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5-17 16:51:43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中学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青少年正处在生长发育的关键阶段,精力充沛,是学习的极佳阶段,学习能促进良好的心理品质的形成。前苏联教育家加里宁说:“很多教师常常忘记他们应该是教育家,而教育家也就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为此,中学学科教师要充分认识到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在学校教育中的地位,改变以往光抓智育、忽略学生德育及心理健康的状况,必须“育心”。
1.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分析
1.1学习焦虑
学习焦虑是学生由于内心某种矛盾而产生的不安或不愉快的心理反映,它是学生群体中一种特定的紧张状态。焦虑反应是正常现象,但过度的学习焦虑会给学生的学习和身心发展带来消极的影响。学习焦虑主要表现为惧怕家长或老师的否定评价,课堂上害怕提问,趋向回避、退缩,恐惧考试等,并伴随生理上的食欲不振、失眠、神经衰弱、记忆效果不良、思维迟钝,精神上萎靡不振、厌学等[1]。
1.2人际交往障碍
人际交往障碍主要体现在当和人交往时焦躁不安,在众人面前不安,对师长、家长批评总想不开,无所适从[1]。障碍性过强的学生往往没有魄力,缺乏组织能力,搞不好人际关系。这种倾向在小学生中日益严重,影响了儿童正常的人际交往与心理需求。
1.3自责心理
自责因个人缺点或错误而感内疚,这是正常现象。如反应过分,甚至对一些并不严重的缺点或失误出现罪恶感,对之念念不忘、悔恨,并要求给予惩罚,即为自责。见于各种抑郁症、人格障碍。
1.4身体状况
高中生随着身体机能的转变,更关注自己的相貌体态,对异性同学产生好感。其心理成熟并不与生理发展同步,要求独立成长的渴望和生活学习的依赖性之间的矛盾,与同学关系的紧张、学习活动的成败等矛盾比较突出,易发生心理情绪变化,如过度紧张、困惑等。
1.5冲动倾向
冲动倾向主要表现为好发脾气,严重者还会骂人、打架。有遗传因素,更多的则属于生活习惯不良或是心理不健康。往往由于家庭对其要求过分或过于包容,从小形成任性性格,长大后易以自我为中心,遇不顺心事情易冲动,不考虑后果。
1.6孤僻倾向
通过观察发现部分中学生无正常的社交能力、沟通能力、兴趣和行为模式,下课后形单影只,独立独往。对交往恐惧,封闭自己,伴有厌恶、绝望、害怕、被抛弃情绪,对前途悲观、迷茫、意志消沉,学习主动性受抑制,影响学业成绩的提高。其原因很多,有家庭因素,也有自我信心不足等。
2.影响中学生心理健康的因素
中学生心理健康主要受到来自社会、家庭、学校和个人四个方面的综合影响,主要压力来自外界的发展要求和自身发展水平的矛盾,在一定范围内通过学生自身的努力可以化解,并成为其成长的动力,但当这种矛盾激化到超出个人承受能力时就会导致学生出现一定的心理问题,比如学习焦虑、社会交往障碍和身体适应障碍等。
2.1社会因素
虽然中学生还没有直接接触社会,但家长、老师和周围人都在灌输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的竞争机制,无处不在、无时不有,使学生不得不体会来自生活的压力,导致对现实充满迷茫与困惑[2],引起各种心理问题。首先,发展起来的诸如电视、网络、报纸杂志、书籍、电影等传媒信息对学生的心理健康带来一定的消极影响,如电影、电视中对武打暴力行为及犯罪行为的渲染,易使学生模仿、学习,产生误导作用,增强冲动性倾向。其次,网吧等娱乐场所管理失控,常对未成年学生开放,致使一些学生沉迷网络、游戏等,易造成孤僻及攻击等心理行为问题。
2.2家庭因素
独生子化导致家庭教育失衡。一方面,家长对孩子过于溺爱,一味满足孩子的各种需要,使之形成依赖性强、任性固执的个性。另一方面,独生子女化导致家长对孩子产生过高的期望值,要求孩子不仅学业成绩突出,还具备一技之长,为实现这一目标,不惜代价花费大量时间、精力和金钱,结果给孩子带来了身心的巨大压力。同时,家庭生活环境对孩子的身心发展有很大的影响。父母不和、父母离异和再婚、母子关系差、父母教养不当、父母不良行为习惯等都会造成孩子不良心理。
2.3学校因素
学校因素会影响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状况,学校风气、教师素质、师生关系、学校的课程设置、是否具有良好的心理卫生服务体系等均与儿童青少年的心理状态相关。
2.4自身因素
