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农村规划论文模板(10篇)

时间:2023-04-08 11:48:46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新农村规划论文,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新农村规划论文

篇1

2加强新农村建设中村镇规划的策略

2.1建立统一完善的村镇规划管理体系

在新农村的建设中,建立一套健全完整的规划管理体系是必不可少的,同时,还得确定好规划的层次以及内容,有针对性的突出村镇建设的重点问题,并促使规划的技术标准能够与村镇的实际建设情况相结合,从而建立一个规范统一的规划理论体系。并且,国家应继续对一些村镇规划的标准进行修订和完善,明确村镇规划的技术标准,从而使得相关工作人员在对新农村建设的村镇规划中能做到有章可循、有法可依。另外,在村镇规划管理中,我们还需要在原有部门的基础上,专门设立一个城乡统筹规划处,并在乡镇地区建立规划管理所,以此来对村镇规划的管理工作进行监督实施,从而形成一个比较完善的规划管理体系。

2.2坚持理论规划与农村实际情况相结合

就当前的新农村建设中村镇规划情况来看,其所存在的最大弊端是在进行村镇规划时,太过依赖于城市的规划内容,甚至完全照搬城市规划的内容来进行村镇规划,脱离了农村发展的实际情况,这就使得在新农村的建设中缺少了一些应有的环境特征。在一定程度上,城市规划的建设和发展更够推动村镇的规划力度,但并不能完全促进村镇的发展。因此,我们在进行村镇规划时,应从农村发展的实际情况出发,编制一个适合农村发展特色的村镇规划,在民俗民风方面体现出村镇的特点,从而确保村镇规划的制定与当地农村居民的生产需求相符合。

2.3实现城乡协调发展、共同进步

在我国新农村的建设中,国家应始定,但设计人员有时对村庄的地形地貌的缺少深入了解,无法切合实际进行建设选址,而村民、村干部则缺少对污水处理技术的了解,在沟通不充分的情况下,往往导致部分选定地点不恰当,使得污水设施建设和运行成本增加,或污水收集、处理效果差。污水管网系统问题多。有的管网连接不到位,未接入农户化粪池,漏接时有发生。部分接入支管的农户,化粪池底部未采取防渗防漏措施,存在自然渗漏。汛期,雨水、河水倒灌污水处理设施,大大影响处理效果。污水处理日常运维困难。由于缺乏专业的污水处理设施运维人员,农村污水处理设施建成以后,普遍缺乏日常管理和维护,导致污水处理率低、水质达标率低。

篇2

其次是基础设施,这牵涉到投资结构的问题,即投资的时空分布。区域内的城市形态聚居形态要符合自然规律和经济规律,投资如果和符合规律的城市形态耦合,则会比较合理。否则,如果是撒胡椒面式的投资,则投资的回报率低,且可能有负作用,举个极端的例子,如果一个村子位于生态脆弱的山区,如果要修路,投资很高,还可能会破坏生态,如果是重要的生态保护区,可能把居民迁出比较合理。

资金是投向大城市,中小城市,还是小城镇,一直是学术界争论的焦点。一种观点认为,应该在肥沃的土地上合理密植,也就是把资金投向大中城市,密植的典型例子是“浦东新区”。资金过于集中与大城市和特大城市,使城乡差别过大。现在投向农村有“矫枉过正”的意思。但笔者认为我国城市化过程刚进入快速发展时期,不能由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而应注意与合理的城市形态相应的基础设施的合理形态。

要确定城市的合理形态,首先要用景观生态学方法研究区域的景观结构。根据景观异质性原理,依次确定需要保护的耕地的范围(农业用地),生态用地的范围及城市建设用地的范围,由此确定基础设施的走向。工业应适当集中于城镇体系结点上,建设生态工业园。

