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5-17 16:51:32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儒家的文学思想,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川端康成是上世纪中期日本最著名的作家,他的《雪国》、《古都》、《千纸鹤》三部小说于1968年荣获诺贝尔文学奖。瑞典皇家文学奖评选委员会主席Anders Osterling评价他“以敏锐的感受,高超的叙事技巧,表现了日本人的精神实质”,从而把日本文学和日本文化引向世界,架起了东西方文化交流的桥梁。40多年来,世界各国学者对川端康成文学作品的研究风起云涌。纵观国内外研究,几乎都集中在他的日本民族美意识特征、对日本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对西方文化的吸收上,川端康成文学与中国文化特别是儒家思想的关联研究却很少。
中国儒家思想传入日本最早的记载见于日本第一部正史《日本书纪》和第一部文学著作《古事记》中。隋、唐以降,中国儒家思想以及文字、绘画、建筑、雕刻、佛教等中国传统文化传到日本,对日本人的意识形态和社会生活产生了深远影响。儒家思想以多种方式孕育了日本传统道德价值体系,川端不断地从传统文化中吸取着精神食粮,传统文化的养分深深渗入了他的血液。他在《我在美丽的日本》里说:“《源氏物语》是深深地渗透到我的内心底里的。”说明他从文学典籍中间接受到了中国文化特别是儒家思想的影响。川端在东京帝国大学学习的专业是日本文学,“可以说学习日本文学本身, 从广义上看就是置身于中国文化、中国文学的影响之中。” 川端16岁为止一直和精通易学的祖父相依为命,从小耳濡目染了儒家六经之首——《周易》,对其文学创作中融入儒家思想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新感觉派解体之后,他全盘否定西方文学的影响,全盘吸收以儒教、佛教和神道教为综合体的日本传统文化。和日籍华人围棋名将吴清源的交往中,在吴清源深厚的中国文化修养影响下,写下《名人》等充满儒家思想的报告小说。
因此,川端康成直接或间接深受儒家思想影响,在创作过程中,不由自主地融入了儒家文化精神,使其作品蕴含丰富的儒家思想内涵。川端被称为“东方美的现代探索者”,除追求日本传统的物哀、风雅、玄幽等审美情趣[7]外,儒家美学思想也是川端康成文学美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试图从两方面来剖析其内含的儒家美学思想内涵:从人物形象上看儒家美善统一思想的审美愉悦,表现了儒家美学与伦理学一体化思想的道德诉求;在主题表达上抽象出天、地、人三位一体的和谐统一,体现了儒家中和为美思想的理想追求。
1 人物具象篇:儒家美善统一思想的审美愉悦
儒家美学思想是儒家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重要标准是“尽善尽美”,强调美与善的高度统一,注重以人为本的审美理念。孔子在《孝经·圣治章》第九章说:“天地之性,人为贵。”主张自然万物中最有灵性的是人。《周易·贲卦·彖传》也有“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之说,意思是细察人类的各种美好的风尚和精神,用以教化天下人民,由此说明儒家思想的核心在于人文精神。《论语·里仁》开篇就写到:“里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知?”提出社会环境对人的成长的重要性,与仁者相处,会变得有智慧。这里的“仁”,指的是人格美,包括性格、道德、艺术等方面的修为,是人性的内在审美。儒家美学倡导人在自然与社会中加强人格修养,追求人的自然属性与社会属性、文与质、内容与形式的统一,即“ 文质彬彬”、“尽善尽美”。
川端康成从传统文化和自身经历中领悟了很多儒家美学之人格美的精髓,重视以“善”为立足点,尊重生命和人性本能,强调人生甘苦中的多种体验。他将这些审美意趣在文学创作中加以放大诠释,提升了儒家美善统一思想的审美愉悦。在人物塑造方面,他具象出儒家人格美的个体,表现出对人的本质力量的肯定,对人性自私的超越和对于坚强生命力的赞美。
川端康成表现人物形象时注意表现人物性格的个别性、内在性和整体性,通过意识流等手法深入挖掘人物内心世界,使笔下的每一个人物都是个性十足、内心丰富的统一体。他在刻画人物形象时对人物的外形一笔带过,但却用了浓墨来书写人物的内心、精神及情感。作品的人物形象大致可划分为三类。第一类人物形象是形神丰满的凡尘俗世中的肉体与精神俱美的女主人公,她们是川端着力刻画的美善统一的人物代表,是承载儒家美善统一思想的生动的人物具象。这类女主人公一般生活在社会底层,地位卑微,却有对生活对爱情的执着追求。川端从小父母双亡,有强烈的孤儿情节,从未享受过女性的温暖与爱,他在心里有一种强烈的被爱的渴望,所以他把心目中理想的女性形象具象出来,通过女主人公来向世人倾诉自己的感情需求。川端笔下的女主人公一般都有美丽纯洁的外表,有强烈的母性、善良的性格、敢于为爱牺牲和与命运抗争的善的本质。《雪国》的驹子、《千只鹤》的文字,《舞姬》的品子、《花的圆舞曲》的星枝、《母亲的初恋》的雪子、《伊豆》的熏子、《东京人》的敬子,《招魂祭的一景》的阿光、《古都》的千重子、《山音》的菊子、《河滨城镇的故事》的房子等都是这类代表性人物,她们身上既体现着外在的美又有着以善为基础的内在美。
第二类人物形象是第一类人物形象中抽离出来的非现实的灵魂附着体,似乎属于女人公的精神影子,以似虚似幻的形象演绎女主公的精神之美,“具有终极超越意味的空灵境界,体现出一种恒远的审美意识,简言之就是象征彼岸‘灵’的境界”,从而突出表现女主人公的灵魂之善美。《雪国》中的叶子是女主人公驹子的心灵之影;《千只鹤》中的雪子是凡尘中的文子的灵魂之伴;《古都》中的苗子是同胞姐妹千重子的精神之侣……她们都是为强调和补充女主人公的精神之美而存在的,在她们身上可以更多地看到儒家美学思想的善的本质。
第三类人物形象是文中的男性形象或其他配角,通过这些人物的内心自白或行为处事的对比,或衬托川端康成文学中的女主人公的外形与心灵之美,或赞扬人性之美,从而达到领悟和肯定生命的美与善的目的。《雪国》的岛村就是“塑造驹子的一个道具而已” [13]98 ,《千只鹤》中的菊治等的寂寞空虚反衬女主人公的美善统一的积极品格;《睡美人》中的山口、《山音》中的信吾、《湖》中的银平、《一只胳膊》中的“我”等男性形象都是为了表现人性的本能,否定人性中的丑陋,反衬生命和人性中美的部分;《名人》则是川端文学里面唯一一部以男性为题材的小说,主人公秀哉名人在围棋告别赛中表现出的锲而不舍、勇于进取的精神正是儒家调和论的精神之美……
川端康成以儒家美善统一思想为主线塑造了以上三种人物形象,使主人公的具象描绘清晰明了,讴歌了女性的美丽和在艰苦环境中对爱与温暖的执着追求的乐观向上、善良隐忍的精神风貌。这种美不仅属于日本女性,同时也是全人类之美。川端通过儒家美善统一原则塑造的人物形象提升了儒家美学的审美愉悦,表现了儒家美学与伦理学一体化思想的道德诉求。
2 主题抽象篇:儒家中和之美思想的理想追求
儒家思想的天地转化观认为,万物随时处于变化、对立的状态之中,却又向着各自的方向转化着、互补着,以期达到天、地、人三位一体的和谐统一。这种和谐状态就是儒家思想的中和。万物如能达到中和,天地便各得其所,万物也生生不息。中和是宇宙万物存在的最佳状态,是万物相互协调而达到的一种理想化状态。汉代董仲舒认为:“中者,天之用也,和者,天之功也。举天地之道,而美于和”(《春秋繁露·天地阴阳》),意指中和作为天地之道,使四季轮回,生命繁衍不息,表现出矛盾对立统一却又和谐共存的特质,而万事万物具有不偏不倚、相反相承的特质时,宇宙万物都是美的。这种美的状态就是儒家美学思想的中和之美。“中和之美是一种普遍的和谐关系、关系形态或结构。”中和之美思想是儒家美学思想的核心,不仅表现在艺术领域,还表现在人的道德修为等层面。中和之美思想以天、地、人三位一体的和谐统一为目标,是儒家美学思想的最高理想。它包括自然与人、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对立统一的和谐之美。
川端康成对美有着独到的领悟:“美,一旦在这个世界上表现出来,就决不会泯灭。”他认为美只存在于少女、孩子和频临死亡的男人身上,这三者都是弱美形象,和儒家主张的“温柔敦厚”、“阴柔为美”的中和之美思想是一致的。他受儒家中和思想的影响,将感受到的各种美的事物以中和之美的原则以永不泯灭的形式注入其作品之中,对宇宙之美做了完美的注解,进而完成人与自然、社会与人的美的和谐互动,对生死转换的体验也提升到了美学的高度。
川端康成在作品中常表现出孤儿情结的无以为家的漂泊感,在爱与死亡间游离是人类共同的宿命,而以女性为表征的大自然则成为人性回归的精神家园。他用充满悲而美的语言来表现自然界的生命和人性,在万物的中和之美中寻求到生与死的凄美哲学体验。川端文学里严峻的生死之间并无难以逾越的鸿沟,可以说他的文学的两极性就是生的赞歌与死的彩绘。因此,川端文学的主题可以概括为两个:生的中和之美——爱与温暖的家园追寻;死的中和之美——死亡的美学思考。
关于生,对每一个人来说都是个严肃的话题。川端自幼丧失多位亲人,从记事起就不停地参加亲人的葬礼,被戏称为“参加葬礼的名人”。体弱多病的他几乎是吃百家饭长大的,从小就对生的不易了然于心。他潜意识中极度渴望爱与温暖,于是他把这种渴望写进作品中。在生的中和之美——爱与温暖的家园追寻过程中,大多把女主人公安排在优美宁静的自然环境中生活。川端认为自然对人而言“从中可以看见自然的生命, 领悟人生的哲理, 吸取宗教的精神。” 川端康成对大自然的敏锐感受以及对这种感受的深邃的艺术表现,构成了儒家中和之美的独特审美视角。他“以其细腻而敏锐的笔触, 在自然与人生、自然与人情的描写中, 不仅展现了作家自身对人生复杂而深邃的精神感受, 而且, 也把日本文学对日本人精神实质的展现, 提高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艺术高度。” 川端在自然中感受人生的同时,用重彩描绘的是在这样美丽的环境中的女主人公们对生活和爱情的执着追求。在她们身上,川端倾注了自己的美学追求和人生理想。她们依据不同的情况和时间,在爱情中或进或退,在人生道路上或停或向前,都符合儒家中和之美思想中的依时而中的时中思想。在自然与人、人与社会、人与人的和谐互动中完成爱与温暖的家园的追寻之梦。
关于死,对每一个人来说都是无法逃避的宿命。川端在累累白骨中度过大半生的个人体验使他对死比一般人有着更深刻的认识。敏感的生存意象和死亡体验驱使他沉醉于生与死的艺术境界,重视生命及其死亡的伦理意义和价值,并对其进行了深入的美学思考。川端认为死是最高的艺术,而艺术的极致就是死灭。死亡美成为川端文学的独特审美形式之一。生的对立面就是死,物极必反是儒家天道观下的中和思想的表现。生与死的对立在川端眼里变成了相互衔接的流动的两极,在相互转化中完成宇宙间生命交替与延续。他强调的是死亡的伦理意义和美学价值,在其中找到一个适中的切入点来表现到极致。如《雪国》中的叶子之死就是为了保留其精神的纯洁与完美;《睡美人》中的老人之死是为了让沉睡少女的美丽在死亡的老人心中永恒;《千只鹤》中的文子的死是想让在世俗眼中的少女通过死回归美学与伦理学高度统一的美善行列……将唯美的追求与生命的终结、真实的人生与死亡的虚无互相矛盾着的对立体在作品中达到理想的和谐统一,以中和之美的姿态超越一切有限的现实苦难,使生命走向无限的永恒。
