耕作技术论文模板(10篇)

时间:2023-04-17 18:00:30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耕作技术论文,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耕作技术论文

篇1

少、免耕栽培保护性耕作技术是一项集保护性耕作与轻型简约栽培于一体的先进适用技术,通过少、免耕,秸秆残茬覆盖,合理深松,化学除草灭虫,达到保水、保土、保肥、抗旱增产、节本增效的目的,体现了发展优质、高产、节本、高效以及生态安全的现代农业内涵,是农业部“十一五”期间重大推广技术之一。

1少、免耕栽培的保护性耕作技术适宜推广区域及模式

(1)高原风沙区。推广一年一作小杂粮技术体系,采用留茬固土、免耕覆盖、轮作倒茬等保护性耕作技术措施。该区域要在改善耕地质量的过程中,实现控制土壤侵蚀和水土流失,保护生态环境。

(2)丘陵山区。推广一年一作玉米技术体系,普及实施免耕播种、秸秆覆盖、中耕除草等保护性耕作技术措施。在重点实现培肥地力、稳产高产的同时,达到防止水土流失,改善生态条件的目标。

(3)盆地周围山区。推广一年一作小麦、小麦—豆类一年两作、小麦—玉米—豆类两年三作技术体系,实施免耕播种、秸秆覆盖、化学除草、深松浅松等保护性耕作技术措施。重点解决好治旱改土、保护生态、提高粮食品质。

(4)平川盆地区。推广一年一作玉米、小麦—玉米两茬平作水、旱地技术体系。在水、旱地上普及应用免耕播种、多种形式秸秆覆盖、浅松、深松、化学除草为主要内容的机械化保护性耕作措施。立足于改善农田生态环境,旱地水地并举,提高农产品质量和效益。

(5)丘陵盆地区。推广小麦—豆类一年两作、小麦—玉米—豆类两年三作技术体系。推广普及秸秆覆盖、免耕播种等技术,以达到蓄水保水、治旱改土,培肥地力,改善生态环境,提高土地产出率。

2少、免耕保护性耕作栽培技术优势

(1)有效地减少了水土流失和土壤风蚀,改善了生态环境。山西省临汾市尧都区小麦免耕栽培试验区试验表明,试验区地表径流量比传统耕作减少51.2%,土壤蓄水能力比传统耕作提高11%~17%;寿阳玉米免耕试验区,地表径流量减少55%,土壤流失量减少95%,土壤蓄水能力提高9%~15%。根据初步估算,如果山西的440万公顷耕地全部实施少、免耕保护性耕作栽培,每年减少土壤流失量可达9520万吨,占全省水土流失量最大值的70%,这就能解决山西大部分地区的水土流失问题。另一方面,少、免耕保护性耕作对农田不再进行耕翻、耙耱等作业,实施作物残茬覆盖和留茬固土,能有效地减少土壤风蚀,可有效遏制沙尘暴的发生。

(2)少、免耕保护性耕作技术能有效增强抗旱能力,提高单位面积产量。所有少、免耕保护性耕作示范区都能获得增产,而且越旱的年份增产幅度越大。2002年全省19.27万公顷示范面积,年粮食总产量达到89万吨,平均产量5138.1kg/hm2,比对照田增加19.57%,比2001年增加25.24%。尧都区是山西中澳项目试验区,也是国家级少、免耕保护性耕作示范推广基地,2000年在全区降雨量仅为328.1mm的特大干旱情况下,少、免耕栽培的保护性耕作试验区小麦产量达到2340kg/hm2,而传统耕作的只有1110kg/hm2,增产幅度达到110%;2003年项目区小麦产量达3600kg/hm2,比传统耕作区增产20%。潞城市免耕栽培的保护性耕作示范推广基地,2002年保护性耕作玉米产量8874kg/hm2,比传统耕作区增产13.5%。

(3)少、免耕保护性耕作技术能有效地降低生产成本,增加农民收入。据我们对7个重点示范基地的调查,少、免耕保护性耕作栽培比传统耕作作业次数减少1~7次,且减少了人畜作业量,农业生产成本比传统耕作减少11.4%~28.3%,粮食产量增加15%~18%。由于产量增加和成本降低,粮食生产的效益显著提高,平均纯收入比传统对照区提高1350~3000元/hm2,对增加农民收入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此外,通过少、免耕保护性耕作栽培能够有效地培肥地力,提高耕地综合生产能力,减少天然降雨冲刷和土壤的流失量。寿阳试验区玉米试验表明,玉米少、免耕保护性耕作区土壤有机质含量年平均增加0.046%,比传统耕作区增加35.74%,水解氮增加6.55%,速效磷增加16.4%,速效钾增加10.17%;尧都区小麦少、免耕保护性耕作试区土壤有机质含量年平均增加达到0.065%。

3少、免耕保护性耕作技术推广的措施

(1)从实际出发,在引进国外先进保护性耕作技术的同时,结合本地实际,选择具有不同耕作制度、自然条件和种植作物建立长期稳定的少、免耕保护性耕作试验基地,对少、免耕保护性耕作技术的机理、技术体系、生产成本和应用效果作长期的试验研究,逐步形成和确立适合本地不同地区的一年一作玉米、一年一作小麦、小麦—豆类一年两作和小麦—玉米—豆类两年三作的少、免耕保护性耕作技术体系,这些技术模式都得到大面积推广应用。

(2)建立科学的运作机制,抓好典型示范,由于少、免耕保护性耕作农业与传统耕作农业有较大的差别,因此必须制定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让农民通过试验区的效果认识和掌握少、免耕保护性耕作技术。

(3)坚持农机、农艺结合,相互渗透、相互促进。少、免耕保护性耕作的农艺技术,是靠农业机械实施到位的,因此少、免耕保护性耕作机具必须满足农艺技术要求,重点是在有作物残茬覆盖的情况下,保证播种质量和不翻耕的情况下如何除草。另一方面,少、免耕保护性耕作是一项不同于传统耕作技术的新的耕作方式,要研究新的农艺规范,使农机与农艺互相适应,互相促进,潜力很大,前景广阔。

(4)坚持连年实施,避免短期行为。少、免耕保护性耕作能够有效地减少土壤水分蒸发、减少径流、提高土壤肥力,但要达到这个效果就必须连续坚持数年,不得间断。只有这样才能实现少、免耕保护性耕作技术的预期效果。据临汾市尧都区连续9年对采用少、免耕保护性耕作示范的小麦地调查,土壤有机质含量1992年为0.895%,2000年达到1.37%,这是一个逐步的量变过程。

(5)强化培训,普及少、免耕保护性耕作知识。少、免耕保护性耕作是一项集成组装的综合性技术,需要综合运用秸秆还田、化学灭草、合理深松、化肥深施、精量播种和免耕播种等技术。多年来,示范区对少、免耕保护性耕作的掌握程度直接影响到少、免耕保护性耕作的发展速度与质量。举办保护性耕作技术短期培训会议、讲座,对项目区的主要管理人员、技术骨干,从技术原理、操作规范、技术经济分析等方面进行技术培训,并安排实施项目区农户、农机手、技术人员的培训计划。

参考文献

[1]郭瑞,季书勤,王汉芳.保护性耕作研究进展及其应用探讨[J].河南农业科学,2007(7):5-9.

