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4-24 17:37:29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公共管理研究生论文,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1、何谓信息工程项目、管理、能力和建设?
信息工程项目:就是以先进、成熟的信息技术为依托,改进工作方式、方法和手段,提高工作效率和效能,促进管理工作、服务能力和服务质量的提高。信息工程项目一般可分为信息系统集成项目和应用软件开发项目。
信息工程项目管理:就是依据国家的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在对项目所选择的信息技术进行充分论证的基础上,确定项目建设的合理时间与经费预算,实现信息技术、人员与业务需求的有效结合,达到项目建设的质量要求和目标。
信息工程项目管理能力:是对信息工程项目进行科学、合理、规范、有效的管理,以确保信息技术在实际工作中发挥良好应用效果的能力。
信息工程项目管理能力建设:就是为增强信息工程项目管理能力所作的各项投入和开展的相关工作。包括学法用法、技术研究、项目监管、项目评价、政府采购与财务管理等方面内容。
2、信息工程项目管理与传统工程项目管理的不同
传统的工程项目是以资源,特别是有形资源,如人力、机械工时、材料的消耗为主要生产形态,项目成果最终通过这些资源的消耗与形态的转化来逐步实现,以有形的建造物为项目目标,其实质是“资源消耗”。传统工程项目的物质资源约束是项目的决定因素,管理核心是资源配置、工程计划、工程组织与协调、成本控制与质量管理等问题。项目的建设目标相对是一个比较明确的问题。项目建设的工期一般是刚性的。质量是可见的(即便隐蔽工程也具有可见的属性)、可检验的、可度量的。项目的建造质量可以与项目运营相对剥离来衡量。
信息工程项目的核心是信息技术,更偏重于知识的运用,项目成果要通过信息技术在实际工作中的应用效果来体现,以无形的智力产品为项目目标,其实质是实现“知识转移”。信息工程项目的信息技术知识约束是项目的决定因素,管理核心是在传统工程项目管理的基础上更着重于信息技术的选择与应用。项目的建设目标是有形资产与无形知识的结合体,项目质量受技术选择与实际应用效果的影响很大,只有将项目建设与运营结合起来,才能得出有价值的结论。
当然,并非说信息工程项目中不存在“资源消耗”,也不是说传统工程项目中没有“知识转移”,这一点应该得到辨证的理解。
目前,从社会整体上看,信息作为工程列入国家投资项目的时间还不长,对于信息工程项目的管理还处于起步阶段,诸如立项、评估、定额、监理、效益评价等问题也是近一两年才开始探讨和研究。所以信息工程的管理能力的提高还是目前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需要努力研究的课题。
二、信息工程项目管理能力建设的内容
通过工作实践的摸索和总结,我们认为加强信息工程项目管理能力建设,主要做好以下四个方面的工作:
1、依法对信息工程项目进行管理
项目实施依法管理、发挥国家投资效益已经成为项目管理工作中的头等大事,提高项目管理能力,就是要认真学习和领会项目管理方面的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并在实际工作中严格遵照执行,依法管理项目,实现项目管理工作的法制化、规范化和制度化,最大限度地发挥国家投资效益和作用。
2、高度重视信息工程项目前期工作
项目前期工作是实施好项目的基础。只有把前期工作做扎实,才能保证项目的切实可行,才能赢得投资源头部门的信任和支持,才有可能争取投入。将项目前期工作做稳、做扎实,把好项目遴选关,确保项目的技术可行性、经济可行性得到充分的研究和论证。
3、加强信息工程项目实施过程管理
加强项目实施过程管理,建立监督制约机制是确保项目依法管理和投资收益的关键。信息工程项目实施过程政策性强、技术性强,只有做到信息技术、项目实施人员、项目管理人员与业务工作的有效结合,互相配合、协同工作,依法监督与管理,才能确保项目建设的进度要求、质量要求和建设目标的实现。
4、做好信息工程项目后评价工作
信息工程项目是要做到信息技术的无形知识与计算机、网络等硬件设备的科学、合理、有效结合,才能发挥项目的实际建设效果,真正实现信息技术的有效应用。因此对信息工程项目建设效果的评价要与项目建成后的运营结合起来,也就是说,要做好项目建成后投入运行的技术应用效果、运行管理成本等的综合评价工作,才能得出信息工程项目真正客观、合理、有价值的结论。
三、农业部信息中心信息工程项目管理能力状况
农业部信息中心作为农业部的数据中心、网络中心、通讯中心和信息交换中心,为农业部机关和直属单位办公提供通讯、网络技术支持和服务,承担着农业部政务内网、政务专网、政务外网、农业部指挥调度卫星通信系统等的建设、运行、管理和维护工作。为更好地适应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新形势,进一步做好项目建设管理工作,农业部信息中心高度重视信息工程项目实施管理,严格进行信息工程项目的遴选、评估和申报,切实管好用好农业基本建设投资和农业财政专项资金,加强项目实施过程中的管理和监督,力争最大限度地发挥基建投资和专项资金的作用和效益。
1、学法用法,项目管理工作做到有法可依
农业部信息中心高度重视项目管理方面的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的学习、领会和贯彻落实工作。为适应国家投资体制改革的变化和要求,实现项目管理工作的规范化、制度化,提高项目管理人员素质和项目管理水平,农业部信息中心对信息工程基本建设项目管理严格按照农业部制订的《农业建设项目管理办法》(农业部令第39号)和四个配套管理规定的要求,对项目申报、招标投标、竣工验收、财务管理、监督检查等关键环节,明确职责、重点管理,提高了项目管理效率和管理水平。对重大信息工程项目,为确保招标投标活动的公开、公平、公正,促进廉政建设,按照《农业重大招标投标项目廉政监督规定(试行)》,向派驻农业部的纪检监察机构进行项目备案和报告。对财政专项项目的申报、可行性研究和经费预算等工作遵照《中央本级项目支出预算管理办法》(试行)进行。
为配合国家财政支出管理制度改革,农业部信息中心在项目实施中严格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采购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和农办财[2005]39号《关于做好我部2005年政府集中采购工作的通知》的有关法律法规和文件精神,做好信息工程项目的政府采购工作。
2004年底国务院颁布了《财政违法行为处罚处分条例》,今年2月1日正式实施。该《条例》对财政资金运行的各个环节、各个方面可能发生的违法行为都规定了明确、具体的法律责任,尤其是强化了对责任人的惩处。财政、审计、监察等部门进一步加大了对财政资金使用的监督检查力度,这对加强信息工程项目资金的安全规范运行,充分发挥财政资金使用效益,提供了坚实的制度保障。
2、严格筛选,做好项目前期准备和申报工作
近两年农业部信息中心针对本部门发展计划工作的不同内容分别成立了项目前期工作小组,进行项目需求的深入调研、分析,针对有关技术问题深入讨论、研究,形成基本建设项目草案。项目草案由各自工作小组在中心范围内进行汇报、讨论,并邀请有关方面的专家进行咨询指导。在充分研究讨论的基础上,由中心主任办公会议根据工作的轻重缓急,事业发展的紧迫程度确定本年度基本建设申报项目。对拟申报项目,由中心领导、专业技术人员、项目管理人员、预算编制人员等组成项目建议书或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写小组,完成项目相关报告的编写工作。对于重点基本建设项目,中心聘请有专业资质的咨询、设计单位,一同完成项目建议书、可行性研究报告或项目初步设计方案的编写工作。
