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在线咨询服务,期刊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期刊咨询 杂志订阅 购物车(0)

历史教学问题论文模板(10篇)

时间:2023-04-13 17:31:53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历史教学问题论文,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历史教学问题论文

篇1

二、教学内容的取舍

由于固体物理学融合了普通物理、热力学与统计物理、量子力学、晶体学等多学科的知识,其知识面广、量大,在有限的学时里,不可能面面俱到地讨论固体物理学所涉及的所有知识点。因此,实际教学中可以结合本专业的特色,有选择地取舍部分教学内容。例如,侧重固体热学性质的专业可以考虑以晶格振动等内容为主;而侧重微电子的专业则可以考虑以能带理论、半导体中的电子等内容为主。当然,一些多个领域都涉及到的基础知识也应是这门课程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内容。固体的微观结构和结合方式是固体物理学的基础,因此,晶体的结构和晶体的结合等知识点应是这门课程的基础知识之一。考虑到理想晶格由原子实和电子组成,晶格的运动主要在晶格振动等部分讨论;而电子的运动主要在能带理论等部分讨论,具体还可以分为金属中电子的运动和半导体中电子的运动等部分。尽管这原子实和电子的运动实际上相互联系,但很多时候,可以分别侧重讨论。此外,实际晶体也并非理想晶体;实际晶体除了有边界之外,也常含有缺陷。但在许多情况下,晶格的振动、电子的运动和缺陷的影响依然可以依据实际情况分别讨论,并得到与实际较为符合的理论结果。因此,晶格振动、能带理论和缺陷等知识点之间相对独立,或可根据各专业的实际情况取舍部分教学内容。在许多固体物理学的教材中,例如黄昆等的《固体物理学》教材和阎守胜的《固体物理基础》教材,密度泛函理论并没有被提到。事实上,密度泛函理论是一个被广泛使用的基础理论,它是凝聚态物理前言研究的有效手段之一,也是材料设计的一种有效方法。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结合各专业的实际情况介绍一些密度泛函理论的基础知识。同时,还可以介绍一些最新的相关研究进展,以拓展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模块化的教学形式

如前所述,固体物理学中的许多知识点间相对独立;基于这门课程的特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考虑模块化的教学形式,以子课题的形式将相应内容呈现给学生。可能的模块如:讨论晶体的结构和晶体的结合方式的基础模块———晶体的结构与结合;讨论晶体中原子实运动的模块———晶格振动;讨论晶体中电子运动的模块———能带理论;讨论实际晶体中可能存在的缺陷的模块———晶体的缺陷等;其中,能带理论部分还可分为:近自由电子模型、紧束缚模型、赝势方法等数个部分。这样做首先有利于教学内容的取舍;其次,有利于学生对各知识点的理解、有利于学生梳理清楚各个知识点之间的关系。此外,固体物理学是凝聚态物理前沿研究的基础之一;其基础知识、理论推导、实验背景以及处理问题的方式方法等,都是开展凝聚态物理研究的基础。而模块化教学,以课题研究的形式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将教学内容以问题为导向呈现给学生,这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而且,课题研究的教学模式,既是在教授学生知识,也是在开展科研,有助于提高学生对科研的认识、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这种课题研究的模块化教学形式还可以结合基于原始问题的教学来开展。

四、基于原始问题的教学

所谓原始问题,可简单理解为:现实生活中实际存在的、未被抽象加工或简化的问题。于克明教授、邢教授等人详细探讨了原始物理问题的诸多方面;此外,周武雷教授等人还讨论了原始物理问题含义的界定等相关问题,并呼吁将基于原始物理问题的教学实践引入大学物理的教学中。这应是个值得提倡的建议,毕竟现实生活中遇到的具体问题都是原始问题。与传统的习题不同,原始问题未被抽象、加工或简化。学生处理实际问题的第一步便是将问题适当简化,这也是学生需要学习的一种能力。事实上,合理的模型简化是各种理论的基础,也是实际应用或科研必不可少的一种能力。例如,讨论晶格热容的爱因斯坦模型和德拜模型,尽管模型简单,但它们数十年来是我们讨论、分析相应问题的基础。今天,那些被写进教科书的基础理论,在当时、在理论刚被提出时,都是为了原始问题的解决。下面以晶体热容为例,稍加详述。问题的背景:根据经典的热力学理论,晶体的定体摩尔热容是个与温度无关的常数。实验发现晶体的热容在高温下确实接近于常数,但是晶体的热容在低温下并不是个常数,其与温度的三次方成比例关系。问题的提出:理论预言与实验观测为何不相符?如何解释实验现象?20世纪初刚刚发展起来的量子力学是否能解释这个实验现象?这些问题在爱因斯坦的年代应该都是前言的科研问题。问题的简化:(1)不考虑边界、缺陷、杂质等的影响,将实际晶体抽象为理想晶体;(2)基于绝热近似,不考虑电子的具体空间分布,将原子当作一个整体,原子—原子间存在相互作用;(3)基于近邻近似,只考虑近邻原子间的相互作用;(4)基于简谐近似,将原子间的相互作用势在原子的平衡位置作泰勒级数展开,并保留到二阶项。问题的解决:基于上面的模型简化,写出描述原子运动的牛顿第二定律,并求解方程组,这些方程组与相互独立的简谐振子的运动方程组相对应。结合量子力学,得到体系的能量本征值;写出晶格振动总能的表达式,继而给出由晶格振动贡献的晶格热容的表达式。由于晶格热容的表达式复杂,很难直接与实验结果对比,因此引入进一步的简化和近似———爱因斯坦模型或德拜模型。这种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式与做前言科学研究的方式相接近,既能提高学生对科研的认识、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又能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篇2

如在新授定理“a,b∈R+,(a+b)/2)≥(当且仅当a=b时取“=”号)”的应用时,给出了如下的例题及引申:

例1已知x>0,求y=x+(1/x)的最小值.

引申1x∈R,函数y=x+(1/x)有最小值吗?为什么?

引申2已知x>0,求y=x+(2/x)的最小值;

引申3函数y=(x2+3)/的最小值为2吗?

由该例题及三个引申的解答,使学生加深了对定理成立的三个条件“一正、二定、三相等”的理解与掌握,为定理的正确使用打下了较坚实的基础.

例2求函数f(x)=sin(2x/3)+cos[(2x/3)-(π/6)]的振幅、周期、单调区间及最大值与最小值.

