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5-16 15:17:57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机电设备市场,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0 概述
内部设备租赁市场是发挥集团设备整体优势、提高设备使用效率的重要途径。本文在分析建立内部设备租赁市场方案的基础上,着重强调了具体实施措施。
1 组织领导
为保证租赁费管理办法的有效运行,矿要成立以矿长为组长、生产矿长、机电矿长、财务总监为副组长、相关专业科室负责人为成员的内部租赁市场管理领导小组。在全面预算管理中心设立考核办公室,具体负责设备租赁的管理运行。
2 管理职责划分
生产技术部负责采掘工作面设备占用计划确定,现场监督考核及租赁费用总体控制。全面预算管理中心负责全矿支护用品租赁管理、手续办理、现场检查及考核;负责租赁费用的指标分解、计划下达、费用结算及考核。机电科负责对全矿设备的租赁管理、手续办理、现场检查及考核。
3 设备租赁运行程序
3.1 设备使用单位
每月28日前提出下月设备需求计划,经分管专业副总、机电副总、机电矿长审批后到机电科设备组办理租赁手续。
3.2 设备周转占用单位
日常回撤上交使用单位的设备,不必办理正式交接手续,但交出单位必须及时办理设备租赁变动申请单,设备组据此监督考核。工作面回撤等大型工程,因工期较长,使用单位与周转单位须办理交接表。
3.3 机电科
每月25日将各单位当月设备占用数量、时间、租金汇总后编制“设备租赁费计划及日常考核汇总表”报全面预算管理中心。
3.4 全面预算管理中心
根据设备租赁费用计划及采掘工作面设备实际占用进行结算考核。对区队提报计划(设备租赁需求计划与日常设备租赁变动计划之和)与实际支出租赁费比较,对计划比实际多10%或少5%以上的部分进行考核;对日常租赁考核部分全额考核。两部分合并形成设备租赁费用结算考核数。
3.5 考核规定
3.5.1 工作面安撤
工作面安装:100米以上长度工作面,安装时间不超过20天;100米以下50米以上长度工作面安装时间不超过15天;50米以下长度工作面安装时间不超过10天。
工作面撤除:100米以上长度撤除时间不超过15天;100米以下50米以上长度工作面撤除时间不超过10天;50米以下长度工作面撤除时间不超过8天。每超1天,按设备租赁费用总额的10%加收设备租赁费。
3.5.2 设备交接
井下工作面及迎头交接:以单位之间办理完交接手续后开始计算租赁费。工作面交接完毕次日将交接表报机电科设备组。
3.5.3 租赁单价构成:
折旧费:按设备核定价值和规定折旧年限采用直线折旧法计算,公式为:折旧费=(设备核定价值-核定价值×3%)/折旧年限
维修费:同一类设备按其核定价值的20%计算,公式为:维修费=设备核定价值×20%
管理费:同一类设备按其核定价值的1%计算,公式为:管理费=设备核定价值×1%,使用系数:采掘运设备按1.3,其它设备按1.2。
3.5.4 管理及违规考核规定
现场更换及新安装的设备,以领料单注明日期为准,自领用之日起计收租金。按规定备用的设备,收取2倍基本租金;私自备用的设备,按准租金的4倍收取租赁费。对于未办理设备租赁及审批手续而私自下井的,一经发现,按标准租金的5倍收取租赁费,并视情节对责任人考核100~500元。各单位回收、回撤及更换下来的设备,升井后及时上交并办理相关手续。发现不及时升井、不及时上交或不及时办理相关手续的,每台次考核200元,并加收责任单位自发现之日至上交退租之日10倍的租赁费。
不按文件规定及时办理设备租、停手续的,除按占用时间加收租赁费外,对责任人每项考核100元。新购置且租赁费测算基础表中没有的设备,由结算中心根据设备原值进行测算。测算说明:①同类同型号的设备只测算一个价格做为基本租金。②设备折旧年限按财务规定执行。③设备核定价值按最近同类设备价格进行测算,固定资产设备以账面价值为准。对设备管理违规行为及时检查并出具加收租赁费用通知单三联单,填报单位留存、企管部、区队各一份。
3.6 其他考核规定。
对于因管理和使用不善造成设备损坏、报废或丢失的,由设备组、修配厂负责提供相关依据,机电矿长或机电副总组织专业人员进行分析,根据分析结果及其性质,进行扣罚,并按照相关规定分别兑现到单位负责人、设备管理员和相关责任人。特殊紧急情况需领用设备时,由调度室值班主任通知办理发放,并规定及时补办手续时间要求。
新增设备需增加租金目录进行价格调整时,统一由机电科设备组以书面报告向矿内部市场化管理办公室提出,由内部市场化管理办公室负责核定。在租赁过程中发生争议时,由机电矿长组织内部市场化管理部办公室、设备管理组等相关部门进行仲裁。设备租赁费实行每月一结算一考核,为调动节支降耗的积极性,对设备租赁费节约做出贡献的相关人员给予一定奖励。
4 租赁集团公司设备的运行程序
租赁集团公司的设备,按照谁使用谁租赁的原则,租赁费据实分解到各使用单位。回交时必须确保零部件齐全、完整,否则由此造成的设备罚款由使用单位承担。
机组租赁是根据矿生产需要由调度室下达机组使用计划,由设备组向局设备管理中心提出申请,以保证机组租赁计划的顺利实施。机组租赁是根据矿年初制定的年度产量任务及各单位的采场布局情况预算出年度机组租赁费用的,并分解到各单位。各单位根据现场实际生产情况,需要更换采煤机部件的,由使用单位提出申请,经分管矿长、机电副总审批后到机电科设备组办理租赁手续。
采煤机各部件的租赁时间不足3个月的按3个月计算,超过三个月的按实际天数计算。
使用单位由于操作不当或管理不善等原因对设备或部件造成严重损坏或丢失的由使用单位承担相应责任,承担损坏设备或部件实际价值的2~5倍的罚款。
5 单体支柱及综采支护租赁运行程序
5.1 单体支柱:正常高档普采工作面根据月初计划科下达的工作地点、面长、采高、层别、产量及作业规程规定支护情况(不包括超前以外巷道支护、延缩面长、过老硐子、掘进使用单柱)测算出单体支柱使用数量,按集团公司租赁给矿单体支柱租赁价格计算出总费用,然后根据计划产量测算出吨煤租赁单价。
综采工作面按作业规程规定超前支护长度(不包括超前以外巷道支护)测算出单柱使用数量,按集团公司租赁给矿单体支柱租赁价格计算出总费用,然后根据计划产量测算出吨煤租赁单价。
5.2 综采支架:综采支架租赁费根据计划科下达的采煤区队工作地点,根据现场实际情况租用支架。测算出租赁总费用,根据计划产量测算出吨煤租赁单价。
【关键词】煤矿机电设备;常见故障;维修
在21世纪经济迅速发展的大环境下,煤矿生产规模的自动化和机械化在不断发展,机械设备作为能源发展的基本保障,生产实践中对机械的抗磨损性和坚固性需求更高,在煤炭开采过程中,由于受操作人员的技术水平和熟练程度、开采条件、开采环境、开采的工艺操作程序等因素影响,使的用于煤炭开采机电设备会出现不同程度的磨损、变形甚至是断裂,影响正常的工作效率,为了避免施工过程中因机电设备故障而降低开采进度和开采煤炭质量,应对机电设备定期进行检查及维护[1]。
1 煤炭机电设备常见故障
在煤炭开采企业机电设备的机械化程度直接代表煤炭企业的生产现状,也是评判煤矿生产技术水平的重要指标,在生产实践中,机电设备的种类越来越多,作业量越来越大,作业环境越来越恶劣,机电设备的故障也越来越多,同时也增加了设备的维护和维修难度,影响企业的工作效率。随着科技的进步,能源需求量的增加,对于企业生产起关键作用机电设备的故障分析与解决已成为企业经营过程中和机械设备管理中的重点工作,也是企业保证正常经营运转和降低成本的重要途径,一般情况下,煤矿企业机电设备的常见故障主要有:设备的性能参数逐渐下降,机电设备震动异常,机电设备异常声响,机械设备的异常磨损,异常排气,机械设备的温度出现异常,机电设备的裂纹逐渐明显,电压和电流出现异常。针对不同的故障类型,采用预防维修、故障维修、生产维修和改良维修,最佳的故障处理方法主要是以日常设备维护的预防为主[2]。
1.1 煤矿机电设备的流程分析
1.1.1 现场观察
为及时、高效的排除机电设备的故障,避免类似情况的再次发生,当生产现场机械设备发生故障后,应保持设备发生故障时的状态,禁止工作人员损坏现场,等待检修人员对现场观察、对故障产生的环境、时间、工艺顺序及设备故障的历史资料进行收集、整理,为及时高效的排除机械故障提供可靠依据[3]。
1.1.2 判断故障原因
为了准确查找机电设备故障的原因,维修人员根据故障现场收集的资料,结合工作人员的操作方法、设备的劳动强度检查、及设备构件的性能检测等综合分析,判断机电设备产生故障的真正原因。
1.2 设备维修
设备是有使用寿命的产品,在长期的使用过程中有不同程度损害,根据机电设备的使用时间,故障发生的频次,发生故障后的维修费用,制定合理的设备维修方案,本着延长设备使用寿命的同时,降低了设备的维修成本。
