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建筑概论论文模板(10篇)

时间:2023-04-28 09:18:45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绿色建筑概论论文,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绿色建筑概论论文

篇1

关键词: 绿色建筑;全寿命周期;增量成本;增量效益

Key words: green building;whole life cycle;incremental costs;incremental benefits

中图分类号:TU20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3)36-0116-02

0 引言

历年来建筑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和作用。然而建筑业的发展却以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低效率以及难循环的粗放式的模式发展。高速城镇化发展又标志着建筑业逐年增长的发展势头,在可持续发展这一主题的倡导下,继续坚持传统的消耗发展模式显然是行不通的。绿色建筑作为解决上述粗放式发展弊端的良策,已经成为当今世界建筑发展的趋势。2013年4月,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与城乡建设部作出关于《“十二五”绿色建筑和绿色生态城区发展规划》的发文,文中明确提出绿色建筑的发展目标,发展战略,发展途径,保障措施[1]。

1 绿色建筑在我国的发展现状

1.1 绿色建筑的概念 绿色建筑是指在建筑的全寿命周期内,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节能、节地、节水、节材)、保护环境和减少污染,为人们提供健康、适用和高效的使用空间,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建筑[2]。

1.2 绿色建筑的发展 国内绿色建筑的发展较国外起步较晚,但随着环境、生态、能源等问题的尖锐,绿色建筑得到了政府和社会的一致关注。在绿色建筑的推行过程中,遇到了一些来自各参与方的阻碍。各参与方都是站在自己的角度上去对待绿色建筑,而不能够客观的站在项目利益上去对待。房地产开发商片面的认为绿色建筑就是增加项目的前期投入;设计单位技术力量薄弱;咨询机构技术水平缺失,无具有资质的专业人员。其中最大的障碍就是对绿色建筑经济性的误解。

2 绿色建筑全寿命周期的成本效益分析

2.1 绿色建筑全寿命周期成本理论 全寿命周期是从“摇篮到坟墓”的整个过程。绿色建筑全寿命周期成本(Life-Cycle Cost of Green Buildings)是指从项目决策、设计、建造、使用、维修、拆除、报废、回收的整个寿命周期内生产者、消费者以及公众所发生的一切费用[3]。

2.2 绿色建筑增量成本分析 绿色建筑的增量成本是相对于传统建筑的增量成本,是指为了实现绿色建筑的相关标准,在其寿命周期内使用相应绿色技术而带来的总投资的增加或者减少。根据《绿色建筑评价标准》中介绍,绿色建筑指标体系由节地与室外环境、节能与能源利用、节水与水资源利用、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室内环境质量和运营管理六类指标组成,绿色建筑的增量成本的分析将从上述六类指标进行展开[4]。

绿色建筑增量成本的确定还需要合理的计算出该项目在不使用绿色技术同时满足当地强制性标准的条件下的成本。绿色建筑增量成本计算公式如下:Ci=Cg-Ct

式中Ci表示绿色建筑的增量成本;Cg表示绿色建筑的总成本;Ct表示不使用绿色技术的传统建筑的总造价。

2.3 绿色建筑的增量效益分析

2.3.1 经济效益分析

①节地效益(B地)。对于利用旧建筑,地下空间和废弃场地的节地项目,节省了土地征用的费用。

②节能效益(B能)。绿色建筑通过改善结构窗墙比,合理利用可再生能源,达到减少空调设备的设施费和直接节约电费煤费。B能=■P电n×Q电n+B设

式中P电n表示第n年电费价格;Q电n表示第n年节电量;B设表示减少空调设施费。

③节水效益(B水)。节水项目因采用非传统水源减少的原市政供水量。B水n=■P水n×Q水n

式中B水n表示第n年节水效益; P水n表示第n年水费价格;Q水n表示第n年节水量。

④节材效益(B材)。绿色建筑设计中,设计和业主都坚持“土建装修一体化”的原则,使用高性能材料和可再利用材料,既提高了建筑的耐久性、节约了原材料,还减少了材料运输费。B材=B装+B再用+B运

式中B装表示节材的效益; B再用表示可利用材的效益;B运表示节材运费。

2.3.2 社会效益分析 绿色建筑的社会效益显得稍微抽象了些。采用节水技术的项目,会减少雨污水排放,进而减少市政管网设施的维修费。节水技术能缓解城市现状,减少了财政损失。绿色建筑会带来健康舒适的工作和生活环境,这对于提高工作效率很有成效。

2.3.3 环境效益分析 采用节能技术的项目,在达到节电节煤的同时也减少了CO2,SO2等气体排放,减少酸雨发生,提高建筑使用寿命;相对清洁的空气还能降低疾病发病率。环境效益的经济量化可以通过处理CO2,SO2等污染气体的工艺成本和因减少疾病发生而节约的医疗费来计算。

3 绿色建筑的经济评价

3.1 绿色建筑的财务评价 在推行绿色建筑的进程中,阻碍其发展的最大因素就是投资者不愿意为绿色技术前期过多的投入买单。站在投资者的角度,我们需要对绿色建筑的成本效益作一下财务评价。

动态投资回收期(T)的计算。

PB=B地+B材+■(B能n+B水n)(P/F,i,n)

NPV净=PB-PC

i——基准收益率; NPV净——累计净现值;

PB——增量效益累计现值;PC(Ci)——增量成本累计现值。

T =(NPV净出现正值的年数-1)+上一年累计净现值的绝对值÷出现正值年份净现值

3.2 绿色建筑的国民经济评价 站在整个国家的立场上,需要对绿色建筑进行国民经济评价。评价需要综合评定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绿色建筑的间接效益外部效果还是非常明显的,但是定量化却是一项特别复杂繁琐的工作。量化过程中可以通过转换成间接的外部效果,找到计算效益的突破口。例如减少CO2,SO2等污染气体的排放,可以通过计算处理污染气体处理工艺成本和减少疾病发生节省的医疗费来量化。

4 结论

文章主要从全寿命周期分析了绿色建筑成本、效益组成,以及简单的财务评价和国民经济评价。在我国当前全面贯彻可持续发展道路的的时代背景下,绿色建筑是需要得到市场的接受,得到投资者的认可的。上述评价模型可以提供投资者测算绿色建筑增量投资的回收期。据统计,绿色建筑的增量成本主要聚集在高效能耗设备,非传统水源和可再生能源设备等绿色技术上,大约67%的增量成本在每平方造价120-300元,投资回收期大约在2-10年之间,其余的项目投资回收期大都控制在20年内[5]。本研究对于推动绿色建筑的发展,分析绿色建筑的经济效益起到一定的参考作用。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与城乡建设部.“十二五”绿色建筑和绿色生态城区发展规划,2013.

[2]李百战.绿色建筑概论[M].化学工业出版社,2007.

篇2

1建设寒地高校绿色交通体系的出发点

“以人为本”的规划设计方法是建设寒地高校校园绿色交通体系的重要原则。以往传统的校园交通体系的规划只关注交通功能,缺乏对人行为的尊重与分析,比如在教学区内部出现车行交通,比如横平竖直的路网体系缺乏的人文关怀,注意的是动态路网的组织,缺少了静态节点的设计。在我们新时代低碳经济的大背景下,在校师生等人群的行为,或多或少的、主动被动的被“低碳”所引导所约束。

2寒地校园行为与绿色交通的关系特征

动态交通在高校校园中人群的主体是学生、教师以及职工,其行为模式对绿色交通体系作用的特征:首先是人流产生的间歇性,在课间及放学下班的时间人流往往会集中出现,易造成各种交通模式交叉混乱。其次是步行交通系统的扩大性,校园交通不同与城市交通的一个主要特点就是校园道路的形式形态主要是为了师生的步行所使用的,当出现大量人流时,这种步行的方式也是交通疏导的最好方式。第三是交通方式的多样性,在一些大中型的校园中,师生们往往需要步行,自行车,机动车等多种交通方式相结合。第四是我们静态交通的文化性,这里设定的静态交通主要是指一些交通的节点,及一些漫步、休憩的广场等。第五是寒地校园师生冬季的活动多以室内为主,由于气候环境比较特殊,在严寒的冬季人们往往聚集与室内。

3建立寒地高校绿色交通体系

在寒地校园中建设绿色交通目的就是要降低能耗、减少污染,提高土地空间利用率,直接方法是减少校园内私家车的使用,加强步行系统的建设,增设自行车自动换乘点等。

(1) 步行系统的建设

步行系统一般根据空中、地面、地下位置不同需要区别设置。其中以地面步行系统应用最为广泛,包括广场,步行带,人行道等等。在高校校园中步行系统不仅是学生日常生活的必经之路,更是一种交流的空间。在设置这些步行系统的时候要关注使用者的感受,方便瞬时产生的学生流的集散。在一些交叉口需要空间尺度上适当的扩大,学生们便于在这些场所集中聚会,同时不妨碍其他师生的行进。另外在步行系统的建设过程中,为了改变人行道单调乏味的状态两侧的乔木、灌木等植物要穿插设置,形成多变的曲线。在寒地气候这种特殊条件的影响下,冬季气候恶劣,为了师生通行设置一些过渡性连廊可以缓解气候的影响和一些教职工使用机动车躲避恶劣气候的潜在想法,如沈阳建筑大学的长廊设计(图1)。

(2)非机动车的交通组织

低碳绿色交通中自行车的使用是必不可缺的。它即可以比步行交通更高的效率,同时也是减少校园内机动车使用切实可行的措施,有着不直接消耗能源、不造成环境污染的特性。可以设置几个主要道路的自行车使用点提供免费的使用存放功能,基本要设置在机动车停放附近,方便教职工远距离交通使用。自行车交通也有很大弊病就是容易受到气候影响,在我国寒地校园冬季使用,需要地下交通的配合可以达到很好的效果。

(3) 机动车的交通组织

我们要如何建设这种新型寒地高校的绿色低碳交通体系,首先我们需要将这种绿色交通体系的建设理念与整个校区的规划发展之中,可以将碳排放作为约束性量化考核指标分配给校园中大量能源消耗者。

对于机动车辆交通的组织应设置好校车,通勤车的停靠点,方便同学师生的使用。通勤车的使用可以分为两种设置,一种为快速通勤直达各个分校区,或是各个乘降点;另一种为慢行通勤车可以模仿公车在路上多设置停靠点,方便教职工上下班使用。减少了教职工机动车使用的频率减少了碳污染。可以采用如上海大学新校区的内外环分开规划设计,将一些对外机构、后勤区、实验区、运动场地等用地布置在外环车行线以外,使内环形成怡人的步行空间(图2)。

(4)静态交通的建设

所谓的静态交通主要是指校园停车场地的设置。以往的大学停车考虑的是停车场服务半径,停车场的位置分布以半径内覆盖校园为目标,如美国康乃尔大学停车场布置(图3)。绿色低碳校园交通体系要减少机动车在校园的使用,我们就需要在各个主要校园出入口设置机动车停车位,同时需要同时设置自行车停车位,和提供自行车租用服务,方便师生使用。从长远来说地下停车可以节约土地的使用,同时可以同地下步行系统相结合设置,有利于寒地校园的冬季的节能降碳。解决自行车停车问题不仅要建设地下、半地下停车场以保证供应数量的增长,更重要的是要对地面停车进行合理规划布局,引导改变停车观念。对校园现有空间进行评估,选择适当的消极空间作为集中停车场,是迅速改善校园景观、优化和提高停车效率的良好办法。

