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5-15 17:11:21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高中生培养目标,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一、目标的重要性
托尔斯泰曾经说过:“理想是指路明灯。没有理想,就没有坚定的方向;没有方向,就没有生活。”这里的理想、方向我们可以理解成就是目标。
另外,哈佛大学也做过调查,对象是一群环境、智力、学历等条件差不多的年轻人,结果:3%的人有目标且长期清晰;10%的人有清晰目标,但比较短期;60%的人有目标但比较模糊;27%的人基本没有目标。然后哈佛对这群人进行了25年的跟踪研究,结果他们的生活状况及分布现象又如何呢?3%有清晰且长期目标的人,大都成了社会顶尖的成功人士;10%有清晰但短期目标的人,大都成为社会不可或缺的专业人士;60%目标模糊者,能安稳地工作与生活,但没有特别成绩;27%没有目标的人,基本上是经常失业,靠社会救济。由此可见,目标对人生有巨大的导向、启动、激励、凝聚、调控、制约等心理作用,对整个人生更是非常重要。
二、如何树立学习目标
1.切实地审视自己,制定切合自己发展的目标,要切实能达到。树立学习目标正确的方法是要切实地审视自己,制定切合自己发展的目标,要既能扬长避短,又能促进自身发展。我们普通高中的学生,多年的学习习惯及实际的知识状况,大部分学生再走高考的独木桥不太现实,那么我们应该怎么办呢?我们应该根据自身情况,结合学校分层教学的实际,选择自己的发展的方向,如向体育、健美操、民族舞、美术、音乐等专业去发展。
2.建立有效目标,核心是量化和时限性。目标就是量化后的梦想,即一个有效的目标,必须符合以下四个条件:目标要具体的;能量化的必须量化;目标要能够实现的;目标要有时间期限的。如果把上述要求再作简化,有效目标的核心条件只有两个:第一,量化;第二,时间限制。量化包括数字具体化和形态指标化。如果某一目标能用数字来描述,则一定用精确的数字来描述。时间限制是指任何目标都必须限定什么时候完成,可具体到某年某月,甚至是某日某时某分。
任何目标无法量化及不设定时限时都是无效目标,因为它是模糊目标。模糊的目标就像打靶时,若靶子都看不清,命中是偶然的,打不中是必然的。
3.建立目标要有阶段性。要根据不同时段制定阶段性目标。
三、如何实现目标
1.分解目标。分解目标就好像切香肠,一个大香肠吃起来不方便,但如果我们把香肠切成一片一片地入口,也就极其方便了,如果把目标分年、分月、分周、分天、甚至是分时来层层分解,按时间和计划来执行自己的每一步目标,那么无论多大的目标,其达成都能举重若轻。
例如,日本马拉松选手山田本一,多次获得世界冠军,在他的《自传》中是这么写的:“每次比赛之前,我都要乘车把比赛的路线仔细看一遍,并把沿途比较醒目的标志画下来。比如,第一个标志是银行,第二个标志是一棵大树,第三个标志是一座红房子……这样一直画到赛程的终点。比赛开始后,我就以跑百米的速度,奋力地向第一个目标冲去,过第一个目标后,我又以同样的速度向第二个目标冲去。起初,我并不懂这样的道理,常常把我的目标定在40公里外的终点那面旗帜上,结果我跑到十几公里时就疲惫不堪了。我被前面那段遥远的路程给吓倒了。
每个人与自己制定的目标都有一段很长的距离,这个距离常常使我们感到压力大、信心不足,甚至是心烦气躁,以至于有时会在奔向目标的路途上半途而废。这时,可以换个角度思考,把这一段距离划分成几段或若干段,化整为零,逐一跨越,以此增强自己的信心。最终,让自己的目标成功达成。大多数人之所以半途而废,其实往往并不是因为目标过高、难度太大,而是觉得成功似乎远在天边,遥不可及,缺乏前进的动力。确切地说,他们不是因为失败而放弃,而是因为倦怠而失败。每一个成功的人都是循序渐进,在达成无数的小目标之后,才实现他们伟大的梦想的。
2.反复强化。第一,反复拷问自己,为什么要设置这个目标。一般人在设置好目标之后,都是去想如何实现,却没有想为何要制定这个目标。当你能找出设定目标的六大理由时,你就会产生迫切要实现这个目标的欲望。第二,设置的目标要具体,最好有明确的数字。如果某一目标能用数字来描述,则一定用精确的数字来描述。第三,目标期限。时间限制是指任何目标都必须限定什么时候完成,可具体到某年某月,甚至是某日某时某分。但在这一过程中,不能求快,太快给自己的压力太大,欲速则不达。第四,制定实现目标的行动计划,也就是哪个阶段完成什么,如何完成。
3.积极的心理暗示。心理学证明,积极的自我暗示可能会对我们的身心发展产生积极的影响,消极的自我暗示可能会对我们的身心发展产生消极的影响。教师告诉学生时刻给予自我积极的心理暗示:我一定要做好!我一定能做好!同时把自己的目标张贴在明显之处,每天反复地提醒自己,反复地强化。
4.抵御诱惑。当今社会,科技发达,文化多样,很多都会对我们产生这样或那样的影响、诱惑。包括:电玩、网络、漫画、小说,光怪陆离的社会生活,早到的爱情等等。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10-009-02
自党的十以来,我国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的框架已初步形成,高职教育得到了蓬勃发展,逐渐占领了我国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出人意料的是,高职毕业生仍遭受着文凭含金量低、社会认可度不高、就业薪酬低等问题的困扰,高职生的发展现状与我国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之间出现了较大的偏差。在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不断完善的今天,培养符合高职教育目标的高职生不仅有利于我国职业教育的长足发展,也有利于满足市场对劳动力的多样化需求,更是保障我国经济转型、产业结构升级的关键。因此本文将针对高职生的培养目标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力图为高职生培养目标的实现提出建设性意见。
一、我国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
