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培育论文模板(10篇)

时间:2023-04-10 15:30:39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人才培育论文,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人才培育论文

篇1

通过对河南省内多家动漫、游戏企业的调研分析,我们发现动漫人才队伍的结构性矛盾突出。河南省动漫从业人员中,具有本专科学历的约占62%,具有高中或中专学历的约占36%,而具有研究生学历的很少,这说明动漫企业十分注重人才的实际能力,更说明河南动漫企业高层次人才严重短缺。由于河南动漫产业起步较晚,很多动漫企业都是2008年以后成立的,因此普遍缺乏经验丰富的专业人员(有3年以上从业经验的人员仅占32%)。从动漫产业链角度看,河南动漫人才结构存在“中间大,两头小”的问题,从业人员大多集中在中后期制作环节,前期项目策划和后期衍生产品开发营销环节的人员缺口非常大。总体上看,目前河南动漫行业最需要的是以下3类人才:一是商业模式的研究、实践运营性人才;二是剧情编写人员,即优秀的动漫剧作家;三是优秀的动漫导演。因此,在动漫人才的培养上,我们既要注重专业型人才培养,也要注重复合型人才培养;既要注重技术型人才培养,也要注重管理型人才培养;既要注重应用型人才培养,也要注重师资型人才培养;既要重视基础理论教学,更要重视学生实际应用能力的培养和提高。

通过对河南省各高校动漫专业毕业生的跟踪调查,我们发现,毕业后从事动漫工作的只占30%左右,相当一部分学生走出校门后不愿在企业就业,他们更愿意到收入相对稳定的行政、事业等单位工作,还有一部分学生毕业后选择了自主创业。另外,河南地处中原,不属于经济发达地区,受这一因素影响,本地动漫企业的薪酬普遍不高,再加上动漫产业从业人员一般比较年轻,还没有成家,跳槽的成本很低,因此动漫人才纷纷流向北京、上海、杭州等发达地区。

动漫产业发展的关键在于有一个高水平的人才团队。河南动漫人才队伍无论是从质还是从量上来说,都满足不了产业发展的需要,因此,我们必须探索出科学的人才培养和人才吸引战略。

1健全动漫人才培养机制

第一,应建立综合性的动画学院。动漫行业是一个涉及科技、艺术、文学、出版、传媒、营销和管理的产业,一个动漫作品的成功需要各方面人才的通力合作。然而,河南几乎还没有高校开设动漫营销、动漫文学、动漫管理等专业,而营销、文学、管理等专业培养出来的人才又不太了解动漫产业的规律,进入动漫行业后会有较长的适应期。为了更好地培养动漫专业人才,可以尝试走专业化的办学道路,即由政府出面并给予一定的经济支持,集中省内优质动漫教育资源建立综合性的动漫学院,专门培养动漫产业所需的各种高级人才,并对全省的在岗动漫人才进行系统培训。

第二,应重视动漫人才的特色培养。现在河南的动漫教育机构越来越多,招生人数也越来越多,但是人才培养重复化、同质化现象严重,真正培养出来的实用型人才不多。为了改变这种现状,政府等职能部门应统筹规划,充分发挥企业、高等院校和社会培训机构在人才培养中的作用,建立由动漫企业、高等院校和行业协会等共同参与的培养与培训机制,实现动漫人才的特色培养。开设动漫专业的省内高校,应根据自己的办学特点和优势培养不同层次、不同类别的动漫人才,例如,郑州轻工业学院、河南大学等院校的艺术学院可以重点培养美术创作类动漫人才,河南科技大学、郑州大学等高校可以重点培养管理与营销类动漫人才,一些人文底蕴丰厚的院校可以重点培养创意类动漫人才,一些师范院校可以重点培养师资型动漫人才,一些中专和职业技术学院可以重点培养动漫制作需要的技术人才。在人才培养的过程中,还要注意加强动漫企业与院校的“联姻”,从而为学生的专业实践和社会实践创造条件,使学校的人才培养更有针对性。

第三,动漫企业要高度重视人才团队的培育。河南的动漫企业规模小,成立时间短,大多还没有实现盈利,因此大多数企业急切希望用尽量少的成本换取最大的收益。这些企业很重视人才的引进,希望人才拿来就能用,但是不重视对员工的再培养和再教育,在动漫技术日新月异的今天,这显然不利于企业的发展。因此,动漫企业要高度重视人才团队的培育,注重在实践中培养人才,在使用中培养人才,多为员工提供再学习的机会。

.2提高对动漫人才的吸引力度

第一,目前应适当降低动漫人才引进标准。目前,河南在动漫人才引进方面做了很多工作,例如:动漫人才已经被列入省人才引进目录,引进的动漫人才可享受有关优惠政策;郑州市对引进的国内非本市户籍的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资格、高级技师技术等级、硕士研究生以上学历人员及留学人员,在子女入托入学、医疗保险和住房等方面给予优先照顾[2]。但是,由于目前河南的动漫教育以本专科和短期培训为主,硕士、博士研究生教育远不能满足企业的需求,如果不降低动漫人才引进标准,就会因户籍等问题影响动漫人才引进工作。因此,目前应适当地降低动漫人才引进门槛,尤其要放宽户籍准入政策,以增强对动漫人才的吸引力。

第二,要提升城市软实力,增强对人才的吸引力。高层次的动漫人才对生活品质和城市环境有着非常高的要求,要吸引动漫人才,就必须提升城市的软实力。具体讲,要通过建设公共租赁住房和人才公寓,并逐步减少经济适用房入住限制条件,为人才解决住房难问题;要通过制定高层次人才补充医疗保险政策和建立国际医疗保险境内结算机制,为人才解决看病难问题;要通过完善基础教育管理办法,为人才解决子女上学难问题;要优化文化环境,为人才创造更舒心的生活文化氛围。

3优化动漫人才管理机制

对于河南的动漫企业而言,不仅面临着如何吸引动漫人才的问题,还有怎样优化动漫人才管理机制以留住人才的问题。

篇2

作者:刘学 单位:浙江财经学院外国语学院

由于财经类院校的日语专业的专业内容还是以语言文学为主。课程也采用传统的外语人才培养模式,围绕语言能力的提高而设置。由于受片面的“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导向的影响,在课程设置上,必修课过于偏重语言类(例如,精读、会话、听力、阅读等),造成理论课程偏多,课程缺乏创新性,虽然在高年级阶段加了经贸等专业知识课,但是还不能满足学生需求,满足社会的需求。由此造成了学生知识面窄,应用能力较弱,跟社会实践还是有一定的距离。课程内容陈旧,缺乏创新。由于财经类院校的日语专业课程内容基本上采用综合性大学或外语类大学的教材,教师授课方式多以教材为主,忽略了文化内容的导入,缺乏对学生进行综合知识和素质能力的训练培养。教材开发力度不够;精读课程和其它课程之间缺乏相互协调;要培养学生的综合外语能力,适应各种交际目的的需要,要求我们缩减与培养目标不相适应的理论课程体系内容,在原有学时不变的情况下,利用网络教学资源优势,适当考虑压缩“精读、会话、听力、阅读”等语言类课程学时,增加相关的文学和文化类以及财经类的知识模块,依托财经院校的优势学科和资源,开设选修课供学生选修。这样,学生就能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和潜在的就业方向,选择经营、管理、法律、会计、计算机等相关课程。通过系统学习,了解和掌握某一学科的基本知识、基本原理和发展前沿以及在国民经济建设中所发挥的作用,以利于在就业中形成较强的竞争能力。优质师资缺乏,教师综合素质有待提高。尽管师资队伍成梯队排列,拥有一定数量的教授博士,但拥有懂专业的资深教师数量相当不足。教师的全面素质(包括语言水平和技能、语言理论及外语教学理论水平、外语教学组织能力和教育实施能力、较高的理论和科研能力、掌握现代教育技术能力、较高的人格修养等)有待于提高。教学方法上未能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传统的教学方法是以“教师为中心”、以“教材为中心”的授课模式,从而忽略了“以人为本”,没有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学习”、“主动性学习”积极性。由于精读、视听说、翻译、国情类课程内容涵盖面很多,教师为了赶进度,一刻不停地讲解课本上的知识,学生只是被动的完成教师布置的作业,养成了依赖教师的惰性,在课堂上缺少师生之间的有效沟通,难以在课堂学习中获得知识的迁移,难以生成新的知识点,难以通过反思活动了解自己的学习进度、学习中的问题,纠正错误。此外,单纯的讲授导致教师照本宣科,难以通过有效的实践活动提升对语言背景知识的理解,提升语言的运用能力。

