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管理和工商管理模板(10篇)

时间:2023-05-16 15:17:59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经济管理和工商管理,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经济管理和工商管理

篇1

二、新形势下我国工商管理的发展方向

(一)新技术的进步推动了工商管理新理念与新管理模式的诞生

信息技术、网络技术是当前经济发展的主要推动力。2015年,总理提出了“互联网+”的行动计划,正式确立了信息技术将成为我国未来经济发展、产业创新的主要动力。工商企业经营管理要适应新技术发展的的需要,主要体现在企业知识资本将成为企业竞争的重要资源,知识资本管理将成为工商管理的重点对象。同时,新技术环境下,企业将面对更多的市场竞争者与客户,竞争环境将进一步激烈。进一步提升企业创新能力,能够帮助企业更好的适应市场的需要。因此,在新技术的推动下,工商管理理念与模式应当逐渐调整为能够更好的促进企业创新、企业技术进步的知识型理念与管理模式。

(二)模糊管理模式的进一步发展

在新的经济环境下,企业的生产经营链条得到了进一步的延伸。互联网技术的推动帮助企业获得了直面消费者的能力。在互联网经营模式下,工商企业能够通过与客户的及时互动了解客户需求,大大缩减了中间沟通环节。在流通环节,物联网等技术的进步能够促进物流企业与销售企业的融合。因此,未来工商企业将逐渐模糊开发商、制造商、经销商、零售商的界别,能够适应这种模糊经营的工商管理模式将得到进一步的发展。

(三)企业综合价值观的进一步确立

原有的企业价值观以盈利为唯一目的。这种企业价值观虽然能够在短期体现出股东利益的最大化。但是,往往会为企业带来环境污染、劳资关系紧张等一系列负面影响。随着社会信息传递速度与信息透明度水平的进一步加深。旧有的企业价值观不利于企业的持续发展。对此,在新的经济与社会环境下,工商企业管理需要确立综合性的价值观。盈利将不是企业经营的唯一目的。除盈利外,企业应当具有更多的社会责任,在环境保护、促进就业、维护社会和谐稳定方面也应当起到积极的因素。

(四)学习型企业管理模式的进一步发展

自主创新是企业获得进步的原动力。企业自主创新能力能够帮助企业获得产品与服务的核心知识产权,从而获得市场竞争的优势地位,学习型企业管理模式能够帮助企业巩固与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同时,对员工自身来讲,学习型的企业经营管理能够帮助员工获得更大的成长空间,在提升员工自身能力的基础上提升企业整体的竞争能力。因此,工商管理要注重学习型企业管理模式的建立。

三、新形势下工商管理与经济发展的相关性

(一)知识型管理理念与管理模式将促进社会经济整体创新能力的提升

知识型企业工商管理理念与管理模式将成为未来工商管理的主流趋势,学习型、创新型企业的构建将成为工商管理的重点。知识型管理理念与管理模式首先要注重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培养。通过对企业创新能力的培养,帮助企业取得核心知识产权与核心市场竞争力,并通过不断创新帮助企业取得市场竞争优势并将这种市场竞争优势持续保持。企业市场竞争需要企业创新能力的提升与技术的进步,而行业内所有企业的技术进步将促进行业整体的技术创新与进步,进而带动我国企业的整体科技实力与市场竞争力。

(二)模糊管理模式的发展将进一步促进我国经济结构的转型升级

信息不对称是所有经济部门面临的共同问题。信息不对称会增加信息搜集成本,而信息获取的延迟则不可避免的造成资源浪费。通过发展工商管理的模糊管理模式,打破开发商、制造商、经销商、零售商的界限,一方面能够拓展企业的业务空间,提升企业的竞争能力;更重要的是,模糊管理模式能够帮助企业更加便捷的获得来自产供销等方面的信息,降低企业与生产方、客户间的信息不对称,及时根据市场需求调整经营方向与经营策略,帮助企业资源向更有发展前途的方向移动,促进企业的转型升级。企业能够根据市场需求及时调整经营方向,实现转型升级,将促进我国经济机构的进一步完善,促进我国整体经济结构的转型升级。

(三)企业综合价值观的进一步确立有助于帮助我国经济社会健康发展

经济的发展不可避免的会面对环境、就业、社会公共福利等诸多问题,相关问题如得不到好的解决将对经济发展起到阻碍作用。企业综合价值观的确立要求企业发展不能从短期的经济利益出发,还应当关注企业的社会责任与社会效益。通过社会责任理念与企业综合价值观的确立,将能够在企业层面上促进环境、就业、社会公共福利等问题的进一步完善,从而促进社会总体环境、就业与公共福利水平的提升,促进我国经济社会的健康发展。

篇2

一、新经济的特征

新经济是指以知识主体作为资本主要形态,以信息技术、生物技术、网络技术等新兴技术为主要内容的全球化经济。其基本内涵主要包括:知识、信息技术、生物技术、网络技术和全球化。

新经济最突出的特征是知识代替资本、劳动力和土地这些传统的生产要素,成为经济生活中最主要的生产要素。所以,在新经济中,人们可以同时使用同一种知识,而且还可以创造性地使用这些知识,同时还能创造更多更重要的知识;知识经济条件下,企业成败的关键在于拥有某种技术,而不是传统经济条件下由资本规模和数量决定企业的竞争力;在新经济运行中,只有不断进行技术创新,才能在竞争中处于有利地位;由于新经济条件下网络的迅速发展和广泛应用,使企业的组织结构、供给网和发送途径,工作的性质与时间及场所,财务关系及指挥系统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由于新经济具有以上特征,所以,新经济给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带来了巨大的影响。

首先,终身教育将是人类谋生的基本条件。新经济以知识作为资本的主要形态,所以要求作为知识载体的人必须终身学习,终身接受教育,不断进行知识更新以适应经济发展的要求。

其次,资源的配置在全球范围内进行。由于知识可共同拥有的特性以及信息化、网络化、国际化的发展,各种有用资源将在全球范围内进行合理配置。

最后,社会变革的速度将会加快。网络经济的发展从根本上改变了我们的生活、生产方式,也改变了社会的运转方式。互联网可能只要几年、十几年就可以彻底改变我们的生活。

二、新经济条件下企业文化的基本内容

在新经济条件下,企业生存的外部环境和内部经营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企业文化出现了一些新的特征。虽然每个企业的企业文化都会有所不同,但与现代经济相适应的新的企业文化,其基本内容应该是一致的。

第一,新经济条件下的企业文化强调协作与团队精神。新经济条件下,企业内部分工比较细致,企业中任何人的自我价值实现,都离不开人们之间的相互协作,都依赖于企业的发展。所以,没有人们在企业运行过程中的相互协作,如果没有团队精神,企业就不可能高效益发展,也就不会有企业中每个人的自我价值的实现。

第二,新经济条件下的企业文化强调能力大小的不同。企业中每个人的能力大小不同,正因为人们之间存在能力上的差距,所以才有不同分工。在新经济条件下,这种能力大小导致分工不同直接表现在人们的收益上。

第三,新经济条件下的企业文化强调由人们能力导致收益差别的合理性。正因为企业中人们有很大的能力差异,所以人们在企业中的收益方式就有很大的不同,有人获得资本收益,有人获得劳动收益。企业家和技术创新者持有企业股份,获得的就是资本收益;一般员工按照劳动合同获得工资,则是劳动收益。由此导致人们的收益差距很大,这充分体现了知识和技术在企业经营中的重要作用,所以是正常的。

第四,新经济条件下,企业在分配中只强调效率,忽略“公平”。公平是社会的功能,例如社会依*个人所得税和社会保障制度缩小了人们之间的收入差距。企业讲效率,社会讲公平,最后实现了效率与公平的结合。

以上四个方面为基本内容的企业文化,是与现代经济相适应的。知识经济正在改变工业社会企业文化的基础,在新的条件下,必须调整和建立新的企业文化以适应现代经济的要求。

三、建设适合新经济条件的企业文化

第一,新经济条件的企业文化要适应“结盟取胜、双赢模式”新战略发展的要求。

“协作竞争、结盟取胜、双赢模式”是美国著名的麦肯锡咨询公司提出的21世纪企业发展的新战略,是一种适应新经济需要的网络型的战略,特点是优势企业抱成一团,目的是为了把竞争对手挤垮,或者使对手实力受创。虽然其责权关系是宽约束,但从本质上讲,它是企业界组织制度和经营机制的一种创新。近几年来,企业结盟、兼并、接管的事例层出不穷,这既是经济发展及经济全球化的必然结果,同时也给企业文化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即企业重组后企业文化怎样融合的问题。所以企业在兼并、联合的过程中只有做到取长补短、扬优避劣、达成共识,形成“结盟取胜、双赢模式”型的企业文化,企业才更具生命力、凝聚力和竞争力。