这是一个研究函数性质的典型习题,利用和差化积公式可化为f(x)=cos((2x/3)-(π/3)),从而可求出所要的结论.现把本例作如下引申:

引申1求函数f(x)=sin(2x/3)+cos[(2x/3)-(π/6))的对称轴方程、对称中心及相邻两条对称轴之间的距离.

引申2函数f(x)=sin(2x/3)+cos((2x/3)-(π/6))的图象与y=cosx的图象之间有什么关系?

以上两个引申的结论都是在相同的题干下进行的,引申的出现较为自然,它能使学生对三角函数的图象及性质、图象的变换规律及和积互化公式进行全面的复习与掌握,有助于提高学习效率.

2引申要限制在学生思维水平的“最近发展区”上,引申题目的解决要在学生已有的认知基础之上,并且要结合教学的内容、目的和要求,要有助于学生对本节课内容的掌握

如在新授定理“a,b∈R+,(a+b/2)≥(当且仅当a=b时取“=”号)”的应用时,把引申3改为:求函数y=(x2+3)/的最小值,则显得有些不妥.因为本节课的重点是让学生熟悉不等式的应用,而解答引申3不但要指出函数的最小值不是2,而且还要借助于函数的单调性求出最小值,这样本堂课就要用不少时间去证明单调性,“干扰”了“不等式应用”这一“主干”知识的传授;但若作为课后思考题让学生去讨论,则将是一种较好的设计.

3引申要有梯度,循序渐进,切不可搞“一步到位”,否则会使学生产生畏难情绪,影响问题的解决,降低学习的效率

如在新授利用数学归纳法证明几何问题时,《代数》(非实验修订本)课本给出了例题:平面内有n条直线,其中任何两条不平行,任何三条不过同一点,证明交点的个数f(n)等于(1/2)n(n-1).在证明的过程中,引导学生注意观察f(k)与f(k+1)的关系有f(k+1)-f(k)=k,从而给出:

引申1平面内有条n直线,其中任何两条不平行,任何三条不过同一点,求这n条直线共有几个交点?

此引申自然恰当,变证明为探索,使学生在探索f(k)与f(k+1)的关系的过程中得了答案,而且巩固加深了对数学归纳法证明几何问题的一般方法的理解.类似地还可以给出

引申2平面内有n条直线,其中任何两条不平行,任何三条不过同一点,该n条直线把平面分成f(n)个区域,则f(n+1)=f(n)+_______________.

引申3平面内有n条直线,其中任何两条不平行,任何三条不过同一点,该n条直线把平面分成f(n)个区域,求f(n).

上述引申3在引申1与引申2的基础上很容易掌握,但若没有引申1与引申2而直接给出引申3,学生解决起来就非常困难,对树立学生的学习信心是不利的,从而也降低了学习的效率.

4提倡让学生参与题目的引申

引申并不是教师的“专利”,教师必须转变观念,发扬教学民主,师生双方密切配合,交流互动,只要是学生能够引申的,教师绝不包办代替.学生引申有困难的,可在教师的点拨与启发下完成,这样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学生参与创新的意识.

如在学习向量的加法与减法时,有这样一个习题:化简++.

(试验修订本下册P.103习题5.2的第6小题)在引导学生给出解答后,教师提出如下思考:

①你能用文字叙述该题吗?

通过讨论,畅所欲言、补充完善,会有:

引申1如果三个向量首尾连接可以构成三角形,且这三个向量的方向顺序一致(顺时针或逆时针),则这三个向量的代数和为零.

②大家再讨论一下,这个结论是否只对三角形适合?

通过讨论学生首先想到对四边形适合,从而有

引申2+++=0.

③大家再想一想或动笔画一画满足引申2的这四个向量是否一定可构成四边形?

在教师的启发下不难得到结论:四个向量首尾相连不论是否可形成四边形,只要它们的方向顺序一致,则这四个向量的代数和为零.

④进一步启发,学生自己就可得出n条封闭折线的一个性质:

引申3+++…++=0.

最后再让学生思考若把++=0改为任意的三个向量a+b+c=0,则这三个向量是否还可以构成三角形?这就是P.103习题5.2的第7小题,学生很容易得出答案.至此,学生大脑中原有的认知结构被激活,学生的求知欲被唤起,形成了教师乐教、学生乐学的良好局面.

5引申题目的数量要有“度”

引申过多,不但会造成题海,会增加无效劳动和加重学生的负担,而且还会使学生产生逆反心理,对解题产生厌烦情绪.笔者在一次听课时,有位青年教师对一道例题连续给出了10个引申,而且在难度上逐渐加大,最后引申的题目与例题无论在内容上还是在解题方法上都相关不大,这样的引申不仅对学生学习本节课内容没有帮助,而且超出了学生的接受能力,教学效果也就会大打折扣.

篇3

一堂成功的历史课,是要让学生们充分吸收教师的所教授的知识点,要让学生们对枯燥的历史知识感兴趣,这就需要教师全面发挥各种教学手段,而多媒体信息技术教学是创造真实情境的最有效的工具。把多媒体信息技术引入课堂教学是实现教育现代化的一个重要手段。用多媒体辅助历史课堂教学,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应用多媒体辅助历史教学,运用图像、声音、文字、动画的直观特点,使历史课堂言简意赅,将知识一目了然地展现在学生面前。多媒体技术可以让静态的历史教学变成动态的丰富多彩的视频图像,使学生能长时间的保持兴趣爱好,学习积极性也得到极大地提升,教学效果当然就会很好。

1.2多媒体技术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就是说一个人一旦对某事物有了浓厚的兴趣,就会主动去求知、去探索、去实践,所以古今中外的教育家无不重视兴趣在智力开发中的作用。但枯燥单一的传统历史教育教学手段,让很多学生对历史课毫无兴趣,大多数学生对这门学科不愿过多学习。多媒体技术恰恰弥补了传统教育教学中这一缺点,解决了这一困难,它让单纯的教师说教变成丰富多彩、变化万千音频、视频。优美的声音、动态的画面、生动的演示、搞笑的动漫这些多媒体技术极大地调动了学生们学习兴趣和参与热情,对上历史课的积极性也大大增加,持续的兴趣也让学生们对历史知识点几乎是过目不忘,学生们反映在上历史课时感觉身心非常愉悦,听课兴趣盎然,现在想去学习,愿意去学习,接受起来自然简单轻松,我发现在历史教学中综合运用多媒体技术可以明显激发学生们学习兴趣,保证了学习质量和效果。

