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5-15 17:11:42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文学素养知识,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学大纲》明确指出中职语文课程的任务是:“指导学生正确理解与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注重基本技能的训练和思维发展,加强语文实践,培养语文的应用能力,为综合职业能力的形成,以及继续学习奠定基础;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和科学文化素养,弘扬民族优秀文化和吸收人类进步文化,为培养高素质劳动者服务”。这其中明确地指出了中职语文教学应具有的特殊职能——既要加强学生的文化素养,又要注重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语文是工具性和人文性高度统一的综合性学科,对于学生学好各科知识、形成良好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具有关键作用。但随着职校专业课程改革进行得如火如荼,职业教育的“重技能”理念日渐强化,语文课程逐渐被“边缘化”。笔者意图通过对中职语文教学现状的调查研究,找出中职语文教学与职业素养培养两者有机结合的方法,重新建构职校语文有效教学模式,确立语文在职校中应有的位置。
一、分析学情,探索语文教学与职业素养
“无缝对接”的关键
1.学情分析
笔者在课堂教学中发现,职校学生语文基础知识较薄弱,书写不规范、理解力不强、口语表达水平不高、作文水平较低,用语不规范的现象相当严重,他们对语文课堂普遍存在一定的厌倦感。很多中职学生语文应用能力普遍较弱,基本的口语表达、写作等素养还不能完全达到工作单位的要求,这是中职语文教学亟待解决的问题。同时学生普遍属于90后,喜欢用“非主流”方式与社会接触,渴望成功。故此,本文结合学情分析,通过调查研究,深入论证在语文教育课程中结合职业素养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可行性。
2.调查情况分析
本次调查随机进行,笔者设计了课堂效果调查问卷,问卷内容涉及学校14个语文教师的教学,调查对象涵盖了学校高一、高二级的605位学生。发放问卷605份,回收593份,回收率98%。问卷内容涉及语文教学的多个方面,如课堂现状、教学方式、教学效果等,并设有开放式问题。从综合调查结果来看,语文教学存在着如下情况:一是学生对语文教育课程不够重视,学习兴趣不高;二是语文教学与工作岗位结合度不够,实用性有待提高;三是学生倾向于语文课堂教学采用活动体验、视频等方式进行;四是语文教学整体效果不够理想,部分老师授课倾向于传统教学模式,职业素养氛围不浓厚。造成上述状况有多方面的原因,如职校过分强调学生学习专业技能、学生知识基础薄弱、教师教学观念落后等。在教学实践中,笔者发现,语文教学与职业素养的融合有待于在语文教育课程中实现。
二、语文教学与职业素养有效结合的具体实践案例
1.第一阶段:整合教材——“实用有效”的保证
职校的办学目标是培养生产或管理的实用型人才。在此原则下,“务实、实用”便成为职校语文课堂有效教学的一大指标。语文教师应该主动向专业教师请教,了解专业需求和教学内容,对教材内容进行合理增删。但语文教学必须保持“语文味”,保持语文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的训练,不能违背语文教学的规律。增强语文教学实用性,旨在更好地服务于中职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2.第二阶段:情境创设——“激发兴趣”的前提
情境教学法作为体验教育的一种方法,指教师根据教与学的实际,采用合适的方法与手段,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兴趣,开发学生的思维,从而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以课文内容为蓝本,此时教师可以综合根据授课章节涉及的教学重点和难点,明确学生必须掌握的学习任务和学习目标,贯穿热身活动、角色扮演、即兴对话等活动,把课堂教学变成“动手、动口、动脑、动情”的舞台。
3.第三阶段:活动载体——“树立自信”的基石
通过创设教学情境,教师还可以通过结合形式多样的认知活动,如参观交流、职业生涯设计、心理调试、社团合作、时间管理等,组成多角度多层次的语文体验空间,寓职业素养于活动中,在活动中培养学生良好的沟通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让学生在活动中感悟,从而自信地学习。
4.第四阶段:实践拓展——“延伸职场”的关键
课堂教学的拓展活动对职业素养的培养至关重要。通过情境体验让学生运用课堂所学的语文知识,延伸到课外,以调查报告、学习卡、综合实践项目、课堂展示等方式进行教学效果反馈。如学完诗歌鉴赏单元,可举行配乐朗诵会;学完即席发言和交谈,可以让学生模拟前台客服进行表演。这样让学生口手脑齐动,使学生的职业语文能力得到训练和强化。
三、中职语文教学渗透职业素养的思考
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经过深入分析,笔者认识到在语文教育课程中融入职业素养培养能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对语文课堂的学习兴趣以及课堂效果满意度等都有不同程度的提升。如何恰如其分地在职校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值得每一位语文教师深入探讨和实践。下面笔者针对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职业素养遇到的主要问题,提出以下建议。
1.与激励结合,用赏识教育体现人文性
美国心理学家詹姆斯曾说过:“人性中最深切的禀质乃是被人赏识的渴望。”大量研究表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获得成功体验会激发学习的兴趣,学生常常把教师的认可看成是莫大的光荣。教师要学会赏识。评价学生不能单纯看“结果”,应侧重“过程”,还要关注态度、方法、价值观等。如今,90后学生的想法千奇百怪,如果教师动不动就否定学生,甚至讽刺说“笨”“猪”等,就会扼杀学生的创意和信心。对职校的学生,教师尤其要用耐心和方法挖掘其闪光点。笔者在模拟招聘的活动中,让一部分学生充当招聘人员,另一部分学生扮演应聘者。活动后,笔者充分肯定学生的出色表现和个性风采,并进行多元化评价:应聘成功的学生加10分;应聘不成功但积极沟通的学生加8分;应聘不成功也欠缺沟通技巧的学生加5分。笔者顺势提出交际在当代社会的重要性,鼓励学生学会交流,做乐观自信的人。教师关注学生的点滴进步,就能让学生都享受到“跳一跳摘到桃子”的成就感。
2.结合专业特点,实施案例教学,提高有效性
案例教学法,即在教师指导下,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选取常见的典型案例,找准切入点,组织学生分组分析、讨论、研究,营造一个合作交流的环境,促进师生、生生的多向探讨、平等对话和有效互动。案例教学法既要求老师有丰富的阅历和深厚的功底,同时又要求教师了解专业,结合相应的专业素养要求,在教学中方能融会贯通。在应用文教学过程中,可分专业以公司模式运行,区分部门职责,明确文种分类,设计案例,如人事部对应的文种有介绍信、证明信、招聘启事等。通过小组合作、团队比赛、角色扮演等方式,让学生在团队合作中相互交流,共同探讨解决问题的方法,学会倾听和表达的技巧。这样既锻炼了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也引导了他们关注团队合作,同时又加强了认识自我、情绪控制、人际交往等德育的渗透。实践证明,将生动形象的案例搬到课堂,关注学科里其他能力的培养,如审美意识、洞察能力、严谨态度、沟通技巧等,可以使学生的应用文写作能力有一定程度的提升。
3.整合资源,灵活运用,丰富时代元素
笔者认为,职校语文有效教学必须以“升学有望,就业有路”为指导思想,强化知识、能力和情感体系;推行实践为主的教学模式,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体现实用性的特点。新的方式能激发学生无穷的潜力。教师选取故事、音乐、图画、视频等,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感官,能使课堂教学焕发新生命。教师还可以将QQ、微博、微信等形式融进教学环节,设计操作性强的活动,如电子心意卡制作、社会调研等,鼓励学生多接触社会,突破课堂教学的局限性。同时,广泛拓展相关的校园文化活动,如“诚信伴我行”演讲比赛、“彰显身边的微文明”摄影比赛、“好习惯的养成靠自律还是他律”辩论比赛,以及“守纪之星”“文明班级”的评选活动等等。利用实践活动启发学生深入思考,共同分享感受和体验,又可以锻炼和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观察想象等诸种能力,为学生达到“升学有望、就业有路”的目标打下坚实的基础,让学生学有所获,得到发展。
