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5-15 17:11:47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建筑发展前景,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根据前述施工现状可以看出我国在建筑施工发展历程,根据我国建筑行业发展规模和国家就现代化建设为基础对建筑业的大力扶持。笔者在建筑施工技术前景和建筑施工管理前景,建筑业未来发展趋势等方面做未来建筑施工发展前景展望
1. 建筑施工技术上
(一)建筑模板向专业化,系列化方向发展
高层建筑和大型混凝土结构建筑的大量出现,使人们逐渐意识到模板在建筑结构,建筑施工上的重要性。经过多年实际施工发展和实践总结,建筑行业已总结一系列先进支模工艺和混凝土浇筑方式。模板材料也从传统的木质模板向组合钢模板,混凝土永久模板发展。现阶段,占据建筑企业施工模板主体是组合钢模板,约占模板总量的60%。
施工技术中的爬模从外墙模板开始,发展至内外墙爬模,之后到无爬架爬模,在施工设备上自下而上逐层爬升。
由此看出建筑模板趋于实际化,工具化;由于我国现阶段高层建筑,现代化大体积建筑的蓬勃发展,促使传统工艺在工具模板化,工具质量化等方面与现代建筑有差距,在现代化商业建筑过程中追求成本最小利益最大,以及响应国家可持续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号召,未来伴随中国建筑施工的蓬勃发展和建筑技术日益更新,在建筑模板方面必定趋于系列化和专业化以及工具化,用刚性材料或更新型材料代替木质材料,方便拆卸和日后循环利用,充分综合协调环保,资源利用与经济效益三方利益关系。
(二) 清水混凝土和预应力钢筋更加广泛运用
清水混凝土在未来建筑发展上优势体现在:首先,在使用途径上,出于保护膜涂刷可在刮腻子之后直接进行,不需要贴砖和抹灰,因此即便在混凝土的表面依然不会存在明显质量缺陷,清水混凝土浇筑材料用于建筑工程结构中要优于传统混凝土材料;其次,在自身材料性能特点上,清水混凝土外观结构整洁,表面光滑,大方;现阶段商用建筑,民用建筑以及工业建筑对混凝土结构外观和性能要求不断提升,导致清水混凝土材料会愈加得以重视,避免建筑结构出现裂缝影响整体建筑质量。
出于日益迅速的经济增长和民众对安全,美观等需求变化,在施工技术上清水混凝土材料会替代传统混凝土广泛用于建筑结构上。
(三) 高技术化
高技术化体现在桩基技术革新与地基处理技术改革
在桩基技术上,未来重点发展冲钻孔技术。由于目前施工桩直径普遍在600~1500,深度65cm左右,未来高层建筑和地标性建筑会不断更新与发展,桩基深度和直径要求均会更加严格,市场需求带动技术革新,必然会把桩基技术研究作为重点课题,以满足市场需求。同时完善气举反循环成孔,泵吸反循环,清孔技术提升水下砼灌注技术和质量。
其次,发展预制桩技术。现阶段在已掌握的环保型抱夹式、预压式静力压桩技术基础上, 逐渐淘汰噪音和污染较大之柴油锤击打桩工艺, 重点开发引进液压锤击打入式、预钻孔式预搅拌式组合施工技术, 并结合打压入桩与水冲辅助静压沉桩法, 合理解决预制桩通过砂卵石夹层难题。
最后,在地基处理技术上;为满足搅拌需求会逐步完善水泥土搅拌机运作技术,为满足加固桩基深度和桩基直径会逐步发展搅拌和旋喷组合组合的搅旋桩基技术,进一步迎合市场需求和业务范围。
2. 建筑施工管理上
2012年哈尔滨大桥坍塌事件,近几年各地区建筑质量,建筑安全事故层出不穷,国民经济水平增长带动生活质量需求提升,向安全,舒适方向发展。因此在建筑施工管理上会注重建筑质量管控和建筑安全把控力度。
首先,在施工质量管理上,会加强施工人员技术培训和技术指导,并在现场成立质量监管小组,严抓质量管理关口,提升建筑安全性与舒适性;落实建筑管理责任制,减少管理层级和旧式管理模式
其次,在建筑施工安全管理上;会成立安全监督小组,并在建筑施工发展前景中,安全管理会逐渐成为建筑施工核心,并在建筑施工过程中阶段性实现安全教育和安全警示。
3. 建筑行业未来发展趋势上
(一)生态化发展趋势
改革开放以来建筑业在国家和当地政府大力支持下,逐步呈现现代化,规模化,统一化发展趋势,积极响应祖国四个现代化建设和城乡一体化建设;近几年建筑行业发展遇上井喷期,如何在众建筑企业揭竿而起之际标新立异,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呈现强大市场竞争力是建筑行业未来发展走势。近年来国家大力倡导科学发展观,树立以可持续发展为基本理念的经济结构走势,生态化的目标要求建筑行业向低损耗,高质量,低废弃,高性能方向发展,生产对环境对空气影响最小,最环保建筑材料。
传统建筑只注重建筑完成质量,不考虑建筑使用后对自然生态和周围环境的影响。但未来在市场需求和整体行业发展走势下,在建筑设计阶段对设计目标,设计过程,建筑工程市场化,建筑与环境兼容性等问题将成为考虑方向。为提高建筑物使用寿命,保持建筑结构和生态环境的协调统一,在使用高性能建筑材料的同时注重生态环境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
(二) 工业化方向发展
传统建筑注重个体化建设,不注重材料和资源循环利用,造成资源浪费,资源损失。为提升市场竞争力,形成可持续化发展,建筑行业力求把互换性和流水性植入建筑施工环节,以标准化,工厂化,规模化,循环利用化的成套技术革新建筑业传统施工方式。
工业化,流程化是现代建筑行业整体发展方向。从脚手架,支模板,建筑构件等均可由工业生产完成。标准化的实施,标准化的设计为未来建筑行业的高效率,工业化提供可能,完成建筑行业统一性协调发展。
结束语
未来建筑施工前景更多涉及自然生态与经济发展的统一协调上,并以技术革新带动企业发展,满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需求。
参考文献:
[1] 魏涛,廖光煊,梁天水.封闭框架大空间高层工业建筑可燃气泄漏事故重构与防治对策[A].2010 超 高层建筑火灾安全及综合防灾技术国际论坛论文集[C].2010.