2006年11月的《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指出,“高等职业教育是高等教育发展中的一种类型,肩负着培养面向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需要的高技能人才的使命”。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高职教育肩负着提高国民素质和为市场提供新型劳动力的双重目标,其未来的发展将取决于育人性和应用性的发挥。
1、高职教育的地位
2011年的《国际教育标准分类法》( ISCED )指出:“高等教育包括通常所理解的学术教育,还包括高级职业或专业教育,比学术教育更广泛”。 进一步明确了“高职教育”与“本科教育”的同等地位。早在2000年,我国教育部出台的《关于加强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就曾指出:“高职高专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由此可见,高职教育和普通本科教育的同等地位得到了国内外的普遍认可。
2、高职教育的育人性
教育作为有目的的培养人的一种社会活动,其目的是培养社会需要的人才,促进社会的发展。高职教育作为国家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自然承担着育人的职责。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对人才需求的不断更新,仅仅拥有职业技能的纯粹劳动力已不能满足市场的需求,对受教育者进行学习力的培养、职业道德教育以及思想政治教育是市场对高职教育提出的新要求。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高职教育的育人性应体现在重视高职生综合素质的培养上。
3、高职教育的应用性
在我国7000多万技工中,高级技工仅占5%,与发达国家1/3的比例相距甚远, 而在产业结构升级的今天,市场对工程师、高级技工等高素质人才的需求却在与日俱增。因此,培养与市场接轨的具有超强动手能力的高技能人才既是高职教育的根本目的,也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
总的来说,我国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是培养一线所需要的高素质高技能人才,这一目标既遵循了国际发展潮流,也符合我国经济发展形势,是符合我国国情的切实可行的目标。
二、高职生培养目标的实施情况
从我国高职生的发展现状来看,现实状态中的高职生与培养目标之间出现了偏差,高职生培养目标的实施情况不容乐观。
1、社会认可度低
这主要体现在文凭贬值、择业空间小等方面。在当前的劳动力市场中,学历是求职者最直接的敲门砖,但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到来和教育层次的高移,本科生与研究生人数与日俱增,相比之下,高职生的专科文凭在这场文凭“大比拼”中日益缩水。不仅如此,高职生的就业空间也逐渐被日益膨胀的本科生挤占,生存空间日益狭窄。
2、就业质量低
虽然高职毕业生的就业率在逐年提高,但高的离职率依然反映着高职生就业质量低的现状。据调查,我国2009届高职毕业生半年内的离职率为45%,远高于“211” 院校和非“211”本科院校的22%与33%。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市场更加强调应聘者的学习能力、职业道德等综合素质,单纯拥有职业技术的高职生们难以满足用人单位的需求。
3、高职生的择业优势在不断削弱
超强的动手能力和吃苦耐劳的精神是高职生明显的择业优势。但从目前的一些研究中发现,高职毕业生最引以为傲的“动手能力”与普通本科毕业生相比,已无明显优势; 另外,择业的功利色彩也在不断凸显。据王冉(2009)对北京财贸职业学院学生的调查显示,绝大部分学生毕业之后都选择留在北京,不愿回到生源地或到需要大量技能型人才的中西部地区。
三、现实与目标冲突的原因分析
目标状态中的高职生是奔赴祖国各行各业生产一线的高素质、高技能劳动者,而现实中的高职生并没有得到市场的青睐,这种现实与目标之间的差距受传统人才观、学校和学生个体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
1、思想观念障碍
受“学而优则仕”“君子不器”等传统思想的影响,我国的职业教育一直得不到社会的认同。工匠艺人的精湛技艺一直被认为是“奇技巧”,无法与读书人的求仕之路相提并论。直至今天,“学历至上”依然是企业信奉的用人准则,可以说传统观念是影响高职生获得社会支持的一大因素。
2、高职院校自身的障碍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成就动机是指人们在完成任务时获得成功的内部动力,是通过后天培养,人类特有的,具有社会意义的的动机。①成就动机包括自我提高力,认知内驱力及附属内驱力,其是学习动机的核心部分。美国的麦克莱兰(Mc.Clellamd,1953)指出评价成就动机的三条标准是卓越的社会目标、坚持不懈的努力和独特的方式完成任务。②根据以上理论,激发和培养学生的成就动机就显得尤为重要。目前由于我国的招生体制,使得现在高职学生的基础薄弱,学习的自觉性也很差,成就动机很低。故在教学中,教师的主要任务就是培养和激发高职学生的成就动机。作者经过多年教学的积累,总结出以下几点来培养和激发学生的成就动机,现介绍如下:
1 明确教学目标、及时反馈、提高学习愿望及动力
教师在高职病理教学中,要明确教学目标,并清晰的将这个教学目标传递给学生,这样才能提高学生的成就动机。原因在于如果学生清楚地知道自己通过学习能达到什么样的目标,就会更加积极主动地去学习,从而达到自己的学习目的。因此,在高职病理教学中,要更好地培养学生的成就动机就要实施目标教学。我们在传统的病理教学中,虽然也有目标教学的意识,但一般都没有将其作为一个清晰的目标展示给学生,学生在课前也很少进行预习,因此学生不清楚老师在课上要讲哪些内容,只能被动地接受老师讲解的知识,因此就很难使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得以发挥。笔者通过多年的教学实践得出结论,要取得富有成效的教学活动,就必须有具体的教学目标。即要紧扣教学大纲,制定出切实可行的教学目标。从而使目标的导向功能,检测功能与激励功能得以实现。指导学生进行主动学习。学生一般都会很迫切地想知道自己的学习结果,教师要将长远学习结果按优劣分类,反馈学习结果一般有三种形式:(1)教师对学生学习结果进行评价反馈。(2)学生自己对自己的学习结果进行反馈。(3)学生之间相互进行评价反馈。教师在高职病理教学中,不管采取何种反馈评价,都要秉着及时有效的原则,学生越早知道自己的学习结果,就会越早提高自己的学习热情,进一步增强自己的学习动力及愿望。反之,如果没有及时有效的反馈,学生就不知道自己的学习结果,就很难有学习的动力和愿望,学习就很难进步。从心理学角度分析,学生在不断反馈的过程中,很容易取得成功的经验,从而就会产生进一步获得满足的愿望,这样就能使学生的潜在的能量转变成为行为的推动力,进而达到提高学生认知内驱力的目的。③以求知为目标的内在驱动力会非常有效地推动学生的学习,从而成为学生学习最稳定、最重要的学习动机。