4.合作探究,任务驱动,促进学生个性发展
德国著名教育理论家克拉夫基提出:“教学不能像一道准备好的菜那样向学生呈现好的知识,应让学生自己去理解、自己去发现、自己去学习。”随着职教改革的不断推进,中职语文教学走向“专业化”。因此,笔者尝试把任务驱动法运用到中职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在讲授新课前,让学生以组为单位,进行自主探讨,学生可通过借助工具书、上网或请教老师来完成任务。这样既可以培养学生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又可以让其扩大课外阅读量,并在此基础上提高学生判断整合的能力。比如在学习《善良》后,笔者在班上策划了一场辩论赛,主题为“善的影响力大还是恶的影响力大”。学生们都是参与者。实践证明,学生多方搜集整理资料和研究辩论策略的热情以及最后据理力争的激烈,让人大受鼓舞。对学生而言,本文与其作为一个“善良教育”的作品,还不如作为一个“善良讨论”的作品启发大。从意义上说,教学重难点在活跃、丰富的活动中得以突破,同时所有学生都体验到了乐趣和成就感。在运用任务驱动法的教学过程中,笔者始终坚持“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理念,教师是“旁观者”,适时点拨引导。这样既培养了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学习意识,同时也可以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学会团队合作,享受成功的喜悦,增强学习自信心。
5.结合经典,熏陶情操,丰富职业素养内涵
古典诗文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精华,底蕴深厚,培育了无数伟大的仁人志士。其中有数不尽的优秀文献,如唐诗宋词、四书五经等。诵读古典美文有“娱目、动情、激思、励志”(于漪)之功效。同志曾在十七大报告中指出“要加强中华优秀文化传统教育”。《教育法》也提到教育应当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的历史文化传统,吸取人类文明发展的一切优秀成果。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教师的言谈举止能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因此教师必须要以身作则、树立榜样,带头诵读经典,要利用各种形式解读经典。教师既要做好个人的提升,也要引导学生用心学习,让中职生与经典同行,与圣贤为友,耳濡目染,从生活经历和社会实践获得进一步的理解,认识到什么是正确的行为方式和良好的职业道德观念,褪去身上的陋习,为他们以后的工作生活奠定良好的道德基础。
四、小结
在中职语文教学中,针对不同专业的学生设计多样的教材内容,通过创设生动、愉悦的教学情境,逐步培养学生对语文课程的学习兴趣,实现知识传授与职业素养培养共进。要充分发挥中职语文教学在学生职业素养培养方面的作用,引领学生在课堂上始终保持满腔的热情,不断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最终促进中职语文课堂教学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林少龙.论中职语文教学中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J].文教资料,2011(19).
[2]吴孝亮.谈中学生语文学习兴趣的培养[J].中学语文,2008(1).
[3]钟昌虎.什么是案例教学法[EB/OL].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4-9324(2012)06-0224-02
人文素质具体而言是指一个人的个性品格,包括思想品德、道德水准、心理素质、思维方式、人际交往、情感、人生观、价值观等[1]。人文素质教育的目的在于培养人文精神,在进行人文素质教育的同时,也就等同于对学生品德的培养过程,它更加注重人的道德精神文明和价值,引导学生能够真正地懂得世间的真、善和美。语文是各种语言知识和文化知识的载体,它涉及了社会生活的多个领域,其中蕴含着丰富的人文精神和有着丰厚的文化底蕴。因此,作为一名中学语文教师,应在教学的过程中,不仅要重视传授文化知识,更应重视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
一、进行人文素质教育势在必行
人文素质教育是通过教学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不仅要在知识方面得到提高,而且还要在情感、意志等方面得到提升。通过人文素质教育的培养,学生便可以使自身的人格修养得到很大的提高[2]。在语文教学中进行人文教育的培养,可以培养同学们积极的人生观,激发学生的潜力,而且还可以学会和人交往的技巧。如果在语文教学过程中人文素质教育缺失,它也会带来一些负面的问题,例如学生语文素养的不足和学生兴趣的降低,因为语文是一个多元性的学科,它涉及到的内容是多方面的,如果只是一味的以考试为目的,势必会造成学习范围的狭窄性;从而使学习变成枯燥、单一的学习,这样就会限制学生的自主学习的兴趣。
因此,我们可以说,在语文教学中进行人文素质教育是迫在眉睫的关键任务。
二、语文教育培养学生人文素质的途径
1.充分挖掘语文学科中的人文因素。初中语文是学生学习语言文学的范本,它是一个文化的综合体,囊括了社会、历史、地理等多方面。它不同于多面性,不同于数学等学科的单纯性,因此,作为语文教师,可以在教学的过程中,适时地挖掘教材中的德育素质,并学会灵活运用,巧妙的传递,把中华民族的光荣美德传递下去,这样也可以不断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使他们能够更好学习国内外的文化。比如:当学习到在课本中朱自清的《背影》时,当作者看到父亲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并倾斜肥胖的身体跨过月台的栅栏为自己去买橘子时,不禁潸然泪下。在作者的笔下写出了真挚、深沉,感人至深的父子之爱,这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一种传统的纯真而高尚的感情,体现出了父子之间互相体贴,互相关心的情怀。此外,在学习《木兰诗》的时候,老师不仅要把课本本身的寓意讲明白,而且要把其中蕴含的哲理讲述出来。这首诗不仅讲述了一个叫木兰的女孩,女扮男装,替父从军,在战场上建立功勋,回朝后不愿作官,但求回家团聚的故事,赞扬了这位女子勤劳善良的品质,保家卫国的热情,英勇战斗的精神。这就教育现代学生不仅要不断努力学习,自强不息,更要学会报效国家,孝敬父母。
2.注重教师自身人文素质。教育学家乌申斯基强调:“教育的力量只能从人格的活的源泉中产生出来,任何规章制度,任何人为机关,无论设想的如何巧妙都不能代替教育中教师人格的作用。”从这句话我们可以看出,教师的影响在学生身上是很大的。所谓言传身教就是这个寓意的真实写照。作为一名语文教师不但要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品质,而且要有崇高的社会责任感,要灵活的学习,不要为应试教育所辖制。要学会不断地创新,不断地改革新的学习方法,并不断地改进,以达到更好的教育水平[3]。
3.创设和谐的课堂氛围,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人文素质的培养需要在一个和谐的课堂气氛内产生,而良好的课堂氛围需要老师和同学之间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只有师生之间相互的信任,相互的理解,才能不断地相互弥补。从而达到很好的课堂氛围[4]。在这样的环境下,才有利于人文素质教育的渗透。在教学中,教师首先要把自己和学生放在平等、民主的地位,不要认为自己的地位高学生一等,不强迫和变相的体罚学生,努力营造一种平等、轻松的学习环境,使学生可以大胆地说出自己的想法,表达自己的看法,畅所欲言,而老师需要不断的引导,加强和学生的的沟通,只有在这样的教学氛围下,才能拉近师生间的距离,使学生体会到一种浓厚的人文陶冶,从而提高教学效率[5]。
4.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丰富人文素质。除了在课堂学习语文知识外,还需要在课外组织开展人文素质教育知识活动,例如说,组织学生开展文学社、知识竞赛活动,演讲比赛,还可以组织一些社会调查活动等,通过这些活动可以使学生拓宽眼界,丰富内涵,陶冶情操,这些都会有助于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
综上所述,把人文素质教育渗透到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不仅具备科学文化知识,而且也要具备人文素质,这样才能使学生适应日益变化的社会,因此语文教育的改革是迫在眉睫的。
参考文献:
[1]蔡迎娣.中学语文教学是加强人文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J].零陵学院学报,2005,26(2):78-79.
