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预防性养护模板(10篇)

时间:2023-05-16 15:17:54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公路预防性养护,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公路预防性养护

篇1

前言:公路在修建完工投入使用后,自然会受到车辆的碾压、风力的腐蚀、水的冲刷、以及一些极端气候的影响,以上的因素在共同的作用下,就会使得公路的路面被氧化,最终出现裂缝,轻度的沟壑以及不同程度的路面破碎,透水等问题,一旦经过水的冲刷,或者更多车辆的碾压,就会进一步加剧路面情况的恶化,使路面网裂的范围扩大,直接影响路面基层的结构强度,从而造成公路路面整体破损,路面破损比较严重的只能选择公路新(改)建或者路面大修,这无疑会很大程度上增加道路修建的成本,同时,受到破坏的道路的使用也会威胁到人们的交通安全。

一、公路预防性养护的含义

公路的预防性养护是指公路在尚未被破坏,整体质量较为良好的状态下,提前对公路的路面采取有效的、有计划地保养,同时做到尽可能少的投入道路维护的成本,却使得道路产生的社会效益最大化的一种行为。预防性养护对于提高道路的社会影响力和经济影响力来说都是很大的,但是掌握合理准确的防护时机是很关键的,如果防护过早就起不到延长道路使用寿命的目的且会增加维护的成本,相反,如果防护过晚很可能导致错过最佳修补时机,道路受损严重,防护措施已经无效,道路已经完全报废,道路对社会的经济效益大大降低,失去了预防性养护带来的社会价值,可见抓住有效地时机对道路进行养护是十分重要的。

养护金费也要合理分配,应针对路面的实际情况及功能性的好坏加以区分,如果路面的状况尚佳,仍能发挥原有的使用功能时,此时就应确认为防护的最佳时机。至于如何发现路面中存在的性能衰减情况,可以采用系统的科学的仪器设备进行跟踪监测,对检测的结果进行归纳总结,来具体确定预防性养护的方案。目的在于通过前期的预防尽可能降低公路路面受到的损坏,让道路的养护更加系统化、专业化。所以,对于公路预防性养护应严格执行公路养护技术规范有关要求,一切从实际出发,通过对公路现状路况的分析,合理的制定公路预防性养护技术的方案。

二、实施公路预防性养护的前提

1.抓住养护的最佳时机

找准对公路进行养护的适当时间可以说对整个公路的养护工作来说是最为重要的一步,然而这一点的确定是根据道路实际的性能好坏才能进行准确判断的,这实际上也就意味着道路养护人员需要对公路的性能足够的了解,及时发现公路路况出现下降时,实施预防性养护。采取预防性道路养护应在道路的路面尚处于不影响正常工作状态的情形下实施,一旦路面的结构出现大范围的损坏,性能几乎都失去时,这时如果仍然采取养护措施,所收到的效果就十分的不明显,甚至毫无收益。由此可见,选择恰当的时机对公路进行适当的养护可以更好地保证公路使用性能,避免由于公路路面损坏,对经济和生产生活等产生影响。

2.准确了解养护路段的交通状况等信息

对养护路段的交通信息进行全方位的了解,对于实施公路的养护是很必要的。车辆的多少,经过车辆的主要类型等都会对路面的状况产生影响,因此需要对此路段的各项交通指标进行详细观测和调查,根据数据的动态指标对路面实施防护,同时对路面的实际数据做出评价,选择出最佳的治理方法,此外,还要通过各项公路性能指标之间的对比,分析出养护工作的出发点和针对点,还可以对公路的以往修建情况的演变进行分析,以便对可能出现的公路病害及时做好预警工作,从而制定出具有周期性的养护方案,从决策的层面改善对公路养护的认识,不断提高决策的水平,使养护的效果更加明显。

3.注重日常的养护工作,从细节抓起

有时不是非要等到道路性能即将失去时才需要进行养护的,平时的小修小补对于延长公路的使用寿命也是很重要的,日常性的维修保养可以及时治理路面存在的裂缝、老化以及透水等问题,在路面刚出现轻微的问题时,就能在第一时间进行有效保养,这一点可以最大限度的保护路面的使用性能。日常的保养工作也称作中修,合理有效的中修对路面的养护工作具有很重要的意义,中修适用的情况要依据公路的实际状态而考虑,做到对养护资金的合理分配,扩大公路的养护效果。

4.制定年度养护计划,对养护工作实施有效控制

年度养护计划的设定,应以中修工作为前提,并加大公路路面的防护性养护的力度,同时也要对大型的公路修建及整修项目加以控制,让公路养护工作得以顺利进行,达到养护的良性循环。根据以往的数据,大体上可以分为:对于公路路面的质量保持良好的路段,应把年度大幅度整修的距离控制在公路整体长度的5%至7%的范围内,中修一般可在10%以上。而对于路面毁损较严重的路段,最好先进行大修,整体效果可以后,在进一步实施养护工作就可以对路面状况的改善产生明显效果。

三、公路预防性养护的具体措施

1.确定预防性养护的合理时间

修建完工的公路都有其有限的使用寿命,公路在建成至报废的期间,大体上可分为三个阶段:(1)从公路完工正式开始投入使用至路面出现轻微的氧化现象,整体效果并未受到影响的阶段;(2)路面开始出现由于车辆的碾压而产生的裂缝,车辙开始出现;(3)公路的路面裂缝较大,甚至出现龟裂,道路的整体结构受损。预防性养护是对路面的高标准的养护,当路面的基本情况还处于较好的状态时,也就是意味着道路的整体功能都还具备,这时采取适当的措施对其进行防护和保养,就是最佳时机,可以保证路面始终都能处于工作状态。

2.确定预防性养护的周期

预防性养护周期不是一成不变的,它会随着路况的好坏而逐渐缩短,随着路面性能的逐渐降低,采取的预防性养护的频率就要越来越频繁,这就需要养护人员实时对公路的路面情况进行监测,通过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细致的分析和评价,对公路的路面进行周期性养护,当路面的状况不符合实行养护的条件时,应该采取大幅度的整修来恢复其基本的服务功能和使用状态。

3.实行标准的养护方式

对于路面的养护,应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必须严格根据路面损毁的轻重程度,采取具有针对性的防护措施。

(1)公路表面出现裂缝是一种常见的现象,当路面所承受的重力过大时就会出现裂缝。对于裂缝所采用的措施有用沥青稀浆来灌满裂缝,再用沥青碎石进行封闭.灌缝的方法可以很有效的治理路面水渗入基层,采用这样的方式进行防护,可以让路面所受到的损伤达到最低。

(2)除了灌缝的方式,还有一种叫做沥青稀浆封层的方法可以有效抑制裂缝问题的恶化,它可以更快速地改善路面的平整度,做到防水、抗滑,同时这种方式的养护施工成本很低,对于沥青路面的养护效果更为明显。

四、结束语

总而言之,实施公路路面的预防性养护对于保护路面质量、延长公路施工期限都具有很重要的作用,是一种科学性的养护方法,预防性养护更好的保证了路面性能,在程度较轻时及时的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可以真正做到对路面的病害的治理。公路使用寿命的延长可以很大程度上减少国家对于工程重建的资金的支出,降低大量维修成本,对于国家和社会来说都是具有重要意义的。

篇2

1.公路养护的意义

公路养护的目的在于能够使公路处于良好的使用状态中,延长其使用寿命,在一般情况下,公路在投入使用后会必然遭受到磨损,有自然危害下的雨雪、日晒、洪水、泥石流,还会因为交通事故导致公路在不同程度上的破损,而这些都会给公路使用者带来一定的麻烦。因此,在公路使用过程中,采取及时有效的维修和养护措施是非常必要的,它是延长公路使用寿命的关键,也是为公路使用者带来畅通无阻出行的重要保障。

2.预防性公路养护的概念

公路的预防性养护是一种全新的概念和技术,它在我国公路发展的历程中具有重要的进步意义,增强了人们对于公路养护的认知度。现在公路有它的战士在保卫着,从路面、路基、隧道再到桥梁,以及周边的其它设施,让那些处在损坏初期的公路及时得到修缮。

公路的预防性养护包括对公路路面、路基及周围设施等进行的我定期检查和测量,以确保公路的正常使用情况。公路的预防性养护工作者们,始终坚持遵循“治早治小,及时主动”的的原则,并通过全面的数据采集和调查来确定养护的时间,采取合理的措施来消除公路中存在的问题,提高公路的质量,延长公路的使用期限,确保公路的正常使用。