1.3多媒体技术可以提高学生创新能力

在传统教育教学制度中存在许多不利于创新人才成长和培养的弊端。例如,在教育思想上只重视向学生传授知识,忽略了培养他们创新知识的能力;在传授知识时采用灌输式,忽略了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所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是摆在我们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件大事,也是我们在教学中的重要目标。要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除了平时的素质教育和日常的课堂教育外,应该加强多媒体技术帮助学生提高创新能力和创新意识,利用普通教学与多媒体技术相结合的方法,学生们学会了动手、动脑、和主动性思维,让学生们的创新意识显著增加,我深刻体会到不但开阔了学生学习历史的视野,加深了记忆,而且培养和提高了学生们的创新能力和创新意识。

2.多媒体技术在历史教学中的两点注意事项

2.1多媒体技术不能替代传统教学模式

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其中“辅助”非常重要,重点是“辅助”不是“替代”。我发现身边的有些教师进入一个误区,误认为多媒体技术是万能的,是可以代替传统的教学,上课一味的使用多媒体技术手段,不去管是否适合,也不去管是否与自身教学内容相适应。让多媒体占据课堂的中心位置,有时完全取代教师这个重要的宣讲者。我认为,这是不可取的,多媒体技术是辅助历史教学,多媒体技术不具备传统教学的很多特点和优点,教师失去了引导和主导的作用。一些传统的谈话法、领读法、提问法等教学手段的缺失会让教育教学效果大大折扣。我们应该将传统的教学模式与多媒体技术两者巧妙结合,各司其职,谁也不能替代谁,以传统教学模式为主,让新兴多媒体技术教学为辅,让两者有机的结合,合理的搭配,形成优势互补,相得益彰。真正的服务于课堂。

篇4

问题教学法源远流长,古希腊就有了问题教学法。20世纪初,杜威曾提倡过问题教学。五六十年代开始,随着科技的迅速发展,世界性课程改革运动的开展和思维心理学研究的深入,问题教学法受到广泛关注,成为当代教学法中的一朵奇葩。那么,问题教学法核心是什么?中学历史课堂教学能否引入这种方法?怎样在中学历史课中开展问题教学?本文试图对此作一粗浅的探讨。

一、问题教学法引入的必要性

首先,问题教学法的引入是培养新型人才的客观要求。随着时代的发展,科技的进步,未来社会对人的要求越来越高。研究者预言新时代所需要的新型人才应当是具有综合素质的人。这种人才不但应具有良好的德、智、体、美、劳基础,而且要有很强的创造和适应的能力。实践表明,问题教学法对培养、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特别是创造性思维能力,是行之有效的。

其次,问题教学法的引入是适应高考历史改革和中学历史教学改革的必然之举。近几年的全国普通高校招生考试历史试卷明显加大改革力度。一个重要的表现就是大大提高了考查学生历史思维能力的题目在试卷中所占的比例。据比较权威的统计,1991-1992年此类题约占30%,到1995年,已达到80%左右。严峻的事实告诉我们:仍然使用旧的一套“注入式”,“填鸭式”的方法进行教学,把点点滴滴的历史知识和教科书上现成的结论灌输给学生,是无法适应形势发展的。这就要求进一步加大教改力度,注重引入类似问题教学法一类的侧重启迪思维、培养能力的教学方法。

其三,问题教学法的引入也是落实《中学历史教学大纲》要求,培养学生能力的有效途径。“大纲”明确规定:中学历史教学,要求学生掌握基础的历史知识,了解重要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逐步培养学生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以及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基本观点观察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问题教学法的基本精神与“大纲”要求是一致的,就是旨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启发引导学生主动获取、探究知识和思考问题,从而使学生通过掌握知识提高能力、发展智力。

二、问题教学法在历史教学中的运用

问题教学法的核心是问题情境。它包括:(1)问题情境及其主要成份;(2)问题情境的分类;(3)问题情境的设置;(4)问题情境——诊断智力发展水平和评价教学效果的手段等基本内容。本文着重谈历史教学中问题情境设置的基本方式。问题教学法的创立者总结出一条作为主要的教学原理的问题情境的基本途径:促使学生原有的知识与必须掌握的新知识发生激烈冲突,使学生意识中的矛盾激化,从而产生问题情境。依据这一基本途径,在中学历史教学中可通过下列方式设置问题情境。

1.通过对有关的趣味史实的叙述创设问题情境。在讲授《唐朝的衰落》一章时,我向学生出示了一组唐朝人口增减资料:

A.唐中宗神龙元年(705年)37,140,000人。

B.唐玄宗开元十四年(726年)41,419,712人。

C.唐玄宗天宝十四年(755年)52,919,309人。

D.唐肃宗乾元三年(760年)16,990,309人。

E.唐穆宗长庆元年(821年)15,762,432人。然后,提出下列问题:(1)从A至C阶段人口增长的原因是什么?(2)由于什么事件导致C至D阶段人口急剧下降?该事件的原因及后果各是什么?(3)从D至E阶段为何人口继续下降?通过这些问题的设置,引发学生思考,进而通过分析使学生认识到唐玄宗前期由于政治比较清明,经济繁荣,人口增长;后期由于统治腐败,导致安史之乱、藩镇割据,使社会生产破坏、人民流离失所,人口锐减。可见,政治稳定是经济繁荣、人民安居乐业的重要前提。

2.通过实物、图片、模型展示等直观手段创设问题情境。如讲北京人的体质特征,我们可以把仿制的北京人的头像模型带入课堂,让学生仔细观察,并与现代人比较,学生就会很快回答并掌握“北京人的基本体质特征”这一问题。再如讲埃及金字塔时,教师可引导学生观察《建造金字塔》插图,并适时提问从这幅图你想到什么?学生从图上具体形象,如230万块磨光的石块、金字塔的精密度、监工手中的鞭子、奴隶的暴死等,就能认识到金字塔不仅是古埃及人民血汗和智慧的结晶,是世界建筑史上的奇迹,而且是奴隶和农民被残酷奴役的历史见证。

3.通过课文本身所包含的矛盾事实创设问题情境。《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一章,引言中提到“”结束以后,我国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课本讲历史意义时又说,“标志着中国历史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这两者是否矛盾?通过组织学生开展讨论,使大家明确:“”结束,的确使中国十年的动乱局面得到终结,使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步入新时期,但当时指导思想上的一些错误并没有及时纠正,只有到,才作出把党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的伟大决策,可见,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

