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规内控建设模板(10篇)

时间:2023-05-16 15:17:59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合规内控建设,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合规内控建设

篇1

一方面,要建立业务流程内部控制制度。要根据信用社内部具体情况,按照业务流程制定相应的内部控制制度,在健全资本金管理、资产负债管理的基础上,建立完备的内部监督和风险防范制度。其中主要应针对业务流程中关键风险点设计专门的管理控制制度,并根据业务发展、风险点转移和环境变化等情况及时修订内控制度,转变以事后处罚为主的内部控制思路,加强对风险的事前识别和事中评估;另一方面,加强现场检查和非现场监管,进一步推进自律建设。要有针对性地对重点业务、重点环节和重点部门进行重点整治。对虚假贷款、违规办理票据业务、利用虚假资料套取和挪用信贷资金、制造假手续假印章等手段窃支单位和个人存款、利用系统内往来和同业往来账户盗窃资金等业务管理上存在的漏洞等问题进行重点治理。对授权授信、重要空白凭证管理、金库和尾数箱、查询对账、私设“小金库”、重要岗位人员轮岗和休假、录像检查等重点环节进行重点治理。内部必须要建立清晰的责任制、问责制及相应的激励约束机制,树立所有员工的职业责任感,充分体现信用社倡导合规和惩处违规的价值观念。

2、建立有效的合规建设控制机构

篇2

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开始从吃穿住行等各个方面对其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近几年,随着人们不断对其居住水平的要求提高,不但要在室内的物品摆放,装饰材料的质量方面提出了高的要求,在室内空间的合理设计和利用方面更加注重。人们已经不能满足与传统的简单的室内空间设计理念和方案,在人性化室内设计,以人为核心,室内的一切规划和设计以及材料的运用等都要考虑到人们日常生活的健康和方便。另一方面,从资源的合理利用和绿色环保等方面考虑,我们更应该重视室内的规划以及室内空间的合理利用。合理利用每一寸空间,是室内设计的一个主要理念之一。

现代社会的发展对室内设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物质水平的提高促进了人们对于精神文明以及其他各方面的素质和要求的提高。现代社会,人们越来越关注其居住的条件。简单的室内设计,满足其可以居住等的基本功能已经远远不能满足当代人对于在其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居住环境质量的要求。人们不仅要求其绿色健康环保,还要求在室内的规划和空间设计上更加符合人性化的需求。现代室内设计的发展非常迅速,室内设计的风格千姿百态,与传统的室内设计相比更加具有创新性。

简约的室内设计理念是较早提出的经典的现代室内设计理念之一。其设计的核心是,追求简单,但是却不给人以单调的感觉。其设计的医大特点是综合考虑室内设计的各个元素,包括采光、照明、装饰材料的色泽等,追求和谐自然,融为一体。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人们在追求室内设计的简约自然之风的同时,更加注重室内设计和规划的人性化考虑。所谓人性化,就是指在室内设计和空间规划的过程中,处处以人为核心,考虑其设计规划给生活在其中的人以舒适便利,为其营造一个惬意健康的居住环境。

室内设计的主要空间规划方式

室内设计的本质是处理好人本身与其居住的环境之间的关系的问题。一个好的合理的室内设计规划,能够使其置身与其居住的环境中感到惬意和舒适。室内空间的规划和合理设计需要综合全局的考虑多方面的因素,如照明、采光、室内的陈设以及装饰材料的使用等。

1.封闭式的空间规划方式

封闭式的空间规划方式一般适用于对于保密性要求比较高,抗干扰能力比较强以及对于隔音效果要求比较高的室内设计。一些娱乐性的场所如KTV等场所多采用这种室内空间规划方式,对于采光等没有特别高的要求。

2.局部分隔的空间规划方式

这种空间的规划方式强调对于声音以及温度等的分隔,另一方面也可以一定程度上减少对视线所造成的干扰等。这种空间规划所使用的方法与封闭式的空间规划有所不同,前者一般利用家具,屏风等可以高于视线的物体达到遮挡分开室内空间的目的,而后者一般借助于隔音效果比较好的墙壁。并且前者的室内规划方式具有一定的流动性和连续性。

3.借助于列柱进行空间规划分隔的方式

通常情况下,在室内柱子的出现是建筑结构的需要。然而,有的时候可以在室内设计适当的柱子,以达到空间规划和分隔的目的。其中,在利用柱子进行空间分隔的同时要综合考虑设计其柱子的粗细、颜色以及位置等因素。如果想要达到相对比较强的分隔感的目的,可以适当的将柱子设计的细一些,柱子之间的距离相对近一些。

4.根据室内空间的形状特点进行规划设计

在有些室内空间规划设计中,可以根据其室内的形状特点来进行室内空间的规划,已达到合理利用室内空间的目的。例如,利用室内的高度变化,来给人以空间分隔的感觉。通过增加设置看台和悬板等的方式来使得室内的空间更加具有层次感。

现代合理规划室内设计需要考虑的主要因素

建筑设计师在规划室内设计的同时,其中要考虑的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就是采光问题。尤其是在人们居住的室内设计中,采光问题一直是人们关注的主要焦点之一。因为,光线不仅仅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需求,同时在室内设计给人的美感上也起着重要的作用。此外,最近有研究表明光线对于人的生理以及心理方面都会产生影响。采光的种类可以分为主要的三种:1)自然的太阳光的照射;2)室内的反射光;3)外部反射进来的光线。在室内空间的规划设计时,要综合考虑分隔出的室内各个空间对于采光的亮度、色彩以及照度等方面因素。同时,对于室内设计所采用的材料如折射率等与光线的各个方面的因素之间的关系也应该考虑。

在室内设计是还要考虑的一个重要的因素是室内建筑结构的再设计。一个合理且优秀的室内设计是在保留建筑结构的基本功能的前提下,综合考虑室内设计规划的美感,注重点面线等的结合。科学的合理的设计规划室内的空间,是室内的环境追求自然和谐统一,给人以舒适健康的生活居住环境。

篇3

文献标识码:A

室内设计无非是对“结构”和“表皮”这两个基本元素进行规划和表现。形态和空间构成了室内的结构,所以了解室内设计中形态和空间的表现规律是室内设计的主要手法。

一、形态的表现规律

“形”,通常指物体的外在形状,也是设计借以表达思想感情、传递信息及满足人的视觉评价和使用要求的重要媒介之一,它是各种信息的载体,设计师通过形体向外界传达其设计理念及思想。

