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5-16 15:18:08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课堂教学论,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中图分类号:G40文献标识码: A
进入新世纪以后,特别是在我国新课改背景下,对课堂教学进行科学的、恰当的评价,将对新课程标准的实施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一、课堂教学评价的概念界定
课堂教学评价是课程和课堂教学的一个内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课程实施过程与结果的价值判断,是实现课程教学目标和教学管理工作的必要环节,是描述评价教与学在某种程度上发生变化的科学方法。课堂教学评价是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原则,运用有效可行的科学技术和手段,以整个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的表现为观察对象,洞察整个课堂教学过程和教学目标之间的关系,并进行评价判断和信息反馈,不断改进课堂教学,以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过程[【1】陶能祥,课堂教学评价机制建构。韶关大学学报,2000年05期]【1】。新的课堂教学评价不是对原有课堂教学评价的否定,而是在吸收前人先进的教育理念基础上,根据“课程改革纲要”提出的改革目标,提出新的见解,新的要求,制定新的评价方案。本文从教师的课堂评价、课堂中学生学习状态的评价、课堂综合评价三个方面确定评价方案,对课堂教学评价问题进行了研究讨论。
二、课堂教学评价过程中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新形势下,课堂教学评价中评价者需要遵循以下具体原则:
(一)客观性
课堂教学评价过程中要以客观事实为依据,排除主观臆断和个人情感,实事求是地分析评价。
(二)主体性
在课堂教学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所以我们在评价学生主体参与活动时既要注重学生参与活动的意识,又要注重学生参与活动的质量,还要注重学生参与活动的过程。所有评价活动的宗旨在于促进学生进一步有效学习的进行,避免没有方向和低质量的评价。
(三)全面性
课堂教学评价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此要保证实现评价的客观性、主体性。评价要构建相对完整的评价指标体系,要全面收集评价信息,要做全面的正确的分析和解释。因此,课堂教学评价过程中要强调全面性原则[【2】牛玉发,试谈现代课堂教学的评价。辽宁教育,2000年10期]【2。
(四)可持续性原则
课堂学习评价的过程,实质上是学生个性不断发展的过程。在评价中不仅要展示个性的特征,而且要促进个性的更加完善,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体会到成功的愉悦,使他们的思维水平和情感意志得到可持续的发展,而且在评价中对学生过去和现在作全面的分析和评价,根据他们过去的基础和现实的表现,预见性地揭示每个学生与未来目标的差距,激励他们不断完善自己。
三、课堂教学评价方案的制定
结合我国新课程改革的目标要求,通过理解新的课堂教学评价思想,遵循课堂教学评价方案的制定原则,我进行了课堂教学评价方案的设计。
(一)针对教师的评价方案
表1教师课堂评价表
注:优秀为3分,良好为2分,及格为1分,不及格为0分;平均分17分以上为优秀 (20×85%=17);平均分14分以上为良好(20×70%=14);平均分12分以上为及格 (20×60%=12);平均分12分以下为不及格。
此《教师课堂评价表》是在参考《开展课堂教学质量评价的实践与体会》一文中《课堂教学质量督导组评议反馈表》的基础上[【3】孟林华,金娟琴,唐月明,开展课堂教学质量评价的实践与体会。高等农业教育,2000.01(总103)]【3】,由我个人修改而成。在以往的课堂教学评价中,教师的教学态度、授课方法和课堂纪律,一直是评价者所注重的评价要点,这与我国长期以来形成的教学习惯、教学理念密切相关。在新形势下,通过新一轮的课程改革,中学课堂教学中出现了各种不同版本的教材,这就要求教师要学会取舍,不仅要学会备课,还要学会备生,要选择既适合自己教又能满足学生学的教材。因此,评价者在课堂教学评价中要注重教师对教材的处理是否科学合理。此外,在信息社会中,教育信息化的发展显得越加重要,因此在课堂教学评价中,评价者不能忽律对教师电教设备、网络资源利用情况的考核,以提高课堂教学的信息化水平。
(二)针对学生的评价方案
表2 学生课堂评价表
表3学生课堂评价说明
以上的《学生课堂评价表》,是在参考《对课堂教学评价的研究》一文中《学生课堂评价表》的基础上制定出来的[【4】孟林华,金娟琴,唐月明,开展课堂教学质量评价的实践与体会。高等农业教育,2000.01(总103)]【4】。主要是针对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状态、听课表现而制定的评价表。“当局者迷,旁观者清”,评价者通过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各种表现,指出缺点,提出改进的意见和建议,以提高学生的课堂学习效率。
(三)课堂教学的综合评价方案(见附件)
《课堂教学综合评价方案》是在参考《对课堂教学评价的研究》一文的基础上制定出来的】。是对学生在课堂上行为表现的一个综合评价,主要考察学生和他人之间的合作能力、参与课堂的状态、以及与老师的配合情况等等。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中包括人际关系智能( Inter-personal intelligence)。
