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5-08 19:15:29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人教版数学教案,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人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二年级下册《平均分》:例1、例2(第8-9页,第11页)。
【教学目标】
1.知识技能:
了解平均分的含义,在具体情境中感受“平均分”,在分东西的实践中动中建立“平均分”的概念。
2.问题解决:
能够根据生活中的常识和已有的经验,在具体情境与实践活动中明确“平均分”的含义,掌握“平均分”物品的不同方法。
3.情感目标:
通过动手操作环节,发现数学的魅力,乐于用学过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相关的实际问题;同伴之间合作交流,培养学生乐于与同伴进行合作探究。
4.数学思考:
渗透迁移。归纳的数学思想方法,培养学生学会如何从实际问题中发现数学知识之间的联系,形成知识网络。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经历“平均分”的过程,感知“平均分”的概念。
教学难点:
掌握“平均分”物品的不同方法。
【教具、学具准备】
ppt课件、糖、糖形纸片,橘子形纸片、盘子形纸片、篮子形纸片、信封。
一、自由谈话,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上课!
生:老师好。
师:同学们好。今天老师给大家带了一个神秘的礼物,就装在这个袋子里,老师准备把它送给本节课最爱动脑经,最爱回答问题的三个同学。同学们想不想知道是什么礼物呢?
生:想。
师:看,这是什么?
生:糖。
师:想不想要?
生:想。
师:现在老师想请三位同学协助老师来分一分。我找三位做的最端正的。
好啦,同学们,老师要分糖啦。(我举起三块糖),同学们,看,这是几块糖?
生:三块。
师:我分给这位同学。同学们再看,这是几块糖。
生:两块。
师:我分给这位同学。同学们再看,这是几块糖
生:一块。
师:我分给这位同学。分完啦。(静止一会)
同学们有什么想说的吗?1、(预设:这样分不公平)
2(答不出引导回来,你们看到这样的分法,有什么想说的吗?)
不公平,同学们都这么认为吗?
生:对。
师:为什么不公平呢?那你说怎么分公平呢,你来说,老师来重新分。
老师按这位同学的方法分完啦,现在公平了吗?那为什么这样就公平了呢。
生:每个人都有两个。
师:你的意思是不是每个人都同样多,就公平了。
我们就把每人分的同样多这样公平的分法,起一个名字,就叫,平均分。
每人分得同样多,叫平均分,那我不分给人啦,我分到盘子里,你还会平均分吗?
那么同学们你们会平均分吗?
生:会。
师:那么耳听为虚,眼见为实。让我们来分一分。
同学们,来看多媒体。
二、小组合作探究
活动一:
小组合作,每个小组1号信封有不同数量的糖果,请把他们,平均分到3个盘子里
要求:1、先数一数一共有几个糖果
2、说一说,要把糖果分到几个盘子里。
3、再数一数,每个盘子有几个。
最后,找小组上来按要求内容,边给大家介绍,边展示平均分。
师:读完题目啦一块来说一说,活动要求我们第一步要做什么,第2.。。
哪个小组分完啦,用坐姿告诉老师。看来大家都分完啦。哪个小组想上来给大家展示一下。
上来后,问一下,你一共分了几个糖果。(生回答)
老师这里要强调一下,再这位同分的时候大家仔细观看,他分的对不对。1、(如果他边讲边分,分完后问同学们,这是平均分吗?为什么?)
2、(如果他没有讲过成,请先面同学按要求来说一说,谁能按要求,来说一说他是怎么样分的。可以提示,那么他这样分是平均分吗,为什么?)
生:对,每个盘子都有几个。
师:看来这个同学分的是平均分。
还有其他小组跟他分的糖果数量不一样吗?
你们组派一个代表上来展示。
大家仔细观察,他是平均分吗。(这个过程重复三遍)
在三个小组展示中,都提到了,每盘分的同样多,就是平均分。
那么回想一下,刚上课的时候我们说每人分的同样多就是平均分,现在是每盘分的同样多,就是平均分,那老师让你们分到,碗里,篮子里,你们是不是就要说,每碗分的同样多,每篮子分的同样多,这样太麻烦了,我们可以用一个字来表示,份,每份分的同样多,就是平均分。那你能用刚总结的这句话来说一说,这一组,为什么是平均分吗?
