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保档案管理论文模板(10篇)

时间:2023-04-20 18:09:17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社保档案管理论文,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社保档案管理论文

篇1

二、以制度建设促进社会保险业务档案的设施建设

成都市根据《规定》的要求,结合社会保险业务档案收集、整理、保管和利用等工作的需要,近年来加大了对社会保险业务档案设备设施的投入,为业务档案的安全管理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在档案用房配置上,市社保局业务档案库房250余平方米,做到了档案库房、档案查阅室和办公室三分开。大多数县(市、区)社保经办机构档案库房也达到了40平方米/万卷的标准,能够容纳近期应接收的社会保险业务档案。其中,龙泉驿区人社局建立了档案管理中心,集中统一管理社会保险业务档案,中心建筑面积达400余平方米,除做到“三室分开”外,还设置了档案整理等业务用房。在档案设备设施配置上,各社保经办机构均配备了符合国家要求的档案柜(架)和档案装具,并按照档案安全管理的“九防”要求,配备了温湿度计、空调、除湿机、灭火器、防盗门窗等设备设施;配备了计算机、打印机、刻录机、复印机、扫描仪等现代化办公设备。这些设备和设施,从物质上确保了社会保险业务档案的安全保管和有效利用。

三、以制度建设促进社会保险业务档案的业务建设

为提升社会保险业务档案管理的专业化水平,成都市本着对历史负责,为现实服务的宗旨,按照《规定》和四川省人社厅、四川省档案局对社会保险业务档案工作规范化建设的有关要求,市人社局和市档案局联合印发了《成都市〈社会保险业务档案管理规定(试行)〉实施细则》,要求市、县两级社保经办机构通过建立社会保险业务档案收集、整理、保管、保密、统计、鉴定、销毁、移交等制度,加强社会保险业务档案管理业务建设工作。在收集方面,该《实施细则》要求各社保经办机构定期对各种门类、载体档案和相关资料进行收集,确保各种业务档案材料归档及时、完整。在整理方面,按照《实施细则》的要求,全市统一制定了社会保险业务档案分类整理工作方案和具有操作性的整理流程,并通过市、县两级档案行政管理部门加强督促指导,严把业务档案整理质量关。在保管方面,《实施细则》要求全市各社保经办机构对各门类、载体业务档案材料进行集中统一管理,除了按照保管期限、年度、类别排列外,还要做到业务档案存放位置的指引标识清楚。同时,各社保经办机构档案管理人员还须定期对业务档案的保管情况进行检查,确保档案的规范、安全管理。

四、以制度建设促进社会保险业务档案的利用服务

为方便群众查阅利用社会保险业务档案,成都市市、县两级社保经办机构按照《规定》的要求,修订完善了社会保险业务档案查阅利用制度。目前,全市社保经办机构已全部使用统一的文档一体化管理系统对社会保险业务档案进行管理,都建立了业务档案目录数据库,编制了规范的业务档案检索工具,实现了快速、准确查阅业务档案的目的。成都市人社局还开通了社会保险业务网上经办系统,参保单位和个人不仅可以在网上办理参保登记、信息变更、网银缴费等业务,还可以查询社保信息、历年缴费标准、业务办理情况等。

篇2

社会保险档案管理现状分析

(一)社会保险的参保人数增长迅速

我国社会保险的参保数,增长迅速。2009年底,全国参加城镇基本养老保险人数为23550万人,比2008年末增加了1659万人。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农民工人数为2647万人,比2008年末增加231万人。根据《国家****行动计划(2011-2012年)》指出,到2012年,中国城镇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超过2.23亿,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超过4亿,失业保险参保人数超过1.2亿,工伤保险参保人数超过1.4亿,生育保险参保人数超过1亿。参加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和企业年金的人数逐年增长。

(二)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实施改革计划

近几年来,国内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全面实施了各种改革计划,早在2009年最后一次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将在2010年内开展全国范围的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关系跨省转移接续制度。从2010年7月1日起,流动就业人员基本医疗保险可跨省转移接续。2011年11月15日,人保部就《社会保险费申报缴纳管理规定(草案)》征求意见。根据草案,企业缴纳险种从养老、医疗、失业险三项扩至五项,新增工伤和生育险。这些政策改革都为新时期的社会保险事业的进一步发展营造了很大的发展空间以及机遇。

篇3

二、具有服务群众的职责

社会保险档案服务对象大多数是退休后的老年人,他们行动不便,记忆力差,出门办事不方便。为此,在日常工作中,我们每名档案工作者都要时刻注重细节,突出人文关怀,尽可能为前来办事的老年人提供方便。在对外服务工作中做到如下几个方面:一是提供的材料要真实准确,避免有遗漏,保障退休职工的切身利益;二是对出具的档案复印材料要做出详细的解释说明,避免群众因不清楚材料内容而再次重复查阅;三是主动告之前来办事的群众下步该去的办事部门和办理的相关事宜,对记忆力差的老同志要为其打印在便签上注明,充分体现社会保险档案工作者人文关怀的力量。

