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4-18 18:11:23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法学课程论文,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二)过程的控制与管理:大纲撰写和论文撰写指导管理类专业的法律课程多安排在第三和第四学期,即低年级阶段,多数学生没有写过学术论文。教师应对论文撰写过程进行严格控制与管理,学生在写作过程中如果遇到案例和法条使用方面的困难,教师还要进行答疑,帮助并督促学生顺利完成论文。
(三)论文的评价与交流:论文评阅和论文交流论文的评价应注重过程的考核。作者在课程论文中采用的评价方式由分组及小组成员分工得分(10%)、大纲得分(10%)、论文得分(70%)及论文展示得分(10%)四个部分共同组成,占课程总成绩的20%。论文完成后,进行课程论文演讲比赛。各组在论文基础上制作PPT课件,每组演讲时间控制在10分钟之内,全班同学和老师进行点评。
笔者在所教授的法律课程中坚持要求学生完成课程论文,并将其作为平时成绩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近七年的课程论文写作训练过程中,笔者发现管理类专业本科学生在法学课程论文写作中存在以下主要问题,需要不断完善。
(一)论文选题面窄,偏重理论研究课程论文能否做好,选题是关键。学生在论文选题方面最常见的问题是选题面偏窄、选题过大和选题偏重理论研究。对于选题,教师要提供具体指导。可向学生提供参考选题,在布置论文之初就告诉学生课程每部分的重点难点及相关领域还未解决的问题。或者结合当前热点案例,直接提出一些实际问题,交给学生研究,或者结合立法的热点问题,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见解。
(二)轻视论文写作,格式不规范从学生提交的课程论文来看,在内容结构和格式方面存在不少问题。有学生仍按高中写作文的模式来写课程论文,不重视研究专业文献,只是写自己的心得体会和感想,缺乏数据和资料的支撑。论文格式不够规范。教师应加强引导,端正学生态度,指导学生正确查阅专业文献,不仅关注论文内容,论文格式也要严格要求,还可在论文评分标准中适当增加格式规范的得分,引起学生重视。
(三)欠缺查阅学术文献的能力,写作能力有待提升笔者在开展课程论文的过程中发现,目前本科学生多数使用因特网搜索引擎查找论文资料,如百度、谷歌等,很少使用专业的学术数据库资源。这反映出学生欠缺查阅学术文献的能力,论文的学术性和专业性也不强。而对于本科学生来说,查阅科研文献的能力是评价其是否具有独立科研能力的关键指标,教师应在大学阶段有意识地训练学生利用专业数据库检索科研论文的能力。
(四)案例和法条在论文中使用不当法学课程的课程论文写作,鼓励学生在论文中正确引用案例和法条,充实论文内容,突出论文的应用性。案例和法条的使用方法不当是课程论文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常见的问题是简单罗列案例和法条,而未结合论文内容进行评述。或者完全以法条代替阐述,全文都是法条的堆砌。为解决这一问题,教师可选择法学方面的科研论文,先让学生阅读和学习。让学生从模仿开始,逐步掌握案例和法条在论文中的正确使用方法。
(五)存在学术不端行为随着互联网的使用和普及,学生能够非常容易的通过网络查找到大量的论文资料并直接使用。为严肃学术风气,在确定课程论文成绩前,学校应通过论文答辩掌握学生论文完成的真实情况,是一种很好的方式。但受大班教学和学时数所限,让全体学生进行论文答辩难以实现。建议教师根据论文完成的实际情况,灵活安排课程论文答辩。笔者在实践中通常会选择两类论文进行答辩。一类是写得非常好的论文。此类论文答辩的主要目的是检验学生是否真正做了文献研究和小组讨论。检验各小组成员对论文思路的熟悉程度,判断论文写作过程的真实性。另一类则是可能存在抄袭行为的论文。对于这类论文,在答辩前可要求学生提供参考文献进行比对,并对有疑问的部分进行标注,在答辩现场有针对性地提问。如有充分证据证明学生存在学术不端行为,则对该组成员的课程论文以零分计,学生将没有第二次修改和提交论文的机会。
当前,我国的高等职业教育发展迅速。但是,高职法律专业的现状却令人堪忧。据(2009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显示,2008年高职高专法律类毕业生就业率为75%,在所有高职专业中排名倒数第一,工作与专业对口率为29%,排名倒数第一。法学专业就业难,有社会大环境的因素,但是学校在人才培养方面,没有体现职业教育的特色,难以适应社会对高职法律人才的要求是一个不争的事实。高职法律教育必须结合自身特点找准专业定位,切实强化实践环节教学,提升其适应社会需求的能力。商法是法律专业的主干课程,商法教学改革是法律专业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笔者结合自己的商法教学实践,谈一谈商法的职业化教学问题。
一、高职商法教学存在的问题
首先,高职法律专业以培养具有法律实际运用能力的实用型人才为目标高职商法教学与本科商法教学应当体现出差异性,如果说法学本科应偏重学术教育还是职业教育尚存争议,对于高职法律专业是职业教育应当没有异议。培养目标上的差异必然导致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上,教科书选择等方面的差异。但实践中,高职商法教学成了本科商法教学的缩编版,除内容简单点,课时少了点外,没有体现出职业教育的特色。多数学校在教学过程中以讲解法律条文、法学理论为主,缺乏与实践的衔接。学生只重视法学理论的掌握,却不知在实践中如何利用这些理论知识,面对个案不知如何着手。而案例教学,小组讨论,模拟法庭、法律实训侧成了形式主义走过场,不是在课时上保障不了,就是资金保障不到位,导致教学效果低下。
其次,商法是一门与金融学、经济学、管理学等密切相关的学科,又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商法的实践化教学操作起来并非易事,它要求教师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和多元化的知识背景。而现在高职法学教师队伍基本是理论型的而且从发展趋势看,越来越朝清一色的理论型、研究型发展,这不利于职业教育的发展。教师因为所学专业的局限缺乏对法律之外的经济专业知识的了解,另一方面没有律师、法官、公司业务等实务经验,教学内容与实践脱节,难以对学生进行职业技能训练。
再次,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具有扎实的民商法专业理论知识的应用型法律人才在法律人才中的需求比例将越来越大,民商法是有利于学生就业的课程。因此在高职院校应当确立民商法学在教学中的基础性地位,加大课程比重。但目前的实际情况并非如此。在高职院校,往往重视理论课的开设而轻视应用部门法课程的开设,在部门法课程中,民商法课程所占比重并不大。以我院为例,商法课程为64学时,内容包括商法总论、公司法、破产法、票据法、保险法,内容多,时间紧。教师在教学中讲述原理和条文后,往往没有时间进行实际操作技巧的训练。
最后,是关于商法教材建设的问题。虽然一些学院根据高职教育的特点编写了一些教材,但是这些教材或多或少有一些摘抄本科教材的痕迹,教材的内容根本不能突出高职的特点,适应不了市场的需求,跟不上法制发展的步伐。另外,随着经济的发展,商法的重心也发生转变,从贸易法转到企业法再转到金融法。公司融资、并购、金融衍生工具的膨胀、电子商务等都成为商法的新课题。与此同时,传统的票据制度已随着交易电子化的发展而萎缩,在商法体系中的地位在逐步下降,为适应这种变化,高职商法课程在教材上应体现出来。目前的情况是,教材老化,授课重点不突出,直接影响了教学的效果。
二、高职商法教学改革的建议
商法教学改革应体现出思想性、知识性和实践性,其实际运用不仅有助于学生学习任务的完成,并且应当有助于学生在学习期间形成对未来工作至关重要的学习能力、理解能力和实践能力,为了实现这一目标,笔者认为应着力做好以下几点。
(一)改善商法教学队伍的知识结构
调整教师队伍知识结构。高职法律专业培养的是技能型人才,而培养这样的学生需要有既懂理论又会实务的法学教师队伍。因此,要使法学职业教育适应这样的教育目标,就必须改造现行的法学教师队伍。因此,要加强教师培训,与其他院校进行交流、合作、学习。中国政法大学民商经济法学院的商法课程是全国唯一的商法国家级精品课,江西财经大学的商业法律网络模拟课程十分新颖,都值得我们学习借鉴。同时我们要与其他高职法律院校合作,共同探索高职法律教育的发展路径。鼓励教师参加社会实践,允许教师适度兼职,从目前我国的国情看,主要是兼职律师,从发展趋势看也可兼职法官、检察官。笔者主张有条件的学校可以培训一批专职从事法律实务工作的、类似理工科的实验教师,专门带领、指导学生从事法律实务模拟训练。除此而外,还可聘请优秀的法官、检察官、律师担任兼职教师。
(二)大力加强教材建设
促进教学内容不断丰富与更新,教学内容要涉及学术前沿,如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引起的法律问题,电子商务,法律全球化等问题。要鼓励教材不断更新,强化教材对实践法律运用技巧的讲解。推出更多、更适用的商法案例教材。关于教材编撰的问题,虽然目前统编和自编的商法教材数量很大,但是,深入反映商法实践中的问题、信息量大、视野开阔、适合高职教学的教材却为数很少。笔者主张高职院校商法教师应当与司法实践部门合作编撰适合高职教学的经典化教材。推出符合职业化教育需求的特色教材,除传统的基本概念说明、主要学说梳理外,特别需要突出判解研究的说理、示范功能,以及重大实务问题的指引和动态研究。
(三)改进教学方法
变教师讲、学生听这种单向的教学方法为教师学生交互式教学方法,应提倡提出问题,由学生自己解决问题,鼓励学生发表不同的见解,进而改善学习态度,学会自主发展,提高实际能力。课堂讲授要从纯理论的讲授方法向理论结合实际的讲授方法转变。商法教学中应当吸收实践性的内容,商法教师应当注意收集分析司法实践中具有新颖性、典型性、可议性的商法案例的裁判规则,把这些典型案例运用到商法教学中去。案例教学法的目标,不仅是使学生通过对案例的讨论所得结论来深化对理论知识的理解,更重要的是使学生感受获得这些法律知识的过程,体验法律职业的思维方法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具体运用,从而获得职业技能方面的发展。改进教学手段,教学手段的现代化不仅是解决学时少课时紧的方式之一,更是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学生能力的重要途径。法学的内容包罗万象,要加强高职法学教学的趣味性和吸引力。同时要充分运用各种教学媒体和教学手段、如幻灯、投影录像、计算机教学软件等,这将会大大提高课程的教学质量。超级秘书网
(四)进行商法课程设置改革,提高商法地位