此外,教师还可以对学生学习中产生的典型、普通的错误进行分析的基础上,设置最有利于学生思维发展的问题情境,有时还可以通过当场试验或演示的方法,设置问题情境。

三、问题情境设置的基本原则

问题情境的设置方式尽管是多种多样的,但都必须遵循三条基本原则。

1.必须有概括性的新颖的和未知的东西。这是问题情境的难度标志。要使问题具有新颖性,就不能简单地根据答案直接提问,必须换个角度,换个方法,才能设计出新颖的问题。

未知的东西的最大特点是具有一定的概括性。在问题教学中,教师通过设置问题情境,组织学生对未知东西的探索,使学生有可能掌握比在一般教学中获得更概括的知识。

篇5

关键词:

体育教学;理论建构;实践指导;体育教学研究;体育教学实践;教学理论体系

自第八次体育课程与教学改革以来,在体育教学研究领域出现了几类较为突出的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体育教学理论对于教学实践的指导力,如热衷提出体育教学“理念”、缺少指导具体实施的理论;注重从多学科视角借鉴移植,缺乏反映体育学科特征的本体研究;追求体育教学理论的“先进性”,忽视研究的现实背景等。本文试对产生诸多现象背后的深层次原因进行剖析并提出合理建议,以期提升体育教学研究的实践指导力。

1突出问题意识,加强体育教学研究的使命感

近年来,体育教学研究的著作和发表的论文可谓成爆发式增长,“指定教材”、“审定教材”版本繁多,各种学科理论在体育教学中的移植令人眼花缭乱,体育教学理论研究呈现出“勃勃生机”、“欣欣向荣”的局面,虽然其中不乏真知灼见,但相当大比例的研究确实偏离了突出现实问题的原初目的,在理论研究表面繁荣的假象背后,存在急功近利、追逐时尚、流于形式等不良的研究倾向。但教学理论发展的动力与源泉永远都来自于教学现实的需要,只有关注教学现实、具有问题意识的教学理论研究才是具有“生命力的”,这也是教学理论构建的内在要求[1]。如果将体育教学理论研究视为概念炒作、文字游戏,采用的研究方法仅止于清思玄构、闭门造车,久而久之,就会使教学理论脱离于教学实践,失去指导实践的功能,也就失去了存在的价值。

2厘清体育教学实践与教学理论层级的关系

体育教学研究者应该清醒地认识到,体育教学实践是一个具有层级关系的结构体系,把一类具有共性的教学活动归拢在一起,就可以看作是教学实践结构体系中的一个“层级”,但进行这种分类时,选择共性的多少决定了这一“层级”教学活动的涵盖范围,通常情况下,以较少共性作为分类标准时,“层级”涵盖的范围较大,以较多共性作为分类标准时,“层级”涵盖的范围较小,同时,对较少共性进行归纳的理论能够反映更大范围体育教学活动所具有的“一般性”,但对具体教学活动特征的反映不太全面,对较多共性进行归纳的理论则能够较全面地反映具体教学活动特征,只是其涵盖的教学活动范围较小。所以体育教学理论研究者,应该发展针对不同范围、具有不同抽象程度的体育教学理论。而且应该认识到,对于更大范围体育教学活动所具有的“一般性”认识是建立在对较小范围体育教学活动的“全面性”认识基础之上,可见,对于较小范围体育教学活动进行“全面性”认识既是体育教学宏观理论构建的基础,更是体育教学实践的需要。但当前体育教学理论研究的现状是,从更为宏观的方法论学科或相关基础学科引入大量对于体育教学实践“整体的”、“一般性”认识,并试图以这些宏观层面理论实现对体育教学实践的指导功能,显然不符合不同层次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之间的关系。特别是新进入体育教学理论研究领域的研究者,往往只注重理论研究的高深和广域性,选题经常将“21世纪”、“新世纪”、“世界”、“国际”等字眼挂上,不断拔高研究的视域。体育教学研究必须认识到体育教学实践具有层次性,不同层次的体育教学实践又需要不同层次的体育教学理论来反映其规律,我们当前的主要任务不是急于对一般性规律的认识,而是力求更为具体地解释体育教学中的各种较为微观的联系方式,要认识体育教学活动的特殊性,“必须从客观的实际运动所包含的具体条件,去看这些现象中的具体矛盾、矛盾各方面的具体地位以及矛盾的具体关系。”[2]

3坚持体育教学理论建构过程的渐进性

库恩把科学研究过程中的思维方式分为两类:一类是发散性思维,突破原有理论与方法的限制,实现理论创新或方法创新;另一类是收敛性思维,沿着原有理论的成果与逻辑逐步向前推进[3]。库恩认为,研究者的绝大部分智力活动是收敛性思维,是对原有理论进行归纳、完善的常规性研究,在收敛性思维过程中,原有教学理论中的缺陷和矛盾逐渐暴露出来,需要不断进行补正,它使研究者们对特定对象和问题的看法渐趋一致,也是原有理论体系发生突破性进展的“质变”之前的“量变”过程。体育教学理论是对体育教学规律进行思考与探索后形成的,旨在对体育教学实践进行解释、预测与指导的观念体系。通常情况下,教学理论是一组有关教学关系的判断、假设、观点,它不仅包括对于“教学是什么、为什么”的“理论判断”,也包括“应该如何”的“实践方案”,但从根本上都是延续体育教学理论与实践发展历史,渐进、螺旋发展的过程。但是,自第8次体育课程与教学改革以来,一些理论研究者却只求标新立异,不注重对实践的总结、对原有理论的完善,在其言论与文章中频频提出一些含混模糊的说法,这些说法不以既有的教学理论为基础,却以冲破传统教学理论的“束缚”为己任,往往与传统教学理论呈现出“两极化”倾向。不知不觉中,对于体育教学理论的研究就浮于“理念”、“口号”层面,而从来没有就教学理论体系的完整性,特别是结构的合理性作长期的努力,也没有考虑到教学实践的复杂性,对于教学改革进程总想一蹴而就,缺乏通过较长时间进行反复试验、检验、推广的耐心。