如果老师将盘子里的糖果,移动一下,看一看,这还是平均分吗?为什么?
哪有请这位同学,再把它变回到平均分。请同学回答一下,他调整之后是平均分了吗?为什么?
看来,同学们都会分辨是不是平均分了,那么在刚才几位同学平均分的过程中,你们有没有注意到,他们是怎样分的?
带着这个问题。
我们来看下一个活动
三、探索平均分的多样化,教学例2
活动二:
小组为单位打开2号信封,把18个橘子,平均分到6个篮子里。
要求:1、先思考几个几个得分
2
、然后再动手操作。
读完要求,我们开始操作吧。
完成的用坐姿告诉老师。哪个小组想上来展示,,好同学们在他展示的过程中,仔细观察他是怎样分的。
找同学来说一说,他是怎样分的?
(回答错误引导,你的意思是他一直一个一个分的,大家同意吗?找另一个同学,那他说的他家同意吗?)
如果让你来选择,你想怎样分(三个三个)为什么?(快)
若果老师改一下橘子数量,把六个橘子分成六份,你想怎么分?(一个一个分),为什么?
分完后,看来,平均分,分的方法有许多,大家平均分的时候,可以采用不同的分发。
看来平均分的方法有许多,分的时候,不同情况下可以选择不同的分法。
四、联系生活,运用平均分
刚才的两个活动都难不住大家,老师这还有三个习题,大家敢不敢挑战。
请看习题。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第八单元P107-108。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让学生经历观察、操作、归纳等活动,帮助学生借助“形”来直观感受与“数”之间的关系,体会有时“形”与“数”能互相解释,并能借助“形”解决一些与“数”有关的问题。
2.培养学生通过数与形结合来分析思考问题,从而感悟数形结合的思想,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1.借助“数”“形”之间的关系,解决相关问题。
2.使学生在初步了解、运用“数形结合”思想方法的同时,体验到数学的极限思想。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充分利用教材习题,引导学生在解决问题时能举一反三地运用所学,使学生的解题能力得到培养。
学情分析:
数形结合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数学思想,把数与形结合起来解决问题,可使复杂的问题变得更简单,使抽象的问题变得更直观。小学生思维的抽象程度还不够高,经常需要借助直观模型来帮助理解。而数与形结合的例子在小学数学教材与教学中比比皆是。
教学重难点:
1、借助“数”“形”之间的关系,解决相关问题。
2、体验到数学的极限思想。
教具准备: PPT课件
学具准备: 完全相同的小正方形纸卡若干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初步感知数与形。
回忆以前学过的数、形知识。
预设:
生1:整数、小数、分数、百分数
生2: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梯形、圆形、菱形……
数与形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今天我们就来研究《数与形》。
【设计意图:通过复习数与形有关的数学知识,使学生关注图形与数学的关系,在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的同时,为新知的学习作铺垫。】
二、实践操作,发现图中蕴含的规律
教学例1
(一)动手实践
1、先摆出一个黄色小正方形
师:一个小正方形可以用数字1来表示。
2、再增加几个这样的小正方形,就能摆成一个稍大的正方形?
预设:再摆3个,就能摆成一个稍大的正方形。
师:可以用算式1+3=4来表示。
3、再增加几个这样的小正方形,就能摆成一个稍大的正方形?
预设:再摆5个,就能摆成一个稍大的正方形。
师:可以用算式1+3+5=9来表示。
【此环节学生动手操作,亲自实践,教师要注意观察学生摆的位置,为了便于观察和发现,引导学生遵循一定的规律去摆并注重交流。】
(二)探究规律
1、观察、讨论
师: 仔细观察,用算式表示出每个图中小正方形的个数。能否用其它方法表示?你是怎样想的?