人际关系智能是指察觉并区分他人的情绪、意向、动机及感觉的能力。这包括对脸部表情、声音和动作的敏感性,辨别不同人际关系的暗示以及对这些暗示做出适当反应的能力。通过观察学生在课堂上参与活动的状况,以及与他人的交流和老师的对话情况,并进行相应的评价,能活跃思维,促进这一能力的发展,以课堂改革为突破,以校园环境为依托,以多元评价为手段,塑造学生健全的人格。
七、课堂教学评价研究的发展方向及其未来的设想
进入新世纪以后,课堂教学评价走上了过分“数量化”、单一化的道路,在新课改背景下,这一问题更值得我们去思考,去反思它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反思它的弊端。新形式下,素质教育不能忽视,要重视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全面发展,同时不能忽略其主体地位,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创新能力,注重个体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故课堂教学评价要体现出多元性、主体性的发展方向。同时,教育科研工作者应该认识到,课堂评价的目的是促进课堂教学的健康发展,促进课改工作质量的提高。因此,课堂教学评价应该运用自评、民主评议、他评等多元评价方法,形成过程中质的分析,促进质的发展,进而促进学生发展。此外,利用课堂评价手段,促使教师不但要关注“教”,而且还要关注“学”,这样就可以改变教师自身的教学方式,改进教师的教学行为,从而引导教师制定个人发展目标,满足教师个人的发展需求,促进教师向专业化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陶能祥,课堂教学评价机制建构。韶关大学学报,2000年05期
关键词:小学教学 课堂 教学
小学生年龄小,抽象思维能力弱,教师应引导学生充分利用和创造各种图形或物体,调动各种感观参与实践,同时教给学生操作方法,让学生通过观察、测量、拼摆、画图、实验等操作实践,激发思维去思考,从中发现数学知识、掌握数学知识。让学生动手实践,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1、重视情境创设充分调动学生有效的学习情感
在课堂上,师生的双边活动轻松和谐,师生们展示的是真实的自我。课堂上针对老师提出的问题,同学们时而窃窃私语,时而小声讨论,时而高声辩论。争相发言,有的居高临下,提纲挈领;有的引经据典,细致缜密。针对学生们独具个性的发言,老师不时点头赞许,对表达能力较差的学生,老师则以信任鼓励的目光和话语激活学生的思维。学生自然敢于讲真话、讲实话,个性得到充分地张扬。
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调动有效的学习情感,对于维持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注意力至关重要。调动有效的学习情感,既能培养学生的学习信心,又能切实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2、深钻教材、确保知识的有效性
对学生而言,教学知识的有效是指新观点、新材料,他们不知不懂的,学后奏效的内容。第一,学生的知识增长取决于有效知识量;第二,学生的智慧发展取决于有效知识量;第三,学生的思想提高取决于有效知识量;第四,教学的心理效应取决于有效知识量。
3、探究有效的学习过程
学习过程是否有效,是课堂教学是否有效的关键。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但处于成长发展中的小学生,是不成熟的学习主体。由于受年龄、经验、知识、能力的限制,他们提出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有限。因此,只有发挥教师作为组织者、引导者、点拨者的作用,才能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主动性,让学生学会学习。尤其在学生疑难处、意见分歧处,或在知识、方法归纳概括时,更需教师及时加以点拨指导。新课程要求:“面向每一个学生,特别是有差异的学生。”因此,针对差异性,可以实施分层教学策略,最大限度地利用学生的潜能实施教学过程分层,放手让学生独立思考,展示学生个性,从而使每一个学生都得到发展。使数学课堂教学真实、有效。
4、联系生活实际、创设有效的生活情境
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密切相联,新教材中也给出了许多例子,教师要尽量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或生活经验入手引出学习内容,这样学生乐于接受,也可以让学生例举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