中图分类号:TU9 文献标识码: A
一、绿色建筑的内涵
绿色建筑概念是20世纪60年代由西方发达国家提出,绿色建筑中的“绿色”,是指在不破坏基本生态平衡的条件下又能充分利用自然资源的一种建筑,还可以称为生态建筑、可持续发展建筑等。
绿色建筑是一种建筑规则和建筑环境性能的衡量标准,指的是在建筑的生命周期内实现高效率地利用资源,即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节汽、节电、节水、节材),最低限度地影响自然环境,从而为人们提供健康、舒适、安全的居住、生活及活动的场所,从而达到人与建筑的生态和谐。
二、发展绿色建筑经济的必然性
1、国外环境
全球气候变暖成为人类生存的隐患,所以以低能耗、低污染为基础的低碳经济成为全球关注的热点,2007年12月3日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在印度尼西亚巴厘岛召开,制定了应对气候变化的“巴厘岛路线图”,明确要求发达国家在2020年之前将温室气体的排放量减到23%至40%之间。2007年美国国务院通过了《低碳经济法案》,以此响应联合国气候大会的“巴厘岛路线图”方针,这所有的一切都有利地说明了发展低碳经济是未来世界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我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大国,发展低碳经济,既是责任,也是中国融入世界经济潮流的机遇。
2、国内环境
相对于发达国家,我国引入绿色建筑概念比较晚,发展绿色建筑经济比较迟。源于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科学技术水准落后、技术研发能力有限,直接制约着我国经济从高碳经济向低碳经济的转变。中国经济的主体是第二产业,即工业经济,这是因为中国要想脱贫致富,必须加快工业化、城市化、现代化的步伐,无形中带来了能源消耗的持续增长,成为中国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绊脚石。
我国是工业大国,建筑业已经成为工业经济发展中的支柱产业,中国现有的建筑总面积是400多亿平方米,预计2020年还将增加300亿平方米的建筑面积,所以建筑行业的能源消耗可想而知。而发展经济、提高13亿人们的生活水平和减少能源消耗之间存在着不可协调的矛盾。所以,在我国发展绿色建筑经济是一项意义重大且十分紧急的任务。
三、发展绿色建筑经济的可行性
目前,我国经济处于工业化和城市化快速发展的时期,旧有建筑存量大,新建建筑数量多,地理气候特征多样化,加上我国历史悠久,存在许多与自然环境相吻合的传统建筑文化。所以,在我国发展绿色建筑经济,具有巨大的潜力和优越性。
1、巨大的节能潜力
我国是建筑业大国,建筑业已经成为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之一,同样我国建筑业的耗比较大,如果对目前存在的建筑进行节能改造,效果必然非常明显,这就说明绿色建筑的推广在我国具有很大的潜力。以供热管理市场为例,2008底,我国集中供热的建筑面积约等于70亿平方米,平均消耗能源折合成标准煤每年大约需要20公斤/平方米,如果对其进行节能改造,每年可以节省标准煤亿万多吨,同时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这些都有利的说明中国具有巨大的节能减排潜力。
2、绿色建筑具有相对较大的效益优势
要想达到相同的节能效果,建筑比工业的投入要少得多,与其他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实施建筑节能和发展绿色建筑的成本相对较低,而全球气候变暖是全球共同面对的挑战,所以,我国推行了绿色建筑具有很大的优势。
3、绿色建筑技术日趋成熟
2004年4月1日,原建设部与科技部了国家科技攻关计划重点项目申报指南,启动了“十五”国家科技重大攻关项目――“绿色建筑关键技术研究”,如充分利用太阳能、风能等自然资源,采用节能的加厚外墙,减少采暖和空调的使用,另外利用自然通风原理提高制冷和通风能效,还可以利用非可再生资源,例如高压冲厕、慢速洗浴喷头、外表雨水的收集使用等。这些都是成熟的建筑节能技术。
4、我国的传统建筑文化的影响
我国从南到北、从东往西,有大部分与地理气候特征相适应的建筑群。比如陕西的窑洞,就是运用自然通风原理以及浅层地热的原理实现了居住场所冬暖夏冷的特征。再如苏州的园林设计,更是尊重自然的生态建筑,从根本上调节了气候。所以,我国历史久远的传统建筑文化为发展绿色建筑经济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四、我国绿色建筑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
1、政府对其不够重视
政府部门在认识绿色建筑经济的时候,对其认识还不够深入,这便导致了政府进行绿色建筑经济管理的时候,力度存在一定的问题,并且也没有根据需要进行绿色建筑经济发展保护机制的建立,这也导致了在绿色建筑经济发展方面,政府的束缚力不够。
2、人们对绿色建筑经济认识不够
人是推动绿色建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主体,也是绿色建筑发展的核心主体。然而在现代社会,人们并没有真正地认识到绿色建筑经济发展对我们生活的重要性,甚至很多人并没有把绿色建筑经济归入到可持续发展中去,并没有重视其发展前景。
3、对绿色建筑经济扶持力度不够
在进行绿色建筑经济发展的时候,还停留在嘴上说说的阶段,并且,现在进行绿色建筑建设的时候,原料成本比较的高,若是经济基础达不到要求,那么绿色建筑在发展的时候,受到的限制便会比较严重,所以必须提高对绿色建筑发展扶持的力度,才能帮助其更好地发展。
四、推动绿色建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一些措施
目前,在我国,绿色建筑经济还在初级的发展阶段,在推动绿色建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过程中遇到了很多问题,必须通过以下措施,推动绿色建筑经济可持续发展。
1、对政府资金扶持的相关政策进行完善
在我国经济发展中,政府起到宏观调控的作用,所以,在进行绿色建筑经济发展的时候,政府必须将自己的作用充分地发挥出来,帮助绿色建筑经济更加稳定的发展。与此同时,政府应该不断提高绿色建筑经济资金补贴的水平,加大对绿色建筑的投入,这样才能够给其更好的发展提供一个物质基础,帮助其更好地实现可持续发展。
2、做好宣传教育方面的工作
在进行绿色建筑经济发展的时候,做好宣传工作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措施,这样能够很好地提高人民群众绿色环保方面的意识,所以,应该大力的进行绿色建筑经济的宣传。政府在宣传的时候,应该经过调研,将媒体的力量利用起来,通过媒体来进行绿色建筑观念的宣传,这样全社会的绿色环保意识很容易提高,这也能够给绿色建筑经济更好的发展奠定一个良好的基础,只有人民群众真正地认识到其重要性,才会愿意支持绿色建筑经济的发展,绿色建筑经济的发展也能够更好的实现良性循环。
3、加强培训工作
想要更好地推动绿色建筑经济的发展,仅仅通过宣传是远远不够的,我们还应该根据实际的需要做好培训方面的工作,在进行培训的时候,通过实体培训,能够更好地落实绿色建筑经济思想。高校在进行教学的时候,可以加大对绿色建筑经济的重视,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根据需要进行绿色建筑经济人才的培养,确保自己培养出来的人才能够真正的满足绿色建筑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五、绿色建筑经济发展前景分析
20世纪90年代,我国建筑行业首次引入绿色建筑的概念,源于中国的建筑业以及相关产业商品化程度最快、产业体量最大、对国民经济的影响最轻、拉动国民生产总值最有效,所以,首当其冲的迎来了一场节能减排的改革,如今,绿色建筑的理念已经成为我国建筑行业的主流。本文主要从绿色建筑的效果分析来阐释绿色建筑经济的发展前景。
1、绿色建筑的效果分析
(1)效果分析的组成
绿色建筑的效果分析主要包括内部效果和外部效果。因为外部效果主要指间接效益和间接费用,应该进行国民经济评价,所以,评价绿色建筑的效果主要指的
(2) 外部效果的指标。
所谓的国民经济评价,就是按照科学合理配置稀缺资源和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原则,从国民经济的全局出发,考察项目所耗费的社会资源和对社会的贡献程度来评价该项目的经济合理性。
由于绿色建筑经济在我国刚刚起步,很难为绿色建筑的发展界定统一的评价标准。所以,笔者人为应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分析:首先,国家出台政策法规严格控制建筑产业规模,限制从业人员的数量,我国长期实行粗放型经济模式,导致各地建筑项目增多,所耗费的能源也相应的增多。其次,深化绿色建筑的新技术、新机具、新材料的研发,加大科学技术的投入,从而节约了资源和能源,控制生产成本,提高了机械化水平;第三,广泛宣传绿色建筑理念,使得在城市规划和考察设计中时刻贯穿“绿色建筑”的思路,从而保证家庭住宅和城市建设在采光、通风、排水等方面减少对环境的污染;第四,建立完善的评估标准,从根源上杜绝伪绿色建筑的存在;第五:积极引进、吸收、消化国外先进科学技术成果,提高机械化水平。
在政府的干预调控下,要健全和完善建筑节能监管体系,加强对大型公共建筑物的建筑节能监管,使得“非绿色建筑”项目的内部成本提高,内部效益降低,而“绿色建筑”的外部成本的降低,绿色建筑外部效益的有效提高,能从根本上使可利用的资源向绿色建筑经济领域流动。
2、绿色建筑有效措施分析
如何对绿色建筑的措施进行有效的推行,主要是针对绿色建筑的外部效果的提高。提高外部的效益,降低外部成本的一个大体思路是:建筑在其生命周期内减少能源和资源的消耗量;最大限度的减少环境污染;建筑的质量、功能、性能以及自然生态环境相统一。源于绿色建筑是新生事物,提高外部效益的量化指标还不能太确定,具体表现为绿色建筑的高出售率以及高出租率。相对来说出售与出租价格也比较高,一个绿色建筑项目,不仅费用的支出比较低,而且能够获得政府的支持和赞助,还能吸引消费者的注意,这些都将为业主带来巨大的投资回报。
另外,降低外部成本也是提高外部效果的措施之一。因为,绿色建筑质量好,电、水、能源和垃圾成本底,从而延长了建筑的寿命。所以在建造绿色建筑的前期,要降低外部成本,即可以在透光性好、通风能力强、空气质量好的地段购买一块地产,可以将解除潜在的环境风险;绿色建筑前期直接产生的建造成本比较高,但是由于机械数量少、照明设备数量少、通风设备数量少,从而提高了能源效益,间接降低了建造成本。
总之,绿色建筑的发展是符合可持续发展方针的重要举措,是本着保护生态环境、节省资源的前提进行的操作,是符合建筑行业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
参考文献:
abstract:currently, china’s economy is fast developing, and the development of architecture is exceptionally rapid. it’s very important to promote green architecture technology for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china’s economy, so as to relieve the contradiction between resource, environment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this paper, based on introducing the concept and features of green architecture, discusses the current development of green architecture in china and analyzes the future development of green architecture.
