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装设计企划案模板(10篇)

时间:2023-05-16 15:18:14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服装设计企划案,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服装设计企划案

篇1

我国服装企业设计管理的基本现状

有上文阐述我们可知,当前国内并没有拥护度和忠诚度特别高的服装品牌,其主要原因之一就在于产品的设计未能抓住消费者的胃口。服装设计管理对无形中增加服装品牌的价值起着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尤其随着服装品牌化的进程,服装设计不再是简单的传达个人理念,而要以市场为导向,以消费者的利益为核心,用理性的指导带动设计。科学的设计管理能够提高产品开发设计的效率,为品牌的建设增加竞争力。然而当前国内设计管理的现状并不容乐观:

我国以工业设计领域为最早接触设计管理的行业。设计管理目前在我国还处于刚刚起步阶段。上海嘉华、海尔等大中型企业目前也参与到了设计管理的运用和研究中,一些高校也逐渐将设计管理纳入到主要课程的行列中。然而,当前国内大多数企业内部对设计管理的重视度还不够,一些企业或许了解到设计管理的重要性,但并未能在企业内部进行推广使用。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国内服装行业得到了快速发展,且成为了国内发展最快的行业之一。然而服装企业多以利润为经营核心,缺乏对创新研发的重视力度,对品牌的成长规划更是少之又少。服装企业树立品牌,建立自己的设计团队对于企业长远发展来说,意义重大。由于服装市场更新速度快,季节性强,且随着企业品牌的增加和扩张,设计的品质和数量将更趋复杂。企业内部稳定的设计团队,可以灵活的跟进设计和生产的过程,给企业减少不必要的经济和时间成本带来的损耗。服装设计与工业设计不同,工业设计可以将企业内部的设计需要外包给设计公司或独立设计师,但服装设计则必须拥有自己稳定的设计团队,同时需要这些设计人员掌握必要的专业知识,同时对企业的运作结构、产品技术以及品牌的营销方式及特征均深入了解。除此之外,企业内部一个好的设计团队,不但可以有效降低设计成本,同时还可及时收集整合相关信息,以集体智慧的力量获取更多更好的设计思路。

然而相关调查显示,国内服装企业用于研发的费用还不到销售收入的22.5%。较少的投入,必然负担不起太多研发人员和设计人员的费用,必然导致服装企业内部自主设计能力的低下。甚至一些企业根本没有自己的设计师,为获取利益只是对国外的一些流行版型进行抄袭,或聘请一些服装设计师为自己的品牌进行设计,自己企业内部没有稳定的设计团队。一些大规模服装企业,也只是大型“加工企业”而已。虽然生产能力很强,但企业内部的营销能力和设计能力却十分薄弱。随着市场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国内服装行业逐渐以国际视角来看待服装行业出现的这一系列问题,并逐渐明白品牌附加值的重要性——远远高于加工所带来的利益所得。随着2008年全球性危机给服装行业带来的洗礼,更让我们意识到组建自己的品牌,以及有效的设计管理的重要性。于是,很多企业逐步将品牌的建设置于企业最核心的位置上,但很多企业却在品牌建设的过程中,尤其是产品的设计过程中,由于缺少长期的规划和管理,没能将各项资源有效的整合利用,导致在品牌道路上走得不是一帆风顺,无数的新建的服装品牌甚至熬不过第一年就销声匿迹了。因此,服装企业必须更加强化其内部的设计管理。

服装设计管理中的几个问题

协调与沟通是服装设计管理中的重点,其工作的主要内容为:对外为部门间的协作与配合工作,对内为团队内部的协作。服装企业中,从某一服装产品的制订到产品投放市场销售这一过程需要涉及设计部门、企划部、样品部、市场部、采购部等部门。仅从设计流程来看,设计部也必须与销售部、经理部、企划部等进行直接联系(如图1所示)。由图1不难看出,设计部必须将企划部制定的相应产品开发计划具体实施,还必须向企划部提供服装面料信息、流行信息等等,除此之外一些服装企业还会将产品的卖场的陈列设计归属为设计部,让设计部直接参与产品的销售环节。各部门之间协调配合完成工作,是企业顺利运作的前提和基础,且多依赖于设计管理中的协同工作。设计管理者拿到企划部制定的服装产品企划案后,由设计部门负责产品的设计工作。虽然由于习惯沿袭和组织结构等方面的关系,各企业内部品牌设计研发方案的环节与工作组织等不尽相同,但将设计方案按产品概念、产品数量、开发计划、产品分配、款式图等方面进行合理的制定,同时将品牌设计方案中涉及到的各项内容进一步组织、划分设计工作的开展,同样是设计管理中十分重要的内容之一。监督和控制主要是对设计工作的进度和计划开展的控制和监督。服装品牌产品的推出以流行季为主要时间单位。通常按照春夏和秋冬一年两个流行季推出服装品牌产品,也会有一些品牌他们主要根据销售地区的气候条件和产品特点,进行流行季的划分,有春、夏、秋、冬四个流行季的划分,也有六个或八个之分。无论怎么划分,已经确定,这一流行季的特征就成了企业恒定的工作指针。企业所有的工作都围绕其进行开展,从产品的企划、设计再到产品的生产和销售,所有环节均根据流行季来作相应的调整和计划。而设计管理的除了对设计方案的制定外,还要对工作计划的进度和完成效果进行实时监控,以防工作进度滞后或完成效果不佳。