第二,新经济条件下企业要注意学习氛围的培养。

20世纪末最成功的企业是学习型组织,它不仅仅被视为业绩最佳、竞争力最强、生命力最强、最具活力,更重要的是使人们在学习的过程中,逐渐在心灵上潜移默化、升华生命的意义。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企业组织形式向扁平化的方向发展,其管理的核心为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实现从线性思维到系统思维和创造性思维的转变,对个人及企业的知识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彼得•圣吉在《第五项修炼》中强调“系统思维和创造性思维根源于知识及知识的灵活运用和潜能及智慧的开发”。可见,学习对组织的持续发展至关重要,新经济环境下最成功的企业仍然会是学习型组织,学习型组织在企业文化建设中将进一步受到关注。但是要注意学习过程中的个人和团体的搭配问题,搭配的状况不同就会对企业产生不同的结果:个人及团体都不断学习并搭配良好,会对企业产生一股强大的发展动力,从而推动企业的迅猛发展;个人和团体都不断学习但是若搭配不好,“个性”太强,反而不利于企业的发展。

第三,新经济条件下的企业文化要与生态文化有机地结合。

生态文化是一种新型的管理理论,它包括生态环境、生态伦理和生态道德,是人对解决人与自然关系问题的思想观点和心理的总和。生态文化属于生态科学,主要研究人与自然的关系,体现的是生态精神。而企业文化则属于管理科学,主要研究人与人的关系,体现的是人文精神,但是本质上二者都属于一种发展观,运用系统观点和系统思维方法,从整体出发进行研究;都强调科学精神,即实事求是,努力认真地探索。从狭义角度来看,都是观念形态文化、心理文化,而且都以文化为引导手段,以持续发展为目标。并且企业文化发展的诸多方面,需要以生态文化来与之相结合。因为,第一,大部分企业在企业文化建设过程中,重视了人的价值,却忽视了对周边环境的影响,为环境的恶化及末端治理付出了沉重的代价;第二,现代消费群更青睐于绿色产品,企业也想通过“绿色浪潮”提高产品的生态含量;第三,企业要实现可持续发展,“生态化”是其必由之路,生态文化融人企业文化后不仅可扩大企业文化的外延,而且有利于企业树立良好形象。

第四,新经济条件下企业文化中将更注重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

企业形象直接与企业的兴衰、优劣相联系,企业的知名度与美誉度有机结合构成了企业在公众中的形象。良好的知名度与美誉度,是企业一笔巨大的无形资产,如果声誉卓著,企业就能招揽到更多的优秀人才和顾客,能吸引到更多的投资,能得到周围邻里的支持和帮助。经济全球化使得竞争更为激烈,企业要脱颖而出,形象战略尤为重要,它是企业在市场经济中运作的实力、地位的体现。21世纪,企业竞争除了人才与科技的竞争以外,还有比较重要的一点就是,谁最先发现消费空档,并以良好的形象占据消费者的心,谁就能占据市场,不断扩大经营效益。

第五,新经济条件下的企业文化更注重企业精神与企业价值观的人格化。

价值观是企业文化的核心。企业要努力培育“生死与共”的价值观,使企业全体员工增强主人翁意识,能与企业同呼吸、同成长、同发展、共生死,做到企业精神与企业价值观的人格化,实现“人企合一”。

篇3

(一)购销合同、建设工程承包合同、加工承揽合同、财产租赁合同、仓储保管合同的示范文本,由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商国务院有关业务主管部门制订后,由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或者由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会同国务院有关业务主管部门联合。

(二)借款合同、财产保险合同的示范文本由中国人民银行制订;货物运输合同示范文本由铁道部、交通部、中国民用航空局制订;电、水、热、气供用合同示范文本由能源部、建设部制订。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对上述经济合同示范文本审定、编号后,会同各制订部门联合。

(三)联营、企业承包经营、企业租赁经营等合同的示范文本,由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会同国务院有关业务主管部门根据实际需要,制订并。

二、经济合同示范文本需要修订的,由原制订机关修订,并将修订稿送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审定。修订后的经济合同示范文本,由原机关。

三、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制订的经济合同示范文本,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工商行政管理局指定印刷企业印制,并负责监制。其他经济合同示范文本,由制订机关指定印刷企业印制,负责监制,并向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工商行政管理局备案。

被指定的印刷企业应当按照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和国务院有关业务主管部门制订、提供的示范文本的格式、内容进行印刷,不得擅自改动。

四、经济合同示范文本的分发工作,由各级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和业务主管部门负责。

当事人可到当地工商行政管理机关或有关业务主管部门及它们指定的发放单位领取经济合同示范文本,发放单位可收取工本费。收费标准按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国家物价局、财政部《关于收取经济合同示范文本工本费的通知》执行。

非发放单位和个人不得把经济合同示范文本当作商品在市场上销售,从中牟利。

五、实行经济合同示范文本制度后,当事人在签约时应使用经济合同示范文本。对于某些有特殊要求,当事人确需自行印制合同文本的,须经所在地省、自治区、直辖市工商行政管理局审查同意后,方可制订和印刷。印制的合同文本只限本单位使用,不得对外销售。

原有的经济合同文本,经所在地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工商行政管理局审查同意,在限期内可以继续使用。

印制、分发、使用单位对经济合同示范广西的保管与使用,要建立必要的管理制度。

六、各级工商行政管理机关要对经济合同示范文本制度的实施加强监督、检查。有下列行为之一者,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可视其情节轻重,分别给予警告、处以违法所得额三倍以下的罚款,但最高不超过三万元,没有违法所得的,处以一万元以下的罚款:

(一)非指定印刷企业或虽经业务主管部门指定但未向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备案的印刷企业擅自印制经济合同示范文本的;

(二)被指定的印刷企业未按照国家的经济合同示范文本格式和内容印制合同文本的;

(三)非发放单位和个人在市场上销售经济合同示范文本的;

篇4

根据数据显示,我国企业中大部分的管理人员学历基本偏低,甚至存在部分管理人员是门外汉的情况,根本不具备管理人员的知识与技能。因此,通过提高企业管理人员的素质与管理能力是加强企业的管理水平的需要。通过对管理人员的工商训练,不仅可以提高企业管理人员的理论知识空缺,还能在实践中将企业的管理做到顺风顺水。而且,具备工商管理知识也是应时展的要求,自从我国加入WTO,企业发展环境就变为国际化,伴随而来的是更加激烈的竞争和更为严峻的形式,在面对这样的新经济环境下,培养高素质高技能的管理人员,对企业紧跟时代的发展,顺应社会快速进度的潮流有着重要意义。另外,通过帮助领导干部管理企业走向国际化,也是国家在新经济环境下对企业管理干部提出的新要求,以工商管理培训作为内容,以提高企业工商管理水平为目的,实现企业的转变机制,可以看出,加强工商管理也是一项极具社会意义的项目。

二、工商企业管理中存在的问题现状

1.管理制度不健全

企业是否正常运行在于企业的管理制度是否完善,然而,现实情况中,大部分企业中管理制度都存在着一定的缺陷。最常见的是大多数企业在对企业管理制度上的落实不能充分体现在企业的运营中。其中受中国传统家族制的影响,在中国一些家族性企业,企业的管理制度缺陷出现的问题极为明显。员工不能正常的落实企业所制定的管理制度,甚至不知道什么情况下应该遵守什么样的制度。企业管理中存在管理制度的不完善不健全,直接影响到企业的经济利益,所以企业管理制度的不健全是新经济环境下企业工商管理中存在的一个重要问题。

2.企业管理者的管理水平低

在新经济环境下,企业管理人员的管理水平高低决定着企业发展的走势,管理者的管理水平体现着一个企业的精神风貌,也影响着企业的收益状况。但是根据目前大多数企业来说,管理机构不清晰,职能分工不明确,一旦出现什么问题,各部门不是解决问题,而是先推脱责任。出现这种情况,只能说明企业管理者在企业工商管理中制定的管理制度不能有效的针对企业正常运行中出现的情况,也是管理者管理水平低的表现。企业管理者没有专业的管理知识和技能,对企业的发展也是一个不小的障碍,很难让企业在当今的社会环境竞争激烈的条件下得到长足发展。所以企业管理者的管理水平底是新经济环境下企业工商管理中存在的一个重要问题。

