追求个人的发展和前途,而忘记了自己作为一个社会成员,还应该为集体、为国家尽一份责任。他们往往局限于自己的理想,并没有把自己的理想和集体、国家的责任有机的融合,缺失必要的担当意识,缺乏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社会责任感日益淡漠。

(三)社会公德意识淡漠应当承认当代大学生的主流思想是积极健康向上的,但有部分大学生社会公德意识淡漠,主要表现在缺乏礼貌;知行不一,实践能力差;损坏公共财物;考试舞弊等。

(四)权利与义务关系不明确,缺乏感恩之心当代大学生表达自己权利诉求,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凡事往往以追求自己的利益为目的,不择手段,凡事以自我为中心,只是强调家庭、集体、国家的帮助,缺乏履行自己应尽的义务。一部分大学生认为父母供养自己是天经地义的事情,不懂得体恤父母的辛苦;一部分大学生认为自己交学费,自由选课,自由就业是理所当然的,是自己的权利,而他们往往忽视了自己应该履行学校的纪律,尊敬师长。极少数大学生对帮助自己的老师,学校,资助自己读完大学的社会热心人士缺乏感恩之心,不懂得学业有成之后,应该回报社会。

三、新时期当代大学生责任感教育的途径

(一)以新时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为导向,不断丰富和完善社会责任感内涵一是不断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使当代大学生认识到历史赋予当代大学生的历史使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所倡导的集体主义、爱国主义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旋律,反映出中华民族发展的趋势,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全局利益和长远利益。为此,必须发挥思想教育这一强大的力量武器,来武装当代大学生头脑,不断增强当代大学生的民族自豪感、自信心,自觉的修正自己的人生观、世界观。把自己的价值控制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内,把自己的发展和国家的发展紧紧联系在一起。二是加强公民道德意识,培养当代大学生正确的权利观和义务观。社会责任感是公民对社会承担相应的责任,履行各种义务的自我自律意识,是一种基本的公民意识。

篇7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09)10-0191-02

一般来说,人文素质课程的设计与开发主要依据三种课程理论。一是精义论。主张以经典著作作为人文素质教育课程的主要内容,因为人类的文明在变迁中有其永恒不变的价值存在,这种核心价值尤其保存在经典文献之中,因而经典著作便自然成为课程设计的中心。二是均衡论。认为知识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只有各种知识都统筹兼顾,均衡发展,才能避免20世纪以来学术过于分化所导致的视野狭窄,心灵缺陷,因此,必须以人文素质教育课程为学生提供均衡的视野、平衡的心智。三是进步论。强调教育必须为学生解决问题,对他们的生活有所裨益,因此,人文素质教育课程的内容必须与学生未来的生活相结合,为未来的生活做准备。目前。我国大学人文素质课程设置受这三种理念的影响,但主要受进步论影响较大,强调实用性,强调为职业做准备。在具体的人文素质课程内容组织与选择上,则偏重于应用型和专业化,按照学科专业式的思路进行,即基本上就是把某专业的课程降低要求、稀释内容后拿来作为人文素质课程。这种课程所能起到的人文素质教育的作用极为有限。我们认为高职院校人文素质教育课程的设计应充分考虑这三种基本课程设计理论各自的优势与不足,结合职业的特色,在强调各个学科之间有机结合的同时,注重传统与现代的有机结合,并以此为原则设计在现阶段和未来的一段时间内有明确指向的人文素质教育课程。