[2]徐然.中学语文教育应重视培养人文精神[J].安徽文学,2008,(10):254.
随着我国经济政治体制的持续发展和完善,我国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时代。新时代下的人才竞争是专业知识和人文素养的综合竞争,人文素养教育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促进其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教育活动。自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在我国高等教育中,加强人文素养教育、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养、培养大学生的人文精神的教育思想越来越受人们重视。
一、什么是人文素养
现代汉语词典对“人文素养”的解释如下:“人文”,指人类社会的各种文化现象;“素养”,指人们后天形成的知识、能力、思想修养等的总合。综合以上两个方面可知,人文素养是指人所具有的文学、史学、哲学和艺术等人文学科知识和由此所反映出来的精神在心理上的综合体现。具体说来,人文素养就是指人们在长期的学习和实践中,将人类优秀的文化成果通过知识传授、环境熏陶,使之内化为气质、修养和人格,成为相对稳定的内在品格。其核心是学会做人――做一个有智慧的人,一个有良知的人,一个有修养的人。
二、英语教学对提升高职学生人文素养的作用
英语教学的目的不仅是掌握语言基本技能,更是一个了解文化、提高素养、拓展思维的过程。学习外国语言,掌握其技能,了解其文化,可以使学生更直接、更迅速、更全面、更频繁地接触和体验两种不同文化的冲突与融合。与其他学科的教学相比而言,英语教学更是一个跨文化底蕴积累与升华的过程,是一个人文素养提高的过程。要运用一种语言进行交流,仅仅掌握一定的语言专业知识是不够的,还要了解这种语言所附着的文化知识,因此,英语教学必须重视人文性,重视教学过程中对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
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的是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等第一线需求的高级技术应用型人才,此类人才需要具备较高的人文素养。由此可见,促进高职院校人文教育与专业教育的融合,对培养应用型人才具有重要意义。对于高职英语教学而言,它不是只为语言教学而教学,或只为等级考试而教学,而是要通过改革教学方式,在提高英语教学质量的同时,促进学生人文素养的提高。
新版《英语课程标准》清晰地阐述了英语课程教学的目的,即在发展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过程中,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和社会适应能力,提升整体国民素质,促进科技创新和跨文化人才的培养。也就是说,英语课程不再是单纯的工具性课程,而是具有工具性和人文性双重性质的课程。语言的确具有交流功能,但交流并不是语言的全部功能,学生学习英语不仅是掌握一种工具,更是改变他们生活与思考的方式。英语教育应该培养的是一种多元文化的人、心胸开阔的人、关心他人的人、敢于冒险和均衡发展的人,这与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完全吻合。
三、高职院校人文素养教育及英语教学现状
当前,许多职业院校重视职业技能培训,鼓励学生参加各种职业资格考试,并在课堂教学和各种考试的辅导培训上加大投入,从而强化学生的职业素养,但这在某种程度上忽略了人文素质教育。高职教育越来越重视工作技能教育,而忽视了与人的个性发展紧密相连的人文教育,人文教育的缺失必将导致学生普遍存在有知识缺文化、有智商缺人性、有教育缺教养的问题。因此,人文教育在技能型人才培养中具有基础和优先地位。
人文素养已成为目前教育中的一个热门话题,注重人文素养的培养也是现代教学改革的重要目标。长久以来,人文素养培养的任务总是落在语文学科上,多年来,我国的人文教育出现了不可忽视的缺陷。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是现代教育的目标,英语作为语言文化学习的一门学科,在人文素养教育中承担着重要任务,英语教育也要体现人文精神。高职院校中的英语教学存在一些不尽如人意的地方:片面重视知识能力的培养,忽视具有动力作用的情感教育,使学生产生消极情绪,影响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影响学生健全人格的塑造和高尚情操的培养。当前的高职英语教育受到广泛关注,其中包括一些批评,这是因为英语教育在某些方面做得还不够好。现在需要做的是通过进一步改革提高教育质量,而不是所谓的给英语教育“降温”。
四、如何在英语教学中提升学生人文素养
(一)转变教师角色,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
教师的本职工作是教书育人,使学生从一个自然的人发展成为一个社会的人,即具有人文素养的人。人文精神的培养是英语教学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因此,教师不仅要转变教育教学观念,而且要改变习以为常的教学方式、教学行为,以适应新形势下教育发展的新要求。教师不仅要关注学生的语言知识和技能学习,而且要关注学生的人文情怀,把学生的全面发展作为教学的基本出发点。教师要由知识的传授者变成教学活动的组织者,由教学中的决定者变为学生发展的促进者,创造良好的语言学习环境,营造民主、活跃、和谐的教学氛围,给学生留出充分表现和自我发展的空间,使学生通过语言实践发展语言能力,形成适合自己的学习策略。作为学生发展的促进者,教师要明确自己的职责,坚信每一位高职学生都有学习的潜力,尽可能为他们创造语言实践的机会,让每一位学生时刻体会到来自教师的温暖与关怀,这对于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至关重要。古语云:“亲其师,信其道。”学生在情感上信赖老师,就可以拉近师生之间的情感距离,从而有效实施人文素养教育。