4结语

新时代的寒地高校的绿色交通体系建设,是大学生活紧密联系的重要环节,其具有很强的实践意义,为整个低碳社会建设做出贡献。由师生不同的低碳行为模式出发,我们确立了扩大了学校步行系统的建设;以非机动车系统为纽带严格控制机动车的数量;合理调整构建静态交通等方法措施。通过以上一系列的建设策略,对寒地高校绿色交通体系提出了一些自己的思考,希望可以为那些正在从事高校校园规划建设的建筑师提供一定的启发,为寒地高校绿色交通体系的建设贡献自己的一份微薄之力。

参考文献:

[1] 孙靓.城市空间步行化研究初探.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城市科学版),2005,22(03):78

[2] 龚岳.大学校园道路系统的研究:[华南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广州: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2002,17-18

[3] 宋泽方,周逸湖.大学校园规划与建筑设计.第一版.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9,126

[4] 李增道.环境行为学概论.第一版.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9,1-2

[5] 王玉栋.大学校园交通系统设计研究:[哈尔滨工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哈尔滨:哈尔滨工业大学:建筑学院,2001,30

作者简介:

篇3

作者简介:冯伟(1977-),女,安徽宿州人,中国矿业大学力学与建筑工程学院,副教授,中国矿业大学力学与建筑工程学院博士研究生;黄建恩(1970-),男,山东临沂人,中国矿业大学力学与建筑工程学院,副教授,中国矿业大学力学与建筑工程学院博士研究生。

(江苏 徐州 221116)

基金项目:本文系中国矿业大学2010年课程建设与教学改革项目(项目编号:201008)的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3)31-0111-02

通识教育最早起源于美国,其目的在于拓宽学生视野、提高学生素质、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不管是人文、社会与自然科学,主要探索的本质内涵是人类精神的自由、心灵的满足、生命的尊严、生活的价值、资源的善用、宇宙的和谐等。”[1]在当前快速发展的中国高等教育界,通识教育理念被借鉴并得到大力推广。但由于各种因素影响,高校很难自主设计通识教育公共必修课,因此,通识教育公共选修课成为高校实施通识教育的重要方式。通识教育公共选修课面向全校各个专业学生开设,涉及的知识领域广、课程多样、内容丰富,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自由选择。因此,能满足学生广泛的兴趣需求,对拓宽知识面、开阔眼界、促进个性发展、提高综合素质等方面具有必修课无法替代的作用。笔者四年来一直在教学第一线从事通识教育公共选修课“人居环境与通风”的教学工作,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对一些教学问题进行了较为深入的探讨并积累了一定的教学经验。

一、明确教学目标与定位

人居环境是人类工作劳动、生活居住、休息游乐和社会交往的空间场所。随着经济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室内大量新型建筑材料、装潢材料、家用电器设备以及清洁剂、杀虫剂、除臭剂等日用化学品被广泛使用,室内空气污染物的种类和来源日益增多。同时,采暖、空调设备的逐渐普及和建筑节能的发展使得建筑物的密闭程度提高,通风换气量减少,室内空气污染物浓度进一步增大,加剧了室内空气污染程度,室内空气污染已成为对公众健康危害最大的五种环境因素之一。要解决室内空气环境问题,除了减少污染物的排放和采取有效的净化措施以外,加强环境保护教育,树立环境保护意识也是重要举措之一,这也正是开设“人居环境与通风”课程的目的。

高校公选课设置必须定位准确,需要将学生自身发展需求、学校人才培养目标和办学理念三者相结合来定位。[2]由于公选课的选课学生来自全校理、工、文、管等不同学科领域,课程基础差异较大,学习的接受能力和理解能力有一定差别,因此,学生的学习重点并不是要求掌握人居环境的构成要素、作用原理及改善措施和技术,而是使学生了解人居环境污染的产生、发展、现状和趋势,增强环境保护的意识。

人居环境问题涉及面非常广,在很多产业都不同程度存在影响人居环境质量的问题。那么对于这些专业的学生来讲,“人居环境与通风”课程的学习,将使他们今后在自己的工作领域内有意识地减少和避免对环境的污染,并且尽可能地采取不污染环境的工艺和方法。高校培养出来的学生走上工作岗位之后,大多会在不同行业或部门成为不同层次的决策者和管理者。另外,这些学生若干年后也会为人父母,他们自身的环境意识也会直接影响下一代的观念。[3]因此,树立环境保护意识,端正环境保护态度,具备解决环境问题的基本知识成为“人居环境与通风”公选课教学的核心目标,依据目标对课程进行合理的定位,为课程教学内容体系的构建奠定基础。

二、构建教学内容体系

当前,中国矿业大学(以下简称“我校”)公选课“人居环境与通风”为32学时,2学分。由于人居环境的范畴非常广泛,不可能在课内一一讲到,因此,在教学内容安排上基于教学目标和定位,侧重于建筑环境与建筑通风。选取“地球绕日运动规律,太阳辐射,建筑物的配置和外形与日照的关系,室外气候要素”作为第一章的内容;选取“室内空气污染物的种类、来源、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及治理措施”作为第二章的内容;选取“建筑围护结构的热湿传递和冷热负荷,人体对热湿环境的反应”作为第三、四章的内容;选取“建筑光环境和建筑声环境的基本知识”作为第五、六章的内容;选取“建筑通风系统的构成、原理和措施”等有关知识作为第七章的内容。

作为一门面向全校各专业学生,以知识普及为重点的公选课,在教学内容的难度上要适当降低,知识面上要增加宽度。根据学生特点修正教学内容,提高教学的实用性。例如,在讲述第二章的内容时,并不要求学生掌握污染治理的机理、技术方法和装置,而是要向学生介绍导致室内空气污染的成因,要让学生认识到不当的装修材料、不合理的生活方式、不正确的日常处理办法会加剧室内空气的污染,使学生理解在实际工作和生活中可以采取哪些有效简便的措施减少和减弱污染。再比如,讲述建筑热湿环境负荷时,不是向学生传授负荷的计算方法和过程,而是让学生知晓哪些因素会导致建筑负荷增大,今后在学习和工作中可以从自身考虑采取哪些办法降低能耗,实现节能和环保。

教学过程中,以实际发生的室内空气污染事件、建筑火灾事件,如“军团菌病”事件、幼儿白血病发病率上升、克拉玛依剧院大火等作为题材,并辅助相关的视频录像资料,从直观易懂的角度帮助学生学习理解内容,拓宽学生的视野和思路。把国内外建筑环境与通风方面的最新研究进展和相应实例引入课堂,进一步充实、更新和丰富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促进教学效果的提高。

三、改进教学方式和方法

教学过程是教师与学生互动的过程,由于公选课学生的来源、知识背景不同,公选课的课时少、标准低,学生容易轻视,上课热情不高。怎样让学生参与到教与学的过程中并融入其中,激发热情,提高兴趣和乐趣,是公选课授课教师在教学实践与探索中面临的问题。笔者经过四年的公选课教学实践,深刻体会到在公选课教学活动中多种教学方式的结合是非常重要和必要的。

当前,多媒体技术已广泛应用于高校的教学活动中,多媒体技术具有传统黑板授课所不具有的一些优势。但在利用幻灯片时,如果有过多的文字,会使学生感到枯燥无味,注意力不能集中,身体感到疲惫,容易失去学习兴趣。因此,在使用多媒体技术时,授课教师要多投入一些时间和精力,广泛搜罗相关素材,以大量生动形象的图片、动画和视频内容充实课件,图文并茂,提高直观性和生动性,使学生乐于接受、了解和掌握。视频的一次连续播放时间也要合理控制,不宜过长,以15分钟左右为好。例如,在讲述人居环境的发展历程时,通过世界各地,不同年代、不同国家、不同地域特色的有关建筑的图片,直观地反应出人居环境的发展过程和现状,相比于传统的单纯的文字介绍更具说服力和感染力。再比如,讲到建筑通风内容时,以知名的英国BRE绿色环境楼为案例,将其有关的视频资料播放给学生,并在播放过程中加以讲解,使复杂抽象的原理变得生动、形象且易于理解,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学问越辩越明,在教学过程中,开展中小型讨论活动也是一种很好的教学方式。利用15~20分钟的时间,就学生们普遍比较关心的、与课程内容相关的问题展开讨论。例如,在讲述“采暖、空调等热湿环境调节方式”内容时,就环境的改善与因采用人工调节方法而对环境构成的臭氧层破坏、全球气候变暖等危害的关系进行讨论,分析因果和利弊,加深学生对这一问题的理解。在“人体对热湿环境的反应”这一章,安排讨论,由学生根据自己的真实感受,从性别、年龄、着装、肌肉活动强度、周围环境、心理等因素来了解人体的热平衡,更好地理解这部分内容。对于课堂讨论提出的一些不同的见解或分歧,要求学生课后到图书馆或者上网查阅相关文献和报道,加深课堂讨论内容的消化和理解。

四、改革考核方式

课程以课程论文结合平时成绩作为考核方式。平时成绩占30%~40%,具体根据学生的课堂出勤情况、课堂讨论表现等方面综合确定。对平时缺勤或迟到次数较多的学生及时了解情况并进行教导,随时掌握学生的心理动态,避免学生厌学情绪的产生。课程论文成绩占60%~70%,要求学生围绕课程内容,从建筑热湿环境、人体对热湿环境的反应、建筑声环境和光环境、建筑通风等方面选择某一主题内容,通过文献查阅、检索和上网搜集资料进行分析和论述。论述要求具有一定的深度,内容要较为丰富和充实,字数要达到3000汉字以上。学生根据授课教师要求的统一的文本格式对论文进行编排,编排质量作为成绩评定的一个方面。四年的教学实践总结发现,课程论文的撰写,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和探索欲,拓展了学生在人居环境与通风领域的知识面,并初步掌握了论文撰写的基本思路和方法,对提高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创新能力和写作能力具有很大的帮助。

通识公选课教学相对于必修课和专业选修课教学有其自身的特殊性,通过教学活动中师生的参与和共同努力,教学目标与定位的明确、教学内容体系的更新和完善、教学方法及考核方式的改进,可以不断使学生开阔思路,拓宽视野,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使学生在今后的工作和生活中成为人居环境品质改善和提高的倡导者和践行者。

参考文献:

篇4

秦汉时期是我国早期封建社会,特定的社会历史形态深深影响了人们的艺术活动。当时最大的营造特征之一是表现在建筑方面:即木结构建筑体系开始建立并继续发展探索。[1]建筑的发展直接影响了室内空间营造,室内界面装饰是作为建筑联系最紧密的一部分,也形成了自己的艺术特色,本章就是针对这时期的室内界面装饰做简单的分析。

1 秦汉时期室内界面装饰的概述

研究秦汉的室内应从两个不同功能的空间入手:一是人们居住建筑内部空间,另一个是人死后安放的墓室空间。由于秦汉时期距今以久远,保存下来的建筑几乎没有,现只能从相关文献和图案描述获得室内营造资料。墓室完全是按照人们生前的生活方式营造的,由于墓室空间长埋地下,破坏小,所以研究墓室空间对研究这一时期的室内有一定参考价值。秦汉时期室内界面装饰处理的主要思想是:“屋不呈材,墙不露形。”[3],这种思想的原因是出于两个方面考虑的:一是建筑构件以及界面保护功能的需要,另一方面则是当时审美的需要。室内界面装饰的重点是放在了地面、墙面、顶棚上。涂绘、雕刻、织物是这一时期室内营造的主要装饰手段,其中雕刻技术最为突出,例如秦汉的墓室空间的画像石、画像砖、以及宫室建筑普遍使用了木雕、玉雕及石雕的装饰手法。