孩子的个性特征,如胆小、怯懦、敏感、过分依赖、追求完美等,都会对孩子的心理健康产生不利影响,使孩子易于出现心理健康方面的问题。
学校教育的各个环节都可起到心理健康教育的功能,新课标下的各学科均含有重要的心理健康教育功能。
3.学科教学对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作用
3.1对会宁县5所高中学生心理健康归因调查
用中学学生标准化的《心理健康诊断测验》测试表对抽样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水平测试,统计比例,结果见表1。
表1 学生心理健康测试比例分配比较
调查发现:会宁县高中学生被测的学习焦虑等8项调查中,都不同程度地存在问题。尤其在学习焦虑、自责心理、人际交往障碍等方面较为突出。身体状况、冲动、孤僻、恐惧的心理问题较少,但其比例也不容忽视。为此,在学科教学中有计划地对学生心理健康引导教育,可有效地增进学生心理健康。
3.2体育与健康、音乐、美术等学科教学能有效降低学生的焦虑倾向
经常参加体育活动、音乐、美术等学科教学能改善学生中枢神经系统的功能,发挥大脑皮层的兴奋和抑制的协调作用,使神经系统的兴奋和抑制的交替转移过程得到加强,改善大脑皮层神经系统的均衡性和准确性,使思维的灵活性、协调性和反应速度等得到提高,缓解学生的情绪。另外,丰富多彩的运动、音乐、美术等学科教学活动,学生总有自己喜欢的运动及学习方式,在学习过程中感受到身心愉悦情绪,从而缓解学习压力。
体育、音乐、美术等教学活动是一种人与人之间相互交流的形式,可以增进人与人之间的友谊和交流,有利于培养学生处理各种人际关系的能力,发展学生对社会的适应能力。
体育运动、音乐学习、美术创作等能改善理念,有利于培育学生丰富的情感,陶冶学生的情操。体育学科教学以丰富多彩的内容和无与伦比的竞技抗争形式吸引学生的积极参与,在体育与健康教学活动与运动竞赛的过程中,始终贯穿竞争与拼搏向上的精神。可以通过运动解决学生的孤僻、恐惧等心理问题,从而增强体质,增进友谊,减少冲动。
3.3其他学科教学情感态度价值观内容能有效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眼下,进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教育是人发展的需要,是社会发展的需要。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教育可以从多方面进行,如学科渗透、开展科技制作、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学生的创新能力得到了培养,并有效增强了合作意识。
4.结论与建议
4.1结论
4.1.1研究表明,高中生中存在较明显的心理健康问题,其中以学习焦虑、自责心理、人际交往障碍最严重。
4.1.2学校对于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还不够重视,各个学科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理念还不够深入。
4.1.3体育与健康、音乐、美术学科在学生心理干预方面有着独特的优势。
4.1.4通过体育与健康、音乐、美术学科教学,可提高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尤其对学生的学习焦虑、对人焦虑、冲动倾向、身体症状及孤独倾向有明显的改善效果。
4.2建议
4.2.1更新教育理念
传统教育注重身体素质发展、学生成绩提升,忽略身心发展。为此,教育要体现身心发展,要做到全面发展,方可减轻学生压力,增强自信心[3]。
4.2.1建立平等师生关系
平等的师生关系会使学生感到人格的尊严与神圣,会减少学生诸如自卑、孤独、胆怯、抑郁、冷漠、仇视等不良心理状态的出现,有益于学生心理健康发展。
4.2.3心理健康教育是一个长期工程
高中生心理健康教育,只有通过长期的实践研究才能得到发展。由于时间所限,本文未进行更全面、深入的研究,仍有许多问题有待解决,研究组会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努力完成后续工作。
随着应试教育改革的进行和素质教育研究的深入,人们已经在探讨适当拓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内涵、进一步提升心理健康教育在学校教育中的地位,使学科教学心理化、人本化,达到心理健康教育与学科教学交融的问题。这就需要认真思考心理健康教育与学科教学之间的有机融合、相互渗透问题。
参考文献:
[1]臧德喜.中小学体育心理健康教育功能及其实践策略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3.