(二)利用课本资源,注重文化渗透,拓宽学生视野。
一、准确理解儿童文学课程的目标定位
目前,对儿童文学课程的定位主要存在两个问题:一是很多师范院校不在汉语言文学教育专业开设儿童文学课程,或是仅将其作为选修课程来开设。二是长期以来,各师范院校学前、小学教育专业多把儿童文学课程定位为一门培养学生儿童文学素养和鉴赏、创编能力的课程。这两个问题暴露出现阶段高校儿童文学教师和教育管理者对儿童文学与幼儿、中小学教育之间关系不了解的状态以及漠视的态度。这种认为儿童文学与中学生无关,因而在以培养中学语文教师为主的汉语言文学教育专业抛弃儿童文学课程的做法,实际是既不了解儿童文学、也不了解中学语文教学的表现。其实,儿童文学不仅仅是学前和小学阶段的重要课程资源,也是中学语文课程重要资源之一。众所周知,儿童文学按接受群体的心理和年龄特点可划分为三个阶段,即:幼儿文学、童年文学、少年文学,而少年文学主要的阅读对象就是初高中生。教育部颁布的《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在总体目标中要求学生“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有较为丰富的积累和良好的语感,注重情感体验,发展感受和理解的能力”[4]6,要求第四学段(7-9年级)学生“广泛阅读各种类型的读物,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260万字”[4]15,同时,还特别提出了课外读物的建议:“童话,如安徒生童话、格林童话、叶圣陶《稻草人》、张天翼《宝葫芦的秘密》等。寓言,如中国古今寓言、《伊索寓言》等”[4]41。在《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版)》中虽没有直接提及儿童文学,但从我们对四川地区高中学生的调查情况来看,儿童文学在他们的课外读物中仍占31%的比例,JK罗琳、JRR托尔金、杨红樱等著名儿童文学作家的作品仍是高中生喜爱的读物之一。这就要求以培养中学语文教师为主的汉语言文学教育专业同样要着力提高学生儿童文学素养和儿童文学阅读指导能力,应该将儿童文学课程作为他们的专业主修课程来开设。而只将儿童文学课程定位于培养学生儿童文学素养和鉴赏、创编能力,虽然符合文学课程的规律,却忽视了师范生对儿童文学作品教学和活动指导能力培养的需求。对师范院校学生来说,学习儿童文学的主要动力来自于未来职业的需要,他们需要在未来的工作中组织幼儿、中小学生开展审美教育,需要具备儿童文学作品分析、评价、讲解以及组织、指导幼儿和中小学生开展文学活动的能力。师范院校的儿童文学课程也应该围绕这一核心任务来定位,所以儿童文学课程应该同时承担两方面的任务,既要培养儿童文学理论素养和综合素质,又要培养学生儿童文学教学和活动指导能力。据统计,在人教版小学语文教科书的选文(包括课文和练习)中,儿童文学作品总计384篇,占总数的65.1%;苏教版总计208篇,占比为73.3%[5]。沪教版初中语文教科书的选文中,儿童文学作品共计65篇,占总数的25%[6]。再加上前述中小学生课外读物的量,可以看出,儿童文学在中小学生语文教学中的重要地位。而学前教育阶段,幼儿语言课程和亲子读物几乎清一色都是幼儿文学作品。所以,对于开设儿童文学课程的三个专业的学生来说,学会将所学儿童文学理论应用于教学实践,不断提高儿童文学作品教学和活动指导能力,是他们在校期间必须完成的任务。因此,“师范院校儿童文学课程的目标定位应是:培养具有良好专业素质,有厚实儿童文学理论功底和研究精神,有广阔儿童文学视野,较强文学活动策划组织能力和课外阅读指导能力的适应于现代教育需要的创新型人才”[7]。
二、夯实儿童文学学科知识
系统的学科知识是教师从教的基础,教师只有全面掌握所教学科的知识体系,才能在课程教学做出成绩。如前所述,目前各师范院校儿童文学教师多为客串兼职或改行,他们中的大多数没有接受过系统的儿童文学学科知识训练,对儿童文学理论儿童发展心理学等理论知识了解较少,在教学中,他们难免会根据已有的古代文学等学科的授课经验来解析作品、处理教材、指导学生,这样就缺乏针对性,很难达到儿童文学的教学目标。因此,改变对儿童文学课程的轻视态度,构建完善的儿童文学学科知识体系,就成了当前儿童文学师资队伍建设的当务之急。在这方面,我们可以借鉴浙江师范大学的经验,他们“建立了较为系统的儿童文学课程体系,早在20世纪80年代初、中期,就已形成了包括‘儿童文学概论’‘幼儿文学’‘中国儿童文学史’‘外国儿童文学史’‘儿童文学创作论’‘儿童心理学’等课程在内的儿童文学课程群”,后来“又陆续增设了‘青少年文学研究’‘童话美学’‘儿童文学艺术研究’‘儿童文学写作’‘儿童影视文学’‘童年史研究’‘儿童动漫制作与欣赏’‘儿童读物编辑理论与实践’等课程”[8]。这些课程,涵盖儿童文学理论、儿童文学史、儿童文学批评和儿童文学创作等领域,形成了较为完整的儿童文学学科体系。特别对于刚刚转行的儿童文学教师来说,这个学科体系是他们在教学前必须掌握的,要成为一名合格的儿童文学教师,就必须在这方面下功夫。
三、提高儿童文学理论研究水平
理论研究是提高师资水平的重要途径,是人才培养的学术支撑,也是推动儿童文学学科发展的重要手段。教师通过科研,可以把握儿童文学的发展方向与最新成果,适时更新知识结构,完善教材,充实教学内容,进行教学改革,从而不断推动学科的发展。让人惋惜的是,由于师范院校儿童文学从教者大部分是兼职或改行而来的,他们研究的重心大多放在本学科上,很少顾及儿童文学,即使有少量的应景之作,质量也不高。改革开放以来,虽有王泉根、方卫平、刘绪源、朱自强等少数儿童文学研究专家分别开拓出了全新的话语空间,引领了儿童文学的理论研究,但与研究的繁荣相比,儿童文学研究显得十分冷清,且后继乏人。以儿童文学翻译研究为例,据张群星统计,1981年至2010年间,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刊载的儿童文学翻译研究论文仅117篇,硕博论文仅80篇,且存在研究成果质量不高、研究广度和深度有待提高、缺乏科学系统的方法等问题[9]。因此,提高科研水平,促进儿童文学各领域科研的长足发展,是儿童文学学科建设的重要任务之一。作为儿童文学课程的从教者,要从教学实践出发,以建设具有中国本土特色的儿童文学理论体系为根本任务,在了解国内外儿童文学研究前沿成果的基础上,系统掌握研究方法,努力提高科研水平,特别要加强对儿童文学创作思潮、儿童文学接受理论、儿童文学与中小学素质教育的关系等方面的研究,力争推出一批在国内外有影响力的科研成果。同时,还要将这些研究成果作为课程的重要资源,传授给学生,让他们在未来的岗位上也能得心应手地运用。如此一来,教学和科研二者就能很好地结合起来,形成良性互动,儿童文学的教学质量就有保障,儿童文学学科就会有长足的发展。
