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在线咨询服务,期刊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期刊咨询 杂志订阅 购物车(0)

初中数学小课题论文模板(10篇)

时间:2023-04-17 18:00:33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初中数学小课题论文,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初中数学小课题论文

篇1

课堂提问是贯穿在教学当中的,因此,课堂提问在课堂教学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教师在进行教学提问的创设和实施上要结合学生的认知情况和身心发展特点,提高课堂提问的有效性。

一、初中数学课堂提问现状

1.课堂提问只重数量而不注重质量

部分教师会将课堂上的提问数量当作衡量学生活动质量的标准,却忽略了问题的质量,从而使整个课堂学习变成了随心所欲地提问,并进行频繁的回答。在提出很多低质量的问题的情况下,学生没有足够的时间对问题进行有效的思考,所以只能从口头上应付回答,进而严重影响了学生对初中数学的学习兴趣。

2.课堂提问没有面向全体学生

有些教师在教学提问中带有个人的情感色彩,会习惯性对那些学习成绩优异或具有表达能力的学生进行提问。因此,当被提问的学生在课堂中兴致勃勃地作答时,其他学生就容易产生抱怨心理,从而失去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对教师的课堂提问也就不会进行积极、深入的思考。

3.重视问题的提出,而不注重问题的解答

教师在学生回答问题后,会紧接着进行课堂讲课或其他问题的提问,这样不仅会造成学生不能有效参与对问题的思考与回答,并且会造成他们对教师的依赖和对问题提问的麻木。因此,教师课堂提问的急促和紧迫,会让学生来不及对问题做出较为明确的结论,而大量的问题又让学生无法进行充分的回答。

二、初中数学课堂有效性提问的方法

1.建立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

课堂氛围的民主与和谐容易调动学生参与数学课堂学习的积极性,从而为教师的课堂提问营造良好的教学情境。良好的师生关系能够创建和谐、民主、愉快的教学氛围,让学生在数学课堂中主动参与问题的回答,并且敢于提出质疑。所以,教师在平时要尊重学生,努力为学生营造一个和谐宽松的学习氛围,认真对待学生的提问,并对学生的作答给予适当的评价和鼓励。在活跃的课堂气氛中,可以让学生在轻松的学习中更好地进行数学知识的学习和探索。以互动交流式的方式进行提问,可以将枯燥的教学内容变得有趣味性,让学生的学习更加轻松、自由。

2.有效创设问题的悬念,鼓励学生提问

问题的情境是对数学问题解决的有效出发点。而课堂提问的目的就是要将学生引向问题的情境中,让学生的注意力和兴趣集中在数学概念和专题上,从而有效地解决问题。所以,教师要想使初中数学的课堂学习具有活力和生机,就必须创设有效的问题情境。学科的质疑和探索是推动科学发展的关键动力,所以教师应该在教学中利用各种因素及逆行那个课堂提问的创设,从而吸引和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激发学生的探索和质疑。例如,教师对某一数学问题进行情境设计,当学生对情境问题无法解答时,就会将自己引入对显示生活的思考,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思维,进而很快进入该单元的数学学习中来。

3.联系学生的实际和生活体验进行提问

数学来自生活,特别是基础性的数学学习与人们的实际生活有密切的联系。数学教学内容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相联系,使学生可以体验到数学问题在生活中的应用。这种方式有利于学生对数学应用的感受和体验,生活中的数学知识无所不在,进而有效培养学生以数学的角度观察生活及对实际问题的初步解决能力。

教师可以让学生在课堂中自由发表对某一知识概念的理解,为学生提供更加自由的发挥空间,从而培养和发展每个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初中生思维灵活、喜欢幻想,所以他们必定会有不同于成人思路的丰富多彩的理解,这样课堂的学习氛围就被有效地调动起来。学生可以在轻松、愉快的课堂中理解并掌握一定的数学知识和技能,从而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

4.利用游戏设问,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初中数学课堂的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有效结合游戏活动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在游戏中有效地学习和运用数学知识。这种教学情境的创设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发挥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从而实现数学课堂的寓教于乐。在教学游戏中,学生可以体验合作的乐趣,同时也培养了自身的竞争意识,能够有效缓解紧张的课堂气氛,有效消除学生自身的疲劳,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和教师的课堂教学质量。

游戏法教学主要是以直观的方式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更快、更好地进入课堂学习的情境中。

5.进行及时有效的课堂评价和反馈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与学生之间的互动性问答进行及时有效的教学评价,对学生进行适当的引导和启发,从而培养和激发学生的思维创造力,以实现课堂提问的效果反馈。在对学生进行评价的过程中,教师要做到严格把关,不仅要有效保护学生作答的积极性,又不能使学生的回答内容不着边际。所以,教师一定要在课堂教学中审时度势,积极、有效地对学生的回答做出评价,进而使学生已有的知识结构得到优化。

如果学生能够的回答是正确的或者具有一定的创造性,教师要给予充分的肯定,进一步开发他们的思维;如果学生的回答不够准确,那么教师要对其中正确的部分加以肯定,同时引导他们对自己的回答进行修正和完善;而嘘声的回答如果是错误哦,教师应该帮助他们找出错误的原因,对他们自身的优点及存在的问题给依次给予科学、合理的评价。对于学生古灵精怪的回答,教师不可以对他们进行盲目的批评,而应该耐心地进行引导与解答。另外,教师在进行评价时,要学会运用鼓励性的语言来肯定和激励学生,对于不善于回答问题的学生要给予一定的帮助和启发,调动学生在初中数学课堂上的学习注定性和积极性,增加学生的自信心。

总结:

课堂提问的优化和有效性很好地符合了当下课程改革和发展的要求。有效地课堂提问不仅可以促进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而且有利于学生在课堂学习中更好地发现、提出和解决问题,从而在教学的互动中锻炼和培养学生的思维及创新意识,让学生学会学习,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篇2

现代数学教学理论认为: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应以问题为纽带。有效的问题教学是以学生为中心的合作过程,通过问题的发现、思考、理解这三个过程来促进学生的学习、发展。下面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谈谈如何把数学知识形成有效的问题,来激励和促进学生的学习、提升课堂教学效率的一些体会。

一、突出学生主体,还原课堂教学真谛

《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这就要求数学问题首先要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认知规律和个体差异,创造最适合学生的数学教学活动。

1.贴近生活,体验数学。“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数学课堂教学要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体验到数学就在身边,从而对“问题”产生极大的探究兴趣。波利亚认为:数学学习的最佳动机是对数学知识的内在兴趣。通过对教材的灵活处理,创设学生熟悉的现实生活素材,贴近学生的数学现实,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相联系,使学生感受到数学学习的意义,极大地调动学生对课堂教学内容的学习热情,符合“数学要回归学生的生活世界”的课改精神。