是不是把“华西村”克隆就能建设好新农村?如果全国大部分村庄学“华西村”模式,必然是一种分散发展工业的模式。这种模式会增加环境保护的难度,增加物流成本,降低土地使用效率。可以想象,污染向农村的扩散会恶化农村生态环境。“华西村”模式只适用于工厂分散治理模式具有经济性的情况。

较好的城乡一体发展模式是:在中心城市辐射范围内,根据自然资源及交通区位等条件,合理布局制造业城市(20~80万人),并将在这些制造业城市工作的产业工人转化为城市市民,给予完全的市民待遇,为他们规划住宅,托幼,中小学,医院等公共设施。由于城市的人均占地低于农村人均占地,这种发展模式比分散式发展要更节约用地。

工业适度集中布局便于组织循环经济链,形成生态工业园,也便于一般污水集中处理。只有一些采用清洁工艺实现零排放的绿色工厂可以分散到乡村。因而基础设施建设投资重点转向农村,还要分轻重缓急,不宜平均分配,而应重点投入到有工业化城市化潜力的村镇网络结点上,以及联结这些结点的基础设施通道上,以在未来形成城乡一体的,合理布局的城镇体系。这样才能体现城乡统筹的原则。

新农村建设需要科学规划。华西村虽然是成功的,但却不能以简单“克隆”华西村来建设新农村。因为农村建设本质上是区域发展问题,必须从区域的角度考虑土地利用。如确定一个区域内水源保护区,湿地系统,可淹没区范围,生物多样化保护区,自然和文化景观保护区,生态敏感区,地质灾害多发区等都需要系统的科学研究,并对土地利用方式和基础设施走廊的选线提出限制,而在村的水平上是无力作出这样的研究和规划的。在一个区域内(至少是县域内)需要对工业有总体布局,避免遍地开花,而这是在目前的新农村建设中最令人担心的,理想的是以流域为单元进行可持续发展的规划。

基础设施投资重点转向农村,怎么转值得深入探讨。正确的方式是在景观生态学研究的基础上,制定城乡一体的区域发展规划和区域土地利用规划,据此进行新农村建设。

笔者初步归纳了一下,农村发展的投资领域有:

(一)加强基本农田保护,防治土壤污染和水土流失,完善农业水利设施,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方面的投资。

(二)地质灾害治理国土整治方面的投资。

(三)农村生态环境保护的其他投入。

(四)道路交通,公共交通

(五)信息通讯网络

(六)农村能源及电力建设

(七)农村饮用水工程

(八)文化景观保护

(九)农村科学教育设施

(十)农村医疗设施

篇3

1.2坚持“科技强农”,彰显为地方现代农业服务的优势和特色在努力推进人才培养创新的同时,加强科技创新和服务创新,自觉增强农业科技创新能力和社会服务能力。要充分发挥农业科技教育的作用,使科技进步真正成为突破资源和市场对我国农业双重制约的根本出路。中央强调建设现代农业的过程就是“改造传统农业、发展农村生产力、转变农业增长方式、促进农业又好又快发展”的过程。农业职业院校应根据自身的行业特点,结合专业发展规划,在“科技强农”的专业实践中充实专业内涵,更新教学内容。所有“涉农”学校都要根据自身的实际,围绕“建设现代农业”这一中心,选择一定的项目和基地,定时间、定人员、定参与形式,紧密结合农时农事,使“科技强农”的工作走向常规化和制度化。坚持“科技强农”,提高技术开发与服务能力是农业高职院校走特色办学的根本出路,也是办学的生命力所在。农业职业院校要发挥科研优势,坚持把技术服务与开发、成果转化与推广、信息咨询与传播以及促进产业升级与引导农民走向市场等作为产、学、研结合的重要内容,并使其成为学校强化为地方现代农业服务优势和特色的载体。