1 高职院校人文素质教育课程结构与内容设计

从高职生文化素质教育课程的本质上讲,这一课程又是面向所有高职生的、非专业性和非职业性的文化知识课程,具有人文素质性、广博性和基础性的基本的标准规定性。从这一层面上讲,文化素质教育课程应该为高职生提供。一是使高职生获得认知世界和理解人类及社会发展的方法论,二是为高职生提供综合性的人文、社会、科学方面的基础性文化知识。再从高职生文化素质教育课程的价值上讲,这一课程的基本价值取向不仅具有适应社会主导性文化的功能价值,还具有导领社会健康发展的功能价值;不仅具有使高职生知识结构达至和谐的功能价值,而且还具有营造高职生可能生活的功能价值。从这一层面上讲,文化素质教育课程应该为高职生提供唤醒高职生主体意识、促进高职生自主性、社会性、伦理性和提升高职生审美情趣等方面的知识。因此,高职生文化素质教育课程内容的选择,应该围绕如下几个方面:一是让高职生了解我国传统思想发展的基本历史概况,理解我国传统文化中人文思想和人文精神的实质,获得思考和表达我国传统文化精神的基本知识和能力;二是让高职生了解我国科技发展的基本历史,分析我国科技发展的传统思想及时代精神,获得对我国科技发展史的基本认识及我国科技发展的方法论;三是让高职生了解西方文明发展的基本脉络,知晓西方文化发展的不同阶段及基本内容,认识和理解西方文化性格形成的历史性;四是让高职生了解西方自然科学发展的基本脉络,知晓西方科技发展的阶段性历史与西方哲学发展阶段的关系,认识和理解西方科技发展的思想基础和方法论,获得中西比较的差异性和趋同性;五是让高职生了解我国社会发展的现实、面临的问题及应该急需解决的问题,了解我国社会制度的性质、发展的策略、科技生产力的构成及发展现状,以及公民的生活水平、精神状况等等,获得对我国社会发展的全面性认识;六是让高职生了解当今世界发展的基本格局,分析造成民族矛盾、种族歧视和宗教冲突、地域性战争、饥饿、贫穷的多方面原因,使高职生认识和理解和平、团结、宽容和理解之于处理国际争端和意识形态及价值论领域的冲突与融合的意义和价值;七是让高职生了解科技发展与人文世界的关系处理问题,认识偏重于科技发展而忽视人文教育所导致的、我们已经有所经历的现状。获得一定的科技伦理性意识和思维;八是让高职生初步了解文学和艺术的审美观,领悟美的真谛,培养和培育高职生欣赏美、体验美、鉴赏美和创造美的意识,升华高职生对生活美、艺术美的追求。

2 高职院校人文素质教育课程领域的选择

(1)应确定中国文化及思想这一课程内容的选择领域,其目的主要是针对于我国高职院校的高职生缺乏对我国文化传统的整全性认识和理解,特别是我国传统文化中的人文教育思想、儒家“仁”学理论、天人合一、理学思想、道家、墨家等思想学说,这些方面的传统思想,对现代高职生来说。可能存在着疏离和陌生感,所以,加强对我国文化及思想方面的知识教育,不仅有利于高职生认识和理解我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而且能够为高职生的知识获得历史性的时间深度,使高职生的知识结构的构成具有历史发展的线索和基础。

(2)应确定西方文化及思想这一课程内容的选择领域,其目的主要是针对于我国高职院校的高职生缺乏对西方文化及思想的整全性认识和了解。特别是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社会发展策略的实施,西方多元的文化的价值观、不同主张的自由化思想观念等对我国高职院校高职生有着很大的冲击力,极大地影响着高职生对我国传统文化及社会发展的态度和立场。虽然我国高职院校加强了“两课”教育,但从根源上讲,还是由于我们的教育没有能够对西方文化及思想从历史发展的视角向高职生做出根源性的分析,以至于高职生只是关注目前我国与西方在思想观念方面的差异性,而缺乏对西方文化及思想的历史性发展的整全性认识和了解。所以,我们认为,应该对这一领域的知识做出精要性的选择,以使高职生对西方文化及思想有一个历史的、全面性的认识。另外,也是有意扩展高职生在文化及思想方面的认识及思考的空间跨度,以增加高职生比较研究的意识和提升高职生思维判断的能力。

(3)应确立“人、社会、自然之间伦理关系处理的过去、现在及未来”这一课程内容的选择领域,主要是出于如下的思考:其一,我国高职院校的高职生在其知识结构的构成上,更多的是专业性和专门化的知识体系,其思考或认识的视野较为狭窄,所以,从扩展高职生的知识广度和思维视野的角度,也是应该开设专业教育课程与“人、社会、自然找之间相关的课程;其二,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创造了空前的社会物质文明,但同时又带来了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紧张和对立:大气环境的污染、自然资源的掠夺性开发、土地沙漠化、森林及生物植被的锐减等,这些科技发展所带来的负面影响,己经严重危及到人类的生存和健康发展,致使

篇8

医药类大学生;道德责任教育;意义;内涵;途径

作者单位:210046南京中医药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

道德责任教育,是指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对受教育者所提出的道德责任要求和受教育者道德水平发展的心理规律,使其掌握一定的道德责任规范,并通过其内心体验,逐步形成一定的道德责任感,养成道德责任行为习惯的活动[1]。当前,在市场经济大潮的冲击下,当代大学生普遍出现了责任意识淡化、人生价值错位、道德缺失和行为失范等道德责任方面的问题[2],医药类大学生也不同程度地出现这些情况。而医药类大学生将来大部分要从事医疗卫生工作,医疗卫生行业的特殊性决定了医务人员必须具有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医学领域的风险性,更需要敬业奉献的精神和高度负责的责任感,因此探讨医药类大学生的道德责任教育问题尤为重要。

