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4-23 15:39:59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区域经济学论文,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区域经济学学科具备综合性、应用性与区域性特点,这要求教学中注重理论教学之外更要注重应用性,要求学生掌握区域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和分析方法,深入理解区域经济发展演变的规律及区域经济政策理论与实践,从而具有对区域经济发展问题进行综合分析研究的能力。传统教学往往忽视实践教学环节,教学重心局限于理论,学生只是掌握或记忆理论和概念,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无法对现实经济问题进行分析,根本没有掌握具体的分析、解决问题的方法。这必然要求由传授式教学模式向探究型教学模式转变,加强实践教学,使学生由被动接受知识变为主动参与知识交流和沟通,充分发挥其主体性和积极性。
(二)课程体系的滞后,缺乏地域性
区域经济学是经济学学科中最年轻的的学科之一。在我国,区域经济学起步更晚。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我国出现了一系列的区域性经济问题,如不同地区发展路径问题、缩小区域之间经济发展差距问题、区域经济协调发展问题、城市化问题等。虽然从改革开放以来,在研究解决这些问题过程中,区域经济学科逐步形成和完善起来,但因为本课程开设时间不长,经典教材不多,如现在为众多高校使用的孙久文的《区域经济学》,该类教材大多都是对于经典理论的梳理和介绍,案例引用并不多,而且案例大多是国内或国外发生的经典性案例,缺乏地域性特点,难以培养学生关注、分析和解决地区性经济问题的能力。
(三)师资力量薄弱
西部高校地处经济相对滞后的区域,经济发展的落后同样带来了教育资源的缺乏和教学理念的滞后,难以吸收经济学类精英人才。现有的经济学教学者大多为新毕业的硕博士研究生或由经过短期深造进修的老教师承担,区域经济学学科教学经验缺乏,甚至缺乏对经济学科体系的完整把握。地域的偏僻使得教师与国内及国际先进经济学理论和观点有所脱节,缺乏敏锐的经济学触觉,难以把握经济学发展动向,无法进行深入的相关科研工作。以上这些是地方高校开展区域经济学教学中碰到的最常见问题,要想切实解决这些问题,必须改革区域经济学教学模式,发挥学生的学习主体性、提升教师的教学能力和科研能力,将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放在首位,突出探究式教学的地位。
二、探究式教学在区域经济学教学中的具体运用方式
(一)改革课堂教学模式,加强案例教学
区域经济学教学过程中要着重提升学生主动学习能力,转变教师“一言堂”的被动局面,关键在于提升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我们着重于侧重于理论与实际的联系,着重案例教学方式的引入,以提升学生学习兴趣和主动性。具体有如下几种形式:
1.案例穿插讲授
在校大学生缺乏对经济社会实际情况的了解,就理论言理论,学生很难予以理解。因此,教师在讲解本课程的重点或难点时,应穿插使用案例,用大家熟知的案例来分析说明深奥的原理,理论联系实际。如在解释区域开发中的政府作用时,可利用美国的“田纳西河流域综合开发”模式这一经典案例。但在案例使用中需要注意案例与学生生活的可连接性,书本上许多案例距离学生比较远,如这里提到的田纳西河流域综合开发案例的引用,对于中国落后的西部地区的学生而言太遥远,如果能在备课中将本土或本国大家所熟知的案例引入,则更具有现实性,也更容易让学生理解现实并掌握分析和解决区域经济发展相关问题的能力。
2.热点问题讨论
为保证理论和方法的实用性,在某章节或某问题讲授之后,教师可结合当前经济社会中的热点提出一个综合性的案例及问题,让学生分析讨论,最后教师总结。如针对均衡增长理论与非均衡增长理论,可以引导学生对中国改革开放成果以及西部大开发问题进行分析和讨论;对于梯度理论,可以引入中国东、中、西部协调发展的案例,激发学生针对区域经济发展不均衡的种种原因及应对措施展开讨论。这种热点讨论的形式使得学生了解经济事实发生背景和原因,提升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活跃气氛,锻炼和提高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这种形式更是为师生之间、同学之间相互交流创造了条件,促进教学相长。本方式需注意教师仅仅是指导,而要避免给出固定标准答案,禁锢学生思维。
(二)灵活多样的课外辅导
教学应当不局限于课堂内,应该开展各式的课外辅导与教学形式,多渠道多方位培养学生的专业素质、巩固学生所学的的相关理论。
1.开展专题讲座
教师应积极利用各种社会资源,从高校、知名企业或是政府经济部门邀请一些专家、企业家或政府官员来校召开专题讲座。这可以开阔学生的视野,加深他们对实际经济问题的理解。这一形式在开展过程中要求教师做好专家、学校、学生等各方面的组织协调工作,并最好能在讲座结束后安排学生与专家直接对话和交流。
2.组织学生亲身实践
在搞好课堂案例教学的同时,还要积极开展课外的教学实践活动。一是情境案例,即设计一个真实的情境,让学生在体验情境的过程中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例如,在讲区域政策制定时,可以让学生分别扮演政府区域政策制定者的角色,并探讨解决问题的办法。二是组织学生进行社会调查或到企业参观学习,以使学生能够更感性、更深入地理解经济学理论,做到理论与实践的统一。
3.以调动学生自主学习为导向改革课程考核方式
一、引言
“战略投资者”是个国际上广泛应用的概念,其来源于国外的证券市场,指的是能与上市公司大股东长期“荣辱与共、肝胆相照”的机构投资者。中国证监会在1999年7月的《关于进一步完善股票发行方式的通知》中,首次引入了这一概念,用于指与发行公司业务联系紧密且欲长期持有发行公司股票的法人。总的来说,战略投资者是投资于目标企业、与目标企业具有一致的价值取向,具备投资长期性、业务关联性、结构互补性等特性的企业法人。正是由于这一概念来源于证券业,使得目前关于“战略投资者”的研究多见于银行、证券等金融领域。事实上,在区域经济发展领域,战略投资者的意义也同样重要。
基于区域经济学和产业经济学意义的战略投资者,一般是指具有资金、技术、管理、市场、人才等优势,能够带来现代经营方式和管理理念,通过产业的整合,产业结构的改善,促进产业升级,增强宏观产业和微观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和创新能力,致力于长期投资合作,促使某个行业或产业的总体运行质量产生质的飞跃,进而谋求获得长期利益回报和可持续发展的大企业、大集团。
在此基础上本课题组提出的区域性战略投资者,主要是指基于对地区的区域性发展战略价值特别是产业定位和产业选择的认同经济学论文,以项目投资或金融投资等多元化融资模式为手段、以获取投资增值回报为目的中长期投资于其所认可的区域产业或企业的区域性战略合作伙伴。这就赋予了区域性战略投资者不同于一般的企业投资的特点:经济实力雄厚、拥有先进的管理经验、掌握先进技术、中长期投资、产业链条长、产业关联度强、投资项目与地方产业规划、产业定位相吻合、对地方区域发展战略高度认同,等。总之,它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招商引资,其对某一区域投资的前提既考虑自身的经济利益,同时也兼顾了对地区经济发展战略价值特别是产业发展定位和产业选择的认同,是建立在科学发展意义上的战略投资。如果没有对区域发展战略的认同,也就不能称其为“区域性”“战略”投资者。
