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造能力培养模板(10篇)

时间:2023-05-17 16:51:38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创造能力培养,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创造能力培养

篇1

【中图分类号】G6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5)19-0116-02

我们实施素质教育的目的是为了使幼儿成为能力全面、人格完善、个性鲜明、全面发展的人奠定坚实的基础。而创造能力是人的重要素质,是时展的需要。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关系到国家兴亡、民族振兴。21世纪是一个以创造性为特征的世纪。在新世纪里,高科技得到迅猛发展,知识经济也在蓬勃的发展,人的创造能力就显得更为重要。幼儿时期是创造能力发展的关键期。3~6岁的幼儿好奇、好问、好动、好模仿、好探索;思维十分活跃,想象丰富、大胆;可塑性强,是智力迅速发展的关键期。能否抓住这关键期开发智力,将关系着一个人的智力发展水平。人的创造能力是在生活实践中培养起的,特别是在学校的学习中逐步形成和发展的。那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怎样培养幼儿的创造能力呢?下面谈几点体会。

一 鼓励幼儿自主学习

幼儿从出生的那一刻起,就是一个活生生的独立的个体,有自己独立的意愿和个性,有自己的种种需要的权利。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曾经说过:“求知是人类的本性。”《幼儿园教育纲要》指出:幼儿教育要促进每个幼儿在原有水平上得到发展。要充分体现幼儿的主体地位。幼儿是学习的主人。因此教师要让幼儿自主地创造性地学习,以实现幼儿的主动发展。

例如,在组织幼儿参加科学小实验游戏――“有趣的沉浮现象”中,让幼儿把泡沫板、小石块、小钉子、橡皮泥、塑料勺子、铁勺子等物品放到水里,看看会有什么现象发生。有的小朋友说:“看到泡沫板、橡皮泥和塑料勺子浮在水面上。”有的小朋友会问:“老师,泡沫板这么大,怎么会掉不下去呢?”有的小朋友就会说:“泡沫板很轻,所以浮在水面上。”幼儿七嘴八舌纷纷议论起来,幼儿在小实验过程中,兴趣很浓,主动进行实践和讨论,这就是主动学习的体验。

又如:在大班一次科学活动时,教师让幼儿学习尝试怎样使物体移动。通过教师的鼓励,幼儿的尝试,他们想出了各种各样的方法:有的幼儿用手推,有的幼儿用脚踢,有的幼儿用嘴吹,还有的幼儿想出了更独特的方法用磁铁吸……就连平时大家都觉得“笨”的小朋友也想出了一个与众不同的方法:用水冲。教师对这个想法予以表扬,并且当场演示,结果真的成功了。大家都很开心,这位小朋友更加开心了。这次幼儿主动地探索学习,他们除了获得了物体怎样能移动的经验外,还产生了对这类现象的兴趣,学习了探究的方法,学会了表达交流的方法,更是一次成功的体验。他们从中体会到了创造的喜悦,从而也使幼儿的创造能力得到了发展。

幼儿的思维正处于形成、发展的过程中,他们的思维定式少,有利于形成创造性思维,进行自主性创造性学习。我们教师的首要任务是鼓励并帮助幼儿主动地学习,使他们获得有益于终身发展的乐学、会学的体验。培养幼儿内在的学习动机和兴趣,其目的在于发展幼儿不断学习的动力。有句谚语说:“不好的教师是在传授真理,好的教师是叫学生去发展真理。”

二 发展幼儿的想象力

想象力是创造的基础和先导,因为没有想象便不能进行创造。想象力是人类所独有的一种高级心理功能。有了想象力,人类不仅能认识当前的事物,而且能认识过去的和未来的事物。爱因斯坦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但想象力又不是凭空产生的,它是以感知的材料和知识经验为基础的。一个缺乏知识和经验的人,是不会有丰富的想象力的。为了有效地发展幼儿的想象力,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要注重发展幼儿的想象力。例如:在欣赏诗歌《春天的颜色》时,教师可以问:“春天是什么颜色的?”有的幼儿说:“春天是绿色的”;有的说:“春天是黄色的”;有的说:“春天是红色的”;还有的说:“春天是蓝色的”。教师接着问:“春天的这些颜色像什么?”有的说:“绿色的像小草,红色的像玫瑰花,黄色的像”;还有的说:“蓝色的像天空”。这样通过老师的提问发展了幼儿的想象力,丰富了幼儿对春天的认识。又如诗歌《雪地上的小画家》,教师可以制作成多媒体课件,让幼儿通过观看课件,了解冬天的雪花一片一片地落在屋顶上、树上、草地上,把大地掩盖成白茫茫的一片;又通过多媒体演示雪地上的不同形状的小脚印,让幼儿发挥想象力,说说这些脚印像什么?孩子们争先恐后地发表自己的意见,如:小鸡的脚印,有的说像竹叶,有的说像小草,有的说像一座小山;出现小鸭的脚印时,有的说像扇子,有的说像树叶,有的说像一朵美丽的花等;出现小猫的脚印时,有的说像梅花等。这样的活动不仅发展了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也发展了幼儿的创造性思维和想象力。

想象力是在生活实践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为了培养幼儿的想象力,我们应当接受幼儿那些“胡思乱想”的念头,容忍那些“捣乱破坏”的行为,发现和支持那些幼儿的超常规行为,保护幼儿的好奇心,因为好奇心越强烈,想象能力也就越强,想象的内容也就越丰富。幼儿喜欢问这问那,问些稀奇古怪的问题,这是想象力丰富的表现,教师应当理解、支持、保护、鼓励。

三 培养幼儿的创造思维能力

法国著名作家巴尔扎克说:“思维――这是打开一切宝库的钥匙。”创造能力的核心是创造思维。创造思维是在已有的知识与经验的基础上进行想象,加以构思,以新的方式解决问题,能根据问题的要求,使用一种新的、非同寻常的方法去寻求答案。创造思维人人都有,并不是什么神秘的东西,只要有意识地培养发散性的思维能力,提高思维的主动性水平,就能逐渐发展创造性的才能。牛顿说:“如果说我对世界有些微小贡献的话,那不是由于别的,都是由于我的辛勤耐久的思索所致。我的成就应当归功于精心的思索。”创造思维的形成和发展,需要教师的培养。对幼儿来说,首先要训练他们的思维能力,在创造性思维能力达到一定程度时,才可能产生创造。

例如,数学活动,是一门思维性很强的活动,幼儿往往对抽象的数字不感兴趣,在活动之前,教师可以根据幼儿的年龄特征来制作学具,设计活动,促使幼儿动脑筋,打开思路,启动他们的发散性思维。因此在设计数学活动时,往往把计算题画成一幅生动有趣的故事图片。在幼儿学习7的加减时,可以引导幼儿通过观察生动的图片进行学习。如图片上画着3个小朋友在拍皮球,4个小朋友跳绳,请问图片上一共有多少人参加体育活动?又如,草地上有花和蝴蝶的图片,图片上总共画7朵花,从颜色上分,红的2朵,黄的5朵;有7只蝴蝶,有1只黄蝴蝶,有6只花蝴蝶。根据图意,引导幼儿用不同的方法编出不同形式的应用题。

又如,教师在教学9的加减时,可以侧重鼓励幼儿大胆根据自己的经验进行创造性的自编应用题。有的幼儿编:“星期天,我家上午来6个客人,下午又来3个客人,我家一共来几个客人?”有的幼儿编:“小河里有9条鱼在玩儿游戏,后来游走了2条鱼,问小河里还剩下几条鱼?”有的幼儿编:“树上有5只小鸟在唱歌,让远处的小鸟听到了,一会儿又飞来了4只,现在一共有几只?”

