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4-14 17:11:53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市级职称论文,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2013年我校共有202名在职高级职称教师参加体检,年龄31~60岁,其中男104名,女98名。按年龄分为3组,Ⅰ组62名(31~40岁);Ⅱ组108名(41~50岁);Ⅲ组32名(51~60岁)。
1.2体检项目
202名在职高级职称教师体检项目包括内科,外科,耳鼻喉科,妇科,心电图,胸正位片,肝、肾功能,血脂,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及肿瘤标志物测定;B超检查包括肝、胆、脾、肾,男性加做前列腺、膀胱,女性加做子宫、附件及乳腺检查。
1.3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对所获得的资料进行处理。
2结果
2.1疾病检出情况
本次体检检出疾病或指标异常60余种,发现异常者197人,总检出率97.5%。其中检出疾病或指标异常的男性101人,占男性人数97.1%;女性为96人,占女性人数98.0%。检出率居前12位的疾病。男性高脂血症、脂肪肝、高血压检出率均显著高于女性(P<0.01),差异有显著性。从疾病或指标异常的顺位看,男性疾病检出前6位的依次为高脂血症、脂肪肝、高血压、心电图异常、肾功能异常和前列腺增生。女性疾病检出前6位的依次为乳腺小叶增生、子宫肌瘤、高脂血症、心电图异常、脂肪肝和糖尿病。
2.2不同年龄段6种常见疾病检出率比较
对不同年龄段常见疾病检出率进行总体方差分析,除心电图异常无统计学差异外(P>0.05),其余5种疾病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在对有差异的5种疾病进行两两方差分析发现,高脂血症、脂肪肝、高血压在不同组中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01),表明这3种疾病检出率随着年龄的增长而有增加的趋势。肝囊肿检出率中,Ⅰ组与Ⅱ、Ⅲ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糖尿病检出率中,Ⅲ组与Ⅰ、Ⅱ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表明糖尿病也有随年龄的增长而增加的趋势。
3讨论
本研究结果显示,2013年我校202名在职高级职称教师健康状况令人担忧,疾病或指标异常的人数占总体检人数的97.5%。高脂血症、脂肪肝和高血压在体检者中检出率均较高,男性高脂血症占51.9%,脂肪肝占48.1%,高血压占28.8%;女性高脂血症占21.4%,脂肪肝占16.3%,高血压占10.2%。高于王莉英的报道。这主要是由于这一人群肩负着学校教学、科研、管理的重任,精神压力大,缺乏充分的体育锻炼、膳食结构不合理所致,而男教师往往更多地参加社会活动,应酬多,而且饮酒、吸烟,因此男性检出率显著高于女性。高血压、高脂血症是心脑血管病最主要的危险因素。高血压的主要并发症脑卒中、冠心病已成为我国居民死亡原因的首位,占总死亡构成原因的40%以上,应引起足够的重视。女性乳腺小叶增生检出率56.1%,居女性检出疾病的首位,与张彩芬等报道相近。乳腺小叶增生可能与女性体内雌激素异常、饮食结构不合理、工作压力大、精神紧张导致内分泌失调以及生活方式等有关。有报道认为,乳腺增生症者患癌几率为一般妇女的2~4倍,癌变率5%,应引起注意。要通过自我检查和定期妇科病普查,做到乳腺癌的早诊断早治疗。除了肝囊肿在31~40岁年龄组未检出外,6种常见疾病在各个年龄组均有检出,且随着年龄的增长检出率也随之增加,可能原因为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体各系统及脏器的生理功能逐渐减退,同时高校教师又处于特殊的脑力工作环境,保健意识薄弱。从此次体检结果可见,我校高级职称教师的健康状况令人担忧。现就体检结果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1)通过健康讲座、义诊、健康知识问卷、健康处方、咨询等多种形式对教师进行健康知识和相关技能的普及,以提高健康素养。
(2)倡导健康的生活方式和行为,积极体育锻炼,控制体重,戒烟限酒,保持充分睡眠,保持身心愉悦。
(3)建立合理膳食结构,低盐、低糖、低脂、高纤维饮食。
Abstract:Hardlandscapeisanimportantpartofthecitylandscapes,whichattractmoreandmoreattention.Thepapersumsupthedefinitionofthehardlandscapes,thenclassifiesthehardlandscapes,anddiscussesthenewnotioninmodernhardlandscapedesign.
Keyword:landscape;hardlandscape;theuseandclassification;design;newmethod
硬质景观设计是现代景观设计中的重要部分,也是构成城市形象的决定性因素之一[1]。作为现代、后现代设计中的重要元素,硬质景观在改变设计品位和景观环境质量的同时,还体现了现代科技对景观作品的驾驭能力。本文总结了硬质景观的定义,提出新的分类,并初步归纳了硬质景观设计在不断进步的发展历程中的新思路,力求启迪设计者将硬质景观设计不断推陈出新。
1、相关概念
1.1景观
景观概念的发展经历了从美学概念到地理学概念再到生态学概念三个阶段。16世纪末,“景观”主要被用作绘画艺术,泛指陆地上的自然景色[2]。后来,“景观设计”一词是吉尔伯特·密森(GilbertMeason)最早使用。1899年,美国景观设计师协会(ASLA)成立,标志着现代意义的景观设计正式产生。第三阶段的景观是生态学概念的景观——由一组以类似方式重复出现的,相互作用的生态系统所组成的异质性陆地区域。
总之,地理学界和生态学界所论及的“景观”总的来说还是属于一种自然科学的范畴,而景观设计学则是一门自然与人文相交叉的学科。它应该是同时具备景观形态研究、景观生态研究和景观的人性化研究三个层次[3]。
1.2硬质景观
硬质景观(HardLandscape)是英国人M.盖奇(MichaelGage)和M.凡登堡(MaritzVandenberg)在其著作《城市硬质景观设计》中创造并首次提出的,意指相对于植物的软质景观而言。即城市景观分成以植物、水体等为主的软质景观和以人工材料处理的道路铺装、小品设施等为主的硬质景观两部分[4]。本文结合王春沐对居住区硬质景观的定义[5],认为城市硬质景观即城市中以游憩、使用、观赏为主要功能的场所内,以道路环境、活动场所、景观设施等为主的景观。广义上说,除了城市绿化、水体和建筑物以外的有形物,都可认为是硬质景观。其内容包括步行环境(含地面铺装、踏步、坡道、挡土墙、围栏、栏杆、墙及屏障)、景观设施(含照明、座椅、垃圾箱、雕塑小品、电话亭、信息标志、护柱、种植容器、自行车停车场)、活动场所(游乐场、休闲广场、运动场)、车辆环境四大部分。
2、硬质景观的分类
硬质景观分类有很多种,如根据美学原则可分为点、线、面三种类型的硬质景观[6];根据设计要素又可分为步行环境、车辆环境、街道小品三类[7]。还有根据硬质景观使用用途分为类形成的道路、驳岸、铺地、小品四类[8]。本文主要从硬质景观的景观功能出发,将其分为实用型、装饰型和综合功能型景观三大类,再在此基础上划分。
2.1实用型硬质景观
实用型硬质景观包括道路环境、活动场所和设施小品三类。其中,道路环境又由步行环境和车辆环境组成,主要包括人行道、游路、车行道、停车场等;活动场所包括游乐场、运动场、休闲广场等;设施小品即照明灯具、休息座椅、亭子、公共停靠站、垃圾箱、电话亭、洗手池等。这类景观是以应用功能为主而设计的,突出体现了硬质景观使用功能强大、经久耐用等特点。