1 加强医药类大学生道德责任教育的重要意义

1.1 加强医药类大学生道德责任教育是培养合格医疗人才的基本要求

医疗卫生工作是一种救死扶伤的高尚职业,社会上有众多职业,而这个职业更要求做人诚实、正直、忠厚、谨慎、兢兢业业、任劳任怨、对患者富有同情心,“对工作认真负责,对技术精益求精,对生命极其尊重”应该永远是医疗卫生从业人员的职业信条,而其最基本的核心应是道德责任意识的培养。只有具备道德责任,才能时刻为患者着想,千方百计为患者解除病痛;救死扶伤,实行社会主义的人道主义;尊重患者的人格与权利,对待患者不分民族、性别、职业、地位、财产状况,都应一视同仁;文明礼貌服务,举止端庄,语言文明,态度和蔼,同情、关心和体贴患者;廉洁奉公,自觉遵纪守法,不接受患者红包、宴请,不向患者或家属借钱、借物;不泄露患者隐私与秘密;正确处理同行同事间的关系,相互学习,团结协作;严谨求实,奋发进取,钻研医术,精益求精,不断更新知识,提高技术水平等等。因此,加强医药类大学生道德责任教育,是培养合格医疗人才的基本要求。

1.2 加强医药类大学生道德责任教育是弘扬传统医德的基本要求

自古以来历代医家都强调医德的重要性,唐代孙思邈在《备急千金药方》一书中提出“大医精诚”[3]、清代医家喻昌在《医门法律》中更是把医德具体贯穿、融化于医疗实践之中,摆脱医德游离于医疗实践之上的空洞说教[4]。医德要求医生有仁者之心,仁者爱人,故医家必须真诚仁爱为患者服务。医者以仁心施仁术,必会得到患者的敬爱和信赖,建立深厚的友谊,有些友情甚至终生不渝而传为佳话,也必然增加治疗效果。在当前商品经济浪潮中,医患之间缺乏感情沟通,一旦治疗效果不如患者理想,常因误解而引发医疗纠纷,这是医患双方都不愿发生的。有优良医德的医师,能正确处理医患关系,避免尴尬的处境。医药类大学生要具有尊师重道的品德,要尊敬导师,得到他们的爱护和教导,善于向同学学习,“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要善于集思广益,同时也要尊重真理和客观法则,要坚持真理,修正错误,立志做一个医德高尚受人敬重的医师。

1.3 加强医药类大学生道德责任教育是推动医疗行业健康发展的重要环节

当前,在改革开放的大环境下,受经济利益驱使和不良风气的侵蚀,部分人出现、乱收费、收回扣、红包等不正之风,虽然只发生在少数人身上,但严重影响了卫生行业的形象;部分医务人员只注重眼前和局部利益,缺乏严谨、踏实的作风,如问诊不详细,检查不耐心、诊断不准确、治疗不规范、护理不到位,责任心不强,以致引发医疗事故和医疗纠纷。近年来医患关系日趋紧张,医患冲突愈演愈烈,医患关系紧张,尽管医疗纠纷发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比如患者对效果期望过高,而现代医学水平达不到,新闻媒体的舆论导向对医患关系有负面影响,以及医患沟通不畅等原因[5],但同时这也与部分医务人员的素质不高有关系。另一方面,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人民群众对健康的需求越来越高,患者不仅希望缓解病情,还希望得到心理、人文的关怀等,需要更加耐心、热情、周到的优质服务,因此对于医务人员的道德责任要求更高,医药类大学生更要具备基本的道德责任素质。

2 医药类大学生道德责任教育的内涵

医药类大学生道德责任观的内涵包括自我责任观、他人责任观和职业责任观。

2.1 对自己负责

古人说“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所谓“修身”,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也即培养对自我负责的一种态度。医药类大学生的自我责任观是培养对他人、职业、和社会负责的内在基础和前提条件[6]。医药类大学生首先是作为个体而存在的,一个人首先应对自己负责,人只有具备自我责任意识,才能启动内在动力,发挥创造性,才能进一步上升为社会责任感。自我责任的基本内涵是:“自尊、自爱、自觉、自律、自主、自强。”要有对自己负责的勇气和独立承担责任的能力,必须认识到,一个人既然来到这个世界,就应当对自己负责,学会了解自己、认识自己、接纳自己、保护自己、发展自己。在合理的范围内,让自己好好地生存下去,并获得发展。我们要培养医药类大学生树立做人的责任感,建立正确的道德观,重视个人自身修养,重视锻炼身体与学习本领,提高他们对自己负责的责任意识,即使当自己碰到任何困难的时候,也应当不断地激励自己,勇往直前坚持到底,从而成为一名积极向上、业务扎实、尊重生命、品行端正的合格的医疗工作者。