预设:
1 1=(1)²
1+3=5 1+3=(2)²
1+3+5=9 1+3+5=(3)²
观察算式中的每个数,在图形中表示哪一部分?谁来指一指或说一说?
根据规律,请同学们猜一猜第四个正方形需要再增加几个?并仿照黑板上的算式,说说等式怎么写?
预设:需要在增加7个小正方形,可以写成等式1+3+5+7=(4)²
【鼓励学生大胆猜测,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
2、看图与算式,总结发现
①观察、讨论。
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这几个等式,你有什么发现吗?
预设:
生1:左边的数都是奇数;
生2:后一个数与相邻的前一个数都相差2;
生3:从1开始,并且是连续的奇数;
生4:有几个加数就是几的平方;
……
②数形结合,验证规律。
发现一:算式左边的加数的个数与对应的大正方形中每行(或每列)的小正方形的个数相同;
发现二:算式左边的加数是大正方形左下角的小正方形和其他“L”形图形所包含的小正方形个数之和。
发现三:算式左边的加数和正好等于大正方形中每行(或每列)的小正方形个数的平方。
【体会在小正方形增加的同时,图形的行数和列数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3、汇报总结:算式中的规律。
小结:算式左边的加数是大正方形左下角的小正方形和其他“L”形图形中所包含的小正方形个数之和,也正好等于是每个正方形图中每行(或每列)小正方形个数的平方。
【教师强调:从1开始,几个连续奇数相加就是几的平方】
(三) 运用规律解决问题。
师:你能利用规律直接写一些吗?如果有困难,可以通过画图来帮忙,也可借助学具摆一摆。
①1+3+5+7+9+11+13=(
) ² (1+3+5+7+9+11+13=7 ²)
②____________________=9 ² (1+3+5+7+9+11+13+15+17=9 ²)
师:看到9 ²你想到什么图形?
(四)巩固练习,拓展延伸。
1+3+5+7+5+3+1=( )
1+3+5+7+9+11+13+11+9+7+5+3+1=( )
三、体会极限思想,感受图形的直观性。
教学例2
(一)课件出示例2。
1、观察算式中规律
观察算式中加数的特点,你有什么发现?
预设:从第二个数开始,每个数是前一个数的 1/2。
2、试算、猜想结果。
分步算一算,你有什么发现?
预设:分数的结果分子比分母小1;
发现加下去,等号右边的分数越来越接近1;
……
3、如果继续加下去,猜一猜结果会怎样?
(二)数形结合,验证猜想。
①引导验证:你发现的规律成立吗?请结合图示进行验证。可根据分数的意
义,任选一个图形折一折、画一画、试一试。
②验证猜想。
③汇报、交流。
a.结合圆的面积验证:用一个圆的面积表示1。
b.结合线段图验证:用一条线段表示1。
c.结合正方形的面积验证:用一个正方形的面积表示1。
……
④动态展示,闭眼想象
从图上可以看出,这些分数不断加下去,总和就是1。
当这个过程无止境的持续下去时,所有的扇形和线段就会把整个圆和整条线
1.
通过观察、交流等活动认识倒数,理解倒数的意义及“互为倒数”的含义。
2.
经历找一个数的倒数的方法,会求一个数的倒数。
3.
在交流的活动中,培养观察、归纳、概括的能力,发展数学思维。
教学重点:
理解倒数的意义,会求一个数的倒数。
教学难点:
理解1、0的倒数,理解“互为倒数”的含义。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口算下列各题。
设计意图:通过复习积为1的分数乘法,学生利用知识间的迁移,为本节课学习倒数奠定基础。
二、探究新知
1.
认识倒数。
师:观察这些算式,看看有什么规律。
生1:两个数的乘积都是1。
生2:相乘的两个数的分子、分母正好颠倒了位置。
师:乘积是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和互为倒数,就是指:的倒数是,的倒数是。
师:你能像这样说说其它几组数字吗?
