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教育硕士论文模板(10篇)

时间:2023-04-21 19:10:12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数学教育硕士论文,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数学教育硕士论文

篇1

一以《教育技术研究方法》为例

学科专业:教育技术学

研究方向:网络教育资源开发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21世纪,人类社会己由工业时代步入信息化时代,网络技术和多媒体技术的迅猛普及,深刻地影响着人类传统的思维方式、学习方式。技术对教育的革新作用显著,越来越多的现代化教学手段被纳入到传统的课堂教学以及学生的自主学习中,探讨如何利用各种先进的多媒体手段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已在教育教学领域轰轰烈烈地展开。为深化多媒体技术应用于教学的效果,一方面要求我们应熟练掌握先进的多媒体技术及其教育教学应用方式,另一方面充分了解学生在运用多媒体进行学习时,认知能力、认知风格、学习方式等方面发生的变化,运用知识的交互发生机制来适应学生的学习需求,使学生能轻松掌握所学知识,最大限度地降低其认知负荷,提高学习效果。

    微视频教学资源的研究依托于华中师范大学“教育技术学研究方法”实验教学资源建设项目,也是适应目前教学资源微型化、个性化、交互性的发展趋势。结合视频学习特点,笔者通过Adobe captivate4屏幕录像软件,以SPSS中数据初步分析和数据高级统计为例,开发SPSS微视频教学资源并上传至网络平台,供学习者随时随地学习,便于其自主建构数据统计知识,并灵活运用到相关课题的数据分析中。文章以华中师范大学教育技术学专业2010级50名本科生为实验对象,进行分组实验。结果表明,基于微视频教学资源的学习,对学习者而言,能促进他们知识技能的提升,有助于拓宽其知识视角,深化知识建构的层次。

    具体来讲,该研究的价值主要在于:

      (1)明确微视频教学资源在教学中的应用效果,促进学生的学习

基于多媒体的微视频教学资源使复杂的知识变得更形象、直观,能更好地激起学生的学生兴趣,利于学生进行自主探索。首先,单一的文字教材呈现方式易使学习者感觉枯燥,产生疲劳,继而影响其对知识的理解。基于多媒体的微视频教学资源,将画面与教师的讲解配音融为一体,学习者可以边学习边操作,便于他们进行持续的探索。其次,微视频独特的播放方式,可以供学习者根据自己的学习情况合理安排学习时间,对于难度较大的学习内容可以反复演示观看,达到化难为易的目的。尤其是对于操作性知识而言,微视频教学资源的效果显著。

(2)探讨微视频教学资源应用于教学的方式,方便教师的利用    将微视频教学资源融入传统的课堂教学,可以充分发挥微视频的多媒体技术优势。与此同时一,教师可对学生的课外自主学习进行引导,解决学生在利用微视频教学资源进行学习中遇到的问题。两者结合,既发挥了微视频辅助教学的优势,也提高了教师的课堂教学质量。本研究以华中师范大学信息技术系教育技术学本科生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学习者的学习状况前后测进行对比分析,比较传统模式与借助多媒体视频片段进行辅助教学的模式的教学效果,进而发现传统学习中的不足。至于教师应该在课前或者课后将微视频教学资源呈现给学习者,文章在后文的结论中也给予明确的解答。

二、相关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

2. 1微视频相关概念

    一般认为,视频是相对于文字、图片等单媒体而言,集图像、声音、文本于一身的综合性媒体,具有表现力强、蕴含信息量丰富、形象生动等优点。随着3G网络的普及、计算技术的逐渐成熟,移动互联时代已全面到来,它全方位的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而对于视频而言,更是在逐步进入更加便捷,更加人性化的微视频时代。[}l微视频的出现及其“普众化[z]”的趋势,意味着我们真正进入了“超视像”的新媒体时代。

    对于微视频的概念,整个网络视频行业乃至学术界并没有一个统一的定义,甚至其名称也是五花八门,比如从开始的短片、短电影,到后来的数字短片以及现在的微视频、短视频、微电影、短电影等。[3]其中,数字短片是随着数字技术的进步,电影电视艺术的发展,借助网络、手机、移动电视等多种播放媒介盛行起来的,在短时间内播放结束的数字影视内容。[4]根据其定义及相关的网络释义,微视频与数字短片、微电影、短电影等,并无本质区别,只是称谓的差异。

    学界对微视频的定义,大多采用优酷网总裁古永锵的表述:“微视频是指个体通过PC、手机、摄像头、DV, MP4等多种视频终端摄录、上传至互联网进而播放共享的30秒至20分钟左右的,内容广泛的,视频形态多样,涵盖小电影、记录短片、DV短片、视频剪辑、广告片段等的视频短片的统称。”[5]短精快、用户参与、操作便捷是微视频的最大特点。[6]

    本文主要探讨微视频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结合前述学者对微视频的相关研究,笔者界定的微视频教学资源是多以3-5分钟的长度呈现,依据教学规律制作的供学习者自控学习步调,自主的去实践,探索,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视频片段,它是一种可以让学者通过手机,电脑,MP4等视频终端随时随地反复播放的视频资源。

2. 2微学习理论

    移动设备的普及与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促使了一种新型学习方式—微型学习的到来。[']2004年微型学习的概念第一次提出,随着媒介生态环境和社会文化情境的改变以及相关的理论和实践研究的广泛深入,微型学习已然成为教一育技术研究的前沿和热点。[g]

    国内学者大多采用微型学习来代指微学习,两者都来自Micro-Learning这一概念。微型学习是一种利用移动通信技术实现的双向互动交流学习方式,可以使学习者实现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的学习。奥地利学习专家林德纳(Lindner )把微型学习定义为一种存在于新媒介的生态系统中,基于微内容和微媒体的新型学习方式。[9]具体来讲,微学习是一种“以多媒体、跨平台、小容量的网络微内容为学习单元的个人学习方式”。[10]从实践层面来讲,“微学习”欲处理的是规模相对比较小的学习单元及时间相对比较短的学习活动;从研究层面来讲,“微学习”指的是在多样化的教育境脉情境下对学习研究采取的一种微观视角。[川

    微媒体承载的微学习内容,是指以实用短小的内容组块来呈现学习内容,并由此组织起来的一种学习活动,它强调在有限的时间内学习相对短小、松散连接和自包含的知识内容或模块,常以移动终端作为终端载体,如便捷式终端(手机、PDA等手持设备)。[12]大多数学者认为微型学习和移动学习密不可分。移动微型学习是微型学习与移动学习融合后的结果,是运用移动设备随时随地进行的微型化学习方式。[13]微型学习由于其具有的移动性、片段性的特点,能够帮助学习者达到一种实用的学习目的,从而帮助他们解决日常生活中的问题。[14]李娟等从学习理论和情境创设两方面出发,对基于微型移动终端的非正式学习研究总体构架进行了分析。[IS]微型学习作为非正式学习的有效形式,应发挥广大学习者的智慧与热情共建微型学习资源。[ 16]

    微型学习以其具有的短时间、小片段、个性化、多媒介等特征,在未来的非正式学习及混合学习等的普及方面,具有广阔的前景。我们把微视频引入教学过程中来,利用微视频时间短,播放内容精确等特点与传统教学相互融合,让学习者更加充分的利用数字媒体资源进行有效的学习。文章研究微视频教学资源在教学中的应用,将进一步丰富微学习的相关理论。

2. 3程序教学理论

程序教学理论的代表人物是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斯金纳。1954年,斯金纳针对当时传统教学存在的种种弊端造成的学习效率低下问题,提出以操作性条件和强化的原则来重新安排教学程序,注重学生的自我强化,使所有学生都能积极参与其中_民学习的每一步骤都得到强化。‘’‘,斯金纳认为学习过程是作用于学习者的刺激和学习者对它做出的反应之间的连接的形成过程。其基本图式是:刺激~反应一强化。一种复杂的行为,可用逐步接近、积累的办法,用简单的行为连接而成。

篇2

1.1 对2006,2007,2008年各年硕士生论文选题与开题进行总体评价。包括各专业的评价和各年的总体评价。

1.2 对2006,2007,2008年各年硕士论文评分的评价。包括各专业与各年的总体评价。

1.3 对各专业、各年硕士论文选题开题与论文得分之间的相关性进行分析,你从中得出什么结论?

1.4 对2006,2007,2008年复审(毕业后的重新评阅)论文的评价。包括各专业与各年的总体评价。

1.5 对硕士毕业前后论文的评分结果进行分析,你得出什么样的评论。说明你的观点与结论。对此你有什么建议。

2 问题分析

该题目解决的关键是建立合理的评价尺度函数,将题中所给的评价等级转化为相应的量化分数。再应用excel表本身的统计功能或其他统计软件加以统计汇总。根据各专业各年级的汇总结果给出相应的评价。并根据评价结果分析原因,提出改进方案。

3 模型假设

3.1 假设题目所给的数据真实可靠。

3.2 假设评委的评分都是按照表3的要求进行评分的。

3.3 假设问题三中硕士生得分受到随机因素的干扰服从零均值的正态分布。

3.4 假设参与盲审教授水平和人格基本一致。

4 模型建立与求解

4.1 问题一的回答 根据题目给出选题、开题的评价尺度函数,如选题评价函数可表为f(X)=n1 X=1n2 X=2n3 X=3n4 X=4,其中X为选题评价等级,X=1表示有理论价值,X=2表示有应用价值,X=3表示有理论和应用价值,X=4表示有什么价值。分析其含义可知,不能把X=3看成前来者的简单叠加,从现实角度讲,理论与实践二者占一就应该被肯定。所以最低应将前两者定为合格,而且二者大体相等,也可进一步假设当前的科学研究更倾向于应用研究而使其分值稍高;或者由于研究者倾向于应用而更应该鼓励理论研究,故使理论分值相应提高。对于X=3的情形可视为锦上添花,至少应在良好等级以上。而X=4应定为不及格。由于所选择的评价尺度不同,量化结果可能会有所不同,但大体结论应差不多。例如n1、n2取合格和良好的中点75,n3取良好和特优的中点85,n4=50。然后可直接调用excel的if函数编辑上述分段函数,例如IF(R2=3,85,IF(R2=4,50,75))。那么各专业、各年的分可轻易获得,对其进行评价就要消除人数因素,可取其平均得分所在等级进行整体评价,如按照我们的标准,专业1在2006年平均选题得分为82.8,2007年85,2008年为82,都处在良好以上。