总之,区域性战略投资者对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意义是不言而喻的。对于多年来一直处于经济发展的“跟进型”区域的中部地区,更是如此期刊网。其不仅能带来雄厚的资金,更重要的是能带来先进技术、先进管理、著名品牌、营销网络,推动强势企业的出现、优势集群的形成,为当地经济的快速发展注入新的活力,从而可以有效的弥补地区发展所亟需的资金不足,缓解技术与创新对企业的制约作用,推动产业升级发展进程,促使后发优势的充分发挥,实施赶超战略,加快崛起步伐。然而,不可否认的是,在区域性战略投资者的引进与发展过程中会遇到诸多难题与障碍,对这些问题的认识深度和解决方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这一事项的进程。因此,深入探讨这些问题,就具有了尤为突出的现实意义和战略意义。
二、中部地区引进区域性战略投资者需要破解的难题分析
(一)“区域性战略投资者”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招商引资,科学合理的界定其标准与范围,规避引资饥渴症,是引进优质战略投资者,实现中部崛起规划的重要前提
引进区域战略投资者以期发展地方经济,有成功的经验,也有失败的教训。而决定成败与否的关键点就在于引进的投资者是否是真正意义上的战略投资者。区域性战略投资者,包含两层基本含义:
1、其不同于一般的招商引资。后者以直接引进资金为手段,更关注眼前利益、经济利益。而前者在引进资金的同时更关注那些对区域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具有重大影响、对区域经济发展具有重大带动作用的、和本地的区域发展战略相吻合、着眼于长远利益的内生性要素投资者。引进战略投资者,不仅可以引进其雄厚的资金,更重要的是可以引进其先进技术、先进管理、营销网络等,并可通过引进重大项目积极参与国际市场分工和竞争,推动资本与产业的有效融合,实现本土产业与世界经济和国际惯例的有效对接,从而实现技术跨越、市场跨越,提高市场竞争力。其更致力于通过产业整合的手段,改善产业结构,增强产业的竞争性以获取长期的利益回报,进而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和区域的协调进步。
2、区域性战略投资者的范围不仅仅局限于国际500强、国家500强等。有雄厚的产业基础、强大的产业背景、完善的科研开发体系和众多的新产品储备、覆盖广泛的市场营销网络和稳定的终端客户资源、很强的融资能力、能为企业改制和今后长远发展提供必要的资金支持、有利于建立起完善的法人治理结构经济学论文,形成灵活、高效的企业经营机制,能够增强本地区企业竞争力和创新能力、形成产业集群的,都是战略投资者。相对与对投资者的资金、规模等硬性指标要求,更应关注区域性战略投资者在推动本地产业规划的实施程度、与地区经济发展战略相匹配程度、对当地的产业竞争力提升、对企业的带动作用、示范效应、外溢效应等软性指标。
二者的关系可以简单的如下图所示:
图1,一般意义的招商引资与区域性战略投资者二者的异同比较
指标体系
一般意义的招商引资
区域性战略投资者
相异之处
引资内容
以资金为主
以资本、技术、管理经验、
营销网络等高端要素为主
投资时间
中、短期
中、长期性
着眼点
获利性
长期战略利益
与地方经济关联度
低
高
发展方式
利用当地自然资源、人力资源组织生产
推动产业结构升级,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和创新力,拓展产品市场占有率
参与本地企业治理的动力与能力
低
当今,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化学与工农业生产、日常生活有着越来越密切的联系,化学离不开生活,生活处处有化学.因此中学化学在创新教育中有着自己的优势.
但在我们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地区,化学教育的各种问题显得尤为突出,集中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经济落后地区化学教育的状况
1.1实验设备严重不足,化学实验开出率极低.地区经济落后.学校教育教学资金严重短缺,使得大多落后地区的学校无法添置化学实验设备,不得不继续延用2O世纪七八十年代已属淘汰的设备.陈旧的设备,短缺的药品试剂,极大地阻碍了这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的教学发展.
1.2应试教育的影响.在高考这根指挥棒的指挥下,化学教师及学生,整天只陷于化学的题海中,忽视了渗透在社会生活生产中与生活密切相关的化学知识,错失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自觉探求新知识的良机.
1.3落后意识对化学教育的影响.在经济落后地区,人们还在疲于解决温饱,由于文化知识水平有限,还未充分意识到科学技术特别是化学技术给人们带来的巨大好处.只肤浅地认为学数学能算帐,学物理能修理一些简单电器,还不了解化学在生活中的适用性,因此在子女学习取向上存在一些误导.
1.4学校化学课堂教学缺乏创新教育.在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下,化学课堂教学缺乏创新教育具体表现在:(一)教学方法的陈旧,大部分教师还延用传统的填鸭式教学.(二)教学的指导思想偏离素质教育,错误地认为应考是化学教学的唯一目的.(三)对实验重视不够,很大一部分教师。只在课堂上讲实验,学生听实验,背实验,忽视了化学是建立在实践操作基础上的一门学科.(四)教学过程中,只侧重检查课堂上作业完成的量,而忽视了对学生自觉学习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2解决化学教育落后的途径夏对策
常言道。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化学教师在没有充分的实验设施条件下,想开展丰富、生动的化学实验和结合实际改进化学实验,实在是无能为力,所以,添置足够的化学实验设施,是提高化学教学质量的基本保证,在具备充分的化学设备的条件下,化学教学才能得以正常健康的稳步的开展.针对以上提出的在现今化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应有一个解决的途径和对策.除引起学校、社会对化学的重视和重新认识外,还应加强实验设施和化学教学自身的创新.而创新教育,是在当前教育,特别是基础教育阶段以培养人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基本价值的挖掘人的创新潜能,弘扬人的主体精神,促进人的个性和谐发展,通过对传统教育的扬弃,探索与构建一种新的理论与模式,并使之逐渐丰富与完善的教育实践.其核心是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进程中,着重研究和解决如何培养中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下面就化学课教学创新谈些粗浅的看法.
2.1建立符合实际的有效的教育评价标准.有什么样的教学评价标准就会产生什么样的教学行为.现在教育评价注重评价教师的教,而不注重评价学生的学;只强调教师的主导作用,使学生失去了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只注重评价教学结果,而忽视对教学过程的评价,使
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创造火花长期受到压抑而泯灭.因此我们必须在教学目标上改变以传授知识为核心的教学方法,让学生自由发挥并加以引导,教学方法上改变以量化为手段,注重在课堂及作业完成过程中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在评价上,找出学生的优点及闪光点加以肯定,激发学生的创新火花,给学生创新留有足够的时问和空问.