DOI:
10.16657/ki.issn1673-9132.2016.09.109
随着现代社会的进步与发展,生活节奏越来越快,学生的学习压力越来越大。无论是中学还是小学,学生的心理问题均比较突出,班级管理中必须要重视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班主任是班级管理的组织者,对学生的问题一定要细心观察,早发现、早引导,及时地调整问题学生的心态,引导学生理智健康的选择人生之路。但是这种心理健康问题,不是一蹴而就形成,心理健康问题的解决也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所以,我们要把这种心理健康教育落实到我们的日常教育教学工作之中。
一、建立良好信任的师生关系,是班级管理中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前提
班级不仅仅是开展教学活动的集体,还是学生生活的集体,班主任就像是一位大家庭的家长。让学生生活在一个充满爱的班集体是建立师生良好关系的基石。在这个大家庭中,要遵循“教育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则,重视每一个学生存在的价值。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马斯洛在《人的动机理论》一书中系统地阐述了需要层次理论,该理论把人的需要分为五种不同层次,即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尊重需要、自我实现需要。”在班级管理中班主任如果能够做到尊重需要,和学生的关系一定会很融洽。因为尊重学生,会满足学生的安全需要,也就让学生对班主任、班级有了一种归属与爱的需要。在这种心理动机之下,班主任的工作就会很容易展开。一旦学生有了思想问题甚至是解不开的情结,在尊重班主任、敬爱班主任的心理动机之下,就会愿意接受班主任教师的劝慰,打开自己的心结,乐于沟通,学生也会在班主任教师的关爱之下,找到自己存在的价值,就不存在所谓的心理健康的危机。
在这里要特别指出,尤其是班级里的所谓“后进生”,更应该得到班主任教师的尊重。善于找出他们身上的闪光点,不要过多地批评与职责,更多的应该是找出问题的原因,给予学生相应的鼓励和帮助。这样的问题学生往往和问题家庭有关,比如,单亲家庭、重组家庭或者是父母的疏于管理等,因此还要与学生的家长经常联系,尽量地弥补原来给孩子造成的影响,让孩子充分地信任自己的老师,而班主任一定要发自内心地爱这样的学生,只有教师理解了学生,了解了学生的想法,学生才会理解教师,这样才会与学生建立起友好又牢固的师生关系,这为心理健康教育培育了良好的感情基础。
二、创设民主开放的班级文化,是班级管理中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优越环境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目的就是培育学生良好的性格品质、开发智力潜能、增强心理适应能力、激发内在动力、维护心理健康、养成良好行为习惯。苏霍姆林斯基也认为教育的目标就是要培养人的和谐全面发展,即和谐的教育。他认为:“和谐的教育就是发现蕴藏在每个人内心的财富。……就是使每个人在他的天赋所及的一切领域中最充分地表现自己。人的充分表现,这就是社会的幸福,也是个人的幸福。”那么怎样才能激发学生的内在动力,让他们有自我价值展示的机会和愿望呢?建立民主开放的班级文化非常重要。
所谓的民主型的班级文化,就是师生共同创造一个富有民主生活机制的精神家园,提升学生个体的精神生命的意义,提升班级集体的精神生活质量。建立这种开放的活动机制,需要班主任首先要相信学生,并且要给学生充分活动和思考的时间。当然,活动的组织仍然是要从学生的需要角度出发,尤其是从学生生活实际出发选择活动内容。还要与学校的整体安排协调一致,只不过在落实上级安排的德育活动的同时,还要兼顾班级的文化特点,让学生正确地理解,积极地设计还要主动的参与。在班级文化中也可以结合社会、学校以及和生活相关的内容加入到课堂与课间。比如在内容上,可以让学生拟定班级的班训,设计班级文化角,安排每周一次的班级黑板报等,全方位优化社会、家庭以及生活的心理环境,减少劣性刺激,树立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
三、组织丰富多彩的班级活动,是班级管理中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良机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工作的开展,可以在学生的活动内容上有所增加,让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不会是一句空话。这里所说的班级活动,主要是指班主任组织的以班级为单位的各种课内外教育活动。苏霍姆林斯基说:“不要让上课、评分成为人的精神生活的唯一的、吞没一切的活动领域。”现在的学生生活几乎被学习成绩填满,所以体育课成了学生最喜欢的课程。
班级管理的健康教育之所以要把班级教育活动作为其实施的途径,也是有原因的。从理论上来说,这是因为活动是心理发生发展的基础。维果斯基曾指出活动是心理的本源,是心理发展的最主要因素。从实践层面来说,丰富多彩的班级教育活动为学生接触自然、走向社会提供了广阔的天地:它不仅增加了学生获得知识的信息渠道,而且在活动中可以获得的知识与实际生活的紧密联系,所以这种课外的教育活动比书本知识更有吸引力,有助于学生独立发现和独立探索,从而激发他们对生活、自然、对世界的热爱之情。试想,一个热爱生活、热爱生命又热爱自然的人,怎么会对自己的人生和未来不寄厚望呢?