目前看来,商法课程所占课时仍然偏少,急需加强。笔者认为应当把商法分为三门课,商法一(总论、公司法、合伙企业法),商法二(证口法、票据法),商法三(破产法、保险法)。每门课48学时,都是必修课,二年级第一学期开设商法一,第二学期开设商法二和商法三,这样可以把商法各部分讲透,也有充裕的时间进行案例教学。除此以外,还应当在三年级开设金融法选修课,内容包括信托法、期货法、电子商务法、银行法等内容,以适应商法发展和创新的实际需求。还应当鼓励开设实践性、技术性强的法律运用课程,如律师诉讼技巧、商务法律实用非讼处理、谈判技巧等课程。
一、“宪法”课程教学改革的紧迫性
目前,我国法学教育的目标模式主要有两个类型:一是法学本科教育,即“通才”教育;二是法律职业教育,即“专才”教育。因培养目标的不同,两种不同类型的教育在内容、方法等教学环节上有一定的区别。法律职业教育为司法机关培养基础扎实、心理素质高和适应能力强的应用型法律人才,法律职业教育中“宪法”课的教学必须跟上时展的步伐。从法律职业教育的经验看,“宪法”课在法律课程体系中居于基础性地位,一个不具有最基本的宪法理论基础的人,很难确立法律职业者应有的职业良知和素质,更谈不上成为一名具有法律思维并熟练准确运用法律解决社会实际问题的法律人才。我国目前职业教育中“宪法”课程教学与它在整个法学教育过程中的地位极不相称,“宪法”课程理论性很强,内容复杂难懂,历来被认为“入门容易,学明白难”。长期以来形成了如下状况:教学目标不明确、角色错位;教学观念陈旧;教学内容落后;教学脱离实际;教学难度大;考核机械;图书资料匮乏;严重落后于市场经济、精神文明、民主政治和法制建设的现实需要和发展趋势;教学方法单调,说教式、灌输式的教学方法仍然是主导,教师在教学中只注重“授业”而忽视对学生“传道”和“解惑”,长期以来单一的教学方式使学生厌倦“宪法”课的学习,教师也产生了职业倦怠感。这些问题的存在,极大地制约了法律职业教育高素质、多元化法律人才的培养。面向21世纪中国社会主义法制建设发展的要求和法律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需求,“宪法”课程的各个环节包括教学目标、师资素质、教材体系与内容以及教学方法等方面都应进行改革。创新“宪法”课教学新模式,重构“宪法”课程体系及教学方法势在必行。
二、“宪法”课程教学目标的矫正
法律职业教育的总目标是培养高素质应用型法律人才,这类法律人才应具有以下素质:
第一,政治素养,具有维护正义的崇高理想;崇尚法律、法律至上的坚定信念.冈4直不阿、不畏权势、不谋私利的品德。
第二,职业道德素质,即具有法律职业伦理、恪守法律职业道德的精神。
第三,法律业务素质,即系统掌握法律的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及应用方法等。这应是我们法律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终极目标。“宪法”课程必须围绕上述三方面要求确立其教学目标。“宪法”课程的教学目标是课程教学设计的最终目的,具有导向作用。“宪法”课是我国教育部法学教育委员会规定的法律教育16门核心课之一,是法律专业基础理论课,属于法律专业必修课和主干课,在整个法律专业课程体系中至关重要,居于基础性的地位。“宪法”课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主要内容对其他法律专业课程具有指导意义和基础作用。长期以来在“宪法”课的教学中,忽视了对学生人格品质、思维方式、法律传统、创造精神及其他非智力因素方面的培养。传统的“宪法”课教学已落后于21世纪社会主义法制建设人才发展的要求,“宪法”课程教学理念必须更新、教学目标必须矫正。创建集德育目标、知识目标、实践目标为一体的目标导向式的人才培养模式同样适用于“宪法”课改革的需求。
三、“宪法”课程教学改革重构及教学方法的探析
(一)教学内容的改革
教学内容改革是“宪法”课教学改革中最为重要的环节之一,“宪法”课程教学不是宪法基本知识的简单堆积或宪法基本知识概述,其使命和根本任务是夯实法律人才的人格品质、思维方式、法律传统、创造精神及其他非智力因素方面的基础。“宪法”课教学的首要任务是价值层面的教育,即“育人”。这也是目标导向式教学模式中所说的“德育目标”。德育目标是指在教学中促进学生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法律观的形成。法律职业教育在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中负有的使命具有特殊性,它培养的不是一般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而是培养具有法律素养的法律职业人,“宪法”课的教学理应承担这一任务。所以在“宪法”课的教学中,教师要通过一定的教学手段的运用,引导学生树立法律职业人应当具备的追求真理、维护公平的人生观;树立崇尚宪法尊严和宪法至高无上的法律职业观。在“宪法”课的教学中,我们要将抽象的宪法知识同我们身边所发生的实例有机地结合起来,从而对学生进行法律职业人道德观、法律职业观的教育。必须改变那种把教学方法仅仅看作是传授法律知识的手段的错误观念,注重教学方法中所包含的思想内容,真正把对学生思想的培养融入到教学过程中去,实现教学方法服务于教学目的的宗旨。同时,在课外可以开展“宪法在我心中”、“我爱国旗”等演讲比赛和第二课堂其次,要打破原有的“宪法”课程体系,确定“宪法”课知识目标。“宪法”课具有较强的理论性,这一特点是与其他部门法律课有区别的,而且“宪法”课程体系已经成熟。在法律职业教育中,我们可以在人才培养目标的基础上探索一个适合职业教育的知识目标体系,即从“宪法”课的教学重点和教学方法两个方面人手,建立一个以探求宪法与运动一般规律为目的、以分析基本的宪法现象和解决现实的宪法领域内的基本矛盾为主要内容、以司法考试涉及的重点内容为中心、以我国《宪法》的规定为主线、以公民权利义务为重点的导向式的知识目标体系并重视宪法实施部分的讲授。最后,“宪法”课要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注重对学生进行能力目标的培养。掌握法律知识和形成法律能力应是宪法教学过程中同步发展的两个方面,在具体的宪法教学过程别是理论课程教学中,除需传授宪法知识外,更应特别注重帮助学生领会掌握蕴涵在宪法知识中的宪法精神和宪法思维方法。法律教学实践证明,法律职业能力的培养比简单的知识传授要困难得多。以往的宪法理论课教学只注重学生基本知识的积累,教师很少将宪法的教学同实践结合起来。宪法理论教育不应只把前人的智慧简单地传授给学生,而应当是与现实的法律实践挂钩。宪法规定的有关“人权”、“宪法地位”等问题都可以引进部门法的案例进行分析,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方法的改革
1.课堂教学方法的改革。“宪法”课程的内容决定了课堂教学是其教学方法的基本构成要素。改革教学方法的主要任务是促进说教式、灌输式课程讲授式方法向启发式的教学方法、问题导入教学法及案例教学法的转变。
第一,启发式教学方法。传统的“宪法”课教学采用的往往都是灌输式教学方法,以教师为主体,在课内教学中以教师讲授为主,学生就是听、记,被动地接受知识,很少去思考。启发式教学方法则是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教师要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学生主动地学习知识。课堂讲授中不应简单地将结论性的知识告诉学生,或是先告诉结论再举例说明,而应从各种教学素材出发,引导学生自己思考得出结论,即归纳式讲授。同时,教师要为学生指定必要的课外阅读资料,也要让学生自己去收集资料,保证课堂上能够启而有发。
第二,案例教学法的运用。案例教学法在英、美、法等国家的法学教育中十分流行。所谓案例教学法是指在教学中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的需要,就某个现实的问题引导学生进行分析、讨论、评价,提出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对已做出的行为进行肯定、比较、矫正,从而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近年来,我国法学教育已普遍接受案例教学模式,并在实际教学中不同程度地采用。但是,对“宪法”课教学中是否有必要且有可能引入案例教学方法,存在各种不同的意见和看法。我们认为,案例教学方法的引入有利于“宪法”课程教学目标的实现,因为它对培养学生自主发现和归纳规律性原理的能力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问题在于如何运用案例教学法为理论课教学服务。理论课程与案例教学法的结合难度最大,但并非不可能,关键是我们在案例教学中个案的选择一定要贴近生活,特别是社会生活中的焦点问题、热点问题,如“许霆案”、“机场一清洁工拾到价值300多万黄金饰品未归还案”及“艾滋病人可不可以结婚”的问题,都可以设计出很好的案例教学方案。虽然“许霆案”、“机场一清洁工拾到价值300多万黄金饰品未归还案”透射出的是刑事犯罪问题,但是,我们在“宪法”课的教学中是站在宪法的角度去揭示宪法理论和宪法思想问题,让学生感受到宪法就在我们身边,由生活揭示宪法现象,由宪法理论去透视现实生活,从而让学生明确我们国家任何组织和个人的行为必须限定在宪法规定的范围内。但是,我们应该看到,目前法律课的案例教学普遍存在着用案例解释法律以及案例运用随意性大的问题。案例教学不是点缀,更不能随心所欲或者哗众取宠,教学中所用每一个案例都应当经过精心设计且具有典型性和说服力。
第三,问题导人法。“宪法”课理论性强,在教学中有的章节不可能找到很恰当的案例,为了避免满堂式的灌输,就必须让学生成为教学活动的主体,教师可以让学生把问题引入课堂。有的章节教师可以不讲,让学生自己去阅读,然后把问题带人课堂,让教师“解惑”,也可以和学生相互探讨,以加深学生对问题的理解。学生也可以将身边、社会上发生的热点问题、焦点问题引入课堂,师生间共同探讨、学习,实现教学相长。
2.课堂外的教学方法改革。“宪法”课堂教学时数有限,只能按照教学大纲讲授,所以可以设立课外教学环节。“宪法”课可以充分利用网络教学资源开设“宪法”课外课堂,搭建一个网络师生互动的平台,在利用网络教学中,教师和学生站在—个平台上,共同探讨宪法理论前沿性的知识和宪法实践领域的新发展和新要求,把网络资源建设作为课堂教学的组成部分。
自然界中的和谐系统比比皆是,大至宇宙,小到原子;地球生态系统是和谐的,动植物群落是和谐的,人类社会体系是和谐的,健康的人体更是一个绝妙的和谐体。所有这些和谐系统遵循着同样的辩证综合的规律,具体可以归纳出三条:1.统一律;2.层次律;3.进化律;所有和谐系统具有同样的性质:1.开放性;2.自组织性;3.非线性;4.无限发展性[1]。当爱因斯坦把大半生致力于统一场论时,其哲学上的需要相对物理学上而言或许要来得大,面对物理学的系统和谐,理论规则的分立是不能令他觉得满意的。而化学工程的发展是不是因循同样的哲学历程呢?