参考文献:

[1]姜启源,谢金星,叶俊.数学模型(第三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2]魏宗舒.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篇3

2.回忆我“音乐硕士”的学业历程

3.音乐专业硕士研究生研究能力的培养研究 

4.山东省音乐学硕士研究生教育现状调查

5.我院首次颁发音乐硕士、学士学位

6.中美音乐教育方向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比较 

7.有关高师音乐学硕士研究生教育问题的若干思考

8.音乐教育硕士研究生教学模式初探

9.综合性大学艺术硕士(音乐)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质量之研究

10.音乐学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的现状与思考 

11.上海音乐学院第一个音乐硕士诞生 

12.日本东京艺术大学音乐学部的研究生教育情况 

13.关于高师音乐学硕士研究生教育规模及质量的探讨与思考

14.俄罗斯圣彼得堡国立师范大学音乐教育硕士培养解析 

15.中美德音乐表演专业硕士教育的并置比较

16.台湾师范大学在职音乐教学硕士培养模式探究

17.音乐学硕士研究生教学现状之反思

18.我国音乐学硕士学位论文使用调查研究方法的分析与反思

19.积极探索 勇于实践 积聚能量 服务社会——记流行音乐作曲与理论硕士研究生论坛

20.从NBPTS音乐教师专业标准谈我国高师音乐教育硕士的培养

21.谈音乐学硕士研究生教学实践的创新

22.浅议英国的音乐表演硕士教育

23.音乐教育研究的社会调查方法应用探索——基于108篇硕士学位论文的调查分析

24.音乐学硕士研究生教学改革研究

25.音乐专业艺术硕士课程设置量化分析的可行性 

26.回忆我“音乐硕士”的学业历程(上) 

27.关于艺术硕士(音乐)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的思考

28.谈音乐学硕士研究生教学实践的创新

29.2000-2010年中国近现代音乐史方向硕士毕业论文综述

30.音乐学硕士学位论文的假劣之风当遏止

31.新疆音乐学硕士点建设的回顾与展望

32.中美艺术管理硕士研究生入学要求比较之思考——以中国音乐学院艺术管理专业和美国乔治梅森大学艺术管理专业为例

33.儿童钢琴音乐在硕士研究生论文中的研究状况综述

34.中美音乐学科专业学位硕士培养之比较及思考

35.社会现实下的分享与抗争——中央音乐学院音乐学系硕士和博士研究生的入学、教学与毕业要求

36.音乐硕士研究生扩招现状与分析

37.音乐教育社会调查研究的方法学探索——基于108篇硕士学位论文的研究

38.留美硕士座谈音乐治疗学 

39.论音乐学硕士创新能力的培养机制

40.高师“音乐艺术硕士”(MFA)培养的若干思考 

41.民族音乐学方向硕士论文的社会调查方法审视

42.上海师范大学音乐学硕士点介绍 

43.简论加强音乐硕士导师队伍建设

44.学术的探讨 人生的启迪——王耀华老师一堂普通音乐学专业硕士研究生课的记录与感想

45.音乐专业艺术硕士教育教师调查问卷简析

46.音乐学系92届硕士研究生通过论文答辩

47.音乐专业艺术硕士教育学生调查问卷简析

48.普通高校音乐艺术硕士[MFA]培养的定位思考

49.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学习态度调查研究——以音乐舞蹈生为例

50.我国音乐教育硕士培养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策略  

51.我国应当设立音乐表演类硕士专业学位

52.音乐治疗的临床操作规律  

53.音乐艺术硕士教育研究中的标志性参数 

54.论艺术硕士研究生学术活动平台构建的学科价值与意义——以广州大学音乐舞蹈学院学术活动周为例

55.音乐专业艺术硕士课程设置的动态致变因素分析

56.音乐专业艺术硕士舞台表演实践的教学保证

57.音乐专业艺术硕士课程设置问卷的调查分析

58.《民族乐器演奏》选修课程在高校音乐学硕士研究生课程中设置的必要性及其意义

59.音乐专业艺术硕士课程设置研究的数学实证

60.音乐学硕士“声乐教学与研究”方向专业课程改革探析

61.赴美留学生马淑慧获音乐教育学硕士学位回国

62.武汉音乐学院2003届硕士研究生毕业

63.音乐学硕士“声乐类研究方向”名称需准确和规范 

64.中国音乐学院、中国美术学院获准开展同等学力人员申请硕士学位工作

65.吉林艺术学院喜获音乐学、绘画艺术(油画版画)两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

66.高师音乐学硕士研究生教育课程体系的建构

67.長江師范學院艺术硕士(音乐)学科简介

68.来自汾河畔的歌声——中国音乐学院声乐硕士研究生杜兵印象

69.艺术硕士(音乐)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现状调查与思考

70.音乐教育学科研究方法现状分析——基于五所高校硕士学位论文的定量研究

71.音乐类硕士学位论文的定量评估

72.音乐节奏与英语节奏的共性研究  

73.聚焦多元选题理念 彰显传媒音乐特色——中国传媒大学2011年音乐学硕士学位论文综述

74.中西音乐专业艺术硕士教育现状比较及启示

75.音乐艺术硕士需提高文学修养

76.思考与实践——表演方向硕士研究生的西方音乐史教育

77.技巧·修养·境界——音乐“专业硕士”学位教学的三个基本追求

78.对吉林大学音乐专业硕士研究生课程建设的思考

79.从博硕士论文看流行音乐传播的研究

80.皖西锣鼓——中国传统音乐的一支奇葩——读田耀农先生的硕士论文《皖西锣鼓研究》

81.高师“音乐艺术硕士”(MFA)培养在课程设置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

82.高等师范院校音乐专业硕士研究生教育中引入“社会导师”的可行性研究

83.音乐殿堂里解译密码的行者——记徐州师范大学音乐学院硕士研究生杨健

84.中央音乐学院一九八七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试题

85.《西安音乐学院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选》序言

86.大陆电视音乐传播的价值观调整  

87.音乐和语言神经基础的重合与分离——基于脑成像研究元分析的比较  

88.以审美为核心的音乐教育改革  

89.音乐训练对认知能力的影响  

90.四川音乐学院表演专业首届硕士研究生举行毕业音乐会

91.民族音乐学:学术前沿与教学研究——访中央音乐学院杨民康教授

92.民族器乐演奏专业的就业形势

93.“普通高校音乐教育专业师资培养模式与研究生教育改革”成果报告 

94.国际关系中的音乐与权力 

95.关于歌剧《党的女儿》中音响运用的实践与探索

96.春花秋实 继往开来——武汉音乐学院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的发展 

97.中央音乐学院研究生导师谈研究生教育 

98.为了一个承诺,呈一片赤子之心——高佳佳教授 

99.聚焦区域音乐文化研究 促进音乐地理理论建设

100.开启心灵 共筑前沿——访著名音乐心理学教授周世斌  

101.面向移动终端的普通高校音乐教学云平台构建研究 

102.论仪式音乐的系统结构及在传统音乐中的核心地位 

103.音乐与情绪诱发的机制模型 

104.中国传统音乐在高校存在方式的反思 

105.北京市音乐旅游资源分布规律研究

106.音乐疗法配合长强穴按压对初产妇产程及分娩结局的影响 

107.音乐疗法在失语症康复中的应用 

108.美国音乐版权制度转型经验的梳解与借鉴 

109.音乐干预在痴呆症患者中的应用研究 

110.高师音乐学硕士生课程结构失衡的审视

111.民族音乐学:学术前沿与教学研究——访中央音乐学院杨民康教授 

112.中国当代音乐学家  

113.华南师范大学音乐学院概况 

篇4

教育硕士专业学位职业性滑落的成因

(一)对教育硕士培养重视程度缺位与认识错位

我国自1997年首届招收教育硕士专业学位以来,已经走过近15个春秋,从中国教育专业学位教育网获悉,截至2011年12月,教育硕士研究生培养单位除港澳台外共有88个。培养单位由最初的16所试点单位增加到88所。纵观88所高校,其中大多数为师范大学或综合性研究型院校,前身大多开办过教育学硕士,之后才申办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换言之,这些院校在教育学学术研究方面颇有建树,尤为侧重学术研究,而教育实践的探索甚少,加之研究型院校以科研服务为导向,开设教育硕士专业学位大多以院校创收为目的,故此,从管理者的角度,对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的人才培养重视程度不够,缺乏对教育硕士人才培养的理性研究,教育硕士培养目标与教育学硕士趋同,偏离专业学位的目标定位,缺乏软硬件环境的支撑,因此,无论培养模式、课程体系、师资配备等方面都无法满足教育硕士对人才培养的需要。还有一些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教师认为:教育硕士的水平与技能应体现在学术性上,没有学术性就谈不上高层次、高水平的专业学位,自然而然就将其等同于教育学硕士[9]。认识误区同样致使教育硕士培养质量下滑。以上现象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我国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是新型学位,没有可以借鉴的成功经验,多数学校是“两块牌子、一套师资”,照搬教育学硕士的培养模式,不同程度地存在学术化倾向,重学术轻实践[10]。管理者与施教者对教育硕士人才培养重视不足与认识偏差,学术型与专业型研究生教育趋同,致使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的职业性特征没有得以体现,影响我国教育硕士的人才培养质量。