四、增强课程资源开发能力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4)07-0056-01
在日益发展的现代社会中,对中职学生的综合能力要求越来越高。中职语文教师要脱离应试教育模式,建立全新教育方法,首先要培养自身具有扎实的职业素质。专业能力作为综合素质的基础,是每一位从业者基本的能力,是赖以生存的基本手段。社会能力作为每一位从业者迈向社会的门槛同样重要,只有适应社会,融入社会才能更好地发展于社会。
1.语文教学与职业素质
语文在任何教育教学活动中都是基础课程,也是日常活动中应用最为广泛的工具性极强的学科。具有扎实的语文基础知识和良好的语文素养,使日常工作生活中的问题迎刃而解,同时也是向更高程度迈进的基础,对于中职学生的职业道德、职业心理健康以及职业素质的养成有着决定性的作用。语文和职业素养有着强大的内在联系,学习语文的教学,不仅仅学习语文基础知识,提高自身文化素养,还从职业角度出发,更大程度的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
职业素质,分解开来就是职业和素质,"职"字体现在于要有责任心,具有教育特点,和语文相结合,培养高标准的复合型人才,在工作、社交、组织等方面锻炼自己,成为一名合格职业人。更重要的是素质的培养,素质教育在我国目前已是大势所趋,对学生的职业道德素质、心理健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等综合素质的能力应更为重视,素质是全民教育的基础,是从业者应具备的最基本能力,是未来从业者适应社会的基本条件,没有素质的人是不被社会所接纳的,培养学生的职业素质,是中职学校的核心任务,所以,从语文教学中着手,加强职业素质教育,培养高素质的人才,才是顺应社会发展需求。
2.学生专业能力的培养
语言是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语文就是一种书面语言。在语文基础知识的学习中,要将书面语言转化为口语的表达,锻炼口语交际,在未来的职业生涯中才会有更大程度的成功。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想让学生增强口语方面的能力,最主要的是培养学生对口语训练的兴趣爱好。辩论能够提高学习的效率,在辩论中锻炼口语表达,让大脑高速运转,对自觉效率的的提高有着很大的帮助,让学生对所学有兴趣,在轻松愉快地氛围中学习,更能有效地掌握知识能力。比如可以通过做游戏的方式,让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游戏中充分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口才能力和胆量,不仅丰富了教学形式,还使学生从内心上对口语训练感兴趣。
语文方面专业素质的另一方面,主要的就是对应用文的理解和运用,在教学中,重视与实践的结合,激发学生最真实的情感,中职学校的特点是具有实践性,学生有很多实习的机会,在实习期间,可以让学生对实习写自己的认识,这样不仅锻炼学生对应用文的应用,更能充分认识到应用文在生活中的重要性。
3.学生社会能力的培养
在社会这个大家庭中,每一个人的社会能力以及适应社会的能力都是至关重要的。社会现实条件下,想要立足于社会,需要的不仅仅是具备专业素质,所以,在培养学生专业知识的同时,也不能淡化对学生的心理,行为,精神等方面的培养。
最有效的培养方式是以小组的形式进行训练,每个小组为一个单位,增强学生的凝聚力,又能让学生对于竞争有一个正确的认识态度。各小组成员间互帮互助,共同为目标而努力,是学生明白团结的力量。同时各小组选出一名组长,不仅作为带头人负责全面工作,更重要的是起到模范带头作用,使小组成员产生积极向上的乐观态度,组长也在这一过程中锻炼了自身的协调组织能力,更全面的提高自身社会素质。组长最好定期更换,这样既能促进小组成员的积极性,又能让每一个人都得到锻炼。通过不同的任务,使每位同学在协调组织方面,人际交往方面,团队合作意识方面都得到提高,增强社会责任感,具有一定的社会素质。
4.从职场角度出发
想要在以后立足职场,站稳脚跟,就要从职场的角度出发,培养职场需要的综合职业素质。现代社会需要的不是具有单方面能力的人,而是综合性人才。中职学校的学生直接面向的就是社会,通过中职教育就到社会中摸爬滚打,这其中最要做好学生的角色转变工作。从一个学生成为一名职业人,很多人一时间难以适应,而语文学科,恰恰具有其独特的工具性,可以从多方面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在进入职场前就做到写好字,讲好话,写好的文章,就是语文的精华所在,也是培养学生职业素质的基本方面。不过,所有学习的基础都是源于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想要提高各方面能力,首先要做到对其感兴趣。中职学校主要培养学生的能力,前提是师生之间要有良好的关系, 才会提升学生对学习的热情。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观察学生的心理状态,用带有情感的语言引导学生深入学习语文知识,从心理上满足学生,在精神层面上鼓励学生。所以在教学过程中,要从职场角度出发,发掘学生的兴趣所在,培养学生成为职场中的佼佼者,为学生的未来打下基石。
5.小结
语文学科不同于其他学科,语文没有很强的针对性,也没有明确的发展方向,不像数学枯燥无味,也不像英语单一直接,语文呈现的是多元的,是五彩缤纷的世界,语文的教学更多的是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无论是从教育教学的角度还是学生未来职场方面,职业素质的培养都非常重要。
参考文献:
[1] 林少龙.论中职语文教学中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J].文教资料.2011,17(1):56-57.