因此,班级管理要注意回归生活世界,在生活中并通过生活渗入到学生的心灵世界,让学生的世界丰富起来。现代班级管理应强调“要遵循学生个体与集体的心理规律,管理为提高班级成员的心理发展水平服务”。 所以,说班主任在班级管理过程中,应该科学地优化人、物、事、时间、空间等管理要素,为学生的心理健康成长提供良好的组织保证,进而发挥班级管理的心理健康教育功能。
最后,借用朱丽芳的《班级管理,以“心”为重》中的一句话作为总结:在班级管理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方式方法很多,值得班主任去探索和创新,但在实施过程中,要注意不能把自己的主观愿望强加给学生,或代替学生去作出判断和选择,而是帮助学生认识自我、肯定自我、接纳自我,尽量发挥他们的潜力,使学生的心理素质全面、和谐、健康地发展。
参考文献:
[1]朱军.从需要层次理论透视学校班级管理[J].教育与职业(办学与管理),2006(15):39-41
随着时代的发展,网络逐渐成为学生获取知识信息、教师教授知识的重要手段。一方面,网络技术的存在为我国的教育提供了现代化手段,另一方面,它也给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带来了新的问题。因此我们要深入分析,提出可行性对策,使网络能更好地促进学生的成长和发展。
1网络环境对中学生心理健康的负面影响
针对网络环境对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带来的负面影响,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进行详细地探讨:一,过度迷恋网络游戏,造成学习障碍;二,沉迷于网络世界中,缺乏现实感以及人际交往能力;三,沉溺于网络世界,导致人格畸形发展。
1.1过度迷恋网络游戏,造成学习障碍
网络在给学生提供大量地学习资源的同时,其本身具体的诸如网络游戏等娱乐功能也会对学生的学习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经过调查,我们发现,在一个系的学生中,有将近67%的学生喜欢打网络游戏,其中每个月的上网时间可以达到将近150个小时左右,甚至有很多学生部分昼夜的沉迷于网络游戏,进而导致精神疲惫,在上课时,常常犯困、乏累、注意力无法集中,进而导致学习成绩严重下滑,甚至出现辍学和逃学的现象。
1.2沉迷于网络世界中,缺乏现实感以及社会适应能力
美国斯坦福大学学者诺曼尼曾说“:互联网会制造一个充满孤独者的世界。电脑使用得越多,孤独感和压抑感就越强,社会交往能力亦越差”在网络世界中,。学生会结实很多他们自认为和自己情投意合的人,面对自己不太喜欢的人,他们往往会选择逃避,选择拒绝,这样一来,表面上看起来他们有很多朋友,实际上,这些不过是他们幻想的与自己志同道合的朋友而已,同时,他们会逐渐失去在现实中发现朋友以及与人交往的能力,也就形成了我们常说的孤僻症和孤独症,进而丧失与人交往能力以及社会适应能力。
1.3沉溺于网络世界,导致人格畸形发展
长时间沉溺于网络世界中,不仅会造成学生在学习上产生障碍、缺乏现实感以及缺乏适应社会的能力,更会导致人格的畸形发展,使学生的人生观、世界观以及价值观出现倾斜。例如,在玩游戏的过程中,很多道具都是数以万计的金额购买,这些金额并不是真实的现金,而是一种虚构的游戏金额,然而由于中学生思想尚未成熟、心理状态也不是很纯熟,进而导致学生的价值观出现缺陷,很多学生在游戏中有很多的游戏金币,有的甚至是数以千万记,进而导致学生自认为自己已然是千万富翁;还有一些同学会模仿游戏中的一些人物,想象自己是大侠、是身负绝技的高人,进而出现打架、斗殴、闹事的现象;还有的同学由于长期迷恋网络游戏,进而出现无法从网络中抽离,回到现实的现象,进而在上课时和生活中常常出现注意力不集中、人在课堂、心在网吧的现象。由此可见,网络对于中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有着极大的负面影响。
2网络环境下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对策分析
虽然网络对于中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一定的负面影响,但是我们不能因为这个原因就放弃网络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使用,而是应该努力寻找解决该类的问题的方法以及对策,诸如:一,开设网络心理健康课程,加强对于中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二,组建心理健康知识论坛;三,健全网络管理机制等。