近两年农业部信息中心完成了《农业部指挥调度卫星通讯系统同城联网工程初步设计方案》、《农业部通讯网络系统安全保障设备采购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农业部卫星多媒体传播系统(DVB)主站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农业部行政审批综合办公信息系统建设二期项目建议书》、《中国农业信息网网站群数据存储系统可行性研究报告》、《农业部办公系统升级改造建设项目》等项目申请报告的编报工作,经农业部发展计划司审核批复,已经落实了部分项目投资资金。
3、严慎细实,做好项目实施过程中的管理工作
农业部信息中心高度重视项目实施的全过程监督和管理工作,成立项目实施领导小组和工作小组,分别负责项目实施过程中的领导决策和项目具体执行工作,同时要求计划财务部门做好项目实施过程中的财务监督管理、政府采购管理、合同管理和初步验收监督等方面的工作,形成项目实施各部门相互配合、相互制约和监督的项目管理流程和制度。按照国家有关规定,重点信息工程项目引入信息工程监理制度,重大招标投标项目执行向纪检监察机构备案、报告制度。对规定限额以上的投资项目,按照有关规定做好项目的竣工审计、竣工验收、固定资产移交等工作,确保项目实施工作更加合法有序地进行,以便获得国家投资的最大收益。
对于2004年9月1日正式实施的农业部第39号令《农业基本建设项目管理办法》和四个配套规定,信息中心非常重视这一个办法和四个规定的学习落实工作,组织相关人员学习领会基本建设项目管理的新规定、新要求,对照此前的项目管理工作,找差距、找问题,及时加以改进和完善。对农办财[2005]39号文件《关于做好我部2005年政府集中采购工作的通知》,《财政违法行为处罚处分条例》和农业建设项目资金管理的各项规定,中心主要领导和计划财务部门认真参加培训学习,提高政府采购工作的管理能力,增强合理、合法、规范使用财政资金的责任意识,确保今后的项目管理工作严格按照国家和农业部的有关法律法规和管理规定进行。
总结
近年来农业部信息中心在信息工程项目管理方面所做的工作,理清思路、创新思维、依法管理、注重实效,确保了信息中心事业发展的需要。但也要看到项目管理中存在的不足,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对事关项目管理工作的国家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的学习缺乏系统性、领会不够透彻、贯彻执行力度尚需加强;
(2)项目申报前期工作重视程度还不够,对项目技术可行性研究还不够系统、深入、全面,可行性研究报告基础材料准备不够充分,前期工作质量有待加强和提高;
(3)项目实施中对政府采购的有关规定还需认真理解、掌握,财政项目实施管理工作有待进一步完善;
(4)项目财务管理、竣工验收、竣工决算和固定资产移交和项目后评价工作,以及加强固定资产管理等工作还有待进一步完善和提高。
四、加强信息工程项目实施管理能力建设的几点建议
为进一步推进信息工程项目实施管理能力建设,建议做好以下四个方面的工作:
1、加强有关项目管理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的学习和领会
依法进行项目管理,不仅仅关系到单位主要领导责任、计划管理和财务管理工作,更关系到分管领导、承担项目工作的业务部门和业务人员的工作责任,因此加强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的学习和领会,在工作中自觉遵守并贯彻执行绝不是空话,学习也不能停留在口头上、表面上,而是要真正做到认真学、仔细学、学以致用,才能为推进信息工程项目实施管理能力的提高提供法律保障和制度保障。对项目管理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的学习可以采用多种形式,如集中学习和讨论,组织专题报告和讲座等,切实提高依法进行项目管理的能力。
2、进一步做好项目规划、技术可行性研究等前期工作
项目前期工作是确保项目质量的重要环节,按照国家投资体制改革的精神和有关规定,项目批准立项、批复初步设计和投资概算后,项目实施中必须严格按照批复文件执行,严禁调整项目建设内容、建设地点、建设标准和建设规模等,如确需进行调整,必须报原批准部门审批。实际项目执行中的调整往往是项目前期工作准备不充分造成的,因此项目前期工作质量的高低直接关系到整个项目能否顺利实施,并对争取更多的国家投资产生直接影响。加强项目前期准备工作,对项目的技术可行性进行充分研究和论证,并进行项目内部评审,确保申报项目的科学性、合理性。根据事业发展需要,做好项目规划和项目储备工作,充分进行需求调查研究和技术论证工作,以便能够及时有效地进行项目的筛选申报工作。建议成立单位内部技术管理委员会和外部专家咨询委员会,对拟申报的项目进行内部评审、专家论证,严把申报项目关,确保申报项目的质量。
3、进一步做好项目实施管理工作
城市竞争力是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出现的一个新概念,反映了全球化进程对城市发展的客观要求。而公共图书馆作为一个城市的文化标志之一,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城市的文化形象。探讨这两者之间的联系,特别是公共图书馆对城市竞争力的影响,有助于我们将公共图书馆置于城市发展的背景下去挖掘它的价值,并进而丰富有关城市竞争力的理论体系。
1城市竞争力概述
城市竞争力是一个含义直观而又不易精确把握的概念,国内外学者从不同的角度给出了很多解释。总的看来,这些定义都强调城市资源的有效开发,认为城市竞争力是城市为满足区域、国家或者国际市场的需要而产生商品、创造财富和提供服务的能力,以及改善生活质量、树立自身形象、促进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反映了城市的生产能力、生活质量、社会全面进步及对外影响力[1]。影响城市竞争力的因素纷繁复杂,限于篇幅,本文将主要从产业集聚力、社会整合力、创新力、文化力等几个被研究者普遍认同的因素入手,来分析公共图书馆对他们的影响。
2吸引产业聚集,提供商务支持——公共图书馆与产业聚集力
从城市的角度说,聚集力就是城市的吸引力,它是城市竞争力的基本力量,产业、人才、资本等多种形式的有效集聚,为城市综合力的提升提供了必要的条件。在城市集聚中,比较高级的表现形式是产业聚集,即经营同一产业或相关产业的一群企业,在地域上更进一步的集中在一起[2]。以具有竞争优势的硬、软环境吸引各种资源在一定区域上聚集并形成强大的产业集群,是提高城市竞争力的基本战略。
公共图书馆对于产业聚集力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它对文化产业的积极推动上。首先,城市公共图书馆系统是文化产业产品价值链上的重要一环,其大量的文献采购活动有效地带动着城市出版业的发展,而出版业又与印刷、设计、包装、生产、运输等产业密切相关,由此形成环环相扣的产业链,促进了文化产业在城市的聚集。其实,除了自身巨大的文献需求之外,公共图书馆还为文化产业市场培育更广泛消费需求。这是因为,公共图书馆通过开展各种文化教育活动,能够促进市民文化艺术修养的提高。而随着市民文化修养的提升,他们对精神文化生活的要求也就更高,于是对精神文化产品的数量、质量、品种的奢求会不断增长,并趋于多样化、多层次、个性化。这些需求将有力地刺激城市文化产业的繁荣。第三,公共图书馆可以凭借其文献资源优势,直接带动文化产业中某些行业的蓬勃发展。