3.预防性公路养护技术在公路养护中的应用

3.1预防性公路养护技术应用基础

预防性公路养护技术的基础就是进行科学地分析,所以为了保障预防性公路养护技术的顺利实施,应做到以下几点:(1).在所建设的公路路段上存在的自然条件因素(雨雪、泥石流、风沙、洪水)需要进行合理科学的分析,从而明确自然条件因素对公路损坏的影响程度。我们只有通过分析由于自然因素所导致的状况发生,才能使公路的巡检人员在工作中加大巡检力度,及时发现公路上存在的破损,将破损在小范围内进行修复,以降低公路养护成本,并且达到重点障碍排除的结果,从而延长公路的使用寿命。

3.2预防性公路养护技术的实施----常用养护技术

3.2.1针对路面的预防性养护技术

由于雨水冲刷、日晒的时间较长,一般会导致公路的路面上出现路标积水裂缝、龟裂、松散等现象的产生。而路标积水裂缝作为常见的公路破损,其诱因是由于路标积水处沿着裂缝流入沥青路面的表层以下,时间久了会腐蚀沥青路面,甚至可能会对路基造成较为严重的影响。因此在其发生初期需要及时修补,通常采用的修补方式是灌缝方式,把沥青加热沿裂缝充分接触进行浇注。这样的方式不仅简单还可以节约成本。对于龟裂、松散的破损现象,充分利用红外线设备对损坏的沥青路面进行加热式修补,节约时间和材料成本,也不损坏原有路面沥青的混合料。在现代沥青路面预防性养护中被应用到的技术还有很多,例如稀浆封层里加入适当的骨料、填料、乳化沥青、水、添加剂等几种原材料混合,按照一定的宽度、厚度进行路面摊铺,能够使路面平整、光滑,还具有很强的防水、抗滑、耐磨力。

3.2.2针对边坡的预防性养护技术

边坡养护是公路养护中的重要部分,主要目的是为了预防边坡坍塌对路面造成损坏。公路边坡主要由浆砌片石边坡和土工格植被两种方式存在,对于浆砌片石边坡的预防性养护是对表层防护网(铁丝网)进行的养护,通过定期或不定期检查,及时发现并更换那些生锈腐蚀断裂的的防护网,以避免地表水流入片石下层,冲刷土质边坡层。而对于土工格植被边坡的预防性养护工作,一般会采取针对地区绿化植被多发病害的区域进行药物的播散、定期检查坏死的植物对其进行补种等。土工格植被以绿色植被固定土壤,有种既美观又养眼的效果,因此在目前是被广为推荐的公路边坡。

3.2.3针对路基排水工程的预防性养护技术

路基排水工程主要是公路两侧的排水渠,通过快速排掉公路周边多余积水达到路基排水的目的。就目前来讲,关于路基排水工程的预防性养护主要集中在对排水渠的疏通以及排水渠排水量的控制上。比如说,金秋时节会有落叶纷飞,公路路边的排水渠内的附近区域会出现落叶堆积的现象,为了避免落叶所导致的排水渠堵塞,就需要公路养护人员做到定期或不定期的排水渠周边落叶的清理工作。除此之外,还应在排水渠铺砌加固破损处进行及时修复,同时要针对性及计划性加阔排水渠,以提高排水渠的排水剂量,从而达到保护路基的目的。

4.结论

预防性公路养护技术的应用不仅需要养护基层技术人员加强自身专业的技术水平,同时还需要相关管理部门针对所管辖路段的实际情况进行详细地分析并整合具有科学性的预防性公路养护的方案,并通过加强预防性养护管理能力以提高公路养护工作的质量,进而保障公路的畅通无阻。我国经济处在快速发展的阶段,公路运输作为基础,应坚持把握“公路畅通是中心,公路养护防治是重点,因地制宜开展养护工作的举措”这一重要原则。与此同时,通过积极应用新材料、新工艺、新技术、新设备等工作提高养护工作效率、提高公路使用寿命,为我国经济发展奠定坚实的公路运输基础。

参考文献

[1]王东萍.现代公路养护发展方向的分析[J].中国公路,2009,11

[2]张建国.沥青路面公路常见病害的防治[J].中国交通科技社 公路施工与养护,2009,5

[3]李春阳.公路边坡养护新技术概述及应用.[J]公路施工技术资讯,2008,7

篇3

1.公路预防性养护的必要性

公路预防性养护是指在路面病害发生初期,对其进行预防性处治,控制和延缓路面病害进一步发展的养护措施。据道路研究机构估算,在整个路面寿命周期内进行3-4次预防性养护可以延长使用寿命10-15年,节约养护费用45%-50%。在我国由于公路设计标准不及发达国家(美国公路设计寿命为20年,德国沥青道路面层设计厚度为55―85cm;我国公路设计寿命为8-15年,面层厚度为9―15cm)而且施工质量控制不够严格,沥青拌和料,级配和含油量都不规范,防水性较差,加上车辆超限超载运输时有发生,新建改建公路出现早期病害的现象比较普遍。据资料介绍,相当比例的高速公路通车仅2-3年就要进行修补,而我们的一些普通干线公路、农村公路在工程质量缺陷责任期内就可能出现裂缝、桥头跳车等早期病害。因此,推行预防性养护显得更为重要和必要。

采取预防性养护,有利于降低道路的全寿命成本。道路全寿命成本,不仅考虑初期修建费和该路面结构的使用寿命,还应考虑预定分析期内可能采用的各种维修方案所发生的费用,这些方案包括各种养护和改建措施的不同组合。一条质量合格的道路在使用寿命前75%的时间内性能下降40%,这一阶段称之为预防性养护阶段,如未得到及时养护,在随后12%的使用寿命时间内,性能将再下降40%,从而造成养护成本大幅度的增加。通过对几十万公里不同等级公路的跟踪研究和大量的养护维修实践,调查统计得出,每投入1元钱预防性养护资金,可节约3―10元后期矫正性养护资金的结论。整个路面使用周期内进行3-4次的预防性养护,可节约养护费用45% -50%。

2.实施预防性养护的步骤

(1)全面调查摸底,掌握公路路况,由生产股组织人员对所辖公路进行小修保养全面检查。依据检查情况由生产部门布置预防性养护路段。

(2)沥青路面裂缝的处治应及时,防止病害恶化,即网裂、龟裂导致路面大面积损坏,以致出现坑凼、沉陷等,可根据实际情况,分别采用“一封、二刮、三铺、四压”适宜的方法处治。即突出封裂的办法和效果,坚持行之有效的刮油法,又推广薄层罩面和保证压实质量。同时,裂缝处治后,为保证视觉效果和图形美观还应对外观进行加工处理。

(3)网裂处治要提高沥青渗透裂缝的深度和效果,可根据实地情况分别采用阴离子、阳离子乳化沥青灌缝。对刮油法处治的,矿料须干燥少尘洁净,防止扬尘和光面现象。

(4)龟裂的处治需认真分析病害原因后提出相应的处治对策,防止动辄挖除面层基层这种“小病大手术”的做法。对非基层原因引起的龟裂不采取挖补的方案,应采用先封缝或灌油后,薄层罩面、封层处理或单层沥青表处等处治方法。

(5)对路面的纵横裂缝(含反射裂缝、施工缝等)应清除缝内杂物,采取灌、压水泥浆,高温融缝或填充料后捣实等法处治。对裂缝的防治还须加强季节性养护和修复后的初期养护工作,特别是加强防水养护。

(6)及时养护是预防性养护工作的关键,只有这样才能养好公路降低成本。对路面的裂缝、坑凼、沉陷、拥包、车辙和波浪等病害进行及时维修,要转变等待集中修复的坏习惯。

(7)及时清除堵塞或淤积的边沟、截水沟、排水沟等排水设施,保持排水畅通,对冲刷、损坏的排水设施及时修理加固;要加强对边坡地下水和地表水的截流、疏导,重点放在疏导地表水上。对边坡的裂隙,要及时填缝,防止雨水侵蚀,导致坍方或滑坡。

(8)对公路挡土墙、路肩墙等沿线设施要加强汛期前的检查,及时发现基础冲空、泄水孔堵塞等病害,要提前进行处治,减少更大的水毁损失,利用好有限的修复资金。

(9)桥涵病害最大的特点是隐蔽,不易觉察,发展迟缓,但是一旦爆发却又会在瞬间酿成车毁人亡的灾祸。因此,对桥涵应当做到日常检查与维修并举,对发现的病害能维修的要及时进行维修,不能处理的要及时上报防止病害的扩大。