3.企业人力资源不专业

企业的发展源于每个人的推动,所以人力资源部门的专业程度在人员的选拔和录用上尤为重要。人力资源管理部门要根据企业的现实经营状况选出适合当前企业需要的人才,而不是根据个人的喜好标准来招聘,这也是对企业不负责任的一种行为。这种不科学规范的选拔方式是新经济环境下企业工商管理中存在的一个重要问题。

4.员工在企业中主体地位不突出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可以从一些发展的很好的企业看出,在企业管理制度中的设定里,将员工的利益提高首位,站在员工的角度去思考,避免出现领导独断专行并实施具有人性化的企业管理是那些成功企业的共性。一个企业的发展离不开任何一个员工的努力,在企业管理中,将员工在企业的主体地位显现出来,突出员工的作用,激发员工的工作积极性,才能让一个企业繁荣昌盛的发展。反之,如果企业将员工只是作为盈利的工具,赚钱的消费品,员工在工作者表现出的消极作用就会增加企业的不稳定性,各部门不能团结一致,最终导致企业在新经济环境下慢慢被淘汰出局,所以员工在企业中主体地位不突出,是新经济环境下企业工商管理中存在的一个重要问题。

三、加强企业工商管理的措施

1.树立正确工商管理意识

在新经济环境下,为了更好地适应新市场,企业要想得到更好的发展,并在竞争激烈的环境下长期立足,就要拥有正确的工作态度。正所谓,态度决定一切。树立正确的工商管理意识可以为企业的每一步的发展都提出争取的节奏和具体实施措施,是企业更好地在新形势下发展壮大起来。

2.充分发挥工商管理职能

要想充分发挥工商管理部门的职能,工管部门就要撇弃以前陈旧的规章流程,对于企业的成立和注销要通过正常程序进行具体分析和操作。否则也会制?s企业在新经济环境下的前进脚步,得不到发展。另外,通过对市场行为进行更严格的监督,避免企业运营中出现违规操作的行为,促使企业都朝着积极健康的方向发展。

3.改善工作作风

改善工作作风是非常重要的。工管部门对企业监督的同时,企业也要加强对管理人员的监督,规范的规章制度和办事效率应该进一步加强。不但如此,还要把工商管理部门为企业的规范化管理的具体步骤和具体措施开诚布公的展现给部门所有员工,是每个人都能够对工商管理部门的工作措施一目了然,熟记于心。同时,工商管理人员也要清楚的了解企业内部情况,推进工管部门对企业的经营情况进行监督管理,也为企业的发展提供及时有效的帮助。

4.增强企业工商管理人员的能力

篇5

中图分类号:F2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3)07-138-02

我国高等教育已经从精英教育转向大众化教育,高等教育大众化既是当今世界高等教育的发展趋势,也是中国社会进步、经济发展、国民素质提高的重要途径。在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进程中,各专业毕业生或多或少都面临就业困难,其中工商管理专业毕业生总体的就业率和就业质量已经开始出现下滑的趋势,在2011年教育部公布的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的数据中,就业率区间连续三年处在B-至B+阶段。在此严峻的就业形势下,不少大学生在面对就业问题时选择了“创业”,随之而来的将是高校如何应对大学生“创业”的教育改革。创业教育的核心是企业家精神教育,我国现阶段大学生创业的现实表明,企业家精神是大学生自主创业的必备素质,培养企业家精神对于大学生创业至关重要。因此本研究立足于企业家精神的内涵,总结国内外企业家精神培育的理论和实践,结合管理整合力理论,对工商管理专业学生企业家精神培育模式问题进行研究。

一、企业家精神教育的内涵及发展现状

1.企业家精神教育的内涵。美国考夫曼基金会创业领导中心将企业家精神教育进行了如下定义,即是向个体提供把握别人没有注意到的机会所需知识和技能的过程,是培养学员在别人犹豫不定的问题上具有洞察力和自信心的过程。企业家精神教育要在机会识别、整合资源以应对风险、创建企业方面给学员以具体的指导,同时要在新创建企业管理方面提供学员必要的知识,如商业计划的编写、资本开发、营销和现金流分析等。

2.企业家精神教育的发展现状。为了适应知识经济、网络经济、信息经济等新经济形态所带来的变化,迎接新经济时代带来的挑战,美国兴起了企业家精神教育,这是理论界和实践界共同努力尝试用新方法解决新问题的产物。1945年哈佛商学院首先开设企业家精神课程,20世纪60年代后期,企业家精神教育在世界范围内迅速发展起来;1970年,美国大约有25所高等教育机构提供企业家精神方面的课程;1980年这一数字增长到150家。据百森商学院和伦敦商学院联合的全球企业家精神监测报告显示,2001年美国超过1500所四年制大学和学院提供了创业课程进行企业家精神方面的教育,而近年来几乎所有工商管理类专业的高校都开设了企业家精神教育的相关课程。美国的企业家精神教育可以划分为以下四个阶段:萌芽阶段,1947-1970年;起步阶段,1970-1990年;发展阶段,1990-2000 年;成熟阶段,2000年至今。

国内工商管理教育基本上照搬了国外的工商管理教育课程体系,表现为课程体系与内容上的大同小异,课程设置的层次比较模糊,缺乏鲜明的特色。国内许多高校工商管理教育在人才培养目标导向和人才培养质量观上存在误区,大部分重点高校的工商管理本科教育以学科和科研为导向,相当一部分高校本科毕业生存在素质缺陷,无法较好地适应社会需求。这些问题导致高校一方面不能提供企业急需的高素质人才,即高素质人才有效供给不足;另一方面,很多工商管理专业毕业生找不到合适的工作岗位,甚至无法就业,即一般性人才供给相对过剩。由此可见,工商管理专业学生培养模式应当及时改革。根据发达国家高校的教学经验,企业家精神教育能适应新经济形态所带来的变化,形成了与以往不同的教学目标、方法和模式,应当成为传统工商管理教育的改革方向。但国内高校在对工商管理专业的企业家精神教育研究较少,没有形成理论体系和成熟可行的教育模式,培养有企业家精神的人才方面相对滞后,使部分有创业打算的毕业生缺乏创业能力和创业基本素养,不得不放弃或以失败告终。因此,对工商管理专业企业家精神教育模式进行研究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二、管理整合力的理论基础

从工商管理教育的角度,可以从广义和狭义两个方面解释管理整合力。广义方面是根据管理理论、管理技术和管理实践构成的管理的三维结构解释管理整合力。管理理论是对管理实践规律性的总结,法约尔是第一个提出一般管理理论的人,他把管理理论定义为用一般管理经验去尝试和检验管理规律、规则、方法和程序的总和;管理技术是管理的方法和手段,包括计划、组织、决策、绩效考核等技术方法;管理实践是指对企业资源进行有效配置、对供应链进行整合的具体活动。管理活动是管理理论、管理技术和管理实践的有机融合,三者互相依存、互相转换,缺少哪一维管理都是残缺的,所谓“管理整合”,是指对管理结构及其内在联系进行重构并形成新的一体化过程。因此管理整合力就是对管理理论、管理技术和管理实践整合应用于具体管理工作的能力。

从狭义方面解释管理整合力是从管理实践的角度出发,将管理整合力理解为管理实践中管理者在其权限许可范围内有效整合组织内部与外部资源,达到预定管理目标的能力,包括资源的整合意识与整合能力。狭义的管理整合力主要从五个方面度量,包括资源的拥有度、对资源的了解度、对资源的沟通度、对资源的使用度和对资源的拓展度。

三、基于管理整合力的工商管理专业企业家精神教育模式

目前各高校的企业家精神教育主要存在培养目标不明确,课程设置模式和体系需要创新,教学主体和方法需要改善等问题,为解决这些问题,本文以广义的管理整合力为基础,将狭义的管理整合力嵌入广义的管理整合力概念中,使之充实完善,据此进行工商管理专业企业家精神教育模式的探讨。

1.培养目标的设定。根据信息经济、网络经济等新经济形态要求,设定工商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使学生成为能适应现代市场经济需要,具备管理学、经济学、市场营销等方面的基础知识,掌握现代管理科学的理论、方法和手段,熟悉经济管理领域的方针、政策和法规,具有较强的创新精神和实际操作能力的管理人才。在此基础上确定企业精神教育的首要目标就是增加学生对新事业创始与管理过程的认知,增加对创业生涯的职业选择的了解。企业家精神教育既要在机会识别、整合资源以应对风险、创建企业方面给学员以理念和决策逻辑方面的指导,同时要在新创建企业管理方面提供学员必要的技能知识。将管理整合力意识细化在企业家精神教育中,融入工商管理专业培养目标中,要求学生在基础课程与专业课程学习中培养知识整合能力, 在课堂学习与课外实践中培养思维整合能力,在社团活动与社会实践中培养沟通整合能力。