创设有效的生活情境是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重要条件。《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力求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景与童话世界出发,选择学生身边的、感兴趣的数学问题,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与动机,使学生初步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数学教学中,教师要不失时机地创设与学生生活环境整理、知识背景密切相关的,又是学生感兴趣的学习情景,使学生从中感悟到数学的乐趣,产生学习的需要,激发探索新知识的积极性,主动有效地参与学习。在创设生活教学情境时,一要选取现实的生活情境。教师可直接选取教材中提供的学生熟悉的日常生活情境进行加工或自己创设学生感兴趣的现实生活素材作为课堂情境。二要构建开放的生活情境。教师要对课内知识进行延伸与拓展,将抽象知识学习过程转变为实践性、开放性的学习过程,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大胆提出猜想,不断形成、积累、拓展新的数学生活经验。三要创设多元的生活情境。教师可以通过对学生生活及兴趣的了解,对教学内容进行二次加工和整合,再次创设生活情境,这样的课堂教学才是有效的。
5、注重教学反思、适当的表扬奖励促进课堂教学质量
我们自己每上一节课,都要进行深入的剖析、反思,对每一个教学环节预设与实际吻合、学生学习状况、教师调控状况、课堂生成状况等方面认真进行总结,找出有规律的东西,在不断“反思”中学习。我们反思的主要内容有:思考过程、解题思路、分析过程、运算过程、语言的表述、教学的思想方法进行反思等。以促进课堂教学质量,教学效果也一定会更好。
教师要给每一位学生成功的机会,尤其应“偏爱”学困生。教师要善于消除学生的紧张畏惧心理,对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采用激励性的评价、补以适当的表扬。这样,课堂教学才能充满生命的活力整理,学生的个性才能得到充分的展现,学生的创造、创新火花才能迸发。
4、利用教具和多媒体引趣
数学活动同其它教学活动一样,恰当地运用教学媒体有利于引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高度的抽象性和概括性是数学学科的显著特点,针对这一特点,在数学教学中,恰当地运用教具和多媒体,不仅有利于突出教学重点和突破教学难点,更有利于引发学生浓厚的学习积极性。教具和多媒体的使用,能把要解决的问题直观、形象、具体地展现给学生,架起学生由具体到抽象、由简单到复杂、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桥梁,可以达到理解掌握新知识,培养学习积极性的目的。
组织开展专题文献研究,可以是围绕时下教育教学的热点问题进行研究,亦或是围绕现实教育教学工作中亟待解决的问题展开广泛性探讨。利用群体的力量督促、带动教师们进行必要的教育教学理论文献学习,立足于实践,进一步促进教师反思自身的教学理念。同时,学校应多鼓励教师积极查阅教育教学理论文献,关注教育改革热点,为指导教学做足准备。“教师若想给学生一杯水,就得自己先有一桶水”。教师应秉承为学生负责的态度,不断接受并探索新的知识充实自我,做到及时更新,如此一来,在促进自身发展的同时,既符合了学生个体的需求,也迎合了社会与时代的发展特征。而学校正是实现这一最终目标的最大推动者,有着无可替代的力量。
2.搭建课堂教学观察平台,促进教师反思教学行为
在现实教学中,若教师不进行教学反思,便很难发现自己是否存在过失。学校为此可以搭建课堂观察平台,给教师提供一个可以直观地、清晰地认识自我和评价自我的机会,促进教师的自我成长。根据对国外教学反思相关文献的研究了解到,杜威曾将反思活动划分为“不确定”与“探究”两个阶段。在他的描述中指出,前者是产生怀疑、困惑、焦虑等思维活动的状态,后者是为了找寻解决、突破前者的材料而进行的探索、探究行为。也就是说,当教师不确定自己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是否存在过失时,会呈现出各种怀疑、困惑、焦虑的状态,而教师的教学反思就是为探究这一不确定而存在的。而学校应尽量为教师提供探究的条件,帮助教师消除怀疑、困惑及焦虑。例如,学校可以利用微格录课为主的方式为教师提供观察平台,让教师在录制结束后去回顾整个教学过程,思考、分析课堂上存在的问题,掌握教学过程中的真实情况。可见,一旦课堂教学观察平台搭建成功,将有助于教师反思自身的教学行为,能够及时确定偏差之处,从而作出调整。
3.构建反思效果评价系统,促进教师反思教学效果
德国教育家伯莱克认为,反思是一种建筑在自身之外而对自身进行批判与观察的能力。他主张将以认识为基础的经验同行为实践紧密结合,从多种角度来审视、分析自己的教学情境,而后根据动机方案来把握自身的行动及其产生的结果,最终得以矫正不良行为,促进问题的解决。教师们知晓教学反思对其教学的帮助,并认可教学反思的效果。教师们愿意将自己摆在求知者的位置,有机会就会去听其他同事的课,并且也会请他们来听自己的课,为的就是反思自己的优缺点并记录下来,方便指导日后教学。有相当一部分教师“不懂为何反思”,认为教学反思只是形式,无实际意义。那么此时,学校需要构建一套良好的反思效果评价系统,以激励教学反思效果好的教师继续保持,而鼓励和劝勉认为教学反思效果差强人意的教师进行教学反思。例如,可以在观摩分析的基础上发展教学反思效果的评价系统,在讲课与评课中寻求进步,利用观摩他人课堂教学来促进自身思考,填补自己专业知识的缺失。
二、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强化教师教学反思行为
任何实践都离不开相关理论的指导,缺乏理论指导的实践是盲目的实践,教学反思亦是如此。单一的教学反思理论是必然不会被教师所接受的,而单一的只存在于实践中的没有理论指导的教学反思同样是受困的,这仅仅是经验而已,并非真正的教学反思,只有建立在反思基础上的经验才能对后续行为发展提供可靠参考,进而具有高度的指导意义。
1.加强教学反思理论指导,促进解决教师教学反思困惑