在化学工程作为学科开始被重视之前,化学工业已具有了相当的规模,各种具体的工程与工艺都被独立开来,在认识上是被分为各门特殊的知识,因此,当国外高等院校在十九世纪末开始设置"化学工程学"时,开设的课程大多是学习当时化学工业的各种工艺学,"化学工程"的概念在当时还是相当模糊的,在理论上充其量是化学与机械的一种混合(amalgam)。然而这种理论混合的模式在德国人看来却是很正统的,即使在今天,他们也避免专论"化学工程",而是称之为"过程工程"(ProcessEngineering),这一名称实际上要比"化学工程"的范畴更广,甚至更为准确,凡是涉及一定流程与工艺的领域都是适用的。但我们习惯上还是沿用"化学工程"的名称。
二十世纪开始,化学工业迅猛发展,在社会经济中占的比重越来越大,客观上需要化学工程学科的发展和支持。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人们对事物运动规律性的认识也愈来愈深化,愈来愈有概括性。伴随着其他领域科学技术的快速进步,人们逐渐认识到化学工业中各门看似不相干的工程和工艺中存在着共同的物理特性。1901年,美G.E.的Davis《化学工程手册》的发表,初步提出了"化工物理过程"的原理。1900年始,以合成氨、纯碱、燃料等为代表的近代化工厂出现,如1913年,德哈勃-博施法高压合成氨技术的产业化,星火燎原的,化学工业呈现出巨大的发展前景。到了二十年代,美MIT的一些学者提出:不管化工生产的工艺如何千差万别,它们在众多的典型设备中进行着原理相同的物理过程。1920年,美MIT成立了第一个严格意义上的化工系,时W.K.Lewis任系主任。1922年美国化工学会认同了新的见解,引出了"单元操作"(UnitOperation)的概念,这一概念在苏联时期和我国则广泛称为"化工原理"。
1900年始的"分离工程"研究使"单元操作"的概念日趋成熟。被称为单元操作的过程主要有流体流动、传热、干燥、吸收、蒸发、萃取、结晶和过滤等,以这些单元操作作为研究和学习的主要内容,是化学工程学科在二十世纪前半期发展的核心,其理论迅速成为发展化学工业的重要基石。这种把千变万化、千差万别的过程和工艺概括成"单元操作"是生产力发展到一定水平的反映,是化学工程学从"个性"到"共性"的第一个哲学性概括,是在一个系统整体性把握的高度上建立了一门技术科学,体现了系统科学发展的和谐统一规律。
随着"单元操作"概念的确定,另一方面,化学工程学科中重要支柱之一的"反应工程"亦逐渐浮出水面。从最初的德Winkler流化床煤气化炉的应用到德Bergim-Pier三相液化床煤液化工艺的开发,又到1931年丁纳橡胶和氯丁橡胶的投产,化学工业上发展的高峰持续不绝,1940年美国FCC炼油开发成功,成为石油化工的起点。直到1957年,欧洲第一届反应工程会议,明确提出"反应工程"的概念,成为化学工程学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化学工程学的进一步和谐统一。"反应工程"的建立,乃至今日仍备受困扰的"过程放大效应"问题,及从"逐级放大"到"数模放大"的研究都带动了"化工过程系统工程"的发展,并共同体现了系统科学发展的和谐层次律。
就在"反应工程"发展的同时,"单元操作"得到了更加深刻的认识,人们发现各单元操作之间存在着更为普遍的原理,"过滤只是流体传动的一个特例;蒸发不过是传热的一种形式;吸收和萃取都包含着质量的传递;干燥与蒸馏则是传热加传质的操作……"[2]于是单元操作可以看成是传热、传质及流体动量传递的特殊情况或特定的组合。这种认识的深化过程并没有停止,人们进一步又发现了动量传递、热量传递和质量传递之间的类似性。于是从二十世纪50年代开始,人们综合了以往的成果,开始用统一的观点来研究三种传递过程。1960年,美威斯康辛大学(Univ.Wiscosin)的R.B.Bird教授出版了《TransportPhenomena》一书,系统地采用统一的方法来处理三种传递现象,从此化学工程学科的核心过渡到了"三传一反"的系统性概念。"三传"的研究是系统科学和谐进化律的又一体现,使化学工程学达到了一个新的整体性高度,这种高度的和谐统一是对客观世界本质性的认识,并在学科上反映出了系统科学的基本原理和性质,其影响力是普遍性的,是跨学科的,不仅使"传递原理"成为化学工程学的重要基础,同时在生物工程、机械、航天和土木建筑等工程学科上也具有重要意义,并日益成为工程专业共有的一门技术基础课,只是侧重点有所差异而已。
至此化学工程学科自身经历了一系列的演化和发展,并在短短的一个世纪中达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涵括了众多的生产和应用领域,如医药、化肥、能源、材料、航天、冶金、日用化学品等,每年为社会提供数以亿吨计的千百万种产品,是人们衣、食、住、行须臾不可离开的物质基础,为社会繁荣作出了巨大贡献。然而事物总是一分为二的,从人类发展最为激动人心的口号"征服自然"到今天庞大的工业化进程,地球自然生态系统遭遇了前所未有的严峻局面,这之中,化学工业是造成大规模环境污染及恶性重复污染的主要过程之一,化学工程学科需要肩负起新的使命。1990年,"生态化工"(Eco-ChemicalEngineering)的概念提出来了,相应在化工生产和过程工艺中提出了"清洁化工"和"绿色化工"的概念,因时应势,化学工程学开始了系统科学的自组织过程,这也是和谐系统对立统一发展的需要。在系统科学看来,自组织是和谐系统的基本性质之一,只有自组织系统能通过外部和自身内部的不断协调、整合,在适应环境的同时保持自己的特性并产生新的功能。从自发到自觉地,化学工程学吸收了自组织的理论,不断在广度和深度上充实、完善和发展。随着新世纪的到来,世界正发生着全球性的变化,经济、社会、环境和技术等领域都面临着新范畴新理念的变更和冲击[3]。化学工程学科需要因应时展而改变传统的限制,不断有新的概念提出来,如化学工程应是伺机而待的专业(aprofessioninwaiting);化学工程师必须"besteepedintechnology",能够创新、开发、变换、调控和适应取代;化学工程学科要从"ProcessEngineering"达到"ProductEngineering"再到"FormulationEngineering"。进一步的综合认为,化学工程学关注着同时发生在非常广泛的时空跨度内的现象,必须具备多尺度、多目标的方法来达到过程的总体优化。涵括了五个方面[4,5]:
①Nanoscale(纳观尺度):研究量子化学、分子过程与分子模拟等。
②Microscale(微观尺度):研究微粒、气泡、液滴、控制界面胶束和微流力学规律等。
③Mesoscale(介观尺度):研究换热设备、反应设备、塔器以及传统的"单元操作"和"三传一反"等。
④Macroscale(宏观尺度):研究生产装置和生产过程等。
⑤Megascale(兆观尺度):研究环境过程和大气生态过程等。
于是化学工程学的核心转变到了"多尺度、多目标择优"的概念,化学工程学科又到达一个新的和谐统一的高度,进入了更高层次的系统工程领域。
新的发展的深度促使化学工程学科作出了一定尺度的"分化",然而这还远未结束,人们对世界的认识还在不断探索不断深入,一个更深刻更普遍也更一般的问题已经触到了化学工程学科的神经,触到了化学工程学的认识本质,并促使化学工程学需要有新的"融合"。这一问题就是"非线性及其包涵的混沌原理",相对于"线性"是人类认识客观世界的基本工具,"非线性"则是客观世界的本质特征,是"线性"反映的目的,是从科学角度看待世界的一种和谐统一;而在对"混沌发展"的研究表明,"混沌运动的普遍存在,揭示了自然界中实际系统发展演化的新行为,混沌态的自相似性使这种时间演化表现为一种空间结构,而且以其不同空间尺度上的相似性,揭示了系统复杂运动的统一性。这种统一性是一个观察"整体"的问题,只有在长时间范围(因为混沌运动是一种长时间行为)和更高层次复杂性中才能显现出来。"[6,7]这一问题涵盖了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的众多领域,具有重大的科学价值和深刻的哲学方法论意义。马克思曾经预言:"自然科学往后将会把关于人类的科学总括在自己下面,正如关于人类的科学把自然科学总括在自己下面一样:它们将成为一个科学。"从这一角度上,"非线性"问题是这种过程一体化的契合点以及整体认识论上的共性[8]。当站在这种整体性的高度上,化学工程学科获得了全新的视野和更强大的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并最终具有了学科融合的基础。
在整个化学工程学科的孕育、诞生和发展过程中,始终交织着学科的"分化"与"融合",除了上述尺度(scale)上的分化以外还有着所谓的石油化工、精细化工、高分子化工等专业上的分化;另一方面,作为近代工程技术,它又是自然科学(化学、物理等)和技术科学(机械、材料等)的融合。正如物理学家普朗克(Planck)所指出的:"科学是内在的整体,它被分解为单独的部分不是取决于事物的本身,而是取决于人类认识能力的局限性,实际上存在着从物理到化学,通过生物学和人类学到社会学的连续的链条,这是任何一处都不能被打断的链条。"事实上,当化学工程学科的核心发展到"非线性混沌系统"时,实现科学的融合已是其客观系统性的需要,它需要强有力的非线性解算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基于人工智能和神经生物学的人工神经网络(ArtificialNeuralNetworks)技术为这种系统性的融合提供了新的思路和途径。人工神经网络特有的信息处理能力在愈来愈多的领域中展现出广阔的应用前景,它具有如下特点[9,10]:
①学习:神经网络可以根据外界环境修改自身行为,这使它比其他任何方法接受自身感兴趣的外界信息更敏感。
②概括:经过学习训练后,神经网络的响应在某种程度上能够对外界信息的少量丢失或自身组织的局部缺损不再很敏感,反映了神经网络的健壮性(鲁棒性),即工程上说的"容错"能力。
③抽取:神经网络具有抽取外界输入信息特征的特殊功能,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它能"创造"出未见的事物。
④模拟:神经网络由众多的神经元组成,以并行的方式处理信息,大大加快了运行速度,可以逼近任意复杂的非线性系统。
当然,神经网络并非十全十美,其自身的发展就曾经历过相当曲折的过程,但是,人工神经网络(ANNs)特性的融合将是化学工程学科发展到非线性核心系统的自组织适应和需要。例如采用神经网络设计的控制系统,适应性、稳定性和智能性均较好,能处理复杂工艺过程的控制问题,也使得化学工程师不但也是机械工程师,还首先是系统工程师,并能从最一般的非线性原理出发,解决实际过程的创新、应用、开发、生产等问题。
生产力的不断发展,科学技术的持续进步,人类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的不断深化,化学工程学科必将不断"分化"和"融合",体现出和谐系统的无限发展性质。
参考文献
[1]李立本.系统的和谐与和谐观[J].自然辩证法研究,1998,14(5):39.
[2]韩兆熊.传递过程原理[M].浙江:浙江大学出版社,1988,11:3.
[3]季子林,陈士俊,王树恩.科学技术论与方法论[M].天津科技翻译出版公司,1991,9:115.
[4]金涌,汪展文,王金福,等.化学工程迈入21世纪[J].化工进展,2000,(1):5-10.
[5]黄仲涛,李雪辉,王乐夫.21世纪化工发展趋势[J].化工进展,2001,(4):1-4.
[6]张生心,梁仲清.从量子混沌再看物理学的统一性[J].自然辩证法研究,1996,12(10):8.
[7]苗东升.系统科学精要[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5:20.