形态表现的主要方法有:

1、表象手法

通过对人、自然环境的直接描绘来表达设计者对人物、自然的主观感受并与观者达到共鸣。这种手法直接明确、一目了然。

2、几何形体变形

形体变形指从任何一个规则或不规则的形体根据理性的想法和感觉把形体进行有规律的变化以达到主观的造型和要求。它是设计师根据自己的造型意识和生活体验把对象强调、简化、组织。形态的基本要素包括点、线、面、体。形体变化的表现手法有:

①单位形体的相加

这种形体变化有整齐、重复、规律、秩序的美感。

②单位形体相减

这是指通过对形体的开裂、破坏、移植、切割,这在解构主义建筑及绘画中得到最典型的体现。这种形体变化有不稳定、打破常规、富于视觉冲击等特点。

③几何形体变化

这包括直线变化、几何曲线变化、自由曲线变化、曲直线变化。这种变化会产生很多垂直的视觉。线条表现的是向下的重力或向上的生长力,曲线表现的是弹性力或外力施加下的张力和紧张感。

3、自然形体的抽象化

这是指把自然形态从生活中提炼出来,经过艺术夸张、概括及规范化赋予其新的含义与表现内容的处理手法,这是经过设计师有目的、有意识的创造与联想的过程。它挖掘生活中客观存在的具体物质的深层次含义。它传达给人的不是直接的感官接触而是心灵倾听的声音。一般来说,用合适的抽象手法对待自然物体可以显示出其固有的力量,远远胜过写实的表达自然。

4、象征寓意手法的应用

它强调形体对于设计者和观者的主观感受,将对客观物质的认识和对生活的感受结合在一起,强调形体的内涵和启示作用。采用与作品含义相近似或具有寓意性的形象,以影射、暗示、示意的方式表现形体的内容和特点。

二、空间的表现规律

我们所研究的是存在空间和直觉空间。这两种空间具有以下特点:

1、空间的两重性

空间这个概念有着相对和绝对的两重性,空间的大小、形状被其围护物和其自身的功能形式所决定,同时该空间也决定着围护物的形式。对于空间及其围护物之间这种辩证关系,中国两千年前的老子曾作过精辟的论述:“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

2、空间的时间性

我们通常所说的“空间”是四维的,这是给传统意义上的三维空间加上“时间”这一概念。时间意味着运动,抛开时间研究空间将是乏味的,没有意义的。人们在空间中的活动必然是一种动态的活动,时间就是动态的诠释方式。

3、空间的流动性

既然空间是四维的,那么空间具有流动性是必然的。流线的规划可以造成各种不同的空间效果。空间的分布与流线分配的不同,会使观者在浏览的过程中,产生一种心理上的节奏感。

空间的表现特征有:

1、空间的节奏和韵律

众所周知的一句话是“建筑是凝固的音乐”,节奏与韵律是密不可分的统一体,是美感的共同语言,是创作和感受的关键。节奏与韵律是通过体量大小的区分、空间虚实的交替、构件排列的疏密、长短的变化、曲柔刚直的穿插等等变化来实现的。

2、空间的比例尺度

比例是物与物的相比,表明各种相对面间的相对度量关系;尺度是物与人之间相比,不需涉及具体尺寸,完全凭感觉上的印象来把握。比例是理性的、具体的,而尺度是感性的、抽象的。尺度是在不同空间范围内,空间的整体及各构成要素使人产生的感觉,是空间的整体或局部给人的大小印象与其真实大小之间的关系问题。

3、空间的虚与实

空间的围合和通透构成了空间的虚实关系。例如西班牙巴塞罗那博览会的德国馆是采用围中有透、透中有围、围透划分空间的处理手法,使有限的空间变成无限,无限的空间中包含着有限。

一般来说每个实空间占据一定位置后,要有一定量的虚空间来调节,使其张力、动势得以释放与延伸。虚空间同时也使得实体空间与周围环境密切联系。如我国古典园林中讲究的隔而不断、借景、对景等都是利用虚空间把实体空间所处的外环境引入其中,虚实相生极富空间韵味。

4、空间的动与静

这里的动与静更多的是指空间带给人的心理感受,因为空间并非客观实体,其观念来自于知觉体验。空间的动与静是由其时间性决定的。静态空间往往使人们与设计者在最大程度上得到心灵的沟通。当然静止空间是相对的,动态空间则是绝对的。空间的运动包括水平方向、垂直方向以及时间意义上的流动,空间是在运动中被感知的;在空间中流动所创造出的动感,能使空间设计达到最佳效果,所以动线是空间组织最有效的手段。

5、空间的开放与封闭

开放空间是指满往的需求,具有方向性和指示性的空间。在整个人类定居生活的历史进程中,开放空间是在日常生活及人与自然空间象征性关系的基础上得以升华的。

私密空间则限定了与外部世界物理与心理上的分离,营造空间的领域感和安全感。在严格几何体围成的空间中合理安排复杂的流线,可以使得开放私密空间相得益彰,同时又获得空间的愉悦感。

6、空间的连续性与非连续性

连续空间是指空间在几何、物理功能上的延续性和秩序性。而非连续空间使得同质空间与异质空间互相切换,打破所有空间连续起作用的局面,成为整体空间的和最具个性的部分。非连续性空间一般都不单独出现,我们称之为“连续空间中的非连续空间”。

篇4

二、对中关村规划范围辐射区内新征土地项目,也要根据《纲要》和本意见精神严格控制,从严审批。

附件:中关村规划中心区、发展区和辐射区范围

篇5

二、我国商业银行内控管理面临的新形势

(一)外部环境发生深刻变化。

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全球经济进入低速增长期,国内经济缓中趋稳,发展转型加快,金融体制改革和政策调整预期加强,银行业面临着同业竞争加剧、利率市场化加速、盈利模式转型等多重挑战,经营环境严峻复杂。随着《巴塞尔协议III》、《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和《商业银行内部控制指引》等文件的颁布与实施,国内外相关监管政策体系逐步健全,监管要求日趋严格,差异化宏观审慎监管政策对银行风险管理提出更高要求,规范融资业务活动成为银行业务监管重要议题。特别是随着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意识的增强、保护金融消费者权益正成为银行内控管理的重要内容,银行须采取有效管控措施约束市场行为。