keywords:green architecture;development;prospect
中图分类号:tu-0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0422(2010)09-0071-02
1引言
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日益提高,环境与经济发展间的矛盾却逐渐恶化。资源的缺乏、能源的衰竭、环境的破坏等问题已经突出成为人类的生存隐患。研究证明,导致全球性气候变暖的有害物质中,建筑施工和运营过程中所产生的有害物质竟占过半,其中建设过程中的能源消耗,就占了能源消耗总值的35%。
3.2.2要不断推广绿色建筑节能理念,促进绿色建筑发展
政府应该加强对企业的引导和管理工作,加大对绿色建筑的推广力度,鼓励市民使用建筑节能产品(如在房屋装修时尽可能使用新型节能材料等),并采取政府补贴的方式鼓励消费者来尝试。而对于企业来说,政府应该倡导企业研究新技术,推广新技术。在这方面我们可以借鉴英国的经验。比如为了使公众对绿色建筑能有更为直观的感受,英国的建筑研究组织(bre)设计了绿色住宅样板房供人参观(图1)。该建筑采用了可遥控的百叶窗,室内门窗还设置有可调节的通风口,房屋的坡屋顶是架空的玻璃幕墙,顶面开设有天窗并安装有太阳能热水器;在屋顶两端的天沟设置有雨水集中处理管道,把雨水回收之后通过水循环系统实现二次利用。建筑物的地基上采用的是可再生骨料,而包括房间地板与建筑外墙在内的建筑材料,则全部是采用回收所得的工业废料;在墙体内部,则利用由回收的废纸再加工制成的纤维制品来充当墙体保温材料。据测算,该示范建筑,可比传统节能建筑节能50%,节水1/3,其太阳能热水装置可提供60%供热需求。为了能够更好地,大范围地推广绿色建筑节能的概念,bre建筑研究组织甚至还搭建了自己的绿色建筑公园(图2)。公园面向公众开放,并且有不定期的集体活动,bre在这里用最直接最亲切的展示方式让人们体验绿色科技的益处,为人们勾勒出绿色生活的构想。
4结语
中图分类号:TU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 生态建筑的设计原则
生态建设的最终目的就是为了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利用自然当中存在的客观条件,尊重大自然的客观规律,充分的利用一切生态环保材料进行建筑建设,用最少的投入给人们的生活和自然的发展带来最大的利益,营造出一个安全、宁静、和谐的生活和工作环境。
1.1和谐原则
生态建筑当中最重要的一个原则就是和谐原则,包括的内容有经济建设的和谐、社会生活的和谐以及环境发展的和谐等等。在建筑的活动当中,不论是选择何种地质条件、还是选择怎样的建筑材料,或是进行怎样的规划设计,包括在实际的施工建设工程当中,都需要严格的注意以及遵循和谐这一项最基本的原则。
1.2节约原则
在完成资源建设的目标之下,对于资源的使用和消耗都不能够浪费,做到节约资源,充分的利用一切资源,用最少的资金投入创造最大的经济建设效益。
1.3高效原则
任何的人类生产建设活动都是为了给人们的生活带来更大的便利,建筑也不例外。建筑要完成的任务就是让人们的居住环境变得越来越好,建设一个健康、绿色、舒适的居住环境,整体建筑的系统使用的是集成技术来将建筑的功能效能进行提高,将管理调控体系进行一个优化配置的作用,营造成一个生态高效的建筑体系。
1.4舒适原则
人们对于建筑的最主要和最直观的一点就是要舒适,,只有一个舒适的生活和工作环境才能够创造出最大的经济效益和生活效率。建设一个好的建筑不能够不遵循环境原则,在上文当中也提高一切的活动都必须以环境组委最基本的建筑条件,因此,在为了达到建筑的舒适度的要求,需要设计人员和施工人员共同配合,将环保和舒适进行一个良好的结合,找到二者之间最佳的相处模式。
1.5经济原则
要想建设一个生态效益高的建筑,就必须要利用高科技纪念性技术操作,这就意味着需要投入大量的成本进行建设,但是大投资并不是等同于浪费。用合适的技术和合适的建设材料加上合适的地域条件,再加上施工和设计人员丰富的建筑经验,就能够设计出一个高效的建筑物,不但能够满足经济效益,还能够满足生态效益。
2 生态建筑的设计要点
生态建筑的特点就是在生态住宅的实际运用过程中,将生态理念运行添加进去。生态住宅设计,指的就是将建筑住宅当作是一个小小的生态系统,自行的循环,结合了现代美学、建筑技术科学、人工环境学等等,为居住者提供一个舒适、绿色、健康和美观的居住环境的一种实践手段。生态不是孤立的片面的,而是具有双重性质的,既要有环境的保护,还要有满足人类一切的生活需要。生态建筑的理念不能够只是表面的空头文件,需要将每一项工作都深入到实际工作当中去,包括了材料的选择、施工建设的方案设计等每一个建设工作的实践当中去。技术要求需要表现在住宅的物理环境和能源系统的设计等等多个方面。与此同时,还要和绿色与生态结合起来,建筑的材料的选择和绿化设计之间是互相依存互相影响的,需要工作人员进行一个高度的重视。
3 生态建筑设计的先进技术
3.1太阳能的使用
太阳能是一种新型的能源,具有可再生、无污染的特点。从人们发现可以使用太阳能的时候开始,就投入了大量的研究成本在其中,将太阳能广泛的运用在生活生产的各个方面。太阳能蕴藏丰富、成本低廉、利用起来也非常的简单,而且符合了生态建设的需求,因此其的利用范围正在不断的扩大之中。(1)透过窗户的集热板,来建设太阳能资源系统。运用集热板、蓄热装置、风扇和空气导管等等装置进行相互的组合,来达到将太阳的光能转化成为热能,供人们使用。(2)透过空气的集热板建设太阳能资源系统。用空气的集热板所产生出的热量来将其供给空气的供热系统,将过去的传统供热方式进行更换,就能够把在过去的暖气当中产生的氮氧化物降低到最少,从而减少其对空气和环境的损害。
3.2新材料的利用。科技的不断进步,能够用来进行建筑的材料也越来越多。在实际的 建筑活动之中,需要从建筑材料的特性出发,从环保的角度进行考虑,运用合理的技术生产选择最佳的材料来进行建筑的工作。(1)利用水循环。水是大自然的产物,可再生、无污染,属于清洁型的能源。在现在对水的利用上主要是雨水的循环进行制冷的技术。(2)地热能源的利用。地热的储备是非常多的,而且和太阳能一样是环保型的能源,在最近几年的建筑活动中,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利用。东三省等地区一批新的建筑物就是使用的地热供暖,将原先的暖气供暖淘汰掉了。(3)太阳能光电材料。在生态建设的工作中,对于能源的选择,首选的就是太阳能。因为太阳能使用起来非常的方便,储量非常的丰富,成本很低,而且完全无污染还可再生。
4 生态建筑设计的发展趋势
4.1节约原材料
在建筑的应用工作当中,建筑材料的选择是最主要的部分,节约建筑材料实际上就是在对建筑进行节约。在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之下,人们依靠科学技术,已经慢慢的将建筑物的梁柱利用数量减少了,这样不但可以营造出一个建筑的空间感和立体感,将建筑的美感表现出来,还可以节约材料,减少成本的支出。
4.2 节约能源
在全球范围之内,能源是面临着一个紧缺的局面的,这就使得人们在建筑方面的理念也在朝着节约型发展,不断的开辟出新的能源以适应不断增长的人口对能源的需求。 [3]建筑的节能主要是表现在节能建材的使用之上。建筑物能够自然的通风透气来减少空调和风扇的使用频率,这样就能够减低这些电器排放出有害的物质破坏自然环境,也在同时减低了对于能源的消耗,在最大程度上减少住户的经济负担。
5 结束语