2过程流体机械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
鉴于传统教学的陋习和目前本科教学改革的深入,导致目前过程流体机械教学方法的弊病不断暴露出来。基础知识欠缺不可否认的是,随着教学改革的推进,一些非常重要的基础课程(如工程热力学和传热学)由于学时短缺而被逐渐砍掉。有的课程(如流体力学)虽在开设,但由于学时短或为选修课程,得不到足够的重视,学习效果不理想,导致学习过程流体机械课程时,学生连最基本的概念(如内能、焓、熵等)都不知道,当涉及一些运用基础课程知识点来理解工程问题时感到非常吃力。这就导致以讲授为主的传统教学方法很难适应目前的教学形势,而且教学效果不佳,出现死记硬背、不善于理解应用的学习局面。实践教学环节薄弱实践教学环节薄弱似乎是工程教学的通病[7]。实践教学主要包括实验、实习、实训、课程设计、毕业论文(设计)等环节,是培养工科专业学生的必备环节,对学生工程意识与能力的培养至关重要。对于工程性极强的过程流体机械课程而言,实践环节尤为重要。然而目前普遍存在一些问题。1)实习与实验教学环节需要加强。就本专业的实习而言,目前主要集中于化工设备制造厂和化工产品生产车间的参观和学习,基本上忽略了有关流体机械制造厂的参观和学习,导致学生对流体机械没有感官认识。而且实验学时在不断缩减,目前仅开设往复压缩机示功图测试和高速转子静平衡两个实验。离心泵汽蚀实验被砍掉,导致学生对离心泵主要性能得不到很好的理解。2)毕业设计环节需要加强。鉴于一系列原因(比如工程热力学知识的欠缺、有关流体机械书籍和标准的缺乏),目前绝大多数毕业课题仅局限于化工设备设计,基本上很少布置有关流体机械课程方面的毕业课题。这严重限制了学生对流体机械课程的进一步理解和工程应用能力的锻炼。课程评价存在问题由于课程学时的缩减,目前过程流体机械课程评价基本上是“一锤定音”——期末考试,忽略了大作业的训练和热点研究方向文献的阅读和总结。这种考核方式不能实事求是地反映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和理解,更谈不上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因此,教师也很难及时对教学存在的问题给予修正和弥补。
3过程流体机械课程教法改革思路
众所周知,教学方法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它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科技的发展不断地发展和演变。工程教育也是如此。大约二战时期,工程教育从工程实际技术教育过渡到工程科学教育,这就要求涉及工程教育的教学方法也必须进行相应的调整和改革。传统的教学方法是单向性的,类似“学徒式”的教育,即以教师的“教”为主,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教学内容。这种教育方式仅适用于以技术教育为主的工程教育,很难适应以科学教育为主的工程教育方式。为此,发展了以学生为中心,积极主动的、学习式的教学方法,即将学生视为教师的角色[8]。学生能够从教学活动过程中隐性地获取知识,而教师主要的任务是开展有效的指导。教师和学生的角色界限模糊,二者有效地完成自身的任务,即教师良好的教学任务、学生有效的学习任务。过程流体机械课程教学方法的改革正是沿着该思路进行的。针对过程流体机械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同时为了适应现阶段工程教育的目的,下面从课程的准备、课程的讲授和课程效果评价三个阶段提出相应的改革措施。课程准备首先,为了有效地完成教学任务,教师必须全面深入地理解教学内容。这必然要求教师大量查阅和学习与教学内容相关的资料(如与过程流体机械有关的国内外专著和书籍),弥补所选教材的缺点。查阅资料时,教师必须注意角色的转换,查阅资料是为了更有效、更准确、更生动地给学生讲解,而不是为了个人学习。教师通过大量地阅读文献,将教学内容给予重新组织和编排,以最合理的顺序将教学内容呈现给学生,便于学生理解接受,而不是照本宣科。其次,教师备课时要充分了解学生前期课程的学习情况,从而合理安排教学内容,弥补存在的问题,避免影响学生对本课程知识点的理解;同时教师要了解学生个体在前期课程学习上存在的差异,这样分组讨论学习时便于优良搭配,学生之间互相学习,克服个人因前期课程学习不足而对本课程知识点理解带来的障碍。再次,鉴于当前的教学方法,以引导和启发学生自主学习和讨论为主,教师的讲解和订正为辅。这就要求教师在备课时要制订引导学生开展自主学习的教学方案。对教师备课提出更高的要求,教师课前要告知学生:1)每节课要学的教学知识点;2)理解知识点需具备的基础知识;3)学生需要查阅的书籍和准备的内容;4)本节课内容在课程中和工程实际中的重要程度。可以说,备课是否充分直接决定了教学是否成功,因此,备课必须要做到备内容、备学生和备方法。课堂学习课堂学习是教学的关键环节,直接决定了教学效果的好坏。课堂教学,不是以教师单向传输为主的教学,而是教师根据备课时制订的教学方案,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讨论教学内容,避免学生消极被动地思考教师到底在讲或者要讲什么内容。教师通过学生对教学内容积极主动地讨论,发现和记录教学存在的不足,便于课后进一步的思考、改进和反馈。教师上课时应做到:1)上课时,教师首先要给出本节课主要的学习内容、重点和难点;2)教师要给出每节课的“引子”,提出问题,并组织学生讨论,评价每组学生给出的讨论结果;3)最后教师要给出总结,要评价本节课程内容在工程实际应用中的重要性;4)对于难以理解的、抽象的概念,教师要引导学生与日常生活联系起来,使之形象化,便于学生理解。比如“余隙容积”这个概念,如果仅是书上给出的解释“活塞行至终端止点时气缸剩余的容积”,学生很难理解,很难想象这部分空间是怎么回事;但如果将其与盖房子用到的“公摊面积”类比的话,就很容易理解:二者对于用户来讲都是有害的,但是必须具备的,只能尽力减小,却不能避免。课程评价教学活动的最终环节是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通过教学评价,教师一方面可以了解每个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程度,发现和思考教学存在的问题,便于及时反馈;另一方面能够了解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情况。为了保证教学质量,及时了解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情况和对所学知识的应用情况,课程的评价应从多个角度出发,绝不能是仅以考试为基准“一锤定音”。为此,教师应从两个方面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评价。1)对知识点理解的评价。通过课堂上观察学生的一系列反应,如面部表情、提出的问题,及时了解学生存在的问题,并给予及时的解释和补充;另一方面通过作业、课程考试来综合评价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和理解情况,便于教师在以后的教学中调整和弥补不足的地方和存在的问题。特别是学生提出的问题非常重要,一方面,可以测试教师对内容的理解程度;另一方面,教师可以了解学生存在的困惑,明白师生间对知识点理解存在的偏差和分歧。教师应对学生的问题积极反思,对教学内容给予重新编排和阐释,以便改进教师本身对基础知识的理解。2)对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评价,可以通过实训、大作业、课程设计乃至毕业设计的形式进行,并将存在的问题汇总和分析,弥补教学存在的问题。总之,教学评价是个连续的过程,合理的教学评价是为了保证教学质量和促进教学改革,而不仅仅是为了给学生一个“成绩”。
4教学改革对工程教育的促进
简单的讲,通过上述教学方法的运用和实施,学生获得的技能基本能满足工程教育的要求。具体体现在:1)通过对所学内容的思考、提问和讨论,学生获得了良好的交流技术;2)通过对教学内容的准备和讲解,学生具备了一定的职业责任感;3)通过对教学内容和大作业的分组准备和讨论,教学在团队内相互进行,学生改进和具备了一定的团队合作精神;4)通过“教”这一环节,学生对所学内容进行精选和重组,增加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程度,拓宽了学生的视野;5)通过一定的工程训练,学生对待工程的态度和信心发生积极的变化,增加了对工程设计过程的理解;6)通过学生自己对知识的准备和理解,学生掌握了学习方法,具备了终身学习的素养。
数学课程问题一直是数学教学改革的中心问题,也是数学教育科学研究的中心问题。高中数学试验教材已在全国十一个省市使用,新的高中数学课程标准也在讨论制订中,将于2010年在全国实施。如果说过去半个世纪以来的数学课程改革仅仅是“精简、增加、渗透”的加减运算的话,那么新世纪的这次课程改革则是一场脱胎换骨的教学观念上的革命运动。称之为“中国数学教育改革史上的一次”毫不为过。而这场革命能否顺利进行下去,则要取决于广大中学数学教师能否真正明确改革方向,真正理解改革的意义,充分把握新课程改革的体系结构。简而言之,关键在于数学教师们能否顺应改革要求,重新定位,真正实现自身角色的转变,在数学教育教学理念上有一个质的突破。
笔者认为,新的高中数学课程标准至少对我们提出了以下几方面的要求与挑战,我们应当认真面对,积极参与,全身心地投入到这场轰轰烈烈的改革大潮中去。
一、持续终身的学习理念
要把终身教育放在社会的中心位置
————选自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的报告
21世纪的中国正面临着高度信息化的挑战,面临着国际化的挑战,更面着教育现代化的挑战。而作为一名教师,还面临着青胜于蓝的挑战,过去,教师是知识的载体,教师就是知识,知识就是教师,而现在的学生可以从多种渠道获取知识掌握信息,甚至有时头脑中内存的信息比老师多得多。这一切都在提醒我们:阶段性的学习不再使我们永远保持着智慧,唯一的解决方法是必须继续学习,成为一个自觉的终身学习者。
新的高中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提出了终身教育的要求,其中的课程目标、内容标准、教学建议及评价方式都对数学教师传统的教育教学思想带来了巨大的冲击,提出了许多新的要求。
1、从思维方式上看:要尽快从封闭性思维向开放性思维转化,从习常性思维向创造性思维转化。
2、从教学手段上看:要逐步掌握现代教育技术,积极使用现代化教学媒体辅助教学,把教材具体化、形象化,增强教学的生动性和感染力。
3、要高瞻远瞩,多学习理论知识,特别是要重视教育学理论和心理学理论知识的学习与运用。
4、要注重对跨学科知识的学习,扩大知识面,特别是要注意物理、化学、生物、历史等学科与数学学科内容的相互渗透与综合,尝试进行实践课、活动课、研究课等开放性教学并能及时积累经验,将之持续发展。
5、要多参与课题研究。将自己丰富的教学教育经验向前迈出一步,升华为个人的教育教学理论,再去指导自己的教学实践。
6、要学会向学生学习,善于接受学生的影响,向每一个孩子学习,把学生看作自己的老师,这也是数学新课程教育观念变革的焦点课题。古人云:“师不一定贤于弟子”,就是这个道理。
7、终身教育的提出同时也要求教师具有可持续发展的人格。首先,终身教育的提出,要求教师把自身知识的更新视做一种责任,使终身学习内化为教师的自觉行为。其次,学生正处于人格塑造和定化时期,价值取向、理想、信仰、道德情操及审美情趣都会通过教师的教学行为映射到学生的人格世界中去,作为数学教师的言传身教,决定了其人格对学生人格形成的“润物细无声”的功能。因此,数学教师人格的不断完善也是终身教育的内涵之一。
二、以人为本的教学行为
古希腊的普罗塔戈(plutarch)早在3000多年以前就说过这样一句话:“头脑不是一个要被填满的容器,而是一把需被点燃的火把。”而反思我们的教育,尤其是数学教育,由于长期以来受凯洛夫“自我中心论”的影响,过分关注了学生的共性,过于强调统一,搞大统一、一刀切的流水作业,不仅把学生的头脑当成一个个容器,并且是把他们看成是大小相同的容器,于是注入式、填鸭式教育便是堂皇之举。而其结果却是大大封杀了学生的个性化探究方式,造成极其严重的后果。
令人欣慰的是新数学课程标准秉持多元价值标准,而不是整齐划一标准,它所倡导的不仅仅是转变学习方式,而是通过转变学习方式,促进每一个学生的个性健康发展。其中明确提出了“数学素质教育”和“培养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中要时刻关注每一位学生的身心发展需要,要求我们的教学应能促进学生个性的发展。因此,广大数学教师要彻底屏弃“以本为本”的错误观念,正确树立“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摆正“全体发展”与“特殊发展”的关系,提倡人才发展的非同步观,确立数学教育目标的多层次性,让每一个学生都能抬起头来走自己的路。在实际操作中笔者认为应该做好以下几点:
1、创设宽松的教育环境
“一切为了孩子的终身发展”,人本主义的教育思想要求我们的教育要关注人的发展,创设一个有利于学生发展的时间与空间。大量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都可以说明:宽松的教育,是一种人本主义教育,是一种民主平等教育,最有利于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
因此,在数学新课程教学中,我们应重新定位师生关系,把课堂真正的还给学生,充分体现师生间的平等自由;师生不再主要精力化在传授知识上,而应该花在帮助、引导学生去发现问题并能自主解决;教师在课堂上尽量少讲,把尽可能多的时间留给学生去思考、练习,最大限度的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在主动中学习,努力实现教学互动的和谐发展。
2、面向全体学生
早在两千多年前,孔子就已经提出了“因材施教”的著名论断,强调要面向全体学生,用不同的方法去教育不同的学生,让他们都能得到不同的发展。这实际上是突出了教育以人为本的学生主体思想。当然,在高中阶段应更注意发展学生的个性和特长。这就需要教师具有公正无私的爱心,但事实并非如此,“爱全人类容易,爱每一个学生难,爱每一个差生更难。”这里主要还是教师思想观念的转变问题。因此,要真正做到面向全体学生,请让我们一起从“爱每一个差生”开始吧!