篇2

针对前面的课程设计,在授课之前,校企双方教师应就课程目标、实施意见共同商讨,针对课程内容进行项目任务的分解,理清各阶段的子目标、标准及达成手段。在为服装设计专业二年级学生授课中为某品牌服装企业真实开发产品实施项目化课程所设计的一个教学任务书。在任务书中,应明确课程的内容、目标、组织形式、“双师”分工、课程考核等各环节的安排,这是产品开发类项目化课程有效实施的前提保障。

(二)交替授课、弹性课时

按照上面提到过的师资教学任务分配设计,为了解决企业师资方的时间受限问题,在该教师时间节点授课时间外,为有效监控项目推进效果,可利用网络教学等形式进行时间点外的授课与辅导,达到课时分配的柔性化。企业教师对于学校的前导及后续课程知识链接比较模糊,因此,校方教师在企业教师来校授课节点之外的其他课程时间内,要有意识地针对企方提出的项目,系统讲授完成项目所需的知识技能,并指导学生在项目实施中学以致用。例如,企方在课上提出下一季企划案的设计思想和要求,并下达在两周内完成企划方案的阶段任务。在接下来的授课中,校方教师就需要针对这一内容进行服装商品企划、版式设计等相应知识的讲授或知识串联,使学生能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企划方案的制作,并在规定的时间点内交由校企双方教师联合验收。这对校方教师的教学能力是一种考验,同时也可提升其“双师”素质。

(三)作业形式向产品转化服装设计类专业的课程作业

通常以实物作品的形式展现。在经过企业综合考核后,作业中优胜者的作品会出现在企业的新品定货会中,以产品形式接受市场的检验。这样,考核方就不仅仅是学校、企业,而转化为市场价值的考量。对于在校生来说,这不仅是对课业成绩的检验,更是对于职业能力的综合评定。

二、项目化课程教学反思

(一)初步形成了“三双、五化、多手段检验”的课程设计思路

第一,运用了“双师引导、双线教学、双场地实训”的课程实施思路。构建了校内、外双向联动的共同培养局面。第二,实现了“教学内容项目化、课时分配灵活化、授课时间弹性化、授课方式多样化、作业形式产品化”的课程实施尝试。第三,采用了调研报告、开发方案、产品画册、产品实物等多种形式的检验方法,集中展现了学生综合的专业能力。

(二)初步形成了“基于过程的动态考核

基于结果的项目验收,基于销量的市场检验”的考核方式考核方式使课程的验收不仅仅局限于校内或某位教师,而是来源于产品进入市场的销量,在更具说服力的同时,也成为学生职业能力的最好检验方法。这样的变革在某种程度上解决了设计类专业教学成果考核局限性的难题。

(三)初步探索了校企产学结合以及师资队伍建设的途径

校企长效合作的基础是要找到共同的利益点,项目化教学在共同培养人这一根本目标之上,又结合了共建师资、共建实训环境等相关的密切合作,使校方受益的同时,企业也可以得到产品销售利润,不失为一种好的合作方式。

(四)对以往存在的教学问题进行了尝试性解决

第一,动态教学计划的尝试,在企业项目与学校教学进度不对接的问题上有了一定突破。第二,在课程中引入网络远程教学的教学手段,在解决企业教师授课时间受限的问题上有一定效果。第三,学校与企业教师交替授课的安排,为实践依据与实践方式的有效衔接提供了可能。第四,在作业—作品—产品的阶段成果的逐一考核中,最终市场的检验成为成品转化的考核标准,使考核方式更加多样化和实用化。第五,在项目化教学过程中,学生的专业能力也在向职业能力转化,学生能够凭实力到企业实习直至就业,校企合作在此过程中真正深化。

三、对课程的思考

(一)可以进行“工学结合、专业融合、校企联合”的产学共建尝试

高职院校的艺术类专业,可以尝试在共建项目化课程的基础上,依托校内、外实训基地,进一步实行工学结合的高职高专教学模式;在成果建设上,实行相近专业的有效融合,比如可结合服装设计与鞋类设计、家居设计等专业的特点,形成作业到作品的成果呈现;再与合作企业联合制定人才培养方案、联合进行课程开发、联合开发新季产品,形成作品到产品的系统转化。

(二)可以在项目化教学的基础上搭建有效的师资建设平台

学校与企业在教学、项目推进中形成深度融合,分工协作,搭建教学、实践交叉组合的师资建设平台,在双赢的局面下,提高企业与教师双方素质,为可持续的师资队伍建设注入活力。校企双方在合作成熟的基础上,可以慢慢发展到共同承接社会培训工作,扩大校企双方的社会影响。

(三)持续进行探索,开辟产学研结合的发展道路

项目化教学的成果转化除了市场价值之外,其社会价值的体现既符合艺术设计类专业的要求,同时也体现了高职教育的社会责任。一方面,在教改科研成果的转化方面,校方应起到主导作用,可结合教学、项目的实施经验,积累相关素材和案例,积极准备编写、出版相关教材,在分享经验的同时,获得更多的社会反馈,形成教育成果在社会上的良性循环;另一方面,校企双方还可集合成员的智力资源进一步拓展产学研究,促进科技和创业教育的成果转化。从本文所讲的整个服装设计专业项目化课程设计与实施过程可以看出,在课程推进中基本实现了“专业与产业对接、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这正是国家对职业教育提出的“三对接”要求。这也再次说明了真正落实职业教育理念归根结底还是在课程的开发和建设上,高职教育工作者为此要不断进行教学改革。