人类经济建设的脚步发展的越来越快,在不断发展的经济压力之下,人类的居住环境面临的压力越来越大。自然资源的不断消耗,人类生产建设的过程中排放的垃圾和污染越来越多,对生态环境所造成的破坏越来越严重。可持续发展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国策,为的就是能够建设循环利用的经济生产模式。各个行业都在推行这一项基本政策,也包括了现在发展态势良好的建筑行业,努力营造一个良好的建筑生态氛围。要想实现生态建设,达到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就需要在遵循相关而对原则之下进行技术的创新和改良。建筑行业耗费的能源和资源太多,是急需进行生态改造建设的行业之,在建筑而对工作上要节约消耗的能源,从生态的角度进行建筑的工作。
参考文献:
[1] 周彦明;谢丽娜 .生态建筑设计与建筑设计生态化发展趋势 .民营科技[J] .2012,(04):(12--15)
[2] 徐晓东 .基于生物气候条件的绿色城市设计生态策略研究 .东南大学[J] .2009,(16):(24--26)
[3] 陈涛;张永斌;陈玮 .试论生态建设与生态建设规划 .环境保护科学[J] .2010,(08):(29--31)
一.建筑给排水技术发展的现状
(一)建筑给水技术现状
城市的建筑给水改善技术包括下面几个方面:
1、增压给水
一方面是城市建筑工程的大量兴建,另一方面是城市水厂处理能力不足,致使城市建筑给水不够充足,加之给水管道的老化,使得给水系统的承压能力持续降低,更严重的是一些城市出现供水不足的现象。供水不足现象的发生促使城市的高层建筑需要采用增压的方式供水,二次加压设备因此应运而生,并且随后得到了大范围的应用,渐渐成为建筑给水设施中的重要工具。经过多年的实践,我国的增压设备以及增压给水技术日益完善,目前我国常用的给水增压设施包括水泵给水设备、气压给水设备、变频调速给水设备这三种。
2、分区分质给水
生活水平的提高使人们的对饮水要求愈发严格,因此,实行对不同建筑分区分质给水是顺应发展要求的体现。现阶段,减压阀是对不同建筑实行分区分质给水的主要给水设备,最常用的是比例式减压阀,操作简单、减压稳定、能长时间使用是这种设备的优势。另外,可以调节压力值以适应不同压力值需求的薄膜式减压阀在减压限流的情况下也被广泛采用。
3、推广使用节水设备,强化节水意识
我国水资源人均占有量较低,水污染现象较为严重,水资源存在的问题使得建筑给水尤为缺乏,因此,必须要采取节水措施使水资源得到充分的利用,我们可从建立节水设施以及强化人们的节水意识两方面入手。一般而言,应用在实际生活中的节水配件具有限流、自动调节温度等方面的功能,以水力控制的多功能阀、液压式冲洗水箱配件、二档冲洗大便器配件、屋顶水箱的配重逆开止回阀应用较多,有些配件随着实际生活的发展需要而不断进行相应的改造。对于节水来说,仅凭建设节水设施只能达到部分效果,更重要的要树立并强化人们的节约用水意识,要让人们知道水资源的宝贵,在日常生活中养成节约用水的习惯,使人们认识到节约用水是每个人应尽社会义务、推动社会发展、满足日常生产生活需求的内在要求,实现生活用水的二次利用。
(二)建筑排水技术现状
建筑排水系统是为了使人们在日常的生产生活中的废水、污水能顺利排出。社会的不断发展,高层建筑物的不断建设使得人们对排水系统的要求也不断提高。为方便介绍,笔者以卫生清洁工具和排水管道材料为主阐述建筑排水系统。
1、生活卫生清洁工具
随着生活质量的提高,人们在日常生活中越来越倾向于使用舒适、节能、安全的生活卫生清洁工具。这其中比较典型的卫生清洁用具有桑拿浴设备、按摩浴缸、蒸气浴设备、调整身体机能的运动器等,不仅能有效满足人们对高品质生活的需求,同时也能有效排水。
2、排水通气技术与排水管道材料
目前,包括专业通气立管、环形通气管、伸顶通气管、不伸顶通气管、器具通气管等不同类型又各具特点的排水设备已在我国得到应用,这些多样化的排水通气设备能满足不同建筑物的排水要求与排水标准。开发通气阀与特制配件的单立管排水系统能帮助伸顶通气管通气,同时还能有效预防管内的空气进入室内,这就提高了管道的通水性能。在通气阀的选择中,单路通气阀与双路通气阀使用较为广泛。
另外,由于我国排水管道在前期设计、施工安装等方面还存在一定的不合理问题,使得有些排水系统无法发挥其作用,致使污水得不到及时的排出,这不仅对排水系统的使用寿命是一种伤害,同时也容易造成管道堵塞的问题出现。因此,在排水管道材料的选择上,通常选择塑料管道或复合塑料管道、铸铁排水管等。其中,塑料管的应用是最广泛的,尤其是双臂中空内螺旋消音管,能有效降低噪音的同时改善水力条件。因此,我们在实际建设过程时,要科学合理的设计排水路线,结合现实选择相适应的管道材料,充分考虑排水渗漏可能存在的隐患,确保排水管道的安装可靠合理,保障生产生活用水能有效顺畅排出。
二.建筑给排水未来的发展前景
为人们提供符合国家水质量标准的生产生活用水,保障消防用水系统的正常运行,保障排水系统的正常流畅是建筑给排水的主要功能。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以及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未来建筑给排水设施将朝着更加智能化、节能、可靠、合理、卫生等方面综合发展。
(一)建筑给水的未来前景
更加节省建设用地、更加节能、污染无限趋于零将是未来建筑给排水的主要发展走向。高位水箱、气压罐将会被变频无负压的给水设施所取代,同时,建筑给水泵也将会朝着智能化、所占用地小的方向发展。除此之外,未来节水器材将会成为主流,会被大规模地推广使用,管道材料也将趋于抗压能力更强、伸缩能力与柔韧性更实用的方向发展。针对我国水资源人均占有量少与水污染严重的问题,废水、污水的处理能力将得到很到程度的增强与提高,同时,对水资源的循环利用也会出台相关规定,逐渐实现建筑给水想着节能、环保、水质安全等方向良性发展。
另外,未来的热水供应技术会倾向于使用各种节能、环保的新能源,并会根据区域水量的不同而采用不同的热水设施,使热水供应朝着既节能又节水的双重目标发展。同时,未来的建筑消防设备将会朝着更加智能化的方向发展,既经济又智能的方式将是未来消防给水的特点。
(二)建筑排水的未来发展前景
针对我国水资源匮乏严重、污染严重的现状,预计未来会大面积普及中水回收利用的措施,对于中水回收,国家相关部门应该从法律上加以明确,并要加大对节约用水的宣传力度。于此同时,建立相关的中水回收站,将回收的中水、污水及时处理,实现循环利用,建筑排水向着可持续化的方向发展。
建筑排水系统将随着未来建筑建设的不同特点设计多样化的排水系统,给排水系统的设计更具针对性,在解决污水排放、雨水渗漏、节能环保等方面中存在的问题的同时,实现智能化的污水处理,如收集雨水之后采用自动化的方式集中处理雨水。未来的建筑排水系统中,压力排水系统、真空排水系统正压调节阀将成为主流。
结束语:
综上所述,建筑给排水将随着社会经济、科技水平的不断进步而不断改进,但是随之面临的挑战也将越来越严峻,尤其是在我国建筑给排水技术还有待进一步创新突破的背景下,建筑给排水系统的建设发展任重而道远,但是,我们应该看到其发展前景是十分明朗的,只有不断探索、不断创新建筑给排水技术,建筑给排水才能不断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同时人民生活环境的质量将更上一层楼。
参考文献:
[1] 宫月明,吴刚.小议我国建筑给排水技术的发展现状及其未来趋势[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1(03).