2.2装饰型硬质景观
装饰型硬质景观以街道小品为主,又分为雕塑小品和园艺小品两类。现代雕塑作品种类、材质、题材都十分广泛,已经逐渐成为景观设计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园艺小品即园林绿化中的假山置石、景墙、花架、花盆等。这类景观是以装饰需要为主而设置的,都具有美化环境、赏心悦目的特点,体现了硬质景观的美化功能。
2.3综合功能硬质景观
一些硬质景观同时具有实用性和装饰性的特点。如设施小品中的灯具、洗手池、坐凳、亭子等,既具有使用功能,也具有美化装饰作用;装饰小品中的假山、花架、喷泉等,既是观赏美景的对象,也是人们休憩游玩的好去处。这类具有综合功能硬质景观设计正是体现了形式与功能的协调统一,在现代景观设计中被广泛应用。
3现代硬质景观设计的新思路
20世纪70年代以后,随着后现代主义进入到艺术设计领域,也丰富了当代景观设计的语汇。现代科技手段的进步,造园材料的丰富及景观设计思潮的不断创新,使硬质景观材料和设计思潮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并向新的方向不断完善。许多在它们刚出现时让人不可思议的表现手法,现在已出现在景观作品中,而且收到了广大人民的欢迎。
3.1后现代主义符号学诠释新景观
“符号学”最初是研究语言学上的符号(Sign)或象征(Symbol)的学科,后被运用到心理学、哲学和艺术研究的领域,随后出现了建筑符号和城市空间的符号学。“景观作为符号”是后现代主义的景观观,后现代主义景观的符号类型又分为图像符号、指示符号、象征符号三种[9]。
现代硬质景观由于其材料丰富、可塑性强、功能多样等特点,能够充分体现和发扬后现代主义符号学景观的设计思潮。利用景观符号的“形”,使使用者体会到设计作品的“意”,进而传达现代设计的“神”,正所谓聚“形”、延“意”、传“神”,在审美和内涵两方面得到了超越。
后现代主义设计师也在不断探索对景观符号的应用。文丘里在富兰克林庭院的设计中,利用不锈钢骨架模拟原有建筑,创造出历史效果。查尔斯.摩尔设计的新奥尔良广场,以历史片断、夸张的细部及舞台剧似的场景,赋予场所“杂乱疯狂的景观”[10]。
.2材质色彩创造“软”的质感
色彩“在很大程度上汇聚成一种国家的文化的特征:色彩是一个丰富而又生动的主题,他是一种符号,一种形式,一种象征,也是一种文化。”在很多发达国家,对城市整体景观、街道和社区的色彩都进行规划。城市的标志色彩又由总体色彩(主要由建筑构成)和近人尺度的城市硬质景观色彩(主要由人行道及广场铺装、各种标示广告牌及城市设施的用色)构成。虽然硬质景观大多材质坚硬,在心理上给人坚定、理性、现代的感觉,难以有亲近感。但多种人工原料色彩的可控制性,使硬质景观比植物,水体等软质景观具有更丰富的颜色选择,通过色彩的调和,形成与软质景观一样有亲和力的空间。
在景观设计中运用色彩的代表人物如玛莎.施瓦茨。她设计的“面包圈花园”(BagelGarden),将面包作为园林造景的一部分,以面包圈的黄色和沙砾的紫色作对比,创造了一种家庭氛围。再如,明尼阿波利斯市联邦法院前广场,鲜明的色彩形成了“引人注目的、可识别的景观设计”。
3.3注重景观形式与社会生态的统一
景观设计是为公众服务的,其目的是改善人居环境。现代硬质景观设计不同与传统设计的方面,就在于它还考虑诸多不能由视觉显现的设计因素,如人的生理、心理因素、社会因素、文化因素、环境因素、生态建设等。因此说现代硬质景观设计是形式与社会、生态的统一,是社会、自然、艺术的综合体。
我国中山岐江公园及彼得.拉茨设计的杜伊斯堡风景公园,都是将硬质景观与社会、生态的设计相结合的范例。两个设计都是使废旧物在利用中都获得了新生,保留了工厂基址生态的和视觉的特点,也保留了真实而弥足珍贵的城市记忆。
4、结论
硬质景观是城市景观设计重要组成部分,由于其造型丰富,材料繁多,而又充分显现了现代的科技手段,越来越受设计者的青睐,使用者对硬质景观的需求和要求也在日益提高。硬质景观的设计和发展成为现代景观设计的关键环节,而硬质景观的社会、文化、功能等各方面的效果,正是可以调控人与自然关系的砝码之一,甚至成为设计作品成功与否的决定性因素。只有认真探讨硬质景观设计的发展方向,理解硬质景观设计的新思路,才能在设计中尽善尽美。
参考文献:
[1]廖艳红.试论城市硬质景观的设计与建设[J].中外建筑,1999,(2):5.
[2]俞孔坚.景观文化生态与感知[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8.
[3]杨锡荣.现代景观设计的方法论初探[D].南宁:广西大学.2004.2.
[4]M.盖奇(MichaelGage),M.凡登堡(MaritzVandenberg)城市硬质景观设计[M].张仲一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5.3.
[5]王春沐.居住区开发空间中硬质景观的规划与设计[J].北京园林,2005,21(2):7.
[6]陈开森.浅析园林绿地硬质景观设计[J].闽西职业大学学报,2005,9(3):125-126.
对2007年的考试试题做认真地分析和回顾;第二,对明年的考试进行科学地预测和展望。在此,本人愿和大家一同来完成这两项工作,以供借鉴。
一、2007年《中级会计实务》试题分析
2007年的中级会计师考试是新会计准则施行以来的第一次考试。纵观本次试题,大概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充分体现出知识更新的要求
由于新会计准则刚刚,考题必然体现出知识更新的要求。所以。试题内容。新”的特征十分明显。即试题充分反映出新会计准则中的新内容。
在2007年职称考试指定的教材中,新增加的内容主要集中在投资性房地产、金融资产、资产减值、所得税、长期股权投资等章节当中,这几章分值高达45分;而分散在其他章节体现出新内容考核的比如弃置费用、职工薪酬、商业实质判断、每股收益、亏损合同等占13分;两项合计大约为58分。本人在以前的辅导体会中,多次提到过。新”就是“重中之重”的观点。这是复习考试过程中必须牢记的。按照这样的思路推测。2007年还没有来得及考核的新内容,一定是明年考核的重点。
(二)试题覆盖面广
在2007年职称考试《中级会计实务》指定的教材共20章。而从第一章总论到第二十章行政事业单位会计,每章都有分值分布。尤其是第二十章行政事业单位会计。2007年分值为4分。大概是历年最高的。
这也就提醒大家:忽略哪一章都是不行的。复习一定要全面。
(三)传统重点章节。雷打不动
不论内容如何变化。那些传统重点章节始终都是重点。比如长期投资、合并会计报表等章节就是如此。2007年综合题的第2题(18分)就出在此处。复习考试。全面系统是必要的,但是。如果抓不住重点。。地毯式”推进,是不会取得好成绩的。
(四)注重应用能力的考核
2007年试题中。虽然客观题占45分。但是,在单项选择题15个当中,有11个是需要通过计算才能确定答案的,占74%。再加上主管题55分,实际上应用计算题的分值达到了66分。可见。应用能力的考核将是今后会计考试的必然发展方向。
(五)综合性强
综合性、复杂性是本次试题的另一明显特征。也是考试向难度迈进的标志。计算题原来一般只是局限在某一章范围内考核,而现在往往要涉及多章内容同时应用。
比如计算题的第2题,涉及坏账准备、预计负债、金融资产、产品跌价准备、所得税等内容。而综合题的综合性就更不必多说了。
综合题是最能考核考生水平的试题,当然。也是难度最大、最容易丢分的试题。所以。
考生不能孤立地学习每一章,而是要把知识串联起来。形成一个整体概念。
二、2008年《中级会计实务》试题趋势预测
由于2007年考试指定的教材已经是按最新会计准则编制的。所以,2008年的教材内容基本保持不变。这样,就可以对教材内容进行总体把握和分析。较为科学地预测出2008年的命题走势。
这里强调的重点内容总体没变。在这些重点内容中。2007年已经考过的内容。在2008年整体出现的概率不大,有的知识点可能还会零星出现。但是,已经构成重点内容而在2007年还没有来得及考核或考核不充分的内容。则一定是2008年考核的重点。本人认为。以下内容值得关注(内容重要程度与排序先后无关)。
