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在线咨询服务,期刊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期刊咨询 杂志订阅 购物车(0)

儿童心理学论文模板(10篇)

时间:2023-04-23 15:39:59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儿童心理学论文,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儿童心理学论文

篇1

儿童音乐心理学的研究有很大的应用价值。首先,儿童的各种音乐活动都是受其不同年龄的心理因素所支配的。因此,对儿童音乐心理的研究,对提高与发展孩子们的音乐活动水平具有重大意义。研究这门学科可以对儿童音乐教育工作提供心理理论的指导,帮助我们树立正确的音乐教育观念,了解不同年龄的儿童音乐心理特点和规律,科学地进行音乐教学。还可帮助教师总结儿童音乐教育经验,提高音乐教学自觉性与水平。

儿童音乐心理学具有上述科学性与应用性。但是,这门学科在我国目前还没有形成完整的体系。广大中、小学和幼儿音乐教师站在儿童音乐教育的第一线,应义不容辞地承担建设这个学科的责任。怎样研究与应用儿童音乐心理学呢?首先,应学习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以此作为理论指导。同时,还应对儿童心理学有概括的认识,因为这门学科可使儿童音乐心理学趋向理论化与系统化。更重要的是进行实际的研究,对儿童学习音乐进行分期、分步骤的观察、分析,并得出结论,做出系统的记录,这就是观察法。与孩子们进行交谈,了解他们的兴趣喜好、情绪、能力与毅力等,做出记录,对各种问题,作出科学的答复,这就是谈话法。实验法是当今最普遍采用的科学的方法之一,也是我们应大力提倡的方法。其做法是规定一定的时间、地点、命题,必要时要设置对照实验,经过测量,取得数据,再用统计的方法做出定量和定性的分析与结论。以上介绍的方法不是孤立进行的,应有机地结合起来应用。需要注意的是,要充分注意到儿童的年龄特征,对每个发展,都要进行观察、思考与研究,以科学的态度进行深入的研究。

下面简单介绍不同年龄段儿童的一些音乐心理特征。

乳儿期(出生—1岁):这个时期乳儿的音乐听觉反应不太精细,也较缓慢。满两个月时就能区别一般的铃声或门声,有高低音的反应。三个月时有可能区分彼此相距八度音程的音调。五至七个月时能对大三度和小三度的音程有所辨别。在满周岁时孩子有的有较好的节奏感,能用准确的身躯动作表现出来。

婴儿期(1岁—3岁):即先学前期。四度、五度音程可以辨认,出现了最初的学习音乐活动,可以模仿成人歌唱或弹琴拉琴动作。这时音乐记忆迅速发展,可以记住两三个乐句。有对音乐兴趣的表现。在这个时期可以是儿童音乐教育的开始阶段。

幼儿期(3岁—7岁):即学前期。这时期儿童的感知能力发展较快,除各种音程外,还可听辨一些简单的和弦。可以记住八到十六小节的乐曲。可以完整地演唱、演奏一般的乐曲。对音乐的兴趣逐渐增大。

童年期(7岁—12岁):即小学阶段,又称学龄初期。已有观察音乐现象的能力,注意观看别人的音乐演奏、演唱。也能听辨较难辨别的和弦音。音乐记忆内容与篇幅增大,音乐想象开始自由地活动。在练习时能表现出一定的意志,并能产生美好的音乐前程的理想。

篇2

关键词:特殊儿童;心理学

在人类社会飞速现代化的进程之中,“人”成为了时代的中心与永恒的主题。在这种语境之下,特殊儿童作为极为特别的一个群体越来越受到关注。关注特殊儿童,必然要回答如何对特殊儿童进行教育的问题,那么特殊儿童心理学这个涵盖心理学与教育学的特殊学科应运而生。事实上,相较于国外的累累硕果,特殊儿童心理学在国内才刚刚起步,并不成熟。那么什么是特殊儿童心理学、它的特点是什么、它在我国的发展现状与趋势又是如何的,都是我们急需回答的问题。

一、 特殊儿童心理学的学科定位

特殊儿童心理学,是以特殊儿童的心理为研究对象的,它着重探讨特殊儿童心理发展的趋势,归纳特殊儿童心理现象的规律,最终以完成对特殊儿童的必须教育为旨归。很显然,特殊儿童心理学是心理学与教育学的交叉学科。

(一) 特殊儿童心理学与心理学

可以肯定的是,特殊儿童心理学是心理学的一个分支。从这一方面来说,特殊儿童心理学是一门应用学科。也就是说,我们需要对对象的心理现象,包括情感、认知、记忆、注意、思维等等进行研究,从而认清对象心理现象的普遍规律,掌握对象心理发展的总体趋势。只是研究的对象具有特殊性——他们是特殊儿童。以上的研究结果可以很好的指导对特殊儿童的照看、教育甚至康复。由此来看,作为心理学分支的特殊儿童心理学是一门实践意义很强的学科。

同时需要强调的是,特殊儿童心理学与心理学内部的其他分支也有极强的交叉性。比如:普通心理学作为基础学科为特殊儿童心理学提供了基本的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发展心理学为特殊儿童心理学提供了理论依据;儿童心理学作为特殊儿童心理学补充,为特殊儿童心理学的研究提供了可能。

可见,仅仅从心理学的方面来看,把特殊儿童心理学当做独立的学科都是不可能的。

(二) 特殊儿童心理学与教育学

说教育学可能范围太广,或许我们可以在特殊教育学中找到特殊儿童心理学的位置。从特殊教育学一方面来说,特殊儿童心理学不再是一门应用学科,它成为了一门基础理论学科。其目的在于为鉴别特殊儿童提供标准,为实施特殊教育提供依据与方法。

由此可见,特殊儿童心理学是一门丰富而复杂的交叉学科,它即有理论作用又有实践意义。特殊儿童心理学的学科界定为我们特殊儿童心理的研究提供了方向,拓宽了道路。

二、 我国特殊儿童心理学的研究现状

那么我国的特殊儿童心理学研究处于一个什么样的阶段呢?

在欧洲发达国家,特殊儿童心理学的研究从70年代就开始起步,出现了不少重要的论著。与国外相比,我国显然还处于一个初级阶段。但是不得不说,我国对特殊儿童心理的关注正在逐渐升温,研究内容与对象也在逐渐丰富。

从研究文献数量来看,自80年代至今,每年发表的特殊儿童心理学论文都在不断的增多。从开始的每年几篇到如今的几十几百,虽偶有回落,但总体上数量呈上升趋势。

研究的对象也在不断的丰富之中。狭义的特殊儿童,一般是指那些生理缺陷明显的儿童,也就是残疾儿童;广义的特殊儿童,除残疾儿童外还包括那些有特殊需要的儿童。比如:学习障碍儿童、孤独症儿童、弱智儿童、超常儿童等等。我国对特殊儿童的研究范围是在不断扩大的。但仍然集中在对学习障碍儿童、弱智儿童的研究。

从研究内容来看,近三十年更是从单一走向多元,涵盖面越来越广。包括对认知能力的研究、智力量表的制作、对特殊儿童的诊断与界定的研究以及对特殊儿童如何回归社会的研究等等方面都有涉及。可谓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虽然我国特殊儿童心理学的发展总体上来看是乐观的,但不得不说我们仍缺少规范化系统化的研究。比如:大多数研究仍停留在经验描述层面,没有严谨科学的方法与完善的理论支撑。并且大多数学者都只针对一个比较熟悉的方面进行研究,使得特殊儿童心理学的研究专作较多而系统而全面的论述则少见。这都是我们下一步应当努力的方向。

三、 我国特殊儿童心理学的课程建设

我们前面已经论述过,特殊儿童心理学属于心理学与特殊教育学的交叉学科。因此在我国,特殊儿童心理学的课程主要针对高校的特殊教育专业以及心理学专业开设。在这两个专业之中其课程的设置主要有这样几种方式:

第一, 在特殊教育的框架之中开设特殊儿童心理学课程,以研究心理特点为主。

第二, 直接以特殊儿童心理学作为课程重点,涉及特殊儿童心理学的方方面面。

第三, 进一步细化学科,将特殊儿童心理学中的某一个方面作为专题开设课程。包括专门的认知发展研究课程、特殊儿童诊断界定课程等等。

这些课程都以是教育学以及心理学为依托,在大框架之中细化分流产生的。

与课程相适应的是专门教材的编写。比如在《特殊教育概论》、《特殊教育学》、《特殊儿童心理与教育》等教材中都突出讲到了特殊儿童心理的问题。另外,值得一提的是,1999年至2000年教育部师范教育司组编了一套中等特殊教育师范学校专业教科书。这套教科书被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其中包括:《盲童心理学》、《智力落后儿童心理学》、《聋童心理学》三本。可见特殊儿童心理学在课程设置中逐渐被重视起来。