2.1开设网络心理健康课程,加强对于中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首先,我们可以开设网络心理健康课程,将传统的心理健康课程转变为网络教学的模式,将原来的印刷在书面上的理论知识以视频、音频或者是动画的形式展现给学生,这样一来,不仅可以起到加强心理健康教育的目的,还可以利用网络技术这一崭新的教学形式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可谓一举多得。另外,教师还可以定期举办心理健康教育考试以及竞赛,进而丰富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学形式以及教学手选,将那些有网瘾的学生的注意力由课外拉伸到课内。
2.2组建心理健康知识论坛
除了教师以及校领导以外,相关的政府也应该参与到其中,学校可以联合政府一起创办心理健康教育公益网站,在这个网站中,会有很多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专家以及咨询师,学生有任何的心理健康问题都可以登录网站进行咨询,这样一来,既可以很好地解决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又可以避免学生因害羞、紧张而不敢咨询的现象,可谓一举多得。
2.3健全网络管理机制
除了要利用网络技术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以外,还应该加强对于网络的管理机制,进而起到监控、严惩的目的。首先,我们可以设立电子警察的方式对学生进行监控,在学生登录账号进行学习的过程中,一旦学生出现玩游戏或者是进入不健康的网页的现象,电子警察便可以自动发出报警信号,然后学生这边可以对学生及时更正和指导,对于多次犯错误不改正的学生可以给予一定的惩罚措施。其次,政府、社会以及学校应该形成三方合作的模式,严禁学生出现上网以及宣传不健康信息的现象,并且要邀请一些专业的人员对于学生进行一定的网络知识培训,使学生明白网络的利与弊,进而正确的使用网络。
3结语
时代在发展、科技在进步,作为一名优秀的心理健康教育教师,不仅要教授学生一定的专业知识,还应该结合社会的发展以及时代的需求及时调整教学方案,积极地发现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寻找解决该类问题的方法以及对策,进而实现教育的高质量化以及高效率化。
参考文献
[1]张忠,陈家麟.试论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的原则[J].青少年研究(山东省团校学报),2007(04).
[2]黎龙辉,刘良华.我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发展的历史与现状——基于文献研究的思考[J].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06(05).
[3]肖旻婵.美国心理健康教育干预模式[J].教育科学,2005(02).
中学生在教育者的心目中历来被重视,社会的发展依靠他们成才后的才智发挥,他们是未来的生力军,是时代的主宰,培养合格的中学毕业生,是每个教育工作者的天职。故而,在中学生的成长过程中,教育者倾其心血,人们对中学生投入的最多,期望也最大。学校如此,家庭如此,全社会亦如此。
一、中学学生存在的主要心理问题有以下几个方面
(1)学习带来的心理压力大,对挫折承受力差。在高手如林的高中,学习竞争十分激烈,每一次考试,总担心考试会失败,受到老师、父母的责备,从而产生焦虑的情绪。而一旦真的考试失败,就立即灰心丧气,这种现象在高三更为突出。不少学生倾诉“想到压力来自四面八方,既难以接受又不能摆脱”,于是挫折感油然而生。表现为:焦虑、失意、注意力不集中、对老师和同学的言行敏感、失眠、神经衰弱等症状。
(2)人际关系不协调。由于初中学习成绩好,常受到老师和家长赞扬,加之是独生子在家多为“太子”“千金”,自我中心意识强,人际交往能力弱,不善于处理与同学、老师、父母的关系,显得人际关系不协调。学生在咨询中向教师倾述:“我真不知道怎样与人建立好朋友关系”。自闭的心态使这些学生完全忽略了人际关系,以至于终于有一天发现自己“不能和别人多谈”。这些学生常产生焦虑不安,甚至恐怖感。
(3)自信心不足。由于家长、老师(主要是班主任)对学生的期望质过高,表现出对学生(特别是优生)的缺点看多、优点看少。拿家长和有些老师的话说,“要常敲打才能成才”,消极评价多于积极评价,使学生对自己的能力产生怀疑,常因一次考试失败老觉得自己智力不高,于是灰心丧气,前途渺茫,失去自信心。
(4)早恋问题的困扰。高中生自身的生理发育日趋成熟,对异性的渴望不断加强。高中这种现象也较突出,在咨询中略占1/7,“总是想看到他”“我总想和他在一起”“我和他说话心情总是很兴奋”,甚至于“我爱上了我的语文老师”,由此感到“烦燥不安,吃不下,睡不香”,成绩开始下降。由于走进了恋爱的误区,心理冲突加剧,产生种种心理病态反映。
二、学生不健康心理的成因分析
1.教育者对学生心理健康注意力不集中