(一)投资性房地产的确认和计量
首先,要明确投资性房地产的内涵,自用的以及作为存货的房地产不属于概念规范的内容。其次,投资性房地产的初始确认和计量,主要把握对于符合定义的投资性房地产应当采用成本进行初始计量这一知识点就可以了。第三。投资性房地产后续计量。要明确可以采用成本模式和公允价值模式两种计量方法;采用成本模式下。要计提折旧或摊销。并且。要计提减值准备;采用公允价值模式。不计提折旧或摊销,也不计提减值准备,而是根据公允价值的变动情况,适时调整账面价值,并将其差额计入当期损益。这也是两种模式的主要区别。准则规定。。投资性房地产的后续计量具有成本和公允价值模式。通常应当采用成本模式脊梁,满足特定条件时可以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脊梁。但是。同一企业只能采用一种模式对所有投资性房地产进行后续计量,不得同时采用两种计量模式”。本人对这一规定表示疑义:当投资性房地产已经满足特定条件并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进行了计量。而以后又增加的新的投资性房地产。又不具备特定条件时将如何计量?这种情况只能采用成本模式计量,而准则又不允许两种模式同时存在。不知道此问题如何解决?第四,投资性房地产的转换和处置。转换时一定要分清是哪种核算模式下的转换。处置核算最重要一点是应用的科目:
“其他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成本”,而不是我们习惯使用的科目即营业外收支。
(二)金融资产
本项内容从本质上说是原来的旧内容。但是,新准则却赋予了新的分类方式和新的核算形式,提出了新的核算要求。这是本项内容的总体特征。首先。要明确四类金融资产的分类。这种分类既具有客观性,更带有主观色彩。因此,这种分类没有一定定律。考试中要特别注意题中的条件说明,看清楚题中涉及的金融资产划分为哪一类。
其次,要明确各类金融资产的核算方法。各类资产核算方法差别很大。一定不能混淆。
第三。取得金融资产过程中发生的交易费用。有的计入当期损益。有的计入成本。第四。在这四类金融资产中。要重点掌握第一类和第四类。第五。金融资产减值。明确哪类金融资产不计提减值准备,哪些计提减值准备;计提减值准备的金融资产。哪些可以转回。哪些不得通过损益转回。哪些干脆不能转回。
(三)长期股权投资
这部分内容是永恒的重点,只要是会计考试。该内容就一定是主角。尽管2007年已经考过了很多内容。但是,仍有出题的可能。不能掉以轻心。长期股权投资的核算。首先。
可以分成四块:1。对子公司的投资。采用成本法核算;2对合营单位投资。采用权益法核算;3。对联营单位投资。采用权益法核算;4。其他投资。根据金融资产准则核算。其次。分别掌握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形成的长期股权投资和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形成的长期股权投资。熟悉各自的核算方法和程序。第三、要把长期股权投资与企业合并及合并会计报表结合起来一同学习。
(四)职工薪酬的计算
新准则中。对职工薪酬赋予了很多新内容。其中。非货币性职工薪酬、辞退福利、以现金结算的股份支付等内容很重要。并且,也有一定难度。很容易出错。
(五)企业发行可转换债券
新准则规定。可转换发行时。要对其包含的负债成份和权益成份进行分拆。将负债成份确认为应付债券,将权益成份确认为资本公积。另外。还涉及到转换时的处理。本知识点由于难度大、所涉及的金额位数多、数字计算不能取整等因素的存在,因此,本题十分容易丢分。
(六)购买固定资产
无形资产等延期付款而采用现值入账。本知识点尽管不是很难。但是,计算比较繁琐,尤其是未确认融资费用分摊很容易出错。仍然需要十分谨慎。
(七)固定资产弃置费用
虽然2007年已经考过,但只是一个判断题。因此。仍然有进一步考核的空间和可能。弃置费用实际上分解为两部分:一部分以现值的形式及如固定资产成本。以计提折旧的方式实现补偿;另一部分是以计入固定资产成本的弃置费用的现值部分为基数,按照相应的利率。采用分期计提利息的方式实现补偿。
[日期:2010-02-04] 来源:职称 作
者:
职称 zhichenglw.com 整理
教育论文.经济.管理.医学.计算机.建筑.施工技术论文,工程技术,社科类,企业管理,经济管理论文,农业论文,金融论文)核心期刊,国家级期刊,省级期刊,大学学报征稿,教师职称,医生职称,护理职称,经济职称,经济师职称,计算机工程职称,政工职称,会计职称论文写作指导,职称论文写作发表服务快速发表!
电子邮件:zhichenglw@vip.163.com
联系QQ:714068774
咨询热线:021-50933851
昨天上午,我收到瑞安市教育局发来的短信,通知我于今天下午到温州二十一中参加申报中学高级教师职称论文答辩。我正想做准备呢。我提交答辩的论文是我的教育硕士学位论文的简缩版。教育硕士学位论文答辩肯定比这次论文答辩要正式得多,而且向我提问的是四位大学教授和一位中学特级教师,那次我都顺利通过了。虽然我要对自己充满信心,但是我的心里还是没底,尽管我对论文的内容已经相当熟悉,我还是把论文从头到尾认认真真、仔仔细细地看了N遍。为了给向我提问的评委留下良好的印象,我把必答的五百多字的论文摘要背了下来。不过,还好,看了两遍,基本上就记住了。万事俱备,只欠东风,可是心里就是没底。
今天下午13点30分,我和萍搭载安的轿车去温州。今天的车开得不是很顺,本来预计40多分钟就可以到达目的地的,可是一个小时过去了,我们还在路上。14点46分,离目的地还有几分钟车程时,坚给萍打来电话,已经轮到萍了。通知上说,不按时到者按自动放弃论处。这个紧急电话顿时使车内的空气变得紧张起来,尤其是萍特别紧张。仔细一想,不对啊,通知上说,论文答辩时间不超过15分钟。我和萍是同组,她是13号,我是14号。按每人答辩用时10分钟来算,论文答辩从13点30分开始,轮到萍应该是15点30分左右。我安慰萍,也自我安慰,如果取消我们的资格,我们就投诉,我们绝对是有道理的。屋漏偏逢连天雨,紧急电话来的时候,汽车不幸遇上了红灯。红灯一过,向左拐100多米处就是温州二十一中。我和萍不等安把车停好,就先跑着进二十一中了。刚进校门,我们迎头碰上同事进、财等几个,他们已经答辩结束要“打道回府”了。他们一句“你们怎么才来?”更加剧了我们心中的不安和紧张。跑不了几步,我们又碰上我们的大学同学芳,她好像也知道已经轮到萍了,赶紧给我们指路。我们小跑着跑进阶梯教室,萍小心翼翼地连声向接待我们报到的老师陪不是,签了名,领到了一张写有序号的纸。我们连忙拿着号码纸,又是一路小跑,碰到同事鑫,他好像也知道轮到萍了,急忙给我们指路。我们狂奔到五楼,却发现我们A组才轮到8号。Oh,my god!吓死我们了!走廊上已经聚集着十几个人,都等待着轮到自己。虽然今天没有太阳,但也没有风,走廊上的气氛让我感到有点燥热。我在答辩的教室外观察了一下,参加A组答辩的有三位评委,一男两女,我只认出男的是温州市政治教研员林老师,两位女评委我从来没有见过。
今天的天气够闷热的,我不想在五楼呆着,于是下去走走,散散心。下去走了一圈,害怕错过了,又跑到五楼看看是不是快要轮到自己了。这样反复了几次,最终确定下来,答辩一般需要15分钟,评委
在每人答辩结束后还要做一些记录,中间还要休息一下。于是我放心地到操场上溜达。在操场上,我很无聊,于是决定背一背论文摘要。刚背了不久,我突然发现脑子一片空白,看来我是比较紧张的,虽然手和腿还没发抖。幸好我还没上场。我就在跑道上踱来踱去,反反复复地背了N次。OK!这时,萍打来电话说,快要轮到她了。我到洗手间放松了一下,镇定自若地向五楼走去。
我到五楼后不久,萍就进答辩室了。这时我的心态已经调整得差不多了,一点儿也不紧张,也没有了先前的焦躁不安。在等待萍出来的时间,感觉一下子就过去了。萍出来后,她跟我说:“刚才评委问了我一个问题:你这篇论文对同行要有什么借鉴意义?这个问题问得很意外!”