如旅游业是城市文化产业的亮点之一,如何更好地宣传、挖掘更深层次的城市旅游资源,对推动旅游业的发展起着重要作用。公共图书馆作为当地历史文化资源的主要载体,为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了信息保障和旅游产品支持,可承担起“文化旅游”的重任。一些有条件的图书馆可以辟出专厅举办当地民俗文物展览、地方志展览、珍本善本展览等,让游客在惊叹于城市文化的博大精深的同时更深刻地体味城市的历史文化,使城市旅游在深厚的文化底蕴中凸显出新的魅力。
3粘合二元文化,促进城市融合——公共图书馆与社会整合力
城市社会学认为,城市社会的首要特征是大量的人口集聚及不同社会阶层并存,城市社会健康发展、实现社会进步的关键在于城市社会的整合程度,故而社会整合功能是城市竞争力的体质特征[3]。一个城市能否营造出一个安全稳定的社会环境,使各阶层和谐共存,直接关系到这个城市经济、社会繁荣以及居民的生活质量,进而影响到城市竞争力的大小。
图书馆在促进社会各阶层的和谐共存,特别是实现弱势群体的自我提升方面有着独特作用。正如吴慰慈教授所言,直到今天,比较社会中各类型组织,很难找出一个能象公共图书馆这样贴近群众、体系完备、基本免费的机构。不分年龄、种族、性别、、国籍、社会地位,所有社会成员原则上都可以免费享受公共图书馆的服务。这些特征决定了公共图书馆在和谐社会的构建中,必将起到缓解社会矛盾、缩小社会差距;维护住处安宁,保障公民权利;活跃文化生活,提高教育水平;弥补数字鸿沟,推动和谐发展等作用。
一方面,公共图书馆是城市二元文化(精英文化、大众文化)的粘合剂,它所拥有的馆藏资源和举办的文化教育活动,既有偏重于审美性、高雅性的部分,即所谓的精英文化;也有偏重于娱乐性、消遣性的部分,即所谓的大众文化。这样,公共图书馆既满足了社会大众共同的精神和文化需求,同时也不排除精英人物对高雅文化的需求,使大众文化与精英文化并存,不同阶层、不同人群共生,城市的社会结构得到良好的整合,城市社会的凝聚力和整合力得以强化。
另一方面,公共图书馆作为信息公平的一种制度保障,有利于实现城市弱势群体的自我提升。公共图书馆是城市公民平等、自由地获取信息的理想场所,读者无论地位高低、能力强弱都拥有同等的权利、享受平等的服务。这种无歧视的信息服务本身就传达着社会公平的理念,对于城市弱势群体的心理调适起着正面的安抚与激励作用。而且图书馆中丰富的馆藏资源、良好的学习氛围,也为弱势群体提供了一处温暖而可靠的科学文化避难所,有助于他们通过阅读的滋养来改善知识结构,提升科学素养。同时,图书馆举办各种免费的书法绘画展览、音乐欣赏、经典影片观摩等,还可以增加城市弱势群体的文化艺术福利,使他们不被排斥在优秀文化的影响之外,从而保持与社会的共同进步。
近年来备受关注的数字鸿沟问题对城市整合力提出了新的挑战,但公共图书馆在弥合数字鸿沟方面恰恰可以有所作为。比如城市公共图书馆大都设置了电子阅览室,并配备了相应的数字资源,可以为“信息贫困者”提供学习科学技术知识、上网查询各种信息的公益。当然,公共图书馆通过开展用户信息素养教育,培训用户的信息搜索与利用能力,更是直接为缩小数字鸿沟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4营造学习氛围,推动城市创新——公共图书馆与创新力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学习能力、创新能力等日益成为衡量一个城市竞争力高低的重要因素,建设“学习型城市”、“创新型城市”已经成为许多城市的发展目标。“公共图书馆是国家创新体系和终身教育体系的有力补充。VanGeenhuizen认为,拥有关于新技术的知识是当今城市和地区获取竞争力的重要因素,获取知识和利用知识的能力对城市和地区的经济发展起着巨大的作用[4]。廖远涛等也认为,创新学习能力是城市竞争力的影响层的构成要素之一[5]。
公共图书馆是城市终身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城市知识创新体系必要的基础支撑条件。城市公共图书馆系统所构建的良好文化氛围和学习环境,有助于培育市民的终身学习习惯,使学习和创造成为市民自觉的精神追求。由此,城市将会变成一个巨大的学习型组织,直接促进城市创新能力和知识竞争力的全面提高。
我们知道,创新的形成总是以一定的知识存量为基础,是一种学习知识、创造知识并将知识与技术进行产业化运作的过程。图书馆与大学、科研机构、知识中介机构、广告传媒网络等其他知识基础设施一起构成了知识创新的基础平台,他们互相配合,传递着人流、物流和信息流,使整个城市都能感受到创新的氛围与活力,也使创新者所需的各种资源与服务能够得到及时、全面的供应并实现有效整合和转化利用,从而最大限度地提高创新效率,降低创新成本,为城市创新提供良好的社会环境。
另外,从本质上说,城市创新力的大小取决于创新主体的素质,即人力素质。高素质的城市劳动力,有助于提升整个城市的创新能力。提高市民素质的途径很多,通过公共图书馆的社会教育功能就是其中之一。公共图书馆的丰富馆藏,可以满足各种专业、各种职业、各种文化程度的读者的知识需求,提高他们的知识水平和思维能力;同时,不同学科、不同语言的文献比肩而立,本身就传递着文化多样化的信号,在潜移默化中帮助广大市民开阔视野,理解和宽容不同文化。另外,公共图书馆通过举办信息资源利用课程、学术报告、知识讲座等,可以满足市民对新信息、新知识追求,提高市民的信息素养;通过开展外语、计算机应用知识等专业技能培训,可以为市民的职业技能“充电”,使其有能力谋求更好的职业发展;通过举办科普展览、书法绘画展览、视听音乐会、影片观摩等,可以提高市民的科学、艺术文化修养。显然,公共图书馆通过开展各种信息服务和文化活动,对市民的思想道德、科学知识、艺术修养等进行全方位的教育和熏陶,对提高市民的整体素质进而全面提升城市创新力具有重要的作用。
5打造文化品牌,彰显城市个性——公共图书馆与文化力
美国著名学者、哈佛大学教授亨廷顿在《文明的冲突》一书中曾经指出:21世纪的竞争,将不是经济的竞争,军事的竞争,而是文化的竞争。这也说明文化将越来越成为一个城市软实力的重要成份。一个具备独特文化品位的城市,有着巨大的张力、吸引力、感召力和凝聚力,对于城市投资环境、商业环境、人才环境都产生着重大的影响。当今,无论在西方还是中国,那些历史积淀丰富、文化特色鲜明的城市,往往被看成理想的投资和居住地,如法国的巴黎,日本的京都,我国的杭州、苏州等。
城市的魅力在很程度上来源于其历史文化传统的积淀,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不仅是一个城市的珍贵财富,更是城市文化品牌和个性特征的生动展示。作为城市的记忆宝库,公共图书馆通常保存有大量的地方史志、家谱、地方特色产业和支柱产业资料等以地域为特色的文献及其他历史典籍,这些文献以特殊的方式记录着历史发展的重要瞬间,描绘着城市风俗的历史演变,折射着城市文明的延续与进步,为彰显城市文化个性提供了强有力的文献信息保障。比如著名旅游城市苏州,就是利用其丰富的史料塑造和提升了历史文化古城的形象。据史记记载,苏州历史上有一段非常重要的时期——强吴时代,那是苏州历史上的传奇与经典时代。苏州人十分珍视这一独特的历史闪光点,每隔数年组织召开一次吴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以此扩大苏州在国内外的影响力和吸引力。同时,苏州的虎丘、临顿路、胥门、盘门、灵岩山、玩月池等古迹也因历史文献中的种种传说、掌故、轶闻而得以被识别、被还原、被赋予浓厚的历史文化色彩,成为苏州城里古意浓浓、让人留连忘返的好去处。
同时,公共图书馆为深入开发利用城市文化,提升城市文化品位提供了信息支撑和业务支持。公共图书馆可以通过专业的技术和手段对其所拥有的城市特色文化资源进行深入分析、精心整合,形成一个系列有形的研究成果,全力打造城市的文化品牌。以镇江为例,作为国家级的历史文化名城,社会各界对地域文化的研究都很重视,文献信息要求量很大。为此,市图书馆专门成立了镇江市历史文化名城研究资料中心,集中资源优势,有效提供服务,编写出版了《镇江历史文化名城研究丛书》等[6],为镇江历史文化资源的开发做出了贡献。