青年学生对新生事物特别敏感,好奇心强,喜欢追求与众不同的需要,并以标新立异为目标,不愿意听“老生常谈”,看问题往往容易片面和偏激。教育者一概地以一种固定模式去传业,去释惑,对欲脱离自己设计的模式而另僻思路的学生则视为“差生”、“调皮”、“不规矩”。的确,由于中学生阅历浅,思想混乱,为师者不尊重学生,挖苦讽刺或惩罚,这样就使学生丧失自尊心和自信心。如果不重视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情感交流,则会使学生觉得非常寂寞,逐渐产生孤僻心理。教育者往往不能正确理解和认识学生的这种需要,在实际教育中往往出现顺从教育者为“优”,反之则认为“差”的现象,这实际上是把教育和权力以及力量结缘。
2.家长对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普遍是盲点
家长的品质行为是影响学生能否成功的重要因素。学生们知道的许多知识是从爸爸妈妈那里学来的。现在许多家庭缺乏文化氛围,放松对孩子的教育,导致孩子放任自流,走向堕落。即使对小孩严格要求的家长也有不少总想把自己的期待强加给子女,而对于子女在情感、需要、意志、性格等等心理素质方面的培养置之不理。其结果是中学生阶段不少学生对家长采取的措施是能骗就骗,能瞒就瞒,受害的是学生,心灵情感必然不健康。
3.社会环境污染
由于现在社会公德意识的低落,人们对许多有违道德的行为已经习以为常,使少年儿童对行为正确性的认识模糊。其次社会上的某些文化娱乐设施成为诱使青少年蜕变的场所,尤为严重的是社会上的一些影视公共场所,为了追求票房价值,经常播放凶杀、等影视片。屡禁不止的黄色书刊也是使青少年走上犯罪道路的主要原因。
三、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实施对策
1.全面渗透、全方位推进
加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建立适应青少年需要的心理素质教育模式。首先学校要把心理健康教育的纳入学校教育工作系统,然后将心理教育分布在学校教育的各个方面,构建一个专门渠道与非专门渠道有机结合的教育网络。专门渠道就是要开展心理教育专业课,实施心理辅导、开展心理咨询、和实施心理治疗;非专门性就是在学科教学中、在德育活动中、在课外活动中等各项管理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此外,还要构建一个学校、家庭、社区教育相结合的教育网络,多角度,全方位共同实施心理健康教育。
2.加强家庭教育,家长注意引导孩子身心全面发展
作为家长应从下面几个方面注重加强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1)转变只重智育,忽视德育、体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的思想观念。
(2)以身作则、率先示范。父母要求孩子做到的,自己首先要做到。
(3)重视对学生精神生活的引导,加强家庭精神文化的投入。
(4)尊重孩子,不走两个极端。
(5)家长要经常和学校联系,取得与学校教育的一致性。
(6)对孩子出现的心理问题,家长要及时分析,及时引导,及时解决。
3.营造一个宽松、健康和向上的社会环境,培养学生的人格健全
社会各界和社区应关心青少年的成长,促进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健康发展,形成一个有益于青少年心理健康的社会氛围。只有为青少年的成长建立一个全社会的“保护网”,过滤社会有害物质,才能还青少年一个洁净的蓝天。同时加大社会对青少年健康的心理宣传和教育,这样才能培养和造就二十一世纪人格健全的创新人才,促进社会的进步。
[中图分类号]0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 ― 2234(2016)10 ― 0162 ― 02
心理剧是一种高级的心理辅导的方法。校园心理剧是利用舞台创设的生活情景,通过行为表达的方法与技术,以舞台表演的形式重现学生在生活、学习、交往中的心理活动与冲突,使学生认识到其中的主要问题,促进学生认知领悟、情绪表达和行为改变的一种综合性的表达性心理干预活动。主要由学生自己收集材料、编写剧本,并以小品的形式呈现出对生活中的社会问题的看法和思考。这一生动活泼的形式,给学生建构了一个快乐开放的空间,使学生能够开放思维,充分发挥创意,学生通过排演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消费事件来体验人物经历,并从中了解社会,认识自我,促进心理问题的解决。心理剧在促进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提高方面有着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一、中学生心理剧主题的选择