3、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教学
这个问题早就在数学教育界中提出、确定,被众多数学教育者不断从多角度多层面加以研究,但总是收效甚微,也许是因为教师的观念陈旧,也许是因为升学制度的牵制,也许是因为评价制度的不够完善,总之这不是一个孤立的问题。本文不再展开,而从数学新课程标准的特点来分析,笔者认为必须重视做好以下几点:
(1)重视数学史教育,这将有利于学生主体人格的塑造;
(2)重视数学的应用价值,这将有助于学生主体意识的增强;
(3)重视数学问题的开放,这将有益于学生主体能力的发展。
4、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以教师为主导”是“以学生为主体”的前提,一个教师主导什么、怎样主导,直接影响着能否贯彻“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思想,两者密不可分。然如何去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却一直极少有人去深入研究,结合数学新课程教学要求,笔者认为,教师的导必须适时、适度,可以精心设计好,可以随机而导、见缝插针,但不管怎样,都必须面向全体学生,真正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具体的说,应该把握以下几个原则:
(1)学生易错处主导,促进学生思维深刻性的形成;
(2)在题型转换处主导,加深学生思维的广阔性;
(3)在学生易满足时主导,引导学生上进心理的发展;
(4)在思想方法上主导,提高学生数学素质和能力;
(5)在审美观点上主导,培养学生高尚情操。
5、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
如果说竞争是现代社会不可或缺的生存本领(其实这是一种本能),那么,合作则是现代社会更为重要、必须学习和形成的发展的本领。许多走上社会后的中学生、大学生甚至研究生都发现,在工作中,他们缺乏的不是记忆、独立思考、想象、动手实验方面的能力,而是组织、协调、与人合作共同做事的能力,包括说服他人、沟通协商让步的能力。美国著名的卡内基先生通过自己的成功经验发现了一个重要规律:一个人的成功,15%靠专业知识,85%靠人际关系和处世技巧,亦即学习合作。因此在实际教学中,我们应该努力培养学生之间相互切磋、讨论的习惯,让他们学会相互协作。比如:
(1)乐于并有能力帮助他人解疑;
(2)敢于并善于向他人请教;
(3)说话具有较强的感染力,善于说服他人;
(4)能形成一个自觉的学习合作体。
三、与时俱进的施教能力
由于新课程标准中内容的要求与改变,作为一名数学教师必须大胆屏弃传统教学方法中的不利因子,不断调整教学策略与方法,开拓进取,提高全方面的能力,以适应新课程改革的需要。
1、把握新教材的能力
新的课程标准在保证基础知识的教学、基本技能的训练、基本能力的培养的前提下,删减了传统的初等数学中次要的、用处不大的、学生学起来又有一定困难的内容。与此同时,却又增加了一些有广泛应用、学生易于接受的新知识。因此作为中学数学教师,对新的教材体系中的新内容、新要求要努力吃透。比如:对于新内容应分析为什么引入,引入了多少?怎样教学才能体现新教材的意图;对应用性和实践性的要求,应给予充分的重视,切不可因考试是否需要而作弃取;即使对删去的内容也要仔细分析,有些知识点虽然内容删去了,但其思想可能还会有所体现。
2、应用现代教育技术的能力
在新的课程标准中,已将计算器的应用引入教材,多媒体计算机辅助教学将进入课堂,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具备使用现代教育技术的能力。具体的说,应具备使用常见的数学教学软件的能力,有选择课件的能力,有在网络上获取教学信息的能力,引导学生参与数学实验的能力。同时,教师还要能为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创造意识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利的学习工具。
3、因材施教的能力
由于高中教育的普及,大学升学率的提高,读高中的学生越来越多,学生的数学知识的差异也会越来越大。这就要求教师必须要努力去探索课堂教学的新模式。教师不仅要研究教材,更重要的是要研究学生,研究学法,从学生学习的认识理论的角度去分析学生的特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每个学生的学习都有所进步。
4、开放创新的教学能力
数学开放教学已成为世界性的数学教育热点和数学教学新趋势,这种教学新模式着力发挥学生的自主性、能动性,强调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现在的中学生独立意识强,自主需求浓,传统的封闭式教学显然不能满足这种心理特征,因此作为一名高中数学教师,提高自己在教学过程中开放创新的实践能力已是迫在眉睫。
(1)要立足学生现实基础,放眼未来发展,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更要侧重于科学思维方式的形成和信息处理能力的提高,让学生走出学校后仍具备获取数学知识的能力,仍具备强烈的学习欲望。
(2)数学教学应与生活生产实际相结合,努力向教材外拓宽,寻找并接受有益信息,拓宽视野,着力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3)要培养学生打破常规、大胆质疑的创新精神,要鼓励学生不畏师唯师,要善于形成自己的见解,最终拥有数学的创造能力。
总之,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中学数学教师应及早认清未来教育中社会对教师角色的期望,转变教育教学观念,不断学习,努力提高自身素质和各方面能力,与数学新课程改革共生长,同发展!
参考文献:
1、周南照、孙晓云主编.学会求知.北京出版社,1999,9.
2、张维忠著.数学文化与数学课程.上海教育出版社,1999,9
1.思想认识不够准确。现代远程教育改变了以往以传授者为中心的教育模式,转为以学习者为中心,然而,受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有些教师偏重知识的传授,又有很多教师不了解现代远程教育的内在规律,认为只要把课程原封不动地放到网上就完成了。同时,现在“追求文凭”的现象仍然存在,有些教育工作者,将开展远程教育当作“追求利润”的快捷手段,这些不正确的观念导致现代远程教育在某些方面的不健康发展。
2.办学主体的定位不尽合理。定位是指高校根据自身的办学条件,结合现代远程教育的特点,选择开设不同的专业、不同的办学层次、不同的学习中心区域来满足相应学习者的学习需求。目前,各高校现代远程教育的办学层次以专起本为主,还有高起专、各类培训等,专业设置文科类居多,一些操作性较强的专业设置比较少,校外学习中心东南部分布较密,西部地区分布较少,总体来讲分布差异较大。
3.从业教师队伍建设欠缺。在教育理念、教育技术和手段等方面,现代远程教育都与传统的面授教育有很大差异,培养从业人员的教育技能就显得尤为重要。而目前,我国一方面缺少专门从事远程教育的专业教师,另一方面,正在从事远程教育教学的教师也很少经过系统的远程教育理论及技能培训。国内也缺乏进行培训及资质授予的权威机构,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远程教育的质量。
4.有效的学习资源不足。教学资源是开展现代远程教育的重要因素之一。目前,网上资源浩如烟海,但缺乏体系,零散地分布在不同的网页,很难真正地利用到学习中去。很多学校的网络学院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进行资源建设,开发网络课程,但没有脱离以教为主的传统教授模式,不能很好地适应远程教育的需要。
5.管理服务体系不完善。当前,有些学院不能处理好规模、结构、质量、效益之间的关系,招生规模扩展迅速,而相应的教学教务管理、学习支持服务、质量监控机制没有完善,导致难以保证良好的教育质量,社会声誉受到影响。
二、深入改革,促进现代远程教育可持续的健康发展
从上面的分析,我们看到现代远程教育目前存在的问题,除了国家政策的导向外,主要是由教与学在时空上的分离而产生的一系列教学、管理上的问题,社会对远程教育质量的质疑也由此而来。要解决这些问题,高校的职责在于要全方位加强教学服务能力。
1.明确未来发展定位。《教育规划纲要》提出:不同层次高校要有明确的办学定位,国家重点建设大学应努力满足国家重大发展战略对高层次人才的需求,地方本科院校要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服务,高职院校要坚持培养高技能应用型人才。《教育规划纲要》对各类学校的现代远程教育的发展提出了不同的要求,这是国家在政策层面上对各类学校在办学思想上的指导。各类学校应参照《纲要》对自身的发展有一个正确的认识,从而明确本校的办学方向和定位,并树立具体的发展目标,在不同的方向上加以努力。
2.完善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目前,教育事业的发展已经进入了全面提高质量的新阶段,提高教育质量已经成为各级各类教育最为紧迫的任务。现代远程教育是面向从业人员,为地方培养适用型人才,应建立多样化的质量评价指标。一方面,各高校要有清晰的定位、明确的目标、合理的组织机构、完善的办学条件,有质量监控的教学管理过程;另一方面,也要引入社会多方面的元素,共同参与质量评价,建立完善的教育质量保障体系。
3.加强从业队伍建设。从事现代远程教育的人员自身须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和丰富的教学经验。同时,对高校来说,高校应加强对现代远程教育的研究,并开设相应的专业,如远程教育学,培养熟悉掌握远程教育教学理念、教学规律、教学教务管理的专业人才。还应建立从业人员上岗培训制度,对专职、兼职人员进行岗前培训和考核,确保从业人员掌握远程教育的特点和具备必需的基本技能。在教学过程中,从业人员应本着以学生为中心的原则,为学生提供良好的教学服务,确保现代远程教育的教学质量。
4.优化学习支持服务。学习支持服务是网络教育的重要支柱,是保障学习者学习质量的关键。高校应以学习者为中心,遵循远程教育的规律,为网络学习者提供学术性支持服务和非学术性支持服务。
在学术性支持服务方面,要因材施教根据学习对象的特殊性选择合适的教学手段,同时要加强对学生的辅导,对学习过程要有相应的监督。结合网络授课,可安排教师有计划地到学习中心进行讲座,给学生提供面对面与老师交流的机会,会取得更好的效果,也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在非学术性支持服务方面,可通过网络论坛、QQ、微博、callcenter、邮件等途径直接与学生交流沟通,解决学生疑问,引导学生参与交流、讨论,满足学生进行交互学习的心理需要,丰富学生的文化生活,加强师生、生生的人际交流,使学生在虚拟的环境中感受到人文关怀,增强学生的归属感与集体感。
