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金融论文模板(10篇)

时间:2023-04-12 17:59:50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会计金融论文,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会计金融论文

篇1

二、应收账款与应收票据

应收账款与应收票据都属于应收项目,两者均要求以真实的商品交易为基础才能确认。在“中级财务会计”中,按应收票据、应收账款排序。对于两项流动资产的安排,可以把应收票据理解为是在商业信用的基础上,通过签发、承兑票据进行信用的加强。在讲完应收账款后,提出“为了加快应收账款的回收、减少资金占用及机会成本、降低坏账率”,要求债务人承兑票据,从而引出应收票据。这样的安排逻辑性更强,且应收账款的会计处理为应收票据的学习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同时,笔者认为仅凭应收票据有明确到期日来判断其流动性超过应收账款不尽合理。我国的商业汇票期限最长为六个月,属于流动资产中流动性较强的资产。而提供了期限小于六个月信用期的应收账款,或者没有信用期限的应收账款,其流动性更强。与应收票据、应收账款相对应的应付票据、应付账款也可以按照这种思路进行思考,在讲解流动负债时,先讲解应付账款,再讲解应付票据。

三、存货内容适当扩充

“中级财务会计”课程对存货项目进行了细致的讲解,包括存货的初始计量、计价、主要存货的会计核算、后续计量(期末计价,存货减值的核算)、清查盘点等内容。存货初始计量的一个重要指标是存货的计价,包括存货收入的计价与发出的计价,存货发出的计价等于存货发出的数量与发出单价的乘积。这里的发出单价可以是计划成本,也可以是按某一种方法计算的实际成本。关于发出单价的确定,教材一般都进行了较为详细的阐述,但对存货数量的确定基本上没有涉及。虽然在“基础会计学”中对确定存货数量的实地盘存制与永续盘存制两种方法都有内容安排,但“中级财务会计”作为一个完整的课程体系,也应当适当地对这两种方法进行简单的讲解。

四、投资性房地产的反映

投资性房地产是我国2006版会计准则新命名的一项资产,是投资者持有的为赚取租金或资本增值,或者两者兼有的房地产。在“中级财务会计”教材中,把投资性房地产与无形资产合并为一章,放在资产的最后一项。若完全按照资产的流动性来考虑的话,说明该资产的流动性是最差的。教材编者这样安排,主要是考虑投资性房地产包括已出租的建筑物、已出租的土地使用权、持有并准备增值后转让的土地使用权等,从范围来看主要包括因特种目的而持有的固定资产与无形资产,所以放在资产的最后一项。但投资性房地产的定义明确了该资产的属性就是投资,是会计主体为了获取租金或资产保值增值而投资的一项资产。既然投资性房地产的性质属于投资,属于长期投资,那么其与长期股权投资在性质上是相近的,且比作用于企业生产经营过程的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的变现能力强,所以投资性房地产的会计核算应该在长期股权投资之后,固定资产、无形资产之前,这样更能体现其投资的基本属性,也符合其流动性的划分。

篇2

1.会计队伍整体素质不高

企业会计风险的第一个把关口就是会计人员,倘若他们清晰认识到自身对企业风险的影响,那一定要端正态度,严格要求自己,但是从实际情况来看,部分企业会计人员却成了金融风险的成因。一些未经专业训练、缺乏会计基本知识和技能的人员在会计岗位上就会因降低企业机制的制约作用。会计队伍的素质的高低决定了金融会计风险的大小,因此,加强会计队伍建设,对金融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2.会计制度不完善

随着企业业务发展的不断扩大,企业会计人员所承担的工作也逐渐增加,这使得会计人员原本工作的工作效率降低。企业的规章制度逐渐完善,但是会计制度没有跟上步伐,这就在中间产生了分歧,此时的会计风险最容易出现。会计制度的不完善,必然导致有不良心思的人乘虚而入。

二、金融会计风险的防范与化解

1.构建完善的金融监督体系

金融监督体系是金融会计风险防范与化解的一个大平台,主要分为社会监督和国家监督。社会监督具有权威性、中立性和公正性,是对企业经济活动的客观评价。国家监督是政府部门的职责范围,具有强制性。我国建立的金融监督体系对我国金融市场的蓬勃、稳定发展有巨大作用,使各类经营机构业务更加专业化,这利于内部管理,有助于企业及时发现问题,进而提高机构管理的效率,降低金融风险。但对于金融会计监督体系来说,在企业内部加强监督是最有效的方式,但目前会计监督频频出现问题,这就需要监督体系的进一步完善。构建完善的监督体系,需要决策者和所有工作人员的参与,只有决策者参与,势必会提出片面的、不完善的方案,各部门的相互督促和支持,才能使会计风险减小,即便出现风险,也利于找到原因,迅速化解。

2.强化内控制

实行集中核算内控制度是内控目标得以实现的充分必要条件。实现内控目标的重要保证是建立相关的内控制度和健全有效的内控运行机制。企业结合自身经营的规模和业务特点,制定适应自身发展的内控制度,并把内控制度实施细则制定出来,使内控制度形成一个体系。有效的内部控制体系实际上是金融机构从决策到实施,再从实施到管理、监督的一个完善的运行机制,其中核算体制是其基本要求之一。从业务方面来说,金融会计人员只接受会计主管的领导,从账务处理来说,会计人员进行账务处理的唯一依据是有效的会计凭征。为了提高会计信息的真实性,会计资产负债表、财务报表由系统自动生成汇总上报,防止和杜绝造假信息出现。至于其他有关会计信息报表,应当由专业会计人员独立编制,任何人无权任意调整。银行各种会计业务经办人员在办理每笔业务及核算的全过程中,必须严格执行各项会计核算、结算制度,资金清算等安全控制制度,此外,还要注重重要业务审批制度和计算机操作安全控制制度等一系列制度,杜绝任何条件下违章、违纪行为的发生,使潜在的防范会计风险机制变为现实的、有效的防范措施。

3.加强企业会计队伍业务水平

只有在会计分析、现金管理、考试制度同时严格实施,才能在充分了解企业的存在问题,才能对未来的变化作出有针对性的、积极的反映。企业中尽职的、专业的会计人员是企业风险预警机制的第一道门槛,发挥会计职能作用、提高会计人员的业务水平才是企业防范和化解金融会计风险的首要任务。企业在会计队伍建设中务必要做到全面了解会计人员业务知识水平,只有这样,企业才能打造出一批业务水平高的会计从业人员。

4.广泛使用计算机

实现现代化广泛运用计算机,跟上现代化脚步,是防范金融会计风险的有效手段,因为现代化的计算机会计核算系统会更加准确地整理出各类报表,在遇到各类账目时,只要进入计算机会计核算系统,就会得到想要的结果,加快了企业或银行的账目效率,减小了出错率。所以,要提供及时有效、信息完整的会计信息,就必须建立最新的计算机会计核算系统。计算机会计核算系统发展方向是从业务数据处理系统到业务处理与管理型、决策型并重系统。随着计算机会计核算系统的开发和运用日益进步,现有的银行会计管理核算体系得到完善,核算水平和会计核算质量也在逐步提高。

篇3

二、金融会计视角下的金融风险防范的措施

(一)建立健全金融企业会计制度

1.注重呆账准备金管理

第一,改进传统的呆账准备金计提方法。要依据金融企业发展的实际情况对呆账准备金进行计提,呆账准备金计提的比例应该按照每月实际贷款总额比例进行确定。呆账准备金按照一定比例累计到一定的程度时就可以停止呆账准备金的计提。第二,适当扩大呆账准备金的计提范围,在普通贷款的基础上适当增加透支、融资等项目。第三,适当限制呆账确认条件,较为严格的确认条件能够确保呆账得到及时的核销。

2.适当改变会计报表的设计在金融企业中,会计报表应该具备一定的特殊性。因此,金融企业应该依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对会计报表进行设计,从内容、形式等方面进行适当的改变,通过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会计报表对会计信息进行更加准确、全面的反映。