2.2改变教师狭隘的。创造性观念.一定的生活模式是以一定的思想观念为基础的.这种观念体现在:1.创造性是少数尖子生才具备的能力,而不是人人都具备的2.创造力的大小体现在其创造行为的结果上,而不是在其创造行为的过程中.3.创造性思维必须在专门的训练中才能产生和提高.4.创造力作为理性因素与想象,激情等非理性因素无关.根据这些理念,课堂教学是与创新教育无缘的,教学的唯一目的只是为传授知识.因而改变教师狭隘的。创新性观念是创新教育的一大关键.:
随着初中英语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培养学生的兴趣已成为广大教师关注的热点。作为英语教师,我们的任务应是“teachstudentshowtolearnEnglishwellandmakestudentsInterestedInIt”,而不仅是“teachstudentsEnglish”。我认为:兴趣是中学生学好英语不可缺少的内在动力。教师要想方设法把学生吸引到教学活动中,让学生体会到学习英语是一种乐趣,而不是枯燥乏味的苦役。只有这样,才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下面就来谈一谈笔者是如何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的。
一、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
融洽的师生关系能激发学生对教师言行的认同效应。从而激发学生接受教学的热情,我的观点是,一个老师要想提高自己的教学成绩,除了有很好的敬业精神外,那就是要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要让学生喜欢你,甚至欣赏你,你的一言一行都能震撼学生的心灵,这是教育心理学的一条普遍规律,中学英语教师尤其需要牢牢把握这一规律。
11塑造优秀的讲台形象是吸引学生注意力的永久魅力。特别是对于新的任课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初次接触,更是一次严峻考验,以是一次拉近学生距离的好机会。因为英语作为中学课程中一门相对于学生“司空见惯”的语数等课程而言,是较为陌生的“外语”必然在学生心理上产生神秘、向往、激动、无助、恐惧、自卑等心理压力,并强列渴望从任课老师的形象和言行中寻找答案和心理平衡。如果教师能以可敬可亲的形象和入情入理的诱导,不但能消除学生的恐惧、无助、自卑等负心理效应,而且能进一步激发学生向往、自信、兴趣等正心理效应,赢得学生的“一见钟情”。反之就会为建立师生关系黯然失色,同时会助长各种负心理效应迅速漫延,给以后的教学工作带来一系列麻烦。
12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对教学工作认真负责的精神,正直无私的品德及耐心、细致、百问不厌的态度,同样是赢得学生尊敬和信任的基础。教师要经常深入到学生中去,与学生们打成片,了解他们的喜怒哀乐,为他们解答学习和生活中的一切难题,做知心朋友,使学生认识到老师的一切努力都是为使他们更快更好掌握英语这门未来不可缺少的语言艺术。尤其是差生普遍较为单纯,思想上的共识,必然强化师生之间的相互兴趣与信任,从而比较容易形成学生主动配合老师的教学活动,创造良好的师生关系和积极主动的双向配合教学关系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局面。这虽然有点“功夫在教外”的味道,从教学实践出发,这一点是至关重要,我经常在学生就餐时,与学生交流,做学生的思想工作,取得了很大的成功。但经验告诉我们,这是中学英语教学乃至一切中学课程教学取得成功至关重要的前提。
二、在课堂教学中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2.1充分利用多种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普遍学习兴趣。学生的学习兴趣,往往跟教师教学的生动性和启发性有密切关系。这就要求我们教师要多运用学生喜欢的直观教学手段(如实物、图片、幻灯、录音、录像、简笔画及模型等多种形式)进行课堂教学,激励兴趣,寓教于乐。如BookII上册第七单元,我采用先听录音,再让学生自己动手,一节课下来,学生学得很高兴,也真正地学到一点东西。这种东西是在不知学觉中学到的。因此我们应善于挖掘教材的趣味性,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如今教材的课本里有许多色彩鲜艳的彩图,图文并茂,这本身就是一种语言,内容贴近学生的生活,能唤起情感共鸣,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课堂教学中,我经常采用“游戏法”、“表演法”、“竞赛法”等多种方法调动学生的兴趣。如BookII第19课,我采用“表演法”教对话。首先将对话中的人物角色分配给学生,准备几分钟后再表演,让他们把自己体会到的动作、表情活灵活现地表现出来。这样一节课下来,这课的重点、难点、语法点及词组就记牢了。在教材中出现了一些国内外著名风景名胜时,我就上网查询,找来这些风景名胜的图片和详细介绍,让学生们感受到学习英语“意犹未尽”。同时,注重结合时事,宣传英语的重要性,如:2008年北京成功举办了奥运会和残奥会、北京警察和出租汽车司机必须要拿英语合格证、想当志愿者也必须基本英语会话过关等等。
2.2注重语感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对本地学生在发音中常犯的错误,要反复纠正。同时,要注重学生在朗读课文时的语感,告诉学生何处停顿,何处重读,何处用升调,何处用降调。例如在不同的词汇表示相同的意义时,比方Hermannerwasunwelcomingifnotdownrightrude.以及Hermannerwasunwelcomingnottosaydownrightrude.笔者就分别在ifnot和nottosay处标上重音,告诉学生这两句话的重点是不同词汇表达的相同意义。然后又在相应的词汇下标上重音,学生们也就明白了此时句子的重点。通过讲解,学生懂得了不同的句子重音有不同的语感,也就显示了说话者的不同语言心理。同样,语调的不同,重音的移动,也体现了说话者的不同心理状态。经过训练,学生们以后的朗读中也就注重了正确使用语言、语调和重读,弱读及升降调,这样学生朗读起来就绘声绘色、津津有味,学习积极性就大大的提高了。
2.3及时反馈学习结果,调动后进生的学习热情,稳定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学过程中,我常利用下课前的五、六分钟检查当堂的学习效果,及时了解学生学习情况。在这个时候,学生们都期待着得到老师的好评,期待着老师对自己的肯定。所以,他们都很认真回答老师的问题。我对于回答正确的学生给予表扬,使学生感受到学习成功后的愉悦,保持了他们的学习兴趣,激发和保护了学生的求知内驱力。而对于后进生学习成绩不理想,主要原因是他们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对学习没有兴趣。在教学过程中,我的做法是首先在课前给他们留些预习作业,告诉他们回答老师的提问时不要怕出错,同时尽量让他们回答浅易的问题。当他们回答正确是,我及时表扬他们,并多给他们操练的机会,让他们享受到学习的快乐,成功的喜悦。:
总之,兴趣是学生学习知识的“催化剂”,对培养学生的积极情感、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具有深远意义。只要我们英语教学的内容和方法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就为我们打开了一个新的世界的大门,使他们不仅站在门外好奇的窥探,而且急于进去看个究竟,让我们早一点把这把钥匙交在他们手里吧!