(二)职业化、多元化师资队伍缺失

教育硕士要求教师在课程教学中注重学员的实践反思能力培养,增设实践环节。我国教育硕士缺乏专职的教学队伍和导师队伍,基本上依靠教育学硕士教师队伍,这部分教师队伍往往学术水平较高,可对基础教育的关注和了解甚少,普遍缺乏基础教育教学与管理的实践经验,论文指导中也偏向自己研究专长,偏离学生的职业实践。师资素质差距也较为明显,主要表现为:学历结构不合理,且各专业分配不平衡,无法达到专业学教师的要求。年龄结构不合理,中年教师比例较低,知识结构不适应,一些教师缺乏跨学科、跨专业授课的能力[11]。教育硕士学生多是来自不同学科和不同专业,同一套师资实难满足学生的需要,教师的实践环节的薄弱,无法满足专业学位的职业性与实践性的需要,因此,学生的职业实践能力很难保证。我国的教育硕士培养实行导师制,采用的多是“一对一”和“一对多”的模式,阻碍学生的交流和创新,美国的教育硕士采取“院—系”纵向培养结构和导师集体指导制,由主要导师负责指导学生的课程学习和论文研究,其他导师指导研究生开展实际问题的研究,导师组拥有多元的教师队伍,既有杰出学者,又有资深管理者,学科背景涉及教育、历史等多个领域[12]。由此可见,我国教育硕士导师制培养也存在一定的弊端,制约教育硕士学生的职业能力的提升。综上,无论从师资队伍或是导师队伍都无力满足教育硕士对职业能力的需求。

(三)情境化教育平台缺乏

实践能力的提升是培养教育硕士的关键工作,也是其职业性诉求的中心环节。教育硕士作为有强烈职业背景的专业学位的教育,及时满足职业性质而不断更新、演进和丰富知识体系的过程。在教育情景中,知识不再仅仅是一个静态积累的形态,而是一个动态生成的过程[13]。情境化是教育实践的外在特征,教育实践需要土壤才能成长,从而生成教师的职业意识、职业道德和职业能力。因为教育硕士自身的特点,要求学生能够开展各种观摩教学、调查研究、合作探究等学习活动,实践能力的提升除了需要实践能力较强的师资,搭建良好的职业环境,校内外实践场所和模拟平台对学生职业能力和实践能力的提高也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而各培养院校的实践平台建设情况令人担忧,培养院校为教育硕士自建模拟平台的凤毛麟角,且与中小学校的联系并不紧密,可供教育硕士实践的校内外基地付之阙如。专业学位强调教育硕士应在实践中学习,在探索中学习,在合作中学习,缺少一种能够更好地进行对话、合作、研究的学习情境,自然难以生成教育硕士的职业精神、职业道德和职业能力。

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教育职业性回归的应然举措

(一)建立“重培养、慎定位”的人才培养机制

教育硕士是专业学位教育的一种类型,以培养具备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高层次应用型人才为目标,要求学生系统地掌握某一职业领域的专业知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育硕士会以旺盛的生命力发展首先在于它培养目标的职业定向性与职业实务性,其次在于它所培养人才的高素质、高层次性[14]。当前,教育硕士教育出现问题的根本原因除了管理者与施教者重视程度,还在于对教育硕士人才培养定位出现偏差,对教育硕士的职业性没有充分重视,认识偏差致使行为偏离。在国内虽然没有较好的经验借鉴,但是可以从国外的人才培养中汲取经验。各培养院校应充分认识到教育硕士对我国基础教育师资培养的重要作用,依据社会需求与个人需求确定教育硕士的人才培养定位[15],逐步建立教育硕士人才培养的保障机制,完善管理体系,加大对教育硕士人才培养的研究力度,肃清错误认识,坚决反对套用学术性教育学硕士的标准来培养教育硕士,避免学术化倾向,让教育硕士回归到职业性的轨道,同时也不能过于强化职业性与实践性,使教育过程沦为技能培训,忽略高层次人才培养所必须具备的学术高度,理性看待学术性与实践性的关系。培养院校应结合学校自身特点,挖掘自身人才培养特色,大胆探索教育硕士的人才培养模式,在探索中逐渐完善教育硕士的人才培养机制。

(二)构建“情境化、职业化”的教育平台

在教育硕士培养中,教育实践是促进教育硕士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技能解决实际教育教学问题的过程,是教育硕士生在具体、真实教育情景中培养教师职业意识、职业情况、职业道德、职业技能的过程[16]。构建情境化的教学环境为教育硕士的培养提供了职业背景与实践平台。情境化教学环境不仅要求学校具有校内实践的场所,还应该包括校外的可供师生真正参与的实践场所。在与中小学密切合作的同时,选择适宜的中小学成为教育硕士的实践流动站,并把中小学教学和管理中遇到的难题作为课题或硕士论文题目进行研究,提出解决方案:一方面,提高师资和学生的教育实践研究能力,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使硕士论文的选题更有实际意义;另一方面,帮助中小学解决教学管理中的实际问题,实现优势互补,有利于形成相对稳定的校校合作机制。从教育硕士教育质量提升的角度看,学校还应尽量建立交互协作的平台。通过社会化的协商方式,为学生提供交互性协作的研究平台,以便学员之间、师生之间开展多层次的合作研究,这种多层次的研究不应单纯依赖学科专业课程组织学员,使教育硕士群体的智慧为每一个个体所共享,并内化为个体智慧[17]。因此,学校应尽量为教育硕士师生创设多层次交叉性的合作研究机会,加强与政府、学校、组织的密切合作,尽可能创设具体的、情境化的教学环境,推进教育硕士师生职业性与实践性的生成。

(三)形成“实践型、实战型”的课程体系

教育硕士的课程体系是培养工作的重点和中心,是体现培养目标的重要载体。我国教育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目标的实践取向定位必须以职业实践的方式达成,职业实践性是专业学位区别于学术型学位本职差异。我国现有的教育硕士学位课程多为教育学课程的翻版,课程体系体现着较强的学术性。职业性与实践性课程较少,且比较笼统。这从中美两国教育硕士教育管理专业课程设置比较[18]明显看出:美国爱达荷州立大学教育学院教育硕士开设核心研究课程、专业研究课程及实践研究类课程,而中国东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主要开设学位课程、专业必修课程及选修课程。美国教育硕士课程突出实践性与职业性。实践课程为必修课程是美国教育硕士课程设置的重要特征,正是由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才充分保证了美国教育硕士科研能力的提高[19]。这一点非常值得我们借鉴与学习,只有真正摆脱学术型课程体系框架,打破传统学科体系的思维定式,只有以职业为背景,以实践为导向,以提升职业能力为宗旨,教育硕士的职业性与实践性才能够被真正确立。因此,各培养院校在课程体系建构时须进一步明确课程的价值取向,在课程开发上遵循职业实践性的特质。在课程取向方面,第一,课程应具有为教育硕士学院提供剖析和解决教育教学实际问题的理论基础和可以“举一反三”的范例;第二,课程具有为教育硕士学院解剖学生学科认识过程的机会;第三,课程应为学员提供对基础教育职能和功能进一步深刻认识的机会[20]。在课程开发方面,第一,要调整课程目标,凸显专业学位的职业实践性;第二,优化课程结构,增设反思性实践课;第三,整合课程内容,强调个人知识的建构;第四,改良课程实践,重视学生研究性学习[21]。针对理论课与实践课比例失调的现状,增加实践课与选修课,明晰课程内容与实践环节,且及时增加教学需要的前沿课程。借鉴国内外优秀的研究成果,逐步完善教育硕士的课程体系与课程开发,使教育硕士课程设计与探索步入良性轨道。

(四)培育“双师型”、“双导师”的师资队伍与导师队伍

篇5

中图分类号:TP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3044(2012)17-4196-01

1概述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多媒体教育技术的功能也不断强大。1991年,加拿大SMART公司率先进行了电子白板研发,并把电子白板进行产品化,在欧美市场进行了推广、使用。交互式电子白板是白板发展史上关键的一步,真正实现了白板与计算机、演示者与听众之间的双向互动。2001年,深圳巨龙科教公司进行对交互电子白板硬件与软件进行研发,并推出国内第一块交互式电子白板,2004年之前,国内市场电子白板需求量小,市场主要由SMART、Promethear、巨龙科教等名牌占据。2005年开始,各地加大教育设施投入,交互式电子白板采购被提上日程。2008年开始,伴随着投影机市场超短焦、短焦投影机的大规模出现,交互式电子白板使用中的投影光线遮挡问题得到了有效的控制,全球范围内的电子白板需求迅猛扩张,国内交互式电子白板的应用迅速成熟,中小学在建设多媒体设备时都会考虑使用交互式电子白板进行教学。

交互式电子白板是电子感应白板(硬件部分)与白板操作系统(软件部分)的集成。它的主要由电子感应笔、电子感应白板、投影仪和计算机组成。电子感应笔除了在电子白板上书笔,还可以作为计算机鼠标的功用。电子感应白板是一块具有正常黑板尺寸、在计算机软硬件支持下工作的大感应屏幕,其作用相当于计算机显示器。教师直接用电子感应笔在白板上写字,相当于传统教学中师生用粉笔在黑板上写字。除了写字,还可以调用各种软件,再通过电磁感应反馈到计算机中并迅速通过投影仪投射到电子白板上,这时,电子感应白板就是一个计算机显示器。白板操作系统是存在于计算机中的一个软件平台,它除了支撑感应笔与白板、计算机、投影仪之间的信息交换,还自带一个强大的学科素材库和资源制作工具库,并且是一个兼容操作各种软件的智能操作平台,教师可以在白板上随意调用各种素材和其他应用程序进行教学。交互式电子白板是一个增强型黑板,拥有强大的交互界面,可以方便地展示数字化的教育信息资源。