2.2 对他人负责

医药类大学生的他人责任观应包括尊重他人、理解他人、平等待人、乐于助人、宽容度人、信任他人。人生在世,不仅要对自己负责,更要对他人负责。孔子云:“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在以人为本的社会中,应该尊重每一个人,个人只有充分认识到这一点,并对他人的存在和发展充满同样的道德责任心,才能找到发展自己的机会。人与人之间的这种相互依赖性,决定了人与人之间必须相互承担责任,每个人的生存都依赖于他人对其负责,是他人对其负责的结果。因此,人生价值内容的本身,就包含着对他人承担一定责任。只有具备这样的他人责任观,才能对患者富有深厚的怜悯心和同情心,不能对患者的不幸和痛苦漠然置之,才会尽己所能地为解决他人病痛而不懈努力,提高业务能力,才能真正对患者进行心理上的、人文上的关怀。

2.3 恪守职业道德

应尽早培养医药类大学生的职业责任观。职业既是生存的必须,又是个人实现人生价值的舞台,更是社会机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医药类大学生将来从事的职业大多是医疗卫生行业,医疗卫生行业对于职业道德的要求尤为突出。自古以来,我国医家一直强调“医德”的重要性,在现代医疗行业中,更需要注重职业道德的培养。医疗行业的职业道德应做到救死扶伤,时刻为患者着想,千方百计为患者解除病痛;尊重患者的人格与权利,对待患者不分民族、性别、职业、地位、财产状况,都应一视同仁;文明礼貌服务,举止端庄,语言文明,态度和蔼,同情、关心和体贴患者;廉洁奉公,自觉遵纪守法,不以医谋私;为患者保守秘密,实行保护性医疗,不泄露患者隐私与秘密;互学互尊,团结协作,正确处理同行同事间的关系;严谨求实,奋发进取,钻研医术,精益求精,不断更新知识,提高技术水平等等。医药类大学生在校期间,应提前给予职业道德的培养和训练,使他们真正认识到未来所从事职业的崇高与伟大。

3 加强医药类大学生道德责任教育的途径

在医学类院校中,应探讨医药类大学生道德责任教育的合理实现路径。

3.1 教育内容 科学设置

医学类院校中,合理开设弘扬优秀传统道德以及现代职业道德的教育课程,中国优秀传统道德是古代先哲留给我们的宝贵精神文明财富,也是中国文化对世界文明最突出的贡献之一,时至今日,它仍然具有不可忽视的现实价值。克己奉公、精忠爱国的爱国主义传统,博施仁爱、推己及人的仁爱传统教育,言行一致、重诺守信的诚信传统教育以及修己慎独、知行合一的修身传统教育等等[7]都对医药类大学生的道德责任教育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同时,要加强古代医德的教育,治病救人、勤奋敬业、德才兼备、博施济众的古代医德观念,对于现代医德的培养仍有很深的教育意义。

3.2 校园文化 养成教育

校园文化活动是学生素质发展的基本途径,活动体验是诱发责任情感的有效手段。积极引导和鼓励学生在校园文化活动中加强道德责任的体验和养成,能够起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在活动方式上,给予学生充分的信任和责任,活动前,确定活动目标,明确分工职责,要求学生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做,事后总结活动的经验和教训,并有意识地引导和激发学生对于集体和他人的责任感,这是培养责任感不可或缺的条件;在活动内容的选择上,可以针对医药类大学生道德责任的基本要求,开展不同主题的活动,如关心自我成长、生态环保、敬老助残、关注弱势群体以及开展各类志愿服务活动,在活动中,培养关心他人、服务社会的道德责任感。

3.3 道德榜样 积极示范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首先应发挥教育者自身的积极示范作用。医学类院校的教师,自己首先要具备高尚的道德和责任意识,才能对学生加以积极的影响和引导;其次要发挥道德楷模的引领作用。选择在岗位中兢兢业业、默默奉献、医德高尚的医疗卫生工作者作为教育素材,激发医药类大学生对他们的尊重和敬仰,将抽象的道德规范人格化、具体化,以鲜活、具体、真实的形象影响学生的心灵,使教育更富有吸引力、说服力和感染力。

3.4 教育手段 灵活开放

当前,互联网极大地改变了人们的学习、生活和工作方式,也深刻地影响了人们的价值观念与道德意识。可以充分利用网络的开放、平等、互动的特性进行道德责任教育。通过专题网站、校园BBS、个人博客等多种渠道,使教育者与被教育者之间超越时空限制平等对话、自由沟通,切实贯彻教育平等性原则,摆脱说教式教育模式,使受教育者在轻松、自由、平等的对话中,领会道德责任的真谛,教育的效果会更加突出。

参 考 文 献

[1] 李尽晖.当代大学生道德责任教育研究.西安:陕西师范大学,2007:131.