2.遵循规律,感知数学。人类认识事物的过程是一个由易到难、由简单到复杂、循序渐进的过程。高度的抽象性是数学学科有别于其他学科的一大特点。因此,数学课堂教学要从学生的认知规律和数学学科的特点出发,精心设计问题序列,引导学生向思维的深度发展, 循序渐进,最终达到解决问题和释疑明理的目的。

3.直面差异,收获数学。多元智能理论框架的中心就是认识、尊重和充分利用个体智能差异。数学课堂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因人而异,设计一些不同层次的问题,使各类学生都能积极思考,真正参与课堂学习,有所收获。

二、精心设计问题,优化课堂教学效果

“好的问题是促进学习的燃料。”波利亚认为中学数学教学的目的就是教会学生思考。

1.围绕目标,找准基点。课堂教学目标是预期的学习结果,因此问题教学应该紧紧围绕教学目标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指向问题的解决。教师课前设计好的问题,或为导入新课、探究新知,或为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或为引起思考、总结归纳等有明确意向的问题,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和探索、掌握知识。

2.善启重发,拓展思维。数学是思维的体操。波利亚指出:“我们所指出的问题,不是寻常的,它们要求人们具有某种程度的独立见解判断能力、能动性和创造精神。”课堂问题要以激发学生思考为出发点,有一定的启发性和开放性。

(1)启发性: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善“启”学生才能“发”。在利用问题来引导和启迪学生的思维时,切忌用“是不是”、“行不行”、“对不对”之类的机械性问题来设问。

(2)开放性:标准化的问题,答案唯一,思路唯一,不利于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而开放性的问题要求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分析问题,有利于锻炼和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和创新能力。

3.难易适中,发展自我。初中学生自我意识强烈,对有一定挑战性的任务很感兴趣。问题太难,学生易失去解决问题的兴趣;太易,会使学生产生轻视和厌倦心理。这就要求课堂问题难度要贴近学生思维的“最近发展区”,从新旧知识的衔接处巧妙设计问题,让学生主动参与到各种认知水平的互动中,促进学生的发展。

篇3

(一)教师与学生之间的矛盾教师沿袭以前的传统灌输教学模式没有改变,在新课标的要求下教师对于新课标的理解不透彻,“换汤不换药”,只是在教学内容上有了增加却没有在教学方式上面有更新。与此同时,学生与这个时代息息相关,接受新事物的能力比较快,或者说是喜欢新鲜事物,教师传统的教学方式使得学生与教师之间产生了学习上的矛盾。枯燥乏味的数学课让精力旺盛的学生觉得提不起兴趣来。

(二)旧的学习方式与新的学习内容之间的矛盾学生从小学的语文、数学、英语三门课程转变为七门课程,学习的范围大大扩宽,学习的负担也由此加重。沿袭小学的学习方式,会让学生在庞大的知识内容上败下阵来。首先,学生会根据自己的喜好有一个侧重的选择,使学生对于数学的重视程度受到冲击。由于每一个科目都要占用学习时间,因此不能像小学一样把大量的时间都用在数学、语文、英语三门科目上。

(三)“被告知”与独立思考的矛盾学生在小学六年的学习生涯中,养成了一种“被告知”的思维习惯,学生在很大程度上,依靠的是教科书来告诉自己这个题目应该怎样去解答,而很少去思考这个解法的来历,为什么要这样去解答这个题,我换一种方式可不可以对这个适用。就好比教师要求我们4+5=9的思维方式,但是学生可以自己用3+6=9的思维方式。一直都是教师告诉我们应该怎么做,却忽视了学生需要的是独立思考的能力。

二、解决问题的建议

以上我们了解了初中数学课堂效率的一些现状和存在的一些问题。那么我们就从这些问题入手,提出一些可行的建议。

(一)更新教学方式教学方式的更新,需要教师与学生共同配合。我们可以采用兴趣学习小组的方式,将班上成绩最好的与成绩最不好的学生混合搭配在一个学习小组,并且采取奖罚制度。将他们划分好了小组过后,学生积极独立思考与团队合作的习惯就会慢慢地被培养起来。加上初中学生喜欢竞争与不服输的心理,就可以做一个量化成绩,越是上课表现积极,完成作业质量好的量化成绩越好,量化成绩与小组的平均成绩相加来作为小组最后的成绩。成绩高的学习小组将会得到一些物质奖励,或者是选择座位的优先权。这种方式不仅可以使得学生之间相互帮助,还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对培养整个班级的数学风气具有很大的促进作用。但是值得注意的是,教师在这个过程中不要轻易打击学生的自尊心,学生的成绩一定要得到教师中肯合理的评价,并且不能用强硬与过激的语言与学生交流,这样会大大降低学生的自尊心。

(二)学生的学习方法上初中最大的不同就是学习的范围扩大,学习的负担加重,但是学生应该学会去分辨什么是主要的,什么是次要的。就像数学,高考已经将数学的分数提高到了150就说明学生选择的侧重点应该是数学。学生要想数学成绩脱颖而出,应该课前预习,将自己能看懂的东西提前消化,有问题将问题勾画出来上课认真听讲复习,课后做典型的题目来复习巩固所学内容。

篇4

1.参与率低。课堂讨论的组织形式一般可以分为集体讨论和小组讨论两种。集体讨论是由教师主导、组织和控制的,有利于有效的解决问题。但是,根据观察,大部分集体讨论的参与率仅有13%或更低,大部分学生只处在观众的地位,即使是观摩课或示范课,参与率也往往在15%或以下。小组讨论一般又分为多人小组讨论(4—8人)和同桌讨论两种。在多人小组的讨论中,一般只有42%的小组讨论比较热烈,而讨论热烈的小组中也往往只有50%的学生能比较充分地表达自己的意见和看法;讨论不热烈的小组参与率更低,往往出现冷场的现象。而同桌讨论一方面冷场的多,充分展开讨论的少;另一方面也很难就重要问题进行深入的讨论。

2.组织效率低。小组讨论时,由于教师的控制力降低,以致小组中出现“群龙无首”的局面。在有班干部或尖子生的小组中,班干部和尖子生只顾发表自己的看法和见解,而没有组织小组全体参与讨论的责任感或意识,中等生和差生很少有发表意见和提出问题的机会。在讨论时,有部分小组的学生不以自己的理由去说服不同意见的同学,而产生争执。在这样的情况下,学生失去了信息交流和思维碰撞的机会。还有一点值得注意的是,讨论中回答问题的学生多,而能够主动提出问题的学生却很少。