3.路面养护维修处治工艺

3.1开槽、灌缝工艺

沥青混凝土路面的早期病害多以裂缝形式出现,加上半刚性基层反射裂缝的普遍存在,使得大量路表水沿裂缝侵入路面结构内部,甚至进入路基,致使沥青混凝土路面在车辆荷载特别是重载交通和动态水的交互作用下,经常出现基层细骨料流失、唧泥(浆)现象,严重的则可能导致坑槽的出现。对于开挖面层后发现的大于5mm的基层裂缝,则可以在进行裂缝清理后直接灌注,以密封胶灌满为佳。

3.2雾封层施工工艺

由于目前公路沥青面层事实存在的施工离析现象或孔隙率过大。即工程先期已有的缺陷、隐患问题,有效的预防路(桥)面因此而造成的渗水现象已变得非常必要,而路面雾封层技术是一种很直接、有效和经济的预防性养护措施。雾封层是在沥青面层上喷洒一层薄薄的、渗透性改性乳化沥青,形成一层严密的防水层将路面封闭,起到隔水防渗、保护路面使用功能,最大限度地减少路面的水破坏,加大路面粗细骨料间的黏结力,由此延长路面使用寿命,从而节约养护资金。

3.3微表处施工工艺

微表处是采用专用摊铺设备将聚合物改性乳化沥青、集料、填料、水和添加剂等按合理配合比拌和成稀浆混合料并迅速摊铺到原路面上,形成一层与原路面结合牢固、具有良好的抗滑耐磨性能、在摊铺后1~ 3h内开放交通的薄层(lcm)结构。目前微表处罩面技术主要是用于建立和恢复道路表面功能,在公路路面养护工程中微表处已经成为防水、抗滑、耐磨、耐久的道路表面功能层。随着该施工工艺的规范化、标准化以及施工质量的提高和综合成本的降低,在公路沥青路面的预防性养护上得到广泛推广和应用。

3.4微表处修复车辙施工工艺

微表处修复车辙施工技术是以聚合物改性乳化沥青为黏结料、借助专用的摊铺设备进行施工的一种冷拌沥青混合料不等厚薄层摊铺技术。它具有施工进度快、成本低、效果好等特点,可以迅速恢复和改善原沥青路面的平整度,提高防水性和抗滑性。车辙横断面一般为下凹形曲线,其填补厚度为变量,这就需要混合料中骨料粒径按照辙槽的断面正态分布。这种近乎理想化的技术要求只有微表处工艺可以做到。因为用于微表处的稀浆封层机配置一个“V”形摊铺槽,在摊铺过程中混合浆体中各种粒径的骨料就会在“V”形摊铺箱内经搅拌按照厚度变化呈正态分布进行摊铺,同时在辙槽上方形成一定的预留拱度,为混合料经受行车荷载进一步压密作出预留。

一般来说,微表处适用于25mm深度以内的车辙处理。根据经验,对于12mm以内的车辙可以一次摊铺修复;较深车辙分层摊铺时,每层摊铺间隔一般在ld以上,待下层完全干燥并基本压实后,再进行上层摊铺。微表处处理车辙面层一般略高于路面摊铺厚度的20―40为宜,即预留适当的拱度,经过相当一段时间的辗压与原路面基本持平。根据经验,夏季高温季节一般一星期左右;秋冬低温季节半月左右,基本能够达到相对密实。对于早期车辙修复,微表处工艺是一种较好的养护技术,既能节约大量养护资金又能缩短施工作业时间,已受到广大业主的普遍欢迎。

4.结语

公路建设是阶段性的,而养护是长期性的,预防性养护能有效地延长公路使用寿命和降低养护成本,必须采取更加切实有效地措施推动预防性养护工作的落实。

篇4

中图分类号U4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2)73-0039-01

《皇帝内经》曾记载“上医治未病”的名句,说的是医术高明的医生会帮助人们在未生病时,做到先知并预防,避免疾病的发生,这才是医者的最高境界。这句话放在公路养护来说就是在病害未发生前做好路面处置,也就是近年来公路养护业非常关注的热点——预防性养护。

交通运输部早在2006年的济南养护工作会议上就提出了加强公路的预防性养护,时隔5年后的南京养护工作会议上,交通运输部副部长冯正霖继续强调,大力推行预防性养护,建立科学的养护决策体系。就在前不久的2011年全国交通工作会上,交通运输部部长李盛霖提出2012年全面推行预防性养护技术。由此可见,预防性养护技术的推广应用已是大势所趋。那么预防性养护技术到底先进在什么地方,有哪些分类,在全国的应用状况又是如何呢?我就根据自己的认识就这些问题进行简单的论述。

1预防性养护技术应用的规模不断增加

“过去我国的公路养护理念是‘差路先养’。由于近年来交通量的不断增加和超载现象严重,公路损坏不断加剧,有限的养护资金只能用来维修已经损坏的道路,对于未发生病害的公路未能采取预防性养护措施,结果好路也很快发生了病害。就好像面对一筐苹果,先吃烂的,等烂的吃完,好苹果也变烂了,只好继续吃烂苹果。”据了解,交通运输部早已意识到公路预防性养护的重要性,除了通过各种渠道宣传贯彻预防性养护的理念,其在颁布的《“十二五”公路养护管理发展纲要》中已明确提出:加大预防性养护力度,树立全寿命周期养护成本理念,制定适合我国国情的预防性养护指导政策、技术标准,探索形成一系列预防性养护技术,列出一定比例的专项资金,全面实施预防性养护。在交通运输部多年的努力推动下,目前预防性养护的理念已逐渐被行业中大多数人所接受,其相关政策和标准规范也正在制定中,可以说,预防性养护技术大规模推广的时机已经来临。在多年的公路养护技术研究与推广工作中,随着预防性养护理念逐渐被认同,各地对预防性养护技术应用的规模也将不断增加。

2 全寿命周期养护成本省一半

据了解,美国是世界上预防性养护技术应用得比较成熟的国家,其实践表明,在整个路面寿命周期内,进行3到4次的预防性养护可以延长使用寿命10到15年,节约养护费用45%到50%,而延长道路使用寿命所带来的效益更是大大超过了预防性养护的成本。其中美国密歇根州从1992年开始实施预防性养护计划,对辖区内27.6%的公路采取了预防性养护措施,期间所需的大中修改建费用保守估计将达到7亿美元,是预防性养护资金的8倍。美国曾经做过这样的研究,选3条路。第一条路开通不做任何维修和养护,行车20年后直接翻修。第二条路在开通后10年做一次罩面。第三条路开通后,按照路面检测结果定期做预防性养护。研究结果显示,以第三条路为基准,前两条路的直接工程费用分别要比其高出63%和55%,而预防性养护所带来的路面的良好服务能力,更是其他两种方案无法相比的。甚至有专家提出,一条设计使用年限为20年的公路,如果在服役期间进行3到4次的预防性养护,措施得当的话,可以避免大中修。

3 因地制宜选择合理方案

早在上个世纪90年代,北京、上海等大城市就在公路养护中就引入了预防性养护的概念和技术,并取得了不错的效果。在预防性养护技术研究方面,自2000年以来,交通运输部西部建设科技项目实施了大量路面养护技术研究课题,其中就包括微表处技术、裂缝修补技术、冷补料技术等预防性养护技术的研究,对这些技术的推广应用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以目前国内高速公路最主流的微表处技术为例,先后被列入原国家经贸委国际技术创兴项目和交通运输部西部建设科技项目,在山西、山东、四川等地修建了多条试验路。根据研究和试验成果,交通运输部于2005年了《微表处和稀浆封层技术指南》。截至目前,该技术已经在我国近30个省市和100多条公路的养护中得到应用。

篇5

中图分类号U4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3)94-0161-02

采用预防性养护措施能够减少路面大中修工程量,或推迟路面大中修时间。因此路面预防性养护技术具有很高的效费比,对于提升路面性能,提升高速公路服务水平,节约路面使用维修成本,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针对农村公路沥青混凝土路面常见的病害问题做了分析,对常见的预防性养护技术做了深入探讨,以针对不同病害形式来选择合适的处理方式。

1 沥青混凝土路面常见的预防性养护技术

1.1裂缝填封

裂缝填封是针对纵向裂缝、横向反射裂缝等区别于龟裂和网状裂缝的较规则的线状裂缝。一般而言,当缝宽较小(< 3mm)时,裂缝太窄,难以施工,当缝宽较大(>25mm)时,填封的效果将不明显,因此,正对填封,应该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裂缝填封材料通常包括密封类,以及填充类两大类。前者是将密封材料灌入开槽处理过后的裂缝中,起到防水密封作用。修补材料不许具有一定的刚度和强度以及抗疲劳性能,同时与裂缝的粘附面也要有足够的粘结力。填充裂缝是将填充修复材料填入裂缝,在防止水分进入的同时,对裂缝两侧的路面进行一定程度的补强。