但是,我们仍能看到目前的课程建设存在着很大的问题:

第一, 特殊儿童教育课程并没有受到重视。这一门特殊教育以及心理学必须应当囊括进的学科并不是在所有高校中都开设的。到目前为止,也只有北京师范大学、华中师范大学、重庆师范大学等少部分的高等学府在其特殊教育专业或心理学专业开设了这门课程,而大多数的师范院校则忽略了这门课程。并且,在这少数的几所院校之中,这门课程的开设学时也不够。

第二, 特殊儿童心理学的专业教师不足。由于这门学科是刚刚兴起的年轻学科,因此经过系统理论学习的专业人才并不多甚至没有,这使得高校中即使开设了相关课程也没有功底扎实或经验丰富的教师讲授。使得多数时候这门课程成为了纸上谈兵。

第三, 特殊儿童心理学的教材仍然匮乏且不系统。除我们上述提到的少数教材外,其他系统的论述特殊儿童心理学的专著少之又少。同时,与研究现状存在同样的问题,教材多集中于对某一方面的研究,但是全面而成体系的教材则没有。

现存的这些问题,使得我们的特殊儿童心理学教育处在施展不开的窘境。因此如何解决这些问题,是特殊儿童心理学被重视起来,有更科学的课程设置,从而培养出更多、更专业的特教等方面的人才是我们必须面对的。

总而言之,我国的特殊儿童心理学仍处于方兴未艾之际。这一处于心理学与特殊教育学框架下的新兴学科需要更多的关注与研究。一个以人为本的社会应该关注特殊儿童群体,努力使得他们融入社会,学会生活。因此特殊儿童心理学应当在这一片充满爱的热土上发展起来。(作者单位:沈阳师范大学)

参考文献:

[1]蒋科星.特殊儿童“缺陷人格”的教育关怀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1.

[2]杜晓新.试论特殊儿童心理学研究的特点与方法[J].心理科学,2002,05:552-554+575-639.

[3]韦小满,刘洪沛.我国特殊儿童心理学研究二十年发展的分析[J].中国特殊教育,2002,04:3-8.

篇3

0 引言

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提升,科学技术的发展,人民群众对精神层面的要求逐渐增加,而科技馆对于提高公众科学文化素质具有重要作用。科技馆作为儿童校外教育和活动的基地,在发现和培养青少年儿童才艺和天赋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而如何最大限度地获取客户的需求信息并分析其质量属性是科技馆展项设计开发的基础。

目前科技馆的发展迅猛异常,尽管已有专家针对展品的设计方法做过一些归纳,但这些方法和原则还是显得比较分散,缺乏一种比较系统的科技馆展品设计方法。科技馆展品的设计过程中必须具有较强的时效性来适应当今科技馆展品项目的实际运作情况,即设计师必须保证在较短的时间内完成展品的创新设计,而想通过传统的设计方法来完成这一任务是不太可能的。要想在时间、条件、经济都有一定的限制条件下设计出满足要求的展品,完全依靠设计者的想法、直觉和灵感是不够的,也不太现实。另外,在短时间内设计师传统的产品设计方法和研发流程很难保证成功,而研发一旦失败就没有重来的时间,所以提出一个展品设计效率和效果都能得到保障的设计方法是十分必要的。作为质量属性分类的基本工具,Kano模型已经得到广泛运用,即便如此,在进行Kano模型研究时忽略了由于客户复杂的心理会造成其对产品需求的不确定性,这也造成了Kano模型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因此,论文将从两个方面对Kano模型进行拓展研究:首先,通过运用Kano调查问卷、Kano评价表和Kano调查结果表这三种工具从客户中获取调研数据,挖掘出更加精确的质量因素,从而实现客户隐性知识的显性化;其次,在已获得的较为精确的Kano模型的基础上,结合儿童心理学方面的理论及科技馆展项设计原则进行针对性的分析研究,以期为科技馆交互类儿童展项的创新设计提出可以借鉴的创新设计方法研究。

1 Kano模型理论基础和拓展应用研究

1.1 Kano模型的基本理论

日本著名的质量管理专家Noriaki Kano在赫兹伯格的双因素理论的启发下提出对质量的认知要采用二维模式:客户的主观感受与产品的客观表现即著名的Kano模型。Kano模型通过把产品的具体属性转为成客户的收益,依据质量因素的详细分类,探寻和分析客户对于这些利益的态度,进而获取来自于客户的信息以指导企业相关决策。狩野纪昭教授按照不同类型的质量特征与客户满意的关系,将产品质量分为魅力质量、一元质量、必备质量、无差异质量和逆向质量因素。[1]

(1)魅力质量因素(Attractive quality attribute):魅力质量特征充分时能够大大提高客户满意度,不充分时也不会引起不满。[1]

(2)一元质量因素(One-dimensional quality attribute):拥有这类质量要素的产品都是比较优秀的,但却不是必需的质量要素。

(3)必备质量因素(Must-be quality attribute):必须具备的质量特征是否充分时直接影响产品是否合格。

(4)无差异质量因素(Indifferent quality attribute):它们是否满足与客户满意度无关。

(5)逆向质量因素(Reverse quality attribute):此质量要素与客户满意度成反比例关系,属于客户不希望产品具备的因素。

1.2 Kano模型的基本工具

顾客作为社会人具有高度的个性化和复杂的情感化,因此在研究时由于客户复杂多变的心理会造成的不确定性是不能被忽略的,这需要运用Kano方法的三个主要组成工具:Kano调查问卷、Kano评价表和Kano调查结果表。

(1)Kano调查问卷。Kano调查问卷中每个顾客需求特征都是由正向和负向两个问题构成的,分别区分不同类型的顾客需求或质量特性。问题的答案分为满意、必须这样、中立、可以接受和不满意五个等级。[2]具体如表1所示。

(2)Kano评估表。按照上述调查问卷得到的结果,依据顾客对某一属性配对的回答进行分类(见表2)。当出现负向问题的答案为“中立”,正向问题的答案为“必须这样”时,则该质量要素属于无差异质量要素。

(3)Kano调查结果表。每个质量要素的具体属性的判断是通过对大量调查后的顾客意见进行统计后得出的。即根据回收的问卷获得的原始数据进行计算和分析并与Kano评估表对比,频率最高的即为该质量要素的最终属性。进行Kano评估表分类时,只需根据每个需求的A、O和M的频率值来确定其分类结果,其他数据则不需要考虑。质量要素在Kano模型中的划分,提供了产品质量的改进的方向。科技馆儿童类交互展项的使用对象主要以儿童为主,因此在展项设计时儿童心理是必须考虑的因素。因此,论文尝试结合儿童心理学方面的理论,对上述的Kano模型进行拓展补充,试图构建一种相对精确可靠的科技馆儿童类交互展项创新设计方法。

2 基于儿童心理学理论的科技馆儿童类交互展项创新设计方法研究

2.1 儿童心理学理论

成人采取多种社会渠道教育儿童,但是每一个成人,即使他是一位创造性的天才,也还是要从儿童开始。弗洛伊德的人格发展论、马斯洛的自我实现理论和皮亚杰的发展心理学理论是当代关于儿童心理学理论研究中最为突出的三个理论派别。

弗洛伊德的人格发展论将人的行为的基本动力归结于人的本能范围之内,将人的所有行为都归结于追求快乐和满足有机体需要的目的上。马斯洛提出的自我实现理论,强调人的潜能和价值即:把个人的内部潜能发挥到最大。皮亚杰(J・Piaget)提出的发生心理学(genetic psychology)以研究儿童的思维或智力发展而受到关注。

2.2 基于儿童心理学理论的科技馆儿童类交互展品创新设计原则

(1)安全性原则。基于儿童作为科技馆儿童类交互展品主要使用者这一特殊性,使用的安全性是科技馆儿童类展项设计时必须要考虑到的,如避免锐角,少用易碎材料,通电的展品应注意本身的防漏电措施,展品采用适宜的亮度,建构完善的说明导向系统等。

(2)发展性原则。优秀的展品设计应当为儿童创造以下发展机会:学习的机会,做决定的机会,娱乐的机会,社会能力发展的机会和创造的机会。科技馆儿童类交互展项在其发展上应当具有适应性且交互语义应符合儿童使用它们时的发展性特征。