4正视本土环境对于外来体育教学理论的选择性

在一些理论研究者看来,国外教学实践领先于我们,国外的教学理论也是更为先进的理论,为了促进我国教学理论发展,解决教学现实问题,应该大力引进国外教学理论。在他们眼里,引进教学理论就像引进技术设备一样,能够迅速解决落后的教学面貌,提高教学质量[4]。但这种观点忽视了教学理论的“地域特征”,忽视了教学理论形成背后受不同国家、民族特定历史文化特征的影响。企图跳过对我国客观教学实践的认识过程以及对国外教学理论转化、改造,最终实现本土化的过程,这种做法原本就是违背教学理论研究规律的。在第八次体育课程与教学改革新标准的制订过程中,就存在这样的问题。由于新课标的内容与我国体育教学的传统与现状都存在较大差异,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也是阻力重重。教学理论是事实性与价值性认识的统一,它不同于自然科学领域的理论,如果说自然科学领域的理论只回答“是什么”、“为什么”的问题,具有共同的文化普适性的话,教学理论则还要回答“怎么做”的问题,而具体实施过程则因各国、各民族的历史、文化、经济条件不同在选择上有很大差异。因此,对于国外教学理论的引入,必须考虑教学理论的“地域特征”。在学习、分析、评价、比较、引入国外体育教学理论的过程中,必须力图把握国外体育教学理论中所包含的各种或明或暗的背景条件,这些条件与我国学情的比较可以帮助我们在引入国外体育教学理论时作必要的取舍。另外,不同于全世界范围内自然科学理论研究的概念、假设、观点的表述都是清晰而统一的,各国教学理论中所使用概念的不稳定性也加大了我们对国外教学理论学习、借鉴的难度[5]。很多情况下,一个特定的概念在不同的时间、文化和语言背景下往往具有不同的涵义,也可能出现不同的研究者使用同一个概念去表述不同范畴的事物,这些都会导致引入体育教学理论应用过程中的混乱状态。在建设有“中国特色”体育教学理论体系过程中,学习和借鉴国外优秀体育教学研究成果有必要性,但不是简单移植,更不能是照搬照抄,关键是弄清国外体育教学实践过程中出现了哪些问题,产生问题的深层次原因是什么,面对这些矛盾,各国的体育教学研究者是如何从教学实际出发提出理论观点、制订策略方法来解决问题的。借鉴的主要和首要方面是运用在国外体育教学理论研究过程中使用的方法,而不仅是结论本身。

5正确处理经验材料与理性抽象的辩证关系

体育教学是一种特殊的教学形式,对于体育教学实践活动规律的把握较其他学科教学更为困难,加之体育学科理论建设时期较短,可以交流的理论研究成果不多,对于体育教学实践规律的认识在很大程度上还依赖于直接经验。因此无论是自上而下的演绎法,还是自下而上的归纳法,以及针对单独情境的“深度描述”,在理论建设的过程中都注重与经验材料的结合,但如何正确处理经验材料与理性抽象之间的辩证关系,却普遍存在以下3类问题。其一,纯思辨式的理论研究较多。都是“坐而论道的”、“高度抽象的”、“宏观层面的”理论研究,即有关体育教学的价值、思想、功能等问题的研究所占比例较大,而这类研究不直接与具体经验材料相连接,也无法接受实践的检验与支撑,理论难辨是非,当研究者对于相关学科的基础理论及体育学科自身特征缺乏系统深入的把握时,往往会出现“虚假理论”、“错误理论”,误导体育教学实践。其二,演绎过程中从研究假设(即研究者的“想法”)向具体实证材料推演的愿望与逻辑不强,很多想法是在对其他学科的借鉴中提出的,却让假设悬在半空,未向体育教学实践靠拢以寻求经验材料的支撑。或是推演的过程过于草率,缺乏严谨的逻辑性。比如,在体育教学理论研究中,有大量选题为“××理论在体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但研究过程却仅停留在对借鉴理论概念、思想、特征等方面的介绍,未有深入思考如何将借鉴来的理论与体育教学的学科特征进行融合,与体育教学的现象及经验事实相连接,并接受体育教学经验事实的检验。而缺乏这些环节,借鉴理论就不可能实现与体育教学现象的真正融合,体育教学理论研究也只是对其他学科理论的简单转译。其三,研究停留在“经验介绍”的水平,归纳概括的程度不够,自下而上建构理论的努力稍显不足,虽然这类研究为理论的发展提供了“基础材料”,但如果不逐渐提升理论的抽象概括性,扩大理论的指导范围,则理论的实践价值也会受到限制。各级各类学校的体育教师,在体育教学的实践过程中积累了大量直观的经验,为体育教学中层理论研究提供了丰富的素材,但教学经验不会自然转化为教学理论,还需要研究者进行辨伪存真、区分归类、提取共性等概括归纳的过程。因此,必须加强当前体育教学理论两大研究主体之间的联系,一类是专门从事体育教学理论研究的人员,另一类是各级各类学校的体育教师。鼓励体育教学理论研究人员直接从事体育教学实践活动,避免对于体育教学规律的认识或者从其他学科中演绎,或者从主观上构想,造成真实的体育教学实践过程有较大差距。加强体育教师的文化学习,避免普遍存在理性认识能力不足的问题,注意体育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的结合、交融与发展。

6结语

提升体育教学研究的现实指导力是实现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密切联系、相互促进的内在要求。由于体育教学理论是人们对体育教学实践活动进行理性思考的产物,是对体育教学现象及其矛盾运动能动反映所形成的具有层次性、复杂性的可以指导教学实践的知识体系,向实践转化的体育教学理论必须具备几个基本特征,即符合时代要求、具有现实生命力,具有适度超前性和明确性等。因此,必须从加强研究的问题意识、厘清教学实践与教学理论的层级关系、坚持教学理论建构过程的渐进性、正视本土环境对外来教学理论的选择性、正确处理经验材料与理性抽象的辩证关系等方面入手,整体提升体育教学研究的实践指导力。

参考文献:

[1]徐继存.教学理论反思与建设[M].兰州:甘肃教育出版社,2000:132.

[2]王策三.教学论稿[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324.

[3]托马斯•库恩.科学革命的结构[M].金吾伦,胡新和,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35.