1.2雾封层

雾封层是将沥青类材料均匀撒布于沥青路面表面,来提高沥青路面的泌水性能;同时能够封闭细小的裂缝。雾封层技术对于骨料损失严重,基层失效,路面损坏严重的情况是无法修复的,而且雾封层的使用将降低路面的抗滑性能。因此对原路面的抗滑性能指标是有着一定要求的。雾封层主要用于恢复路面防水性能以及集料之间的粘结作用。同时雾封层材料能够一定程度的下渗至路面之中,能够补充原有沥青混凝土中的沥青老化成分,粘结表面松散集料。同时可以对已处理过的病害,如车辙填补、裂缝填充等痕迹进行覆盖,从而改善沥青混凝土路面的外观。但由于雾封层几乎不存在厚度,仅是一层沥青薄膜,不能通过雾封层来提高路面的强度,因此,在采用此技术的时候,首选要求沥青路面具有足够的承载力。雾封层技术主要应用于早期出现的细微裂缝,表面由于沥青老化等原因造成的松散麻面以及渗水现象,适用于当路面状况基本完好,仅出现了一些早期损坏的沥青混凝土路面。

1.3微表处

微表处理论上属于稀浆封层的一种,但由于其对原材料的要求更高,设计标准更为严格,因此性能更佳,被广泛应用于车辙修复,平整度恢复,微裂缝填充等病害处理中。但应用微表处时,必须对原路面的裂缝、坑槽等病害进行良好的处治。若材料的性能不符合要求,或者施工水平较低,都将导致微表处混合料孔隙率过大,导致路面噪声过大,最主要的是导致路面失去泌水功能。

1.4薄层罩面

薄层罩面是一种连续摊铺于原有路面的热拌沥青混合料。与普通热拌沥青混合料相比,其级配偏细,因而能够具有更小的摊铺厚度。热再生及铣刨重铺等方法相比,其优点在于不用处理原有路面,只需对原路面病害进行处理后直接在上面层表面之上再摊铺一层混合料即可。施工方法简单,施工快捷方便。适用于原有路面未产生大规模严重病害,且路面承载力足够的情况下。由于薄层罩面通常具有2.5cm~4cm 的厚度,因此具有一定的分散荷载能力,摊铺于原有路面时能够对原有路面进行更好的保护,对抑制车辙的产生,延缓反射裂缝的发展,具有十分明显的效果。传统薄层罩面材料通常具有AC 类,OGFC 类,以及SMA 类,由于摊铺厚度的要求,其最大公称粒径通常都不超过10mm。AC 类沥青混合料造价便宜,施工技术与普通AC 沥青混合料几乎一致。OGFC 类混合料抗滑性能及排水性能更优,但由于其级配设计,养护维修等均与普通沥青混凝土差别较大,因此较少采用。SMA 类混合料耐久性能及高温性能较好,但造价偏高,对于交通量大,重载车辆多的路段可以考虑使用。

2公路的预防性养护时机的掌握

预防性养护的核心是要求采用最佳成本效益的养护措施,强调养护管理的计划性。实践证明,预防性养护尽管在资金投入上要早于传统的养护模式,但综合效益无庸置疑。根据美国战略公路研究计划(SHRP)估算,在整个路面寿命周期内进行3~4的预防性养护,则可延长十年到十五年的公路使用寿命,节约45%~50% 的养护费用。根据SHRP 的研究结果,在对路面进行处理时路面条件越好,养护维修的效果就越好,成本优化、控制的效果也越好。1 元的预防性养护投入经费可节省3~4元的日后修复费。相对于矫正性养护而言,预防性养护模式的优越性显而易见,它不仅可以有效延长公路的使用寿命,而且对于降低公路全寿命周期养护成本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2.1公路路面的沥青老化程度

农村公路投入使用后,路面沥青会因为外界环境的作用而出现老化,路面会出现裂缝等情况,因此,要想了解路面的使用情况,可以通过沥青路面沥青的老化指标来进行确定。通过这些指标来进行确定最佳的养护时机。

2.2分析路面的渗水状况

通过实践经验可知,路面的破坏很大程度上都是由于水的作用导致的,路面渗水会导致沥青的破碎,从而出现裂缝,因此,我们常把路面的渗水系数作为路面预防性养护的参考。通过渗水系数的数据来确定是否到了路面养护的时间了。虽然此技术受外界环境和技术水平的影响较大,但是所收集来的数据可以用做预防性养护的参考。

2.3 路面的抗滑性能

抗滑性能是确保车辆安全运行的保障,因此,将路面的抗滑性能用作农村公路预防性养护的指标是可取的。

2.4路面的车辙痕迹

路面在使用一段时间后,会出现车辙痕迹等,主要是由于沥青使用一段时间后,出现了不同程度的老化造成路面出现纵向凹槽,若凹槽太深就会引起行车的安全,因此,把车辙作为预防性养护的一个指标也是有意义的。

3 结论

农村公路的养护是一项艰巨的工作,首选需要资金的支持,其次,要采用合理的预防性养护方法,再次,就是要掌握农村公路预防性养护的时机。本文主要是对农村公路的早期破坏原因和预防性养护技术,养护时机的把握做了分析。

篇6

中图分类号:F540.3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前言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的交通行业发展迅速,公路的养护是交通行业得到更好发展的保证,公路预防性养护技术的使用,使得公路的使用寿命更加的长,延长了公路的使用寿命,推动交通行业的更好发展。

一、公路预防性养护的意义

有利于降低养护成本

公路养护业内有一句俗话:“小洞不补,大了三尺五。”众人皆知,小洞的养护比大洞的养护容易得多,同样,小坑槽的修复成本远远低于大坑槽的修复成本。处治小病害是防止大病害的有效手段。

2、有利于延长公路使用寿命

预防性养护是在公路及其设施尚未发生破坏或刚出现病害迹象时,通过维修路面、加固桥梁、疏通边沟、整修路基、绿化路肩等综合性技术措施进行的强制性养护,可以有效地避免各种病害的扩大,延长公路的使用寿命。道路全寿命周期理论告诉我们,一条质量合格的公路在使用寿命前75%的时间内性能下降40%,这一阶段称之为预防性养护阶段,公路在此阶段内如果得不到及时养护, 在随后12%的使用寿命时间内,性能将再下降40%。由此可见,进行预防性养护与不进行预防性养护,公路的使用寿命悬殊很大。

二、公路预防性养护技术

1、灌缝

沥青混凝土路面的早期病害多以裂缝形式出现,加上半刚性基层易出现反射裂缝现象。裂缝产生后,大量路表水沿裂缝侵入路面结构内部,甚至进入路基, 致使沥青混凝土路面在车辆荷载特别是重载交通和动态水的交互作用下,被水浸蚀的沥青混凝土层骨料逐步松散, 继续发展后, 路面将出现大面积坑槽。同时, 下渗的雨水会损害路基,降低路基的承载力,使路面出现唧泥(浆)现象, 严重的则可能导致路面出现较大的坑槽。因此,如果不及时对路面裂缝进行合理处治, 必然会导致路面的过早损坏。灌缝作业前首先要进行清缝, 将缝隙中的杂物清除干净再灌入密封材料,大于6mm 的裂缝一般还要开槽作业。最好不要采用人工方式进行,因其灌得不够深,很难达到持久效果。采用压力灌缝机效果最好, 它可以将密封材料汇集到裂缝深层,起到密封的作用, 能有效阻止路表水下渗, 保护路面路基,延长公路使用寿命。

2、雾封层

雾封层技术是利用专用雾封层洒布车在沥青面层上喷洒一层薄薄的、高渗透性改性乳化沥青,封闭路面孔隙,防止雨水下渗,修复路面老化,改善路面外观的一种预防性养护技术。雾封层一般用于轻度到中度细料损失或松散的道路, 对于开级配混合料出现松散时,雾封层可有效解决。雾封层技术的主要优点:

(1)可更新和保护旧氧化沥青路面, 防止沥青路面的松散;

(2)填补小型裂缝和表面空隙;

(3)施工速度快, 开放交通迅速;

(4)施工成本低。

三、公路微表处养护技术分析

微表处是采用专用摊铺设备将聚合物改性乳化沥青、集料、填料、水和添加剂等按合理配合比拌和成稀浆混合料并迅速摊铺到原路面上,形成一层与原路面结合牢固、具有良好的抗滑耐磨性能的结构。目前微表处罩面技术主要是用于建立和恢复道路表面功能,在高速公路路面养护工程中微表处已经成为防水、抗滑、耐磨、耐久的道路表面功能层, 其摊铺1-3h后可迅速开放交通,在高速公路沥青路面的预防性养护上已得到了广泛应用。微表处可以提高路面的抗滑能力阻止水分下渗、防止路面的老化与松散,从而有效的延长路面的使用寿命。微表处的使用可根据路面状况实施单层或双层摊铺,微表处还可以填补已经稳定的车辙。

