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4-18 18:11:21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高科技产业论文,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风险投资后管理包括了除现金投入外的其他一系列投入(Fried和Hisrich,1995),Tyebjee和Bruno(1984)将风险投资后管理的内容归纳为4个方面:帮助招募关键员工、帮助制定战略计划、帮助筹集追加资本、帮助组织兼并收购或公开上市等。随着风险投资实践的发展,国内外一些学者在Tyebjee和Bruno的基础上对风险投资后管理的内容作了进一步的研究。
一、国外研究综述
Gorman和Sahlman(1989)发现风险投资家在投资后参与管理活动上大约花费60%的时间,他们根据对风险投资家的调查得出如下的结论:风险投资除了向被投资企业提供资金外,还提供建立投资者网络、评估和制定经营战略、为管理团队物色合适人选等三方面的支持。
Barney等(1996)发现风险投资家为被投资企业提供的帮助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经营管理建议,包括提供有效的财务建议,提供合理化的经营建议、提供合理化的管理建议等;另一类是运营帮助,包括为被投资企业介绍客户、介绍供应商、帮助被投资企业招募员工等。
Dotzler(2001)发现风险投资家的管理参与活动包括融资顾问、战略建议、招募高层管理者、充当CEO智囊团、组织和激励体系建设、管理层业绩反馈、选择其他专业服务(如法律等)、与其他公司的战略联系、营销、工程技术咨询等多个方面。Knockaert等(2005)将风险投资后管理活动分为监控活动和增值活动两部分,其中,风险投资家的监控活动包括监控财务状况、监控市场营销状况、监控股权变动、监控CEO的报酬、监控追加借款等;增值活动包括制定战略计划、充当管理团队的参谋、招募CEO或CFO等高层管理人员、招募新员工、联系潜在客户、组建有效运行的董事会、运作管理等。
二、国内研究综述
和许小松(1999)将“Post-investmentActivities”译为“投资后管理”,并指出其内容包括“设立控制机制以保护投资、为企业提供管理咨询、募集追加资本、将企业带入资本市场运作以顺利实现必要的兼并收购和发行上市”。项喜章(2002)指出风险投资后管理的主要内容可分为两部分即增值服务和监控,增值服务是风险投资家为被投资企业所提供的一系列咨询服务,具体内容包括:帮助寻找和选择重要管理人员、参与制定战略与经营计划、帮助企业筹集后续资金、帮助寻找重要的客户和供应商、帮助聘请外部专家、帮助实现并购或公开上市。
付玉秀(2003)通过调查发现风险投资企业对被投资企业监控主要包括对重大决策的制定、重大人动、资金运用、财务状况、市场营销等活动的监控,对经营计划的制订的监控强度一般,而对被投资企业的融资行为和日常经营监控较弱;风险投资家向被投资企业提供的增值服务主要是参与制定战略与经营计划、辅助财会管理、帮助企业筹集后续资金、帮助聘请外部专家、提供管理技术/经验知识、传授营销技能开拓市场、帮助寻找重要的客户和供应商。
三、国内外研究述评
综合国内外有关风险投资后管理内容的研究,本文归纳出风险投资后管理的主要内容包括增值服务和监控两部分,并认为,增值服务主要包括风险投资企业为被投资企业提供的战略上的支持、关系网络资源上的支持、人力资源管理上的支持、后续融资上的支持、生产运作上的支持等几方面(Liu、Cui和Fan,2006;Liu和Fan,2006);风险投资企业对被投资企业的监控主要包括对被投资企业重大决策、经营计划的制定、重大人动、市场营销状况、财务状况、资金运用、运营绩效等的监控。
参考文献:
[1]FriedVH.andHisrichRD.Theventurecapitalist:Arelationshipinvestor[J].CaliforniaManagementReview,1995,37(2):101~113
[2]TyebjeeT.T.,BrunoA.V.Amodelofventurecapitalistinvestmentactivity[J].ManagementScience,1984,30(9):1051~1066
[3]GormanM.andSahlmanW.A.Whatdoventurecapitalistsdo?[J].BusinessVenturing,1989,4:231~248
[4]BarneyJ.B.,BusenitzL.W.,FietJ.O.,etal.Newventureteams''''assessmentoflearningassistancefromventurecapitalfirms[J].JournalofBusinessVenturing,1996,11(4):257~272
[5]DotzlerF.Whatdoventurecapitalistsreallydo,andwheredotheylearntodoit[J].TheJournalofPrivateEquity,2001,winter:6~12
一个地区开发区经济发展的水平,对地方经济的提高起到很大的帮助。因此,很多地方在税收、土地的划拨、贷款等方面都给予开发区很多的政策优惠措施,使开发区可以利用这些政策上的优势实现自己更好地发展。但是,随着开发区规模的逐渐扩大,项目数量的增多,彼此之间的竞争也越来越激烈,存在着严重的项目重复现象,造成了资源的不合理利用和浪费;各个地方对开发区所采取的政策大致相同,导致政策优惠对开发区发展的帮助越来越小。外部竞争激烈了,但是自身的技术没有相应地提高,资源量没有变化,但是开发区的数量却在猛增,导致开发区发展遭遇困难。
(二)环境污染成为严重问题
我国对于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实行了优惠的土地政策,但是在土地资源利用方面,出现了严重的规划不合理现象,土地资源的价值没有被充分挖掘。在经济发展的同时,忽略了对周边环境的治理,资源无法完成循环利用,经济不可以持续地发展。
(三)缺乏生活环境
高新技术开发区由于其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往往是在城市的郊区地带,或者和农村相邻的地方。原本一块荒地上,经过几年的发展出现各种厂房,工人在开发区工作,下班后则通过公交去市区娱乐,整个开发区并没有一个完整的人文社会氛围,这无法实现五位一体同步发展,更不用说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二、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可持续发展的具体措施
(一)政府政策的扶持
开发区的可持续发展离不开政府政策的大力支持,开发区的可持续发展是整个国家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应当重视。在教育方面,要大力推进科教兴国的战略思想,为技术的创新培养一批批先进的技术型人才,提高我国的创新水平,推动高新技术的进一步发展,为开发区的建设奠定技术的基础。在推进科教兴国战略思想时,政府应当起到表率的作用,积极组织举办各种科技创新活动,并且派代表亲自参与,吸引更多群众对科技创新的兴趣。除了教育政策方面的支持,政府仍然需要在财政税收、土地资源划拨、贷款等方面给予高新技术企业鼓励。政府设立专门的资金用以技术研发与创新,鼓励企业为国家研制新产品、新技术,同时这种政策也有利于企业带动地方经济的发展。
(二)产业聚集能力加强
光凭传统的政策优惠措施,以及单一的工业叠加方式已经无法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必须要形成一个产业聚集现象,鼓励开发区内的企业之间相互配合,相互联系,在相互竞争的同时,也可以共同进步。除了企业之间的相互联系,同样离不开其它实体的参与,比如周边知名大学为企业的发展提供优秀人才,组成智囊团,和企业相互合作,帮助企业培训员工等等。在这样一种发展模式中,无论是信息资源,还是技术知识都能够得到充分地利用,推动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形成一个区域特色,每个高新技术产业的开发区能够有自己的优势,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三)生态园区的建立
在经济发展的同时,不能忽视生态环境的建设,建立生态工业园区,当将现有的资源单项利用的模式,转变为资源的循环利用。在这一发展模式的指导下,没有“废品”的概念,每一个产品、资源都能够实现循环利用,对环境污染也会因此降低,实现技术的可持续发展。随着各国对环境的重视程度不断增加,生态工业园区的数量会逐渐增多,而这一发展模式也将成为发展的主流方向。目前,针对传统的高新技术开发区的生态工业应当进行结构优化,升级产业链,使其能够合理利用自己的资源优势。在发展的过程中,一定要了解自身的资源优势所在,这就需要产业结构的合理优化。第三产业的迅速发展,为第二产业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撑,使其能够向生态化方向转变;通过技术的创新,使生产对有限资源的利用率提高;通过能源转换技术,实现资源的有效转换。在政策的制定方面,需要将对该地区污染比较小,能源消耗少,经济效益高的产业放在优先发展的地位。
(四)“以人为本”理念的贯彻