参考文献
[1]王笃勤.英语教学策略论,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2.
[2]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中学英语课程标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3]刘善循.快乐学习法,商务印书馆,2002.
在新循环经济学中,有学者提出发达国家正在实施的循环经济(即后工业经济)是知识经济的第一阶段。笔者认为,在知识经济时代,由于高技术的污染远比传统意义上的污染复杂,在生产、消费和消费后废弃等阶段都对环境产生影响;第三产业也会产生一定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因此,应该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循环型知识经济是循环经济的最高阶段。
广义循环经济学概念的再认识
空间结构是广义循环经济学与新循环经济学的重要研究内容。新循环经济学的核心是5R原则(包括再思考、减量化、再使用、再循环、再修复),强调区域协调发展原则和生态工业园的建设。广义循环经济学也重视生态工业园的建设。但总体上看,二者对空间结构较少涉及。主流经济学忽视空间结构研究的缺陷已经为学者们所认识,因此,作为可持续发展的经济学新模式,广义循环经济学与新循环经济学必须将空间结构作为重要研究内容,以研究空间结构为核心的地理学应该是广义循环经济学与新循环经济学的理论基础之一,建立和发展循环经济地理学将是地理学和循环经济学发展的重要方向,但这一点还没有引起学术界的重视。循环经济地理学可分为通论循环经济地理学、区域循环经济地理学、部门循环经济地理学(包括农业循环经济地理学、工业循环经济地理学、第三产业循环经济地理学等)和公司(企业)循环经济地理学。
有学者认为,广义循环经济有其特定的内涵,不是一个包罗万象的“筐”,凡有产业联系的都要往里“装”。例如,电-高耗能产业耦合、资源的深加工等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自发进行的产业活动,不存在上游废物变成下游原料的关系,不应是循环经济。笔者认为,这种观点是片面的,理由如下:尽管目前循环经济的发展需要依靠政策来推动,但循环经济与市场经济在根本上具有一致性,市场经济是建立循环经济的基础,因此,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自发进行的产业活动排除在循环经济之外是不合理的。在一定的制度和技术条件下,废物如废钢铁就是资源,二者并没有本质的区别,电-高耗能产业耦合、资源的深加工与垃圾发电-高耗能产业、废物如废钢铁的深加工并没有本质的区别,因此,不能因为不存在上游废物变成下游原料的关系,就认为不是循环经济。狭义的循环经济更多地关注生态效益,忽视经济效益,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是难以实现的。如电-高耗能产业耦合和资源深加工尽管不存在上游废物变成下游原料的关系,没有形成完整的循环经济链,但只要遵循5R原则,就是循环经济链的一部分,可以通过区域分工,共同建立完整的循环经济链,因此,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广义循环经济学比目前广义循环经济学的内涵更丰富。
广义循环经济学与新循环经济学的区别和联系
新循环经济学的主要创新在于提出新循环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社会经济、科学技术与自然生态三个大系统以及三者之间的关系,增加了再思考与再修复的新理念,把原3R的理念进行了延伸与拓展,强调和谐社会的形成(包括区域协调发展原则和消除贫困原则)、知识经济与循环经济的融合、循环经济方程、新循环经济国民经济统计指标体系是新循环经济学的重要研究内容,并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对循环经济学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广义循环经济学的主要创新在于强调广义循环经济包括经济、自然环境及社会三个方面的相互作用及相互衔接,涵盖了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生态环境三个方面,追求三个系统之间达到一种理想的优化组合状态。广义循环经济理论不仅关注工业系统、社会系统内部循环经济体系的建设与发展,更重要的是把人口、资源、环境、经济、社会等因素纳入循环经济理论体系,构建完全意义、具有广泛理论价值和实践指导意义的循环经济理论体系。并探讨了广义循环经济的生态学基础与模式转换、广义循环经济的经济学基础与经济学范式的转换、广义循环经济的技术支撑体系和社会运行机制与社会治理,推进了循环经济的发展。
从以上分析可知,二者的主要共同点在于强调社会系统、经济系统与生态系统构成的复杂巨系统是循环经济的研究对象,追求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是循环经济的目标,3R原则是循环经济的重要原则,与狭义循环经济相比更强调社会效益以及生态经济系统与社会系统的协调发展,是在可持续发展的系统学思想指导下对循环经济理论的创新。二者的主要区别在于研究内容的侧重点不同,对循环经济原则认识的深度不同,对科学技术系统重要性认识的不同。但从学科视角看,二者的研究对象和目标是一致的,本质上是一致的,都属于可持续发展学。
新循环经济学和广义循环经济学是可持续发展的经济学,不能仅以经济效益为目标,也要追求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要研究社会经济系统、科学技术系统、自然生态系统三大系统之间的协调发展,但重点应是其中的子系统即经济系统,否则,新循环经济学和广义循环经济学就等同于循环型可持续发展学,也就是说目前的新循环经济学和广义循环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太过宽泛。广义循环经济学和新循环经济学的发展方向应是在可持续发展的系统学思想指导下,根据5R原则和三循环理论(良性自然循环、良性经济循环和良性社会-经济-自然复合循环)等对传统线形经济学进行改造,以循环型市场经济为基础,并将空间结构作为重要研究内容,是更新和更广义的循环经济学,可称为循环型可持续发展经济学。
循环经济与区域创新