2.课程设置及课程体系建设。企业家精神教育的核心在于培育学员在识别和把握机会、承担风险、迅速整合资源等方面的隐性知识。根据管理整合力的要求,在课程设置模式上,更加突出以企业家精神为核心的管理教育创新与整合的特征;强调以企业家精神为核心的整合课程设置模式和向管理职能活动的渗透;强调与环境的互动和应对不确定性的能力。在此根据广义管理整合力三维结构中管理理论、管理技术和管理实践构成的解释,改进企业家精神教育的圆形课程模式,构建基于管理整合力的企业家精神教育课程模式。如图1所示,以企业家精神教育为核心,以管理整合中的管理的三维结构为视角,其中的管理技术和管理结构中相关课程注重学生的基础教育,管理实践的教学中强调互动的灵活多样的授课方式,以期望学员从基于现实模拟的教学方法中逐步锻炼其企业家能力。该模式不割裂管理的三维结构,注重包括校内外导师、校友、战略联盟和网络关系在内的多渠道、多元化的知识获取。

在课程体系的具体建设方面,按照工商管理专业企业家精神教育培养目标的要求,采用实践导向型课程体系,要求大学生紧密联系创业实践活动,通过撰写创业计划书和与真正的企业家进行互动等方式来提升学生对市场获利机会的识别、评估、捕捉和应对“不确定性”等方面的能力。根据课程设置中管理实践的内容,实践导向型课程设置主要是围绕着创业设计、案例研究、专题文献阅读、嘉宾演讲、教师课堂传授等教学环节来展开的。学生在校期间要有意识地多接触社会和企业,利用寒暑假和更多的业余时间,到企业去锻炼,从最基层的工作做起,积累从业经验,锻炼实际操作能力,培养创业能力和创业基本素养,提高这样在求职时才会具有竞争力,也能为创业和走上管理岗位打下良好的基础。

3.教学主体与教学方法。在教学主体方面,实践导向课程体系较理论导向课程体系更强调教学主体的实践经验,特别是已创办企业的教授或企业家成为了主讲教师队伍的主体,弥补高校专职教师实践经验缺乏的不足,管理理论和管理技术课程的教学以高校专职教师为主。

在教学方法上,企业家精神教育强调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讲授方法。从目前的工商管理专业的教学实践来看,管理理论和管理技术课程的教学多采用传统的讲授、习题、考试的模式,一些课程虽然加入了案例教学,但还往往只是针对单独章节的习题式案例,不能使学生对整个学科体系有系统的认识。这样就导致了学生学习各章节知识的脱节,“学”与“用”的脱节,所学的内容只是停留在理论认知的阶段,而不知道这些理论在具体实践中何时应用、如何应用,如何系统的用好。针对上述问题,可以采用大案例背景下的多种教学手段相配合的方式,将教学过程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首先给出课程知识的应用情景,即基本涵盖整个课程的大型案例,再据以进行各章节基础知识的讲解,使学生有目的的掌握基本理论。第二阶段针对各专业学生的特点将大案例分解,设计对应大案例各个组成部分并与学生专业密切相关的小案例,使学生学会基本应用。第三阶段是培养学生独立实践和团队协作的能力的阶段,不再由教师设计案例,而由学生去寻找相关应用课题,按照前两个阶段的理论方法进行具体的管理实践,并以课程小组或创业大赛的形式去完成。另外,还可以组织学生团队设计并推荐商业计划书,邀请成功创业者向学生讲授现实创业的经验;组织学生进行个案分析,鼓励学生演讲,组织学生完成企业课题,定期召开课程研讨会和文献探讨等。

企业家精神教育是工商管理专业素质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其目标是培育具有创新性、创造性与理性承担风险能力的、适应新经济时代的企业家精神的管理人才,它以提高学生的创业素质为核心,以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为基础,是培养和提高人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的教育活动。企业家精神教育并不是让所有的受教育者都成为企业经营者的教育,它的着眼点在于培养全体受教育者的创业精神和社会责任感,提高他们的开拓能力。企业家精神教育具有终身教育的特征,要通过这一教育过程来培养和训练学生的创业意识、创业思维、创业知识和创业技能等综合素质,为将来的就业和创业打下一定的基础。

【基金项目:黑龙江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2年度课题:基于管理整合力视角的地方高校工商管理专业学生企业家精神教育模式研究,课题编号:GZB1212018】

参考文献:

1.赵纯均.工商管理研究备要[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

2.张玉利,杨俊.国外企业家精神教育及其对我们的启示[J].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4)

3.侯锡林.企业家精神:高校创业教育的核心[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7(2)

4.李显君.关于管理整合的初步研究[J].中国软科学,2003(4)

5.程宏伟.基于管理整合力的工商管理专业培养模式研究[J].教育与现代化,2008(6)

篇6

━━━━━━━━━━━━━━━━━━━━━━━━━━━━━━━━━

┃被通知人│

────┼─────────────────────────────

┃单位名称│

────┼─────────────────────────────

┃通知事由│

────┼─────────────────────────────

┃应到时间│

────┼─────────────────────────────

┃应到处所│

────┴─────────────────────────────

┃签发人:

┃送达人:

┃签发时间:

一九 年 月 日 ┃

(印章)┃

篇7

第三条  省人民政府建设行政主管部门主管本省行政区域内已购公有住房和经济适用住房上市交易管理工作。

市、县(市)人民政府房地产管理部门主管本行政区域内已购公有住房和经济适用住房上市交易管理工作。

第四条  已购公有住房和经济适用住房上市交易应遵循自愿、公平、平等、合法的原则。

第五条  本办法所称已购公有住房和经济适用住房,是指城市居民根据国家和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有关住房制度改革政策规定,接照成本价(或者标准价)购买的公有住房,以及按照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指导价购买的经济适用住房(含安居工程住房、解困房和集资合作建房)。

第六条  具备下列条件的市、县(市),可以开放已购公有住房和经济适用住房上市交易市场:

(一)已按照个人申报、单位审核的程序,对购房家庭住房状况进行了登记归档;

(二)已制定了已购公有住房和经济适用住房上市交易的具体实施意见;

(三)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条件。

第七条  已购公有住房和经济适用住房上市交易的形式包括买卖、交换、赠与等。

第八条  下列已购公有住房和经济适用住房可以上市交易:

(一)以成本价购买的公有住房;

(二)以标准价购买的公有住房;

(三)经济适用住房;

(四)以低于房改政策规定的价格购买的公有住房按照规定补足房价款的。

第九条  下列已购公有住房和经济适用住房不得上市交易:

(一)以低于房改政策规定的价格购买且没有按照规定补足房价款的;

(二)住房面积超过省人民政府规定的控制标准,超标准部分未按照规定退回或者补足房价款的;

(三)违反规定利用公款装修的住房,未按规定退回装修费用的;

(四)处于户籍冻结地区并已列入拆迁公告范围内的;

(五)上市出售后形成新的住房困难的;

(六)擅自改变房屋使用性质的;

(七)已抵押且未经抵押权人书面同意转让的;

(八)法律、法规以及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规定其他不宜出售的。

第十条  已购公有住房和经济适用住房上市交易,房屋产权人应持下列材料到房屋所在地的市、县(市)房地产交易市场办理上市确认和交易手续:

(一)身份证及户籍证明或其他有效身份证件;

(二)房屋所有权证或者房地产权证;

(三)房屋产权共有人同意上市交易的书面意见;

(四)居民个人拥有部分产权的住房,还应当提供原产权单位同意上市交易且在同等条件下保留或者放弃优先购买权的书面意见。

第十一条  已购公有住房和经济适用住房上市交易,交易双方应当签订合同,照章纳税,并缴纳土地出让金或相当于土地出让金的价款。土地出让金或相当于土地出让金的价款缴纳标准按附件执行。

第十二条  房地产、土地、财政、税务等有关部门,对房地产交易管理应当按照简政便民、分工协作的原则,在当地房地产交易市场现场办公。一般应在1个月内办完全部交易手续。各部门的主要职责是:

(一)房地产管理部门负责审查住房上市交易的条件、办理房屋所有权转移登记、组织协调现场办公工作。

(二)土地管理部门负责办理土地使用权转移登记。

(三)财政、税务部门分别负责土地出让金的收缴和税收工作。

第十三条  各级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负责对房地产市场的交易行为实施监督管理。