Abstract: green, ecological and sustainable developing architecture is the requirements of The Times, it is also the building the development direction, today we put the energy conservation, the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ecology and human-oriented architectural design concept is used in practice in order to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green buildings, and improve the construction of ecological environment quality, has greatly improved the people's living level. "Green building" has become the most modern city construction theme.
Key word: green, ecological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中图分类号:S891+.5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一 、绿色建筑
绿色建筑也叫生态建筑,人类安全,可持续建筑,与环境共生建筑。其主要的涵义是包括设计,施工,建筑选址,使用运行,管理及废弃的整个过程中,在维护环境基本生态平衡的前提下,充分的利用自然资源,以满足人类健康,舒适的居住和使用,达到人,环境,建筑的和谐共生。
绿色建筑有一下特点:
1、节约能源,提高能源效率:根据基地条件,充分考虑天然采光和自然通风的要求,减少空调使用以及照明。
2、保护环境,节约土地:合理规划使用土地,减少土地污染。
3、节省水资源:大量采用节水器具以及水的回收再循环利用。
二、培养建筑节能意识
由于任何一项节能技术措施与改革都要在充分的认识节能意义并且变成执行者的自觉地行动才能实现,所以培养节能意识只是进行节能的第一步,却也是最关键的一步。
节能意识分两个方面,一是决策者的节能理论修为,另一个是群众的节能素质教育。决策者的节能意识主要是通过学习或者系统的培训来提高的,而群众的节能意识要靠长期的的宣传教育来达到目的。比如在法国,政府对民众的节能方面宣传特别广泛,大部分的公民都知道能源危机而节水节电,并且政府还把节能与公民的切身利益挂钩,规定了每个人的用电、用水、用气的最高限量,实时超过限定值加倍计价的方式,用电低峰降低收费计价的方式来鼓励大众节能。在内区内鼓励人们乘坐电车、地铁,总之使用各种各样的办法让人们自觉或者被动的节能。
建筑节能不单纯是节约能源,更重要的是环保意识和可持续发展的观念。这是因为建筑节能本身就是一个环境节能,是系统工程节能。并不是单一过程的节能。
建筑节能宝货一下几个方面:
建筑施工节能;
2、建筑环境和能源再生;
3、智能建筑系统调控的优化和节能;
4、生活节能与物业管理优化;
5、建筑材料生产过程的耗能及建筑围护结构传热损失情况;
但是,建筑节能一定要因地制宜合理、通过讨论研究与当前建筑环境所需要的使用节能材料以及合理搭配才能做到真正的节能。
三、幕墙的使用
玻璃作为建筑材料,它的运用已经越来越广泛,它从采光飞速发展到作为墙体以及屋顶甚至使用到结构上。真因为现代新型玻璃的运用使玻璃幕墙建筑的节能成为可能。
玻璃幕墙以它将大面积玻璃应用于建筑物的外墙面,展示建筑物的现代风格,发挥玻璃本生的特性等优点,使建筑物显得别具一格,光亮明快、挺拔、具有现代品味,从而给人一种全新的感觉。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玻璃幕墙将获得更广泛的应用,而且用量越来越大,其发展前途及其乐观。随着人们对玻璃幕墙的要求不仅局限于使用,更深入到装饰艺术性、绿色节能等方面。通风双层玻璃幕墙便是其一。
比利时研究院的报告中,对于通风双层幕墙系统的结构给出了一个相对比较完整的描述。幕墙有如下各结构:
1、外层玻璃:一般是单层玻璃。
2、内层玻璃:真空双层玻璃。
3、内外层中的空气腔:可完全自然通风,风机通风,机械通风。
4、使用者开启内窗就可使办公室能够自然通风。
5、自控的遮阳设备。
6、散热器在幕墙内侧。
到70年代末,80年代初,通风双层幕墙结构才有较大的进展。90年代,对环境的日益关注从技术和政治两方面影响建筑设计,促进了通风双层幕墙的迅速发展,使绿色建筑成为公司建筑的很好的形象。
四、外墙保温体系
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开展建筑节能到现在,围护结构的保温隔热技术一直是国内的生产企业和科研院所研发的重点,也是从国外引进先进技术的重点领域,通过自主研发或者引进,开发出多种新型的节能材料,不如蒸压灰砂砖、蒸压粉煤灰砖、多孔砖等。外保温到目前为止,依然是最主要的外墙保温技术。
外墙保温体系可分三种形式:外墙外保温体系、外墙内保温体系、夹芯保温体系。不管是那种保温体系,都可以使寒冷季节外墙内表皮温度升高,使室内温度环境改善,目前外墙外保温在我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其保温效果极佳。
外墙外保温的一系列优点:①有效的保护主体结构,延长了建筑寿命,并能有效的阻断冷热桥现象,明显减少冷热损失。②大大提高了 室内环境的舒适度:冬季室内储存热量增大,温度稳定;夏季外保温层可以减少辐射热进入室内和室外高温的影响;③避免了室内二次装修可能对保温层造成破坏;④解决了内保温体系造成内墙难以吊挂衣物的弊端;⑤直接室外施工作业,不减少室内使用面积,施工方便,室内不受干扰。
外墙保温层的裂缝是保温建筑质量通病离队重症,防裂是外墙保温体系要解决的关键技术之一外墙保温体系面层产生裂缝的原因:
1、使用水泥砂浆做抗裂防护层,因为水泥砂浆的强度高,收缩率高,柔韧变形性不够而引起砂浆层开裂。
2、寻用的玻纤网布质量不合格,抗拉强度不够,耐碱率保持率低,玻纤网布间断处元搭拉或者搭拉尺寸不足,所处的构造位置不正确等。
3、墙体转折处及窗口周边等容易产生集中应力的部位未设置增强网格布。
4、在材料柔韧性不足的情况下没有设置保温墙体的变形缝。
5、采用的腻子柔韧性不够,或者不耐水,受到水的浸泡后起泡开裂;采用了漆膜坚硬的涂料,涂料断裂伸长率小;涂料和腻子不匹配。
既然问题出在裂缝我们就针对裂缝考虑防止裂缝发生,防止裂缝的主要措施有以下几点:
1、选用保温形式时,尽量选用外墙外保温体系。
2、玻纤网布一定要选用质量好的,布置时要有充分的搭接长度,并且做防腐处理。
3、在结构变形缝处设置变形缝。
4、墙体新抹灰面层表面应及时分水养护。
5、窗户周边及其角部应力集中的部位增设加强网,分散其中应力。
五、热桥问题
热桥问题一直以来都是严寒和寒冷地区开发商,居住者和物业管理部门头痛的事情。尤其是许多采用节能墙体的住宅,出现结露长毛的现象。所谓热桥就是指围护结构中包含金属,钢筋混凝土和混凝土梁等部位室内外温差作用下,形成传热密集,内表面温度较低的部位。形成了传热的桥梁,故称为热桥。热桥的危害很大,比如:
因结露使得墙体潮湿,破坏室内装修和室内景观,墙皮脱落,影响心情。
1、因结露使得墙体潮湿,助长病菌滋生,长毛,发霉破坏室内卫生环境,影响健康。
2、破坏结构安全
防止结露措施有以下几点:
1、保证墙厚。