3.“走过场”。“走过场”、“形式主义”是课堂讨论中最突出的问题之一。其主要表现为以下三种情况:①在数学课堂集体讨论中,很多教师的着眼点是如何解决当前的问题,而不是怎样调动更多的学生积极参与问题解决的过程,说白了就是只考虑怎样用学生的嘴来说出教师心中的问题,甚至情急之下,帮助学生说出最后的答案,“点到为止”。②在小组讨论中,由于教师对全体的控制力减弱,暂时使小组处于相对开放的自由状态之中,加上教师对学生的组织能力和有效解决问题的能力缺乏必要的信心,不敢放手让学生独立活动,所以小组讨论的形式主义比较严重,往往讨论尚未完成甚至还未充分展开就被教师终止。这将影响学生参与讨论的积极性,不利于学生讨论问题能力的培养。③有时教师为了顺利完成教学任务,怕学生把问题岔开,对学生思维上的束缚很多,学生思维的自由度极低。在讨论时,很多学生揣摩教师的思路,思考的是什么答案比较符合教师的心意。甚至有时,有的学生因为对问题的看法或提出的问题不符合教师的心意,而遭到老师的指责或嘲弄,使学生不敢提出不同的问题,不敢发表不同看法。

二、低效问题的克服方法

1.明确讨论的目的。在数学课中,开展讨论的目的是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在讨论过程中学生得出什么结论并不是重要的。最重要的在于学生想了什么、怎么想的,即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辨过程才是最重要的。

篇5

1.提高兴趣,使学生爱学

案例1: “人文奠基”初中语文系列课程探究

初中语文组的教师们共同探索,通过回归语文的本源,打造出“北京理工附中‘人文奠基’初中语文系列课程”,整个系列课程包含“早起诵读诗歌”“整书深度阅读”“周末家庭影院”“语文实践活动”“接力日记大家写”和“班级图书馆”六部分内容,走出了一条读、品、悟、行结合的语文教学新模式之路。

案例2:趣味体验,让数学学习动起来

经过分析,数学组教师们精心设计了许多数学趣味体验活动,例如,布置了一项特殊的假期作业:让学生自主完成一个小课题研究,撰写数学小论文。开学后年级组织了“数学小论文大赛”活动,学生就自己的研究进行陈述、答辩,并编辑了优秀小论文集——《青芽》。此外,教师们专门举办了“数学好声音”、“数学论坛”等活动,开展“小先生”讲题,并评选出“十佳讲师”“十佳导师”。

2.探索有效作业,使学生精学

为了提高学习效率,我校教师从实际学情出发,自编练习题,精选精练,分层布置作业,使学生精学。

案例3:自编初中数学练习册《水滴集》

初中数学备课组的教师们基于每节课的核心概念、公式,自编练习题,现已经形成自编习题集——《水滴集》。《水滴集》采用每章一册的形式,从学生的实际学情出发,练习题在难度上分层,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实施过程性评价。此外,初中数学组自编寒假作业,依据学情,分层设计,精挑细选,分别编制《数学寒假作业》专题版、基础版、精华版。

3.优化教法,使学生乐学

寓教于乐,寓学于乐,一直是我们所追求的教学。为使学生能够享受学习的快乐,我校教师积极创新教学方式,优化教法,变被动的学习为主动的探究。

案例4:创新教具——神奇化学牌

初中化学组教师们结合学科特点,创新教具,开发出“化学牌”,以此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学生通过玩“化学牌”的过程,学习化学反应,使学生记得简单,学得轻松,大大调动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创造性,还给学生搭建了沟通交流的平台,促进了合作学习。

4.指导学法,使学生善学

开展学法指导,帮助学生找到有效的学习方法对于减轻学习负担十分必要。

案例5:学画“数学画”和“数学思维导图”

为引导学生系统梳理知识,形成数学思维,数学教师组织学生画“数学画”。此外,学生们利用数学“知识树”,总结、梳理章节知识。通过上述尝试,学生们加深了对知识的理解,寻找到有趣的数学学习方法,学习也因此变得简单、快乐。

篇6

数学是一门高度抽象,逻辑严密的基础学科,同时,又具有广泛的应用性,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初中生在学习数学过程中,由于年龄特征的原因,其思维活动主要以具体的形象思维为主,使得学生认知形象性与知识抽象性之间存在着矛盾,造成学生在学习中出现了诸多困难。因此,在初中数学教学活动中教师应当转变思想,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可以采用情境教学法,通过创设一定的情境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而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下面笔者就新课标下初中数学教学情境创设谈几点个人的体会。

一、联系学生生活实际,创设教学情境

初中生心理逐渐成熟,对事物的认识开始有自己独特的见解,并对电视节目、流行歌曲、影视明星、体育赛事等一些事物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因此,教师可以联系学生的实际,根据学生的兴趣,通过与学生探讨他们感兴趣的话题来创设积极的教学情境。在这样的教学气氛中不仅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有助于增进师生、生生之间的交流和沟通,使课堂教学气氛更加和谐融洽。

例如,在教学“代数式的值”这一课时,我就尝试利用“预测身高”这个学生一听就会感兴趣的话题来引入新课。我在黑板上写下身高预测公式:

男孩成人后的身高:(X+Y)÷2×1.08

女孩成人后的身高:(0.923X+Y)÷2(X代表父亲身高,Y代表母亲身高)

然后让学生们拿出笔来计算各自未来的身高。问题一出,学生们瞬间兴致高昂,奋笔疾书地计算起自己的未来身高,还不时有学生亮出自己的身高让身边的同学炫耀。待这个“”结束后,我顺利的引出了这节课的课题。

又如,在教学“平行线”这节课内容时,我利用多媒体课件播放了一首学生都比较喜欢的金莎的歌曲《平行线》,学生们一边听着美妙的旋律,一边看着幕布上出现的歌词“我们像是两条平行线,永远不能坦白面对面/我在你的左边你在右边/没有交叉点/我们只是两条平行线/走多远都没有碰面的终点……”然后,我让学生根据歌词内容,尝试着归纳出平行线的特点,并以此引入新课。实践证明,在如此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中,学生的积极性极高,教学效果十分理想。

二、巧设疑问,创设教学情境

俗话说:“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巧设疑问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疑问能引发学生积极思考,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望。因此,教师要重视设疑在教学中的重要性,有意识的巧妙的设置一些与所讲内容相关的问题,以此来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大胆思考,深入探究问题的积极性。