三、具有开拓创新的职责

一是要创新思想观念及管理方式。档案管理者要时刻注意档案的变化情况,及时与上级档案管理部门做好沟通联系,及时做好档案的修整、恢复、保存、优化等具体工作。为保证历史信息不丢失、档案价值不损失、延长纸质档案的保管期,早日启动社会保险档案信息化管理工程,建立电子档案。这样不仅减少对纸制档案造成的磨损,延长保存期限,更主要的是为实现档案远程查询奠定基础。二是要创新服务机制。既要做到合理分工各负其责,又要发挥每名档案工作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要加强档案工作者的职业道德教育,制定相关的道德规范和制度,并使大家自觉遵守。规范和制度不能只走过场,流于形式,而要做到奖罚分明。要表彰先进,树立典型。做到学有先进,赶有目标,充分发挥奖惩制度的作用。三是要有创新思维,与时俱进。社会保险档案工作者要树立大局服务理念,适应创新与发展的要求,在新思维与新理念的指导下,运用新方法和新举措,才能更好地适应社会,服务于社会。特别是要充分掌握档案管理现代化知识和标准化知识,利用现代化电子信息技术,提高管理专业化水平,进一步适应新形势下对档案管理工作者的要求。

篇4

近年来,社会养老保险业务的档案管理已经进行了多方面的改善。之所以对社会养老保险业务档案管理不断地进行完善,是因为最终的目的是要避免养老保险业务档案的不真实、不完整和不安全性。社会养老保险业务档案管理是提高养老保险保障的一种重要手段,通过为参保个人及社会有关方面提供优质高效服务来促进社会养老保险业务的发展。有数据资料表明,在档案服务工作趋于信息化、网络化的今天,必须要对社会养老保险档案管理工作进行改革,才能适应当今时代的需要。因此,在新形势下,为了不阻碍社会养老保险业务档案管理工作适应社会保险事业的发展,必然要对社会养老保险档案管理工作提出更高的要求。目前,社会养老保险业务档案管理主要存在以下几点问题:一是缺少规范化的档案管理制度;二是信息化档案管理水平较低;三是档案管理人员管理素质有待进一步提高。

二、提高社会养老保险业务档案管理工作的对策

(一)完善和规范档案管理制度

社会养老保险档案的保管要做到制度建立、专人负责、安全存放和交接衔接。社保经办机构和企业应建立社会养老保险档案管理制度,明确管理人员分工和职责,对档案建立、维护、交接等环节进行制度化管理。档案纸质材料应当排列整齐有序,储存在专门的场所,重要材料应复印备份,档案电子数据应当有比较强的网络安全性,必须做到异地备份,数据格式要有清晰的说明以便日后升级维护。这里特别要强调交接环节一定要尤其重视,严防脱节,否则会给后续工作带来无法预计的困难。

(二)对社会养老保险档案进行科学分类和有序整理

1.科学分类档案分类不仅是档案文件整理中的一个工作程序,更重要的是在整个归档文件整理工作中具有主导的作用。没有合理的分类,归档文件收集整理工作就无法开展下去。归档文件只有赋予鲜明的特征,才能加以区别和联系,便于保管和利用。所以,确定养老保险档案的分类标准,实现科学分类,是档案归集、整理和保管的基础,同时又指导着其他各项工作的有序展开。2.平时归档平时归档是立卷人员依照档案分类与范围。将已经办理完毕的文件材料,随时归入临时卷夹(卷盒)内,这就是平时归档。平时归档要“随办随归”,不得积累到第二年立卷时再归卷。这样,有利于保持文件材料之间的联系,保证归档文件材料的齐全完整。3.有序整理档案的整理,应按各类档案的归档范围,由各职能部门负责收集整理。归档文件材料的排列,要按照各类文件材料归档的范围、发生时间、重要程序分门别类地收集和整理,依次进行排列。档案在整理后,要去掉金属物,对破损的应按裱糊技术要求进行托裱。4.合理编号整卷装订的案卷其全部卷内文件要编统一的顺序页号。并以“件”为单位在文件材料的首面加盖归档章。5.编制目录归档文件目录包括件号、责任者、文号、题名、日期、所在页号(或件号)以及备注等项目。件号即文件材料的排列顺序号;责任者是指制发文件材料的组织或个人;文号即发文的字号;题名即文件材料的标题;日期即文件材料的形成时间;页数即填写一件文件材料的总页数;备注即需要补充和说明的情况,包括密级、缺损、修改、补充、移出和销毁等。6.标准化装订按照国家最新的档案管理办法,文书类档案可以不装订,可按件和保管期限直接装盒。而会计类和养老保险业务类档案必须装订成册。装订材料,必须选用经档案行政部门认可,符合档案保护要求的安全材质。装订档案,一律采用案卷左侧装订,并将左、下侧对齐,采用“三孔一线”的方法装订。7.填写卷面案卷封面项目包括:全宗名称、案卷标题、起始时间、保管期限、件、页数和归档号。案卷封面项目的填写,要求内容完整、概括准确、字迹整洁、一目了然。8.档案装盒不同类别、不同年度、不同保管期限的归档文件材料不能放入同一档案盒。档案盒的厚度与归档文件材料的厚度相适应,避免归档文件材料弯曲受损。9.定期移交按照有关规定,凡在工作中形成的在归档范围内的文件材料,均由相关责任部门进行整理、立卷、装订,并定期移交档案部门归档。各职能部门应在次年初向档案管理部门移交档案,交接双方根据移交目录清点核对,并履行签字手续。应归档的文件材料要齐全完整。10.规范排列案卷移交档案室后,管理档案人员要将一个年度、一个类别的案卷进行系统化的排列,使卷与卷之间保持一定联系,固定顺序,便于查找利用。