针对课程设置存在的问题,为了适应就业的多样化,发挥财经院校现有优势,有必要考虑利用网络教学资源的优势,将精读、视听说、阅读等课程统合成一个有机的课程体系,创建“精品课程网络课堂”。将课堂教学延伸到课下网上答疑、网上作业,将有限的教学资源变成无限的教学资源,让学生能综合运用各种技能,发挥学生自主学习积极性。同时考虑适当增加专业选修方向,探索性地开设新课程,合并相近课程,完善精品课程建设,适当增加应用型知识课程,尤其是实用性和操作性课程,以提高学生适应市场需求的能力。例如,适当考虑增设日本社会、经济、文化、民俗、中日关系史以及财经类课程,增加经贸方向、旅游方向、经贸日语等相关课程,增设日本社会文化、日本概况、日本报刊选读、日本历史、日语电影电视赏析、模拟导游、同声传译等选修课程,使得培养复合型人才的目标在课程设置上有保障。这对于全面培养和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达到培养“复合型”人才的目的也是必要的。要建立一整套除日语本专业以外的专业方向课程和其它相关学科知识模块的思路。在课程设置方面,重点调整专业方向模块,使原有的单一的“专业模块课程设置”向“专业+方向”(即“日语+X”)的复合型人才课程设置迈进,并确立“以财经类院校为依托,突出财经方向”,推出包括“日语+外贸”、“日语+其他外语”、“日语+管理”等新的培养模式,既要考虑到让学生打好坚实的日语基础及获取必备的日语语言文化知识,又要顾及专业倾向,尽量使学生学习到较系统的经营、管理、法律类课程知识,使培养的人才能够适合社会的需要,努力促使日语学科和专业的健康发展,培养充分发挥财经类院校的学科专业优势,培养出既有扎实日语语言文学功底和广博的文化知识、又有经贸知识的、并能熟练地运用日语从事学校、科研以及外事、外贸、旅游、教学、翻译、国际贸易、对外交流、企业管理、金融业务等工作的复合创新型人才,办出本专业的特色。实现上述改革的措施如下:首先,明确课程定位和教学目标。基础阶段进行专业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培养,在高年级培养专业综合技能,以创新型高级人才为目标,根据教学需要和学生反馈信息进行有必要的改革,加大对语言和文学知识的传授。其次,确立基础骨干课程的课程协调设置。在基础阶段,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日语的能力,注重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训练听、说、读、写、译等运用语言的能力,丰富日本社会文化知识,培养文化理解能力。总之,日语的学习是一个整体的学习,不能按照各自的教学内容而将其分割独立开来,应全方位地相互协调贯通培养学生。改进教学方法,增强实践环节。培养财经院校复合创新型人才,必须改革旧式传统的教学方法,把提高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放在首位,改变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方法,突出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注重培养学生在实际语言环境中的语言交际能力。课堂教学要与学生的课外学习和实践活动相结合。课外学习和实践活动应以课堂教学的内容为基础,通过课外阅读、演讲、辩论、读书报告会、戏剧表演、编辑报纸杂志、专题访谈、拍摄电视片等形式,延展课堂教学内容。同时鼓励学生积极参加与专业相关的各种社会实践活动。开展网络课堂,整合现代网络信息技术,也是实行开放式教学,提高学生学习效果的很好的方法。在日语教学中首先引入多媒体教学方式,自制教学课件,抓住教学重点,突破难点。使教学手段趋向于全方位、多层次,使声音、图像、文字等多种刺激并重,使学生能闻其声、观其形、临其境,完全沉浸在教学要求的氛围中,提高学习效率,使学生在听、说、读、写四方面的综合训练得到加强。通过利用和开发多媒体与网络技术,构建基于网络的日语学习共同体,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日语开放性的教育模式和教学方法。

建立完善的师资队伍,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树立教学研究意识。外语教学是要培养学生应用知识的能力。外语教师教学能力的一个重要体现是能否调动学生积极参与日语实践活动,并有效地培养其自主学习能力。为此,培养复合创新型人才还要有与之相适应的专业师资队伍。专业师资队伍要在年龄、学历、学缘、梯队等方面有着合理的结构。复合创新型人才教育需要高素质的教师。教师素质是教师搞好教育工作的前提,也是衡量教师能否胜任本职工作的基本条件。日语教师的全面素质主要指日语水平(包括语言水平和技能、语言理论及日语教学理论水平)、日语教学组织能力和教育实施能力、较高的人格修养。外语教师除了充分全面了解自己所教授的课程的教学内容之外,还要对其他相关课程有所了解,对现代教育理念的理解,对应用语言文字学、教育心理学和课堂教学管理的基本把握,以及调动学生学习兴趣和培养其自主训练的能力。做到彼此相互融通内容和难易度有机地衔接到位,相互配合。此外还要不断反思教学的过程与效果,从而创造性地完成教学任务。科研带动教学,教学促进科研。开展教学研究、科学研究是提高教师队伍素质的重要途径之一。作为学校,为进一步调动广大教师搞好科研的积极性,对教师的科研成果要给术水平。积极参加有关学术会议,获得最新信息以指导实际工作,加强校际合作和国际交流,促进学术水平的提高。以财经院校为依托,突出办学特色。财经类院校日语专业和外语院校、师范院校、综合类院校的日语专业相比教育资源不同,要利用其办学优势使培养出来的学生具备其它类型院校的学生所不具备的素质和能力,在保证和教学大纲要求一致的前提下,在吸收别人特长的同时,充分发挥财经类院校的师资和学科专业优势,实行以财经院校为依托,与经贸结合的办学特色。与财经类结合,就是适当开设“经、管、法”类相关课程,给学生设置经济、管理及法律方面的辅修,从而构建既有听、说、读、写、译等培养语言技能的基础课及提高人文修养的传统语言文学课,又有体现财经特色的专业课的人才培养模式。基础阶段的课程设置牢牢把握住“发展全面语言能力”的方向,在培养目标、教学计划中体现“厚基础、宽口径”的指导思想,学习好经贸类和法律方面的知识,以后在这些行业的翻译和科研领域有所贡献随着社会对各类专门人才层次的要求越来越高,需要财经类院校日语专业在办学模式上要加强跨系、跨学院合作,在加强自身学科建设的同时,实现文理工科专业与日语专业之间的复合、交融与渗透,从而优化人才的培养模式。这种密切课内外结合,更新拓宽专业设置,优化课程体系建设,会促进日语专业在办学思路、专业定位、课程体系、教学方法、教学管理、学科建设等诸多方面领域建设的提高。

篇3

综合性大学艺术院系在创办之初普遍承袭了各重点专业艺术院校的培养目标、专业结构、课程体系等框架,对自身生源情况及社会需求情况缺乏准确分析,人才定位模糊不清。尽管多年来一直努力思考,摸索,提出了关于复合型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倡导大众化教育,但在具体操作上,人才定位还是瞻前顾后,既陶醉于精英教育,留恋曾经的象牙塔,又想关照市场所需的实用型人才,使这种复合型人才培养出现“两层皮”现象。专业设置、课程体系,教学内容与方式等仍个性不足,缺乏科学规划及创新点。教学中传统的重专业课,轻通识课,重技能课,轻理论课的倾向依然严重。