例如,在教学“过三点的圆”这一节内容时,我就创设了这样一个问题情境:有甲、乙、丙三个果园,如今要在它们之间修一个仓库,使得这三个果园到此仓库的距离都相等,试问这个仓库应修在哪里?当我把这个问题抛给学生后,学生立刻来了精神,不约而同的开始相互讨论、猜测。由于学生知道我们正在学习“圆”的相关问题,因此学生就联想到这个仓库是不是应该修建在过甲、乙、丙三点的圆的圆心处。由于有了这个问题做铺垫,此时我在提出:要修在圆心处,那该圆的圆心又将如何确定呢?这样连续的追问,一下就揭示出了问题的本质,为接下来学生的学习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三、合理利用游戏环节,创设教学情境

初中生好玩、好动,对任何事物都有强烈的好奇心与探究精神。在这个时期,学生都热爱游戏,对游戏有着极强的兴趣。因此,教师可以利用初中生爱玩的天性,在数学教学中设置一些游戏环节,以此来提高教学质量。

例如,在教学概率中的“可能性大小”这一内容时,我提议:“谁愿意来与老师玩‘石头、剪子、布’的游戏?”学生非常兴奋,都跃跃欲试,我接着说:“既然大家都想跟老师玩游戏,那么哪位同学能够想到一个公平的方法来确定一个代表呢?”学生展开讨论,自由发言,其中一位同学提议将每位同学的名字分别写到相同的卡片,然后抽签决定。我便趁机问学生:“大家觉得这个方法可行嘛?每位同学被抽到的可能性一样吗?我们可以用什么方法来表示抽到某同学的可能性呢?抽到男生或者女生的可能性一样吗?我们又用什么方法来表示呢?”等等一系列的问题一提出,学生的学习欲望顿时被激发出来。根据教师的启发和引导,逐一解决以上问题。然后,我便按照之前学生的提议用扑克牌代替卡片,每位同学发一张,让学生各自写上自己的名字后交到讲台上,放在一起洗匀,再随机抽取一张,被抽到的同学作为学生代表跟老师一起玩“石头、剪子、布”的游戏。游戏进行过程中,课堂气氛非常活跃,同学们都在下面大声的喊:“石头、剪子、布”,经过几个回合之后,在胜负均等的情况下,我再提出问题:“老师在游戏中有获胜的可能性吗?还有别的可能性吗?这几种可能性的概率一样大吗?是否进行三次游戏,其结果一定是一胜、一负、一平?”等等,一系列问题情境的创设,给新课的展开做了铺垫,同时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其教学效果事半功倍。

四、总结

总之,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积极的联系学生生活实际,创设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成效。这不仅迎合了学生好玩、好动、好奇心强的心理特点,也是新课程改革的必然要求,不但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愿望,积极参与到整个课堂教学,同时还有利于促进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参考文献:

篇7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0X(2012)02-0047-03

2011年9月7日至26日,我有幸在保定学院参加了河北省初中数学骨干教师培训,回来以后又参加了三个专题的网上学习研讨。这次培训的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有专家讲座引领,有教学实地考察,有学员互动交流。通过学习,我收获很大,提升了教育理念,夯实了专业知识,开阔了教学视野,更新了数学观念,增长了教研技能。特别是一些优秀教师精湛的教学艺术的展示,更让我内心受到强烈震撼,由衷地感叹教育的天空如此湛蓝高远,三尺讲台如此绚丽精彩。通过培训,我备感教书育人的责任厚重,在这份厚重的责任面前,我愿为之上下求索,奋斗不息。现将培训学结如下。

一、更新了教育教学理念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纵深发展,在落实新课程理念的实践中,很多教育教学中的深层次问题不断地暴露出来。例如:如何解放学生?如何把握课堂教学的三维目标的设计?如何进行双基教学与创新能力的培养?等等。这些问题越来越困惑、烦恼着我的教学。我带着困惑和烦恼参加了培训,在培训中得到教师指点和引领,使我对课改有了全新的认识。

例如:首都师范大学教授、新课标研制组组长王尚志教授讲的《整体把握新课程下的初中数学》使我受到了很大的启发。王教授从社会科学技术的发展、数学沿革、实际需要三个方面讲解了新课程下的初中数学,特别谈了当今认识数学新课程变化的三个基本视角――数学视角;教育视角;学生视角。

(一)从数学视角看数学

数学是研究现实中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科学;数学是一种理性的精神。正是这种精神,激发、鼓舞和驱使人类的思维得以运用到最完善的程度。数学是科学、理论、语言、工具、技术、文化、伙伴。

(二)从教育视角看数学

数学教育不仅仅限于关注那些将会成为科学家或者工程师的人,更需要关注确保国家将来的劳动力需求,无论在足够的数量上,还是在技术的熟练上都应该超过现在。建立适合所有人的良好数学教育,是国家利益所需要的。文科、工科、理科等不同专业方向需要不同的数学,不同人对数学需求的不同,在数学发展不同。

(三)从学生视角看数学

把学生作为教学的中心,使学生在学习的整个过程中保持主动性,主动地提出问题、思考问题,主动去发现去探索,教学生学会如何学习,不仅学习知识的本身,还要掌握认知的手段;学生不仅要学会知识,还要学会动手,学会动脑,学会做事,学会生存,学会与别人共同生活,这是整个教育和教学改革的内容。

这些观点与提法,使我加深理解了解放学生的含义。解放学生,不是不去管他们,而是给他们留下了解社会的时间,留下思考的时间,留下动手的时间。解放学生,就要解放学生思想。有关新课程理念要告诉学生,要让学生明白学习环境的特殊性、学习资料的典型性,以及如何用学到的知识和智慧去创造未来美好的人生。从我自己的经历感受到,有些东西不是老师教出来的,如人的思维、人的理想、人的创造精神、人的道德准则。这些,教师给予的是启蒙教育,但更重要的要靠自己学习。对于学生来讲理想和思维决定一生,这不是分数能代表的。同时,我觉得我们要围绕加强学生综合素质进行教育教学,转变教育升学观念,从而对教育体制、办学模式以及小学、中学的教学改革进行深入研究,整体谋划。

又如: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学数学室主任、课程教材研究员章建跃教授作了《有效改进课堂数学》报告。章教授首先介绍了课改的基本共识,就是教育的核心以学生的全面、和谐、可持续发展为本,关注学生的认知、能力和理性精神,强调“启发式”讲授,突出自主探究学习方式。接着,就有效教学话题谈了目前数学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