[2]许继光.保护性耕作的定位思辨和总体构想[J].当代农机,2007(6):34-36.

[3]田慧,谭周进,屠乃美,等.少免耕土壤生态学效应研究进展[J].耕作与栽培,2006(5):10-12.

篇2

中图分类号:TH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6)27-0025-01

土壤深松作业是指运用大型拖拉机牵引深松机具进行行间(行间距为40~60cm)或全方位深层土壤耕作的机械化整地技术。土壤深松作业是农业耕作技术领域的一种全新的耕作模式,深松机是保护性耕作机具之一, 深松后的土壤具有明显的蓄水保墒和增产增收效果。采用深松技术是我国旱作地区农业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 但国内现有的深松机工作阻力和能耗都较大。

1.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1.1 我国耕作现状

我国是人口众多的农业大国,传统的耕作方式越来越不适应现代农业的发展需要。在传统农业的耕作制度下,旱作农业耕地的土壤侵蚀严重,耕地退化、沙化严重,从而造成土壤蓄水、储肥等能力降低,进而造成农作物产量的大幅度降低。特别是近年来,伴随着气候的变化、反常,如沙尘暴、厄尔尼诺现象、拉尼娜现象等,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我国旱作农业的发展以及该地区农作物的产量,造成了巨大的损失。另外,由于受不同地区土壤湿度、容重、硬度等土质因素及地表植物的影响,造成土壤比阻不同,而且犁底层深度也不尽相同,这就使得同一种机具无法在不同地区通用。

1.2 深松机研究现状

相比较发达国家而言,国内深松机具的研制起步较晚,主要研究领域为振动式深松机振动机理及应用效果的研究、深松铲铲形的设计与优化、对于深松机缠绕堵塞问题的解决、深松机工作状态与受力分析等。目前,国内的深松技术也取得了很大进展。全方位深松技术是在传统耕作技术基础上改进形成的一种新的耕作方法,它能够增加土壤的孔隙度,加快土壤空气和大气的交换,使土壤微生物活动旺盛,达到作物增产的显著效果。在设计方面,国内也开始采用现代优化手段对深松整地作业机械进行优化,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但这些设计大多是针对某一部件(如深松铲)或某些运动参数的设计与优化,没有一种针对保护性耕作的深松整地机械的整体设计,也没有形成系列化和参数化,应用范围较窄。

1.3 研究内容及方法

本研究采用理论分析与试验相结合、传统设计与现代设计相结合的方法,设计了一种加装碎土辊和圆盘刀的振动式深松整地联合作业机。借助于CAD和Pro/E技术完成二维图形的绘制和三维建模,运用有限元理论,借助有限元分析软件对设计进行模拟和仿真,并利用Pro/E软件的二次开发技术完成关键部件的参数化设计。随着现代设计方法的广泛应用与软件的迅猛发展,可以直接进行三维建模,然后对实体模型进行仿真、虚拟装配、形态和模态分析等,确定设计是否满足要求。然后,再通过三维建模软件直接生成二维平面视图。

2.深松部件总体方案设计与优化

2.1 需求分析

随着国家对深松作业的扶持政策力度不断加大。深松技术越来越得到国家的重视,深松机械将有着广阔的市场。传统铧式犁翻耕使得土壤结构和地表植被遭到破坏,从而使其缺乏抵抗灾害的能力。深松是传统翻耕的替代技术。传统的铧式犁翻耕作业后土壤,地表无覆盖物,在遇到雨水冲刷时会形成地表径流,造成水土流失,遇到大风时会形成扬沙等环境危害。而深松作业则很好地避免了上述缺点,深松后地表覆盖良好,犁底层被打破,在耕层和犁底层形成了虚实相间的土壤构造,能起到“通水通气”的作用,有利于作物根部向下生长,促进作物早熟高产。但与深松机不断增长的市场需求相比,国内深松机种类较少,机型较为陈旧。深松由于存在上述需求,设计一种高效节能,符合保护性农业作业要求的深松整地联合作业机,既是现实生产发展的需要,也是生态环境保护的需要。

2.2 深松机铲柄的优化设计

铲柄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下端螺孔处受力较大,有失效的可能性,所以优化的目的是在螺孔处的受力突然增大时,不会对深松铲柄造成破坏。

优化方案1:考虑到螺栓组联接将减少单个螺栓的受力,决定增加固定孔个数,将深松铲柄固定孔个数有两个增加到六个。这种改进方法部分减少了深松铲柄最下端螺栓孔的受力,但距离铲柄旋转中心最远的两个螺栓受力依然很大,较多的螺栓孔也降低了深松铲柄的强度,无法有效保证铲柄的失效。

优化方案2:为了避免铲柄上某处应力出现远大于其他区域的情况,将深松铲柄采:用无孔固定的方式。这种固定方式下深松铲柄的受力会有所减小,最大应力为下端 U 型螺栓处所受到的压应力,其大小为 194MPa,这种受力方式仍然不能保证铲柄在受到较大冲击载荷的情况下不发生变形、断裂等破坏。

优化方案3:这种方案改变了前两种改进设计的思路,将改进的重点脱离了铲柄本身,即将原设计的深松铲柄下端的紧固螺栓改为安全销。同时为了保证深松机在工作过程中不会因机座对铲柄的夹持不牢而产生横向晃动,可将机座护板与铲柄的重合面积适当增大。综合比较以上三种优化形式,可以发现优化方案3对深松铲的结构改变不大,却能够有效的避免深松铲柄因受到载荷过大而损坏。

3.深松机机架的优化设计

对机架的优化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增加斜拉杆的厚度,以减小接触点的拉应力。将斜拉杆厚度由30mm增加到50mm,使得斜拉杆与上悬挂点之间的接触面积有较大的增加,从而增加受力最大点的强度。适当减小机架前后横梁的管壁厚度。机架管壁厚度过大,不仅使得机械笨重,而且造成一定的资源浪费,再考虑到载荷的情况下,将原机架管壁厚度由10mm减小到8mm。优化后机架的受力更加均匀,最大应力点应力由 226MPa减小为136MPa,有效地避免了在载荷增大的情况下危险点断裂的可能性。