在当今这一知识腾飞的经济时代,职业素养是对每个人的综合评价。在中职语文教育实践中,如何科学地渗透职业素养教育是每个中职语文教师需要深思熟虑的问题。事实证明,把职业素养教育渗透到中职语文教育中,能够使学生在获得知识的同时,全面提高综合素养,最终成为符合社会要求的高技能人才。
一、认真解读课文内容,提高学生人文素养
中职语文课本所选篇目多为文质兼美的文学作品,那些脍炙人口的文学精品中:句句有美,字字含情。其中人与自然的和谐对话,真善美与假恶丑的激烈交锋,都会激发学生的情感体验,都会给学生有益的思想教育和心灵启迪。应充分利用这一优势,在课文解读中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课文的解读过程,实际是审美教育的实施过程。语文学科应充分发挥其学科的美育作用,满足学生的审美需求,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多角度指导学生深刻解读课文,能起到熏陶感染、潜移默化的作用。如:在诗歌《炉中煤》的解读教学中,既要给学生介绍诗歌的艺术特色,更要点拨学生感悟诗歌中所蕴含的火热的爱国热情;在田园诗人陶渊明的诗歌教学中,让学生体验“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淡泊,在“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人物”中体会豪放,在“指点江山,激扬文字……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中领悟振兴中华的壮志,从《荷塘月色》中感受荷塘月色的清美……教师在全方位点拨学生解读课文的过程中,加强人文教育,促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二、强化文学素养教育,开拓学生创新思维
构建创新型国家要求我们培养出更多的创新型人才,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把创新教育视为学生素质教育的重中之重。一个人要想有所创新,就必须具备创新思维意识。创新思维能力是大脑中创新智能系统中最关键的要素,而形象思维是创新智能系统中最核心的要素。中职语文教育对人的形象思维能力培养和大脑的完善、思维质量的提高都具有无法估量的作用。强化文学素养教育可以大大推进中职学生形象思维的形成和发展,便于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例如:在指导学生阅读诗词《沁园春·长沙》时,“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其表达的是一种热爱祖国大好山河,激昂亢进之情;在阅读杜甫的《登高》中的“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来。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时,能感受到句句是登高,句句是画的美妙。整首诗通过描绘画中长江的威猛姿态和自己的神情,表现作者无法奋发的心志与鄙视权贵的性情。
三、反对冷漠的分析,肢解完整文本感情
现代阅读认知论认为,阅读不是一个被动机械地吸收文章信息的过程,而是积极主动地获取各种信息的过程。因此,在阅读教学中,首先要反对冷漠的知识分析,肢解完整的文本感情。传统的阅读教学,已建立了一套顽固、强大的阐释体系,它刻板、教条,把学生和作品冷漠地隔开了,只是教师根据教条向学生灌输传统的解释。一谈到《项链》,我们就理解为批判资产阶级虚荣心,批判享乐主义腐朽思想;周朴园就是虚伪、自私、奸诈;阿Q就是自欺欺人、令人不齿的精神胜利……这里面没有人,没有人的丰富感情,没有对人的丰富感情,没有对人的处境的体验、同情、理解、悲悯。教师教学生高高在上,指手画脚,像上帝一样审判芸芸众生,这样,玛蒂尔德的十年悲辛就是活该,周朴园对侍萍的怀念就是纯粹虚伪,孔乙己遭到嘲笑、阿Q被推上断头台大概也都是自作自受、咎由自取。这样,学生就无法体会到小人物的心酸处境,无法理解小人物的挣扎和被命运作弄的悲哀,就不会和作品中的主人翁同呼吸、共命运,最起码的同情心都没有得到培养,反而摧残了本来可能有的同情心。
四、多选优秀作品,塑造学生人文精神
人文素养的核心与灵魂是人文精神,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关键在于培养学生良好的人文精神。人文精神是一种自我超越精神,是追求崇高、崇尚真善美的精神。人文精神体现人的操守、责任、道义与良心。人文精神是关怀生命的精神,是向往自由、解放与幸福的精神。人文精神“以人为本”,是对人的终极关怀,它的内涵极其丰富。我国古代许多优秀文学作品都饱含中华民族的精神财富:对理想的追求,对父母的孝顺,对爱情的忠贞,对祖国的热爱,对民族的责任,等等。这些文学作品对学生人文素养的塑造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编写教材时,要尽可能多地选入这些作品。以各种中职语文教材为例:李白的《将进酒》表现一种蔑视权贵,反抗传统束缚,追求自由和理想的积极精神;王维的《山居秋暝》以无忧无虑的田园生活寄托诗人高洁的情怀和对理想境界的追求……多读古代优秀文学作品,学生在了解中华文化的基础上,就会形成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传承共同的民族精神,而民族精神是人文精神的重要内容。
素养决定习惯,习惯决定行动,行动决定结果,结果影响人生。中职语文教学应注重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鼓励学生形成崇高的职业品行,拥有良好的职业道德,掌握精湛的职业技能,使学生成为符合企业需求的有理想、有道德、守规范的人才,服务于社会经济。
参考文献:
关键词: 外语专业 人文素质 培养方案
一.外语专业的人文素质
1.人文素质的概念。
人文素质到底是什么?人文素质包括哪些内容?正如孟子所说:“仁义礼智根于心,其声色也B然,见于面,盎于背,施与四体,四体不言而喻。”人文素质就是人对于生活的看法,人内心的道德品质,以及随之产生的为人处世之道。人文素质是人们在人文方面所具备的综合品质的发展程度的衡量标准,它所强调的是人的生命价值和生活意义,注重的是人的精神追求和理想信念。具体来讲,人文素质主要包括四个方面的要求:具备人文知识、理解人文思想、掌握人文方法、遵循人文精神。由此看来,人文素质对推动当代社会的发展将会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作为当代大学生的我们必须储备充足的人文知识,充分理解人文思想,掌握人文方法的精髓,发扬人文精神,随时为社会主义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
2.外语专业人文素质的界定。
外语专业的主要学习内容包括对外语语言技能的训练,包含听说读写等方面的练习;还有了解目的语国家的历史文化、风土人情、社会结构、等方面的内容。科学知识和人文知识双管齐下,才能造就优秀的外语人才。但是,语言不能脱离文化而独自存在,语言是文化的载体,体现着民族精神。所以,外语专业学生在学习语言的同时,不可避免地受到另外一种独特的世界观和价值观的影响。因此,我们一定要立足于民族之本,不能忽视学生对本国中华文化的传承与发扬。在西方文化和语言环境的熏陶之下,我们不能忘记传统文化。
对于外语专业学生来讲,人文素质培养尤为重要。文化素质教育工作重点加强人文素质教育,主要通过对学生加强文学、历史、哲学、艺术等人文社会科学方面的教育,同时加强自然科学方面的教育,以提高全体学生的文化品位、审美情趣、人文素养和科学素质。这是对我国大学人文素质教育提出的基本要求。事实上,对于学生而言,人文素质可分为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素质、身体心理素质等,其中思想道德素质是根本是灵魂;人文素质教育重视大学生内在精神品质和文化素质的有机结合与协调发展,也就是提高其人文精神的涵养水平。由此可见,外语专业学生的人文素质即在学习外语基础知识、专业知识的同时,具备一定的国内外人文常识,从而掌握人文思想的精髓,在理想、信念、意志、道德、情感等精神层面上有所追求,坚持正确的价值观和世界观。
二、外语专业学生人文素质现状
1.人文知识储备严重不足。