三、实现社会养老保险信息化、网络化

社会养老保险档案要实现数字化、网络化管理。要充分利用计算机数据库管理功能和网络平台,建立养老保险档案管理信息系统,实现档案管理的数字化和网络化。这是我国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社会保障信息化建设和提高社保经办机构管理服务水平的必然要求,也是现代化社会养老保险档案管理的发展方向。档案管理的数字化和网络化不仅有存储量大、检索方便、数据传递快速便捷等优点,而且在实现资源共享、提高统筹层次方面也有现实意义。

四、结语

综上所述,在新形势下,社会养老保险业务档案管理工作仍然是需要关注的一个领域。针对社会养老保险业务档案管理中不适应当前时代需求的问题,要通过完善和规范档案管理制度、提高信息化档案管理水平以及提升档案管理人员素质等途径进行改革,才能确保社会养老保险业务档案管理工作的有效性。

作者:刘志忠 单位:承德县社会保险事业管理局

篇5

(二)社会保障档案数量大。社会保障档案主要包括:养老保障、医疗保障、就业保障、失业保障、生育保障、工伤保障等,社会保障的业务环节也比较复杂,主要包括:参保登记、缴费申报、待遇申请、税费结算、计划统筹、外部稽核、内部监督等。社会公民在参与社会保障的过程中需要提供大量的资料证明、相关部门需要进行复杂的凭证审核和归档保存,并且随着社会保障常保人员的不断增加,在社会保障发展和运行的过程中产生的档案越来越多,可以用“海量”来形容社会保障档案的数量之大。

二、社会保障档案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一)对加强社会保障档案管理的重要性认识不足。部分社会保障档案管理人员没有充分认识到社会保障档管理工作的重要性。首先,政府社保部门把大量的精力都用在如何提高社会公民的参保数量上,在完成大量业务工作的同时没有把社会保障档案的管理放在工作日程上,认为档案管理是可有可无的。其次,有些社会保障档案工作人员的工作态度不认真,在社会保障档案管理岗位上疏忽大意,对社会保障档案管理质量不高。

(二)社会保障档案管理缺乏相应的规章制度。社会保障涉及到的人群比较多,社保部门的档案存档较多,虽然建立了档案管理制度,但是档案管理借阅、收集、保管、保密等制度不够健全,常出现文件整理不够及时、资料收集不全,借后不归还,缺失严重、重要原始数据或被涂改等问题,严重毁坏了社会保障档案的完整性、真实性,失去了社会保障档案原有的参考价值和利用价值。

(三)社会保障档案资源利用不够充分。现阶段,社会保障部门对社会保障档案的利用方式比较单一,主要包括:原件的借阅、原件的复制、相关资料的查询等,社会保障档案服务的范围比较小,供借阅的人也比较少,主要包括政府机构中的工作人员和社会保障的当事人以及相关的职能机构,从这些现象中可以看出,社会保障体系建立不够完善,社会保障档案资源利用效率比较低,社会保障档案信息交流比较少,针对性差,互动效率低,服务手段落后,不利于社会保障信息的公正和公开,不利于提高社会保障信息资料的服务效率,不利于社会保障档案的直接利用。

三、提高社会保障档案管理水平的策略

(一)提高档案管理意识。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机构的决策者,要充分认识到社会保障档案资料的重要性。同时,社会保障档案管理人员也要明确自己的责任、使命,认真对待自己的工作,做好社会保障部门的档案收集整理、分类汇总、保护保管、后期利用的工作,加大对社会保障部门档案管理与保护资金的投入,加强社会保障档案管理的基础设施建设,建立现代化的社会保障档案管理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