4.结论

论文以深松机关键部件――深松铲铲头、铲柱和连接装置为研究对象,运用现代设计方法,将经验设计、三维造型与有限元方法有机结合。基于相关经验和理论,通过多方案比较,确定了整机方案:深松类型为行间深松,减阻方案为自激振动;防堵方案:安装破茬装置,深松铲均匀安装在单梁上。确定了关键部件的设计方案。依据有限元分析结果,对深松铲柄和机架的结构尺寸进行了结构优化,缩小铲柄下端固定孔径,增加机架斜拉杆强度。并针对实际生产中铲柄易损坏、入土角不可调节等问题,对深松铲固定装置进行重新设计,使其具有了入土角调节和过载保护功能。

参考文献

篇3

保护性耕作是对农田实行免耕、少耕,并用作物秸秆、残茬覆盖地表,减少土壤风蚀、水蚀,提高土壤肥力和抗旱能力的一项先进耕作技术。目前主要应用于干旱、半干旱地区农作物及牧草的种植,是效果最好的一项旱作农业技术。我县逐步开展了保护性耕作的试验、示范和推广,并取得了成效,为大规模实施保护性耕作积累了成功经验。

1保护性耕作在我县的实践

互助县地处黄土高原与青藏高原接壤处,平均海拔2700m,年平均温度4.6℃,年降水量450~550mm,是典型的旱作农业区。植被生态环境较为薄弱,农田、水蚀风蚀严重,土壤保持水土防风固沙、涵养水分能力低下。由于灾害频繁,农作物产量低而不稳,严重制约了农业的发展。为解决这些问题,必须积极推广保护性耕作技术。近几年,我县进行了免耕、深松、覆盖等技术的研究和推广,并取得了一定成效。在县政府的支持下,我县农业部门在农业区设立了长期试验区,开展保护性耕作试验研究。经过几年的努力,认为保护性耕作适合我县县情,具有显著的保土、保水,增强土壤肥力,改善土壤结构,抑制农田地表扬尘,降低农业生产成本和增加农民收入等优点。为了加快保护性耕作的示范推广进程,我县启动了保护性耕作示范工程,这标志着我县保护性耕作的示范推广进入了新的阶段。

我县保护性耕作的推广应用目前还处在发展阶段,具有以下特点:①政府重视和推动。将保护性耕作的技术攻关、技术引进、示范推广分别列入相关的计划和项目中予以支持,县政府将保护性耕作纳入政府工作日程,制定了规划、实施计划和政策措施;②实施区域和应用对象正逐步拓展。保护性耕作的应用区域由农业区向农牧交错区扩展。应用作物由小麦、油菜扩大到杂粮、牧草等,逐步形成多种技术模式;③技术培训形式多样,宣传工作有声有色,营造了良好的社会氛围。农业局结合当地情况,组织开展了丰富多彩的保护性耕作机具现场演示、示范宣传和技术培训活动,不但提高了保护性耕作技术的普及程度,而且还营造了良好的舆论氛围,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但还存在以下问题:①部分机具还不配套。急需填补空白,已经研制出的部分机具适应性不强,性能不稳定,有待改进完善;②农艺不配套。如对保护性耕作条件下的灌水技术、施肥技术、杂草病虫害防治技术等的研究较少,不能有效指导生产;③社会各界,特别是广大农民对实施保护性耕作的重要意义还缺乏足够的认识和了解,推广尚难,适合农村实际的推广机制有待进一步探索;④部分关键作业机具性能不稳定,可靠性不高,机具选型上不能满足坡地作业要求。

2保护性耕作的重要意义

(1)保护性耕作是保护农田、提高土地综合生产能力、改善农业生态环境和提高可持续发展水平的必然选择。保护性耕作通过深松少耕、地表覆盖,可以增加天然降水入渗,大幅度减少地表径流和无效蒸发,增强抗旱节水能力。多年的试验表明,在我县采用保护性耕作可以减少地表径流量50%~60%,减少土壤流失80%左右,增加土壤蓄水量16%~19%,提高水分利用率12%~16%,保水、保土效果十分显著。

(2)保护性耕作是防治土地沙漠化和治理沙尘暴的重要途径。我县是沙尘暴发生严重的地区,是沙尘暴和浮尘天气的主要尘源,来自于不合理开垦的土地和过度翻耕的农田。保护性耕作通过秸秆残茬覆盖,可以降低地表风速;作物根茬可以固土,秸秆可以挡土;土壤水分的增加,增强了表层土壤之间的吸附力,改善了土壤的团粒结构,从而可以有效地减少农田扬尘。(3)保护性耕作是节本增效、促进农民增收的有效措施。实行保护性耕作,一般只需要秸秆地表处理、深松(每3~4年1次)、免耕施肥播种、除草、收获等,比传统耕作工序减少一半以上,效率高,能耗低,生产成本降低30%以上。另一方面,保护性耕作可以实现粮食增产和生产成本降低,使农民收入增加(一般为20%~30%)。据统计,小麦平均增产138kg/hm2,油菜平均增产144kg/hm2。

3加快推进保护性耕作的对策

(1)坚持政府推动方略。将其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列入政府工作的重要日程,在政策和投入上加大补贴。同时,对机具生产和机手作业服务实施减免税收和农机用油优惠等政策。

(2)坚持长期示范宣传。通过开展宣传培训,建好核心示范区,引导农民自觉采用先进技术,促进保护性耕作技术大面积推广应用。

(3)坚持农机与农艺结合。不断创新和完善技术体系。在借鉴发达地区技术和经验的基础上,因地制宜,农机农艺结合,借鉴与技术创新结合,试验研究保护性耕作栽培模式

和配套机具,是保护性耕作发展的必由之路。必须针对具体地区的自然条件、种植制度、经济水平开展适应不同类型区、不同作物的保护性耕作技术模式、病虫草害防治方法、配套机具等方面的试验创新,逐步解决当前示范推广中的机具、植保、水肥高效利用、技术模式等瓶颈问题,并加快技术的组装、集成、配套和示范,支持和保障保护性耕作技术的广泛应用。

篇4

保护性耕作是对农田实行免耕、少耕,并用作物秸秆、残茬覆盖地表,减少土壤风蚀、水蚀,提高土壤肥力和抗旱能力的一项先进耕作技术。目前主要应用于干旱、半干旱地区农作物及牧草的种植,是效果最好的一项旱作农业技术。我县逐步开展了保护性耕作的试验、示范和推广,并取得了成效,为大规模实施保护性耕作积累了成功经验。