篇2

1.幼儿审美的特点

1.1幼儿注重对一些鲜艳的富有儿童情趣的比较容易产生美感,并且喜欢有趣的,特别是小动物富有故事情节的事物。对于文艺作品的生动性和趣味性的欣赏有一定的特殊要求。

1.2审美能力与创造能力的培养本身就是一种情感的培养,只有培养了幼儿的审美能力才能提高学生的创造兴趣,因此,在审美的过程中,情感的活动是十分重要的,比如,孩子在郊游时,看到花草、小动物,就会高兴的又蹦又跳,有的幼儿还会直接在地上打滚,表现出极大的审美兴趣。

1.3在对幼儿的美术活动教学中,幼儿的想像力是很丰富的,他们的作品往往是造型夸张。绘出的图形也是很具奇特,有的幼儿可以将鱼画成游在天空中,把太阳小鸟都画在地上,对于自己的作品有自己的审美观点,把自己的感情融入到自己的作品中,随之审美想象在创造中融入了自己的情感。

2.培养幼儿审美能力与创造能力的重要性

幼儿审美能力的培养,有利于促进幼儿想象力、创造力的发展,在幼儿对其美的事物接触时,在审美的活动中积累了各种知识的经验,同时在审美的过程中,他们的直觉能力和想象能力非常活跃,对于那些抽象事物的理解也会快速有自己的想法,开发了幼儿的智力。在不断的教学整合中表明,如果学生在幼儿时期经常参加审美活动,他们在上学以后对于学习的固定知识也有很强的感悟能力。想象力更加丰富且动作灵敏协调。

3.培养幼儿审美能力与创造能力的策略

所谓审美能力就是指人们对美的事物或着艺术的欣赏,以此来提高自己的想象力、观察力、创造力,因此,对于幼儿来讲,加强对审美能力的培养显得尤为重要。

3.1引导幼儿发现美并去感受美。在日常生活中,要引导幼儿去发现美和去感觉美,只要有发现随之就会有感受美的机会,让幼儿去发现自然界、艺术作品中蕴涵的美的事物和现象,让幼儿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比如,常带孩子深入到大自然中,让幼儿学会在大自然中去寻找自己喜爱的色彩,以及去发现世界的美,蔚蓝的天空、白云,自由自在飞在天空中的小鸟,这些都是美妙的大自然所带来的美。在春天,孩子在绿绿的草地上奔跑,孩子与草地间形成了一种色彩斑斓的美,这是一副多么富有情事的画面啊。在此还可以让孩子通过观察作一副自己喜欢的画,孩子们在大自然的环抱中,充分发挥着自己的想像力,创造出富有特点的作品,对于幼儿形成了色彩的美感。

3.2通过艺术作品来培养幼儿的审美能力,激发其创造能力。幼儿时期是发展语言的关键时期,幼儿在对事物观察时,还要通过语言对其观察进行描述,因此,要充分发挥老师的语言能力,以此来通过表情、语气和语调来描述出所要表达的意向。这主要是因为,相同的一句话如果带上表情和语气把它表达出来,那么它的效果肯定会很好,所以,这就要求教师在幼儿进行意思表达时,要充分发挥自身的语言魅力,在语言表达时,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表达要规范,注意适当的语言修饰,让语言真正表现出美感。进而让学生去领悟其有的内涵,激发其幼儿的创造能力,通过创造能力的发展,来表达审美能力所带来的兴趣。

3.3让美育贯穿于幼儿的生活中。对于幼儿来讲,美是一个抽象的概念,因此,必须要将美育具体化,丰富化,才能真正让幼儿感受到美的存在。这就要求在日常生活中,要让幼儿接触大的艺术作品,让幼儿从作品中去感受艺术的美,并通过审美去激发自身的创造能力。另外,教师在对幼儿教课时,必须在创设环境的同时与幼儿教育结合,让学生真正在审美的同时接受到教育,比如,教课时,教师和孩子一起布置自己的课堂,让孩子根据自己的想像与喜好去布置教室,让孩子真正置身在美的环境中,以此来让孩子在玩中学习,并在学中玩,从而让学生去懂得审美,并发现美。比如,在教授这堂课时,可以先通过图片的形式让幼儿先了解云彩,然后教师通过讲解,让孩子明白云彩是由风带来的。这时,教师可以让孩子闭上眼睛,把自己想成是一片云彩,想像自己会变成什么样子,此时,教师可以伴随着钢琴曲,让学生在此优美的环境中去深深体会,充分发挥其想像力,他们有的会说:我要成为小鸟,在天空中自由飞翔等等,激发了学生的想像力。另外,在生活中,幼儿喜欢看电视模仿,在这时我们要让孩子自由去寻找美,去发挥美。这就要求,在审美教育中,教师要多采用图片、媒体进行教课,让孩子易于接受,让孩子参加到审美活动中。

3.4经常为幼儿提供审美的机会,培养创造美的能力。在生活过程中,要经常为孩子提供一些审美的机会,不仅要培养孩子的审美能力,还要培养其创造能力。这就要求,在教学过程中,作为幼儿教师要多引导幼儿参加一些审美活动。比如,让孩子作画、折纸、制作小玩具等,提高孩子的创造能力,还有就是让幼儿多参加一些歌舞表演等。让其在活动中去发现美,让幼儿真正感受到不同活动带来的美感,让幼儿在美的教育过程中,不断发展其审美素质和创造能力。

结语:综上所述,通过对幼儿审美能力和创造力的研究发现,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我们要不断创新新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进一步发展幼儿的观察能力,审美能力,想象力和创造能力,让幼儿在审美与创意活动中去开拓视野,欣赏美、发现美并创造美,提高幼儿的审美能力和创造能力,提升幼儿整体素质的发展,同时,促进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参考文献:

[1]楼必生,涂美如 学前儿童艺术综合教育研究.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41

篇3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素质教育的不断实施,美术教育越来越受到老师和家长们的重视,美术教育活动影响着幼儿个性心理健康和谐发展。

在活动过程中,授课教师要结合幼儿年龄特点,为幼儿创设宽松的学习氛围,并在创设的环境中使幼儿感官得到充分的剌激,培养了幼儿运用多种感官、多种角度去感受美、表现美。如,我在《可爱的动物》美术教学活动中,先为幼儿布置一个动物园,这一环境给幼儿一定的视觉刺激,幼儿对各种动物有了印象的地方,并通过利用废旧报纸进行撕、贴、粘等技能,塑造自己喜欢的动物。在活动中,有的孩子撕出可爱的小花狗、小蜜蜂、小蝴蝶,有的还撕贴出了大象、长颈鹿等。又如,传流的美术欣赏活动是教师坐在中间,幼儿围坐成半圆形,教师出示一幅画,让孩子看一看、讲一讲。这种呆板的组织形式使美术欣赏活动,变得枯燥、单调,而且抑制了孩子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发展,因此老师在组织美术欣赏时应注意形式多样化。例如,老师可以把幼儿平时较好的作品收集起来,在教室走廊开设“小小画家展览馆”,每月举行一次,并组织孩子们一起去欣赏作品,也可以与孩子们一起在现实生活中感受作品等。在欣赏过程中,教师应尽可能创造条件鼓励孩子们大胆发表自己的意见,既便有些孩子讲的与作品的本意不相符。当幼儿讲述时,教师要耐心倾听,不必拘泥于创作者原有的创作意图,更不要拘泥于自己的理解,当幼儿需要帮助时,教师可以用开放性的问题,启发性的语言给以引导。教师可以问:“画家或小朋友为什么要这样画?”“你感觉有什么不同?”“你看到这幅画时想到了什么?”“请你给这幅画起个名字……”可见宽松的教育环境,多种材料的应用,以及多种多样的组织形式都能发挥美术活动的综合教育。