篇3

一、服装实践教学改革与创新的必要性

中国服装业已是举世公认的龙头产业,但中国的时装设计还没有走出国门,中国的品牌还没有真正在国际上立足。服装设计要走出国门,首先要创新教育模式,站在企业和行业的前沿。我国的服装高等技术教育尚不能满足服装业发展的实际需要,服装人才的培养严重滞后于服装产业的发展,其表现为:专业教学多沿袭艺术设计学科型人才的培养模式,重艺术、轻技术,重理论、轻实践,重知识、轻能力的倾向依然十分严重。因此,加快服装专业教学方法改革,探求新的人才培养模式,已成为迫在眉睫的问题。21世纪社会是知识经济社会,知识经济社会的核心是创新。知识经济最需要的是具有创造能力的人才,而人才的创造性源泉则来自于人所具有的丰富个性。个性化是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未来取向。在服装设计领域里,需要大量知识综合、能力综合、素质综合的创新型艺术设计人才。通过工作室项目-实践教学进行实践能力综合素质的强化练习是培养创新型艺术设计人才的一种培养模式。

首先,从市场反应看,近些年企业普遍反映毕业生实践能力较差。其次,从学校实践教学的实际看,目前中国服装设计专业的实践教学大多仍停留在手绘表现和计算机表现的水平,与设计实践密切相关的实践教学(比如工作室教学)十分薄弱,投入不足。所谓实践课大多停留在上电脑课和参观工厂的层次上。而在欧洲,设计艺术院校非常重视服装设计实践教学,其中创新教育模式―――工作室项目-实践教学占有重要的位置。

二、服装实践教学改革与创新之探析

(一)立足本土区域文化培养应用型人才。深化中国地域文化教育,服务地方文化,促进地方经济是近年来兴民强国教育的重要思路。一直以来,由于国外服装行业的绝对优势和服装教育的先进性,国内大多数课程教学大都照搬国外教育模式,忽略了国外优势教育模式与地域文化特点的兼容性,教育出来的学生不是眼光过“高”,就是脱离实际。再则,发扬中华民族地方服饰文化精神及发展区域服装产业是地方院校的服装专业的社会责任,同时也是服务区域文化,建设区域经济,解决就业的重要途径。这就要求我们要客观全面地了解本土文化。服装设计专业如何形成多样化、灵活化产、学、研相结合的区域实践教学特色体系是目前服装实践教育的发展趋势。

(二)专项专题设计实践教学培养模式。服装的种类多样,其价值通过独特性表现出来,专项专题设计培养模式是根据特定服装种类的共同特性,采取设立专题设计课程的教学方法,设定具体情境场景,激发学生学习热情,有意识地引导学生根据自己思维模式,完成附有自身个性又契合实际的作品。根据课程的服装种类设立的专题有:创意服装设计技法表现专题训练;礼服设计技法表现专题训练;内衣、泳装设计技法表现专题训练;民族服装设计技法表现专题训练;童装设计技法表现专题训练;户外服装设计技法表现专题训练;编织服装设计技法表现专题训练。

(三)“竞赛促学”的实践教学培养模式。传统的实践教学课堂讲授模式主要以学生被动接受为主,难免枯燥,久而久之学生无法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而且教学的效果取决教师的专业水平,学生无法更全面地接受专业知识。“竞赛促学”的实践教学培养模式是指在学生进入专业课程学习和专项专题设计阶段时,直接参与到和课程时间相符的国际与国内设计类比赛中,以参与比赛的成果作为课程结课作品或加分项目,通过硬性要求引起学生重视,在过程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竞赛促学”是把具体赛事直接与课程结合的实践教学模式,不仅达到了教学目的,而且在过程中学生的专业水平也将得到突飞猛进,如果学生获得比赛奖项更是其就业的助力之一。

(四)校企合作、协同办学模式。实践教学的重点是使学生与社会链接的重要桥梁,在制定实践教学体系时更应该结合市场,体现灵活性。目前,传统校内实践教学实训室建设的目的性比较单一,不仅软件设备无法与企业同步,而且也缺乏与服装产业的沟通交流。

1、具体落实协同办学制度,邀请相关企业高级技师为本专业客座教授,在企业环境中讲授课程实践部分,另外学生可选择专题课程的实践环节、毕业设计和专业赛事在企业里共同合作。

2、学生参与企业项目设计,根据企业的要求,向企业提供各类社会及市场调研、具体款式设计和样板,使学生尽早体验企业运作模式,协助企业完成项目开发。

3、企业提供先进软件设备给实训室或在企业中设立研发室,专业教师可为企业提供员工培训及产品项目企划案研发。

(五)实训(改成“验”)室“企业化”教学模式。实验室“企业化”运作是建立在“体验式”教学模式和管理理念,以学生“员工化”为核心,模拟企业化管理模式。例如,我院服装设计专业《企业产品设计》课程与实践教学基地企业合作教学,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按照具体企业成品指标布置教学任务和作业,按照企业运转模式进行教学过程与管理,让学生在校内实训室中体验专业氛围,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和自控能力。同时,教师作为教学组织者在教学结题时邀请实践基地的客座教授和企业技师作为考评员进行打分,学生进行汇报,成绩优异者企业适当给予鼓励,成品可供企业开发应用。在此过程中,师生都会提升认识,增强了学生专业兴趣和学习动力,促进教师教育和专业理念的更新和教学改革。

参考文献:

篇4

本届Intertextile面料展展出面积总计50000平方米,共有来自17个国家和地区的1114家企业参展,展品涵盖棉、麻、丝、毛、化纤、功能面料,针织、绣花蕾丝、辅料,计算机辅助设计和媒体等。海外国家和地区展团来自意大利、德国、日本,韩国、中国台湾和巴基斯坦,来自奥地利的纤维纱制造商兰精公司(Lenzing)继续组团参展。其中,日本服装面料及相关纺织品供应商展区为本届展会首次增设,意大利对外贸易委员会组织了近50家公司参加面料展,参展面积700多平方米,展出的面料有男女装面料、童装面料以及其他面料,也是面料展上最大的外国展团之一。面料展上,一些意大利制造的极品羊绒面料为观众带来了全新的感受。此外,还有部分独立展商分别来自中国香港、土耳其、英国、美国和越南。内地展商来自2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大部分展商仍然来自浙江、江苏、上海,广东和福建等地区。此外,江苏盛泽、浙江萧山、福建石狮和中国麻纺协会等地区和组织均以展团亮相展会。新――更重功能性

近年来,运动面料多以功能性为卖点,如吸湿排汗。防水防风等。在此次面料展上,参展面料除“功能性”外,还更突出了“环保”和“时尚”。作为一家生产运动功能面料的纺织企业,华懋(厦门)织造染整有限公司每次参加Intertextile面料展,都会带来公司的主流产品。一直以来,华懋的运动功能面料都备受关注,Recyeled (可回收)面料、超级易去污面料、吸湿排汗易去污PD21布种、TPE环保面料。纳米竹炭面料、远红外涂层面料等,都吸引了行业的目光。公司产品开发部负责人说,环保轻量产品不仅符合纺织品趋势,更能体现公司一种环保责任。

以摇粒绒产品为主打的江苏申利实业股份有限公司也将环保理念融入到各类新型功能性面料中。此次参展的摇粒绒系列产品,主要看点除了“易去污”,用可再生原料生产的环保面料也是一大主题,例如可乐瓶的回收再利用。

面料的自然,环保以及高科技、高性能,也是一些大的品牌采购商所关注的。深圳歌力思服装事业有限公司产品开发总监顾怡认为,高品质面料的使用能使品牌风格卓尔不群,更能引领消费潮流,品牌也会有更强的竞争力及附加值。面料在技术上的创新对服装价值的提升也有很大作用。歌力思一直比较关注一些科技含量高的面料,如新型纤维、特种功能性及符合后整理面料等。新――环保加创新

“低碳”、“节能减排”等字眼近来频频在国内外媒体上出现。而本届展会上,“环保”和“创新”则是贯穿于各个展馆的关键词,各式时尚型、功能型、环保型和创新型的优质面辅料在展会上集中亮相。参展产品中正装面料馆的“科技”、女装面料馆的“时尚”、休闲装面料馆的“舒适”、运动装面料馆的“功能”和辅料馆的炫目工艺,为20lO年的“低碳经济”和产品创新发展翻开了新的一页。

新――借机找品牌客户

江苏盛虹面料有限公司2009年加强了与品牌的合作,李宁,美特斯・邦威,利郎,阿依莲、歌力思、海澜之家,红豆等知名品牌服装都是盛虹面料的用户。“我们与服装品牌的对接就是通过Intertextile面料展这个平台,”盛虹面料总经理唐俊松说:“面料展这个专业展会搭建了这一让面料企业与服装品牌直接接触的桥梁,效果特别好,有很多服装设计师和品牌拥有者主动前来和我们接洽。”唐总还介绍说:“北京和上海的面料展盛虹面料每次都会参加,原因一是展会影响力比较大,二是效果比较好。今年我们将进一步加强与品牌公司的合作。”事实上,从去年开始,盛虹面料已经主动放弃了一些小的贸易商客户,省掉中间环节,让利给消费者。

益盛(福建)纺织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林秀查总经理介绍说,这次展会上,益盛的展品中棉的比例略大一些,但是也会有交织和化纤面料。“现在人们比较喜欢多纤维混纺、交织的面料,我们将顺应市场的需要开发新产品。”林秀查表示,面料展架起了面料与服装上下游面对面交流的桥梁,此外企业参展还能加深客户印象。持同样观点的还有华纺股份有限公司研发中心主任高鹏,他认为,作为大企业,在这样的专业展会上,接单是一方面,展示企业形象也很重要,同时面料展也是与现有客户进行交流的场所,“只有充分交流了,才能进一步做好产品”。

新――自主研发成主力

篇5

虽然集光环与荣誉于一身,但心中拥有宝贵哲学财富的杨军却始终选择简单与通透。她感恩于自身经历的伟大时代。

“一个人的成长归根于时展变迁。我的人生经历了中国跨时代的裂变,吸取了每个历史阶段带给我的人生感悟,并有幸得以在人生舞台上演绎出文化与时尚的符号。我不是天才,也不是奇才,我只是一个丰满时代的拥有者。”

寻梦巴黎

1989年,26岁的杨军带着心中涌动的梦想,只身一人来到了一万多公里之外、极具浪漫气息的“时尚之都”法国巴黎。这里汇集了世界各地慕名而来的年轻人,梦想与期许在萦绕着曼妙香水味的空气中浮沉。前所未有的时尚与繁华深深震撼了杨军。她的身边是装了满满两箱军用压缩饼干的行李箱,而她的身份是——中国第一代服装设计师。

那个时代,代表着前卫与时尚的设计师对中国来说,是一份陌生的职业。欧洲时尚圈有一种说法:世界时尚舞台上不会出现中国人的面孔。而这个来自中国,身上甚至还带有“”的成长烙印年轻设计师却雄心勃勃,她在埃菲尔铁塔下照了一张相,并以此告诫自己,要用三年的时光证明中国设计师一定能在这块土地上扎根。

也许是冥冥中自有安排,在杨军的人生道路上,“设计师”这个职业与她结下了不解之缘。

杨军的身世笼罩着浓浓的传奇色彩。1963年,她出生于上海著名的顾绣诞生地“露香园”,成为爱新觉罗家族的新成员。爱新觉罗家族族长,萨满教教主在故宫得知她出生的消息后,为她起了一个美丽的名字:爱新觉罗·豳靼。她在北京后海大翔凤胡同里度过了快乐的童年时光,直至“”时期,举家搬迁至上海。