1保护性耕作在我县的实践

互助县地处黄土高原与青藏高原接壤处,平均海拔2700m,年平均温度4.6℃,年降水量450~550mm,是典型的旱作农业区。植被生态环境较为薄弱,农田、水蚀风蚀严重,土壤保持水土防风固沙、涵养水分能力低下。由于灾害频繁,农作物产量低而不稳,严重制约了农业的发展。为解决这些问题,必须积极推广保护性耕作技术。近几年,我县进行了免耕、深松、覆盖等技术的研究和推广,并取得了一定成效。在县政府的支持下,我县农业部门在农业区设立了长期试验区,开展保护性耕作试验研究。经过几年的努力,认为保护性耕作适合我县县情,具有显著的保土、保水,增强土壤肥力,改善土壤结构,抑制农田地表扬尘,降低农业生产成本和增加农民收入等优点。为了加快保护性耕作的示范推广进程,我县启动了保护性耕作示范工程,这标志着我县保护性耕作的示范推广进入了新的阶段。

我县保护性耕作的推广应用目前还处在发展阶段,具有以下特点:①政府重视和推动。将保护性耕作的技术攻关、技术引进、示范推广分别列入相关的计划和项目中予以支持,县政府将保护性耕作纳入政府工作日程,制定了规划、实施计划和政策措施;②实施区域和应用对象正逐步拓展。保护性耕作的应用区域由农业区向农牧交错区扩展。应用作物由小麦、油菜扩大到杂粮、牧草等,逐步形成多种技术模式;③技术培训形式多样,宣传工作有声有色,营造了良好的社会氛围。农业局结合当地情况,组织开展了丰富多彩的保护性耕作机具现场演示、示范宣传和技术培训活动,不但提高了保护性耕作技术的普及程度,而且还营造了良好的舆论氛围,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但还存在以下问题:①部分机具还不配套。急需填补空白,已经研制出的部分机具适应性不强,性能不稳定,有待改进完善;②农艺不配套。如对保护性耕作条件下的灌水技术、施肥技术、杂草病虫害防治技术等的研究较少,不能有效指导生产;③社会各界,特别是广大农民对实施保护性耕作的重要意义还缺乏足够的认识和了解,推广尚难,适合农村实际的推广机制有待进一步探索;④部分关键作业机具性能不稳定,可靠性不高,机具选型上不能满足坡地作业要求。

2保护性耕作的重要意义

(1)保护性耕作是保护农田、提高土地综合生产能力、改善农业生态环境和提高可持续发展水平的必然选择。保护性耕作通过深松少耕、地表覆盖,可以增加天然降水入渗,大幅度减少地表径流和无效蒸发,增强抗旱节水能力。多年的试验表明,在我县采用保护性耕作可以减少地表径流量50%~60%,减少土壤流失80%左右,增加土壤蓄水量16%~19%,提高水分利用率12%~16%,保水、保土效果十分显著。

(2)保护性耕作是防治土地沙漠化和治理沙尘暴的重要途径。我县是沙尘暴发生严重的地区,是沙尘暴和浮尘天气的主要尘源,来自于不合理开垦的土地和过度翻耕的农田。保护性耕作通过秸秆残茬覆盖,可以降低地表风速;作物根茬可以固土,秸秆可以挡土;土壤水分的增加,增强了表层土壤之间的吸附力,改善了土壤的团粒结构,从而可以有效地减少农田扬尘。

(3)保护性耕作是节本增效、促进农民增收的有效措施。实行保护性耕作,一般只需要秸秆地表处理、深松(每3~4年1次)、免耕施肥播种、除草、收获等,比传统耕作工序减少一半以上,效率高,能耗低,生产成本降低30%以上。另一方面,保护性耕作可以实现粮食增产和生产成本降低,使农民收入增加(一般为20%~30%)。据统计,小麦平均增产138kg/hm2,油菜平均增产144kg/hm2。

3加快推进保护性耕作的对策

(1)坚持政府推动方略。将其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列入政府工作的重要日程,在政策和投入上加大补贴。同时,对机具生产和机手作业服务实施减免税收和农机用油优惠等政策。

(2)坚持长期示范宣传。通过开展宣传培训,建好核心示范区,引导农民自觉采用先进技术,促进保护性耕作技术大面积推广应用。

(3)坚持农机与农艺结合。不断创新和完善技术体系。在借鉴发达地区技术和经验的基础上,因地制宜,农机农艺结合,借鉴与技术创新结合,试验研究保护性耕作栽培模式

和配套机具,是保护性耕作发展的必由之路。必须针对具体地区的自然条件、种植制度、经济水平开展适应不同类型区、不同作物的保护性耕作技术模式、病虫草害防治方法、配套机具等方面的试验创新,逐步解决当前示范推广中的机具、植保、水肥高效利用、技术模式等瓶颈问题,并加快技术的组装、集成、配套和示范,支持和保障保护性耕作技术的广泛应用。

篇5

我区现有种植模式为一年一熟或一年两熟制。一年一熟就是春季种植水稻,冬季田里全是水,不种植任何农作物,让土地空闲;一年两熟主要是春季种植水稻、玉米,冬季种植榨菜、油菜、小麦等作物,其耕作模式仍然是稻田两犁两耙种水稻,旱地人工翻挖种大小春作物,费工费时,劳动强度大。

1.2当前农村劳动力现状

我区地处丘陵山区,长期由于地理条件差,制约着农业发展,农村青壮年劳动力流失严重。由于缺少青壮年劳动力,土地撂荒现象比较严重,稻田一年一熟较为普遍。根据调查,传统的耕作模式,由于费工费时,成本又高,劳动强度大,是造成当前现状的重要原因之一。

2水稻、玉米轮作榨菜保护性耕作的发展前景

2.1技术涵义

水稻、玉米轮作榨菜保护性耕作就是水稻或玉米收获后轮作一季榨菜,将水稻、玉米、榨菜的秸秆和菜叶直接还田,对耕地免耕或少耕,最大限度地保持土壤自身的团粒结构,起到保水保墒、增加土壤有机质、培肥地力、保护土地生产能力的作用;再加上化学药物来控制杂草和病虫害的一项先进农业耕作技术。

2.2可行性强

水稻、玉米轮作榨菜保护性耕作是对传统耕作模式的一种革新,主要根据土壤保护性耕作原理,经我镇近2年的试验、示范均取得了较好效果。农民对耕地免耕或少耕,从而大大降低了劳动强度,节省了时间和成本,且技术简单易操作,适合当前劳动力现状,因而发展潜力大。

2.3增产增收

使用水稻、玉米轮作榨菜保护性耕作,水稻平均增产225kg/hm2,玉米平均增产150kg/hm2,增收375元/hm2;由于省去了对耕地的翻犁及人工费用,降低成本1200元/hm2;由于释放了劳动力,从而为采用一年一熟制的农户多种一季榨菜创造了条件。榨菜产量30t/hm2,按常年均价0.30/kg计算,毛收入在9000元/hm2。可见采用水稻、玉米轮作榨菜保护性耕作增产增收明显。