1、微表处施工配合比设计

根据选择的级配类型,确定矿料的级配范围,计算各种集料的配合比例,使合成级配在要求的级配范围内。配合比设计应完成的试验如下。

(1)拌和试验

拌和试验用于检验稀浆混合料破乳速度和可拌和时间,现场的做法是从现场取样后进行模拟拌和。对于微表处稀浆混合料,要求25℃可拌和时间不小于120 s,测试方法:ISSA TB 113。

(2)稠度试验

稠度试验用于检验稀浆混合料的用水量是否合适。用水量过少会造成摊铺困难,过多则导致微表处稀浆混合料离析流淌和延迟开放交通时间。对于现场稠度的检测可以采用如下两种方法: (1)如果备有锥体稠度仪,则从拌和箱内取样后立刻进行稠度试验,当稠度仪为2cm~3cm时,表明用水量合适。(2)如果没有锥体稠度仪,则可采用一根细棍(直径约2mm),在刚铺的封层上划一条细痕,如慢慢愈合,则表明用水量过多,如保持不变,则表明用水量合适。

2、粘聚力试验

粘聚力试验是确定微表处稀浆混合料的初凝时间和开放交通时间,确保微表处罩面层的早期养护和封闭交通的时间。要求初凝时间小于30 min,粘聚力值不小于1.2N・m;固化开放交通时间小于60min,粘聚力值不小于2.0N・m。试验方法:TO754。

3、湿轮磨耗试验

主要用来控制沥青的最小用量,防止施工后骨料脱落,要求浸水1h、6d的磨耗值分别不大于540g/m2 、800g/m2。试验方法:T0752。

4、施工质量控制

(1)原路面清洗

安排人员或扫地车清扫路表面的树叶、纸屑后,再用水车对黏附在路表面的泥土冲洗干净,特别是超高路段靠近中央分隔带路缘石附近。水车清洗后路面不得有积水现象,严禁在有积水的路面上施工。经冲洗后湿润的原路面有利于稀浆与原路面的粘结,保证稀浆的相对稳定性。

(2)混合料稠度及破乳控制

混合料稠度控制的核心是最佳用水量的确定。用水量过小,混合料粘稠,容易过早破乳,不易摊铺;用水量过大,混合料离析,使含有大量沥青的细料上浮在表面,影响路面的摩擦系数,并导致泛油。同时应考虑现场集料的含水量、施工温度、湿度、路面的吸水情况等条件与室内试验的差别,因地制宜地对用水量作适当调整,以保证混合料合适的粘稠度。如果破乳时间太短,混合料易结团硬化,施工难以顺利进行。反之,会延迟开放交通,同时由于沥青在未破乳的情况下随水分浮到表面形成一层油膜,导致出现泛油现象,并使其下面的混合料因水分无法进一步蒸发而难以成型。可以通过调节水量、调整配合比或适当加入化学添加剂来调节石料与乳液表面电荷的正负与强弱,实现对破乳时间的有效控制。

(3)横缝及纵缝的控制

前车料摊铺完成后,将末端1~2 m内的混合料铲除至齐边并清扫干净。待下一车料摊铺前,用与摊铺宽度相同的铁皮将上一施工段末端1m覆盖,将摊铺车后退,使摊铺箱后缘落在铁皮上,启动摊铺。摊铺车前行后,将铁皮上面的稀浆混合料归入废料车中,并用人工进行横向抹平处理。根据国际稀浆封层协会微表处技术指南规定:纵向接缝搭接宽度不应超过76.2 mm,接缝处高出量不应超过6 mm。为了使纵向接缝处平滑连接,施工时用工具将搭接部分抹平、抹薄,同时可以适当调低摊铺箱搭接一侧的高度,减小搭接处混合料的摊铺厚度。另外,微表处纵向接缝的位置应根据路面宽度合理分配每一幅的摊铺宽度,尽量将纵向接缝放在车道线旁边3~5cm的地方,以改善路面的外观质量,又不至于造成划线困难或使划线成本增高。

(4)表观质量控制

表面划痕是指混合料在摊铺过程中因存在超粒径料、摊铺箱后缘橡胶刮板不清洁等因素,在摊铺箱的拖动下形成较长的划痕。为了解决划痕问题,最根本的解决办法是严把集料的质量关,在摊铺车内尽可能不混入超粒径颗粒。同时,为了防止破乳成团的混合料造成表面划痕,摊铺完成后要清理干净搅拌缸内结团的混合料。每一车摊铺完毕后,应认真清理摊铺箱,特别是将橡胶刮板清理干净。

(5)人工局部修整

利用人工进行局部修整时,不宜采用破乳的混合料进行修补,必须迅速将摊铺箱中刚拌和好、尚未破乳的混合料倒入需修补的地方,并及时刮平。

结束语

公路是交通行业的重要基础设施,也是必不可少的重要内容,对交通行业的影响是巨大的。因此,对于公路的预防性养护是至关重要的,我们应该加强学习公路预防性养护技术,并且更好的应用于公路养护。

参考文献

[1]张雅涛.高等级公路加强预防性养护的意义及具体实施建议[J].交通世界(建养机械),2006.

[2]徐剑.沥青路面微表处养护技术的研究[D].东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2.

篇7

引言

作为公路养护施工的重要内容,预防性养护理念得到养护单位的普遍重视和关注。通过提前采取措施,防止病害发生,有利于确保公路长期处于良好性能和运营状态,同时还可以节约养护成本,提高养护施工效益。

1.公路预防性养护的概念和作用

1.1公路预防性养护的概念

预防性养护是随着养护观念更新和技术发展而出现的新理念,其应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和关注。具体是指在不增加路面结构承载力的前提下,有计划地采取措施对路面进行养护,实现保养路面系统、延缓损坏、保持或改进路面功能状态的目的。预防性养护是道路养护工作中的新理念,通过落实预防性养护的相关措施,能实现及时排除和预防公路工程质量病害的目的。养护部门在公路状况良好或路面病害发生初期就采取有效的养护措施,防止公路病害向更高层次方向发展,从而确保公路工程平整度和完好率,有效保障工程质量,延长工程使用寿命,为车辆安全顺利通行创造良好条件。与传统养护“即坏即修”理念不同,预防性养护强调预防性,注重防患于未然,提前对公路工程的病害进行预防和控制。

1.2公路预防性养护的作用

公路养护^程中,通过落实预防性养护理念,可以降低工程的全寿命成本,节约养护维修费用,延长公路工程使用寿命。同时还可以通过对比分析不同的方案,对方案的技术性和经济性进行比较,从而选用最佳的公路养护方案。预防性养护比传统养护更适应现阶段道路交通状况。现阶段道路交通普遍存在车流量大,人均道路面积小的状况,如果按传统养护理念,道路工程受到破坏之后再去养护维修,需要占用道路,容易造成交通拥堵现象。维修前路况比较差,车辆通行数量和速度受到较大限制,再加上养护维修施工占道,会进一步加剧交通拥堵。而预防性养护采用对道路进行补强的方式,工艺流程简单,施工便捷,能最大限度降低对交通的负面影响。预防性养护在公路工程质量下降前就采取维修措施,及时恢复道路工程的通行能力,能避免加剧交通拥堵,提高行车舒适度,有效提升公路工程的安全性与耐久性。

2.公路预防性养护面临的关键问题

2.1选择恰当的路面

要想有效落实预防性养护理念,应该及时、全面掌握公路工程基本状况,做好路面基本情况调查工作。实际工作中,需要识别具体路况,寻找需要进行预防性养护的早期信号。从而为预防性养护方案的制定、相关措施的采用、养护工作效率的提高奠定基础。

2.2选择恰当的时机

需要重视的问题是,预防性养护措施需要在公路工程加速破坏前进行,尽量减小对路面使用性能和工程寿命的影响,确保能为车辆安全顺利通行创造便利。例如,路面裂缝修补时,在预防性养护理念指导下,应该在单条横缝发展到多条裂缝前采取养护措施。根据路面基本情况的调查,在现有数据资料分析的基础上,对将来路面状况进行合理推断,然后有针对性地采取养护措施。预防性养护一般应该提前2~8个月计划,在合适的时段采取养护维修措施。太早会浪费资金,可能导致路面出现其他质量问题。太晚会导致更为严重的路面破坏,路面性能会进一步降低,影响行车舒适性和安全性。