课程的教学应从职业岗位的需要出发,确定能力目标,突出教学的实践性、开放性和职业性,强化技能训练,以培养学生岗位能力为主线,设计教学内容、方法和过程,并据此评价教学效果。
(2)课程设计要以岗位工作任务为引领,明确教学目标与要求。
以岗位工作任务和工作过程为载体设计任务模块,确立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引入行业要求和职业资格标准,通过各种“做学一体”的课堂教学活动设计,将具体工作过程所涉及的技能组合成工作任务模块,由简至繁,由浅至深,将教与学完成在工作过程系统化之中。
(3)课程设计要以就业为导向,以职业生涯发展为目标。
高职教育的课程设计应以满足行业要求为宗旨,通过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等方式,培养社会需要的技能型人才。就业导向的职业能力系统化是体现高职教育特色的课程体系,应在需求分析的基础上进行课程开发,决定教学方式。
2课程设计的思路
《值机实务》课程以值机岗位职业能力培养为核心,以值机服务实际工作过程为主线,在分析值机工作岗位典型工作任务和职业能力的基础上,确定学习领域的目标及内容。遵循认知学习规律对学习领域进行具体化,根据实际工作情境由简到繁、由易到难、由一般到特殊分别设计四个学习情境:乘机手续的办理、行李运输、特殊旅客服务、不正常情况的处理。每一个学习情境都以一个真实完整的工作任务为驱动,并依照值机服务实际工作流程,采用“课堂教学+仿真实训+岗位见习+顶岗实习”四种形式组织和实施教学,使学生学以致用,获得知识的过程与真实的岗位实践相对应。实现做中学、学中做的教学做统一,让学生真正感到学习的意义,充分体现了高职教育职业性、实践性和开放性的特点和要求。
3课程的设计与实施
(1)课程教学目标设计。
根据航空服务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能掌握值机服务的各类业务规定和工作流程,明确值机服务人员岗位职责和应该达到的服务质量;掌握娴熟的实际操作技能,正确地提供值机服务。了解航空服务业行为规范,养成良好的职业道德,树立航空服务的安全意识和服务意识,培养诚实守信、善于沟通、富有爱心等品质。
(2)课程内容设计。
按照课程的教学目标,同时结合民航客运员等职业资格证书对知识和技能的要求进行课程内容体系的框架设计。本课程依据民航值机工作岗位的典型工作任务创设学习情境,安排学习单元。
(3)课程教学模式设计。
高职教育的特点要求课堂教学过程突显实践性、开放性和职业性。因此,在教学模式的设计上,课程实行“校企合作、两堂交替”的教学模式。校企合作指校企双方共同参与建设课程,深入课程教学的各个环节,引入行业企业的标准,把握企业对人才的需求;两堂交替是指实现校内“课堂”和企业“店堂”的双向融通,通过“两堂交替”将知名航空企业专家请进学院在课堂开设讲座或进行授课工作,还将部分实训课程授课地点拓展到航空企业。通过校内课堂学习,仿真实训基地练习,岗位见习强化,再到校外实训基地顶岗实习这样一个循序渐进的实践过程,强化了学生的职业技能。真正实现做中学、学中做的教学做统一。
(4)课程教学的评价。
为适应民航服务市场发展的需要,提高学生岗位技能的实际操作能力,本课程教学效果评价采取过程与结果并重、教师评价与学生自评、互评相结合的方式,重点评价与考核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评价分三部分组成:过程考核占40%,实操考核占40%,理论考核占20%。其中过程考核评价中校内教师和行业专家评价占60%,学生互评、自评各占20%。
一、知识服务
1.知识服务的特点
所谓知识服务是指从各种显性和隐性信息资源中,针对人们的需要,将知识提炼出来的过程。知识服务是建立在文献信息机构的服务功能和专门知识基础上的一种价值取向,这种价值定位体现的是“知识”的价值和“服务”的价值。基于这一取向,“知识服务”工作不再是以规范化的信息资源收藏和组织为标志,而是以灵活的服务模式,充分利用和调动知识工作者的智慧,对特定问题进行的分析、诊断、解决为标志。对比传统的以“资源”为中心的价值取向下的信息服务工作,知识服务工作的最突出特点,是以用户需求满足程度为主要标准,发展灵活的、深入的、个性化的知识型服务。
2.知识服务的有关问题
知识服务理论与实践构造于知识管理之上,必须与社会经济发展形态深度融合、与社会经济发展手段交叉渗透,必须建立资源虚拟化、运作网络化和需求多元化的服务基础,必须形成特定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相结合,劳动效率、时间效率和资源效益相结合的评价机制。
(1)面向社会的发展思路
知识服务主导机制下,确立“资源外化”和“服务外化”的面向社会的外向型发展思路是非常必要的,即以社会知识需求和社会化信息资源为基点,以社会知识用户和社会信息市场为阵地,以知识管理和服务效益为准则,形成以服务功能为主导的市场化、非结构化的现代信息服务机构发展机制。
(2)面向时代的技术基础
现代信息技术对知识服务的思想观念、思维方式和运作方式产生着重大而深远的影响,打造面向时代的知识服务技术基础,必须具有及时把握信息技术新发展的敏感性、有效尝试信息技术新成果的探索性和公正评价信息技术新应用的客观性。
(3)面向未来的服务设计
知识服务设计,就是现代信息机构根据服务环境的新特点,着眼于知识服务的新需求,在有效的信息资源建设基础上,为提供“优、快、精、准”的知识服务而进行的服务系统和服务项目的规划。因此,现代信息机构的服务设计必然是面向未来的服务设计,具有明确的向未来学习特质。
二、公共知识服务体系
1、产生的背景
近年来国内上海长三角、北京天津环渤海、广东省的广州深圳珠三角等省市已经或正努力构筑国际先进水平的各种公共服务平台,包括研发公共平台,人力资源平台,创业投资平台,信息服务平台,知识产权平台,产业公共技术服务平台,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等,还有科技部等部委国际先进水准的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和科技成果转化公共服务平台等,这些以信息化网络化和科技资源整合为主的服务平台为我国产业和企业的发展成功地提供了优质、开放的公共服务。但我国仍缺乏国际先进水平的跨领域专家团队为产业和企业提供的公共知识服务体系和知识共享激励机制。
2、公共知识服务体系的描述
对知识服务体系可以进行这样的表述:以各种网络(Internet、广播网,卫星网、有线、移动网等)为信息基础设施,建立在资源整合的标准体系和资源服务质量监控的基础上,通过服务中心提供内容服务,有规范的内部管理和外部监管机制,通过整合、集成、应用和服务等技术手段,提供符合用户需求的知识。知识服务体系的结构如图1:
图1知识服务体系的结构
为构建能整合各级各类信息资源,数千万计的在职和非在职社会人员公平的提供低成本教育和培训、高质量的数字化学习和知识服务平台,为构建国民知识服务体系提供基础技术支撑,在技术上重点攻克知识整合与集成、知识应用与服务支撑技术,进行知识服务示范典型应用,形成知识服务产业,为用户提供开放、及时、准确、便捷、主动、智能、无处不在、低成本的知识服务。