区域创新网络是指在一定地域范围内,各个行为主体(企业、大学、研究机构、地方政府等组织及其个人)在交互作用与协同创新过程中,彼此建立起各种相对稳定的、能够促进创新的、正式或非正式的关系总和,结点主要包括企业、大学或研究机构、政府等公共组织机构、中介服务组织以及区域金融机构等。在可持续发展背景下,循环经济必然是区域创新的理论基础之一,区域创新网络将转型为区域循环型创新网络。其中的企业将变成循环型企业,既包括传统企业的循环经济改造,也包括资源再生企业和生态恢复企业。大学和研究机构要研究循环经济技术,并通过教育、培训以及成果转化等方式,有效地促进循环经济知识、信息、技术等的扩散或市场价值的实现。循环经济信息服务中介组织、循环经济社区协调中介组织、双轨制回收中介组织和民间环保社团成为循环型中介组织的重要组成部分。政府应积极营造区域循环经济发展的创新环境,如建立和完善循环经济制度,促进区域循环型创新网络的形成与发展。区域金融机构要支持区域循环经济的发展。以上各循环型结点之间的物质(含“废物”)联系和循环经济知识、技术、信息、人才等的联系成为区域循环型创新网络中的重要关系链条。由于我国的循环经济制度体系还没有建立起来,目前应充分发挥政府在区域循环型创新网络中的重要作用。区域循环型创新网络的基本特征除包括传统的动态性、系统性、非中心化和本地化外,还应包括遵循5R原则和公平性,以实现可持续的区域创新。
根据循环经济理论,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将是区域循环型创新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如良好的生态环境有利于吸引人才,优质的自然资源有利于循环型产品的生产),传统的社会政治环境、法律环境、经济环境、文化环境、社会服务环境和基础设施必须根据循环经济理论进行创新,如加强企业之间相互利用“废物”的运输通道和“废物”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制定有利于循环经济发展的法律和制度,倡导循环经济文化。
根据区域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以上理论必须在循环经济理论指导下进行创新,才能成为区域循环型创新网络的理论基石。规模循环经济理论要求既考虑经济成本也考虑社会成本和生态成本,既考虑经济效益也考虑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范围循环经济理论要求在由动脉产业和静脉产业构成的循环经济产业内进行专业化分工与合作。循环经济交易成本理论要求传统交易成本“绿色化”,包括“废物”信息成本、绿色市场信息成本、循环经济技术信息成本、谈判成本、监督管理成本等。环形网络创新理论要求由线性创新模式或非线性创新模式转变为由环形创新模式与传统网络创新模式融合创新形成的新模式。区域循环经济竞争优势理论要求重视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要素、绿色市场条件、基于产业生态联系的相关与支撑条件等的作用,既考虑经济优势也考虑生态优势和社会优势。
循环经济与区域规划
新的区域资源观。一方面,在传统的区域资源观中,区域资源包括自然物质资源、知识、信息和制度等无形资源,但在循环经济背景下,许多“废物”成为资源,如垃圾发电。另一方面,传统的认为知识和信息资源等无形要素逐渐取代自然物质资源而成为决定区域发展关键因素的观点的合理性在于强调了知识经济的影响,但忽略了自然资源尤其是不可再生资源的稀缺性在逐渐加大的事实。
新的区域发展观。可持续发展观已成为指导区域发展的主流发展观,但在传统的线形经济模式下,有很大的局限性,循环经济为区域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有效的途径,因此,基于循环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观将是指导区域发展的理想发展观。
新的区域市场观。在循环经济背景下,绿色市场将逐渐取代传统市场,同时,由于循环经济制度在我国还没有建立起来,必须加强政府的作用,政府调控与市场导向共同促进区域循环经济发展。
为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循环经济将成为区域规划的新理念,区域循环经济理论将成为指导区域规划的新理论,区域规划要遵循5R原则,重视社会公平(如区域协调与区际协调)和生态恢复,以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为目标。
[中图分类號]F124
宏观调控强调通过多种途径展开社会经济控制,维持社会再生产协调状态。区域经济反映了各区域经济水平、状态、规律。从整体上看,目前我国区域经济发展失衡,区域经济差距悬殊,政府作为区域经济建设的核心,有责任、有义务协调区域发展。鉴于此,笔者结合实践研究,就政府宏观调控对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展开分析。
1 宏观经济管理与区域经济发展分析
1.1 政府宏观经济管理必要性
社会主义市场环境下,政府采取宏观经济管理主要作用是对区域经济发展起到指导、促进作用,优化分配,完善生产资源,促进区域资源优化配置,稳定国家经济。而想要保证社会市场稳定还需通过市场自发调控与政府宏观调控,两者结合才能实现百花齐放,增加社会就业率、推动企业发展。同时,还有助于调动政府参与主动性,对促进经济体系完善起到间接性作用,使社会经济处于稳定发展水平。但从另一方面而言,宏观调控也存在管理失效风险。宏观经济是以计划指导为目标,对今后经济发展趋势的预见,政府根据经济预测展开宏观调控,但在实际落实过程中存在诸多限制性因素。主客观影响如:决策依据信息来源真实性、准确性,决策人员专业水平,政府反应要落后市场发展变化,成为宏观调控最大影响因素。所以,及时对政府行为科学引导保证发挥市场调控作用,推动区域经济建设发展有助于稳定社会经济发展。
1.2 宏观调控与区域经济发展关系
区域经济协调是宏观调控的目标。政府想要进行宏观调控协调区域经济发展不仅是工作目标,也是区域经济协调有效方法。首先,社会经济总量稳定。经济总量指的是某个阶段国家经济活动总成果的数量反映,宏观经济活动指标的集中体现就是总供给与总需求。宏观调控短期目标即是维持社会供给与需求稳定,才能保证社会经济稳定发展,这也是区域经济协调重要途径。其次,社会经济发展。基于长远角度分析,宏观调控是社会经济长期建设发展的战略性指导,及时排除经济隐患,促进国民经济进步。区域经济协调具体而言,就是城乡、城市区域的统筹协调,要求两者必须保持同步状态。
1.3 宏观调控是稳定区域经济的根本需求
首先,宏观调控的基础前提就是计划手段,要求政府对区域经济进行短期、长期计划,适应宏观经济管理计划达到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其次,经济计划。以间接形式对国民经济发展产生影响,间接管理指的是不直接干预经济活动,而是以市场为媒介通过经济手段对经济发展主要变量施加影响,通过市场传导引导微观经济行为,确保达到宏观经济管理标准。区域经济属于国家宏观经济层面的内容,以宏观调控形式进行区域经济协调。最后,行政方案。行政方案指的是行政单位利用行政权力干预社会经济的有效途径。单位以宏观经济形式综合人力、物力应对宏观经济问题,如利益问题,都要利用行政手段进行管理控制。