2 室内界面装饰分析

(1)地面装饰。这一时期地面装饰处理方式分为两种:铺砖和施色。秦汉时期建筑是建在夯土之上,室内地面为夯实的泥土,地面并不能做到很平整。宫殿、官府、庙宇等一些重要的机构为了地面达到平整、美化的效果,对地面进行了处理。这样做一方面使地面防潮耐磨,另一方面很好地达到了装饰美化的效果。当时普遍流行的普室内的地砖类型分为两种:一是方砖,另一种是条砖。方砖一般上面雕刻纹样,既可以起到装饰美化作用,又起到防滑的功能。方砖的正面常模印的细密的纹样,多为抽象的几何纹样。回纹、菱纹、平行纹、四瓣纹等。构图繁缛,大面积的重复铺在地面上,装饰效果强烈。[2]秦代时期铺砌地砖的方法比较单一,一般采用横竖通缝铺贴,到了汉代装饰方法多了起来,采用横排错缝的铺法,这样更加砖与砖连接更加牢固,且装饰效果也丰富。汉代还出现了一种形制与方砖类似的画像砖,多运用墓室中。其特征是正面雕刻凸起的浅浮雕,每一个砖上图案是不一样的,但装饰的题材大体相同,概括为有三类:第一,以社会现实生活为题材,反映当时的社会风尚。第二,以宣扬忠孝节义等伦理道德为题材的儒家伦理起着规范人们思想和行动的重要政治功用,深得统治阶级的宣扬和提倡;第三,神怪题材。秦汉人崇神仙、好方术、迷诚纬、求厚葬,其意识形态中包含着十分强烈的浪漫和幻想的成分,所以这类神怪题材也占有一定比重。[3]施色装饰是原夯土地面用黄土找平之后,再用细泥与河沙混合,抹在地面做面层,最后再涂抹一层有色矿物材料,工艺较为简单,但装饰效果明显。据西汉宫王莽辟雍遗址发掘报告中,提到其地面的做法“前堂为方砖铺饰地面,后室为谨涂地面,并饰以鲜艳的朱红色。”根据当时社会礼制,视红色为皇族权贵的象征。用红色进行装饰,显得隆重和气派。

(2)墙面的装饰处理。“白墙朱柱”,是这一时期室内环境空间的基本色调。墙壁的装饰较为简洁,多采用在细泥抹面的基础上涂抹白灰或白土粉的方式。基本上做到了:“墙不露形”的设计思想。秦汉时期对室内墙面装饰除上述一般性抹白外,对一些等级较高的建筑空间界面还采用重点装饰美化处理,其方法有壁画和雕刻。壁画是秦汉时期主要建筑室内墙面装饰的重点,也是营造室内空间意境的主要手段之一。这一时期室内壁画装饰的题材延续了先秦的题材,宗教画和人物肖像画。秦汉时期的室内壁画可以在墓室墙面装饰中证实到,这一时期出土的墓室多有壁画装饰。秦汉时期对于墙面的处理,还出现了使用条砖。秦始皇1号兵马俑中就出现了砖墙,但是为垂直通缝且无粘合剂,效果显得比较原始单一。到了汉代开始得到了全面的改进:内外砖相互联系,上下砖相互错缝,转交之处相互拉结,就加强了砖墙的整体性。[2]砖与砖的组合形成了几何纹样这种处理手法起到了很好的装饰效果。雕刻装饰手法是以建筑构件为载体,或以刀,刻画图像。画像石上的纹样主要用木模压印然后经火烧制成,也有的是在其上面刻出纹饰。画面的表现形式有浅浮雕、阴刻线条和凸刻线条。画像砖、石上面还有彩色颜色。只不过现在发掘的画像石由于年代久远,颜色已不存在了。

(3)门窗的装饰。秦汉时期的建筑已较为完善,门窗的艺术装饰手法有呈现自己的特色。门多是版门,有双扇和单扇、还出现了带滚轮的滑动推拉门。[2]关于窗的形制以长方形为多,也有方形、三角形和圆形。秦汉时期的窗户功能比较单一,只是为了通风作用,当时还没发明糊纸窗,冬天只能御寒只能堵塞其他物品于窗户。普通的窗户多为直棂造型,讲究的窗户以斜方格贯穿小圆环的造型为最多。直棂、横棂、网纹、琐纹窗、十字交叉等也是常见的样式。这一时期的窗户装饰纹样已经具备了高度抽象装饰能力,形成了具有时代特色的装饰语言。门窗的材质以木为主,墓室的门窗以石材居多。宫殿、官署及大宅第的门用双扇木制版门。宫殿建筑的门窗常用雕刻或图绘连琐纹饰,然后涂以青色。《后汉书·梁冀传》描述到:“冀乃大起第宅……壁柱雕镂。加以铜漆,窗腑皆有绮疏青琐。”

(4)顶面的装饰。秦汉时期室内装饰营造对顶部的处理有三种方式:1)彻上明造,2)张设承尘于房屋木结构之上,3)顶部施以藻井。[3]唐代以前顶棚是不做吊顶的,因为木结构建筑还是在一个探索过程中,并没达到最终的完善效果。这时顶棚的木结构装饰手法沿承地面、墙面的装饰手法:雕刻和髹漆彩绘。第二种装饰手法是设承尘。梁思成先生说过:承尘实为吊顶的最原始的形态方法。即用布、织物悬于顶棚木结构上。这种方法,第一可以起到美化顶棚空间造型的效果,是顶棚赋予另一视觉空间,还通过不同材质的对比,起到装饰效果。现代室内空间顶棚还常会借鉴这种装饰造型手法。承尘还有另一种实用功能是防屋顶灰层。关于藻井的运用,一般是运用在宫殿室内空间上部。多运用彩绘图案的装饰手法,其装饰题材多以水生植物为主,其意为厌压火祥,喻有防火灾的祈求。

3 总结

秦汉时期室内界面艺术装饰手法独特,总体特点表现为古朴大方、色彩强烈、多神话题材的特征。秦汉时期界面装饰纹样上多表现为“气运”,秦代的卷云纹、汉代的云气纹,这与当时人们信奉道家有着直接渊源。通过构图,使装饰图案内容充满流动的“气运”,画面生动富有韵味。

在装饰色彩上,秦代时期多以红黑搭配为主。以黑为低,用红色或赭石二色绘图。到了汉代用色比秦代丰富多了,如绿色、蓝色、粉绿色都出现了,装饰的技法也多样化了。

参考文献:

篇5

1、艺术设计美的概念

艺术设计就是把一种计划、规划、设想、问题解决的方法,通过视觉艺术的方式传达出来的过程。艺术设计属于审美的范畴,它是按照功能和美的规律进行的。审美意识是人们固有的意识,人们在生活中产生审美的渴望,在劳动实践活动中主发展自我的审美能力。在现代社会,设计师不仅要强调设计的造型和审美,还要关注设计对象的功能。

2、艺术设计美的构成要素及其表现

2.1材料

艺术设计就是要最大程度的把材料的特征发挥出来,从而表现产品的功能和材料美的特征。材料美感包含纹样美、质感美、肌理美,虽然美感的内容不同,但在其特性这一方面都是一致的,比如在符号性、情感性、质感性、绿色性这四个方面的评价标准还是相同的。

符号性:天然材料也被称为“自然材料”,具有原始朴实的感觉,使人充分感受到天然之美。藤艺家具造型别致,色泽自然,清新简洁,受到消费者的青睐。

情感性:不同的材质会给我们不同的感觉,通常木材给人的感觉是是自然、温暖的质感;塑料给人的感觉是细腻、优雅的质感;总之材料的情感性有多方面的原因造成。

质感性:不同的质感会给人以虚与实、晶莹与浑浊、光滑与粗糙等多种感觉。翡翠石,它的结构紧密细腻、呈半透明状的翡翠为玻璃地,是翡翠中的上品。

绿色性:设计师通过利用纸、麻天然材料作为包装的材料,会能使消费者有亲近自然的感觉。云南普洱茶的包装设计,它以竹子、纸张、陶瓷灯天然环保材料制成,令消费者产生浓厚的怀旧感。这类包装、不光有环保的作用,还有经济实用的作用。

总之,材料美主要体现在技术、自然和社会因素中。材料的美感直接体现在设计作品的艺术风格和消费者对它的喜爱程度,由此得出优秀的设计永远离不开美的材料。

2.2 结构

世界万事万物都有结构,随着技术的发展,引起了设计风格和方法的改变。根据材料性能和零件组合方式的不同,将产品分为构筑性和塑造型两大类,构筑型结构具有简洁几何形造型风格,给人理性的审美感受。塑造型呈现出动感的造型风格,给人以感性的审美感觉。这些结构形态,体现人类在技术创造活动中对美的本质的无限追求。

在现代建筑中钢筋混凝土建筑使用广泛,在结构设计中人们一直在追求外形和功能的统一,内容和形式的一致。奈尔维设计的罗马小体育馆,由钢筋混凝土组成的穹顶,穹顶是由36根倾斜的Y型支柱支撑着上部结构的重量,支柱和波形穹顶边缘也取得了很好的视觉效果。这种通过技术表现艺术的方法,将形式和内容很好的融合。

2.3 功能

产品的功能是指产品目的性、规律性的效能。产品的功能不光要考虑到人的物质需求,还不能忽略人的精神需要,所以要求产品要做到实用功能与审美功能和谐统一。

在现代设计中,产品功能的美感主要包括四个方面,其一是适用性,适用性就是要求合理,合乎客观规律所取得的主观与客观的统一。如老年人的手机满足老年人的特点,功能简洁,使用方便;专门为女性设计的手机要符合女性的气质,颜色要漂亮,造型要美观等。其二是经济型,即产品设计的一般要求用最简洁的设计语言或操作技术达到最佳的设计成果。其三人文性,可理解为设计产品要体现人文信息和文化内涵。来自设计大师Jasper Hou 的时钟,窗格采用黄金比例进行分割,将黑、白、米色进行组合的红色指针,给人时尚简约的感觉。其四,功能美的精神愉悦性。即消费者在使用产品的过程中能有愉快的精神体验。设计师Oleksandr Shestakovych 设计的一款热情亲切的椅子,椅子的把手部分像一个伸开双手正热情迎接你的拥抱,给人以亲切感。

2.4色彩

色彩是一种非语言形式,利用色彩可以将一些情感、形象等不能看到的事物,通过人类的眼睛感知视觉形象表现出来。在人们的生活中,从商品的陈列到市内装饰和日常衣着,都因为色彩而倍感光彩。

中国联通的标志是由“中国结”演变而来的,凝聚了中国元素,以红色的中国结作为主要元素,象征了好运、吉祥,体现了创新与时尚。黑色水墨书写的文字也将企业的凝聚力和包容力表现出来,采用这两种颜色使其具有稳定性更有张力的特点。

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非语言符号快速发展。品牌logo选色的时候,应选择和企业形象相关的标准色,从而留给消费者固定的意识,吸引消费者的目光,最终有助于品牌logo在消费者心中的定位。

3、 学习艺术设计美应重点注意的问题

3.1世界是发展的,人类也是发展变化的,因此我们应当用发展的眼光去看问题。艺术设计美学在历史的发展中也是以动态的形式形成的,因此这也决定了设计艺术美学在概念、研究对象等方面的不确定性。

3.2艺术设计是一门综合性极强的学科,具有复杂性的特点。

总之,我们要知道设计艺术美学与人类的发展在时间和空间上是一样的,都是发展变化的。所以,在现代设计中,我们要注意在历史的发展中动态的去把握设计形式之美和功能之美。

结 语

艺术设计美学作为艺术哲学的一部分,是M行平面设计创作的基础,也是加强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途径。因此,作为平面设计专业的学生应该加强对艺术美学的学习培养发现美的能力,从而得到更多方法,使我们在平面设计的学习中,能对字体、图片和其他符号进行合理化的设计,使其具有创新性和美学价值。

如今的艺术设计不仅局限于产品的外观与结构,而是对新的生活方式的设计,是人类发展的设计。在审美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需要的今天,产品的美学价值要比实用价值更能吸引消费者的注意,这就要求设计师必须多方面考虑,才能设计出符合消费者需求的高层次产品。

【参考文献】:

[1]陈望衡.艺术设计美学[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5.07.