1.引进概念不自然。2.缺乏问题意识。3.重结果轻过程。4.重解题技能技巧轻普适性、思考方法的概括。5.机械模仿多思维少。

听了章教授的讲座,我真正认识了三维目标,发现自己在教学设计中一味套用三维度,凑三维目标是盲目的,是对三维目标认识的扭曲。通过学习、反思,我总结了自己看法和观点,完成了论文《关于三维目标与教学目标的思考》。我清醒地认识到,三维目标是课程目标不是课堂教学目标,三维目标是有内在统一性的,是交融一体不可分割的。三维目标是课程目标的设计思路,是学习过程中的三个心理维度,不是教学目标的维度。教学目标是落实课程目标的目标,其设计应遵从“最近发展区”原则,依据教学内容和学情来确定。要聚焦知识和技能、数学思维能力、理性精神。不要机械套用三维度,凑目标。

此报告无疑是对当下教育教学弊端的一次警钟,更是对一线教师落实三维目标的一次拨乱纠正。

又如,保定学院黄英副教授讲的《对数学教育改革的思考》专题报告。黄老师借用很多实在的教学实例形象地简述了双基教学对数学教育的作用,使我们清醒的认识到:既不能把中国教育成功一律归功于双基教学,也不能把中国教育的缺失一律归罪于双基教学。我们应在双基十分坚实的基础上进行创新教育。不能为搞创新而丧失了坚实的基础,也不能因强化双基而禁锢了思维能力和淡化数学思想的培养。我突出的感觉:我们对双基教学认识不够深入,对课改改什么不很清楚,留什么也不清楚,过去教学过于注重双基忽略创新精神培养,现在又过于注重创新能力培养而忽视双基培养。课堂上讲的不够,练得不牢,大部分时间让学生自主探索,使得基础知识理解不深。

几位教授站在新课改的前沿,对新课程改革的理念与实施现状给学员们一个全面的理性的分析梳理,让我们找到了课改与实际教学的结合点,使我们从新的高度客观地、理性地认识新课程改革,实施新课程理念。

二、加深了对数学教学的理解

我对数学教学的理解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深刻。真心感谢培训老师的点化引领,特别是河北省中学数学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保定市高级教研员徐建乐老师的讲解,徐老师长期从事数学教学法研究,长期扎根数学课堂,有理论有实践。很多提法值得我学习。他在《进一步理解新课程下的教与学》指出:

1.对数学教育意义的思考,要从数学教育目标的实用性、教育性思考。数学教育的基本理念应突出体现基础性、普及性、发展性,人人学有用的数学,不同的人学不同的数学,在数学知识学习中,人的智慧、情感都要获得发展。

2.对教学的思考,要关注学习理论的学习;要关注默认知识的理解;要关注思维方式训练;要关注有效的教学设计;要关注弗莱登塔尔教学原则;要关注教会学生会学;要重视合情推理;要重视直观;要注重内容呈现的层次性和多样性;要注重数学的认知规律。

3.“过程的教育”不是指在授课时要讲解、或者让学生经历知识产生的过程,甚至不是指知识的呈现方式。而是探究的过程、思考的过程、抽象的过程、预测的过程、推理的过程、反思的过程等等。

4.我们要为了理解而教;教学的过程对非智力因素要给以关注。教学过程中对情感领域的开发不可或缺,学生对数学学科的热爱,是判断教师教学水平重要的因素。

这些观点让我深深的懂得:数学知识赋予了数学思想,便有了数学灵魂,便彰显了数学的生命力,数学教学过程是数学知识生命延续的过程,是学生思维和数学素养积累、开发、提高的过程。数学教学不能失去本色!

三、增强了专业学习的使命感和紧迫感

学然后知不足,过去认为自己很有知识,很有水平,很优秀。听了保定三中分校高级教师章巍《把握数学本质,打造有效课堂》的精彩讲解,我突然感到心痛!在日记里我是这样写的――有一种痛叫黯然无声却痛击半生,半生的痛曾是无谓的伤害,这伤害曾令我恍惚自豪。这痛便是教学的心痛,这痛是今天才感觉到,这痛令我半生的教学成绩忽略为零,面对你,我的小老师,我觉得我像是没有进入教学的学生。章巍老师年仅二十七、八岁,在全国做过无数次示范课,多次参加世界数学年会。面对他优异的成绩我自惭形秽,聆听他对数学教学高深的见解令我由衷敬佩。如他由实践总结出的:

1.数学教育的本质是寻找数学知识恰当的教育形态,数学有三种形态:原始形态、学术型态和教育形态。把学术形态转化为教育形态是所有数学教师的责任,把火热的思考变成冰冷的美丽是理想的数学教育。

2.维持学生高水平的认知很重要,教师过早介入学生思维过程,学生高水平的认知就在教师的所谓引导下逐渐下降。教师对学生思维支持与帮助应是隐性的,应让学生感到自己的学习近似于在发明创造;教贵在度,学贵在悟。

3.低效或无效的课堂常常是教师自身低效或者无效劳动造成的。

小小年纪有如此丰富的经验,真的很佩服!从他身上我看到精湛的教学艺术和孜孜不倦的学习的化身。我感到学习的急迫!不学习不提高就是落伍,专业知识不更新就是低效教学,提高自身的数学素养是课改赋予的使命。作为骨干教师要处于领先地位,就要学习在前。学习改变观念,观念决定成败。

四、增长了教科研技能

参加培训是自己成长路上的一次重要经历,更是一次教学技能的提升。

从保定学院韩素兰教授讲解的《求解中学教师科研难题》中,我学到了选取适宜的研究课题的方法和手段,就是抓住有价值性、创新性、实践性、可行性的小课题,运用观察研究、调查研究、实验研究、总结研究、行动研究、叙事研究进行研究。学会小题大做,需要“胡说”“八道”。

从保定学院周和月教授讲解的《几何画板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中,我学会几何画板的操作方法,几何画板使几何图形通透灵性,体会到了几何画板带给教学的直观和效率。

从保定学院沈建平副教授讲解的《基于数学文化的教学策略研讨》中,我学到基于数学文化的初中数学探究教学技能、学会了基于数学文化创设问题情境的方法、明白了探求初中数学教材中的数学知识背景知识的过程。

从保定学院庞晓丽副教授讲解的《创新教育下的课堂――利用“计算器”进行探索发现》中,我学到了数学课题学习的教学方法,了解了数学课题学习的内容,如数学建模、数学实验、数学探究学习、数学主题阅读,学会了数学课题教学模式。等等……