生1:,和互为倒数,的倒数是,的倒数是。
生2:,和互为倒数,的倒数是,的倒数是。
生3:,和互为倒数,的倒数是,的倒数是。
师:非常正确,想一想,互为倒数的两个数有什么特点?
生1:如果两个数都是分数,那么这两个数的分子、分母交换位置。
生2:如果一个是整数,那么另一个分数的分子是1,分母就是该整数。
设计意图:本环节通过计算、观察、交流等活动,归纳出它们的共同规律,引出倒数的定义,在学生发言中进一步理解“互为倒数”的含义,进而引导学生思考互为倒数的两个数的特点。
2.
认识1和0的倒数。
师:下面哪两个数互为倒数?
生1:和互为倒数。
师:为什么呢?
生1:乘积是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所以和互为倒数。
师:没错,这就是交换了分子、分母的位置来找倒数的方法。
生2:,所以和互为倒数。
生3:,所以和互为倒数。
师:我们找到了三组互为倒数关系的数,那么1和0有倒数吗?
师:1的倒数是多少?
生1:1×1=1,所以1的倒数还是1。
师:完全正确,1的倒数就是1,也可以说1的倒数是它本身。
师:0的倒数是多少?
生2:0没有倒数。因为0乘任何数都得0,不会等于1,所以0没有倒数。
师:没错,0没有倒数。
设计意图:本环节在找倒数的活动中,初步体验找倒数的方法:调换分子、分母的位置。总结在求倒数时的三种情况:求分数的倒数;求整数的倒数;1和0的倒数问题,使学生理解1的倒数是1,0没有倒数,突破本节课的难点。
三、巩固练习
1.
写出下面各数的倒数。
设计意图:本题巩固求倒数的方法,即交换分子和分母的位置。
2.
先计算出每组算式的结果,再在里填上“>”“<”或“=”。
设计意图:本题通过几组乘、除法算式的对比,让学生初步感知除以一个数等于乘这个数的倒数,为后面学习分数除法奠定基础。
3.
下面的说法对不对?为什么?
设计意图:本题巩固倒数的意义,其中第(2)使学生明白倒数是两个数之间的关系,而不是一个数或多个数之间的关系。
4.
小红和小亮谁说得对?
设计意图:本题是对倒数意义的进一步认识,使学生认识到只要两个数的乘积是1,那么这两个数就互为倒数,与这两个数是整数、分数还是小数无关。
教学目标:
1.
能根据方向和距离的描述,在示意图中确定物体的位置。
2.
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在经历问题探究的过程中,感受根据距离和方向确定位置的价值,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获得成功的体验。
教学重点:
能根据任意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的位置。
教学难点:
在经历问题探究的过程中感受根据距离和方向确定位置的价值。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师:同学们,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可以用方向和位置表述一个点的位置,这节课我们继续来研究位置与方向。
师:如图所示,台风到达A市后,改变方向,向B市移动。受台风影响,C市也将有大到暴雨。
师:B市位于A市北偏西30°方向,距离A市200
km。C市位于A市的正北方,距离A市300
km。你能标出B市、C市的位置吗?
设计意图:通过生活实际情境入手,带领学生回顾例1,可以用方向和距离两个条件确定一个点的位置,并在信息交流的过程中引出新的课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渗透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二、探究新知
1.
找到C点的位置。
师:我们先来找出C点的位置。题目中写到,C市位于A市的正北方,C市位置的描述是相对于A市的,所以A市就是参照点。
师:接下来要确定C市的位置,还需要哪些条件?
生:需要方向和距离两个条件。
师:没错,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用方向和距离两个条件确定一个点的位置。读题,C市位于A市的什么方向?
生:正北方。
师:找到正北方,在这里。(课件展示)
师:那距离呢?
生:距离A市300
km。
师:那我们在正北方向上找到距离A市300
km的位置,(课件展示)这里我们可以用1
cm的线段表示100
km的长度。这就是C市所在的位置,我们在图中标示出C市的位置,画上点,标上名称。这样就找到了C市的位置。(课件展示)
师:回忆一下,我们刚才是怎么找到C市的位置的?