大学生对人文知识不了解是我国高等教育普遍存在的问题,外语专业学生也不例外。不仅表现在学生不熟悉中国传统经典历史、文化、哲学等方面的常识,而且对于与专业相关的外国文学、历史文化、经典著作等知之甚少,甚至某些专业学生连外国著名作家的作品都没有读过,不可谓是外语专业教育的“缺憾”。
2.课程设置忽视人文精神培养。
某些高校外语专业课程设置偏向于语言基础知识和语言技能训练,对人文精神培养不够重视。表现为涉及人文主义精神和人文素质的课程所占比重较小,或此类课程的课时较其他课程偏少。大大影响学生对这类人文素质课程的重视程度。以英语专业为例,部分院校在设置课程的过程中会倾重于基础英语、高级英语、英语视听等专注于语言技能方面的课程,如英美文学、中国传统文化方面的课程则涉及不多。造成学生在专业学习上的误差,更专注于语言专业知识和语言技能学习,削弱对中国文化和外国文化的研究,导致学生人文基础薄弱,批判性能力和思辨能力较弱,对西方和中国文化知识的掌握十分肤浅。
3.人文精神的“弱化”导致价值判断的“畸形”。
社会不良风气导致学生做出错误的价值判断,社会中的浮躁心态和功利主义倾向影响学生的外语学习,“实用主义学习观”在校园中备受吹捧。在外语学习中,某些外语专业学生学习外语仅仅是为了通过相应的语言等级考试,多数时间用来做习题或进行技能训练,对于人文知识的学习则无暇顾及,导致学生人文知识匮乏,阻碍人文精神发扬光大。
此外,人文思想的衰落导致人文精神的“衰退”。由于缺乏人文知识的熏陶和人文理论、方法的系统训练,造成大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理性批判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不足,导致大学生“以人为本”人文精神逐渐衰退。
三、外语专业学生素质的培养对策
1.完善教学目标,明确课程设置。
为了提高外语专业学生的人文素质,我们首先应该完善教学目标,明确课程设置,设立有助于培养学生人文素质、丰富人文主义知识、展现人文精神的科学课程体系,为学生提供可以优化人文素质的舞台。课程体系建设要以将外语专业的特点和其人文学科属性相结合为基本原则,在巩固语言技能的基础之上,加强人文思维和方法训练,逐步养精神。重视教学体制的改革和更新,教学总目标的实现要以人文主义精神为指导,鼓励和引导外语专业学生侧重于学习中外历史文化知识,领悟其人文主义观念,提高人文主义素养。努力让学生成为不仅专业知识和技能过硬,而且思想道德品质高尚的德才兼备的高素质人才,从而更好地为社会做出贡献。
此外,还要增加人文类课程,丰富学生的课程选择。人文类课程的增加可以侧重于中国传统文化,通过对经典的深入学习,进一步掌握传统文化常识,促进学生吸收中华文化的精髓。还可以适当增加一些有关国外优秀传统文化的课程,吸取西方文化的精华,达到帮助学生不断完善自身人格的目的。
2.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构建以增强人文思想为主导的课堂教学模式。
语言是文化的承载者,文化内涵的多样化和复杂化决定了在外语教学中要让学生对所学语言国家的历史、政治、经济、宗教、风土人情、传统习俗、文学艺术、价值观念等文化现象有所了解和掌握,否则,就会在一定程度上阻K学生专业水平的提高,这意味着任何语言教学都离不开文化信息的大量输入。例如,在汉语学习过程中,我们总有这样的体会:汉语中大量俗语、歇后语和习惯用语和我国传统文化和经典文学名著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外语学习亦是如此。对中国学生来讲,另一种语言的文化意识不可能自然习得,需要靠教师通过各种方法直接或间接地教授。教师是学生与人文主义知识的纽带,所以,在语言教学的同时,教师既要重视学生语言技能方面的能力提高,又要加强学生对目的语国家历史文化的深入了解,以及文学艺术、价值观念等各方面的文化知识。教师应努力探索、不断挖掘所授知识点的文化渊源,并加强有关文化背景知识的介绍。以人文素质培养为主导的教学模式极大活跃了外语课堂的师生互动氛围,学生在文化内涵中发掘创新思维能力,有效激发学习兴趣,这种兴趣进而转化成他们希望了解更多外语知识的求知欲望,从而强化语言表达能力的心理倾向,为学生自主学习注入动力。
除此之外,无论教师还是学生都应该充分利用网络资源,深入了解西方文化等有助于完善学生人文主义素养的知识。例如,可以通过文化背景的输入,提高外语教学整体质量。背景材料应包括相关课文的人物简介、地方文化、社会生活及风土人情等背景知识。在日常精读教学中,可采用探究式方法,将对背景知识的查阅留给学生课下进行。学生可通过上网、去图书馆查阅资料等方式将相关资料进行搜集和筛选,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已然对背景知识有一定的了解,然后带到课堂上和别的同学探讨,教师在课堂上可以通过多媒体教学,更直观地向学生展示更有价值的背景材料,让同学们集思广益,导入课文内容,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加师资队伍建设,帮助学生树立正确价值观。
教师在教育任务和教育目标实现的过程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老师在教导学生的过程中起到的作用是至关重要的。教师是学生完善人格和提升道德品质的指路明灯。所以加强高校师资队伍建设已然成为帮助学生树立正确价值观的必然趋势。教师应该以自身的高尚形象、深厚的人文底蕴、严谨的治学精神、深刻的人文情怀、批判的思维方式、正确的价值观念对学生成长产生重要影响。因此,外语专业教师在及时掌握和了解语言发展变化规律,夯实语言技巧的基础上,开阔知识视野,及时补充人文知识,培育国际眼光,用科学方法不断提升自身实力,这样才能更好地指导学生成长。学生“功利主义和实用主义为主导的学习观”的形成有社会不利因素的误导,主要原因还是全社会没有完全形成弘扬和倡导人文主义精神的良好气氛,没有形素养培养的精神家园。高校是孕育思想、传播文化、培育人才的重要根据地。因此,学生价值观念和道德判断的正确树立可以在高校通过教师的合理引导得以实现,这种引导需要教师的言传身教,最终有助于学生实现人文知识与道德传统的内化、科学知识与社会实践的结合。
四、结语
人文素质教育是以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和人文知识为基础的,所以人文教育具有深刻的民族性。外语专业学生不仅要学习外国人文知识,了解其历史文化常识,培养正确的辨析能力和人文精神,更要运用中国深厚人文精神和底蕴润色自己,实现中西方文化知识的融合,科学知识和人文精神的结合,以此提高自己的人文素质,为以后提供更好的语言服务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左菊.英美文学教学与人文素质培养[J].大学英语教学与研究,2014(1).
[2]叶杰林.如何通过文学选修课加强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J].首都医科大学学报,2010(2).
[3]刘加媚.论英美文学教学中大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J].石家庄学院学报,2010(4).
在物理教学的过程中,我们可以结合教材的具体内容,适时地将有关物理学家的事迹介绍给学生,去感染他们,让学生了解他们所具有的优秀品质和所持的科学态度,意在起到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物理学家们正是从对实验和现象的实事求是和一丝不苟,才能不断地发现物理学新的理论和规律.
例如,德国天文学家开普勒在研究行星运动的规律时,用了20年的时间研究丹麦天文学家第谷的行星观测数据,发现如果把行星的运动看成是圆周运动,计算得到的数据与观测数据有2′的微小差距.但是开普勒没有忽视这个微小的差距,他通过多年的尝试计算发现之所以存在差距是由于行星的运动轨迹不是圆而是椭圆,从而发表了行星运动的三个定律.
二、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激发民族自豪感
在物理教学中,适当地、有选择地介绍我国古代物理学发展史和现代我国物理学发展的成就有助于学生增强民族自信心、自豪感和爱国主义热情,激励他们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作出贡献.