各级价格主管部门负责房地产市场的价格管理工作。

第十四条  房地产交易市场应完善内部功能,及时供求信息,为进场交易双方、有关职能部门提供优质、便捷的服务。

第十五条  已购公有住房出售后1年内,该户家庭又购进住房的,可视同住房交换。

第十六条  居民出售以标准价购买的公有住房,在缴纳有关税、费后,所得售房款由个人和原产权单位按各自的产权比例进行分配。

第十七条  已购公有住房和经济适用住房上市交易后,房屋维修仍按照上市交易前公有住房和经济适用住房售后维修管理的有关规定执行,个人缴交的住房共用部位、共用设施设备维修基金的节余部分不予退还,随房屋产权同时过户。

第十八条  已购公有住房和经济适用住房上市出售后,该户家庭不得再按照成本价或者标准价购买公有住房,也不得再购买经济适用住房及其他政府提供优惠政策建设的住房。

第十九条  已购公有住房和经济适用住房按照本办法规定上市交易后再次进入市场交易的,按照私房交易的有关规定执行。

第二十条  对违反本办法规定,弄虚作假、私下交易的,由房地产管理部门处以10000元以上30000元以下罚款,并依法追究当事者的法律责任。

第二十一条  对违反本办法规定,以非法手段按照成本价或者标准价购买公有住房或者政府提供优惠政策建设的房屋的,由房地产管理部门责令其退回所购房屋或者按照商品房市场价格补齐房价款,可并处10000元以上30000元以下罚款。

第二十二条  有关管理部门工作人员玩忽职守,影响工作进度的,由其所在单位或监察机关给予行政处分;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二十三条  本办法执行中的具体问题,由省人民政府建设行政主管部门会同财政、土地行政主管部门解释。

第二十四条  省直单位已购公有住房和经济适用住房的上市交易问题,按照建立统一市场的原则另行规定。

第二十五条  本办法自之日起施行,本省过去有关规定与本办法不一致的,以本办法为准。

附件:

土地出让金或相当于土地出让金的价款缴纳标准

                                                      单位:元/平方米

-----------------------------------

|        土地级别|      |    |    |    |    |    |    |    |

|    标准        |一  级|二级|三级|四级|五级|六级|七级|八级|

|市地            |      |    |    |    |    |    |    |    |

|--------|---|--|--|--|--|--|--|--|

|    郑  州      |100|88|72|60|42|28|19|14|

|--------|---|--|--|--|--|--|--|--|

|    洛  阳      |50  |39|25|20|14|12|    |    |

|--------|---|--|--|--|--|--|--|--|

|    新  乡      |37  |28|22|15|    |    |    |    |

|--------|---|--|--|--|--|--|--|--|

|    安  阳      |37  |26|17|14|10|    |    |    |

|--------|---|--|--|--|--|--|--|--|

|    平顶山      |32  |22|16|11|6  |5  |    |    |

|--------|---|--|--|--|--|--|--|--|

|    开  封      |25  |23|20|16|12|10|    |    |

|--------|---|--|--|--|--|--|--|--|

|    焦  作      |22  |18|14|9  |6  |    |    |    |

|--------|---|--|--|--|--|--|--|--|

|    许  昌      |24  |18|14|11|8  |    |    |    |

|--------|---|--|--|--|--|--|--|--|

|    南  阳      |20  |14|11|9  |6  |    |    |    |

|--------|---|--|--|--|--|--|--|--|

|    三门峡      |17  |15|13|11|10|    |    |    |

|--------|---|--|--|--|--|--|--|--|

|    漯  河      |18  |13|11|9  |6  |    |    |    |

|--------|---|--|--|--|--|--|--|--|

|    商  丘      |20  |14|10|7  |5  |    |    |    |

|--------|---|--|--|--|--|--|--|--|

|    鹤  壁      |14  |10|8  |6  |4  |    |    |    |

|--------|---|--|--|--|--|--|--|--|

|    信  阳      |15  |11|7  |6  |5  |    |    |    |

|--------|---|--|--|--|--|--|--|--|

|    驻马店      |13  |10|7  |6  |5  |    |    |    |

|--------|---|--|--|--|--|--|--|--|

|    周  口      |14  |11|10|8  |5  |    |    |    |

|--------|---|--|--|--|--|--|--|--|

|    濮  阳      |13  |10|8  |6  |5  |    |    |    |

|--------|---|--|--|--|--|--|--|--|

|    济  源      |14  |8  |6  |5  |    |    |    |    |

-----------------------------------

    1.缴纳金额按上市已购公有住房、经济适用住房的“分摊土地面积”计算;

篇8

基金项目:本文系河南省科学技术厅软科学研究计划项目“新会计准则对上市公司业绩影响的实证研究”的阶段性研究成果(课题编号:092400440072)

中图分类号:F23文献标识码:A

一、我国上市公司利润概况

2006年2月财政部了39项企业会计准则。新准则自2007年1月1日起在上市公司实行,鼓励其他企业执行。新会计准则体系的建立,适应我国经济快速市场化和国际化的需要,以提高会计信息质量为核心,强化为投资者和社会公众提供决策有用会计信息的理念,构建了与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与国际准则趋同、涵盖企业各项经济业务、可独立实施的企业会计准则体系。新会计准则充分考虑了我国特殊的经济环境和会计环境,修订了若干业务核算准则。主要内容有:较多地压缩了会计估计和会计政策的选择项目、限定了企业利润调节的空间范围,规范和控制企业对利润的人为操纵,提高上市公司的盈利质量。

以沪市A股849家上市公司2007年和2008年净利润为依据,笔者比较了2008年净利润与2007年净利润,结果发现:净利润负增长的有546家,占64.3%,其中负增长率高于100%有150家,低于100%的有396家,净利润正增长的有302家,连续两年亏损的有15家,增长率超过100%(含100%)的有77家,低于100%的有224家,未增长且净利润大于零的有1家。2008年与2007年相比,经营业绩下降的占64.3%,经营业绩上升的占35.6%,其中增长率低于100%的占74.5%,这个结果恰好与许多学者得出的2007年大多数上市公司经营业绩急剧上升的结论相反。笔者又以沪市河南省20家上市公司2006~2009年的净利润为依据,对20家公司净利润总额的变化情况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发现,2007年和2008年的净利润与2006年相比,净利润急剧下跌,到了2009年公司利润又急剧上升;并且2008年与2007年净利润相比也有所下滑,这与前面研究的整个沪市A股的净利润变化趋势是一致的。

截至2008年末,新会计准则在我国上市公司已经正式实施两年,笔者认为从原准则到新准则的过渡并非平稳,各家上市公司会借这个机会实现更多地操纵利润的目的。

二、新会计准则对我国上市公司业绩的影响

笔者综合国内的参考文献对新会计准则对上市公司业绩的影响做了归纳,如表1所示。(表1)对部分准则简要分析如下:

(一)存货。当存货价格处于上涨时期,采用“后进先出”法,发出的存货按最高价格计入当期成本费用,减少当期利润;若采用“先进先出”法,发出的存货按最低价格计入当期成本费用,增加当期利润。若存货价格处于下降时期,则正好相反。新准则取消“后进先出法”,避免了企业在这两种存货发出计价法之间的变更,也就避免了上市公司通过改变存货发出计价法达到隐亏增盈的目的。便于对企业的经营业绩进行分析和比较,提高了会计信息的使用价值。

(二)长期股权投资。新准则规定,当初始投资成本大于被投资单位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的,不调整初始投资成本,小于被投资单位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时,其差额计入当期损益,同时调整投资成本。这样,当出现长期股权投资小于被投资单位净资产相应份额时,原规定是按不低于10年的期限摊销,逐年计入公司利润,新准则下可将其一次计入当期损益,以此调高当期利润。

(三)投资性房地产。原准则规定,固定资产及存货的计量属性一般均为历史成本,并计提折旧或摊销;新准则规定,对于投资性房地产,应以成本模式为基准计量模式,在满足一定条件下,也可采用公允价值进行计量,采用公允价值计量时,不需计提折旧或摊销,而是以期末的公允价值为基础调整其账面价值,公允价值与原账面价值之间的差额计入当期损益,这条规定在当前房地产市场呈繁荣景象时对公司业绩较为有利。

(四)固定资产。新准则下,固定资产的初始确认将考虑弃置费用因素,这将对煤炭石油、有色金属等可能承当较大矿区废弃处置义务的行业产生较大的影响,即加大固定资产的初始确认金额。弃置费用将资本化在固定资产当中并以折旧方式在资产使用期进行摊销,这将加大正常年度的折旧金额,减少会计利润。