[2] 陈斌.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存在的问题及优化策略.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10,14(4):4647.

[3] 李文鹏.医学伦理学.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1993,7:21.

[4] 李文鹏.医学伦理学.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1993,7:21.

篇9

伴随着大量社会问题的纷纷涌现,科学与技术遭遇到深重人性与生态危机,传统人文社会科学的价值再次引起人们的全面关注。20世纪中叶以后,整个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的全面崛起,人文社科教育从传统大学的核心地位演变为整个现代高等教育的根基。本文基于当代社会环境的变迁及人类精神危机产生的文化背景与成因,来阐释人文社会科学的新的社会功能,进而认识、强调高职教育在技术社会的责任,探讨建构高职院校人文社会科学教育的实践途径。

当代人文社会科学的社会功能

对人文社会科学社会功能的分析,不能脱离特定的时代和社会背景,人文社会科学本身就是一个历史的范畴。在近代以前,古典的人文学科涵盖了如今的科学与人文所有领域,其功能在于维护宗教精神的统一性;近代自然科学逐渐取代宗教的权威之后,人文社会科学逐渐被边缘化,丧失了它作为人的精神统一性的知识和文化基础的地位。大学教育也面临自中世纪大学兴起以来从未遇到过的困惑,即在愈加专业化的学科规训中,教育内容也同样面临四分五裂的尴尬处境。特别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自然科学的功用性价值也伴随技术科学的迅速发展被无限地放大,几乎所有国家都不余遗力地把技术的进步视为民族振兴和国家军事、政治、经济实力提高的唯一途径。在外部势力的强力推动下,大学内部科学与技术的联姻达到空前密切的程度。在与技术联姻过程中,大学教育走向了更为狭隘、不断分裂和满足社会不断膨胀物欲需要的方向。与此同时,在分工更为细密,竞争愈加激烈的劳动力市场中,社会对技术和技能人才的特殊偏好,影响了大学的办学行为。在这种复杂的背景下,人文社会科学在当代大学教育中备受冷落。

然而,自20世纪70年代后,这种科学技术所主导的发展逻辑和文化结构潜伏的危机开始出现:永久繁荣的神话因为资源即将枯竭而彻底破灭;人类生存的环境日益恶化;在效率取向的科层体制下,现代人正面临自身被科技奴役和异化的危机;战争的阴云依然密布;在工业化国家,暴力、吸毒、失业、边缘化现象和贫穷日益加剧,各种形式的狂热盲从有所发展。面对当代世界所涌现出来的大量复杂的社会问题,面对发展所遇到的前所未有的困境,人文社会科学存在的价值和意义再次引起人们的关注和思考。

伴随着社会环境的变迁、人类精神危机的产生及知识格局的调整,当代人文社会科学相对于自然科学和技术科学而言,社会功能具有以下几层含义:

(一)实现与自然科学、技术科学合目的性与合规律性的融合

科学原本就萌生于西方人文传统之中,故而,还需回到丰厚的人文土壤中才能找到它的精神之根。

中世纪大学就是基督教文明对古希腊与罗马文化传统有所选择和剔除的产物,尽管它内部的医学和法学教育带有一定的实用性(这些学科的形成基础也同样离不开“七艺”),但在总体面貌上,它以一个超凡脱俗的精神性机构呈现于世人面前。从中世纪到现代美国高等教育体系形成之前,大学内部的所有教学内容与世俗生活处于相隔离的状态,包括算术、天文、几何、物理等自然科学,它们与其他古典知识一样,在性质和功能上应属于精神科学、人文知识范畴。为此,中世纪的科学原本就是人文学科的基本组成部分,从大学的功能角度而言,由中世纪自然哲学到早期的近代科学,它从来没有真正成为与知识整体、人的精神统一性相悖离的具体学科,而一直是人文学科不可或缺的有机组成部分。近代晚期,伴随宗教与哲学、科学的分离,人的主体地位的提升,自然科学也获得了相对独立的自主地位,但是,在功能上它依旧不具有世俗化取向,而是指向人的精神完满,在本质上,此时的自然科学具有浓厚的人文色彩。

为此,人文社会科学相对于自然科学和技术科学而言,在社会功能指向上,绝非是一种简单的缺乏与弥补的关系,犹如精神与肌体,两者唯有相互交融,富有精神和生命活力的有机整体才能浑然而成。自然科学的自由求索和技术科学的创新,人类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才不断得以丰富;由于人文社会科学关于科学的文化思考,科学技术才真正有可能成为促进人类进步、社会文明的积极力量。