高新技术开发区的发展与城市的整体发展想脱离,因此一个地区工业化的进程,必须与当地的城市化发展相匹配。开发区的发展,必须要遵循城市发展和工业发展的客观规律,对开发区的整体布局进行合理规划。在确定该开发区功能定位的基础上,合理分配每个产业的布局,完善周边的交通设施,对不合理的进行整改,使经济发展的同时,生态环境也得到保护。经济开发区的主要活动主体是人,因此应当在发展的同时贯彻“以人为本”的力量,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发展是为了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促进可持续发展,使得社会更加和谐,人们更加文明。因此,在增加厂房数量的同时,也要相应地增加住宅、学校、娱乐场所的数量,保证经济发展的同时,也为人们的生存提供了一个良好的社会氛围。
一、引言
高科技产业[①]对一国或地区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高科技产业由于其显著的技术扩散效应和极强的产业关联作用使产业发展空间日益拓宽(金碚,2003),对于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具有重大意义。2006年中国用于R&D支出的经费达3003.1亿元,占国内生产总值生产总值的1.42%,从事R&D人员达150.2万人,2007年我国高技术产品进出口总额占商品进出口总额的29.2%,高技术产业在我国经济中已占有重要地位。
国家对高科技产业越来越重视,但是对于该产业的经济学研究明显不足。现有文献对高科技产业的研究往往侧重于讨论高科技产业的地位和作用(金碚,2003)和发展战略(房汉廷等,2003),对高科技产业竞争力的研究则较少,丁岚和王分棉(2008)对此作了一个分析,但是她们着眼于高新技术产品国际竞争力,并将重点放在北京地区。事实上,对产业竞争力状况的认识也是在制定产业发展战略时所必须考虑的重要依据。为此本文对这一课题做出一点努力,我们构造了一个切实可行的高科技产业竞争力的评价体系,对我国各地区高科技产业竞争力进行实证分析。
二、高技术产业竞争力评价体系
产业竞争力可以从多种角度进行的衡量。本文主要从竞争实力和竞争潜力两个方面进行考察,竞争实力主要是指产业在当前竞争中的表现,而竞争潜力则反映了产业未来发展的前景。
1.竞争实力的衡量
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某一产业在商品贸易上的表现往往是该产业竞争实力的体现竞争潜力,可以利用显示性指标进行度量。在国际贸易中的表现通常用贸易专业化系数指标(TSC) , 出口绩效相对系数( Index of Relative Export Performance ) ,固定市场份额模型(CMS) ,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标(RCA)(裴长洪,2002)等衡量,但是这些指标往往要求其它国家的进出口数据,高科技产业的这类数据数据获得较为困难,为此我们选择TCI指数进行衡量。
TCI指标计算方便,只需要各地区的进出口数据,同时又能很好地表现出某一地区是否具有竞争实力,其计算公式为:,i=1,2,…,n。其中表示地区i的出口总额,表示地区i的进口总额,n表示地区数。一般认为,TCI值在1—0.5 之间表示该地区具有很强的竞争实力; 0.5—0 之间表示该地区有较强的竞争实力, - 0.5—0 之间表示该地区竞争实力弱, - 0.5— -1 之间表示地区竞争实力很弱。
2.竞争潜力的衡量
竞争潜力一般通过分析性指标进行衡量,一般通过挖掘竞争力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众所周知,高科技产业研发活动占据重要地位,研发能力和研发效率是产业的发展前景直接反映。为此我们采用数据包络分析(DEA)方法,通过对高科技产业的投入-产出活动进行效率评价,并以DEA效率值作为竞争潜力的度量论文服务。
DEA方法的理论框架由Farrell (1957)提出,并由大量学者(Charnes,Cooper& Rhodes ,1978;Banker,Charnes&Cooper,1984)发展而成为一种具有广泛应用前景的多种投入和多种产出的决策单元(DMU)的绩效测评方法。DEA方法认为一组可比较的DMU中部分个体的生产行为形成了生产前沿面,在这个前沿面上的DMU处于相对技术效率,即它们在给定投入水平下拥有了最大产出的线性组合。该方法最为常见的应用有CCR模型和BCC模型,
前者假定DMU生产规模报酬不变,后者则是假定DMU生产规模报酬可变,由于我国各地区高科技产业发展的规模不尽相同,我们采用BCC模型进行评价以判断产业的规模是否对产业发展潜力具有影响。
但是DEA方法效率评价只能反映当前的竞争潜力,即只能做静态考察,由于随着时间变化DMU输入输出发生了变化,生产前沿面也发生了转移,因此我们还有必要考虑动态变化。Fare(1994)在BCC模型基础上提出了Malmquist指数,它是生产率的一种替代指标,其变化可视为竞争潜力的演变趋势的表现。根据Fare(2002),Malmquist指数还可以进行分解,以挖掘竞争潜力的来源。,其中ML表示Malmquist指数,即竞争潜力的变化趋势,表示由于技术进步,即由于技术进步而引起的竞争潜力的变化,表示效率变化,即由于研发活动中研发效率的增加而引起的竞争潜力的变化,表示规模效率改进竞争潜力,即由于研发规模的变化而引起的竞争潜力的变化。
利用DEA方法进行评价时要求对投入和产出指标进行选择。投入指标上我们选择了科技经费支出额和科技活动人员进行替代,两种投入可以反映投入的质量和数量;产出指标上我们选用了高技术产业规模以上企业增加值、专利申请受理量、发明专利受理量和国内中文期刊科技论文数,多种指标可以充分反映高科技产业的各种产出状态。
三、竞争实力分析
整体上,2000~2007年间高科技产业竞争实力[②]是在不断上升的(图1),2000年我国高科技产业的TCI值只有-0.1728,竞争力较弱,到2007年TCI值为0.0958,竞争力仍然不是很强。东部地区[③]竞争实力的趋势与全国几乎相同,但略高于全国水平,2007年其TCI值为0.1026,而且东部地区的竞争实力明显高于中西部地区。中西部地区的竞争实力并不是平稳发展的,尤其是在2005年之前存在明显的波动,但是总体趋势是改善的,不过两大区域的竞争实力都处于较弱的状态。
图1 2000~2007我国地区TCI指数变化
从省级层面看(表1),2007年我国高科技产业竞争实力没有很强的地区,TCI指数最高的地区为河北,其值为0.3109,其竞争实力较强,接下来的四个地区分别是福建、浙江、江苏和天津。地区TCI指数值最后五位的地区则分别是青海、宁夏、海南、内蒙古和吉林,这些地区的TCI指数值均小于-0.5,竞争实力相当弱。从时间趋势看,2000年,我国地区竞争实力很强、较强、较弱、很弱的地区数目分别为0、2、16和13,2004年分别为1、5、13和12,到2007年则分别为0、13、13和5,可见在这8年间我国高科技产业的地区竞争实力大幅提高。
表1 我国各地区国际竞争力评价结果
2000
2004
2007
最大值
0.3333
0.6000
0.3109
很强
无
西藏a
无
较强
西藏a、辽宁
甘肃a、福建、江苏、
河北、福建、浙江、江苏、
天津、广东
天津、湖北、江西、广东、
辽宁、安徽、西藏a、山东、
上海
较弱
福建、江苏、广东、云南a、
上海、浙江、山东、辽宁、
湖南、广西、黑龙江、贵州a、
甘肃a、天津、山东、江西、
湖北、四川、贵州a、安徽、
山西a、北京、河南、云南a、
上海、湖北、黑龙江、浙江、
北京、云南a、河北、重庆、
陕西、四川、新疆a、甘肃a、
安徽、四川、重庆、河北
河南
重庆
很弱
河南、贵州a、北京、海南a、
新疆a、湖南、江西、黑龙江、
吉林、内蒙古a、海南a、
湖南、广西、陕西、吉林
陕西、广西、宁夏a、吉林、
宁夏a、青海a
山西a、宁夏a、新疆a、
内蒙古a、青海a、山西a、海南a
内蒙古a、青海a
最小值
关键词:高科技产业 竞争实力 竞争潜力
高科技产业对一国或地区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高科技产业由于其显著的技术扩散效应和极强的产业关联作用使产业发展空间日益拓宽,对于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具有重大意义。2007年我国高技术产品进出口总额占商品进出口总额的29.2%,高技术产业在我国经济中已占有重要地位。国家对高科技产业越来越重视,但是对于该产业的经济学研究明显不足。现有文献对高科技产业的研究往往侧重于讨论高科技产业的地位、作用和发展战略,对高科技产业竞争力的研究则较少。为此本文对这一课题做出一点努力,构建了一个切实可行的高科技产业竞争力的评价体系,对我国各地区高科技产业竞争力进行实证分析。
高技术产业竞争力评价体系分析
产业竞争力可以从多种角度进行的衡量。本文主要从竞争实力和竞争潜力两个方面进行考察,竞争实力主要是指产业在当前竞争中的表现,而竞争潜力则反映了产业未来发展的前景。
(一)竞争实力的衡量
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某一产业在商品贸易上的表现往往是该产业竞争实力的体现,可以利用显示性指标进行度量。在国际贸易中的表现通常用贸易专业化系数指标(TSC)、出口绩效相对系数、固定市场份额模型(CMS)等衡量,但是这些指标往往需要其它国家的进出口数据,而高科技产业的这类数据获得较为困难,因此我们选择TCI指数进行衡量。
TCI指标计算方便,只需要各地区的进出口数据,同时又能很好地表现出某一地区是否具有竞争实力,其计算公式为:TCIi=(Ei-Ii)/(Ei+Ii),i=1,2,...,n。其中Ei表示地区i的出口总额,Ii表示地区i的进口总额,n表示地区数。一般认为,TCI值在1-0.5之间表示该地区具有很强的竞争实力;0.5-0 之间表示该地区有较强的竞争实力,-0.5-0 之间表示该地区竞争实力弱,-0.5-1 之间表示地区竞争实力很弱。