(3)特殊性原则。在心理感受方面儿童有其特殊性,因此在科技馆儿童类展品设计上,在考虑普遍的行为心理学法则时,也不能忽视儿童的特殊心理。根据不同发展阶段的儿童的心理特征,设计师应从儿童的使用需求、阶段特征和兴趣偏好等方面出发,关注不同阶段的儿童在发展过程中的差异性。例如,增加适合儿童尺度的展品操作及说明展牌;在色彩尺度等方面做到多样化等。

(4)综合性原则。不断扩展的功能要求科技馆儿童展品具有综合性兼顾多种功能,展品设计过程中,应考虑将活动项目与教材知识有机结合,设置适当的趣味点,避免过于乏味的知识陈述。另外,设计师在对科技馆儿童展项进行设计的时候,在保证满足儿童的一般性使用需求的基础上,还要预留一定的发展创新空间,来发展儿童的创造性。

(5)趣味性原则。科技馆儿童类交互展项设计应当“以儿童为本”,儿童是科技馆儿童类交互展项的最主要使用者。儿童的注意力相对容易涣散,易被变化的事物吸引,因此儿童类展项必须具有趣味性来保持青少年儿童对展品的好奇心和新鲜感,激发其想象力。

3 结语

本文主要探讨了基于Kano模型而搭建的客户知识发现框架,通过设计Kano调查问卷、Kano评价表和Kano调查结果表这三个主要Kano模型工具,从客户中获取更加准确的调查数据,挖掘出相应质量因素。同时,在获取客户需求的过程中为了充分考虑顾客的不确定性心理,本文结合儿童心理学方面的理论将科技馆儿童类交互展项的设计手法和思路进行分析和总结,试图发掘出其中与儿童心理特质相关的内在联系,为科技馆儿童类交互展项更好地展现出儿童特质提供了一定的思路总结和设计原则。充分了解儿童的心理特质,设计与之相符合的科技馆儿童类交互展项,是科技馆儿童类交互展项发展趋势下的不可忽视的一个方面,它反映了社会对儿童的关怀,是科技馆展品设计创作中必不可缺的组成部分。

参考文献:

[1] 孟文,韩玉启,何林.基于模糊Kano模型的顾客服务需求分类方法[J].技术经济,2014(06):54-58.

[2] 何林. Kano模型拓展方法及应用研究[D].江苏科技大学,2014.

[3] 孟庆良,蒋秀军.基于定量化KANO模型的顾客需求最终重要度确定方法[J].统计与决策,2012(6):32-35.

[4] 陈鹤琴.儿童心理之研究[M].北京商务印书馆,1925.

[5] K.C. Tan,X.X.Shen . Integrating Kano’s Model in the Planning Matrix of Quality Function Deployment[J] . Total Quality Management &Business Excellence,2000,11(8):1141-1151.

[6] 任立生设计.心理学[M].化学工业出版社,2005.

[7] Yang Ching-Chow . The refined Kano’s model and its application[J] . Total Quality Management,2005,16(10):1127-1137.

[8] Yu-Cheng Lee,Sheng-Yen Huang . A new fuzzy concept approach for Kano's model[J] . Expert Systems with Applications,2009,36(3):4479-4484.

篇4

儿童发展心理学作为一门学科,有规范化的研究方法。研究方法本质上就是一套规范体系,说白了,就是一套游戏规则。没有这套规范体系,科学就不成其为科学。科学实验是科学认识的基础,没有科学实验就没有真正意义上的科学。实验研究确实为儿童发展心理学提供了大量的数据,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众多的理论,从而也为学前教育提供了依据。近年来,发展心理学家对传统的研究方法作了创造性的改进,使研究对象有所扩大,研究内容有所拓展,从而对早期教育产生了更加丰富的实用价值。最典型的是发展心理学家一改以语言反应为指标的传统,采用注视时间、生理反应指标等研究方法,把实验研究从幼儿推伸到早期婴儿身上,扩大了儿童发展心理学的研究范围,使我们对婴儿甚至新生儿的心理能力有所认识。没有这方面的研究成果,也就没有“托幼一体化”的教育主张。

此外,精巧的实验研究也为传统的发展心理学理论注入活力。如新皮亚杰学派用实验法补充了皮亚杰临床法的简略,使理论体系的实验支柱更加可靠。为了克服认知心理学面临的理论和技术的挑战,有些认知心理学家甚至主张把认知心理学与精神分析相结合,以便形成一种新的学科分支,达到相互扶持、共生共荣的目的。

实验法对心理学的贡献是不可抹杀的。我们知道,任何理论都力图对可能世界作出结构描述,理论作为描述真实世界的结构,需要经受指称性的检验。这种检验只能通过实验来完成。每一个实验结果所得到的特称判断,为理论提供事实,提供补充,提供确证。科学实验融合了理性思维与感性认识的特点。它既是衡量已有知识的真理性的标准,又是产生新理论的基础。从一般意义上讲,理论必须服从实验,无论是背景理论还是待验理论,概莫能外。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和成果的积累,实验研究的规范性渐渐暴露出自身的局限性。任何一个实验研究都只能孤立地、静止地、人为地进行,因而它的适用范围是狭小的,研究对象是有限的,数据资料是零散的,反映水平是肤浅的,与真实的人的心理相去甚远。尤其可悲的是实验研究越丰富,人的整体被分割得越细小越零散,我们就越不明白人的心理是什么。也就是说,实验性越强,反映性就越差。而反映性越差,价值性就越低,兴趣性更是荡然无存。问题更严重的是实验法从方法论上支持了原子说、机械论和还原论,在认识论水平上造成众多的负面影响。于是,不少人对实验法产生怀疑。人们开始以更开放的心态对待研究方法,最典型的是把质的研究引入心理学。在学前教育中,不少研究者还大量使用个案法、行动研究法等。我们知道,质和量是一对哲学范畴,它们是相互关联的。在研究中,纯粹的定性与定量方法是不存在的。无论是哪一种研究方法,都必须遵循实事求是的原则,都必须有事实与逻辑这两条腿。质的研究和量的研究都应该是有事实根据的,从这个意义上讲,都应该是实证的。这是科学研究的客观性的要求。“无论是哪一个时代的科学的价值目标或价值标准都不能离开客观性这个最根本的价值标准,而且必须以客观性或客观性程度(广度和深度)为准绳。”〔1〕

有人认为,教育是一种复杂的社会活动,不可能甚至不应该进行量化的研究。其实,量的研究的精髓就是研究者对被试施加影响,寻求影响与变化之间的关系。教育本身不就是这么一种过程吗?

如果我们把自己找不到变量、提不出假设归罪于实证研究,难道不感到有失公允吗?我注意到一些科研论文缺乏科研的规范,研究无假设,却美其名曰“白描”;取样范围狭小,数据不充分,就冠以“质的研究”;论文无结构,却号称后现代;甚至有些博士学位论文写成读书笔记,有文采的更是写成“博士散文”。这样的论文并没有为学科提供新知识,对学前教育也没有提供新指导,它的学术价值就很有限。我们应该树立科研的规范意识,在科学哲学层面上充分认识科研规范的意义。有些学者近来热衷于现象的解释,按自己的臆想来解释儿童的行为。这对理解儿童和认识儿童毫无价值。据说解释学的理论根据是后现代主义,其实这是对后现代主义随心所欲的曲解。这种解释既缺乏科学精神又缺乏负责态度,此风一旦在学前教育界蔓延开来,是多么可怕!

我们知道,对现行科学体系,包括研究方法的抨击,是后现代主义在科学领域中的一大目标。后现代主义否认传统科学方法论所设定的目标,认为这个目标是无法实现的。世界上不存在一种普适的思想和中性的规则,科学方法论总是与某种理论相关的。客观性实际上是不存在的。后现代主义的心理学家们竭力主张将传统的注重归纳推理和实验研究的方法转向注重语义分析和协商对话,终结实证的主导地位,采用多元化研究方法,使心理学研究向价值负荷和人性复归而努力,促进心理学理论向多元的、去中心的、有情感的、重意向的、重社会关系的、本土的方向前进。①所有这些观点无疑是革命性的。它充满着反传统、反权威、反主流、反因果决定、反科学主义的豪情。但是,我们也要看到,后现代主义的心理学目前还没有解决方法论的问题,我们只能承认它是理念上的一大进步。但沉浸于后现代主义的相对主义和无政府主义思潮对科学发展和社会实践活动,包括对幼儿教育的发展是有害的。