5.加快有效资源建设,建立资源共享机制。教育资源开发、共享和服务是世界高等院校,尤其是一流大学致力完成的共同任务。65%的高教机构认为,在线教育是他们长期战略规划中的一项重要内容。随着现代信息技术和互联网的发展,高等教育教学手段和资源表现方式发生了日新月异的变化。由课件—网络课程—精品课程—精品资源共享课—精品视频公开课,现在又有了移动课程和微型课程等新的教学形式。高校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资源的开发、共享和服务,不断丰富和提升网络教育的内涵,从而优化高校远程教育的办学质量与社会效益。
1.目的性
众所周知,软件工程课程是一门理论性比较强的课程,在教学过程中要求理论与实际情况相联系,让学生把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联系中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巩固软件开发专门技术,并应用到实践中去,因此,在案例选择和设计的过程中,要按照教学目标和要求来展开。
2.真实性
案例设计的真实性是指,要通过实际的项目作为研究和讨论学习的核心,给学生营造一个真实的学习环境,在课堂教学中,通过接触真实的问题,来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和操作能力,为以后的软件开发提供坚实的实践基础。另外,还要邀请国内经验比较丰富的老师或资深比较深厚的软件工程师,对案例进行编写以及对开发的实际项目进行讲述。
3.代表性
软件工程课程涉及的方面比较广泛,系统的设计和开发都比较广泛,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案例的选择还要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具有代表性的案例才能将实际的理论知识更好的应用和实践,同时也扩大了应用的范围,对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思维方式有着积极的意义。
二、案例教学法的设计方法
面向对象方法学和生命周期方法学是软件工程的两种基本方法学,这两种方法学都把软件的生命周期,分别分成几个不同的阶段对系统进行分析、研究、设计、实现。因此在对于案例教学法的设计,要按照不同的阶段对系统开发进行设计,针对其中不同的现实问题设计不同的解决方法和案例,并且对案例的应用要分阶段的进行降解。当整个案例课程教学方法完成后,再对学生布置几个综合性的案例,对所学的知识进行巩固和加深印象。一般来讲,综合性的案例内部联系往往比较紧密,包括的内容也通常比较多,运用和调动的知识和技术也比较广泛,因此,从整体上来说,综合性的案例教学,对学生综合能力和综合知识的提升发挥着重要的意义。
三、案例教学法的应用
案例教学是软件工程课程教学的主要方法,对于案例教学法的应用,我们要考虑以下方面的因素。首先,通过案例讲解后,让学生们知道软件工程的基本方法和原理,然后把一个具有代表性的、真实的、易于理解的实际案例导入到软件工程的教学中去,把软件工程课程中抽象的概念和理论,通过具体的实际案例生动、形象的表达出来。举例来讲,当讲授课程中生命周期方法学时,课程讲解从问题的定义出发,再对其进行可行性研究和需求分析,然后进行设计,编码、测试和维护等一系列的教学管理工作。这样把学生接受的知识有序的连接起来,让学生在具体的案例中掌握DFD、E-R图、Warner图、HIPO图以及Jsckson图的绘制和测试方法,并且理解基本的含义和作用,以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其次,案例教学的应用必须要调动学生的动手能力,让学生参与到案例教学的设计和分析中来,这样才能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对此我们对软件工程课程进行了综合案例设计,具体设计内容主要从如下几个方面来阐述。
1.确立项目开发计划
首先,项目组完成“可行性研究报告”的撰写,然后根据“可行性研究报告”确立项目开发计划,对每个组成员进行分配任务,确保每项任务的进度和项目使用的各项工具。对每项任务需要完成的时间和日期进行规定,最后再对项目开发计划进行评审,不断完善。
2.需求分析
需求分析是项目开发和设计研究性强度的分析,通过对项目任务的结果和进度,相关负责人员对项目需求性进行分析,并撰写“需求分析说明书”,然后再经过相关的评审人员进行评审,不断完善需求分析内容。
3.软件设计
参考项目进度和任务分配结果,以及“需求分析说明书”,由相关负责人对项目进行初步设计,并对具体的设计内容和任务进行细分,其他人员要辅助开展完成项目设计任务。然后对设计内容撰写“软件设计说明书”其中包括数据库设计、功能设计以及人机界面设计,并撰写相关的“软件测试计划”。其中人机界面设计是一个重要的环节,在设计过程中要兼顾考虑技术和人两个方面的因素,保证界面的一致性、简洁性以及易操作性。
4.实现
按照项目的具体任务要求,以及相关的指导说明以及计划书等,完成具体的软件工程项目设计,达到项目设计的要求,实现项目设计的目标,并撰写相关的程序设计清单。
一、前言
随着互联网的迅猛发展,在互联网上的各种应用应运而生。远程教育是目前网络应用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基于计算机网络技术和多媒体技术的现代远程教育,是传统学校教育功能的延伸,也是网络环境下信息资源共享服务的一个重要方面,远程教育实现了教学资源的共享。现代远程教育打破了传统教学模式中的时间与空间等条件的限制,是构建终身学习体系的主要手段。特别是在军事方面,武器装备的技术含量越来越高,相对应对人的素质要求也越来越高,为了使武器与人更好的有机结合,采用远程教学模式学习高新技术武器装备的使用以及理论知识,充分利用网络共享信息资源和教学资源,使用者可以在任何时间利用网络接受培训,查找资料,对于提高使用者的技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远程教育的核心是教学资源的建设,网络课程开发平台是多媒体远程教学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为整个远程教育提供基础的教学课程开发环境和工具,以降低开发网络课程的技术要求,简化部署网络课程的难度。网络课程一般都是基于WWW和流媒体机制的,必须整合一个使用方便、功能强大供广大教师进行网络课程开发的工具,这个工具就是课程开发平台。
网络课程开发平台涉及许多问题,如:WEB数据库、多层架构、教学资源的管理和重用等问题,而本文着重考虑在技术实现过程中的关键问题,即如何在开发的平台或工具中集成所见即所得网页编辑、流媒体文件编辑问题。下面我们就这两个关键问题进行探讨。
二、流媒体技术
远程教学课程,特别是在线培训性质的课程,音视频媒体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实现窄带网络的音视频传输最好的解决方案就是流式媒体的传输方式,流媒体技术是使音频和视频形成稳定和连续的传输流和回放流的一系列技术、方法和协议的总称。我们这里讲的流媒体是指在网络中基于时间的连续实时传输流式数据,允许播放器立即开始表现数据,而不用等到所有数据下载完成再来播放,是相对于传统的下载之后播放而言的。
目前比较流行的流式媒体技术是美国RealNetwork公司的RealPlay产品和微软的WindowsMedia技术,Internet上许多音视频点播站点都采用这两种产品。微软公司近年来推出的WindowsMedia技术,以其方便性、先进性、集成性、低费用等特点,逐渐占领市场,WindowsMedia技术是一种能适应多种网络带宽的流式多媒体信息的平台,提供包括流媒体的制作、、播放和管理的解决方案,而且其成套产品集成在Windows2000Server中。
流媒体包括媒体服务器和客户端播放器,以及相应的制作工具,Real公司产品的服务器是RealServer,客户端播放器是RealPlayer。微软公司的Windowsmedia技术的服务器是WindowsMedia服务器,播放器是WindowsMediaPlayer。
流式传输方式是将视音频等多媒体文件经过特殊的压缩方式分成一个个压缩包,由视频服务器向用户计算机连续传送。通过流方式进行传输,客户可以边接收边播放,使时延大大减少。在采用流式传输方式的系统中,用户不必像非流式播放那样等到整个文件全部下载完毕后才能看到当中的内容,而是只需经过几秒或几十秒的缓冲延时即可在用户的计算机上利用相应的播放器进行观看。
WindowsMedia技术的核心是ASF(AdvancedStreamFormat),ASF是一种包含音频、视频、图像以及控制命令、脚本等多媒体信息在内数据格式,以数据包的形式通过网络传输。ASF内容可以是一个.asf文件或WindowsMedia编码器生成的实况流。处于通过网络传送过程中的ASF内容称为ASF流。ASF不但最适于通过网络发送多媒体流,也同样适于在本地播放。任何压缩-解压缩运算法则(编解码器)都可用以编码ASF流,在ASF流中存储的信息可用于帮助客户决定应使用何种编解码器解压缩流。另外,ASF流可按任何基础网络传输协议传输。
当创建和维护WindowsMedia内容时,可以选择向内容中添加一些特性和功能:索引和标记、脚本命令、播放列表。索引和标记使内容可以被搜索,对来自WindowsMedia服务器的.asf文件单播提供快进、倒带和搜索功能,浏览器通过标记可以快速地跳转到指定的位置,给信息的快速浏览提供了相当便利的手段。播放列表以指定顺序显示多个WindowsMedia内容片段。脚本命令通过Web链接和相关内容主题使用户体验更高的交互性,在ASF流中添加URL类型的描述(Script),当播放器播放到该ASF文件时的Script位置时,播放器会自动地启动Internet浏览器并连接到指定的URL,这种增强功能使得视频和相应的课程内容相关联。
微软公司在提供流媒体系统产品的同时提供了用于进行应用开发的SDK,利用SDK我们可以将音视频编码、ASF文件的编辑等功能集成到自己的应用程序中。根据不同的开发需要,微软提供了不同的SDK,有:WindowsMediaServicsSDK,用于开发单播或多播流媒体管理程序,单播和多播是描述客户如何从WindowsMedia服务器接收数据包,单播是客户端与服务器之间的点到点连接,多播是通过启用多播网络传递的内容流,网络中的所有客户端共享同一流;WindowsMediaEncoderSDK,用于提供配置或控制WindowsMediaEncoder的编程接口;WindowsMediaFormatSDK用于开发读写、编辑asf文件的程序。其中,我们使用WindowsMediaFormatSDK,现在的版本是7.0,WindowsMediaFormatSDK8.0微软正在开发测试中。
WindowsMediaFormatSDK7.0主要特征有以下几个方面:支持读写、编辑WindowsMedia音频、视频、脚本等文件,应用程序可以直接工作在WindowsMedia格式,同时支持标记、索引、脚本命令等高级编辑功能,支持实时地将多媒体内容以WindowsMedia格式压缩编码和在Internet上。
利用WindowsMediaFormatSDK,可以完成三项关键任务,一是将没有压缩的媒体数据制作成WindowsMedia格式的文件;二是编辑WindowsMedia格式的流媒体文件;三是读取WindowsMedia格式文件播放输出。相对应,提供三个主要编程对象,其接口界面为IWMWriter,IWMMetadataEditor和IWMReader。