[2]尹定邦.设计学概论[M].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9.

篇6

Abstract: the article collects the domestic and foreign literature and field survey, and on the basis of the comparison analysis, the empirical analysis and case analysis method, this paper summarizes the housing industrialization development experience of developed countries, taking the first light steel low carbon demonstration construction project as an example, analyzes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the development of the scale of real estate industry in our country, puts forward the realization of the real estate industry of housing industrialization three path choice mechanism, to promote our country's room the optimization of the industrial structure and national economic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Keywords: housing industrialization; Revelation; Demonstration projects

中图分类号:F293.3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引言

住宅产业化是以住宅产品为最终目标,采用工业化生产和一体化经营的方式,使各生产要素完美地组合起来,减少中间环节,优化资源配置的一种住宅发展模式。这种低能耗、低污染的生产模式是未来房地产业发展的趋势。我国最早提出住宅产业化是在1993年,1998年成立了建设部住宅产业化促进中心,并先后在天津、海尔集团建立了住宅产业基地,2006年6月在北京成立了康居认证中心,对建筑类产品、材料试行认定制度,保证住宅预制构件的质量,为住宅产业化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同年8月,作为房地产行业的龙头的万科集团,在如何实现住宅产业化方面万科首先下水做试验,将建筑的主要结构构件,如柱、梁、板、外墙板等在工厂进行预制生产,并在东莞松山湖建立了国家住宅产业化基地,使之成为万科集团及国内住宅产业化技术及产品的研发、培训平台。在中西部的重庆,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和中央政策的大力支持,重庆市在借力低碳建筑推动住宅产业化实现保障房建设和经济适用房大面积推广方面迈进了一大步。重庆房地产职业学院与英国未来建筑公司在政府可持续合作协议框架下合作建造的西部首个轻钢龙骨低碳住宅项目,率先在西部地区推动住宅产业化、实现低碳经济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作用。本文在借鉴国外住宅产业化发展经验的基础上,以分析我国房地地产规模化发展为前提,以重庆市首个轻钢结构低碳示范建筑项目为背景案例,进而提出我国房地产业实现住宅产业化的三条路径选择,即轻钢结构住宅体系的构建、制定预制部品标准化通用化的政策措施以及绿色环保技术在住宅产业化进程中的可持续保障,对住宅产业在我国的长足发展及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一、发达国家住宅产业化

早在20世纪50年代,欧洲由于受“二战”的严重创伤,对住宅的需求非常大。为解决房慌问题,欧洲一些国家采用了工业化方式建造了大量住宅,形成了一批完整的、标准的、系列化的住宅体系并延续至今。60年代,装配式住宅的已遍及欧洲各国,并发展到了美国、日本等经济发达国家。

日本是世界上率先在工厂里生产住宅的国家,其住宅产业化始于20世纪60年代初期,从1966年到2000年经历了七个五年计划,每一阶段都提出了明确的基本设想和计划目标。

美国住宅建筑市场发育完善,住宅用构件和部品的标准化、系列化,及其专业化、商品化、社会化程度很高,几乎达到100%,各种施工机械、设备、仪器等租赁业非常发达,商品化程度达到40%。纵观发达国家住宅产业化的发展进程,其特征可概括为以下三点:

一是住宅建筑构件和部品的标准化。通过制定标准化认定制度,将建筑构件和部品的规格化纳入工业化标准中去,部件尺寸和功能标准逐渐形成体系,只要厂家是按照标准生产出来的构配件,在装配建筑物时都是通用的,这样提高了劳动效率同时也减少了资源浪费,同时各国在模数协调标准方面也逐渐向国际化标准水平靠拢

二是以轻钢结构广泛应用为标志的住宅建筑体系的形成。轻钢结构建筑占发达国家建筑总面积的20%以上,其中多数为底层独立住宅。适用轻钢低层小规模住宅已系统化并已推广。轻钢结构与钢筋混凝土结构相比,有更好的抗震、防腐、环保和节能效果,可减少构件断面,增加柱间跨度,能扩大使用面积的5%到10%左右,吊装施工较为简便,所需现场劳动量小,不需要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养护期,可提高施工效率;

三是规模化生产与弹性定制需求相并存。规模化生产是住宅产业面对激烈竞争和市场细分的结果,而将信息、新材料、新能源等高科技灵活快速地运用于不同用户的个性化需求,实现弹性定制,从而通过供应链的灵活和快速反应又达到了实现个性化、多样化需求的目的,既环保又节约了社会资源满足了客户需求。

二、我国房地产市场的规模化程度

房地产市场化和规模化现状的发展进程是体现住宅产业化的重要依据。据中国房地产测评中心研究报告显示,大型房地产企业分布在华东、华南和华北区域,其中处于广东、上海、北京的企业数量均达到10%以上。“十二五”是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关键时期,也是重庆市新农村建设与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建设的关键时期。在未来若干年,重庆市对住宅的市场需求仍将维持高位增长,截至2011年3月,全市共有房地产开发企业2981家,比“十五”末增加了977家。其中一级资质和二级资质企业数量占企业总数的17.2%,比“十五”末提高了2.2个百分点。开发企业的规模化、集团化程度逐渐提高,品牌实力明显增强。2010年,全市以“宜居重庆”为抓手,完成房地产投资1600亿元,同比增长30.8%,占全市固定资产投资的23.4%。2011年收中央政府宏观政策的调整,对房市的成交量有所影响,但是随着重庆市城镇化步伐的加快以及公租房、经济适用房建设的大幅度拉开,与去年相比,2011年前三季度重庆市新建和存量商品房成交价格保持平稳且成交量绝对量略微下降。这体现了重庆市房地产业规模化发展态势总体良好,为快速高效、优质环保的产业化住宅建造方式提供了巨大的潜在市场。

三、住宅产业化的路径选择

(一)构建轻钢结构住宅体系

相对于传统住宅而言,轻钢结构住宅是绿色建筑的最好蓝本,有利于实现住宅产业化发展。其工业化程度高、自重轻、施工周期短,投资回报快,符合环保要求,具有可持续发展的社会价值取向,其建造施工所采用的新型环保轻质维护材料是体现其可持续发展特点的重要方面。重庆作为新兴直辖市,面临着城乡统筹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和西部大开发的重要机遇,在住宅产业化的道路上,需凭借国家的优势政策、地理环境等优势以及对国家住宅产业化出台的一系列政策的落实,建设资源节约型与环境友好型社会。重庆市在推进住宅产业化的举措中可追溯到2010年在大学城修建的首个轻钢低碳住宅示范项目。该示范项目是由英国设计公司设计并建造,结构体系采用冷弯薄壁型钢和框架结构。材料:型钢采用的是Q235B, HRB335和HRB400,基础垫层混凝土等级C15,基础和基础梁以及楼板楼梯的混凝土等级均采用C25.这两幢住宅全部由轻钢结构作为框架;围护结构由轻质环保板材,硬质和软质保温材料组成;经过对该示范工程的钢结构进行测算,用钢量仅为0.34KN/m2,建成后建筑物自重仅为71.20T(含装修),因此地基及基础的处理相对比较经济简洁;由于建筑材料大量采用成品及半成品,施工拼装速度非常快,大部由现场装配的房屋,整个示范楼从基础开工到装修完工仅仅用了三个月时间;而且施工现场的干作业比传统施工的现场显得干净清洁,所采用的施工机械也较简单,施工工序管理较先进,更使施工现场垃圾少、噪音少,是环保绿色建筑的典范。通过测算分析,说明轻钢结构住宅的性能和经济性均优于钢筋混凝土结构和其他结构形式的住宅。在今后的批量生产中,还可通过选用适用的新型材料和本土化生产以降低造价,逐步实现低碳建筑的产业化发展。

目前,限制轻钢结构住宅大范围应用的主要瓶颈是造价问题。轻钢结构住宅建筑的主体结构造价主要取决于单位面积用钢量、围护墙体、楼板及屋面的造价和其他部分的造价,其中用钢量和墙体及楼板材料所占比重较大。目前我国轻钢结构住宅平均用钢量指标是55kg/m2,比国外要高10~25%新型墙材和楼板材料对轻钢结构住宅的造价影响比较大,约占30%以上,加拿大的轻钢结构住宅体系建造2000m2的6层住宅,总成本造价仅为596元/m2,说明我国发展轻钢住宅的利润空间还是很大的。目前一栋包含了精装修的轻钢住宅综合造价在2000~2200元/m2左右,这主要是由于单位面积的住宅性能轻钢结构优于混凝土和砖混结构住宅,同时节约了工期带来的财务成本支出、能源消耗,对后期维护的隐形成本支出大大减少了。因此,如果按单位面积售房,钢结构住宅的性能和经济性均优于钢筋混凝土结构和其他形式结构住宅。

(二)制定对构件,部品标准化和通用化的政策措施

通过对发达国家住宅产业化的研究发现其住宅通用化、标准化已经达到了普及的程度,减少住宅设计当中的随意性也能简化施工手段提高效率。例如日本在上世纪七十年代出台工业化住宅性能认定制度,设立这项制度旨在指导在住宅工业化产业中起带头作用的预制部品装配事业的发展,提高了日本住宅建设事业的整体水平。这些都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但发展住宅产业化还要结合我国各区域性房产业的具体实际。

我国房产业市场化和规模化已初具规模,但目前对住宅部品标准化通用化的程度还比较低,没有对其做出统一的相关规定。因此政府要促进住宅产业化的法规制度建设,统一住宅产业化构件等的标准化和通用化水平,可采用部品的通用化目录体系,推动和监督房地产业健康有序发展,用有形的手段进行宏观调控, 减少不必要的资源消耗同时也能提高生产效率,有利于推动住宅产业化的长足发展。

(三)推广采用绿色环保节能技术

环保节能技术在绿色建筑的广泛应用是实现住宅产业化的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绿色建筑是节地、节能、节水、节材和保护环境的建筑,它的聚焦点是节约能源,节省资源,保护环境和健康舒适。对于绿色建筑而言,低碳是发展方向,绿色建筑低碳化是建筑发展的必然趋势。随着住宅产业化的推进,住宅的外墙保温、节能门窗、冷暖控制、太阳能利用等节能和新能源利用成套技术以及住宅智能化技术等,应当通过试点工程在住宅建设中得以推广,对于一些有条件的房地产企业,通过政府扶持,率先运用智能环保高新技术,进一步发展住宅产业化。

以重庆中英低碳示范建筑项目为例,融合了变频地源热泵、雨水收集系统、新风空调系统、拔风烟囱、全新风热交换系统和太阳能热水器等被动节能技术及设备;建筑设计以最大化居住使用面积,自然采光和自然通风效果为目的;采用隔热窗户,自然采光和室内的舒适度需要大面积的窗户来提供,热量和冷量的流失则一定要靠隔热双层玻璃或low-e玻璃来减少。相信绿色环保节能技术的普及成为住宅产业化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并会推进环境保护、资源节约和可持续发展的协调。