另外,通过网上近90个小时的听课观摩,反复学习了北京市丰台区实验学校吴文丽老师主讲的《初中生数学学习的诊断与教学调控》;北京朝阳区教育研究中心王玉起老师主讲的《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提问技巧的研究》;北京十二中初中二部杨竞老师主讲的《初中数学习题课教学的研究》,我掌握了诊断问题的方法,学会了提问的技巧,强化了习题课的思维程序教学。

篇8

有效培养学生数学语言表达能力,促进合情推理能力养成

二、课题的提出

《新课程标准》在重新审视传统几何教学目标的基础上对证明重新提出了明确的要求:“能通过观察、试验、归纳、类比等获得数学猜想,并进一步寻求证据,给出证明或举出反例”,“从几个基本事实出发,证明一些有关三角形、四边形的性质,从中体会证明的必要性,理解证明的基本过程,掌握用综合法证明的格式,初步感受公理化思想”。

学生要通过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学习,“经历观察、实验、猜想、证明等数学活动,发展合情推理能力和初步的演绎推理能力”。而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和训练学生的数学语言是分不开的。语言是思维的工具,思维过程要靠语言表达,而语言的发展又能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应创造条件让学生更多地说理。如:说定义、定理、法则、公式、过程、算理、方法、规律、题意、思路、数量关系、式义等,从而训练和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从而达到发展学生数学思维的目的。

在日常教学中,我们经常会遇到这样的问题:学生能够想到问题的结论,但是不能说清思考的过程,不能讲清解决问题的思路方法。尤其是很多学生只重视问题的结果,却忽视了解决问题的过程。还有的学生会说不会写或会写不会说,渐渐地就走入了不敢说、不想说、不会说、不能说的误区。针对以上问题,我确定了“有效培养学生数学语言表达能力,促进合情推理能力养成”这一课题。

三、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

课题研究的目的就是逐步探寻行之有效的初中数学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及书面表达能力,以促进学生的合情推理能力,使学生养成有条理的思考问题,规范答题的习惯,力争使学生敢说、想说、会说、能说,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索学习的能力,不断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并适应中考改革的需要。

四、课题研究的方法

以实验操作性活动为主要形式,通过类比、归纳的方法,来使学生建立空间与平面的各种位置关系和数量关系,以达到发展学生空间观念和几何直觉的实验几何,逐渐摆脱欧氏几何的那种环环相扣的逻辑联系,以及严密抽象的演绎推理形式。

五、课题研究过程

(一)研究步骤

1、准备阶段:(1)学习和掌握初中数学课程标准中关于语言表达能力培养的要求。(2)研究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现状,语言表达能力差的原因。(3)制定研究方案

2、试验阶段:(1)在数学教学中寻求提高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有效策略。(2)实施具体方案。(3)反思经验与不足。

3、总结阶段:(1)根据课题研究,观察学生在语言表达方面的变化。(2)对课题进行总结,形成课题研究报告。

(二)实施过程

数学家波利亚说:“数学可以看作是一门证明的科学,但这只是一个方面,完成了数学理论,用最终形式表示出来,像是仅仅由证明构成的纯粹证明性。严格的数学推理以演绎推理为基础,而数学结论的得出及其证明过程是靠合情推理才得以发现的。”合情推理所得的结果具有偶然性,但也不是完全凭空想象,它是根据一定的知识和方法做出的探索性的判断,因而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如何教会学生合情推理,如何用恰当的数学语言去表达出来,是一个十分值得探讨的课题。

首先,我对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差的成因采取谈话法和问卷法进行调查。通过调查主要总结出四大成因:一是心理素质差,虚荣心强,怕答错或答不好而被同学或老师笑话。二是性格内向,不想或不敢表现自我,或没有机会发言渐渐封闭自我。三是对知识缺乏系统的理解,不能有条理的分析问题解答问题。四是没有严谨的学习态度,不会走就想跳……不会用数学语言规范答题。

可见,语言表达能力会直接影响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也会间接影响学生的个人交往能力,及综合素质的发展。新课程加大了实验几何的内容。因为它更贴近学生的日常生活经验;同时降低了几何学逻辑严谨性的要求,使不同智力水平的学生,都可以从数学活动中获益;而且通过活动掌握空间性质,更易于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能力、归纳类比,以及创造力等,这些明显的长处日益受到重视。下面我就结合新课程理念,结合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差的成因,结合课堂教学谈一下自己的几点做法:

1、正人先正己,规范自身的教学行为。认真备课,课堂语言力争不拖泥带水,做到正确、科学、简练、规范、有条理,逻辑清晰,连贯。坚持使用数学语言授课,不口语化。板书示范有针对性,给学生以良好的引导,让学生从简单的模仿做起,逐步认识到答题规范的重要性,同时,板书设计要美观大方、简洁规范,让板书给学生以美的享受……从而不由自主的模仿。例如:在教学实际问题与二元一次方程时,我边板书边领学生总结了五字方针:设、列、解、检、答。学生按照这五字方针,就能较规范地完成类似的数学问题了。

2、创设学生语言表达的时间和空间。在进行数学教学活动时,教师如果只以教材的内容为素材对学生的合情推理能力进行培养,毫无疑问,这样的教学活动能促进学生的合情推理能力的发展。但是,除了学校的教育教学活动(以教材内容为素材)以外,还有很多活动也能有效地发展学生的合情推理能力。例如,人们日常生活中经常需要作出判断和推理,许多游戏很多中也隐含着推理的要求。所以,要进一步拓宽发展学生合情推理能力的渠道,使学生感受到生活、活动中有“数学”,有“合情推理”,养成善于观察、猜测、分析、归纳推理的好习惯。

3、注重学生对新知的经历与体验。教师在课堂上要积极营造轻松、民主的课堂氛围,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有展示、表达数学的权利和机会。如在学习“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平行”这一平行公理时,教师和学生一起通过画图、试验后,让学生归纳出这一公理,此时,教师要鼓励学生大胆地进行表述。在教师进行补充归纳后,学生对此公理中的“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专业化的用语难以掌握可让学生读一读感受一下,领会其意义,或与同桌互相

进行交谈。在充分给予学生“说”的机会的同时,教师逐步地要求学生答对所问,用词准确,语句完整,注意引导学生语言表达的准确性、简洁性、条理性、逻辑性、长期坚持下去,能让学生学好数学术语,用好数学术语,讲好规范的数学语言。有了亲身的体验和经历,学生才会有感而发,有话可说。