2.3选择恰当的措施

预防性养护措施应该具有针对性,能实现有效提高路面工程质量的目的。在执行预防性养护措施前,主要流程包括:可能的措施;对具体路段采用的措施;路网中需要进行预防性养护的其他路段及优先度;材料和施工方法选择。应该严格遵循上述流程,对所采取的预防性养护措施进行综合全面考虑。并在合适的时间、较为合适的路面、选择恰当的养护措施。其中,最为关键的内容是把握养护时间,采取有效的养护措施,提高养护施工的针对性,恢复公路工程综合性能,使其更好地运营和发挥作用。

3.公路预防性养护的有效措施

3.1及时了解路面情况

养护单位和工作人员应该做好相关分析工作,及时进行路面状况调查,掌握路面基本情况,为采取预防性养护措施做好准备。定期测定路面质量状况,掌握路面各项质量指标,并总结和回顾路面历年质量检测数据,实现对路面基本状况的全面了解。分析路面衰减趋势,为采取有效的养护措施提高养护施工效果奠定基础。

3.2合理把握养护时机

合理把握养护时机是非常重要的内容,应该以路面质量状况检测为依据,掌握路面车辙、平整度、摩擦系数、路面破损状况,对质量状况进行全面评定。根据预防性养护要求,将质量指标分为优、良、中、次、差5个质量等级,并根据调查数据资料,判定路面当前处于哪个质量等级。再结合各指标权重,得出路面质量状况综合评分,评价路面质量的基本情况,进行客观分析和判断,确定是否需要进行预防性养护,有效把握预防性养护的最佳时机。通常提前2~8个月计划预防性养护措施。例如,如果发现路面有裂缝,应该在单条横缝发展到多条裂缝前计划并实施预防性养护措施。这样既能及时修复道路工程,确保公路工程处于良好性能和运营状态,还能节约成本,提高公路养护维修的综合效益。

3.3选择恰当的养护措施

目前,公路工程常用的养护措施包括稀浆封层技术、微表处技术、灌缝技术,实际应用中应该结合具体情况合理选用。要总结路面质量衰减规律,建立预防性养护技术措施数据库。采用调研和铺筑试验等方式,总结不同病害类型和预防性养护措施之间的关系,进一步完善数据库,为采取恰当的养护措施提供参考和支撑。

3.4落实各项养护技术

⑴稀浆封层技术。在预防新旧路面老化、裂缝、光滑、松散、剥落等质量病害时,稀浆封层技术具有重要作用。该技术已经实现规范化和标准化施工,能确保工程质量,提高预防性养护施工效益。常见技术为改性乳化沥青稀浆封层技术,施工后1h可以开放交通,在修整路面结构,修复龟裂、车辙等病害中具有良好效果。⑵微表处技术。由聚合物乳化改性沥青、轧制碎石、矿物填料、添加剂等组成,采用专门设备拌和与摊铺。控制洒油量和石料用量,做好碾压施工,提高路面抗滑能力,阻止水分下渗,延长路面工程使用寿命。⑶灌缝技术。采用人工方式进行灌缝作业,也可以用压力式灌缝机施工。先清缝,再灌缝,保证灌缝效果,提高黏附性能,取得良好的养护施工效果。

4.结语

为提高公路养护效果,结合公路工程实际情况,落实预防性养护措施是十分必要的。公路预防性养护面临着一些关键问题,需要有针对性地采取预防性养护技术措施。实际工作中,应该落实预防性养护理念,根据公路养护实际需要采取相应的技术措施,并建立完善相关养护管理制度,提高养护人员综合素质,将预防性养护理念全面落实到公路养护工作中,确保公路养护水平的全面提升,实现公路长期处于良好性能和运营状态的目的。

篇8

近年来,公路建设迅猛发展,公路状况也得到了极大改善,有力地推动了社会、经济的发展。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等的应用使公路的承载能力增加,但由于交通量加大,车辆荷载增大,致使公路使用安全及寿命受到严重威胁,如何延长公路的使用寿命,确保公路效益最大化是公路日趋紧迫的问题,预防性养护作为主动的公路养护方式,是未来公路养护管理的发展趋向。所以,加强预防性养护意义重大,它不仅能减少养护的工作时间、节约养护成本、延长公路的使用寿命,更为创建“畅、安、舒、美”的交通环境起到尤为关键的作用。笔者就公路路面的预防性养护谈几点看法。

1 预防性养护的概念

公路预防性养护实质上就是早期防御性养护,它的作用在于通过一些前置的措施方法,使道路及其构造物内部和外部的病害隐患与不利的条件得到遏制、改善,保证其在正常的运营条件下,延长公路使用寿命。公路预防性养护是主动的公路养护方式,它是在路面结构强度足够、只是出现轻微损坏,表面功能降低的情况下,通过对道路早期病害的调查、对病害成因的分析、提前发现隐性病害的存在,为恢复路面表面服务功能而采取的一种养护措施。以达到延缓路面破损、保持或提高路面使用性能、延长路面使用寿命、节约养护费用的目的。如灌缝、沥青表处、稀浆封层等就是典型的预防性养护技术。

2 预防性养护措施的选择

要做好预防性养护就从措施的选择着手,预防性养护措施的选择主要考虑路面状况和平整度,将抗滑指标单独处理,这是因为从物理机理来分析,路面抗滑性能只与路表浅层结构有关,与路面状况和路面行使质量的相关性不大。所以,在选择预防性养护措施时,通常需要考虑以下几方面:

2.1 路面水损坏

路面预防性养护应加强水损坏的防范,在水损坏频繁的地区,应对给排水系统、防水层进行合理有效布置。对面层空隙率过大引起水损坏的路段,应尽早采取罩面等措施。

2.2 路面破损状况

路面预防性养护应重视材料、新工艺的开发研究与推广,全面改善沥青老化、剥落和路面松散、裂缝等病害。如采用改性沥青稀浆封层、SMA 薄层封面等,但在此之前应对路面破损进行有效预处理。在对路面破损进行有效预处理时应仔细判断路面的破损状况,判断路面破损状况包括两部分――路面状况指数(PCI)和主导损坏类型,PCI的大小决定是否需要罩面的厚度,路面主导损坏类型决定采取措施前需要采何种预处理措施。

2.3 路面平整度

路面平整度反映了路面行驶质量。在决定罩面厚度时,应考虑路面的平整度。平整度越差,罩面应该越厚。

2.4 路面抗滑能力

路面抗滑能力的大小决定路面是否需要加铺抗滑表层。

2.5 交通等级

交通量是路面所受的最主要荷载,交通量越大,罩面或补强的厚度应越大。

3 公路路面预防性养护的技术

路面损坏关键是在整个使用过程中受水损害,所以预防性养护的内容主要是封水和防水。这就需要在出现任何路面病害迹象之前提早进行预防性养护维修,否则就会使路面恶化,直到需要使用高额的结构罩面或整体重建。因此,应高度重视公路的日常小修保养,按照“及时、补早、补少、补彻底”的原则修补小型路面裂缝。以沥青路面为例,主要有乳化沥青稀浆封层、微表处、薄层罩面等技术。

3.1 路面的表面处理有雾封层、还原剂封层、稀浆封层、Cap封层、微表处、石屑封层和薄层罩面等措施,目的是封缝封水、抗滑、改善平整度、恢复表面功能,但我们常用的方法有以下几种:

3.1.1 雾封层技术

沥青路面的绝大多数病害都是由于水的原因造成的,有效地预防路面进水是非常必需的,而路面雾封层技术是一种很直接、有效和经济的预防性养护措施。简单地说就是利用专用雾封层洒布车在沥青面层上喷洒一层薄薄的、高渗透性改性乳化沥青,以形成一层严密的防水层将路面封闭,起到隔水防渗、保护路面功能的原理,最大限度的减少路面的水破坏,加大路面骨料间的粘结力,由此延长其使用寿命,从而节约养护资金。经雾封层后,由于所用材料流动性比较大,可渗入到骨料缝中去,可流入到裂缝中去,对路面“输血”,从而恢复路表沥青粘附力,填补微小裂缝和空隙,防止路表水下渗,这将路面性能维持2-3年时间,推迟养护维修工程,提高道路的经济效益 。

3.1.2 微表处技术

采用微表处技术作防渗水处治后,可延缓和阻止病害的继续发展,防止路面病害进一步恶化,避免造成结构性破坏,维持路面的使用,推迟大修日期;微表处可以在路面上形成比较密实、坚固的路面磨耗层,治疗路面早期病害。当路面出现表面功能衰减、轻微车辙和不平整时,通过摊铺解决问题,提高道路的抗滑能力、保护路面性能,延长路面使用寿命,节约沥青材料和资金,提高养护质量。