由于成长过程中经历多元文化的熏陶,杨军自幼便显得思维灵动,天资聪颖。她痴迷于天文和地理,浩淼天宇间的未知乐趣总能让她心驰神往。在生活的细节中,她也展示出独特的艺术天赋。她的外公在解放前在上海经营了一家伞厂,每逢暑假,杨军便去帮助外公家族,在一张张伞面上留画下美丽的儿时回忆。

1981年,杨军考入上海华东纺织工学院(现上海东华大学),研读纺织工程专业。也正是这个时期,她开始接触研究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学习中,她无比快乐,并不着迷于一件衣服的单纯表象,却沉下心来学习工艺、面料设计、制作流程等等,从一根线到一根纱,再到一件可以出售的成衣,这其中丝丝入扣的原理让杨军彻彻底底地研究个透彻。毕业之后,她顺理成章地被分配到上海的一家纺织品进出口公司做面料设计,也由此成为了中国第一代服装面料设计师。

虽然在中国最早的面料设计领域内已初有所成,但二十出头的杨军,有着那个时代天生的抱负感与使命感,技术与工艺已经不再是她接近设计真谛的障碍,杨军开始思考 “如何才能找到一个设计师的灵魂”。

和其他60年代出生的设计师一样,刚刚叩开艺术之门的杨军开始无法抑制地着迷于哲学,她发现,哲学书籍里那些略带晦涩的描述,考验得其实就是人洞察事物的本质与耐性,使得人内心充盈。她眺望达利的超现实主义,习惯用多维的视角看待世界,她渐渐发现,原来那些生命中永不枯竭的灵感来源,纷纷散落在博大精深的人文科学之中,与日俱进的社会发展之中,多如皓星,俯首即是。于是,1987年,她在艺术领域中寻找到了属于自己的准确定位——后工业时代,后超现实主义原创设计师。

“在我的世界观的形成中,遵循规律,我看到有着10亿人口的中国在源远流长的历史长河中,有着厚重珍贵的文化,随着永不停歇的历史巨轮的滚动,中国的时尚文化一定会更加趋于完整与唯美。”

有了这样的想法后,上世纪80年代后期,杨军决定出国深造,并鼓起勇气报考了有着“时装界的哈佛”之称的巴黎艺术学院。她将大学里值得骄傲的设计图纸寄到学校,并附上一封情真意切地自荐信。

我是一个来自中国的学生。我的梦想不只是要做一个设计师,而且还要为自己设计生涯规划,与此同时,我更要为十亿中国人的国家去设计一个行业……虽然我是一个工科学生,但我对中国文化的根基有着浓厚的兴趣。我深谙中国五千年历史流传下来的“四大锦秀”,而世界知道吗?……

信中流露出的谦和自信与对厚重的文化良好掌控,使得杨军顺利得到这所时装界最高学府的青睐。收到巴黎艺术学院的录取通知书后,部队出身的父亲交付于女儿三样珍贵的“礼物”:一张没有返程的机票、两箱军用压缩饼干,三面旗帜——党旗、军旗,国旗,并深情地嘱托:“无论你身处何方,不要忘记根在中国。”

巴黎,对未曾出过国门的杨军来说,是另外一个未知的世界。没有任何的犹豫,她坚定了信念,要攀越世界巅峰的艺术天堂,那是一个没有硝烟的战场。

阿玛尼里的“中国血统”

在杨军看来,人生道路上,没有低婉的绝唱,只有奋斗的组歌。在巴黎的时光,是她艺术生涯中的一个里程碑,虽然付出了辛苦的耕耘,但也品尝了丰收的硕果。

作为巴黎艺术学院唯一的中国学生,杨军每天早晨起床后做的第一件事不是去观摩款式多样的服饰,而是坐地铁去巴黎北部,和谐包容了宗教、艺术、香艳和爱情的蒙马特高地去写生。“能够使世界产生共鸣的艺术灵感,一定归结于时展的潮流中,藏匿于厚重多样的文化城堡间。”当家境富饶的学生优雅地享用法国大餐的时候,她吃着又硬又干的压缩饼干,喝着冷冷的矿泉水,不知疲惫地忙于学习和打工之间。

在老师和学生眼中,杨军逐渐成为巴黎艺术学院的“中国符号”:刻苦勤奋,聪明好学,坚忍不拔。既通晓面料制作工艺,同时又具有时装设计的艺术素养,这种“从内而外”的扎实“功底”,让杨军的设计理念总能够轻松地得到精准地实现与表达。她的作品以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为根基,轻松自如地游离于文化与服装工艺之间,在欧洲的时尚舞台上有力传递中国文化元素,立刻得到了欧洲时尚界的追捧。

这一时期,幸运女神也对这个天资聪颖的女孩表现出了独一无二的垂青。杨军邂逅了生命中最重要的一位导师——国际时装大师,现被誉为“时装界的凯撒大帝” 的香奈儿设计总监拉格菲尔德。这位时尚界巨头如此评价她的作品:厚重,骨子里透析出文明古国的大家风范。

“拉格菲尔德是建筑设计出身,并不是科班学服装的,这点我们雷同。与导师的交流中,在对服装的表现力方面,尤其是对应将哲学思想融入艺术设计的想法,导师与我一拍即合。”杨军回忆。