(二)竞争潜力的衡量
竞争潜力一般通过分析性指标进行衡量,通过挖掘竞争力的影响因素来分析。众所周知,高科技产业研发活动占据重要地位,研发能力和研发效率是产业的发展前景的直接反映。为此我们采用数据包络分析(DEA)方法,通过对高科技产业的投入―产出活动进行效率评价,并以DEA效率值作为竞争潜力的度量。该方法最为常见的应用有CCR模型和BCC模型,前者假定DMU生产规模报酬不变,后者则是假定DMU生产规模报酬可变,由于我国各地区高科技产业发展的规模不尽相同,本文采用BCC模型进行评价以判断产业的规模是否对产业发展潜力具有影响。
但是DEA方法效率评价只能反映当前的竞争潜力,即只能做静态考察,由于随着时间变化DMU输入输出发生了变化,因此我们还有必要考虑动态变化。Fare(1994)在BCC模型基础上提出了Malmquist指数(下以M指数表示),它是生产率的一种替代指标,其变化可视为竞争潜力的演变趋势的表现。根据Fare(2002),M指数还可以进行分解,以挖掘竞争潜力的来源。ML=Et*Ep*Es,其中ML表示M指数,即竞争潜力的变化趋势,Et表示由于技术进步,即由于技术进步而引起的竞争潜力的变化,Ep表示效率变化,即由于研发活动中研发效率的增加而引起的竞争潜力的变化,Es表示规模效率改进,即由于研发规模的变化而引起的竞争潜力的变化。
利用DEA方法进行评价时要求对投入和产出指标进行选择。投入指标上我们选择了科技经费支出额和科技活动人员进行替代,两种投入可以反映投入的质量和数量;产出指标上我们选用了高技术产业规模以上企业增加值、专利申请受理量、发明专利受理量和国内中文期刊科技论文数,多种指标可以充分反映高科技产业的各种产出状态。
竞争实力分析
整体上,2000~2007年间高科技产业竞争实力是在不断上升的(图1),2000年我国高科技产业的TCI值只有-0.1728,竞争力较弱,到2007年TCI值为0.0958,竞争力仍然不是很强。东部地区竞争实力的趋势与全国几乎相同,但略高于全国水平,2007年其TCI值为0.1026,而且东部地区的竞争实力明显高于中西部地区。中西部地区的竞争实力并不是平稳发展的,尤其是在2005年之前存在明显的波动,但是总体趋势是改善的,不过两大区域的竞争实力都处于较弱的状态。
从省级层面看(表1),2007年我国高科技产业竞争实力没有很强的地区,TCI指数最高的地区为河北,其值为0.3109,其竞争实力较强,接下来的三个地区分别是福建、浙江和江苏。地区TCI指数值最后五位的地区则分别是青海、宁夏、海南、内蒙古和吉林,这些地区的TCI指数值均小于-0.5,竞争实力相当弱。从时间趋势看,2000年,我国地区竞争实力很强、较强、较弱、很弱的地区数目分别为0、2、16和13,2004年分别为1、5、13和12,到2007年则分别为0、13、13和5,可见在这8年间我国高科技产业的地区竞争实力大幅提高。
仔细观察表1,可以发现一个现象,比如地区的国际竞争力竟然是出类拔萃的,这显然违背常理,为此,我们必须回到经济现实进行深入考察。一般而言,一个具有竞争实力的地区也应当具有一定的贸易和产出规模,只有贸易和产出规模达到一定程度,才有可能在市场竞争中占据一席之地。联系到这一点,问题就迎刃而解了。2007年地区的出口额很少,在全国处于倒数第二的水平,仅有九百万美元,其规模还不足广东省的万分之一,而2006年高科技产业的增加值仅2.5亿元,占全国的0.025%。由于TCI指数值是按进出口计算而来的,没有考虑到贸易和产出的规模问题,因此的TCI值偏高也就可以理解了。
考虑到地区高科技产业的贸易和产出规模问题,本文认为出口额小于100万美元(占全国出口规模的0.03%)和增加值小于50亿人民币(占全国高科技产业增加值的0.5%)的地区其规模较小、竞争实力是较差的,即使其TCI值相当出色。这些地区主要有内蒙古、新疆、海南、山西、云南、甘肃、海南、青海、宁夏、和贵州地区,其他的地区其贸易和产出均有相当规模,我们以TCI值作为判断标准。这样一来我国2007年高科技产业竞争实力较强的地区有河北、福建、浙江、江苏、天津、湖北、江西、广东、辽宁、安徽、山东、上海12个地区,竞争实力较弱的地区有湖南、广西、黑龙江、北京、河南、陕西、四川、重庆8个地区,其他11个地区的竞争实力则很差,不过这种调整并不改变我们对竞争实力的趋势的整体判断。
竞争潜力分析
本文收集到了2000~2007年共八年的各地区高科技产业投入-产出数据。利用DEAP软件计算了每相邻两年的M指数值以及2000~2007年整个时间段的M指数值以反映研发活动生产率的变化,从而揭示各地区的竞争潜力。
从整体上看,2000~2007我国M指数值的平均值为0.974,表示竞争潜力处于下降的状态,而我国地区中也只有北京、天津、上海、江苏、浙江、湖北、广东和新疆8个地区的竞争潜力在上升,其他所有地区的竞争潜力都是不容乐观的。不过考虑到8个地区的出口额占到全国的91.83%,产出规模占全国的72.38%,这可能是本文怀疑我国生产率下降的原因。但是,我国大量地区的高科技产业都不具备竞争潜力则是不争的事实,而且这也说明我国各地区在高科技产业上发展的不平衡性,其竞争潜力地区差异巨大。
那么2000~2007年间竞争潜力的变化是由什么原因引起呢?鉴于刚刚讨论的理由,全国的ML值由于其计算方式而受到质疑,因此本文研究过程中抛开这一点。
在各个地区内,竞争潜力的变化原因是千差万别的。在8个竞争潜力增加的地区,北京的竞争潜力的增加来源于技术进步和规模效率的改进,而其研发效率却降低了;天津的竞争潜力增加只有技术进步这一个来源,其研发效率和规模效率都在下降;上海的竞争潜力增加源自技术进步和研发效率的提高,其规模效率却降低了;江苏竞争潜力的增加只是研发效率上的提高,技术进步和规模在下降;浙江和广东竞争潜力的增加源自技术进步,研发效率和规模效率在原地踏步;湖北和新疆竞争潜力的增加主要来自研发效率的提高,技术发生了退化而规模效率不变。8个地区的竞争潜力的增加却出现了6种情况。其他地区高科技产业下降的地区也有很多种情况,很多地区是单方面的原因促进了竞争潜力的提升,但是另外两个原因的牵制阻碍了这一变化。不过像河北、山西、广西、海南、云南、和陕西等地区从种种原因上考察都没有促进竞争潜力提高的可能,这些地区的高科技战略必须要进行调整。
上述分析表明,引起竞争潜力变化的因素在各个地区是不尽相同的,这一方面是我国地区之间高科技产业发展不平衡性的体现,另一方面也说明,各地应当根据自身的实际作出选择来提高竞争潜力。
结论
本文从竞争实力和竞争潜力两个方面对我国各地区高科技产业的竞争力进行了实证分析。从整体上而言,我国高科技产业的竞争力水平不高,并且在地区间存在巨大的差异,高科技产业地区发展极不平衡。
我国竞争实力是在不断提升的,但是仍处于一个较低的水平,东部地区的竞争实力显著强于中西部地区,中西部地区的竞争实力较弱。而竞争潜力是未来发展可持续性的体现,竞争潜力的影响因素在各个地区是相当复杂的,不尽相同,这要求各地区要根据自身的特点制定相应的高科技产业发展战略。
参考文献:
1.裴长洪,王镭.试论国际竞争力的理论概念与分析方法[J].中国工业经济,2002(4)
2.金碚.高技术在中国产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J].中国工业经济,2003(12)
3.房汉廷,金延新,屈宏.中国战略性技术及其产业化的七大问题[J].中国工业经济,2003(6)
一、 引言
产业共性技术是对整个行业或产业技术水平、产业质量和生产效率都会发挥迅速的带动作用,具有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的一类技术,或者是指在很多领域内已经或未来可能被普遍应用,其研发成果可共享并对整个产业或多个产业及其企业产生深度影响的一类技术。我国“十二五”规划纲要正式提出“强化基础性、前沿性技术和共性技术研发平台建设”产业共性技术被很多国家和政府作为促进一个国家产业技术的发展与科技进步的重要科技政策。
高科技产业是产业共性技术研发和创新过程中最为典型的,也是应用最多的产业,因而研究高科技产业共性技术最能表现共性技术特征和属性。有调查显示,20世纪80年代之后,高科技产业、中等技术产业、低技术产业中合作研发占三种技术总合作研发的比例的演变趋势表明高科技产业研发合作比例从50%上升到80%,中等技术的企业研发合作比例从40%下降到20%,低技术企业(例如食品)合作研发比较少。国内学者钟书华(2000)进行了技术类别的合作创新问卷调查,调查结果显示合作创新中高新技术的占51.8%,中间技术占22.3%,传统技术占7.7%。学者研究表明合作研发模式具有一定的优越性。孙彩虹(2009)构建了企业核心技术并行研发①模式,并得出此模式下企业投入的研发资源多于单独合作或非合作的研发投入资源。近年来合作研发在高科技产业内逐渐成为研发的重要组织形式,在研发过程里,企业会综合各种因素,选择适合的研发模式。关于合作研发学者们也进行了进一步的研究,atallah(2004)研究了同质产品不同目标政策制定者对合作与非合作并行研发模式的偏好程度不同:企业偏好高度的技术溢出和低的信息共享,倾向于合作研发,消费者偏爱中等程度的溢出和信息共享。hertog和thurik(1993)认为并行研发模式在高技术行业非常显著,合作研发在总研发中的比重与企业规模、市场集中度、资本密集度有关。cohen和levinthal(1989)基于吸收能力的视角指出了非合作研发可以促进合作研发。
我国学者也就共性技术合作研发进行了相关研究,如马亮,马颖(2010)从共生理论的角度研究产业共性技术合作研发的问题,认为参与合作研发的科研院所、大学和企业是共性技术合作研发共生关系的共生单元,采用互惠共生模式获得新的能量分配。肖阿妮(2011)将共性技术研发合作组织模式分为项目组织、产业技术联盟、研发基地和国家共性技术研究机构。由此可见,从理论研究和实证角度均表明合作研发或以合作研发为主的研发模式有利于提高共性技术研发效率,促进创新成果。