3.完善商业银行会计信息披露制度第一,在披露内容方面,在现有内容的基础上进行扩充,将部分表外业务、潜在金融风险等纳入披露范围中。第二,在披露时间与频率方面,每年至少要进行两次披露,针对职能部门的信息使用者,可以依据实际情况适当增加披露频率。

(二)建立健全金融企业内部控制制度

金融企业中完善的内部控制体系,能够从根本上实现金融从业人员观念的转变,从管理会计人员转变为防控金融风险,在整个内部控制的过程实现金融风险风范理念的贯彻,实现内部控制的全面性与有效性。此外,建立健全金融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应该注重对金融企业传统管理方法的有效改进,通过对各种内部控制成功经验的借鉴实现金融企业内部控制体系结构的完善,从而能够对金融风险进行有效的防范。

(三)提升金融企业从业人员的综合素质

在金融企业的发展过程中,从业人员的综合素质有着直接的影响。在金融企业从业人员综合素质提升的过程中,主要从以下两个方面考虑:第一,注重从业人员思想品质的建设,注重从业人员的职业道德建设,提升从业人员风险防范意识的培养与提升,在工作过程中对自身的言行进行规范,在操作的过程中严格按照相关制度操作。第二,注重从业人员专业素质的培养,对从业人员进行会计理论知识与法律法规基础方面的培训,同时应该注重从业人员对管理学、金融学等相关知识的涉猎。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从业人员还应该顺应会计电算法的发展趋势,注重计算机技术的学习与掌握,适应未来的会计工作新需求。

(四)建立健全金融风险监控机制体系

篇4

(1)起步阶段:我国电子金融会计最早开始与上个实际70年代末,在1980年左右开始初步发展。在起步期间,大多数电子技术应用在会计报表的制作和会计核算业务方面。这时期由于计算机的限制,电子金融会计的系统大多数在DOS的计算机平台上运行,电子软件针对的是模拟手工核算,是为了减少会计工作的工作量与劳动强度,但这期间的电子金融会计缺乏较为完善的操作规范和管理制度。

(2)发展阶段:在上个是个80年代的中后期,电子金融受到了各行各业的重视,特别是银行业系统,开始制定适合本银行的电子发展计划。为了促进银行业的电子发展,中国人民银行还制定了整个金融也的电子发展计划。这一时期,银行出现了城市通存通兑、同城清算网络等新的电子金融业务。

(3)规范阶段:到了上世纪90年代,电子金融会计得到了规范化的再发展。在全国范围内,建立了金融系统的会计核算系统。金融电子逐渐向网络银行、电话银行转变。

二、电子金融会计对传统会计的冲击

1.传统会计的概述

过去传统的会计结算方式是物物交换、货币支付和银行转账支付三种结算方式。目前,生活中最常见的结算方式是银行转账支付的方式,它包括银行支付结算、支票支付结算、电子资金转账、资金汇兑等方式。

2.对传统会计的冲击

(1)冲击的优势:

①方便快捷、效率高、成本低。首先,电子金融会计改变了传统的结算支付方式,方便了人们的生活。以前,跨地区跨银行的汇款非常麻烦,特别是经济欠发达的地区,银行较少,人们的转账变得更加困难。自电子金融业务发展起来之后,汇款转账变得十分的方便快捷,只要有计算机与网络,什么经济业务都可以办理。其次,电子金融会计提高了结算的效率。

②促进会计工作的电子化与信息化。电子金融会计的发展,为会计结算方式注入了一股新气象,会计结算开始走向无纸化的操作,大大地提高了结算的操作水平与操作速度,进入了电子化与信息化的时代。在网络电子的前提下,网络交易的票据和凭证账簿等变成了电子形式,代替了手工记账,账务处理自动完成。电子金融会计突破了时间与空间的限制,将结算服务拓宽到任何时间任何地点。而且,随着电子技术特别是网络技术的发展,电子金融呈现出了强大的生命力,网络汇兑的方式使得会计结算瞬间即可完成,会计的电子化与信息化时代已经到来。

(1)冲击的劣势:

①电子凭证真实性的确定。无论是企业单位还是个人,在办理经济业务时,必须要填制一些原始的凭证。在电子金融环境下,形成的原始凭证一定是电子凭证。原始凭证是会计处理的源头,因此原始凭证的真实性与准确性就显得非常重要。在电子金融会计时,人们使用的是电子签名。在我国的《电子签名法》中,承认了电子签名的合法性,即承认了有电子签名的原始数据的效力。但是在我国的会计法律法规中,还没有关于电子原始凭证的法条说明与解释,而且人眼对于电子签名的识别远比分辨纸质签名的难度要高的多,这就给电子原始凭证真实性的确认带来了一定的难度。

②高级会计人才的缺乏。现在,我国金融发展的环境变得越来越复杂,对于会计人才的需要也越来越多。虽然我国目前有很多的会计人员,但是有些会计人员没有接受过系统的培训,只具备一般的会计水平,无法满足现在金融机构的高层次人才的需要。因此,对于银行等金融机构来说,如何挑选合适的会计人才,培养有潜力的会计人才,留住高层次会计人才是现今的金融机构需要深层次考虑的问题

三、电子金融会计的发展新展望

1.加强电子商务的风险意识

在外部环境复杂的前提下,电子金融的风险也越来越大。因此,要加强电子商务的风险意识。首先,要加强操作的风险意识。操作的风险意识主要来源于银行的内部,在电子金融的日常操作中,可能存在一定的漏洞,会导致风险的发生。因此,应在银行等金融机构内部建立完善的电子信息系统,规范会计人员的操作步骤,严格建立内部管理机制,遵守不相容职务的分离原则。其次,要防范信用风险。在银行等金融机构中,信用风险有着不同的等级分类方法。银行要善加利用信用等级的分类制度,根据企业或个人的具体情况,严格信贷借用制度。在金融系统内建立全国范围内的客户信用管理系统,根据客户的过往信息,严格信用制度。在完善信息管理系统的基础上,统一银行的信用监督规范制度,强化与其他金融机构的合作,加强顾客的信用信息管理,在整个行业内形成信息共享,及时获取客户的信息分类信息,在客户源头上防范信用风险的发生。

2.完善信息化建设,确保电子交易的安全性

电子金融会计的发展必然对我国的电子信息化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是目前,我国的电子信息建设的软件与硬件方面都较为落后。因此,金融机构必将要花费更多的精力在信息化建设方面,尽量减少网络交易的漏洞,保证电子交易的安全性。电子商务和远程交易的特性必然要求金融会计系统要进一步开放与更多的数据信息共享,这样就增加了数据信息不不安全性。开放的网络增加了控制的难度。在金融机构的现代化建设中,信息的安全、交易的安全、资金的安全都会成为金融机构管理的重中之重。安全的威胁来自很多方面,比如网络黑客、竞争对手、社会上的不法分子等等,这些复杂的原因都对金融机构的安全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产生了更大的挑战。金融机构要针对网络集成化管理的特点,建立科学合理的安全管理机制。不同的职能部门、不同职位的员工要根据相应的权限阅读会计信息,保证机密的会计信息不外露,严格保守金融机构的秘密。如果外部的人员要借阅本机构的会计信息,一定要经过金融机构领导者的批准与授权,不能直接借阅会计数据信息。对于网络犯罪,金融机构就要借助较为高端的技术手段,减少软件漏洞,增强网络交易的安全性。总之,金融机构要摒弃过去传统的管理模式与管理制度,建立各种现代化的安全控制手段与制度,以便更高程度的确保电子金融会计的安全性。