文化是城市的灵魂,特色文化是城市的一张有份量的名片。要想打造有魅力、有特色、有底蕴的城市文化品牌,公共图书馆是不可忽视的基础要件:它以深厚的历史文化资源积淀,承担着城市特色文化的保护和传播重任,塑造了独特的、有魅力的城市个性,增强了城市的可持续竞争力。
6结语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推进,城市之间的竞争在全球竞争中的地位变得越来越重要。怎样进一步提升中国城市的竞争力,也成为当下政府机构和社会公众关注的焦点。公共图书馆并不是城市竞争格局中的旁观者,作为文化产品的消费者和种类信息的提供者,它有利于文化产业的集聚,作为二元化文化的粘合剂和信息公平的制度保障,它促成了城市社会各阶层人群的共生共存,给予了弱势群体自我提升的机会;作为城市终身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和知识创新体系的一大支撑力量,它营造了终身学习的良好氛围,积极推动城市创新能力的提高;作为城市历史文化资源的重要载体,它为打造独特的文化品牌,彰显城市个性提供了重要的文献信息保障。总之,公共图书馆在城市竞争力的提升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我们应大力发展和完善城市公共图书馆体系,并通过它为城市的可持续发展不断注入新的活力。
参考文献
[1]陈寿灿.建设城市文化与提升城市竞争力.浙江学刊,2002(3):153~156
[2]倪鹏飞.中国城市竞争力理论研究与实证分析.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1.68
[3]林拓,张修桂.文化产业与城市竞争力的双向推动及其战略选择.上海行政学院学报,2003,4(4):76~81
一、证券公司具有流程优化的内生性需求
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应用,企业外部生存环境(顾客、竞争、变化的3C变化)的不确定性和企业生存的压力日益加大(迈克尔•波特,2002)。传统企业中规则化甚至于僵化的业务流程显得复杂、笨拙、并且易于出错,同时由于传统企业中的业务流程往往使工人或管理层囿于规则,过于注重本部门或本人的工作和业绩,程序化的办事,而对整个流程不甚了解,无法意识到企业的真正需要,忽视了过程最后达到的总目标,从而产生大量的重复性工作,导致本位主义和内讧。(张砚,2005)在这样的背景之下,迈克尔•哈默(2002)提出了业务流程再造地理念,他认为业务流程是有组织的活动,相互联系,为客户创造价值。他还强调了该定义的不可更改性。从这一简洁的定义中我们可以看出其中蕴涵的深刻含义:首先企业的业务流程不是杂乱无章的活动,而是有组织的,是跨部门、跨职能的,从起点到终点包括多个业务活动;其次,企业的业务流程不是彼此孤立的而是相互联系的,并且能够形成一个体系;再次,企业的业务流程是要实现企业的目标,能够为客户创造价值。在企业中,任何产品或服务都不可能脱离流程而存在,同时,任何流程也不应脱离产品或服务,企业的业务流程构成了企业的价值链,它决定了企业的运行效率和效果。走过十多年风雨历程的中国证券业现状堪忧,“问题券商”的层出不穷,由券商问题的表象透视出:1•券商亏损已经成为一种全行业的持续性现象;2•“问题”券商已蔓延到全行业,成为带有行业体征的问题;3•“问题”券商的暴露与重组已成为每隔一段时间就集中爆发的行业性“痼疾”。(张伟,2005)证券业的种种问题不仅仅是经营环境等外部原因造成的,更重要的是我国证券公司体制僵化、流程复杂、内控缺失等内部原因所致。证券公司管理当局应树立创造性经营理念,加快建立科学完善的创新机制,增强自身创造能力,如服务创新、业务创新等,在持续不断的创新中发展和壮大自己。(孟焰,2004)对公司资产管理业务、资金管理、会计系统等方面加以严格有效的控制。通过不断发展优秀的业务流程保持企业的竞争优势,打造证券公司的核心竞争力。
二、证券公司流程优化的路径分析
(一)流程优化的模式
尽管迈克尔•哈默并没有系统地总结归纳流程再造的方法步骤问题,但是有学者通过对他著作的研读,基于对迈克尔•哈默观念的深入理解,替他总结出了一个四阶段模式。第一阶段,确定再造队伍;第二阶段,寻求再造机会;本论文由www.51lunwen.com整理提供第三阶段,重新设计流程;第四阶段,着手实施再造。乔•佩帕德和菲利普•罗兰(2003)认为,第一阶段为营造环境;第二阶段为流程的分析、诊断和重新设计;第三阶段为组织架构的重新设计;第四阶段为试点与转换阶段;第五阶段为实现愿景。威廉姆•J•凯丁格等人(1996)在调查33家咨询公司在企业推行流程再造的实践经验以后,归纳出了流程再造的六个阶段21项任务。此六阶段按先后顺序包括:构思设想、项目启动、分析诊断、流程设计、流程重建、监测评估。在国内,芮明杰、袁安照较早对流程再造的步骤进行了研究,他们认为业务优化应该包含七个阶段31个子步骤。包括:设定基本方向、现状分析、确定再造方案、解决问题计划、制订详细再造工作计划、实施再造流程方案、继续改善的行为。在国内,具有代表性的观点还有潘国友的四阶段模式,包括:再造策划(Plan)、重新设计流程(Reengineering/Rede-sign)、流程规范化(Systematize)、再造实施(Do)。虽然以上的优化再造模式并非完全针对证券公司,但这些模式对于证券公司的流程优化具有很好的指导作用。证券公司可以结合自身的特点,采取不同的模式来规划实施流程优化。
(二)证券公司流程优化的内容
1•流程优化的一般内容。消除流程中的不增值环节只是流程再造的手段而已,推动生意模式的转型,以适应客户不断变化的需求,已经成为流程再造的主要目标。在此目标下,迈克尔•哈默(2002)进一步提出流程再造似乎让人感觉到信息技术和流程再造之间并无紧密地联系,但是信息技术是流程再造的有效工具。Davenport和Short同样认为,信息技术是流程再造的有效工具和基本条件。信息技术将带来组织层级的减少,有助于决策过程的强化。(Chamry,2003)因此,信息技术的改进是流程优化的重要保障。对企业信息系统的持续关注是流程优化的重要内容。流程优化与再造还是企业再造工程的核心领域。企业再造是从顾客需求出发,以企业流程为改造对象,对企业流程进行根本的思考和分析,通过对业务流程彻底的重新设计,从而获得企业绩效的改善。企业再造工程由两种必要的活动组成,一是根据企业正式的活动来确定它的运作方式;二是分析评价每一个流程,包括度量和给出流程的各方面标准流程再造包括企业观念、企业流程重建和企业组织重建三部分。因此流程再造强调的是顾客至上、以人为本与彻底改造。
2•证券公司的业务流程优化的内容。证券公司的核心部门营业部、技术支持部门以及客户服务部门的最优化需要通过流程的整合来完成。因为三大部门领域中每个领域的行动对于其他两个领域都有直接的影响。营业部系统的差错会很大程度上影响流程的耗时及成本以及增加客户服务部门的工作量,增加客户服务的非增值服务量。低效的技术支持流程会导致后台活动耗时增加从而减少了销售、客户服务的时间;交易和头寸处理差错会导致客户对帐单差错从而增加客户服务处及营业部的客户查询量;客户服务处理的低效率会导致营业部的客户查询量增加从而增加营业部去后台询问量(降低了后台作业的效率)。只有通过上述三个部门领域的同时改造才能获得巨大的盈利性和客户服务水平的提高。证券公司业务流程优化主要涉及营业部经营、技术支持以及客户服务三大功能。
以往的观念不重视三大功能的协调,将其视为各自独立的成本中心,每个功能的优化也只是从自身出发,缺乏系统思考。成本的削减与业绩的改善只是短期的,不能从根本上削减公司成本,提高公司效益。在营销视角下,证券公司的业务流程优化是将经营组织的功能性(成本中心)观念转变成业务流程观念,更加关注顾客和业务的需要,强化营销意识。从分割地看待各个成本中心的业务,转变成视其为一组业务活动,最后将其整合为一组业务流程。尽管对证券公司流程再造的研究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是作为一种基于信息技术的、为更好满足顾客需要服务的、系统化的、企业组织工作流程的改进哲学及相关活动的业务流程再造,为证券公司经营管理提出了一个全新的思路。