二、营造快乐氛围,培养幼儿合作能力

组画是由几个幼儿或全班幼儿共同合作完成一副作品的绘画形式。它弥补了当前美术活动偏重于以个体为主的不足,是培养幼儿合作能力的有效途径之一,例如:大班组画《海底世界》,活动中我们老师先在一张大大长长的图画纸上画了两条热带鱼,孩子们有的添画乌贼,有的添画乌龟,之后,有的幼儿认为水中要有水草、石头就画上了;有的幼儿说鱼要呼吸,水中会有泡泡,就添画了许多圈圈;一名想象力丰富的幼儿认为大鱼会吃小鱼就画了一只黑乎乎的、张着锋利牙齿的大鱼,要吃老师画的热带鱼;一幼儿说:“海水是蓝色的。”最后就刷上了蓝色的背景……当我们把长长的海底世界张贴在走廊时,孩子们无不欢呼雀跃,这是通过脑力激荡的形式逐步完成的,这种合作方式最有趣、最快乐,孩子间相互启发,相互促动常常使组画作品内容丰富且呈现新意,蕴含较多的创造力,从而在快乐的学习氛围中培养了幼儿合作能力。

三、与其它领域活动的有机整合,发展幼儿创造力和想象力

美术操作活动是发展幼儿创造性思维和想象力的重要手段,是通往逻辑认知的道路上必不可少的阶段,例如,将美术操作活动与数学活动有机整合,能有效发挥两者的互补作用,为幼儿自主构建知识提供一个有利的平台。如在美术活动有趣的图形中,幼儿利用彩色几何拼块贴各种图形,在摆弄中比较不同图形的特征,在创作中学会运用图。幼儿在美术操作中有了充分感知,再结合教师适当的引导,幼儿很快理解了图形概念,明白了什么是圆形、长方形、正方形,并且用这些图形拼出房子,三角形或半圆形的屋顶,长方形或正方形的围墙等,实践证明,美术操作活动与数学知识的整合符合幼儿的心理发展水平,数学学科本身的特点,有助于幼儿理解和掌握抽象的数学知识,发现内隐的数学规律,从而发展了幼儿创造性思维和想象力。

四、转变观念,张扬个性

《福建省幼儿园指导纲要》中指出:“幼儿的创作过程和作品是他们表达自己的认识和情感的重要方式,应支持幼儿富有个性和创造性的表达。”每个幼儿都是一个独一无二的人,有自己独特个性,他的画也就有自己与众不同的特点。有的富有想像,有的敢于写实;有的工整细腻,有的粗犷大胆;有的造形生动,有的色彩绚丽……成人应善于发现幼儿作品中的精华所在,仔细品味其中稚拙的审美情趣。每个幼儿在美术教学活动中,教师应改变以往以范画为主的陈旧模式,摒弃教学形式的模式化,不受物体的固有形式所限制,不以画得“像不像”为标准,充分注重幼儿绘画发展的心理特点,运用“不教而教法”去创设问题情景,激发幼儿的审美能力、创造力、充分挖掘儿童的天性,使其尽情表现自我。例如,《遨游太空》美术活动中,教师先创设了一个问题情景:“小朋友想在天空自由飞翔吗?”“那怎么样才能在天上飞呢?”这些问题的提出,孩子们思绪飞扬,有的画宇宙飞船飞上天,有的画飞机,有的借助翅膀,有的运用火箭等,这样孩子能在美术活动中自由发挥、创作,尽情表达情感充满自信。

五、建立科学的、合理的教育评价氛围

篇4

2主要专题

2.1培养学生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是提高数学教育质最的关键

美国教育研究协会主席、著名数学家、加州伯克利大学舍费尔德教授通过数学解题过程的研究,认为“元认知”是决定解题活动成功与否的一个重要因素。具体地说,学生解题时,对自己在卜什么,特别是为f}‘么要这样l几始终缺乏明确认识.犷卜往不能对自己的处境进行淆醒的评估并作出必要调整,直至最终陷人任局。而数学家解题时、在其体选取方法或解题途径前,要对各种可能性进行仔细考虑,对自己正在一卜什么和为什么这么干有着清醒意识,并能通过自我评估作出及时调整。因此,尽管这一过程并非一帆风顺,但能步人一个合理的解题程序,从而导致成功,其中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因为数学家具有较高的元认知能力J元认知是影响数学问题解决能力的一个重要因素,因而舍费尔德认为在数学教学中,教学生如何去思考问题比教学生解决问题更重要。上海教科院副院长顾怜沉教授以上海普陀区现场观察的60节课为基础,利用国际流行的全息性客观描述技术,选择观察技术,问卷调查和访谈技术,对典型的几何教学课进行了分析。主要结论是:边讲边问正在取代灌输式讲授;课堂提问以推理性尤其是记忆性问题为主,提问技巧比较单一;课堂练习由低到高安排,以小步、多练、勤反馈为原则;教师主导取向的教学方式占有绝对优势;探究、创造动机有待加强。由此引发的深层思考是:在东方教学中主导取向的、有意义的接受学习,与西方教学中学生自主取向的探究学习,二者之间要寻求平衡,按照本国的传统进行整合。斯坦福大学助理教授波乐对英国两所学校的数学教育进行了历时3年的跟踪研究。她在发言中分析了研究传统教学与活动教学对学生思维发展的影响,认为活动教学更有利于学生思维发展。北京师范大学严士健教授指出,数学与计算机的密切联系,对社会进步和技术发展起着很大的推动作用,现代数学的应用比以往广泛得多,许多数学问题来自实际,希望我国的数学教育担负起把西方传人的现代数学融人优秀传统文化之中的责任。无论基础数学教育还是高等数学教育,培养学生应用数学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显得更为重要。他强调学生必须受到数学应用和建模训练,以提高学习兴趣,培养应用数学的意识。首都师范大学王尚志教授介绍了在中学开展数学应用和建模活动实验情况,学生在活动中增强了应用数学的能力,并在力所能及范围内解决了现实生活中一些难题。

2.2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应用使数学教育发生革命性变化

全美数学学会主席、布朗大学教师班乔夫指出:在几何课堂教学中,抽象与具体、逻辑与直观是永恒的矛盾。太简单的教学例子不能说清问题,有意思的例子和好的图像,又因复杂和费时讲不了,造成理性与感性脱节。由于数学过于抽象、枯燥,又难于理解和掌握,学生往往失去学习兴趣,网络教学正好弥补了这种缺陷。首先,教师在网络上演示问题,让学生观察现象、理解概念、掌握方法,自己动手体验解决问题的过程。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探索某些理论或应用课题,他们新的想法也可借助网络迅速得到反馈,有利于保持学习数学的积极性。这种变被动灌输为主动参与,在成功与失败中得到真知的方式,还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独立工作能力和创新精神。其次,学习数学的思维过程与学习语言有很大不同,个性差异比较大。以往的班级教学不容易照顾全班学生掌握知识的进度差异,而网络教学使学生能自己调整节奏而不增加教师负担,通过网络与同学、教师充分交流,有利于教师了解每个学生的思维过程,真正做到面向全体学生因材施教。在网络教学中,教师和学生将不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

2.3高质量的数学教育取决于高质量的数学教师

洛杉矶加州大学教授司丁格勒主要介绍在国际比较研究中利用教师教学录相代替教师问卷进行调查的方法。他认为,由于受语言、文化背景和环境等因素的影响,对教师教学进行问卷调查会有很大差异和局限性,难以真实地反映教学水平。通过专家对教师教学活动录相进行详细分析,可以更为准确地抓住教学的共同特点,判断存在的突出问题,帮助教师更新教育观念,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师教学能力和数学教育整体水平。北京教育学院教授王长沛结合建构主义理论,谈师资培训中如何理论联系实际,指导教师转变观念,把学习看成是学生主动的建构活动,而并非是教师所传授的知识的被动接受。教师要由知识的传授者转变成学生学习活动的促进者,即重新认识教师在教学中的作用。加州伯克利大学马立平博士对中美小学数学教师进行了个案比较研究,认为中国教师对数学概念的理解水平好于美国教师。虽然美国基础教育强调理解数学,但一部分教师本身对数学的理解不够到位,当然也不可能让学生理解数学和学好数学。因而,她认为美国基础教育理论研究很好,但与教学实际相脱节,教学过程还需进一步改进。