公共知识服务体系指系统集成和应用现有知识、技术、专利等资源,或整合国内外各种新知识及开发服务导向的技术相结合,创新经营和商业模式,重视跨领域、跨部门的协调和创新整合,以市场导向和价值驱动为基础,由国际化人才通过知识和技术增值服务及创意设计,产出消费者所使用的有竞争力和高附加值的服务或产品。
三、面向社会的公共知识服务应用案例
美国和欧盟等一些知识经济发达国家的各级政府部门通过委托非政府组织、专业协会和专家团队等为企业和公民提供许多公共知识服务和社会服务,各种公共知识服务的战略规划、具体计划和数十页至数百页的成果总结报告及最佳实践等都放在网站免费与公众共享,并通过电子邮件等手段通知相关的企业和人民,加速新知识的传播和创新成果的扩散。
中国台湾的公共知识服务体系以产业知识化和知识产业化及知识服务为重点。以工业界为例,2004年台湾工业局由政府出资42亿多台币(约10亿多元人民币),加上企业配套资金10亿多台币聘请了30多个研究机构、大学及各产业协会共2000多名跨领域专家为企业和人民提供130多项公共知识服务计划,计划的课题包括提高产业竞争力,协助企业研发及产业知识化,塑造产业持续发展优良环境,加强工业人力资源的培训,具体计划包括传统产业高值化、两兆双星、绿色产业、策略性产业、技术服务业等30多项计划,振兴传统产业发展20多项计划,创意设计发展计划,全民创新运动计划,全面提升产品品质计划,企业研发联盟推动计划,辅导产业安全卫生技术,工安环保管理,工业节水、提升用水效率辅导,提升工业区服务效率,产业策略规划及资讯建立,设立重点产业学院等等。
值得指出的是,台湾的研究报告和计划大量引用美国、欧盟和日本的最新成果和新知识,每项计划都有专门网站、国际水平的知识库和详细的年度成果总结报告,及大量的数十页至数百页由专家团队和企业写的国际先进水平的成功案例和经验分享及最佳实践等供台湾的企业和人民免费学习和下载,加速知识的传播、积累和创新的扩散。2004年台湾政府部门中小企业处、工业局、国贸局、商业司、技术处等用于辅导台湾中小企业创新研发和公共知识服务的科研经费共152.84亿元台币(约38亿元人民币)。
四、我国公共知识服务体系的建设
我国的公共服务平台建设的宝贵经验及发达国家和地区的知识服务成功的实践表明,知识服务和公共服务能大幅提升国家、产业和企业的创新力和竞争力,是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重要方法之一。我国许多领域的科技已进入或接近世界先进水平,但由于公共知识服务和知识共享机制落后严重制约了我国的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力,我们应高度重视这个重大问题。通过创新、服务和技术及制造的交叉融合和集成来创造价值是发达国家21世纪知识经济的最新实践和发展方向。我国目前的创新集成缺乏知识服务的优良机制,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完善公共知识服务体系的建设。
1.政府大力投资
我国应大力加强政府资助跨领域专家团队为企业和人民提供公共知识服务的各种计划和成果共享机制。我国特色的国家、产业、企业知识人才智力创新集成战略规划应重视企业和学术界及研究院所资源的结合和集成,政府和协会及企业紧密合作和互动对企业创新研发和人民创业开展知识人才智力创新集成战略规划和知识增值服务,掌握国际和国内市场及专利发展趋势,快速和准确地支持企业创新研发和经营管理决策,使研发成果和专利高速、高效地实现产业化、商品化和全球化,?通过知识和智慧资源集成及创新集成来创造高附加值产品和服务。
2.采取中央和地方合作的方式
在公路工程的施工过程中,应根据工程的具体情况进行机械设备的选择。工程的施工内容发生变化,其所需要的机械设备类型和数量也将随之改变,因此所确定的机械设备应满足施工生产的要求,如果施工机械设备使用不当将可能对工程的施工造成影响,同时机械效率也无法得到充分发挥,从而造成成本的浪费。在进行机械设备的选择时,不仅应满足经济原则,也应满足适用原则。机械设备选择完成之后,应做好工序、工种间机械施工的组织工作,从而最大限度发挥机械设备的使用性能。为了充分发挥机械设备的使用性能,不仅应提高机械设备的性能,同时还提高操作人员的操作技能,两方面同时兼顾。在机械设备的使用过程中,应制定严格的经济责任制,将责任落实到人。将施工成果与操作人员的工资分配挂钩在一起,奖惩分明,这样可以有效提高机械设备操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从而提高机械设备的使用效率。
1.2加强机械的平衡调度,提高机械利用率
在公路工程施工过程中,合理调拨能够把机械及设备使用费有效降低。要控制好调拨机械设备的数量,调拨数量过多会使机械设备使用率降低,但是如果调拨数量比较少,又会导致不能满足施工需求,从而延误施工进度。同时,对于机械设备的操作人员,应严格要求其操作技能,禁止操作人员在机械设备的操作过程中出现不规范和不熟练的问题,从而确保施工的顺利进行。所以,工程机械设备调拨的同时,也要满足施工生产需求,科学合理的进行机械设备的组织调拨,从而降低机械设备使用费,达到降低施工成本的目的。由于工程中所购置的大型机械一般都比较昂贵,定额台班使用费也比较高,所以为有效降低使用费,应严格做好大型机械的调度,提高机械设备使用率。
1.3做好机械设备的维修保养,提高机械的完好率
应加强机械设备平时的维修保养,确保机械设备处于正常使用状态,随时处于待命状态。施工中所使用的机械设备除了花钱购置的设备,大部分机械设备为项目外部租赁的机械设备,因此在进行机械设备租赁时,在所签订的合同中应对完好率有详细约定。必须有专门的工作人员专项负责工程项目设备的维修和保养,使机械设备一直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这样可以有效提高机械设备的完好率。
中图分类号:F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278(2015)02-041-01
在工程建设领域,拖欠工程款的问题是非常严肃的社会问题,会给企业单位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还制约了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会对社会的稳定造成影响。
一、提高对拖欠工程款问题严重性的认识
(一)工程款数额巨大
从业内诸多建筑单位的现状来看,拖欠工程款的情况大多具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数额巨大。小额的拖欠不太常见,在大规模工程中往往会出现拖欠工程款的现象。二、拖欠时间久。单位拖欠的工程款各单位的欠款通常会拖至一年或两年,部分甚至会长达八年或九年,以至于最后成为死账、坏账。三是政府单位拖欠比例高。通过对以往的工程拖欠款的构成进行分析,可以明显发现各级政府占的比例最高,占到六到七成,其次是开发商和业主。四是拖欠案例逐年上升。
(二)拖欠因素繁多,外部环境因素为主