三、证券公司的业务流程控制
(一)对业务流程进行控制的必要性按照COSO于1992年的《内部控制整体框架》的定义,内部控制是一个过程(Process),包括控制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监控五个组成部分(Components),随后,其的《企业风险管理框架》将风险评估扩展为目标设定、风险识别、风险评估与风险应对,五要素扩展为八要素,强化了风险意识在内部控制中的重要意义,《企业风险管理框架》确定的内控目标增加了战略目标(朱荣恩,2003)。现代企业所面临的外部环境已经发生了改变,提出了对企业流程进行柔性化的要求(张砚,2005),这时企业进行强制性控制会影响企业对外部环境的反应速度和员工的积极性,降低员工的学习能力,因而,在既要保证企业的反应速度,又要实现决策有效性的要求下,企业进行内部控制对流程的作用只能是引导性的,就是通过各种政策和程序提高流程执行员工的自我控制程度,引导其行为符合企业价值去向,防止其发生违反企业利益的行为。
如有发生,能够及时发现并制止。在这样的背景下,企业可以实现内部控制功能的飞跃,从“防治”型的内部控制走向“免疫型”的内部控制,促进基层员工融入自主化的行为优化过程。我们可以把内部控制视为“管理系统内部的控制子系统”,这一系统主要解决组织优化、职权制衡、流程规范、信息通畅、检查监督等方面的有机整合问题。传统的内部控制包括岗位分设互相制约,业务活动的有效性,会计信息的可靠性及资产运作的安全性等内容,自然包含其中而得到解决。(方红星,2002)企业的发展是依赖于对流程长期持续有效的控制和管理,对于不增值流程的适时改进,不能容忍流程的不完善积少成多,生成痼疾,达到需要再造的时候再推倒重来。
(二)流程优化与内部控制目标的统一性在前文,我们论述了流程优化的最终目标,即实现组织价值增值(迈克尔•哈默,2002)或者说组织价值的最大化(迈克尔•波特,2002)。由于企业组织是许多主体契约的联结(JensonandMechling,1976),因而组织的目标实际上是一组目标所构成的目标体系,可以概括为“利益相关主体的利益最大化”(杨瑞龙,1999),它是一个典型的多目标最优化模型(方红星,2002)。另外,组织的目标本身也是动态的,随着环境的变化和组织自身的演进,其目标也会不断演变。针对目前主流的看法而言,企业组织的基本目标向量可以解释为组织价值(或经营成果)的最大化、财务报告与会计披露的真实性和公允性、财产和债务的安全性、持续经营和长期实现价值增值的能力等。对于一个组织而言,追求其目标、实现其使命的过程便是提高组织效率的过程。而提高组织效率和实现组织增值实际上具有同样的涵义(IIA,1999)。从内部控制的三项目标看(COSO,1992),显然它是提高组织效率的重要手段之一,是组织效率的重要内生变量,而且,它主要属于管理当局———实际对组织的财产及其经营行使控制权的利益关系主体———的职权范围之内。(方红星,2002)事实上,对组织的业务流程进行优化和对组织实施内部控制,以及二者自身的产生,演进和彼此之间的互动,耦合,都是追求组织效率的必然结果。
随着中国高等教育的大众化,研究生的招生规模也迅速地扩大。研究生数量的扩张未能带来其质量的同步提升,甚至在某些程度上是质量的下滑。其主要表现是作为文科研究生质量主要标志的毕业论文的质量明显下降。
一、研究生学位论文质量状况存在的问题
文科研究生毕业论文质量的不如意,突出地表现在大部分研究生论文缺少不为任何功利因素所左右、单纯探求真理的学术精神。首先在学位论文选题上,存在选题创新能力不够,理论深度不够,大小不合适,不新颖,简单重复前人的研究,不善于发现亟待研究的问题等一系列问题。文献综述基本上是简单的罗列,看不到对前人研究成果的独到的见解和学术理性分析。把论题的新颖与观点的独创混为一谈,在开题报告中提不出一个贯穿论文始终的、统领全篇的独创性观点;参考文献更是一个多多益善的大杂烩,把与论题看上去有点关联的著述统统纳入其中,遗漏了虽书名与论题无关但其学理却对本项研究有重要指导意义的学术著述;研究方法同样也是想当然地列举若干,以充门面。论文本身质量上也存在诸多问题,创新性、独创性不足,把论文当做散文来写,或者把学术论文写成领导讲话稿。关于计量和统计学基本知识的缺乏影响了论文的质量。
另外,管理制度也存在一系列的问题。选题不尊重学生自身学术爱好和兴趣,开题报告、预答辩流于形式。论文评审专家碍于情面,给论文的评价普遍偏高,而没有对论文的不足提出实质性的修改意见。此外,诚信与道德问题也时常出现。一些人抄袭拼凑学位论文,甚至,形成了不良的学术风气。
二、引发文科类研究生学位论文质量不高的原因分析
对于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首先是研究生自身因素。大学生考研的目的和动机是为了缓解大学毕业的就业压力,因此在研究生学习阶段怠于提高自身的研究能力,没有转变为学术研究者。部分研究生缺乏创新意识和创造精神,很少查阅外文文献,由于自身知识水平的限制,他们不敢挑战权威理论。
其次是导师的因素。导师终身制使得一些导师因缺乏竞争丧失了进取心,影响研究生培养质量。生多师少形成“放羊”局面,一些学术水平高、科研能力强的导师往往是本学科的知名人士,社会活动多,没有精力指导学生。一些高校热衷于聘请一些行政官员作为学校的研究生导师,但是他们没有足够的精力和能力来指导研究生的学位论文。
第三是学位论文管理制度的因素。学校研究生的招生制度、研究生课程内容设置情况、研究生参与具体科研项目机会、答辩过程的监督机制都是也是影响研究生学位论文质量的因素。另外,研究资源匮乏、经费短缺也会造成论文质量不高。
三、解决研究生学位论文质量问题的对策研究
首先,要从提高学生培养质量上提高学位论文质量。要防止片面,克服为保障论文而保障论文的倾向,要将学位论文质量保障纳入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体系之内。学位论文质量保障需通过外界干预和社会评价来促进高校内部保障活动的开展和深化,从而达到不断提高学位论文乃至研究生教育质量的目的。
其次,要发挥导师和研究生的双方面作用。在研究生培养阶段,导师要根据本学科培养方案的要求,科学地设置课程,传授给学生系统的专业基础知识、拓宽知识面,并介绍本学科最新进展,培养研究生严谨治学的科学态度。再次,论文写作环节的各项制度要重视起来,发挥作用。中期检查制度和预答辩制度,这对于提高研究生学位论文质量有很大的帮助,应做到实处。
第三,做好论文的标准化、规范化要求。从论文写作环节、评阅环节、答辩环节、激励约束机制建立等方面建立标准化制度,以提高研究生论文质量。除了上述规范化制度的建立外,还可以建立合理的奖惩机制,对于学生的论文写作也起到激励和鞭策作用。建立硕士学位论文的评优制度,学校对评为优秀硕士学位论文的研究生颁发奖状,予以表彰;对优秀硕士论文的研究生导师也有相应的奖励。对于连续在硕士学位论文抽检评议中论文不合格的硕士研究生导师,经校学位评定委员会审议后将暂停招生或取消其硕士研究生导师资格。
(王薇,湖南农业大学公共管理与法学学院公共事业管理系主任,讲师,博士生)
参考文献
[1]辛逸.文科研究生学术精神的培养――以研究生毕业论文为例[J].中国高教研究,2008(7)
[2]周晓红.浅析研究生学位论文存在的问题与有关对策[J].高教论坛,2011(4)
中图分类号:G64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5)09-0152-04
一、问题的提出:J省高校硕士研究生学术失范现状调查与原因分析