3若干启示

会议期间,中美代表还分别到北京大学、北大附中、景山学校和上海复旦大学、格致中学、蓬莱二小分别观摩了课堂教学,并与校长和教师代表围绕以下问题进行了探讨。

第一,关于中学数学教育合理内容的确定。中方教师代表提出,目前中国中学数学教学内容庞多,有些比较陈旧,而美国的内容又过于简单,确定教学内容有无最佳的判据?舍费尔德教授说,这正是此次来华考察的目的,美国在九年级以上数学列为选修课,许多学生不选数学而选人文学科。目前,我们特别关注如何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在这方面,美方要向中国学习,两国数学教育优势互补,希望找到确定中学数学教学内容的合理平衡点。至于中国学生是否天生喜欢数学,有的专家认为,一方面是在生活和工作中有用,另一方面不容小视的是制度因素,很强的动力就是数学始终作为必修课,在升学考试中比重很大。同样,美国把较难的数学列为选修课,制度弹性过大也是学生学习动力不足的原因之一。

篇5

音乐教育是一种富有强烈艺术感染力的审美教育,它借助于倾听来感知音乐美,借助歌唱来表现音乐美,借助表演来发展音乐美,它对于丰富学生的想象力,增强对音乐及外界事物的感知力、培养具有个性化创造力的一代新人具有不可低估的作用。

一、在音乐实践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音乐的学科特点在于它的情感性与形象性。音乐教育是凭借审美感受来进行的,而这种审美感受是在轻松自如的情境中通过教师和学生用音乐进行情感交流方式来完成的。音乐充满着想象,学生在艺术欣赏、演唱、演奏中展开想象的翅膀,用想象力去创造心目中的音乐画面形象及内心感受,如果没有想象力的话就无法听懂音乐。音乐学科与其它学科相比,在对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创新意识的培养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这是由于音乐表现手法丰富且多变,由于音乐的情感性、形象性特征决定的。在教学中教师应通过教学内容及表现手法的分析和比较,让学生认识到音乐的丰富、变化、发展离不开创新。通过音乐课教学,启发学生的创新意识,教给学生创新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如欣赏二胡曲《赛马》中好象是骑手们在摇鞭催马;弱奏的连弓十六分音符要奏得连贯而均匀,犹如群马奔驰时的马蹄之声。两个相同的重复乐句,使人感到马群跑过了一批又一批,争先恐后,你追我赶。第25至32小节的四分音符乐句运弓要宽阔,发音要饱满,表现了人群中粗犷的呐喊声,从这几小节来看形象思维反映了蒙古族人民节日赛马的热烈场面听后让人久久难以平静,这是《赛马》中最有歌唱味的,旋律性很强,学生能学会。经过听、唱之后,学生的脑海中会浮现出一幅万马奔腾图。教师要能根据音乐的自由性、模糊性和不确定性的特征,为学生创设想象、联想的广阔空间。充分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才能对其深入一步的进行创造性意识的培养

二、以兴趣爱好为动力,激发学生的创新热情

我们可以通过了解音乐与生活的关系,使学生热爱音乐、热爱生活,进而让音乐伴随终生,提高生活质量。为了达到这个目的,在设计具体教学中,应引导学生从生活体验入手,从自身音乐经验出发,紧密联系社会生活及音乐现象,主动去探索、思考音乐与人生的关系,使音乐学习成为一项生动、具体、艺术化的生活体验。如今每年的春节晚会,均有很多优秀的歌舞节目,在音乐教学中,我们可以根据教学需要适当增加这些节目欣赏,一方面可以丰富教学内容,另一方面可以增加学生的见识。如,在欣赏《运动员进行曲》、《玩具兵进行曲》、《军队进行曲时》时,可让学生随着音乐做踏步,感受进行曲音乐的风格特点。从学生熟悉的电影《泰坦尼克号》主题曲《我心永恒》引入,让学生听出“风笛”这件伴奏乐器;因此,教师在设计课堂教学时,可从生活入手,寻找与生活有密切联系的音乐,激发他们的学习音乐的兴趣。同时利用电脑多媒体教学平台,开拓学生的视野,增长学生的见识。教师必须在学生的实践活动中使其主体地位不断得到提高,尊重学生意愿,通过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多向交流,激励学生主动积极参与到学习创新中去。从即兴开始的教育正是真正体现创造性的教学,它不是把现成的知识、技能先传授给学生,而是让学生在游戏之中去探索声音,去尝试用字词、语言、用自己的动作、即兴地做些什么,用即兴的敲打一些节奏开始自己的音乐体验和学习,探索式的学习在音乐方面就是以即兴的创作表演作起点的教学方式。

三、在学科综合中,拓展学生的创新范围

音乐教学的内容可谓是丰富多彩,它包含着唱歌、律动、欣赏、节奏、旋律写作等方面的内容。教师可以采用不同的内容对学生进行音乐教育。而节奏创作、旋律改编、即兴歌舞、创编歌词等,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感能动作用,拓展学生的创新范围。

心有多大,舞台有多大。曾听说过这样一句广告语:只有你想不到的,没有我们做不到的。传统的灌输式的教学模式或许压抑了学生许多的创造灵感,他们也只能跟着老师的脚印一步一步走来,不敢有什么大胆的创新。所以导致我们的学生在动手能力与创造能力上远远不如国外的学生。教师要由重传递向重发展转变。在教学中,不妨在老师的指引下,多让学生创造,多让他们参与,使学生们感受到自己创造的成功感与喜悦感。在音乐课上,给学生创造动的机会,让他们用自己喜欢的动作来表达自己对歌、乐曲的理解,充分利用他们好动的特点,动静结合,通过动激发他们对音乐的兴趣,引导他们加深对音乐形象的联想和对乐曲的理解,在参与中得到愉悦和美的感受。在音乐教学中,我还经常采用非音乐的教学方法,把音乐与舞蹈、音乐与戏剧、音乐与文学、音乐与身体运动等很好地结合起来,把这些多样的方法统一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和提高上让音乐与活动沟通起来,给予自由的音乐想象空间。所以,音乐可以让每一位学生用自己独特的方式想象、解释,来宣泄自己的情感,它最能体现人的个性。我们在音乐教学过程中要十分注重通过音乐活动过程的展开,来激发学生创新的潜能,让他们大胆想象,自由创造,拓展广阔的教学空间。

创新能力不是一种单一的能力,它是由多种能力构成的一种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我们音乐教师要敢于打破传统的教学方法和教学形式对学生能力提高的束缚,努力为学生创设条件,提供机会,发挥音乐学科教学在听觉、感受、联想、表现、创造等方面的学科优势,充分利用课堂教学这一主渠道,为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营造良好的教育环境。

参考文献:

篇6

 

音乐教育是一种富有强烈艺术感染力的审美教育,它借助于倾听来感知音乐美,借助歌唱来表现音乐美,借助表演来发展音乐美,它对于丰富学生的想象力,增强对音乐及外界事物的感知力、培养具有个性化创造力的一代新人具有不可低估的作用。 