2交互式电子白板的功能优点

对于交互式电子白板的应用,主要功能优点为以下几点:

第一、从黑板粉笔解放出来,避免粉尘危害师生健康。

第二、如果没有打开白板软件,电子感应笔也以当作鼠标在白板上操作,只需电脑开机,就可以使用电子感应笔随意在白板上打开电脑桌面操作,使用电脑应用程序。

第三、交互式电子白板整合数字化信息资源,灵活地编辑组织展示多媒体材料,既可自由板书,又可展示、编辑数字化的图片、视频,使课件和幻灯片讲稿变的生动。交互式电子白板具有图片隐藏、随意拖动、书写等功能,这不仅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而且使学生的学习和教师的操作更加简捷、直观和趣味,师生能够实时互动,便于课堂活动的展开。

第四、交互式电子白板具有即时存储功能,对于需要大量推断演绎得数学课、物理课,写画在白板上的文字、推断步骤都可以保存至硬盘或移动存储设备,作为教学资源再次使用。教师可以通过电子白板软件,在ppt上进行批注,直接在图片或文字上随意做记号画图写字,做点评,并且可以保存所有操作的历史记录,可以带走下次课使用。

第五、交互式电子白板具有聚光灯、抓屏、屏幕遮盖等功能,使学生的学习和教师的操作更加简捷、直观和趣味,方便师生实时互动,有利于活跃课堂。交互式电子白板有屏幕录制功能,对于学生的板演,可以进行视频录制,实现真正的师生互动。电子白板软件具有放大器功能,可以幻灯片或者教学课件的某一局部进行放大,这一强大功能减轻了教师的备课麻烦,丰富了课堂内容。

第六、交互式电子白板软件自带基础学科工具,方便了教师备课,教师可以在自己的电脑上安装软件使用工具条进行备课。智能绘图,量角器、圆规、画圆等多种智能工具,教师可用电子笔在电子白板中画出各种非常专业、准确的几何图形。软件自带各种化学器皿图形,还提供图形的移动、复制、旋转等常用命令,大大节省了教师制作课件的时间。

第七、交互式电子白板技术使教师课堂教学过程中对计算机的操作访问更加便捷,白板软件系统与计算机网络、其他应用程序共同作用,使得数字化资源的显示更灵活,是现代教育技术的新发展。

3交互式电子白板的缺点

第一、有些老师对于白板软件使用不是很熟练,很多功能没有使用起来,必须加强对使用者的培训。第二、电子白板屏比较小,适合小班化教学。第三、教师导入教学资源时,必须是电子白板正常连接到电脑的状态下才能进行,这就有地域上的限制。第四、目前交互式电子白板的灵敏度还不是很理想。一次两次使用失败,容易让人对电子白板使用产生不信任感,同时分散学生注意力,影响教学。

参考文献:

[1]丁兴富,李敬东.从黑板到白板的历史进程[J].中国电化教育,2005.

篇6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0845(2012)12-0148-03

近年来,芬兰教育在国际上引起了广泛关注。在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国家举行的有关学生综合素质的国际测试(PISA)中,芬兰学生在阅读素养、数学素养以及科学素养等方面的表现都非常优秀,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芬兰先进的教师教育。芬兰已将中小学教师教育提升至硕士层次,确立了培养研究型教师的教师教育目标。

一、芬兰中小学教师教育硕士化制度产生的时代背景

1863年芬兰最早的小学教师训练学院成立,也就是现在的韦斯屈莱大学(University of Jyvaskyla)。19世纪90年代政府将小学教师教育定位在大学层级;1979年芬兰全国教育委员会提出中小学教师教育应该提升至硕士层次。受博洛尼亚进程的影响,芬兰正迈向欧洲取向的教师教育持续变革之路,中小学教师教育硕士化制度就是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产生与完善的。

1.教师专业概念的演变

教师专业的概念直接影响教师专业发展的理念,教师专业发展理念的变迁对中小学教师教育制度起着促进与规约作用。“专业”源自社会学的特质论观点,是指接受专门的知识与术语教育、通过考试取得证件以及拥有专业组织的规范伦理与自我管理。新韦伯取向的冲突论,则把专业看成通过特定领域的专业知识来取得控制权,进而使得自身利益合法化。在此过程中,政府通过运用伦理约束来规范控制教师,使其从事意识形态传播的工作,不断进行文化再制。市场经济的兴起以及建构主义观念的流行,推动教师开始注重教育绩效,政府与学校通过建立一套完善的能力指标体系,来考察教师的实际专业工作。格林?伍德就描述过作为一种“专业”,教师应该拥有完整系统的知识、公认的知能权威、同行间的制约和赞许,具有严格的职业伦理规范,成立正式的专业组织,等等。这一系列变化,使得教师专业成为一个不可替代的职业,其培养过程也成为一个完整、连续的终身学习发展过程。

2.教育研究范式的转换

后现代主义理论认为,教育研究应该由寻求宏大理论叙事的建构走向实际教育情境的意义阐释,指出了教育研究的实践性。解释性个案研究推动研究者身份从专业研究人员扩展至一线教师;行动研究的大力普及,使得一线教师作为研究者成为必要与可行;扎根理论研究法推动研究者搜集经验证据,从资料搜集与整理中逐步形成理论框架,这就需要研究者对教育研究问题保持清醒、对理论时刻保持敏感。教育研究范式的转换,要求重新审视教师的工作性质,重新认识教师的多种角色,同时也对教师的专业能力素养提出了新的要求。在此背景下,结合芬兰注重传统的教育模式,加之在受到国际化浪潮的影响以及博洛尼亚进程的规约下,芬兰提出把中小学教师教育提升至硕士阶段,确立培养研究型教师的培养目标,使得未来教师能够在教育实践中积极主动思考相关教育问题,并通过自身研究素养进行专业判断与理解。

3.芬兰教育改革的推进

芬兰自1917年独立以来,就非常重视教育的发展,不断通过制定一系列教育法案来推进教育改革。1921年,政府制定了第一部《义务教育法》,进而在全国推行免费的义务教育制度。1965年,芬兰教师教育改革委员会成立,并确立了教师教育改革的开端,提出教师培训的基本方针,指出教师要不断通过加强进修来提高教学品质,促进专业发展。1971年,芬兰颁布《教师教育法令》,规定义务教育阶段所有的教师教育由八所综合大学负责,使得教师教育与教师培训成为教育政策法规的有机组成部分。1972年,芬兰开始综合学校改革,将文法中学和义务教育学校合并成九年一贯制的综合学校,综合学校的产生与发展有效地推动了教师教育的改革。1979年,芬兰颁布法令进行高等教育课程与学位改革,提出要将中小学教师的培养学位提升至硕士层次。2005年,为配合博洛尼亚进程,芬兰颁布《大学学位法》,开始采用欧洲学分转换系统,高等教育开始分成学士、硕士两个阶段。至此,芬兰中小学教师教育硕士化制度已经得到基本完善。

二、芬兰中小学教师教育硕士化制度的内容

广泛地说,芬兰中小学教师教育硕士化制度主要包括教师教育目标、入学筛选机制、课程内容规划以及教育实习制度。在过去几十年间,芬兰政府和有关教育部门运用这些制度积极开展工作,保障了中小学教师教育硕士化制度的有效落实。

1.适切的教师教育目标

芬兰教师教育的培养目标就是通过高质量的教师教育培训课程,培养、培训高素质、具有专业水准、拥有教学专长的教师,并且确保教师终身从教[1]。教师不断增强的专业性,要求其应用不同的学科领域知识做好准备,利用研究性知识为教师专业的持续发展服务,同时能够与其他教师进行协同教学,相互交流经验,并形成教师对自我专业发展的认同,加强与学生以及社会的沟通能力。芬兰教师工作背景的变化,需要教师与有特殊需要的学生进行深入交往、与多元文化主义磨合、与学校社区以及家庭开展合作、在环境中学习和实践。这些目标的达成都要求教师在教学实践中,结合自身实际,持续开展以研究为本的活动,把教育理论与日常实际工作整合起来。基于此,芬兰提出了“以研究为本的教师教育”培养目标,目的就是培养研究型教师。

2.严格的入学筛选机制

在芬兰,教师是较受尊重与满意度较高的职业之一,有26%的人希望以教师作为自己的职业[2]。因此,每年班级教师和学科教师的招生录取比例非常低。要进入大学参加班级教师或者学科教师的培训,申请者必须提供入学测试分数,或者是相应的职业资格证明。入学程序主要分成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全国性征选,申请者需要提供大学入学测试分数、高中毕业证书、相关的职业资格证书等等;第二部分是各个大学的自主考试,主要包括对申请学生的论文、试讲等方面进行测试,以选择适合的学生接受中小学教师的职前教育。

与此同时,芬兰也在进行教师教育政策的改革与完善。芬兰大学教育系通过高中毕业会考来选择成绩最好的学生,这样就造成录取比例低、且女生因为成绩好于男生而有更大机会申请成功的现象。针对学业成就高的学生未必成为好教师以及师范生男女比例失调的现象,芬兰改革招生考试制度,实行教育系的联合招生考试,让更多成绩中等的男生进入面试环节,获得成功的机会。同时采取整合性评定方式,充分考量学生的知识储备以及阅读思考、研究反思的能力。通过会考的学生都必须接受心理测试,以衡量其心理素质是否适合接受培训并胜任未来教学专业人员所需要的人格特质与能力[3]。