川端康成在表现生的赞歌与死的彩绘的主题时,其情感、美学思想、价值观、灵魂深处的渴望和大自然、社会相呼应,让生命和人性的情理反思、生死意象的表层中蕴涵着生命和灵魂的挣扎与拯救意义融入宇宙万物中,达到儒家的“天人合一”、“天人同构”的中和之美的最高境界。从而在主题表达上抽象出天、地、人三位一体的和谐统一,体现了儒家中和为美思想的理想追求。
川端康成善于“发现存在的美,感觉已经发现的美,创造有所感觉的美”,在文学创作中将日本传统美意识融入人物形象塑造中;运用传统和西方意识流等手法,切断时间空间而再构造,细致描绘出人物内心的情感,多层次地表现人物感情的柔美。其作品包含了东西方多维度的美,如一首华美绝伦的变奏曲,含蓄隽永、优美雅致。儒家美学思想就如川端作品众多美中的一朵尚待世人欣赏的奇葩:在人物形象上塑造了儒家美善统一思想的审美愉悦,表现了儒家美学与伦理学一体化思想的道德诉求;在主题表达上抽象出天、地、人三位一体的和谐统一,体现了儒家中和为美思想的理想追求。儒家美学思想演绎了川端康成文学中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的美的和谐互动,升华了生与死的凄美哲学体验,阐释了超越时空的生命和人性的美丽与憧憬。
参考文献
[1] 高明士 编.东亚文化圈的形成与发展:儒家思想篇[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2] 王家骅.儒家思想与日本文化[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0
[3,21]川端康成.我在美丽的日本[M].叶渭渠,译.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243,270
[4] 羽哉.中国と川端[G]//成蹊大学文学部纪要,1997,03:37
[5] 周阅.川端康成文学的文化学研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
[6] 长谷川泉.川端康成论[M].孟庆枢,译.长春:时代文艺出版社,1993.
[7] 叶渭渠.川端康成评传[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9.
[8] 陈昭英.儒家美学与经典诠释[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9] 何乃英.川端康成小说艺术论[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10]何乃英.川端康成小说的人物塑造.文史哲[J].1995, (05):95 100
[11,13,15]川端康成.独影自命[M]. 叶渭渠,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98,247
[12]灵与肉的变奏曲—解读《雪国》中的女性想象.世界文化[J].2009,(07):42
[14] 张国庆.中和之美——普遍艺术和谐观与特定艺术风格论[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9:50
[16]王立名.对人性归宿的东方式思索—谈日本作家川端康成小说的主题. 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J].2010,26(10):113 114.
[17]长谷川泉.川端康成论[M].孟庆枢,译.长春:时代文艺出版社,1993.
[18]川端康成.川端康成散文选[M].叶渭渠,译.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1988:274
[19]韩贞全,吴舜立.“川端文学”的自然观.日语学习与研究[J].1995,01:51
此文为黑龙江省教育厅课题“儒家文化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成果
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今天,由于西方文化严重冲击了中国传统文化,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问题层出不穷,道德滑坡现象严重,连老人摔倒该不该扶起来都成为一个问题。面对这种严峻的形势,就需要我们正确看待和运用儒家文化,充分发挥儒家文化的积极的引导作用。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面如何让博大精深的儒家文化为我所用,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这是一个很有时代意义的,值得深入探讨的话题。
1 儒家文化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积极作用
1.1 儒家文化弘扬爱国主义精神。有利于增强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在经济全球化趋势日益加强的今天,西方文化的强势入侵逐渐对当代的青年大学生产生剧烈冲击,使得很多大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和社会责任感日趋淡化和削弱。他们在处理国家、集体、个人三者之间的关系上出现偏轨,这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所面临的急需处理的一个重要环节。儒家认为,爱国爱民、救国救民是我们每一个中国人肩负的责任,我们国家的繁荣富强和人民的幸福生活与我们每一个人的所作所为息息相关。所谓“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有爱国诗人陆游“位卑不敢忘忧国”的诗句,屈原的“待从头收拾旧山河”的顽强抗敌,这些思想弘扬的都是个人对国家对社会的责任感与使命感,是忠贞爱国的真情流露。儒家思想所提倡的“大公无私”“公而忘私”“先人后己”的群体主义和利他主义精神,对于现今社会中普遍存在的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利己主义这些错误的价值观念和恶俗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整治和洗涤作用。因此儒家文化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起到了积极的作用,让大学生学会关心他人、关心社会,弘扬社会、国家、人民的利益至上的集体主义和爱国主义精神,这也是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所在。
1.2 儒家文化对于培养大学生高尚道德情操,提高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思想政治教育关注人的发展首先就应培养主客体具有高尚的道德情操,儒家文化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充足的营养。孔子提出的“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的严己待人之心以及“与朋友交,言而有信”的诚信态度。“百善孝为先”的孝道思想;孟子提出的“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的关爱他人之心,“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将心比心”的宽容品质。无不反映了我国传统文化对道德修养的重要性。我国传统文化的诚信、宽爱之心、孝道,谦虚谨慎等思想,对现在的思想政治教育有着重要的教育意义,对于培养大学生的高尚道德情操,增强大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有着重要积极的作用。
2 儒家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合互促
2.1 重视对儒家文化典籍的学习,从知识源头中找到思想政治教育的根基
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儒家学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体与核心。直接从文化典籍中汲取理想、价值、基本道德素养,允吸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从原汁原味的儒家文化经典中感受“仁”、“礼”之理,品悟出为人处世之大道理大智慧,从
而更好的为大学生德育及思想政治教育服务。《诗》、《书》、《礼》、《乐》、《易》、《春秋》、《大学》、《中庸》、《论语》、《孟子》等都是儒家文化的重要典籍,这些充满哲学思辨、人生智慧的著作无不体现着中国传统文化中对于塑造人的品德的重要性。因此,重视对儒家文化典籍的学习,从浩瀚的传统文化中找到思想政治教育的根基,是当代思想政治教育长足发展的切实立足点与内涵丰富的不竭源泉。经济全球化日趋加强的今天,中国传统文化在国内遭到冷落的普遍现象,我们应把传统文化作为必修课开设,让儒家文化普及到大学生日常课程的学习当中。大学生组建儒家文化典籍阅读爱好者社团,通过团体宣传的力量去感染每一个大学生,在寻找和发现儒家文化典籍的知识海洋中去修缮和加强自身道德水平。总而言之,我们应积极营造学习儒家文化的校园文化氛围,通过行动让大学生在传统文化中学习经典,扩大思想政治教育的学习领域,从源头处发现,在行动中收获。
2.2 利用多渠道的传播方式加强对儒家文化的学习
丰富思想政治教育形式面对传统文化在国内越来越遭到冷落的局面,大众传媒、网络绝对是一个有效传播儒家文化的有效方式,从而使儒家文化借助信息化时代的特有方式得到传承。我们应该用多渠道传播方式弘扬儒家文化,丰富思想政治教育的形式,以更好的对大学生进行教育。在校园生活中,学校可以组织学生看《百家讲坛》节目,从大师们的讲解中感受、学习和领悟儒家文化;在学校的班级实践活动上,也可以组织各个学习小组把通过电视、网络、杂志、论坛、广播中学习的儒家文化进行小组间的心得交流,以讨论的方式做到对儒家文化精华与糟粕的扬弃,从而启迪智慧、陶冶情操,营造良好的学习中国传统文化的氛围,以促进自身思想水平的提升。总之,思想政治教育应根据时代的要求,积极的将儒家文化精华与时代精神相结合,将好的品质渗透到对每一个大学生人生观及价值观的教育之中,发挥文化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并投入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做到儒家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合互促,切实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水平。