3关键技术措施

3.1水稻轮作榨菜保护性耕作技术

3.1.1秸秆还田。水稻收获后将稻桩割除平铺在全田,后茬直接种榨菜;榨菜收获后将菜叶覆盖于田表面,后茬直接种水稻。

3.1.2化学防除杂草。水稻移栽淹水泡田前和榨菜移栽前对稻田进行1次化学除草,选用遇土能钝化无残留的灭生性除草剂为宜,可用10%草甘膦水剂7.5~15.0kg/hm2对水300~450kg/hm2,或20%百草枯水剂1500~2250mL/hm2对水750kg/hm2喷雾。水稻移栽返青后再进行1次化学除草,除草剂以当时杂草发生情况选用,如稻宝Ⅲ号、水星等,施药后注意保持水面7d左右。榨菜移栽后,多采用人工行间除草。

3.1.3淹水泡田。水稻移栽前1个月要对稻田淹水泡田,淹水要深,做到全田浸泡,直到水稻移栽前几天让水回落,便于施底肥。

3.1.4整地。水稻移栽前淹水泡田后,对稻田进行粗平,主要是对明显高于田面的地方进行适当平整,使其淹没在水面下,不翻犁。在榨菜移栽前,要做好开厢理沟排水。水稻收获后按5.00~6.67m开厢,边沟深40cm,背沟深20cm,厢沟深30cm,以厢面不积水为准,厢面不翻挖。3.1.5施肥。水稻移栽前底肥的施用要视还田菜叶多少,增减N肥的施用量。移栽前1~2d施底肥,主要是N、P、K肥量,用肥量为碳铵375~600kg/hm2、过磷酸钙375~600kg/hm2、钾肥75~150kg/hm2;水稻移栽返青后,及时施用追肥,施用75.0~112.5kg/hm2尿素;水稻灌浆期根据长势情况,适当施用粒肥。榨菜施肥原则是施足底肥,适时追肥。施用榨菜专用肥1500kg/hm2,窝施,并用细土盖好,再将菜苗栽于另一侧,避免苗根与肥料直接接触。二是追肥移栽后1~2d施定根肥,施用45.0~52.5t/hm2人畜粪。栽后15~20d施第1次追肥,施用45.0~52.5t/hm2人畜粪加240kg/hm2尿素。栽后45~

50d施第2次追肥,施用67.5~75.0t/hm2人畜粪加270kg/hm2尿素。栽后80~85d施第3次追肥,施用60.0~67.5t/hm2人畜粪加120kg/hm2尿素。

3.1.6病虫害防治。水稻病虫害防治:水稻移栽前2~3d施药1次,主要预防螟虫和稻瘟病,可用5%锐劲特悬浮剂1000倍液、20%三环唑可湿性粉剂500倍液防治。移栽后5~7d,用22.5kg/hm2杀虫双大粒剂防治螟虫。分蘖期注意稻蓟马、螟虫、稻秆潜蝇等虫害的预防,可用5%锐劲特悬浮剂1000倍液防治。孕穗期注意稻飞虱、稻纵卷叶螟和稻瘟病的预防,可用杀虫剂25%扑虱灵可湿性粉剂2000倍液、5%锐劲特悬浮剂800倍液防治,或杀菌剂40%富士一号乳油500倍液防治。榨菜病虫害防治:榨菜在5片真叶以前是最易感病的阶段,这时正是苗床期。因此苗床期是防病的关键时期。榨菜的病害主要有立枯病、猝倒病、褐斑病、霜霉病、根肿病。主要用杀菌剂20%井冈霉素、50%多菌灵1000倍液防治。当出现第1片真叶时开始施第1次药,以后每隔1周左右施药1次,至移栽前1d。注意施药应在晴天进行,喷洒要周到。榨菜的虫害主要有蚜虫、青虫等,主要用40%乐果乳剂、多杀菊脂1000倍液防治。虫害在榨菜整个生育期都可能发生,主要危害其叶、茎,影响光合作用,也是病毒病传播的媒介。因此,必须及时防治。

3.2玉米轮作榨菜保护性耕作技术

3.2.1榨菜叶还田。榨菜收获后将菜叶覆盖于田土表面,让其自然腐烂,后茬种玉米。玉米秸秆,有条件的可粉碎后还田;没粉碎的玉米秸秆由于腐烂慢,一般不还田。

3.2.2化学防除杂草。玉米移栽前5~10d对移栽地进行1次化学除草(草甘磷、百草枯),移栽后根据杂草发生情况进行人工除草或采用玉米专用除草剂化学除草。榨菜移栽前5~10d进行1次化学除草(草甘磷、百草枯),移栽后根据杂草生长情况,一般采用人工除草。

3.2.3整地。用田种玉米或榨菜,注意开厢理沟排水,不翻犁;用旱地种玉米或榨菜直接打窝移栽。

3.2.4施肥。玉米移栽前10~15d,在种植玉米行内开深15cm以上的施肥沟,施35%的玉米专用肥600kg/hm2,人畜粪22.5t/hm2作底肥。在6~7叶时,用75~150kg/hm2尿素在玉米行间打孔深施拔节肥。在大喇叭口期施用攻苞肥,施尿素300~375kg/hm2。榨菜施肥同水稻轮作榨菜模式标准。

篇6

《亚热带农业研究》主要刊登亚热带农业特别是种植业有关的较高水平的学术论文;内容涉及大田作物、果树、茶叶、蔬菜、食用菌、观赏植物、药用植物、特种植物、植物保护、生态、环境、灌溉、水利、土壤、肥料、农产品贮藏与加工、生物技术等。

 

主要栏目

遗传育种种质、生理栽培耕作、植物保护无公害生产、资源环境生态、生产示范与推广、农产品贮藏与加工、可持续发展

 

篇7

 

近几年随着保护地秋延迟番茄种植效益的增加,保护地番茄种植面积呈现逐年递增的趋势,但是刺吸式口器害虫——白粉虱的大量发生以及对番茄的为害,造成番茄病毒病特别是黄化曲叶病毒(TY)大面积发生,出现大面积减产,部分地块甚至绝产现象,很多保护地秋延迟番茄生产基地,不得不改种其它作物。探讨秋延迟病毒病与温室白粉虱的相互关联,是确保保护地番茄安全生产的重要技术措施之一。2009年、2010年笔者对保护地秋延迟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病的发生与温室白粉虱关系进行了探讨,现将结果介绍如下:

1材料与方法

1.1材料

供试作物为番茄(Lycopersicon esculentum var.commune Bailey),品种为金棚全胜。

供试设施 50目防虫网、60目防虫网。

试验地的情况试验地设在山东省邹城市中心镇孙守文、宋祥国保护地秋延迟番茄田里,棚长均为62.0m,种植面积496.0㎡,土壤肥沃,排灌方便,耕作层有机质1.4%,全氮含量0.09%,碱解氮115mg/kg,速效磷31.0mg/kg农业论文,速效钾105mg/kg。该保护地连续种植秋延迟番茄18年。