2 克服学习困难、创造问题环境、激发学生求知欲望
学生掌握知识的重要动力是对知识的渴望,故教师在高职病理教学中,要紧紧抓住知识间的连接点,帮助学生找到学习中的困难,并积极帮助学生克服,在任何情况下,教师都要诱导学生克服困难,不回避困难,告诉学生虽然克服学习困难会很痛苦,但这是通向成功的必经之路。高职学生都有很强的求知潜能,在高职病理教学中,教师要最大程度地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创设问题环境,即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向学生提出难度适宜的问题,学生在解决问题时不能只依靠固有的方法及知识,这样能更加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提高学生的思维积极性。使学生达到“口欲言而未能,心求通而未达”的思想境界,在这种境界中,学生的求知欲望最强,更容易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笔者在多年的病理教学中,在向学生教授教学内容前,通常都会提一些启发学生思维的问题,使学生的心理形成一定的悬念,从而激发学生求知欲望。除此之外,教师在解决问题时,如答案是在学生力所能及的情况下,教师应尽量引导学生自己得出答案,这样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及学习的积极性。除此之外,学生在自己解决问题时,能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增强自己的自尊心,使学生的内驱力得以提高。
3 加强人生观教育 增强学生的责任感
在高职病理教学中,学生最初的学习动力会来自好奇心,但好奇心会随着知识的积累及学习的深入而逐渐失去作用,这时,信念和理想会取代好奇心成为最重要的学习动力,因此,教师在高职病理教学中要积极对学生进行人生观教育,这样才能培养学生的成就动机。近年来,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社会上一些不良习气会影响学生的人生观及价值观,因此会导致学生的学习动力不足。故教师在教学中要积极引导学生建立正确的人生观及价值观,使其知道自己所肩负的历史责任,明确自己的学习目的,这样能直接推动学生的成就动机。除此之外,教师也应该鼓励学生积极参加社会公益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这样更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从而使学生的责任感增强,学习动力也会永不枯竭,将来也会取得可喜的成就。
4 应用多种方法 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学生如具有自信心,就会处于积极活跃的状态,从而也会充分的评估自己的能力,最大程度的发掘自己的潜能。有资料显示,一个人自信心的强弱能直接影响这个人的成就动机。④因为通过实践证明自信心的建立与过去的学习成绩,失败的经验,在集体中的地位等有密切关系。例如学习成绩优异的学生,会为自己设立很高的学习目标且会有很高的理想抱负。相反,那些学习成绩较差的学生通常不是为自己设立的目标太低就是目标太高,无法实现。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正确地认识自己,并学会客观地评价事情,如事情成功,要归功于自己能力强,如事情失败,也不要轻易气馁,要告诉自己只要自己努力,一定会成功,这对增强学生的自信心有很大的帮助,学生的自信心增强了,成就动机必然增强。
笔者通过多年的教学经验,总结出在高职病理目标教学中增强学生自信的几种方法,具体如下:
(1)培养、提高学生的自我评价能力。我们在病理教学中,要改变以往的偏见,不要只注重提高“优等生”的成绩,也要对所谓的“差生”进行正确引导,因为“差生”之所以差,很大一部分原因都是周围同学老师的偏见,这种偏见一旦形成,导致“差生”对自己的认识也会出现偏差,严重的甚至会产生自卑心理,认为自己就是不行。这个时候如果教师对其加倍关怀,经常找其谈心,帮助学生分析自己的长处,鼓励学生要看到自己的优点,帮助学生建立起“我能行,我能学好”的自信心。
(2)增长学生知识,提高学生能力。教师在课前要向学生展示学习目标,指导学生进行课前预习,从而使学生的自学习惯和自学能力得到提高;指导学生充分利用各种资源来使自己的记忆能力增强;教师在授课过程中要多创设问题情境,指导学生多思、善思,对学生的思维能力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进行培养;教师在授课过程中,要注意不能只讲授病理知识,要注意理论联系实际,病理联系临床,从而使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得到提高。学生的各种能力得到提高后,自信心也会随着提高,面对问题时,也会表现出应有的自信。
注释
① 樊帮林.高职病理目标教学中学生成就动机的培养与激发[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2.2(33):229-230.
二、学习能力的培养要“实”,提升高中生的学习技能
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是数学学科教学活动的根本出发点和现实落脚点,也是教师有效教学活动的重要任务和要求,更是贯彻落实能力培养目标的重要举措.传统教学活动中,高中数学教师受到应试教育和升学压力的影响,培养学生学习技能的目标性不强,方式不够科学,效果不够明显.这就要求高中数学教师对高中生学习能力的培养要“实”,要将能力培养贯穿落实在每一个教学环节中,渗透在每一个教学策略中,发挥教师“释疑解惑”作用,将学生学习技能培养真正落到实处,使高中生学习技能得到实实在在的提升.