篇5

从银行会计工作出发,银行会计的主要工作是对银行的所有业务活动进行最快的核算。由于银行的一切业务活动都是通过会计信息反映出来的。在会计核算工作中,若出现会计核算处理方法不当、会计核算质量不高及核算程序不规范的现象,就有可能出现风险。然而,在实际操作中,有的银行为了获得更多的利益,往往在会计信息处理上大做文章,导致会计核算工作提供信息资料不真实、真账假表等现象,这给银行带来了更大的风险。在银行业务中,对于会计结算风险,主要表现在结算数据不真实、经济利润反映不实等现象,这种情况的发生,主要体现在人为因素、结算处理方式及制度等方面,从人为因素来看,不可忽略的问题是虚假性,有的管理人员为了自身的利益,往往在结算报表上虚增利益或搞账外账,以达到暗盈利的目的,结构导致会计信息失真。对于金融企业来说,在会计实际核算工作中,由于其需要涉及到很多环节,一旦任何一个环节出现差错,将会导致整个会计核算工作失去控制,包括:第一、未及时对企业的财务进行检查、审核;第二,采取的会计核算方法缺乏科学性、合理性,造成流动资金被截流、贪污贿赂等事件的发生;第三,对凭证审查不严,缺乏健全的电脑制约机制,同时也没有及时进行账务处理;第四、对财务检查核对不力。

2.会计监督风险

针对财务报表复核监管不力的风险,对于金融企业的财务管理人员来说,为了提高存款利率,只求存款数量,不讲存款结构,通过不合理的经营,导致会计部门无法起到有利的监督作用,而这种不合法经营的亏损风险往往是带有连锁反映的,面对会计核算工作监督检查不力的现状,在不正当利益的驱动下,容易造成违章拆借、越权承兑、私设小金库等违规现象的发生。随着违规行为的不断蔓延,势必给金融企业造成了经营风险。

3.会计操作风险

近几年,随着银行管理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和发展,电子信息技术的应用,为企业会计管理工作提供了良好的条件,现阶段金融企业已逐步形成了较为完善的会计结算制度,对强化企业内部控制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但是,在实际操作中,因财务人员风险防范意识的缺乏,以及业务知识及专业技能的不足,在会计结算工作中,往往基层会计人员不按照操作规定办理业务活动,时常有越权办理业务情况的发生。因人为因素的影响,加大了金融会计的结算风险。

4.经营风险

由于银行会计属于一项专业性强、风险大的行业,在会计工作中,会涉及到大量的业务活动,如票据结算、现金资产核算、原始凭证记录、印章等,在这些工作环节中,一旦发生工作疏漏,势必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在实际工作中,因一些不法分子的违规行为,银行会计工作中容易出现假汇票、贪污盗窃、信用卡恶意透支等现象的发生。面对这种情况的发生,一旦会计部门发送对会计工作的管制,降低会计核算水平,这样为不法分子提供了有利条件,势必加大了经营风险。

5.人员管理风险

因财务会计内部控制制度的缺乏,对会计人员的约束力不够,势必造成人员管理风险。在会计管理工作中,会计人员的素质高低直接决定了会计管理工作质量的好坏。而会计人员综合素质及专业技能的缺陷,给会计核算工作带来了严峻的挑战。对于会计人员约束不利的情况,主要表现在:一是银行部分会计人员操作行为不规范,在会计核算工作中容易出现差错;二是会计人员道德水平较低,个别会计人员内外勾结,为了自身利益,往往通过修改结算报表或虚增利益等行为来侵害银行利益,导致经济案件情况的发生;三是会计岗位设置的不合理,缺乏相应的制约机制;四是会计核算制度、操作规程的不严密,以及监督制约机制的不健全,加大了人员管理风险。

二、会计金融风险产生的主要原因分析

1.会计内部控制监督不严

目前,金融会计内部控制存在不少薄弱环节,包括:第一,违规操作,随着金融管理体制的改革和发展,当前金融企业法律法规逐步得到了完善,并且建立的法律法规制度也得到了相应的落实,但是,在实际工作中,仍然有部分会计人员在具体工作中不按照规章办事,在实际工作中我行我素,没有约束性,面对企业内部会计人员素质低的现象,往往企业没有对其引起高度重视,甚至一些企业往往从本身的经营成本角度考虑,导致金融会计中出现会计人员配置不合理、工作岗位职责部分、业务处理“一手清”的现象。第二,企业对会计内部控制认识不充分、不深刻、不完整,主要表现在:有部分工作人员认为企业内部控制就是各种规章制度的汇总,却忽略了内部控制是一种经济业务运行过程中和相互监督和相互制约的动态机制;甚至一些工作人员认为内部控制属于事后控制,主要由审计部门或管理人员负责,而与会计无关,导致企业内部会计人员没有充分发挥会计职能的作用。第三,会计制度建设存在滞后性,随着金融业体制的改革和发展,为了适应新形势的发展变化,需要对内部会计制度进行相应的完善,但企业为了追求更多的经济利益,往往忽略了会计制度的建立与完善,导致会计工作中出现无章可循、会计工作处理不规范的现象。由于会计制度是会计管理工作的重要依据,在会计制度不完善的条件下,势必会造成金融会计风险的产生。

2.外部经济环境的影响

随着金融业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一些企业为了获得竞争优势或受利益的驱动,往往通过一些不正当手段进行恶意竞争,如低息放贷、虚增利润、搞账外账或不按照会计核算标准报出假利润等,这种不合法的竞争手段,长期发展下去,不仅提高了企业的经营资金,也阻碍了会计工作的正常开展。在违背“公平、公正、平等”的竞争原则下,自然而然企业会产生金融会计风险,如财务风险、经营风险等,严重影响了企业的健康发展。

3.会计人员业务培训的缺乏

在金融会计风险中,不可忽略的是会计人员的文化素质,会计人员在会计工作中扮演者重要角色,其文化素质的高低直接关系着会计工作质量。在金融会计工作中,由于金融企业所涉及达到的会计业务数量比较庞大,业务也比较繁琐,这就对从事会计人员的素质要求较高,不仅要具备良好的文化素质和专业技能,还需具备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要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但是,从实际情况来看,在金融会计工作中,大部分会计人员的专业提高,知识、业务技能及职业道德品质都有待提高,尤其是会计人员的思想教育。因金融企业客观条件的限制,金融企业都没有对会计人员进行系统性的专业培训,会计人员专会计专业素质的缺乏,导致金融会计工作中出现会计人员责任意识不强、对领导不负责、对金融事业不负责的现象。然而,在利益的驱动下,甚至有的会计人员产生了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的思想,造成金融会计中经济案件频繁发生。

三、加强企业金融会计风险防范的具体措施

1.完善会计内部控制体系

完善的内部控制体系是金融会计工作正常开展的重要保障,面对当前金融企业财务风险、经营风险的增加,企业必须注重内部控制体系的建立,只有建立完善的内控制度体系,才能充分发挥内控制约机制的作用。因此,在建立内部控制体系中,为了加强会计业务制度体系的建设,应结合企业的实际情况,加强会计部分与其他部门的工作配合,注重其全面性、适用性、协调性和规范性,从而建立一套完善的会计制度。与此同时,应真实核算资产质量,按照贷款质量五级分类标准进行贷款质量的分类,按照账面价值对其他资产进行核算,按照各类资产的实际风险,适当放宽呆、坏账核销条件,提高呆、坏账准备比率,从而充分体现金融企业的高风险性。除此之外,在建立金融企业会计制度上,应充分考虑金融创新及金融业务的加速发展趋势,制定规范金融新业务的会计标准,充分体现会计制度建设的超前性,防范金融新业务会计风险,以促进金融的不断改革和发展。总的来说,通过建立完善的会计制度,不仅可以提高会计信息的真实性,也可以有效防止因人为因素造成会计信息失真的现象,有利于化解金融企业在财务会计中产生的财务风险。

2.加大会计制度的执行力度

在金融会计工作中,即使建立了完善的会计制度,若会计制度执行力度不够,会计制度的建立也完全失去了意义。因此,必须确保会计制度落到实处,由于会计制度具有严密的制约机制,同时对岗位的设置也是科学有效的,这就要求在会计工作中需要会计工作人员严格执行会计制度。从总体上来将,用会计制度规范会计人员的行为,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规范的会计制度下,会计人员将有章可循、有法可依。然而,作为企业的领导者,为了充分发挥会计制度的作用,规范会计人员的行为,必须按照规定配备会计人员,加强对会计人员的监督与管理,减少会计人员的犯罪可能性,这样就可以有效防止金融会计风险的发生。