产业共性技术研发和创新推动了产业集群的形成,产业集群的发展又能促进共性技术合作研发的动力。因而基于产业集群共性技术对于产业、集群和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高科技产业集群共性技术研发过程中更倾向于采用合作的形式,因而研究其合作的驱动力和模式是重要的课题。
二、 高科技产业集群共性技术合作研发驱动力
1. 解决市场和组织失灵的驱动力。由于共性技术研发具有基础性、开放性、外部性、关联性、外溢性等公共物品的特点,且面临巨大的前期投资风险,从而企业研发存在对共性技术开发不够重视,积极性不高,研发成果与企业需求联系较弱、权责不够明确、运作机制不完善等问题,导致共性技术研发主体缺位,研发和供给不足,投资不足,技术创新的力度不够,供给存在市场失灵和组织失灵②,加之高科技产业集群具有促进企业衍生、技术外溢性强等特点,从某种程度上更加剧了市场和组织失灵。产业集群共性技术研发市场尚未形成,政府引导作用不足,创新主体错位。研发企业投入了共性技术研发成本,相应地减少了对竞争性技术的投入。共性技术制约着企业竞争技术的发展时,企业也面临不得不研发共性
技术的抉择。因此,高科技产业集群内部组建共性技术合作组织,一方面克服了单独研发技术溢出产生的损失。另一方面因为合作减少了在共性技术研发方面的单独投入,而有更多的资金投入竞争性技术,从而在产品市场处于有利地位。
2. 获取技术标准的驱动力。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使世界范围内的技术标准竞争越来越激烈,技术标准已经成为国与国之间、企业间竞争追求的对象,企业、研究机构参与共性技术的研究开发重要的原因是可以最大限度接近未来的标准。很多高科技产业集群企业组成产业联盟,致力于行业标准的制定。例如,“信息设备资源共享协同服务”标准工作组充分利用闪联产业联盟已有100多家成员的技术优势,致力于3c融合标准的制定,并于2008年7月通过国际标准组织iso/iec的fdis投票,由此中国闪联标准正式成为全球3c协同领域的第一个国际标准,联盟成员获得技术标准,确保闪联标准在技术方面的在全球的持续领导地位。
3. 提高集群创新能力的驱动力。相比小企业来说,政府的资金资助更倾向于投给大公司或有极强研发实力的机构,但是如果企业间组成技术联盟等形式,则联盟很可能就会获得中央政府或地方政府的援助,例如支持闪联联盟标准产业化的资金主要来自于闪联发起企业和公共财政。在高科技产业集群里,技术溢出一般较高且相对容易,集群内企业共性技术合作研发能促进集群创新能力提升,合作研发一般优于企业独立研发所获得的收益。
三、 高科技产业集群共性技术合作研发模式
产业集群共性技术创新主体一般是政府、大企业集团、研究机构、行业协会,以及这些创新主体要素的联合体。从我国产业集群共性技术研发创新实践看,高科技产业集群共性技术合作研发主要有以下模式 1. 以政府为主导,企业和科研院所合作为依托。这种方式主要是政府通过设立专项科研计划和国家科技支撑计划,企业和科研院所通过申报各类政府课题的形式承担,共性技术研发方向以及考核等由政府相关部门(如工业和信息化部、科学技术部以及各级政府科委、经济信息化委等相关部门)牵头,组织有关行业内专家学者订立方向和参与共性技术考核。“十五”期间,政府曾设立863电动汽车专项计划,投入达9亿多元,专项计划包含了多能源动力总成、电动汽车驱动电机、电动汽车动力电池三种共性技术。“十一五”期间,国家增加了对电动汽车投入,总投入达到11.6亿元。“十二五”电动汽车863专项计划一期已经启动,国家投入7.38亿元。广东省科技厅为了构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当地无限射频识别(rfid)产业集群发展,从2008年起设立“广东省产业共性技术重大科技专项”。“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中的“新一代可循环钢铁流程工艺技术”项目。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支撑的重点是重大公益技术和产业共性技术研究开发与应用。
2. 根据市场需求,单个企业和科研院所自发合作。企业和科研院所等往往观测到某项共性技术具有良好的市场应用价值,找到合适的研发合作对象后进行共性技术开发,并事先讨论好权利和义务分配。这种模式发挥了科研院所基础研发能力强,研发设备和理念先进的优势,也能发挥企业与市场需求联系紧密的优势,然而企业和科研院所必须承担共性技术研发的成本和失败的风险。北京中关村动力电池产业集群北大先行科技产业有限公司由东圣投资有限公司和北京大学合作创建。北京大学化学院建有的锂离子电池研究中心拥有材料研究、电池工艺研究、电池及电池材料检测等三个研究室,并可自由使用世界银行贷款及国家“985”、“211”等重大计划投资的数千万元测试设备。公司以北京大学雄厚科研力量和东圣投资公司的充足资金和管理优势为依托,已研究开发出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锂离子电池生产技术。
3. 合作形成产业联盟。产业联盟是指两个或两个具有独立法人地位的企业及其他组织联合致力于技术创新的合作组成的组织。其他组织包括高等院校、科研院所、技术中介机构及相关政府部门。联盟具有集中研发资源、分担研发成本、优势互补的优点,往往是一种相对较为松散的组合方式,然而因为数量较多往往容易产生协调困难和目标不一致等问题。中关村首都钢铁服务产业联盟成立于2010年,由中信国安盟固利新能源科技公司与北大先行科技产业有限公司共同发起,北汽福田、中航长力联合、清华大学、中科院理化所等科研院所积极响应,中冶京诚工
技术有限公司、钢铁研究总院、首钢总公司、北京矿冶研究总院、北京冶金设备研究院、冶金工业规划研究院、金自天正股份有限公司、北京科技大学和北京新材料发展中心等9家钢铁服务与生产单位共20多家企业和机构共同成立,该联盟则是企业科研机构组成的联盟,联盟重点开展行业关键共性技术的联合攻关,共建行业研发平台,推动研发资源的开放与共享,联合培养专业技术人才,旨在提升首都钢铁服务产业的核心竞争力。此外,数字电视产业技术联合体是由北京兆维电子有限公司等企业组成的,致力于数字电视关键共性技术的开发。联盟结合研发资源,优势互补,获得共性技术的机会大。数字电视产业联盟花费600万成本,成功开发了hdtv的接收技术,所有联盟的成员都基本掌握了这个技术。如果联盟内的一些企业,如北京的牡丹集团和北京广播器材厂不加入联盟,以他们的资金和研发能力是不可能掌握hdtv接收技术。
四、 结束语
高科技产业通过共性技术创新主体间的正式或非正式的组合与协作,建立适应环境的变化而形成的促进产业集群创新的系统,合作研发创新系统实施模块化④决策。在合作研发过程中发挥各合作研发主体,设计合理可行的模块化合作组织;根据高科技产业集群产业特征、产业内和产业间共性技术的特点,和对产业和集群竞争力提升的作用的不同,确定不同的内容模块,以实现资源配置的最优化;多方筹集合作研发支持基金,积极吸引集群内企业集团、科研院所等共同出资,吸收社会资金,投资主体多元化,以保证共性技术研发的经费,并适当规避风险;实施阶梯式研发,对于集群和企业发展最重要的模块先研发。
注释:
①并行研发模式是指合作研发和非合作研发同时存在。
②共性技术的外部型特点导致共性技术容易发生技术溢出,技术溢出的存在使得研发企业无法获得研发共性技术的所有收益,客观上降低了单独研发企业研发的积极性。理性的企业都存在搭便车的心理,都期望别的企业研发共性技术,自己通过搭便车的方式收益。即使有些研发共性技术会获得政府补贴,但是政府补贴能否完全弥补产生的外部性是不确定,研发企业承担者很大的外部性损失。
③李纪珍(2006)按照共性技术涉及的层次角度分为:产业间共性技术、产业内共性技术、企业内共性技术。产业间共性技术是指为多个产业提供技术平台,如新能源、新材料等技术;产业内共性技术是能为本产业内部的多个企业提供技术平台。如电池的无汞技术。企业内的共性技术一般指为企业内部多个产品而直接应用,一般不向外扩散,类似企业的核心技术。一般指的共性技术多为产业间和产业内共性技术。
④青木昌彦解释“模块化”是按照某种规则,一个复杂的系统或过程和若干能够独立设计的半自律的子系统的过程相互整合或分解的过程。
参考文献:
1. 钟书华.我国企业技术联盟的现状分析.科研管理,2000,(4):32-35.
2. 孙彩虹.技术溢出下企业合作研发博弈分析和协同问题研究.重庆大学博士论文,2009.
3. gamal atallah, the allocation of resources to cooperative and non-cooperative r&d.australian economic papers,2004,(volume 43,issue 4):435-447.
4. hertog, r.g.j. den and a.r. thurik, determinants of internal and external r&d: some dutch evidence.de economist,1993:141(2):279-289.
5. cohen and levinthal, innovation and lear- ning: the two faces of r&d. the economic journal, 1989,(99):569-596.
6. 马亮,马颖.基于共生理论的产业共性技术合作研发问题研究.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10,(11):140-141.
7. 肖阿妮.产业共性技术r&d合作组织形式及其运行机制研究.重庆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1.
8. 刘芹.高科技产业集群共性技术研发激励.资源开发与市场,2012,(7):632-635.