3.整合的课程内容规划

芬兰各大学教育学系都非常重视师范生课程内容的规划,如赫尔辛基大学进行了有益的探索。芬兰的小学教师也称为班级教师,要求毕业生能够胜任1~6年级的基础教育,为了承担职责,他们需要教育教学方面的知识,比如学校管理、组织和运作[4]。其班级教师教育培养学生多才多艺的专长,让他们学会如何开展自己的工作,支持其发展自身的教育学反思,促进其成为研究型教师。教师教育是基于互动研究的,包括小型讲座、团队学习和研究。赫尔辛基大学2008年修订的班级教师教育课程,秉持了两级学位体制,要求学生修完180个学士学位学分和120个硕士学位学分,总共需要5年时间,其中包括4个大的部分:通信研究(Communication studies and orientation studies,25CR)、教育主修课程(Main subject studies in education,140CR)、辅修课程(Minor subject studies,60CR)、选修辅修课程和个人学习计划(Optional minor subject and optional studies,75CR)[5]。

芬兰中学教师又称为学科教师,其目的是培养基础教育和普通高中教育的学科教师,主要负责综合学校7~9年级以及高中10~12年级的教学。综合学校和普通高中教育的教师教育教学研究包含25个学分的基础研究和35个学分的过渡研究,作为一项规则,学生需要接受为期一年的全日制课程教育,其中包括练量需要实践的教学[6]。芬兰学生在PISA测试中的优异成绩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教师教育政策,所有教师教育课程的结构和内容都以研究和证据为基础的方向,使教师学会以分析和开放的态度,制订自己的教学和学习方案。学科课程包括学科教师的教育辅修课程、教学学科课程、不同学科课程以及语言和沟通课程等等,具体包括主修所教的至少120个学分的教学科目以及完成至少60个学分的科目学习,并完成相关学术领域的硕士论文,且要学习所教科目领域的研究方法。学科教师能够熟练地计划、评估、实施、发展教学,并且能够将社会背景、学校环境、师生要素以及课堂教学等因素结合起来进行考虑,发展教师个人的教学哲学。归纳起来,芬兰中小学教师教育课程的主要内容包括教育类课程、主修课程、辅修课程以及语言和通讯(详见表1)。

4.规范的教育实习制度

芬兰的大学教育学系非常重视学生的教学实践活动,并建立了规范的教育实习制度。芬兰中小学教师教育课程包括大约20 个学分的教学实践环节,其目的是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掌握专业技能。教学实践根据教师教育各个阶段的时间安排,依照实践的各个环节,由大学教师、大学培训机构教师或当地学校的教师进行监督,可以分为基本实践、日常学校实践以及教学实践三个部分。在基本实践期间,学生不断适应不同科目的教学,掌握不同的教学方式,以及获得教学评价和学习的技能,而在日常学校实践和最终的教学实践阶段,就是要扩展学生把教学作为一个教师的专业和不同方式的工作的观点[8]。在教学实践中,向不同社会背景、个性差异的学生教授课程内容,并根据教学和学习情况,找出实践过程中的不足(详见表2)。

三、芬兰中小学教师教育硕士化制度对我国的启示

教师教育的发展总是承载着特定的价值追求的,为此就必须在借鉴与本土实践、历史与未来的逻辑规约中,坚持融合和创新的视角,不断推进教师教育制度的革新。芬兰中小学教师教育硕士化制度为我们在教师学历层次提升、培养目标厘定、招考制度创新等方面提供了有益的启示与借鉴。

1.提升中小学教师的学历层次

芬兰通过将中小学教师教育提升至硕士层次,有效地提高了教师的专业水准。芬兰教师教育在大学阶段重视学科知识和教育学知识等内容性知识的教授,而在硕士阶段则强调研究性知识的教授,教给他们进行教学研究的策略和方法,使其能够在日后的教学实践中用专业的眼光思考教育教学问题。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教师教育得到了长足发展,中小学教师教育学历层次已经由中等师范教育转向高等师范教育,师范大学(或学院)教育系重视关于学科知识以及教育学知识课程的设置,相比于芬兰教师教育课程规划,我国大学层级定位的中小学教师教育忽视了教学研究知识的传授。因此,未来我国教师教育改革必须提升至硕士层次,通过提高学生的学历层次来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准,从而推动中小学教育质量的提升。

2.确立研究型教师的培养目标

教师必须进行深度学习,培养反思与批判能力、多元思考的能力,在课堂教学中拥有发现问题、研究与分析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教学过程中不断自我省思、自我解决问题,同时增强自身专业能力,进行教学创新,同时能够协助学生成长,促进自身的专业成长。具体来说,以研究为基础的教师教育是指将研究要素贯穿于整个教师教育培养方案,教师教育全部课程都要和研究相统整,其终极目标是培养自主、反思与研究型的教师[9]。这样,教师就能够每天带着研究意识进入教学现场,不断审视与检讨自己的教学实践,思考应该怎样进行教学。芬兰教师教育课程的目的就在于发展师范生的研究性思维以及综合运用研究方法的能力,使他们能够根据研究的标准来行动与思考[10]。

3.改革招生考试制度

长期以来,我国师范院校实行全国统一的招生考试制度,按照高考成绩的唯一指标来录取师范大学生。教师的地位与待遇一直不温不火,“一考定终身”的制度也使得师范院校很难录取到适合的学生。很多被录取的学生不适合教师职业,教师职业性别比例严重失调,加之高校中专业更换困难,这些都阻碍了师范生生源质量的提高。芬兰基于大学教育学系的联合会考以及心理测试的机制,保障了高等师范院校的招生自,从而根据学校特色以及师范生基本素质来遴选合适的学生。为此,我国在中小学阶段应该实施综合素质评价,改革高考制度,扩大师范院校招生自,积极探索符合师范生特质和学校发展路径的选拔机制,提高师范生生源质量,从源头上保障师范生的基本素质,为培养未来优秀的教师提供有效的制度保障。

参考文献:

[1]Marco Snoek and Irena Zogla. Teacher Education in Europe:Main Characteristics and Developments[A].Anja Swennen andMarcel van der Klink (Eds.).Becoming a Teacher Educator[C].Springer,2009:11-27.

[2]Kansanen, P. (2005). Research-based teacher education in Finland. . 2011-11-06.

[5]University of helsinki. Curriculum for class teacher education2008-300 ECTS credits[EB/OL]..2011-11-06.

[7]Hannele Niemi and Ritva Jakku-Sihvonen. Teacher EducationCurriculum of Secondary School Teachers [J]. Journal of TeacherEducation and Training,2009(8).

篇7

G633.6

以《普通高中数学新课程标准》为指导的高中数学新课程教材微积分部分, 相比之前的高中数学课程,新课程内容有较大的变化,内容出现了一些调整,增加了诸多新内容;这种变化必然会对高中学生学习带来一定的影响.

对于高级中学课改与高中生数学学习的衔接问题研究基本取得了较好的成果,但是关于高中数学新课程微积分内容的变化对高中生学习微分的影响研究相对很少,从哪些方面影响着高中生学习微积分?影响的表现如何?基于对这些问题的思考,以高中数学新课程微积分为主要变化内容对高中生学习的影响为切入点,以贵州省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贞丰县学生的调查为推进轴,展开较为系统的实证研究,并作相应的分析、归纳和思考.

一、研究概况

1.研究目的

高中数学新课程微积分变化的内容对高中生学习的影响是很多方面的,因此研究设计时只能从可操作性的角度进行研究:从高中学生的角度了解高中数学新课程微积分内容变化的形状;了解高中生学习微积分总体适应情况;微积分内容的变化对高中学生数学基础课程学习的影响.

2.研究对象

为了了解高中生对微积分课程的学习现状,初步了解学生们对微积分的重视度以及学习这块课程出现的一些问题并加以总结,为获得有效的方法及建议提供依据,我将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以贵州省黔西南州贞丰县民族中学的三个班级作为调查对象,共发放问卷150份,收回有效问卷104份,其中有文科生40份,理科生64份。本问卷内容是学生对微积分的态度、教师的重视度、教学方式、对微积分基本内容的理解和应用这几方面进行调查。下面对这次的调查得出的结果和分析简单的做一下介绍。

3.对学生学习情况的调查问卷数据分析

题1、你目前学习微积分的情况是?

分析: 观察问卷的答案发现,对于题1选不喜欢学习微积分的学生中,在本题大部分选的都是不太好和非常不好。并且在题1中选非常喜欢学习微积分的学生中,在本题选的多数都是非常好和比较好。从表2可以得出学生目前学习微积分的情况不太好,只有7.69%的学生学习微积分的情况是非常好的,不太好和非常不好的学生有63.47%。

题2、你认为微积分在高中数学课程中的重要性为?

分析:根据学生对微积分课程的重要性的回答来看,不管文科还是理科选不太重要的人数最多,达到了46.15%,差不多达到一半,而选非常重要的只有7.69%。

题3、老师在上微积分这部分内容时,有没有介绍微积分的数学史?

分析:从学生对本题的选择可以得出,在上微积分这部分内容时有50%的老师都只是简单的提一点微积分的数学史,只有17.3%的老师会在课堂上花大量时间介绍微积分的数学史。没有介绍微积分数学史的老师达到了32.7%。

题4、你清楚定积分的概念吗?

分析:通^调查得出,学生在对定积分概念的学习,只有14.06%的学生能非常清楚,并能准确说出它的概念,而对定积分概念比较模糊,说不清楚的学生达到了40.63%。

题5、你在做定积分的计算时的准确率是?

分析:根据数据显示,在定积分的计算方面,学生们对其准确率都是非常不错的,人数达到了一半以上,很差的只有12.5%的学生。

题6、你在做定积分的应用这类题目时,准确率是?