学术道德水平直接影响着研究生的创新能力与研究生的教育质量。近年来,关于研究生论文抄袭、学术造假等报道屡有发生,研究生学术道德失范行为的治理已经成为高校研究生教育所关注的重要问题。J省高校硕士研究生学术失范行为现状是怎样的?如何有效地治理研究生学术失范行为?关注于这两个问题,本课题组对J省高校学术型硕士研究生进行调研,①关注J省研究生学术失范行为的现状及原因,收集一手资料作为研究素材。
(一)现状
尽管学术界对学术失范的研究很多,然而学术界乃至现实生活中对学术失范并没有一个确切而统一的概念定义。不同领域的学者分别从道德、法律、管理、共识等层面进行过界定。如葛剑雄(2010)认为学术失范就是违背学术道德,在学术活动中不遵守学术规范进行诸如抄袭、剽窃等弄虚作假的行为[1]。教育部于2009年出版的《高校人文社会科学学术规范指南》也在学术道德层面对学术失范、学术不端和学术腐败进行了界定和区分,指出学术腐败和学术不端是道德层面的问题。云鹏(2008)等在共识和价值观层面强调共识的学术规范不是明文规定的制度、准则,而是学术共同体普遍认同的、内化了的规范,也可以理解为行业自律,学术规范即是对这种共同规则和价值观的违背[2]。尽管对学术失范的定义各有不同,但普遍认为其表现形式有诸如论文抄袭、剽窃、一稿多投、“搭便车”发表等行为。课题组将学术失范分为三个层级:学术不规范、学术不端和学术腐败。学术不规范是无意而犯,源于学术能力不强和学术不严谨,比如在论文引用方面忘加注释等无意行为;学术不端和学术腐败则是有意而为之,学术不端行为包括抄袭、剽窃、伪造或者篡改数据等有明显意图的行为;学术腐败则是利用自身的学术资源或者权力进行交易以获取金钱等物质财富以及地位、声誉等精神满足,是学术活动中的寻租行为。就研究生群体而言,学术不端行为是学术失范的主要表现形式。结合《教育部关于严肃处理高等学校学术不端行为的通知》列举的七种学术不端行为,包括:抄袭、剽窃、侵吞他人学术成果;篡改他人学术成果;伪造注释;伪造或者篡改数据、文献、捏造事实;未参加创作,在他人学术成果上署名;未经他人许可,不当使用他人署名;其他。课题组针对常见的几种学术不端行为进行调查,作为反映当前J省硕士研究生学术失范现状的主要指标,并做调查结果分析。
1.调查对象和方法
本次调查的对象是J省高校全日制学术型硕士研究生,覆盖J省12所研究生培养单位,针对学术失范行为中有意识的学术不端行为进行调查测试以反映当前J省高校研究生的学术失范行为现状。
课题组采取分类分层随机抽样的方式进行,共发出调查问卷1 440份,回收问卷1 386份,回收率为96.25%。剔除部分无效问卷,有效问卷共1 334份。同时结合访谈法,对高校研究生、导师和辅导员进行访谈,以便更加深入全面地了解当前J省研究生学术道德失范现状。调查问卷的数据采用SPSS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
2.学术失范行为程度分析
在对学术不端行为的问卷方面主要运用Likert的5级量度表进行统计分析,选项分别为“非常普遍=5”“比较普遍=4”“一般=3”“不太普遍=2”“根本没有=1”,得分越高就表示学术失范现象越严重。
经过统计发现,J省高校研究生在七大类的学术不端行为测试中,Likert量表的平均值均超过3,甚至伪造注释、重复他人研究成果和搭便车等行为接近4,并且标准差很小,个体差异不大,可见这些学术失范行为从整体范围上考量已经是比较普遍发生的了,从学校规范治理角度上看,J省研究生学术失范行为有待加以控制。
3.学术道德规范和学术失范行为的整体认知情况
对个体行为分析后,课题组试图通过认知层面探讨当前J省研究生对学术道德规范和学术失范行为的整体认知水平。通过对学校学术氛围认同度调查来反映J省研究生群体自身对当前J省学术失范行为现状的感受。
其中49.3%的学生认为其学校学术道德状况不太好,4.8%的学生则认为非常不好,由此可见J省超过半数的学生对目前研究生学术道德状况是持悲观论的。如果剔除认为当前学术道德水平一般的22.1%的群体,只有23.8%的人持乐观态度,认为当前学术道德总体状况是良好而令人满意的。
通过对J省高校研究生的调查问卷,结果显示无论从学术失范行为程度分析,还是学生群体自身对学术道德状况的认知等方面,均反映出当前J省研究生学术不端行为普遍发生,高校整体学术道德水平较低。如何对学术不端行为进行有效治理,营造一个共同遵守的学术规范氛围是J省高校治理的一个重要命题。
(二)学术失范行为的原因分析
1.原因调查
针对在研究生阶段出现过学术不端行为的学生,课题组进一步做了学术失范行为产生原因的问卷调查,并在调查问卷的基础上,结合访谈对学生导师、学校管理者等各研究生培养主体进行深入探究。调查发现,造成当前J省研究生学术失范行为频发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包括个人因素、导师因素、学校制度及管理因素、社会环境因素等内在和外在的原因。总结有以下几大主要原因(见表4)。
如上表所示,34.3%的被调查者认为急功近利的社会不良风气与社会整体学术不良氛围是造成学术失范行为的最主要原因,如期刊地下市场的发达是形成论文质量低劣和重复发表的首要原因,这与黄发友(2012)等学者的调查结论相一致[3]。接着是研究生培养机制与管理体制原因,未能注重对研究生学术道德的培育。
研究生评价体系、管理体系以及惩罚机制不健全、不合理,以及学校学风环境以及学校德育教育力度不够等原因均属外部环境因素,并且这两大原因对研究生学术不端行为的产生起了较大的推动力,接近一半的学生认为学校培养机制和监管不到位等是促使当前J省学术失范行为多发的主要原因。
对“研究生自律不够造成学术失范行为”作为主要原因表示赞同的比例为16.4%,远不如认同“社会环境和学校研究生培养制度等外在原因造成学术失范行为”的群体。可见,从学生个体看,学生总是寄希望于借助外部力量来规范自身行为,认为整体的学术规范环境的构建主要是学校等培养组织的任务。同样可见,研究生是一个行为容易受外界因素干扰的群体,问卷中“如果您身边学术不正之风盛行,您是否会随波逐流?”在这一题中,选择“可能会”和“一定会”的比例为55.1%,外界环境对硕士研究生学术道德潜移默化的影响已越来越深。这反映出学术失范行为中的“朋辈效应”,研究生个体之间相互影响,并形成不良风气。
因为导师原因造成学生学术不端行为发生的情况在调查中显示比较少,85.9%的被调查者认为导师在学术道德的表率作用比较好,82.3%的被调查者受到过导师对其学术道德方面的指导,可见当前导师对硕士研究生学术道德培养起到了积极作用。现有的对师生关系与学术规范作为研究变量的实证分析,将研究生和导师之间的接触频率与研究生科研能力做交叉分析,如朱华等(2012)的实证研究结果显示导师与研究生接触的频率与研究生的科研产出呈正相关关系,即导师与研究生接触的频率越高,研究生科研能力和产出越高[4]。由此可见,导师对研究生行为的影响主要是良性引导的,导师的不作为及自身的学术失范并不是学生进行学术不端行为的直接原因。
2.原因分析
从主观认知层面上分析,调查也向我们展示出研究生自律性在学习和科研过程中对学术规范遵守的脆弱性。外部环境的影响产生巨大的朋辈心理,个体自律不足以防范学术失范行为的发生。从自律与他律的二维视角看,综合各种外部环境,包括研究生培养体系的缺陷和学校监管的不到位等外部因素,导致他律因素无法有效进入到学生个体的内心考量,从而影响学生的行为选择。他律失效,加之自律并不足以约束自身行为,这是当前J省研究生学术失范行为普遍发生的根本解释原因。
用经济学中的“理性经纪人”可以很好地解释为什么当前研究生教育中自律不足、他律失效。理性经纪人强调成本-收益分析,在调研访谈中有学生这样说道:“现在就业和经济压力这么大,论文写作不规范和搭便车现象很常见,并且这样的方式可以使我顺利毕业,而且在学院评优评奖中拥有更多的优势。如果我只是埋头苦读,那样花费的时间成本太大了。所以一定的学术不端行为是无可厚非的。当然前提是不要太过明显,不要被学校发现和处罚,不过据我所知在我们学校这样的概率很小,几乎为零。”①
个体决策都是个体在对预见行为进行过成本-收益分析的基础上实施的,学生学术失范行为也是如此。学术失范的动机是:失范行为所得-(道德损失+处罚风险)>失范前状况+遵守规范的道德满足。②