生:首先确定A市作为参照点,之后根据方向和距离确定C市的位置,最后标示出C市。
设计意图:学生已经有了例1的学习基础上,围绕确定位置的两大因素方向、距离,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探索出确定位置的一般方法。
2.
找到B市的位置。
师:通过刚才寻找C市的位置,我们已经掌握了画图的具体方法。
师:B市位于A市北偏西30°方向,距离A市200
km。请你独立思考后在图中标出B市的位置。
学生利用知识的迁移独立完成本环节,完成后全班交流做题过程。
师:以谁为参照点?
生:A市。
师:之后做什么?
生:确定B市的方向,在A市北偏西30°的方向上。
师:怎么确定角度?
生1:可以用三角板30°的那个角来画图。
生2:可以使用量角器。
师:距离是多少?
生:200
km。
师:你是怎么表示出200
km的长度的?
生1:我用1
cm表示的100
km的长度。
生2:我是用1
cm表示的50
km的长度
师:如果是在一个图中完成的题目,注意要统一标准。
设计意图:学生利用上一环节的已有认知完成本环节,进一步在动手操作中感受寻找点的位置的一般方法,最后在教师提问中对方法进行梳理,进一步感受做题步骤。
3.
台风几小时后到达B市?
师:台风到达A市后,移动速度变为40千米/时,几小时后到达B市?你能列出算式吗?
生:200÷40=5(小时),所以5小时候到达B市。
设计意图: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与例题建立自然的情境连接,在学生学习新知的同时复习有关路程、速度、时间的数量关系。
三、巩固练习
1.
在平面图上标出校园内各建筑物的位置。
(1)教学楼的位置。
(2)图书馆的位置。
(3)体育馆的位置。
2.
请你在平面上确定油井的位置。
设计意图:通过这样总共四小题的设置,让学生能够在练习中掌握“在方位图上找到一个点的位置”的方法,其中第(2)题、第(3)题和第2题中角度的确定已经不能使用三角板了,所以教师在讲解时还要带领学生回顾量角器的使用方法。
四、课堂小结
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说一说如何在方位图上找到一个点的位置?
1.
确定参照点。
2.
用量角器确定角度(确定方向)。
3.
确定距离。
总课时数:12课时
第一课时
分数乘以整数
课型:新课
备课人:韦宏凤
预授课时间:第1周
年
月
日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2---3页例1、例2及练的1—5题。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使学生理解分数乘以整数的意义,在理解算理的基础上掌握分数乘以整数的计算法则,并能正确运用“先约分再相乘”的方法进行计算。
过程与方法:
通过观察比较,指导学生通过体验,归纳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法则,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引导学生探求知识的内在联系,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通过演示,使学生初步感悟算理,并在这过程中感悟到数学知识的魅力,领略到美。
教学重点:使学生理解分数乘整数的意义,掌握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总结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法则
教学方(式)法:讲授
指导
学法:学思结合法、合作探究法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出示复习题。
(1)列式并说出算式中的因数各表示什么?
5个12是多少?
9个11是多少?
8个6是多少?
二、新课
1、出示例1:
教师引导学生画出线段图。
学生根据线段图列出不同的算式,并解答。
(1) 引导学生看图,理解“人跑一步的距离相当于袋鼠跳一下的”,就是把袋鼠跳一下的距离即这一整条线段看作单位“1”。把这条线段平均分成11份,其中的2份就表示人跑一步的距离。
(2) 引导学生根据线段图理解,人跑一步是袋鼠跳一下的
,那么“人跑3步的距离相当于袋鼠跳一下的几分之几?”就是求3个是多少?
×3
=
(3)分数乘以整数的法则。小组讨论,比一比看哪一组的话语更精炼。总结出法则:分数乘整数,用分数的分子和整数相乘的积作分子,分母不变。(板书)
2、教学例2
(1)出示×6,学生独立计算。
(2)根据计算结果,学生观察讨论:乘得的积是不是最简分数?应该怎么办?