办学软硬件不足的问题

目前大部分综合性大学艺术院系的历史不过20年,其中表演、编导、动漫设计、数字技术、播音主持等专业是新增专业,办学历史不足10年,且在师资和教学设备上几乎都是零起点。虽然经过几年的积累摸索,专业建设的软硬件有很大改观,但缺口仍很大,难以满足日益增长的在校生需求。尤其是在师资上,初期由两三个在职教师加上七八个外聘教师撑起一个专业的现象不在少数。随着不断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稳定的专业教师队伍已基本确立,来源构成主要是专业艺术团体一二级演职员、升格后的老中专教师以及刚走出校门不久的本科或硕士毕业生三大群体。他们的职称与学历水平呈现高职称低学历,低职称高学历的状态。高职称教师的专业教学能力强,而学术研究弱,难以发挥真正学科带头人的作用。

人才出口(就业)的尴尬

由于上述问题的存在,使学生先天不足又后天失调,专业单一、知识结构偏窄,加之艺术人才在就业上存在的注重专业对口,以及文艺体制改革和用人制度改革等因素,造成综合性大学艺术类毕业生“高不成低不就”,学生就业与入学相比形成“冰火两重天”的尴尬局面。

新形势孕育出新机遇———化解尴尬

随着人们对精神文化产品的需求日趋扩大,大众期盼接受艺术教育,提升自身艺术素养的愿望更强烈,这成为当前综合性大学艺术教育发展迅速的主要动因。然而,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人们开始怀疑社会、市场对艺术人才的真实需求,担心艺术人才市场可能会出现泡沫化。

主席在全国第九届文代会、第八届作代会上作了重要讲话(以下简称《讲话》),发出广大文艺工作者要认清时代和人民赋予的神圣使命,坚持为人民服务,创作生产更多无愧于历史、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的优秀作品,奋力开创文艺发展的新局面的总动员令。认真学习研究《决议》和《讲话》精神不难看到,所提出的关于大力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让人民广泛享有免费或优惠的基本公共文化服务,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关于加快发展文化产业,构建现代文化产业体系,扩大文化消费,增加文化消费总量,培养文化消费新的增长点;关于建设宏大文化人才队伍,为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提供有力人才支撑等指示精神,及时化解上述的担忧,扩大艺术人才的就业空间,为综合性大学艺术教育发展提供了良好机遇,更为其人才培养指明了方向。

综合性大学的艺术教育应该以此为契机,站在《决议》描绘的我国文化繁荣的新蓝图的高度,重新思考自身的艺术人才培养问题,解决好以什么样的视角认识人才定位,以什么样的理念对待人才培养,以什么样的思路抓好专业建设的问题,切实担负起推动高等艺术教育繁荣发展的历史使命。这也是高等艺术教育能否实现文化自觉、文化自信、文化自强的体现。

全新视野下的观念转变

1.新视角下的人才定位

《决议》中提出关于建设宏大人才队伍,包括:一要造就高层次领军人物和高素质文化人才队伍,二要加强基层文化人才队伍建设,为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撑的战略目标。据此,应结合自身生源和办学条件等实际情况,正视自己与一类专业院校的差距,发扬综合性大学的整体优势,将人才定位在本科层次教育应以大众化为主,侧重为基层文化建设培养能从事各种文化服务的实用型人才;研究生层次教育应以培养创作型,研究型、管理型的精英人才为主,为造就高层次领军人物和高素质文化人才队伍服务。

2.新理念下的人才培养

《决议》中提出的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等指示精神,以及主席的《讲话》中对全国文艺工作者提出的“四个希望”,即希望文艺工作者始终坚持正确方向,自觉主动地承担起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引领社会进步的历史责任;希望广大文艺工作者始终坚持以人为本,自觉主动地承担起为人民抒写,为人民放歌的历史责任;希望广大文艺工作者始终坚持锐意创新,自觉主动地承担起推进文化创造的历史责任;希望广大文艺工作者始终坚持德艺双馨,自觉主动地承担起弘扬文明道德风尚的历史责任。从中皆传达了出这样一个信息,即新时期我党已从宏观到微观为我们提供了重新界定高素质艺术人才的质量标准,为重新思考高等艺术教育的人才观提供了强有力的理论支撑。

“考其德行,察其道艺”这个传统的择才标准在当下被赋予了新的内容。因此,综合性大学艺术人才培养目标应该是:培养德艺双馨、和谐发展的应用型复合型艺术人才。同时,要求教育观要放在关注学生和谐发展、全面成长这个重心上。协调好专业教育与通识教育的关系,重视对学生人文精神的,人文情怀的培养和综合文化素养的提升;协调好通才教育与专才教育的关系,坚持普遍培养重点提高,增强学生社会适应能力;协调好技能教育与理论教育的关系,重视引导学生研究、质疑、探索、创新的学术精神的养成;协调好专业教育与职业道德教育的关系,践行文艺界核心价值观,培养学生“爱国、为民、崇德、尚艺”的职业操守;协调好课堂教育与实践教育的关系,坚持三贴近原则,通过参与艺术惠民等实践活动,锻炼艺术才干。

篇4

尽管我国海洋人才发展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是海洋人才队伍建设与国家海洋事业发展需求还存在一定差距,突出表现在以下几点。①海洋高层次人才短缺。缺乏关键领域和前沿领域的海洋领军人才,尤其是国际海洋产业的带头人。②海洋人才结构性矛盾凸显。传统海洋产业人多,高新海洋产业人才短缺;同时,还存在着海洋人才资源地区分布不平衡的问题。③海洋人才发展环境尚不完善。海洋人才培养经费投入不足,海洋人才重使用、轻培养、重管理、轻开发的现象存在。④海洋人才培养的政策机制尚不完善。如对于支持海洋一线地区、海洋艰苦专业、海洋基础学科的人才倾斜政策还不健全。以上这些问题严重制约了海洋人才队伍的总体发展。

我国海洋人才发展的对策

1加大青年人才培养力度

青年海洋人才是我国海洋人才队伍的生力军,是海洋事业发展的主要力量。根据人才成长规律,处于创新活跃期的高层次创新人才一般年龄在35~45岁之间[8]。我国海洋人才队伍中,青年人员居多。因此,应该加强对我国青年海洋人才的培养力度,通过构建有利于海洋青年人才发展的政策措施和社会环境,促使更多的青年海洋人才尽快成长,为海洋事业的可持续发展做好人才储备。要完善青年海洋人才的科研经费资助体系,向青年海洋人才实行政策倾斜。设立青年海洋人才资助行动计划,重点资助优秀青年海洋人才进行科学研究。加大对青年海洋人才的使用力度,不拘一格、大胆使用,努力为他们创造更多实践中成长的条件。启用具有发展潜力、富有创新精神的青年科研人员担当国家级、省部级等重大涉海科研项目负责人,增加海洋青年人才在重大海洋科研生产项目的比例。逐步消除项目申请、课题承担等课题管理中的论资排辈现象,放宽青年专业技术人才申请国家海洋重大项目的申报条件,增加青年基金项目数量和加大经费支持力度,定期选送优秀青年科技人才出国参加学术会议、研讨和学术访问,提高其业务能力。在青年海洋人才的聘用和评价中,鼓励评价标准的多样化和个性化,注重人员的创新能力和研究水平,淡化论文数量和职务职称等外在因素,改善青年海洋人才的成长空间和环境。

2加强高层次海洋人才的引进工作

综合分析我国海洋人才发展现状,掌握海洋事业发展对海洋人才的需求以及重点领域发展方向,在此基础上,制订实施海洋人才引进计划,增强海洋人才引进工作的针对性和时效性。大力吸引海外高层次人才回国(来华)创新创业,制定完善出入境和长期居住、税收、保险、住房、子女入学、配偶安置、课题申请、承担重大科技项目、科技研发条件、参与国家标准制定、参加院士评选和政府奖励等方面的特殊政策。建立统一的海外高层次人才信息库和海外人才需求信息平台。健全运行机制,研究解决海外高层次海洋人才引进工作中政策性、机制性、服务性等问题。在创业扶持、成果转化、事业平台建设等方面采取有效措施,激励引进人才干事创业,发挥人才作用。