篇6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851(2012)-07-0116-02

大教育家孔子认为“疑是思之始,学之端”;宋代著名学者陆九渊也认为,“为学患无疑,疑则有进,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作为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环节,课堂提问历来受到教育者的关注。钱梦龙先生曾经说过:提问法是语文教学的“常规武器”。它在推动学生认识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创造性、主动性思维,培养表达能力方面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并且可以在第一时间向老师反馈学生的学习思维、接收知识的过程。提问是有效教学的组成部分,甚至是教师最重要的语言活动,是教师课堂主导的载体,也是教师教学水平的一个体现。当下的新课改,对课堂提问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如何正确地认识到目前提问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如何积极应对这些问题,充分探究课堂提问的科学性,无论是在研究领域还是在实践领域都有着重要的意义。教师要认识到提问在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地位,不断研究提问,提高提问的科学性。

一、语文课堂是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课堂

《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应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帮助他们树立主体意识。”“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尊重和提高学生的主体地位,是以人为本的现代教育理念的主要内容,这适应了时代的发展,体现了对现代教育规律的尊重,更是我们对传统语文教学做了痛苦反思之后的必然选择。

在语文学习的过程中,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必须以落实教师的主体地位为前提,因为教师首先是课堂活动的组织者,如果课堂缺乏教师有效的组织管理,必然导致课堂上的无序和失控,从而降低课堂教学效率。教师还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学生对文本意义的构建是在教师的帮助下完成的,如果没有教师的渐入佳境的引导和因势而发的促进,学生就不能在较高的层面上把握文本。张志公先生曾说过:“语文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提高能力必须通过操作实践。然而实际操作又不能没有指导,像演戏一样,戏要演员来演,可是也并非不需要一位导演。成功的语文教学,是导演与演员良好配合的结晶。”在语文教学中,教师的主导作用不能削弱。那么,教师如何凸显自己的主体地位,引领课堂呢?

二、科学的提问是以教师为主导的体现

在课堂上只有把教师的主导作用发挥出来,才能让学生积极地参与到教学过程中。如何做到这一点呢?以教师的提问促学生的思考是一个重要的方法。它是语文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环节,它贯穿于课堂教学的始终,直接影响着教师主导的作用,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思路,影响着课堂教学的成败。在课堂教学中不时提出新的问题,用问题引导着各个教学环节的步步深入,让学生沿着问题去思考,使语文课堂的提问,真正成为教师主导作用凸显的重要工具,还提问的本来面目这样的课堂才能提高效率。

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许多教师都意识到了课堂提问的重要性,试图以这个语文教学中的常规武器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但由于缺乏理性的认识和深入的研究,目前的课堂教学提问仍存在很多问题。

正如日本教育界的课堂提问研究者经过长时间的研究后认为的:课堂提问可以分为“有效提问”和“徒劳提问”。我们目前课堂提问存在的突出问题正是“徒劳提问”,其特点为:目标不明确;零碎,不系统;无视学生的年龄特征、个性差异和能力大小;用语不妥,意思不明;不给学生思考的余地,没有间隔和停顿。要实现课堂提问由“徒劳提问”走向“有效提问”,需要基于心理学理论进行提问。

三、教师应基于心理学理论进行科学提问

问题不同,问法不同,教学的效果大不一样。教师应该怎样基于心理学理论进行有效提问呢?

1.教师应当考虑学生的知识储备程度,提出能与他们原有的知识相关联、相衔接的问题

教师不仅要全面了解和掌握学生的知识水平、智力水平、学习风气、学习态度等各个方面的具体情况,还要了解和把握他们的思维发展程度及特点,在分析研究的基础上设计好提问。

课堂提问一定要考虑到学生的知识准备程度,即他们现有的知识储备。学生知识储备的质量很大程度上决定和影响其思维水平和能力,思维水平和能力又反作用于其知识的吸收和储备。为此,课堂提问只有与学生原有知识相关联,相衔接,才能产生其应有的作用。

篇7

为了适应高考及整个教育改革发展的新形势、新要求,迎接新的挑战,必须明确科学素质教育和学科素质教育主要目标,实现教育思想观念的更新转变。

1.从重传授知识转变为通过传授双基知识和技能,着重发展智能素质。把加强“双基”教育与发展培养智能素质统一起来。化学教学重点是培养“四种能力”(即观察、思维、自学和实验能力)和创新精神。观察能力是基础,实验能力是手段,思维能力是核心,自学能力是关键,创新是目的。

2.从以教为中心,转变为以教为主导,以学为主体的统一。教师主导作用的充分发挥表现在:①教学程序的设计;②是否吃透“两头”,熟练地运用教法;③能否因材施教,分类推进;④能否体现化学学科教育教学规律;⑤能否适度把握化学与其他跨学科知识能力的切系和综合。

学生主体作用的充分发挥表现在:①学习动机、目标是否明确;②求知欲是否强烈;③自学习惯品质是否优化;④学习任务是否完成;⑤综合能力和科学素质是否增强。

3.从以授课为己任转变到科学性与思想性的统一。在教育教学中,应善于应用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引导学生去认识物质世界的存在、变化及规律,结合化学等学科的发展史和科学知识在生活、生产、自然和高科技中的广泛应用,进行科学思维和品质的教育。

4.从教学目的是“学会”转变为“会学”,使“学会”与“会学”统一起来。要引导学生遵循科学的认识论,以本学科为主干,综合运用多学科知识及探究的方法去认识和解决社会实际问题。

总之,要适应时代对人才的需要和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大目标,我们必须彻底克服传统的“重授予,轻自学”、“重教法,轻学法”、“重智力,轻非智力”、“重应试,轻素质”、“重终端,轻过程”、“重单科,轻综合”等观念和做法。

二、在教育观念素质化的指导下,进一步强化教学内容和方法的改革

当前,我国的化学教学改革和教学质量有了很大的提高,但是发展很不平衡,现状并不完全适应时代和素质教育的要求。高考改革的实际仍然是在素质教育的大目标下,进一步强化日常教学过程中教学内容和方法的改革。

1.强化设疑,设问研究,抓好过程教学

要实现教学过程优质化,必须强化教学大纲所要求的教学目标的分解、设疑、设问和联系的研究。因为,依据现代教学论的观点,任何教学内容及过程都可用一个个恰当的问题呈现出来。教师在编拟自学思考题或引导学生分析讨论、归纳总结和练习讲评教学中的设疑、设问,可不断地促使学生存疑、质疑,激活学生思维,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导之于科学认识探究的方法,达到好的学习效果。

首先,要切实编拟设计好本学科、本课时教学内容的问题,包含基本的知识和技能,以及学科内的相关知识和能力的小综合。然后,立足本学科,跨入外学科(一门、两门或多门),以本课时知识的切入点、联系学生接触到的事物及现象编拟设计综合性适度的问题。如果本课时教学内容并不存在跨学科知识的切入点和关联性,或者从某一层面或角度切入难度过大,就应放弃或暂时放弃这种跨学科综合设问、设疑的编拟设置,以免影响本学科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的实现。