在对于教师教学反思这一问题上,需要学校给予的不仅仅是高度的重视和制度的支持,更重要的是提供教师用以实际操作的具体指导理论与方法,促进教师教学反思有效性的发挥。教师自我实践反思是教师在教学实践中,以批判的视角考察自身行为,以回顾、诊断、自我监控等方式给予自己或肯定或否定、支持与强化、思维与修正,促进其教学效能感不断提高的过程。有的教师并不了解教学反思的具体操作方法,不知如何展开教学反思,也有教师不知何为教学反思,也不知为何要反思,且自身不关注教育理论,导致教学理念没有及时得到更新。为此学校应注重、加强对教师的教学反思的理论指导,消除教师关于教学反思的疑虑和困惑,以较高水平的理论指导其实践,实践才更具科学性。也就是说,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过程是消除疑问的过程,也是教师专业成长的过程。
一、《导游实务》的课堂教学现状分析
1.教师主导,理论讲解占用课堂大部分时间。传统的教学模式,基本上都是采用单纯的课堂教学形式,教师主导课堂,这势必会影响学生对所学的知识和尝试运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造成影响。每个知识点都要求学生理解掌握,仅仅通过教师枯燥的讲解加简单的示范,难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2.学生被动学习,效果差。满堂灌的填鸭式教学使学生的学习处于被动、消极的境界。上课记笔记、下课对笔记、考试背笔记、考完就忘记的单向灌输式教学使学生掌握知识不灵活,不能体现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教师和学生之间缺乏互动,没有反馈性,对事物的分析能力及动手能力更是无从谈起。
3.课堂教学缺乏实践性,动手少。导游实务是一门实践性也很强的课程,尤其是对带团技巧及对突发事件的处理等,需要进行丰富的实战演练才能获取。单纯的理论讲授,学生只掌握知识的条条框框,一旦面对实际工作,仍然是束手无策。图1是美国康乃尔大学的商特博士总结出的学习曲线,由此图可以看出实践操作的重要性。
二、《导游实务》课堂教学方法的建议
课堂教学应实行精讲多练,理论讲授侧重基本理论的阐述和导游职业素养的训练,但要力戒满堂灌的授课方法,而宜采取启发式教学。理论紧密联系实际,通过启发式教学,鼓励独立思考,激发学生主动性,同时,尽可能地使用现代化的、多媒体的教学手段,这样不但可以使教学过程形象逼真,妙趣横生,而且能够让学生更多了解国际、国内旅游业务,提高其未来的职业适应性。教师要从主导者过渡到引导者的角色,做到教与学互动。具体的方法如下。
1.情境模拟法。情境模拟法是指在教学过程中,将《导游实务》课本里的理论知识放到实际情境中,教师有目的地创造一些生动具体的场景,引起学生一定的情境体验,帮助学生进入职业角色。在创设情景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设计特定的场景、人物、事件,让学生模拟教学内容中的不同角色,进行模仿、比较等体验,感受他们不同的心理,并以此来引导学生解决问题,帮助学生形成处理问题的恰当方法与技巧。如在介绍导游从业人员实际工作技巧和工作程序学习中,导游带团服务中各工作环节、导游应变能力的实训,又如接团、带团、送团及突发事件的处理等。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并不具备条件把导游业务的所有教学环节都放到真实的工作环境中去,那么,情景模拟教学法则能在一定程度上帮我们解决这一难题。通过模拟教学,让学生掌握导游工作的各种带团技巧及处理问题的方法,锻炼学生实际操作能力,使理论知识在模拟实践过程中得到体现。
2.案例分析法。现在导游实务的教材侧重应试需要、知识点密集、内容凝练、扩展内容少、理论性很强,缺乏实践经验的学生学习起来非常困难。因此教师要注入大量鲜活的扩展资料,以拓展学生思维,内化其对枯燥理论的理解。丰富的案例可以弥补教材的不足,在丰富课堂教学内容的同时,也在理论与实践之间架起了一座桥梁,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在介绍常规内容时要穿插一些案例。这些案例的来源可以是教师亲将自己的一些成功与失败的案例搬上课堂,也可以是在相关的报刊、杂志看到的某个当下发生的旅游热点新闻,或在互联网中收集。在案例的选择上,要把握生动典型、联系紧密、突出主题、适当延伸、难易适中、信息适量、易于展开的原则。
3.问题探究法。问题探究教学法是在教学过程中,将学习的新知识巧妙地隐含在一个或几个问题之中,学生通过对所提的问题进行分析、讨论,明确它大体涉及哪些知识,在教师的指导、帮助下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实现对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问题探究教学法在完成任务的同时,学生培养了创新意识、创新能力以及自主学习的习惯,学会如何去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要选择与当前学习主题密切相关的问题作为学习的中心内容,让学生面临一个需要立即去解决的现实问题,在教学中,它将决定这节课学生是主动的学习还是被动的学习。问题提出首先要具有综合性,它应该把学过的知识和即将要学习的知识综合进去,这样学生既学到了新知识又复习了旧知识,同时还学会了综合运用知识。其次要有吸引力。如果学生对你提出的任务没有兴趣,那任务也是失败的,所以提出的任务必须让学生感兴趣,必须有吸引力。最后要有创新性。我们在设计任务的时候还需要考虑到留给学生一定的创新空间,这样才会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4.分组教学法。教师可以把学生分成几个小组,给出一些外部条件,然后提出问题。不是由教师直接告诉学生应当如何去解决面临的问题,而是由教师向学生提供解决该问题的有关线索,如需要搜集哪一类资料,从何处获取有关的信息资料等,每个小组根据自己的判断做出分析和解答,让学生自由发挥,相互比较,得到更多更好的学习方法。教师适当地通过不同观点加以补充、修正和加深每个学生对当前问题的解决方案。如针对旅游线路设计、导游带团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各种问题和突发事件,让学生对这些问题及应对方法进行探讨,从而提高了学生的应变能力。