3发挥重点工程的引领带动作用

应树立全局观念,着眼于解决海洋人才发展中面临的突出问题以及海洋领域自身特点,制定实施海洋人才发展的重点工程,发挥重点工程的引领、带动和保障作用,促进海洋人才队伍建设。明确各项海洋人才重点工程项目的工作重点和目标,更好地体现海洋人才工作服务科学发展的战略定位。要以实施海洋重点工程为载体,做好海洋人才培养、评价、激励、流动、保障和引进等工作,引领海洋人才队伍建设整体水平的提高[8]。

4强化公民海洋意识

要充分利用广播、电视、电影、报刊、网络、书籍等多种宣传媒介,在全民中广泛开展海洋教育,强化公民海洋意识,在全社会中形成关心海洋事业、重视海洋人才的舆论环境和良好氛围。构建全国性的“海洋科普教育基地”[9],开展海洋国土观念教育和海洋科普教育,定期举办大型的海洋科普宣传活动,实现海洋观教育和海洋知识普及教育的常态化和日常化[10]。

5加大资金投入

篇5

与传统意义上的人才相比,文化创意产业人才具有其独特性。创意工作的思维过程基本没有现成产品可以参照,主要是依靠自己的知识禀赋和灵感对未来的事物和情况进行预测,并进行技术改进和产品创新,因此文化创意产业中以年轻人居多,他们具备较强的创造力和创新激情,富于想象,敢于冒险,目标追求个性化,乐于接受挑战,注重自身价值的实现,流动性较强。当前的研究中经常提及“创意人才”与“文化创意产业人才”两个概念。佛罗里达对创意人才的定义是“具有才能的创意人”,他认为不是所有在创意产业工作的人员都是创意人才,只有从事“创造新观念、新技术和创造性内容”人员才是创意人才[2]。从意思上来看,“创意人才”强调“创意”,应指将创意、创新作为工作核心的产品原创者。“文化创意产业人才”的概念突出“产业”,除上述人才外,还可包括为实现与推广文化创意产品而进行技术支持和经营推广等工作的人才。黄芳研究了上海世博会多媒体动态版《清明上河图》的创意制作这个个案,认为文化创意产业人才具有创意能力、文化素养、专业技术、把握整体能力、合作精神和追求卓越品质等特征[3]。喻丽君认为创意人才是指通过大脑对产品进行一定的文化层面的创造性“加工”从而产生经济附加值或利益的人才[4]。本研究所指的文化创意产业人才是指运用特定技能在生产、流通、经营文化创意产品及服务等工作中具有高技术水平的人才集合体。可以看出,文化创意产业人才不仅包括文化创意产品和服务的原创者,还包括创意流通人才、创意管理人才,也包括其他综合管理类的复合型人才。

1.2人才数量分析

本文根据过去十年的统计数据,通过线性回归分析法,分别得出广东省专业技术人才总量与年份之间、专业技术人才总量与文化产业增加值之间的一元线性回归关系。通过比对2011年和2012年数据得出专业技术人才总量的误差区间,根据比例估算出2013年、2014年和2015年广东省文化创意产业的人才供给数量与需求数量,并进一步分析人才数量缺口。

1.2.1人才供给数量。由于广东省文化创意产业大多属于以高新技术为基础的知识技术密集型产业,所以本文以专业技术人员数量作为文化创意产业人才分析的基础。因文化创意产业增加值的历史统计数据较少,所以本文使用文化产业增加值代替文化创意产业增加值。通过线性回归分析方法,得出专业技术人才总量与年份之间的一元线性回归关系,并据此得出供给数据。本文选取2001年-2010年的广东省专业技术人才总量数据作为样本数据,得出对年份的线性回归方程为:^y=-40398454.14+20814.09x。根据此方程得出2013年、2014年、2015年广东省专业技术人才供给量分别为1500309人,1521123人,1541937人。根据方程得出2011年、2012年广东省专业技术人才供给量分别为1458681人、1479495人。广东统计年鉴显示,2011年和2012年广东省专业技术人才总量分别为1448011人和1459018人,可知此线性回归方程的相对误差为0.737%~1.403%。由于不同地区之间统计口径不同,且专门的文化创意人才统计数据资料匮乏,因此本文将文化创意产业从业人员中的专业技术人员数量作为文化创意产业人才的数量基础,文化创意产业人才只占专业技术人才总量的一部分。专业技术人员主要来源于三大产业,文化创意产业从业人员占三大产业从业人员的比例约等于文化创意产业专业技术人员占三大产业专业技术人员的比例。2012年广东省文化创意产业从业人员占三大产业从业人员的4.61%(根据2012年广东统计年鉴和2012年中国文化产业年鉴的统计数据算出),同比,文化创意产业人才占专业技术人员4.61%左右。目前广东省已经采取了部分人才吸引政策,考虑到潜在的规模集聚效应,本文以专业技术人才供给量的5.0%推算文化创意产业人才的供给数量。

1.2.2人才需求数量。2011年、2012年广东省GDP增速分别为15.64%和7.25%,文化产业增速分别为0.20%和7.02%。由此可以算出,2006年-2012年广东省GDP的年均增长速度为13.68%,文化产业增加值的年均增长为8.44%,GDP增长对文化产业的弹性系数为1.62。考虑到近年来广东省GDP增速放缓,如果预测期间GDP年均增长区间为11.5%,那么文化产业增加值相应为7.1%。本文选取2001年-2010年的广东省专业技术人才总量数据作为样本数据,得出对文化产业增加值的线性回归方程为:^y=1229643.7+94.96x。根据此线性回归方程得出2013年、2014年、2015年广东省专业技术人才需求量分别为1504901人,1524444人,1545375人。2011年、2012年广东省文化产业增加值实际为2529.00亿元和2706.50亿元,代入方程得出专业技术人才需求量分别为1469798人,1486653人。根据广东统计年鉴显示,2011年和2012年广东省专业技术人才总量分别为1448011人和1459018人,可知此线性回归方程的相对误差为1.505%~1.894%。与人才供给的定量分析一样,本文以专业技术人才需求量的5.0%推算文化创意产业人才的需求数量。

1.2.3数量缺口分析2013年-2015年,广东省文化创意产业人才基本上处于供不应求的局面。其中2013年人才缺口量较大,这主要是因为广东省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迅速,人才需求量大,而在产业兴起过程中人才的初步供给量有限,造成了人才缺口问题凸显。随着文化创意产业的不断发展,人才流动与发展逐步加快,人才数量缺口问题将会有一定程度的缓解。

1.3人才结构分析

根据广东省2011年6月的《关于加快珠江三角洲地区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广东文化创意产业的主要体系见表5。近几年来,出版发行业、广播影视业、文化会展业中的专业人才资料基本处于空白,数据较少,动漫业、演艺业、创意设计业、工艺美术业等行业的专业技术人员的统计数据较多,本文选取2012年广东省相关文化创意行业的统计数据为分析基础。2012年广东省文化及相关产业从业人员为228266人[5],文化及相关产业的增加值为42874693千元[6]。一方面,在广东省有统计数据的文化创意行业中,人才多集中在演艺业,演艺业的人才总量逾五千人,数量最大,占文化及相关产业从业人员2.52%,但是只占当年广东省专业技术人才的0.39%;创意设计业和工艺美术业的人才总量次之,动漫业的人才总量也相对较小,人才数量都不足千人,都只占当年广东省专业技术人才的0.04%,其中创意设计业和工艺美术业人才占文化及相关产业从业人员的0.28%,动漫业人才占文化及相关产业从业人员的0.24%;文化产业示范(实验)园区和基地的人才数量最少,只有百余人,占占文化及相关产业从业人员的0.06%,占专业技术人才的0.01%。另一方面,图1中演艺业中的人才比例最高,同时演艺业的增加值比例也最大;图1的四个行业中,文化产业示范(实验)园区的人才比例明显低于其他三个行业,动漫业与文化产业示范(实验)园区的行业增加值基本处于同一水平线,虽然两者在同一年的发展速度持平,但是文化产业示范(实验)园区人才比例明显低于动漫业,人才储备相对不足,必定会限制文化产业示范(实验)园区的未来发展;创意设计业和工艺美术业与动漫业的人才比例相当,但是创意设计业和工艺美术业的发展却远远比不上动漫业,说明创意设计业和工艺美术业的人才还没有发挥出应有的作用,人力资源配置不尽合理。可以看出,广东省各文化创意行业的发展速度明显高于人才比例,表明人才能够对文化创意行业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各文化创意各行业总体规模有大有小,人才总量分布也随之不同,行业人才发展与行业总体规模基本对应;文化创意产业专业人才的行业结构不够科学,结构分布相对不均,专业人才对部分行业发展的贡献率有待提高,如果不采取适当措施予以调整,在未来极有可能影响各文化创意行业的协调发展。