数学学科是一门基础性的应用学科,它与现实生活中的方方面面都存在密切而又复杂的联系,在现实生活中都能找寻到数学学科知识点的“踪迹”.生活性成为数学学科的显著特性之一.三角函数章节作为数学学科知识体系构建的一个“分支”,自身就具有了生活应用性的内在特性.而高中生与其他阶段学生一样,对贴近身边的现实问题充满浓厚的学习和探知欲望.因此,在三角函数章节教学中,教师发挥教学情境的情感激励作用,设置具有生活性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在浓厚教学氛围中主动开展学习探知活动.
如,在“三角函数”复习课教学活动中,教师为触发高中生自主学习探知该节课知识内容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在认真研析该节知识内容及目标要求的基础上,利用高中生在该阶段学习认知上的特性,利用数学教学情境的情感激励功效,设置“如图为一半径为3米的水轮,
水轮圆心O距水面2米,已知水轮每分钟转4圈,水轮上的点P到水面距离y(米)与时间x(秒)满足关系式y=Asin(ωx+φ)+2,求ω和A的值”具有生活应用特性的教学情境,这样,学生的情感“发展区”得到了“激活”,内在学习潜能得到了“释放”,主动探知新知内涵成为内在要求和自觉行动.
STS是由科学、技术和社会这三个词所对应的英文词汇的首个字母组合而成的,其含义是在既有社会和技术条件下,合理地开展各种教育教学活动。而其主要的教育理念是将学生对自然界的理解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结合在一起,从而在教学实践中使学生明白科学、社会和技术三者之间的关系,帮助学生将科学技术应用在社会生产生活实践中。换言之,STS教育理念强调对学生科技价值观和参与意识的培养。
STS教学理念符合我国教育改革的总方向,也就是教育要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和面向现代化的总趋势,因此,在高中生物教学中受到越来越多的教师的重视。和应试教育的培养目标相比,STS教育有着不同的教育目标,其主要探讨的是如何更加有效地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在社会已进入信息化的今天,培养学生的科学创新意识无疑有着重要的意义。
二、生物教学中STS教育理念的渗透策略
1.从实际出发,丰富生物教学的内容
在现行教材内容的基础之上,增加有关生物科技和社会热点问题内容,采用综合的方式开展高中生物教学,结合相关内容,在教学中穿插热点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进行生物科学发展史教学。众所周知,生物科学的发展史较长,因此,在高中生物教学中,可适当增加生物科学史方面的知识,比如为生物科学发展做出过突出贡献的科学家和学者,以及其学术成就等。
(2)注重理论教学,介绍生物科学的最新研究成果和动态。在生物教学中,适当增加这方面的内容,不但能够提高学生对生物学习的兴趣,还可以拓宽学生的视野,培养学生的问题思考和探究能力。
(3)强化与生产生活的联系。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科学技术在人们的生活中有着越来越重要的应用,因此,在生物教学中,可适当增加生物科技的教育,提高学生果树、食用植物等方面的知识水平等。
2.把必修课和选修课有机地结合起来,注重实践课
(1)在高中生物教学中,必修课是教学活动的主要渠道,由于其是全体学生均必须学习的课程,因此在必修课上进行STS教育理念的渗透,收到的效果会更好。按照必修课的教学大纲,应注重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以让学生更好地系统地掌握生物学知识为主要目的,把教学时间、教学内容等因素综合考虑在内,从而更好地开展STS教学。
(2)开展选修课,提升STS教学的层次性。选修课以课堂教学为主,可辅助以实习、参观和实验等多种教学方式,因此,开设选修课有助于更好地开展STS教学。由此,也可以看出,选修课有着较好的层次性,因此可以根据学生的兴趣和爱好以及教学的时间和地点等合理开展STS理念的渗透。
(3)增加实践技术课,体现STS教学的多样性。生物科学活动课是生物课堂教学活动的延伸和有效补充,因此其是开展STS教学活动的有效途径,也是夯实学生生物理论知识的重要手段,使学生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其发现问题和探究问题的能力。
3.更新教学观念,采用多种教学方法
2、表演意识的欠缺
一个好的舞蹈演员一定能用自己的肢体动作来抒发人物情感,从而达到震撼心灵的艺术效果。不管是多么好的软开度,多么高超的技术技巧,还是多么纯正的舞蹈风格。它们都是为了使舞蹈演员更好的表演来服务的。对于我们的教学对象普通的高中生来讲,在进入大学之前,他们所认为的舞蹈就是简单的压腿、软开度或者说还有一个简单的剧目,表演意识对于他们来讲,不仅仅陌生而已。从舞蹈的本质来看,舞蹈是一门传情达意的艺术,是舞蹈演员用自己的身体去给他的观众倾诉一个故事、一种情感。如果舞者考虑的仅仅是自己的动作,那么怎么能达到“传情达意”的地步呢?随着全国各地普通类高校舞蹈专业的开设,舞蹈的高等教育也开始普及开来,但是又由于大多数生源都来之普通高中,底子薄、基础差,针对这样一个现实情况,如果还照搬专业院校的办学模式。以培养高、精、尖的舞蹈人才为主,事实上是不切实际的。普通类院校该怎样面对这个矛盾的事实呢?我认为这需要学校、教师、学生联合起来,共同努力。
首先,普通师范类院校。