9. 电动汽车重大专项总体组,“十五”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电动汽车重大专项进展.汽车工程,2003,25(6):533-536.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号:71003070);上海市教委重点课程建设(产业经济学);上海理工大学博士科研启动经费(项目号:1d10303002)。
在我国,民营企业数量巨大,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吸纳就业、创造GDP、缴纳税金等方面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然而,民营企业在发展过程中也面临很多困难,其中融资问题一直是困扰民营企业发展的瓶颈。高科技企业是利用高科技生产高科技产品,提供高科技劳动服务的企业,其特点是知识密集、技术密集、高风险、高回报。由于高风险、高收益的基本特征,高科技企业很难从传统的渠道获得融资。而当民营和高科技组合在一起时,其融资就更为艰难。近年来,风险投资在我国已经成长为一个巨大的创业融资市场,如何吸引和利用风险投资已成为促进民营高科技企业发展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
一、风险投资的基本特征
风险投资,是指由投资者提供风险资本,风险投资公司以风险企业为投资对象进行投资、管理和运作的一种融资过程和投资方式。其具有不同于一般传统投资方式的明显特征。
(一)风险投资是一种高风险、高回报并存的投资
一般来说,风险投资是把资金投向蕴藏着极大失败危险的高、新技术开发领域,以期成功地取得高资本收益的一种商业性投资行为。据统计,美国每10个风险企业中,大约只有2个至3个可获得成功,成功率在20%~30%之间。尽管风险投资的风险如此之大,可仍有丰富的资金流入到风险资本市场,原因就在于其极高的回报率。根据行业统计,风险投资的回报率达到30%~50%,甚至更高。总体来说,风险投资有着两倍于一般证券投资的收益。
(二)风险投资的着眼点是企业的整体增值
风险投资是权益投资,产出的是特殊商品――企业,并以资本增值获利。风险投资主动进入高风险领域,寻求在尽可能减少风险条件下的最大投资收益。其为风险企业提供资金援助,着眼点并不在于风险企业当前的盈亏和资信,他们不要求投资对象偿还本息,而是以权益资本或准权益资本的方式将资金注入风险企业,其目的是营造出能够在市场上出售的企业,着眼于该企业的长期收益与增值,在适当的时候通过出售所持风险企业的股份撤出投资,以资本增值的方式实现获利。
(三)风险投资是一种专业投资
风险投资不仅以权益资本介入,而且参与企业的经营管理,通过参与企业的重大决策,提供相关管理顾问服务,推动企业的成长和成熟。因此,风险投资需要由一批专职的精干的风险投资家来运作。风险投资家需要精通相关专业技术知识和金融贸易知识,具有管理才能。他们直接进入所投资企业的决策层,参与企业战略决策、研究开发、市场开拓、资金融通、资产重组等一系列活动,从创意、项目立项到科技成果商品化、产业化,风险投资家都给予全方位的支持,尽力帮助企业取得成功,以期利益共享。
(四)风险投资的投资对象不同于一般的金融投资
一般金融投资审点往往放在财务分析和物质保证(抵押或担保)等方面,而风险投资审查的重点和考虑的首要任务是智力成果、科技力量的配备等无形资产。风险投资不限于投资高科技企业,只要高增长型的企业都是风险投资的对象。从创业风险投资发展较成熟的国家的实践来看,风险投资主要投资于新兴的有巨大潜力的企业和项目,大多数创业风险投资的投资对象为代表高成长性的高科技企业,尤其以中小企业为主。
二、我国风险投资发展现状
在我国,创业风险投资还是一个比较新的投资运作模式,并且目前又处于一个史无前例的高速发展阶段,这就造成我国创业风险投资活动与西方经典的创业投资活动相比,呈现出一些自身的运行特点,体现在:我国的创业风险投资主体种类较繁杂,除了专业的风险投资机构,还包括国有控股或参股的投资公司和大型国有企业的投资部门;投资项目所处的行业除了高科技行业之外,还有相当一部分投资于非高科技的传统行业。
与西方发达国家相似,我国绝大部分的中小企业是民营企业。2004年6月我国中小企业板的设立和2009年10月23日创业板开板,不仅为中小企业增加了直接融资的渠道,而且为创业风险投资的退出提供了有利的条件。据统计,2009年风险投资总额为316.64亿元人民币,共投资了689个项目,有173个风险投资项目在2009年实现退出。其中,披露退出金额的69个项目的累计退出金额为37.80亿元,平均单个项目的退出金额为5 478.26万元①。目前我国创业风险投资事业已经到了稳步发展阶段,呈现出以下两个方面特点:一是募资规模稳步回升;二是投资对象“两高六新”中成长性和科技含量突出。经过几年的发展,我国风险投资机构运作基本良好,很多机构已经探索出了符合自身特点的管理办法,团队的素质普遍提高。
随着我国中小企业板和创业板的设立,越来越多的创业风险投资选择中小企业板市场作为其项目退出的及时有效途径,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我国目前创业风险投资的退出困境。2009年随着国内经济的复苏及创业板推出、新股发行改革等工作取得重大进展,境内资本市场IPO重启,中国企业境内上市有序发展,风险投资支持的中国企业在境内资本市场上市数量明显超过海外市场。受益于创业板的开板,境内共有47家风险投资支持的企业上市,较海外市场多出28家。
三、风险投资与高科技产业相互促进机制
(一)风险投资支撑高科技产业的创新活动
高科技产业由于高风险、高投入等特征,资金需求巨大,却又无法从传统的融资渠道(商业银行的间接融资、证券市场的直接融资)获得资金,而单个投资者不愿介入也无法承担。近年来,风险投资在我国发展迅速,从2003年到2009年,每年完成的资金募集总量分别为:0.49、43.3、195.71、240.58、893.38、1018.67、963.29亿元。如此巨大的融资市场应该可以为民营高科技企业提供巨大的融资空间。
由于风险投资有众多的投资者参与,所以单个投资者所分担的风险就小了。另外,风险投资者引入金融投资领域中“投资组合”的思想将资金同时投向几个甚至几十个企业,尽管失败的不少,但综合回报率还是很高。由于风险投资有效的资本配置机制、约束激励机制和管理制度,把资金、技术、人才有机结合,适应高科技企业发展,客观上产生促进高科技产业发展的效果,使其成为高科技产业的“引擎器”和“孵化器”。
(二)高科技产业的发展促进风险投资的发展
高科技产业的技术创新速度加快、周期缩短,科技项目不断研制、开发,科技成果市场化、商品化的转化进程不断加快,高科技企业不断成长更替,为风险投资提供了对象,促进风险投资的投融资机制的持续良性循环,客观上促进风险投资机制本身的发展与成熟。
(三)风险投资与高科技产业相互制约
风险投资与高科技产业也存在相互制约的一面。当风险投资的资本数量和质量、投入的方式、风险投资公司的素质和运行机制不能满足高科技产业的发展要求时,就会不同程度地制约高科技产业的良性发展。同样地,当风险投资所需要的法律环境和退出机制难以得到保障时,风险投资事业的发展就会减缓甚至停滞,而高科技产业形成和发展的资金断层将重新出现,其发展水平和速度也就会自然萎缩。
四、利用风险投资促进河北省民营高科技企业发展
(一)河北省民营高科技企业发展现状
2010年1―6月,河北省规模以上高科技产业实现产值1 466.7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41.8%;实现增加值343.8亿元,同比增长29.8%,增速高于同期工业7.7个百分点。高科技产业累计完成新产品产值146.6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29.7%,占同期工业的比重为37.1%;累计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 417.1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44.4%,增速高于同期工业3.4个百分点;实现利润110.3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62.3%,形成了一批名牌优势产品。但同时也存在着技术创新能力弱、设备老化、产业不均衡、软件产业规模较小、人才匮乏、科研资金不足等问题。这些问题在民营企业中表现得更为突出:
1.高科技产业规模小,结构不合理
河北省民营高科技产业增加值在国内生产总值中所占份额较小,主要以制造业为主,2010上半年高科技产业增长最快的是新能源、电子信息和先进制造领域,高技术服务业占的比重较低。而且,高技术产业制造业中,主要以贸易为主,真正自己能够生产的高技术产品不多。
2.科技产业化水平和商品化低、经济效益不高
科技成果的产业化,是依靠科技进步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和实现国民经济结构调整的根本途径。但是,我国整体科技成果的产业化率只有5%~7%,高科技商品化率为10%左右,而发达国家科技成果产业化率达到12%左右。另外,河北省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率的贡献,仅在30%左右,大大低于发达国家50%~70%的水平。
3.资金缺口巨大,遭遇资金瓶颈
河北省2008年科技活动经费筹集额为81 681万元,其中政府资金12 453万元,金融机构贷款仅为
2 180万元,其余资金全部靠企业自身筹集。可见高科技企业科技活动经费来源十分单一,科技活动难以为继。2008年河北省用于新产品开发经费支出为41 548万元,处于全国下游水平,仅为北京的1/8。由于缺乏相应的资金支持,高科技企业难以生存和发展,河北省高科技企业数仅从2005年的312家增加到了2008年的355家,增长数量和比例都不大。可见,融资难问题已经成为阻碍河北省高科技企业优化其资本结构的主要障碍。要缓解其融资瓶颈,更好地推动高科技企业的发展,一方面需要大力发展为中小民营高科技企业服务的金融体系,为民营高科技企业创造平等的融资条件和良好的融资环境;另一方面,需要完善民营高科技企业的公司治理机制,促进民营高科技企业吸收外部资金来发展壮大。
4.风险投资对传统行业支持加大