(五)无形资产。新准则规定,对企业内部研发项目,在研究阶段的支出,应于发生时计入当期损益,在开发阶段的支出,具备一定条件时应确认为无形资产。该规定减轻了科技企业在开发阶段的利润指标压力。此外,对无形资产的摊销年限,原准则规定,如果合同及相关法律均未规定有效年限的,摊销年限不超过10年;新准则不再具体规定摊销年限,对于使用寿命有限的,应在使用寿命内系统合理地摊销,使用寿命不确定的无形资产,不应摊销。

(六)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原准则规定,以换出资产的账面价值与相关税费之和作为换入资产的入账价值,并在没有补价的情况下,不产生损益。而新准则指出:在交换具有商业实质,并且换入资产或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能够可靠计量的条件下,应当以公允价值和应支付的相关税费作为资产的成本,公允价值与换出资产账面价值的差额计入当期损益,但对商业实质的判断存在一定的会计弹性。此外,在市场不充分的情况下,如何确认公允价值是一个难题,从而为企业利润调高留下一定空间。

(七)债务重组。原准则规定,支付的对价与重组债务的差额应计入资本公积;新准则规定,转让的非现金资产公允价值与其账面价值的差额,确认为资产转让损益,计入当期损益。如此一来,可以通过评估等方式,人为调高所转让的非现金资产的公允价值,将公允价值与其账面价值的差额计入“资产转让收益”,这样,业绩差的公司或债务负担严重的公司可能通过债务重组行为调高利润。

(八)借款费用。新准则扩大了可以资本化的借款费用的范围,由专门借款扩大为一般借款。此外,新准则还扩大了符合资本化条件的资产的范围,由固定资产扩展到存货、投资性房地产等,这对房地产公司、生产周期长的制造业公司等的业绩会产生较大的正面影响。新准则符合资本化条件的资产,是指需经过相当长时间的购建或者生产活动才能达到预定可使用或者可销售状态的固定资产、投资性房地产和存货等资产。这就使原准则可以进行资本化资产的范围从固定资产扩展到存货、投资性房地产、无形资产等。同时,准则也将专门借款扩大到一般借款,即企业为购建或者生产符合资本化条件的资产而占用了一般借款,也应予以资本化,这对房地产企业、生产周期长的现金制造企业等的业绩产生较大的正面影响。

上述影响在2007年首次执行新准则时表现突出,投资者针对上市公司的财务报告,要认真分析数据,尤其是对利润指标要考虑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应结合经营业务对其利润的升降做出准确判断。

三、新会计准则对盈余管理的影响

新会计准则充分吸收了国际会计准则的做法,并考虑我国特殊的经济环境和会计环境,减少了会计估计和会计政策的选择项目,大大压缩了企业进行盈余管理的空间。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长期资产减值不允许转回。有关资产减值准备的新规定主要从两个方面遏制了公司进行盈余管理的力度:一是对减值作了详细的规定,要求必须有客观证据表明资产发生了减值,方可计提减值准备,证据要求真实,这样企业计提准备时就不会太随意;二是资产减值一经确认,在以后的会计期间,除非处置资产,否则不得转回,这就使得企业在计提各项减值准备时会更加谨慎。

第二,关于公允价值的使用。新会计准则在应用公允价值时限制比较多。目前,仅在金融工具、投资性房地产、非共同控制下的企业合并、债务重组和非货币易等方面采用了公允价值。相对于国际会计准则而言,新会计准则对公允价值的运用比较谨慎,这也是基于我国国情,减少公允价值被滥用的现实选择。

第三,合并财务报表准则的颁布,扩大了合并报表范围。合并报表范围的确定更关注实质性控制,而不一定考虑股权比例。另外,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以账面价值作为会计处理的基础,放弃使用公允价值,使得那些利用合并重组进行投机的企业不再有机可乘。该规定有利于规范企业盈余管理行为和提高企业利润的可信度。

第四,完善了会计披露的要求,增强了企业经常性和非经常性损益信息的透明度。

第五,新的存货计价准则取消了后进先出法和移动加权平均法。新的规定使上市公司不能利用存货的计价方法在存货价格上涨或下跌时任意改变计价方法,从而大大缩小了滥用盈余管理的空间。

会计准则并非完全为防范盈余管理而设置,由于新准则增加了会计选择和职业判断的运用,不可避免地又为盈余管理提供了操纵空间:一是更多地使用公允价值。如新会计准则允许将债务重组的收益计入当期损益,对于实物抵债的业务引进公允价值作为计量属性,企业通过与其关联方以显示公平的价格进行重组达到盈余管理目的的可能性依然存在;二是会计选择方法过多,更具灵活性。新准则中对无形资产的摊销方法不再仅局限于直线法,且摊销年限也不再固定,给企业提供自主选择的空间,但企业也可能会通过调节无形资产的摊销年限或方法来进行盈余调节;三是资产减值损失一经确认不得转回。另外,开发费用资本化、所得税会计处理的变革也为盈余管理提供了空间。

四、新会计准则下应对上市公司进行利润操纵的措施

首先,要严格地将新准则执行到位。要制定和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加强外部监督。同时,采用加大违法成本的办法来阻止企业的违法行为。证监会和中国注协对会计师事务所及注册会计师的审查应采取有效措施,控制和提高证券市场民间审计的质量;还应借鉴海外经验,尽快建立注册会计师的惩戒制度;大力提高注册会计师的风险意识及职业道德,促使其严格遵守独立审计的最新准则和其他执业标准;其次,要制定详细的公允价值取得的技术规范,增强其可靠性;第三,转变审计思路,加强人员培训。在新会计准则环境下,需要改变审计思路,由传统的账项审查拓展至资产评估、风险分析领域。同时,企业会计人员也面临一样的挑战。为此,必须对广大会计人员、审计人员进行系统的、有针对性的培训,提高其实际技术操作水平;第四,作为投资者以及其他信息使用者,应该从财务报表内容信息、财务报表附注信息以及财务报告其他信息来分析识别盈余管理手段,获取真实的会计信息。

(作者单位:郑州大学西亚斯国际学院)

主要参考文献:

[1]财政部会计司编写组.企业会计准则讲解[M].人民出版社,2007.

[2]许华荣.浅析新会计准则对财务业绩报告的影响及改进[J].中国管理信息化,2007.7.

[3]王巧云.新企业会计准则对上市公司业绩影响的分析[J].财会研究,2007.7.

篇9

中图分类号:F830.9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1428(2010)11-0090-03

一、境内个人参与跨境员工持股和认股期权计划的背景和意义

近年来,随着跨国公司在国内业务的发展。以及国内公司在境外上市的增多,这些公司面向境内员工实施员工个人股权激励计划需求日益增长,在实践中产生了境内个人参与境外上市公司的跨境员工持股计划和认股期权计划。跨国公司实施的员工持股计划面向全球员工,但由于我国实行资本管制,尚未允许中国员工持有境外上市公司股票。因此中国员工不能享有与其他国家员工一样的福利。而实施员工持股计划和认股期权计划的目的,是使员工成为公司的股东,激励员工更好地为企业长期服务。员工持股计划和认股期权计划在国际上得到广泛应用,成为企业建立中长期激励机制的重要手段,在改善劳资关系中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放开境内个人参与跨境员工持股和认股期权计划,对促进跨国公司规范经营,优化直接投资政策环境起到了良好效果。

目前我国对部分资本项目交易仍实施一定的管制,其中境内个人对外直接证券投资就尚未完全开放。目前境内个人外汇投资的渠道主要为境内B股市场、QDII(合格境内机构投资者)以及境内银行的外汇理财产品等。但由于境内B股市场的规模有限。QBI[产品和银行理财产品风险较大,境内个人要求拓宽其他外汇投资渠道的需求日益增长。由于个人持有的外汇投资渠道狭窄,在严格的资本项目管制政策下,个人境外证券投资往往借助各种灰色渠道,使得资本管制的有效性大大削弱。因此在风险可控的原则之下,拓宽境内个人外汇投资渠道日显重要。在实施境内个人参与境外上市公司的跨境员工持股计划和认股期权计划中,一般境外母公司给予一定的价格补贴,因此投资风险较小。另外跨国公司员工持股计划在全球实施也日渐完善和规范。因此适时放开境内个人参与境外上市公司的跨境员工持股计划和认股期权计划的时机和条件已成熟,成为促进境内个人对外直接证券投资首先考虑开放的重要环节。