为了将诚信思想根植于当代大学生的头脑,成为他们心中永不磨灭的信仰,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实施:
(一)设置儒学课程,进行儒家文化的熏陶,笔者认为这是对当今大学生进行思想道德建设的最基础手段。只有大量地阅读,学生才能从书中汲取文化营养,丰富自身内涵,提高自身修养,才能真正地置身于孔子的世界之中,同孔子一起享受诚信的滋养。
(二)校园文化建设。作为一种环境教育力量,校园文化对大学生的作用不可忽视,因为这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在学校中体现的一种方式。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的内在要求,对学生的健康成长有着巨大的影响。因此,各学校要加大校园文化建设对大学生进行诚信方面的教育力度,从物质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和精神文化各个方面人手,使学生沐浴在诚信的氛围之中,加强对学生的身心影响。
现代学校文化建设是具体落实现代学校制度的重要内容,也是支撑学校发展、适应时代要求的特有精神环境和文化氛围。学校文化的形成和发展依托于长期的教育实践,是一种稳定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由学校全体成员创造和遵守,具有强大的凝聚力。因此,学校文化可以说是学校的精神支柱。现代学校文化是凝聚和激励学校全体成员进行教育创新和改革、适应时展潮流的重要精神力量,也是深入推进素质教育,实现学校创新发展的强大内驱力。现代学校文化的建设必须具有时代特征,但并不意味着抛弃教育的传统文化。中国教育源远流长,浩瀚广大;群星灿烂,竞相争辉。这当中尤为耀眼的是儒家教育。在古代,儒家教育思想体系构成了中国传统教育的主流,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现代中国教育,并推动其向前发展。我认为,基于儒家教育思想的现代学校文化建设突显了中华教育文化特色,发扬着中华文化的传统,摆脱了现代社会中的浮躁气息。儒家教育思想影响下的现代学校文化建设突出体现在现代学校的课程文化、教师文化和学生文化方面。
一、传承儒家教育思想,有效实施现代学校课程文化建设
今天我们进行教育改革,应当自觉地发扬光大儒家教育思想之精华,以使我们的教育走得更快,走得更稳,成效更为显著,培养出德才兼备的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所需要的人才。儒家教育思想的基础是以人为本,即以学生为本,其核心是教化天下。当然我们今天的教化内容与传统儒家思想的教化有着本质的不同。在近几十年的教育改革过程中,课程和课程文化建设越来越注重这些至今闪光的思想与现代教育内容、方式方法的融合。课程是实现学校培养目标的载体,是一切教育活动的载体,课程和课程文化建设,是学校文化建设的支柱。课程不等于学科,它是教师、学生、教材、环境四因素的整合,其本质是一种教育进程,是一种实践状态的教育。[1]学校课程文化本身具有开放性、选择性和综合性的特点,这些特点本身就显示出儒家教育的光辉思想。而现代学校课程文化还应具有活动性,即开展活动课程,充分发展学生个性。这是也是对儒家教育思想的发展。儒家教育中学生以学习礼、乐、射、御、书、数为主,涵盖人文、艺术、科学各个方面,因此,儒家思想下的课程文化建设首先要丰富课程内容,提高艺术类、科学类课程在学校课程中的比重;其次,教材的选择和使用要不拘泥于统一编制的教科书,应大力开发校本课程,体现本土特色;第三,课程实施过程中,充分融入儒家思想元素,将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渗透在教学中,如音乐、美术课程包含经典民乐、民歌、民族戏剧欣赏和中国画、书法艺术欣赏的内容,体育课增加中国武术等教学内容等。学校可以秉承儒家教育思想,在课程文化建设方面,首先注重德育渗透,关注课程发挥的道德教育功能,提出“蒙以养正”的教育理念,意即通过启蒙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品行。如为了让学生拥有健全的人格,积极乐观地成长,面向学生和家长开设心理团辅课。整个课堂以活动为载体,在寓教于乐中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同时利用亲子活动,增强亲子交流,提高家长教育能力,实现义务教育与心智成长和谐递进,为塑造良好学习成长环境、促进身心健康发展打好基础。此外,注重课程建设的活动性,寓教于乐,知行合一。活动课程可以丰富多彩:“文明礼仪活动月”“艺术活动月”“体育活动月”“读书活动月”,每年四个主题周而复始,既丰富了学生的学习生活,又提升了学生的人文素养。为了增强学生的主人翁意识,还可以推行校内“志愿者在行动”,让学生参与学校的管理,比如食堂就餐的管理,做到三句要求:“进食堂,安静;餐盘里的饭菜,吃净;坐过的地方,更干净。”
二、传承儒家教育思想,有效实现现代学校教师文化建设
教师文化是教师在长期的教育教学实践中逐渐形成的对职业、学生等一系列问题的价值观和行为方式,主要包括教师的职业意识、角色认同、教育理念、价值取向、情绪和行为的反应等。[2]教师文化是学校的主流文化之一,学校教师文化建设的内容一般包括教师的教育理念、教学风格、行为风范等。儒家教育思想下的教师文化表现在:1.为人师表,认为一位称职的教师必须具备博学、勤习、求知、践行和谦让五方面的条件;2.教学相长,认为教育者只是相对高于受教育者,因此当他教育别人时,也是自我教育的过程;3.有教无类,认为无论什么人都有接受教育的权利;4.因材施教,认为对不同的材,进行相应的教育,使学生将其特长和本领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5.善于诱导,认为教师要善于启发引导学生,6.勤勉不辍,“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显然儒家教育思想强调教师的敬业精神、自我提升与教育教学方法等。承继儒家教育思想中对教师的要求,学校应将教师专业发展作为促进学校发展的重中之重,一方面对教师的师德师风提出要求,另一方面对教师个人专业素养提出要求,要求他们不断学习,更新和扩充知识体系,提升自我,以适应当代社会学生学习需要。学校还可以以师德师风建设为核心,围绕学习型学校的建设目标,利用一切机会为教师专业发展提供培训和学习的平台,在原则上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在方式上侧重参与式培训与反思性教学,在内容上坚持通识培训与学科培训并举,在层次上全员培训与骨干培训相结合,逐步形成师德与业务并行、务实进取的教师文化。[3]如深入扎实开展师德师风建设活动,通过进行“身边人写身边事”,在全校树立起师德标兵,以先进的典型事迹引领全校教师修身立德、为人师表。同时,还将师德列入教师绩效考核范畴。此外,在终身学习理念的指引下,为促进教师专业发展,还可以组织教师每学年都参与教育局与中国教育学会联合开展的培训,北京、上海等地的学习交流和考察极大地拓展了教师视野,吸收了优秀的教育教学经验。为促进青年教师的成长,除为他们提供学习培训机会外,还可以在校内实施校内导师制,定期磨课、研讨,鼓励优秀青年教师加入县名师工作室等。
三、传承儒家教育思想,有效实施现代学校学生文化建设
儒家教育思想的核心价值是教化天下,而教化的关键是修身正己,即所谓“内圣外王”,就是开掘道德潜能,追求道德人格,达到人格完善,“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儒家的修身正己有一套准则与规范,那就是仁、义、礼、智、信。不管是过去还是现在,学生的学习和生活都有特定文化环境和氛围;不同的文化环境,学生群体必定持有与他们的文化环境一致的共同的价值观、思维习惯和行为方式。不同的文化环境和氛围,决定了不同的修身正己的准则和内容。因此人们常说,什么样的学校走出什么样的学生。可见,积极、健康的学生文化的形成与学校整体文化建设息息相关。积极健康的学生文化的形成取决于修身正己的准则和内容。修身正己的前提是立志。立志就是要确立远大的理想和宏伟的目标,树立起前进的方向,坚定前进的信心。其次要自强不息。儒家认为人应该坚忍不拔,志存高远,立功当代,扬名后世,生则有为,死则不朽,壮心不已,奋斗不息,以天下为己任,“将相本无种,男儿当自强”,“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趋避之”。受儒家教育思想的启发,我们确立了“身心健康、品学兼优、做大写的中国人”的培养目标,形成了“勤学善思,知行合一”的学风,培育有理想、有担当、有爱国情怀的少年。儒家教育思想认为教育是形成于内而形于外的,修养的高低主要靠行动来体现,也只有按照道德规范身体力行,才能不断提高自身修养水平。为实现学校的培养目标,应做出以下努力:一是强化学生会职能,发挥学生会、学生文明岗在学校常规管理中的作用,强化班团干部的管理、使用;二是实行班级内部学生值日制度,设值日班长,每日轮流值周,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班级管理,培养自主管理能力;三是充分利用好班会课这一主阵地,通过形式多样的主题班会,让学生自我设计、自我教育,给学生以展示自我的平台;四是依据学生的兴趣与发展需求开发了拓展性社团,有“黑鹰跆拳道社团”“飞翔田径社团”“铿锵玫瑰足球社团”“书画社团”“舞蹈社团”“百灵鸟合唱团”等等。儒家认为人性本善,可以通过教化,由善端发展为善行,或善质变为善行。根据儒家教育思想,学校应看重学生德行的养成教育,看重良好德行养成的具体内容与措施。为此,学校开展了三个德育专题活动:《做一个文明人》《干净整洁每一天》《自理自立我能行》。我们认为,学生从小养成了良好的行为习惯,必能为学生未来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我们不仅要关注学生的现在,更要关注学生的未来。我们知道,儒家教育的显著特点是启发人的内心自觉,教育人如何“做人”。所以,我们要让学生懂得,做事先做人,做人比做事重要,做事比做学问重要。我们注重学生的自觉自省,使他们成为管理自己学习和生活的主人,最终达到学习上自觉,主动参与和探究;生活上自立,主动自理与服务;行为上自律,主动约束与反省;交往中自强,主动合作与交流。通过系统全面的养成教育,从根本上培养学生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处、学会发展,让我们的教育影响孩子一生,成就孩子未来。