2 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现状
伴随着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一些发展问题也随之暴露,尤其是区域经济失衡问题。现如今,我国经济水平依次为东部、中部、西部,特别是长江、珠江、京津冀,根据所处地理环境看呈高密集状态。但是,想要通过高经济水平地区带动周边区域发展存在一定限制,进而出现区域经济发展不均,影响社会总体经济进步。现阶段我国主要劳动力主要集中在长三角地区,改革初期得益于上海工业与江浙区域农工相辅,长三角地区特别是江苏、浙江的乡镇工业和家庭工业发展迅速。此后,汽车、石油化工、船舶产业迅速兴起,使长三角一直保持全国领先地位。
3 政府宏观经济管理下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想要通过宏观经济控制保持区域经济平衡,促进社会经济进步,第一要素是政府以宏观经济管理为方法,发挥着横幅作用。综合分析各区域经济发展特点与优势、问题,从而创建具有特色的区域经济协调发展蓝图。相对于个体控制,宏观经济控制更能够规避市场风险、进行市场控制,通过扩大投资、吸引优秀人才、健全市场经济体制稳定区域经济,有助于控制区域经济发展,实现整个区域经济水平提高。
3.1 促进投资,推动区域经济发展
实现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最佳途径就是扩大投资,鼓励科技创新、扶持第三产业。首先,推动区域经济朝市场化发展,开放市场、建立完善的法律体制和市场制度、良性竞争的市场环境,保证产品、生产资料等走进来、走出去,推动社会经济进步。同时,要求政府打破行政性贸易壁垒,发展多元化、互补性的区域市场。其次,鼓励科技创新,实现产业升级。政府综合有利产业资源,健全指导机制与产业制度从而实现经济增长。在原有产业资源下以财政刺激形式带动企业走向科技创新,扩大生产规模、提高生产水平。最后,扶持第三产业。第三产业包含各类服务和产品,有助于满足大众消费需求,促进消费的同时实现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因此,政府应在制度政策上给予帮助,为第三产业谋求更多福利优惠政策,并进行劳动力教育培训,提高专业水平、生产效率。
3.2 坚持留下来、引进来战略目标
关于长三角区域协调发展,政府应坚持留下来、引进来战略目标。其中,留下来是将区域高学历、年轻劳动力、具有创新、创造意识的人留下来;引进来则是吸引更多优秀人才资源。具体措施:首先,加强与金融、贸易、投资战略的互动,尤其是对外投资和引进外贸的互动。“一带一路”建设既是现代社会开放型经济发展战略选择,也是推动留下来,引进来的双向互动。其次,为外来人才提供更多福利政策,将优秀人才放在重点开发区,有助于达到人才流动的聚集效益。再次,政府应加大子女教育、公共卫生、就业支持,尽可能缩小与高经济水平区域在卫生、教育、文化、医疗方面的距离。最后,发展农村教育、职业教育、技能培训,提高劳动力综合素质、专业水平,更好地适应区域产业发展的人才需求。
3.3 国家战略与地方战略协调
区域旅游合作是指不同区域之间或区域内部不同地区之间的旅游经济主体,根据市场的需求,依据一定的目标、原则和制度,将旅游系统各要素在地区之间进行重新配置、整合与优化,形成规模更大、品牌更鲜明、效益更佳的区域旅游联合体的旅游经济行为。区域旅游合作机制是区域旅游经济协作系统中各构成要素之间相互促进、相互制约的关系和运转方式(马海鹰,2004)。完善的区域旅游合作机制,有助于促进旅游合作的形成与发展,本文从宏观与微观两个层面探讨区域旅游合作的动力机制问题。
一、区域旅游合作的宏观驱动力。
区域旅游合作是通过旅游业要素的流动、共享,达到旅游经济增长及促进国民经济发展之目的,最终扩大地方就业,增加外汇收入,保持国际收支平衡,促进区域经济、政治、文化的融合,改善国际关系,提升区域形象和地位等,其主要的宏观驱动力有:
1.资源互补,市场共享。
由于自然条件与自然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作用及各地区历史文化背景的不同,旅游资源的分布具有不可移动性、地区差异性的特点。区域与区域之间的旅游资源数量、结构、质量、分布不可能完全一样,主导旅游资源也会有显著差别,区域之间的资源具有互补性。资源互补通常是区域间旅游业联合的基础,实行区域之间的合作,可以跨越地理范围限制,充分利用区域外的资源,能够在更大范围内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我国区域旅游资源的区域差异较大,互补性较强,为区域之间开展旅游合作,形成丰富、完整的旅游产品体系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2.扩大要素流动范围,提高要素配置效率。
区域旅游业在其成长过程中,经济总是和规模不断扩张,市场范围逐渐扩大,物流、人流、信息流、资金流、技术流逐步加快。
原有区域空间越来越不能满足要素扩张的需要,需要寻找新的更大的空间。特别是区域旅游企业营销网络的扩大和客源市场半径的增加迫使要素突破本区域限制,向区域外更大范围流动。区域合作为这种扩大的要素流动提供了发展空间,使不同区域的旅游产业要素相互融合,形成最佳的配置效率。发达地区的大量资本需要寻找新的投资项目和投资区域,一般选择资源、劳动力丰富但经济欠发达的地区作为合作的对象,以实现其资本增值之目的,欠发达地区的资源、劳动力与发达地区的资本、技术结合起来,就会产生新的经济增长机会,当地的资源得以开发利用、劳动力价值得以实现,两者的联合提高了双方要素的配置效率。国际上,实力雄厚的旅游企业(以著名的饭店集团为主)不断向发展中国家渗透、联合,为这些国家的旅游接待业和旅游经济增长带来了极大的帮助,就是这种动力机制的有力证明。
3.加强旅游信息共享和交流的需要。
21世纪是信息经济时代,信息的及时性与准确性直接影响生产。旅游行业同样也离不开信息,有些产业甚至把信息作为赢利的核心,如旅行社业。旅游信息的不及时和不准确很容易造成旅游资源的重复开发和浪费。行政区的封闭式旅游发展忽视旅游信息的重要性,既不主动了解外界旅游信息也不向外旅游信息。这样就不能及时依据旅游市场需求的变化开发一些个性化的旅游产品,因此,旅游业的发展需要信息的共享与交流。
4.合作开发与共同管理,实现区域旅游的“多赢”。