四、结语

住宅产业化是用工业化生产的方式来建造住宅,用制造业的精细质量管理模式来管理住宅建造的整个过程,以达到提高住宅的整体质量、提高住宅生产的劳动生产率、减少资源浪费的目标。通过对发达国家住宅产业化的历程分析,对我国住宅产业化发展具有很好的启示作用。当然在有效落实住宅产业化发展措施的同时,也应该以各区域当前的经济发展水平为前提,防止出现过度产业化现象。

参考文献:

1、李百战 绿色建筑概论 [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7年12月

2、王连华 住宅产业良性发展的策略探索 [M],成都;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7

3、魏辛民 从产品化到产业化---中国住宅行业的破局之道 [J],城市开发,2011年第七期,39-40

4、蒋彦涛 白洪源 钢结构住宅技术体系研究及其产业化道路 [J],建筑技术,2011年6月,第42卷第6期

5、重庆市房地产开发网 我国住宅成品化发展模式研究 [EB/OL] 省略/newsinfo.aspx?id=7672&classid=7, 2011-2-22

6、郝文平 轻钢结构建筑方案经济型比较及评价 [J],钢结构,2002年第4期第17卷

7、王建廷 李迎迎 我国住宅产业化绿色发展路径研究 [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0年10月,第27卷第19期

篇7

1.引言

高技术产业园区不但在城市经济发展中占有相当重要的作用,而且对城市空间环境景观营建方面也有着深远影响。它们大多依托大中城市设立,地处城市边缘,既依赖于城市完善的服务设施,又有较好的区域绿色环境,这里高技术人才集聚,智力密集型产业集中,创新能力强大,生态环境良好。[1]在规划建设上,高技术产业园区要求有便利的交通、良好的工作环境、优良的自然与人文景观以及符合高技术发展的空间创造等。[2]基于此,它的景观设计必然有别于城市一般区域的景观设计。

2.高技术产业园区的景观设计影响因素

2.1 所依托城市的本底特色

每个城市都有其特定的自然地理环境,有各自的历史文化背景,以及在城市长期发展实践中形成的城市格局与肌理、建筑形式和风格,加上当地居民的素质、所从事的各项活动以及城市的社会经济水平构成了一个城市的景观设计本底特色,决定了景观设计的地域性特点,这是景观特色形成的重要手段和方法。[3]城市高科技产业园区的景观设计必须兼顾城市本身,与所依托城市的自然环境、历史文化、空间结构、城市定位、社会经济、未来发展有机结合起来。

2.2 园区总体定位与功能布局

不同的高技术产业园区具有不同的定位和经济实力,在创新能力、文化氛围、建筑风格等方面都存在不同,这些基调对园区景观设计的影响是巨大的。园区的景观设计必须以其总体定位为出发点,对文化基质和经济基础加以分析,从而处理物质环境和进行空间与景观设计。高新技术产业园区一般由生产、研发、教育、居住以及公共服务等五大功能构成 ,各功能要素之间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构成一个有机整体,呈现功能混合布局的特点,使功能组合达到有机、自然、高效的最优组合状态。园区景观设计要考虑功能分区来进行具体布置,使其既要各具特色,又多样统一,布置丰富多彩。[4]

2.3 居住工作者的特点

高技术产业是研发投入高,研发人员比重大的产业,年轻、受过高等教育的技术人员构成了从业人员的主体。这些从业人员面临着不断创新、保持竞争、高强度的工作压力,这样的工作特点对具体的环境设计提出了新的要求――景观环境要有助于缓解从业人员疲劳和压力,提高员工的工作效率和生活的质量。[5]要吸引和留住高技术人才并使之愉快的生活、工作,除了具备现代化的办公条件、便捷的信息交流、奋发创新的工作氛围、适于居住的生活氛围外,营造良好的园区景观,创造自然、生态、宜人的整体环境也是重要条件。

2.4 园区不同功能空间的特点

生产空间以厂房为主,造型相似、形式单调,室外空间组织简单,久而久之会使工作者容易疲劳,影响工作效率。因此,应增加活跃元素,丰富建筑形式、变化建筑色彩、美化室外环境,产生刺激,充分调动员工积极性。研发工作枯燥而艰苦,需要有优美、宜人的环境来缓解压力,松弛神经,激发创造力。办公空间是从事创造性工作的场所,对于自主和交流的要求都很高,在进行空间环境设计时应充分考虑交流与协作。居住空间则应多样化,注重多层次、趣味性等特点,增强归属感、识别性,提供高档次、高质量的休闲娱乐空间,以满足高学历、高收入的年轻人对居住环境舒适、宜人且能够展现个性的要求。[2]

3.高技术产业园区的景观设计要点

3.1因地制宜、保护生态

作为高技术活动承载体的高技术产业园区应亲和山水,在景观设计中应遵循自然式、乡土化、保护性的原则,借助当地自然环境,突出地方特色。要将园林景观建设与当地景观基底相结合,最大限度保持原生植物群落、维持原生地形,充分利用既有自然地形创造出丰富多变的空间形象。要多了解园区文化,挖掘出园区文化特色,将景观建设与弘扬园区文化、彰显园区现代文明相结合,把高技术产业园区真正建设成体现差异,体现特色,人与自然和谐的生态园区。

3.2 合理的园区布局结构

园区总体布局应力求做到经济价值、生态价值和美学价值相统一,有效地保护好自然山水、生态环境,在产业功能布局中,突出体现人本精神,方便高效为先。[1]由于高技术产业一般无污染,并且其从业者的工作生活又有多层次的需要,使得生产生活混合布局成为可能,呈现出功能混合的特性,形成相互渗透、相互联系的有机体,有利于建立良好的空间连续性,形成动态平衡的城市空间体系,进而塑造出协调有序、多样丰富的城市景观。

3.3网络化的园区绿地系统

绿地系统规划需要综合考虑与自然环境的结合,与整体绿化空间的衔接,形成点线面结合的绿化系统。一方面结合园区范围内较大的河湖水系、山体坡地集中布置成片的“面”状绿地,保护自然环境,提升园区形象;另一方面充分利用小游园、边角地、庭院,以及道路、市政设施走廊绿化,形成“点、线”状绿地,丰富城市环境景观。绿化环境设计中,尽可能地维持原生地形,力求做到富有文化内涵、人工与自然相结合,乔木、灌木、花卉、草坪相结合,不同季相、不同花期的植物相结合,追求立体式园林,实现三季有花、四季常绿。

3.4优美的道路交通环境

园区道路联接建筑群及景观节点,成为整个园区形态环境的骨架,是构成园区整体形象的主要因素。[6]园区道路设计除了满足行人行车安全畅通、地下管线布局、消防、避灾等要求外,还应着力创造特征明显,环境优美的道路交通景观。在路网规划上,推行“细而密”的路网体系,缩小道路宽度、提高路网密度,建立分级系统,形成安全、快捷、舒适的交通环境。在道路线型方面,直线与曲线结合使用,既容易与标志建筑形成对景,又利于道路沿线形成变化的景观。园区内还应形成完善的步行系统,与绿地系统相互融合,与商业设施和主要建筑的公共空间相贯通,建立起各个建筑间及建筑与绿地、广场之间的联系。在步行道设计上,可结合不同地段的主题功能与标志建筑,确定不同的母题,沿街建筑、开敞空间、绿化、硬地、小品等被整合在一个完整的母题内,形成特色鲜明、丰富多样的步道景观。

3.5良好的公共空间环境

公共空间作为园区景观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建设旨在创造一个供园区人员交流、休憩的场所,一个展示园区形象的舞台,其品质的提高对整体空间环境质量的提升和形象的改善起着决定性作用。在公共空间环境景观设计中,一是要体现时代感和地域性:在景观创作元素、素材、表现风格、造型、技法、材料等方面要符合当代人的审美品位,并对特定地域及其文化给予足够关注,体现地方特征,展示地域社会、经济发展成果;二是要强调亲和力与和谐性:从立意、尺度、要素、材料、色彩等方面强调公共空间的亲和力,注重人的参与性和互动性,强调景观要素与环境的和谐性,创造一种和谐完美的人文环境;三是要体现公共空间景观形式的多样性,运用建筑、雕塑、绘画、地景、影像、LED、多媒体等多种形式创造丰富多样的公共空间环境。

3.6 丰富的建筑空间形态

建筑空间形态是城市景观特色的重要因素之一。建筑形象的好坏,直接影响高技术产业园区的“硬件”环境。[2]建筑空间形态的塑造,要从建筑体量、建筑形式、群体组合等方面综合考虑。在建筑体量方面,要考虑建筑高度和面宽对开敞空间尺度感的影响,并合理组织建筑群体的高度关系,提供错落有致的天际轮廓线,创造良好视觉效果。在建筑形式和风格方面,应体现现代、简洁、高技术的时代特征,并承载起文化传承的使命,表现出一定的地域特征。在群体组合方面,通过灵活的组合形式构成有层次、有节奏的空间序列,形成各具特色的场所环境。具体来说,富有特色的大型公共建筑其本身就是一处现代景观,应从园区整体形象考虑,通过优美的建筑造型、高技派的建筑风格、高品质的建筑环境,打造地标建筑,提升园区吸引力;工业厂房应从厂房群体布局、工艺流程等方面考虑,并精心设计绿化、创作有特色的造型、配置不同的色彩,提升员工舒适度;居住建筑应注重社区环境的塑造、空间的识别性的树立,同时精心设计居住区内的绿化环境、人们的交往场所等。

3.7富有个性的色彩系统

城市色彩作为城市景观的重要因素,在某种情况下,它比空间实体更容易引起人们的注意和营造景观特色。高技术产业园区色彩体系的建立首先应与城市文化、地方文化相融合,进而塑造富有个性的色彩环境。应避免出现工业区色调过冷或者商业区过于热烈等偏差过大的现象,避免杂乱无章的园区色彩造成视觉负担,甚至成为色彩污染。具体而言,在商业区使用倾向于醒目鲜艳、富于刺激的色彩,以达到吸引消费者的目的;娱乐空间倾向于活泼、鲜明、富于朝气并能调动乐观情绪的色彩;商务办公区倾向于含蓄的色彩;居住区倾向于温暖、明亮、柔和的色彩;工业区倾向于平和色彩,但应考虑适当采用亮色以活跃气氛等。[2]

3.8精致的环境小品设施

城市环境小品设施的主要功能是美化城市环境、陶冶情操、增加空间的艺术水平,“点缀”城市环境景观。[7]在高技术产业园区中,环境小品设施的设计更能体现环境品质,彰显园区特色。[2]在城市环境小品设施的设计中,要综合考虑它们的比例尺度、色彩、主次关系以及形象的连续性,形成系统,在变化中求得统一。可以将小品设施的多种实用功能复合,为人们的行为提供多种可能方式。还可将园区、企业的一些有特色内容,如历史元素、特色产品、卓越人物、精神象征等抽象为小品,既反映了历史文化特色,又展示了园区和企业形象,既增强开发区凝聚力,又提升了员工自豪感和归属感。

4.结论

高技术产业园受所托城市本底特色、园区定位、居住工作者、不同功能空间的影响,景观设计有别于城市一般区域的景观设计,在设计中应注意因地制宜,通过合理的园区布局结构、网络化的绿地系统、优美的道路交通环境、良好的公共空间环境、丰富的建筑空间形态、个性的色彩系统、精致的环境小品设施等要点来提高园区环境景观水平,提升园区整体形象。

参考文献:

[1] 叶岱夫,杨志英.论高科技产业园区的园林景观设计[J].武汉科技学报,2005(2):18-20.

[2] 娄延辉.大城市边缘型高技术产业开发区城市设计初探一以西安高技术产业开发区为例[D].西安: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4.