1.3践行“工学结合”,突出服务地方现代农业科技的功能农业职业教育应按照现代农业发展的要求,拓展“校企合作”的领域和“工学结合”的形式,突出服务地方现代农业科技功能。“工学结合”是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重要切入点,无论是共办企业、参股联营、基地开发,还是委托培养或项目合作,都要注重经济社会效益同教育教学效益的统一。实训基地建设是“工学结合”的重要保证。认真进行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尽力把实训、实习基地建设成为现代农业新技术的展示基地、培训基地、试验基地、研发基地和创业基地。充分发挥实训基地在地方现代农业中的科技服务示范功能、职业岗位培训功能和科学研究功能。要根据不同专业的特点,积极探索“课堂教学与实习基地一体化”模式,积极推行“订单式培养”模式,不断探索“工学交替”、“半工半读”、“顶岗实习”等多种“工学结合”培养模式,把学校教学的空间延伸到工厂、企业、田间地头和经营场所,在着力培养服务地方现代农业人才综合素质和职业能力的同时,按照“优势互补、双向互动”的原则,建立“工学结合”的长效机制;职业院校应根据地方的要求,积极主动合作进行规划论证、技术开发和应用研究;并运用多种途径和形式,提供各种机会和便利,推动企业专业人员深度参与职业院校的发展咨询、专业建设、课程改革和教学指导。

1.4利用网络教学系统的资源优势,创新服务地方现代农业的模式由于农业职业教育具有鲜明的职业性、社会性,坚持把技术服务与开发、成果转化与推广、信息咨询与传播以及促进产业升级与引导等,作为服务地方现代农业的内容。由于受多方面条件的制约,当前的农业高等职业教育难以将这些内容都安排成实训教学,这对于培养新型农民的能力无疑是一个缺陷。因此,如何在教学手段上实现现代化,以多媒体教学促进教改创新,发挥多媒体信息集成控制的特性,并在实践中进行科学的教学设计和合理的使用,这是深化教学改革和实现农业高职教育目标的关键问题之一。农业职业院校要把网络教学系统的资源优势作为创新服务地方现代农业的新模式,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开发虚拟工厂、虚拟农场、虚拟工艺和虚拟试验;充分运用多媒体手段,开辟多渠道、多形式的教学环境。

2农业高职院校为地方现代农业服务的实践

2.1以科学研究为平台,实施“农科教结合工程”2009~2012年盐城生物工程高等职业技术学校获得省“农业科技支撑项目”2项,省“农业三项工程项目”3项,市级农业发展项目25项,每年获得上级支持的各项农业科研经费300余万元。经过科研攻关,先后完成了多项课题研究,如2009年完成了“棉花新品种种子加工中心建设”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研究”;2010年完成了“苏北沿海地区耐盐苗木扩繁技术研究”和“有机稻米生产防治病虫草害集成技术研究”;2011年完成了“蚯蚓粪便解决设施草莓连作障碍技术研究”“叶果兼用耐盐桑新品种选育研究”“棉花抗草甘膦品系的筛选和培育”等。在对一些项目进行研究的同时将其应用于生产,起到了示范和引领的作用,如蚕桑专业教师的科研成果“防治强抗药性桑螟的复配农药”“桑黑枯型疫病的新防治方法”“一种复合桑叶茶液含片及其制备方法”“一种蜂蜜桑椹汁及其制备方法”获国家专利,并成功转让企业批量生产;农学专业教师的“富硒生物有机肥及其制备方法”和“富硒米及其生产方法”也相继获得国家发明专利;育种专业教师的“棉花新品种盐杂3号的选育和应用”获得了盐城市政府2011年科技进步二等奖;“棉花抗草甘膦品系的培育和应用”在国内技术领先。这些科研成果既有科技的先进性,又有一定的经济实用性和可操作性。