“你要做属于你自己的东西。”1992年,当杨军顺利获得服装设计与视觉传达艺术的双硕士学位时,拉格菲尔德对她说道。“我猛然意识到,我的人生需要迈上一个新的台阶。”

她去欧洲最气派的百货公司“老佛爷”闲逛时,看到了与宝格丽毗邻的乔治·阿玛尼。深沉的黑色,简约中彰显着力量,这是对低调奢华的一种无声诠释。“于是我告诉拉格菲尔德,给我一周的时间,我去意大利米兰挑战乔治·阿玛尼。”

可是,当杨军拿着她认为很值得骄傲的文案见到阿玛尼时,这位资深时装界泰斗却摇了摇头。“收起所有让我看得到的东西,它已经成为化石,我要跟你进行灵动的思想交流。”

杨军立刻意识到这是对自己的一个考验。面对仰慕的时尚界教父,杨军表现得自信,不卑不亢。“我的理念是——用服装文化释放人们的压力。我将摒弃维多利亚的拘谨,巴洛克的繁琐,只留存他们的经典。现在我们能不能不谈服装,只谈哲学?”

在交流中碰撞出的思想火花让阿玛尼感到非常满意。后来,他打趣儿地向公司所有人介绍身边这个身材娇小的中国女孩:“这就是我找的男装设计师——虽然她看起来更像童装设计师。”

优雅的礼帽,层叠的衬衫领子,微卷的头发,黑与白的经典搭配。走进阿玛尼时,杨军一改在巴黎“糖果色”的俏皮装扮,显得沉稳而大气。凭借着自己对服装设计丰富的想法和良好的执行力,仅仅三个月,她便完成了第一份近乎完美的企划案,得到了阿玛尼的赏识。不久后,她便拥有了一间带有一整套音响的气派办公室和一个令人艳羡的新头衔——乔治·阿玛尼(Giorgio Armani)品牌男装主设计师。

年轻自信的杨军开始释放她在设计研发领域内的能量。她发明的丝绵印染改变了传统工艺中做成布后方能印染的步骤,而是在纤维阶段就印染,再织成布,立体感强了很多,当时风靡了整个美国。在阿玛尼公司工作的几年间,她除了承担男装的设计工作,同时也与范思哲、古琦等众多一线品牌保持着良好的合作关系;1992年,杨军顺利成为了欧洲时装工会的国际签约设计师。并在此后获得法国“骑士勋章”。最前沿的时尚领域终于褪去了它们的神秘面纱,在她面前一一铺陈。

1996年,杨军受邀造访白金汉宫。在接受会见过程中,伊丽莎白女皇问她:“你觉得我穿什么衣服比较好看?”杨军巧妙地传递中国文化:“您穿了一辈子的宫廷礼服,应该穿一次旗袍。”女皇莞尔一笑:“你是中国人,当然会这样说。”并欣喜地接受了杨军亲手为她设计的旗袍。2002年为庆祝中法文化年,作为故宫龙袍传承人的杨军特别设计了一件龙袍,以此来纪念两国友谊,被永久地收藏在了卢浮宫内。

第一代设计师的责任与担当

去巴黎前,父亲将党旗、军旗,国旗三面旗帜交付于杨军手中时,曾语重心长地嘱咐她:“党旗下你是女儿,军旗下你是养子,蓝天下的五星红旗将是你艺术人生永远的三原色。”多年来,当时的场景仍历历在目。“想家的时候,我能做的就是在中国大使馆看看五星红旗。”眼前的杨军丝毫不掩饰她的爱国之心,不管走到哪里,她内心深藏的是对祖国的一份热爱与担当。

在炙热的爱国之心的号召下,2005年,杨军告别众人不解的眼光,毅然决定回到祖国这片热土上施展拳脚。

杨军的第一个目标便锁定了2008年的北京奥运会。心存一份设计“百年奥运”责任与使命,使得向来视任何盛事“云淡风轻”的她,第一次以积极主动的姿态加入到了北京奥运会开闭幕式服装设计筹备工作当中, 并担任艺术总监。

“我想通过奥运会还中国一个本真的面目。”杨军的这番宏大理想,在2008年8月8日的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上最终得以实现。

一个多小时的文艺表演,从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到丝绸之路,从具有中国特色的戏曲到太极拳,时间跨度长达五千年,人物服饰也从春秋战国、秦、西汉、唐、宋、元、明、清一路走来。

“整个开幕式的色彩变幻透露出中国的哲学思想,”她举了个例子,“当共和国这一页开启,我们用了极致饱和的色系,大量的渐变色,金属面料与结构主义来表达现代中国的精神风貌,这就是中国腾飞的象征,厚重、辉煌,有力。”

这场精耕细作的奥运会开幕式,就是一场哲学与美学相会的最完美视觉盛宴,杨军从中收获了满满的喜悦与成就感。“无论是学术还是实践,终将为国家,为这片养育我的土地的发展添砖加瓦。”

作为一名中国设计师,无论在奥运抑或在世界时尚舞台上,杨军在艺术上的独特与强势都可以归结于其作品中强大的中国文化因素。阿玛尼曾说过,中国文化将会主宰全人类。这让杨军深受鼓舞。

她发现,回国这些年来,世界诸多一线时尚品牌纷纷开始从文化层面、学术高度来透析东方元素的魅力所在,时尚圈内兴起了一股研究中国文化的热潮。而在这股热潮中,以杨军为代表的中国设计师的地位也上升到了前所未有的世界高度。