进入青春期后,中学生在生理、心理和社会性方面都有快速的发展,另一方面,与成长伴随的是青春期的烦恼。这个阶段的学生心理具有闭锁性与动荡性,与其父辈们相比更敏感、更脆弱,心理素质欠佳,心理健康教育则越来越凸显其作用。但是由于种种条件的限制,许多心理健康教育仍停留在说教、集体大讲座、宣传栏这样的层面,内容大多是讲道理、摆案例。相比而言,心理剧更贴近学生生活,内容易于学生接受,形式更受学生欢迎,使学生有真切的体验。
心理剧将学生生活、学习、交往中的冲突、烦恼、困惑等以小品表演、角色扮演、情景对话等方式编成小剧本进行夸张的表演,其中融入心理学的知识原理和技巧,让学生表演发生在他们身边的事甚至是亲身经历的事,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动作达到思想的碰撞、心理的共鸣,在轻松自然的氛围中,体验心理的微妙变化,领悟其中的意义,从而树立正确的心理健康观念,培养良好的心理品质,促进学生健康、全面、协调发展。
结合中学生心理发展的特点,心理剧的选择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情绪调控
中学阶段正处于青春期,学生的情绪具有波动大、两极化等特点。中学生应该学会对自己的情绪加以调控,不要被情绪所掌控。在心理健康课中,如果完全凭借教师引导,很难引起学生的共鸣和思考,效果并不如人意。而心理剧中的角色扮演可以提供宣泄情感的机会。心理情景剧表演浓缩了学生在日常交往中的恐惧、自卑、焦虑,特别是困扰学生的消极情绪,在演出体验中会得到释放和调整。
(二)人际沟通
对于中学生,异往和亲子沟通是两道坎。在异往方面,部分同学把握不好尺度,比如有的学生放不开,有很大的心里顾虑。这个问题是该阶段中学生应该了解和思考的一个问题。通过心理剧,学生可以共同讨论一些关系到学生切身利益的问题,从而引出各方不同的立场在表演,更可以深入地了解真实情况和他人的感受,增加人际关系程度。指导者要让每个表演者说出自己的感受,并相互提供意见或建议。在表演过程中,从不同的角度去看当时的情境,了解对方的心情和立场。
在亲子沟通上,很多中学生不以为然,但确实存在与父母沟通不畅的现象。建立和谐的亲子关系,中学生要学会换位思考,而情景心理剧可以轻松的让他们去换位体验。
(三)意志品质
中学生正处在身心发展的重要阶段,面对着激烈的市场竞争,他们在学习、生活、交友、升学、就业等方面,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心理困惑。意志力问题是当代青少年的一大普遍性问题。课堂中的团体训练,有隔靴搔痒之感,学生并不能深刻认识到自己存在的问题,当然也不思改变。为此,通过心理剧再现中学生面临的问题,能更多的激发学生去面对困难的勇气。心理剧相应减少咨询师在表演过程中的介入,着重在为学生提供一个通过表演解读自己、解读生活,本身也在锻炼学生的自主性,促进心理健康的发展。
二、心理剧在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实施
心理剧主要包括暖身、演出、分享或讨论三个阶段。暖身是团体活动中一个必要的技术,目的是使参与者为体验做好准备,像是在编制一个安全的摇篮,创设出安全、开放、接纳和自由的心理氛围,使得每个参与者开始相信导演、团体和心理剧这个方法。暖身之后,导演和被选出来的主角讲前一阶段出现的问题从表面带向核心,演出就开始了。演出是内在影像的具体化。演出过程中,团体中的每一个成员都被带进剧情之中,会产生不同的触动、情绪和感受。在分享或讨论阶段,每一个成员都可以进行分享,他们的意见都会被团体听到。他们还会进一步发现自己和主角哪些地方相像,哪些地方不像,许多时候成员会发现,人们内在的冲突、痛苦等都是非常类似的,而不是相异的。经由分享和讨论,主角和自己有进一步地获得宣泄和反省。
基于心理剧的三个阶段,在具体实施中,可以从下面三个方面入手:
(一)剧本创作
针对中学生的共性问题,心理健康教育老师和学生共同研究,对所选题材进行处理,设置剧情的心理冲突,进行人物塑造、加入戏剧语言等撰写出应景应时的剧本。例如,在人际交往篇有《嫉妒是一条毒蛇》、《同行在花季》、《朋友、对手》等;情绪篇有《情绪脸谱》、《我的情绪我做主》等;意志篇有《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等;沟通篇有《变异的母亲节》、《请听我说》等。
在创作剧本同时,要研究校园心理剧表现手法和技巧。为了让校园心理剧能有更深刻的影响,让学生产生深刻的共鸣和思考,可以尝试以下手法:1)对比:有不同人物间的对比,也有同一个事件不同表现方式的对比,还有人物在时间上纵向的对比。2)夸张:以夸张的形式重现问题,避免某些学生对号入座后出现逃避、回避甚至逆反等问题。3)换位思考:设置的环节是换把椅子坐一坐,让学生体会其中意味。这些技巧,有助于对剧本进行精加工。
(二)排练
排练阶段包括选定角色、技术指导、实地排练和处理问题。
在心理剧的排练和角色选取阶段,具体安排如下:⑴心理辅导老师:作为心理剧的策划者、组织者,把握和控制心理剧的进行;⑵当事人:指遭受心理困惑并急需解决这些困惑的学生,在心理剧中尽量鼓励他们参与演出,以期他们在表演过程中能够顿悟或是引发之后的思考;⑶参与者:指的是配合该问题解决而需要的重要角色;⑷观众:指的是观看心理剧的人员,他们并不是纯欣赏,而是来体验心理剧的感受的。