四、传承儒家教育思想,有效实施现代学校物质文化建设
物质文化一般指学校的绿化、美化、净化、文明化,具有美化作用、引领作用、育人作用、助推作用,这与儒家教育思想一脉相承。儒家教育思想充分利用人的社会化的本能和需要,重视在“导”字上下功夫。儒家认为,道德即人处于理智状态,当人们在道德无知状态下,要向人们灌输道德理性;当人们的理智在失控的状态下,要向人们进行道德理性的呼唤;当人们在道德迷惘的状态下,要向人们进行道德理性的启发。通过“导”寻求渐进的功效。[4]基于此,为进一步规范、细化校园物质文化建设,学校可以将物质文化进行这样的打造:走进我们校园,首先看到的是刻有《论语》经典论述的“孔子大道”,让学生每天行走在经典之中;“孔子游学”浮雕、儒家思想经典语录、校园展板、醒世警言,多姿多彩的班级文化长廊、班级宣传栏,都是一种无声的循序教导;班级里的图书角,每月一次的影视欣赏,陶冶学生情操,增长见识。学生作品的展示也为校园带来浓浓墨香。从教室文化、宿舍文化、餐厅文化、建筑文化、花园文化建设,让每一面墙、每一个角落都会说话,注重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的有机结合。把儒家思想、传统文化的精髓自然融入于学校物质文化之中,为校园文化建设铺下深厚的积淀,让学生耳濡目染,接受中华文化的熏陶。儒家教育思想与现代学校文化建设一经融合,便焕发出前所未有的活力。当然,目前学校儒家教育思想与现代学校文化建设的融合基本上停留在表层,形式居多,尚未完全内化进领导层的管理行为、教师的教学行为、教师与学生的修身中,尚未完全自然地融入于学校物质文化中;再者,还需注意学校文化设计上的整体性、创新性,要让学校文化具有旺盛的“生命”、鲜明的“性格”。我们相信,有了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这块厚实肥沃的土壤,有我们自觉的继承与发扬文化传统的意识,我们一定能在日益开放、多元文化并存的社会中为学校发展谋得一席之地,彰显学校特色,培养出更多祖国建设需要的栋梁之材。
参考文献:
[1]程红兵.学校发展与现代学校文化建设[N].中国教育报,2007-11-13(06).
[2]李金初课题组.学校文化建设:学校发展的精神动力[J].教育研究,2004,(12):80-85.
儒家文化是一门重要的中华传统文化,其中蕴含着非常丰富的生态文明哲学思想。现阶段,随着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不断发展与进步,在新的时代背景下,我们应当对儒家文化中以“仁”、“德”思想为中心的生态智慧加以继承并运用,积极探索可持续的对大自然的索取与利用方式,以此来实现对生态环境的永续利用,并促进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一、儒家文化中的生态文明哲学思想
(一)儒家文化的生态伦理思想
从根本上来讲,传统儒家文化中的生态伦理观念的最大原则就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但是儒家“天人归一”的生态伦理理念,想要表达的是个体思维具有整体性与系统性。正是在这两大特点的基础上我们才有能以正确的态度对待自然环境与人类发展的之间的关系,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实现科学发展的目标,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与发展。传统儒家文化中的“天人合一”的理论,被越来越多的人推崇,主要是因为作为一个传统而又古老的哲学命题,它又与现代化生态环境建设与保护密切统一,其具有的生态伦理价值有利于实现人与人之间的有效合作,实现自与自然的和谐发展。生态环境失衡不但体现在人与自然之间,更表现在人与与,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在这里所说的生态危机不是单纯的环境恶化、自然灾害频繁发生等一系列表层现象,而是指人类正在面对的一系列生存危机。这些危机都是我们对地球无节制物计划开采,耗费所造成的。
从儒学的角度来看,人类对生态环境应该怀有敬畏之情。对此,孔夫子有三畏之说,“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其本意是说,我们应该对生命,对自然,对他人怀有基本的敬畏、尊敬之情,要尊重生命本身的多样性与自身的发展规律。大自然中存在着不同种类的生命,其形态以及其他调整各有各的不同,我们应该尊重生物物种的多样性,尊重生物物种的发展规律。保持谦卑、兼容的认识观,在爱护自身的同时,也爱护其它生命体,做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同时,也要以同样的态度来对待其他生命形式。共同建造一个和谐共处,共同发展的生存环境。
(二)儒家文化的生态责任担当
儒家文化思想体系博大精深,它不仅包含了丰富的生态伦理思想,同时也包含了环境科学与生态学文化。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将传统儒家生态环保伦理观念与现代化生态环保学进行统一,促进现代化生态文明建设工作的有效进行,对于和谐社会建设目标的实现来讲,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根据传统儒家观念中“个人―家族―国家―天下”的认识逻辑,“个人”是其所有认识的出发点,位于其他几个重点内容的中心位置,儒家思想认为个体通过自身修养的提高,以实现齐家,治国最后平天下的远大战略目标,其在生态环境的保护中,也要担负起自己的职责。
作为当代生态文明建设思想观念的来源,必须要从全球化生态保护的需求出发,对儒家生态伦理思想的全面性、系统性进行深入探讨,将其与现代化生态环保理念意识想结合,使之引导我国生态建设工作的有效发展。为了进一步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力度,为子孙后代生存与发展提供可持续发展的资源与良好的生态环境,进一步促进家国国家发展,切实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需要。
二、生态文明下儒家文化在当下的意义
(一)“仁”
简单来说,传统儒家文化最基本的一个思想中心就是“仁”。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仁”又作为一种包含内容极为广泛的道德品质而存在,中心思想是指人与人之间的相互怜惜、体谅、互助以实现可持续发展。在这一理念基础上“仁”已经成为整个人类社会得以继续发展向前的重要动力。
在古书《中庸》中写到“:仁者,人也,亲亲为大。”对作为个体,却又属于社会的人的存在结构与生存原则作了简明,清楚的论述。以“仁”为核心的儒家思想观念正是在此基础上形成了儒家哲学与美学的大体构框架。根据儒家文化的初始观念来看,我们对“仁”字的本质有了一个大致的认识,是从目前个体生存权进行拓展,涵盖所有生命形态的生存结构与态度。在《礼记・大学》中,古人个体想要有大的作为,为天下人服务,首先要做的是提高个人修养,这是个体发展的基础,只有处理与与自己的关系,才能以正确的态度与世界,与他人相处。
(二)个体与群体的协调和睦
在儒家的传统文化思想中,尤其看重个体与社会群体之间的和谐,统一。从先秦开始,众多入派学家一直将人的社会性群体性看得特别重,不过即便是这样他们并不否认个体存在的价值以及个体对群体的作用。在儒学思想观念中,人类本能情感的抒发与表现必须要以共同存在的条件作为前提,这里所说的共同存在的环境就是中国人一直以来比较重视的社会伦理与道德规范。虽然儒家学派的精神与道家精神境界相比,缺乏一种维度性,不过从人类社火存在的大环境来看,儒家学派所体现这一条件,恰好体现了人类智慧与理性的优势,同时也使得人与之之间,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能够保持一种正确的关系。处于对个体生命有限性与群体生命无限性的理性认识,在儒家学派的思想观念下,认为个体更应该怀有一种人本主义的情愫。
(三)“天人合一”
还是从儒家学派的核心思想理念,即“天人合一”来论述,其中“天”就是指自然生态环境,而“人”即指个体实体,也指个体的精神状态与情感意志,个体言行举止。根据儒家美学的观点,个体情感与意志可以寄托与自然,同时也会以自然变化为转移,自然作为客体与人这种审美主体之间存在着“比德”联系,最能体现这一点的就是“知者乐水,仁者乐山”。另外,个体意志情感与自然相附而存在,从古语“乐而不,哀而不伤”中可以反应出古人的这一思想。大自然馈赠人类,人类要服从于自然,才能共同存在,长远发展。对于儒家学派来说,天人合一,人顺于天,才是生态美学的终极体验与目标。根据马斯洛的相关理论来看就是:人与自然是彼此最为重要的组成内容,这就要求人类必须与自然保持某种程度上的相似性,才能在自然中持续获得持续长久的发展……而且人和超越他的实体之间其实不存在任何绝对化的间隔。这一观点打破了以为生态观下对生命认识的局限性,它是从生命的普遍性这一角度出发,对生命之间的联系进行认识,以实现不同生命体与结构之间的协调性。
(四)“德”
我国儒家生态理念的重点是坚持以德性为中心,从爱民普及到爱万物,达到“仁者”与世间众生统一的思想境界。在这里所说的“仁”,就是仁爱。在《论语》一书,第一次对“仁者,爱人”的思想内涵做了一个概述,反映了儒家生态哲学的观念。从儒家学派所反应的生态哲学中我们可以对人类在宇宙中的重要地位和价值有初步的认识。儒家思想观念中,人是万物之首。孔圣人曾经说过“鸟兽不可与同群,吾非斯人之徒与而谁与?”这就反映了儒学中仁爱的三层内涵:第一是爱亲人,第二是爱祖国,第三是爱世间万物。儒家学派的继承发展人孟子也曾说过遵循规律,按时播种,粮食年年有余;不用过密的欲望,放过小鱼仔则鱼鳖年年充足;山林砍伐采摘有度,则材木山货用之不尽,只有这样民众才可以获得长远富足的发展,这也是治国之道也。从孟子的观点我们可以看出:儒家学派不但将仁德看做是人类的本质品性,而且希望能够将这一品性推及到世间其它物种,包括宇宙自然的万物,让作为个体的人具有一种普世的价值情怀。由此我们可以看到儒家思想在号召仁德的同时,给予世间所有的生命以尊重和爱护。儒家思想中顺天时,万物生生不息,尽天命的观念与态度,为当今人类生态保护工作的开展提供了充足而有力的理论支持,为人与自然,人与人的平等和谐发展提供了指导作用。
三、结语