(3)学生通过自己的想法的来约分:A、先约分再计算;B、先计算得出乘积后约分。
(4)对比,让学生体会先约分再计算的方法比较简便,同时向学生说明先约分的书写格式。强调:能约分,要先约分;结果是假分数一定要化成整数或带分数。
三、巩固练习。
1.第9页做一做。学生独立完成后,小组讨论,集体订正。
四、课后小结:
1、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2、每个学生给自己在课堂上的表现进行评价。
五、作业布置:练第1、2、4题。
板书设计
分数乘以整数
意义:求几个相同加数
和的简便运算。
法则:分数乘以整数,用分数的分子和整数相乘的积作分子,分母不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能根据要求正确地运用“四舍五入”法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
2.能正确地按需要用“四舍五入”法保留一定的小数数位。
3.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提高观察、概括的能力,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教学重点: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
教学难点: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学生活动
(二次备课)
一、复习导入
把下面各数省略“万”位后面的尾数,求出它们的近似数。
986534
58741
31200
50047
398010
14870
师:我们学过求一个整数的近似数。在实际应用小数时,往往没有必要说出它的准确数,只要说出它的近似数就可以了,那么如何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一内容。
二、预习反馈
点名让学生汇报预习情况。(重点让学生说说通过预习本节课要学习的内容,学到了哪些知识,还有哪些不明白的地方,有什么问题)
三、探索新知
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
出示教材第52页例1情境图。
师:对于上面的已知信息,你是怎样理解的?为什么会出现上面不同的结果呢?
“豆豆的身高是0.984
m”,是测量时精确到mm得到的。
“豆豆高约0.98
m”,是保留两位小数得到的。
“豆豆高约1
m”,是保留整数得到的。
师:取一个整数的近似数用到的方法是什么?(四舍五入)
师:下面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讨论一下。
1.由0.984
m是如何得到0.98
m的?它是如何取的两位小数?
把一个数保留两位小数时,要看千分位上的数,如果千分位上的数大于或等于5就要向百分位进1;如果千分位上的数小于5,就舍去。0.984≈0.98(保留两位小数),因为千分位上的4小于5,所以舍去。
2.“豆豆高约1
m”,这里的1
m是把0.984
m保留整数得到的结果。一个小数怎样才能保留整数呢?
一个小数,如果保留整数,就要看这个小数的十分位上的数,然后按照“四舍五入”法取近似值,0.984
m≈1
m。
3.如果0.984
m保留一位小数,结果又是什么呢?
把0.984
m保留一位小数,就要看百分位上的数,百分位上是8,大于5,就要向十分位进1,十分位上是9,9+1=10,接着向个位进1,个位上0+1=1,所以0984
m保留一位小数是1.0
m。
思考:后面的0可以省略不写吗?
小结:在表示近似数时,小数末尾的0不能去掉。
四、巩固练习
教材第52页做一做。
学生独立完成,同桌互相说说是怎样想的,再在全班交流、订正。
五、拓展提升
一个两位小数精确到十分位后约是4.8,那么,这个两位小数最大可能是几?最小可能是几?
4.84
4.75
六、课堂总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你还有哪些问题?
七、作业布置
课本练习十三第1、2、5、6题。
学生完成后,说一说是怎么想的。
教师根据学生预习的情况,有侧重点地调整教学方案。
学生独立思考后回答问题。
小组讨论,全班交流。
板书设计
小数的近似数(1)
教学反思
复习内容:教材第43~44页相关内容。
复习目标:
1.进一步巩固利用7、8、9的乘法口诀求商,能较熟练地进行计算。
2.进一步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熟练应用乘法口诀求商。
教学难点: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学生活动
(二次备课)
一、系统梳理
1.回忆用7、8、9的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
2.整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的方法和步骤。
二、针对练习
1.出示教材练习九第4题。
学生自己理解题意并独立解答,汇报时说说要解决这道题需要哪些数量关系。
2.完成教材练习九第5题走迷宫,是用乘法口诀求商的变式练习。
(1)明确游戏规则:每走一步都要先算出算式的商,所得的商是下一个算式的除数。
(2)比赛:看谁第一个到达出口,集体订正。
三、巩固练习
1.完成教材练习九第8题。
让学生独立思考并填写,再指名说说是怎样确定符号的。
(得数比其中一个数小的试一试减号或除号;得数比其中一个数大的试一试加号或乘号)
2.完成教材练习九第6题。
(1)学生讨论并解决问题。
(2)引导学生根据条件提出用乘法或除法解决的问题。
四、拓展延伸
1.小明和3个好朋友一起去玩卡丁车,他们租了2辆车一共花了24元。平均每人花了多少元?