允许境内员工持有境外上市公司的股票,不仅使境内员工在全球员工持股计划中享有与其他国家员工一样的福利。使个人境外证券投资在QDII的基础上大为拓宽,更能有序拓宽资金流出渠道、促进国际收支基本平衡。

二、跨境员工持股和认股期权计划外汇管理的现状

2006年以来,中国人民银行和国家外汇管理局先后了《个人外汇管理办法》、《个人外汇管理办法实施细则》、《境内个人参与境外上市公司员工持股计划和认股期权计划等外汇管理操作规程》以及《关于下放境内个人参与境外上市公司员工持股计划首次购付汇额度及开立外汇账户审批权限的通知》等文件,逐步对境内个人参与境外上市公司员工持股计划和认股期权计划涉及的外汇管理问题进行了规范,目前法规主要明确了跨境员工持股计划(EmployeeStock Option Plan)和认股期权计划(Srock OptionPlan)的外汇管理原则。

目前对跨境员工持股计划和认股期权计划的外汇管理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一是对境内个人参与境外上市公司员工持股计划和认股期权计划年度购付汇额度的核定。境内机构计划参与公司的员工按年度向所在地外汇管理局申请年度购付汇额度,额度获准后,境内机构代个人在批准的额度内到外汇指定银行办理购付汇手续。

二是对境内个人参与境外上市公司员工持股计划和认股期权计划实行专户管理。境内机构计划参与公司的员工向所在地外汇局申请开立境内专用外汇账户,专项用于跨境员工持股计划和认股期权计划外汇资金的收付。

三是境内个人参与境外上市公司员工持股或认股期权计划资金调回外汇资金结汇的管理。员工出售持股项下、认股期权等项下股票及分红所得外汇资金汇回境内外汇专用账户后,结汇须经所在地外汇局审核。

四是对资金流动的监测。境内机构每季度向所在地外汇管理局报送《境内员工参与境外上市公司或认股期权计划情况备案表》。

自境内个人参与境外上市公司员工持股和认股期权计划的外汇管理操作规程实施以来,上海市境内员工持股计划和认股期权计划外汇业务平稳快速发展,主要呈现以下两个特点:(一)申请业务的公司逐年增加,截至2010年6月30日,上海市已有70多家公司作为境内机构,全国600多家境外上市公司的境内子公司或关联公司申报了境内员工持股和认股期权计划。(二)额度使用率低。比如国家外汇管理局上海市分局核准的2009年度境内员工持股和认股期权计划购付汇额度、结汇和境内原币划转额度,企业实际使用额度仅为百分之二十几。

三、跨境员工持股和认股期权计划外汇管理的监管难点

尽管目前外汇管理有关法规规范了跨境员工持股计划和认股期权计划的外汇管理,但在实际的外汇业务监管过程中也存在着一些监管难点,影响了外汇管理的政策效应,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是对购付汇申请额度合理性的判断存在困难。境内个人参与境外上市公司员工持股和认股期权计划时,委托境内一家机构向国家外汇管理局申请年度购付汇额度。员工持股计划的额度计算主要根据买卖股票的价格确定方式、频率以及参与人数等要项:员工股票期权的额度主要根据行使认股期权的价格和本年度已进入过或将进入行权期的员工数量等要项来计算。由于年度购付汇额度的计算要项均由申请公司拟实施计划决定,外汇局只能被动审批公司申请的额度。如前所述国家外汇管理局上海市分局核准的2009年度境内员工持股和认股期权计划购付汇额度实际使用率仅为20%,而这些公司申请的2010年度购付汇额度却仍然不减反增。

其次是难以防范汇出资金在境外二级市场投资非母公司股票。境内个人参与境外上市公司员工持股和认股期权计划实行专户管理,要求境内专用账户和境外股票托管账户一一对应,资金通道封闭,但理论上存在境内员工在抛售股票后将资金再次投资其他公司股票的可能。因为目前的外汇管理法规没有规定员工在抛售股票后外汇资金调回境内的时间期限,因此如果员工抛售母公司的股票后,将闲置资金通过境外受托管理机构在境外二级市场投资非母公司股票,之后将所得收益汇回境内外汇专户,仍然可以做到境内专用账户和境外股票托管账户一一对应。在外汇管理上缺乏事后监督的手段。另外如果员工在抛售母公司股票后,将外汇资金再次投资母公司的股票,也与

目前的外汇管理法规要求个人不得直接从境外支付行权所需资金的规定相悖。

第三、对员工离职后所持股票和认股期权的外汇监管存在空白。由于境内个人不得直接投资于境外的二级市场,因此境内个人参与境外上市公司员工持股和认股期权计划的境内个人,仅限于境外上市公司在境内的母公司、子公司及分支机构的员工。如果员工一旦离职就不得在二级市场做跨境交易。但目前的外汇管理法规未明确员工离职后所持股票或股票期权应如何处理,如果离职员工(非境外上市公司的境内员工)也享受激励计划,与《个人外汇管理办法》有关规定不符。

第四、可能出现境内机构重复申请额度的问题。大部分境外上市公司在中国境内设有多家子公司、关联公司及分支机构,公司注册地不同。这些境内公司一般委托其中一家境内公司作为境内机构,向境内机构所在地外汇管理局申请统一办理各外汇管理事项。但由于境内个人参与境外上市公司员工持股和认股期权计划的外汇管理没有全国统一的信息数据系统,因此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存在一个计划通过不同的境内机构向国家外汇管理局多个分支局申报的情况,那么会造成年度购付汇额度重复核准,外汇资金的跨境流动逃避了额度监管的限制。

第五、境外上市公司对境内员工激励计划的丰富对现行外汇管理政策提出了一定挑战。目前的外汇管理政策重点规范了员工持股计划和员工认股期权两类股权激励计划。随着形势的发展。境外上市公司对境内员工的激励计划也不断丰富,目前已有公司申请实施与普通股价值相关的股份增值权利(SARS),即虚拟股票计划。股份增值权利是一种与股票价值挂钩的虚拟股权激励模式,激励对象不实际持有股票,股份增值权持有人在未来一定时间和条件下,因公司业绩提升。股价上扬等因素可以获得行权价与行权日二级市场股价之间的差价,增值收益以现金支付。如何监管虚拟股票交易引起的跨境资金流动,以及增值收益真实性甄别,也成为监管实践中的一个难点。

四、推进跨境员工持股和认股期权计划外汇管理的政策探讨

境内个人参与境外上市公司员工持股和认股期权计划能够有效推行,很重要的一点是国家外汇管理局了相关业务操作规程,从而使境内员工跨境持股和认股期权计划推行起来有据可依。在我国对部分资本项目交易仍实施一定的管制的情况下,特别是境内个人对外直接证券投资尚未完全开放的情况下,先行放开境内个人参与境外上市公司员工持股计划和认股期权计划,在外汇业务实际操作过程中存在一定的问题是难免的。随着业务的不断扩展,为进一步规范境内个人参与境外上市公司员工持股计划和认股期权计划外汇管理,应加强对跨境持股计划的风险管理意识和创新计划的前瞻性研究。并逐步完善监管体系。

篇10

厦门集美大桥工程全长8.4km, 海上桥梁段长度为3.82km。钻孔灌注桩基础为该工程的主体基础。试桩中23#墩右幅8#桩施工环境受潮汐影响比较大, 时平均海水标高1.96 m, 低潮较厚时海水平均标高为- 2.14 m, 桩位区分布广泛的角砾岩、泥岩等软岩且上面分布较厚的淤泥、砂层、粘土等。

8#桩桩径为2500 mm, 桩长为65 m, 为海中大直径钻孔桩施工, 在施工中采用了钢护筒、海水泥浆护壁、压力平衡钻进等施工工艺。

2 工程地质

地质特点: 桥位区分布较广的是角砾岩与泥岩等软岩。

3 施工工艺及设备选择

( 1) 根据地质资料、现场环境、结合试桩的设计和设备等因素, 钻孔桩采用回转钻进、气举反循环出渣为主的钻孔工艺, 水上自动拌和船搅拌混凝土, 泵送水下混凝土灌注工艺; ( 2) 成孔设备的选择。根据桥位区的地质情况、桩径设计及钻孔要求的扭距, 选用KP3000型钻机, 配高强度抗扭气举钻杆、牙轮滚刀钻头、8 t钻头配重。

4 施工工艺

4. 1 钻孔平台

4. 1. 1 钻孔平台结构

本钻孔桩位于海中, 为满足钻孔需要, 需搭设钻孔平台, 根据桩位区的环境, 平台采用钢管桩平台, 采用Ф 80 cm、δ= 10 mm 钢管桩, 平台尺寸14 m×12 m,钢管桩间平联和剪刀撑采用25a型钢, 桩顶承重梁为H 60型钢, 分配梁为H30型钢, 平台面板采用δ=10mm钢板, 四周栏杆与扶手采用Ф45 mm 钢管。