一、在音乐实践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音乐的学科特点在于它的情感性与形象性。音乐教育是凭借审美感受来进行的,而这种审美感受是在轻松自如的情境中通过教师和学生用音乐进行情感交流方式来完成的。音乐充满着想象,学生在艺术欣赏、演唱、演奏中展开想象的翅膀,用想象力去创造心目中的音乐画面形象及内心感受,如果没有想象力的话就无法听懂音乐。音乐学科与其它学科相比,在对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创新意识的培养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这是由于音乐表现手法丰富且多变,由于音乐的情感性、形象性特征决定的。在教学中教师应通过教学内容及表现手法的分析和比较,让学生认识到音乐的丰富、变化、发展离不开创新。通过音乐课教学,启发学生的创新意识,教给学生创新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如欣赏二胡曲《赛马》中好象是骑手们在摇鞭催马;弱奏的连弓十六分音符要奏得连贯而均匀,犹如群马奔驰时的马蹄之声。两个相同的重复乐句,使人感到马群跑过了一批又一批,争先恐后,你追我赶。第25至32小节的四分音符乐句运弓要宽阔,发音要饱满,表现了人群中粗犷的呐喊声,从这几小节来看形象思维反映了蒙古族人民节日赛马的热烈场面听后让人久久难以平静,这是《赛马》中最有歌唱味的,旋律性很强,学生能学会。经过听、唱之后,学生的脑海中会浮现出一幅万马奔腾图。教师要能根据音乐的自由性、模糊性和不确定性的特征,为学生创设想象、联想的广阔空间。充分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才能对其深入一步的进行创造性意识的培养 

二、以兴趣爱好为动力,激发学生的创新热情 

我们可以通过了解音乐与生活的关系,使学生热爱音乐、热爱生活,进而让音乐伴随终生,提高生活质量。为了达到这个目的,在设计具体教学中,应引导学生从生活体验入手,从自身音乐经验出发,紧密联系社会生活及音乐现象,主动去探索、思考音乐与人生的关系,使音乐学习成为一项生动、具体、艺术化的生活体验。如今每年的春节晚会,均有很多优秀的歌舞节目,在音乐教学中,我们可以根据教学需要适当增加这些节目欣赏,一方面可以丰富教学内容,另一方面可以增加学生的见识。如,在欣赏《运动员进行曲》、《玩具兵进行曲》、《军队进行曲时》时,可让学生随着音乐做踏步,感受进行曲音乐的风格特点。从学生熟悉的电影《泰坦尼克号》主题曲《我心永恒》引入,让学生听出“风笛”这件伴奏乐器;因此,教师在设计课堂教学时,可从生活入手,寻找与生活有密切联系的音乐,激发他们的学习音乐的兴趣。同时利用电脑多媒体教学平台,开拓学生的视野,增长学生的见识。教师必须在学生的实践活动中使其主体地位不断得到提高,尊重学生意愿,通过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多向交流,激励学生主动积极参与到学习创新中去。从即兴开始的教育正是真正体现创造性的教学,它不是把现成的知识、技能先传授给学生,而是让学生在游戏之中去探索声音,去尝试用字词、语言、用自己的动作、即兴地做些什么,用即兴的敲打一些节奏开始自己的音乐体验和学习,探索式的学习在音乐方面就是以即兴的创作表演作起点的教学方式。

篇7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913X(2013)01-0121-02

创造,是提出新观点、新发明,形成新事物的过程。创新,是创造新事物的过程。创造与创新能力随着社会和科技的发展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甚至国家之间的竞争评价指标之一就是创造能力的强弱。如何培养、提高大学生的创造能力是摆在社会、学校的一道难题。从创造活动的过程出发,培养创造思维能力的构成要素,继而形成一定的创造能力,是一种可行的途径。

一、问题的提出

思维是人脑的机能,是对客观事物的能动反映,是人类在对客观事物的认知与改造过程中产生与发展的。创造思维,又称创造性思维,是一种高度发展的人类思维形式。创造性思维作为思维的高级形式,不仅具有人类思维活动的一般特点,而且具有表现为思维发展的突变性、跨越性的自身特有的思维突变,亦即不是在现有概念、知识基础上的循序渐进的逻辑推理,而是依靠灵感、直觉或顿悟的非逻辑形式。创造性思维往往超越惯常的思维模式与方法,给人以“特立独行”的印象,但是在遇到原有理论知识体系、在传统思维模式下所不能解决的难题,创造性思维就显示出了它的威力。此时,也就是在已有的知识与方法下所出现“山重水复疑无路”的情况,恰当运用创造性思维可以得到“柳暗花明又一村”的结果。

应用创造性思维、解决具体问题的表现因人而异,但是作为人脑的高级思维形式,产生于人类认识与改造客观实践的过程中的创造性思维本质上是一种思维。有效运用这种思维的能力,即创造性思维能力,是一种超出常理、超越已有的思维定势,从不同的角度、运用不同的观点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个性心理特征。因此,创造思维能力在某种程度上是可以通过一定途径加以培养的。

创造思维能力的培养可以通过培养创新意识、培养创新思维、培养创新知识与技能等三方面的内容进行。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知识与技能在创新活动中表现为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三要素,三者有机结合形成创造思维能力。

二、创造思维能力构成及其关系

创新,一般是指创造新的事物。创新意识、创新思维方法、创新知识与技能是创造过程的三要素,三者有机结合,引发、促进创新的产生与发展。在创新活动过程中,这三要素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相辅相成地发挥作用。

(一)创新意识

意识,在哲学意义上,指的是精神。在思维学中,意识是人脑认识活动的保持和认识结果的保存状态,是一种思维状态。创新意识,指的是在创造过程中指向创新结果的思维状态。正如匠人所依赖的手感、音乐家所依赖的乐感、球类运动员所依赖的球感、翻译家所依赖的语感一样,创新意识是在大量的客观实践基础上形成的,是从事各种具体实践活动的经验积累,是主客观互动的产物。创新意识,在某种程度上是创新欲望、创新思维模式或方法、观察及分析问题能力的集合,是上述几种心理活动的综合,是对创新活动过程、创新思维状态的整体把握与思考。有时,创新意识直接表现为直觉、灵感、顿悟等。

在创造活动过程中,创新意识起着导向性作用,是创新的关键。创新意识唤醒创新者的创新欲望,形成创新动机,开始创新活动。在创新过程中,创新意识不断激发、鼓舞创新者去探求、思考,运用不同的观点、角度观察与分析,寻找解决问题的方式、方法、途径以及思路,直至寻找到合适的解决方案,将问题解决,从而产生新发现、新发明。

(二)创新思维方法

创新思维,或者说是创新思维方法、创新思维模式,是创新活动过程中表现为不同于传统思维模式的思维方式、思维方法。例如,辐射思维(发散思维),逆向思维,求同思维与求异思维等等。

创新思维方法在创新活动中起着工具性作用。通过不同的思维模式选择与运用,创新者寻找可行的问题解决思路、评价与检验可行方案,最后完成创造活动,实现突破。从方法论的角度,创新思维方法本身就是对传统思维模式的变革,所以,创新思维方法就是一种创新。但是,与创新意识相比,创新思维方法只是具有工具性作用,只是一种思维工具,在创造活动中具有一定的导向作用。这种导向作用体现在创新具体方向、方式的选择,不是创新意识贯穿于创造活动全过程的导向性作用,而且,创新意识还有启动创造活动、激发灵感的产生等作用。

(三)创新知识与技能

创新知识与技能指的是创新者在创新活动过程中所使用的知识和技能。它在创新活动中产生着基础性作用。创新者运用一定领域的专门知识与技能,往往又是多领域的知识与技能,观察问题、分析问题、提出解决方案。这在创新过程中是一种基础性作用。

创造思维能力三要素的关系可见下图。

创新意识处于创造思维能力的顶端,是最为重要的导向维,贯穿于创造活动全程,是创造活动的方向性选择;创新思维方法是工具维,在具体的创造活动中,选择不同的观察角度、不同的解决问题思路;创新知识与技能是最基本的基础维,观察、分析、解决问题都需要某一领域或多个领域的知识与相应技能。