1.4政策研究

从已出台的政策来看,广东省文化创意产业人才的相关政策基本以《广东省建设文化强省规划纲要(2011-2020年)》为总纲。《广东省建设文化强省规划纲要(2011-2020年)》中明确要求“加强文化人才队伍建设”,“构筑文化人才高地”,提出要“大力培养文化领军人物和专业人才”,“积极引进高端文化人才”和“建立完善科学的人才激励评价机制”。各市、区也根据本区域的实际情况相继出台了相关政策。如2011年深圳出台《前海深港人才特区建设行动计划(2012-2015年)》,突破人才跨区域流动整合障碍,将引才政策重点放在面向海外,力图用顶级企业积聚高端人才,打破国际人才流动障碍。再如东莞从2004年起实行文化系统所有单位的所有空缺岗位一律面向全国招考的制度,并制定《东莞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系统人才培养教育管理规定》,在全系统建立起经常化、科学化的教育培训体系。2012年中央批准广东南沙前海横琴建“人才特区”,把“广州南沙—深圳前海—珠海横琴粤港澳人才合作示范区”列为“全国人才管理改革试验区”,争取到2015年吸引集聚10万名左右国际高端人才和现代服务业紧缺急需人才。可以看出,广东省内的文化创意产业人才政策基本以顶层开发设计为主,区域联动、跨区对接、优势互补、点面结合是人才发展政策的一大特色。这些措施在未来完全可能使广东省文化创意人才呈现规模集聚的发展趋势。和北京、上海、浙江等文化创意产业领先地区相比,广东省的文化创意产业人才政策仍然存在着很大的局限。第一,省级有关部门并没有制定专门的文化创意产业人才管理文件。已有的措施基本上从属于文化产业政策或人才政策的部分条例,文化产业规章制度或人才政策文件的部分条文体现了文化创意产业人才的工作导向,人才激励与管理规定并不具体,导致具体激励措施相对模糊,激励效果相对有限;第二,文化创意产业人才政策不具有系统性。省内只有部分市、区颁布了相关的文化创意产业人才政策,多数政策以个别文化行业的人才管理规定为体现形式,政策过于分散,且不同区域的人才政策呈现条块分割,不能有效衔接,无法解决创意人才自由流动过程中的障碍。

2广东省文化创意产业人才的发展策略

2.1打造人才聚集平台,增加人才供给数量良好的人才聚集平台是吸引人才、留住人才、集中发挥人才创造力与生产力的重要途径。要想打造一个服务到位、功能完善、影响广泛的人才聚集平台,就必须加大对高层次创意人才开发的投入,在奖励、入户管理、考核评优等方面给予倾斜,加快建立人才服务体系,在住房保障、医疗保险、子女就学、社会保障等方面实行一条龙服务,加大科技体制、教育体制和人事分配体制的改革力度,解除文化创意人才在政策、资金、管理等方面的后顾之忧。培训也是解决经营管理人才短缺的一条捷径。培养创意产业急需人才和提升从业人员能力素质可以从强化专业资格培训、发展网络教育、利用高校师资与教学资源开展培训等方面入手,同时建立起多层次的本土人才培养体系,鼓励高校根据市场需求和区域特点,灵活调整和设置相关专业,实行订单培养,提高文化创意产业人才总量的供给。

2.2引导人才合理配置,优化人才体系结构与很多结构单一的产业类型不同,文化创意产业是一个由众多不同行业组成的庞大产业群[7]。文化创意产业人才开发利用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整体推进,也必须突出重点、注意区分,实行重点引进、重点鼓励和重点投入。在广东省的不同地区,已经形成和正在建设的众多文化创意行业有不同的特点和人才需求,因此要结合行业经济需要对文化人才进行细分,努力实现人才与文化行业的合理优化配置。尤其是要适应行业结构优化和发展模式转型的需要,鼓励人才流向重点培育的新兴行业和弱小行业,强化重点行业的人才发展,鼓励人才在不同领域、不同行业间的横向流动,突出抓好不同领域文化创意产业人才的开发工作。在培养文化创意人才时,注意提高行业针对性,满足不同行业企业对人才专业技能的要求。

2.3制定和完善人才政策,促进人才开发制度化只有制定系统科学、明确具体、落实到位的人才政策,才能克服目前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中的人才瓶颈和种种人才问题,为文化创意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人才支持和智力支撑。要加强对各市、区现有人才政策的梳理与评估,制定系统、全面、具体、可行的人才激励与优先发展政策,在确保各项规章制度务实、落地的前提下,将政策文件逐步变成适当的法律法规,增强政策的信服力。各区域之间的文件与规定要合理搭配、准确对接,避免条块分割、各自为政,促使各项政策形成合力,发挥区域整体联动优势,形成吸引人才、留住人才、鼓励人才的长效机制。

2.4健全资质认定体系,构建人才评价标准体系笔者在搜集数据资料时发现相关的统计数据严重缺乏,且管理类人才的资质认定基本处于空白。资格认定是对人才的鉴别与肯定。建立健全资质认定体系,对于规范企业个体行为、引导专业人才发展、提高从业人员职业道德与素质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表6中美术创作、艺术教育与科研等传统行业的资质认定情况较好,而演出经济机构、艺术品经营机构、网络游戏经营、旅行社等新兴行业的专业技术人才数据基本处于空白,可见文化创意产品技术支持和经营推广等管理人员缺少相关的评价标准。因此,在思想上要将文化管理类人才放在与创造者同等重要的位置上,注重对推广销售、技术支持等管理人才的评价,遵循明确性、可操作性、科学性等指标设计原则,结合人才现状调查和人才专家的意见,构建人才评价综合指标体系,确立科学的人才评价标准。只有引导文化管理人才向着高素质、高技能方向迈进,文化创意产业才能朝着科学有序、管理规范的方向发展。

篇6

作为欠发达地区的娄底市,在全省的经济排名中靠后,娄底的农业更是急需转换升级,快速发展。在经济增长中,人力资源的作用要大于物质资本的作用,人力资源质量的改进是经济增长的一个源泉。促进区域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最紧缺、最重要的是人才。能否培养一支适应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数量充足、专业知识结构合理的农业科技人才队伍,直接关系到娄底农业的升级、娄底农业科技含量的提高和娄底农业核心竞争力的提升。

2.创新农业科技人才的培育路径是新形势下农村经济社会全面进步的需要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社会的全面进步,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作为欠发达地区的娄底,目前达到的小康水平不平衡、不全面,差距主要在农村。农村经济社会建设的主体是农民,农村经济社会的文明和谐与经济的科学、合理发展必须培育数量适当的新型职业农民,使之肩负起建成小康社会的历史责任。农民的专业技能水平、科技文化水平、思想道德修养等综合素养如何是农业现代化的基本标志。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一重大历史任务的提出,非常直接地对农业战线上的科技人员提出了新要求、新任务。这就迫切要求因地制宜地培育农业科技人员,改善农业科技人才队伍,使农业科技更直接、更有效地服务于农业生产、服务于农业现代化,实现农业生产由数量型向质量型发展、农业增长方式由粗放型经营向集约型经营转变。