4. 1. 2 钻孔平台施工要求( 1)平台顶标高高出最高水位2 m; ( 2)因海上风浪较大, 平台侧需设置靠船桩, 平台上需焊接牢固的护栏。

4. 2 护筒埋设( 1)由于护筒较长、海上风浪大、涨落潮时流速较大, 所以护筒埋设采用双层导向架进行导向定位。一般在平潮时刻施工, 采用TZ135震动锤震动下沉, 护筒接长现场进行, 护筒接缝采用V 型坡口, 接头处应焊接加强板, 焊接时应对称进行。护筒直径280 cm,壁厚26 mm 根据桩位区的地质, 为保证钻孔正常进行, 单根护筒长20.7 m, 入土12 m 左右。( 2)护筒施工要求: ①护筒中心与桩位中心, 允许偏差为50 mm, 倾斜不大于1%; ② 护筒安装不变形,护筒长度不够时, 分节接长, 连接处护筒内无突出物,并且要耐压、拉, 不漏水; ③ 护筒高度要高出最高施工水位2.0 m, 并采取稳定护筒内水头的措施。

4. 3 成孔施工

4. 3. 1 海水泥浆

施工地区淡水资源缺乏, 年降水量少, 因大部分工程桩位于海中, 淡水供应非常困难, 所以钻孔泥浆拟实验采用海水配置, 钻孔采用反循环回转钻机, 气举反循环法直接把护筒内的钻渣抽出孔外。

施工区域海水水质类型为CL- Na型水, 海水对混凝土结构中钢筋(长期浸水)具有弱腐蚀性, 对钢结构具有中等腐蚀性。为避免泥浆与海水产生凝絮作用, 由于海水中Cl- 、Mg2+ 、Ca2+ 含量高, 仅采用常用的膨润土制作, 泥浆悬浮功能差, 出渣困难, 钻进效率受到制约, 甚至不能很好地起到护壁作用。经过反复实验及结合杭州湾跨海桥等工程一些经验, 研制出高性能的复合泥浆, 即采用不分散、低固相、高粘度且对海水无凝絮作用的PHP 泥浆。

纯碱的加入改变了泥浆的酸碱性, 可以使钢筋处于弱碱性环境中, 对钢筋的锈蚀起到保护作用。PAC是一种增粘剂, 是羧甲基纤维素( CMC) 的衍生物, 无毒无害, 是一种阴离子型线性高分子物质, 能在海水中不降粘, 具有增稠性、保水性、抗盐性及较好的薄膜成型性。经检测泥浆指标完全满足施工需要。

4. 3. 2 钻进

经验收合格后将钻机与平台固定、限位, 保证在钻进过程中钻机不产生位移。开孔前先向护筒内多加粘土, 然后注入泥浆或清水, 借钻头的冲击把粘土挤向孔壁, 开钻时宜慢速钻进, 利用正循环慢速轻压在护筒内搅拌泥浆, 泥浆性能达到要求后可适当加压, 钻头全部入土后可适当加速, 本桩位地质复杂, 各地质层交替频繁, 在各交界处要放慢钻速, 加强泥浆护壁。由地质勘察知胶州湾地质比较复杂, 易出现斜孔现象, 所以在钻孔过程中配备足够的钻头配重压力的同时, 采用“减压钻进”以保证钻孔垂直, 不得随意加压, 防止钻杆扭曲, 造成斜孔或扩孔等现象的发生。根据不同地层选择与之相适应的进尺与钻速。( 1) 对于淤泥质土层, 采用低档慢速、大泵量、稠泥浆钻进,以免发生先扩孔后缩孔现象; ( 2)对于亚粘土层, 采用低档慢速、优质泥浆、大泵量钻进的方法钻进; ( 3) 对于粘土层采用中等钻速大泵量、稀泥浆钻进, 对于砂层, 采用轻压、低档慢速、大泵量、稠泥浆钻进, 以免孔壁不稳定, 发生局部扩孔或局部坍孔, 并充分浮渣、排渣, 以防埋钻现象; ( 4) 对砂砾层, 采用轻压、低档慢速、优质浓泥浆钻进, 确保护壁厚度以及充分浮渣。

钻进工程中注意保持孔内水头, 水头高度应随潮水的变化随机变动, 任何时候均应高于海水面1.5~2.0 m。气举反循环钻进空压机送风必须与钻锥同转同进行。接钻杆时钻杆要提升30 cm 左右, 先停止钻锥回转, 送风数分钟, 将孔底钻渣吸净, 再放下钻锥进行拆装钻杆工作, 以免钻渣沉淀而发生埋锥事故。

需要注意的是部分地层具有造浆性能, 泥浆中粘土含量过高会引起不良的粘度效应, 钻渣不易清除,影响钻进效果, 加剧泥浆循环设备的磨损, 因此钻孔施工时要根据现场的实际情况及时调整泥浆。

钻孔达到设计标高, 用气举反循环清孔, 使孔底钻渣尽量减少, 清孔时钻头提离孔底30 cm 左右, 钻机慢速转动, 保持泥浆正常循环, 同时置换泥浆。

4. 3. 3 钢筋笼加工

钢筋笼分段加工, 接长时采用搭接单焊, 焊接完毕经过验收合格才能放入孔内, 钢筋笼接长次数不超过3次。对接时上下中心保持一致, 钢筋笼不得侵入主筋净空, 防止卡挂导管。

四根声测管呈90°均匀布置, 生测管与Ф25号钢筋焊接连接, 声测管顶底端均用钢板封堵。四根位移管呈90°布置, 安装在钢筋上, 位移管接出地面后, 管口应密封。钢管连接采用套管连接。为准确控制各预埋件的位置, 在钢筋笼加工中采用专线台座法。

4. 3. 4 混凝土灌注

首先进行导管水密抗拉试验, 经计算P = 0.868 5MPa, 实际取Mpa实际取P= 1.13 MPa。首批混凝土的计算, 经计算V≥ 9.63 m3。混凝土灌注用水上搅拌船( 规格300 m3 /h), 首批混凝土采用-12 m3 料斗, 大于实际需要的首批混凝土。初灌混凝土坍落度21.5 cm。为了使混凝土出导管顺利, 导管下口距孔底距离为约30 cm, 砍球后导管埋深不少于2.5 m, 混凝土灌注过程要严格控制导管埋深, 导管正常埋深不小于2 m, 最大埋深控制在8~ 10 m, 以能拔出两节导管为宜。

在本工程中采用的海工高性能混凝土, 水灰比较小, 容易离析、堵管, 所以施工中必须保证粗、细骨料采用级配良好的碎石、中粗砂, 混凝土要具有良好的和易性, 灌注时保持有足够的流动性, 混凝土的初凝时间大于10 h。混凝土坍落度宜为18~ 22 cm, 钻孔桩混凝土灌注结束时, 其首盘灌注的混凝土坍落度要求不小于100 mm 为保证成混凝土的密实性, 保证成桩质量, 混凝土灌注必须连续进行, 不得中断。

5 结语

在海中进行大直径钻孔桩施工影响施工安全、质量的不确定因素较多, 控制难度大, 试验桩施工对该桥主体施工的指导作用可总结为以下几点:

( 1) 护筒定位。在海上施工时, 由于海水的潮起潮落及海上的风速较大, 护筒定位设两层导向架, 且最好选择在平潮时施工; ( 2)钻孔泥浆。钻孔桩成功与否的一个关键因素在于泥浆性能, 本次采用了海水泥浆, 为确保海水泥浆达到护壁效果, 施工过程中要随时检测泥浆的性能指标, 及时加减泥浆用料; ( 3) 防止斜孔措施。由于胶州湾地质比较复杂, 易出现斜孔现象, 钻孔作业过程中采用减压钻进, 使钻杆保持受拉状态, 不得随意加压, 防止钻杆弯曲, 造成孔斜或扩孔等现象发生, 在钻进过程中根据各层地质选择合适的进尺以保证钻孔顺利进行; ( 4)高性能混凝土的施工。在本试桩专题中, 采用高性能海工混凝土, 水灰比较小, 施工中要密切注意混凝土的和易性, 防止出现堵管现象。保证首盘混凝土的数量, 严格控制导管埋深及提管速度, 适当加长搅拌时间、控制好原材料与外加剂质量, 确保实际生产的混凝土坍落度、和易性均能满足规范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