许多旅游资源的分布具有跨区域(特别是行政区域)性特征,也就是说许多地理位置邻近的区域会共同拥有某些独立旅游资源实体的一部分,如一条风景河流流经几个区域(地区或国家),一座山脉跨越几个区域,一片森林覆盖地涉及到几个区域,等等。这样,相邻的区域因为共同拥有某种旅游资源而成为联合的对象,需要合作开发资源,共同管理资源。如果不进行区域协作,会出现两种结果,一是相邻区域要么没有能力(如缺少资金、技术、人才)开发,要么不愿意开发或暂不考虑开发(由于利益难以协调的缘故),最终共有的旅游资源得不到开发,失去其应有的旅游价值,这是各区域都不愿出现的结果。二是由于资源的跨地域性,各方为了各自的利益互不相让、互不妥协,无法达成合作,也无法实现资源开发;或者都只是在各方境内按照自己的方式进行开发,而不顾及到其他区域,最终导致旅游资源的破坏。这种“不合作”多以第二种形式出现。一旦出现这种混乱局面,区域之间最终会“艰难”地走到谈判桌旁,开始不情愿又不得已的合作。无论这种合作出于什么目的,对旅游资源开发与保护本身都是有益处的。随着合作的深入,区域之间由不自觉到自觉,由消极被动到积极主动,最终形成旅游资源合作开发、旅游业的共同管理的内在动力机制。
5.减少地区冲突,缓和区际关系,保持社会稳定。
每个区域都有着各自独立的利益,且有着各自的发展目标和模式,在复杂的经济及社会交往中会触及其他区域的利益,由此产生区域冲突。在旅游业发展中,旅游资源开发与管理、旅游设施和项目的建设,旅游服务的提供与市场秩序的稳定等方面如果处理不好便会产生区域矛盾和冲突。为了减少冲突带来的利益损失,区域之间常会选择协商方式实现联合协作,共同解决产生冲突的问题,以缓和紧张的区际关系,保持各自的经济健康发展和社会稳定。从这个意义上说,区域间的联合不仅具有经济的目标,更具有政治意义。
6.经济、文化、政治相互融合。
旅游业区域合作,政府充当着重要的角色,政府在区域合作与发展中的目标是全方位的,即在进行旅游业合作中,谋求区域经济的增长、文化的交流与融合、政治上的信任与联盟。有的区域合作目标是要在合作的范围内实现区域一体化,包括经济、政治、文化的高度融合、共生共存、和谐统一。如欧洲联盟的合作就是要建立一体化的欧洲地区,以与北美和亚洲抗衡。近年来,东盟的区域合作进程加快,合作范围扩大到非东盟组织的国家和地区,包括中、日、韩三国。目的就是要建立一个经济自由化、政治一体化、文化区域化的“东亚自由贸易区”。旅游业成为“10+3”组织最重要的合作领域之一,旅游业合作是促进“10+3”经济、文化、政治相互融合的主要手段和重要途径。
此外,在全球经济一体化发展态势下,世界范围内各种形式的区域经济合作体不断涌现,而区域旅游合作也呈现出了迅猛发展的态势,区域之间在市场机制的作用下,根据区域利益主体的需求开展不同层次的合作已成为必然。
二、区域旅游合作的微观驱动力。
旅游企业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微观主体,是实现区域旅游发展目标的实现者和核心力量,是区域利益的主要实现者。区域之间的企业联合协作构成了区域合作的主要内容。旅游企业作为合作主体,在跨区域旅游合作中的驱动力主要有:
1.企业发展规模经济与范围经济的需要。
规模经济,又名规模效益,是指在一个给定的技术水平上,随着规模扩大,旅游企业的生产规模、资产总量、原料来源、市场范围都会不断扩大。在企业规模扩大的过程中,原区域的要素供应、市场需求都不能适应企业的扩展,企业就向外拓展生产要素的供给、寻求新的市场空间、寻找新的生产项目、寻求新的投资区域和合作伙伴,通过兼并、合资合营、收购、重组、特许经营、连锁经营等方式与区域州同类企业或区域内企业进行广泛的合作,扩大自身的规模,占领更大的市场空间,获得规模经济优势。
范围经济是由企业经营范围而不是规模带来的经济优势,只要把两种或更多的产品合并一起生产比分开来生产成本要低,就会存在范围经济优势。在旅游企业规模化发展的进程中,企业的多元化经营使企业更具有范围经济的优势。
企业在合作过程中,多元化经营是企业获得竞争优势的必由之路,将多种旅游产品合并进行开发,获得成本优势;在交易过程中,旅游企业之间互通信息,提高了合作效率,获得了交易效率优势。
2.协调企业间利益关系,加强企业间分工合作,提高企业竞争力。
在世界旅游业快速发展的今天,旅游企业之间的竞争日益激烈,不规范甚至恶性的市场竞争往往使竞争者两败俱伤,严重的会造成企业的破产。企业间一旦采取相互协商合作行动,就会开展分工协作,在竞争中谋求共同利益,减少甚至消除由恶性竞争而带来的损失。通过企业合作,能有效协调彼此的利益关系,形成合理的分工协作,共同丰富产品结构,扩大市场份额,壮大经济实力,提高企业竞争力。现实中,许多弱、小、散、差的旅游企业,一些处于同一区域的同类型且实力相当的企业,通过多种形式的协作联合,如兼并收购、重组参股、战略联盟、特许经营等,弱者变强,强者更强,小者长大,大者更大。这些都有力地促进了区域旅游企业的结构调整和优化、企业实力和品牌的提升以及区域旅游基础的夯实和旅游竞争力的增强。
3.引进管理机制和先进经验,转变思想观念,提高企业综合素质。
许多地区的旅游企业之所以显得弱、小、差,并非其资金、人力资源、区位或客源分布等条件不好,主要原因是企业经营思想观念落后、规划设计和管理技术落后以及经营管理机制不灵活。这种情况在发展中国家和落后地区表现最为突出。旅游企业要发展壮大,靠自身单打独斗,不进行行业联合、区域协作,就难以创新和发展,难以学习并借鉴世界先进的企业管理经验、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经营思想,难以获得较快的发展。通过企业协作联合,实现优势互补,互相学习借鉴,共同探索、创新。特别是与发达国家和地区的企业合作,能获得著名企业的无形资产,如品牌、管理经验、经营机制和企业文化等。近年来,国外旅游企业集团携资金、技术、管理和相关旅游资源大举进军中国市场,除了一些国际大饭店已进入中国市场外,其他实力雄厚的旅游企业,如香港永安、日本交通公社、美国运通公司、迪斯尼公司、德国tui集团、凯撒旅游集团、舒曼旅行社纷纷以合资合作方式进入中国,为中国旅游企业提高综合素质、逐步走向国际化带来了巨大的机遇。
4.扩大资源利用范围,拓展市场发展空间,增强企业实力旅游企业所拥有的资源,不仅包括自然旅游资源和人文旅游资源,还包括人力资源、资金和信息资源等。区域协作联合,可以增加旅游企业利用资源的种类、数量和质量,丰富旅游产品的类型和延长旅游产业链。在竞争激烈的经济时代,单个企业的市场拓展能力受诸多因素的制约而变得极为有限,企业要有效地拓展市场范围,只有依靠联合,将其他企业的市场也纳入自身的市场范围才能实现目标。企业联合可以越过地区封锁和市场壁垒直接在合作对象的区域内面向市场开展营销,或吸引区域外的市场来本区域消费。旅游饭店集团的跨国、跨地区合作经营,就是通过在他国或地区建立连锁饭店(或成员饭店)直接吸引当地人,从而达到扩大市场之目的。旅游景区(点)的异地合作,则可以在异地向当地客源市场开展宣传推广,最终吸引异地游客前来本景区(点)进行游览、观光、度假等活动,其市场范围要比原市场要增大许多。
5.联合治理并优化环境,促进企业持续发展。