3.强化企业内部的会计监督职能

在金融会计中,为了防止财务风险的发生,必须强化会计监督职能,注重会计业务事前、事中的监督,这样既可以将风险消除在日常财务工作处理中,也减少了经济的损失。若不注重会计业务的事前、事中控制,即使事后发现问题往往无济于事。因此,强化会计业务事前、事中控制是非常重要的。与此同时,企业在会计分析上应建立预警机制,对会计工作中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预测,建立风险防范措施,可以有效减少风险的发生。然而,对于会计工作中产生的报表,其主要反映的是企业过去的经营状况,在金融会计中,报表的真正使用价值是通过对报表的分析,发现过去经营中存在的问题、并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做好相应的防范工作,从而帮助领导了解过去的经营状况,在充分了解经营状况的基础上,对未来的发展变化做出有针对性的决策,才能帮助金融企业建立会计风险预警机制。通过对会计工作进行优化控制,规范会计人员的行为,充分发挥了会计职能作用。

4.建立一支强大的会计队伍

会计人员在金融会计工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为了防止人员管理风险的发生,企业必须注重会计人员素质的提升,加强思想政治教育,这就这就要求企业领导及会计管理人员在思想上要统一认识,充分认识到会计人员在防范金融会计风险中的重要作用。在会计制度的基础上,合理配备会计人员,科学合理设置会计工作岗位,在条件允许的情况,在物质待遇上适当向会计人员倾斜,充分调动会计人员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使会计人员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除此之外,为了建立一支强大的会计人员,在选拔机制上,应选用高素质、高专业的会计人才,要求会计人员持证上岗,。为了提高会计人员的专业技能和道德品质,加强会计人员的业务培训是非常有必要的,要以多种形式的培训和学习,既要注重会计人员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的培训,还要加强会计人员的思想道德教育,提高会计人员的业务能力,规范会计人员的工作行为,使会计人员在实际工作中能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从而有效防止金融会计风险的发生。

5.加强现代化会计手段的运用

篇6

中图分类号:G712;F230-4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6)031-000-01

现阶段,我国财经类高等院校都设置有会计学与金融学,往往这两个学科被分类在不同的系部当中。例如,大部分院校把会计学分类到财会系中,而金融学归类到经济系当中,这样的学科划分较大程度上抑制了两个学科的交叉学习。

一、会计与金融交叉学习的重要性

(一)金融学是对会计学理论与技术学习的重要补充

在现代信息社会,每个家庭以及个体在生活中无时无刻不在接受金融服务,例如开设银行存款账户、刷卡消费、购买理财、基金、证券、股票等金融产品等等,尤其在做金融投资决策时,同是财务领域,会计学专业的学生往往对金融领域的内容知之甚少,甚至不能做出一个完整的投资决策。但本质上,很多金融工具背后都离不开会计理论与技术的支持。总之,从生活的角度以及学科关系的角度,金融都是会计学非常重要的补充。

(二)学习金融知识是会计学学生适应竞争环境的必需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金融领域的科技创新和业务创新日益增多,例如各类金融衍生品的开发与应用,给人们提供了多样的投资途径。这些创新不仅对会计学的学生来说是个挑战,对金融学学生来讲也是需要扎实的金融学专业知识和创新能力的,而且这些创新更加证实了学科交叉的重要性。在日益变幻和创新的社会环境下,仅拥有会计知识对学生而言只是掌握了一种会计技巧,但不足以应对变化发展的财务金融领域的工作要求,面对更加复杂和竞争激烈的就业环境,会计学学生更应该主动丰富自己的金融知识。

(三)是高校培养复合型人才的需要

复合型人才是指在具备本专业基本知识和能力之外,还具备其他学科较高相关技能的人才。例如,随着网络金融和会计电算化的发展,IT技术已经完全融入银行、保险、证券业务之中,复合型人才在将在未来几年内十分紧缺。因此对于高校来说,培养复合型人才,进行学科交叉学习必不可少。并且,从发展趋势来看,我国的金融及财务领域将不断吸收国外先进经验,从国外引入高端人才,这会加剧高校毕业生就业的竞争程度,没有复合技能的学生将很难脱颖而出。

二、当前课程设置的局限性

(一)高校及教师对学科设置的固化思维

当前许多高校在课程设置时往往缺少创新,排斥变革,习惯沿袭传统的学科设置,使得教学模式固化,不能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以及全方位发展。其次,高校教师对于学科交叉学习不够重视,很少在课堂上进行有意义的拓展,从而也导致学生对于跨学科的知识不够重视。从学生调查问卷显示:在经过专业方向选择后,学生往往只对感兴趣的课程认真学习,而对陌生和不感兴趣的课程则消极对待。例如选择会计师事务所方向的学生消极对待国际贸易、金融证券课程,选择证券方向的学生又会消极对待会计课程等。这种情况造成培养复合型人才难上加难。

(二)课程设置与实际有脱节

在实际的社会实践中,金融与财务会计往往是密不可分的,金融领域的人不懂会计,无法根据财务报表信息做出正确的决策判断,而会计从业人员不懂金融,也无法适应日益创新的金融工具给会计人员做出筹资投资决策带来的挑战。而在大部分财经高校的课程设置中,会计学与金融学的学科交叉较少,基本上只学习了对方学科的基础知识,而不能有效拓展,最终导致会计毕业生不懂金融,金融毕业生不懂会计,要在就业之后进行专业知识的恶补。相比较国外的教学,会计与金融都被合并为一个专业,即“Accounting and Finance”,要求学生进行全面学习财务与金融知识,这是非常值得国内各高校借鉴的。

(三)教学方式单一

我国高校对教学采取的基本模式是:先学习理论知识,然后学习专业知识,较少涉及实验课程。这使得很多学生对大量的授课式课程感到厌倦,无法调动其积极性。在很多高校中,并没有根据各学科配置适当、适量的实验课程,如沙盘模拟或应用各类实务软件等。这更使得学生的学习与实际想脱离,学生无法通过单一的授课式教学培养兴趣以及创新能力。反之,有些课程单独设置某些实验课,加大课时量,变成单独的实训课程,也会造成学生的抵触情绪,起到事倍功半的效果。此外因为文科类实验课程固有的缺陷,学生的实验结果很y用一个好的方式来评价,教学方式的创新也就无法实现。

三、构建交叉学习课程体系的建议

(一)提高高校以及高校教师对学科创新设置的重视

培养复合型、创新性人才是各大高校的责任所在,不能把这些号召仅当做口号,应当切实履行高校培养高精尖人才的责任,深入调研,创新课程设置,使得课程设置能够结合社会实际,例如加强与财务和金融企业的合作,围绕企业对人才需求的目标,设计出更加合理有效的课程体系。针对本文提出的会计与金融学科的交叉学习模式,国内高校应积极吸取国外教学经验,例如实施选课制,使学生有充分的自由和时间在各个学科之间学习深造。

(二)改进实验教学模式

高等院校要充分利用产、学、研相结合的优势,带领学生走出课堂,进入财务与金融企业参观或是组织部分学生进入企业实习,让学生对所学理论知识有更加感性的认识,这是加强学科交叉课程体系建设的重要步骤,目的是使学生切身体会到社会对复合型人才的需求,激励他们跨学科学习。具体的设计可以是“理论学习-实验课程-企业实训-假期实习”的方式。高校积极与财务金融企业联系,设计出实训课程内容。

(三)加强高校教师素质的培养

课程设置的改革离不开教师的认同和应用,仅有创新的课程设置,没有教师的努力,也是不能达到教学目的的。所以,高校应制定各类政策激励教师主动学习跨专业知识,在课堂中引导学生,培养学生的兴趣。高校也可以选送教师到财务与金融企业学习,以便积累实践经验,贯穿到课堂教学中去。