2、屋面保温层满足最小的传热阻要求,且采用合理的防水构造和优质的防水材料,保证防水施工质量。
3、所有热桥部位设外保温层,且保温层闭合,满足厚度要求。
4、当年竣工的房屋不要当年入住。
5、对于室内湿度大的房间,加厚保温层,在基层墙体与保温层之间设置隔气层,禁止采用夹芯保温墙。
6、提高墙体砌筑施工质量以保证墙体密实度。
7、才有外保温节能墙体的建筑,施工应先立窗口后做保温。
8、勒脚处做保温处理。
六、生态建筑
生态建筑一般分为两种情况:一是再传统技术的基础上,按环境与资源两个要求,共同改造重组做成的新技术;二是把其他领域的新技术结合生态要求运用过来。
现代建筑和生态建筑是两个不同的概念。现代建筑设计思想是强调以人为本、强调科技为人服务、强调人才是自然的主人,强调征服自然甚至战胜自然。现代钢铁工业,材料工业,玻璃工业,化学工业为现代建筑业的迅速发展提供了丰富的物质基础。特别是近代新的结构技术,照明技术,智能技术,使现代建筑业超过任何历史时代,为人类提供了更加舒适的工作环境。
而生态建筑的提出,是基于建筑领域中生态人本主义价值的觉醒。它直接审视建筑本质的所在,讨论的是今日与未来人类社会面临或即将面临的生存问题。正因为这个问题,生态建筑真真切切的撼动了现代主义没血的构造和技术观,向现代建筑物质根基的合理性和可持续性提出了问题。
七、绿色建筑之路
绿色建筑的研究及建设实践,每个国家根据根据自己的国情和条件形成了不一样的特点。我国是一个发展中的大国,在资源短缺,人口数量巨大的条件下走一条符合我国国情的绿色建筑之路非常关键。
太阳能、风能、地热、生物质能等自然资源的合理开发和有效利用在我国拥有很强的发展前景。水资源的循环利用,水资源是有限的并不是无限的,我们做到节约用水,做到合理规划水环境是走绿色建筑之路所必需的。
大力提倡使用绿色建筑材料。如使用地方材料,因地制宜的设计出富有地方特色的个性建筑。在不破坏环境的前提下去使用,千万不能因小失大。
八 结语
综上,绿色建筑作为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人物之一,已经被很多国家广泛重视。从建筑师自身出发,做到时时刻刻以以人为本为理念,从建筑规划到建筑设计的没一个环节都要认真的考虑人与自然的科学规律。只要我们心中有回归自然的意向,就能缩短人与自然的距离,绿化、阳光、空气、水可以为建筑空间注入生命与活力,不仅增进了生理健康,更创造了畅快,愉悦的生活环境。
参考文献:
[1]《建筑外墙外保温技术导则》建设部标准定额研究所编著,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年5月出版
[2]《绿色建筑与建筑技术》中国建筑协会建筑师分会建筑技术专业委员会、东南大学建筑学院编著,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年6月出版
绿色建筑是在建筑与环境相互协调的基础上, 以自然生态系统良性循环为基本原则, 结合考虑生态环境、 社会经济、 历史文化、 生活方式、 建筑法则和适宜的技术等多种因素。绿色建筑是指为人们提供健康、 舒适、 安全的居住、工作和活动空间, 同时实现高效率地利用资源, 最低限度地影响环境的建筑物。大量宜居住宅和宏大公共建筑物在建造和运行过程中, 不可避免地要消耗大量的自然资源和能源, 并对生态环境产生不同程度的负面影响。在改善和提高人居环境质量的同时, 促进资源和能源的有效利用, 减少污染。绿色建筑也可称作生态可持续性建筑, 即在不损害基本生态环境的前提下, 使建筑空间环境得以长时期满足人类健康地从事社会和经济活动的需要。绿色建筑不仅与减少能源消耗有关,同时还涉及减少淡水消耗、 降低材料及资源使用、 减少废物、 提高空气及灯光质素、 处理及保留雨水用以补充地下水、 恢复自然环境、 减少依赖汽车等等的同类问题。所谓的绿色建筑是不仅要提供舒适而安全的室内环境,同时应具有与自然和谐的建筑外表环境。将科学发展观的理念融合到建筑的全寿命过程中, 即发展绿色建筑, 已成为今后建筑技术发展的必然趋势。
一、我国发展绿色建筑的前景和优势
我国正处于城镇化和工业化的快速发展时期,建筑存量大、新建建筑多,地理气候特征多样化,加上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传统建筑文化,发展绿色建筑具有巨大的潜力和独特的优势。
1.建筑节能潜力巨大。我国既有建筑达400多亿平方米,同时每年新建16亿至20亿平方米。我国建筑95%以上是高耗能建筑,如果达到同样的室内舒适度,单位建筑面积能耗是同等气候条件发达国家的2至3倍。对既有建筑进行节能改造,节能减排潜力巨大。
2.发展绿色建筑比较效益高。据测算,达到同样的节能效率,建筑比工业投入少。此外,我国实施建筑节能和发展绿色建筑的成本相对欧美等发达国家要低得多,而应对气候变化是全球面临的共同挑战,因此,我国发展绿色建筑的比较优势更为明显。
3.绿色建筑技术相对成熟。欧盟学者针对80项减少建筑温室气体排放技术的调查结果表明,就投入和节能效益而言,高能效照明技术是几乎所有国家建筑物温室气体减排最有效的措施之一。就节能量而言,改进寒冷气候区的隔热和分区供暖系统,实行分户供热计量,在温暖气候区提高制冷和通风能效,注重遮阳、自然通风、隔热措施,以及改进发展中国家炊事炉灶等,均是有效的节能措施;高能效比的设备、太阳能热水装置、节能型家用电器和能源管理体系等,均是成熟的建筑节能技术。从“十五”开始,我国就组织实施了“绿色建筑关键技术研究”、“城镇人居环境改善与保障关键技术研究”等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在节能、节水、节地、节材和建筑环境改善等方面取得了一大批研究成果,并在逐步推广中产生了良好的效果。
4.我国传统建筑文化有利于推行绿色建筑。我国从南到北,有一大批与地域气候相适应的建筑,如安徽的民居、陕西的窑洞,都具有巧妙利用通风、浅层地热能实现冬暖夏凉的特征。南方的一些园林建筑,更是师法自然、尊重自然的生态建筑。中国园林在形态上是自然的缩影、建筑物的延伸,园林在建筑中,建筑在园林中,是共生的:西面的墙上爬满了藤蔓,遮挡了烈日;正厅外开辟了花园、草坪,南侧种了落叶型的树木,冬天落叶后阳光可照射进来,夏天树叶长出来又能遮阳。这样的设计非常巧妙,既赏心悦目,又调节气候。所以,我国的建筑文化传统为绿色建筑的发展奠定了很好的基础。
二、推动绿色建筑发展的对策
1.转变企业经营理念,积极开展绿色设计
建筑企业随着企业的使命向绿色建筑转变, 其核心理念和价值观也同样发生了变化。 此时, 新的理念和新的企业文化建立就显得特别重要。因为思维方式决定行为方式, 价值观决定建筑企业对自身和社会、自然的评价标准。开放并富有进取心的企业文化, 会激励企业和员工不断地学习和创新, 学习和创新使企业拥有越来越多新的技术, 同时也使国内外先进的绿色建筑案例在企业内部被消化和吸收。而绿色设计是绿色建筑的源头, 源头绿色才能保证水流的绿色。 根据我国的国情, 绿色设计应着重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一是节约能源尽量从总体上减少能量的使用, 并在技术允许的情况下尽量使用可持续能源; 二是尽量利用可循环的材料和能源, 减少废弃物的产生和对不可再生能源的依赖; 三是从用户或客户的实际需求出发, 体现“ 以人为本” 的设计理念, 使建筑空间尽可能健康舒适; 四是在设计时考虑建筑全寿命周期的物耗和能耗, 使建筑全寿命周期费用最低,降低运行和维护成本。
2.积极推广绿色施工, 强化施工现场的监督