或者,以三维坐标的形式表达为如下的关系:创新知识与技能和创新思维是基础性能力,创新意识是高级能力。

在这个三维坐标系中,创新意识是关键维,没有创新意识,创造活动无法开展。创新思维方法、创新知识与技能是基本维。

三、创新意识、创新思维方法、创新知识与技能在创造过程中的作用

英国心理学家沃勒斯在《思考的行为》中提出了创造活动的“四阶段模型”。 创新思维过程分为:第一阶段,准备期——明确问题状态。在这个阶段主要的活动是发现问题、搜集资料、从前人的经验中获取知识和启示。第二阶段,酝酿或潜伏期——初步进行研究。运用传统的知识和方法对问题提出各种试探性方案。第三阶段,明朗期——问题得到解决。在这个阶段往往需要摆脱既有的知识和思维方法,突破常理、一般性方法,运用创造性思维方法求得突破。第四阶段,验证期——检验所有结论。

在这创新四阶段中,我们可以发现创新意识的作用轨迹:准备期是创新的起始阶段,是创新的出发点,创新意识带领着创新者从普通思维状态进入创新思维状态。这是一个转折点,创新者从惯常的、工作的一般状态进入创新状态,进入一个高度紧张的思维状态,即创新思维活动状态。第二阶段,创新意识指引着创新者进入研究或发现过程后的初步思维活动。第三阶段,是创新活动的最为关键、最为艰难的时期,在创新意识的作用下,创新者不断思考、观察、发现、提出解决方案,对各种方案进行比较、分析,选择适用方案,摒弃不可行方案。一般地,当灵感或顿悟出现时,问题得到解决。这一反复寻找可行方案的过程,是创新意识在发挥导向性作用。

最后阶段,创新意识的作用仍然继续,只是没有在第三阶段中明显、强烈。在验证期,创新意识结束创新行为,旧的创新行为消退,创新者回到正常的行为状态,或者,问题解决方案导致产生新的创新行为,或者进入新一轮的创新活动周期。综上所述,创新意识引发创新活动,指引着创新结果的产生,在创新过程中起着主导性作用。

创新思维方法所产生的作用是工具性作用。在创新中期,在酝酿或潜伏期和明朗期创新思维通过变换、选择不同的思维方法、思维模式指引着创新方向及选择。酝酿或潜伏期是对问题进行初步研究,选择问题解决的初步方案,明朗期需要运用不同的创新思维方法,寻找恰当的突破口。综合不同的思维方法、解决方案,在创新意识的带领下,找到解决问题的最后方案。

创新知识与技能所发挥的作用是基础性作用。在创新初期,创新知识与技能是运用某一领域的专业知识与技能明确问题,明确所要解决的问题;在接下来的阶段里,创新知识与技能的运用对问题进行初步研究,寻找可行方案;然后,某一领域、多个领域的知识与技能综合运用,经过艰苦的探索与思考,选择、评价可行方案,最后确定解决方案并进行验证。

四、创造思维能力的培养

创新意识、创新思维方法、创新知识与技能三者作为创造过程的创新三要素,是创造能力、创造性思维培养的内容与途径。

(一)创新知识与技能的培养

在创新的过程中,对创新问题的认知、分析问题、提出可行方案的思路及方法需要有知识与技能的储备,这是基础性环节、必要环节。知识与技能通过学习获得,通过生产实践、社会实践获得。另外,创造性思维所需要的知识与技能往往是多学科的知识,文理兼融并蓄,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并用。因此,应该坚持“通才”培养,培养拥有复合型知识与技能的人才。

(二)创新思维方法的培养

创新思维方法可以通过学习创造学、创新思维课程,同时加以必要的实践。培养创新者多方面的兴趣,增广其见识,培养多角度、多层次、不同方式的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方法与能力。

(三)创新意识的培养

创新意识在创造活动中起着最为重要的作用,是创新的关键,但是,它的形成也最为复杂。创新意识与道德、意志、思维方法有关,来源于实践活动,它是一种素质,是一种纵观全局的能力,是创新知识与技能、创新思维方法的有机结合,又高于二者,是一种能力素养。所以,创新意识的形成与培养是建立在崇高的道德情操基础上,建立在坚强的意志上。同时,培养创新精神,鼓励实践,在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中形成创新意识。在以社会利益为先的前提下,创新才有源头,才有不竭的动力。

参考文献:

[1] 田 运.思维辞典[K].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6.

篇8

汉中中学拥有深厚的人文积淀,引领和昭示着历代学子非同凡响的文化追求。学校将图书馆、阅览室、书画室、心理咨询室设在书院明伦堂各教室。老师和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坐在古人的位置,打开书页,与先哲对话,聆听古圣时贤的谆谆教诲。师生经常在这里举办“桂园读书会”、“凌霄文学研讨会”、“红枫诗会”、“读书沙龙”等活动,邀请国内外文化大家、各领域专家、教授学者及校内名师在此开办文化大讲堂和学术报告会。每年举办的“校园艺术节”活动,也在此展出师生书画作品及其他艺术作品。学校凭借汉南书院的文化设施,依托汉南书院的文化氛围,经常举办各种高品味的文化活动,让全校师生在此感受浓郁的文化熏陶、受用精粹的文化食粮、享受醇厚的文化滋养,在这种无形的文化陶冶中,颐养身心,积存学养,提升境界。

提高读书品位 升华精神境界

在经济全球化、资源市场化、信息全球化、文化产业化和价值取向多元化并行的时代,多元文化的交汇与碰撞,多层次文化的交织和杂糅,使不少人在文化选择和教育诀择中深感无所适从,良莠难辨。正如别林斯基所说:“阅读一本不适合自己阅读的书,比不阅读还要坏。我们必须学会这样一种本领,选择最有价值,最适合自己所需要的读物。”只有这样,才能发挥好书籍对学生进行心志激励、心灵启迪、心性陶冶的深远持久和潜移默化的作用。

因此,学校经常开展“我为大家荐好书”活动,除教育部《大纲》指定的中学生课外文学名著必读书目外,学校又让师生共同作主、民主推荐,编制适合中学生成长需求的励志类、文史类、科普类和高雅艺术类的书籍和期刊目录,引导学生阅读。学校开展以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为主要内容的“好读书,读好书”活动,举行“我读名著的感受”为主题的读书演讲会。学生还利用课余时间和节假日加大阅读量,将自己写的读后感、书摘和书评,贴在教室和墙报专栏里展示和分享。学校每周一次的“读书交流课”,成为学生最喜爱的课程之一。各班建立的“班级图书馆” 成为班级文化建设的一个亮点。

学校开展“读好书、做名师”赠书活动。每到新学年伊始,教师都要结合自己的实际,制订本学年的读书计划,写读书笔记、书评或随笔;他们利用零星时间,走近经典,品味名著,进行自我充电,提升综合素养。每学期期末放假前夕,学校征求教师意见,选购教师需要的教育书籍,送给每位教师。学校尽力创造条件,为教师提供各类文学书籍、学术论著和报刊杂志以供阅读;提供各种工具书、教学资料和方志汇类以供查阅;提供不同版本的教材、教案和教学参考以供借鉴;还向教师推荐教育名著、教育名家论著及其他论述师德、教学和教育的文章,让教师在阅读中体悟,在欣赏中成长。

篇9

观察是幼儿认识世界的重要途径。每个正常的幼儿都能看见东西,但还不能说每个幼儿都会看东西,这就是观察力的问题。幼儿的观察能力决定着他们的知识水平。苏联教育家列·符·赞科夫认为,差生的普遍特点就是观察力薄弱,因而也就缺乏应有的求知欲。