分析:在对定积分的应用的这类题目时,准确率非常高的只占了12.5%.而准确率很差就占到51.56%,直接不会的也占有7.81%。

三、结论与分析

对问卷调查的数据分析中发现大部分学生认为这部分内容是比较困难,不容易学的,说明学生对学习微积分的兴趣度较地低;学生对微积分的一些概念的认识较差;学生对微积分的理解和应用度都存在不足;根据学生对教师重视程度的评价可以看出,微积分初步知识在高中数学教学的实际实施中重视度是不够的;教师的教学方法存在一定缺陷,大多数数学老师仍然不喜欢使用现代教育技术、信息技术,根据调查的数据,通过进一步的了解得到,在此课堂上,老师用大量时间让学生做练习,不给学生自己独立思考的时间,忽视了对学生们理想思维的训练与动手能力的培养;对数学文化的渗透比较少,从调查的结果可以看出老师向学生们传递的数学文化较少,所以就一味的讲解题目,对数学文化这方面的灌输就比较少了。

四、结 语

高中数学微积分内容改革与高中生学习都发生了一定的变化. 加强对新课程中微积分变化内容对高中生学习的影响研究,为高中数学教师实施新课程理念、实践新课标目标提供实证基础.

参考文献:

篇8

作为盐城师范学院数学科学学院大学生支教团队,我们深入到扬州和盐城两地区农村初中,辅导两所学校初一年级学生数学学习。对于初一学生来讲,拥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将会使他们的学习效率大大提高,而这对于农村相对落后的教育现状来说,无疑更显得迫切和必要,因此,调查农村初一学生的学习习惯,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一系列的解决措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研究方法

1.被试

本次调查研究对象为扬州市农村L初级中学和盐城市农村Q中学初中一年级学生,共309人,其中,L初级中学162人,Q中学147人。这两所学校分属不同地区,都属于农村中学,办学条件有所不同,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2.调查工具与过程

调查以问卷及访谈的形式展开。通过对学生问卷结果的统计(是否具有预习、复习习惯,如何进行预习、复习以及如何对待家庭作业等),结合访谈情况,分析农村初中学生学习效率不高,学习成绩不理想的原因,为今后进一步提高农村学生学习成绩及教师的教学提出建设性的建议。

二、调查结果以及现状分析

1.关于课前预习

30.9%能养成预习的好习惯;30.8%偶尔心血来潮才会预习;36.3%只有老师布置才会预习;2.0%从不预习。这表明大部分学生课前都没有预习的习惯。在预习方法上,26.4%大致的浏览一遍书本,了解老师下节课内容即可;42.4%把要学的内容看一遍,把看不懂的地方做标记;15.1%把要学的内容看一遍,归纳难点要点;16.1%把要学的内容看一遍,不懂的地方自己查阅资料弄懂。这表明有预习习惯的同学绝对多数不知道如何预习。

2.关于听课方法

21.7%一面听,一面把老师讲的内容记在本子上;45.1%一面听,一面想,不做笔记;16.6%一面听,一面想,记下自己认为重要的内容;16.6%上课只做笔记,来不及想内容,课下再慢慢看。调查表明许多学生听课方式还存在欠缺,很多同学上课缺乏独立思考的能力。

3.关于上课发言

10.4%主动举手,积极回答老师问题;56.8%老师点到自己时,能较好回答问题;17.1%偶尔思考,有时回答问题较主动;6.5%不能很好的回答老师的问题;9.2%不思考,自己干自己的事情。可以看出,大多数学生上课的积极不高,主动性不强。

4.关于作业

69.4%靠自己独立完成;10.3%感兴趣的科目自己完成,不感兴趣的经常参考同学的作业;15.5%简单的自己做,有点难度的就靠其他人帮助;2.0%全部由家教老师帮助或直接抄同学作业;2.7%不完成作业。面对数学作业中的难题,80.3%自己独立思考,实在想不出来的请求其他人帮助,10.3%有难度的直接“百度”,不思考,9.4%直接请求他人帮助或者直接复制,他人作业。调查表明,大部分同学能够独立完成作业,但还是有部分同学对待作业的态度不够端正。

5.关于课后复习

15.0%在平时与考试测验前都不复习;28.3%平时不复习,只有考试前才复习;20.1%只有老师要求才会复习;36.6%在平时和考试前都会复习。在复习的方法上,15.5%大概看看老师讲过什么内容;21.2%把学过的应该背诵的内容背出来;29.1%把学过的内容看一遍;14.5%作业中碰到不会的部分会看书复习,其他部分不复习;19.2%把学过的内容回忆一遍,抓住要点和难点,找出疑点及时弄懂。可以看出,学生复习巩固的时间不足,复习的系统性也不强。

三、调查结果分析

基于上述统计结果,结合个别访谈,我们了解到农村初中学生学习效率低下的原因存在于以下两个方面:

一是学生学习习惯存在比较大的问题。主要包括:(1)学生对于学习兴趣及成果缺少科学的认识;(2)学生的学习方法还不够合理;(3)学生的自觉性还不够;(4)学习习惯不符合记忆规律。

二是教师的教学理念有待更新。作为教师,也应该不断地进行反思。为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能力,老师必须帮助学生完善学习能力。只有学生与教师认识到以上的问题,在平时的学习中教师有意识的引导学生培养系统科学合理的学习习惯,调动农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认识学习过程的规律性,才能从根本上提高农村学生的学习效率,增加农村教育的竞争力,尽快达到城乡的教育均衡。

四、改革农村初一学生数学学习现状的几点思考

1.要引导农村学生要明确培养习惯的目标 良好的学习习惯有很多方面的内容,可以先指导学生从某几个方面进行有意识的进行培养,目标要具体,要符合学生的学习实际,同时要具有可操作性,能够实现。

2.要帮助农村学生选择科学合理的学习方法学习习惯的培养时,一定要指导学生运用科学合理的方法,既要注重过程体会,又要注重实际效果。在科学的基础上,让学生选择合适自己的方法,更有利于良好习惯的养成。

3.要教育农村学生自律自强 任何一个习惯的养成都离不开学习者的坚持。在好的习惯养成时,学生加强自律,有利于保持积极的心态,同时不断约束自己的行为,坚持好的行为反复出现,最终养成良好的习惯。

只要农村初中学生与教师认识到以上问题,在平时的教学中教师有意识的改革和改进学习习惯,并充分农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认识学习过程的规律性,从根本上提高农村学生的学习效率,增加农村教育的竞争力,一定能够实现。

参考文献:

篇9

阅读能力是一个获取知识,认识世界的能力,也是人发展所需要的能力,培养阅读能力的培养过程是老师、学生、书籍三者之间的对话过程,在新课标下的初中语文教学过程培养学生阅读能力已经是一个培养目标之一,做好该项工作,培养学生阅读能力,协助学生更好从实自我,提升自身能力,做社会所需之人。

一、初中学生阅读的意义

阅读是学生收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阅读最大的好处在于它让求知的人从中获知,让无知的人变得有知,阅读可以使人获得知识,开拓视野、武装头脑,也可以充实自己的精神世界,在书中可以获得现实生活中所遇见的问题的答案,通过阅读可以对这个世界、自己都有更深的了解,培根有说:“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聪慧,演算使人精密,哲理使人深刻,伦理使人有修养,逻辑修辞使人善辩。”阅读有着很多好处,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阅读能力,可以为学生一生受益。

二、当下初中生语文阅读面临的困境

近年来,我国教育改革,素质教育越发受到重视,新课标明确规定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在初中语文教育是一个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载体,做好学生阅读能力培养,促进学生素质提升,但当下初中语文教学中阅读存在如下困境:

首先,学生阅读兴趣缺乏,呈现阅读种类单一现象。初中学生所表现出来的阅读热情远低于新语文课程标准的预期,只有约10%的学生表示自己有较浓兴趣,而其他的则表示不知道,或者根本就是讨厌阅读。一些初三学生视渎书为“毒药”,敬而远之,学生在课外阅读种类的选择上呈现出盲目单一的价值取向。女生大多选择文学类的作品,以情感类为主。男生相对而言选择范围要广一些,文学类、科普作品及政治类的读物都会略有接触。

其次,学生阅读多数以分数为目的,且时间不确定。通过对初中学生阅读调查中发现,多数学生读书目的大体上分两种趋势,小部分纯粹为了消遣、娱乐,大部分认为通过阅读可以获取高分。《文学名著导读》、《文学名著解题》等成为多数学生的选择。甚至有的是老师统一发下来的提纲,死记硬背重要人物、主要内容和主题思想,以此应对考试,违背了阅读的初衷。

再次,未形成良好阅读习惯,阅读效果不明显。初中学生本身存在着自控能力不强的特点,现在社会科技发展,对该阶段学生的诱惑性比较大,学生吧学习本身看出是一种任务,有些不情愿的意味,对于阅读,多数学生是散漫对待,缺乏坚持阅读的习惯,自然阅读的效果可想而知。

最后,社会环境的影响,阅读气氛不浓。多数学生家庭使用电脑、手机等现代工具,对书本的储藏变少,但现代科技设备上阅读诱惑太多,社会整体的阅读气氛环境欠缺,同时学生在校的课程和课后作业任务重,阅读的时间相对就被压缩了,大家对阅读的重视程度就相对减少。

三、初中语文教学中学生阅读能力培养的策略

加强学生阅读能力培养,对学生学习和发展有着重要意义,探索初中语文教学中学生阅读能力培养可从以下方面做手:

首先,激发学生的阅读动机,从培养学生阅读兴趣开始

动机是行为的指导,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应该从主人翁入手,激发学生阅读动机,在教学中应根据学生的求知欲,因势利导,把他们的阅读兴趣激发出来,发挥动机的作用,利用初中生的特性可以在语文教学中推荐学生多阅读以下书籍:科幻、散文、随笔、卡通漫画、童话、武侠、言情小说,帮助学生养成阅读的习惯。

其次,培养学生边阅读边思考注解的习惯,将知识内化成自己的

在课程教学中授予学生方法,在阅读中学生对文中不理解或值得探讨之处,用不同颜色的笔勾划出来,“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培养学生善于思考,勤于思考,从而提出新的问题并尽力去解答的习惯。