1.2.1 预防维修
预防维修是机电设备发生故障前的控制行为,主要以预防为主,依据机电设备的日常作业活动情况所进行的维修活动,主要目的是降低设备劣化速度和故障发生的频率,在设备发生故障前进行改进维修。
1.2.2 故障维修
故障维修是机电设备故障出现后的维修方式,是针对故障原因进行的针对性维修,通常情况下,在生产现场,机电设备的性能参数下降,无法正常运作而采取的诊断性维修措施。
1.2.3 生产维修
生产维修属于预见性故障维修方法,这种维修方式能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和机电设备的使用寿命,实际维修过程中,应根据设备对生产情况的影响程度区别的选择维修方式。对辅助机电设备的故障经常采取事后维修的方式,对关键机电设备经常采用预防维修。定期维修模式的优点是能够及时发现设备的故障,正确引导操作人员的作业方式,避免机电设备发生故障,提高工作效率。
1.2.4 改良S修
改良维修不属于真正的故障维修,主要是针对机电设备的内部零件或设备性能采取的一种改进维修方法,能提高机电设备的技术水平和工作效率。
2 煤矿井下机电设备安全技术管理
煤矿开采工作环境比较艰苦又存在安全隐患,导致对高素质和专业人员的吸引力不够,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形式下,煤矿企业不断引进新技术和新设备,这就对工作人员的业务能力提出更高要求,相应的也要求有专业的、素质高的专业人员进行操作和指导 。
2.1 提高职工队伍的整体素质和业务技能
企业职工是企业生产经营的主力军,企业职工队伍的整体素质和业务技能直接影响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加强对在职工作人员进行培训,首先强调机电设备的使用常识和安全生产知识。
据统计,目前全国煤炭80%以上的井下、设备、人身事故是由于操作人员的技术熟练程度差导致操作失误及违章操作造成的,事故损失已经严重影响到煤矿企业的整体经济效益,所以煤矿企业在经营中应形成尊重技能,尊重人才的氛围,提高广大职工的工作热情和积极性。
目前我国大多数企业员工培训普遍遵循“干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在生产力水平逐渐提高、经济快速发展的时代, 拾缺补漏的培训原则只会暂时满足企业生产的需求,但从长远发展看,职工培训应建立一套贴近经营管理、生产建设和科技进步的模式,结合企业员工自身的业务素质、符合成人教育的规律及企业的实际生产情况,定期开展不同层次,不同内容和不同形式的培训。让职工培训贴近生产实际需要,坚持“实用、实际、实效的原则, 随着目前煤矿开采技术的不断改革和市场经济的迅猛发展,煤矿机电设备出现许多新设备、新知识、新技术,需要职工了解和熟练掌握,适应市场需要,开展新思维、新工艺、新技术、新标准、新设备的培训,从而满足企业不断发展壮大的需要。
2.2 严格机电管理体制
煤矿要按照新的煤矿机电质量标准化建立相应的基础保障制度.同时在不同的部门之间根据实际情况变化不断进行改革和完善.相关的权利和责任进而实现最优化配置。在装备水平提高的同时还要实行全面而细致的管理.对全矿区所有设备按照用途和型号进行分类、然后进行统一的管理并登记入册.设备管理人员应做到对设备的分级跟踪和管理,在日常工作中做到对设备的管理系列化,而在使用上达到规范的使用。
2.3 强化机电设备安全监察与维护检修
煤矿企业所使用的机电设备按照生产和区域要求落实到具体的责任人,加强对机电设备的检查,加大对机电监祭人员的考核力度。实行工资的绩效考核,对存在隐患的设备要定时进行检查维修和不定期的督察,保障安全生产。把质量考核体系审核工作引进机电管理、安全监察中去建立机电隐患风险评估和动态检查整改机制,管理人员要保障检修时间,进行动态监测和管理[4]。
3 结束语
煤矿机电设备是煤矿开采企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煤炭工业迅速发展阶段,煤矿的生产建设与规模在不断地扩大,煤矿机电设备的技术参数在不断提高,机电设备的种类、数量等与日俱增。煤矿机电设备的工作环境受开采程度的影响越来越恶劣,工作人员的业务素质和技术熟练程度低,因而机电设备的故障发生频率也越来越高,煤矿企业的管理者的生产理念和管理理念急需转变,要积极认识到设备维护和应用的重要性,加大对企业员工的培训管理力度,快速高效地完成煤矿机电设备的故障分析和维修,是煤矿企业极为重要的一项工作。设备处于安全、高效的工作钐,设备的使用寿命长,是保障生产顺利进行的重要条件。因此,有必要了解煤矿机电设备的常见故障和后果,并掌握故障分析和维修方法降低设备的故障率和折旧率,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柳铁军.浅析煤矿机电设备常见故障及其解决对策[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4.
中图分类号: F407 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对于整个建筑工程来说,机电安装工程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工业机电在应用范围上很广泛,主要涵盖了机械设备、管道、电气、仪表等工程的安装施工。对机电安装工程项目进行全面管理。最终达到工业机电设施的正常使用目的。
一、工业机电设备安装的特点
在建筑施工的过程之中,机电设备安装的工作量很大,由于工业机电设备的安装技术非常复杂,因而机电设备的安装技术要求也比较高。因此,机电设备的安装在建筑施工中的作用是至关重要的。同时,工业机电设备安装工作量也很多,各个施工工序的质量会直接影响建筑施工的整体质量。目前,我国建筑施工的单位也很多,这就导致工业机电设备安装技术的水平存在很大的差距,工业机电设备的安装主要集中在建筑工程完成后,并且要在建筑开始装修前完成机电设备的安装工作。但是,由于工业机电设备的施工时间经常会比主体结构工程施工要晚,所以需要主体结构工程进行预留或预埋。因此施工单位还需要制定完善的机电设备安装的制度。同时,还需要保证机电设备安装的资金和物力等资源提供得到保障[1]。
二、工业机电设备安装施工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1、管理水平落后,工程设计不科学
首先,许多企业合同管理人员对相关专业了解不够,思想认识不足,导致对工程项目合同的拟定和管理不严格、不合理。其次,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大多数企业的管理观念还比较传统。跟不上信息化管理的步伐,导致工程造价管理信息获取渠道单一、处理不及时以及分类不合理等,无法体现市场的需求。另外,工程的设计将直接影响到工程的造价。一些设计人员不考虑实际情况,造成设计不合理,甚至工程设计方案未经过严格的论证与会审,便仓促上马落实。这样将会导致工程结束后的工作量统计与设计量严重不符而造成建设单位或施工单位经济损失 。
2、造价管理混乱,安装不规范
由于施工单位的技术水平参差不齐,以及造价管理不规范,甚至有些施工企业为了追求利益最大化而违规签订合同,从而导致工程造价远远超过项目的预算。除此之外,一些施工企业在对工程项目进行决算时,故意通过扩大定额工程量的评定手段来提高子项目的套价。在安装工程项目的实施过程中,有些施工企业甚至购买价格高昂但质量低下的产品,这样不仅增加了工程的安装造价,同时还给工程质量带来了很多隐患。
3、设计单位的技术水平和素质不高
3.1在订立合同时,采用各种办法使合同条款欠缺细致的规范,给设计单位预先留下许多漏洞,导致工程造价严重突破工程预算。特别是在包干工程项目中,导致包干项目包不死,最终成为按实结算工程。
3.2在工程预算、分阶段结算或工程竣工结算时,设计单位往往站在自身角度,故意曲解定额工程量计算规则及定额予目的套价,对定额中的活口,更是以充分利用。
3.3取费标准不按“安装工程类别划分标准”和设计企业资质等级套,低类高套,增加安装工程造价。
3.4安装工程未计价材料的价格,日前完全是实行市场价。
3.5重复报量和超进度报量。
3.6由建设单位供应材料的工程,设计末期设计单位采用多报材料计划,材料到货后,易地串换,套成现金,为日后甲己双方“扯皮”埋下隐患。
三、加强建筑机电设备安装施工的现场管理措施探究
1、合同管理