(二)作为一种精神、价值、文化,构成支撑整个知识世界和人类精神世界不可或缺的一维,彰显其特殊的人文社会功能。

人类生活的世界既是一个物质的自然世界,又是一个意义的世界。自然科学执著于对物质世界规律的探索、发现和解释,通过技术科学对发现的广泛利用来间接地体现它的社会功能,即满足人类不断膨胀的物质需求和欲望。然而,自然科学不可能去阐述人生意义问题,解释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问题及回答科学与技术的价值和意义。而关于这些问题的思考显然需要人文社会科学来回答。人文社会科学内含的是一种精神,一种关怀社会、关怀人生甚至关怀自然的人文品格,对于科学精神以及基于科学精神建构起来的所谓“真实”世界,意义非同寻常。科学一旦失去其原初的精神之根,就难免会沦落为纯粹满足人的物欲需要的工具,在物欲的无节制膨胀之中,它甚至有可能成为恶势力的帮凶。

(三)对科学活动提供有意义的反思、指导和规范

在自然科学的“真”与技术的“用”结合愈加密切的当代社会,人类的确从中获得了丰厚的回报。然而,也正是因为科学技术的巨大功用性,才使得它作为一种公共资源的属性日益淡化,由于分配的不均等,在现代社会,它往往成为强者征服、掠夺和侵占弱者利益的工具。如何让科学技术更富于人性化,让它能够成为推动世界和社会公正、公平的力量,而不是加剧世界和社会不平等的消极力量,这就需要人文社会科学的评价、检视、指导和约束。因此,在探索和利用物质世界规律的同时,人类仍然需要以一种终极关怀精神来探问自我行动的意义、目的究竟何在,需要以一种谨慎、理性、睿智和批判的冷峻视角来审视科学进步、科学行为的本质内涵。这正是当代人文社会科学社会功能的体现。

技术社会中高职教育的责任内涵

进入20世纪,由于科学与技术的联姻,技术作为一种反映外在社会需求的强大力量,开始对大学进一步的专业化发展走向产生全面的推动作用。在20世纪中叶之前,如果说因为对科学和理性的无限推崇,大学丧失的是人的精神统一性,那么,在20世纪中叶后,技术功利主义在大学的全面盛行,则不仅意味着大学人文精神的失落和人的精神完整性的瓦解,而且也意味着在一个由技术所控制的世界中,人与其自然属性的背离,也就是人与自然世界的和谐关系的瓦解。

就技术的发生学意义而言,人无疑是主动的。因此,要摆脱目前人、社会和自然被技术控制的尴尬状态,只能诉诸人自身。在当今时代,人类社会的进步的确需要技术,但是技术本身及其所内含的效率化价值取向并非是人的根本需要和人类追求的终极目的。人类不可能拒斥技术,也不可能以技术手段来摆脱技术的控制,而是要从人、社会和自然的和谐统一角度,重新反省被技术扭曲了的科学观以及技术自身的效用观。反省的主体自然是“人”,而反省的对象在本质意义上也是“人”。为此,重新诠释大学作为“人”的培养机构,在当代技术社会中关于人的培养理念和培养过程,有着重要的价值。

19世纪70年代,科学开始应用于工业,促进了世界文明从经验技术到科学技术的转变。社会需求引发了高等教育机构的分化,高职教育进入了高等教育系统。因此,高职教育在20世纪60年代各国高等教育机构改革之时蓬勃兴起,各发达国家把发展高职教育提到了重要日程。

参照新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所制定的“国际教育标准分类”的说明,高等职业教育是高等教育属性,职业教育类型,是以培养高级技术性技能人才为目标。

然而,由于高职教育的“先天特性”(高职院校缺乏普通大学的人文传统)和“后天定位”(高职院校以培训技能为目标),使之存在专业化、工具化倾向严重,伦理问题、价值体系难以进入教育的视野,人文社科教育与高职教育分割明显等主要问题。

“具有人文教育内涵的职业教育才是真正的职业教育”。在当代技术社会,对社会有着高度人文关怀和责任感的大学,所培养的人才绝不是技术至上主义者,而是一个有着强烈反省意识的技术主宰者。高职院校欲有所作为,一个现实的途径不是对传统科学和技术理性的拒斥,而是培养能够清醒地意识到自己行动的个体价值与社会意义的新人。这一理念的实质就是反省意识,即一种饱含着深切的生态和人文关怀,善于对既往知识、文化、技术以及自我行动的意义进行反思的心理和思维倾向。