2009年,我国投资传统产业的案例数和投资金额分别为206项、159.16亿元,与2008年的119项、99.38亿元的投资规模相比大幅增加,牢守受宠地位;IT等高科技行业由2008年的113项投资案例增加到了135项;投资规模由84.27亿元减少到43.29亿元,投资规模大幅减少,这种投资规模变化表明了风险投资公司过分追求高科技产业部门投资的“偏好”有了显著缩减,而对市场稳定、技术成熟的传统产业的投资动机明显加强。这种结果应该说是风险投资公司在应对2008年金融危机时的一种追求稳定、降低风险的做法,但是这对于较难从传统融资渠道获得资金支持的民营高科技企业来说,产生了巨大的负面影响。这种倾向性无疑也对河北省民营高科技企业吸引和利用风险投资产生了不良影响。
(二)利用风险投资促进民营高科技企业发展的建议
引进和利用风险投资是河北省高科技产业走向未来、走向成功的必由之路。目前我国风险投资业是政府主导型的,一方面河北省政府应当积极引进风险投资,利用风险投资推进河北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带动全省产业结构调整与产业升级;另一方面,民营高科技企业也要积极主动抓住发展机遇,充分利用风险投资解决自身发展中的融资和管理问题,避免由于资金链断裂等原因导致企业的经营困境和财务风险。此外,在积极利用风险投资的过程中,政府和企业自身还应该注意以下问题。
1.政府宏观调控方面
(1)建立风险投资更加开放的项目来源机制
鉴于风险投资成功率极低的事实,对于风险投资者而言,必须有足够的具有潜在市场前景的项目和大量的新兴企业作为选择对象,才有可能从中筛选出合理的投资组合,尽量分散风险,获取最大程度的效益。因此,大量的可转化科研成果和新兴企业是风险投资发展的必要条件。河北省高科技企业在过去几年中发展势头良好,作为风险投资的主要投资对象,高科技企业的发展无疑为风险投资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机会,但相对于一个成熟规模的风险投资市场而言,河北可供投资的项目还处于紧缺阶段。所以,应该建立更加开放的项目来源,有关部门应尽早开放各类科技计划项目库,使政府早期支持与风险投资后期介入形成一个良好的链接。比如政府开放“863”计划、高技术产业化计划、支撑计划、火炬计划、创新基金、中小企业基金等,使风险投资机构能够共享这些项目资源,提高投资成功率,降低投资成本。
(2)建立风险投资多样化的项目退出机制
风险投资追求超常规的股权投资收益,之所以敢冒风险进入前景不明的产品和领域,是因为风险投资不是谋求对所投资企业股份的长期控制,而是在适当的时候通过企业股票公开上市、协议转让或回购等,实现丰厚的回报。因此,客观上要求有一个通畅的退出渠道。没有顺畅的退出渠道,风险投资就无法达到资金的增值和良性循环,既影响投资者获得最大值的回报的可能,也限制了更多资金进入该领域,影响了风险投资的连续运作。
(3)建立完善的法规政策体系
保障风险投资者的利益,建立公正公平的市场环境,确保风险投资规范化运作,是建立和健全风险投资机制的必要条件。按照中国现行法律法规,成立风险投资基金或公司仍缺乏相应的法律依据,应该尽快建立完善的法规政策体系。在国家法律法规不完善的情况下,河北省政府可在以下几个方面出台一些地方性政策以保护风险投资公司的正当权益:一是加大知识产权的保护力度,加大对技术要素的保护,防止盗版、侵权等不法行为,以鼓励创业者从事创新活动。二是针对民营高科技企业出台倾斜政策,尤其是有关融资的促进政策,为民营高科技企业融资提供保障。三是建立有效的监管机制,形成优胜劣汰的竞争机制。严防资格不达标的企业上市,规范民营企业和投资机构的上市行为,保证风险投资整个运作过程合法、透明,确保风险投资金融市场的规范和有效。
(4)加快建设科技园区,形成区域优势
科技园区是人才、知识和技术融合的场所,是知识资本和金融资本结合的场所,是一种集约化和市场化的社会组织形式。它对风险投资、高科技产业产生极化效应和扩散效应。具体而言,科技园区通过吸引人才,技术创新项目、风险资本,从而获得各种聚集经济(内部和外部规模经济),而聚集经济反过来又进一步增强了科技园区这个增长极的极化效应,从而加速人才、技术、风险资本等经济要素向科技园区聚集的速度。当科技园区发展壮大之后,通过一系列联动机制,将人才、技术创新能力、风险资本等经济要素向周围地区扩散。不管是世界第一个科技工业园――美国硅谷,还是模仿硅谷而成立的台湾新竹科技园区,都应证了这一原理。要不断优化科技园区的投资环境,慎选投资项目,优化产业结构,从而使园区的高科技产业与风险投资形成良性互动局面。
2.企业内部方面
(1)企业加强内部管理,摒弃不科学的管理方法和理念
目前,我国相当一批民营企业还仍然停留在作坊和家族管理为主的管理模式上,这样的管理模式对于风险投资来讲风险太大,风险投资机构大多不愿投资这样的公司。为更好地吸引风险投资,民营高科技企业应该更新转变管理思想和管理理念,采用先进的管理方式方法,配合风险投资机构对自身投资风险的管理,积极推进现代组织设计,采用现代化的企业管理方式。
(2)选择优质项目及早引进风险投资
2009年,受创业板和金融危机的影响,风险投资机构投资阶段偏好前移,初创期企业的数量明显增多。成长期企业仍最受风险投资机构关注,案例数量和投资金额均是最多的,成长期企业的案例数量占总案例数的33.67%,投资金额占总投资金额的29.60%;案例数量均居第二位的是初创期企业,占案例总数量的33.16%;投资规模居第二位的是扩张期企业,占投资总规模的25.08%。基于上述特点,民营高科技企业或者创业者应及早和风险投资机构进行有效的沟通,及早引入资金支持自身发展,不要等到资金不足、融资困难时,再和风险投资机构进行谈判。否则,不仅风险投资机构要花大力气进行项目前期和后期的风险进行评估,还要对前期的管理进行评价,企业在谈判中也会处于弱势地位,不利于企业自身的利益最大化。
(3)选择合适的风险投资规模
企业在引入风险投资时,都会面临投资规模的选择问题。根据风险投资入股的多少分为:风险投资机构控股和民营企业控股两种情况。一般情况下,民营企业在创业时不愿失去控股权,而风险投资机构也不愿控股。这是因为民营企业家会对自己的企业充满信心,希望自己能够控制企业向预期的目标前进,也不愿自己在企业中的利益沉淀受到稀释;风险投资机构选择控股意味着要提供大量的资金,而初创期企业的各种风险还未完全显现,管理团队的工作能力也还未得到市场认可,此时投入大量资金有很大风险。所以,民营高科技企业最好分阶段融资,这样能在第一次融资并经营良好的条件下以更优惠的条件获得后续融资。如此一来,民营企业自身利益得到了较好保障,风险投资机构的投资风险也得到了控制。
(4)大力引进国内外优秀人才
风险投资在中国还是一个较新的领域,如果民营高科技企业缺乏了解风险投资过程和特点的管理人才,将导致企业和风险投资公司在进行沟通和合作时可能会因缺乏充分的沟通对对方的诉求不能充分掌握,致使合作中断。为此,河北省民营高科技企业应该大力引进熟悉风险投资业务的专门人才,以便有效地与风险投资公司合作,取得风险资金的支持,更好更快地发展壮大。
【参考文献】
[1] 林乔金.风险投资促进高科技产业发展的机制研究[D].厦门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3).
[2] 中国风险投资研究院(CVCRI).2009年中国风险投资行业调研报告[R].省略,2010(3).
[3] 河北省科学技术厅.今年上半年我省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及增速均创历史同期最高[EB/OL].2010-
中图分类号:TM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6)15-0237-01
前言:系统集成是将已存在的知识和技术以系统集成的思想进行整合,企业对生产技术、生产战略等组织变革,开创企业技术生产和经营管理的新范式,学习吸收外国先进的企业管理模式和生产工艺,创新出符合我国国情和适合企业发展的新形式,做好系统集合和知识集合工作是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核心和成功的基础。系统集合创新在企业的发展中起到重要作用,具有成本低、操作简单、成效高等特点,适合我国国情的发展情况。知识集合与创新是系统集合创新的重要组成部分,本质是将存在的知识和如何更好的运用企业中的相关参数适应运营模式进行重组改进,从而产生更科学有效的知识系统的过程。
1.系统集成创新概述
1.1 系统集成创新与高科技产业的关系
高科技产业是促进国家企业前进和发展的关键性产业,对一个企业甚至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起着指导性和导向性的作用,做好高科技产业的发展创新工作,是解决我国当前工业化发展面临压力的最好解决措施。自我国加入WTO组织以来,逐渐与国际大环境接轨,在得到前所未有的机遇的同时,也面临着各种压力,其中最显著的压力为资源的短缺和各国之间激烈的竞争,只有保持我国企业的国际竞争力,开发新能源,解决资源短缺问题,才有机会化压力为动力,提升我国的国际地位,促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系统集成创新的研究与发展,能够深入分析各种技术知识之间的关系,促进技术的改革与创新,对推动高科技产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对系统集成与创新的研究能够有效的实现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并实现自助研发获得符合我国国情的技术创新,始终占领科技革命的制高点,实现在科技创新和技术先进领域上进行新的跨越。
1.2 系统集成创新的表现形式
系统集成创新是在原有的技术水平上进行整合,通过系统集成的方式实现再创造,创新出新方法、新工艺等来满足新时展的新要求。系统集成创新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本研究列举几项典型的表现形式。系统集成创新表现在单元技术与单元技术的集成,建筑行业进行施工设计时,进行建筑结构与排水系统、供暖通风、照明系统以及太阳能利用等的综合集成,实现结构[1]与功能相互协调;生产和研究开发的集成,要实现企业生产的高效率和低成本低消耗,就要进行科学技术的研发和技术的创新,将研究开发和企业生产相集成;区域经济和生态的集成,不能单纯的追求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而忽视对生态环境造成的影响,要与生态系统相联系,建成生态工业园区,提高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促进我国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1.3 系统集成创新的特点