2.在强化本学科知识结构研究的同时,抓好整体教学

所谓整体教育,就是反映学科素质形成的教学或相关学科综合素质形成的教学。伴随着高考对综合能力素质测试要求的逐步提高,整体教学的探讨也必须逐步深入。在学科增多、学时减少、学业减负、综合素质增强的情况下,必须抓好整体教学,实现教学过程素质化。

(1)要以素质、能力形成为出发点,加强教学常规的各个环节改革的研究。在备课、授课、作业、辅导等常规教学的过程中,强化本学科的双基和能力,力求每个环节做到少而精。搞好单元整体教学,把握学科本身独特性的知识结构、基本原理、基本规律的内在联系,形成学科性知识网络化和学习、认识方法科学化。克服过去常规教学中重知识面、死记硬背,轻学能、搞题海和脱离实际的做法。

(2)强化各学科协同教学研究,抓好整体教学。由于现代科学技术正朝着既不断分化而又不断综合的方向发展,新知识的生长点往往是出现在学科的边缘和学科之间的交叉处。如出现的并且现实生活中存在的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是错综复杂的,是各种因素的综合,是一变化发展的过程。对这些相关因素的存在状况及其变化发展过程的揭示,必然要涉及到学科内容部分的关系,涉及到学科之间的联系,涉及到理论与实践之间的关系。所以建议组建精干的“综合科目”教研小组,开展课题研究探讨活动。如物理、化学、生物学科是从不同角度来研究物质存在的不同形式、不同层面及其特征的。一方面可从知识结合点进行研究,另一方面可从综合能力试测题编制方面进行研究,还可组织一定的社会实践考察活动。

(3)组织部分尖子生参与教学研究活动,鼓励学生关注教学改革与社会的发展。这样不仅使学生形成跨学科知识的整体性网络联系,而且可强化学生关注不断涌现的新信息、新观点和新方法;不仅有利于提高他们的社会责任心,还有利于在整体教学过程中起到带动全体学生的作用,让全体学生的创新意识和综合实践能力得到全面的发展。

3.强化学科共性研究,抓好实验教学

各学科的结构、功能是不同的,单学科和跨学科问题有其特殊性,有不能互代的一面,但还有相互渗透、切入、存异求同的一面。我们在立足本学科教学研究的基础上,应强化学科共性的研究,以便逐步实现教学过程高效化,或不久的将来为“综合课程”的编辑工作起到铺路石子的作用。理、化、生理科综合,以下几个方面值得强化研究。

(1)学科知识和表达形式的结合点的主要表现:

①物质的微粒结构。如分子运动论、原子及原子核结构等知识三科都有不同的形式的表达。

②概念与规律的结合。三科有许多相同或相通的概念,如质量、温度、密度、比热、功和能等;三科也有一些普遍适用,只不过不同的学科在不同的部分有不同表达形式的规律。如质量守恒定律、电荷守恒定律、能的转化和守恒定律等。

③问题处理的结合。三科对自然现象或实验现象的观察、借助模型、图表等,对规律用语言描述、表格、公式和图示的表达等等。

(2)物、化、生三科综合考试命题的三维构架,也为学科素质化教学改革的整体教学模式。因教学过程和测试命题的改革方向是一致的,其目标是使学生把握各学科的整体知识网络,形成科学的方法和创新综合能力。

①可首先从相应学科知识或再次相关学科知识网络出发,设问、设疑展开教学过程或取材命题。一个问题立足某学科或多学科知识的“最近发展区”,从多层面、多角度、多方法去设问、设疑或取材作为自学思考和测试命题的知识背景。

②可以广泛贴近学生的日常生活、生产、健康、环保、高新科技和自然生态的材料为背景,从认识角度和探究解决方法的层面设问、设疑,展开教学过程或取材命题。

(3)理、化、生三科都是实验科学,立足实验探究方法的结合,抓好实验教学。

“科学起源于实验”。实验是科学实践的一部分,也是检验科学真理的唯一标准。揭示事物存在、变化及创造的规律,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及方法论,使学生“一通百通”,终身受益。

①开足教材全部实验,强化实验技能训练。应创造条件,克服困难,为学生提供更多的仪器使用和实验操作技能练习机会。只有通过多次反复的严格训练,才能形成良好的实验技能。

②将教材中验证性实验变为探索性实验,强化实验思维的力度。

探索性的实验要求学生根据问题确定实验的目的,根据实验目的进行实验的设计,恰当地选择仪器和器材,合理的设计实验步骤和正确的动手操作;在实验中进行正确的观察和记录;实验后对现象和结果进行分析、综合,作出明确的解释、结论或评价。

③加强实验习题教学,培养学生实验思维的发散性和创新能力。

篇8

2.较好的语言表达能力。

中学体育教师的表达能力是由语言与肢体共同构成的,它是中学体育教师的课堂教学能力中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新课标的改革要求与教育宗旨,体育与健康课程应该提倡快乐体育与终身体育的理念,要在传授运动技能的基础上,帮助学生树立起终身体育观,培养他们的自主运动意识与能力。从本质上来讲,这就是一种教育理念的传承,而语言又是理念的载体。因此,中学体育教师应该要能够具备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把新课改的新教育理念正确的体现出来,并使用学生易懂的语言诠释出来,这样才有利于提高学生对于中学体育课堂的学习主动性与积极性。事实上,中学体育课堂并不是人们想象的主要是实践方面的锻炼课程,它也需要理论方面的讲解。那么,中学体育教师就应该具备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强化自身的语言文化修养,把体育的教学内容更好地传授给学生,让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并把握动作的要领与注意事项等。因此,我们说中学体育教师应该具有一定的语言表达技巧,即语言具有针对性、科学性、趣味性、启发性、准确性以及强化性等,这样才有利于提高中学体育课堂的教学效果。

3.较高的教育创新能力。

中学体育教师还应该具备一定的创新能力,实际上,这也是新课标对于体育教师课堂教学能力提出的一项全新要求,是时展与社会发展的内在需要。我们甚至可以说,创新能力是当前推动中学体育教学不断向前发展的灵魂所在。这就要求中学体育教师改变过去那种沉闷呆板的教学方式,使用较为新颖的教学方法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把新观念通过新课堂更好地展现出来。因此,中学体育教师就应该在对场地和器械功能的开发与利用方面进行一定的创新,要能够使得中学体育课堂能够最大限度地利用好体育器械和运动场地。这件工作看似简单,实际上凝聚了中学体育教师的聪明才智。此外,中学体育教师还应该能够把枯燥乏味的体育课变得更为生动有趣,激发出学生参与到成功体育与快乐体育中去的乐趣。中学体育教师还应该运用一些自制器材来丰富体育课的教学内容与教学内涵,活跃课堂氛围,加强引导,树立学生良好的创新意识,充分挖掘教材,给予学生更多的想象和创造空间,从而创新教学方法,创新课堂组织形式,运用启发式教学方式来让师生一起分析解决问题,对于学生的创新精神,教师应多以鼓励作为回报来树立学生的自信心,正确处理好创新精神与德育的关系,处理好教学与心理健康的关系,从而让中学体育课堂在体育教师的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引导下,获得新生的力量与源泉。