在实际上课过程中,每一种教学法并不是单独运用,需要在课堂中与其他教学方法密切配合、灵活运用。
三、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几点思考
1.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要想提高学习效果,必须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兴趣是知识和技能掌握的前提。首先,教师要十分重视自己的仪表,有人曾经研究并得出结论:“个人感受到的对方仪表的魅力同希望再次与之见面的相关系数要远远高于个性、兴趣。”其次,较好的导言也可以引起学生的兴趣。再次,可以给学生讲一些与导游职业有关的顺口溜。
二、创设情境教学
创设情境来提出问题既是一项有效的教学策略,也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手段。有效的情境教学能够使得教学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因此在课堂教学中,针对具体的情况进行情境创设是很有必要的。(1)通过简单的情境设置,提高教学效率。例如我们在教学“酶的本质”一节内容的时候,可以引导学生对有关酶本质的探究历程进行针对性的分析,也可以通过利用巴斯德、李比希、毕西纳、萨姆纳等科学家的研究过程作为问题情境展开。这样的情境教学也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能够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2)利用简单的游戏教学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情境教学法在高中生物课堂教学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能够有效地提高教学的效率,提升学生对生物理论知识的掌握和运用的能力。例如在教授“神经系统的组成”一节内容的时候,通过对学生进行有效的分组,分组完成后可以让学生玩膝跳反应的简单游戏,当一个同学伸手后另一个同学将左腿置于右腿之上,在1分钟内让伸手的同学去触摸另一同学的左腿,并且观察其的反应。将学生生活中常遇到的问题置身于生物知识的教学之中,这样学生的学习兴趣也会比较的浓厚,能够收到很好的教学效果。
三、多媒体课件的使用
多媒体教学最大的优点就是能够吸引学生学习的注意力,有效地帮助学生理解相关的生物知识和提供教师丰富的教学资源。此外,生物知识的特点也是比较细微、动态并且抽象的,合理地使用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可以增强学生对生物知识的感性认识,同时又能使枯燥乏味的知识变得新颖有趣。(1)通过多媒体课件的演示可以将抽象的知识具体化。例如我们在学习“基因的分离定律”和“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的相关的内容的时候,这些内容就是涉及了一些比较抽象的概念、实验及微观领域的理论,由于学生在学校的过程中缺乏感性认识,学习起来会有一定的困难;因此,在上课的时候可以通过利用多媒体放映一段豌豆植株,豌豆花的结构的彩色图片以及有关植物的闭花传粉和异花传粉的视频,通过动态视频的播放可以使学生们易于接受和理解异花传粉、杂交以及自交等的相关概念,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抽象思维的能力。(2)合理利用多媒体课件,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例如我们在讲授“遗传的基本定律”一节内容的时候,生物老师可以在课前导入一些关于孟德尔的生平轶事,将孟德尔的实验以及探索的定律的艰难过程展示在同学们的面前,让同学们通过材料学习孟德尔的不畏艰难不断探索的科学精神,这样也能激发学生探究生物知识的动力。
一、选择不同层面的隐性反馈资源,体现了全面性。
在课堂问答式教学过程中,学生对教师所提问题的思考是隐性的,必须通过自己的语言来表达出来。但受时间限制,教师不可能让学生一一作答。应根据问题的不同思考深度,选择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反馈,才能全面了解学生的整体思维状况,保证课堂上反馈的资源真实有效。面对纯技能性的、较单一的问题,应以反馈中下层次的学生为重,中上学生主要反馈能否对他人的回答作出修正、评价;面对思维程度较深的问题,则以反馈中上层次的思考过程为重,中下学生主要反馈能否倾听并学习他人的看法。在这样的反馈中,使每个层次的学生都能发挥其能动性,在反馈中互相促进,共同进步。
二、让隐性反馈资源显性化,体现了目的性。
在课堂问答式教学过程中,学生在未回答之前他的思考都是隐性的,因此容易出现很难把握学生反馈资源的情况。如 “搭配的学问”中,老师出示“2件上衣和3件下装,有几种不同的搭配时?”采用了“指名说”的反馈形式来交流不同的思考方法,结果连续4个学生都说了“先选一件上衣分别去配3件下装”的方法。所以当引出“选定下装分别去配上装”的方法时已经花了很多时间,对整节课的教学进度造成了直接的影响;其他学生听了一遍又一遍,学习兴趣下降,直接影响了后面的学习。所以教师要尽可能地让反馈资源显性化,即想办法把学生的思考暴露出来,老师就能有目的地进行选择性反馈了。
1.在小组交流中显性化。
小组交流为每一位学生创造了参与反馈交流的时间和空间。如搭配这一课中,如果教师先安排小组交流的环节,自己及时去巡视、了解到有哪些不同的思考方法,分别是哪些学生想的,就能选择自己需要的资源进行反馈了。
2.书面回答显性化。