在这种格局下,2013年,杨军得乔治·阿玛尼的亲笔授权,担任阿玛尼服装高级定制大中华区的总裁兼设计师。阿玛尼大中华区以“提供高品质的定制化延伸服务,以及商务文化高端交流服务”为己任,致力于打造独一无二的、中西方文化交融的时尚王国,向世界舞台传递着中国文化的魅力与力量。感知到中国设计师的独特风采与不可预估的潜力,不久的将来,杨军也将应邀重返阿玛尼公司,担任其2014-2015年度乔治·阿玛尼品牌首席设计师。

在时尚界,杨军的事业显然已经经营得风生水起。然而作为中国第一代服装设计师,杨军的另外一个身份鲜少有人知道——美国南加州大学材料学博士。近年来,杨军投身高科技研究领域,先后获得三十多项科学发明专利,部分属于国际重大命题,尤其是在碳纤维领域与复合材料领域有所建树,填补了国家空白,跃身于世界前列。同时,她也担任国家宇航服的科研开发与设计工作。

凭借多年的经验,杨军敏锐地认知到,接下来的趋势一定是科技引领时尚。“目前,在纤维方面我们已经研究到甲壳素了,在海洋生物里提取生物离子,有益于人的皮肤,也是较好的医用材料。未来世界的战略重点将会是在海空防护这一方面,这将带来一场材料革命。材料决定一个国家的综合实力,我接下来的目标就是致力于打造中国材料学的航母。”

杨军对高科技一直保持着高度关注与热忱。多年来,世界每一次全球材料大会,世界最高端最前沿的学术论坛,她场场必到。每年她都会发表自己的学术论文,在学术界颇受认可。在时尚与科技之间,杨军显得游刃有余。“我的专业和我的学术领域,分别代表着时尚与高科技。虽然看上去好像跨越很大,但其实万变不离其宗,都围绕着‘材料’而展开。”

作为国际一流的服装设计师,杨军也习惯于设计和规划自己的人生。“在我自己的生涯规划当中,10年左右可能会在材料方面有一个新的重大突破。并且我将会回归到文化遗存领域,完成自己的文化品牌。”

江山如此多娇

杨军口中的“文化品牌”,是指奥运会后由她一手创办的品牌“江山多娇”。

“江山多娇”品牌定位为:以中国文化元素为基础,用世界语言来解读中国的文化密码。

“中国文化四张名片——茶叶、丝绸、书画、陶瓷,还有其他很多元素都将被囊括在这个品牌之中。”杨军说,“我的学生届时将会成为品牌不可缺少的设计主力。他们遍布世界各地,有着拳拳爱国之心,有学术的高度,文化的历练,我将带领他们在启动‘江山多娇’,使之成为中国新时代的丝绸之路,并带着整个设计团队,带着中国梦,带着华夏儿女的情怀走遍世界,去做真正的文化使者。”

2012年底,杨军成为联合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署的副总干事,她笑称由于自己有“世博情结”,所以“江山多娇”品牌将在2015年米兰世博会联合国馆启动。届时,展厅内将呈现用丝绸织成的《红楼梦》原著,云锦龙袍,故宫博物院三希堂法帖之兰亭序等彰显中国元素的作品。寓意为源自东方,恩泽世界。

“等这个品牌完善了,被世界认可了,我会将之全部交付于国家。”杨军对“江山多娇”的理解为,“她并不只是一件衣服,一条丝巾,一串珠宝……她是中国五千年文化的瑰宝,是历史与21世纪穿越时空的对话,是岁月对文明的礼赞。”

篇6

有人说,市场经济就是品牌经济。因为市场经济的核心是竞争,竞争就靠品牌。没有品牌的竞争,就等于没有利器。面对日益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面对越来越多的国外品牌角逐中国市场,决定竞争成败的关键因素早已不再是技术和设备等硬件因素,规划和创建有渗透力的品牌文化才是决定竞争结果的核心。而品牌是长期积累和概念性的东西,品牌既是企业的一面旗帜,又是企业的竞争法宝,更是企业维系生命的支柱。企业打造品牌、经营品牌,已经到了不能再拖的时候了,目前,无论对于企业家还是服装设计师来讲,大家都面临着一个共同的问题,那就是在品牌营销时代到来的今天,如何去做好一个品牌建设,而服装品牌在市场中的创建应具备哪些方面的内容和路径。

一、产品定位应细化、精准

一个品牌的产品定位包括:产品市场的定位和产品的风格定位。市场的定位:包括地域、市场等级的划分、年龄的划分、价位的划分。产品的风格定位:包括款式的划分、色彩系列感的划分、面料风格的划分等等。

首先是进行产品的市场定位:就是要确定做一个什么样的产品:男装、女装、童装、休闲装、商务装等,还应明确是做多少年龄段的消费群体,并要仔细针对他们的消费能力、价值取向、审美习惯等进行综合评估,并选择其中一个细分市场来进行深度挖掘,才可能做到准确定位。比如:针对20岁~35岁或25岁~35岁的女性这一年龄段的消费者,他们的消费能力、消费品位、穿着情趣等方面都不同,而且随着社会的发展,就是同一年龄段表现出的社会性差异也越来越显著,所以,若是一个品牌年龄定位跨度过大,固然可以扩大消费层面,但随之而来的就是锁定消费群的杂乱,因而做品牌必须要深入了解特定目标群体的生活方式、价值取向和消费需求,只有对自己的目标定位准确了,它的目标群才会鲜明。又如:福建石狮七匹狼集团公司生产的服装“七匹狼”品牌男士系列,其主打产品为男士夹克及T恤,其定位就在于30岁左右、敢于创造、敢于奋斗、具有一定成功经历的男士为目标消费群体。而“依米奴”的目标人群则为年龄在20多岁,有品位、有个性、追求时尚、充满活力的年轻人。VERSACE系列则是定位于相对成熟的贵族女性,走的是华丽、典雅的高级成衣路线,所以其产品所需素材中就加入了细化,精准的特点,也正是由于这些品牌企业对其产品定位的准确性,才成就了其打造品牌的良好开端。