篇7

1.1外部经济环境方面的原因当前,我国已经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很多企业面临的市场竞争日益严峻化,新的经济环境日新月异,市场经济的各种弊端也不断地显现出来。一些企业为了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赢得更多的利益,就开始使用一些非法手段来进行恶意竞争,比如说,高息揽储、低息放贷等,也有些企业甚至会严重违背会计核算原则来虚增或虚减企业利润等。很显然,这些竞争手段都严重违背了“公平、公正、平等”的市场竞争基本原则,某些情况下反而增加了企业的运营成本,得不偿失。

1.2内部管理模式方面的原因我国一些企业的金融会计管理模式仍然不够科学与完善,很难把企业的金融会计风险控制在较低的水准。这就导致了不少企业的会计信息失真现象较为严重与普遍,并滋生了各种资金丢失或贪污盗窃等问题,也严重阻碍了企业的科学化、制度化与正常化发展。此外,还有些企业的领导不够重视内部控制工作,并没有配备合适的监督与制约手段,无形中大大增加了企业的金融会计风险。当然,企业的金融会计手段也不够先进,尤其是会计核算的监督制度急需进一步优化,还有就是要对企业的会计电算化进行进一步改善与健全。

1.3会计行为主体方面的原因我国企业的不少会计从业人员的整体素质仍然不够高,主要就是他们的会计专业知识、专业技能以及职业道德素质等仍然有待进一步提升。还有些企业的金融机构工作人员的整体会计素质表现出越来越明显的缺陷性。事实上,这对于企业来说,金融会计风险产生有其重大的影响因素,因为很多情况下金融会计风险就是会计人员自身的素质不高造成的。

2企业金融会计风险的防范措施

鉴于以上各种金融会计风险的存在以及已经细致分析了造成的原因所在,就应该尽快有针对性地采取合适的防范措施,以帮助企业尽可能地减少或避免金融会计风险。具体的风险防范措施阐述如下。

2.1计报表,并对于出具审计报告的会计师事务所的资质情况进行认真的鉴定,让金融机构在与企业进行接洽的过程中,可以强化对各种会计信息的质量鉴定。此外,企业还应该根据金融机构的要求单独编制能够切实反反映金融会计风险状况的补充报表。因此,这就要求企业能够尽快成立专门的会计报表负责部门,不断规范自身的会计报表,让现有的会计报表能够在完善的金融会计信息揭示与披露系统下,更为集中、全面、真实地披露企业的相关金融风险信息。

2.2建立科学的金融会计新体系这就需要企业尽快对自身的会计基础工作进行整顿与调整,对于自身现有的会计核算体系进行集中统一的管理与分级授权,全面强化企业内部的会计工作,尤其是要针对各种失真的会计信息现象进行综合性治理,努力为金融机构提供更为真实可靠的会计信息,有利于金融机构更好地防范各种经营管理中的风险,提高他们的风险管理意识与风险管理能力。此外,企业还应该规范自身的会计管理体制,尽可能地实现自身内部统一的会计核算机制,化解不必要的金融会计风险,从而让企业在科学合理的金融会计新体系下,更好地生产经营下去。

2.3健全高效的风险预警系统企业的金融会计风险的有效防范,还应该配套一个强有力的风险预警系统。在此,风险预警系统就是指事前预防、事中控制和事后监督等几个方面的有效风险控制。那么,这就要求企业尽快制定并实施相关的金融风险预警考核指标体系,主要包含了备付金比率等流动性风险指标的反映体系等。企业必须做好事前的风险预警,并对企业的金融会计业务进行正常的监控。当然,这种事中的监控必须是动态变化的,不可以盲目地一刀切,从而在最大限度地预防或规避各种金融会计风险的同时,还可以真正减少金融会计风险对企业生产经营的伤害。最后,企业还应该做好相关的事后监督工作,要对企业的金融会计信息中的原始凭证等进行全面且严格的分析与复核,严格考核各个职能部门的金融风险控制责任执行力度与执行效果,一旦发现问题,要及时给出整改建议,从而让企业能够处于一种全面的金融会计风险监督保障系统中。

2.4建立健全内部会计控制机制这就要求企业全面落实各种会计规章制度,对于会计工作人员的岗位职责等进行明确的规定,及时调整他们的岗位操作流程,为他们制定出一个明确的金融会计控制目标。同时,企业还应该切实加强对于会计工作人员的岗位工作授权,并致力于管理层次和操作层次健全内部会计控制制度体系,根据企业自身的金融业务活动来不断调整自己的生产经营方式,从而让企业的会计内部控制机制能够切实落实到位。当然,企业在这种健全的内部会计控制机制下,还应该确立一个相对独立的财务体制,尤其是要全面推广一个专用、安全、高效、稳健的财务会计核算软件,减少财务会计人员的工作随意性与盲目性,针对各种突出问题进行专项治理,从而在企业内部建立一个更为牢固稳定的金融会计风险应对体系。

2.5落实会计责任制,强化金融会计队伍建设企业在有效防范金融会计风险的过程中,还应该树立起一种责任会计的理念。应该来说,这对于处于现代企业管理制度要求下的企业来说,其是防范各种金融会计风险的重要环节。因此,企业在进行金融会计风险防范的时候,就应该根据分散性原则来采取多种途径化解或避免各种金融会计风险,尤其是要强调分散责任的问题。这里的分散责任主要就是指根据科学求实的精神来建立一个合理、规范、有序的责任中心或责任体系,改变过去那种传统大锅饭的金融风险防范思想,而是要让广大金融会计工作者能够积极主动地全面参与进来,在应对各种金融会计风险的时候,能够变压力为动力。此外,我国企业还应该在这种会计责任制的落实基础上,建立一支高素质的金融会计队伍。这就需要企业能够加强对会计工作人员的法制教育工作,提高他们的法律意识,规范他们的会计行为,让他们自觉主动的融入到金融会计风险的管理制度中去。企业还可以给会计人员创造更多的机会来进行会计业务能力方面的培训与提高,比如说举办各种培训班等,从而让会计工作人员得以提升自身的专业素养,对于会计工作更具系统性与规划性。

篇8

2004年,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了《金融机构衍生产品交易业务管理暂行办法》,其后,财政部于2005年8月印发了《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暂行规定(试行)》,标志着我国的衍生金融工具进入了一个快速发展的新阶段。财政部随后推出四个相关的衍生金融工具会计准则(征求意见稿),让众多会计业内人士感受到会计国际化的滚滚浪潮。众所周知,衍生金融工具的发展离不开相应的会计准则,但是,由于滥用衍生金融工具会计准则而导致的财务失败甚至金融风险的案例也不胜枚举,如安然的倒闭等。那么,衍生金融工具会计准则的发展到底应遵循什么规律?我们现在就采用国际准则是不是最优选择呢?

与其他经济制度一样,会计准则也是一种制度,可以起到降低交易成本的作用,并为不同经济实体之间实现合作创造条件。会计报表能对企业、政府、经济团体、投资者和债权人的决策行为产生影响。20世纪70年代以来,国际会计界一直致力于衍生金融工具的会计研究,对衍生金融工具的列报与披露、计量与确认做出了相关规定,取得了一系列的研究成果。衍生金融工具会计的研究始于美国,目前比较成熟的准则体系包括FASB(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与IASB①两套体系。其他国家如英国、澳大利亚、加拿大和日本等也有相应的研究,但其研究成果或者已经体现在IASB的相关成果之中,或者是借鉴了FASB与IASB相关准则的规定。衍生金融工具会计准则的发展,有明显的路径依赖特性。所谓路径依赖,是指受到外部偶然性事件的影响,某种具有正反馈机制的体系如果在系统内部确立,便会在以后的发展中沿着一个特定的路径演进,其他潜在的(更优的)体系很难对它进行替代。

一、FASB与IASB有关衍生金融工具会计准则的制定及发展

(一)FASB关于衍生金融工具会计准则的发展阶段

美国作为全球金融创新的主要阵营,其期货交易所金融产品的交易规模和活跃度都居世界第一,是除了外汇远期之外几乎所有金融衍生工具的发源地,这就促使美国会计界对金融工具尤其是衍生金融工具会计准则进行认真研究,并走在世界的最前列。