总而言之,中华传统儒家文化中蕴含有丰富的生态文明哲学思想,儒家以仁德出发“亲亲,仁民而爱物”的生态伦理观,以及儒家的“天人合一”辩证思想对于建设生态文明、实现人与人和谐、人与自然和谐、人与宇宙万物和谐共生,建设和谐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随着生态文明建设活动的不断深入,我们要认真分析、学习儒家文化中的“仁”、“德”精髓,结合当下生态环境现状,重新审视人类的生产发展模式,转变无规划、无限度地索取大自然的粗暴方式,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参考文献: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10-0062-01
一个人智育不过关是次品,体育不过关是废品,德育不管过则是危险品。大学生担负着促进我国经济社会持续发展的重要任务,因此,对大学生进行健康、全面的教育是提高大学生素质的重要途径。全面教育不仅意味着知识的传授,更重要的是培养大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儒家文化在中华文化中占据重要位置。高校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时,如果能将儒家文化融入其中,不仅能够加深大学生对我国传统文化的理解,更能帮助学生提高自己的思想境界。
一、当代大学生思想道德意识的缺陷
近年来,我国大学生的思想道德意识逐渐滑坡,暴露出诸多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诚信的缺失。大学生不诚信的行为到处可见:考试作弊、迟到早退、欺骗师友、伪造证书等等现象愈演愈烈,甚至成为了大学生学习、生活和工作中的常态。
二是价值观出现偏差。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部分大学生出现拜金主义、个人主义、利己主义的倾向,对缺乏国家意识、民族自豪感和社会责任心,而是热衷于追逐金钱和名利,价值观物质化、庸俗化现象严重。
三是心理素质薄弱。部分大学生心理素质差,遇到一些坎坷和挫折便容易想不开,甚至轻生。这种对生命的否定感是大学生思想意识中的大蛀虫。
二、将儒家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义
将儒家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义主要体现在:
第一,丰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儒家文化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其十分注重人的道德修养,可以帮助学生重塑道德意识,提高其人文素质。
第二,有教无类的教学方式可以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一种新的教学思维。在与学生建立平等关系的基础上,对学生进行循序渐进、潜移默化的熏陶和感染,达到一种润物细无声的教学效果。
第三,因材施教、温故知新等教学思维能够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教育的实效性。儒家文化重视学生的个体性,强调根据不同学生的不同特点进行针对性教育,擅长启发学生、引导学生,通过学与思的辩证教学方式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所谓“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儒家文化强调在向学生灌输知识的同时提高学生的思考能力,在学与思的循回往复中实现知识的渗透和精神的领悟。
三、探索儒家文化融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径
儒家文化强调以人为本,而现代教育理念也强调以学生为中心,二者不谋而合。大学生思想政教育应该吸取儒家文化的精髓,有的放矢、全面系统地对学生展开教育,才能真正做到继承传统、把握现代。
(一)引进儒家经典,完善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体系。
目前,我国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依然采用传统的课堂式教学,将中国传统文化植入思想政治教育课堂是针对学生特点进行的一次课堂完善,能够在提高课堂吸引力的同时加深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的认识,这不仅是课堂和教学方法上的完善,同时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创新过程。因此,我们要将儒家经典融入思想政教育内容中,让学生领悟儒家文化价值,将儒家文化精髓内化在学生的思想意识中。
(二)注重知行合一,促进儒家文化从理论走向实践。
“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儒家文化追求知行合一的教学效果,要求学生不仅能领悟某一真理,更要在实际生活中践行。具体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我们可以通过举办经典文化讲座、知识竞赛等方式促进儒家经典文化的传播,学以致用,将内化于心的文化修养外化到行动中。
(三)营造校园文化,形成浓厚广泛的儒家文化氛围。
校园文化对大学生的影响是无形的,要想将儒家文化彻底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必须营造出深厚广泛的儒家校园文化,润物于无声,充分发挥文化渗透的作用,利用校园广播、宣传标语、社团等方式,使学生每时每地都受到儒家文化的熏陶和感染。另外,还可以通过互联网和新媒体,如微博、微信、博客、论坛等平台,不遗余力地进行儒家文化传播,营造出真正浓郁的儒家文化氛围,让学生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
儒家文化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其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着共同的价值目标。我们应该充分地吸收儒家文化中的精华,将其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有机地结合起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陶冶学生情操,提高学生素质,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周春晖.中国传统文化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实现[J].中州大学学报.2014(4):102-105
[2]周捷.将儒家文化精髓融入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9(24)
儒家思想博大精深,其核心是一个“仁”字。孔子倡导“仁者爱人”,在《论语・颜渊》篇中教育人们要“克己复礼为仁”,并把“仁者爱人”的精神推广到政治生活中,提出了德政思想,还提出了一整套以“仁”为核心的道德规范,形成了仁学思想。
孟子继承并发展了孔子的仁学思想,认为“君子所性,仁义礼智根于心”(《孟子・尽心上》),主张王道的核心就是“行仁政”(《离娄上》)。
仁学思想对中国古代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也深深地融入到古代文人的血液之中,进而表现在文学作品里,形成了中国古代文学富于民族特色的人文情怀。下面我们要讨论的是受仁学思想影响而形成的中国古代诗词中的人文情怀。
仁学思想与古代诗词中的亲情情结
《论语》中的“仁”,有一个重要的出发点。就是“孝悌”。孔子的“爱人”,是由爱亲发展培育起来的,是由“爱亲”推及“爱人”。“仁”的根本在儒家看来是“孝悌”。《论语・学而》篇载,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大意是说,为人孝顺父母。敬爱兄长,一般不会去触犯上级;不触犯上级的人,就不会犯上作乱。君子应该致力于根本,根本树立了。治国做人的原则就会形成,而“孝悌”二字就是“仁爱”的根本。从这段话中可以看出,“孝悌”二字是《论语》中“仁”的最本源的内容。
基于这种认识,儒家对“孝”极为推崇。孔子说:“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事父母几谏,见志不从,又敬不违,劳而不怨。”“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论语・里仁》)孟子更是把孝提高到仁的高度,他认为:“仁之实,事亲是也。”(《孟子・离娄上》)“尧舜之道,孝弟而己矣。”(《孟子・告子下》)。
需要指出的是,在仁学思想中。狭义的孝,是指子女对父母的感情和礼节:广义的孝,是指孝道,泛指家庭伦理。儒家提倡一家人要父慈子孝、兄友弟恭。由于儒家对孝的极致推崇,孝的思想融入到了中国人的思想之中。也渗透到了抒情言志的诗词之中,让古代诗词呈现出一种浓郁的亲情情结:孝顺父母、关爱亲人。亲情成为对仁的情感体验,亲情情结赋予中国文学以浓厚的人文情味,下面我们看看根源于孝悌思想的诗词中的亲情情结。如: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l心,报得三春晖。
孟郊的《游子吟》是一支亲切诚挚的母爱颂歌。通过日常生活中的细节来描写伟大的母爱,也寄托着赤子对慈母发自肺腑的爱。
独在异乡为畀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这是王维在节日里对家乡亲人的思念,“每逢佳节倍思亲”也成为传诵千古的思亲佳句。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这是苏轼悼念亡妻之作。表达了作者对亡妻那“不思量,自难忘”的深切思念。出自肺腑,流于笔底,哀婉凄恻,十分感人。
这里需要注意的是,孔子的“爱人”,是由爱亲发展培育起来的,但又绝对不局限于“爱亲”,是由“爱亲”进而推及“爱人”。如《论语・学而》篇载,子曰:“弟子人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这里的“泛爱众”超越了家族内部。超越了狭隘的爱亲范围。儒家认为,如果用对待父母的亲情去对待其他社会成员,必然会使全社会成员和睦相亲,就像《论语・颜渊》所说:“四海之内皆兄弟也。”孟子也主张要推己及人,他要求人们“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梁惠王上》)。