后现代主义的解构主义应该是对结构主义局限性的解构,而不是对结构的摧毁。对科研局限性的克服,是要在更大范围的研究中坚持客观性原则和灵活运用客观性方法,而不是要放弃客观性原则。科学研究是人的认识活动,它确实离不开人的主观世界。但人类对客观存在的认识只能是主观与客观的永无休止的磨合,而不是退缩到主观世界中去探究客观存在。简单地去主观臆断,热衷于把一些对个别现象的解释归之于一个新的形而上学动因,且这个动因并不能给出更一般的解释,这不是科学解释,而是伪解释,因为它缺乏可检验性。在科学上,原则上的可检验性是科学得以成立的必要条件。认识世界是人类本身的需要。这个需要可以通过科学、艺术、宗教等方式来满足。用规范来认识世界就是科学,用体验来反映世界就是艺术,用信仰来规范行为则是宗教。无论是量的研究还是质的研究,都应该是有事实的,是可证实的。或者说,应该是经验的,而不是体验的甚至是信仰的。把科研活动退化为充满个人体验的精神遨游和完全封闭的自我表现,是科研的藩篱,于理论、于实践断无益处。套用一句流行用语:发展是硬道理,倒退是没有出路的。

时至今日,在儿童发展心理学中,实验法与其他方法的综合运用,有着广阔的发展空间,但主流的方法依然是实验法。即便是研究儿童对他人的意图、信念和动机之类的内部心理过程理解的心理理论,也离不开实验法。

就实证研究本身而言,它也在不断改进之中。例如,人们开始从传统的研究思路中跳出来,不再热衷于把研究结果推广到更广的领域,而是更加注意单一的法则,更加注意生态、社会环境、人际交往对发展的效应。同时,研究内容也从外部行为推进到内心世界,研究儿童的心理理论。所有这些进步都体现了人类为追求认识的客观性作出的不懈努力。

我想,对于我国发展心理学的研究现状而言,问题不在于实验太多了,实证过头了(实际是此类研究还远远不够),而是在于我们的研究者重科学事实的收集和规律的发现,轻理论的构建,缺乏理论建设的功夫,没有将研究成果及时归纳成相应的理论体系。殊不知,科学理论比科学规律具有更强大的解释功能、预测功能和生题功能。在我们的心理学领域中,理论研究和理论建设确实太薄弱了。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是复杂的。比如,述而不作的文化传统,理性思维规则不清,理论兴趣不足,批判性疲软,创造性缺乏,等等。这种现象在早期教育范围内也普遍存在。在早期教育中,尤其是在幼儿园教育中存在着强烈的跟风现象,表现为蝴蝶效应突出。究其根源,主要是缺乏理论分析和怀疑精神。其实,理论并不是高深莫测的。对我们大多数人来说,总是在特定的理论指导下提出研究假设,总是在理论指导下对观察材料或实验数据进行分类和评价,总是在用研究成果对理论进行补充或修正,因此提出一个微型理论是完全可能的。美国心理学家吉布森夫妇的知觉学习理论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

“与其他心理学大师及其理论相比,吉布森理论不是那种气贯长虹的骇世之作。她的研究领域就限定在知觉学习和发展中,在这个领域中,她唯一的研究原则就是通过一个又一个有分类的实验为理论添砖加瓦。虽然她还没有做到让自己的理论预见从所有的实验中得到证实,也没有使自己的理论对知觉这一心理现象作出总体的说明,但她在这一领域中几十年如一日的努力,功不可没。她对事业的坚定、专注,务实、勤奋、充满智慧又不失幽默的精神,给每一个从事儿童心理学和儿童教育工作的人留下了富有启迪的影响。平心而论,吉布森的知觉学习理论尽管在知觉发展研究领域中是众所周知的,但并不支配着这一领域的研究和发展取向。在我们看来,这正是她的可贵之处。科学的发展就是一个不断冲破旧体系、旧思路的过程。一个对某一领域有影响但并不垄断的理论,才是推动这一领域发展的内在力量。吉布森及她的同事们的基本课题是年幼婴儿能发现什么和注意什么,用实证科学的态度精心地收集儿童知觉发展的资料,这对于儿童心理发展的研究和教育实践是极其重要的。她的理论不仅使我们充分地认识儿童知觉发展的规律, 也促使我们认真地思考在学前儿童教育与特殊儿童教育中如何运用这些规律,发挥儿童的主体活动功能,切实提高学前教育与特殊教育的质量。”〔2〕相比之下,我们在这方面做得很不够,而要做到这一点又是完全可能的。朱智贤先生在《儿童心理学》一书中提出的新需要与现实之间的矛盾是儿童心理发展动力的假设,就是一种有中国特色的发展理论。有理论的实验和有实验的理论,才是最有生命力的科学研究。

篇5

【中图分类号】G40-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9682(2012)11-0027-03

【Abstract】Base on the research literatures on Early Reading Research from 2005 to 2011, the paper reveals the comprehensive research status quo on Early Reading Research, uses subject words, abstract and contents to analyze the studies on, figures out different kinds of research topics, and explores various subjects on this study. Finally, the paper puts forward some recommendations for future research.

【Key words】Early Reading Research Review Preschool Children Reading

一、引 言

阅读是最重要的学习方式,低幼儿童是大脑发育的关键期,因此低幼儿童阅读是低幼儿童教育的重要内容。鉴于低幼儿童阅读的重要性,国外已经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和实践探索。我国,低幼儿童阅读起步则要晚很多,出现在20世纪90年代,并且主要集中在幼儿教育领域。[注1]2011年8月8日,《中国儿童发展纲要(2011-2020)》由国务院公布,目的是为了促进我国少年儿童的健康发展。纲要从四个方面提出了到2020年我国儿童发展的主要目标和策略措施,其中包括了儿童教育和阅读。这再次引发了社会各界对低幼儿童阅读的关注。在这一背景下,本文用文献计量学的方法,对国内该领域近几年的相关文献研究情况进行综述与分析,力图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目前低幼儿童阅读的研究现状和研究进展。

二、文献收集与整体分析

万方数据库是由万方数据公司开发的,涵盖期刊、会议纪要、论文、学术成果、学术会议论文的大型网络数据库,是与CNKI齐名的中国专业的学术数据库。

笔者选取万方数据库作为数据来源,以幼儿阅读、早期阅读为题名分别进行检索,以期获得比就单个题目进行检索更为全面的数据。将与幼儿阅读、早期阅读无直接相关性的记录剔除,分别得到511条、373条记录(截止到2011年12月底)。具体分布如表1所示。

2005-2011年期间,以“幼儿阅读”和以“早期阅读”为主题的论文数如上表所示,总体上来看,低幼儿童阅读在学术界并未产生较大的影响,相关研究数量较少,但是对该领域的关注越来越多,文献整体呈上升趋势。为了便于分析,将表转化为折线图形式,见图1。

图1 2005-2011年低幼儿童阅读情况

对照以上折线图,可以清晰地看出:①2005-2009年期间,有关低幼儿童阅读的研究文献增长较为平缓;2009年以后的文献增长速度迅猛;②2009年以前,幼儿阅读和早期阅读的文献增长基本持平;而2009年以后,学术界明显对幼儿阅读的关注上升。

出现上述两种现象的原因:近年来,政府、高校、出版社、民间社会公益组织等都在参与低幼儿童阅读领域,社会各界对低幼儿童阅读的关注是文献增长的直接原因,也是最重要的原因;研究者群体对概念较为清晰的“幼儿阅读”开始加强研究,这说明了0~6岁儿童,甚至是0~3岁儿童的阅读问题开始成为热门话题。

三、研究主题的分类与讨论

文献的研究主题是把握研究文献内容结构特征的重要标准。探讨文献的研究主题有多种指标。本文将引文分析中的被引用次数作为参照,将被引用超过3次的文献的关键词进行提取,依次归类。在这一梳理的过程中,把握2005-2011年期间低幼儿童阅读主题研究的几个方面。

论文文献的引用与被引用是体现知识内容的使用与继承,论文的相互利用是由学科领域本身的发展规律和研究活动规律决定的,任何一项科学研究都必须在前人的基础之上吸取他人的经验来进行,论文文献之间的引证分析形成了引文分析的基础。

在引文分析中,论文的被引用次数是最基本的统计指标,论文被引用是该文献的质量、重要性以及影响力的体现,论文的被引次数是衡量论文受同领域研究者关注程度和学术影响力的重要指标,尽管施引文献的作者在引用某一文献时的引用动机具有复杂性和无法量化衡量的特点,高被引并不等于高质量,但是不管是正面引用还是批判性地引用,都属于科学探索范围。[注2]多次被引,足以说明被引的论文探讨的主题或者内容受到更多的关注,能反映出学科领域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普莱斯认为在学术论文之间形成的引文网络结构中,只有极少数论文可视为学科的新的生长点,成为热门的科学前沿,为利用引文分析探测科学前沿的可行性奠定了理论基础。[注3]鉴于引文分析有滞后性的问题,有学者认为:对一个领域内的相对高频被引用论文进行分析,可以纵览某一时间段内学科的主要研究主题,结合时间序列分析,能够预测各研究主题的未来发展趋势。本文为了分析近几年低幼儿童阅读的热点内容及未来的发展方向,将2005-2011年7年间被引用超过3次的论文进行统计,并将论文题目及其发表年份一一在表2中进行标注。