画画是一种视觉艺术活动。画画之前,首先总是要通过视觉观察所要表现的对象。如:形态、结构、色彩、比例、空间位置等,使之在头脑中留下清晰的印象,然后再凭着记忆、想象去动手进行表现的。这种观察力的培养,对幼儿美术,乃至一个人的一生发展是十分重要的。幼儿的知识经验很不足,抽象思维能力差,他们在观察时不能进行分析比较,还不能区别事物细小差别和复杂的空间关系。因此我们应教给他们从整体到局部的观察方法,分析事物的主次,观察物象的比例、结构、动态,近大远小及空间位置等,使他们的观察能够逐步深入,能够通过观察找出物象彼此之间的关系,辨别出异同,从而使幼儿知道,要描绘物象的基本部分的名称、形状、颜色、大小、空间位置以及用途等。例如带孩子观察小白兔时可以让幼儿用语言描述小兔子的特征,并且按照一定的顺序。小白兔身上有白色的毛,长着两只长耳朵,红红的眼睛,三瓣嘴,身体不大,有四条腿,前腿短,后腿长,还有一条短短的尾巴。带孩子去百货商店时可以参观不同的柜台,问孩子柜台里有什么东西,这些东西是干什么的?售货员是怎样卖东西的。

大自然是孩子最喜欢的地方。的确,自然界的景物千姿百态,斑驳陆离,纷繁变幻,美不胜收。如朝霞似锦;旭日东升;新月如弓;星闪灯明;飞泉如带;青山巍巍;春雨如丝;桃红柳绿;以及湖面上悠闲的天鹅;森林中机敏的猴子;翠竹下温顺的熊猫;山岭间勇猛的老虎等,都具有不同形态,不同色彩的美,对幼儿都有着强烈的吸引力。

我们要多带孩子到大自然中去,在丰富多彩的大自然中我们可以引导孩子发现、观察雨后的彩虹;雪后的美景;花卉的各种形状、颜色;昆虫、小鸟的动态特征;寻找燕子与麻雀、蝴蝶的异同;观察秋天的树木,引导他们看看叶子发生的变化,叶子的各种形状,听听在树叶上走动时脚下发出的沙沙声,采集美丽的落叶等。

在日常生活中可以选择两种或三种物品让孩子说出他们的异同。如:桔子和苹果有哪些一样和不一样的地方;手表和座钟哪儿一样,哪儿不一样?宝宝和妈妈的鞋哪儿一样,哪儿不一样;水壶和毛巾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

另外,我们可以让幼儿看大师的画。例如:让幼儿欣赏郑板桥的翠竹;徐悲鸿的马;齐白石的虾;张乐平的三毛。让幼儿听画的故事,使幼儿感受到美,从而大胆想象、创造。

教师有计划、有组织、有目的、有方法的培养幼儿观察力的同时,还必须培养幼儿的注意力。幼儿的注意力不易集中,也不稳定,只有通过观察活动,逐步培养他们的注意力,使之达到比较集中,稳定和持久。有意注意的时间长了,才可能使幼儿的观察力得到很好的发展。如:我们可以给孩子读一组词,让他认真听,当听到属于某一规定的标准词时就拍手。

兴趣是美术的动力,是求知和成才的起点。兴趣和爱好象催化剂一样,能不断地促使幼儿去实践、去探索,不断开辟智慧发展的道路。幼儿对画画有一定的兴趣,但是这种兴趣往往是不持久的,需要教师在美术教育过程中加以培养,使之保持持久。当幼儿一旦以极大的兴趣参与画画时,他们必然以更大的热情积极而努力地完成作业。

培养幼儿对美术活动的兴趣应注意几点:

1、教材的内容和表现形式要有趣味性,教学方式和方法要注意游戏性。

2、教材难度要适中,教学要求要注意针对性。

3、教师对美术活动的兴趣要浓厚,辅导的态度要亲切,辅导要注意启发性。

4、教师要同家长密切联系,不断沟通情况,注意保持幼儿的学习兴趣。

二、记忆

记忆是人脑对过去经历过的事物的反映。记忆是一个心理过程。它包括识记、保持再认或重现三个环节。没有记忆就谈不上对经验的保持,没有保持,也就无法对经历过的事物进行再认或重现。可见,识记和保持是再认或重现的前提。许多人都认为孩子很善于死记硬背,因而不注意给孩子很好地讲解事物,只要求他们记忆。

事实上,孩子理解后的记忆比机械记忆效果要好的多。研究表明:孩子对常见的物品、树木、理解了的词、有联系的事物更容易记住、记牢,而记忆没有意义的图形、事物、音节要花更长的时间,巩固性也较差。孩子对自己的记忆行为和能力有了一定的意识,我们可以用一定的方法来帮助幼儿记忆、训练他们的记忆。如:挑选15—20人,让孩子们围坐一起,并记住都有哪些小朋友,然后由成人将一个孩子的眼睛蒙住,幼儿一起说:“一、二、三快快找,四、五、六快快藏。”成人在孩子们念完歌谣之后,任意选一名孩子藏到另一间屋子里,最后让被蒙住眼睛的小朋友看一看,这里少了哪个小朋友?或是将桌上的实物位置调换,请幼儿凭记忆说出多了什么少了什么。

三、想象是绘画学习的中心

对头脑中已有的印象进行加工改造形成的形象的心理过程就是想象。这方面的能力就被称为想象力,如果离开了想象,孩子的生活就不是丰富多彩,生动离奇了。对于孩子来说,没有想象就没有生活。

幼儿的想象水平较低,再造想象占主要地位,而创造性的成分很少,这和他们的生活经验、知识范围密切相关,但幼儿的想象力,发展水平是有个别差异的。有的幼儿只能想到自己周围的一些简单的事物,而另一些幼儿则能想到自己见过的、听过的和自己经历过的许多事物,他们的想象比较大胆,不受具体现实环境的约束。

一个聪明的孩子面对一个完整的玩具他只有一件事可做,即把他拆散,面对一个不完整的玩具,孩子不得不开动脑子展开想象的翅膀进行组装。如断臂的维纳斯,以其断臂曾经让多少人也正让多少人为之倾倒。

在绘画中我们可以提出一些具有发挥想象余地的命题。启迪、诱导他们以同一主题为出发点,打破思维定式,展开想象的翅膀在广阔的天地里自由自在翱翔,寻找艺术表现上更多的可能性。如“我最高兴的事”,可能有的画“看花灯”;有的表现“看马戏”;有的表现“捉螃蟹”;有的表现“天上”;有的表现“地下”。幼儿美术教育的目的,不是为了从小训练未来的美术家,不在于对美术技能技巧的机械训练而在于启发

幼儿的想象和促进其创造性。 在绘画教学中,我采取这样的方式进行:先画出大致轮廓,让幼儿猜猜要画什么。如:“画不倒翁”,先画一个圆形,让幼儿展开想象的翅膀,猜猜老师要教孩子学画什么,最后肯定猜对的孩子,使孩子得以情感上的满足。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采取如下方法培养幼儿的想象力。

1、像什么

如蓝天上飘着的朵朵白云像什么?旧房子里班驳的墙皮像什么?下雪时屋檐上挂着的冰柱像什么?外面刮着大风,呼呼的声音像什么?

2、能干什么

如用纸能干什么?用水能干什么?用针能干什么?用铅笔能干什么?用绳子能干什么?……。

3、让孩子处于一种假定的情景中充分设想会有什么结果,想法越多越好。如:如果世界忽然没有了光人们将会怎样?如果你有了许多钱,想干什么?如果你原来是一条只会爬行的虫子,忽然有一天能像人一样站起来走路的时候,你第一件事会做什么?

4、什么东西能有这种用途

如:什么东西能照明?什么东西能游泳?什么东西能解渴?什么东西会发声?