我国在科学技术上的成就比比皆是,“两弹一星”的研制历史就是其中具有典型意义的事例,教师可以相应地进行补充.在人造地球卫星和原子核物理的教学过程中,可以穿插介绍为“两弹一星”的研制做出卓越贡献的科学家的感人事迹.
例如,“中国导弹之父”钱学森如何冲破美国的重重阻挠,放弃国外的优越生活条件,响应祖国的召唤毅然回到祖国;“中国原子弹之父”邓稼先为了研制核武器,打破美国的核垄断和核讹诈,隐姓埋名31年,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研制出我国第一颗原子弹和氢弹.
三、培养学生的质疑、批判精神
在物理教学中,由于以灌输为目的的教学方式仅立足学生记住公式、定律并能够熟练应用,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了无条件接受的观念.久而久之,历史性的、进化着的科学理论被神圣化,学生不知道这个理论从何而来,为什么会是这样.不自觉地剥夺了学生的怀疑和批判精神,致使大多数学生对科学家和科学理论永远怀着一种盲目的崇敬心情,这种心情扼杀了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积极性,从而抑制了学生的科学精神和创新能力.
物理学家的批判精神充溢着整个物理学发展的进程,是促使物理学向前发展的动力.
例如,在讲“原子的核式结构”时,介绍汤姆逊在研究阴极射线的时候发现了原子中电子的存在.这本身就是批判了从古希腊人那里流传下来的“原子不可分割”的理念.而对于原子的内部结构,汤姆逊那时完全缺乏实验证据,于是他展开自己的想象提出了所谓的“枣糕”模型.他的学生卢瑟福想通过粒子散射实验来确认那个“枣糕”模型的大小和性质.但是,极为不可思议的情况出现了:有少数粒子的散射角度如此之大,以至超过90°.对于这个情况,卢瑟福自己描述得非常形象:就像你用十五英寸的炮弹向一张纸轰击,结果这炮弹却被反弹了回来,反而击中了你自己一样.卢瑟福发扬了亚里士多德前辈“吾爱吾师,但吾更爱真理”的优良品质,决定修改汤姆逊的“枣糕”模型.次年卢瑟福发表了他的这个新模型——原子的核式结构,使他导师汤姆逊的“枣糕”模型成为了历史.
在物理教学中融入这些物理学批判性发展的精彩事例,能够使学生意识到这样一条真理:要有条件地、有怀疑地思考,不迷信权威,这是科学能不断向前发展的动力.
二、历史教育中提高学生人文素养的方法
1.加强历史教育人文观的建立
只有树立正确的历史教育人文观,才能促使历史教育工作者将人文素养的提高作为一个历史教育目标去实现。当前的历史教育者要在历史教育过程中加强人文观念的落实,落实以学生为本的教育思想。教学观念对于教学行为有着重要的影响,要促进历史教育人文价值的发挥,需要先对其加以认可。只有这样,才能在历史教育中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每一位历史教育工作者都需要具有人文情怀,能够将历史教学内容进行人文化处理。教育活动是要以学生为本的,引导学生关注历史人文内容是历史改革的重点所在。学校或者教育机构的管理者要加大人文素养培养意义的宣传,营造一个良好的人文素养教学氛围。
2.加强历史课堂教学改革
在历史教育中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需要教师引导学生掌握历史学习内容中的人文知识,并有效积累,也需要教师对学生的人文精神进行培养。只有学生的人文知识丰富起来,才能具有人文精神形成与发展的基础。在过去的教学中教师一直强调课本知识或者历史专业知识,让学生重点学习政治发展史或者经济发展史等。支离破碎的教学让历史学习丧失了原本的美感。许多学生眼中的历史就是一个个王朝的兴衰或者无数种阶级的斗争,在考试之后,一无所获。教学改革加强了历史教材的编排创新,将文化史与科技史知识加入教学内容。教师引导学生从文化与科技知识中找到人文学习的要素,对学生的人文精神进行熏陶,有利于学生进步。实现了学生人文知识的积累,教师就要引导学生将这些人文知识内化为自己的人文素养。在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历史情境创设的方法引导学生走进历史世界,提高其人文素养水平。
一、目前我国高中历史教学与学生人文素质现状
我们通常所说的人文素质指的是人文精神方面的综合修养和素质,也称为人文素养。高中历史教学的职能之一就是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怎样充分利用高中历史的教学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既是一个老话题,却又充满着新的挑战。新课程改革,强调要全面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重视将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培养人文素质相结合,实现知识、能力、情感、价值观的有机整合,从这我们就可以看出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重要地位。
但是,通过多年的教学实践经验表明,目前我国高中历史教学对学生人文素质培养的过程中仍然存在着许多亟须解决的问题。总的来说,有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历史教学过分追求升学率、及格率和优秀率,人文素质的培养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其次,高中历史教学脱离现实,学生不能通过学习历史而认识现实;最后,历史人文素质的教学方式单一化,不能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
二、高中历史教学中学生人文素质培养的策略
1.强化对学生的优秀传统文化教育
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有了很大的进步,同时也涌现了很多问题。现在的年轻人很容易出现浮躁的情绪和心理失衡,缺乏精神营养的快餐文化正以无坚不摧的架势迅速影响着他们的价值观。大部分高中生喜欢吃麦当劳和肯德基,却不愿意吃我国传统的美食――粽子,每当圣诞节和情人节到了,他们都要去过节,长此以往,他们对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继承的越来越少。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可以对学生讲授我国古代优秀的历史人物的事迹及其思想,对学生进行具体的人文精神的熏陶。比如,教师可以通过描述孔子的事迹,向学生传授“仁爱”的思想,通过讲述范仲淹,向学生传授“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治世思想,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2.把历史作为高中必修科目,开设相关人文类选修课
在笔者看来,高中无论是文科还是理科,都应该开设历史这门课,把它作为必修课,强制学生重视历史的学习,从而加深学生对我国优秀传统文化和文学遗产的了解和继承。与此同时,高中还可以开设一些人文类选修课程,把他们列入教学计划,鼓励学生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人文类课程,规定学生修够一定的人文类选修课学分,从而让学生主动积极地参与人文素质的培养。
3.加强高中教师师德教育
所谓教师的师德,有很多衡量的标准,但是,教师的善良和公正是其中最重要的两个标准。教师的善良指的是教师在日常教学过程中对其学生关怀,教师在致力于解决学生知识上的疑惑的同时,也要关心学生生活上的难题,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地发展。只有当学生信赖老师的时候,才能更好地学习新知识,并且积极地掌握它。所谓的公正,指的是教师公正、公允地对待每一个学生,不搞特殊优待。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要一视同仁,不偏爱或溺爱成绩好的学生,也不忽略班里的后进生,争取让每个学生都获得公正的待遇。
总的来说,相关教育工作者应该更好地适应当前我国高中历史教学的需求,发挥历史课堂的教育职能,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总结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策略。
参考文献:
[1]王晓东,陈桃源.高中历史应用能力训练教程[M].中国电力出版社,2006:98-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