系统集成与创新绝不仅仅是对已有的新技术、新知识层层累积到一起,知识单纯的将各领域的先进技术简单的堆砌起来,而是将系统集成,引进吸收再创造,为企业甚至国家的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实现技术上更深入的开发和更高难度的创造。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目前我国企业生产的大型设备和尖端技术产品等功能十分强大,内部结构也十分复杂,要实现进一步的开发创新具有较高的难度,进行系统集成创新后,将各部分之间的区别和联系有了深入的研究,有利于实现各部分之间的相互组合和多样性的实现,降低了技术创新的难度。系统集成创新较全部进行原创具有鲜明的特点和显著的优势,具有成本低、难度小、周期短、成效高、风险小、灵活度高等优势,符合我国当前的发展水平,在原有基础上进行创新,得到新产品、新流程、新知识,发展下去甚至会产生新的交叉学科领域[2],改变我国技术落后的状态。
2.知识集成与创新的概述
2.1 知识集成的内在机理分析
知识可以存在于个人和组织之中,通常分为隐形知识和显性知识两种,隐形知识是指个人或组织解决事情的能力和途径,对事物具有的特定的认知和处理能力,这种知识难以用编码进行传播和学习,但是隐性知识是知识集成的重要组成部分。组织知识是个人知识的组合和集成,个人知识是组织知识的起点和基础,个人知识通过交流、沟通,取得相互联系,不断向外扩展、过渡,影响范围不断扩大,实现知识的拓展和增值,从而形成组织知识。
2.2 知识集成与技术创新之间的联系
不论是隐形知识还是显性知识对企业技术的创新改革都起到重要作用,在企业的产品开发、经营管理、组织创新等部门中都具有一定的职能,不同类型的知识之间具有很强的相互关系和互补性,实现知识集成,能够深入发掘不同类型知识之间的更加密切的配合,促进各类知识的高效使用,提高为实现同一目标而形成的协作关系,有利于促使各类知识进行自身的改进和更新,从而更好的进行创新工作。
2.3 建立企业知识集成系统,促进技术发展
通过建成知识集成系统能够快捷实现知识的共享和集成,对各种类型的知识进行创造性的融合,开发新的知识领域,实现知识的创新,为企业的技术创新、高科技产业的发展提供知识上的支持,将各个领域的知识进行充分的收集和整合以后,利用先进的计算机技术和网络平台,实现快速的共享和创新,建立成一个有机的知识集成系统,提高企业的创新能力。
3.结语:
系统集成创新与知识的集成和创新能够充分利用系统中各部分之间的联系,将不同类型的知识进行融合再创新,丰富知识领域的种类,实现企业生产技术、管理模式、服务等的创新以及高科技领域的发展,提高我国的国际竞争力,抓住机遇勇面挑战,实现我国现代化进程的快速发展。
论文摘要:文章通过分析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存在的问题,找寻造成融资障碍的原因,最后从金融创新角度探求冲破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障碍的新路径,从而推动科技型中小企业的进一步发展。
作为自主创新主体中最活跃的科技型中小企业,不管是产品的研发还是成果的转化,长期以来都受到融资瓶颈的严重制约,对其自主创新能力和企业间以及企业与研究机构间资源共享、相互合作的能力、知识流动的效率产生重大的阻碍。为此,须从多方面、多层次对科技型中小企业的自主创新进行融资支持。
一、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与金融创新的理论分析
第十一届中国风险投资论坛上,科技部副部长刘燕华表示,科技与金融的有机结合是促进科技开发、成果转化和产业化,提升产业创新活力的必要条件。
1.金融创新的概念及理论
所谓金融创新是指各种金融要素的新的组合,是为了追求最大利润而发生的金融改革,其表现形式是金融机构、金融业务、金融工具的创新以及金融制度的创新,既有微观层次的创新,又有宏观层次的变革。“制度改革论”认为,金融创新是一种与经济制度相互影响互为因果关系的制度改革,与社会制度紧密相关。而政府的管制和干预本身也构成了金融创新的内容,当微观主体的创新行为威胁到政府的管制时,政府必然会进行新的制度创新。
2.高科技中小企业的特征
科技型中小企业的成长分为种子期、初创期、早期成长期、高速成长期、稳定成长期,在企业发展过程中,其融资呈现出以下几个特征:(1)资金需求量大。从企业最初的成立到形成一定产业规模,都是以大量资金投入为先导,且投资规模从研究阶段到规模化阶段越来越大;(2)融资风险高。由于技术创新的不确定性,投入的初始阶段只是净收入,后阶段增大投入后才有可能产出;(3)高科技企业生命周期各阶段的风险程度、收益状况、资金需求以及融资方式不同。
二、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存在的问题分析
由于科技项目具有高投入、高风险和潜在高回报的特性,致使高科技企业在发展中经常会遇到比传统产业更加多的困难和挑战。特别是高科技产品研发的高投入使其对资金的需求更加迫切,但该类科技产品所面临经营风险及收益的不确定性使其融资更加困难。
三、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原因分析
1.从宏观层面分析
(1)国有大中型银行对中小企业的融资采取排斥态度:我国四大国有商业银行的贷款对象主要为国有大型企业机构,对于中小企业,银行放贷意愿不强。
(2)国家仍然采取金融抑制政策,专为中小企业服务的地方小型金融机构尚不发达。
(3)创新基金、融资担保体系等尚处起步阶段,还需要进一步发展。
(4)社会化支撑体系不健全。主要表现在社会信用制度不健全、融资中介机构不规范、融资担保体系不完善等方面。
2.从微观层面分析
(1)企业规模小,自有资本缺乏。
(2)企业财务状况不透明、财务制度不健全。
(3)资金需求的“贷款急,次数多,单次贷款额度小”的特点也会使银行选择缓贷或不贷。
四、通过金融创新推动科技型中小企业的发展
1.融资工具的创新
(1)贷款证券化,使贷款成为具有流动性的贷款,改善资产质量,分散银行风险,提高金融系统的安全性。
(2)金融期权,银行在贷款的同时购买企业的期权,从而降低银行贷款的风险。
(3)实行融资租赁。高科技产业在创业之初,通过融资性租赁解决资金短缺难题。
2.融资机构的创新
(1)发展并规范民营金融机构,提高储蓄向投资转化效率,以便更好地为融资服务。
(2)进一步规范信托公司、财务公司、保险公司、证券公司等非银行金融机构。
(3)合理推进资本市场对外开放。
3.融资制度的创新
(1)利率市场化,使民营科技企业与国有企业在市场上平等融资,提高资金使用率。
(2)实现国有银行产权制度创新,建立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结构。国有银行通过股份制可以提高自由资金比率,一方面增强抵御风险的能力,另一方面使银行在经营决策、监督方面相互制约,从而更好地保证资金到位。
五、结论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促进科技和金融的有机结合,加快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速度与效率,通过金融创新,推进科技型中小企业的发展,对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李侠:推动科技金融结合促进科技创新【J】,金融时报,2009,(12):9
【2】邓长春:关于金融创新内容的思考【J】,河北经贸大学学报,2000,(1)
东北大学地处辽宁省沈阳市,是一所以工为主的多科性国家重点大学。自上个世纪80年代末开始,学校利用自身的科技优势兴办高新技术企业,创立了以东软集团为代表的一批校办高科技产业,形成了一支1.6万人的校办科技产业队伍。截至2008年末,东北大学校办产业资产总额已达70亿元,净资产总额达42亿元,其中学校按照股权比例所享有的账面净资产为8亿元,校办产业销售收入突破50亿元,近3年累计上交国家各种税金11亿元,同时学校持有的国有资产也得到了极大增值。
1 依托高校科技优势,发展高科技产业
当今的世界经济发展日益从劳动密集型向以高附加值为特征的知识密集型发展模式转变,世界各国都充分地认识到实现科技成果与产业化的紧密结合是推动本国经济发展、建立国家核心竞争力的关键因素。白改革开放以来,东北大学大胆探索如何发挥学校科技资源优势,促进学校发展,在产学研相结合、科技上中下游密切合作的道路上,走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成功之路,培育了东软集团这样的著名校办高科技企业,开创了中国高校“产学研相结合”的成功典范。同时,在总结成功经验的基础上,基于高校的责任和使命,认识到高校是先进生产力的重要动力源,是科技创新的生力军,在当今科学技术迅速发展的形势下,大学应充分发挥其科技,人才优势,以孵化高新技术产业作为其服务社会的坚实支撑点,推进先进生产力的发展,使高校成为促进国家经济增长和产业结构调整的一支重要力量。
2 东北大学校办科技产业发展的三个阶段
回顾东北大学科技产业发展的历程,可以说经过了三个阶段,即放水养鱼、孵化放飞和体制改革。
东北大学科技产业发展的第一阶段,即放水养鱼阶段。在上个世纪80年代中期,东北大学兴办校办产业是基于通过办产业来弥补办学经费不足的朴素观点,但是,在经历一段时间后,学校认识到,用这种朴素的观点来办产业是行不通的,并且会产生一系列的问题,用这种“抽血式”的办法企业是发展不起来的,也不能实现弥补办学经费不足的目标。因此学校提出了“放水养鱼”的方针,为企业营造了宽松的发展环境,给企业带来了活力,使企业得到了持续发展,今天的东软集团就是从这时候起步的。
东北大学科技产业发展的第二阶段,即孵化放飞阶段。东北大学认识到大学创办现代企业,不能用大学的体系来约束企业的发展,大学要成为企业发展的推动者和支持者、投资者,企业应该是社会的一个独立运行的法人实体,投资者对企业的控制应该通过股东大会或董事会所明确的经营目标和方针来实现投资者的意志,而不是通过行政命令,更不能将大学所制定的规定来让企业执行。因此,学校鼓励和推动东软集团跳出校园、融入社会,让其到社会上自主发展,成为真正符合市场要求的独立法人实体,东软集团正是在这个阶段,走出了校门,在沈阳高新技术开发区建设了占地800余亩的“东软软件园”,并带动了沈阳高新技术开发区的发展,形成了以东软集团为龙头的东北地区最大的IT产品集散地。