这样,在儒家那里,家庭伦理中的孝悌,很自然就放大成了一种社会伦理,对父母兄长的亲情之爱,扩充为对整个社会人群的博爱。由于儒家推已及入思想的倡导,讴歌友情也是诗词中亲情情结的重要组成部分。
李白与杜甫曾在漫游中结下兄弟般的情谊,分别后,两人都深切地怀念着对方,李白对杜甫是“思君若汶水,浩荡寄南征”,杜甫更是相思心切,“三夜频梦君,情亲见君意”,连梦中都想念着李白。
在难以计数的送别诗文中,流注其中的无不是浓郁的友情。如王勃的“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王维的“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高适的“莫愁前路无知已,天下谁人不识君”,千载后读来。那深挚的友情依然具有感动人心的力量。
仁学思想与古代诗词中的乡土情绪
在诗词中表现对乡土的眷恋之情源远流长。如《诗经・采薇》中写道:“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行道迟迟,载饥载渴。我心伤悲,莫知我哀。”那如泣如诉的怀乡之歌,一直震撼着后人的心灵。血缘、地缘观念一直是古代中国人根深蒂固的观念,这与古代小农经济社会有关,而儒家思想强化了国人心中的乡土情结。
思念家中的亲人,当然也会思念家乡的山山水水,所以与上文所谈的亲情情结相联系着的就是乡土情结,思乡与尽孝之间有着内在的联系,儒家对孝的极致推崇与古代农业型自然经济结合,造就了人们安土重迁的恋乡情结,在文学上体现为对于故乡家园的执著思念。我们以唐诗为例看看诗词中那浓得化不开的思乡之情。
日幕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崔颢)
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王维)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杜甫)
仲宣无限思乡泪,漳水东流碧玉波。(元稹)
共看明月应垂泪,一夜乡心五处同。(白居易)
仁学思想与古代诗词中关爱民众的人文精神
民本思想,是中国历史上的重要思想传统。西周时期就有“敬天保民”的思想,这是民本思想的萌芽。孔子继承了西周以来民本思想的优秀成分,并把“民本”思想发展到一个新的阶段。
儒家“仁者爱人”思想是民本思想的基石。儒家把“仁者爱人”的思想用于国家政治生活中提出了德政思想。在《论语・为政》篇中,孔子说:“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主张“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论语・学而》),“博施于民而能济众”(《论语・雍也》)。
孟子则提出了影响中国几千年的“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著名观点,成为历代开明统治者维护统治的座右铭。荀子也主张民为邦本,他指出:“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荀子・王制》)君舟民水的比喻,传之久远,是历代为政者必修的一课。
这一系列重民思想,集中反映了儒家文化中民为邦本思想的发展和演进。民本思想也使中国古代文学呈现出了关爱民众的人文精神。主要表现为对百姓的关心,对国事的忧患,对腐败统治者的谴责,以及对清明政治和美好未来的向往,体现出中国古代文人同情众庶的人文情怀。
诗词中关爱民众的人文精神首先表现在文人忧国忧民的情怀上面。古代文人从儒家民难邦本、心忧天下思想出发,关心民生,忧民之忧,表达自己悲天悯人的人文情怀。如:
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唯有杜康。(曹操)
穷年忧黎元,叹息肠内热。(杜甫)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范仲淹)
一寸丹心为报国。两行清泪为思亲。(于谦)
衙斋卧听箫箫竹,疑是民间疾苦声。(郑板桥)
关爱民众的人文精神还表现在对腐败政治的讽刺和对广大民众苦难生活的同情。如:
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曹操)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杜甫)
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李绅)
和戎诏下十五年,将军不战空临边。朱门沉沉按歌舞,厩马肥死弓断弦。(陆游)
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根据对象不同,祭祀活动大体可分为血缘性祭祀与非血缘性祭祀两种。血缘性祭祀更多的是出于亲情,而非血缘性祭祀则更多的具有社会文化的意义。
孔子去世后,对他真正意义的祭祀活动,首先产生于孔子弟子依孔宅立庙之后,具体体现便是孔门弟子后学对于孔子的祭祀。这不属于血缘性祭祀,但孔子以其伟大的人格魅力、渊博的阅历学识加之以慈父般的关怀,赢得了弟子们衷心的拥戴和尊敬。在孔门师生这里,“孝”这个原本属于血缘与宗法范畴的伦理概念,已经超越了狭义上的亲情。
孔门弟子们对孔子的“祭祀”活动,乃是模仿祭祖活动而来,但又超越了一般的亲情,开创了祭祀史上的一大变革,为其增加了一项新的内容——祭祀老师。这种祭祀老师的模式,因为儒家的推扬而延续下来并成为一种传统。局限于孔门弟子之间的“祭孔”,因之具有了“血缘性”与“非血缘性”并行的特征,使得文化传承与亲情延续的意味同时存在,并行不悖。将“师”纳入祭祀对象,成为中国文化“尊师重教”的重要标志。
其次,文庙祭祀体现了儒家的学术风向,也是历代“道统”与“治统”交争与融汇的集中展示。
历史上,孔子地位的起伏、儒学地位的升降,均可以在一部文庙祭祀史中得以展现。
也就是说,从文庙从祀制度的变革中,可以发现儒学本身的学术、信仰变化。唐代贞观年间,以左丘明等22人配享孔庙,其中多数为汉唐注疏专家,乃“传经之儒”。这显然与当时崇尚汉唐经学的风气有天然的联系。随着理学的兴起,孟子、子思地位升格,颜、曾、思、孟四配开始定型,而周敦颐、二程、张载、邵雍、朱熹等六人被尊为“先贤”,凌驾于汉唐诸儒之上。这一时期“明道之儒”地位的上升,无疑是理学道统观的直接体现。清代更是尊崇孔子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康熙皇帝亲自到曲阜孔庙行叩拜大礼,雍正时期破格准许只能是帝王宫殿建筑才能使用的黄色琉璃瓦用在各地的孔庙建筑之上。增祀诸儒中又出现了“行道之儒”,其中尤以诸葛亮、王夫之、黄宗羲、顾炎武等为代表。他们的出现与当时的社会形势密切关联。
在儒者看来,对于孔子学说和儒家经典有所发明,有所维护,可以教化人心,所谓“扶纲常,淑人心”者,就应当被升入文庙从祀。但“孔庙从祀,非寻常事”,从祀诸儒的选择和晋升,均需受到官方的认可与节制。历代统治者热衷于此,很大程度上也是为了以此来取得政权的合法性。
再次,文庙祭祀还具有一定的宗教与信仰意蕴,是中国历代传统知识分子的精神家园。
历代不厌其烦地兴建文庙、祭祀孔子,并非尊孔子为教主,立文庙为教堂,而是着眼于其现实的政治目的与文化道统的确立。孔子并不像老子被道教化身为神,文庙祭祀强调的是孔子的文化贡献尤其是其为人类所制定的纲常伦理、道德教化。然而,以另一角度看,儒学在历史上却又实在起到了宗教的某些作用。文庙祭祀虽不能完全等同于宗教活动,却无疑蕴涵着宗教的意义,发挥了宗教的部分功能。当然,学术界比较一致的认识是,经过千百年来的贯彻实行,儒学作为社会教化准则已经为广大民众自觉不自觉地接受,既是理性教化的实体,也是一种情感态度。所以,儒学与其他的宗教不同在于,它是一种信仰,而不是一种完全神学的宗教。
文庙祭祀,包括其中的附祭系统,是彰显对于圣贤人格的推崇,是士人感受群体优越性和文化价值的一条重要渠道。如果能够进入文庙从祀,将证明其得到了儒学的正统地位。因此,某些儒生“梦在两庑之间”,以为“人至没世而莫能分食一块冷肉于孔庙,则为虚生。”(刘大鹏:《晋祠志》)不少人梦寐以求死后能够进入文庙从祀,一些大儒的门人后学也积极推动其宗师进入文庙,为自己和其学派争得一份殊荣。因此,人们认为:“从祀大典,乃乾坤第一大事。”
文庙祭祀与经典的诠释、科举制度的推行和政教合一的政治体制,共同奠定了士人对于儒学和孔子的信仰。这种信仰尽管没有发展成为一种制度化的宗教,但其对于古人“安身立命”的功能,完全可以与宗教相仿佛。张载所说“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正是儒家优秀分子对于自身信仰和使命的自觉表达。
最后,文庙祭祀从本质上讲是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尊重与传承。
历代重视文庙祭祀,当然首先在于尊重作为伟大思想家的孔子本人,尊重以孔子为代表的历代圣哲贤儒,同时,更是尊重以孔子儒学为代表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恐怕才是文庙祭祀的本质意义所在。
一、引言
教育的终极目的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这既需要注重智力因素的提升,还需要关照学习者非智力因素的发展。在我国,“非智力因素”概念的提出是近二十年的事,但是“非智力因素”的思想早已散见于古代教育家的言论和著作之中。尤其在先秦儒家教育思想的代表人物孔子、孟子、荀子的著作和实际教学中,尤为重视“非智力因素”的作用。“非智力因素”是相对于智力因素而言的。智力因素就是“具有直接参与对客观事物的认识、处理各种内外信息等具体操作的机能。”②主要指观察力、记忆力、思维力、想象力。而非智力因素是指对认知活动起始动、维持、强化、定向、引导和调节作用的动力系统,它不直接参与对客观事物的认识和处理内外信息。一般包括动机、兴趣、意志、情感、个性、志向等。在语文学习中只有全部的心理机能都得到充分调动,才可以收到理想的效果,其中“非智力因素”占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因而培养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在当前的语文学习中是非常必要的。
二、先秦儒家教育思想中语文学习“非智力因素”的培养
儒家思想是我国传统文化的根基,是渗透在中华民族血液中的一种文化基因。先秦儒家教育思想的代表人物是孔子、孟子和荀子。他们的思想在今天的语文教学中依然有重要的借鉴意义,下面着重看其对培养学生语文学习“非智力因素”的启发价值。
(一)学习动机论
学习动机是“学生倾向于发现学习活动的意义和价值并尽力从中获取预期的学业上的提高”③。动机对语文学习具有激发、维持与指向功能。回顾先秦儒家教育思想,给我们的启示是明确“以人为本”的教育目的,确立正确的语文学习动机。