篇9

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研究性学习的核心在于启迪学生运用自己的心智,发现和探索问题,从而促进学生问题意识的养成。所谓问题意识,是指学生在学习中对所学内容的一种深入思考的意识。长期以来,学生对历史课兴趣索然,历史思维能力低下,一个十分重要的原因,就是受传统的课堂模式影响,教师向学生提问多,学生向教师提问少,学生提问能力差,几乎无问题可问。因此,致力于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是新课程改革必须要研究和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随着国内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化,在“任何创新都源于问题”的教育理念支配下,让问题走进学校,走进课堂,即对学生问题意识培养的高度肯定和重视,已成为广大中学教师的共识。

那么,在历史教学中,我们应该如何去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呢?

一、营造宽松民主的环境,使学生敢问

学生之所以不敢或不会向教师提问,在相当程度上是因为缺少让学生提问的环境。长期以来,教师习惯于采用填压式的教学方法,把自己要讲的知识灌输给学生,不顾学生的个性特征,忽视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而学生也习惯了充当接纳知识的容器,以教师的讲解为真知灼见,不敢越雷池半步,久而久之,大部分学生能学不能问,会学不会问,或只学不问。

要让学生敢问,首先,要建立融洽、和谐的师生关系。教师要抛开所谓的“师道尊严”,放下架子,把微笑带进课堂,用真诚的微笑、和蔼的教态、饱满的精神、良好的情绪去消除学生畏惧的心理障碍,鼓励学生大胆质疑、提问,鼓动学生求新求异。其次,教师要正确评价学生的提问,即使他们的提问幼稚可笑,甚至是荒诞的,也要保护他们的这种热情,并加以表扬。教师要经常用一些鼓励的语言,如“不管对与错,有胆量提问就是好样的”、“我最喜欢那些敢于大胆提问的同学”等等,日久天长,自会形成争先恐后发问的热闹氛围。第三,教师要提供给学生质疑问难的时间和空间。教师“满堂灌”自然不好,而“满堂问”也未必可取。在学生有了“问”的机会后,教师才有可能去逐步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因此,教师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给学生留足提问的时间和空间。

二、依托文本,合理引导,让学生会问

事实上,学生不问问题并不是说他们就没有问题可问,而是不会发问,因此教师要通过启发诱导,培养学生寻疑意识和质疑能力。首先,应该让学生在充分感知教材的基础上,在教师的指导下,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教材各个方面进行提问:①从教材章节中的历史概念、章节与章节间、段落与段落间关系等方面诱导学生广泛地提出问题;②启发学生进行横向、纵向联想,有意识地对中外历史事件进行比较,提出问题;③鼓励学生就教材中的历史结论、历史观点大胆质疑,提出问题。诱导学生反复深入思考,不仅从常规的环节中生疑,而且由提出单个问题逐渐过渡到提出系列性问题,逐渐提高提出问题的能力。其次,要引导学生提高提问的质量,学生的提问要少而精。提问是提高教学质量的一种手段,而不是最终目的。手段应用适当才能达到理想的效果。如果学生提的都是简单、重复、不着边际的低层次的问题,不但不能达到教学和训练的目的,反而降低了教学效果。

三、活化教学方法,通过导读交流,让学生互问

通过鼓励提问,引导学生提问,激发和培养问题意识,使学生养成提问的习惯,在思维中提问,在提问中思维。实践中教师可以运用多种方式给学生创造提出问题的机会并从学生中收集问题,比如课前的个人笔问、开课内的个人口问。小组讨论的笔问、同桌间的互问和向全班推荐的问题等等,在此基础上鼓励学生根据一定需要,灵活多变地组合相关因素,独立提出新的设想,问题的答案可能不是单一的,而是多样的,甚至是开放的。例如,在讲授“英国资本主义制度确立”一节时,我首先交待导读提纲,然后让学生阅读教材,以“笔问”形式提出各自的问题,汇总分类后发现有一位学生提出富于创新的问题:“尼德兰革命是世界上最早的资产阶级革命,也代表了人类历史发展的趋向,但为什么它不是世界近代史的开端,而却以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为开端呢?”于是,我把它推荐给全班学生,引导他们进行小组讨论。

篇10

高中历史教师习惯采取的是灌输的授课方法,这种方法不利于学生主体意识的培养,学生很难在这种教学中形成自己独立的观点而仅停留在理解和领会历史知识的水平上,不符合新课改的要求。还有一些高中教师观念存在问题,不敢放手让学生解决问题,这种保姆式的教学方式不利于学生自己总结历史规律,不利于学生质疑思维的培养。

2.学生的惰性与无奈

在传统的高中历史课堂上,学生主动性很差,很多学生都形成了一种唯书唯师的心态,而且,由于中国的教育体制,学生听从高考指挥棒的调遣,难以主动安排学习进程,在应试教育的体制下,紧张的学习让学生误认为学习历史就是背历史,认为学习历史的捷径就是背答案,即使提问讨论半天也无法解决,结果还是要听教师的,这样的教学方式很难形成问题意识。

二、高中历史教学中学生问题意识培养的对策

1.转变传统观念,使之想问

高中历史教学过程中教师观念的转变非常重要,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多给学生一些主动寻找问题、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在合作和讨论中培养自身的问题意识,历史教师在转变自身观念的同时也要注重对学生的引导,一方面,从思想观念上让学生克服惰性,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消除学生过度依赖别人帮助的心理;另一方面,使学生破除对创新的神秘感,让学生明白创新要从质疑开始,但是首先需要有问题意识。

2.强化基础学习,使之能问

问题是知识结构自身矛盾运动的基础,问题意识贫乏就会难以把握事物的本质,一个人知识越丰富,才越有可能对新知识产生好奇。强化基础知识学习是让学生培养问题意识的基础,同时在质疑的环境下要重视学生知识水平的提高,二者相互促进,方能提升学生学习高中历史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