由于建筑市场上施工队伍众多,多于建筑项目所需,因此很多业主就会要求施工方现行垫资开始施工;其次,国内的信用体系还不完善。我国的市场经济刚刚开始发展的时候,没能很好地坚守诚实信用原则,造成了后来市场上诚信和商业道德意识的缺乏,发展到现在滋生了工程款拖欠的问题。从建筑单位的内部环境来看,企业自身存在着管理漏洞,生产方式也存在着弊端。一是缺乏可行的自律手段。有的企业为了得到项目,恶性竞争,白行垫资用低价中标,这就给工程款的收回留下了隐患。二是企业人员对于风险的防范意识不强,存在“阴阳合同”,这就使得工程结算阶段容易出现问题。二是一旦出现业主拖欠款项的时候,施工方不懂得使用法律手段维权,害怕由于官司会得罪到业主或者是当地政府,对以后企业的发展造成影响。
(三)后果严重,危害巨大
拖欠工程款往往会造成不堪设想的结果。一是增加了施工企业的经营风险。单位若是积压了大量的工程款,会使得单位可用的资金出现紧张局而,只得通过银行借贷的方式来维持运转,增加了不必要的产值,却得到较低的效益,在这种恶性循环下,最终会拖垮企业。二是拖欠行为会造成一系列的拖欠“链”,扰乱市场秩序。现在市场上常见的拖欠链模式如下:在业主、建筑承包商与分包商、农民工二者之间形成拖欠链。由于施工单位被夹在拖欠链中间,进退两难,只有把风险转嫁给两头,或是转向原料和设备供应商,或是转向农民工。二是对农民工的利益造成损害。处在这个链条最低端的农民工是最为弱势的群体,但也正是这个位置,往往会导致出现影响社会安全的行为,影响社会稳定。
二、施工企业多管齐下,做好清欠
1.建立激励机制鼓励清欠。对于需要进行清欠的单位,应当制定自己的清欠奖罚制度,按照清欠工作的完成情况对单位或个人进行奖励和惩罚,根据清欠款项进行度量。2.依命群众参与清欠。进行清欠工作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财力,费时费力,单位拥有的专职人员有限,清欠计划的进行需要整个单位参与进来。若有必要可以从那些待岗、下岗职工和退休人员中招募清欠人员。3.对陈年老帐实行招标清欠。清欠工作中,最难解决的往往是陈年旧账,若是硬是让员工完成指标,通产无法达到目的。因此,可以让员工白行发挥,采取多种形式进行清欠。4.借助社会力量。善于利用社会上具有一定知名度的人或者拥有影响力的人参与到清欠工作中来,利用社会舆论和媒体力量向欠款单位试压,从而达到催回欠款的目的。5.领导干部牵头。对于部分难以解决的欠款,可以让公司领导参与清欠计划,既可以调动员工的积极性,也可以让拖欠单位引起重视。6.运用法律手段推动清欠。灵活运用法律手段保护单位的权益,通过诉讼,利用法庭判决强行执行清欠。若有可能还是尽量用非诉讼的方式解决。因为通过法院打官司的方式来解决问题,就算胜诉,执行阶段往往会遇到阻力。让律师向拖欠方进行试压,若对方对法律有一定的认识,那么将大大提高清欠工作的进行。7.保全债权跟踪清欠。部分无法讨回的款项,可以通过资产抵押和签订还款计划的方式解决,单位需要长期保持持续有效的债权,对债务方的资金动向实时掌握,跟踪清欠。
三、企业清欠,预防为主
(一)建立自己的信息库
在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建筑市场的招标投标活动应进行控制。单位应该自行建立起完善的信息数据库,其中包括开发商、施工方的信息,方便今后进行信息跟踪和录入,对业主做到知根知底。
(二)投标前要摸清情况
单位在进行投标活动之前,应当做好调研工作,包括对建设方的信用状况和资金实力的考察。项目本身也需要经过多方的论证,确定其拥有完整的法人资格,能够按合同落实资金,拥有各项股权认证。在正式签订合同之前,要仔细查看合同条款,防止合同中存在漏洞,造成后期的拖欠行为。
(三)第三方担保,防止出现拖欠
为了预防拖欠,业内普遍的做法是由业主或者第三方提供担保工程款的支付,法律责任由业主担保方承担。这就保证了施工企业权益,就算业主或开发商没能支付工程款,担保人也会根据合同进行赔偿。
(四)强化合同管理.防止出现拖欠
这项措施的实施,对整个企业施工各个过程中的技术人员、管理人员的素质要求是很高的。加强施工管理和过程控制,认真履行合同,确定工程质量和按期完成任务,同时还应搞好安全生产和文明施工,及时完善各项基础资料和签认手续,避免“纠纷”拖欠。
(五)加强自律,维护市场秩序
企业自身应该对白己的经营行为进行规范,办事依法进行,依靠自己的真实实力和信用来竞争,在业内树立起正而的市场形象。作为施工企业,应建立起一套集合市场开发、合同签订、施工管理、决策和工程款清欠的内部控制机制,以防止和减少出现工程款拖欠的现象。
参考文献:
[1]李瑞君,展庆林,拖欠工程款,前清后欠,包袱沉重[J]山东审计,1996(3):52-53.
引言:当今我国社会经济不断发展的同时,也使得建筑行业所面临着的压力在不段的加大,同时对于施工企业之间的竞争压力也在不断的加大,对于成本控制人员来说成本控制也成为了施工企业能够获取最大利益以及提升自身竞争力的主要方式之一,同时现阶段已经是越来越受到了建筑企业管理人员的广泛关注。在我国由于成本控制这项工作的起步比较晚,现阶段依然是存在着一些列的问题还需要进行解决。
1.工程项目在成本管理的现状
当前我国工程项目成本控制的时候,为了能够将其成本管理的方法得到全面的提高,从而使其能够更好的带动我国建筑行业能够长远发展,就必须要对其所存在着的问题进行认真的分析研究,以此来对其所存在着的问题进行科学有效的解决。
1.1关于建筑工程项目经营管理过程中存在着不到位的现象
当前,我国工程建筑的施工企业来讲,其普遍的存在着成本管理无规划以及规划不科学的现象,比如在对工程量的清单计价认识的过程中,其主要是施工单位需要认真对待的一个问题,并且对于工程项目的内部定额对于施工企业来说也具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必须要综合施工企业的施工内容、管理以及信息等方面的情况,才能够更好的对工程的报价进行科学合理的计算,在对施工企业自身利润进行保证的同时使其自身的竞争力能够得到提高。但是,目前很多的建筑施工企业并没有自身的企业定额或企业定额并不完善,不管是在成本的预测过程中,还是对工程的投标报价过程中,其主要是采用着传统的定额方式来进行,这样将会导致施工企业的成本管理水平没有办法得到提高,并且对于工程的成本管控也会带来比较严重的负面作用。
1.2由于施工企业的成本观念并不是很成熟
对于建筑工程施工企业来说,其成本的管理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内容,并且根据目前的形式分析可以知道,很多的企业中并没有对其成本管理的意义进行充分的认识,同时对其重要性认识也不是很全面,在成本管理的过程中,对其管理的目标和方式认识方面也存在着很大的误差。多数的施工企业对其成本管理理解过程中仅仅还是停留在一些常规的人工和材料以及机械设备等方面的管理,然而对于企业的资本成本和进度等方面的成本严重的缺乏认识,进而导致使其施工企业将会出现成本增加的现象,这样也导致施工企业的成本控制受到严重的影响。
1.3由于工程项目的约束机制并不健全