再次,老师转变教学观念,以学生为主体

在语文阅读教学中,老师要转变观念,以学生自主阅读为主,教师指导为辅的训练策略新课标要求初中语文阅读教学应由封闭走向开放.重新定位师生双方的位置,强调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和学生主体结构的构建.重视学生的自主探究和教学中以训练为主的教学方法。此外。以教为主的课堂教学应转变两为以学为主的过程,重结果的同时更应重视学习的过程,从知识的认知能力.到教学方法的采用、教学过程的体味以及学生在阅读中所体现的情感态度和价值取向来全面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和文学素养。

最后,教师做好课堂外阅读的指导工作,保证课外阅读功效

课外阅读是学生阅读能力训练的绝好场所,上课时间毕竟是有限的,老师认认真真做好课堂外的阅读指导,加强课外阅读的指导与交流,是课程改革的要求,是我语文教师的份内职责。新课程的一个重要理念就是学习语文要两条腿走路.即要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又要引导学生课外学语文、用语文。因此,教师应该给学生充分的课外阅读的时间,并对课外阅读进行必要的指导和监督,使学生不至于盲目的阅读克服阅读中的不良习惯,及时纠错纠偏教师在培养学生阅读能力,指导学生课外阅读的过程中,对学生中出现的不良习惯和错误倾向应及时予以纠正:首先,要克服急功近利的阅读。现在学生课外阅读功利性很强,一切为了考试而读,例如,有的学生作文不理想,就买了一大堆作文选刊、作文大全、作文指导之类的读物。囫囵吞枣,死记硬背,乱读一气。其结果是作文能力没提高多少,学生的阅读兴趣也没有了,所以初中语文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加强引导能起到很好的保证阅读功效的作用。

四、结束语

古语有言:“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是一个长期坚持的工作,每一个语文老师都应该高度重视,并在教学过程中注意积极引导学生,给其授予恰当的方法,帮助学生培养阅读能力,提升学生的对社会的整体适应能力。

参考文献:

[1]韩雪屏.中国当代阅读理论与阅读教学[M].四川教育出版社,1998.

篇10

【正文】

人类社会即将进入到二十一世纪,世界各国将先后进入到信息社会和知识经济时代,科技已成为经济的核心要素和经济发展的根本动力。也就是说,经济的发展有赖于科技的发展和相应的文化发展,而科技和相应的文化发展又有赖于高素养人才的培养,即教育的发展。教育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和机遇,作为教育“工作母机”的中枢部位——师范教育体制成为攸关人才培养和教育质量提高的关键。由于不同的时代对教育和教师有不同的要求,教师的养成也就有了不同的方式,在这样一个科技、经济和社会变革时期,教师的培养方式即师范教育体制或机构也将做出相应的变革。实际上,国际师范教育体制已经出现了变革的端倪,形成了一些共同的国际师范教育体制改革的趋势。本文从教师培养机构和方式的发展阶段认识出发,总结了国际师范教育体制改革的几种趋势。

一、教师培养机构和方式的发展阶段

(一)教师培养机构的三个历史发展阶段:

师范教育培养机构是现代国民教育制度的产物,它的整个发展轨迹经历了如下三个阶段:师范学校时期,师范(教育)学院时期和综合大学中的教育学院、研究生院时期。最初的师范教育机构发端于教师短训班,只是一种有目的的短期培养,即培养小学教师,它是为了满足早期的普及初等教育的需要。随着初等教育的普及,中等教育也提出了普及的需求,于是建立师范(教育)学院就成为中等教育师资机构的需要。师范学院招收高中毕业生,学制为4年,担负培养中学和小学教师的双重任务。教师培养机构发展到第三阶段是综合大学中的教育学院、研究生院时期。本世纪中期,第三次技术革命的出现,使工业社会开始信息化和智能化,各国对师资的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各级教师不仅要有娴熟的教育教学的知识和技能,还应有高深的学科专业知识和广博的科学文化知识。而师范学院课程建设、师资条件、经费设备等都不能与文理学院和综合大学相比,也满足不了这种需求,于是作为教师培养机构的师范学院自身也就面临如何适应新形势的生存需要的问题,即如何提高自己的学术水平和学历水平的问题。这样就出现了大规模的教师培养机构的升级运动,即高等师范学院升格为或归并于综合大学,成为综合大学或综合大学的一个组成部分。普遍要求未来教师先在文理学院接受4年的文化基础教育或科学教育,而后在教育学院进行一年或一年以上的研究生班专业训练,使之达到硕士水平,有志深造者经过一段时间的教育实践后还可继续攻读博士学位。60年代以后,绝大多数的师范学院已经演变为综合大学的师范学院或教育学院,许多综合大学又相继建立了教育研究生院,培养高级教育专门人才,教育管理人才和教育学科教学和研究人才,并承担在职教师进修和培训的任务。

(二)教师养成方式的三个阶段(注:本观点参考了成有信教授的未刊稿《教师养成方式的演变和21世纪我国师范教育发展的宏观走向》,在此表示感谢。)

第一阶段是模仿阶段,即有一定文化知识的人在教育实践中模仿前辈(师傅)而习得的阶段。这时还没有培养教师的专门机构。第二个阶段是教师职业专门培训阶段,即教师干部训练——师范教育阶段,这个阶段的教师主要是对有一定文化基础的人通过师范教育的专门职业训练培养出来的。现代学校的教师主要是通过这种方式培养出来的。培养教师的师范教育方式是市场经济的大发展和工业革命推动下的普及教育对大量合乎教师职业规范人才的社会需求的产物。市场经济和现代工业的发展以及现代国家的形成是普及教育的社会动力,而普及教育则是师范教育发展的直接社会动力:普及初等教育推动了中等师范教育的产生和发展,普及中等教育推动了高等师范教育的产生和发展。第三个阶段是教师职业证书阶段,这个阶段培养的教师大多具有大学本科或本科以上的学历,在大学本科阶段,大多是在大学文理学院学习相应的科学文化知识,而后再修习相应的教育课程,习得相应理论的和实践的教育知识和教育技能,通过教师职业证书考试,而后成为教师。当达国家的教师培训工作已进入或正在进入这个阶段。发达国家师范教育发展的这个阶段具有以下特点:一是提高和加深未来教师的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的学术水平;二是加强和加深教育理论的学习和教育实践能力的训练,并把这些培训提高到大学后的水平。其基本培养模式是,文理学科的科学文化素养的教育改为主要由大学负责,教育理论和教育实践能力的培养仍主要由师范学院或大学教育系负责。看来,高师教育机构让出了文理学科的培养职能,退守小学教师和幼儿教师的培养职能以及其他各级教育教师的教育理论和教育实践能力的培养职能。学习者在完成这两部分课程的学习之后,通过考试取得教师职业证书。

(三)师范教育的发展历史是师范性和学术性从分离走向整合的发展轨迹(注:参阅袁锐锷,《世界师范教育的过去和未来》,《高等师范教育研究》,1997年第1期,第10—13页。)

师范教育和学术教育从分离走向整合的起点是高等师范教育的产生。这种整合含有两种形式,一种是形式上的,主要体现在师范教育由中等教育升格为高等教育,其原因首先是第二次工业技术革命对劳动力及其教师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普及教育延长到高中;其次是实行的双轨制教育制度由于民主思潮和社会发展以及劳动人民的斗争开始由单轨制所取代,并轨的趋势使教师的培养有了统一的和更高的要求;再次是由于教育科学和心理科学获得了长足的发展,教育学的学术地位得到了提高,要求教育必须掌握教育理论和教学方法,教育科学进入了学术殿堂,学术性大学纷纷建立教育专业机构,培养合格的教师。实质上的整合始于本世纪中期,原因在于第三次技术革命,工业社会开始信息化和智能化,社会、经济、文化、科技发展迅速,对人及其教育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新要求,各国不但延长义务教育的年限,不断扩充中学后教育,大力发展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大学改变了过去狭隘的专业训练,要求理工科的学生也要了解人文和社会科学知识,对文科学生则要求他们加强自然科学知识的学习,即对文理科学生实行综合性的教学,授以广博的知识,提高他们的社会适应性,于是各国对师资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各级教师不仅要有娴熟的教育学识与技能,还应有高深的学科专业知识和广博的科学文化知识。

二、国际师范教育体制改革的趋势

从上面的发展阶段的认识,我们可以看到以下几个国际师范教育体制改革的趋势:

(一)学术性和师范性整合的国际师范教育改革趋势(注:学术性和师范性的争论有待澄清的一个事实是,是在何种空间下讨论的。因为在综合大学培养师资和在纯粹的高等师范院校培养师资是在不同的培养空间中进行的。在综合大学,本来就是文理学院和教育学院或教师学院共存的多维空间,它们可以是先后为继的,学术性和师范性之间容易找到整合的契合点。而在高等师范院校则是一维的培养空间,且文理学院和教育系或教育研究所不是一种前后连接的空间系统,它们之间是相互独立的,因此高等师范院校所要解决的问题是如何使一维的空间变成多维的空间,或者说使多维空间成为前后相连的统一体。学术性和师范性的整合才会有可能。所以,在这里讨论的是在综合大学或大学与师范院校联合培养的空间下学术性和师范性整合问题。)

目前认识这种趋势的模式有三种,一是学术性和师范性认识;二是定向型和非定向型的认识;三是封闭型和开放型的认识。它们是认识师范教育的基本的两维认识模式。其基本含义是一致的,它有两种整合培养模式,一是像美国要求未来教师先在文理学院进行四年的文化基础教育和科学教育,而后在教育学院进行一年或一年以上的研究生班专业训练,使之达到硕士水平,有志深造者经过一段时间的教育实践后还可继续攻读博士学位;联邦德国要求未来教师首先要在大学接受三到四年甚至四年以上的学科教育,第二阶段再到见习院进行一年半到二年半的教育理论和实践的培训。这种模式的师资培训主要依托综合院校和文理学院来实施。