4、榜样力无穷,用学生去影响学生。数学教学中经常遇到用语言表达有困难的问题,我让那些具有示范作用学生先说,使其他学生在无形中感受到怎样去表述问题,怎样表达才有条理;另外,让那些书写规范的学生到前面板演,这样要远比教师一遍一遍的强调作用更明显。对于刚刚接触的问题,我让同桌之间,小组内的同学之间,在解答问题后,互相检查,指出对方的不足。在作业或试卷的解答中语言表达比较突出的学生,我让他们把自己的作品展示给同学,用他们的规范解答去影响其他学生。这样就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强化了对语言表达的重视程度。

六、课题研究的反思

传统数学教学中,就是以几何教学为主来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以及学习数学证明方法的。长期以来,数学教学注重采用“形式化”的方式发展学生的演绎推理能力,忽视了合情推理能力的培养。应当指出,数学需要演绎推理,更需要合情推理。科学结论(包括数学的定理、法则、公式等)的发现往往发端于对事物的观察、比较、归纳、类比……即通过合情推理提出猜想,然后再通过演绎推理证明猜想正确或错误。演绎推理和合情推理是既不相同又相辅相成的两种推理形式。新课程中关于几何教学的处理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对于学生合情推理与证明能力的要求,也与过去有所不同。教学中要通过观察、猜想、实验、讨论、探究,最后再逐步引导到证明,这是一个完整的推理逐步发展的过程。

通过此课题的研究,大多数学生都达到了敢说,想说,会说,能说的程度。学生能够主动约束自己的语言表达习惯,力争规范。但是研究过程中还有困惑的地方,例如:如何做好口语表达向书面表达的过渡,如何把数学中的语言表达与其他学科整合起来,如何更好的照顾到那些超弱势群体;作为老师都希望能不断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但时间从何而来?教学内容完成不了怎么办?若学生就是不肯说,该怎么办?