1.2方法

2009年8月10日育苗,2010年8月12日育苗,苗床设置2个处理,分别为处理a采用50目的防虫网全覆盖通风口,处理b采用60目防虫网全覆盖通风口,处理面积均为1.0㎡,以不覆盖c为对照。种植棚d孙守文的在定植前3天将上下通风口全部用60目防虫网覆盖,当晚密闭所有通风口,用80%敌敌畏乳油在棚内熏杀,杀灭棚内所有的白粉虱等刺吸式口器的害虫。种植棚e宋祥国的通风口没有进行处理。a 、b 、c 三种育苗方式在棚内分别设置三个处理小区a1 b1 c1 ,小区面积为4.0㎡随机区组排列,三次重复论文开题报告范文。

1.3试验数据的调查与整理

于定植10天开始调查,黄化曲叶病毒发生情况,每间隔10天调查一次发病情况,直到留3穗果打顶前一天停止调查(详见表一)。

发病植株

发病率=×100%

调查总植株

植株上部出现植株明显矮化,叶缘黄化,叶片变小并卷曲,即定为发病植株,每个处理各个重复全部调查,算出平均值。

2结果分析:

从表1、表2可以看出:定植前采用防虫网全覆盖同时采取杀灭白粉虱措施孙守文的秋延迟番茄,育苗前使用50目防虫网覆盖的,黄化曲叶病毒所有处理平均发病率2009年为4.9%, 2010年为5.6%,使用60目防虫网覆盖育苗的2009发病率年为2.9%,2010年为4.2%,育苗时未采取防护措施的发病率,2009年为27.6%,2010年为35.0%。定植前后没有采取防护措施的宋祥国的秋延迟番茄使用50目防虫网覆盖育苗的发病率2009年为6.2%,2010年为8.0%,使用60目覆盖育苗的发病率,2009年5.1%,2010年6.5%,育苗

未用防虫网覆盖的发病率农业论文,2009年35.8%,2010年45.0%。

表1孙守文保护地秋延迟番茄(TY) 定植后(天)发病率(%)调查表

 

处理

2009年

2010年

10

20

30

40

平均

10

20

30

40

平均

a1

1.5

4.7

5.9

7.6

4.9

2.0

5.3

6.7

8.3

5.6

b1

1.2

2.8

3.5

4.0

2.9

1.3

3.3

5.6

6.4

4.2

c1

10.6

23.2

35.7

40.8

27.6

13.5

35.2

43.6

47.8

篇8

(一)专业口径狭窄

传统农学专业的学习对象主要是大田作物,如玉米、小麦、水稻,而北京郊区随着城镇建设的发展,三大作物的种植面积逐渐缩小,甚至生长期间需水量较大的水稻已经限制生产,小麦亦改为节水种植。有限的农用土地逐渐被籽种农业和设施农业的兴起所占领,传统农学专业人才应用的舞台日渐缩小。

(二)专业课程老化

传统农学专业的骨干课程主要是作物栽培学、耕作学和作物育种学。作物栽培学和耕作学课程的学习目标是提高粮食作物的产量,面对北京都市型农业中农作物种植的多元化、生产的机械化、设备的现代化和农业功能的转化,其学习内容与北京农业的发展方向渐行渐远。

(三)实践教学简化

学校正向综合大学转变,原本在校内的农场、实验田逐渐被其他功能的建筑所替代,实践教学远离教学区,实验课与理论课在不同场地进行,增大了实验课的难度和成本,原来每天都要求观察农作物生长情况的教学安排,在成本约束下,变成了一次,投入时间少,学生学农兴趣很难形成。

(四)动手能力弱化

在教学改革“厚基础”的大背景影响下,专业课时逐渐减少,相应的实践学时也在减少, 在规定的实践教学时间内,很难培养学生扎实的实践技能。实验课中以验证性实验居多,教师无法得到学生掌握实验技能情况的反馈,学生也以考试能过关的低标准要求自己,导致实验设计能力差、独立操作能力差。

二、专业方向与课程体系的改革

针对上述问题,按照北京都市型现代农业发展特点和专业教师的业务优势,经过多方调研和论证,提出了“适合北京需求,培养都市型农业人才”的原则,修订人才培养方案,调整专业方向,构建课程体系,增加实践环节,争创特色专业。

(一)调整专业方向

农学专业的支撑学科以作物遗传育种学科为主,作物遗传育种学科是北京农学院重点建设学科,硕士点之一,以农作物种质创新和新品种选育为特色,先后选育出 6 个小麦品种,6 个玉米品种,4 个小豆品种,2 个大豆品种,师资力量在种子科学方面有优势。其次,根据北京农业的发展方向,籽种农业将成为北京农业的优势产业。因此,农学专业在 2003 年第一次改革时,将专业学习方向调整为“种子科学与工程”方向。2006 年,又针对北京观光休闲农业的发展需要,进一步拓展专业领域,借助本院园艺学科和北京都市农业研究院(北京农学院)的师资力量和教学条件,增设了“观光农业”的学习方向。至此,农学专业包括:“种子科学与工程”和“观光农业”两个学习方向,形成了培养北京都市型农业中籽种农业、观光农业两个核心产业所需人才的新型农学专业,每年两个专业方向各招收一个本科生班。农学专业的两个专业方向直接针对北京都市型农业中籽种农业和观光休闲农业的人才培养,特色鲜明。“种子科学与工程”专业方向侧重于培养北京籽种产业发展需要的,掌握种子科学与工程技术等方面的理论、技能;懂得国内外种子法规、经营管理等方面的知识,能在种子管理部门、种子加工与生产、种子营销企业等领域和部门,从事新品种选育、种子繁殖生产、种子检验、经营与管理等工作的专业人才;“观光农业”专业方向侧重于培养掌握观光休闲农业、设施农业等现代农业技术,在农业观光园区、农业文化旅游产业、高科技现代农业园区等部门和领域,从事技术指导、规划设计、项目策划和管理等工作的复合型专业人才。