篇8

George Santayana将现代美学流派分为三种,感觉美学(Sensory Aesthetics)、形式美学(Formal Aesthetics)、象征美学(Symbolic Aesthetics)。感觉美学侧重人的内省分析(李道增, 1999:163);形式美学建立在符号论的语构模式,即美是由产生美的形式的必然结果;象征美学来自对环境所表达的含义引起人们的愉快联想,对环境符号的自我认同。美学标准的分流使古典艺术走下了神坛,不再奉行一种静态的、优美的、符合经典构图的形式。艺术作为客体的规范化,转向对审美主体的主观认知过程。美的标准不是一种教条,不只是对具体美好事物的描绘,人类对美感的逐步认识过程,成为现代艺术逐步剥离的审美源泉,成为追求美的每一个艺术片断,引发了各种门类的艺术表现。就是说艺术从静态的美学形式变成对美的动态认识过程的重视。就像黑格尔强调生命是一种变化过程,其实质就在这变化过程本身。园林艺术不能只是成为一种被“异化”的目标,不只是要拥有一片按“美的形式”设计的街道花园,一座喷泉。美的园林艺术意义在于营造自然的户外生活本身,使人感受到美好的形式下蕴藏的自然与人的和谐之美。 

2形式多变的绿地园林设计作品 

城市园林景观艺术作为一种社会存在和文化形态,不可避免地带有当代艺术多元化的特征,受到其他文化艺术形态的影响。对当代园林多元化的空间表现,基本上可从园林文化、社会秩序、自然生态三个主线出发,设计师凭着对社会现实的观察,要么遵从,要么扭曲,要么折中,传统园林的艺术风格与现代艺术全球化的浪潮不断碰撞出火花。麦克哈格的生态分析理论、彼得·沃克的极简主义构图、施瓦茨的波普艺术手法,丹·凯利的规则式网格园林,巴拉干的色彩构成,哈格里夫斯表现非常态自然过程(暴雨、台风)的张力,是符合20世纪60年代生物多样性理论催生的文化多元化,导致90年代追求个性张扬的各自表述艺术潮流的。 

园林美学意义的扩展,使评价园林艺术的美不只局限于园林空间的经典构图。西方文艺复兴确立的黄金分割与透视审美标准,到法国古典主义园林时达到了极点,一切都是经典审美规范产生的形式。一直到英国风景式园林的崛起,用自然美逐步取代了人工美。到了现代,自然风景式园林脱胎于风景绘画的构图美,又被现代园林艺术视为古典,审美标准被机械的人工美感所代替。园林设计师更是被现代主义的审美信条所激发,穷尽人工的形式,把园林当成一种生产线上下来的产品,有明确的线条、功能,充满机械僵硬的形式、质感。到了80年代后现代主义风尚流行起来,园林还是表现着较多的人工造型,但是有了许多的不确定空间构图,怪异的符号和线条扭曲错织在一起,反映出园林设计师内心深处对人工形式与自然形式审美标准的错位与挣扎。特别是线形公共开敞空间的园林,多处在广告、建筑、汽车嘈杂的闹市当中,很多情况下设计师的心态也会被这些人工物的表现形式所左右,被这些流于表面的审美标准所驱动,将自然当成一种人工形式穷尽变化,拆解组合。 

在这些天才设计师的妙手下,线形公共开敞空间园林有了许多新的面具,市民也就在这些形式多变的园林空间里寻找大自然在膨胀大都市里留下的欢乐、叹息与希望,暂时抛弃各种时尚的念头,感受着自然与人之间和谐的根本命题。 

穆拉色(Robert Murase)擅以用各种石材塑造有意义的现代园林景观,其代表作是波特兰河滨公园日裔美籍人纪念广场(见图1)。在弯曲的园路边和斜坡上散置一些巨石,象征日裔的移民世界,美国人权法案“总统与国会道歉咨文”与其他祈求和平的日文诗词刻在其中12块石头上。“100株樱花呈两排列植于河岸草地上,春天美丽的花朵与粗糙沉重的石头形成对比,代表今天的美好与历史的沉重,警示后人不要让(二战)历史重演”(王向荣,2002)。 

哈格里夫斯对地形的塑造不同于那些风景如画的起伏微地形,他把早年观察到的龙卷风席卷地面的大自然的巨大张力隐喻在地形设计里,表现自然的动感、力量。在加州烛台角文化公园里迎着主风向在“风障土丘的中间切开一道缺口(见图2),顺应着风的主导方向,一直伸到水中,形成一个开敞的迎风口……为人们提供了一个用心灵去体味自然的场所”(王向荣,2002)。 

当人们迎着风道走向海边时,临近风口会感到强劲的风拂面吹来,海面视野逐渐张开,海的感觉越来越明显。回首望去,走过的狭道像是风的通道,大海是被强风带过来的。风之门的设计意念要使用的人意会才行,不是形式的构图,有“禅”境的顿悟(见图3)。 

将地形塑造与现代艺术思潮紧密结合的高手还有玛莎·施瓦茨,她将女性特有的细腻和对时尚文化品位与园林设计艺术综合在一起,通过她深厚的艺术背景,把地形设计变成了波谱到达达主义“时装”的演出。联邦法院大楼前广场隆起的23组水滴形草丘象征着当地一种“drumlin”地形(王向荣,2002),上面种植小松树。实际广场底下是停车场,种植池只能高出地面,施瓦茨的设计巧妙地应用象征手法将高出地面的种植土与当地有特征的地形联系起来,解决了种植功能问题,又达到艺术创作目的,放置在地上粗壮的原木也象征着当地木材工业(见图4、图5)。

美国景观大师哈普林认为在都市环境中按自然体验来设计,就要将自然抽象,而不是简单的抄袭。哈普林在高速公路公园用巨大的块状混凝土堆成错层平台,利用叠水瀑布“创造了一个水流峡谷的印象,将车辆交通的噪声淹没在水声中”(王向荣,2002)。哈普林构筑台地的材质是人工的,形态却是自然峡谷的抽象,奔流的叠水、瀑布仍是自然的趣味(见图6)。 

图6西雅图高速公路花园叠水设计 

园林设计师佐佐木叶二在横滨港湾地区海滨公园的地形设计时(见图7),用平行弧形起伏的地形重现了海边波浪层层叠嶂的形态,体现了他一贯坚持“把自然作为作品特色的主基调,……让人们充分体验到这个地区特有的自然景观与文化内涵”(章俊华, 2002)。 

在佛罗里达国家银行广场设计中,丹·剀利(Dan·Kiley)接受建筑师的建议,将整个外部场地用45米见方的铺装来铺满,模仿建筑立面的开窗模数,形成了场地整体的网格空间,网格是城市道路向场地西边河流的延续。每四条铺装石板的交头是透草的,草地仍然透过铺装,感觉上是隔而不绝(见图8、图9)。广场的道路系统是城市道路网络的延伸,四条贯穿广场的道路和两边的树形成更大的网格空间。广场内的水池、花园椅等设施均布置在网格边上,与植物、铺装、草坪塑造极富韵律网格空间,随意散布的800棵桃金娘树与不定时喷发的喷泉是广场上活跃的因素,与网格空间的严谨形成对比。夏建统评论道:“佛罗里达国家银行广场景观是最体现丹·剀利‘文脉—结构—韵律—神秘感’的设计过程”(夏建统, 2001)。 

3现代园林景观职能多元化推动设计市场的细分 

现代城市绿地多元化功能形成了相适应的市场需求细分,改变了以往认为园林就是绿化的单一市场概念。目前城市绿地园林功能首先在城市人文尺度上体现了传统与现代对话并存,如北京颐和园作为一个传统风格的皇家园林,仍然起到北京西郊山水公园和旅游景区的功能,对北京的城市环境以及旅游市场有着积极的贡献。二是城市旧城更新积极打造文化名片,往往是景观设计先行,改变了街道风貌形象,激发了地段的活力,进一步推动了整个旧街区的城市化发展,如上海新天地项目。三是城市规划论文绿地系统对在日益恶化的城市生态环境气候的调节发挥更大的作用,如目前热炒的海绵城市绿地设计理论,绿地的蓄水不仅补充城市日益降低的地下水位,也避免城市板结化后形成的内涝问题,进一步缓解了城市热岛现象。 

“我们只有一个地球”!面对城市建设给环境带来的负面影响,孟兆祯院士认为现阶段城市进入“生态环境建设阶段”,园林设计师要“以人造自然弥补城市原真自然环境的不足。……为人类保护大自然的生态环境和以人造自然改善城市的生态环境和景观”(孟兆祯,2003:77),这是当代中国园林设计师的天职,也是摆在园林市场面前的根本命题。 

城市绿地园林景观,有着自然的属性,也有人工的属性,体现自然的精神,也带着人文的意旨。但园林的艺术形式不能脱离自然的属性,人工自然是园林艺术的母体,不能离开自然的先决条件去谈艺术。城市绿地园林设计,例如街旁绿地与带状公园关系着城市生态廊道、市民日常户外生活环境的质量,虽然在公共绿地里分量很小,意义却很重大。特别是这两种绿地四周多是建筑,更可惜的是丰富的地形条件多被三通一平,给造景的条件最为苛刻,设计师更要以恢复改造自然生态环境为天职,在密集的空间里营造咫尺森林、悠然胜境的景观效果。 

中国现代城市绿地园林景观脱胎于传统园林空间布局、造型手法,带有现代艺术主观审美对城市公共开敞空间客体自然的重新塑造,不是自然景观的简单再现,更深入到人与自然之间和谐关系的探索,带有民族园林审美的理想与范式,也带有设计师的人格灵性,借园林景观表现“自我”。面对嘈杂、浮躁、奢华的社会,现代城市绿地园林景观更应表现出都市绿洲应有的宁静、清新、素雅,让人们劳顿的心灵有个轻松惬意的去处。缓坡、青石、草坪、流泉、绿树、鲜花、小径,传统的构园要素经过创意的组合,同样能体现新的园林形式,表达新时代艺术气息的园林意趣。 

空间造景的手法紧跟时代艺术思潮的发展,走向了市场多元化。当然,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基本命题没有变。在这个前提下,城市绿地园林设计与城市规划、建筑设计一道,相互借鉴,共同塑造着城市街道绿地和绿道园林景观,营造着城市日常户外生活的场所。现代城市园林景观的艺术风格首先是表现自然美,同时带有民族地域文化的审美理想,也要表达设计师对自然和城市根本尺度的把握,借园林形式表现自我,以景生情,以情动人,达到形式与内容的统一,具有风格与人格完美结合的多元化魅力。 

4结论 

城市绿地园林是中国城市化进入绿色增长时代的市场热点,如何在大量急迫的生产任务中发展中国传统园林艺术,吸收国外优秀的理论和范例的经验,体现场所景观文化特征和改善生态环境,需要从业人员有冷静的心态,不要急于求成和急功近利,首先要有文化自信,勇于创新,因地制宜地设计与创作。中国城市绿地园林景观将借助市场的推手,以传统园林艺术为本,以园林景观塑造城市文化风貌,体现时代精神,切合市场的多元需求,给现代中国城市新型城市化带来绿色增长的新动力。 

参考文献: 

[1]李道增环境行为学概论[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9 

篇9

中图分类号:TU201-4

《建筑设计原理》是高校建筑学专业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必修核心课程。课程开设于建筑学专业本科二年级第一学期,通过对该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熟悉建筑设计的一般方法与规律,掌握建筑空间组合设计的基本准则,了解建筑设计中外部环境与规划、空间的功能与形式以及建筑结构、建筑材料、建筑设备、建筑经济等多方面综合知识。本课程教学课时数虽然不多,但却是建筑空间组合设计的理论总则,也是建筑设计入门学习的理论基础。