将以上13篇文献的关键词以及被引次数进行抽取,列于表3,表3如下:

根据关键词统计结果,结合被引论文的内容分析,可以看出,近7年来我国低幼儿童阅读研究关注的焦点问题包括:①早期阅读教育、教学;②早期阅读内容及形式;③早期阅读策略;④发展心理学。

四、低幼儿童阅读研究现状的分类主题分析

1.显性主题分析

(1)低幼儿童早期阅读教育、教学。我国的低幼儿童阅读研究起步较晚,于20世纪90年代开始出现,研究领域主要分布在幼儿教育方面。与国外低幼儿童阅读教育相比,我国对早期阅读不是兴趣本位,而是教育本位。相关文献中多次提到“教育”、“教学”、“培养”等关键词,在一定程度上偏重于让低幼儿童学到一定的具体内容。事实上,低幼儿童阅读是着力塑造低幼儿童对阅读的热爱,培养一种终身受益的习惯,不具备任何功利性的潜移默化才是最好的方式。从文献研究方面来看,大部分研究关注阅读教育教学,与我国的社会现实及教育现状有关。

(2)低幼儿童阅读内容及形式。幼儿文学是近几年低幼儿童阅读研究中比较热门的关键词,与之对应的还有幼儿文学的语言特点、幼儿文学类书刊的材料等。就低幼儿童阅读而言,凭借成年人的语言,凭借图画、色彩、线条,凭借把书籍当作玩具,来进行“阅读”的活动过程。低幼儿童拿到书本以后,进行各种探索活动,以对待玩具的方式对待书刊,进行搬动、撕扯、翻转等。这些都有助于后期真正阅读的有益探索。让低幼儿童通过丰富的色彩和简单的图画,增强对阅读的兴趣。近几年的研究中,已经有学者提出阅读内容及形式的多样性,但具体展开详尽阐述的内容并不多。

(3)低幼儿童阅读策略。2005-2011年的低幼儿童阅读文献中,多以家庭教育、幼儿园教育为探讨对象,从被引文献的关键词统计分析中可以看到,关于社区教育的探讨几乎没有。社区可利用的资源是极为丰富的,包括博物馆资源、图书馆资源、美术馆文化馆资源等。在社区,除了这些场所,还有对应的人力资源,比如图书馆工作人员,他们同样有较为丰富的阅读策略指导。《中国儿童发展纲要(2011-2020)》对于儿童阅读和图书馆服务给予了较多关注,更强调儿童权利、儿童优先和儿童参与原则并指出在制定法律法规政策规划和配置公共资源等方面要优先考虑儿童的利益和需求。在以后的研究中,学者可以在为低幼儿童阅读服务方面,加强对社区公共图书馆的研究。

(4)儿童心理学。关注低幼儿童阅读,研究低幼儿童心理学是很有必要的。幼儿与成人有着不同的心理特点,成人应如何根据幼儿的心理特点,进行有效的阅读指导,培养幼儿阅读的兴趣,根据幼儿的心理特点选择阅读素材和阅读方式,提高阅读的效益及乐趣。在文献梳理过程中,本文发现行为主义学派和认知心理学派的理论在低幼儿童阅读中被多次提及;而罗杰斯的“自我理论”、语言强化说、信息的识别及选择理论、埃里克森的个性发展阶段理论、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斯滕伯格的智力三元理论和加德纳的多元智力理论等是非常重要的低幼儿童阅读心理学理论依据。

2.隐形主题分析

阅读是和图书馆分不开的。任何年龄段的阅读,都与图书馆有着紧密的关系。低幼儿童是特殊的人群,比起成年人,他们没有能力自己去图书馆,但这不能成为图书馆忽略的一个群体。《中国儿童发展纲要(2011-2020年)》的第四部分内容为“儿童与社会环境”。这部分内容中指出:要为儿童阅读图书创造条件;推广面向儿童的图书分级制,为不同年龄儿童提供适合其年龄特点的图书,为儿童家长选择图书提供建议和指导;增加社区图书馆和农村流动图书馆数量,公共图书馆设儿童阅览室或图书角,有条件的县(市、区)建儿童图书馆;“农家书屋”配备一定数量的儿童图书;广泛开展图书阅读活动,鼓励和引导儿童主动读书。[注4]纲要给图书馆人,尤其是负责儿童阅读的图书馆人提出了要求。

在进行完基本的文献分析后,本文再利用万方数据库检索了2009-2011年间有关图书馆对低幼儿童阅读研究的文献情况。以“图书馆”和“早期阅读”进行检索,获得8篇文献;以“图书馆”和“幼儿阅读”为关键词进行检索,获得4篇文献。去掉重复文献两篇,结果为10篇文献,其中载于CSSCI期刊上的文献为3篇。

从表4文献分析中可以得到如下结果:低幼儿童阅读开始受到图书馆界的关注,虽然目前进行研究的还不是超大规模的,但是核心期刊上已经开始刊载有关该主题的论文,并且比例非常可观(从本来的简略研究中得到的数据是30%)。

五、结束语

本文通过对被引论文的分析,得出了近七年来我国低幼儿童阅读关注的四个主要领域:低幼儿童阅读教学、教育;低幼儿童阅读的内容及形式;低幼儿童阅读策略;发展心理学。分析结果与我国目前对低幼儿童阅读的实际状况比较符合。另外,本文还分析了图书馆与低幼儿童阅读的关系。低幼儿童阅读是一场读书文化运动,需要图书馆界的积极加入。从情况来看,图书馆界已开始在该领域展开研究,并取得了一定成效的研究成果。本研究的不足之处在于:选取的年份较短,论文数量较少。

注 释

1 张慧丽.中美图书馆儿童早期阅读研究综述[J].图书与情报,2011(2):2~6

2 刘俊婉.杰出科学家论文影响力的社会年龄分析[J].情报学报,2010(1):121~127

篇6

【中图分类号】G623.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1-0117-02

阅读,是学习语文的基本环节,是获取知识的主要手段,是提高知识,陶冶情操的重要途径。阅读能力,是学好其他各门学科必须具备的基本能力。进行阅读训练,既可以提高同学们的阅读能力,也可以提高同学们的思维能力、记忆能力和想象能力。在阅读中,同学们还可以学习作者遣词造句,布局谋篇,表达情感的方法,达到读中悟法,读中学写,提高写作能力的目的。科学有效的训练,培养小学生的阅读能力,应该循序渐进地进行。

"揠苗助长"的故事可谓家喻户晓。那位可笑的古人以他的失败昭示了欲速则不达的道理。

小学生阅读能力的训练如禾苗的成长一样也是急不得的。根据小学生心理发展的规律、目前的阅读水平以及心理规律,训练小学生的阅读能力应当循序渐进,才能终有所成。

康康上小学二年级了,他爸爸决定让他通过阅读儿童文学作品培养他对书的喜爱。于是,父子俩拟定了一个读书计划:头一个半月里,父子俩每天一起阅读彩图儿童故事书,目的是养成读书的基本习惯,并且学会基本的读书方法;接下来的两个月里,由康康自己读彩图故事书,读完后爸爸请他讲一讲读了什么,有些什么词或句子特别有意思等等;然后,康康开始坚持自己读不带图的《格林童话》、《安徒生童话》。一学期下来,康康读了好几本书,阅读兴趣和能力都提高了。无疑,康康的爸爸很好地运用了"循序渐进"的原理,对孩子的阅读能力进行了成功训练。

"循序渐进"的原理如何运用到指导孩子的阅读实践中去呢?我通过教学实践,总结了以下几个原则:先扶后放;先易后难;先单篇短章,后读成本书;先精读后略读;多多益善。下面分别作一些阐述。

先扶后放 小学生的阅读能力发展经历从低到高的过程,需要老师、家长教给他们基本的阅读方法,帮助他们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引导他们进入阅读的"大门"。训练阅读能力的目标是使其成为独立的高效率读者,但这并不能一蹴而就。在训练开始之际,老师、家长应当通过示范、提醒、启发等方式"扶"他们一把;随着小学生对基本方法的掌握及阅读水平的提高,老师、家长则应当减少帮助与干预,慢慢地放手。