总的来看,FASB相关准则的制定可以分为四个阶段。(1)金融工具会计准则发展的初始阶段。这一阶段以1981年《外币折算》(SFAS52)和1984年《期货和约》(SFAS80)为标志,这两项准则规范了新兴金融工具(含衍生金融工具)交易所引发的会计问题,在当时发挥了积极的作用。(2)金融工具会计准则的披露与列报阶段。1990年的《具有表外风险和信用风险集中的金融工具的信息披露》(SFAS105)、1991年的《金融工具公允价值的披露》(SFAS107)和1994年的《关于衍生金融工具和金融工具公允价值的披露》(SFAS119),标志着金融工具披露和列报准则的形成。②(3)金融工具会计的确认与计量阶段。这一阶段以1998年6月《衍生工具和套期活动会计处理》(SFAS133)的颁布为标志,要求将衍生金融工具按公允价值计量,并确认为资产负债表内的资产和负债。SFAS133在确认、计量及披露方面均有重大突破,属于衍生金融工具会计发展的里程碑,但相对于全面公允价值计量的目标,仍属于中间阶段的成果。(4)金融工具会计准则的修订与逐步完善阶段。SFAB133后,FASB对其进行了多次修改,如2000年的《特定衍生工具和特定套期保值活动的会计处理》(SFAS138)和《金融资产转让和服务以及债务消除的会计处理》(SFAS40)、2003年的《对SFAS133号衍生工具和套期活动准则的修订》(SFAS149)和《具有负债和权益双重性质的金融工具的会计处理》(SFAS150)等,增强了准则的可读性和有用性。

(二)IASB关于衍生金融工具会计准则的发展阶段

在金融工具会计已经大大滞后于国际金融市场发展和衍生金融工具不断创新的情况下,需要协调各国金融工具会计实务,以形成金融工具会计的国际会计准则。1988年5月,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的顾问组成员之一———经济发展与合作组织召开了一次关于衍生金融工具的专题研讨会。这次会议达成了两点共识:一是现有会计准则已不能适应新的金融工具发展的要求,急需制定一个新的国际性金融工具会计准则来满足国际资本市场的需求;二是新准则应有足够的弹性,以包容金融市场上的创造性,而且应优先考虑交易的经济实质,而非其法律形式。这是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对金融工具尤其是衍生金融工具会计处理问题进行研究的开端。

IASB的发展也是经历了四个阶段。(1)准则的征求意见阶段。IASB和CICA经过三年多的努力,于1991年首次公布了专门针对金融工具会计处理的国际会计准则第40号征求意见稿《金融工具》(ED40)。接着,ED48《金融工具》于1994年全面取代了ED40.随后,IASB经过慎重考虑,及时调整战略,将整个金融工具项目分成披露和列报以及确认和计量两部分,采取先易后难的策略。(2)金融工具会计准则的披露与列报阶段。IASB于1995年颁布了国际会计准则第32号《金融工具:披露和列报》(IAS32),该准则绕开了金融工具的确认和计量问题,规定了某些资产负债表内金融工具的列报要求。IAS32的出台标志着金融工具项目第一阶段任务的完成。(3)金融工具会计准则的确认与计量阶段。1997年3月,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与加拿大注册会计师协会联合了综合性讨论稿《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会计》。1998年,IASB公布了第62号征求意见稿《金融工具:确认与计量》(ED62)。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1998年12月,IASB了《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IAS39)。至此,核心国际会计准则所有关键项目基本完成。(4)IAS32和IAS39的后续修订及完善阶段。IAS32与IAS39的修订从准则之后就一直在进行,其主要工作是增强准则的可实施性,与FASB相关准则协调以及简化其应用,以争取全面采用公允价值计量。

(三)FASB与IASB关于衍生金融工具会计准则发展的相似性

FASB与IASB关于衍生金融工具会计准则的发展进程具有相似性。第一代衍生金融工具是1973年后由于“布雷顿森林体系”彻底瓦解而产生的。1972年,美国芝加哥商品交易所率先推出了英镑、加元、西德马克、日元、瑞士法郎、墨西哥比索等货币期货合约,标志着第一代现代金融衍生产品的诞生。到了80年代,第二代衍生金融工具诞生了。与第一代衍生金融工具不同,第二代衍生金融工具既具有期货、期权等传统衍生工具的特点,又可为那些不满足于期货、期权交易的客户提供大规模套期保值的手段(叶永刚、黄河,2004)。衍生金融工具会计准则的发展,正好落后于衍生金融工具发展一个阶段。FASB与IASB关于衍生金融工具的会计准则是从80年代开始制定的,经过发展初始阶段(征求意见阶段)、披露与列报阶段、确认与计量阶段、修订与逐步完善阶段等,经历了由易到难、由披露准则发展到确认与计量准则的过程。到90年代,二者的发展阶段出现了重合与协调的特征。

二、有关衍生金融工具会计准则发展的路径依赖特性

衍生金融工具会计准则的发展除了具有相似性以外,还有发展过程的滞后性,尤其是采用公允价值计量的滞后性。SFAS133第217段指出,“公允价值是金融工具最相关的计量属性,是衍生工具惟一相关的计量属性。”IASB现在已接受美国FASB的意见,明确公允价值将是衍生金融工具唯一相关的计量属性,衍生金融工具公允价值变动所产生的利得或损失将相应计入当期损益。但是,目前已的会计准则并未将公允价值计量金融工具的观点贯彻始终,比如,现行的套期会计问题。事实上,套期会计无论是准则制定还是会计实务都非常复杂,对于企业来说,这意味着很高的编报成本,企业财务人员会面临很大的技术难度,对于报表使用者来说,要充分理解报表信息也并非易事。另外还有一个问题是,管理者具有很大的操纵空间,这会造成会计信息的可靠性很差。因此,学术界有一种激进的观点,就是取消套期会计。但是,由于很多金融工具还不存在活跃的交易市场,所以完全取消套期会计还很难做到,而更可能实现的是简化套期会计,而不是完全取消套期会计。日本等国已经就此问题进行了尝试,这或许代表着套期会计处理的未来发展方向。

准则发展的滞后性还表现在准则表述与应用的繁杂性上。简化会计准则的想法首先是由FASB前任主席Dennis.R.Beresford于1999年提出来的,是由SFAS133的出台所引发的。从形式上看,该准则篇幅冗长,有245页之多,大部分篇幅用于举例说明如何在特定环境下应用该准则,其他比较重要的部分是FASB的阐释。虽然这些内容对准则的准确理解与正确应用有辅助作用,但它降低了准则的可理解性,进而影响到实施效果。因此,美国国内要求改革会计准则复杂化的呼声渐高。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制定的准则在形式上基本避免了冗长的问题,但由于其必须兼顾其他国家金融工具发展状况,需要运用混合计量模式,这就加大了实施成本,同时也为企业曲解准则本意、操纵业务处理提供了空间。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衍生金融工具会计准则的发展具有路径依赖的特性。诺斯(North,1990)认为,制度变迁路径依赖的产生是基于两个原因,即收益递增和由显著的交易费用所决定的市场不完全性。其中,会计准则的收益递增主要来自于三个方面。(1)制度创建的高成本投资。准则的制定经历了大量的讨论以及长时间的准备,FASB133从1992年1月委员会审议有关衍生工具和套期活动的问题开始,到1998年6月准则公布,经历了6年的时间。其间,委员会共举行了100多次会议讨论各种相关问题和会计处理方法。(2)与现存会计制度框架所提供的机会集合有关的学习效应(learningeffect)。事实上,由于普遍采用历史成本,公允价值计量虽然是发展的方向,但其发展明显受到现有会计计量模式的影响。(3)以会计制度为基础的合约不断居于支配地位,形成有利于减少不确定性的适应性预期。这样,其他计量模式与披露方法就会受到一定的限制,虽然公允价值是衍生金融工具的主要计量模式,但其采用还是会受到一定的限制。现实情况也说明了这一点。比如,根据SOX法案第108条(d)款的规定,SEC曾就美国财务报告制度采用以原则为基础的会计制度问题展开研究,并于2003年7月了研究报告。该报告指出,会计准则需要的是改进,而不是全盘否定和移植IFRS.这个报告在顺应美国国会和公众扬“以原则为基础”、贬“以规则为基础”倾向的同时,并没有像一些人预测的那样大幅度地向IFRS靠拢,反映出衍生金融工具会计准则的路径依赖特性(方红星,2004)。