一、课程存在的主要问题

1.建筑行业发展的需求

伴随建筑设计领域理论体系的不断发展及相关建筑技术领域新材料新技术的不断更新,世界顶尖建筑学院及我国各传统建筑名校纷纷展开对《建筑设计原理》课程的基础实践改革。如瑞士苏黎世联邦理工大学建筑学院出版了教材《探索:建筑学教育的试验》(Inchoate. An Experiment in Architectural Education),提出了“一种更富实践性的学习建筑学的方法”。重庆大学建筑城规学院褚冬竹教授在《开始设计》一书中阐述了建筑学教育的“创造性过程”,将课堂教学改革作为起点,试图探讨设计思维能力的培养与设计理论基础之间的逻辑联系。传统的《建筑设计原理》课程仍旧还在沿用有着数十年历史的旧教材,无论是设计理论与手法,还是引用的资料、数据与案例,都已经与时代脱轨,跟不上建筑设计领域发展的速度与潮流。

2.教学手段与考核方式

目前该课程常见的教学方法与手段包括课堂讲授、课堂讨论、图解分析、课外资料收集与抄绘等教学环节。考核方式通常以论文方式为主,结合平时成绩综合评定。由此可见该课程的教学方法与手段还停留在以课堂教学为主的阶段,虽然可在课件制作、案例分析等方面进行了调整与改进,并增设了课堂讨论、资料分享、课外抄绘等教学环节,但是并未改善理论课沉闷冗长、不易吸引学生兴趣激发学生热情的常态。

二、课程改革基本思路

通常,建筑学专业的学生需要学习如何满足功能需求,如何研究场地环境,如何符合技术经济要求等基本技能。通过这些基本设计技能的训练解决大量的技术性问题,这些都是他们在本科阶段学习需要达到的基本要求。但对于一名优秀的建筑师来说,还必须具有能力将定位精准的概念、控制自如的灵感以及丰富多彩的想象力注入到每一个设计之中。为了完成一个优秀且富有意义的建筑设计,建筑师必须挖掘出项目中的想象力。否则,建筑就会流于平庸,仅仅是可以接受,或者是达到了平均水平而已。概念、灵感与想象,这是一个具有更高要求的设计进程,它意味着建筑师必须持久地激发自身的创造力与想象力。而我们对该课程展开课程改革的目的正是在于,通过对教学内容、方法手段及考核方式的调整与完善,培养学生的专业思维方法与构思能力,寻求创作的灵感与思路。

在《建筑设计原理》课程的教学过程中,我们试图通过解决普遍性矛盾的哲学方法,来解决专业性的问题,即通过“分析事物本质的共性――运用一般性原则――解决普遍性矛盾”这一过程。对应到该课程的教学过程,则反映为“研究建筑的本质――掌握一般性的设计手法――获得新的创作思路”的过程。(图1)设计的过程本身是难以言传身教,但建筑教育则本能地要求我们将设计过程描述并传达出来。这也是高校建筑教育亟待解决的普遍矛盾。

相当多的建筑学专业学生会在进入大学阶段后受到思维方式上强烈的冲击,他们将要身处一个完全截然不同的新世界,整个五年的学习过程中要经历两次重要的转化:首先是由传统教育的逻辑推理思维方式向以视觉思考为核心的领域转化;紧接着,又要从纯视觉思考(构成、造型训练)转向对功能、技术、经济等要素的综合权衡(含有功能要求的设计)。本课程开设于建筑学专业本科二年级第一学期,此时学生刚刚完成《建筑设计基础》课程对绘图基础与表现技法的基本训练,处于为期四年的《建筑设计》实践课程训练的伊始,即上述两个转化阶段的衔接处,迫切需要打下坚持的设计理论基础,帮助他们培养专业的思维方法及构思能力。本课程的的教学目的正是衔接这两个重要的转化阶段,解决这个突变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与矛盾,帮助学生完成由普通学生向专业人士的转变。

三、课程教学设计改革模式探析

通过《建筑设计原理》课程学习,我们要求学生掌握的学习要点包括:建筑学基本问题,包括建筑的角色、建筑的基本构成要素、建筑的分类、建筑的发展概况;建筑设计的基本问题,包括建筑设计的内容、建筑设计的基本原则、建筑设计的依据、建筑设计的程序、建筑设计的深度;建筑外部空间及群体组合设计,建筑的功能与空间,建筑内部空间组合设计,建筑造型设计的基本方法与原则;建筑结构与建筑设计,材料构造与建筑设计,建筑设备与建筑设计;建筑设计中的经济问题,建筑节能设计,绿色建筑理念;建筑设计总体构思与设计手法,包括建筑创作与构思的特征、建筑创作与构思的过程、建筑设计深化流程与方法、建筑设计方案的获得及成果表达。

通过整理、分析、比较与归纳上述的学习要点,我们将其划分为四个部分:概论篇、设计篇、技术经济篇和构思创作篇。四个部分相对独立而又相互联系,共同构建起本课程的理论体系。(图2)在教学的过程中,重要的是不要带领学生从外部来认识这门学科,而是经过本课程的学习,我们的学生可以从自己已经熟悉的、已经掌握的内在的东西开始,开始他们的设计之旅。因此老师的角色是挖掘这些东西,然后鼓励他们运用自己的知识背景,根据已经获得的经验,设计出特定的过程。这些过程的逻辑是合理的、可控的,其结果是不可估量的。

以此教学内容为基础结构的框架下,我们还需要调整教学方法与手段与之相适应。本课程32课时分16次课进行讲授,将每次课作为一个独立的主题展开实践。每个单元又由大小两个单元组成,大单元即是我们的课堂讲授部分,小单元是内容与形式均不相同的16个小练习。这些小练习可以是一次与当次大单元主题相关的激烈的课堂辩论,也可以是一次课后的案例收集、抄绘与图解,还可以是一次实地调研或者一次模型制作。所有的小练习以两条路线铺开:一个是关于“如何”的问题,另一个则是“为什么”的问题。两条路线同时进行,最初并不相互介入,它们维持着各自的独立性,但并不意味着两者完全相反。第一条路线侧重于建筑设计中会用到的过程、工具、技能和方法。它可以是一个图表、一张设计图、一种模型制作的技能、一个组织战略,或是一个空间布局的方法。第二条路线每个练习都提供了一个用以讨论明确的观点、概念或理论的平台,根据大单元中由讲授内容引发的对话,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建立起批判性的框架。我们的教学提倡讨论对概念的理解,使学生参与关于方法的辩论。这样我们的学生将获得双重的能力:在学习职业技能的同时,我们也有责任培养他们的职业能力。

四、结语

对于《建筑设计原理》的教学目标,传统的理解是,提供一个庇护场所把业已存在的学科规范和方法传授给学生。传统的方法主要侧重于通过传统的授课与练习来发展空间形式和正规的思维模式,然后结果背道而驰。我们的目标不仅是学习这些技术之后运用它们,而是要理解它们之后进行创作。因为我们强调一个通过研究和讨论,在掌握和运用这些规范的基础是进行设计的过程。形式不是预先给定的,而是被允许通过实践进行创造的。结果是无法预知的,要依据作者自己设立的标准而进行评估。因此,评估与考核的重点在于创新性而不是简单地学习运用。

改革后的《建筑设计原理》课程,将由一门以课堂讲授为主的理论课改头换面成为一门以鼓励创造性过程为主以实践性练习为手段的课程。贯通整个课程的16个实践性练习是整个课程的灵魂主线,每个练习完成的设计或者作品将成为本课程最后评价与考核的依据。我们将以作品展、公开评图、建筑年会等方式,邀请兄弟建筑院校专家、相关专业师生、设计院执业建筑师等广大师生人士作为评审、指导,并在每次评审结束后展开总结、讨论与交流,给我们的学生提供更多思考、修正与提高的空间。

篇10

Abstract: the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and urban underground space development and use of closely related, through the reasonable planning, mutual integration, can achieve the most effective and most reasonable utilization of underground space, better play to the "three benefits" (economic benefit and social benefit, combat readiness benefits). In this paper, the high-rise residential underground space development and utilization were discussed.

Keywords: underground space; Parking lot; Of civil air defense projects

中图分类号:TU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随着城市人口的膨胀和其他要素的集聚,地面上建筑、设施日趋饱和,城市上下水、暖通电气、煤气、通讯等管线和地铁、公路等交通设施已向地下发展,大型地下街、地下停车场也建在地下,节省了大量的地面土地资源。城市的地下空间作为城市建设的宝贵资源,其作用日益突出,会是21世纪城市建设的重头戏。城市地下空间的开发和建设,可以增强城市防空防灾功能,也利于建设生态城市。现代城市建设中,因缺乏合理配置而产生的环境污染、噪声污染、交通拥挤、热岛效应等问题,严重影响了城市的综合功能,影响了可持续发展。而地下空间的开发,既兼顾人防需要,有利于防空战备,又通过与地面建筑合理配套和协调,高效利用地面土地资源,有利于增强城市的抗震防灾功能和生态效能,从而大大提高城市的综合抗毁防灾能力,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加强城市地下空间的开发利用,已成为城市建设新的发展方向。本文以地下停车场为例分析高层住宅地下空间的开发利用。

1、开发利用地下空间的原因

⑴城市建设资源:城市规划区内可利用地域范围的地表区域、地下空间、地上空间、水域、山地等,可统称为“城市建设资源”。作为资源,总是有限的,存在合理开发和有效利用问题,通过规划、建设和管理来实现最佳效能。首要问题是规划,没有规划或规划不当就是建设资源的浪费和使用管理的不便。城市规划,不光有地表、空间规划,也要有地下空间规划,充分利用地上、地表及地下的空间资源,做到有序有效利用、阶段性开发。

目前的规划主要考虑地表区域布局问题,而对于空间及地下空间考虑甚少,尤其是对于浅层及深层地下空间,尚未列入规划范畴。对一些城市而言,需要开展城市建设资源总量评估、开发程度评估,编制开发规划纲要,从而为地下空间规划创造条件。

⑵四维规划:规划除了三维空间之外,还应考虑第四维,即时间,称之为“四维规划”。地表区域的规划,只能称为平面规划,即二维规划;加上立轴,即考虑地上空间及地下空间,才是三维规划。实际上,规划还应考虑时间因素,因为建设有个轻重缓急或者阶段性问题,不能简单地认为把建设资源用足就是用好,一定要为今后的发展留有足够的空间,因此“四维规划”就是体现可持续发展的可持续规划。

(3)弥补地面规划之不足:由于市域版图形状、自然地形、地貌及地物等因素影响,往往制约城市的规划建设布局,结合城市地下空间规划,就可以弥补地面规划的不足。对于开发成本这一经济问题,若综合考虑,既有提供地下使用空间的交通效益和经济效益,又有兼顾防护空间及地下人防干道的战备效益,以及减少地面生态破坏的环境效益,其效益还是可取的。可以成熟一步,发展一步,但首先要做好规划。

合理利用地下空间,可以在旧城改造方面拓展思维,打破旧的拆、迁模式(旧城拆迁,往往也在破坏了原有的人气)及拆迁与文物保护方面矛盾,能合理解决新老建筑结合和功能拓展,并为地面创造了开敞空间,符合现代城市建设紧凑化(通过立体化规划和建设,提高小范围空间容量来解决)及人文关怀新的理念。