关于学术失范的成本,我们可以用下面的模型表示:
C=(M+T+H+S+O)+p(E+O'+S+D) (1)
学术失范行为成本分为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两大类,直接成本是学生从事该种活动或行为直接付出的代价,而间接成本指学术失范行为被发觉所受到的惩罚。其中,C代表行为的预期成本;p为行为被查出和惩处的概率;M、T、H、S、O分别代表确定性成本中的物质投入、时间损失、健康损失、精神负担、现实机会损失;E、O'、S、D分别代表非确定性成本中经济损失、未来机会损失、精神损失、其他间接损失。其中M、T、H、S、O、E、O'、S、D≥0;0≤p≤1。对于一个学生,学术失范行为的直接成本已经很小;并且因为对学术规范监管的力度很小,因此受到惩处的概率p也很小,几近为常数0,间接成本也很小。所以总体而言学生个体进行学术失范行为的成本是很小的。
同样对学术不端行为的收益考察,可以概括为以下模型:
R=(1-p)(E+S+T+...)(2)
R代表行为的预期收益,1-p为失范行为逃避惩处的概率,E、S、T分别代表经济收入、精神上的满足和时间精力的节省。
因为外部环境的制约因素极小,学生进行学术不端等行为被惩处的概率极小,成本小、收益大,这导致收益R远远大于成本C,从理性经纪人角度上看,学生倾向于进行学术失范行为。同时,这也解释了为什么当前研究生教育中的自律不足,他律难以形成有效约束。
二、理论框架:由多中心治理理论引发的思考
(一)理论描述
多中心治理理论是近些年公共管理学界和实践中的热门词汇,多中心理论由美国著名行政学家、政治经济学家埃莉诺・奥斯特罗姆提出,并成熟于《公共事物的治理之道:集体行动制度的演进》一书。多中心治理强调在多中心框架之下关注一群相互依存的人们如何把自己组织起来,进行自主性治理,并通过自主性努力以克服搭便车、回避责任和集体行动的困境,以取得持久性共同利益的实现。正如作者本人所言:“多中心理论研究的中心问题是一群相互依赖的委托人如何才能把自己组织起来,进行自主治理,从而能够在所有人都面对搭便车、规避责任或其他机会主义行为诱惑的情况下,取得持久的共同收益。”[5]
多中心理论的最大贡献在于为公共事务的治理引入了一种新的视角,它的应用价值不仅体现在“公共池塘资源(Common-poolresources)”等公共资源的治理以及政府管理活动中,它打破了原有单中心、单向度的模式,建立起政府、市场、第三部门等多元框架下的多中心治理模式。更在其他公共事务的治理中,为我们带来了冲破单一中心管理的选择,实现多中心参与治理,各主体之间相互依存、竞争、合作,最终实现良好的治理效果,形成规范、有序发展乃至善治情境。
(二)问题导入:由单中心向多中心的转变
在现有的研究生培养体系中,尤其是研究生学术规范意识和能力的培养是高校公共事务管理中亟待解决的问题。就高校学术资源和学术声誉而言,从公共品的竞争性和排他性的属性维度上考量,这无疑是一种公共池塘资源。规范的学术氛围对学生、教师和学校管理组织而言都具有较大的正外部性,因而对学生学术道德失范行为的防治也是对学术规范这一公共资源的重要保护。因此,研究生学术失范行为治理是需要研究生自身、导师、学校以及相关学术规范管理机构共同参与的公共事务。然而现实的情境是,学校认为学生科研能力培养和学术道德教育是学生和导师的工作,学校只负责日常行政事务;导师又认为学术道德关键是靠学生自律;而学生在个体活动中往往只考虑自身的成本和收益,认为整体学术氛围是学校部门或更高层组织所要关心的问题。治理研究生学术失范行为,维护良好的学术氛围,这一需要多主体共同参与的公共事务最终变成无人参与,或者治理实效不佳。诚如亚里士多德所言:凡是属于最多数人的公共事务常常是最少受人照顾的事务,人们只关怀着自己的所有,而忽视了公共的事务;对于公共的一切,他最多只留心到其中对他多少有些相关的事务。从这一程度上说,研究生学术道德的培养似乎也成为了一种“公地悲剧”。
当前高校在矫正研究生学术失范行为路径中,无论是强调学生个体的自律性,突出内因是根本;还是关注于通过外部制度和环境施加压力,坚持他律手段更加直接有效的观念。从本质上看,这些方式或者模式都是一种单中心的治理模式,单纯强调某一方面或某一主体的作用,因而也是有各自缺陷的。如图1,在研究生学术失范行为的单中心治理模式中,学生、导师、学校管理以及相关学术规范管理组织是相互割裂的,信息传递也是单向度的,甚至包括学术委员会在内的一些学术规范管理组织与学生完全不存在联系和信息交流。这样,无法形成各主体的有效互动和信息的有效传递、反馈,无法以此支撑整个管理体系。这导致治理效果的落脚点仍仅仅是学生个体,依赖个体的自律,无法提供足够多的内在动力和形成系统性的学术道德规范支撑。
庆幸的是,多中心治理在公共事务管理中的理论和实践优势为我们打开了一扇通向光明的大门。多中心治理强调各主体共同参与的重要性,强调治理源于各主体之间有序的互动,而治理的质量取决于各主体之间互动的质量。因而,如何设计一种由学生、导师、学校以及学术规范监督组织共同参与的模式是研究生学术失范行为治理的关键所在,并且这种模式是具备系统有效性的。如图2,多中心治理理论视角下的研究生学术道德失范行为治理中,导师、学校、学术监管机构以及学生自身都将积极参与其中并且形成互动,导师与学生、学校与学生、监督机构与学生、学校与导师、学校与监督机构、导师与监督机构之间不再是单向度信息传递甚至是割裂的一种状态。这一模式下,各主体都将围绕着如何治理好学生学术失范行为创造良好的学术环境而积极承担责任、分享信息。以对学术失范行为的监管为例,在这一模式中,学生个人的学术失范行为将影响到导师声誉和考核,并且学校也将因为学生的不规范行为受到通报等不利影响,这样在这一监管过程中就将学术监管机构、学校、导师和学生全部联系起来并形成互动。
同时,多中心治理也强调规则的重要性,多中心治理下的规则具有包容性,使得各主体得以实现高质量的互动,而不是单纯地对各主体进行管制。在多中心治理模式下的研究生学术失范行为治理对研究生个体而言,强化其专业学习,提升科研能力远比单一地对其进行惩处更加有效。这种系统的活力在于其互动性、包容性和成长性,而不是将导师、学生、学校和相关组织划清界限,单一地管理各主体。
因此,要构建良好的学术道德环境并提高研究生学术水平,就要对当前研究生普遍存在着的学术失范行为进行有效治理,而有效治理的逻辑起点和实现途径必然是符合多中心治理理论视角的。指向是明确的,如何使多中心都有效参与并形成良性互动,这需要制度设计以及实践努力。在这一治理模式下,学生个体学术道德得到培养,导师自身得到提升,学校管理得到完善,整个高校的学术环境得以净化和健康发展。
简单来说,各主体至少要在以下方面进行努力:研究生自身要强化专业学习,提升科研能力;另一方面自觉接受学术训练,避免学术道德失范。研究生导师加强对学生的学习管理,增加与学生的接触频率,提升学生的学术能力;同时以身作则,在学术研究中为学生树立遵守学术规范的典范。学校则要主动加强对学术失范行为的治理,加强监督和惩处力度;另外优化改革研究生评奖评优体系,对研究生进行学术道德教育,提升学术规范标准的比重及作用。而学术规范监督组织则要积极发挥自身职能,加强监管。
三、结语
研究生学术失范行为的多中心治理体系中,多主体共同参与是形式和手段,形成有效治理乃至善治的情境才是这一模式的逻辑指向。这一体系下,学生个体、导师、学校以及学术规范监督组织之间形成良性互动,相互依赖、相互学习和信息的有效反馈是我们所期待的,同时也是高校管理中的重要命题。
同时也要认识到多中心治理理论为研究生学术失范行为治理事务中提供了一个有益视角和借鉴模式,但这仅仅还是理论上的框架,实践中包括制度构建和主体参与都可能困难重重。因此,基于高校研究生学术道德水平和管理现状,如何构建出一套行之有效的体系,让学生、导师、学校和学术监督组织能够有效参与并持续互动是今后研究的重点所在,也是我们努力的方向所在。
参考文献:
[1]葛剑雄.学术腐败、学术失范与学风不正:探究与思考[J].民主与科学,2010(2):49-53.