在先秦时期,没有独立的语文学科的设立,但孔子、孟子、荀子这些教育家们积极开展的“诗教”课程可以说正是我们语文课程的萌芽,“诗教课程是以孔孟儒学的育人标准,以《诗》的审美趣味,净化美化学习者的品德情操与历练涵养学习者的言语行为的母语教育实践过程”④。其目标是紧紧围绕“人的发展”来展开的。孔子的核心思想是“仁”,他的教育目标是培养“志士仁人”“文质彬彬”的君子;孟子认为教育要“明以人伦,教人以善”;荀子说“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君子之学也,以美其身”,他认为“以美其身”是教育所要达到的目标。他们对教育目的虽有不同提法,但皆是围绕促进“人的发展”而展开的,简而言之便是“以人为本”。
从先秦儒家教育思想中看,正确的语文学习动机,包括以下三个层次:第一,获得知识,充实自我,即“求知”。掌握基础的语文知识,养成良好的阅读、写作、口语表达等能力是语文学习的基础。《孟子·尽心上》:“流水之为物也,不盈科不行;君子之志于道也,不成章不达。”孟子在这里强调了学习语文知识要有系统性,只有“成章”才能为“志于道”做好准备,“求知”乃语文学习动机的第一层次。第二,涵养道德,提升自我,即“立德”。语文学习不能仅仅停留在获得知识技能的层面上,必须将自我的全面发展作为学习的目的。孔子在《论语· 学而》中讲道:“弟子入则孝, 出则悌, 谨而信, 泛爱众, 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在这里孔子的目的是让学生明白学习不光是为了获取知识,还需要通过不断地学习涵养自己的道德品质。“立德”乃语文学习动机之第二层次。第三,完善人格,实现自我,即“立人”。“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这种刚毅坚卓、发愤图强、增厚美德、容载万物的君子人格是孔子、孟子、荀子等教育家们追求的终极目标。语文学科相对于其他学科而言,在塑造学学习者的主体人格方面发挥着更重要的作用,“立人”是语文学习动机的第三层次。
在当前的语文教学中,学习者普遍对语文有一种误解,认为学习语文没有太大的价值和意义,因为学与不学,在成绩上差别不大。这就是没有正确的语文学习动机的表现,因而我们当前的语文教学在激发学生学习动机时,不防有选择地借鉴古人“求知——立德——立人”的层次理论。
(二)学习兴趣论
从教育心理学的角度来说,兴趣是一个人倾向于认识、研究获得某种知识的心理特征,是可以推动人们求知的一种内在力量。“兴趣”是“非智力因素”的核心。先秦儒家教育家们非常注重在教学过程中采取积极有效的策略激发学习者的兴趣:
第一,选取贴近生活的学习内容、学习情境。《论语·公冶长》:颜渊季路侍。子曰:“盍各言尔志?”子路曰:“愿车马衣裘,与朋友共,敝之而无憾。”颜渊曰:“愿无伐善,无施劳。”子路曰:“愿闻子之志。”子曰:“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在孔子的教学过程中,他以平等的姿态与学生交流,用亲和的话语消除学生顾虑,以贴近日常生活的问题导入教学情境,从而提起学生的兴趣。孟子、荀子以善用譬喻见长,且譬喻多与生活贴近,教学过程不是空洞的说理,而是借助生活中极其简单的例子,让人顿时清晰明白,学习者自然不会感到乏味。
第二,营造平等和谐的学习氛围。《荀子·性恶》中说:“得贤师而事之,则所闻者尧、舜、禹、汤之道也。得良友而友之,则所见者忠信敬让之行也。”荀子认为治学要有良师益友相辅, 师友之间相互切磋,平等交流。孟子提出“圣人与我同类”、“圣人之于民亦类也”,圣人与凡人、圣人与我,均为人。这样就改变了学生仰望圣人、仰望老师的视角。在这样一种平等和谐的氛围之中,每一个学生都会积极主动的投入到学习中,兴趣自然日益浓厚。
第三,构建渐进有序的学习过程。学习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我们只有遵循其规律,才能使学习者维持学习兴趣,持之以恒,有所进益。《学记》指出了教学中贪多求快的后果,“今之教者,呻其占毕,多其讯言,及于数进而不顾其安,使人不由其诚,教人不尽其材,其施之也悖,其求之也佛”。针对这种情况孔子强调学习是由浅入深、由简到繁、由具体到抽象的过程,不能一蹴而就。颜渊说“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孔子善于依据教学内容的客观顺序,又能考虑到学生的接受能力,一步步地进行诱导,使学生能由浅入深、由近及远、有步骤地学习,越学越有兴趣,“欲罢不能”。
第四,采用愤悱启发的教学方式。《论语·述而》:“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学记》:“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 “道而弗牵”是指引导学生但不强行牵引;“强而弗抑”是指要激励学生而不要压抑他们;“开而弗达”是指开导学生而不是全部告知。这种教学方式尤其适用于今天语文的阅读教学。很多教师在上阅读课的时候往往将讲台变为展现自己渊博学识的舞台,用详尽的、无一遗漏的讲授代替启发引导学生自己领悟,导致的后果是越来越多的学生失去学习语文的主动性。
(三)学习情感论
语文课程具有很强的人文性,学习者带着饱满的情感投入语文学习, 同时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也在进一步升华着学习者的情感。人的情感简单地分为积极情感和消极情感。在学习过程中需要积极情感的推动促进,避免消极情感的负面影响。学习者以积极的学习情感为学,就是学会“乐学”。
怎样在语文学习中培养学习者积极的学习情感?首先,需要学习者树立正确的语文学习动机、并且激发学习者对语文的学习兴趣。关于这两点,前面已有论述,在此不再赘述。此外,先秦教育家们还做了其他方面的探索和实践。第一,因材施教,调动学生积极的学习情感。我们今天语文教学要求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其实就是孔子孟子所说的因材施教。作为教师要善于观察学生,发现学生,针对不同学生选取程度不同的教学内容、教学方式,使学生觉得自己得到了尊重,有利于激发学生积极的学习情感。《论语》中多处记载学生个性的不同:“由也果”“赐也达”“求也艺” “师也辟”“由也喭”,当教师依据这些不同的个性采取不同的教学方式时,学生自然感到一种人性的关怀,学习也开始积极主动起来。第二,恰当运用正反激励评价,激化学生积极的学习情感。现代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当学生的某种良好行为出现之后,如能及时得到相应的认可,就会产生某种心理满足感,形成愉悦的心境,并使同类行为向高层次发展。在《论语》中,孔子曾多次称赞颜回“贤哉,回也!”评价闵子骞“孝哉,闵子骞!”评价南宫适“君子哉若人!上德哉若人!”他善于抓住学生身上的每一个闪光点,及时加以表扬。这样学生就会受到极大的鼓舞。另外,恰当的反面激励评价会使学生摒弃消极地情感因素,从而走向积极。孔子对于自我要求不严而“ 昼寝” 的宰予, 采用“朽木不可雕也”的严厉批评促使他摒弃消极、“回归正途”。第三,以自身人格魅力升华学生的学习情感。“学高为师,身正为范”,要让学生好学,教师必先博学;要让学生身正,教师必先德高。教师人格魅力的形成必须要有广博的学识、崇高的品德。孔子作为一个伟大的教育家,他首先对自己严格要求,由“好学”至“博学”,对于他的学生来说他们的老师就像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藏,很多学生就是因为钦师敬师继而好学乐学。语文的学习内容很广,教师要激发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必须自己先广博的学习,成为一个“好学者”,才能向学生展现语文的魅力,引导其进入语文学习的殿堂。
(四)学习意志论
“学习意志是指学生根据学习目标, 在学习过程中自觉地实施、调节自己的学习行动, 不断排除干扰、克服困难, 以完成预定的学习任务的心理过程。”⑤语文课程包罗万象,在语文世界里探索遨游需要有长期的努力,顽强的意志作为保障。在先秦儒家的教育思想中主要从以下方面培养学习者的学习意志。
首先,培养坚定的学习意志,要以专心——信心——恒心贯穿学习过程。第一,要做到“专心”。《孟子·告子上》:“今夫弈之为数,小数也;不专心致志,则不得也。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两个人一起学习,成功与否不一定是智力因素所决定的,还要看其是否专心、用心。第二,要树立“信心”。信心是反映个体对自己是否有能力成功地完成某项活动的信任程度的心理特征,它是意志的重要保障。孟子说“自暴者,不可与言也;自弃者,不可与有为也”,自暴自弃皆是没有信心、没有意志力的表现,这样的人不可能在学业的追求上善始善终。第三,必须始终贯穿“恒心”。孔子“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从心所欲不逾矩。”学习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没有恒心是坚持不下来的。
其次,培养坚定的学习意志,要养成良好的自我监控能力。学习中的自我监控是指学生为了达到学习目标,在所进行的学习活动中,不断进行积极自觉的计划、监察、评价、反馈、控制、调节的过程。这是形成坚定的意志力的基础。先秦诗教课程的核心是“以和谐为中心,在自求、自省、自克、自成中涵养美丽人生。”⑥其中“自求、自省、自克”正是良好的自我监控能力的表现,在语文学习中,首先要有语文学习的自觉性,即“自求”。孟子主张“深造以道,反求诸己”,他认为自觉得到的知识才能成为自己的知识,学习者只有主动求知,才能深造自得。第二,要有语文学习的反思意识,即“自省”。曾参说“吾日三省乎吾身”每天去反思自己学到了哪些知识,对这些知识还有什么困惑,这不仅是一种高效学习方法,也是培养意志力的一种途径。第三,语文学习需要有一定的自制能力,即“自克”。荀子说“蓬生麻中不扶自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蓬生麻中、白沙在涅,皆是受到外界负面因素的干扰,但是其结果不同,关键就在于能否做到“自克”。在当今社会,有许多干扰因素在影响着学生,使其自我监控能力非常差,而先秦时期孔子、孟子、荀子为我们提供的“自求——自省——自克”范式正能帮助我们排除外界的干扰、重享学习之宁静。
三、结语
先秦儒家教育思想是我们语文教育的“根”。一个民族的发展,决不能摆脱自己的根基,更何况,在我们源远流长的历史中,还有我们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养分。在当今语文学习中,教学者和学习者都应该重视“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先秦儒家教育思想的代表人物孔子、孟子、荀子在这方面给了我们不少的启示,我们应吸纳其有价值的成分,让我们的语文教学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更行更远!