(1)及时调整培养目标。面对基础差、底子薄的普通高中生,如果照搬专业院校的以培养尖子人才为目的的培养目标,肯定是不可行的。笔者认为作为普通师范类高校应该及时的调整自己的培养方案,明确自己的人才培养定位。针对高中生文化底子较中专生好的特点,舞蹈学科全面推进,增加理论课的学习。让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使培养的舞蹈人才全面发展。而不仅仅局限于舞蹈演员的路子;
(2)制定切合实际的培养方案。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切合实际的培养方案。在课程的设置方面,相对于专业院校,增加理论课的课时量,增开一些普及型以及舞蹈经营性的舞蹈课程,培养舞蹈全面人才,如中小学舞蹈教师、舞蹈经纪人等等。普通师范类院校,还可以以综合资源的优势为依托,是舞蹈学科与学校其他专业相结合,重视舞蹈领域的科研。
其次,舞蹈教师。
一、问题的提出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教育实践学认为,学生学习技能、学习素养的形成和提升,都离不开辛勤的努力和艰辛的劳动。高中学生经过小学阶段、初中阶段的学习探知、问题探析、思考辨析等锻炼实践进程,已形成了一定的动手操作、解决问题的能力和素养,逐步积累了一定的探究实践的方法和经验。随着新课改在高中阶段学科教学中的深入开展,学科教学活动的着力点和落脚点已经放在了高中生良好学习能力和高尚学习品质的培养上。教学实践证明,高中学生探究能力的有效养成,能够深入学习探究新知,为更有效地解决问题提供能力保障,有助于技能型人才的培养,有助于良好社会适应能力的培养。高中生探究数学的能力基本形成,探究问题的方法基本领会,已经能够进行一定的探究学习活动,但还需要教师的引导和指导,才能实现探究活动效能的有效提升。高中生探究学习活动中存在不尽如人意的地方,有待改进,这离不开教师的有效指导和引导。
二、存在问题及分析
1.探究学习的主动意识不强。高中生在学习数学知识、解决数学问题的过程中,由于受学习容量大、解题数量多、学习要求高、学习时间紧等方面的影响,经常出现被动学习、应付学习的现象,其主动探究的意识不强。同时,高中数学教师受到高考政策、社会压力等方面的影响,其能力培养目标意识不强,未能将学生探究学习能力的培养摆到重要地位,忽视了对学生的数学探究能力的培养。
2.探究解答问题的方法不够科学。技能素养是高中生探究学习活动效能取得提升的重要保障。高中生由于学习基础较薄弱,思考探析能力较低下,导致其在探析、思考、解答问题的过程中,探究解题的方法不够科学,思考分析的程度不够深入。经常表现为在对一个问题或案例解析时,对问题的条件内涵及相互关系掌握和认知得不够深刻,对案例的解答策略及规律方法运用和实施得不够清晰和明确,导致部分高中生探究学习、解答问题时无从下手,效率低下。
3.探究学习思想未能完全形成。探究学习的方法和策略多种多样,经过提炼和概括可以形成具有系统性的探究学习思想。一方面,高中生在探究学习活动进程中,不能对探知新知的内涵和探析解答问题的方法做及时总结,不能科学地归纳,不能深刻地提炼,不能形成有效的解题策略。另一方面,教师注重问题案例数量和结果的传授,忽视问题策略和方法的教学,不能为高中探究学习活动归纳和提炼出指导性、系统性的思想策略。
三、对策和建议
实践出真知,实践是学生能力素养品质锻炼和提升的重要渠道之一。要实现能力培养目标,实现高中生探究学习活动效能和探究素养的提升,需要高中数学教师进行针对性的指导,实现教学相长。
1.综合多种教学因素,激发学生探究学习情感。情感是学习活动深入推进和有效实施的思想保证。高中数学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要善于利用学科的内在情感因素、课堂教学因子和教学手段的激励功效,借助于现有教学资源,采用幽默鼓励的教学语言,创设丰富生动的教学情境,抓住学生的实时学习情感,借助丰富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学习的内在“欲望”,增强他们知难而进的信念。如在“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一节的教学中,教师为激发学生探知该知识点的计算公式及相关性质的情感,设置“某城市住房建设规划”的生活问题,抓住学生的生活探知欲望,引导其主动探究。又如在教学“三角函数”章节时,教师抓住学生的好奇和质疑特性,采用探究性教学策略和合作性教学策略相结合的方法,为学生探知活动的有效开展提供实践的“舞台”。
目前,高职在校生源呈现多样化:有通过高考统招录取的高中生,高考前自主单招的和高考后注册入学的高中生;有通过对口单招的中职生;还有“3+3”中高职衔接的中职生和“3+2”专本分段培养的高中生。从以上生源情况可知,由于入学渠道和标准不一,录取的学生在知识水平和能力上有着较大的差异。如高中生源和中职生源,其前期学习经历一个是侧重于理论知识,一个是侧重于技能实践。即使同一起点来源的学生如高中生,通过高考统招的和注册入学的,两者文化知识水平也有着明显差别。再加上地区教育水平和个体的差异,使得高职生源更加多样性。
这些多样化生源存在心理状况、学习能力、学习目标等差异。据心理健康调查,高职学生普遍自我评价低,自我调适能力较低,特别是刚进入新的学习环境,人际关系的好坏、经济条件的差别、性别差异等都影响着其心理状况,进而影响着其学习的专注度。学习基础的强弱、是否拥有良好学习习惯和掌握良好的学习方法,都会影响学习结果的不同,为达到相同的学业要求对其培养途径也应有差别。如多数学生入学前对所学专业了解,学习目标明确;部分学生学习目标模糊;少数是毫无目标可言。降低目标对高职学生并非良策,只有让学生拥有适度目标,才能调动其求知欲。
鉴于高职生源多样化的现状,高职教育必须借鉴先进教育理念,坚持“以人为本,因材施教”原则,根据学生的学业基础、目标、兴趣和心智等有针对性施教,即开展分层教学分类教育,从而保证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江苏食品药品职业技术学院在分层分类教学和人才培养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