先易后难 小学生只有在尝到成功的喜悦之后,从阅读中找到了乐趣才会乐读,善读。如果一开始就让孩子啃他们啃不动的"硬骨头",那么他们只会畏惧、逃避阅读,所以,根据孩子的实际水平,选择恰当的材料,由易到难是极其重要的。一般而言,阅读材料中的生字词不超过总数的5%.在体裁上,小学生的阅读材料应以记叙文为主,简单的说明文、议论文为辅,意义明了、琅琅上口的短诗、儿童诗也可以。在文体上,童话、传奇、民间小故事也是小学生喜闻乐见的。另外也可以让孩子看报纸上的短新闻 。

先单篇短章,后读成本书 有时家长抱怨孩子读书没有耐心,一本书读了个开头就搁下了。其实,让小学生硬着头皮攻读"大部头"原本就是不恰当的。"大部头"中信息量大,其中关系错综复杂,要求读者有较好的记忆力、连贯能力,否则读到后面忘了前面,始终一团乱麻。而小学生抽象思维能力刚刚发展,即使读完"大部头",也不免糊里糊涂,不知所云。所以,应让小学生读单篇短章,再视具体情况指导小学生读"大部头"中的某些章节。

先精读后略读 精读侧重于阅读理解、领悟与分析;略读侧重于快速捕捉某些信息。精读与略读都是小学生最终应掌握的阅读方法。不过,由于小学生阅读能力有待发展,而且其任务侧重于获得坚实基础,所以精读的训练更重要。精读训练基本过关,才可以进行略读训练;否则容易导致小学生一味追求高速度而影响理解与知识掌握。

多多益善 王芷君在班里可是个"小名人",她虽然才上小学四年级,可是不论谈"白雪公主"、"海的女儿"、还是说"恐龙"、"始祖鸟"、"神舟飞船",都是头头是道,知识竞赛的前几名准有她。同学们都说王芷君可神了。王芷君的妈妈一语道破天机:"我们王芷君的课外书看得多着呢?"韩信点兵,多多益善"。小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确实需要在大量的阅读实践中完成。

相当一部分家长倾向于孩子读好课本、读好老师发的阅读材料就行了,反对孩子读小说、杂志等"闲书",认为这是不务正业。殊不知,许多"闲书"并不闲,而是开阔小学生视野,锻炼小学生思维,提高小学生能力的好书。如果对孩子看"闲书"的举动一味地管、卡、压,那无异于扼杀孩子的阅读兴趣,抑制孩子阅读能力地增长。小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一定要多训练。只要是思想健康、文句通顺的材料,就可以让孩子依照自己的喜好广泛地阅读。读得多了,孩子的头脑不断受新鲜事物刺激,不断自觉联想、思考,对知识的感悟性就会一步步提高,智力发展就能得到促进。

篇7

一、藏书

藏书要有职业的目的,就教师职业来说,以下教育书籍是要收藏的:

1. 关于所教学科专业的书籍。这类书籍能使教师既不断提高学科专业水平,又经常了解学科的最新知识,掌握其最新的教育发展趋势,接受新的教学方法,开阔教学视野。如,学科教学大纲、各类教育期刊等。

2. 关于教育专业书籍。这主要指教育学、心理学、教育心理学、儿童心理学、教学法之类的书。教育专业是各科教师的共同专业,他能指导教师教育实践,启迪教育智慧,使教育教学工作按规律办事。

3. 关于英雄模范、杰出人物、科学家生平的书籍。这对教师来说也必不可少,因为这些书籍既能激励、陶冶教师自己,又是教育学生的好教材。

另外,有关的工具书也必须购买些。如,字典、词典等。

书是教师的财富,是教师的精神伴侣,藏书、读书,应成为教师的癖好。

二、收集整理教学参考材料

这里包括的内容很多,比如教学参考书、典型教案、各类习题、教学经验、论文、图片等。在整理时,要在每份资料上注明出处、时间等,以备将来教学使用。搜集的材料要分门别类装订起来,妥善保存,以备查阅参考。

篇8

“媒介素养”在亚洲地区又称“媒介识读”,这个概念是舶来品,始于20世纪30年代的英国,英文表达是“media literacy”,当时提出这一概念的目的是为了保护英国传统文化和传统价值观念,使其不致被大众传媒中的流行文化边缘化,因为当时以电影为首的大众传媒所导致的流行文化给传统的社会生活带来了相当大的冲击。一位研究媒介素养的学者在他的论文中指出:“媒介素养跟阅读和写作的能力一样,是一种对媒介的认知、了解和评价的能力,是正确使用和有效利用媒介的能力,这也正是一种素养。”媒介素养的概念提出以后,逐渐得到了世界上许多国家的重视。目前,如英国、加拿大和澳大利亚等很多国家都已把媒介素养教育纳入到正规教育体系中。亚洲的日本和我国的港台地区也一直持续关注着媒介素养教育,并且已经取得了显著的成果。中国大陆媒介素养课题的引入始于1997年。然而到现在为止,中国学者的研究大多还是局限在理论阐述和探讨上,并未付诸于实践,这不能不说是一个遗憾。

“动画素养”是笔者由“媒介素养”引申而来的概念。《媒介素养》的作者詹姆斯・波特向我们描述,现代人生活在两个世界――真实世界和媒介世界。由于在真实世界中能够获得的经验和信息有限,所以人们总是不断进入媒体世界以获得真实世界无法获得的信息。人们游离于这两个世界之间,使得两个世界的界限变得日益模糊。成年人都难免会迷失方向,认知尚未形成的儿童就更不必说了。

之所以提出要培养当代儿童的动画素养,原因有三:

第一,儿童的认知心理发展特点表明儿童,尤其是幼儿对视觉图形的认知早于其他认知,因此,以图形和色彩为主要元素的动画对儿童早期发育起到重要作用。

当代最著名的儿童心理学家之一皮亚杰的“儿童认知心理发展的四阶段理论”可以帮助我们理解这一问题。皮亚杰把儿童心理发展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感知运动阶段(0-2岁),这时儿童只能协调感觉和动作活动,在接触外界时,只能形成某些低级的行为图式;

第二阶段,前运算阶段(2-7岁),表象(内化了的感知或动作)在儿童心理发展上起重要作用,词的功能开始出现,儿童能用表象和语言为中介来描述外部世界,这就扩大了儿童生活和心理的范围;

第三阶段,具体运算阶段(7-11岁),在这一阶段,儿童开始出现凭借具体事物或形象进行逻辑分类和认知逻辑关系的思维能力,即具体运算思维;

第四阶段,命题运算或形式运算阶段(12-15岁),这时儿童根据假设对各种命题(合取、析取、蕴涵等)进行逻辑推理的能力不断发展,能够掌握各种科学概念和基本规律,此时,儿童思维结构已接近成人水平。

从上述皮亚杰的儿童心理发展理论出发,来解读儿童的心理和行为,我们能够发现不同阶段儿童的心理发展过程。我们在对儿童进行媒介素养和动画素养教育时,也必须谨记并运用这个理论。一方面,必须根据儿童生理和心理发展的不同阶段来对儿童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另一方面,根据对儿童心理的研究,我们发现由于动画能够以鲜艳的色彩及超乎真人世界的虚拟影像,吸引儿童进入想象空间。随着科技进步,动画设计也较以往精致立体,且能结合真人或实物表演。由于儿童视觉从出生14天起就快速发展,动画对儿童视觉刺激和吸引均相当显著。因此,3-15岁儿童对动画天生具有依赖性。虽然这种依赖会随年龄增长逐渐减弱,但儿童心理发育的最佳时期是在对动画的依赖中度过,所以动画对儿童心理发育的显著作用力是不容小视的。从这个层面上来说,我们加强对儿童,尤其是幼儿对动画认识的教育,对帮助他们正确认识动画,建立积极的人生观、价值观是大有裨益的。

第二,由于父母认为所有的动画片都是面向儿童制作的,这种对动画的松懈心理,致使对儿童心理成长影响重大的动画在家长的监管中缺失。其实,这种认识正是缺乏动画素养的表现,没有认清动画的类型。

为了了解家长对动画的真实态度,笔者进行了小范围的调查,受访者是四位3-7岁孩子的家长。

①周女士,3岁女孩的母亲,会计。

周女士支持并且陪同女儿观看动画片。她认为3岁的女儿对外界事物非常好奇,卡通书和动画片能够很好地帮助女儿认识更多的事物。但是她也不希望女儿看电视时间太长,觉得会影响视力。至于女儿看什么内容,她没有太多关注。

“我工作比较忙,大部分时间是爷爷奶奶照顾她。有时我在家也会陪她看动画片,这些动画片大多是小动物什么的,我没有发现什么不好的内容。即使有复杂的内容,我认为三岁的孩子只是看热闹,是看不懂内容的,所以不会有不好的影响。”

②丁先生,5岁男孩的父亲,商人。

丁先生工作很忙,又经常出差,所以儿子是母亲照顾的多。但是,有一天他发现,儿子沉迷于日本动画片《奥特曼》,并且让母亲给他买了全套DVD,每天在家反复看,“我都不明白那么无聊的内容他怎么能百看不厌呢?”而且,儿子和同小区的小朋友一起玩,也是模仿奥特曼的内容,互相打杀,非常危险。他认为,儿子不可能在这部动画片中得到太多有益的信息。但是,现在已经无法限制儿子沉迷这样的动画片,因为5岁的孩子已经学会上网,也会自己放DVD来看,“就算我没收DVD,他还是有办法看到。”丁先生无奈地表示。

③刘女士,6岁女孩的母亲,全职主妇。

刘女士6岁的女儿性格比较内向。刘女士对女儿平时看什么内容的动画片没有太多关注。

“我女儿比较乖,她看动画片我是不管的,小孩子就要看动画片的嘛!这有什么可管的?”