3.能提高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应用水平,着力解决农业技术

推广“最后一公里”的问题发挥农业科技人才在转化适用技术、解决农业生产实际问题方面的优势和作用,能有效促进区域社会的文明进步。以湖南省为例,目前湖南农业科学技术创新水平较高,但农业科学技术普及应用率较低,湖南省重大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只有52%,湖南农产品的加工率还不到30%,农产品加工业的产值与农业产值的比率只有0.88:1,低于全国1.2:1和山东等发达省份2:1的水平。湖南农业生产资源利用率也比较低。农业科技人才是科技成果转化的推动力,是提高全民素质和促进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载体,农业科技人才是农业科技成果的实践者、接受者、携带者和传播者,是科技成果转化的推动力,是农业科技贡献率提高的主要载体和贡献主体;数量适当的农业科技人才能为娄底现代农业产业的培育和发展、为湖南国家农业农村信息化科技示范省建设和湖南省农村科技服务体系的构建提供智力支撑和人才保障。

二、当前农业科技人才培育的现状分析

目前娄底市农业科技人才的数量少,知识结构不合理,且专业技能不能很好地适应区域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较严重地制约了娄底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问题存在的主要原因是农业科技人才培育方面出了问题。在人才培育基础教育阶段,人们的教育理念还比较落后,无论是教育主管部门、教师,还是家长和学生,都没有深刻认识到科学技术等相关课程的教育价值及其在教育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他们把升学当作基础教育的唯一目标和出路。综合素质教育在农村基础教育中缺少关注,重视不够。在基础教育方面的奠基不牢是造成农业科技人才缺失的首要原因。职业教育是一种以就业为导向的教育,包括职业准备、在职提高和转换职业所需的教育。职业培训是职业教育实现其功能的重要形式。职业教育是提高农业科技人才素质的重要推动力。当前,担负着娄底市职业教育与培训的机构主要是2所高等职业院校和40多所中等职业学校。娄底作为经济欠发达地区,由于受财政紧张等条件的影响,不重视职业培训与进修学习,不注重更新知识,其实人力资源在使用中会出现有形磨损和无形磨损,劳动者自身的衰老就是有形磨损,而知识技能的老化就是无形磨损。广大职业农民、农业科技人才必须不断地更新知识,通过继续教育等方式掌握适应区域农村经济发展的技术与技能,培养创业、创新能力,才能跟上时展的步伐。

三、培育农业科技人才的策略

1.建立正确的人才评价机制,营造重视农业科技人才的环境

社会各界要树立正确的人才观念,切实认识到培养适应区域农村经济发展的农业科技人才是转变农业经济增长方式,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条件。教育行政部门要着力构建教育系统内部的行政性评价和教育系统外部由家长、毕业生、行业企业、用人单位等多方参与的社会性评价相结合的评估体系,从基础教育起就要重视科学技术、生产技能、人格素养等方面的教育,并将相关的课程纳入教学目标管理中进行考核,指导学校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引导社会各界切实重视教育的社会效益,正确认识教育的社会价值。

2.完善重视农业科技人才的激励机制与约束机制

建立人才激励机制就是要根据不同激励方式的特点,结合当时的实际,把不同激励方式进行有机组合,以实现对人才的有效激励和约束。以娄底市为例,该地区的畜牧业、粮食、油菜、药材等是传统产业,但大部分规模不大、技术含量不高,结构不优。政府应制定实施相关激励制度引导农民学习实践相关科技知识,相关职能部门要定期给农业科技人才评定技术职称等级并发放技术资格证书。具有技术职称的农业科技人才在立项审批、技术承包、信贷资金、承但省支持的产业化畜牧业发展项目、畜牧科技推广普及项目、扶贫资金等方面,各有关部门要给予优惠和支持。

篇7

高校物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思路

(一)开设物业专业的高等学校要尊重社会需求,加大力度对物业专业的投入,将其打造成特色专业,科学地进行专业定位、招生、教育培养。既有利于解决目前物业管理企业对应用复合型人力资源的需求,又解决了高校学生的就业问题,实现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的无缝对接。

(二)提升物业管理专业学生的学历层次对于现有物业管理专业的学校来说,以长春为例,有一家中等物业管理学校,从生源的素质就已经限制了自身的发展;其余多数均属于专科层次,办学历史也都不是很长;只有一家物业管理方向的本科院校,却隶属于房地产管理专业,物业管理的专业特色不突出。所以对于专科层次的学校,要努力提升学历层次,在招生的开端保证物业管理专业学生的素质是长远之计。对于新开设该专业的学校,则从起始阶段就应开设本科。

高校培养物业管理中高端人才的具体措施

篇8

辅修制人才培养模式是指学生在修读本专业外再辅修公共管理专业的相应学分,并获得辅修证书。国内高等院校的本科公共管理专业普遍作为辅修专业开设。这种普通的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依托高校的学科优势与相关专业学院的师资优势,面向党政机关与企事业单位管理的实际需要,培养掌握中外行政管理理论与现代管理方法技术,结合学生修习的第一本科专业,培养适合新的时代需求的复合型公共管理中高级人才。公共管理辅修模式以学分制为基础,目标是培养学生所修习的本科第一学位与行政管理交叉的综合知识,掌握现代管理的基本理论与方法。目前,国内开设公共管理辅修班的学校有北京大学、浙江大学、同济大学等十多所高等院校。该辅修专业学分要求一般为30分左右,主干课程有管理学、政治学,相关课程有经济学、法学、社会学等。以北京大学为例,其政府管理学院行政管理辅修专业总学分为27学分,其中,必修课程15学分,选修课程12学分;专业课程包括:政治学原理、公共管理学原理、公共财政与税收、组织与管理、公共政策与分析、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宪法与行政法学、当代中国政府与政治、当代西方国家政治制度等。全部修满者可获得辅修专业毕业证书。目前国内公共管理本科普通辅修模式存在一些不足,如学科专业壁垒尚未完全打破;学科本位主义较严重;学生缺乏自主选课的机会;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不够;缺少培养团队精神和合作精神,忽视组织计划能力、口头和书面表达能力培养;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差,等等。与普通的辅修模式不同,浙江大学竺可桢学院借助本校MPA优质教学资源,面向全校本科生招收公共管理强化班(UPA)学生,目标是培养既有现代公共管理理论和公共政策分析能力,又有专门领域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的复合型公共管理人才。竺可桢学院采用在普通辅修模式基础上的强化辅修模式。按照人才培养目标设置课程体系,聘请校内外专家授课,在大三从全校优秀学生中选拔学生组班,实行二次招生,保证生源质量,并由MPA教授担任导师,实行专业指导和个性培养,加强政府实习平台和科研能力训练。在具体课程教学中,突破传统的教学方法,采用案例教学、团队学习、实地调研、多维讨论等互动式教学方法,注重强化班学生与MPA学员之间的沟通,共享MPA论坛等,为人才培养创造良好环境。

公共管理人才培养强化辅修模式的比较优势

强化培养模式和普通辅修模式在人才培养的目标和定位上均以复合型公共管理人才培养为前提,课程设置上侧重于学生对公共管理的理解及综合能力的提高,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主要课程包括政治学原理、公共政策分析、公共经济学、公共管理学、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公共部门战略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等涉及经济、管理、政治、法律、社会等社会学科。在师资方面,复合型公共管理人才培养模式更好地进行了优质资源的重组,聘请了管理学、经济学、法学等的名师资源;在招生规模上,各个高校的该辅修专业录取人数均在60人左右,有助于在案例教学或讨论课中发挥优势。在招生过程中,浙江大学竺可桢学院公共管理强化班学生的自主管理和激励机制,使得学生在进行理论学习公共管理知识之余,通过对自身“公共事务”的管理,在实践中进行公共管理能力的提升:一方面将课堂中的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另一方面,通过实践对理论的检验和思考,进一步巩固所学的公共管理理论与知识。此外,普通辅修模式一般以专业为依托,如北大模式;浙大则在这一方面进行了创新性的探索和实践,利用荣誉学院联合相关专业院系,整合优质教学资源,保证人才培养质量。对比分析强化辅修模式与普通辅修模式,我们发现强化辅修模式有以下几个方面的优势:

(一)二次招生模式吸引了全校的优秀学生参与,保证生源质量

相比一般辅修班的招生,(1)公共管理强化班利用荣誉学院的优势和该班的文化传承吸引全校优秀学生申请报名,并通过一轮笔试、两轮面试方式,保证生源质量;(2)高质量的课程和高水平的师资队伍促进了学生学习;(3)班级文化传承促进学生维护班级荣誉感、责任感,为下一阶段的学习与实践提供了动力保障。

(二)整合优质教学资源,保证高水平的教学水准

充分利用荣誉学院的优势,可以整合学校各方面优质教学资源,集中力量培养公共管理复合型创新人才,为各专业院系输送高质量毕业生;反过来,也促使各专业院系及相关教师投入公共管理人才培养,形成良性循环,保证高质量的培养水准。

(三)注重案例教学,开设课堂讲座

在公共管理强化班的教学过程中,突破了传统的教学方式,教师能更多地根据自己的丰富经验与实践成果,向同学们提出案例,进行启发式教育,充分运用互动式教学,直到学生自主进行课堂讨论,调动和发挥学生的潜质。如聘请的美国亚利桑那州立大学、浙江大学光彪特聘教授蓝志勇为班级开设的公共行政学分析课程中,就采用了模拟竞选的方式以了解美国行政的运作方式。公共管理强化班除了在课堂内的案例讨论外,还开展了各种班级活动以培养学生对公共管理理论的应用、对公共事务的思考能力。如“双周沙龙”,来源于课堂案例讨论的拓展,利用课余时间组织同学分组对相关议题进行资料搜集与讨论,强化了学生的理论应用能力。

(四)相对独立的班级管理体系,培养学生实践能力

竺可桢学院对班级的管理主要体现在课程设置与开课学院的沟通以及在课堂之外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目前,依托于竺可桢学院平台,公共管理强化班在班级管理上取得了较大的进展,进一步增强了班级的凝聚力,突破了一般专业辅修班仅仅在上课期间共学的模式;通过一系列的实践活动增强了班级的竞争力,在增强班级学生个人能力的同时增强了对公共管理理论的应用能力。班级开展的一系列活动包括:“致公讲堂”,精品课程展示活动、双周沙龙,案例讨论、中国企业体验实习奖励计划参与、政府平台,了解政府的运作方式等,这些实践活动都借助了竺可桢学院的平台和资源,也为同学们提供了在班级以外的实践机会。在毕业环节中,学校鼓励学生将主修专业的毕业设计(或论文)与公共管理强化班的调研分析相结合。

强化辅修模式的启示

从目前国内高校对于公共管理本科的教学建设来看,公共管理已经越来越受到重视,但是仍处于初步发展阶段。大部分高校则仅是开设相关的专业辅修,并没有和MPA专业学位教育进行资源共享。在形式上,浙江大学竺可桢学院开设的公共管理强化班(UPA)是一个较为创新的教学模式,利用MPA的丰富资源,通过强化班的形式来培养复合型的公共管理人才,目前该教学模式已经较为成熟。事实上,在进行复合型人才的培养过程中,通过比较辅修模式和强化模式,我们发现以下3点对复合型公共管理人才培养具有借鉴意义:

(一)对生源鉴别的重视

大学期间,本科教学压力已经较大,在进行复合型人才的培养过程中,首先应考虑到要选择学有余力的同学及其兴趣、目标,否则,不仅复合型人才培养的目标难以实现,更有可能导致学生连本专业的课程都无法完成;此外,对是否适合本专业学习的学生进行条件鉴别也是复合型人才培养得以成功的重要条件。

(二)对课程教学方式创新的注重

篇9

1必然趋势

广东省俯瞰南中国海,而南海又是中国最广的海疆,约占中国海域的2/3,资源约占中国的70%。2011年2月19日,国家正式批复确定广东为全国三大海洋经济发展试点地区之一,推动构建粤港澳、粤闽、粤桂琼三大海洋经济合作圈,力争在“十二五”末期建成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海洋经济区。作为海洋大省,广东的海洋科技和教育却与山东、上海等城市有一定的差距,尚未建立一个合理的现代海洋产业体系。广东海洋大学是南海唯一的一所海洋大学,海洋科学是广东省唯一的海洋科学一级学科硕士点授权、博士点建设学科,加强海洋科学拔尖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对满足广东省对海洋科技高层次人才的需求、加快推进国家海洋经济试验区的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前提条件

广东海洋大学学籍管理规定本科的基本学制为4年,实行弹性学分制,提前修满规定学分,可提前毕业。但由于没有形成一种行之有效的模式或机制,绝大多数学生都是按部就班4年毕业。拔尖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提出则成为弹性学分制的良好实践,可以充分发挥出类拔萃学生的优势。

3环境条件

随着《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08—2020年)》对人才培养的要求,广东海洋大学在分析本校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实行“双百工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方案,即在每年的新生中根据条件遴选出200名优秀学生,进行分类别、个性化培养,实现在本行业领域中培养具有较高学术水平和较强行政管理能力的杰出人才的目标。广东海洋大学在此基础上,充分考虑目前学院学生的素质基础、各专业在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等因素,开展了拔尖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改革实践。

拔尖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探索

1个性化的人才培养模式

拔尖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是培养学院各专业的“象牙塔尖”,目标是培养少而精的“复合型、外向型、创新型”人才,使学生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更强的科研及择业竞争能力,适应广东乃至全国海洋经济发展的需求。结合学校“双百工程”的人才培养改革,采用3+1的人才培养模式。“3”是3个阶段安排4个学年的教学活动,即第1阶段(一年级)夯实基础阶段,强化英语、数理和计算机基础,第2阶段(二、三年级)专业培养阶段,进行系统的专业理论和专业技能学习阶段,实践训练贯穿其中。第3阶段(四年级)实践应用、专业深造、交流强化阶段。要求3年兼修完4年的理论课程。第3阶段(四年级)的全方位实践锻炼阶段成为关键的一年。没有实践,就提不出问题,更谈不上创新。实践对各个领域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都有重要的意义[2]。各导师将根据学生3年的学习情况,合理安排学生开展科学研究和实践训练,开展全方位的锻炼。一是业务训练:利用学院目前与广东省内各气象局、海洋局建立的实习基地、青年就业创业见习基地,用2~3个月的时间安排学生到各基地业务训练。二是专业深造。学生用2~3个月的时间到相关海洋科研机构、国内高校进修。三是辅导考研。广东海洋大学海洋科学硕士点将进行“本硕连读”培养模式,海洋科学、海洋技术专业的学生可提前保送读研,由低向高进行的提前跨阶段培养过程中会使优秀人才及早脱颖而出。无硕士点的专业与相关的院校联系合作培养,报考名校的研究生。四是继续导师的项目研究、参加国际国内学术交流和会议等。充分发挥好第四年的特色培养阶段的作用,否则,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将是一个4年培养计划的3年浓缩版。“1”是指学生参加完学校第一阶段的集中、统一授课回到各专业班后,学院针对不同专业学生量身制订个性化的培养方案,进行1对1的培养,即1个专业1套个性化方案,1名学生1名优秀导师,全程给予指导,政治教育、人文教育、科研训练全部集中开展。

2个性化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

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的改革是人才培养方案优化的核心。教学内容上,结合目前国家对海洋大气相互作用人才的需求,加强不同学科之间的相互融合、交叉,把学科发展的最新成果及时反映在教学内容中,满足地区性海洋经济发展的需要。量身制订个性化人才培养方案,紧紧围绕培养高素质创新型人才的要求。课程体系的设置上,紧密结合近几次在广东省以及省外的调研,针对创新人才的培养构建了通识、专业和个性化的课程体系,加强了数理基础课程训练以及人文素质、科研创新等方面的课程,部分课程选用了英文版教材。加大了个性化课程比例,把以专业选修课学习提高到课程总学分的28%~30%,增加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和空间。