在对工程项目进行管理的过程中,必须要能够对其工程中所出现的大量信息进行掌握,如果没有对其信息进行掌握的情况下,那么将会导致工程项目的管理效果不理想,并且建筑工程项目部自身的能力也将会存在着严重的缺陷性,在受到了一些不同程度的风险影响之后,施工企业仅仅只是能够看到眼前的利益,然而却严重的忽视了建筑工程项目的长远发展,导致工程项目的施工企业成本控制存在着比较严重的问题以及漏洞,同时也使其工程项目的决策不科学、不合理,使其对工程项目管理的过程中整体效益受到直接的影响。
1.4在工程项目管理的过程中其控制能力弱
当前,对于工程项目的成本进行管理和控制的时候,要对其所存在着的问题进行重点的分析以及研究,同时对于一些重大的成本项目要进行不断的加强管理,比如对于工程项目的材料费用进行管理,对于工程项目的材料来说,其主要是占据了工程总成本的百分之六十到百分之七十左右,如果对其成本管理存在着问题的情况下,那么将会导致工程项目的成本很难达到预期的效果。对于这种问题的出现,主要是和建筑工程项目施工企业的采购计划有着直接的关系,同时对于材料供应商之间的维护关系、维护的管理以及材料浪费等情况有着直接的关系,所以,通过对这些问题采取有效的控制措施,使其工程项目管理能够得到有效的落实,进而提高成本管理的水平。
1.5忽视工程项目“质量成本”的管理和控制
“质量成本”分为内部故障成本(如返工、停工等引起的费用)、外部故障成本(如保修、索赔等引起的费用)、质量预防费用和质量检验费用等四类。保证质量往往会引起成本的变化,但不能因此把质量与成本对立起来。长期以来,我国施工企业未能充分认识质量和成本之间的辩证统一关系,习惯于强调工程质量,而对工程成本关心不够,造成工程质量虽然有了较大提高,但增加了提高工程质量所付出的质量成本,使经济效益不理想,企业资本积累不足;项目经理部却存在片面追求经济效益,而忽视质量,虽然就单项工程而言,利润指数可能很高,但是因质量上不去,可能会增加因未达到质量标准而付出的额外质量成本,既增加了成本支出,又对企业信誉造成很坏的不良影响。
2.工程项目成本管理措施
在通过上文的内容分析之后可以知道,对于工程项目成本管理过程中所存在着的问题能够更加深入的了解认识,因此必须要对其进行采取合理有效的控制措施,以此来使其成本管理的水平能够得到提高。
2.1加强成本管理理念深入
在工程项目成本管理的过程中,所涉及到的内容也是十分广泛的,所以,必须要是其能够树立起大成本的观念,以此来不断的加强有关环节的调整,同时也能够使其实现工程项目的全过程成本管理控制。在成本管理的过程中,不仅仅要对传统的问题进行控制,同时还需要对其质量成本和工期成本等内容进行重新的认识,使其能够在成本控制的过程中将其作用发挥出来,这样才能够更好的对工程项目的成本进行控制。
2.2加强改善成本管理方式
在建筑工程成本管理控制的过程中,为了能够更好的将其成本控制在一个合理的范围之内,必须要将施工企业的定额来作为成本管理的依据,在对工程进行投标报价的过程中也是成本管理的一个重要内容,同时这对于建筑工程企业的组织设计以及施工计划等方面都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因此必要不断的提高建筑施工企业的运营管理水平,对其定额的制度进行加强完善,这样才能够更好的提高建筑是施工企业的整体竞争力,保证建筑工程的成本管理水平能够提升。
2.3加强监督管理的能力
在建筑行业不断发展的同时,对其成本管理过程中,为了能够更好的对其进行管理,首先就是要应该对其监控的信息进行不断的加强,以此来使其项目能够实现信息化的管理,同时也能够使其建立起工程信息管理的系统,这样才能够更好的对比分析的进度、安全以及成本等方面的指标,使其为建筑工程项目的成本管理提供宝贵的意见,还需要不断的对项目部的财权以及事权划分工作进行提高,同时要对工程项目的内容控制制度和财务管理制度进行完善加强,从而使其能够更好的实现工程项目成本管理的科学化,进而更好的使其建筑企业能够实现自身的目标。
总结:言而总之,在对建筑工程项目进行成本管理控制的过程中,不仅仅能够对其经营的理念进行改善,同时使其施工的耗费进行科学合理的补偿,同时也能够更好的保证建筑施工企业能够进行在生产以及提高其整体的经济效益,最终使其施工企业的整体竞争力能够全面稳定的提高,使其也能够更好的为社会发展提供保障。
参考文献:
大量的文献研究涉及货币发行超量与通货膨胀的关系及其对一国货币制度的不利影响,几乎所有的恶性通货膨胀都动摇了甚至摧毁了一国的货币制度,如1923年间的德国,1946年的匈牙利等(帕尔伯格,1998)。诚然,货币是作为交易媒介而存在的,其交易媒介功能使人们普遍地把持有货币视为持有财富,通货膨胀减少了货币持有人的净收益,从而使行为主体对现金余额的持有低于社会最优水平。因此,反通货膨胀成为各国货币当局共同的目标选择。但如果我们全面地审视货币作为交易媒介的这一功能,我们会发现,伴随着交易的整个过程,在币值稳定这一货币制度的核心内涵之外,一个良好的货币制度还需要一个基础条件:就是良好的诚信制度。
一、引言:降低交易成本是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
斯密在《国富论》中论述了分工对提高生产效率的巨大作用。在改善自身福利水平的激励下,人类社会就会不断地追求分工的精细化。以杨小凯等为代表的超边际分析文献指出,经济发展就是一个分工演进的过程(杨小凯,2002)。
分工的深化需要交易来配合。如“埃奇沃斯盒子”所展示的那样,交易是一个改善参与方效用水平的制度安排。同时,交易表面上是双方交换占有物,其实质却是控制人们行为方式和组织人们协作的制度安排。一个人如果发现另一个人拥有他自己想要的东西,他必须拥有为别人所合意的东西,这就诱使他为了别人的合意而从事生产和服务。
但交易是有成本的。由分工增加生产力的好处与增加交易费用的坏处之间的两难冲突,均衡的分工水平就由交易效率决定(杨小凯,2002)。因此,降低交易成本意味着经济效率的提高,市场的扩大和经济的成长,降低交易成本是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
二、货币制度演化的逻辑
货币是一种有利于促进交易并提高交易效率,降低交易成本的制度安排。货币是作为交易媒介而存在的,如果没有货币,交易将陷入“需求的双重巧合困境”,另外,没有货币,交易将面临着“计价的困难”,在一个具有N种商品的交换经济里,没有货币媒介的交易价目表将包括N(N-1)2个项目,而货币的引入使价目表降低至N个。
在货币的起源问题上,Yang,andNg(1993)证明,哪种商品会充当货币依赖于各种商品的交易频率,只有那种经常进入交易领域并被大家拿来与其它商品相交换的商品才会成为原始的货币。清泷信宏和穆尔(2002)在一个时间维度的Wicksell三个时序的例子中指出,信任问题是货币起源的根本问题。人们在交易中做出多边承诺(信任问题)的困难使货币成为可置信的交易媒介,从这种意义上来说,货币是信任的载体,货币充当交易媒介是以承诺和信任为基础的。