利用WindowsMediaFormatSDK进行应用程序开发,需要使用VisualC++6.0或以上版本。在应用开发中关键有以下几点:
在头文件声明中要有#include"wmsdk.h"。必须连接Wmvcore.lib和WMStub.lib库,头文件wmsdk.h和Wmvcore.lib和WMStub.lib库由SDK提供。
再一关键点是向WindowsMedia文件写入数据。通过调用WMCreateWriter来创建IWMWriter对象,然后调用SetProfile方法定义配置,之后调用SetOutputFilename方法设置输出文件,调用BeginWriting开始写入数据,重复调用WriteSample方法,直到完成,最后调用Flush方法写入缓冲区的数据并更新索引文件,调用EndWriting方法来结束写入文件操作。
另一比较重要的内容是写入WindowsMediaScript文件,WindowsMedia文件的脚本命令由两部份字符串组成,一部分是脚本命令类型,另一部分是参数。脚本命令有如下几种类型:URL,FILENAME,CAPTION,EVENT,OPENEVENT。URL脚本命令由MediaPlayer向浏览器发送URL,如果MediaPlayer控件是嵌入在网页中,可以在网页中增加帧的方法使URL与该帧相关,即URL所指信息资源在该帧中表现。FILENAME是指向其它Media文件的URL。CAPTION是指MediaPlayer的标题,支持标准的HTML格式。EVENT和OPENEVENT是开发者自己定义的事件和触发的动作,例如插入广告等。向WindowsMedia文件写入脚本命令是通过调用WriteSample方法来实现的。
最后说明如何索引IndexWindowsMedia文件。通过WMCreateIndexer来创建IWMIndexer对象,调用StartIndexing方法开始索引文件,当调用OnStatus方法返回WMT_CLOSED消息时表示索引完成。
WindowsMediaFormatSDK可以从微软网站下载,包括SDK使用帮助、程序实例以及编程所用到的头文件和函数库。
微软DynamicHTML(DHTML)EditingComponent允许WEB或应用程序开发者在应用程序中增加所见即所得(WYSIWYG)动态HTML编辑的能力,这个编辑控件使用Microsoft''''sComponentObjectModel(COM)技术提供存取编辑网页能力,它提供强大的编辑能力,对网页文字格式、表格、图象、超级链接等进行编辑,可以选择任何一种语言来进行开发,包括VisualBasic,VisualBasicScriptingEdition(VBScript),JScript,C,C++等语言。
DHTMLEditingComponent有如下特点:
支持多次的undo/redo,可以使用剪切,复制和粘贴命令,网页元素可以通过拖拉来移动位置或改变大小。支持文字格式编辑,包括字体样式、颜色、大小等。支持绝对定位,用户可以使用样式表。可以插入图象和表格,可以定义超级链接,可以在当前网页查找文字,可以打开、保存文件,可以使用DOM存取文档对象。
DHTMLEditingComponent有两种使用方式,一是DHTMLEditingComponentdocumentobject,如果使用的是C或C++开发语言,可以使用OLE来创建和操纵DHTMLcomponent对象,这种方式涉及到许多底层的开发工作,开发者需要熟悉OLE接口的编程。另一种方式是DHTMLEditingcontrol,它是ActiveX控件版本,这种方式提供许多高层特征,它封装了许多功能,开发者可以直接调用其功能方法,完成网页编辑功能,在VisualBasic,VisualC++,andVisualJ++环境中可以使用这种方式,降低了开发难度。这两种方式都提供了丰富的编辑能力,提供了许多编辑网页相关的属性设置和方法命令,开发者可以自行设计一个界面,通过菜单、工具条等直观方式来执行特定的编辑功能,如文字编辑,可以建立文字编辑有关的工具条,粗体、斜体、对齐工具条。
这个控件提供编辑和浏览两种模式,根据不同需要可以设置采用哪种模式。在编辑模式状态下,我们可以进行网页各元素的编辑。在浏览模式状态下,我们可以浏览所编辑的网页。
DHTMLEditingComponent使用前必须在系统中注册,在VisualBasic的控件栏中增加该控件,就可以直接拖到表单中使用,另外也可以编程方式创建该控件实例,该控件的progID可以查阅SDK的帮助文档。
下面介绍该控件的主要功能命令。调用LoadDocument方法可以打开已经存在的网页,调用SaveDocument方法保存所编辑的网页。调用ExecCommand方法对所选中的网页元素执行格式编辑命令,ExecCommand方法也支持向网页中插入新的元素,包括插入表格、图象、超级链接,这些命令通常与用户界面的工具条或菜单命令相连接。用于网页编辑的命令有:DECMD_BOLD命令作用是将选中的文字变为粗体,DECMD_CUT、DECMD_COPY、DECMD_PASTE、DECMD_DELETE的作用是剪切、复制、粘贴、删除所选中的元素,DECMD_HYPERLINK作用是在所选中的元素上做超级链接,DECMD_IMAGE作用是在插入点插入图象,DECMD_INSERTTABLE的作用是插入一个表格,DECMD_INSERTROW、DECMD_INSERTCOL、DECMD_INSERTCELL的作用是插入行、列、单元格,DECMD_UNDO、DECMD_REDO的作用是撤消、重做操作。用户也可以工作在HTML源代码状态,这个控件的DocumentHTML属性包含了网页的全部HTML文本,你可以通过程序来修改它。
如何获得这个控件?该控件的最新版本已经和MSInternetExplorer5.0一起,在安装IE5的同时就安装了这个控件,包括DHTMLEditingComponentcontrol(Dhtmled.ocx)和documentobjectdll(Triedit.dll),以前的版本有一个SDK,是和MSInternetExplorer4.1兼容的。微软网站提供了该控件的详细资料,包括这个控件对象的各种属性和方法,以及如何使用这个控件,同时提供几种开发语言的例子源代码下载。
采用这个控件我们就可以在自己的应用程序中集成所见即所得网页编辑能力,更方便的完成网页制作任务,降低了底层开发的难度。
五、远程教学课程开发平台解决方案
课程开发平台是远程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直接涉及到如何将课程资源包括教师授课视频、相关图象及文字资料等以WEB方式提供给远程用户,我们的解决方案是提供一个平台,该平台集成了制作课程网站所需要的功能,给教师一个使用简便的一体化的课程开发工具,主要有以下几个部分。
流媒体处理部分。主要功能是对多媒体进行压缩编码、编辑等处理,将AVI等格式的视频转换成ASF格式的流媒体,对ASF文件进行编辑,插入标记、索引、脚本命令等,将图片等内容与视频合成,在指定的时间插入URL等命令,使授课视频流与讲义同步起来,便于远程用户在线学习。这一部分主要采用微软提供的WindowsMediaSDK来解决。
数据库处理部分。本开发平台采用WEB数据库来存储信息资料,包括讲义、相关资料等内容,采用多层结构,系统提供几个模板,系统按模板自动从数据库中取出信息资料形成完整的网页,这样减少了教师的操作难度,教师只要将信息资料存入数据库中,系统就能够生成相应的网页。这一部分通过ODBC和ACCESS或SQLSERVER数据库来解决。
网页编辑部分。主要功能是制作或修改网页,与课程有关的信息资料通过数据库能够自动生成网页,但如果对网页有特殊的要求,就要自己动手制作或修改生成的网页,本平台集成了所见即所得网页编辑功能,直观、简便、功能强大,能够达到远程教学的要求。这一部分主要采用DHTMLEditingcontrol来解决。
问题解答库部分。在远程用户的学习过程中,难免会遇到与课程相关的疑难问题,本平台提供问题解答库,采用数据库方式,教师只需要维护该数据库,远程用户通过网页就可以检索该数据库,寻求疑难问题的解决方法。
作业及测试部分。为了巩固学习效果,每一个单元教师布置一定的练习题和自测题,这一部分采用WEB数据库方式来解决。
另外该平台还有课程相关资料部分、课程大纲部分、讨论交流部分等。
六、结束语
利用网络进行远程的培训学习更加充分的利用了网络信息资源。本文探讨了如何在应用程序中集成流媒体编辑和所见即所得网页编辑功能,并给出了技术实现的方法,最后给出了该平台的主要组成部分。本论文的研究是在远程教育支撑平台的研究过程中进行的,该项目已经取得了初步成果。如何在课程开发平台中更好的体现教学设计,采用什么样的学习模型更能提高教学效果,如何更好的组织、管理、共享教学资源,这些问题是本文进一步需要深入研究的。
参考文献
《文学理论》是高校中文系的必修课程之一,也是中文系基础理论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教学模式和方法上已形成较为明显的教学传统,但教学脱离文学现实问题和学生的阅读经验、侧重理论推演、忽视感性实践、教学方法松散单一等现象依然严重,在这种情形下,学生的学习兴趣不高,教师也感觉越来越难教,这就直接影响到课程教学效果和人才培养的质量。本文在创新教育视角下,以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实践能力为目标,尝试性地探究和选取切实可行的文学理论教学方法,以期达到最佳教学效果。
一.以问题为主线开展研讨型教学
教学创新的重要途径之一就是教学方法的创新。科学合理地运用教学方法,是开展创造性教学和取得良好教学效果的前提条件。创造性教学必须依靠学生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才能体现出来,而问题是一切学习和研究活动的起点,是创新思维的动力。在以往的文学理论教学过程中,教师也习惯于在备课和讲授时针对教材中的难点、重点设置问题,目的是为了检查学生是否掌握和理解了所讲的知识内容。显然这种教学方法停留在传授知识的层面上,设置的问题无法推动学生主动思考,启发新的视角,生成新的知识。即使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也是以理论预设为前提,比如,以往讲授的“反映论”、“审美反映论”、“文学与意识形态”之间的关系等内容,以本质先行的授课思路,围绕原典或一些抽象概念来勾画文学图景,而忽视鲜活的文学现实及其发展面临的困境,譬如,如何解释当前的网络文学现象。很明显,这样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具有一定的封闭性,不利于启发学生质疑那些习以为常的问题,也无法对一些常识性问题进行批判性思考。