(二)内部管理面临巨大压力和全新挑战。

业务和产品创新加快对内控管理机制的健全和完善提出新要求。如无卡二维码支付服务、虚拟信用卡产品等创新类支付业务的开发;银行防堵各类外部欺诈事件、堵截未遂刑事案件数量居高不下,内控案防压力还会持续增长。在发展形势向好的情况下,内部管理容易出现松懈,如不及早遏制,势必影响银行持续健康发展。在战略发展不断加深的情况下,更加需要做好业务发展与内控管理的平衡,如为了即期利益而放松风险控制,就可能在客户准入和产品开发等环节埋下风险隐患;在增长冲动下扭曲激励机制,就容易诱发个别员工铤而走险;开展创新而风险防控滞后,低风险业务也会出现合规缺陷成为高风险业务。

三、商业银行全面内部控制管理体系建设的主要对策

(一)树立全面内控管理新理念。

充分依托、融合企业文化、合规文化建设,倡导并培育“诚信合规、内控优先”的内控文化,使其成为员工共同遵守的基本信念、行为规范。整合管理资源,建立一体化、系统化的内控管理运行机制,推动内控管理向全方位、过程控制转型,由单纯监督向监督与服务并重转变,由结果检查向结果与过程检查并重转变,由现场检查为主向现场与非现场并重转变,由个案问题的查纠向对全行系统性、全局性风险的监督评价转变。

(二)夯实全面内控管理制度基础。

做好制度梳理工作,分析内控管理中存在的薄弱环节和带有普遍性、倾向性的问题,为制度制定及管理决策提供参考依据;做好制度后评价工作,有效解决跨部门间关联业务产生的“制度盲区”,促进全行制度流程的持续优化。此外还要大力推进制度执行力建设。开展合规文化宣教,加强制度宣讲学习,让员工掌握制度规定要求,正确处理业务发展与风险控制的辩证关系,杜绝和减少变相、选择性、应付式执行的现象;加强对检查监督成果的分析,查找制度缺陷,督导业务部门及时修订制度,切实解决制度不好用的问题;对不遵守规章制度的行为,及时进行责任追究。

(三)完善全面内控管理组织体系。

完善组织结构,建立分支行两级内控委员会;制定分行本部、一级支行、二级支行、三级合规经理制度;明确职责,发挥委员会的统领作用和合规经理队伍的职能。加强组织系统培训,提升员工素质,促进员工自觉遵守职业操守,珍惜职业生命;完善考核方案,将兼职合规经理履职考核纳入个人绩效计划书,考核比率不低于30%;加强管理风格、经营理念、企业文化、内部控制意识等建设,坚定员工信仰和合规追求。突出抓好柜员、客户经理、网点负责人等关键岗位风控管理,在人员选聘、绩效考核、日常监督等方面的精细管理。

(四)加强全面风险主动管控。

一是抓好重点领域的风险防控工作,加快风险管理技术创新,主动争取差异化监管政策支持;重视经营转型和业务创新中的风险,严防新产品设计和业务营销中的合规风险和操作风险;防范不规范经营造成的合规风险和声誉风险;重视社会融资活跃和外部欺诈猖獗的风险冲击,建立外部风险防火墙;关注员工行为管理,防范道德风险。二是梳理风险点,突出防控重点。加快建设风险量化管理信息系统,实现操作风险的主动性、科学性、前瞻性管理;认真梳理风险防控要点,使员工掌握业务流程中的关键风险点;做好事前风险评估工作,及时发现、提示并控制风险。三是定期开展内部控制状况全面扫描检视,全面查找内控缺陷,及时进行修改完善。

(五)全面提升基础管理水平。

推进信贷精细化,强化对行业客户的“预管理”,落实“潜在授信客户名单”制度;加强信贷制度建设和信贷政策管理,不断优化信贷业务流程;做实贷后管理和风险控制。推进财会精细化,规范财务开支管理,强化财务合规意识;优化经济资本配置,提高资本回报和定价管理水平;加快全面预算管理体系建设,优化财务资源配置机制,保障战略传导到位。推进运营精细化,深化集中作业模式改革,完善标准化基层管理系统;推动运营准入管理前移,建立新业务、新系统和临柜业务制度的扎口准入机制;加强操作风险薄弱环节管控,建设现代运营体系。推进零售业务精细化,固化操作系统、探讨员工行为管理新模式、创新零售条线尽职监督工作方式,夯实业务发展根基。

(六)运用信息技术提升全面内控管理能力。

一是提高内控管理的系统控制水平。将控制措施嵌入业务流程,实现对内控管理的自动管理;优化整合各专业监测预警系统,建立一套全面的内控信息化系统,实现内控措施的事前、事中控制。二是优化内控合规系统管理和应用。做好系统基础信息管理,确保检查信息及时收集、高效传递、便捷共享;强化系统检查成果的综合利用,分析数据,挖掘经营管理的突出和共性问题,完善制度流程建设,提升内控检查价值。三是建立内控信息监测数据库。建立分行内控数据监测制度,开发相应管理系统,持续不断地收集汇总与内控管理相关的内外部信息,使之成为内控管理动态分析及应用的综合化信息工具,为内控管理量化技术的运用奠定基础。

(七)构建集约高效的全面内控管理监督体系。

强化尽职监督,落实业务部门内控管理职责,厘清各业务部门职责边界,避免监督工作重叠、交叉和缺失;加强监督队伍建设,建立相对系统完整的运营监管、风险经理队伍,承担财会运营、信贷业务、个人业务的日常监管;加大再监督力度,强化考核引导,推动业务部门有效履职,提升监督质量。完善检查管理,建立检查工作管理机制,强化计划统筹,避免重复和无效检查;实行自查与他查发现问题区别对待机制,鼓励自查自纠;推进检查模式转型,加大非现场监测,大力推进监测分析模型建设,形成“指标预警、模型监测、精准核查、及时处置”的工作机制,实现对业务经营的全过程控制;开展动态内控评价工作,由每年一次的综合评价转变为每半年或每季度一次的动态评价;加大重点领域检查力度,以风险线索为导向,利用案排、飞检、移位、专项等多种方式,突出对重点单位、重点部位、重点业务、重点人员的风险防控。

篇6

一、内控制度制约对象不够全面。

我行内控制度主要针对业务经办人员,而对管理者的内控制度约束相对缺乏,有不少控制盲点,呈现出“控下不控上”的情况。而从发生的许多金融案件来看,对管理者制约不严、监督失控,才是案发的主要原因。