施工阶段是将设计成果转化为实物的阶段, 也是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最直接的阶段。 绿色施工和绿色设计一样, 涉及到可持续发展的各个方面, 包括减少物质化生产、可循环再生资源利用、 能源消耗最小化、 生态环境的保护等。 因此, 建筑企业在施工过程中, 要加强施工现场管理。 一是建筑场地应减少施工场地的占地面积, 减少施工对场地的扰动和破坏; 二是通过改善能源使用结构, 根据具体情况合理组织施工, 积极推广节能新技术、 新工艺、 新产品, 以提高施工能源利用率; 三是采用施工节水工艺、节水设备和设施, 尽量考虑水的循环使用,加强节水管理, 施工用水进行定额计量; 四是施工单位应按照国家、行业或地方对绿色建材的法律、法规及评价方法来选择建筑材料, 以确保建筑材料的质量。 力求建筑施工尽量少消耗自然资源, 以免破坏现有的自然生态系统, 减少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噪声、粉尘和空气污染对人类健康造成的威胁。
3.积极采用绿色建筑技术, 提升企业市场竞争力
虽然我国的建筑业总体上科技含量不高、 信息化水平低, 施工企业大都是传统的粗放经营方式, 无论是技术装备还是管理水平都与国际先进水平有一定的差距。但是, 我国建筑企业要在未来的国内外绿色建筑市场上有一 定的竞争优势, 必须拥有自主知识产权以形成自己的核心能力。为此, 建筑企业要注重完善科技装备投入机制, 适时更新陈旧设备, 不断提高技术装备水平, 开展建筑科技开发应用研究,结合工程项目, 针对未来建筑的特点, 有计划地组织科技攻关, 研究开发新机具、 新工艺、 新材料。 注意自主创新和积极引进、 吸收和消化国际先进适用技术和科技成果, 力争在太阳能、 电能、 太阳光照以及高层住宅和建筑的发电系统等方面有重大的突破。掌握和使用好再生原材料施工工艺的部件技术, 尽快地实现传统的工艺向快餐施工工艺、 清洁施工工艺、 超大型装备工艺过渡。加大对各单项技术进行整合和集成的力度, 在绿色建筑智能气侯调节与再生能源利用的改善技术、资源回收技术等单向生态技术的成果基础上, 形成地热利用与建筑一体化和太阳能、沼气以及风能建筑一体化, 使建筑区域内的绿色能源得到综合使用。
面临资源枯竭和环境恶化的严峻现实,发展绿色建筑成为必然 。积极发展和推广绿色建筑,是促进资源综合利用 。建设节约型社会和发展循环经济从而应对全球性环境危机的必然要求 。克服绿色建筑发展面临的诸多障碍,顺应绿色建筑的发展趋势,不仅要确立可持续发展原则在绿色建筑发展中的指导性地位,还要从更广泛的意义上理解绿色建筑的深刻内涵,致力于创造真正舒适、 健康的理想人居环境,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同时,绿色建筑的发展更需要推动立法和政策的变革,完善绿色建筑的评估认证体系,建立绿色建筑开发与推的有效激励措施,将经济和技术上的优惠措施或经济扶持落实到位,调动投资者 、开发者和消费者的积极性,从而较大地拓展绿色建筑在我国的发展空间。
参考文献:
[1] 临风. 科技增色绿色建筑[J]. 中国建设信息, 2006,(07).
【中图分类号】TU747【文献标识码】【文章编号】1674-3954(2011)03-0300-01
近几年来,我国政府在发展环保建材方面也制定了一些鼓励政策,同时,在全国各行各业颁布了“绿色环保”认证制度和法规。并对水性、溶剂性部分涂料和部分建材产品进行了绿色标志认证,部分地区已开始制定相应的环保建材标准,拉开了我国环保建材工业的序幕。与其他发展中国家一样,由于经济发展的需要和我国的国情特点,非环保建材工业的发展也十分迅速。
一、环保型建材的含义和特征
从不同的角度理解,“环保建材”可称为生态型建材、环保型建材与健康型建材。其基本含义应是:不用或少用自然资源(利用工业废料或工农业副产品)、采用清洁无污染的生产技术生产的、有利于环保和人体健康的材料所生产出的可再生的建筑材料。环保建材具有如下特征:(1)能够最大限度地综合利用自然资源,最好以废料、废渣、废弃物为主要原料;(2)采用的生产技术和工艺低能耗、无污染,有利于保护环境和维护生态平衡;(3)产品应有利于人体的健康;(4)产品应具有高性能和多功能的特点,有利于建筑物使用与维护中的节能;(5)产品应可循环再利用,建(构)筑物拆除后不会造成二次污染。早在“环保建材”这一概念正式提出之前,许多发达国家已经十分重视发展具有环保建材特征的建筑材料。
二、环保型建材在住宅建筑中的应用
从宏观角度来看健康建筑并不是利用高新技术建成的建筑物,而是利用对环境和健康均有益的材料建成的(即绿色建材),它向人们提供了一个清洁舒适的有益人体健康的室内环境和清新、优美和自然相协调的室外环境。它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事实上,人的一生中的绝大部分时光都是在住宅、工作场所和公共建筑物等环境中度过的,特别是老人、小孩、病人在室内的停留时光几乎达到90%。如住宅、现代办公大楼以及各种公共场所,尽管有良好的通风设备系统,也只能实施室内空气的循环,无法与外界对流。如果我们能有效地治理有害污染物,并控制在对人类不构成危害的标准以内,就可以实现大环境中的“健康建筑”要求。
三、环保型建材在住宅建筑中的发展前景
目前我国已开发和正在开发的环保建材和准环保建材主要有如下几种:
1、利用各类废渣为原料生产的建材
此类建材主要是以粉煤灰、煤矸石、尾矿、废砂、废渣、建筑垃圾、生活垃圾等为原料生产的砖,砌块,板材及胶凝材料等。这些产品的特点是节能利废。但其多数的性能尚未达到优良的性能指标,有些还因为加工成本过高而难与传统建材竞争。因此,必须依靠科技进步,继续研究、开发更为成熟的生产技术,使这类产品无论是在成本方面,还是在性能方面都具有与传统建筑材料同等的竞争能力,才能真正大规模地生产和应用环保建材。
2、利用化学石膏生产的建材
产品以磷石膏、氟石膏或其他工业废石膏为原料代替天然石膏,利用先进的生产工艺和技术可生产各种建筑墙体的材料与保温材料。这些产品具有与天然石膏产品相似的优良性能,开辟了石膏建材的新来源;此类产品消除了化工废石膏对环境造成的污染,符合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只要在生产中不会对环境产生明显的污染,此类产品应属于环保建材。
3、以废弃的有机物生产的建材
产品以废塑料、废橡胶及废沥青等可生产多种建筑装修或保温材料,如防水材料、保温材料、装饰涂料及其他室外工程材料。这些再生材料消除了有机废物可能对环境造成的污染,还节约了石油等资源,在资源可持续发展方面符合环保建材的基本要求。
4、各种代木材料
现有大部分人造木材多以农林副产品或工业废料为原料,还可开发以其他废料为原料的代木产品。这些代木产品主要是在生产和使用中不危害人的健康,利用高新技术使其成本和能耗降低,是未来环保建材的主要发展方向。目前这类材料有利用稻草或其他植物秸秆为主要原料生产的稻草板、水泥蒸压草板、植物纤维水泥板、麦秸(碎料)板、稻壳板,蔗渣板、棉秆板等。
5、利用高科技开发的节能型建材或改善环境的建材
随着材料技术(特别是纳米技术)、生物技术等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具有各种功能的建筑材料将不断涌现。如以太阳能玻璃、太阳能陶瓷、太阳能金属、太阳能塑料等材料所生产的建筑材料,能使建筑材料在使用中不断收集能源,将为满足人类对能源需求做出贡献。
3.6氟碳涂层金属板材
氟碳涂层金属板材是以铝合金或钢板为基材,表面涂刷聚氟树脂塑料漆制成的复合板材。以这种板材为基本材料可加工成各种饰面装饰材料,如内外墙面、柱面、屋面、天棚、家具、汽车等各种设备的饰面,是目前综合性能最为可靠的饰面材料之一。氟碳涂层金属板材是在金属表面涂覆极性很强的聚氟树脂塑料漆,使聚氟树脂塑料漆在强电磁场作用下向金属表面渗透,并形成紧密的渗透结合层。