此外,城市市大力发展汽车工业,城市汽车拥有量迅猛增加,需要足够的道路及停车场所,地面用地已不足以支持,这也需要大力开发利用地下交通道路及地下停车场。

2、高层住宅小区停车现状

随着经济发展和城市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近几年小汽车已逐步进入寻常百姓家。特别是大中型城市及地区,私家车的数量已达相当高的水平,原有住宅小区的设计及高层居住区已不能满足停车的要求。如今,车辆占道或占用区内绿地的情况屡见不鲜,导致小区内管理混乱、环境恶化。

针对我国城市用地紧张、人口数量密度大的特点,国内的住宅小区容积率一般都较大,因此,单一发展地面停车或地上多层停车库不是最佳的方案。高层居住区在设计过程中也不能避免这样的矛盾,在不增加地面建筑密度和不减少地面绿化面积的前提下,开发利用地下空间作为解决居住区停车问题已成为一种趋势。合理地设计建造住宅小区地下停车场(库)不仅可以获得大量的停车位,同时可减少车辆对地面的干扰,最大限度地把宝贵的地面面积用作区内的绿化,改善住宅小区的环境质量。再就是可以把地下停车场(库)与人防工程有效地结合在一起,把原本使用率较低的人防空间合理地利用起来。

目前,随着城市交通的快速发展,有车一族的不断壮大,停车压力已成为我们面临的一个大问题,除大力发展城市交通道路网,与之配套的停车设施也是不容忽视的一个方面。针对我国特有的情况以及参考国外的一些发展经验,建设地下停车场是解决城市内停车问题的最佳方式,住宅小区地下停车场(库)正是这种大趋势下的一个缩影。在一些城市中已有一些有益的尝试,并取得一定的成绩与经验。山东淄博、济南、烟台及南方部分城市等地一些已建或在建的住宅小区采用全地下或半地下停车方式,地面上除留有小区内必须的消防和出入地下车库的车道外,建成大型区内花园,创造了较佳的使用效益和环境效益。

3、住宅小区地下停车场的技术设计要求

3.1、住宅小区的总平面布局设计

高层居住小区,在平面布局设计中,停车难问题也是需要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考虑到不增加地面建筑密度,容积率不减小的前提下解决居民停车问题,在参考国内外居住区的建设经验,结合本案地块现状,采用地下停车场的方式解决居民停车问题。在地下停车场的设计中,住宅小区地下停车场的总平面布局受地面以上住宅楼的影响较大。由于上部住宅须满足建筑容积率、建筑密度、住宅间距等技术和使用要求,有时对地下停车场的布局造成不利,其中最主要的一个方面便是上部住宅柱网对下部停车场的影响。特别在高层住宅小区,高层建筑的结构体系以及必须延伸至地下的垂直消防交通系统对地下车库的影响更大。因此,在设计构思初期就必须把地上住宅楼的总体布局与地下车库的设置作为一个整体来考虑,而不应该在完成地上住宅部分的规划编排后简单地把地下车库加插在其下面。根据停车场容量越大车道所占比例最小,即停车场的使用效率越高的特点,有必要尽可能地把地下停车空间集中在一块,以形成整体的停车空间,以提高相同面积下的停车数量。

本案在设计中:一是把上部住宅尽可能环形布置,形成中心广场,下部作停车空间,地面则作为中央花园;二是适当地把住宅楼有规律的布置,提高小区空地的完整性。从而有利于地下停车场空间的完整性;同时由于小区面积比较大,地下停车场被分割成几个片区,每个片区除采用上述方法提高使用效率外,还考虑各片区之间的连接通畅,不产生瓶颈现象,从而对交通、消防不利。住宅小区地下停车场的总平面布局还兼顾区内住户对使用车库的方便性、车辆进出小区的便捷性和避免干扰小区的安静环境等因素,地下室对上部结构稳定的影响也在考虑之列。

3.2.地下停车场的平面布置

住宅小区地下停车场的平面布置内容包含车道和停车位的布置、柱网的确定及地下室其它功能部分相协调等方面。

住宅小区地下停车场的车道与停车位布置首先根据住宅小区住户拥有车型的情况来确定,合理地确定标准车型进行设计可以避免盲目的经济和空间浪费或者使用不便。一般而言,私家车为小型车辆,其中以轿车占大多数。所以住宅小区地下停车场应以中型轿车4.9m长X1.8m宽x1.8m高为设计标准车型尺寸,据此的停车位尺寸应为(5—6)m长x(2.5—3)m宽,车库车道的宽度及转弯半径也应据此数据进行设计。

车辆在车库内的停放方式,根据有关的研究,与车道成90°直角的车位且车辆倒进顺出的布置每台车所占车库面积的比例最小,由于住宅小区地下停车须最大限度地提供停车数量,采用此方式最为合理,按照此方式布置的地下停车场每车所占面积应在28m2—30m2的低限水平。

停车通道的布置应以路线便捷、进出车位与连接车库出入口方便为原则,且避免交叉与逆行。对于较大型车库,应尽量设环形车道。当采用与车道成90°直角的停车位布置时,由于进出车位的需要,车道宽应在6m以上,此种情况下,车道可采用双车道双向行驶的车行路线方式。

3.3.车库出入口的设计

根据居住小区的实际情况,考虑到停车场出入口的车辆使用频率为最高的地方,而且车辆进入小区对住民的生活环境和安全都造成比较大的隐患,在设计过程中将地下停车场的车行出入口与小区大门结合设置,地上除留置必要的消防通道外,小区车辆全部从小区入口处进入地下停车场停车,减少对居民的影响。人员出入口的设置需满足疏散要求,每栋住宅楼都与停车场互通,居民停车之后直接乘电梯或走楼梯进入住户,避免住户从室内到室外,再从室外进入室内的不良感受和不便。另外还再设计中设置四处人员出入口直接通向室外空地,以备紧急情况时是使用。

3.4.与人防工程的结合

根据城市总体规划,有关建设规定中要求住宅小区内需建设地下人防工程,考虑到人防工程仅在危急时刻使用,平时使用率甚低,因此在本案的设计中把住宅小区地下停车场与人防工程结合设计。

在参考国内部分小区的建设经验,完全建成的人防工程是不便于停车的,因为防爆的要求使得人防地下室是一个封闭的空间, 自然室外的汽车就无法进入其中。因此通常的方法是把人防工程的一部分(一般是人防室的一部分外墙)待建,平时留作汽车的通道,而把人防工程的一些核心部分(如内部建筑,相应的配套设施)在初期就建成。这样战前只须封堵未完成的防爆墙,便可在极短的时间内完成从地下停车场到人防工程的转换。

4、住宅区地下停车场的建筑艺术设计要求

长久以来对于地下停车场的设计,人们只注意其功能技术方面的要求而忽视其建筑艺术美方面的要求。一般认为停车场只要使用合理、技术完备就达到了要求。随着生活素质的提高,人们不会再仅限于对使用方便的满足,对建筑美的精神要求也将随之提高。特别在住宅小区,由于拥有汽车的住户基本上每天都要使用同一个地下停车场多次,赏心悦目的建筑环境肯定有助于他们建立和保持对优良居住环境的认同。虽然住宅小区地下停车属功能单一的交道设施,但在设计中重视其建筑美的创造可以减少地下停车场通常阴森冷漠的空间感觉,给人以愉悦的心理感受。

4.1、与绿化的结合

与绿化的结合设立住宅小区地下停车场后,可以把大量的停车空间移入地下,而小区的地面可以用作绿化,提高小区的环境质量。住宅小区地下停车场由于总平面布局的需要、一般都布置在小区内较完整大块的空旷场地内。地下停车场的顶板上部可作覆土、形成小区的中心绿化花园。鉴于结构荷载的限制,覆土平均厚度宜在80—100公分左右,对于这个覆土厚度,只适应种植小型灌木和铺植草皮。若栽种大型乔木,则必须加设覆土坑独立的排水系统。与住宅小区地下停车场结合设计的小区地面绿化还包括对地下室所需的一些通风、采光等地面设施的建筑处理,把这些纯功能的设施设计成可供观赏的建筑小品。

4.2、灯光布置

灯光布置除满足规范所规定的基本照明要求外,住宅小区地下停车场局部的照明可作适当的调整以满足特殊的需要(主车道上方),适当的照明布置可以起到引导作用,因此在设计上应重视这一因素,让驾车人士对车道的流线不会产生错误的理解,避免因此造成的不便与事故。在车库的各出人口处可适当地加大照明亮度,既可起到引导作用,又可减弱从室内到室外或从室外进入室内的眩目效应。

5、其它的注意事项

在住宅小区停车场的设计中,针对住宅小区地下停车场使用的特殊情况须考虑下面的一些要求。

5.1.安全性

住宅小区地下停车场一般停留人员较少、且逗留时间较短,停车场出人口较多,加上地下室、机房、电梯间等偏僻角落较多、停放的车辆又有一定的视线遮挡作用,势必存在一定的治安隐患。针对这一问题,除在管理上加强监控巡视外,在设计上也应作出相应措施。首先应在平面布置上避免死角过多,人车通道应简短明了,停车区域尽量完整。其次,在满足使用要求的前提下,尽量减少地下车库的出入口,或者由开向地下车库的一个出入口再通向其建筑场内其它多个出入口,方便管理。再者,增加电子监控设备,地下室车库的出入口到达地面后应在易受监视的位置,特别是高层住宅建筑的疏散楼梯不易直接用作从地下车库到住宅内部的出入通道,建议另设楼梯出地面后再进入住宅门厅。

5.2.消除地下空间不良的心理影响

地下空间往往给人阴森封闭、压抑等不良印象,由此产生不安全的惯性感觉。对于住户须每天使用的住宅小区地下停车场,消除这些不良的心理影响是建筑设计中必须考虑的问题。除上文提到的一些措施外,应尽量把室外自然的阳光、空气引入室内,消除人的封闭感和压抑感。还可以在地下车库的地面出入口处采用适当的建筑处理,如扩大出入口尺度、减少进入地下室的强烈感受,并适当地在出入口处把地面绿化向地下空间延伸(见右图)。

5.3.方位感

人们易在地下室迷失方向,特别是有多个出入口的住宅小区地下停车场。因此除在色彩设计、灯光照明设计和平面流线设计中加强这方面的引导外,还须在车库内设置表达明确的指示牌,加之足够的照明。指示牌的位置和高度都应在人眼视线易于到达的地方,避免设而无用。

6、结束语

住宅小区地下停车场在大中型城市的设计已经比较成熟,而该城市作为一个起步比较晚的城市在住宅区地下停车场的设计中还是处于一个起步阶段,在地下车库的设计领域还没有一个系统的理论体系。本案旨在通过在设计方案过程中对居住区地下停车场的研究,为居民提供一个布局合理、环境优美的居住区,为决策者提供一个参考。

在城市设计中,居住区地下车库的设计只是地下空间设计的一个很小的分支,在设计过程中还没有引起设计者足够的重视和关注。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在以人为本和努力创建和谐社会的大背景下它必然是一个极具发展潜力的设计领域。

参考文献

[1] 王其亨主编:《风水理论研究》,《建筑文化论丛》,天津大学出版社,1992 年8 月第1 版。

[2] 刘先觉:《现代建筑理论》,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9 年。

[3] 梁雪:《从聚落选址看中国人的环境观》,《风水理论研究》,天津大学出版社,1992 年8 月第1 版。[4] 赖明:《建筑与可持续发展》,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 年12 月。

[5] Nils Larsson.Improving the Performance of Buildings.《中国绿色建筑/可持续发展建筑国际

研讨会论文集》,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 年12 月。

[6] 徐波:《营造绿色建筑,提高人居环境质量》,《中国绿色建筑/可持续发展建筑国际研讨会论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