二、内控制度设计影响业务拓展。

制度设计部门片面追求制度本身的“完美”,往往偏离实际,导致一些内控制度在实际工作中很难操作,逼迫制度执行者采取越轨的作法,并给不良动机者创造作案机会。另一方面,不少制度规定过于繁杂。本来单个层面可以控制业务流程,在制度设计却牵扯了多个层级,导致制度执行成本过高。

三、内控机制体制建设不足。

各部门在制定规章制度的同时基本没有考虑与其他部门的衔接情况和具体操作部门的实际执行情况,导致规章制度在制定时就不完善。此外,内部控制过程中的主观判断、内部人控制现象比较严重,这将在一定程度上加重操作环节内控管理不及时、不到位、执行制度不力等问题的出现。在合规建设日益受到银行监督管理部门重视的背景下,我们应加强合规理念培养,加强我行合规文化建设。加强我行合规文化建设,我认为应当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强化管理工作,控制风险,形成一套标准清晰、责任明确、程序严格、可操作性强的合规风险控制文件,有效地提升我行的合规文化建设。

要求全行各项业务、各个部门、各类人员都要严格执行,并形成有关记录,使全行的各类人员、各项业务按照统一的标准在受控条件下进行。以此达到每个活动的每一岗位、每一层次、每一环节职责分明、操作细化、内控严密、运作规范的要求,进而提升我行合规文化建设。

二、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切实有效地落实问责制,确保奖惩分明、违规必究。

篇7

(一)认识不到位。对信用社内部控制的概念认识上存在着误区。一是简单化理解内控制度,认为有业务操作基本制度、规章制度就等于有内控,不了解内控是一种机制,是业务运作过程中环环相扣、监督制约的动态机制。存在“从众心理”从而作出“人家那么干,我们也可以那么做”的错误判断和决定。二是误以为稽核监督就是内控,忽视了内部各职能部门、各岗位之间的自我约束和相互监督。错误地认为内控管理与农信社追求利润的目标相矛盾,尤其是业务发展部门和风险管理部门把内控管理当作“紧箍咒”。三是把内控管理与内部管理等同起来,不明确内控管理只是内部管理的一个组成部分,内控管理以风险控制为核心目标,内部管理则以提高工作效率为核心目标。

(二)执行不到位。制定的内控制度未能得到切实执行。如有些基层社往往未能履行查库制度,碰库制度落实不够规范,重要空白凭证、有价单证及代保管品的盘点清查不够认真,有的忽视内外账务的核对;有的计算机操作密码未能按期更换,柜员卡管理、使用不够严格;有些柜员授权时未认真核对所授权业务,有些柜员离岗未将计算机退出至系统初始状态,没有做到“人离章收”;有些银行承兑汇票开立时忽视了检查是否存在真实贸易、是否开具增值税发票;有的贷款担保不合规等等,内控仅停留在表面。尤其是不能将“环环相扣、相互制约、相互平衡”的动态性、连续性的内控作用贯穿于每一项具体业务中,内控制度的落实大打折扣。

(三)监督不到位。在“自控、互控、监控”三道内部控制防线中,自控防线以防为主,属事前预防;互控防线以堵为主,属事中控制;监控防线以查为主,属事后控制。前两项表现为预防型;后一项属纠错型。在实际工作中,第一道防线往往没有得到有效加强,第二道防线也没能真正到位,第三道防线中的监督检查常有盲区和死角。

二、建设内控合规管理体系、提升内控制度有效性的基本思路

认识和完善农信社的风险管理,改变信用社内控乏力的现状,堵塞风险隐患,需要更新观念,从合规管理体系建设入手,多管齐下,把内控制度作为一项系统工程予以重点建设。

(一)培育内控管理文化,提升农信社的品牌价值。信用社内控合规文化,是融合现代企业的经营思想、信用社风险管理理念、金融业的内控管理标准、行业及职业道德标准等要素于一体的现代企业文化。它是通过员工的日常思想行为,形成的共同价值观念,共同行为习惯。具有强有力的向心力和凝聚力。因此,要大力弘扬信用社的经营理念,倡导和强化先进的企业合规文化意识,使全员增强内控制度执行的自觉性。

(二)提高合规管理的理性认识,提高员工合规意识。合规管理是一种理性化经营的科学途径。它强调一切按规矩办事,以制度约束人,以机制激活人。培育内控合规文化的核心是要培养全体员工的法制、规范意识,形成浓厚的制度执行氛围。因为提高员工素质是内控机制有效运行的重要条件和基础,是加强内控合规文化建设,提高制度执行力的根本所在。要充分认识培养员工内控合规意识的复杂性、长期性、系统性,加强内控方面的理念宣传工作,使内控观念深入人心,并得到全面理解,从而不断强化员工的内控意识和自律意识,提高其自我控制和自我约束的自觉性。领导干部要把内控制度建设作为经营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作为实现封闭管理的重要保证抓好、抓实。在开展内控合规文化建设中,一定要坚持把弘扬内控合规文化作为一以贯之的工作方法和手段,致力于营造和谐、轻松、愉悦的内控合规氛围。

(三)加强员工业务培训,提高员工素质。合规文化的建设是为了实现员工的合规经营;而员工要做到合规经营,就必须具备合规经营的能力。目前信用社在员工岗位培训方面还没有形成完善的制度,加之一线人员由于业务忙、人手紧,对制度的学习十分欠缺,导致许多员工在新操作、新制度的要求下仍执行老习惯、老规定的现象。因此,联社必须加强员工岗位培训工作,要采取多种办法,制定激励措施,促使员工愿意自觉接受培训,自觉开展继续教育。如此方能改变员工知识结构、提高业务素质,最终提高整体服务水平,增强业务竞争能力。

(四)建立强力的内控合规管理组织机构。农村信用社作为一个自主经营、自担风险的独立法人企业,合规管理的目的就是要构建自我约束机制。当前农信社的改革正是为了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建立自我约束体系。为了建立强力合规管理机制,确保内控制度的落实,真正提高业务经营效益,信用联社应建立内控合规管理部门,加强业务经营中的自律行为约束,有效防控风险,提升工作实效。必须选拔一批业务熟悉、责任心强、作风正派的骨干力量进入内控合规管理部门,内控合规管理应实行垂直领导,保证工作的独立性和权威性,真正实现内控监督机构在形式上和实质上的独立,确保内控各项工作都能为法人负责。