旅游企业在开发旅游资源、组织旅游线路、建设旅游设施和项目等方面经常会遇到资源分布跨区域,基础设施、旅游线路、环境污染跨区域等问题。如果单个企业独立解决这些问题,势必因成本、技术、利益关系等因素影响而收不到预定的效果。为了降低开发成本与环境治理和保护的成本,克服技术障碍,提高旅游经济效益,企业与企业之间往往联手行动,共同治理环境,实现企业可持续发展。跨境河流、山脉、海域的旅游资源开发和环境治理,跨区域的旅游安全保障、应急事故和公共危机的处理;旅游政策环境的统一协调等领域已方面成为近几年旅游企业跨区域合作的重点。
6.政府和社会的引导与服务,使旅游企业健康发展。
政府为了实现地方经济增长、增加当地就业、调整经济结构、引进管理和技术经验、促进要素合理流动等目标,增强区域竞争力,为不同地区间的旅游企业合作提供引导与服务,如信息、服务、政策、协调和扶持等,为企业合作营造良好的区域环境,使旅游企业产生合作动力和需求。社会组织也经常为旅游企业的跨区域合作提供便利,如金融、咨询和宣传等,促使区域内的企业健康发展以及区内外企业的合作交流。这些来自于旅游企业外部的环境条件也构成了企业实施跨区域合作重要的推动力量。
总之,区域旅游合作是一种复杂的社会、经济和文化现象,具有内在的发生、发展机制和复杂的外在表现形态。它以区域旅游经济的合作发展为出发点,以区域社会系统(与旅游活动相关联的)的沟通交流为表现形式,最终以地域文化的影响与融合为归宿。这种综合性的区域互动过程不仅有着深刻的经济学、社会学、地理学和系统科学的理论机制,而且有着直接的宏观的区域主体利益增长机制和微观的经济主体利益扩张机制。通过对外合作,区域旅游经济、社会、文化系统将不断发展、演变,由弱小到强大,由混沌到秩序,由低级到高级,螺旋式上升。参考文献:
[1]薛莹。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区域旅游合作研究综述[j].人文地理,2003,(01)。
[2]李树民。区域旅游合作的行为模式与动力机制[j].旅游学刊,2005,(03)。
[3]曹扬。进步完善我国区域旅游合作机制[j].商业时代,2006,(01)。
企业在合作过程中,多元化经营是企业获得竞争优势的必由之路,将多种旅游产品合并进行开发,获得成本优势;在交易过程中,旅游企业之间互通信息,提高了合作效率,获得了交易效率优势。
2.协调企业间利益关系,加强企业间分工合作,提高企业竞争力。
在世界旅游业快速发展的今天,旅游企业之间的竞争日益激烈,不规范甚至恶性的市场竞争往往使竞争者两败俱伤,严重的会造成企业的破产。企业间一旦采取相互协商合作行动,就会开展分工协作,在竞争中谋求共同利益,减少甚至消除由恶性竞争而带来的损失。通过企业合作,能有效协调彼此的利益关系,形成合理的分工协作,共同丰富产品结构,扩大市场份额,壮大经济实力,提高企业竞争力。现实中,许多弱、小、散、差的旅游企业,一些处于同一区域的同类型且实力相当的企业,通过多种形式的协作联合,如兼并收购、重组参股、战略联盟、特许经营等,弱者变强,强者更强,小者长大,大者更大。这些都有力地促进了区域旅游企业的结构调整和优化、企业实力和品牌的提升以及区域旅游基础的夯实和旅游竞争力的增强。
3.引进管理机制和先进经验,转变思想观念,提高企业综合素质。
许多地区的旅游企业之所以显得弱、小、差,并非其资金、人力资源、区位或客源分布等条件不好,主要原因是企业经营思想观念落后、规划设计和管理技术落后以及经营管理机制不灵活。这种情况在发展中国家和落后地区表现最为突出。旅游企业要发展壮大,靠自身单打独斗,不进行行业联合、区域协作,就难以创新和发展,难以学习并借鉴世界先进的企业管理经验、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经营思想,难以获得较快的发展。通过企业协作联合,实现优势互补,互相学习借鉴,共同探索、创新。特别是与发达国家和地区的企业合作,能获得著名企业的无形资产,如品牌、管理经验、经营机制和企业文化等。近年来,国外旅游企业集团携资金、技术、管理和相关旅游资源大举进军中国市场,除了一些国际大饭店已进入中国市场外,其他实力雄厚的旅游企业,如香港永安、日本交通公社、美国运通公司、迪斯尼公司、德国tui集团、凯撒旅游集团、舒曼旅行社纷纷以合资合作方式进入中国,为中国旅游企业提高综合素质、逐步走向国际化带来了巨大的机遇。
4.扩大资源利用范围,拓展市场发展空间,增强企业实力旅游企业所拥有的资源,不仅包括自然旅游资源和人文旅游资源,还包括人力资源、资金和信息资源等。区域协作联合,可以增加旅游企业利用资源的种类、数量和质量,丰富旅游产品的类型和延长旅游产业链。在竞争激烈的经济时代,单个企业的市场拓展能力受诸多因素的制约而变得极为有限,企业要有效地拓展市场范围,只有依靠联合,将其他企业的市场也纳入自身的市场范围才能实现目标。企业联合可以越过地区封锁和市场壁垒直接在合作对象的区域内面向市场开展营销,或吸引区域外的市场来本区域消费。旅游饭店集团的跨国、跨地区合作经营,就是通过在他国或地区建立连锁饭店(或成员饭店)直接吸引当地人,从而达到扩大市场之目的。旅游景区(点)的异地合作,则可以在异地向当地客源市场开展宣传推广,最终吸引异地游客前来本景区(点)进行游览、观光、度假等活动,其市场范围要比原市场要增大许多。
5.联合治理并优化环境,促进企业持续发展。
旅游企业在开发旅游资源、组织旅游线路、建设旅游设施和项目等方面经常会遇到资源分布跨区域,基础设施、旅游线路、环境污染跨区域等问题。如果单个企业独立解决这些问题,势必因成本、技术、利益关系等因素影响而收不到预定的效果。为了降低开发成本与环境治理和保护的成本,克服技术障碍,提高旅游经济效益,企业与企业之间往往联手行动,共同治理环境,实现企业可持续发展。跨境河流、山脉、海域的旅游资源开发和环境治理,跨区域的旅游安全保障、应急事故和公共危机的处理;旅游政策环境的统一协调等领域已方面成为近几年旅游企业跨区域合作的重点。
6.政府和社会的引导与服务,使旅游企业健康发展。
政府为了实现地方经济增长、增加当地就业、调整经济结构、引进管理和技术经验、促进要素合理流动等目标,增强区域竞争力,为不同地区间的旅游企业合作提供引导与服务,如信息、服务、政策、协调和扶持等,为企业合作营造良好的区域环境,使旅游企业产生合作动力和需求。社会组织也经常为旅游企业的跨区域合作提供便利,如金融、咨询和宣传等,促使区域内的企业健康发展以及区内外企业的合作交流。这些来自于旅游企业外部的环境条件也构成了企业实施跨区域合作重要的推动力量。
总之,区域旅游合作是一种复杂的社会、经济和文化现象,具有内在的发生、发展机制和复杂的外在表现形态。它以区域旅游经济的合作发展为出发点,以区域社会系统(与旅游活动相关联的)的沟通交流为表现形式,最终以地域文化的影响与融合为归宿。这种综合性的区域互动过程不仅有着深刻的经济学、社会学、地理学和系统科学的理论机制,而且有着直接的宏观的区域主体利益增长机制和微观的经济主体利益扩张机制。通过对外合作,区域旅游经济、社会、文化系统将不断发展、演变,由弱小到强大,由混沌到秩序,由低级到高级,螺旋式上升。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