(二)构建新型专业课程体系

2005 年在北京市教委“农学专业课优化整合及骨干课程体系的研究”教改项目的支持下,根据专业学习方向和培养方案改革课程体系,并对课程内容和教学手段进行深入调整。经过反复修订,形成了现在的专业课程体系。“种子科学与工程”专业方向的专业必修课包括:《植物育种学》《种子生物学》《种子生产学》《种子加工与贮藏》《种子检验学》《种子法规》《种子经营与管理学》等,专业选修课程包括:《种子营销学》《作物栽培学》《耕作学》《园艺学概论》《植物种质资源学》《国际贸易学》等。专业课程体系以新品种选育、种子生产、加工、贮藏、质量检验、经营管理为主线,涉及种业产业化方方面面的知识;“观光农业”专业方向的专业必修课为《农业生态学》《植物种质资源学》《观光农业》《现代农业生产原理与技术》《都市农业发展规划》《都市型农业评价案例分析》等,专业选修课程包括:《新农村发展规划》《现代设施农业》《有机农业》《籽种农业》《农业项目投资与评估》《城市园林与绿化》《观赏植物装饰与应用》等,形成了以观光休闲园区、现代高科技园区建设、管理为主线的课程体系。课程内容均面向北京农业生产需求,很多课程没有现成教材,任课教师就边学习、边总结、边教学。学生感到学的知识理论联系实际,有用武之地,增强了学习兴趣和主动性。通过专业方向和课程体系的设置,保证每个学生都有学习方向,每个学生都有专业特长。

(三)增加实践教学环节

为加强实践环节,在教育部“新世纪高等农林教育改革工程———农学专业实践教学改革和校内外基地建设的研究与实践”(2002- 2005)教改项目的支持下,将农业生产中常用的技能作为农学专业的一门必修课,形成实践课程《农事学》教学体系。《农事学》在 2004 年被评为北京市精品课程,其配套教材《农事学实践教程》为 2005 年北京市精品教材。目前,该课程改名为《植物科技技能训练》,成为植科学院所属农学、园艺、植保专业的基础实践课程,该课程从大学第一学期开课直到第四学期,每周 3 个学时。在农学专业两个新学习方向形成后,又对专业课学习增加实践环节。原则是专业课学时不变,调整实验课时和增加教学实习天数,同时安排一些科研实践、生产训练和创新竞赛等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现在的专业课都增加或补充了实践教学,例如,《植物育种学》课程包括 30 学时理论课、10 学时实验课和 9 天教学实习;《种子加工与贮藏》课程包括 16 学时理论课、16 学时实验课和 3 天教学实习;《种子检验学》课程包括 8 学时理论课、16 学时实验课和 3 天教学实习等等。在科研实践、生产训练和创新竞赛等活动安排上,第四学期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利用假期或周末参加不少于 12 天的“三农问题调查”和“拓展训练”,在学习专业课之前了解农村、了解农民、了解农业生产。第六学期以毕业论文为主线,学生自由选择毕业论文指导教师,参加导师的科研课题活动,完成毕业论文,毕业前答辩。同时组织、鼓励学生申报市级或校级“北京市大学生科学研究与创业行动计划”项目课题,通过参与项目研究的方式激发大学生创新与创业热情,提高科学研究与创业能力,

篇9

(一)专业口径狭窄

传统农学专业的学习对象主要是大田作物,如玉米、小麦、水稻,而北京郊区随着城镇建设的发展,三大作物的种植面积逐渐缩小,甚至生长期间需水量较大的水稻已经限制生产,小麦亦改为节水种植。有限的农用土地逐渐被籽种农业和设施农业的兴起所占领,传统农学专业人才应用的舞台日渐缩小。

(二)专业课程老化

传统农学专业的骨干课程主要是作物栽培学、耕作学和作物育种学。作物栽培学和耕作学课程的学习目标是提高粮食作物的产量,面对北京都市型农业中农作物种植的多元化、生产的机械化、设备的现代化和农业功能的转化,其学习内容与北京农业的发展方向渐行渐远。

(三)实践教学简化

学校正向综合大学转变,原本在校内的农场、实验田逐渐被其他功能的建筑所替代,实践教学远离教学区,实验课与理论课在不同场地进行,增大了实验课的难度和成本,原来每天都要求观察农作物生长情况的教学安排,在成本约束下,变成了一次,投入时间少,学生学农兴趣很难形成。(四)动手能力弱化在教学改革“厚基础”的大背景影响下,专业课时逐渐减少,相应的实践学时也在减少,在规定的实践教学时间内,很难培养学生扎实的实践技能。实验课中以验证性实验居多,教师无法得到学生掌握实验技能情况的反馈,学生也以考试能过关的低标准要求自己,导致实验设计能力差、独立操作能力差。

二、专业方向与课程体系的改革

针对上述问题,按照北京都市型现代农业发展特点和专业教师的业务优势,经过多方调研和论证,提出了“适合北京需求,培养都市型农业人才”的原则,修订人才培养方案,调整专业方向,构建课程体系,增加实践环节,争创特色专业。

(一)调整专业方向

农学专业的支撑学科以作物遗传育种学科为主,作物遗传育种学科是北京农学院重点建设学科,硕士点之一,以农作物种质创新和新品种选育为特色,先后选育出6个小麦品种,6个玉米品种,4个小豆品种,2个大豆品种,师资力量在种子科学方面有优势。其次,根据北京农业的发展方向,籽种农业将成为北京农业的优势产业。因此,农学专业在2003年第一次改革时,将专业学习方向调整为“种子科学与工程”方向。2006年,又针对北京观光休闲农业的发展需要,进一步拓展专业领域,借助本院园艺学科和北京都市农业研究院(北京农学院)的师资力量和教学条件,增设了“观光农业”的学习方向。至此,农学专业包括:“种子科学与工程”和“观光农业”两个学习方向,形成了培养北京都市型农业中籽种农业、观光农业两个核心产业所需人才的新型农学专业,每年两个专业方向各招收一个本科生班。农学专业的两个专业方向直接针对北京都市型农业中籽种农业和观光休闲农业的人才培养,特色鲜明。“种子科学与工程”专业方向侧重于培养北京籽种产业发展需要的,掌握种子科学与工程技术等方面的理论、技能;懂得国内外种子法规、经营管理等方面的知识,能在种子管理部门、种子加工与生产、种子营销企业等领域和部门,从事新品种选育、种子繁殖生产、种子检验、经营与管理等工作的专业人才;“观光农业”专业方向侧重于培养掌握观光休闲农业、设施农业等现代农业技术,在农业观光园区、农业文化旅游产业、高科技现代农业园区等部门和领域,从事技术指导、规划设计、项目策划和管理等工作的复合型专业人才。