在建筑节点安装工程施工过程中,要求施工单位必须对施工合同内容进行严格审查,并严格核实机电设备安装工程项目的实物量,对机电设备安装施工中可能出现的工程变更现象进行合理评估,同时对施工成本、施工机械、施工材料、施工工期及施工质量等进行有效监察。施工前,依据机电设备安装施工图纸进行科学合理的预算和编制,同时对招标文件与施工内容进行详细阅读和研究,对施工合同中定额补贴费用支出进行充分考虑,并将其归入到工程施工预算范畴。在签订施工合同后,施工单位必须办理相关的工程开工手续,并依据业主要求和实际施工情况,明确具体的开工时间和竣工时间,并制定相关的施工计划,采取有效的技术、安全措施。
2、技术管理
技术管理主要是对施工工艺、施工方案、施工技术、施工组织及施工检测等机电设备安装施工环节中所采用的手段及方法进行管理。由于建筑机电设备安装工程不同,机电设备安装工程施工环境也存在很大差异。所以要求施工技术人员要严格依据我国机电设备安装施工规程要求及标准,对施工图纸进行有效的审查,并制定具体的施工方法,选择适宜的施工机械设备,优化施工组织,合理安排工程施工顺序,以保证机电设备安装工程施工方案的合理性。
3、质量管理
质量管理是保证建筑机电设备安装工程施工质量的重要手段,对机电设备安装工程质量及使用安全性和寿命具有重要意义。所以,在机电设备安装施工中,要建立完善施工质量保障体系,并具体到每个施工环节中,以对整个机电设备安装工程施工质量进行全面的控制和管理。特别是对机电设备安装施工中可能出现的质量问题进行严格监控,并制定相应的解决措施。随着建筑质控技术的不断完善及提高,施工单位在实际施工中,可引进先进的质控技术,并对施工技术进行有效的审查,尤其对隐性工程进行抽查和验收,以确保机电设备安装工程施工质量。
4、进度管理
首先,分解建筑节点安装工程施工进度总目标,依据单位工程划分为若干个交工目标或者时间目标。同时将每个交工目标分解成为多个施工计划,并制定相应的周计划、月计划及季度计划等,明确每个计划完成时间及人员职责。其次,明确机电设备安装工程施工负责人,并组织工程相关负责人、施工人员、班组长及调度人员等加入到施工进度管理工作中,并建立相应的进度控制管理体系。再者,加强对外沟通与协调,正确理解业务要求,并随着土建工程施工计划变更,对施工计划进行适当调整,合理配置各种施工资源,以减少影响施工进度的不利因素。最后,在进度计划实施过程中,如果进度计划出现偏差,必须及时对进度计划进行合理调整,并对进度状况进行超前预测。当建筑机电设备安装施工任务全部完成后,需对施工进度控制进行总结,并编写详细的进度管理报告。
5、验收管理
当施工单位依据招标文件和施工合同要求完成所有机电设备安装施工任务后,由相关部门对工程施工质量进行验收,若工程施工质量与设计要求、业主要求相符合,并具备良好的系统使用功能,可立即办理工程转交手续[3]。机电设备安装施工验收材料主要包括机电设备资料、运行可靠性报告、工程变更资料、施工合同、施工规范及标准等。建筑机电设备安装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不仅要达到施工合同规程内要求,同时要与我国现阶段实行的机电设备安装施工质量验收规范相符合。
6、安全管理
为了避免机电设备安装施工安全事故的产生,要求施工单位必须做好相关的安全管理工作,优化施工安全防护条件,规范施工安全操作行为,明确安全管理与控制职责。首先,施工单位必须构建施工安全管理体系,并制定安全教育、安全技术、安全检查等制度,保证每个施工环节安全管理工作达到相应的指标,并提高施工人员安全防护意识,自觉遵守安全管理制度。其次,对施工安全技术进行深入研究,对新技术存在危险因素进行预防,并全面提升施工单位的安全防范能力。再者,施工单位必须制定安全事故应急处理方案,当事故发生时,能够尽最大可能降低安全事故带来的人员伤亡及经济损失。
结束语
综上所述,机电施工的项目管理是协调人与人之间、部门与部门之间、单位与单位之间的管理。是管理中的艺术。管理好了,上下齐心,工程按部就班,管理不好,勾心斗角,一片混乱。所以,在建立高效低耗的管理体系的同时,也要明确管理目标,共同完成工程的建设。
参考文献:
中图分类号:TU85 文献标识码:A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企业的经营管理体制也发生很大的变革,设备管理是企业管理的主要内容,逐渐引起众多企业的重视,设备的管理和维修决定企业的健康发展,因此,企业要想更好地组织生产,就要重视设备的管理。机电设备是选煤厂的主要生产资料,机电设备的资产额占选煤厂的一半以上,每年对机电设备的维修和管理费用是选煤厂一笔重要的开支,但是,如果机电设备损坏就会使选煤厂无法运行,会给选煤厂带来相当严重的损失,由此可以看出,机电设备在选煤厂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和作用。也就是说,加强机电设备的管理,减少机电设备出现故障的机会和出现故障后及时维修,是目前选煤厂应该重点解决的工作。
一、机电设备的概述
近几年我国煤炭行业不断发展,选煤厂的地位也逐渐提高,选煤厂机电设备的作用和地位也越来越重要。选煤厂机电设备的维修和管理对煤矿企业的生产和效率有重要意义。由于选煤厂机电设备有着特殊、复杂的运行环境,这样就使得选煤厂机电设备的管理有着相应的难度。所以,要在选煤厂的基础抓起,保证机电设备的安全运行,为煤矿企业的生产提供设备保障。
二、选煤厂机电设备维修的措施
(一)实行点检维修制度
在煤矿企业内大力实行点检维修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使选煤厂安全运营,点检维修制其实就是改进和完善检查、维修制度,使选煤厂的生产和管理工作可以更好地进行。按照国家和企业的有关规定,点检维修在一定的时间内对机电设备的某些部位或者零件进行科学定点检查,从而来保证机电设备的安全运行,使设备存在的安全隐患得到良好的控制和处理,降低选煤厂的损失。
点检维修在本质上属于一种动态性质的管理模式,所以在进行管理的过程中要求按照一整套规范模式。对于煤炭企业来说,它日常的生产管理对于机电设备的维修管理要遵循安全第一、效率第二的原则来进行。因此,选煤厂在实行点检维修制度时需要和实际的管理制度相结合,实现多位一体的维修管理方式,多位一体就是点检人员、技术人员、设备操作人员和检查人员进行分工及合作。
在进行检查和维修工作之后,还需要将检查结果进行分析,将分析报告上交到上级主管,主管进行全面的统筹评价,从而完善设备维修改进的方案。这样在设备各项指标正常的情况下,设备可以继续使用,但在设备出现问题时,要及时选择正确的维修处理方式,同时相关安全管理部门要对维修处理结果进行验收。
企业有必要将有关维修管理记录进行综合分析、整合并上交到相关部门,以此作为以后工作的参考依据。点检维修管理制度是依据机电设备运行管理的科学理论,创新的管理模式,也是一些新技术应用的基础。通过对机电设备和点检维修制度详细分析后,得出在选煤厂大力推行和运用点检维修制度是十分有必要的。
(二)加大机电设备的管理
在机电设备运行过程中,要减少设备机械的磨损,延长机电设备的使用寿命。经调查研究发现,大多数机电设备出现故障的原因都是设备自身的不良引起的。机电设备前期维护管理的重要环节就是管理,它可以有效地对设备进行维护。以下几个方面主要分析和说明管理的内容。
首先对机电设备进行定点管理,也就是在每一台设备上制定出确定的点来,在工作中保证各个点位的整体连贯,实施科学维护,这样一来不仅有很好的经济效益和使用价值,还能加强的效果,较少油的浪费。还有就是根据设备不同部位使用不同的油,使用的材料是检验合格的产品。其次就是对油量的管理,也就是对设备各部位的日常用油量进行确定和管理控制。
最后还需要对机电设备进行定期维护和管理,让操作人员明确自身职责,使设备的工作有效进行。
(三)用科学管理的状态对设备进行维修管理
对机电设备进行科学的状态维修管理有利于减小故障的发生率;合理的状态可以保证煤矿企业的安全运营生产。根据现实的统计发现,选煤厂机电设备通过合理科学的状态进行检修之后,故障发生率明显下降,费用也相对降低,因此,这种维修管理是有一定的实践和经济意义的,也有很高的科学管理价值。
三、完善选煤厂机电设备的管理策略
(一)加强机电设备的使用和维护管理
选煤厂机电设备的使用和维护管理是根据选煤厂的实际条件来进行的,它对于机电设备使用、维护和工作人员的水平要求是十分高的。在这样的基础上,加大对设备的综合管理和维护,就会使工作人员更好地完成自己工作。
(二)完善选煤厂维修和管理工作的标准
完善建立选煤厂机电设备的维修和管理工作标准,是保证煤炭企业机电设备安全运行和科学维修的前提,所以在实践过程中应当科学建立生产技术的工作人员管理标准、维修技术标准、生产技术标准等,以此形成科学合理的选煤厂机电设备维修和管理制度。此外,机电设备的不断更新和技术的不断改进使得设备的操作流程和企业效益有了一定的保障。因此,选煤厂在使用机电设备时尽量选择具有先进技术和新型的设备,推进原有设备的改造,促进机电设备的全面更新发展。