书面回答是不受他人思想干扰的、最独立的显性化反馈方式,因此对问题的思考能用笔记录下来的就尽可能地让学生用书面形式记录下来。如在反馈用“1、2、3组成的两位数”时采用书面写的方式是最好的。因为采用“说”的话,学生是想到一个说一个,不利于有序思想的培养。而“写”的方式可以让每个学生都有思考、表达的机会,在写的过程中可以不断修正自己的想法,向有序发展;更重要的是让学生的思考显性化,有利于老师收集有用的反馈资源。
3.采用手势达到显性化。
有些问题的答案比较单一,可以用手势来表示简单的得数、或选择几号答案、或判断对错等,只是几秒种的时间教师就能迅速、全面了解到全班的情况,便与教师从而调整好教学策略。
三、选择不同作用的反馈资源,体现了针对性。
反馈要面向全体,但不等于毫无目的,泛泛而谈,因此课堂上教师要眼观六路,耳听八方,善于观察课堂的整个教学气氛、教学情景,及时把握好班级学生情况,针对自己的教学状况,选择不同作用的资源进行反馈,促进目标的达成。
1.选择突破教学重、难点的反馈资源。
突破教学重、难点是一堂数学课能否成功的关键。这就要求教师在选择生成性反馈资源时应分清主次,以敏感的思路着手组织能突破重点的反馈材料,进行既有确定性的,又有弹性的反馈,不平均使用力量。如在反馈 “用1、2、3组成的两位数”时,学生的情况是多样的。但重点是让学生学会有序思考,难点是如何才能有序地写出这六个数。所以先反馈两种典型的方法:一种是因无序而造成遗漏的,还有一种是正确有序的,并分别标上序号。让学生用手势表示赞成哪种方法,并追问选2号的学生:“你为什么不选1号?”“漏掉了。”“那2号方法为什么不会遗漏?你有什么好办法?” 使学生的眼光立刻关注到2号方法的有序上来,使全体学生体会到了有序思考的优越性,感悟了有顺序地写出这6个数的方法,有效突破了本节课的教学重、难点。
2.选择激发学生思考的反馈资源。
面对叽叽喳喳七嘴八舌的语言资源反馈和各种神态的表示,老师应有意识地选择某一、二个有争议的反馈资源,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激起强烈的求知欲望。如三年级重叠问题中,教师出示“参加游泳比赛的动物有4只,参加飞行比赛的动物有5只”,根据这两个信息,你能知道一共有多少只动物吗?学生大多数说“9只”,但个别说“7只”,“8只”的。教师可以抓住这“7只、8只”的反馈资源,追问:“为什么其他同学都认为是9只,你认为只有8只?” 有效地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促进学生主动思辨,让他说说自己的想法,获得了“可能有些动物参加了两项比赛”的反馈资源,使全班学生对“重叠”获得第一次形象的感悟,为后面学习作好了铺垫。因此说反馈资源选择利用的好,能促进学生积极思维。
3.选择具有正确导向性的反馈资源。
为了使反馈起正效应作用,因势利导抑制负效应,选择具有正确导向性的反馈资源是十分重要和必要。如学习两步计算10-3×2时,由于学生受之前从左往右计算的影响,依从了这种习惯,错成先算10-3。此时教师不应该选择错例来反馈,因为学生还没有具备正确的认知。而应该选择做对的学生来进行反馈,同时结合问题解决的情境,让学生感悟10-3×2为什么要选算3×2的合理性,给学生树立正确的运算顺序的导向。
二、趣味活动,助推学生学习趣味活动
就是教师在实际的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恰当地安排学生进行游戏互动.通过游戏活动,能够充分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刺激学生在数学学习中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在游戏中对相关学习内容进行理解与记忆,并对所学内容产生兴趣,从而积极主动地完成学习任务.例如,在讲“概率”时,因为所学内容的趣味性,在所要求的课堂内容教学完成后,我特意为学生安排了相关的游戏环节,让学生抛硬币与色子,直观地去体会概率的相关知识,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以及讨论分析实际操作与理想情况下的结果差异.在游戏当中,学生都表现得十分积极主动,并就误差问题进行了小组内的讨论分析,深刻地体会到概率的基本知识,很好地完成了课堂教学任务.与此同时,通过游戏,学生还掌握了概率方面的一系列数学概念,以及所包含的数学意义,有效地提升了自身的数学知识,也进一步地带动了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趣味活动,是教师带动学生完成相关数学学习任务的一项有效方法.通过科学合理的安排学生进行趣味活动,教师不但可以帮助学生进行数学学习,使教学内容在游戏中被学生潜移默化地理解吸收,而且教师也可以充分地利用游戏环节,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刺激学生数学学习的积极性,从而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⑴情景教学没有开展到位:项目化教材虽然已经开发完成,整体的项目化情景已经形成,但项目化教学缺少实际教学经验,很多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仍然沿用传统的教学模式,以工作任务驱动的情景教学没有完全展开,学生学完课程后不知道所学的知识和技能如何运用到实际的工程项目中。
⑵教学方法科学性有待进一步探索和提高:路由与交换课程是围绕一个实际的园区网络项目工程而展开,课程设计十分合理,但是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没有很好地将这些子项目联系起来,仍然沿用章节式教学,违背了“情景的构建与项目的实施紧密相连”的原则。
⑶如何衔接好项目化课程教学中的几个环节:在课堂教学中必须借助虚拟技术,采用虚拟技术与真实设备结合共同完成项目实践。那么什么时候用虚拟软件模拟,什么时候需采用真实设备也是课堂教学需要解决的问题。