(二)构建新型专业课程体系

2005年在北京市教委“农学专业课优化整合及骨干课程体系的研究”教改项目的支持下,根据专业学习方向和培养方案改革课程体系,并对课程内容和教学手段进行深入调整。经过反复修订,形成了现在的专业课程体系。“种子科学与工程”专业方向的专业必修课包括:《植物育种学》《种子生物学》《种子生产学》《种子加工与贮藏》《种子检验学》《种子法规》《种子经营与管理学》等,专业选修课程包括:《种子营销学》《作物栽培学》《耕作学》《园艺学概论》《植物种质资源学》《国际贸易学》等。专业课程体系以新品种选育、种子生产、加工、贮藏、质量检验、经营管理为主线,涉及种业产业化方方面面的知识;“观光农业”专业方向的专业必修课为《农业生态学》《植物种质资源学》《观光农业》《现代农业生产原理与技术》《都市农业发展规划》《都市型农业评价案例分析》等,专业选修课程包括:《新农村发展规划》《现代设施农业》《有机农业》《籽种农业》《农业项目投资与评估》《城市园林与绿化》《观赏植物装饰与应用》等,形成了以观光休闲园区、现代高科技园区建设、管理为主线的课程体系。课程内容均面向北京农业生产需求,很多课程没有现成教材,任课教师就边学习、边总结、边教学。学生感到学的知识理论联系实际,有用武之地,增强了学习兴趣和主动性。通过专业方向和课程体系的设置,保证每个学生都有学习方向,每个学生都有专业特长。

(三)增加实践教学环节

篇10

自上世纪30 年代初, 化肥、农药的相继出现并应用于农业生产, 标志着现代农业时代的到来。在现代农业时代,化肥、农药及除草剂等农业化学品的大量投入、灌溉面积的不断扩大、土壤机械化作业强度的不断提高、作物耐肥品种的推陈出新以及栽培技术的不断创新, 共同推动了农产品产量的快速增加( 主要是单位面积产量的提高) 。与此同时,现代农业也带来了环境污染等严重的生态问题, 对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构成了威胁。

1 现代农业的负面影响

1.1 地表水及地下水污染

长期以来, 化肥、农药、除草剂等农业化学品的大量施用导致的地表水及地下水的污染一直是农业及环境科学家高度关注的一个问题。化学肥料, 尤其是水溶性极强的氮素化肥, 不仅可以通过地表径流冲刷到江河、湖泊等地表水中, 而且可以通过降雨及灌水等淋溶到泉水及深井水中。农业生产活动被认为是硝酸盐污染水环境的最重要原因。农产品生产过程中氮素化肥的超量施用, 提升了地下水和地表水中硝酸盐的含量, 从而导致了水环境的富营养化。

随着我国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不断深入, 在粮田面积减少的同时, 蔬菜、水果等经济作物的面积迅速扩大。农民在经济作物上的投入远大于粮食作物, 由此带来的农业化学污染也更为严重。

1.2 作物的抗逆性下降, 农产品的品质降低

化肥、农药等农业化学品的大量施用, 可以显著提高植物组织中硝酸盐和氨基酸的含量, 并使植物的细胞壁机械强度减弱, 从而诱发植物病虫害的发生。不仅如此, 农业化学品的超量施用还可以导致植物收获物中维生素C、有机酸及可溶性糖等营养成分的降低, 从而导致农产品品质的下降。更为严重的是, 植物吸收了杀虫剂、除草剂等农业化学品后, 会对人类的健康构成威胁。

现代农业对杀虫剂、杀菌剂、除草剂等农业化学品的依赖程度越来越高, 由此带来的直接后果是病、虫、草害的抗药性越来越强。为了尽量减少病、虫、草害带来的损失, 不断增加用药量和不断使用农药新品种成为农民的普遍选择。杀虫剂的大量施用给害虫的天敌带来了毁灭性的打击, 使依靠化学药剂防治植物病虫害的努力陷入了一个“农药施用量不断增加, 害虫的抗药性越来越强”的恶性循环。

1.3 土壤肥力下降及土壤酸化

现代农业的另一特点是土壤的机械化作业强度不断加大, 由此导致的土壤水蚀和风蚀及环境污染已成为一个严重的生态问题。水土流失的直接后果是农田土壤肥力的下降和地表水及地下水的污染, 而导致水土流失的直接原因则是频繁的土壤作业造成的表土疏松及径流加剧等。

化学肥料的大量施用除了容易引起土壤养分失调外,更为重要的是导致土壤酸化、板结、土壤的渗透能力降低等, 致使土壤的生产能力下降。

2 推广保护性耕作栽培技术, 确保农业可持续发展

2.1 积极推广保护性耕作栽培技术

保护性耕作栽培技术的核心是少耕、免耕技术及作物残茬覆盖技术。保护性耕作栽培技术不仅可以降低生产成本, 而且可以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 增加土壤水稳性团粒结构的数量, 提高土壤的渗水性, 减少雨季的地表径流, 提高土壤抗水蚀及风蚀的能力, 增加土壤的蓄水量, 提高水分利用率, 全方位培肥地力, 从而有效地提高土壤的生产能力。免耕技术是一项高效低耗的先进农业生产技术, 它不仅适合于水浇地, 更适合于旱地。该技术的推广有利于农业的节本增效和可持续发展。保护性耕作栽培技术的大面积推广应用, 不仅有效地解决了长期以来的水土流失问题, 而且使土壤不断培肥, 土地的生产能力不断提高, 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转贴于

2.2 合理施肥

合理施肥至少包含施肥量及施肥时期两方面的内容。按照作物的需肥规律合理进行肥料运筹, 不仅可以提高肥料利用效率, 而且可以减少因施肥不当而造成的环境污染。许多农民群众为方便起见, 将全部或大部分氮肥在播种前或播种时做基肥一次施入, 造成肥料的浪费和地下水的污染。这种传统的施肥方式既不利于提高肥效, 降低生产成本, 也不利于环境保护及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2.3 推广节水灌溉技术

2.3.1 革新地面灌水技术, 改大水漫灌为沟内渗灌传统的大田作物灌溉技术多为大水漫灌。这种灌溉方式不仅浪费水资源, 破坏土壤结构, 而且也是造成农业化学污染的重要原因。而改大水漫灌为小水沟内渗灌不仅可节水30%以上, 而且可以降低田间湿度, 提高作物的抗倒伏及抗病能力, 从而减少杀菌剂及杀虫剂的使用量, 有利于环境保护。此外, 改大水漫灌为小水沟内渗灌, 不仅便于浇水管理, 而且使灌溉水与土壤的接触面积减少了60%, 从而减少了水蚀, 保护了土壤。

2.3.2 推广非充分灌溉技术

植物的根系在受到水分胁迫时会产生化学信号并输送到叶片, 叶片在感知根系受到水分胁迫的信号后会降低气孔开度或关闭气孔, 从而减少水分消耗。根据这一原理建立起来的非充分灌溉技术是农业节水领域的一项新兴技术。

于振文等专家( 2001) 对高产小麦高效灌溉技术及其生理基础进行研究后认为, 在底墒充足的情况下, 小麦生育前、中期适度灌溉, 在保证适宜亩穗数和幼穗正常发育的前提下, 适当抑制营养生长; 后期补充灌溉, 延缓根系及功能叶片的衰老, 保证穗粒数和粒重。这样, 就可以将传统的3~5水减少为1~2 水, 从而使灌水效益显著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