三、我国发展衍生金融工具会计准则的启示

我国加入WTO以后,与国外的联系越来越密切,广泛的国际交流要求会计准则与国际接轨。目前,我国主要的商业银行和大型企业或多或少地在运用远期外汇合约、期权等衍生金融工具进行套期保值,以规避风险。但是,关于这些衍生金融工具的会计核算,目前没有统一的规范,会计处理五花八门,有的甚至不进行起码的披露,加大了企业的风险。随着衍生金融工具使用的逐步增多,制定适用的会计准则变得更加迫切。我们在准则的制定过程中,不仅要关注准则路径依赖的特点,而且要解决衍生金融工具会计准则的现实性问题,不能为了与国际接轨而不考虑我国的现实情况。

从国际会计准则与美国会计准则的发展阶段来看,它们都是先制定金融工具会计披露的有关准则,待条件成熟时,再制定相应的确认与计量准则。鉴于我国目前市场发育尚不完善,全面应用公允价值还不太可能,如果一蹴而就采用国际会计准则,而不顾我国还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以及转型经济时期的特殊情况,不顾我国会计人员的素质状况以及相关的法制状况和管理水平,不仅不会带来相关、公允的财务信息,而且很可能造成会计核算的混乱和会计信息的失真。同时,在我国特有的转轨经济体系下,衍生金融工具会计准则的采用要考虑到利益相关方的博弈和国家的金融安全。比如,在国有银行改制上市过程中,如果采用国际会计准则,尤其是公允价值计量,将会带来损益的剧烈波动,在我国特殊的银行信用机制下,银行系统会将很小的经济波动或银行支付危机放大,最终可能酿成金融动荡(王奇波,2005)。

因此,在制定我国的衍生金融工具会计准则时,应先制定披露与列报准则,然后制定确认与计量准则,最终使衍生金融工具交易真正成为会计报告的表内内容,这才是比较合理的选择。同时,在具体的制定过程中,可以先规范业务管理,再规范会计处理;先规范核算办法,后制定会计准则;先规范银行业,后规范其他行业。由此,完成从传统会计向现代会计的转型,促使我国的会计核算水平跃上一个新台阶。Vol.28No.1

注释:

①2001年4月,由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IASC)改组而来的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IASB)成立。该组织把建立高质量国际会计准则、推动会计准则国际一体化作为目标。为简化起见,凡涉及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理事会)的,本文均以IASB表示。其具体含义为:在2001年4月前为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在2001年4月后为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

②已的披露准则SFAS105和SFAS119已经被SFAS133所取代,所以目前美国的衍生金融工具披露主要由SFAS133来规定。

[参考文献]

[1]FASB.SFAS133,AccountingforDerivativeInstrumentsandHedgingActivities[S].1998.

[2]FASB.SFAS138,AccountingforCertainDerivativeInstrumentsandCertainHedgingActivities-anamendment[S].2000.

[3]FASB.SFAS149,AmendmentofStatement133onDerivativeInstrumentsandHedgingActivities[S].2003.

[4]FASB.SFAS150,AccountingforCertainFinancialInstrumentswithCharacteristicsofbothLiabilitiesandEquity[S].2003.

[5]IASB.IAS32,FinancialInstruments:DisclosureandPresentation[S].revised2003.

[6]IASB.IAS39,FinancialInstruments:RecognitionandMeasurement[S].revised2004.

[7]NorthDouglassC.Institutions,InstitutionalChangeandEconomicPerformance[M].CambridgeUniversityPress,1990.

[8]陈小悦。关于衍生金融工具的会计问题研究[M].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2.

[9]方红星。制度竞争、路径依赖与财务报告架构的演化[J].会计研究,2004,(1)

[10]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国际会计准则2002[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2.

[11]孙丽。衍生金融工具会计研究成果评价[J].财会月刊,2004,(4)。

[12]汤云为,宋德亮,李荣林。金融工具会计问题(上)[J].上海会计,2001,(9)。

[13]汤云为,宋德亮,李荣林。金融工具会计问题(下)[J].上海会计,2001,(10)。

篇9

购入时交易性金融资产"投资收益"科目,会计处理将1万元的交易费用计入当期损益,会计所确认的减少本年利润。

(2)购入时"投资收益"税法规定

税法上不允许其列支,税法规定"投资收益"不能在应纳税所得额中扣除,与交易性金融资产成本之和作为计税基础核算,等出售时作为交易性金融资产投资成本一起扣除,因此应调增当期的应纳税额。

(3)从企业所得税纳税申报表上看

由于税法的规定与其有关的交易费用只有等到与交易性金融资产一并出售时才能在企业所得税前列支,所以交易费用在纳税申报时不需填入。也不需要进行应纳税额调增处理。

二交易性金融资产持有期间(股息、红利、利息)的规定交易性

金融资产持有期间取得的股息、红利、利息,应根据持有期间的长短,并且分股票、基金、债券分别进行处理,严格按照税法规定,切不可简单处理,避免带来涉税风险。

(1)持有交易性金融资产会计处理的相关规定

企业的交易性金融资产在企业持有期间被投资单位宣告发放的现金股利,应当计入企业的当期损益;被投资企业发放的股票股利,投资企业应作备查登记但不需作账务处理。

(2)企业持有交易性金融资产的税法相关规定

企业被宣告发入的现金股利如果属于持有期满12个月的股票投资,在持有期间取得的股息免税收入,此时的现金股利不作股息所得处理,该股息所得可享受企业所得税免税优惠处理,因此应作纳税调减处理;被投资企业发放的股票股利,税法要求作视同分配,应作为红利所得处理,同时追加其计税基础。

(3)持有债券投资交易性金融资产的税法规定

在资产负债表日交易性金融资产债券投资按一次还本分期付息计算时,其计算的利息应当确认当期投益。由于该资产约定与实际的付款利息日期是一致的,因此与税法处理相关规定,不需要作纳税调整。

(4)企业持有基金投资类型的交易性金融资产税法的相关规定

基金投资按其投资对象不同可分为股票、债券、货币市场等基金。根据税法规定,企业取得的收入,是税后收入,是免税收入,不再征收企业所得税。上述四种基金,只有股票基金投资取得的收入,是税后,同上述持有股票投资交易性金融资产税务处理相同,不再累述。对其他三种基金,由于交易性金融资产约定的收益日期与实际支付期一致,被投资方支付相关利息费用和交割费用,已经在对方做为费用扣除,实际已从应纳税所得额中扣除了,因此要并入投资方的应纳税所得额中,因此税法确认收入的日期和金额与会计处理一致,不作纳税调整。

(5)从企业所得税纳税申报表上看

交易性金融资产持有期间取得的股息时的申报,应在税务申报表格《纳税调整项目明细表》中的第10行类目"公允价值变动净损益"的第四列"调增金额"中填列。收到的股息和红利等收入属于税法规定的免税的相关收入,应在《税收优惠明细表》中填列。若持股时间在一年之内的,收到的红利、股息收入不符合税法关于免税相关收入的规定,不应填写在企业《税收优惠明细表》中。

三资产负债表日公允价值变动时的规定

(1)资产负债表日公允价值变动时的会计处理

以公允价值变动产生形成的企业利得或损失,按规定应计入企业当期损益,交易性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高于或低于其账面价值时,一方面企业应调整资产账面价值,另一方面将相关变动的差额计入"公允价值变动损益",从而影响企业利润。