2.2以建设实训基地为平台,实现“新农村示范工程”盐城生物工程高等职业技术学校通过几年的建设,形成了“南园(都市农业生态园)北场(蚕种场、养殖场、园艺场)一中心(苗木组培中心)”实习基地格局。学校采取学校、专业系和教师共同入股及公司运营的模式,师生同步参与生产和管理,先后创办了3个农业公司,即盐城市育新种业有限公司,盐城金海岸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盐城绿之家园林绿化公司;校外将省市农业龙头企业作为常年实习基地,如东台市“仙湖农业园区”,大丰市“丰收大地”,建湖县“九龙园艺”公司,盐都区“台湾郝氏农园”,亭湖区“悦达农园”和“华东盐城农产品交易市场”等50余家大型涉农企业,实现了实习基地与农业实体的有机结合,展现了现代高效农业园区、农产品加工区和农业物流园区的新农村示范工程。在实训基地,教师通过企业锻炼,能够及时了解农业生产最新动态,提高了生产和管理综合技能,增强了博击市场能力,激发了主动为社会服务意识,丰富了教学情境,摆脱了“黑板上种田”与生产实际脱节的现象,也增加了个人收入。学生参与管理增加,能够早接触生产和社会,加深了对农业、农村、农民的情感,使学生学农、爱农,愿意终身从事农业工作,成为“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善管理”的复合型人才,以建设实训基地为平台,实现“新农村示范工程”为师生更好地服务社会,实现了“农、科、教”共建、共培、共研、共享、共赢互动发展[7]。

2.3以校办企业为平台,推进“新种子惠民工程”育新种业公司常年生产杂交稻种、啤酒大麦原种和特色小杂粮,在农学专业教师的精心指导下,生产的各类种子质量好、纯度高,享有较高的声誉,获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另外,校办产业盐城绿之家园林绿化公司通过“苏北沿海地区耐盐苗木扩繁技术研究”项目的开展,使得“海滨木槿、滨梅、杞柳”等一批耐盐苗木在基地茁壮成长;蚕种场“叶果兼用耐盐桑新品种选育研究”获得成功,培育的蛹虫草已批量上市;养殖场引进多个特色畜禽品种(香猪、野鸭、草鸡、羊等),并辐射周边农村,充分发挥了校办企业技术推广功能。通过作物栽培和育种专业教师团队多年的研究,学校育新种业公司先后育成“盐杂3号”和“苏棉26”2个棉花新品种,2012年有大麦、水稻、棉花、杂豆等8个优良品系参加省内外各项比较试验。“盐杂3号”和“苏棉26”2个棉种累计推广17余万hm2,60余万农户受用,为公司创造直接经济效益2000余万元,为社会创造效益3亿余元,较好地推进了“新种子惠民工程”。

2.4以政府特色项目为平台,参与“挂县强农富民工程”盐城生物工程高等职业技术学校积极参与江苏省2009年实施的“挂县强农富民工程”,即每个农业科研院及其所对接挂钩一个县区,进行农业科技帮扶。选派技术精、作风实、能吃苦的25名农科专业教师驻点到建湖县5个乡镇5个村。围绕盐城市政府提出的“一村一品”“一户一棚”等项目,每个教师全年驻村100天以上,开展农民培训和农业实用技术推广。几年来建成了“颜单镇三虹村千亩有机稻米”“九龙口镇梅苏村花卉苗木”“庆丰镇北秦村水稻杂交制种”“上冈镇冈北村设施葡萄”“恒济镇强为村特种蔬菜加工”5个产业特色专业村,培育220个科技示范户,为当地农业结构调整和“一村一品”建设发挥示范指导作用。例如,水稻组教师指导的“颜单镇三虹村有机稻米生产”效益是种植常规稻的3倍,种植面积从起初的14hm2,2012年发展到的167余hm2,帮助该村成立有机稻米生产专业合作社,吸纳社员108户,同时为有机稻米注册了“三虹牌”商标。并获得2011年中国稻米博览会金奖,产品供不应求,受到了省委领导和各级专家的好评,真正做到了“做给农民看、帮着农民干”“把论文写在大地上,把成果装进农民口袋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