⑷陈旧的课程考核方法制约了项目化课堂教学:不能再采用理论占多少比例,实践占多少比例的考核方法,要结合课堂教学形成新的评价手段和方法。
2解决方案
2.1课堂教学方式的改革
坚持课堂教学采用基于工作任务驱动的情景教学法,在课堂中创设教学情境。情景教学法是依据维果斯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构建的,其主要特征包括几个方面。第一,情景构建源于生活。课堂教学利用一个真实的园区网络项目知识展开,将创设的工作情景在该项目的基础上细化,使之与路由与交换课程的体系结构相关联,使学生能够从已有的小型局域网的知识顺利过渡。第二,情景构建具有直观性。园区网络项目的构成是从项目需求分析开始,需求调研和可行性分析后要利用网络知识对园区网进行整体设计,整体设计完成后要根据设计利用网络知识搭建网络。该课程的课堂教学就是要采用这种教学方式,使学生在完成项目的各个子系统中学习网络知识,让学生理解网络项目的建设流程和组建方法,与实际相结合的教学是改革的关键。第三,情景的构建与项目的实施紧密相连。根据园区网络项目的工作流程要将课堂教学分为“规划园区网络”、“规划网络地址”、“配置静态路由”、“配置动态路由”、“网络访问控制和流量控制”、“设计交换式网络”、“实现三层交换”七块前后有逻辑关系又相对独立的子项目。本课程以组建一个园区网作为任务,要完成该任务,需要通过多个项目来完成。通过项目引导,让学生掌握园区网组建的所有技能。整个课堂教学必须采用基于工作过程的情景教学,以设计、实现和维护园区网络的工作过程为线索来进行,让学生在设计和完成项目的情景中学习知识,掌握核心技能,让知识和技能不与实际脱节。教师必须运用好情景教学法,在课堂中创设教学情境,以工作任务驱动学生学习和实践,让学生明白实际的网络工程项目所要经历的各个工作流程;各个工作流程的工作情景需要采用怎样的知识和技能去完成。
2.2课堂教学手段的改革
借助虚拟实训技术、远程实训技术和真实设备配合教学,灵活开展项目化实践。在实践中尽量能让学生多使用真实设备进行操作。但由于设备数量有限,路由器、交换机均价格不菲,购买多了是浪费;而购买少了,则不能满足学生的全部实验实训需要。并且这些设备使用不够方便,也会对课堂教学产生一定的影响。为了避免产生这种负面影响,在课堂教学中可以借助虚拟技术,采用虚拟技术与真实设备结合共同完成课程的实践教学。借助于虚拟实训技术和远程实训技术,可以在课堂教学中更灵活方便地开展实验实训,所取得的实际效果等价于甚至优于在真实环境中所取得的效果,有效解决了高职院校资金、场地、设备、管理等方面的问题,为课程教学的开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虽然虚拟实训技术和远程实训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优势非常明显,但毕竟和实际的网络设备存在一定的差异。学生若习惯采用虚拟软件完成项目实践,可能会导致学生不习惯项目的实际操作。因此在课堂教学中什么时候用虚拟软件模拟,什么时候需采用真实设备是关键。真实设备的实践工作比较复杂,在前期的课堂教学中使用会给学生带来较大的困惑,同时学生对设备性能的了解程度不高,容易出现损坏设备的情况。因此建议:在每个子项目前期教学中采用虚拟技术软件教学和实践,待学生掌握相应的设备配置技能后再使用真实设备进行教学,告知学生使用真实设备时的工作流程和操作规范,模拟真实的项目工作环境。
2.3课堂教学实施的改革
以项目为纽带结合职业活动情景,进行小组分工合作。本课程的课堂教学参照于职业活动情景的完整性,培养综合职业能力。职业教育的规律要求我们保持职业活动的完整性,而不是保持学科的完整性。本课程在课堂教学中以小组为单位实施,每6~8个学生一组,小组成员根据项目要求,设计项目方案,选择设备,组建网络,一起讨论排除网络设计中的错误和故障,在每一个子项目完成后要进行项目工程进度的汇报,由教师和学生一起充当专家组成员对其进行点评和打分。课堂教学在内容上包括职业功能、工作内容、职业环境等方面,把学生职业素养的养成直接融入到了课堂教学中。
2.4课堂教学评价的改革
设计新的教学评价方式,适应项目化课程教学。课程的考核评价不是在期末而是在平时,完全融合在课堂教学中,完全打破了传统的课程考核评价方法。每个项目都需要每个分组的学生在课堂教学中进行工程项目进度汇报和答辩,教师提供工程文档的标准格式,让每个分组学生在完成每个子项目工作后编写和整理文档,并在课堂上进行项目工程进度,工程进展情况等方面的介绍。教师和其他小组的学生充当“专家组”成员给其打分,取平均分产生这组汇报学生的成绩。这样的考核评价方法能做到相对公平,这个过程也是项目化课程课堂教学中重要的一个环节,符合实际项目的真实工作情景。通过这样的课堂教学方式,能使学生明白项目的实施除了要完成项目内容外,项目书和项目进度表等这些文档也是十分重要的。一个完整的项目需要怎样的工作流程已经不需要对学生讲太多的理论知识,利用这样的情景教学和评价方法就能让学生完全理解,这就是将课堂还给学生最好的一种方法,使学生能真正学有所用。
二、运用多媒体技术,优化课堂教学
多媒体技术的应用延伸了课堂学习的空间,突破了课堂教学时间空间的限制,内容庞大,信息量大,视听效果好,是将视觉听觉等融为一体的现代教育技术。新课程实施以来,多媒体技术走进了校园,走进了课堂,起到了辅助课堂教学的手段,促进了课堂教学的进一步发展。传统的教学一支粉笔占领了黑板,形式单调,学生缺乏视觉的刺激感。将多媒体技术应用到课堂,内容丰富多彩,形象活泼促进了学生思维的发展,吸引着学生参与到了课堂活动之中,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上,我充分利用多媒体的教学优势,结合每节课的内容设计学生喜闻乐见的课件,这些课件的使用有助于学生理解语言,自觉运用语言,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在小学英语课堂中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创设教学情景,可以优化课堂教学,有效地培养学生初步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激活他们的思维,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