其次是根据企业产品特点,树立产品形象概念,这些都有利于产品形象和风格的形成。这一阶段的服装产品设计是从无到有,多注重品牌的款式构成,是品牌的基本雏形,也是品牌逐渐健全的过程,此过程重点是做一系列完整的产品概念,就是使产品设计系统化,形成品牌固有的风格。由于一个品牌的产品风格及相关因素、内在联系的体现,是需有别于其他品牌的特征,无风格则零乱。而体现风格的因素则包括款式、颜色,产品陈列、标识包装以及道具装潢等等。比如“鱼牌”、“衡韵”,无论从产品本身,还是从店面,形象标志及着装等方面都不无体现其文化内涵,展现出东方女性婉约、端庄的优雅气质,向消费者传达的是一种中国元素的服饰风格:而西班牙品牌ZARA则是彻底展露低调奢华的唯美浪漫,新维多利亚式的荷叶边,融合英国与乡村的经典风采,以及城市混搭的浪漫气味,令人为之心醉;意大利品牌贝纳通则擅长用颜色来阐释全人类、全民族平等的精神,其设计意识始终流淌于服装的创作设计理念之中,它大胆,鲜明,不肯示弱,强烈的色彩,明媚真挚的笑颜,充斥在贝纳通的色彩全世界中。……不难看出,做品牌必须要有自己的理念、自己的创造、固定的流派,这就是为什么地摊装再怎么抄袭品牌的东西,虽然其价位低,但消费者一看就知道这是从哪个品牌抄袭来的,因为好的品牌已形成了稳定的、固有的、已被广泛认可接受的风格,也就是具有属于自己风格特色的品牌形象。创建对目标消费群有渗透力的品牌文化,才能真正赋予品牌以文化的内涵,使品牌文化不再只停留于抽象、空洞和广泛的综合范畴,而是成为品牌发展的坚实基础

二、注重结合市场进行服装品牌形象的宣传、推广与传播

现代服装正日渐脱离实体产品的属性而成为一种文化衍生品,消费者早已不再简单满足于产品的质量和款式,更多的需求表现在对品牌所传递出的文化信息是否欣赏,对品牌文化是否认同,而这便是决定消费者品牌态度的关键所在。服装品牌形象的传播同样要以多种渠道、多种表达形式来实现。在服装品牌的广告中所传达的人物形象,时尚精神、生活方式以及企业的主题活动、社会行为、赞助项目等,都是品牌形象推广的手段。但由于我们处于一个注意力和认知主导的时代,光靠广告为主的浅层沟通已经行不通了,必须“海陆空”相结合进行,也就是服装企业要整合所有的社会资源,结合市场与消费者来进行深度沟通,要将它所倡导的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渗透于消费者的头脑和精神之中,要真正走进消费者的内心世界,使之无时无刻都能感受到这个品牌的存在及其潜移默化的号召力。在进行品牌深度沟通时还应采取多种手段,但是必须遵循一个大主题,那就是品牌的核心价值,具体到每一项沟通活动,都应有自己特定的小主题,这些小主题,也就是所谓的“概念营销”,是服装企业依据社会文化现象和发展趋势以及消费者的心理需求来创造的一个概念,通过它向消费者传播品牌价值理念、文化内涵和时尚观念,以求引起共鸣,从而达到宣传、推广、传播的作用,让品牌魅力无所不在。

三、加强品牌在消费者中的快速适应能力,建立完善的销售的网络,营造良好的营销环境

在品牌销售这一重要环节上,除了通过加盟连锁形式、专卖店连锁形式、商场直销形式外,还可以通过网络营销来建立更为完善的销售网络。据统计,沿海经济发达地区有近55%的服装企业进行了企业网站建设,服装网络营销不仅可以及时传达最新流行资讯,更好地适应市场变化,而且可以省去从生产商到零售商的投资、店面装修费用和一系列的管理费用,为服装公司节约更多的销售成本,使资金更有效地用于公司和产品的广告宣传。新晨

另一方面,由于服装具有典型的流行性和时效性特点,因而企业必须做到库存量管理优化,信息反馈高效、市场反应灵敏,这样才能在日趋激烈的服装行业市场竞争中保持优势。因而,在品牌销售过程中,还应注重提升和加强市场的快速反应能力:具体包括组织协调能力、信息处理与分析及物流能力。即根据服装市场和消费者不断变化的需求,及时、快速的调整服装生产数量、花色品种及款式,是应对服装市场实际需求的反应能力,从而把服装生产过程、营销过程、管理过程重新整合为统一高效具有快速反应能力的业务流程,企业通过市场快速反应能力,不仅能有效地改善和提升自身的经营水平,同时亦可改善整个营销环境,并能帮助企业作出适当的调整,以不断积累经验,从而创造出更高的顾客价值和企业价值,进一步促进品牌的提升。

综上所述:21世纪将是品牌打天下的世纪,市场竞争是产品质量、技术服务和价格等诸多要素的竞争,最终要通过品牌竞争来实现,以品牌的经济实力为后盾来分割世界资源,拓展全球市场,将是国际经济运行的一大特点,当今品牌竞争已由单一的商品质量竞争转向综合经济实力竞争,而综合实力的竞争,最终是创建强势的有鲜明品牌形象、有文化内涵的原创品牌。要想成功,就要懂得并熟练运用品牌战略来打造优质、强势的国际服装品牌。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