东北大学科技产业发展的第三阶段,即校办产业体制改革阶段。根据2001年国务院办公厅下发的《关于北京大学、清华大学规范校办企业管理体制试点指导意见》精神,学校领导班子制订了东北大学校办企业管理体制改革方案,确定了“规范管理,稳定发展”的产业工作方针,理顺了校办企业管理体制与架构,在清产核资的基础上,初步建立了以资产为纽带,产权明晰、责权明确、校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管理制度,于2005年5月注册成立了东北大学科技产业集团有限公司(资产经营公司),注册资本5亿元,将东软集团等34家校办科技企业全部划转到东北大学科技产业集团有限公司,建立了新型的校办产业管理体制。东北大学资产经营公司的成立是东北大学校办科技产业实现规范、健康发展的重要标志。
3 推动东软集团整体上市,实现学校科技产业跨越式发展
东软集团成立于1991年,通过紧紧依托东北大学信息学科优势,使企业获得了源源不断的技术和人才支撑,企业得到了快速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创造了多项“中国第一”的记录,例如自行研制了中国第一台国产CT机,中国第一个数字医学影像设备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中国第一家上市的软件企业等。为了整合资源,利用资本市场使东软集团的发展再上一个新台阶,使股东的利益最大化,东北大学于2005年开始启动东软集团的整体上市工作,按照股权关系,东北大学科技产业集团有限公司是东软集团第一大股东,东软集团是上市公司东软股份的控股股东。东软集团的整体上市方案,就是通过东软股份吸收合并东软集团(母公司)的方式,以实现东软集团的整体上市。在东北大学的全力支持下,东软集团以坚忍不拔的毅力,克服种种困难,经过2年艰巨复杂的工作和不懈的努力,整体上市方案于2007年12月25日获得中国证监会的批准。东软集团的整体上市也是东北大学科技产业的一次大胆的金融创新,标志着东北大学科技产业又迈上了一个新台阶,具有里程碑的意义。东软集团整体上市后,东北大学科技产业集团有限公司作为上市公司东软集团的第一大股东,持有的股票市值接近40亿元,使东北大学持有国有经营性资产得到了巨大增值。
4 探索校企良性互动机制,开创学校科技产业发展新局面
经过多年的实践,东北大学在发展校办高科技产业的道路上,始终坚持校办科技产业的发展紧紧围绕学校的办学目标,与“211工程”和“985工程”建设相结合,在构建学校科技创新体系的过程中,将科技产业作为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确立了科技创新,科技成果转化与工程化、科技成果产业化与高新技术企业孵化三大平台架构,形成科技创新体系的上、中、下游关系,并在如何围绕学校的总体发展目标,形成高科技企业发展与学校科技与学科建设的良性互动方面,进行了以下的有益尝试。按照上述科技创新平台建设架构体系,学校的一个重要决策就是将产业领域的研发部门回归到学校,新成立了东北大学研究院,作为学校科技创新体系中的“中游”平台。以东软集团为例,在东北大学研究院下成立了“东软信息技术研究院”,其核心组成部分是两个国家工程中心和一个“863”产品开发基地。研究院作为东北大学的下属二级单位,从学校的角度讲,可以充分利用企业提供的研发经费,建设一流的实验室,产出高水平的科研成果和论文,同时为引进和培养高水平创新人才提供了一个基地从东软集团的角度讲,可以充分利用学校环境、人才、信息和学科优势低成本构筑其企业研发中心,定向、稳定地获得企业发展所需的技术和产品,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从而形成了学校和企业良性互动、共同发展、互利双赢的格局。
新贸易理论体系主要由两大理论构成:一是主要以内部规模经济为基础的“利润转移”理论;另一是主要以外部规模经济为基础的“外部经济”理论。
“利润转移”理论
第一:用出口补贴为本国寡头厂商争夺市场份额。这种论点认为:向国内厂商提供补贴,使国内厂商采取进取性市场战略,从而迫使外国竞争对手作出相应的让步,国内厂商的市场份额由此扩大。这是战略贸易政策理论中影响最大,也是被引证最多的一种论点。
第二:用关税来抽取外国寡头厂商的垄断利润。这种论点认为:在存在潜在进入的情况下,使用关税来抽取一家外国寡头厂商正在享受的垄断利润是合理的。如果没有任何潜在的进入,关税只会扩大国内价格与国外价格的差距,导致福利恶化。但如果存在国内厂商的潜在进入,则这种进入的威胁限制了外国厂商的定价反应,使他们执行一种吸收部分关税的定价,以阻止这类进入的战略。只要关税被部分地吸收,价格上涨的幅度就会低于关税的幅度,消费者剩余的损失就会远远被征收到的关税所抵消而有余。
第三:以进口保护作为出口促进的手段。该论点为传统的幼稚产业保护论提供了理论依据。由于本文主要是分析科技兴贸问题,因此这里重点论述一下该论点。该论点认为一国政府可以通过贸易保护或局部封闭本国市场,赋予本国企业在国内市场的销售特权,受保护的企业的生产和销售都会增加,企业由此可获得静态规模经济;同时国外竞争对手由于市场份额的缩小而失去规模经济,此消彼长,国内企业就可能拥有了与国外企业竞争的优势。企业除了可获得静态规模经济之外,还会由于累积产量的不断增加而积累职工的生产经验,在“干中学”的过程中生产成本会不断下降,以及企业研究与开发所产生的技术创新可改变企业的生产函数,降低边际成本,从而使企业获得动态规模经济。在这里,政府通过贸易政策影响了本国厂商及其外国竞争对手的决策行为,从而改变了竞争格局,使不完全竞争产业特别是寡头产业中的超额利润向本国发生了转移。
“外部经济”理论:
某些产业或厂商能产生巨大的外部经济,促进相关产业的发展和出口的扩张,但由于这些外部经济不能完全被相关厂商所占有,这些产业或厂商就不能发展到社会最优状态。如果政府能对这些产业和厂商提供适当的保护和支持,则能促进这些产业和相关产业的发展,提高其国际竞争优势,获得长远的战略利益。
二、战略贸易理论对我国的启示及相应的对策
(一)我国出口现状及面临问题
1998年我国出口位居世界第九位,可以说,中国已经成为世界贸易大国。但是从出口商品构成来看,我国能够大批量进入国际市场的还是劳动密集型产品。虽然在国家相关政策的推动下,1996年机电及运输设备业的出口总额首次超过轻纺产品的出口总额,不过仔细分析一下不难发现,我国的机电产品出口从本质上讲是一种加工装配业务的出口,并未脱离劳动力密集的生产方式,所需的技术、原料、零配件、生产设备都从国外进口,与国内产业的联系较少。换言之它只是部分改直接出口劳动密集型产品(如纺织品)为出口以价值更高的产品(如机电产品)为载体的装配劳动。这种贸易结构与我国的劳动力丰裕、工资成本低是相吻合的,并且在过去的一段时间内使我国得到了一些贸易利益,如增加就业,提高人民的收入,增加国家的外汇收入。但现在的问题是:这种贸易结构在国际竞争中是否具有竞争优势?能否长期化?
关于劳动密集型产品的新说法:美国经济学家里昂惕夫曾用投入产出分析法对H—O理论进行实证分析,根据H—O理论,美国应出口资本密集型产品,进口劳动密集型产品。但里昂惕夫对美国的200种进出口商品进行统计分析后却得出了一个相反的结论。对此经济学家有各种不同的解释,但有一点已非常明确,这就是劳动密集型产品和资本密集型产品主要不是用产品本身来区分的,而是用投入要素来区分的。也就是说,同样一种产品在发展中国家可能是以密集的劳动生产的,在发达国家则可能是以密集的资本生产的。就象服装、鞋帽、玩具、食品之类,就产品来看是劳动密集型产品,而在许多发达国家则是资本密集型的。即使在这些国家也要投入较多的劳动,但这些劳动是同较多的资本结合进行生产过程的,结果就是更多的劳动生产率。面对发达国家在劳动密集型产品市场上资本对劳动的替代,发展中国家的劳动密集型产品并不具有竞争优势。
贸易障碍增多:虽然我国劳动密集型产品因工资低而劳动成本较低,发达国家进口会进一步提高其福利水平。但面对国内充分就业的压力,仍会以各种壁垒阻碍廉价的劳动密集型产品进入,从而使以劳动密集型和自然资源密集型产品出口为主的国家总是处于不利地位。事实上这种情况经常发生,例如我国的纺织品出口就已经在很大程度上受到美国的限制。
我国沿海地区劳动力成本低廉优势正在减弱:从1995年开始,加工贸易开始成为我国产品出口的第一大方式。从1998年统计数据来看,加工贸易额1730.4亿美元,出口额1044.7亿美元,分别占该年进出口总额的53.4%和56.9%,且1998年加工贸易进出口额是1991年的3倍,同期进出口总额为2.4倍,由此可见加工贸易增速快于全国进出口总额的发展速度。我国加工贸易主要集中在沿海地区,仅广东、上海、江苏、山东和福建五个沿海省市加工贸易合计占到80%以上。但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经济快速增长,我国沿海地区工资增长很快,据1995年与1985年的统计数据显示,沿海地区工资水平大幅提高,其中上海上升了77.9%,北京上升了48.9%,广东上升了42.1%,劳动力成本低廉优势正在减弱。面对东南亚、南亚甚至非洲国家更具竞争力的劳动力优势的压力,如何使外贸更好发挥对经济增长的引擎作用,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进入90年代以来,以信息技术为主导的新科技革命蓬勃发展,知识经济初显端倪,世界产业结构发生了深刻变化。发达国家科技与产业飞速发展,据OECD统计,其主要成员国的知识经济已占国内生产总值的50%,高新技术产业在制造业的比重不断提高,目前已接近30%;出口商品结构逐步转到以高新技术产品为主的方向,OECD国家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占工业制成品出口比重目前已接近40%;知识密集型服务出口发展迅速,到2002年OECD国家此类服务出口将占其服务出口总额的一半左右。根据世界银行《1998年世界发展指南》的资料,1996年的一些新兴市场高新技术产品占工业制成品出口达到相当高水平,新加坡为71%,马来西亚为67%,韩国为39%,墨西哥为32%,台湾省为50%。世界科技革命及全球产业结构的深刻变化,发达国家和部分新兴市场科技与产业巨大的竞争优势进一步对我国的长期出口竞争力提出严峻挑战。
因此,实施科技兴贸战略,大力推动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加快我国出口产业的技术创新,全面增强国内出口企业的竞争优势,是我国外贸跨世纪发展的重大课题。
(二)启示与对策:走科技兴贸之路
我国要想由一个贸易大国成为一个贸易强国,充分发挥国际贸易对经济发展的引擎作用,实现出口的可持续增长,科技兴贸是必由之路。科技兴贸是产业科技化的必然结果,科技成果的产业化和高新技术的广泛应用导致产品质量提高和结构的优化,最终才能体现于出口商品质量提高和结构的优化。因此要想实现科技兴贸,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是一个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