结语:
综上所述,选煤厂机电设备的管理与维修比较特殊,机电设备维修和管理的规范化和合理化与选煤厂正常运行有着密切的关系。选煤厂机电设备在管理和维修过程中,通过建立完善设备检查规章制度、完善设备维修制度、加大机电设备定期的巡检力度等一系列完善措施,可以做到事前预防,加快维修效率,最终提高选煤厂的生产能力,使选煤厂的经济效益最大化。
参考文献:
[1]雷晓树.选煤厂机电设备的维修与管理探究[J].信息系统工程,2012(08)
[2]闫耀忠.浅析选煤厂机电设备的维护与管理[J].山西焦煤科技,2012(07)
[3]李晓燕.浅谈选煤厂几点设备管理[J].能源与节能,2012(02)
中图分类号:F407文献标识码: A
伴随着现代社会科技的发展,风力事业的重要性更加凸显出来,各行各业的需求增大使对能源的探索方面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地热、潮汐、沼气等等新能源相继出现,其中就包括风力发电。风力的相关机电设备要正常运转就需要磨损消耗,这就对设备的维护与检修提出了更高的技术要求。随着风力发电机种量与数量的不断出现使其维护与保护工作变得愈发重要。本文就主要研究了设备中风力发电机的概述与维护养护工作以及对风力发电事业的积极推动作用。
一、风力发电机概述
(一)定义与简介
风力发电机以风能、机械能与电能的转化为主要工作内容,通常由风轮、传动装置、对风装置、传动与调速装置以及发电机等组成。
(二)风力发电机运行原理与故障出现的原因分析
风力发电机的控制系统是工业微处理器,是以多个CPU的并列运行形成风力发电机的控制系统。它在对干扰能力的强度方面很大,以通信线路做为中介媒介并实现了与计算机的相互联系,在这样的形式情况下就会使远程控制的工作量得以很大程度上的大幅度改善与提升。
风力发电机的主要工作就在于远程的故障排除工作与数据统计的进行与分析过程。还要在一定的程度上加强相对应的故障诊断工作并加以分析,其具体包括如下几个方面:
1.远程故障的排查工作
风力发电活动能否得以顺利进行关键在于风力发电机的运行情况,好的情况会大大提升电网质量的增强与快速发展。要保证风力发电得以正常运行并实现有效的电力输送工作就需要我们在实施工作方面要进行双向的保护,还要在此基础上设置多重自动复位的保护故障的措施加以进行。
我们都知道风是没有具体的形态的,无形之中影响着环境的变化这就赋予了风能不可控制的特性。就此特点作为重点进行分析得出了特别针对风力发电机的极限值进行设置并得出了自动复位的功能,这就包括了温度限定值与控制故障的自动复位。之所以尽行复位是为了避免风向与风速等不可抗力造成的,通过这项工作的开展可以使风向与风速等不利因素达到有效的缓解与控制。还要将温度的自动复位在最大程度上得到限定,这其中就有环境温度的把控、发动机温度的控制与齿轮箱的温度监控等等。同时还可以对风力发电进行自动复位修护工作,使其超过负荷的过度任务进行有效的修复。还有,对于远程故障的复位工作的影响原因与风力控制发生的过度负荷任务现象,以及各部分检测误差等其他因素的影响。
2.关于运行方面数据统计的相关工作
风力发电场内的风力场管理工作是一项很重要的系统工作,它主要对风力发电厂内部发生的问题进行情况分析,再将得到的数据加以分析研究并完成统计,这才能对风力发电厂内部的具体情况进行一个全面的细致的分析,从而提高风电场考核的效率这就为风力发电的考核工作提高的效率性并为其奠定的一定的理论基础。风力发电机的运行工作是电厂电气设备得以维护的重要组成部分,数据统计表的真实性与可靠性直接的关系着企业内部的经济效益。在运行维护工作中的统计工作的开展与风向信息数据的分析的深入掌握,以及对风力发电机在不同季节发生的不同改变与规律变更的分析处理,这些工作的有效开展可以在最大范围内制定出节能减耗的最终目标。
3.不断深化统计工作的开展并分析相关数据
风电场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就是对设备工作情况的详细统计与分析,其可以量化考核风电场设备运行的维护工作,并使风电场的设计工作与风资源的有效评估以及相关设备类型的选取工作得到强大的理论基础和依据。
4.对故障原因进行分析
对风力发电机的各种故障原因进行分析管理,排除故障问题所消耗的时间得到有效的缩短,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减少的多发性故障出现的频率。这就使停机时间相应减少来了,设备的利用率与完好率也有了明显的提高。
三、对于风力发电厂日常工作的相关维护政策
风力发电作为一项综合性产品,在机械、电气、空气动力学方面都达到了统一且各部分紧密联系着。风力发电运行的维护结果将直接影响风电场的发电量并使其实现经济效益的提升,风力发电机本身也可以经过维护与检修工作来维持其性能的完美实现,因此就需要我们在日常的工作中,及时发现并保证风力发电机的故障隐患,及时将其进行有效的排除工作使其在一定的程度上减少故障的发生。这就可以使风力发电机的利用效率在一定程度上得到提高。所以风力发电的维护工作以定期维护与日常排故维护为主。
1.定期维护工作概况分析
风力发电机要想保持最佳的工作状态并延长其使用寿命这一现象的出现,就需要我们进项风力发电机的定期维护工作。
其主要包括风力发电机的联接件的检查工作、特别是在螺栓力矩的检查工作方面与各个传动部件之间的性能以及各项测试功能得到有力的保障。
关于风力发电机的正常运行方面,因为螺栓各部件的联接由于运行环境的影响产生各种震动,并使其发生极度松动现象。如果忽略这一现象仍继续工作的话就会使连接部分进行受力不均产生的局部被剪切的出现,所以我们要对点解部件进行定期的检查工作以保证螺栓力矩的问题及时被发现并得以有效解决。
风力发电机的系统由稀油与干油两种方式,风力发电机的齿轮箱与偏航减速齿轮箱就是以稀油作为主要方式,主要的维护方法就是采取化验与补加工作,如果出现油的无法继续使用就必须进行更换。对液压系统的各个元件进行定值测试等工作,还要对控制器的极限定值进行测试。
2.对于日常维护工作的开展
风力发电机的运行过程中故障的出现是难以避免的,这就对运行故障的现场研究处理进行亲临现场的指导工作,在这种情况下对常规操作进行维护与管理。主要分为以下几种具体方式:
(1)看、对于风力发电机内的梯子与安全平台的联接牢固情况进行观察,如果没有出现螺栓松动的现象、风力发电机的控制柜内电缆线没有出现松动也没有异味、没有存在夹板的移位、扭缆传感器的拉环的完好程度、偏航器的方面、齿轮箱油位以及液压油是否出现变质现象,液压站的表计压力没有出现异常情况,旋转部件以及转动部件没有磨损现象或者出现失效的现象,各油管之间没有出现渗漏现象、齿轮油以及液压油的滤清器是否指标正常等等,这些项目都需要进行细心的检查以防止泄漏现象的出现。
(2)听、对控制柜中的放电声音进行仔细聆听,如果发现异常声音就要检查并判断有不良接触的接线端子,需要进行重点的检查工作。当听到偏航时有没有出现干磨现象的声音,如果听到齿轮箱与发电机轴承是否出现不正常运作的想象,在闸盘与闸垫之间的异常声响方面进行仔细的测量工作,最后就是对叶片的切风声音的异常情况进行判断。
3.运行情况的总体分析
风电场电气设备中风力发电机的运行控制系统的多个CPU进行统一的运行工作,这一任务的实现主要通过工业微处理器来进行控制。由于风力发电机组具有很强的抗干扰能力,可以通过通信系统与计算机相互关联进行可进行的远行控制操作,这就可以做到有效的减少人均工作量,对用工方面的紧要需求起到了一定的缓解作用。这也有效的减少了能源的利用,从而对于实现节能减排与新能源的高效运用,促进能源的可持续发展同时缓解了电力市场相对紧张的电力需求。从具体上来看风力发电机的运行维护工作的正常运行包括远程故障排除、运行方面的数据统计、风力发电运行过程中存在的故障原因的分析工作三部分构成。
结束语
风电场的电气设备中的风力发电机运行问题直接关系到维护水平程度的高低,这与风力发电厂的发电量与经济效益有着直接关系,风力发电机的运行与维护更是关系到风电场电气设备的重要性,发电主体的质量与数量直接关系到风电场的整体水平与企业内部的整体利益,这些关键性问题都与风力发电机的运行维护好坏程度有着直接关系,这就需要我们加强风力发电厂的日常管理工作,在各个方面加深各方力量的有效配合与检查工作,使风力发电厂在硬件与软件方面都得到很好的提升,这是由于其本身性能的好坏直接关系到维护站的定期维护工作能否如期顺利的开展。通过对电气设备的检测维护与及时发现风力发电机出现的故障并使其完成消除,这就有利的促进了风力发电组工作效率的有效提升。促进新能源的利用效率与速度从而加深风力发电的可持续稳定长期发展,最终实现推动社会生产力的最终目的。
参考文献:
[1] 李乃佳.对风电场电气设备中风力发电机的运行维护分析[J].电子制作,2014(12).