七、课题研究的成果

1、课题研究的方案及报告。

篇9

浅谈怎样提高课堂教学艺术 杨平晖

浅谈上好初三政治复习课的技巧 陈松祥

用思维风帆鼓动情感之舟 徐康

立足图表,提高学生语境中的词汇应用能力——浅议任务型阅读自下而上的解题策略 李文霞

初中语文激发学生情感的有效方法 桑晓霞

初中语文多媒体教学遇到的问题及对策 李祥焕

提高历史课堂提问的有效性 管伟忠

提高初中语文中课堂提问的有效性 沈健

立足课堂,注重高效 赵云霞

巧用类比掌握新知 苗学

重视对初一新生读图入门的培养 陈新廷

水的分解电压 张焰

以成果促进作文教学 贾小琴

浅谈怎样用教材引领作文教学 李淑芹

教会学生修改作文 李红梅

浅谈初中历史教学中的美育渗透 曹志越

过五关,智用"双刃剑" 夏美才

初中政治课如何渗透感恩教育 罗玉芳

浅谈初中语文中的学生主体体验 邵晓玲

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学生想象能力的培养 李文,崔业荣

浅析初中语文课堂氛围的营造 郑文锦

创设开放的语文课堂之浅见 刘建

浅谈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提高学生探究能力的有效途径 吕志清

初中数学教育创新是时代的需要 颜文理

数学课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金瑶丹

数学美与数学教学 马祥慧

运用学习过程评价提高学生英语学习兴趣 郁鹰

情态隐喻的意义及其功能 邵望宇

谈谈如何帮助学习英语有困难的学生走出困境 张艳萍

新课标下英语课堂教学中充分实现学生主体性的策略研究 徐品红

浅谈英语口语有效教学 李雪莲

小学和初一英语的衔接教学点滴谈 王善芳

发挥情感因素让英语课堂活起来 许丽珍

创建英语教学新模式的策略 仲小燕

引导正确理解概念,提高物理教学质量 郭裕强

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创新教育初探 蔡琴

如何提高初中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张文春

关于物理课堂教学有效性的一些思考 李永菊

浅析新课标下的初中化学教学法 孙美芹

浅谈如何上好化学试卷讲评课 孟亮

浅谈化学实验教学与学生素质能力培养 卢家林

抓好农村中学思想品德课教学"五要" 孙乾

新课标下初中《思想品德》教学应遵循的原则 雷婷

学生心理效应对思想政治教学的启示 赵永志

运用电教手段优化初中思品课教学 张祥善

对思品教学生活化的再认识 陈凯

中学体育教学中的德育渗透 封晓亮

浅谈实施快乐体育教学的策略 蓝淞

开放音乐教学方法,让学生愉快轻松掌握歌曲旋律 沈爱华

浅谈拼抢篮板球技术能力的训练 寿文祥

谈和谐的初中美术课堂氛围的建构 崔正楷

创设有效情趣环境,激发语文学习兴趣 黄晓耘,黄倩

猪八戒效应"看化学教学中对学生的评价 沈辉

构建探究式的初中化学课堂 杨小玉

加强朗读训练,提升语文素养 王金平

如何激发学生体育课堂中的创造性 张自群

数学教育中的情境教学 王健

中学地理教学中的"三创新" 陈宝宣

高年级数学须由定式思维向变式思维过渡 马元顺

多媒体在小学作文教学中的应用体会 李春莲

漫谈学生英语学习中畏难情绪的转变 史立娟

巧借小课题研究之力,提升科研课题内涵——闽清白中中学开展科研课题小记 田忠光

让课堂成为"迪尼斯乐园" 王熙颖

如何构建高效的课堂教学模式 徐洪云

提高初中物理课堂教学效率的几点思考 王文龙

地理教学中"激趣-探究"教学模式的应用及体会 李超

培养初中生化学综合能力的策略 鲁建军

巧用多媒体让初中数学课堂"活"起来 王世谊

曲笔艺术在《背影》中的妙用 许爱红

如何在讨论教学中构建现代语文课堂 封勇

谈英语课堂有效教学的策略 张敏

点拨,让数学课堂"动"起来 倪小红

对优生在体育活动中心理健康问题的探究 马明永

农村初中数学入门教学方法与对策 李森

浅谈语文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 孙志军

浅谈中考英语复习的有效策略 王艳

巧梳妆,妙打扮,神采飞扬——谈议论文语言中修辞格的运用 王会民

做有心的班主任——班主任工作心得体会 王关寿

影响学生运算能力因素的调查分析——培养良好的改错习惯,提高数学教学质量 薄其勋

初中历史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 岳凤英

对培养篮球运动员抢篮板球意识的分析 寿文祥

加强语境训练,发展学生语言能力 陈洪英

开启考场作文的创新之门 郑求贵

浅谈健美操的价值 李占山

巧施"三十六计" 沈勤

任务型教学模式在Reading教学中的实跋 张莉

把国学的智慧播撒进学生的心灵——语文教师国学渗透教育浅探 高正权

把握关键实施教改——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作文兴趣 宁少辉,朱晓芳

浅谈历史课堂教学中几种导入法 田杰

浅谈语文教师主导作用几种不同表现 智海波

网络环境下初中语文自主学习团队构建的实践与研究 李传江

精彩课堂贵于"问"——初中语文课堂有效提问例谈 胡臣西

"民传项目"让女生在体育课中活起来 陈沂

多渠道激发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 李小丽

关于高考数学思维障碍的突破 柯莹

关于农村初中英语教学的方法与对策研究 钱赛彬

新课改下如何开发思想品德课程资源 杨学英

谈中学化学课堂演示实验的发展方向 孙淑敏

对"反思性阅读"教学的思考 董福燕

对初中数学新课堂的几点反思 王永权

态势语为英语课堂教学锦上添花 陈君

注重阅读教学提高学生素养 刘夙骅

一个几何模型的应用 胡美绚

历史课有效性教学实践 史道仁

浅谈激发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 陈启旺

浅议"新课标"下政治教学的创新 沈华

新课改下初中英语词汇教学方法 张建华,卢相让

《海滨仲夏夜》教学之我见 王家应

"预则立,不预则废"——浅谈初中语文教学中的生成性和预设性 戴风暴

初中美术课堂教学琐谈 肖艳华

初中语文高效课堂的创建 申林

化学新课中投影的运用 陈斌

略谈如何让农村后进生学好仁爱英语 詹瑞法

浅议高中思想政治教学生活化 吕宝英

初中英语课堂中的探究性教学 许梅

打造有效的英语阅读教学课 刘胜

关于初中语文有效教学的几点思考 殷建亮

例谈学案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姚明娟

浅谈数学课堂的生活化 朱敏贤

信息技术介入语文教学浅见 曹元坤

政治课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卜庆波

浅谈新课改下的数学课堂教学 张本忠

让美育渗透于化学教学 吴志清

让学生拥有"三寸不烂之舌"——浅谈《我有一个梦想》教学心得 王月华

新课标影响下的乡镇中学英语教学理念及发展策略 陈少君

中学作文教学初探 孟祥昕

在合作与对话中进行初三化学的复习 徐亚琴

浅论新课程中语文教学的思维训练 朱佳玉

浅谈初中生学史兴趣的培养 张林美

以心理健康教育强化学校管理 郝轩山

初中政治课堂"唱反调"学生的研究 魏哲伟

对高中地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实施的一些看法 王英

如何成为一个学生喜欢的化学老师 赖寿山

阅读教学的新尝试——自能读书 陈爱平

中学生课外阅读指导初探 陶新玉

《最后一课》是最后一堂法语课吗? 杨杰

广播操"放飞理想"对促进学生素质的作用 康笑颜

谈新课程理念下的思想品德教学 丁瑞辉

探究科学的预习提纲评价体系 武爱云

未成年人犯罪的成因及对策初探 谈璞

音乐课堂留白艺术摭谈 高夏琳

此时"有声"胜"无声"——借助课外"有声作业"提高学生英语口语水平的探索 史美娟

以生为本,创造课堂教学中的师生和谐 芮建民

篇10

传统的数学教学模式,老师上课教,课下批改作业;学生上课听,课下做作业。多少年来一贯制,教学改革的热门课题是特别是如何全面实施素质 教育 提高数学教学质量,如何改进课堂教学,如何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等。其实数学教学的改革应包括作业批改的改革。因为批改作业是教学环节的一个重要组成部份。

初中数学作业的批改方法多采用 “全批全改”。目前随着数学改革的深入进行,以及时代对培养新型人才的需要,明显地暴露出作业“全批全改”存在的问题。

1.1教师花费在评改作业上的时间过多。初中数学作业天天有,学生天天做,教师天天改。如果一个教师任两个班,每班按45人 计算 ,每次要批改90本作业;若每次留4个题,一次要批改360道题,若每本作业平均用2分钟,就要花去3个多小时的时间。尤其是批改几何作业,还要花费更多的一些时间。再加上平时小测验、单元测验、班主任工作、备课……忙得团团转。探索教学改革的时间难以保证,当然教学改革也难以付诸实施。

1.2学生完全处于被动地位,素质教育下突出的特点是开发学生智力,培养学生能力,让学生做学习的主人。可是作业的“全批全改”是在学生头上的“紧箍咒”。使他们天天忙于按时完成作业,不管对与错。学生主动思考,自我检查的积极性受到压抑。

1.3师生双方获得的信息失真度很大。学生做作业,教师批改作业是课堂教学的延续,是师生双方获得信息的重要通道。可是我们经常发现有些学生作业很不错,但一考试成绩很差,因为学生为了老师“批改”只好抄袭作业,教师也只好“上当受骗”。由于时间紧,教师批改作业常用“×”等简单符号,学生由这些符号只能知道哪个题错了,但不知道错在哪里?得到的只是百思不解的信息。

综上所述,不难看出。作业的 “全批全改”教师很辛苦,但束缚了教改的手脚,又束缚了学生生动活泼的学习。所以,改革数学作业批改方法应当受到应有的重视。

2 批改作业的方法应多样化

布置作业,批改作业不仅仅是教学的重要环节,还是师生双方获得信息的重要窗口。精心设计,布置作业,认真批改作业。能使师生双方及时接受正确的信息,加快信息反馈的速度。只有师生共同配合,才能真正达到做作业和批改作业的目的,批改作业的方法应多样化。但关键是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把师生活动紧密结合为一个整体。为此做了以下尝试:

2.1随堂批改作业。新课后,简单的作业可当堂完成,采用集体讨论答案,当堂集中统一批改。

2.2小组批改作业。把不同水平的学生安排成前后两桌,每四人组成一个小组。每次上课前5分钟由教师提供参考答案,小组内互相批改,并把批改的情况向老师或信息小组汇报典型范例及错题情况。

2.3教师抽查和面批。教师对小组批改后的作业要进行抽查,了解作业和批改的情况,对作业中存在的明显问题要复批或面批。

2.4建立作业信息小组。由科代表和几名同学组成作业信息小组,及时做好信息交流。其主要任务是:

(1)汇集班上作业中出现的典型错题进行“会诊”,分析错误原因,提出正确答案供学生参阅。

(2)收集作业中做题方法新颖巧妙、思路简捷、一题多解等典型范例,及时向全班进行交流。

(3)每一单元授完后,在教师的指导下,作业信息小组及时 总结 正、错两种典型,向全班同学作交流。以达到消除错误,开阔眼界,巩固知识,掌握方法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