三、发挥课堂评价作用,开展赏识教育
教育是一门艺术,不在于向学生传授知识,重要的是唤醒学生渴求知识的欲望。所以,我们的教学就是要点燃学生心中对知识渴求的火种,让每个学生都有火一样的热情去学习。评价也是一门艺术,恰如其分的评价能够让学生对学习充满兴奋,对知识进行探索,在学习的每个过程中有一种成功感。学习评价的方式很多,有延时性评价和即时性评价,有终结性评价和形式性评价,还有自评、他评、小组评等等形式,合理的运用和全面的评价成为促进学生学习的重要手段。教学的手段是多种多样的,我们可以在任务型教学模式的使用过程中让学生堂堂有收获,天天有惊喜,爱上英语。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我们要为学生创设英语学习的教学情景,让他们充分地感知语言,感到学习语言是一种快乐。现代教学技术不断进步,丰富了我们的课堂教学,充分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能够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结果
(一)一般情况
调查对象年龄分布在20-23岁之间;女生占65.5%;74.4%的同学来自农村;74.7%、17.5%的同学分别通过大学英语四级、六级。
(二)课堂教学效果
1.学生对妇产科学感兴趣的程度及对妇产科学难易程度的评价
98.3%的同学对妇产科学感兴趣,其中最感兴趣内容所占比例排序为:生理产科学(32.8%)、不孕症与辅助生殖、妇科疾病、妇产科学基础,病理产科学、计划生育;最难掌握内容中以病理产科学所占比例最大,为30.6%。
2.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情况
学生不同能力得到提高,认为专业外语得到提高的人数最少。
3.妇产科课堂教学方法的优缺点
99.6%的学生认为妇产科课程内容安排合理;85.7%的学生认为课时过少;与内、外、儿科对比,72%(165/229)的同学认为妇产科课堂教学有以下优点:教师采用典型案例式教学;采用动画、视频等多媒体技术,将抽象内容具体化;大部分老师结合自己的临床经验讲解,提高学生兴趣;教学态度严谨,条理清楚,富有激情;同时75%(172/229)的同学指出妇产科教学存在以下不足:个别教师教学效果不够理想,师生互动不足,课堂气氛不够活跃。
(三)教学需求的调查结果
1.对推荐课外书籍的看法
57.2%的学生认为需要推荐关于妇产科学新进展、妇产科学临床病例分析的书籍及教学视频。
2.对课程中适当增加专业英语授课比例的看法
58.1%的学生认为不需要增加专业英语在教学中所占的比例,主要原因是学习时间紧、外语基础不好。
(四)学生对教学方法的看法
1.教学方法重要性排序
更多学生认为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视频、动画等)、教学模型及授课教师结合临床经验或科研经验,讲述经典案例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最为重要。
2.对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的建议或意见
88%(202/229)的同学对改进妇产科教学提出了以下建议:
(1)增加学生讨论及进入临床观摩的机会;
(2)增加课时,提高部分教师的教学效果;
(3)采用多种教学方法,促进师生互动。
三、对策初探
(一)提高师资队伍的实力,为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奠定基础
由调查可知,学生最感兴趣内容是生理产科学,学生也指出教师充分利用多媒体将分娩过程等抽象内容具体化。可见,良好的教学方法和高质量的授课技巧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动力和源泉。教研室集体备课,教师们相互交流,针对每个疾病制定一个更好、更符合教学实际的系统授课方案,提高每一位授课教师的授课技巧,为改善教学质量提供有力保障。
(二)改进教学方式,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从多方面增加学生学习兴趣和提高学习效率
多元化教学是21世纪教学改革的核心理念,指教师充分利用现有的教学方法,结合授课内容与学科特点进行教学方法与教学策略的调整与转换,从而最大限度地提高教学质量与教学效果。在妇产科教学中实行多元化教学,就是要立足于妇产科学的特点,在深入分析教学内容以及教学条件的基础上,考虑学生的理解程度与吸收状况,采用并变换多种教学方法来实施教学的过程。在教学需求的调查中,部分学生希望教师推荐关于妇产科新进展的书籍及采用多种方法进行教学:增加新知识新的讲解,利于培养学生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及创新意识;多媒体、模型等教学工具有助于将抽象内容形象化,还可以增加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和实效性;结合调查对象中有25.3%的学生未通过四级、专业外语能力提升较少及医学信息全球化的现状,教学中应加大专业外语授课比例。此外,课间增加病案讨论内容、小组讨论与教师指导等多形式教学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在教学实践中可适当运用并推广开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