[2]云鹏.学术失范及成因分析――基于大学学术管理制度的视角[J].河南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8(6):71-73.
[3]黄发友.加强研究生学风建设和学术道德修养的路径研究――基于福州某高校研究生的调查与分析[J].思想教育研究,2012(3):80-84.
竞争选择机制带来教育的巨大“转型”
服务经济转型和提升,成为目前高校教育的核心理念,这涉及到教育伦理在人与自然、人与人的命题。这个转型,就将竞争选择机制引进教育,说明教育的类型和人的成长诉求相关性,教育成为“强化器”,提高学生分析、评估、推理、论证等批判性思维能力。因此,选择成为教育的一种主体精神,发展到后来的学习群体和自由人理论,并且在诸多理论丰富了人的选择与知识、人的选择与创新、人的选择与社会,于是,作为传统以公理体系为基础,以“公民共同”、“社会公意”、“权限”为教育理论内核的教育晚秋被个人主义、个性主义、能力主义所取代。
竞争机制的建立,首先在依托产业办高校,产生了多元主体的产学研合作,就是试图将企业、社会组织、第三人、自由人视为社会的核心力量。企业有着不可推卸的社会使命,教育的科研服务、人才服务、知识创新有着同等地位。讨论多元教育主体观,王守恒等的《教育学新论》对教育主体问题有界定和论述,于小涵、丛杭青、罗金远等也发表了相关论述。从目前的相关文献报道中,可以看到多元主体理论在公共管理、政府决策、企业评价等方面均有应用和实践,如:何水《中国公共管理制度创新:多元主体之互动与合作》(云南社会科学,2007年第2期)、武晓亮《中国多元主体的社会救助制度研究》(武汉大学硕士研究生论文,2005年5月)、沈亦灵《多元主体下的企业经营绩效评价体系》(上海经济研究,2001年第7期)、马永霞《多元主体利益冲突的高等教育供求结构失衡》(教育研究与实验,2006年第2期)、孔晓华《谈职业教育课程改革多元主体的价值取向》(职业教育研究,2008,4)等等。
总之,上述研究揭示了学校教育是“社会场域选择”的观点。工业化时代既是经济高速成长和起飞的时期,也是中高等教育得到迅速发展和普及的年代。社会在此期间的发展和变化使得这种教育选择开始在混乱中建立大学新秩序、多样中保持民间与国家的教育内涵强化、失范中建立新的办学示范。教育竞争选择多元化,尤其强化了原来实用主义的多元化。在教学和社会选择体系上,教育已经不再是象牙塔。
教育主体选择机制下的教育诉求满足
从九十年代起,巴西教育哲学家保罗・弗莱雷(PauloFreire)的批判教育学成了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的经典思想,被认为是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和批判性思维、促进教师与学生间的角色相互转换、营造有益的课堂氛围的有效方法。从此,教学倡导“提问式教育”,其突出特点是对话式教学。“提问式教育”促进师生互动,有助于激发学生的批判性思维,是教学中通过师生互动争取学生自主学习的良策。因此,鼓励教师与学生讨论写作活动对他们生活的影响,这种教师引导下的协作学习有助于学生分析写作的目的、商榷写作风格、生成更多自己的观点和学会用自己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想法。
人们把教育同样视为一种文凭竞争,并且认为即使在进入大学之后“选择”(筛选)过程已经发生根本性的改变。上世纪50至80年代的欧洲,专业技术与管理人员的需求量出现了大幅增长,约增至原来的2倍左右,但增幅却远远小于同期大学生毕业人数。因此,尽管许多青年拿到了大学毕业文凭,却很难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目前,我国也积极鼓励创业,曾经有人这样比喻过大学生创业,与其1000个人去抢坐一个“工作席位”,不如给自己“造一把椅子”。在当前就业形势严峻的情况下,国家提出各种优惠条件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虽然大学生的创业之路充满艰辛,但仍然有许多人找到了成功的方向。这其实说明,教育权力的合法性受到来自民间社会的挑战。
教育权力的合法性的挑战首先来自教育核心理念。我国传统教学更加注重陈述有关领域的理论和研究,缺少对学生解决问题的洞察力、分析判断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的要求,缺乏对学生大胆质疑的要求。近年来开始注重对学生主体地位的尊重、对教学的生活化还原以及对美的境界的追求,在德育教学中体现出重要的人本价值、体验价值和美学价值的理念下,建立课程概念,取代学科的唯一核心,以人为本,培养人的批判意识,使他们“积极参与批判性的讨论,敢于对课堂上使用的教材和教师的权威提出质疑;对他人和自己的观念和行为具有分析批判能力,不是全盘照单收下,而且能在反思的基础上寻找新观念和实践新行为的能力”。同时,开始注意对学生除学科能力以外的能力的培养,目的是让学生学习科学研究的态度和方法,关键是培养学生创新的精神和勇气,通过一系列的活动和措施帮助学生提高对“自我”的意识、塑造和表达,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能力,使他们在写作活动中结合自己的观察、体验和学习,积极大胆地质疑教师传授的知识和自己阅读的文献知识,表达自我的见解,追求创新。
其次,如何实现教育的可持续发展。教育的评价权在社会,正如汉密尔顿所说:“人民是权力的唯一合法源泉和原始权威”。教育的认同并不单是靠正式的法律和法令来实现,主要还是社会舆论的力量和教育文化的传播。因此,必须加大全社会的教育响应。教育的建构必须运用大众的手段才能获得利益的均衡,而教化的理念必须回归伦理才能成为价值的源泉。教育的不平等并不完全是经济因素造成的,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公立义务教育的理念将会根深蒂固,教育面临的是多元选择和教育需求,这样的教育才能形成民众对现存教育秩序的认同、接受和拥护,随着社会历史条件的变化、外在影响因素也随之变化,有的逐渐谈化,甚至消失,有的则逐渐显现。因此,要维护和加强教育文化的地位,就必须根据人们的需要不断开发新的教育资源。
拓宽现代教育资源,建立新型教育诉求
增加教育的共识和现代认同感是教育选择的主要目的,它表现为吸收、同化、消解和融合社会各种利益和要求的能力。作为引导学生进行批判性思维训练和评估的标准,识别和总结存在的问题、表达自己的观点与立场,识别和思考他人的观点和立场,识别和评估关键假设、数据、论据,识别和思考语境对提出的问题的影响――均以学生“自我”为出发点,较充分地满足学生的自我诉求:自我观察和判断能力、自我观点和立场、评判他人观点的能力、逻辑分析能力等等。
拓宽教育资源,就是说,教育不能用一种绝对的、静止的和平均主义的公平来对待人的利益诉求,而是建立一种相对的、动态的和允许合理差别的包容性的选择诉求。激发学生“独立见解和创新意识”。学生可以成为能大胆质疑已有知识、敢于创新和勇于表达自己的思想的具有批判性思维的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