货币的演化是从实物货币到金属货币再到目前的纸币,其过程内涵着一个经济发展,分工深化,市场扩大对货币的需要从质(信任的扩展)和量(交易额及频率的提高)上不断提升的逻辑。当市场范围从方圆十多里扩大到数百里时,每宗交易从一只羊扩展到一群羊时,货币就从具体的实物发展到了金属;在二战后西方经济发展的黄金时期,世界财富总量迅速扩张,其对交易媒介的需求也必然迅速上升。这时,黄金充当交易媒介就遇到了硬性的量的约束。事实上,人类社会很早就发现了金属货币过少而带来的交易不便的问题,9世纪初纸币就在我国出现。西方也很早发现了交易中金属货币的量的约束。在13世纪的香巴尼集市上,在佛罗伦萨、威尼斯等地,汇票作为一种媒介交易的手段进入交换领域,随后而至的是公共债券和各种各样的银行券(布罗代尔,1993)。这些为解决交易中金属货币的量的约束的货币符号的出现和参与流通,为纸币的出现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但是,作为金属货币符号的汇票、银行券,始终是生存在金属货币的阴影之下的。当金的储量与交易对媒介的需求出现较大缺口时,货币最终摆脱了物的束缚,走向了“一文不名”的货币符号:纸币。
纸币的出现是人们对货币本身的供求均衡演化所产生的预期趋同的结果。市场的扩大,交易额的增长,使媒介交易的金属货币遇到了硬性的量的约束,市场的成长要求寻找新的交易媒介,这是经济条件的变化所导致的货币的自然演化;另一方面,货币的演化过程中也充满了政府干预的痕迹,政府往往通过法律来强制性地规定法定货币的流通。尽管纸币本身一文不名,当人们相信纸币(不论这种相信是法律界定的或者是演化的结果)可以在较长时间内换来相同价值的物品,并且这种相信成为一种惯例时,人们就会接受和持有纸币。因此,纸币是一种制度化的产物。
三、货币持有人面临的两个困境
货币流通的基础是交易的需要,货币流通的背后是微观经济基础从事的市场交易,因此,货币的流通是微观经济基础支撑的。在媒介交易的过程中,货币持有者将面临两个困境:一是币值稳定的困境。由于纸币发行者的通货膨胀倾向,持币者将面临货币贬值的损失(有关这方面内容,本文略去不谈)。二是信息困境。在寻找交易对象和从事交易的过程中,货币持有者显然处于信息劣势的地位,作为商品和劳务的购买者,货币持有者显然没有卖出者更清楚商品和劳务的质量信息;作为金融市场上的贷出者,货币持有者显然没有借款人更了解项目的信息和借款人的资信状况。这样,作为委托人的货币持有者就会遇到问题,由此引出货币本身所承载的信任和承诺问题。与物物交换相比较,通过货币媒介的交换极大地促进了交换以至于经济的发展,但通过货币媒介的交换同时也把商品的买卖分割开来。在用自己的商品和劳务换取货币之后,货币的持有者就同时拥有了对货币本身所承载的信任和承诺的要求权,即货币持有者在让渡货币的所有权时必须避免交易另一方的机会主义行为。换句话说,也就是交易的另一方必须同时提供诚信,才能完成一次完整意义上的商品交易。从这种意义上讲,交易对诚信的要求是从货币作为交易媒介开始的。诚然,物物交换也存在诚信问题,但由于物物交换的范围局限于地缘、血缘等关系的制约,诚信的供给是自然而然的事。只有在交易中引入了货币媒介之后,交易的频率和空间空前扩大之后,市场从熟人社会走上匿名社会之后,对完整意义上商品交易的需要,即对交易的质量的需要,才使诚信变得日益受人关注。
四、诚信制度
诚信是一种节约交易费用,保障交易质量的制度安排。交易双方的彼此信任能够减少信息搜寻、信号显示、信息甄别、契约订立从而建立交易关系的信息处理费用与谈判费用;诚实守信的交易者能够自觉遵守契约从而减少契约的实施和监督成本。如果我们把交易看作是一种商品,把诚信看作是另一种商品,显然这两种商品之间有很强的互补性,货币持有者只购买到了“交易”而没有购买到与之相关的“诚信”,“交易”这种商品给他带来的效用就会大幅度下降,这样就会强化人们对“诚信”这种商品稀缺性的感受,从而限制他们对交易的需求(同时也是对交易的媒介物货币的需求)转而谋求自给自足。只有在购买到了“交易品”,又同时购买到了与之相关的“诚信品”之后,人们才会切实地感受到交易的好处,货币媒介商品交换才会畅通无阻,市场交易的扩展才会以更快的速度进行。交易的卖方(货币持有者对应的一方)是否提供诚信,均会带来其收益的变化。失信的当期收益主要来自于机会主义行为的即期收益;守信的预期收益主要来自于信誉租金。如果守信带来的预期收益的贴现值大于失信的当期收益,人们就会选择诚信;如果守信带来的预期收益的贴现值小于失信的当期收益,人们就会选择失信。从上面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到,有无诚信,关键在于经济主体对信誉租金与机会主义行径的当期收益的比较。因此,要保障足够的诚信供给,关键在于提高经济主体对信誉租金的预期,和降低机会主义行径的当期收益。前者需要一个良好的产权保护制度和以自由契约为特征的市场竞争制度;后者需要一个独立的审计和会计系统,独立的司法和法庭抗辩系统等。
在我国,计划经济时代不需要诚信,一切经济活动都由计划来指导,在转型初期,分工和交易都在有限的范围内进行,由地缘、血缘等特殊的纽带供给的诚信基本上可以满足对诚信的较低水平的需求。在经济转型中,随着市场的深化和市场范围的扩大,面临着高度专业化分工,却要满足多样化需求的个体,以货币为媒介的交易快速增加,对诚信的需求必然快速增加。但是,对诚信的需求的快速增加并没有带来诚信的供给的增加。
原因在于转型经济中的机会主义大行其道,作为消费者,个体希望购买到一流的产品和服务,而作为生产者,他又往往抵挡不住假冒伪劣的利益诱惑。就这样,伴随着经济转型,诚信问题愈来愈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客观地讲,诚信的缺失缘于市场交易的扩大对诚信的需求快速地增加,是市场经济深化和市场范围扩大的必然。因此,解决问题的方法是增加诚信的供给。增加诚信的供给不能单纯依靠道德教化,也不能单纯依靠政府的监管,尽管在司法不完备,缺乏独立的中介机构(会计师、审计师事务所)的情况下,政府监管权力的扩张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诚信的供给。但从根本上讲,一个良好的社会诚信基础,需要我们建立一个良好的产权保护制度和以自由契约为特征的市场竞争制度,需要建立一个独立的审计和会计系统,独立的司法和法庭抗辩系统等。
五、结论
货币作为交易的媒介是一种促进交易,降低交易成本的制度安排。在货币制度的演化过程中内含着交易对其媒介的需要从质和量上不断提升的逻辑。货币作为交易的媒介使市场交易有可能在更大、更广阔的范围内展开,市场才得以从熟人社会走向匿名社会。但由于货币媒介交易把直接的买和卖从时间和空间上分离开来,在直接的商品买和卖之间,货币持有人将面临币值稳定的困境和信息困境。由信息困境所导致的货币持有人的委托人身份使其可能遇到问题,由此就引出了作为交易媒介的货币本身所承载的信任和承诺问题,这就使交易的另一方必须提供诚信,才能完成一次完整意义上的商品交易。因此,从交易这一视角出发,货币作为交易媒介的功能背后,是良好的诚信制度的支撑,离开了良好的诚信制度的支持,货币作为交易媒介的功能就会大打折扣,交易、市场的范围和规模而是经济成长就会出现萎缩。因此,诚信制度是货币制度的必要支撑。如果说货币制度是一国经济运行的核心基础的话,诚信制度则是这一基础的基础。
本文的政策含义是:货币当局应该关注诚信制度的建设问题。原因在于,诚信的缺失将加剧货币持有人在交易中的信息困境,从而使现金余额的持有低于社会最优水平。
【参考文献】
[1]费尔南·布罗代尔.15至18世纪的物质文明、经济和资本主义[M].北京:三联书店,19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