篇8

中图分类号:F27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3)02-00-02

银行的经营管理主要讲的是安全性,业务的每个细节操作和环节处理上都要始终坚持在合规的前提下来进行。在农业银行的发展过程中,因为制度执行不严、操作不规范而造成种种不良后果不在少数。经验教训我们要吸取, 农行要进一步稳健发展, 必须积极构建合规经营理念和强化风险防范机制,把合规操作的理念贯彻和渗透到经营管理和操作的每一个环节和细节中,不断构建和牢固形成农业银行经营管理中全新的合规文化和合规理念。

银行业属于高风险行业,制度健全、管理到位、操作规范是银行业稳健发展的基础,发生在操作人员身上,表现在具体操作环节的大量的操作风险,实际是某些操作环节还存在着不合理性,某些操作人员的合规守法意识还不够好。意识决定行动,这说明合规经营的理念在广大员工头脑中还没有生根发芽,合规文化理念还没有深深渗透到我们各项管理的工作和决策中。

一、农业银行合规文化建设现状

1.员工合规认识还未完全到位

一是员工对合规风险管理的深刻内涵理解不够全面,重要性认识不足。部分基层单位的管理还存在着以信任代替制度、以情面代替考核、以习惯代替纪律的现象,个别基层领导甚至忽视规则和准则,示范作用不但没有发挥,还让下属违规操作。部分员工合规意识不强,对一些基本制度、规定和操作程序了解不透彻,制度执行不给力,凭经验、习惯操作办业务,存在很大的风险隐患。二是员工对合规风险管理的要求认识不够深刻。有的管理人员认为,自己负责把总行有关合规风险管理制度传达给下属员工,具体落实则由员工完成;甚至部分行职能部门对应履行的职责相互推诿,放任不管;还有的员工认为合规风险管理是领导的事,与自己没有多大的关系。三是员工对合规与发展关系的把握存在片面化。部分认识不到银行发展要靠合规来保障,往往把合规和发展对立起来,认为合规是思想过于拘泥的表现,要创新发展必须突破条条框框的束缚。

2.合规风险管理机制和内控制度体系有待完善

一是合规风险管理机制不完善。部分基层行,虽然有总行的有关合规风险管理制度,但自己的合规风险管理制度设计还有或多或少的漏洞,系统性、严密性不够。在实际业务管理上也是发展在先,规范在后,一些基层单位领导说咋干就咋干,领导的意志代替管理制度,随意性很强,粗放型风险管理屡见不鲜。二是内控制度体系不完善。一些基层单位在会根据实际情况制定一些内控制度,这是非常好的,但不少制度规定又存在着模糊化。由此,涉及操作层面的各个业务环节时导致对制度的理解和执行存在较大的差异。同时,单位以及部门内控信息交流欠缺,贯彻落实不力;不同分支机构间的信息沟通不畅,内控管理内容存在盲区。

3.合规部门的作用有待进一步发挥

从实际来看,银行在内控合规方面普遍要求员工不能做什么,但在具体怎么做或者应该怎么做方面强调不多,监督检查发现问题多以处罚为主,对一些员工好的做法奖励少,在教育示范工作方面做的少。如果平时我们重视预防,注重员工的正面思想教育,对应该做什么多示范多辅导,员工更容易接受,也不容易出错。如果经常进行的是反面教育,天长日久,即使没有做过或者不会做,也有可能做或者可能学着去做。因此,当员工业务操作出现差错时,教育批评是应该的,但应婉转地讲述该做什么就能避免错误,业务操作应该注意什么,多用正面的典型的例子,正确引导员工学习其他人优秀的做法。我们这样做既是对员工的尊重,更是对合规文化的培育。另外由于体制机构的原因,合规管理部门还不能总揽全局,对一些基层行在快速发展中并未起到检查和督导作用,导致一些额外风险影响到业务经营。

二、合规文化建设存在薄弱环节的原因

1.合规文化缺失。合规文化宣传不够深入,先进的合规文化理念还没有深入人心,部分员工合规意识不强,对规章制度执行不严,对违规行为熟视无睹,对领导指示却盲目服从。2.合规制度缺漏。银行的规章制度多,但政出多门,内容存在缺漏重复、脱离实际、职责界限模糊等问题,制度的权威性差。3.合规手段缺乏。内部控制的计算机程序和系统还不能完全发挥作用,对员工的操作风险偏重事后监督检查,事中难以及时做出应对和防范。4.合规机制缺位。合规管理部门在人财物等资源保障和供给方面处于弱势地位,很难有效开展工作。内部控制风险管理缺乏独立性、客观性和强制性,缺乏总体规划,存在着“运动员就是裁判员”的逻辑悖论,部门相互制衡、监督的机制没有真正形成。内部控制在分支机构没有建立合规绩效考核问责机制。

三、合规文化建设的路径建议

1.加强合规教育学习,积极推行合规文化理念

合规文化的学习培训是合规文化建设的首要任务。一是加强对员工的思想道德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合规文化确立的根本是讲诚信,员工具有良好的道德。员工职业道德操守丧失便容易发生收受贿赂,违章担保、内外勾结违法放贷等案件。通过合规文化的学习、培训,增强员工合规意识,培养员工职守情操,才能树立起农行的良好社会形象。二是倡导合规人人有责,让合规文化深入人心。各级管理部门要把合规文化建设的具体内容和要求渗透到各岗位职责和具体的操作环节上,强调合规的第一责任人就是每一名员工,经常学合规,讲合规,真正使合规文化深入人心。促进全行员工牢固树立合规人人有责的思想。三是合规从领导做起。领导干部要做好榜样,以身作则,严格遵守规章制度,带动和影响全行员工,积极努力建设合规文化。

2.建立合规责任机制,营造合规文化氛围

银行要不断改革和逐步完善绩效考核机制,建立合理合情、有效的合规评价制度。在考核、评价各部门的领导干部时,其合规风险管理能力应当与履职考核挂钩,与干部提拔使用挂钩,通过绩效考核的正确导向引导各级管理者加强合规管理,降低风险。建立严格的合规责任追究机制。强化政策和程序等规章制度的执行力,出现违规问题或隐瞒违规问题,造成单位资金损失和出现经济案件的,严格追究各级责任人的责任,从严处理。对违规违纪人员始终保持高压的态势和从重处理,提高违规成本,以期落实责任。同时要完善“四无”创建的奖励机制,重点加强激励机制的建设。对合规工作做得好、多年来无案件事故的机构,或者在违规积分管理中未被扣分的人员进行表彰奖励,调动员工积极性,让合规文化深入员内心,使每一位员工在办理业务时,自觉去防范和规避风险。对举报违规、抵制风险有贡献的,要按照总行有关规定,认真兑现,给予部门或者员工表扬或奖励,培育合规文化氛围。