[2] 张鼎甲.浅谈风电场电气设备中风力发电机的运行维护[J].企业技术开发(学术版),2011(30).
人才培养方案的改革是高等职业教育改革与创新的重点工作。人才培养方案改革应以高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为根本,突出职业教育特色,彰显技术应用型人才培养过程的特点,落实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理念。近年来,在探讨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过程中,选择了“高职机电设备维修与管理专业”作为人才培养方案改革试点,立项了吉林省教育教学科研课题,通过课题研究与实践取得了相应的成果。
一、人才市场调查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机电设备的自动化程度越来越高,复杂程度逐渐增加,控制系统日趋先进,这使得设备运行的可靠性、安全性和经济性被高度重视,设备的维护、保养、修理和技术管理工作凸显重要。这就要求必须不断提高机电设备维修与管理行业从业人员的综合素质和业务能力。但是,根据目前对该专业人才市场掌握的初步情况,设备维修与管理行业的技术人员,无论是从人才的质量上,还是队伍的数量上均不能满足专业人才市场的需求,在对省内外生产企业的专业人才市场进行调研中,通过现场座谈会、调查问卷、个别访谈、实地考察等方式,对该专业岗位群结构、技术队伍基本状况、近年毕业生就业情况、用人单位对学校现行的人才培养方案意见和方案改革的建议等问题进行了综合性信息收集。其主要信息点包括:(1)关于培养目标;(2)关于人才规格;(3)关于专业口径;(4)关于知识结构;(5)关于能力培养;(6)关于学制。经过对上述信息点的提炼和综合分析,确定了“高职机电设备维修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改革的基本思路。
二、《方案》改革思路
开展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综合改革,宗旨是打破过去传统教学模式下的人才培养思路,在充分的社会需求调研的前提下,进行科学的岗位能力解析、合理的课程结构设置、优化的教学内容安排、强化的专业技能训练,突出以岗位能力培养为核心的职业综合素质教育,解决机电设备维修与管理行业技能型紧缺人才的培养问题,更好地实现教育对社会的服务功能。
1.基本思路
准确定位专业培养目标和人才培养规格。包括人才的能力结构、知识结构和全面素质教育的基本体系;构建技术应用能力强、适应人才市场需要的、具有相当扎实的基础理论知识和专业理论水平,具有较强的实践动手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具有勇于创新、乐于探索的开拓意识的高技能型人才培养方案。改革重点是突出以下几个方面:
(1)突出实践技能的培养;
(2)强化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3)大力整合课程体系;
(4)深化改革教学内容。
2.基本框架
进行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综合改革,要明确“按照人才市场的需求,把握教育规律,突出职业技术教育的特色。以能力培养为核心、以人才综合素质提高为目标,培养高质量技术紧缺型人才,服务于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指导思想;理清“以职业岗位(岗位群)、技术领域对人才规格的要求为依据确定专业教学改革的方向”的基本思路;建立“构建符合职业技术教育特点和鲜明专业特色的具有较强适应性、针对性、科学合理的专业教育实施方案”的工作目标。即由人才市场调研入手,准确地把握用人单位的人才需求,确定专业培养目标,根据专业岗位和岗位群所必需的职业素质、职业能力和职业道德,构建人才规格。在明确人才培养规格的基础上,设计人才能力要素的构成及所需的知识支撑和训练方式,从而合理配置知识结构、选择适应的教学模式和教育条件,完成以能力培养为核心的人才培养方案设计,形成科学的教育运行机制。
三、《方案》改革探索
1.关于人才培养目标
人才培养目标是构建人才培养方案的核心,只有明确人才的培养方向,才能明确定位人才培养规格。机电设备维修与管理专业培养的人才应以从事机电设备维护、检修、质量监测、故障诊断与处理、设备运行技术管理与生产管理方向的基层技术人员为目标,以中小型企业中机电修配厂、机修车间的工段长、技术员、质量检查员为基本岗位。其培养目标定位是:“面向机电设备维修行业,拥护党的基本路线,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具有与本专业相适应的文化水平和良好的职业道德,掌握机电设备维修行业生产第一线必需的基本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从事机电设备维护、检修、运行与管理等方面技术工作的高技能型人才”。
2.关于人才的规格
人才规格定位涉及人才培养模式和培养方案的构建。人才规格从根本上讲应包括基本素质、从业能力和社会品质等方面。在基本素质中包括了政治思想素质、身体素质、心理素质、文化素质。关于业务规格,在以就业面向的岗位所应具备的从业能力为基本依据的同时,应考虑知识的储备、能力的拓展,以保证继续学习的需要。
3.关于知识、能力、素质结构
高职教育的主要特征是使学生具备较强的技术应用能力、实践技能和较高的职业素质。根据对企业和毕业生的调查分析,结合教育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着重研究本专业学生在知识培养、能力训练和素质教育方面的现实要求,确定了专业知识配置框图及解析系统、专业素质教育与能力培养框图及解析系统,即以对应关系构建了知识、能力、素质三者之间相互作用框图和解析表。其职业能力分为:基本素质、一般能力和核心能力。将每项专业能力或基本素质进一步细化形成能力要素,对应着每一单元能力要素匹配知识支撑,最终将知识支撑组合设置为课程。这样的以职业岗位能力为基本依据的逆向性开发设计课程模块,构建以培养学生综合能力为主线的教育方案。
4.关于课程设置与整合
在确定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的前提下,课程的设置是形成人才培养方案的关键内容。要遵循职业教育规律,突出专业特色,强调课程设置的针对性、实用性,课程体系构建的科学性,最大程度地体现课程设置与教学内容服务于能力培养和全面素质提高的原则。在建立课程体系中加大课程整合力度和教学内容的更新调整与重新组合。坚持了以下原则:一是公共课必须、够用的原则;二是职业基础课精选、实效的原则;三是职业技术课的针对性、实用性原则。据此,对原专业课程体系进行了大幅度的调整与整合。同时科学地调整了教学内容,尽可能压缩理论教学时数,尽可能减少课程门数,避免了知识重复与交叠,打破了传统的课程模式,切实保证课程设置服务与能力培养。
5.关于突出实践能力的培养
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是职业教育指导思想。培养适应社会需要、成功就业的人才,关键强调的是职业能力。突出技能培养,完善职业能力训练方案,是职业教育根本任务。《方案》改革的研究重点亦紧紧围绕这一主题,将本专业的实践教学环节分成三个层面,即基本技能训练、专业技能训练和综合能力实训。每个层面上既注重现场实践教学的技能训练,又注重理论教学中的能力培养,把专业主干课程的理论教学与能力训练相互融合、教学做统一,在课内教学中加大了课程实训学时,确保学生的职业能力培养得以完成。在学习过程中完成中级维修电工、高级钳工技能鉴定考证工作。《方案》中,实践教学总时数达894学时,占总学时的比例为42%。课题组根据人才培养方案中的能力训练方案编写了机电设备维修与管理专业《综合技能实训教材》,在各实训环节中付诸使用。与此同时,不断完善机电设备检修实训基地建设,并组织构建了职业技能鉴定实施方案。
6.关于实践与理论有机结合的改革
传统的教育模式,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各自形成独立的体系,虽然强调相结合,但实际运行中的“脱节”是不可避免的。通常是将实践环节规划为认识实习、生产实习、毕业实习三个阶段,其中认识实习属参观性质的走马观花;毕业实习多数是为毕业设计收集素材;真正解决专业实践的是生产实习,但往往这一实习安排的时间集中,涵盖的内容又多,效果非常不好。更主要的是实习安排在课程结束后,完全背离了课程实践的应时性。据此,必须打破实践环节与理论环节相对独立的体系,强调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对应时效,构建相融交汇的教学模块。在教学中把讲授和训练有机结合,该讲就讲、说练就练,有相当部分职业技术课和专业课均可在实训基地进行,但又不完全等同于实习,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按能力培养要求穿插融汇成一个教学单元,由主课教师设计教学实施方案,学生在教室和实训室交替进行知识学习和能力训练。
7.关于专业方向