3+1=4(人)
24÷4=6(元)
2.一条56米长的彩带,剪了7次,平均每段长多少米?
7+1=8(段)
56÷8=7(米)
五、课堂总结
这节课我们进一步巩固了利用乘法口诀来求商,还解决了很多数学问题,你还有别的问题吗?
六、作业布置
教材练习九第7、9题。
游戏比赛,提高了学生练习的兴趣。
教学反思:
复习内容:教材练习十一相关题目。
复习目标:通过复习,让学生对100以内的数有更进一步的认识;能够灵活运用数的组成解决整十数加一位数及相应的减法的问题;提高学生的计算速度和正确率;培养学生的数感。
教学重点:能够灵活运用数的组成解决整十数加一位数及相应的减法的问题。
教学难点:能够灵活运用数的组成解决整十数加一位数及相应的减法的问题。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学生活动
(二次备课)
一、系统梳理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整理整十数加一位数及相应的减法的计算方法。(可以以小组为单位互相讨论,也可以同桌互相说一说)
二、针对练习
1.完成教材练习十一第4题。(以竞赛的形式要求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对做得又对又快的同学及时给予表扬)
2.完成教材练习十一第5题。(学生独立解答,集体订正,并指名说一说自己是怎样想的)
学生对本单元知识已有了一定的掌握,可以通过练习进行巩固提高。
三、巩固练习
1.完成教材练习十一第8题。
教师先引导学生回忆数的组成,比如“25是由2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6个十和几个一组成62”等,启发学生思考,再让学生独立填写,集体订正。
2.小熊哥哥摘了多少根玉米?
教师引导学生理解“你再摘8根就和我一样多了”是什么意思,再独立解答。
四、拓展延伸
小美和班里的每个小朋友都拍了双人照,一共拍了20张,班里一共有多少个小朋友?
20+1=21(个)
五、课堂总结
通过今天的练习,你又有哪些新的收获?你还有哪些问题?
六、作业布置
教材练习十一第6、7题。
学生梳理知识的过程就是复习整理的过程。
教学反思
1.掌握加减混合计算的运算顺序。
2.用竖式正确计算加减混合两步式题,提高计算能力。
3.培养观察、比较、分析能力,养成认真审题、书写工整和格式规范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
初步掌握100以内数的加减混合的运算顺序。
教学难点
能正确的使用竖式计算加减混合运算式题。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同学们,我们都乘坐过公共汽车,乘车过程中你发现了哪些与数学有关的问题,说给同学听一听。
前面我们学习了连加和连减,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加减混合运算。(板书课题)
二、合作探究
1.教学例3。
(1)出示情境图:车上原来有67人,现在有25人下车,又上去了28人,现在车上有多少人?
(2)提问:解决这个问题怎样列算式?
指名问答。
板书:67-25+28
(3)比较:这个算式和我们以前所学的连加、连减有什么不同?
(4)归纳:这个算式就是加减混合算式。那么加减混合算式应该怎样计算呢?