二、基于生源多样化分层分类教学的探索
关于分层分类教学,在国外最早是由美国教育家哈利斯于1868年提出并实施的“活动分团制”。在国内其最早可追溯到春秋时期的教育家孔子提出的“因材施教”教育主张。[1]因材施教作为一种教育原则,就是根据每个人的实际情况实施不同的教学形式,帮助其成才。分类是指根据专业培养目标的需要和学生的个体差异把学生分成不同的类别,实施横向差别化分类教育。分层是指根据学生能力把课程、实验根据其内容和要求分成不同的层次,实施纵向差别化分层教育。[2]由于高中起点和中职起点这两类生源,他们在文化基础、专业技能、个人素养等方面都存在较大差异,实施分层分类人才培养,就是为了寻求最为有效的人才培养方法,以满足不同类别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
(一)基于学生文化基础差异的分层分类教学
由于生源起点层次的不同,或同一起点文理科基础的差异,学生知识、能力有着较大差异。根据文化基础测试,针对文化知识薄弱的学生,要弥补其不足,使之达到规定的要求。所以,即使同一专业应制订不同的人才培养方案,在课程体系架构、课程内容、毕业要求等方面也应有所不同。在课程体系设计中,实施分类设计,加重文化基础薄弱生的文化知识的课程门数、课时、学分比例等,先强化他们理论知识的系统学习,再提升其水平;对于文化基础相对厚实的学生,则增加其知识文化水平的深度和广度。如在公共基础课程和专业基础课程教学中,实施分层教学,课程内容、时数、学期安排等各不相同,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编班。江苏食品药品职业技术学院将“大学英语”分4个教学层次、“高等数学”分2个层次、“计算机基础”分初级、高级两类、“基础化学”分文科生、理科生两类。即每个学生都根据所学的专业需要和个人知识水平跟班学习,达到相应的程度,从而实现自己的学习目标。
(二)基于学生专业技能差异的分层分类教学
中职学生和职高学生在进校前通常通过了初级专业技能培训,均具有一定的专业技能或专业特长;高中毕业生在专业技能方面是“零起点”。高职院校的特色就在于实践性和职业性,让学生通过学习后在将来工作中具有一技之长。因此,在实践教学设计中,进一步提高专业技能操作能力,在职业资格鉴定、考工等级中达到中级工或高级工标准,是对中职学生实践教学项目学习的要求;增加实验实训项目、课时、学分等,加强基础职业技能训练,加大实验实训操作,这些是提高高中起点学生专业技能的有力措施。如在“烹饪与营养专业”的实践项目设计中,要求中职起点学生强化创新菜肴的学习和设计,高中起点的学生注重烹饪基本功的训练,这样可以使专业技能起点不同的学生最终达到相同的学习目标。
(三)基于学生个人素养差异的分层分类教学
个人素质是以人的先天禀赋为基础,在后天环境和教育影响下形成发展起来的内在的、相对稳定的身心组织结构及其质量水平,包括自然素质、心理素质、社会素质。现代教育理论认为,教师的真正价值,不仅在传授知识而且要激起学生的求知欲,经过学生自己的思维活动和操作训练获得知识技能。面对社会高学历的要求,中职学生自信不足,缺少成就感,导致情绪低落,厌学甚至自暴自弃。为此,中职起点学生的素质培养目标就是实施养成教育,注重职业观、知识体系、创新能力的培养,培养其自主学习能力。对于高中起点学生,他们人生观和价值观基本定位,有一定的自学能力,为此,他们的培养目标主要是强化技能训练、培养创新能力。[3]为提高学生素养,我院遴选开设涉及人文社科及自然科学的公共选修课,每学期都会指导学生根据自身情况选修其中的一到两门课程,对中职和高中生源开设《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帮助其找到努力的方向;在其知识技能提升后,再进行《大学生创业和就业教育》学习。
三、基于生源多样化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
(一)“3+3”中高职联合培养,打通升学绿色通道
中等职业教育也是我国职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构建,积极探索中职教育与高职教育的课程衔接和学制互换方式方法,将中职教育与高职教育有效衔接,建立职业教育与其他教育相互沟通和衔接的“立交桥”将会实现。“3+3”中高职分段学习、联合培养,是指中职校以联合培养的高职校的名义招生,学生在中等职业学校学习3年,通过转段考试后直接升入高职院校学习3年,获得专科学历证书。如旅游管理专业,学院与合作中职校共同完成“3+3”中高职衔接人才培养方案,构建了“二段一体,螺旋递进”课程体系,即中高职“二段”相对独立,完成中职阶段学习后,学生实行分流,有的进入高职(需考核合格)进一步学习提升,有的直接就业。同时两个阶段又是一个整体,课程体系相互衔接,知识与技能螺旋递进,学生面对社会岗位,职业能力得到整体提升。
(二)“3+2”专本分段培养,构建现代职教体系
《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4―2020年)》明确提出:到2020年,形成适应发展需求、中高职衔接、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相互沟通,体现终身教育理念,具有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立人才培养立交桥,形成合理教育结构,推动现代教育体系的基本建立。实现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的沟通,“3+2”专本分段培养模式是推进现代职教体系构建的有效举措,也为优秀的高中毕业生分类培养提供了平台。“3+2”专本分段培养是指高职院校与普通本科联合培养,高职院校在统招录取批次中选录优秀高中毕业生,他们在高职院校完成3年专科阶段的学习,获得专科学历后,通过本科的转段考试,进入本科阶段学习2年,学分修满,可获得普通高等学校本科证书和学士学位。