专业方向是一个比较棘手的问题。制约这个问题的因素有两个:其一,是在现场生产岗位调查中发现,管理体制上机电是不分家的,机电设备维修与管理技术人员应该是机电并举、两项全能。但事实上并不是如此,企业生产的管理中,机械与电气是有分有合而技术人员则各有侧重。其二,是紧缺型人才的培养周期为3年,单靠在校内的各教育环节中完成机械和电气两个专业方向的全部能力训练是不现实的。研究认为,机电设备维护与修理可设定两个研究方向,即“以机为主、以电为辅”方向和“以电为主、以机为辅”两个专业方向下的教育模式。
“高职机电设备维修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综合改革”课题研究,践行了高职教育模式改革的重要过程,相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改革的研究工作在高职教育的创新与发展中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中国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研究会.20年回眸――高等职业教育的探索与创新[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6.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高等教育司.高职高专改革与建设[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2020年3月调入总承包部负责部门日常工作,对我是很大的考验,首先是公司管理制度、规章、流程的不熟悉,其次要梳理总承包部项目的进度情况,了解项目人员配备,项目团队建设情况。配合各部门之间工作。环境的变化,人员的生疏,给我内心也带来很大的压力。在领导的关心和支持下,在这温馨和谐的汀滢大家庭里我很快适应了,并愉快的工作。
一、从以下几方面汇报一下实习期间的工作:
1、XXX项目安全事故的教训:要保证施工安全,就必须做好安全交底、安全教育及施工过程中的监管和巡查工作。
2、在部门工作期间遇到项目部人员不团结,通过分别谈话,调整人员配备等方式,目前已解决。
3、入职来积极配合各部门工作,响应公司号召。主动解决部门及项目遇到的各种问题。并及时向上汇报,对下落实。
4、熟悉公司各项规章制度,工作流程。目前还未完全熟悉。
5、梳理总承包部已完工项目收尾情况,针对存在的不同情况,和项目经理商量针对性方案,积极推进项目验收、结算及移交工作。
6、积极协助项目部推动在建项目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
二、建议:
1、目前项目管理能力较弱,加强项目管理人员的培训和人才的引进工作,注重人员结构的梯队建设。
2、注重项目团队建设,推行项目经理负责制和项目目标责任制,做到奖优惩劣。
3、理顺管理架构,减少重复环节。如:市场部、财务部及质安部下发指令,应直接到项目部而不是到生产部门,部门可督促执行。(公司二级管理三级管理,增加了部门工作量、降低了办事效率)。
三、通过努力学习及公司的培养,我希望能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1、培育出优秀的项目管理团队
项目管理工作既要有扎实的技术背景支持,又涉及多方面的管理工作。在项目管理岗位上,一方面要充分发挥技术人员的专业优势,同时又要注重团队管理、协调各方资源,在内外部沟通工作中发挥作重要作用,一名优秀的项目经理和公司合理的人员配备,才能打造一个优秀的项目管理团队;才能做出优质的工程;才能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
2、专业人员、行业专家
专注于自身的领域,把本专业做精做细,以发展成为行业资深专家为方向和目标,当然,这一发展过程可能会比较漫长,需要做出很大的努力,任何一个领域的顶尖技术人才都需要长期的行业经验累积和个人孜孜不倦的投入。水利工程管理一直是我坚持的发展领域,因为这个专业里面包含了很多专业知识。成为这方面的专业人士,是我一直的追求,继续学习业务技能,完善自己专业水平,完善不足之处。在工作中认真负责,争取出色的完成领导安排的各项工作。
近几年来,工业生产用电和居民生活用电都大大增加,并且在电厂中也逐渐加强对人工智能技术、互联网技术、通讯技术以及计算机技术的应用,这对机电设备运行管理与维护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1当前在矸石电厂机电设备运行管理和维护方面存在的问题
随着对电力资源需求的增加,矸石电厂的规模也在逐渐扩大,其中的电气设备种类和数量都不断增多,这也就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机电设备运行管理和维护的难度。当前在矸石电厂机电设备运行管理和维护方面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设备管理和维护制度不完善
在通常情况下,矸石电厂机电设备运行管理和维护根据工作类型的不同,可以将其划分为状态性维护和计划性维护两种,其中计划性维护较为常见,并且计划性维护又可以细分为突发性故障维护和定位维护。但是无论是在哪一种维护工作当中,都需要制定明确的规定和制定,标明设备状态、检查周期、检查时间等要求。在实际情况中,大多数矸石电厂中都没有建立健全的电气设备运行管理和维护制度,甚至有些都没有制定相关规定要求[1]。这样一来,一方面难以保证周期性工作都准确落实,另一方面在具体管理和维护的过程中没有参考标准,难以保障工作质量。
1.2设备管理维护不及时
由于没有制度规范,再加上工作人员的工作素养和专业能力不足,很多设备运行管理和维护工作都不能及时落实,常常流于形式,导致矸石电厂机电设备长期处于缺管理、高强度的运行状态当中,存在较多的安全隐患。如果工作人员不能及时的发现并处理机电设备运行故障,必然会引发安全事故,造成不可估量的后果。
1.3没有深入的开展管理维护工作
虽然有些工作人员会定期对机电设备运行进行管理和维护,但很多时候仅仅只是重复性、盲目性的工作,不能有效整理相关数据,也不能有效分析故障原因,工作效率极低。而且对于大多数的矸石电厂来说,仍然沿用传统的管理理念和管理模式,没有及时的改进和优化工作方式,导致各方面需求都不能得到很好的满足[2]。比如由于所使用的信息收集手段较为落后,数据分析和整理工作的难度相对较大,也不能实现信息共享。
2加强矸石电厂机电设备运行管理与维护的有效措施
2.1进一步完善运行管理制度
如果想顺利开展机电设备运行管理工作,首先就需要制定相应的管理制度。由于在矸石电厂中包括各种类型的机电设备,运行管理的工作量较大,因此所制定的管理制度必须严格按照电厂的实际运行情况进一步完善。首先需要建立健全的机电设备维护和使用登记制度,进而有效的把握矸石电厂机电设备运行状态,提升其运行质量[3]。其次需要加大应用班组管理平台系统,有效结合机电设备在运行过程中出现的各项问题,最大限度的降低安全事故发生机率。最后加强应用计算机技术和信息技术,在确保机电设备能够安全运行的同时,实现资源共享,全面提升管理水平和质量。
2.2建立健全的管理体系
在加强运行管理制度进一步完善的同时,矸石电厂该需要建立健全的管理体系,为机电设备安全运行提供基础保障。一方面矸石电厂可以结合定时、定点模式来管理和维护机电设备运行,工作人员需要增强自身的工作素质与专业能力,加强对先进科学技术的应用,做好机电设备维护工作,确保能够实时了解和掌握机电设备的运行状态,以便能够及时的发展问题。另一方面,矸石电厂还需要进一步完善自身的管理体系,将机电设备运行与维护工作融合到各部门的实际工作当中,并设置奖惩和激励机制,充分调动工作人员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有效落实各项管理和维护措施[4]。
2.3加强工作人员教育培训
矸石电厂中的机电设备,除了科技含量比较高之外,对运行技术性和精密性的要求也比较高。因此,为了保证矸石电厂的机电设备能够安全运行,满足社会发展需求,还需要加强对工作人员的教育培训,进而有效提升其安全意识和责任意识。这样一来,工作人员的工作素养与专业技能都得到了进一步提升,确保各项管理和维护措施都能够有效落实[5]。但在教育培训过程中需要注意的是,应该针对性的开展相关工作,这样才能够有效的强化工作人员的专业技能,实现管理和维护工作的顺利开展。
2.4加大机电设备运行管理和维护力度
首先需要提高机电设备运行管理和维护工作的一体化,有效融合机电设备管理、检修、维护、巡查工作,同时矸石电厂还需要根据自身的具体情况,明确巡查周期、线路以及内容,能够全面的掌握机电设备的运行状态,提高工作效率。其次如果在管理和维护中发现问题或安全隐患,需要针对性处理,并做好记录,通过分析和总结之后最大限度的避免在后期再次出现类似情况,确保所有机电设备都能够正常运行。
3结语
总的来说,针对当前在矸石电厂机电设备运行管理和维护中存在的问题,管理人员必须提高重视,采取针对性的措施有效解决相关问题,最大限度的加强机电设备运行管理和维护,提高管理和维护水平。这样能够保证机电设备安全运行,降低运行成本,矸石电厂的经济效益有所提高。
参考文献:
[1]王成平.燃机电厂电气设备安全运行和维护管理探讨[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中旬刊),2017(03):145~146.