[注释]
①靳健.后现代文化视界的语文课程与教学论[M].兰州:甘肃教育出版社.2006.106.
②阴国恩.智力因素、非智力因素与教育[J].天津师大学报.1999.4.26
③[美]阿妮塔·伍德沃克.教育心理学[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4.468.
④靳健.后现代文化视界的语文课程与教学论[M].兰州:甘肃教育出版社.2000.50.
⑤林斯坦.学生学习意志综论[J].教育评论.1995.5.28
⑥靳健.后现代文化视界的语文课程与教学论[M].兰州:甘肃教育出版社.2006.50.
[参考文献]
[1]杨伯峻.论语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2008.6.
[2]杨伯峻.孟子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2008.12.
[3]张觉.荀子译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12.
[4]张隆华 曾仲珊.中国古代语文教育史[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1995.3.
[5][美]阿妮塔·伍德沃克.教育心理学[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4.
一、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的价值内涵
马克思说:“‘价值’这个概念是从人们对满足他们需要的外界物的关系中产生的。”哲学意义上的“价值”是体现为我关系,所表明的是主客体关系的重要概念,以客观对象的需求对人的需要满足来衡量。在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价值关系中,客体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主体主要是包括高校学生在内的广大受教育者及身处其中的个人和社会。因此,广义上,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价值可以定义为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实践活动满足广大教育者、受教育者和社会需要的效用,是作为客体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实践教学活动同作为主体的社会的人之间的一种特殊关系。这种关系是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在教育活动和社会关系中合乎主体全面发展和人类社会进步的目的而呈现出的一种肯定的意义关系。狭义上,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价值可以定义为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实践活动满足广大受教育者和社会需要的效用。
科学发展观的内涵主要包括核心是以人为本,发展是第一要义,使发展承载了科学的内涵与人文意蕴,彰显了人文关怀的时代价值。“坚持以人为本,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中最集中的体现就是育人为本、德育为先。”人文关怀是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其核心价值就是人文关怀。人文关怀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归宿和核心价值。所以以人为本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价值定位是必然的结果。综上所述,科学发展观与思想政治教育在人文关怀价值层面相契合。
二、思想政治教育融入人文关怀的基本原则
人文关怀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那么如何才能把思想政治教育融入人文关怀,体现人文关怀的基本价值,大力弘扬以人为本的精神,也就成为当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所面临的重大教学问题。由于人文关怀内涵丰富,其教育的方式方法多样,笔者认为应主要把握三大基本原则,才能达到以上的教学目标:个性化原则是内容、生活化原则是核心、幸福化原则是目标。
1.个性化原则是内容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个性,自己的人格,教育的根本目的是培养健全的人格。那么把思想政治教育融入人文关怀也就不例外,必须让它具有个性化。一切的管理条文、规章制度都应该从培养学生的人格角度出发,让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共同思考,探讨二者之间的关系。尊重个性至上,培养健全的人格至上,要让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共同满意,要让学生按照自己的个性特点去发展自己,关怀他人,发挥潜能,超越自己,走向世界。个性化教育就是在尊重别人的前提下,以社会法律为行为底线,以自己健全的人格为核心,尊重自己的生命,他人的生命,在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学会自己负责,关心自己、爱护自己、照顾自己,树立基本的、健康的、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坚持作为一个社会中的人基本的处世原则,克服缺点、发挥优点。当然,也应该容忍别人的缺点,给自己和别人提供发展的空间,使自己形成独立高尚的品格。
2.生活化原则是思想政治教育融入人文关怀的核心,生活是人类的基本存在方式
高校的大学生活也不例外,这也是人的本质,只有把一切融入自己的生活,个人才有旺盛的生命力。思想政治教育融入人文关怀必须生活化才会展现出旺盛的生命力,使思想政治教育具体化、生命化。高校应当采取各种办法、把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注入大学生的日常生活,培养他们成为一个实实在在的社会建设者。
3.幸福化原则是思想政治教育融入人文关怀的目的
幸福是人类一切活动的归属和目标,是人类永恒的主题,社会主义社会作为人类社会的一个组成部分,也不例外。从某个层面来说,幸福是一种感觉,幸福是人生的主题,幸福是需要教育的。以育人为崇高目标的思想政治教育,必须以人为本,关注人的幸福。
总之,“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是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主题”。把科学发展观的核心价值取向以人为本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的主要目标内在统一起来,把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人文关怀教育的平台和着力点,改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的基本方法,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提高广大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人文关怀素养具有重大的价值意义。要把这三个基本原则贯彻下去,切实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人文关怀教育的实效性。
一、继承与发展前人先进文学思想
苏轼具有较强的艺术兼容性,他在理论上和创作中都不把某一种风格推到定于一尊的地位。苏轼主张兼收并蓄吸取各家所长并予以发展,这在他的文学思想中体现的是十分充分的。金代赵秉文在《书〈达斋铭〉》中这样评价:“东坡先生,人中麟凤也。其文似《战国策》,间之以谈道,如庄周;其诗似李太白,而辅之以名理,似乐天;其书似颜鲁公,而飞扬韵胜,出新意于法度之中,寄妙理于豪放之外,窃尝以为书仙。”苏轼的文学思想强调干预现实,他为官期间“为民请命”被看作责任,这是苏轼对韩愈“不平则鸣”文学思想的继承与发展,苏轼在他的一生创作的文学作品所向外展示的就是积极干预社会现实,“一肚皮不合时宜”,他对现实的干预是从他自身的人生经历和文学素质体现出来的,正是因为他不断的人生挫折及独特个性使他对现实的批判是通过描写民生疾苦(天灾人祸)等方面来表现的,如描写蝗旱之灾。
二、儒家兼济天下
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是儒释道三家,以及三家“以体用为本”与“有为而作”的精神,都是苏轼儒家兼济天下的学思想的反映。中国传统文化的主要元素在苏轼身上有很深刻的体现,他是中国传统文化人的优秀代表。“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这种思想境界充分表现在他的文学佛学上,既有对现实的批判,又有人生如梦的感叹,更有潇洒自适的抒情。苏轼的思想以儒家为本,但受道家和佛家的影响也很深,曲折的人生经历,不断遭贬得挫折,以及“怀才不遇”的感受,使他更加深入的研究这些思想。苏轼吸纳融合儒释道三家思想,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思想体系,而佛家思想在其中发挥了尤其重要的作用。苏辙在《亡兄子瞻端明墓志铭》中论及苏轼所学时说:“初好贾谊、陆贽书,论古今治乱,不为空言,既而读《庄子》,谓然叹息曰:‘吾昔有见于中,口未能言,今见《庄子》,得吾心矣。’……后读释氏书,深悟实相,参之孔、老,博辩无碍,浩然不见其涯也。”由此可见苏轼思想的发展演变,他先将儒家治平思想吸纳,重实用之学,不为无用之空言。后感兴趣于道家,庄子先得其心,而到了黄州以后,儒、释、道三家为一体的思想风貌在他身上已经日益明显了。
三、文以载道文以达意
苏轼与欧阳修在文学思想上都强调“明道”和“致用”,他推崇韩愈和欧阳修对古文的贡献,但苏轼并不把文章看成是单纯的“载道”之具,并不认为文学的目的只是阐发儒家道德理念,他的文学思想是文道并重。苏轼认为文章的艺术具有独立的价值,文章并不仅仅是载道的工具,其自身的表现功能便是人类精神活动的一种高级形态。苏轼心目中的“道”不限于儒家之道,而是泛指事物的规律,主张文章应像客观世界一样,文理自然,姿态横生。他提倡艺术风格随着表现对象的不同而变化自如,像行云流水一样的自然畅达。他广泛地从前代的作品中汲取艺术营养,苏轼自谓:“吾文如万斛泉源,不择地皆可出,在平地滔滔汩汩,虽一日千里无难。及其与山石曲折,随物赋形,而不可知也。所可知者,常行于所当行,常止于所不可不止。”在文与意的关系上,提出文以达意。他的“辞达”说强调作者要运用高超的艺术技巧来充分表达自己的思想和客观事物的特征。在散文写作方法方面,苏轼最重视的一点就是“以意为主”,重视在“意”的支配下构成自由挥洒、变化无端的艺术风格,强调身与物化,将作者的主观情感融化到所要表现的客观对象中,以达到主客和谐。
四、形式多样,自由灵活的文学创作思想
1、文“如行云流水”
苏轼重视文学的社会功能,反对“贵华而贱实”,强调作者要有充实的生活感受,要做到物我一体。物我一体是创作最佳的精神状态,通过这个过程可以成竹在胸,可以物形于心。恰如苏轼在《谢民师书》中借评谢民师的诗赋杂文,指出:“大略如行云流水,初无定质,但常行于所当行,常止于所当止,文理自然,姿态横生。”也就是说无论创作对象是什么,只要了然于胸,就会文如万斛泉源,滔滔不绝,神思可以穿越古今,跨越流年,作为创作主体的胸中丘壑,都可以随物赋形。
2、不事雕琢的审美意识———天工清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