3.1.3 稀浆封层技术

稀浆封层是一种较理想的养护施工技术。它能够快速维修养护新、旧路面,治愈沥青路面早期出现的磨损、老化、裂缝、松散、坑槽等病害,提高路面的防水、抗滑、耐磨等功能,其施工工艺简单,且造价较低。养护中应根据道路及路面情况,明确采用稀浆封层的类型,并根据封层的结构与耐磨性确定集料品种及质量、规格及级配,选择适宜的改性剂、乳化剂、外加剂,并根据现场情况确定适宜的填料种类及用量。

3.2 路面裂缝填补有灌缝等技术,目的是封缝封水,防止继续发生破坏,并波及基层和路床。灌缝是为了防止在荷载作用下和雨水冲刷造成裂缝的扩展,应及时对裂缝进行灌缝,这样可以有效降低路面的破损。它主要是针对于路面病害的预防性养护,有传统灌缝和灌缝机灌缝。灌缝机主要用于沥青路面、水泥路面、场地的表面裂缝处理。灌缝机灌缝采用专业机械操作,通过开槽机对裂缝开槽后,用热喷枪或吹风机将槽内的碎渣及灰尘吹净,再用灌缝机将密封胶灌注到裂缝,从而修补裂缝,并确保道路的整体使用性能,这样就可延长公路的使用寿命。

篇9

中图分类号:X734文献标识码: A

随着经济的发展,交通越来越方便,市民的出行越来越便捷,城市居民对交通的使用量也在不断增大,所以对路面养护的需要迫在眉睫,由于沥青路面经久耐用,所以被广泛的用于城市道路的建设中,传统的等损坏后再维修的处理手段既加大了成本,也增加的维修的难度,所以预防性的养护技术被有关部门越来越多的重视起来。

1 公路沥青路面预防性养护决策评价准则

1.1 路面的结构强度

根据《公路技术状况评定标准》里关于路面结构强度指数公式,我们可以很容易的得出,强度指数大于或等于 83 的,公路的等级为“良好”。与此同时,根据《公路沥青路面预防性养护技术规程》,高速公路的路面强度指数应该大于或等于 85。只有在这种情况下,才可以对沥青路面进行预防性养护。本文就是将路面强度指数定位在 85,以此来评价是否可以对公路进行预防性养护。

1.2 路面的抗滑性能

公路的抗滑能力如果小于 40 的话,就应该采取加铺罩面层等措施来增强路面的抗滑能力。这是由《公路沥青路面养护技术规范》明文规定的。通过对我国华东地区几条高速公路沥青路面的分析,我们得出了路面的抗滑性能和交通事故发生率之间的关系。如果路面的抗滑性能低于 45 时,下雨天出交通事故的可能性就会很大,成急剧上升的趋势。华东地区高速公路的沥青路面抗滑标准是 45,这是最小值。可以管控的范围是 45 - 58 之间。参考其他资料,通过相关的分析可以得出,路面抗滑能力应该维持在合理的范围里。一般情况下,就路面抗滑性管控在 50 上下是非常适宜的,既经济又合理。经过慎重的研究,我们认为路面抗滑性能若小于 42 的话,就可以对路面进行预测性养护。但对于数值在 42―48 之间时,这时应该采用的预养护应该是碎石封层和微表处的封层类养护措施。

1.3 车辙的深浅

试验说明,当地的表面积水到达 10 毫米,车的速度是每小时一百公里时,摩擦几乎就不存在了,摩擦系数都趋于零。这个时候其实已经发生着漂滑。在理论上进行分析的话,高速公路的车辙不应该超过 10毫米,这样使为了使安全行驶的车辆避免发生非常危险的漂滑现象。经过同济大学的研究人员与道路工程和汽车工程界的探讨分析,我们得出的结论是: 车辙深度应尽量为 10 毫米到 15 毫米之间。由于我国高速公路的交通运输量比较大,超载现象时常发生,所以,在综合了国内外车辙深度研究的基础上,得出,车辙深度应该在 12 毫米和 25 毫米之间。在这样的区间内,才可以进预防性养护。

1.4 裂缝率

在我国,公路的裂缝比较严重,无论是普通公路还是高速公路。但是,现行的规范里,并没有对此做一个明确的规定,以作为评价标准。现在依据《高速公路沥青路面预防性养护技术与应用》,并结合日本道路养护的规范,我们可以对路面的裂缝进行评价。路面现实的而服务能力主要是综合考虑了裂缝率、车辙的深度以及路面的平整程度。因为我国道路的裂缝比较厉害,因此,综合考虑到这样的实际情况,我们确定了: 当裂缝率大于 3. 5%时,路面就应该采用热拌沥青混凝土罩面养护的方法。当裂缝率在 1. 0%―3. 5%之间时,需要采取雾封层、稀浆封层、微表处等封层类预防性养护的方式。

1.5 国际平整度指数

美国的一份报告中规定,当平整度指数在每千米 1. 6 米和 2. 5 米之间时,路面就需要采取罩面或者封层的养护措施。根据国内的分裂标准,以及我国高速公路实际的养护状况,本文拟将国际平整度指数定位在每千米 2 米到 3. 5 米之间。在这个区间内,高速公路需要进行预防性的养护。

2 路面预防性养护技术的类别

高速公路的沥青路面预防性养护措施包含着多种类别。同时,每一种,类别都有自己独特的特点。根据目前比较常用的养护措施,可以将之分成四大类: 局部的修补、裂缝修补、表面封层以及罩面。

2.1 局部修补

路面的局部缺陷是由于施工不当或者设计不当造成的,如果不及时的进行修补,路面的破损程度就会变得更加的严重。对于局部修补,一般使用热拌沥青和冷拌沥青两种方式。热拌沥青的施工条件虽然比较苛刻,但效果较好; 冷拌沥青工艺简单,但是修补完成后使用的寿命比较短。

2.2 裂缝修补

沥青路面产生裂缝的话不仅影响公路的美观,而且还会使雨水进入沥青的下面,最终导致路面的承载能力下降,进而导致公路的使用寿命大大的缩短。通常情况下,沥青路面的裂缝都比较小,修补起来也比较容易。对于小裂缝,一般采取沥青结合料的方式进行修补。一般在4―5 月份进行效果最好。

2.3 表面封层

表面封层主要用来延缓沥青的老化。使得路面的抗滑能力得以恢复,延长道路的使用寿命。目前最为常用的表面封层技术主要分以下四种: 稀浆封层、雾封层、微表处和石屑封层。

2.4 罩面技术

罩面技术使一种处于“传统磨耗层”和“厚表面处置”之间的技术。在法国,30%的道路路面使用的是罩面技术。薄层罩面可以有效的防止地面水渗入沥青下面,降低路面的噪音并且减少水汽和雾,从而提高道路的抗滑性能。另外,使用薄层罩面还可以提高道路的平整度。罩面技术分为表面磨耗层和粘结防水层。前者可以提高路面的抗滑能力,增强平整度; 后者可以防止雨水等地上水的下渗,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延缓道路路面的裂缝。

3 使用性能评价标准的建立

在我国,目前的情况下,还没有明确的公路预防性养护规范。所以,只能根据一些专家的研究成果,并结合我国的实际,总结出沥青路面的预防性养护标准。如下表所示:

4 公路沥青路面进行预防性养护的意义

4.1 减少对公路正常运行的妨碍

路面养护的后期,由于公路已经不能行车,需要对公路进行重新铺设。在施工中,必然会妨碍正常车辆的通行。而预防性养护则具有施工速度快、灵活简单的优点,可以在短时期内进行修复,不会对公路的正常运行造成干扰。

4.2 维持经济效益

预防性的养护可以提前评估路面的破损情况,并及时的采取措施防止路面进一步受损。这样在很大程度上大大节省了重新建设的资金,降低了公路养护的预算,收到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4.3 尽量延长使用寿命

公路的修建是个大工程,所以在投入大量的资金后,如果放任它不管,会造成很大的资源浪费。而在道路的使用期内对沥青路面进行预防性养护,可以抑制破损的发展,尽量减少对公路进行大修的次数,延长公路的使用寿命。