(2)资产负债表日公允价值变动时的税法相关规定

企业持有各项资产期间产生资产的增值或减值,企业不得调整该资产的计税基础,除非费有国务院及财政、税务等有关主管部门规定的情形除外。

(3)从企业所得税纳税申报表上看

是持有交易性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应在税务报表中《纳税调整项目明细表》表格的第10行中"公允价值变动净损益"第3列"调减金额"填列,或第40行"20.其他"第3列"调增金额"中填列。

四交易性金融资产出售时的规定

(1)出售交易性金融资产的会计处理

单位出售公司交易性金融资产时,应当将相关资产出售时形成的公允价值与其初始入账金额之间的差额计入投资收益,同时调整该资产相关的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2)企业出售交易性金融资产税法的相关规定

税法规定计算资产转让所得应按照计税基础扣除。相关处理资产的账面价值与其计税基础的差额应作纳税调整处理。同时将"公允价值变动损益"转入"投资收益",由于其对损益没有影响,因此企业不作其纳税调整。

篇10

金融会计是我国会计体系的主要组成部分,是按照会计的基本原理、基本原则和基本方法,以货币为计量单位,对金融机构的经营管理活动进行准确、完整、连续、综合的核算和监督,并对于金融机构财务信息进行衡量、加工和传送的特殊的专业会计。它应有助于信息的使用者在经营管理和其它经济活动中作出合理和有效的决策。

金融会计是金融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金融愈发展,会计愈重要。金融会计的重要性,要求其对金融机构经营管理活动的核算监督及其所反映的财务信息必须绝对准确,符合客观实际。但是,金融会计也面临着复杂的环境和人为因素所带来的各种风险。所谓风险,可以根据人们的不同理解而多种多样,如风险为可测定的不确定性;风险是对特定情况下未来结果的客观疑虑;风险是损失出现的机会或概率等等。但是,目前最被人们接受的风险定义是“损失发生的不确定性”。因此,所谓金融会计风险,就是金融机构在经营管理过程中,由于会计核算错误或会计信息提供失误而导致的决策失误,以及因为主客观条件恶化或其他情况,使金融机构的资金、财产、信誉等蒙受损失的可能性。

二、金融会计风险的防范与化解

1.逐步建立适应商业化经营特点的管理型金融会计新体系。在防范与化解金融会计风险的过程中,要充分发挥会计的管理职能,切实运用现代管理会计的理论与方法,对银行的业务经营,特别是对高风险经营的信贷业务,进行全过程的跟踪与监控,积极参与银行经营决策,逐步建立起能适应商业化经营特点的管理型金融会计新体系。首先,要尽快建立集中统一管理与分级授权核算相结合的会计核算体系,全面整顿会计工作秩序,加强会计的基础工作,积极治理假凭证、假账簿、假报表等“三假”现象,切实提高会计核算质量,为改善银行经营管理与防范金融风险,及时提供真实、可靠、全面、相关的会计信息。其次,要尽快实施统一的会计管理体制,杜绝违规经营、账外经营。目前我国银行业存在的许多风险与损失在很大程度上与违规经营和账外经营有关,这在一定程度上暴露出了金融会计管理不统一的弊端,影响到会计职能的发挥,使得正常的会计信息难以及时获得,不仅不能及时发现问题,还容易掩盖问题,延误分散与化解风险的时机。因此,只有尽快实现金融机构内部统一的会计管理体制,才能有效地遏制违规和账外经营,有效地防范和化解金融会计风险。

2.加强和改善金融会计的信息揭示与披露系统。离开了来自银行内部和外部及时、可靠、完整的会计信息,金融风险的防范与控制就根本无从谈起。为此,对来自银行外部借款单位的会计信息应就其真实性、全面性和相关性提出相应要求。首先,考虑到目前我国企业虚假会计报表满天飞、会计信息严重失真的现实情况,银行在接受贷款申请时,应强制要求其报送经由注册会计师审计验证后的会计报表,并要求出具审计报告的会计师事务所承担无限连带责任。其次,银行在接受企业贷款申请时,应要求所有的贷款企业必须提供现金流量表,并应将原先着重对企业利润指标和静态财务比率的考核,转变为对现金流量指标以及与现金流量表有关的财务比率的考核上来。第三,鉴于我国企业编制与提供的会计报表过于简化、信息含量低的情况,银行在接受企业超过一定数额的贷款申请时,除要求企业报送主要会计报表以外,还应要求企业提供能详细披露其偿债能力的补充会计信息。

从银行内部来看,全面、客观地揭示银行的财务状况与经营成果,及时提供有关金融风险的会计信息,应从以下两个方面来加强和改善金融会计的信息揭示与披露系统。一是为弥补会计报表项目设置较为粗糙的不足,可以考虑要求银行在现有会计报表的基础上,再单独编制一张能够反映风险资产总额及资本充足率、逾期贷款平均余额及资本风险比率、备付金及备付金比率、贷款风险集中度、短期及中长期贷款、逾期贷款及不良资产状况等内容的补充报表,以便更为集中、全面、真实地披露有关金融风险信息。二是由于银行表外业务仅在业务状况表下以会计报表附注的形式予以反映,故银行表外业务具有自由度大、连续性弱、透明度差、风险性强等特点。因此,要恰当揭示表外业务所带来的各种风险,完善金融会计信息揭示制度和对表外业务风险防范的信息需要,可以考虑要求银行编制一张“表外业务情况表”,列示表外业务的经营情况,以全面反映表外业务的潜在风险。同时,银行应借助先进的计算机与网络技术,将每一个借款企业的情况,包括企业的会计报表及补充会计信息、担保抵押和信用度及开户状况等录入计算机,建立完整和连续的银行信贷信息数据库,从而实现银行对企业的经营管理、财务状况的完整、连续、动态的监控,以便及时发现企业异常,防止企业重复抵押、连环担保、多头贷款等不规范行为和高负债经营现象的发生,保证信贷资产的安全。

3.进一步改进金融会计制度,使之充分体现谨慎性会计原则。(1)改进呆账准备金计提方法,提高计提比例,扩大计提范围,简化核销审批手续。一是可以考虑采用能够按照贷款的风险程度计提呆账准备金,即将现行呆账准备金的计提方法改为每月按实际发生的贷款总额的一定比例(比如1%)全额计提“一般呆账准备金”;对出现有问题贷款,应立即按其发生呆账可能性的大小,依据预先确定的计提比例再计提“特别呆账准备金”。当这两项呆账准备金累积到一定的数额,足以完全化解所有有问题贷款可能发生的呆账损失风险以后,可不再计提呆账准备金。银行及金融机构按上述方法计提的呆账准备金应允许其在税前扣除。二是进一步放宽呆账准备金计提的范围,使计提呆账准备金的范围不能只局限于信用贷款,还应包括同样存在风险的透支、融资租赁和存放同业款等。三是放宽对呆账确认的条件限制,改革现行制度中一些过于苛刻的呆账确认规定,使许多实际发生的呆账能够及时核销,可考虑允许银行将超过一定期限的逾期贷款一律确认为呆账予以核销。此外,还应简化对呆账核销的审批程序,赋予银行一定的核销呆账的自。

(2)改进现行坏账准备的计提方法。按现行制度规定,银行坏账准备是按期末应收账款余额的3‰计提。此种方法的不足之处,在于它无法反映不同期限和不同性质的应收利息的构成与发生坏账损失可能性的关系,使坏账损失的发生与坏账准备的提取不相协调。为此,可要求银行采用账龄分析法来计提坏账准备,并按应收账款账龄和性质的不同确定不同的计提坏账准备金的比例。另外,应强制要求银行从每年实现的净利润中,按一定比例提取风险准备基金,专项用于补偿各种风险损失。

(3)应允许银行对长期持有的金融资产与一些非金融资产采用成本与市价孰低的规则计价。银行可在每个会计期末对诸如贵金属、抵押贷款、拆放资金、短期投资和长期投资等项资产的账面价值与公允市价或可变现净值进行比较,当这些资产的公允市价或可变现净值跌至账面成本以下时,或有较为明显的证据表明银行所持有的资产可能蒙受损失时,应对其账面价值进行调整,并将公允市价与账面价值之差直接计入当期损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