5、接着说话

由成人先说一句话,请孩子接着把话说完,而且说的想法越多越好。

如:一天嘉澍正在屋里玩,忽然听到劈啪什么东西摔碎的声音……;豆豆和妈妈上大街,看到一个小弟弟站在哪儿大声地哭……。

6、你变我也变

成人和孩子玩这个游戏时应遵循一物降一物的规律。如:成人说:“我变成水”,孩子就说:“我变成杯子”。成人说:“我变成盒子”,孩子可以说:“我变成火”。

篇10

数学知识之间有着非常紧密的内在联系,在教学时,教师要沟通新旧知识的联系,创设条件,使新知识转化为旧知,从而顺利实现迁移。如在教学“小数除以小数”时,我是这样进行教学的。

1.复习巩固。先计算:15.6÷12,3.64÷52,学生独立解答后简要复述计算方法。

2.创设情境,提出问题。利用教材给出的问题情境,要求学生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即:求7.65是0.85的多少倍,用除法计算,列式为7.65÷0.85。与复习题比较,不同之处是除数是小数的除法。

3.回顾过去,创造方法。我们学过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现在请大家想一想,除数是小数的应该怎样计算?

学生独立思考,创造新的计算方法。

(1)将单位“米”转化成“厘米”来计算:7.65米=765厘米,0.85米=85厘米,765÷85=9。

(2)根据商不变的性质,把7.65和0.85同时扩大100倍,765÷85=9。

然后问学生:你们是怎么发现创造的?

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我们已经学过了,今天出现了除数是小数的小数除法,我想:只要把小数变成整数,我们不就都会做了?因此我们就运用商不变的性质把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扩大100倍,765除以85的商与7.65除以0.85的商是一样的。

为了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我继续追问:1.26÷2.8又该如何计算呢?学生经过比较马上发现,把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扩大10倍效果最好。

从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旧知识)到除数是小数的小数除法(新知识),经过学生沟通新旧知识的联系,再加上自己的自主创造,逐步理解了除数是小数的除法的计算方法。

二、寻找共性促创造

在学生的认知结构中,是否有适当的起固定作用的观念可以利用,特别是是否有处于较高抽象概括水平的起固定作用的观念为创造提供最佳固着点,是促进积极迁移的基本保证,也是进行创造的首要因素。为此,教师要善于找到新问题与原有经验的相似性,找到生长点,并合理利用和巧妙引导。

如在教学“角的度量”时,就可以引导学生迁移长度的测量经验,创造出量角的工具——量角器。

1.通过比较,引发创造需要。在教学中我先出示两个凭眼睛不易直接看出大小的角,让学生自主选择比较大小的方法。学生很容易想到让这两个角的顶点重合,一条边重合,看另一条边,哪个角的另一条边在外,哪个角就大。再追问,较大的角究竟比较小的角大多少呢?假如需要精确地比较,该怎么办?从而激发认知冲突,引发测量需要,催发创造胚芽。

2.通过回顾,唤醒已有经验。接着,我又引导学生回顾长度单位的产生过程和测量方法。一般地,人们先统一地以固定的一段长为标准(如1厘米),用它去量较短的物体;但在测量较长物体时,发现用1厘米这个标准去量太麻烦,于是,人们就创造出1分米;当用1分米去量更长的物体时,发现又比较麻烦,人们于是创造出1米。经这么一梳理,学生领悟到:度量在本质上就是先选定适宜的度量单位,再以此为标准去测量物体的长度,看被测量的物体上包含多少个这样的单位,进而得出测量结果。当测量结果得不到整数,需要更精确的测量时,人们又把这个单位平均分成10份、100份、1000份……(当然,其他份数也行)从而得到一个个更小的度量单位,再用这些更小的单位去度量,直到得出比较精确的测量结果。这样,就将“角的度量”这一新知置于“量的度量”整体的认知结构中,促使学生由长度度量迁移到角的度量上来。

3.通过寻找共性,逐步创造工具。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联想:现在,要比较角的大小,你能不能从长度单位及其测量工具中受到启发,自己也来动手创造一个量角的工具呢?经过充分的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终于有学生提出:我们也可以先选定一个角,把它作为标准。生活中最常见的是直角,可以把它平均分成10份,这样就得到10个小角,再用这些小角去度量其他的角。笔者认可了这一创意,进而师生合作,创造出量角工具——直角器。

然后进一步引导,当用这些小角测量有些角得不到整数结果时,怎么办?学生认为这时就把每个小角再平均分成10份、100份……从而得到一个个小小角,再用这些小小角去测量,直到量出比较精确的结果为止。最后,利用课件展示了这一精细化的过程,同时指出为了便于度量和比较,数学上统一规定:把一个直角平均分成9个小角,然后把每个小角平均分成10份,并规定这时每个小小角的大小为1度,写作1°,就把它作为角的度量单位之一。

然而,这样的量角器毕竟还嫌粗糙。于是,我又引导学生尝试评价直角器。有学生指出:这个直角器能直接量出锐角的度数,但不能方便地量出比直角大的角的大小。然后再创造出平角器、周角器。经过一番探索和类比,师生合作,终于创造出常见的量角器。这时,我再介绍量角器的产生背景、构造特点、设计原理和度量方法等,学生就会有意义地接受,并会欣然接受。他们在创造的过程中实现了对角的度量这一数学知识与技能的深刻理解和主动建构,增强了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能力,发展了度量意识。

三、类比推理促创造

类比是根据两个或两类事物的若干属性相同,已知其中一个或一类事物还具有某一属性,从而推出另一个或另一类事物也具有某一属性的思考方法。小学数学中,新知识一般是旧知识的延伸或组合,两者之间有很多共同属性。新旧知识的共同点越多,越容易实现知识迁移。

如在教学“整数加(减)法”时,教师需要让学生借助直观操作和在计数器上拨珠等方式,使其明白算理:只有在计数单位相同时,才能把计数单位的个数直接相加(减)。在教学“小数加(减)法”时,教师仍要让学生继续领悟并强化这种观念,使之越来越稳定和清晰。这样,在学习“异分母分数加(减)法”时,学生才有可能迁移算理。学生从中深刻领悟到,分数加法的算理与整数加法、小数加法是一样的,都是把相同计数单位的个数直接相加。这样,学生对加(减)法算理的理解就会达到概括化的程度,即使暂时遗忘了算法,也能自主创造出来。

此外,在引导学生探寻乘法分配律中的算理时也可以这样做,如简算47×78+53×78时,用(47+53)×78,其实就是把“78”看作一个单位,原式就变成47个78的和加53个78的和=(47+53)个78的和。我还让学生尝试简算4.7×78+53×7.8,许多学生觉得困难,但有学生把原式转化为4.7×78+5.3×78=(4.7+5.3)×78,即先统一用“78”做单位,再根据积的变化规律变形,于是得到4.7个78的和加5.3个78的和等于10个78的和,从而把整数乘法的运算律迁移到小数乘法的运算中来,创造性地解决了问题。

在教学中,要努力揭示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尽力创设类比情境,凡是学生能在已学的基础上类推的,尽量引导他们自己类推出应学的新知识。

四、运用矛盾促创造

事实上,旧知对于新知的影响并非只有正迁移,有时也会有负迁移。如果已有的经验在知识探究中产生负迁移时,就让学生在矛盾中探索,创造出新知识。

如在教学“3的倍数的特征”时,先复习2和5的倍数的特征,然后让学生说说自己对3的倍数的特征的猜想。

第一次探索:让学生举例验证猜想,学生发现依据判断2和5的倍数的特征的经验,不能运用于3的倍数的特征的猜想。

第二次探索:让学生从若干张数字卡片随意摸出几张,组成不同的数,看是不是3的倍数,发现有的是,有的不是。

第三次探索:(1)是3的倍数的数:让学生借助计数器,在拨一拨、数一数、比一比、换一换的过程中发现3的倍数的特征。

(2)不是3的倍数的数:变换数学卡片的位置,形成新数,看是不是3的倍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