教师都明白,教学的目的不是为了让学生单纯掌握知识,教师完成教学任务,学生拿到学分,而是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诱发学生潜在的创造性力量。对教师而言,要实现这一目标,适应当前社会发展的需要,必须革新以讲授为主的传统教学模式和方法,实施师生双向互动的研讨型教学。笔者认为,问题是有效实施研讨型教学的基础和关键。“教学过程重视对问题的研究,通过对重大理论或现实问题的研讨、探究,使学生获得相关知识,实现理论与实践的结合”,[1]以强烈的问题意识来开发和驱动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对文学理论教学而言,研讨型教学是立足于文学现实问题,教师指导选题,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和知识结构确定选题,教师引导学生创造性地运用知识和能力,主动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众所周知,当下社会是一个以视觉文化占主导的消费社会,看电影、看电视、看图片成为学生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视觉化和传媒化的生活对以语言文字为基础的文学发展产生冲击,因此,这就要求教师在视觉文化的语境中引导学生如何理解文学理论中的相关知识。比如,在分析文学形象时,传统的教学方法就是让学生认真阅读文学经典,让学生认真听讲和领悟,从而掌握作品中的形象是如何塑造的。多媒体直观教学也是让学生看看图片和剪辑视频来理解文学形象,学生享受到一些声、影、图等视觉大餐,但是被视觉图像牵制而缺乏对形象的深入思考,而扬弃以往的教学方法,我们可以根据当下流行的经典文学作品被改编成影视剧为现实文化语境,选取《红楼梦》的电视剧改编为专题展开讨论。在阅读和观看经典片段,辅助阅读一些代表性学术论文的基础上,教师进行专题背景的知识性辅导,围绕宝玉、黛玉、宝钗形象在小说文本和电视文本中表现的异同以及语-图之间互动关系,启发学生对两种不同媒介表达的思考,进而更加深入地理解形象的塑造。这样一来,一方面,学生在研讨的过程中掌握了文学形象的相关重要知识;另一方面在开展专题研究的实践过程中,学生的思维、口头表达、分析、综合判断等方面的能力得到提升,综合素质得到进一步提高。
研讨型教学实施的内在机制就是师生的双向互动,以此确立师生平等关系。以讲授为主的传统教学模式强化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和个人魅力,但学生的主体地位被淡化和削弱,教师与学生是一种主动与被动的单向关系,而在研讨型教学中,教师是学生的引路人,是介绍知识的向导,学生是学习者和研究者。由于当代大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知识经验在很大程度上建立在网络技术和信息传播平台的基础上,他们对视觉文化和时尚文化比较敏感和好奇,可以通过网络途径获取大量的信息和资源来发现其中的问题和解决的方法,因此,学生在一些教学内容上拥有充分的话语权。我们应该充分利用学生这些优势和长处。与单纯地讲解,加上教师自己精心选择的例子来解释和佐证的教学方式相比,这种互动式的教学,能够让我们深刻地体会到知识的获得和能力的提升。
在此基础上,以学生的学为中心,围绕文学理论的教学目标,贴近学生的文学经验,结合学生的现实需要,运用多媒体教学技术手段,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引导和鼓励学生从文学和文化的现实问题出发,在质疑和研讨中,帮助学生进入科学的思维状态,进而掌握文学理论的知识结构,以应对现实生活的不同需要。[2]
二.创作与理论相结合,激发学习兴趣
《文学理论》课程主要是围绕文学基本理论问题展开教学,侧重对某个理论问题的思考和分析。即使分析某些经典文学作品,也是要回到某些深奥难解的理论上来,分析的目的还是让理论变得浅显易懂。从教学效果上来看,这种教学方法虽然能让学生掌握一些文学理论基本知识,但是无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学生只是听到教师对某些理论问题的讲解,而无法体验到求知的乐趣,更无法分享参与和成功的喜悦。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应该始终关注学生的情感、兴趣、动机和需要等因素,这样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针对这样的教学思考,笔者不断尝试着革新作业形式,试图通过作业来激发他们的创作才能和学习需要。比如,在讲解“文学创作论”和“文学体裁”的时候,提前两周给学生布置一次文学创作的作业,主题是写自己的大学生活,体裁不限。对学生来讲,这个题目贴近大学生的实际生活,每位同学都有许多自己的大学故事,都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想象和理解大学生活。两周后,全体学生交上作品,按体裁分类,发现散文居多,其次是诗歌,剧本和小说较少。在对作品进行整体性阅读之后,认真比对和评析,在讲解文学创作时,笔者选取有代表性的作品,让学生畅谈自己的创作体会。从学生的创作谈中,生发和延伸创作理论,让学生在自己的文学创作尝试中,了解文学创作积累、构思、传达等过程,切实理解文学创作的规律和思维。通过点评和分析,让学生认识到文学体裁的性质和特征以及体裁划分的依据等等。这种创作实践和理论学习相结合的教学方法,也使得学生对自己的创作过程有一个清晰地认识,同时对创作也有理性的反思和批评,学会利用文学理论知识指导文学创作和赏析文学作品。
笔者发现,作业是展示学生文学创作才能的重要形式。作业不单纯是检查学生学习效果的方法,也不只是课外巩固和强化所学知识的手段,作业应该融入和参与到课堂教学过程中,成为激发学生兴趣和提升学生实践和创造能力的有效方式,我们应该充分利用和挖掘每次作业的内容和效果,让作业在课堂教学中充分发挥其不可替代的功能。以学生自由创作为例,学生以大学生活为题材创作的作品,在接下来讲解“抒情性作品”的章节中可以再次使用,结合学生的作品内容,搭配和穿插文学经典,引导学生对文学抒情的性质和特征等问题进行讨论,从而进一步提升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也使得作业的功能和效果充分发挥出来。同时,为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讲解“叙事性作品”之前,针对同学们身处工科学校,感受到男女比例的严重失衡,对男女性别认识和爱情观念也有不同的理解。对此,笔者布置的作业是以著名作家沙叶新的话剧《寻找男子汉》为原本,让学生贴近自己的生活现实改编该剧本,并利用两节课的时间由学生自导自演改编的剧本。从完成作业的效果来看,他们对《寻找男子汉》的叙事方式、叙述语言、刻画人物、情节冲突、爱情主题的表现等方面的问题有了较为完整的认识。学生改编剧本的过程增强了他们的文字表达能力和对故事的理解能力,特别是当代大学生对爱情的认识以及对心中女性、男性的形象的理解,同时用具体可感的表演形式将故事和人物形象刻画出来,并从中感受到学习的乐趣,以此增强学生学习叙事理论和戏剧理论的自觉性和主动性,使得教学内容落实到实处,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学生在参与的过程中也明白了理论不能只停留在背诵和理解的层面上,理论在文学创作改编中也有操作和表演的乐趣。
作业的质量是有效组织课堂教学的关键。如果学生的文学创作质量不高,作品内容和体裁不够丰富,比如没有小说和剧本,那么,教师需要有意识地通过指导学生多写多练来提升创作能力,帮助他们解决在实践操作上遇到的难题,最大可能地提高学生的作业质量,并通过推荐优秀作品在一些校内外刊物发表来激发学生的创作动力。这样一来,学生的文学创作和改编与相关的文学理论问题结合在一起,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乐趣,使学生被动的接受、要他学转变成主动的学、他要学。不仅如此,这种强调文学创作和理论结合的教学方法,在课堂里创造了一种文学艺术氛围,让学生体验到自己创作的成功喜悦,激发了他们的艺术情趣和审美经验,也感悟到文学理论的魅力。
三.细读文本,培养学生的批评能力
传统的课堂教学注重向课堂要效率、要质量,忽视对学生发现、解决问题的训练。创新型教学摒弃这种课堂教学的时间观念,将教学延伸到课外,注重课堂书本知识的迁移和转化,因此,教学思路需要在课堂前后环节有所延伸和拓展,强化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培养。
首先,课前围绕文学现实问题来搜集相关材料,细读和理解与之相关的经典文本,鼓励和启发学生撰写调查报告和读书报告,明确问题的起点、解决和阐释的步骤以及论证的材料。比如对“作者”的理解。网络时代到来,“人人都是作者”观念的提出,引发文学理论界的争论和探讨,这就需要指导学生通过收集和阅读中西方不同历史时期对“作者”的论述,让现实问题进入历史视野,并从中推理“作者”问题的发展演变以及当下“作者”观念提出的必要性,从而回答和解决这一文学现实问题。另外,针对文学经典改编热,有必要引导学生认真阅读相关文学经典、改编理论,观看改编的电影文本。比如,严歌苓《金陵十三钗》、《陆犯焉识》、莫言《红高粱》、余华《活着》、斯蒂芬・金《肖申克的救赎》、李可《杜拉拉升职记》等小说的电影改编。通过阅读和观看这些作品,可以帮助我们理解文学与电影的内在关联和本质差异,以及在同构和变异中文学语言在电影审美中的转换,以此更加全面、客观地理解语言和图像各自的优势以及文学在视觉文化时代的地位。在当下视觉消费时代,如何理解文学活动的审美意义和文化功能以及如何客观、公允地评价语言和图像两种媒介在当代社会的价值?思考和回答这些问题必须依靠对相关文本的细读。在教学中指导学生细读文本,特别是学生关心的在社会上引起较大反响的作品,用专业知识判断,用逻辑知识去回答,强化这种专业素养和逻辑素养,使得学生对文学现实问题的思考和解决不失科学性、思想性和批判性。
其次,倡导学生课后开展文学批评和研究。对知识的掌握不能停留在死记硬背、构思和想象的层面上,应该以发现问题为起点,以解决问题为落脚点,提升创新能力为根本宗旨,教学中应紧密结合课堂研讨和课前文本细读中发现的问题,同时结合学年论文、毕业论文、大学生科研训练项目等实践形式,鼓励学生开展自由式的批评和研究。在鼓励和指导之下,2009级5位学生合作以“古代历史故事、皮影戏和动画电影之间的契合关系”为题申请到国家级大学生科研训练计划项目,2010级学生以“柳宗元《江雪》的图文接受研究”和以“西方现代经典心理小说的电影改编”为题等申请到多项校级大学生科研训练项目。另外,在学年论文和毕业论文中,有许多学生也因文学理论课程的影响,选择比较鲜活的文学问题作为话题进行研究。通过实战演练,有益于激发学生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进而培养学生怀疑、批判和创新精神。这对于培养学生知识和智能协调发展,提升表达能力、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具有积极的作用,为学生毕业后继续学习,促进可持续发展提供可资借鉴的经验。
总之,文学理论课程教学应顺应时展需要,根据教与学双方的实际需要,灵活运用多样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最终实现教学目的。
注 释
[1]韦宝平.创新教育视角下的研究型教学[J].江苏高教,200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