[2]田治国.浅谈电厂机电设备的管理、操作与维护[J].通讯世界,2016(21):178~179.
[3]李冬.火电厂嵌入式继电保护故障信息管理系统研究[J].电气传动自动化,2013,(03):57~60.
在经济发展建设的过程中,电力行业的作用越来越明显,人们的生产、生活对供电质量需求不断增加,为了满足社会发展与人们用电需求,电厂必须要引入节能系统,同时,又必须要保障供电量,因此必须要引入更多先进的设备,这些设备操作复杂,对管理的要求也很高,为了能够更好的对这些设备进行信息管理,必须要建立更加科学、有效的管理体系。借助信息化技术的优势,提升电厂设备管理系统质量,是行之有效的方法。
1功能介绍
按照提供的系统主界面得知,电厂设备的主系统分为五个目录菜单,菜单分别具有单独的控制功能,可以完成对整个电厂信息的调控,它们分别是:(1)文件,其中涵盖了与电场调控系统相关的信息,对电厂的历史电量使用作出了相应的记录;(2)机组,这部分主要用于对大型电力设备的生产状况进行记录,并根据设备的运转状况,及时排除潜在问题,为后续检修提供方便;(3)系统图,主要完成的是对系统设备的记录,并以图示的方式进行展示;(4)查找设备,方便维修人员以及工作人员了解现场物资的实际状况,并完成对特定物资设备的检修和查找任务,缩短查找过程时间;(5)快速查找,这项功能主要完成针对重点机组技术信息以及相关设备档案记录的查找。查找时只需输入重电机组的批号,就可以根据提示完成相应档案记录的查找任务。
2基本信息管理
电厂设备需要定期进行管理,并对各电力系统进行维护和升级,以满足系统的正常运转需求。电厂生产系统需要完整地记录相关信息内容。基本信息管理包括电厂各主要机组的名称,并根据安装顺序进行排序;其他系统的档案记录名称,并有序的对这些系统进行分类;在图示的最后一栏,是对“其他工作”的记录,这部分主要是针对于生产加工过程中的相关工作记录。而图的右侧位置,则显示了电厂的专业类型名称,并根据其专业进行了严格分类。以上信息都记录在电厂的数据库中,并利用电厂的总设备系统完成数据的记录、管理使用等过程。由于这些数据对电力系统的运转十分关键,因此,电厂设备信息管理人员应保证信息的准确性与真实性,并根据电厂的设备管理规定,及时对这些数据信息进行更新,进一步降低在维修、保养等方面的资金投入。为方便管理人员以及维修人员了解现行机组的运行和检修状况,相关人员只需要在主界面的“机组”位置下拉菜单,就可以准确的找到各个机组的实际检修以及运行的相关记录。这些记录中包含了重要的数据信息,并以文件夹的形式存储。检查人员只需要找到相关日期的机组文件夹,就可以了解开机组的定期检测记录,比如:在打开某电厂的机组记录时,可以呈现“8号机组在2011/2/7至2011/2/27期间的检测记录,其中包含了被检测机组的数据、图片等信息”。相关技术人员可以根据这些信息对核电机组进行重新检查,或者对现有的信息数据进行添加、修改或删除,以达到信息更新、资料同步的目的。为保证现有机组信息的安全,需要电厂设备管理人员,定期对现有机组信息维护系统进行检修,并将其更新到最新版本,避免因外界入侵而导致信息泄露的状况发生。为进一步避免机组记录因人为操作不当而出现安全问题,或设备受损而导致储存数据不完整等问题,需要设备使用者做好相关数据的备份工作,并定期对备份数据进行更新,提高现有机组记录信息的同步性。
3系统图
操作人员根据提示在主界面的系统图菜单中,点击系统图图标,就可以进入系统主界面。由于之前存储的信息是按机组以及专业进行分类,所以操作人员可以在特定区域输入要寻找的生产系统编号,就可以在主界面显示相关数据信息。数据管理人员有权对这些信息进行添加、删除、修改保存等相关操作,所以,数据管理人员需要由电厂的总领导进行指派和任命,并在其具有专业管理能力和信息检索能力的前提下,才能给予其行使相关操作的权利。比如:操作人员根据指令要求输入开8号、9号机组设备的操作命令,然后系统会根据指令在汽机专业的管辖范围内进行数据检索,并给出需要的信息内容,操作人员只需根据提示点击相应按钮,就可以在系统中找出需要寻找的记录。由于机组维护系统以及记事系统被定期更新和维护,因此,现阶段为工作人员展示的信息内容,可用价值更高,检索速度更快。根据提示点击“显示设备”的菜单,则可以在屏幕的左侧显示之前输入的系统设备清单。之前输入了“找寻8号机组蒸汽系统”的相关命令,所以,屏幕上会展示与这台设备相关的信息清单,并允许操作人员对这些数据进行添加、删除、修改和保存,以完成信息的更新任务。为进一步方便操作人员对设备名称进行观察和点击,在鼠标箭头移至特定设备上时,鼠标右上方就会显示相应设备的名称,这种人性化设计方式,有效的降低了信息检索过程中的不必要麻烦,提高了现有信息的利用率,加快了信息的检索和反应速度。当操作人员在系统中完成对特定设备的检索命令输入以后,就可以按照提示点击相关设备的档案信息资料。由于之前系统完成了设备管理人员的信息检查,因此,在提供相关信息资料的同时,会尽量提供以备更新的可利用价值信息,并在相应位置弹出“设备资料”界面。设备检修人员根据提供的资料信息,可以按要求完成设备的选定任务。设备管理人员需要了解8号炉等相关资料信息,因此电脑屏幕上会显示与8号炉相关的生产厂家、用户现场情况、设备使用状况等信息内容,并将完整的资料以文件的形式打开,设备操作人员只需根据提示,就可以在文件夹中找到准确且详细的设备资料。由于管理人员需要对这台设备的信息进行添加、删除、修改和保存,因此,系统会根据操作者需求给出相应提示,以加快对这些信息的处理速度。工作人员在对特定基础信息进行检查的过程中,可以根据文件夹所展示的关联文件信息,了解现阶段关于该机组的使用以及运转状况,电脑也会根据其提示将这些信息以图片、曲线图表的方式进行展示,方便信息检索人员对这些信息进行分析和整理。通过分析现有的电厂实际经营状况以及生产流程图的整理状况得知,如今多数电厂的工作人员都可以根据提示要求完成在系统资料中查询相关信息的过程,系统也会根据其流程图为查询人员展示更完整的信息。电厂设备管理人员以及专业技术操作人员需要具有良好的专业素质,在熟练掌握相关操作流程、操作方法和顺序的同时,要具有对现有基础信息进行管理和分析的能力,并根据系统和设备的运行时间,对相应程序进行维护和升级,来确保检索信息与更改信息的稳定,为现有的信息检索与更改工作提供方便。
4查找设备
为尽快完成相关设备的信息检索与信息更新工作,信息检索人员渴望通过设备快速找到准确的信息内容,并及时排除类似设备信息对检索内容的干扰,提高信息的检索速度,保证信息检索的准确率。操作人员根据系统提示完成相应界面的点击,并打开系统图界面,与找寻的信息内容进行比较,最终获得与输入词条相关的信息内容。设备管理人员在对现有信息检索功能进行维护和升级的过程中,需要定期对电厂设备管理系统进行安全检索,将潜在的问题及时处理,并根据要求对相应信息进行补充。在通过主界面对“查找设备”的信息进行点击后,系统会根据提示调出与设备相关的信息资料,设备管理人员只需输入简单的字符,就可以完成信息的区域性查找,并在众多类似资料中了解与设备相关的信息记录,提高检索信息的准确度。假如设备管理人员输入“开式水”的信息,则可以按照信息提示在相应设备上查到九个类似信息内容,并在数据表的相应位置呈现8号机开式水泵B,并同时在特定位置指出与该类型泵相关的信息内容,同时展示与其相关的检修记录,并将检测数据在特定位置呈现。这种操作方法可以准确查找与“开式水”有关的信息内容,利用关键词查找,可以准确查到与关键词相关的设备信息,降低信息检索过程时间,提高信息查询的准确度。此外,由于某些设备在被检修或使用过程中出现了诸多问题,而这些问题并非由专业的电厂检修人员进行维修工作,所以某些信息可能出现不同步的状况,为有效避免这些问题对信息查找过程造成干扰,非专业检修人员需要在对设备进行检修以后,及时将检测数据交给技术部门,并要求其完成信息同步过程。电厂设备管理系统在经过不断维护和更新的过程中,也可能出现现在的信息安全问题,为尽量降低重要信息存在的安全风险,电厂设备管理人员需要及时对这些信息进行更新,从专业的角度分析可能存在的信息泄露风险,有针对性的完成系统的编辑工作,让电厂设备管理系统时刻具有良好的信息保护能力。