3.规范日常操作,推进内控合规管理再上新台阶

要形成“指示服从制度、信任不忘制度、习惯让位制度”的合规文化理念,就必须从银行的最基础的业务入手,把合规文化理念不断融入日常业务经营管理和办理业务中,使内控执行成为员工的一种自觉行为。因此,我们必须规范员工上岗的日常操作,抓重点风险点,防控风险环节,强化员工合规意识,树立合规文化理念。对此,我们一是要针对银行系统管理模式、业务操作流程、不断创新变化的业务品种,规范业务操作流程,及时清理、修订和完善相关规章制度,特别现金及凭证管理、账户管理、授权业务、联行汇兑业务、跨行通兑业务、贷款业务、人员交接、印章管理等重要环节要重点加以规范,以确保各环节控制有效。二是要实行动态管理,确保会计工作的合规有效。按系统类别、特点及业务品种分析研究并制定统一规范的业务操作流程,分析确定业务操作过程中的风险点,明确关键岗位、相互制约岗位及其控制要求,形成不同岗位分立、相互制约的控制关系。三是完善内控合规信息传导机制,建立健全风险动态报告制度,及时提出操作风险的控制重点,加强员工风险管理综合能力的培养,重点培养员工对各项业务的重要操作环节及风险关键点进行预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从制度和管理上一次性解决问题,提高遏制违规、违章操作风险的有效性。

4.监督检查,巩固落实合规文化建设成果

内部控制和外部监管只有实现有效结合才能依法合规经营。从银行的发展来看,一方面要提高经营的透明度,健全信息公开制度,利用社会力量监督经营行为;另一方面,加强现场操作检查和非现场经营监管,整改落实,兑现奖惩,进一步巩固合规文化建设成果。建立合规检查的定期评价机制,上级组织要对业务部门、机构、网点有计划的进行不同层次的合规性检查,提高合规检查评价的作用和效能;建立合规风险管理的考评机制,在合规检查中,如果发现违法违规行为,要严肃追究相关责任人,对合规检查中发现的在合规方面做得比较好的要及时总结宣传并奖励;建立检查整改责任制,切实提高检查质量。要充分发挥合规督查职能。利用各种内外部审计、检查的成果,建立违规问题整改信息库,积极进行分析研究,加强督促各部门、各级机构整改违规问题。同时加强与外部监管部门和内部审计部门的信息沟通和工作联系,发挥合规部门的预警性,切实加强案件的隐患排查。针对内控管理的关键风险点和薄弱环节,把监管政策、同业规则、内部规章制度等方面作为重点开展合规检查,使合规检查从事后监督转变到事前预防、事中监控,提高案件的防查效果。要动态监测、评估和分析各类风险,做到合规风险模型管理和经验管理相统一,人力约束、技术约束和流程约束相结合。

总之,必须建立合规文化建设长效机制。坚持以人为本,通过合规文化管理,强化内控执行,创造一种民主和谐的合规平台和内控环境,使全体员工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操守,能认真履行岗位职责、养成自觉合规操作的良好习惯,推进各项业务稳步、稳健发展。古人云:矩不正,不可以为方;规不正,不可以为圆。也就是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合规文化建设是一个不断积累的过程,需要不断去研究探索,不断完善提高。

参考文献:

篇9

中图分类号F832.33文献标识码A

1引言

商业银行内控制度是指商业银行为实现其收益性、安全性、流动性的经营目标,通过制定和实施一系列制度、程序和方法,对风险进行事前防范、事中控制、事后监督和纠正的动态过程和机制。商业银行的内部控制是一种自律行为,一般包括有效的决策控制系统、执行保障系统、监控和预警系统、业务操作的电子化控制系统和独立权威的内部稽核系统。在银行内控制度的建设上,经过改革开放,特别是近10年的银行商业化改革,已取得了一定成效,并初步形成了以制度法规为基础、以信贷风险控制为重点的内部控制机制。商业银行内控制度必须在银行内部保证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央行监管制度在各部门和各级人员中得到正确且充分地贯彻执行。

2内控建设存在的问题

2.1组织构架不合理

首先,我国国有商业银行内控组织体系缺乏真实的所有者主体,尚未建立符合现代银行制度要求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内部审计部门尽管已相对独立,但审计作为内部控制的监督、评价部门并没有完全独立于内部控制的建设、执行部门;其次,国有商业银行基层分支机构按行政区划设置的格局并未完全扭转,机构层次过多,尚未建立符合现代银行制度要求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决策层、管理层、经营层、监督层职责分工不明晰,而且内部环节复杂繁多,降低了内部控制的灵敏度,增加了组织运行的风险。

2.2制度建设不完善

银行内控制度建设方面,一些制度在强调内部风险防范的同时,没有很好地考虑同业竞争及成本与效益的关系,内控流程复杂,控制链条长、成本高、效率低,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显得滞后,也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业务人员对严格管理产生逆反心理。商业银行的基层机构对综合柜员制的很多控制照搬照抄原会计、储蓄业务柜员制的有关规定,当遇到会计业务与储蓄业务相互交叉时,因缺乏相关制度,内部控制可能出现新的问题。另外银行内控法规体系、内容也不完善,时效性较差。现行法规从体系和内容的完整性来看,与市场经济及开放金融条件下对银行内部控制所要求的完备规范的法规体系之间有较大差距,内部控制内容的规定上不够全面,还存在控制的遗漏环节,现存制度有的相对滞后,失去了应有的时效性。

2.3思想认识偏差

对内控管理认识的偏差使商业银行内控管理效果弱化,部分商业银行对内控管理的理解具有片面性。许多人认为,商业银行的内部控制就是商业银行各种制度、业务规范的汇总,没有认识到内部控制是相互制约、相互衔接的动态管理,是一种运行机制。而商业银行的逐利性使得一些银行重经营、轻管理,风险防范意识薄弱,片面强调以业绩论英雄,忽视内控制度的执行,甚至把业务发展与加强监督对立起来,使内部管理让位于业务发展。部分银行职员在工作中也未认识到内控管理的重要性,惯使他们想尽方法规避内控管理,为省事、方便而进行越界操作。