3个性化导师团队的培养

通过学院目前正在实行的全面导师制,加强对学生的个性指导。采用双向选择的方式确定导师后,导师根据学生个人的能力、特点,指导他们制订个人学习计划,从选入拔尖创新型人才开始到毕业进行全程指导和负责。导师要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核心,指导学生开展前沿学科的研究及新项目的研究,指导学生就研究项目发表科技论文;安排学生参加各种大学生科技竞赛,以团队形式开展大学生创新实验科研训练。纵观我国创新型实验班,名师指导是精英班人才培养的一大亮点。如北大实验班实行导师制,学生在学习期间可以得到由来自文、理科各院系资深教授组成的学生学习指导委员会的全程指导。清华的“数理基础科学班”邀请全校的两院院士和知名教授作为本科阶段的导师。因此,在个性化导师团队建设中,广东海洋大学聘请一些国内外知名大学的教授来上课,聘请两院院士、知名学者开设讲座,使学生及时汲取新的学科知识,了解各学科的发展现状。导师团队的成员不仅学历学位要求高,还要教育理念先进、学术水平高、教学科研能力强、勇于教学改革创新,特别要重视实践动手能力的提高。

4个性化发展环境的构建

1)公平的竞争环境

明确了拔尖创新人才的选拔、淘汰补充、激励制度。通过选拔中的笔试、面试考查学生语言表达能力、个人特长、心理素质、专业发展潜质等综合素质;通过淘汰补充制度增强学生的竞争及主动学习的意识。

2)创新的管理机制

由于进入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体系的学生相对较少,如2010级海洋科学专业有7名学生入选,教学管理将从统一走向多样,这是对学校常规教学管理模式的一个挑战。因此,要在选课、学籍档案管理等方面建立新的教学管理制度和运行机制,配备相应的管理人员。对进入拔尖创新人才体系的学生优先提供参加科学研究训练的机会,优先开放实验室,以及保送研究生和各种国内外深造机会。针对2010级创新体系的学生,学院已开放电脑室以供学生查阅相关文献资源,弥补学校海洋方面文献的不足,满足学生个性化的学习需求。

3)科学的评价体系

建立多元化的有激励机制的考评体系,一是侧重对学生应用知识能力、创新能力的考核,改革传统的考试测评方法;二是要充分发挥社会、单位、学校的不同作用,从不同角度衡量人才的培养质量,及时发现人才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调整人才培养过程中不利的方面。

制约拔尖创新型人才培养质量的问题

1一流拔尖学生人数略显不足

广东海洋大学虽为广东省重点建设大学,并且在2007年的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中获得优秀,近几年招生质量也在不断提高。但是,二批本科的招生条件是造成学生生源较差的客观实际,各专业优秀拔尖学生相对较少,尤其是一流拔尖学生的数量更少。因此,每年进入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体系的人数不多。

2顶级专业学术大师仍欠缺

篇10

2003年4月20日,赤峰市新城区建设隆重奠基,新城区总规划面积148平方公里(最初是27平方公里,这是2012最新数据);2008年赤峰市桥北新城即红山区桥北组团改造、开发展开,桥北组团规划总面积27平方公里;松山区北城组团于2010年8月18日正式奠基,规划总面积11.3平方公里.赤峰市城市化进程加快,城市功能日益完备,市政建设规划、设计、施工急需大批土木工程专业应用型人才.笔者到赤峰市人才交流中心对土木工程专业做市场调研得知:近五年,随着我市城市化进程不断推进,对土木工程专业人才需求呈扩大趋势,土木工程专业的毕业生供不应求,并且有逐年上升趋势,需求土木工程专业毕业生用人单位平均每年为120家,需求人数平均为700余人.赤峰市政建设为土木工程专业带来千载难逢的市场机遇,在机遇面前,如何为赤峰建筑市场输送大批应用型人才?这对赤峰学院土木工程专业提出了挑战.

赤峰学院土木工程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

赤峰学院自2005年开办建筑工程、工程造价专科专业,2011年新增土木工程本科专业,土木工程专业所属建筑与机械工程学院,现有专任教师16人,其中教授2人,副教授3人,讲师10人;博士1人,硕士9人,在读硕士1人.按照《赤峰学院2012年学分制改革暨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工作总体方案》,突出“德育为先,能力为重”的教育教学理念,坚持“厚基础、重应用”的办学理念,对土木工程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教学体系、课程体系、师资队伍建设、实践教学等方面进行了积极有效的探索.

1定位土木工程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

我院应为培养社会需要的应用型人才更新教育理念,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完善人才培养模式,本着“融入赤峰、服务地方”的办学理念,确定适合赤峰经济发展的人才培养目标.我院土木专业培养目标是: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掌握土木工程学科的基本原理、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经过工程师基本训练,具有扎实的基础理论、宽广的专业知识,较强的工程实践能力与创新精神,能从事土木工程的设计、施工与管理工作,并具有初步的项目规划和研究开发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2构建以培养学生工程实践能力为核心的基于模块学习和案例学习的课程体系

2012年4月7日,全国高等教育土木工程专业指导规范宣讲会在内蒙古科技大学举行,按照《高等学校土木工本科指导性专业规范》要求,土木工程专业课程体系即知识体系分为工具知识体系、人文社科知识体系、自然科学知识体系、专业知识体系四个方面,对于前三个知识体系土木工本专业指导委员会没有细化,土木工程专业专业知识体系由知识领域、核心知识单元和知识点三个层次组成.按照《高等学校土木工本科指导性专业规范》及《赤峰学院2012年学分制改革暨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工作总体方案》要求,结合赤峰经济及建筑业发展要求,在进行广泛的社会与市场调研基础上,制定我院土木工程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完善人才培养的课程体系,充分利用学院各类教学资源,围绕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实践动手能力以及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目标,探索构建基于模块学习、项目学习、案例学习和问题学习的课程体系.土木工程专业专业知识体系由知识领域、核心知识单元和知识点三个层次组成,知识领域就是基于模块的学习、核心知识单元就是基于项目的学习,知识点就是基于案例和问题的学习.土木工程专业课程体系由八个知识领域,即模块组成:(1)力学原理和方法;(2)专业技术相关基础;(3)工程项目经济与管理;(4)结构基本原理和方法;(5)施工基本原理和方法;(6)计算机应用知识领域;(7)专业方向必修课;(8)专业方向选修课;前六个模块的核心知识单元107个,即107个项目,知识点425个,即425个案例问题,前六个模块是建筑工程、岩土工程、地下工程、道路与桥梁工程等专业方向共同的必备知识,第七个模块是土木工程专业学生在选好专业方向后必修的课程,最后一个模块是学生的选修课程.基于模块学习、项目学习、案例和问题学习的课程体系;即“平台+模块”课程体系.厚基础-以专业基础课为平台,包含在6大知识领域即6大模块中,主要包括21门专业基础课及专业课,注重基础知识学习,涵盖“大土木“专业基础的核心知识.宽口径-以专业方向为口径,土木工程专业主要有建筑工程、岩土工程、道路与桥梁工程、地下工程等七个专业方向.根据赤峰经济发展及赤峰建筑市场需求,在与北方建筑设计院、赤峰市建筑科学研究所等单位行业专家论证及市场调研基础上,我院设定两个专业方向:建筑工程、道路与桥梁工程,宽口径即以专业方向为口径,包含在2大知识模块中,即专业方向必修课模块和选修课模块.土木工程专业教学内容,要打破传统土建学科课程的构架,按照建筑业市场需求来重新组合课程,以实践活动为纽带,强调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在建筑业追求绿色环保理念的今天,我们通过调研得知目前建筑业市场急需掌握有关保温技术、节能技术、电气自动化等知识和技能的人才,对于部分课程进行了调整,及时将相关课程纳入到课程体系,如建筑节能技术、建筑保温技术、抗震设防等.另外,对部分课程进行整合,如建筑制图中画法几何的教学内容单独列出、将建筑制图与计算机制图相结合,土力学与工程地质相结合,基础工程课程单独列出,这样调整既突出了学生基本技能的培养,又保证了相关课程教学的衔接,同时避免了教学的重复.

3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