5快速查找
电厂设备管理人员要对重要信息进行了更新和记录,查找人员只需要在主界面点击“快速查找”图标,按照其提示输入相关机组、系统和设备查找信息,系统会根据提示迅速在重点信息资料库中进行词条检索,并以最快的速度完成相关记录的显示。如图8所示,在一定的时间范围内,设备会按要求进行相应的检修和维护,维修人员会对已被记录的数据进行信息更新,并根据实际的维修工作状况,将主要的信息以表格的形式呈现,同时完成后续的设备跟进检修工作,准确掌握设备的现行工作状况。设备管理人员会尽量将信息以文字文档的形式存储,并将主要信息发回电厂设备管理系统,以确保信息的安全。设备管理人员需要定期对信息资料进行更新,让最新的设备使用以及工作状况可以被准确的记录,提高现有机组信息的利用价值。为尽量保证信息“快速查找”的查找需求,设备管理人员除了对现有信息进行更新和记录以外,还可以根据信息类型对信息进行分类,并将重要信息单独存在某一固定文件夹中,方便后续查找和使用。设备管理人员还需要不断完善电厂管理系统的信息管理能力,某些信息会由于长时间存储或信息同步而被删除,这些信息需要专业的维护人员进行清理。虽然这些重点信息对电厂的现行运行状况没有过多利用价值,但是,这些信息却对其他电厂厂商具有一定的诱惑力。某些被删除信息在一定程度上记录了电厂设备的实际运转以及使用状况,并同时记录了现阶段设备的使用寿命,而这些信息一旦泄露,将对电厂的形象造成负面影响,最终造成一定的经济损失。综上所述,在满足快速查找的信息检索需求的前提下,既要保证现有查找信息的完整与安全,又要处理好被删除的信息内容,并建立信息检索与维护系统,提高现有信息的使用安全程度。电厂设备管理系统的更新与应用,有效的提高了电厂的总体经济效益,确保了信息使用过程的安全与便捷。相关领导应加大对专业人员的筛选力度,定期对电厂设备管理系统进行检测,让更完整的数据成为保证电厂设备稳定运行的前提,提高设备的使用价值。
6结语
本文从六大方面对电厂设备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进行了分析,从文本的研究中发现,电厂设备管理是一项复杂而系统的工程,需要相关管理者与技术人员相互协作,积极引入新的技术类型,依托互联网技术,构建更加完善的设备管理体系,如此才能够满足当代社会建设以及经济发展对供电量的需求,也能够为人们提供更加高效、高质量的服务。
参考文献:
[1]杜冬梅,岳燕冰,何青,李红.电厂点检管理系统开发[J].广西电力,2010(02).
[2]王聪生.电厂生命周期的数据维模型[J].中国电力,2014(08).
DOI:10.16640/ki.37-1222/t.2016.06.178
0 引言
发电厂电气设备产生故障的原因多种多样,大体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种:①生产厂家制造缺陷,②设备设计选型不当,③设备工作环境恶劣,④人为误操作,⑤设备超期超限服役,⑥设备检修工作不完善,⑦设备老化等等;通过制定完善的检修制度,选择合理的检修模式对电气设备进行检修,避免电气设备出现严重的故障,提高电气设备运行效率,保证发电厂可靠运行。
1 电气设备检修模式
1.1 故障检修
故障检修发生于电气设备故障之后,因系统运行条件要求,处理事故所允许的时间往往十分有限,又只能利用简单的测量仪表来进行检测,针对设备故障点局部实施,可能存在故障不能彻底根除的现象,投运后又发生其他故障。因此,故障检修只能适用于电气设备结构简单、故障造成的破坏相对不大、影响不太恶劣、设备本身的价值比较低的情况,一般应用于低压电气设备比如照明系统、检修系统的故障检修,不宜将其作为发电厂电气设备主要的检修模式。对于发电厂高压电气设备及其保护系统,必须保证其正常运行,尽量减少设备故障的发生。
1.2 定期检修
定期检修在考虑制造厂建议、运行经验和历史数据的基础上,估测电气设备的使用年限和平均故障概率,计算电气设备检修的时间及间隔,事先排订检修计划定期进行。定期检修中包括对电气设备进行的各种预防性试验,能够比较系统地检查、测试、判定电气设备整体工作状态,可以针对设备隐患进行检修。定期检修是现有大部分发电厂采用的检修模式,在长期运行检修过程中获得了大量的设备数据,为防止事故产生和确保发电厂稳定运行发挥了积极作用。大型发电厂主要发变电设备的定期检修还需要配合区域电网负荷需求安排,很难做到及时检修,影响时效。同时在定期检修模式下不论电气设备的运行状况好坏都会在预定的时间点进行检查工作,很容易产生过度检修的问题,耗时耗力,而且还有可能因频繁检修而对电气设备造成一定的伤害,严重降低设备的可靠性。
1.3 状态检修
状态检修是指利用先进的设备在线监测诊断技术实时对电气设备的运行数据进行监测分析,比对设备历史运行记录或电气设备特性,确认出设备健康状态,再进行综合评估,根据评价结果确定检修安排及检修项目。采用状态检修模式,可以比较有效地规避定期检修所带来的检修过剩及设备破坏问题,提高大大设备利用率,减少检修成本,因此是一种比较理想的模式。状态检修需要投入各种可靠的在线监测设备,需要发电厂、制造厂及监测设备厂成立共同的专门的技术评估决策机构,具有一批专业过硬的技术力量,才能有效发挥状态检修作用;状态检修涉及面广,投入大,技术难度较高,主要应用于发电厂关键电气设备比如发电机、主变、开关、重要辅机等。
2 发电厂电气设备检修管理的建议
2.1 保持电气设备检修技术队伍稳定
发电厂电气设备检修需要一批熟练掌握发电厂电气设备工作原理及检修技术的工作人员,保持检修技术队伍稳定,不断加强技能培训,了解检修新技术,有利于电气设备故障原因正确的分析判断,及时迅速地完成设备故障检修,以最大程度地降低设备损失;可以更合理地制订检修计划,减少检修时间,减少检修成本,提高设备利用率,使电气设备检修有效循环开展。
2.2 建立完整的电气设备台帐
建议对发电厂各种电气设备进行分类统计建立完整的设备台帐,设备台帐应包括设备基础资料、设备重要性等级、运行资料、故障记录、检修项目及处理记录等,形成历史资料,为设备检修提供详细参考。电气设备的检修工作覆盖范围大、持续时间长、数据信息多,有必要借助计算机技术,结合现代化、信息化的管理理念和方法,构建计算机检修管理系统,进行检修工作计划、检修追踪与记录、设备运行情况评价和动态计划修正、物资、人员管理等。
2.3 做好电气设备的全过程质量管理
结合电力系统技术监督工作,按照发电厂电气设备故障发生的各个阶段,做好电气设备在设计、制造、安装、运行、检修及改造的全过程质量监督,确实落实各项标准,提高设备可靠性,减少设备故障率,从而减少电气设备检修工作量。尤其有必要完善运行中的发电厂主要电气设备进行有效地在线监控,推动电气设备的状态检修,尽早发现事故,追踪和分析事故的诱发因素,以此对检修计划进行改进,避免事故的发生,尽量保证电气设备正常工作。
2.4 合理制定并落实检修计划
发电厂检修部门应设立并完善保养、维护制度,实行维修登记,确定规范的工作流程及各种电气设备检修项目。检修时宜以定期检修为主,状态检修相配合,结合设备状态及行业反事故措施制定详细、规范、科学的检修计划,检修计划一旦制定后应严格实施,并及时反馈检修计划实施情况。如既定的检修计划或检修项目因故无法落实时还应对超期检修的设备加强检查,制订安全运行预案,排订下次检修周期尽早落实。
3 结束语
加强发电厂电气设备的检修工作,是维持其稳定工作,保证发电厂稳定运行的重要手段。本文首先研究了发电厂电气设备故障检修、定期检修、状态检修等三种常见的检修模式,分析了其优缺点和适用范围,然后从电气设备检修技术队伍稳定、设备台帐和设备质量管理、检修计划制订落实等四个方面提出了现阶段发电厂电气设备检修管理的建议,希望能够对实际工作提供一定的借鉴。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