同桌之间互相说一说,独立计算。并指名板演。
(5)汇报算法。
方法1:67-25+28=70(人)
6
7
-
2
5
4
2
4
2
+
2
8
7
方法2:67-25+28=70(人)
6
7
-
2
5
4
2
+
2
8
7
(6)小结。
加减混合笔算时,和计算连加、连减一样,可以写成两个竖式,也可以写成一个竖式。写成一个竖式简便些。而且哪一步能口算就直接口算,不用写出竖式。
2.教学例4。
(1)出示例4。
观察这个式子有什么特点?看看它的运算顺序是什么样的?
(2)提问:这道题该怎么算呢?
先同桌交流,再动笔试试。
(3)学生发言,教师补充。
(4)小结:这道题中有括号,要先算括号里面的。
教师板书笔算过程:
4
7
+
11
6
6
3
7
2
-
6
3
9
(5)小组交流:有没有更简便的写法?为什么?
(6)师生共同交流小结:这道题没有更简便的写法。混合运算时,如果有括号先算括号里面的。此题先进行的是后两个数的运算,再用第一个数减去前次运算的结果。
三、巩固新知
1.完成教材第28页的“做一做”。
2.完成教材第29~30页练习五的5~8题。
四、归纳新知
提问: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小结:加减混合的运算顺序和连加连减的运算顺序相同,也是从左到右计算的。如果有括号,就先算括号里面的。
五、板书设计
加减混合
例3:67-25+28=70(人)
6
7
-
2
5
4
2
4
2
+
21
8
7
简便写法
6
7
-
2
5
4
2
+
21
8
7
例4:72-(47+16)=9
4
7
+
11
6
6
3
2
-
6
3
9
简便写法
2
-
4
7
5
-
1
6
复习内容:教材第45~46页内容。
复习目标:
1.通过整理算式卡片,经历7、8、9的乘法口诀求商的过程,理解算理,掌握用乘法口诀求商的一般方法。
2.通过口算比赛,进一步熟练运用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体验成功的乐趣。
3.通过购物情境,运用知识迁移,会用除法的含义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熟练地用7、8、9的乘法口诀求商。
教学难点:能综合运用乘、除法的相关知识解决稍复杂的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算式卡片。
教学过程
学生活动
(二次备课)
一、系统梳理
1.整理算式。
(1)引导学生按照一定的顺序和规律写出学过的除法算式。
(2)展示学生整理好的除法算式,然后组织学生说一说是按照怎样的顺序整理的。
(3)引导学生观察自己整理的算式,发现其中的规律。
(每一横行的结果相同,每一列的除数都相同)
小结:既可以按除数相同的规律进行整理,又可以按商相同的规律进行整理,还可以按乘法口诀表的形式进行整理。
2.回顾、整理用乘、除法的相关知识解决稍复杂的实际问题的方法和步骤。
二、针对练习
1.口算比赛练习:组织学生根据写出的卡片进行下面的活动。
(1)同桌两人合作,一人举卡片,一人说结果。(互相交换进行)
(2)小组内,一人说一个得数(1~9内),另外几名同学找出相应的所有算式卡片。
2.完成教材练习十第3题。
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再指名说一说是怎么想的。
三、巩固练习
1.完成教材练习十第1题。
以比赛的形式进行,对算得又对又快的同学及时给予表扬。
2.完成教材练习十第2题。
学生独立计算排列,集体订正。
3.完成教材练习十第4题。
小组合作讨论:先求什么?再求什么?然后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四、拓展延伸
1.二(1)班学生收集的旧电池比30节多,比40节少。如果5节装一袋,正好装完;如果6节装一袋,最后一袋少1节。二(1)班学生收集了多少节旧电池?
5×7=35(节)
6×6=36(节)
36-1=35(节)
35节
2.一根丝带长36厘米,对折后再对折,然后沿折痕剪开,平均每段长多少厘米?
36÷4=9(厘米)
五、课堂总结
这节课我们写出了所有用乘法口诀列出的除法算式,还运用乘法和除法的含义解决了实际问题。你还有哪些问题?
六、作业布置
《阳光同学》配套练习中的相关题目。
回顾本单元所学知识,形成知识框架。
板书设计:
整理和复习
教材第45页除法算式表
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