中图分类号G41
文献编码A
文章编号2095-1183(2017)04-00-04
社会责任感是指人基于对自身利益与社会利益关联的认识所形成的自觉为社会尽责任的意识,以及在这种意识作用下产生的经常动机。它作为一种高级道德情感,是道德认识、道德感情、道德意志、道德信念等四者的有机统一,对人的道德行为具有驱动作用。
社会责任感的养成是一个非自发的过程,需要外部系统的明确导向和内在的自教自律、自我体验,学校是实现学生社会责任感整体提升的主阵地。目前高中生社会责任感培养的还存在诸多问题,比如总体设计脱离校情,忽视社区资源、地域优势等;而实施过程也存在培养目标空泛,不尊重学生主体性,不重视学生心理发展规律,单向灌输依然盛行,知行脱节,忽视新媒体的作用,缺乏科学合理的评价机制等问题。[1]另外,在理论建设方面,研究者较多关注高中生社会责任感的理论研究,而以校本为研究平台,结合实践操作的行动研究相对较少。
我们认为,高中生社会责任感的养成,其合理的路径应是基于学生实际生活和心理发展特点,立足学校文化内涵,整合校内外资源,进行层次化和序列化的培养。
一、培养高中生社会责任感的必要性
社会责任感是一个人立足和适应社会,并更好地服务社会的基本要求。因此,高中生社会责任感培养不但是社会对人才培养的要求,也是学校教育的应有之义。而在当前学生核心素养已成大势所趋的形势下,高中生的社会责任感培养必须有自己的校本定位。
(一)是培育核心素养的要求
近几年来,国家的多个纲领性教育文件都明确提出了培养公民社会责任感的总体目标,它们是学校进行社会责任感教育的方向和指针。而新近出台的“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定稿,更是明确提出“责任担当”为六大素养之一,可见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既是国家意志的体现,也是时展的要求。
人生活在社会之中,因此社会性是其本质属性。人的社会性体现在社会参与之中,而社会参与的核心是处理自我与社会的关系。因此,作为未来公民,当前学生必须学会遵守和履行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增强社会责任感,成为既有理想信念,也勇于承担责任的人。在处理与社会、国家、国际等关系方面能秉持正确的情感态度、积极的价值取向和健康的行为方式,在社会责任、国家认同、国际理解等方面都契合时展的要求,这是作为未来公民必备的素养。
湖南师大附中前身为近代民主革命家禹之谟于1905年创办的惟一学堂(后更名广益中学),1929年确立了“公、勤、仁、勇”的校训。这个校训固然有着当年时代的气息,但其中蕴含的家国情怀、社会担当、个人追求历久弥新。近年来学校立足校训,深入探究社会责任感的内涵,赋予其以新的含义――将“公”的内涵扩展为对家庭、集体、社会、国家、人类负责的精神;“仁”的内涵扩展为爱自己、爱他人,仁义守信、履行义务;“勤”则理解为勤于修身,勤于学习,对自己负责,主动发展;“勇”则意味着道义行动,勇于承担各种责任。如此,将社会责任感培养目标的确立与时展的脉搏连接起来了。
(二)是走向未来人生的需要
当前,人的关系性存在特质被侵蚀,忧患意识和未来意识的弱化以及价值认同危机的出现,使社会责任感的生成面临挑战。具体表现为,片面强调个人发展,忽视社会价值的创造;过于注重个人需要和利益的满足,较少考虑社会需求和公共利益;实用主义增强,功利主义滋长,团结协作、奉献精神不足;缺乏历史使命感和主人翁责任感,社会理想模糊;责任认知和责任行为脱节等。[2]这既是成人社会面临的问题,也是高中生即将面对的问题。
今天的青少年学生肩负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重任,因此必须把今天的学习同明天的建设、把个人的前途和国家的命运联系起来,明确当今时代国际竞争越来越激烈,因此要树立为中华民族在未来竞争中取胜而努力学习的强烈责任感。与此同时,高中生即将迈入成人世界,与社会的接触将越来越频繁,因此客观上要求他们必须准备承担社会公民理应承担的责任。
而作为学校,对高中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培养更应适应社会发展的紧迫需求和学生即将步入成年阶段的现实,以基本的价值认同为基础,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主人翁责任感、集体主义精神和为家庭建设尽责的情感等,激发学生的危机意识和忧患意识,为步入社会奠定良好心理适应性的基础。
二、高中生社会责任感培养的校本路径
显然,学校的情况千差万别,相应地其办学愿景也不尽相同,因此社会责任感培养目标的定位也应立足校情,在作为公民的社会责任感培养总目标与作为个体的社会责任感培养之间架起一座桥梁,将学生社会责任感培养目标融入校训,以保持两者之间的统一性、一致性和集中性。
(一)从责任经验出发提高责任认知
责任认知是指责任主体对自己所承担责任的认识,即对责任内容与意义的认识,以及对责任及其行为的正确感知、判断、理解和评价的能力。它是责任行为产生的心理依托和精神基础,个体只有形成了明晰而正确的责任认知,才能自觉而坚定地履行所应承担的责任和义务。责任认知的形成不能通过简单的灌输、传授、训练来完成。高中生已经积累了一定的责任经验,具备一定的思辨能力,因此提高其责任认知要从他们的自身责任经验出发,从鲜活的生活事件、故事、案例等引出,引其分析、判断、评价,进而得出结论。如可以组织学生讨论“反对父母生二胎现象”“小悦悦事件”“‘萨德’部署引发的砸韩系车事件”等话题,引导学生对责任担当进行思考,提升对责任感的判断和评价能力,从而提高其责任认知。