2.险管理技术落后

我国银行风险管理还比较落后,大多数银行只对单项信贷风险比较重视,而对相应的信贷风险管理还相当落后。一方面对经营中面临的包括信贷风险、流动性风险、利率风险、市场风险、操作风险、法律风险、策略风险、声誉风险等在内的各类风险没有进行全面识别和评估,没有对各类风险设定限额进而采取有效措施将风险控制在可以承受的限度内。风险管理还没有成为内部控制活动的核心内容,银行只能被动应付各种风险。另一方面,各行在内部控制制度中未能建立起一套自动、高效、规范的计算机风险控制系统,计算机系统风险控制相对薄弱,普遍缺乏健全的计算机内部控制制度,对计算机系统的项目设计、开发、测试、运行和维护整个过程没有实施严格管理,使商业银行业务操作系统和信息管理系统都面临很大风险。

2.5职员综合素质偏低

商业银行从业人员综合素质偏低也是阻碍内控建设进程的一个因素,主要体现在业务素质不高以及道德素质亟待加强两方面,还包括其他诸如人事制度不健全、激励制度不到位等问题。另外,一些会计人员职责不分,缺乏有效监督,他们无视财经纪律,帐外设帐,弄虚作假,篡改账目,编造虚假会计报告,会计信息严重失真,致使目前银行会计内控制度的执行效果不够理想。

2.6内控检查有效性低

内控管理的实施情况需要定期或不定期的内控检查进行评价,而我国商业银行的内控检查有效性较低,主要表现在检查力度大与案件发生率高并存和发现问题多与问题整改率低并存两个方面。其原因主要是:第一,检查质量不高,该查未查;第二,检查机制不顺,该报未报;第三,问题整改不力,该整未整;第四,责任追究不严,该惩未惩。对重大案件处理较实、一般问题处理较虚;对一线经办人员处理较硬、后台管理人员处理较软;行政处分的较多而经济处罚的较少,影响了内控工作的严肃性和震慑力,从而给检查有效性带来不良反应。

3加强内控建设的对策

3.1完善内控组织结构

有效的法人治理结构和合理的组织架构是商业银行内控制度发挥效率的制度保证。要从根本上强化国有商业银行的内控制度建设,产权制度改革是一个无法回避的现实问题。股份制是被证明的现代企业制度最有效的组织形式。对国有商业银行进行股份制改造,实现股权多元化,可以改变目前产权不清、职责不明的状况,建立一个目标明确、权责利相对应的有效制衡的法人治理结构,使国有商业银行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商业银行。合理的组织架构对内部控制的效果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商业银行应按决策系统、执行系统、监督反馈系统相互制衡的原则设置银行的组织结构,选用合理的组织管理形式。

3.2建立合理内控机制

国有商业银行内控机制建设的主要目标是:内控机制要确保国家法律法规和银行监管规章的贯彻执行;内控机制要确保将各种风险控制在适当的范围之内,保证自身发展战略和经营目标的全面实施和充分实现;内控制度要确保规范有效;内控机制要有利于查错纠偏、堵塞漏洞、消除隐患。相应地,国有商业银行内控机制的构建要有明确的经营方针和相对成熟的管理模式;要建立严密的制约机制;要建立有效的督查机制;要建立强有力的内控监督机构。完善内控机制应从两方面入手:决策系统、稽核监督系统的形成和完善是内控管理科学化的重要前提;业务操作系统控制是经营发展的重中之重。

3.3转换思维,增强素质培养

银行内控管理的展开必须使银行职员认识到内控管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各家商业银行应客观分析市场变化,制定和实施科学、合理的业务发展战略,克服重经营轻管理的错误思想,牢固树立审慎稳健经营的先进理念,坚持走审慎、稳健、集约、高效的发展道路。积极开展对内控管理理论的研讨,努力寻求适合我国商业银行自身特点的内部控制规律,在大力拓展金融业务的同时,使商业银行的内部控制步入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的轨道。另外,为提升会计队伍素质,还需开展丰富的培训活动。要对所有会计人员按管理层与操作层及各岗位职责的不同,进行岗位性资格培训、业务知识考试、业务技能测试与综合考评考核,实行会计上至各级行管理层下至一线操作层全员持证和竞聘上岗;要采取学习教育、岗位练兵、技能比赛等多种方式对会计人员进行政治思想、法规制度、职业道德、业务知识、操作技能等方面的经常性教育培训。

3.4提高风险管理能力

为切实防范金融风险,需及时更新风险管理理念和方法,发挥风险管理的服务和支持功能。国有商业银行的高级管理层应从根本上加强对风险管理的认识,借鉴国际先进经验和手段,从风险组织流程、风险计量模型、风险数据库、风险管理信息系统等方面建立科学的内部评级法,逐步建立覆盖所有风险业务的监控和评价预警系统,并进行持续的监控和定期评估。同时要正确处理风险管理与业务发展的关系,要改变以往对风险管理的偏见,发挥风险管理的服务和支持功能,处理好业务发展和风险管理的辩证关系。

3.5强化稽核监督作用

内部审计机构的最佳模式是独立于决策经营机构之外、直接由监事会领导的垂直稽核体制。为从制度上、人员上和业务上做到独立,各级分支机构稽核人员实行派驻制,下审一级。稽核经费应由董事会直接批准,与稽核单位分离,使稽核人员与被稽核单位脱离利益关系,以促进稽核的有效性。要按照全行的经营特点和业务状况,制定非现场稽核监督考核评价办法,并确定考核指标体系,再定期对各分支机构的业务经营情况进行非现场考核监测和分析评价,并根据非现场考核分析结果和评级办法,对各支行的业务经营情况进行评级排序。产生非现场监督考核评价分析报告,定期给现场稽核提供线索和依据,充分发挥非现场稽核的系统性、全面性和超前性作用。

3.6加强信息系统和交流平台建设

运用信息技术加大非现场监控力度、加强基础信息建设是保障信息高效交换、提高工作效率的关键环节。我国商业银行必须建立一个涵盖其全部活动的管理信息系统,防范金融技术风险。建立安全高效的计算机业务网络,所有软件投入运行前应进行必要的核准程序,主机与备用、文件与备份要做到异地存放,系统业务人员绝对不能兼任业务操作员。同时,应加强内控软件的开发与应用,实现对内部人员和业务活动的实时监控。管理信息系统需重视交流平台的建设,保证信息交流渠道畅通无阻,确保有关人员掌握必要的信息。