“她很喜欢动画片里那些公主,每次我们给她买玩具,她都要芭比娃娃之类的,你看她的房间很多娃娃,所以她平时都喜欢在家玩娃娃,不大出门的。”

④张女士,7岁男孩的母亲,中学教师。

张女士说,自从儿子上小学以后,她必须限制儿子每天看动画片的时间,她觉得不管看什么,都会导致孩子无法专注于学习。“我儿子最爱看日本的《名侦探柯南》,我也和他一起看过,剧情确实挺吸引人。”张女士目前最担心的事情就是,一旦限制了儿子通过电视渠道观看动画片,他会不会通过网络收看,这样会更加影响学习。

第三,动画可能带来的部分负面影响,如果放任不管,会产生严重后果。

当传播学者麦克卢汉在上世纪提出“地球村”概念的时候,我们就知道,现在的世界早已不是“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的时代了。当代儿童从出生就开始接触身边的大众媒介,随着社会经济和信息技术的发展,他们对各种媒介的接触也变得越来越便利。维亚康姆集团尼克隆登频道(Viacom's Nickeloden)于2005年11月发表了一份研究6-14岁的儿童使用媒体情况的报告。报告中指出,越来越多的儿童在同一时间内使用多种媒介,并且使用媒介的时间也比上世纪90年代有所增加。在电视业较发达的国家和地区,儿童从3岁起平均每天要看2-3小时电视。事实上,电视已经逐渐成为儿童认识世界、了解世界的重要信息渠道,并且,大众传媒会对未成年人产生长久的影响。因为,大众媒介的传播效果呈现两种状态,一是显性效果,二是潜在效果。显性效果是从受众情绪、态度、行为中可以明显感觉并观察到的效果。而传播学借鉴心理学的模仿理论,认为儿童通过观察媒介内容,然后产生模仿行为,这种模仿行为通过不断强化,形成长期行为,这就是潜在效果。我们看到丁先生的儿子就已经通过对动画片的模仿,产生了潜在效果。令人担心的是,这种不良的影响无法轻易纠正。

通过电视媒体,儿童接触到了大量动画片或以动画形式出现的广告等节目。因为儿童心理的特点,他们容易轻信外界信息,自我防御能力不强,尤其当这些信息源自他们喜欢的卡通人物。有研究表明,带有恐怖内容的动画,可能会使一些生性胆小内向的孩子产生紧张甚至激烈的生理和心理反应,严重的甚至会导致儿童自闭症;带有暴力内容的动画片,会导致儿童产生暴力倾向,严重阻碍儿童的同伴关系以及与社会的正常交流;灌输畸形价值观的动画片,还可能会引起孩子与父母在消费问题上的冲突。

儿童是未来社会的主导者,他们的成长直接影响未来社会的健康发展,任何不良后果都是我们不愿看到的。因此,培养当代儿童的动画素养迫在眉睫。

注:本论文是广东商学院校级科研项目《动漫经济与广州城市文化互动研究》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20084410592XM26

(作者单位:广东商学院艺术学院)

参考文献:

篇9

让保罗皮亚杰(Jean PaulPiaget,瑞士, 1896-1980)是当代著名的儿童心理学家及认知发展心理学家, 发生认识论的开创者。他深入地研究了儿童心理发展的各个方面, 关于儿童思维发展和道德发展的规律, 无论对于教育科学的理论研究还是教育实践, 都起到一种启发作用

一、皮亚杰关于儿童道德发展的理论皮亚杰认为儿童的道德发展与幼儿认知发展相联系。前道德阶段( 0-2 岁) , 这一阶段属于感知运动阶段, 就道德发展而言, 则属于道德萌芽阶段, 初生婴儿仅有一些构成情绪的情感反射, 随着生长, 其情感相应地和自己的动作发生了联系。道德实在论或他律阶段( 2-6、7、岁) , 属于前运算阶段。期刊投稿 所谓“他律”其意`既儿童的道德判断受他自身以外的价值标准所支配和制约, 成人是儿童的一切道德和一切真理的源泉, 每个儿童都按照违反或遵从权威的规定去判断是非, 他们的第一道德感是服从。他们对道德评价、判断时, 只注意行为的客观效果, 而忽视行为者的主观动机。道德相对论或自律道德阶段( 6、7-11、12 岁) ,这个时期属于具体运算阶段,所谓“自律”, 既儿童的道德判断受主观价值标准所支配, 儿童在道德发展方面产生了相互尊敬的情感以及合作的或自律的道德, 儿童是非判断的主要根据是行为者违反社会规范的动机, 而不是行为的客观原因。

二、皮亚杰关于儿童道德研究主要内容( 一) 儿童对规则的理解皮亚杰发现, 儿童的游戏规则也是变化发展的, 这种发展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在感觉运动阶段, 有原始活动的游戏规则, 在前运算阶段, 有强制游戏规则, 在具体运算阶段, 有理性的游戏规则。另一方面, 儿童在游戏中又表现出自我中心状态的特征。他们按自己的目的来运用这些规则, 并且各人玩各人的, 不管别的儿童怎样玩。第三, 理性的规则。他们认为, 游戏规则只要能得到全体成员的赞成, 是可以改变的。这样, 民主制定的规则就取代了强制的规则。( 二) 儿童对行为责任的道德判断通过以上对儿童过失行为的责任判断和说谎观念发展的研究, 皮亚杰得出结论:无论儿童在对过失行为, 还是对说谎行为的道德判断中, 都存在着两种明显的判断形式, 年幼儿童往往根据主人公的行为在客观上造成的后果, 即行为的客观责任去做出判断, 而年长儿童则往往根据主人公行为的主观动机, 即行为的主观责任去做出判断。而且这两种判断形式不是同时出现, 也不是同步发展, 这两种道德判断的过程是部分地重叠的, 皮亚杰把这两种判断过程部分地重叠时期称为道德法则的内化阶段。( 三) 关于儿童的公正观念皮亚杰指出, 儿童是在掌握了规则概念之后, 开始建构其公正观念的。公正观念的发展经历了三个时期:第一个时期是二到七岁。这个时期儿童的公正观念同成人对儿童的要求往往是相一致的。他们的公正判断是以服从为特征的., 虽然儿童有突, 儿童总是倾向服从。第二个时期是八到十一岁。这个时期的特征是自律逐渐发展, 平等逐渐高于权威。在分配公平的范围内, 平等是至高无上的。当权威与公平发生冲突时, 这个时期的儿童首先考虑平等。第三个时期是从十一、二岁开始。这个时期的特征是儿童能根据具体情况来考虑个人应该享有的平等权利。他们已能用公道不公道来对道德标准进行判断, 他们寻求的是有差别的平等, 而不是笼统的平等。