反省意识的形成,需要人们能够不仅以科学的视角而且以人文的视角去理解自然,不仅以效率的视角而且以生态关怀的视角去审视技术,不仅以技术进步意义的观念而且以人自身解放为宗旨来批判社会。在高职教育过程中,反省意识形成的基本体现包括以下几方面:

立足于广博的知识视野去思考视野的褊狭是把人塑就为冷漠、生硬的理性人和效率化机器的罪恶之源。反省能力是一种融合了丰富的知识,对人和自然有着深切的情感关怀、意义体悟的基本素养与能力。这种素养与能力的获得,需要传统的“专业人”适当跨越学科和专业的樊篱,通过相对广阔的知识教育,获得关于人和自然的意义。也唯有如此,人类才有可能摆脱技术的工具理性控制,在与自然的和谐统一中获得自身的解放。

自觉的批判精神这里的批判主要指对当代技术社会与技术文化的批判。现代技术社会的一个基本特征,在德裔美籍哲学家和社会理论家马尔库塞看来,就是技术作为一种意识形态对人的压迫,这种意识形态无所不在,成为现代社会奴役和压迫人的一种最为普遍的合法性权力结构。现代社会的种种迹象表明,在对科学和技术的过分盲从和崇拜中,人类不仅没有把自己从各种社会束缚中解放出来,反而在逐渐走向不自由之境。更为可怕的是,在由技术所创造出来的光怪陆离的迷幻世界中,人甚至忘记了自己从用四肢爬行到如今可以借用飞行技术穿梭旅行的来路和“文明化”的轨迹,因而置自然的法则而不顾,毫无顾忌地打乱原有的自然程序和自然赋予的生命密码,重新编译和再造自然。因此,作为培养高层次技术应用人才的高职院校要有所作为,就不能不注重培养具有自觉批判意识和精神的人才,其宗旨在于促成每一个个体能够从社会伦理和自然生态伦理两个层面,批判性地审视既往的人类技术文明的发展过程,检视被技术扭曲了的社会形态和文化,回归自然、回归生活世界,这才有可能创造性地开辟出通向未来的新路。

智慧的品质美国环境研究学者奥尔在分析人类环境危机与当代大学教育间的关系时指出:智慧与经验学习分离,甚至不知道智慧为何物,这是当代大学教育最严峻的问题。的确,只是理论的抽象和深奥,这仅反映出一种认知性的智力水平,只是技术的实用和经济,这仅是一种技巧,而都不是智慧。真正的智慧是一种融知识(理智)、技术(实用)、艺术(美)和伦理(自然与人文的关怀)于一体的高层次整体驾驭能力。智慧品格的培养是培养大学生反省意识的最终环节。如果广博的知识在于培养学生全面认识客观世界本质、理解人类生活世界的意义,自觉批判的精神在于培养学生发现、检视和反思技术文明所存在致命缺乏的能力,那么,智慧的品格则代表一种如何能够以一种深切的生态与人文关怀来灵活运用知识、探索知识并有效解决问题的基本素质。在技术主宰一切的当代社会,它无疑是实现人类在不滥用技术的前提下获得可持续发展的希望所在。

加强高职院校人文社科教育实践的途径

高等职业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目标是培养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我国高等职业院校大都建校时间较短,历史和文化积淀不足,人文环境较差,甚至出现人文教育的“盲点”。然而,专门人才的内涵不仅在“专”而且在“人”上。

针对目前高职院校教育现状,加强人文社科教育可通过以下途径:

树立全面发展的教育理念,创建科技与人文兼融的高职教育文化高职院校应克服专业化的高职教育主导模式,克服工具化、功利化的严重倾向,定义全面发展理念;高职教育的人文发展要参与推进技艺性教育、科技性与学术型教育融合的实践;作为实现培养目标的课程及其教学(包括实验、实习、实训、设计等实践教学),都要渗透人文社科教育。因为,即使是一门纯技术的课程,它也是人化的结果。

拆除专业“篱笆”,谋求学科贯通,促进创新思维当前高校的人文社科的教育模式显得较为封闭保守,学科、专业之间存在太多的隔膜与界限。因此,要突破学科界限,进行交叉学科、综合学科的学习。

依托校园文化,发挥理论辐射作用内蕴丰厚的校园文化所创设的浓厚的人文教育氛围犹如人文社会科学理论之光产生多角度、多层次辐射作用的基础塔台。所以,应很好地依托于校园文化建设,通过各种形式活动,将人文社会科学的理论导引与校园文化的感性滋养融合起来,让人文社科知识、观念和方法从课内延伸到课外,从书本延伸到生活,潜移默化,塑造教育对象的灵魂。

参考文献:

[1]瞿葆奎,郑金洲.中国教育新进展[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2]孟广平.面向21世纪我的教育观[M].上海:广东教育出版社,2004.