3.7建设积极的内控文化

对商业银行内控管理来说,建立良好的基层营业机构内控环境和内控文化,倡导民主管理,注重行为自律,密切利益关系,实现真正的“人本管理”是不可或缺的。合规文化是内控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要以建设合规文化为契机,健全内控制度,为合规文化的建设奠定制度基础;要以人为本,创建科学的合规风险管理机制;要建设合规文化应该从高层做起,领导率先垂范;要推行合规人人有责、主动合规、合规创造价值等合规理念。决策层依法决策,传导层尽职尽责,操作层按章操作共同推进合规文化的建设。

4结语

随着金融市场的开放程度不断扩大,我国商业银行面临的竞争环境将更加激烈并存在复杂多样的金融风险。作为积极防范金融风险的一把利器,实施以“人本管理”为宗旨的内控管理将极大地促进商业核心银行竞争力的提升。因此,完善内控制度和组织结构,激励银行全体职员积极参与内控管理进程,严格遵守各项规章,并提升个人素质,才能使内控管理真正落到实处。

参考文献

1刘淑清.对商业银行内控建设有关问题的思考[J].辽宁科技学院学报,2005(9)

2曲莉伟.如何加强商业银行内控体系建设[J].吉林金融研究,2005(10)

3盘晓娟.国有商业银行内控制度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05(4)

4李敏.对中国银行内控制度缺陷的几点思考[J].云南财贸学院学报,2005(8)

5李梅静.我国商业银行软肋:内控制度[J].宜宾学院学报,2005(2)

6苏胜华,吴磊.商业银行内控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吉林金融研究,2005(10)

7吴浩岭.商业银行内控机制存在的问题与完善措施[J].武汉金融,2006(1)

8黎军,刘刚.对银行内控检查有效性不高的反思[J].湖北农村金融研究,2007(1)

9季家友,陈刚,殷明.建设商业银行合规文化与健全内控制度的构想[J].上海金融,2007(4)

10陆.完善商业银行内控机制的思考[J].经济师,2007(7)

篇10

要使我们宁波银行金融事业健康发展,为地方经济建设发展和社会事业进步作出贡献,必须加强金融风险防范,消除一切违法违规行为,杜绝各类案件的产生。当前需要着重抓好两方面工作:一是每一位员工要提高警惕,树立金融风险意识,真正做到“金融必须安全,安全为了金融”,忠实履行岗位职责,从自己做起,从日常操作的小事做起,防微杜渐,铭记“千里之堤,溃于蚁穴”的古训,实现“内控防风险,合规保平安”的目标。二是我们宁波银行要树立现代银行经营理念,建立现代银行经营机制,规范现代银行管理方式,把加强内控,深化合规工作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提上议事日程,采取有力措施,杜绝一切金融风险,确保银行资产安全,实现健康持续发展。

内控防风险,就是要通过加强内部控制,防范金融风险;合规保平安,就是要通过提高合规意识,保证银行资产平安。对我们宁波银行每个员工来说,必须做到以下五点:

一要加强金融风险意识。每个员工要努力学习,掌握金融风险发生的原因与规律,把警惕风险、正视风险、管理风险、防范风险的意识深入自己的心中,在任何岗位,任何工作中,思想上崩紧安全一根弦,时刻不忘金融风险。

二要加强自身建设。每个员工要认真学习,加强思想道德教育,要洁身自好,正确对待名利和金钱,严于律己,防微杜渐,夯实精神支柱,筑牢思想防线,做到工作上高标准、生活上严要求、作风上高境界,杜绝一切社会上的不良行为与腐朽作风。

三要严格执行各项工作制度。工作制度是防范金融风险的屏障,工作制度好比是家园的篱笆,篱笆扎紧了,野狗进不来。每个员工执行制度要不折不扣,毫不留情,做到制度上面无商量,制度上面无情面,把合规管理、合规经营、合规操作落到工作实处。

四要认同银行内控文化。每个员工要认真学习银行内控文化,把内控意识和内控文化渗透到自己的思想深处,成为自己的自觉行为,深化对合规操作的认识,学习和理解规章制度,增强执行制度的能力和自觉性,形成事事都符合守法合规的工作标准,在心中筑起一道坚不可摧的道德长城。

五要熟悉自身岗位工作的职责要求。每个员工要理解和掌握内控要点,结合自己的工作岗位实际,处处留心,事事关心,能够及时发现并消除存在的金融风险,通过合规守法,保证银行资产平安,实现最大效益。

我们宁波银行要加强内控与合规建设,制定案件防控治理工作规划,健全内控与合规管理制度,深入推进案件防控治理工作。要梳理各类业务的关键风险点和关键风险指标,将各项规章制度手册化、流程化。强化制度执行,在全银行系统组织开展固定资产贷款、贷款风险分类真实性、贷记卡管理合规性、会计操作风险、计算机安全运行、安全保卫、内控合规、清算工作等检查,加大整改和问责力度。加强内控与合规文化建设,通过开展培训、征文、知识竞赛等活动,提高全体员工树立自觉合规意识,努力形成上下结合、全面执行的内控与合规文化,把防范金融风险工作做彻底,做到家,实现我们宁波银行健康持续发展。当前要着重做好以下五方面工作:

一要加强授信业务管理,防止不良贷款反弹。加强对重点行业和大额贷款的监测,提高对信贷风险的预判能力。积极稳妥应对大额信贷风险,切实降低损失和负面影响。密切关注个人经营性贷款、小额信用贷款的操作风险。加强银行承兑汇票、信用证、保函业务的风险管理,做好贸易背景、保证金来源等真实性的调查,完善业务风险控制标准。加强贷记卡发卡审批管理,落实调查、审查和审批等岗位职责。

二要加强临柜业务管理,防范产生操作风险。充分发挥会计主管和检辅员的作用,多层次开展对重点业务环节、新员工等方面的检查、辅导专项活动,提高会计部位的风险防范能力。进一步提高银企对账质量,建立健全重要空白凭证管理的有效机制。修订完善会计基础规范化管理办法,进一步优化事后监督系统,着手开发会计电子档案系统。

三要加强安全保卫管理,提高风险防范水平。以防盗窃、防抢劫、防诈骗为重点,加强安全保卫队伍建设,强化工作检查和考核,全面落实安全管理责任制。着力抓好远程监控中心的规范化建设,充分发挥其远程监管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