三、儿童德育的方法根据皮亚杰儿童道德发展具有阶段性的特点,提出了阶段性道德教育的方式。不同年龄的儿童其心理接受能力是有差别的,年幼儿童虽然在成人严厉的道德要。求下能够按照成人的旨意去做,但他们实际上并不明白为什么要这样做。蒙台梭利曾说过:“年幼儿童没有是非感; 他还生活在观念之外。事实上, 我们并不认为他很坏或很邪恶, 而只是认为他挺调皮, 既他的行为很幼稚。”因而她声言, 她的著作对幼小儿童“没有使用‘善’、‘恶’、或‘道德’这些术语。”只有到了6 岁以后,“儿童开始具有是非正式误意识, 而且也是关于他人行为的是非正误意识。是非正误意识时时是该年龄阶段的特征。道德意识正在形成⋯⋯”学前儿童道德教育应避免成人化倾向, 学前儿童道德教育内容的选择必须基于儿童世界的视野和活动所能及的范围, 必须是儿童世界里的东西, 以成人的眼光把成人的东西强加给儿童是危险的。这如同儿童认知领域中的某个逻辑结构尚未建立时, 你非要求儿童用这种逻辑结构去解决问题一样, 其结果只能儿童无法完成任务; 无法完成就会感到痛苦; 这种痛苦与学习联系在一起, 会使儿童讨厌学习。儿童的道德发展阶段是一个渐进有序的过程。因此,对各个阶段的儿童进行道德教育的内容也不同。皮亚杰肯定,恰当的教育可以促进儿童道德的发展,但教育的作用也是有限度的即它不能超越儿童道德发展的一般进程,否则,儿童不能将其内化为自身的道德观念,从而导致教育的失败。我们认为,与其要儿童形成高水准的道德观,倒不如选取水准相适应的内容进行教育,例如,爱小朋友、爱小动物、爱幼儿园等,这样的教育将会产生有实际意义的效果。幼儿园大班幼儿随着年龄的增长,出现了自律的萌芽,此后,道德教育的主题也就转变为发展儿童的自律道德了, 自律道德的根源在于儿童对成人的单方向的尊重, 发展自律道德的途径是让儿童与同伴及成人相互交往, 儿童只有在交往中才会把自己的观点与他人的观点做比较, 只有在和他人的交往中儿童才能摆脱权威的束缚,互相尊重, 互相协作, 发展自己的评判能力。成人往往认为自己的道德认识水平高于幼儿,其实并不尽然, 成人应虚心地倾听儿童的道德思考, 以平等的态度与儿童进行交流。另外, 幼儿思维具体形象的特点, 教师和家长应用具体形象的方法让幼儿理解德育的规则, 在日常生活和有戏中对幼儿进行德育, 在良好的环境氛围中融合德育。中文核心期刊 儿童的道德不会自然而然的产生和发展,它不仅需要儿童间的相互关注,也需要家长和教师的积极引导。杜威的原则是由活动中培养儿童的道德品质。

篇10

引 言

弱视是指眼部无明显器质性病变,最佳矫正视力低于0.9的一种眼病(1)。弱视治疗是一个漫长、单调、重复的过程。临床上患儿在疗程的开始阶段往往因为好奇心和新鲜感,治疗的依从性比较好,但到了疗程的后半阶段或在病情需要更长的疗程时,则普遍存在注意力不集中、易激动、应付式训练、不配合治疗等特点,导致疗程间断,甚至还没达到正常视力就放弃治疗,较大程度影响总体的治愈率。 我院在弱视治疗仪器等硬件设施等同的情况下,改善软件环境,制定个性化治疗方案,收效显著。

一般资料

选择2004-2007年在我院眼科门诊就诊的弱视患儿178例,316眼。男95例,女83例,初诊年龄4~13岁,平均6.7岁。按收治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2004-2005年期间在我院弱视治疗室治疗的患儿78例,140眼;治疗组:2006-2007年期间在我院弱视治疗室治疗的患儿100例,176眼。

方 法

一、弱视检查和诊断 所有病例均行眼科常规检查,包括外眼检查,裸眼远、近视力测定,裂隙灯显微镜检查眼前段,间接检眼底镜检查眼底及注视性质,角膜映光法检查眼位、眼球运动等。排除眼部器质性病变后,给予阿托品眼膏涂眼,每天睡前一次,连用四天后进行散瞳电脑验光及客观检影验光,最佳矫正视力低于0.9者,根据我国斜视弱视防治学组关于弱视的定义作出弱视诊断。

二、治疗方法

所有弱视儿童经过散瞳验光,配戴合适矫正眼镜。治疗期间每天检查一次单视标视力,连续十天为一疗程,连续二个疗程后停1~2周,再继续循环治疗。每个月复诊一次,进行眼部常规检查并调整治疗方案。每半年进行一次散瞳验光,必要者调整眼镜度数。治愈后每三个月复诊一次,随访二年。

对照组采用广州视佳(或广州博士)弱视综合治疗仪进行弱视综合治疗,每天按固定程序给于后像增视、红光闪烁、海丁格光刷、光栅、敏感度、等级精细目力训练等治疗。

治疗组在与对照组的弱视治疗仪器设备等同的情况下,通过改善软件环境,制定个性化治疗方案进行治疗,具体如下:

1.根据双眼视力、年龄、弱视类型和注视性质等情况,个性化综合各种治疗手段。每天选择性组合后像增视、红光闪烁、海丁格光刷、光栅、敏感度训练、等级精细目力训练等不同程序,并酌情配合单眼全遮盖或双眼交替遮盖,有的患儿结合家庭式弱视治疗仪训练,难治性弱视患儿加用氦氖激光治疗和/或口服思利巴片治疗。

2、迎合儿童心理特点,设立专门的弱视治疗室。治疗室内采用活泼缤纷的色彩、卡通动画等进行装饰,治疗前播放音乐、故事等,创造活泼和谐的治疗氛围,以便于消除患儿枯燥和厌烦的情绪,吸引小孩子的注意力和提高他们的治疗兴趣。

3、 弱视治疗室由专人负责,医护人员在不断提高自身修养的同时,学习儿童心理学方面的知识,了解患儿的心理规律,观察分析不同性格患儿的心理活动,耐心辅导患儿正确使用弱视治疗仪。在不影响疗效的情况下有针对性地变换每天的治疗程序,避免弱视训练的单调和重复性,确保治疗的质量并能持之以恒。

4.家长对孩子都特别关爱,对他们的未来抱有很大的希望,同时都急于了解孩子的病情及预后。因此对家长提出的问题要详细解答,让他们了解弱视的病因和治疗方法。经常组织患儿的家长讲授弱视治疗的知识,让其清楚认识弱视对孩子眼睛健康影响的严重危害性和治疗的迫切性。为患儿家长们创造心得交流的机会,使他们熟悉弱视治疗的程序,更好地配合医院对患儿进行治疗。转贴于

5、在治疗过程中应避免因恐吓、训斥使患儿产生逆反心理,并根据儿童心理特点,采用心理治疗中的正强化疗法与兴趣激励法。在治疗室建立患儿治疗档案,设立奖赏红花栏等以提高弱视治疗的依从性。每天在孩子主动、合作、认真完成眼科规定的治疗任务后,及时进行鼓励、表扬。可由医生在孩子的治疗卡上加盖一个笑脸或卡通图案,儿童积攒五个图案时换得一朵小红花贴纸,同时家长视孩子实际情况再给予物质上的奖励(比如玩具或零食等)。积攒一定数量小红花的患儿经复诊视力有提高者,可以在家长的支持下获得一次出游公园的机会。

三、疗效评定 按照1996年 4月全国儿童弱视、斜视防治学组制定的标准进行疗效评价(2)。无效:视力减退,不变或提高1行;进步:视力增加2行或2行以上;痊愈:视力恢复到>0.9,随访2年,视力仍保持正常。

四、统计学处理 采用χ2检验进行统计学处理,以P

结 果

治疗组依从性明显高于对照组,有效率和治愈率也高于对照组。治疗组和对照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7.48,χ2=15.45,P

表1 治疗组与对照组疗效比较 眼数(%)

眼 数

有效率(%)

治愈率(%)

治疗组

176

166(94.3)

102(58.0)

对照组

140

110(78.6)

50(35.7)

讨 论

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视力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目前,弱视已经引起家长和社会的极大关注。 弱视是一种严重妨碍儿童视觉发育的常见眼病,在我国儿童中发病率约占2.8%(1)。其主要危害是患儿视力低下,缺乏立体视觉,配戴眼镜后视觉功能达不到正常水平,无法对三维空间各种物体远近、前后、高低、深浅和凸凹的进行正确的感知,从而给他们以后的生活、学习及工作带来很大的影响,甚至导致患儿产生自卑心理。弱视治疗年龄越小疗效越好,治愈率越高。学龄前是最佳治疗时期,我们在对弱视儿童进行治疗时,应该更新理念,宣传弱视的有关常识,取得家庭和社会的支持,才能使更多的弱视患儿到达治愈的彼岸。

本组在弱视治疗仪器设备等同的情况下,改善软件环境,在弱视治疗过程中制定更适合每一个孩子的个性化治疗方案,并根据儿童心理特点,采用心理治疗中的正强化疗法与兴趣激励法,最大程度激发儿童的内在合作动机(3),提高其治疗的依从性,从而提高治愈率。本方法既不增加原有治疗仪器设备,又简单易行,适合基层眼科工作的开展和应用,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刘家琦、李凤鸣主编 实用眼科学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