二是采用大学和高师使用的培养方式,大学主要是进行学术科目的培训,高师主要进行教育专业的培训,像法国,未来教育培养的第一阶段是在大学接受两年的基本专业基础知识和教育基础知识的教学以及学习方法的训练,第二阶段由大学和师范学校共同对他们进行为期两年的科学和教育的加深培训,未来的高级教师则由大学和师范学校对他们实施更深入的科学和教育训练,最终达到博士水平。

(二)师范教育制度的多层次化趋势

俄罗斯为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打破原有的单一、僵化的高师教育体制,建立灵活、多层的教育结构,建立多层次高师教育制度:第一层次是招收中学毕业生,修业3年,培养九年制普通学校教师,授予基础教育教师证书;第二层次是在完成第一层次学业基础上继续修业2年,培养高中教师,授予学士学位;第三层次在第二层次基础上继续学习,修业年限为1—2年,培养高中、中专、古典中学、专业学校教师和大学助教,授予教师——研究者专门技能证书,第三层次的学生还可确定职业及研究方向,进行硕士学位的论文答辩。这几个层次有机连续又相对独立,这种多层次新的教师培养模式旨在构建合理的学术培养过程,依据各类型教师的具体培养任务,使基础的和专业的知识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奥地利目前各种学校的教师在不同机构接受不同的培训,学习年限各不相同,也表现出多层次性趋势,它存在八种类型的职前师范教育;培养机构彼此分离(师范学院、职业师范学院、综合性大学、教育学院);师资培养层次不同(高中层次、中学后层次、高等教育层次);以不同的理论为指导(定向培养、非定向培养)。奥地利的职前师范教育主要在师范学院和综合性大学进行。师范学院主要培养义务教育师资。在综合大学进行文法学校师资和商业技术学校普通学科师资培养采取两阶段的培养模式,第一阶段是学位教育,它有两个部分,前四学期学习两门学术课程,结束时可参加初级学位考试,愿意从事教育工作的学生必须参加专门举办的职业定向研讨班;后五个学期的学术课程的学习主要是为了满足师资培训和学科教学的需要,另外还学习学科教学论、教育科学和进行教学实习。在综合性大学学习成绩合格者可获得硕士学位。目前奥地利采取了进一步的改革措施:把师范学院纳入高等教育系统之中并保存其独立地位;增强各培养计划之间及与综合性大学的互通性;课程设置上注重核心素质内容;承担一定的研究和发展项目,承办一定的在职师资培训和教师进修。

(三)师资培养制度的多元化趋势——师资培养渠道的非师范化国际趋势

师资培养渠道的非师范化是指打破原有的由单一的师范院校培养模式,使非师范类院校也能培养师资。即是说,师资培养出现了多元化的局面,而且综合性大学可以设立教育学院、系等师资培养机构,同时还可开设教育讲习班、学位课程等特殊形式的师资培养方式。实际上,师范教育机构和形式发展的第三阶段在某种意义上就是师资培养的非师范化倾向。(注:这种倾向对我国目前单一的师资培养模式是一种挑战,实际上,国家将允许非师范类院校承担师资培养的任务,因此不久的将来,师资培养市场的竞争不仅仅是师范院校之间的竞争,而且是师范院校与非师范院校之间的竞争,如何发挥师范院校的优势和进行像非师范类院校在承担师资培养方面的优势的改革是我们应当考虑的问题。)例如,中国的台湾地区师资培养走向多元化,1994年颁行新的“师范教育法”,即“师资培育法”规定,除原有的师范院校外,其他一般大学均可申请设立教育院、系、所或开设教育学课程,共同参与师资培养工作,从而打破了师资培养由师范院校垄断的情形。目前,台湾共有师资培养机构47所,其中师范院校12所,设有教育院、系、所的大学5所,设有教育学程的大学30所。

(四)师范教育课程的通识化国际趋势

由于受到学术性和师范性整合的制约,师范教育课程呈现出通识化趋势。俄罗斯多层次的师范教育体制中各层次的教学内容均包括三个环节,即一般文化的课程、心理学、教育学课程和专业课的课程。第一环节是要加深学生对人、社会和自然的认识,发展学生一般文化的世界观,其中重要的是物质的和精神的文化历史和哲学学说的历史,这是未来教师完成自己的任务所不可缺少的知识结构;第二环节中有心理学、教育学的强化课程,加强培养学生研究教育的历史和社会教育学的问题的能力以及实践的能力,还有各专业的普通教学法;第三环节根据课程内容确定方向,进一步掌握专门学科的科学体系及教学与研究的工艺特点。台湾的师范院校的课程结构由三部分组成,即通识课程、专门课程和专业课程。通识课程是指作为一个大学生应该具备的共同的基本素养;专门课程是指师范生未来任教科目的相关课程;专业课程是指担任教师所应具备的教育教学技能的相关课程。

(五)教师资格认可机制的三级制国际趋势

教师资格认可机制涉及到教育聘任制度。它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对师范生的教师资格认可;二是对志愿当教师的非师范院校的毕业生的认可。日本教师的聘任标准包括三个方面的条件:一是必须持有相应的教师资格证书;二是必须参加国家考试并合格者。师范生首先参加由都、道、府、县教育委员会组织的“教师聘任选拔考试”,然后接受能力、学业、身体等各方面的审查,才能走上讲台,经过一年的实习试用期被有关行政部门认可之后才能被聘为正式教师。国际上流行的做法是,必须四年毕业并修习规定的课程,经教师资格初检合格后先担任实习教师。实习一年期满,经复检合格者,才能取得合格教师证书。对非师范类院校毕业生的认可,日本实行教师检定制度,每年经文部省委托几所大学进行考试,报考小学教师的必须具备短期大学程度或同等学历,报考中学教师则要求具有大学程度,经考试合格,发给教师资格证书。目前,日本提高了教师聘任的学历水平,增设以“硕士”学位为基本资格的资格证,这样把教师的学历水平提高到硕士程度。

(六)教师专业化的国际趋势

教师专业化是当前世界师范教育所面临的一个问题。它是师范教育改革的核心问题。从观念上应把教师从一种职业转变为一种专业。1996年世界教育大会上通过了九项建议,其中有一条是关于教师专业化的,它界定为是作为一种改善教师地位和工作条件的策略。美国的《国家为培养21世纪的教师做准备》和《明天的教师》等报告中主张尽快形成“教学专业”(teachingprofession),要求高等教育像培养医生、律师、经济学家那样为未来教师提供同样优秀的专业教育。奥地利的师范教育以“求同”战略为指导,以“专业化”思想为主导,以提高质量为目的,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在综合性大学进行的中学师资培训发展中注入了专业化成分。

教师专业化具有以下特点:系统知识在教学中占有重要地位;有效的教学取决于教师本身的技能、价值观以及教师对教学的设计和安排。在课堂教学中,为教师提供条件,使教师能最大限度地影响到教学实践的全过程;要改变传统的自上而下的官僚制度学校管理体系,为教师提供宽松的职业环境,使教师获得更多的自治权,以充分发挥教师本身的专业潜能和创新能力。为此要给教师提供专业发展机会:建立教师集体责任制、提供以教师的业务知识和业务技能为基础的专业晋升机制,为教师创造能够进行知识结构更新的有效途径,为教师建立能与教育专家及同行经常沟通的联系网,为教师提供及时的信息资源等。

师范院校面对这种教师专业化的趋势显然要进行改革。

(七)大学参与实习试用期培训趋势——实施研究生教育证书和教育硕士证书制度

教育实习是综合大学教育系或师范院校重要的教学组织形式和活动方式,是教学计划的有机组成部分。实习试用期指学生在获得学士学位及教育证书之后,在普通中小学进行为期一年左右的再培训,学生完成培训之后可以获得研究生教育证书或教育硕士证书。这是国际师范教育发展的一个特点。职前师范教育和在职师范教育的界限日益模糊,重视实习试用期符合终生教育的发展趋势。

(1)美国的芝加哥教师计划和马里兰州实习期师范教育计划:芝加哥教师计划的目的是为城市学校挑选、培训、挽留具有一定才能和奉献精神的教师,保证未来的教师获得相应的知识、技能、经验及证书。它是一个大学毕业生水平的教师预备计划,提出申请者至少必须持有学士文凭,并通过严格的面试。其具体过程是:由调查委员会所选择的这些申请者必须在几所相关的合作性的学院或大学中的一所登记注册,在施行教育计划的第一个夏季,选修部分时间制的课程,在完成该课程的论文之后,在公立学校开始为期两年的实习期,他们在有经验的辅导教师指导下工作。在最初两年的实习期及三个连续的暑假里,实习教师要完成教育证书所要求的论文,同时获得教育硕士文凭。

马里兰州实习期师范教育计划是由马里兰学院公园大学和蒙哥马利郡公立学校携手发起的,其目的是为了解决少数民族教师缺乏,吸引某些特殊学生和培养教师文化意识,保证教学效果的问题。参加者必须已获得学士学位,通过该计划的两年师范教育学习,就可获得硕士学位和教学证书。

(2)英国的牛津实习期计划和莱斯特大学以中小学为基地的师资培训模式:牛津实习期计划是由牛津大学和牛津郡地方教育局和该郡的中学校长联合实施的计划。该计划有两个组成部分,一是课程计划(涉及班级教学的所有方面);其二是普通计划(涉及教学的其它方面,包括个性和社会教育、整个学校的问题和跨课程的问题)。课程计划的开展完全是以学科为基础。在每一个学科领域主要由有经验的教师——导师来负责以学校为基地的工作,每个导师指导两位实习生,以大学为基地的课程研究,是由课程指导教师来负责,他同时协调整个学科课程计划。它是一个大学和学校合作培养的实习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