5 路面预防性养护的决策分析

依据公路路面的实际情况,然后再根据预防性养护决策的评价标准,本文欲使用预防性养护决策的模型进行预防性养护的规划。公路沥青路面的预防性养护模型可以参照上文中第三部分的表格。在表格中,主要有强度指数、国际平整指数、车辙深浅、抗滑性能、裂缝率五个指标。这些指标的分类如下:第一指标: 结构强度指数( PSSI)第二指标: 国际平整指数( IRI)第三指标: 车辙深浅( RD)第四指标: 抗滑性能( SFC)第五指标: 裂缝率( CR)通过以上的分析,我们可以得出,抗滑性能和车辙深浅表示着在路面上行驶的安全性。而裂缝率和车辙深浅则表示着路面的破损程度有多大。

6 当前研究中遇到的难题

我国对于公路路面的预防性养护真正开始并得到重视是在 2004年之后。所以,当前多数养护性的措施主要停留在试验的阶段,同时,还很缺乏预防性养护使用性能的数据。因此,预防性养护还未普遍的应用于我国各级公路的养护中去。在这样的情况下,如果要计算预防性养护所产生的效益,难度是非常大的。

7 结语

本文简要的总结了各类不同的预防性养护措施,主要有局部修补、表面封层、裂缝修补、罩面技术。进而根据以往的研究成果,总结出了预防性养护决策的模型。这个模型和评价原则是一致的。最后介绍了预防性养护的决策以及在当前的研究中存在的难题。因此,本文的研究对于各个交通管理部门对沥青路面进行量化分析具有很重要的参考作用。另外,本研究可以为公路沥青路面的预防性养护决策提供理论上的依据,从而在实践上更具有指导性。

参考文献

篇10

道路预防性养护(Preventive Maintenance)概念最早提出于美国的20世纪90年代,这种概念区分于传统的道路养护理念。主要有如下两个观点:①让状态良好的道路系统保持更长时间,延缓破坏,在不增加结构承载能力的前提下改善系统的功能状况;②在适当的时间,将适用的措施应用在适宜的路面上。美国联邦公路局对预防性养护措施的定义是:为了防止路面早期破坏和延迟路面破坏的进程而采取的措施,其目的是延缓路面的破坏速度,延长路面的使用寿命,降低道路使用寿命周期费用。沥青路面由于长年处于风吹、雨淋、日晒、冻融等自然气候的侵蚀下,使路面材料中沥青与矿料不断发生物理与化学变化。同时,路面车辆荷载的作用造成沥青路面开裂,随后路面透水,基层变软,坑槽出现,路面状况也就逐渐变坏。从沥青路面损坏特征分析和使用性能衰变情况的研究中得知,沥青路面在初期、早期的使用性能下降很快,而后期变慢,因此对沥青路面系统地实施预防性养护是非常重要的。

一、公路沥青路面预防性养护概述

1.公路沥青路面预防性养护内涵解析

公路沥青路面预防性养护概念的重点在“预防”二字上,并非公路结构造成严重毁坏达到不可修复的时候再进行养护,当公路结构基础完好或只有轻微损坏时,就要采取养护措施,所谓“防微杜渐”。预防性养护概念的提出表征我国的道路养护观念和以前相比有了很大提升,理念不局限于传统养护,公路养护向更健康、更科学的方向发展。预防性公路养护重在“时机”的选取,发现病因,对症下药。值得注意的是当公路的结构性能发生改变或损坏比较严重时就超出了预防性养护的范畴,应具体采取更合适的道路养护方式。

2.公路沥青路面预防性养护概念提出的必要性

(1)有利于规避风险。道路交通事业是一个区域经济发展、人们日常生活的基础,若是在出现严重问题后才进行修复,将会浪费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势必影响问题道路周边区域的正常生活,造成交通堵塞,还会容易引起交通事故。因此,对道路的养护应该防患于未然,以实现有效地规避风险;

(2)降低公路养护成本。预防性养护将会有效地延长公路的使用寿命,可以减少大规模的返修和周期维护的次数,大大节约公路管理部门用在公路养护方面的费用;

(3)节约资源。预防性养护可以长时间维护公路性能的正常发挥,减少维修、返修、重修的机率和施工周期,并可减少因施工封路而影响人们出行或者加重其他交通线的通行负担,同时公路正常运行可以减少车辆绕行及因路面问题而加大的能耗和性能损坏,做到节能减排,实现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和谐统一;

(4)保持公路较高的平整度和完好率。公路网好比城市的“血管”和“窗口”,预防性养护可以更好地保持道路的完好率和平整度,使城市整体感观提升,另外可以减少维修、返修、重修时机器轰鸣、尘土漫天的情况。

二、公路沥青路面病害的表现与成因

由于各种原因造成的公路沥青路面结构会出现沉陷、裂缝、泛油、冻胀翻浆、车辙、龟裂唧浆、松散、拥包等八种常见问题被称作公路沥青路面的病害,其具体表现和成因详见下表:

三、公路沥青路面预防性养护措施

1.沥青路面预防性养护措施类型

预防性养护措施的种类较多,且因为不同地区、不同管理部门、不同承包方针而对不同的路况所用的预防性养护措施不尽相同。但是,一个完整的预防性养护计划应该包括路面行车道、超车道、路肩、分隔带、排水系统等方面的内容。目前,国内外普遍采用的路面预防性养护技术措施主要有如下几种。

雾封层。雾封层的主要目的是防止沥青路面老化,防止路面水损害,是直接将乳化沥青(无集料)喷洒于路面的一种预防性养护措施。一般喷洒量为0.23L/m2~0.45L/m2。雾封层主要用于封住路面,同时防止因老化引起的路面松散。雾封层可用于有中等程度纵横向裂缝的路面、松散的路面以及沥青老化严重的路面。由于雾封层通常在一定程度上会降低原路面的抗滑性能,故雾封层不可用于有明显疲劳裂缝的路面、泛油路面和抗滑性能较差的路面。采取雾封层后不能立刻开放交通,需要封闭交通2h。

稀浆封层。稀浆封层是指将一定级配的矿料、水和乳化沥青按一定比例拌和均匀后摊铺到路面上的一种预防性养护措施。稀浆封层技术充分利用乳化沥青材料的裹覆性、流动性好和渗透力、粘结力强的特点,可以封住表面良好但已氧化的路面,提高路面的抗滑能力,纠正热沥青混合料的松散和细集料的散失,减小噪声,封住微小的路面裂缝和改善行车舒适性。故可用于有轻度纵横向裂缝、磨耗严重或松散、老化、缺乏摩擦系数、渗水的路面。但是当路面出现明显的疲劳裂缝或车辙较深、温度裂缝严重时不宜采用。

微表处。微表处是在乳化沥青稀浆封层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路面养护技术,它采用的是慢裂快凝的高分子聚合物改性乳化沥青、100%破碎的集料、矿粉、水和添加剂组成的稀浆混合料。由于微表处技术具有良好的防水性、抗滑性能和耐久性,比普通的稀浆封层更好,并且成本低、施工简便、路面性能好、开放交通快,一般可延长路面使用寿命3~5年,因而,近年来在国内各高速公路沥青路面养护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目前微表处技术应用领域不断扩大,不仅作为一种预防性养护的手段,而且还广泛地应用于轻度车辙的修补工作,作为防水用的下封层,加铺在水泥路面或桥面上作为抗滑磨耗层等。

2.路面预防性养护措施的执行

路面预防性养护措施的决策是一个综合的过程,包括选择恰当的路面、确定最佳预防性养护时机等,并对预防性养护技术进行分析,以确定最佳的预防性养护方案。目前路面预防性养护时机的选取方法主要有行驶质量指数和破坏指数法、基于时间或路况的方法、费用效益评估法、排序法、生命周期费用评估法和决策树/决策矩阵等。执行支持矩阵情况见表1,不同预防性养护措施实施的时间见表2。

上述方法各有利弊,采用任何一种方法制定的最佳预防性养护时机都难以达到理想状态,最佳预防性养护时机的制定要综合各地所处的气候区域、路基路面结构和材料、交通状况、施工经验以及路面的养护历史等加以上述方法的指导来进行。

结语:文章对雾封层、稀浆封层、微表处三种专项养护措施进行了简单介绍,分析了各方法处治病害的特点、适用性等。进行预防性养护的关键是选择合适的路面,即路面必须具有足够的结构承载能力,同时应在恰当的时间应用恰当的预防性养护措施。对实施预防性养护的路面主要考虑如下因素:路面类型和路面结构、路面破坏类型、程度、范围,尤其是裂缝、车辙等。

参考文献:

[1]王志.基于交通荷载横向重分布的沥青路面预防性养护新技术研究[D].长安大学,2012.

[2]何光兵.高速公路沥青路面预防性养护研究[D].长安大学,2012.

[3]玉俊杰.基于预防性养护的高速公路沥青路面使用性能评价和预测模型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09.

[4]赵明.高速公路沥青路面预防性养护对策研究[D].长安大学,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