(二)在多角色体验中走向自觉自悟
斯普朗格说:“教育的最终目的不是传授已有的东西,而是要将人的创造力量诱导出来,将生命感、价值感唤醒。” 可见,培养社会责任感不能靠说教、渗透,因为它是由外向内,学生被动接受的。只有在鲜活的社会生活中引导、渐染,通过在生活社区、广阔农村、活力企业、他乡异域和网络虚拟空间的实践体验,由内向外,将学生内心与外部世界有机链接,让学生通过感官刺激、身体力行,主动与外界对话,与自己心灵对话,才能产生深厚的道德情感和道德意识,促进精神生命自我觉悟。[3]
如:让学生在同一组织中扮演不同角色,承不同责任,让学生在角色转换中学会换位思考,并将在前一角色中承担责任所获得的经验和教训带到另一个角色中去。另外,基于高中生心理特点,学校应引导学生对社会责任做更深层次的体验和理性思考。例如,组织学生深入农村,与农民同吃、同住、同劳动,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就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科技下乡、土地流转等问题展开调研,进而产生强烈的改造农村的责任感、使命感。
此外,社会责任感的形成是一个不断生长的过程,需要反复刺激,不断强化。因此,即使相同模式、相同类型的实践活动,也可以反复呈现,不断体验。在活动中,学生们主动思考,自觉运用一些道德观点、原则、信念来调节行为,升华思想,陶冶情操,使集体观念、组织观念、责任意识逐渐巩固和加深。[4]
(三)借助生涯规划教育强化责任意识
生涯规划教育是有效提升高中生社会责任感的重要途径。因为高中生必须了解社会发展现状,了解自我,准确定位并确立人生目标,知晓自己应肩负的社会责任。在生涯规划教育中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认知,能使学生将个人理想和社会理想有机结合起来,将社会责任内化为一种自觉行动。从高一到高三,学生的生理和心智不断发展成熟。如何以生涯意识教育提升社会责任感?有的学校在资源的利用和开发上着力,谱写“认识自我”“内心求证”“专业选择”三部曲。高一阶段,通过普及心理教育课程、生涯规划指导课程,开展心理测量,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认知自己的兴趣、爱好,探寻潜在的能力,发现自己的特长。高二阶段,通过校内外主题教育活动、社会实践活动等,扩大生命本体与外部世界的联结,将学生对自身的关注置于其与他人、集体、社会、国家、国际、自然的有机联系中,引导学生思考自己适合什么、应该选择什么、对自己的未来将担负怎样的责任,激发其求知欲、发展欲。高三阶段,调动学生家长资源和社会资源,开展“职业面对面”活动、职业选择讲座、职业体验活动等,普及专业、职业基本知识,使学生对此有较为系统的了解,进而启动实质性的专业选择,初步确定职业走向,进一步培养对自我的责任意识。
(四)依靠新媒体辅助社会责任感培养
从积极的方面看,新媒体对拓宽学生的视野,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多角度看事物的能力起到重要作用,网上的正能量视频和信息能促进高中生社会责任感的培养。在新媒体技术高速发展的背景下,我们应积极加以运用,以增强和改进德育工作,为学生抵御各种不良信息侵蚀及时提供帮助与指导,通过新媒体,以文章、讲座视频等资源形式对其进行社会责任感教育。通过媒介素养的培养,提高学生对新媒体环境本质的认知,增强媒介道德感和素养水平,这对中学生在新媒体环境中提高社会责任感意识,自觉履行社会责任感有着重要作用。例如,湖南师大附中先后利用蓝天作文网、“12KM”原创作文网,建立“网络作文本”,让学生通过电脑终端、手机APP上传作文,师生进行交互式评点。为了维护网络正常秩序,引导学生正确评价他人作文,正确对待他人评价,培养网络道德意识、网络社会责任意识,承担网络责任,学校每天安排语文教师轮流值班,对学生网络行为进行及时引导,效果显著。
(五)建立导师制解决个性化问题
由于学生的责任意识存在个体差异性,每个学生的成长轨迹、发展基础、家庭环境各不相同,因 此个别化的社会责任感培养非常必要。许多学校正在推行导师制,给每位学生配备成长导师,对学生进行思想引导、学业指导、心理疏导、生涯辅导、生活帮导。实行“导师制”,以“一对一”的指导方式,特别适合解决高中学生社会责任感培养中的各种个性化的问题,有利于提高社责任感培养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在实施过程中,导师参与学生的诸多校内外教育活动,能够及时发现、解决小群体的或者个性化的问题。导师高频率地接受学生个体的咨询,大大加强了思想交流的深度,从而也增强了社会责任感培养的效度。而在传统的班级管理中,学生的思想品德尤其是社会责任感的培养主要由班主任承担,往往因为教育涉及面广,班主任难以顾及全部学生个体,致使学生社会责任感中存在的问题得不到及时解决,造成社会责任感教育的长期低效。
应该说,社会责任感的培养是道德教育的核心工程,具有长期性、艰巨性、复杂性特点,是学校教育永远绕不开的话题。学校的社会责任感培养如何立足校本,准确定位目标,合理利用和开发教育资源,优化培养路径,可谓永远在路上。
参考文献:
[1]艾楚君.青少年责任感缺失征候、原因与培育对策[J].中国青年研究,2010(11):21.
[2]李菲.社会责任感生成遭遇的时代困境与教育思考[J].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4):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