[3]阎光才.大学的人文之旅[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5.

[4]董步学.高等职业教育学[M].南昌:江西高校出版社,2006.

篇10

【作者简介】惠国辉(1968―)男,辽宁阜新人,辽宁工程技术大学葫芦岛校区学生处讲师,主要从事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及研究。

“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用正确方式处理人际关系。”这是党的“十七大”对思想政治工作提出的新要求,充分反映了我们党“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为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人文关怀必须遵循如下原则。

1.培养目标与尊重个性相结合

大学生作为未来社会的建设者和创造者,承载着社会的责任和民族的希望,基于此,国家教育部对高校大学生制定了统一规范的思想政治教育培养目标和实施方案,但大学生由于出身、经历、成长环境、素质等不同,其在智力、气质、性格、能力、爱好、优势等方面存在很大的差异。因此,在努力注重达到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同时,还必须注重学生个体的个性化发展需求。根据不同学生的思想和心理实际采取不同的教育方法,注重开发个体潜在的闪光点,给每个人创造自主发展的空间,充分发挥其独特的个性优势,使他形成独立高尚的品格。这就要求我们必须进一步贯彻“以人为本”的理念,坚持“以学生为本,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的指导思想,既尊重思想政治教育培养目标的需要,也尊重大学生个体发展的要求。在具体工作中,转变简单依赖制度规范的做法,充分考虑到受教育者的群体特点和个体差异,在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制定、工作的实施上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同时努力将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作为制定各项制度规范和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的出发点。根据学生不同的个性特点,不同的心理需要,不同的发展方向,设置、规划不同的方案和措施,充分保证学生在受教育过程中的主体意识和主观能动性,激发学生受教育的积极性,在张扬个性的基础上养成良好的习惯和品行。

2.人格成长与心理解困相结合

近年来,由于本身学习的紧张和社会竞争的压力,大学生中出现心理问题的人次逐年提升。因此为了学生健全健康人格的养成,要丰富大学生的课余生活,开启他们的心智发展,鼓励和吸引大学生参加校运会、校园歌手大赛、高雅艺术表演、大学生社团文化节等各类比赛,要通过校纪校规教育、学风建设、争优创新评比,规范他们的校园行为,树立他们的诚信观念,提升他们的成就意识,引导校园弘扬互帮互助、诚实守信、平等友爱、和谐相处的时代风尚。要鼓励大学生构建“三自”体系,进行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实现学生主体性与学校主渠道教育相互呼应;要培养学生自主、自信、自尊、自强、自立的精神品格,使学生树立崇高的理想信念、强烈的责任意识、身心和谐的健全人格。与此同时,要积极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举办体验式教育、大型心理情景剧、团体辅导、咨询体验、“新鲜人助跑计划”等一系列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引导学生加强心理品质修养和锻炼,对心理危困学生实施干预和疏导,把人文关怀真正落到实处。

3.人性化与管理科学化相结合

“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是构建大学和谐校园的核心,因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必须践行人文关怀,体现人性化,从整体上尊重学生、理解学生、关心学生、帮助学生。在具体实践中,就是要确立大学生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主体地位,尊重其能动性、自主性和自觉性,使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成为引导大学生自我认识、自我发现、自我发展、自我评价、自我完善的过程。就是要善于换位思考,多站在对方的立场上想问题,从正面、积极的角度去理解大学生的行为,多表扬鼓励,少批评指责,使大学生经常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就是要始终脑中有学生,关心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做到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施之以爱。同时,我们特别要注意,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强调人文关怀,推崇要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帮助人,决不是指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游离于高校正常管理,实事求是地说,管理的核心问题是人的问题,即如何做好人的工作,最大限度地调动和激发被管理者的积极性、能动性和创造性的问题;管理的根本目标在于追求管理的价值和效益最大化,即实现人的潜能挖掘和创造价值最大化的问题。我们强调在管理中重视人文关怀,就是尽量满足和妥善解决好被管理者的基本生理需要、安全需要、感情需要、尊重需要以及自我实现的需要,从而调动被管理者的工作热情,更好更快地完成工作任务。这也恰恰是实现管理科学化的内在要求和主要标志,从这一角度说,重视人文关怀是实现管理科学化的有效手段,是对管理工作忽视人文关怀误区的修正;若想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必须遵循人性化与管理科学化相结合的原则。

4.教育引导与关心服务相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