因此,在我国发展环保建材将是一项更为迫切、而且十分艰巨的任务,依靠科技进步,大力发展环保建材是相关行业全体同仁义不容辞的责任。
1.建筑智能系统
1.1 火灾自动报警与自动灭火系统
该系统也称火灾自动报警与联动控制系统,或火灾自动报警与消防控制系统,是通过安装在现场的各种火灾探测器对现场进行监控,一旦发生火灾警情产生报警并联动相应的灭火、疏散、广播等设备,达到预防火灾的目的。
1.2 通信系统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自动控制技术、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的高度发展对建筑物内的信息系统的建设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真正实现建筑物自动化(BA)、通信自动化(CA)、办公自动化(OA)以及住宅自动化(HA),而独立系统之间必然要通过各种方式(如局域网)连接起来,共享所积累的数据资源,转送和处理数据,并由通信系统与外界公用通信网连接,形成综合通信系统。
1.3 电缆电视和卫星电视接收系统
电缆电视和卫星电视接收的应用和推广是为了解决大城市高层建筑或电视信号覆盖区外的边远地区因电视信号反射或屏蔽严重而影响电视信号良好接收问题和丰富节目内容而设置的。
电缆电视系统属于应用电视系统,但是由于与当前使用的以监视控制为目的的电视监控系统从传输的信号方式到应用范围都有很大的差别,因此现在已经单独作为一个弱电系统出现。
1.4 应用电视系统
它是弱电系统工程的一个重要的子系统。应用电视是指除广播电视系统以外,在其它领域中应用的一切电视系统,由于首先用于工业所以习惯上也称工业电视,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应用电视以其传输质量高、系统功能强、应用范围广、施工方便、使用安全和不占空间频率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工业、农业、教育、军事等行业。
1.5 扩音与音响系统
扩音与音响系统基本上有三种类型:一是公共广播(PA);二是厅堂扩音系统;三是专用的会议系统
1.6 安全防范系统
安全防范系统的全称为公共安全防范系统,是以保护人身财产安全、信息与通讯安全,达到损失预防与犯罪预防目的。
1.6.1 防盗报警系统。通过安装在防护现场的各种入侵探测器对所保护的区域人员活动的探测(入侵),一旦发现有入侵行为将产生报警信息,以达到防盗的目的。
1.6.2 电视监控系统。以图像监视为手段,对现场图像进行实时监视与录像。监视监控系统可以让保安人员直观地掌握现场情况,并能够通过录像回放进行分析。早期电视监控系统是应用电视系统、安防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电视监控系统已经与防盗报警系统有机地结合到一起,形成一个更为可靠的监控系统。
1.6.3 出入口控制系统。出入口控制系统又称门禁系统,其功能是控制人员的出入,还能控制人员在防范区域内的活动。在防范区域内,必须使用各类卡片、密码或通过生物识别技术经控制装置识别确认,才能通过。停车场管理系统实际上也属于出入口控制系统。
1.6.4 楼宇保安对讲系统。为访客与室内人员提供双向通话或可视通话、遥控开锁以及报警功能。
1.6.5 电子巡更系统。在大型楼宇或场院中,出入口很多,来往人员复杂,必须有专人巡逻,较为重要的地点应设巡更站,定期进行巡逻。电子巡更系统是保安人员在规定的巡逻路线上,在指定的时间和地点向中心控制室发回信号以示正常。
1.7 建筑物自动化系统(BA)
建筑物设备自控系统(Building Automation System――BAS)主要是建筑物的变配电设备、应急备用电源设备、蓄水池、不停电源设备;给排水系统的给排水设备、饮水设备及污水处理设备;空调系统的次热源设备、空调设备、通风设备及环境检测设备;热力系统的热源设备;以及对电梯、自动扶梯设备运行工况的监视、测量与控制。通过BAS实现对建筑物内机电设备的,制与管理,节约能源和人力资源,提供午夜管理水平,创造更舒适、安全的环境。
2.智能建筑弱电技术的发展前景
2. 1 智能建筑弱电技术的内涵
现代计算机技术、现代通信技术、现代自动控制技术和现代图像显示技术、综合布线技术、系统集成技术等现代信息技术以及其他现代高新技术与建筑技术的有机结合构成了智能建筑,应用于智能建筑的弱电技术就是智能建筑弱电技术。
2. 2 智能建筑弱电技术与智能建筑的关系
在智能建筑内,以综合布线为基本传输媒质,以计算机网络为主要通信和控制手段(桥梁);以此对通信网络系统、办公自动化系统、建筑设备系统(广义的BAS)等所有功能系统,通过系统集成进行综合配置和综合管理,形成了一个设备和网络、硬件和软件、控制管理和提供服务有机结合于一体的综合建筑环境.
智能建筑既包含了设备物理建筑环境,又包含了管理和服务等方面的软环境,它是一个综合建筑环境。可见,智能建筑技术和智能建筑弱电系统是智能建筑的主要组成。
智能建筑弱电技术,以信息技术为主,是实现智能建筑功能的主要技术手段,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表现在以下方面:
2.2.1 计算机及其网络技术对IB的建设起主导作用。
2.2.2 网络结构和标准实现开放协议,例如BACnet标准;LonWorks标准等。
2.2.3 互联网技术(Internet)
采用开放的网络传输协议TCP/IP和HTTP,采用客户机/服务器体系结构。实现远程监控、操作和综合信息数据库访问。
2.2.4 通信技术在智能建筑中的发展方向是:数字化、宽带化、高速化、网络化、综合化、多媒体通信。
2.2.5 “三网融合”是我国通信领域的发展的方。
2.2.6 宽带综合业务数字网B―ISDN,宽带多媒体通信、IP通信、移动通信、ATM技术都正在迅速发展应用。
2.2.7 多媒体技术的广泛应用
2.2.8 开放的网络控制技术和BMS的发展
2.2.9 智能卡技术和人体识别技术
2.2.10 办公自动化的普及和扩展
2.2.11 综合布线的发展前景
一、建筑业行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依然稳固
受经济危机的影响,我国的经济经过2009年的经济低谷以后,开始稳健回升,由此带动了我国建筑业的进一步发展。2010年我国建筑业的增加值为26451亿元,对我国2010年度国民生产总值贡献率为6.64%。在2010年城镇固定资产投资的分行业统计中,建筑业城镇固定资产投资额为2332亿元,增长速度为48.6%,为各行业增长速度之最。在就业方面,截止2010年12月建筑业企业平均从业人员累计已经达到4624.27万人,为我国创造了巨大的就业机会,对我国早日走出经济危机的重创发挥了重要作用。从以上数据和事实可以看出,建筑业在我国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依旧稳固。
二、建筑行业的产值利润率增速稳定
自2001年以来我国建筑行业产值利润率增速较为稳定,2010年建筑业产值利润率已经达到3.6%,相对于以往年份同期有了一定的提高,这说明我国建筑业经营效率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随着建筑业技术水平的提高,经营管理的改善,建筑业整个行业的劳动生产率水平也有了较大的改善。
三、行业风险因素仍然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