此外,对于一些敏感话题,为了保护学生的隐私和自尊心,尊重他们的想法,可以当堂随机抽取学生,给出问题,即兴演出,不做事先安排。
(三)课堂演出和集体分享
根据排练情况,演出情况也分为两种,一是舞台演出,录制节目,课堂播放;二是课堂演出。两种方式各有特点。这个环节主要是引导学生在演出过程或演出后表达自己的感受和想法。这一阶段的主要功能在于:第一,使经由倾听别人的分享和意见,发现在不同程度上人们的类似性,是主角经验的一般化;第二,使团体冷静下来,能够在结束以后重新进入个人的现实世界。所以,这一阶段功能的达成是整个心理剧辅导过程的一种完成。
学生通过参与心理剧的演出或观看,能够产生共鸣,学会换位思考,看问题更加全面,心理困惑有所顿悟,提升心理素质。
三、心理剧在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功能延伸
中学生心理剧在心理健康教育中发挥重要的作用,同时,也在创建心理健康教育的新模式、拓宽心理健康教育的新途径方面有所贡献。
(一)构建以心理剧为特色的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新模式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以课堂教学为主,开展生动的心理情景剧大赛,让心理剧走入课堂活动,形成了“理论讲解――情景剧再现――实践训练”的课堂教学模式。心理课要围绕一个中心,对学生进行情感、意志,及人际交往等方面进行指导,并运用故事法、情境法、角色扮演法、讨论法、设想法等方法,在老师精心设置的轻松、愉快的情境中完成认识矫正、人格重塑、心理调适等。同时,可以把学生代表作、经典剧汇总,在校园搭建平台,表演比赛,观赏共享。
(二)形成心理剧融入学科教学和班级管理的心理健康教育的新思路
心理情景剧被学生们运用的得心应手,他们也经常在学科教学中加以运用,比如,语文课,思想品德教育课等等。这不仅有助于促进心理健康教育有效的实施,而且还能丰富和发展课堂教学和德育工作的内容,同时为学生正确的政治观点、良好的思想品德的形成打下坚实的心理基础。
班级是学生学习和活动的主要场所,班级活动的目的是要创建一个良好的班集体,营造和谐的班级气氛,使学生在集体活动中塑造良好的个性、培养高尚的品德,提高社会适应能力。在班级管理中,教师与学生可以利用平时收集的心理素材,以“主题班会”这一主渠道,搞好心理情景剧表演。这对于学生挫折教育、励志教育、应对考试焦虑教育、人际交往教育等有很大帮助,也利用班级凝聚力的形成、良好班风的创建。
〔参 考 文 献〕
〔1〕黄辛隐.校园心理剧研究〔M〕.苏州:苏州大学出版社, 2003.
〔2〕孙雪玉.园心理剧在心理健康教育实践中的应用研究〔J〕.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09,(14):13-15.
〔3〕耿柳娜,刘金秀.心理剧在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应用示例〔J〕.中国特殊教育,2007,(01):93-96.
〔4〕秦娟.校园心理剧在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应用研究〔J〕.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08,(5):9-12.
〔5〕舒曼,黄欢,徐朝亮.校园心理剧对提高大学生心理素质的探索〔J〕.华东交通大学学报,2007,24(6):71-74.
〔6〕田静敏,郭雅静.如何利用心理剧化解小学生同伴交往时的矛盾冲突〔J〕.学周刊c版,2013,(9):94-95.
长期以来,人们关心中学生成长的热点大多集中在孩子的饮食,身体,学业成绩以及升学就业等问题上,忽略了与每个中学生发展息息相关的心理健康教育问题,面对时下中学生问题日益增多,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应引起我们认真重视的一个课题。加强青少年健康的心理宣传和教育,对培养和造就二十一世纪人格健全的创新人才,促进社会的进步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中学学生存在的主要心理问题
(一)升学压力大,学业负担重,心理压抑且得不到释放。繁忙学业、激烈竞争,是学生不健康心理形成的一个重要因素。残酷的升学竞争,家长们都望子成龙,这种迫切的愿望使学生心理负担日益加重。频繁的测验、考试使学生经常处于一种高度紧张的状态,超负荷的学习强度使学生精神紧张,心情压抑。当他们面对自己不满意的答卷时,总是抱怨自己,从而失去了对学习的信心。而一旦考试失败,就立即恢心丧气,情绪十分低落,这种现象在高三更为突出。青少年表现为焦虑、失意、注意力不集中、对老师和同学的言行敏感、失眠、神经衰弱等症状。
(二)青少年成长过程中叛逆心理。在青少年成长过程中,自尊心、成人感日见增加,有强烈的自我意识,服从长辈的意识淡薄,喜欢独立思考,不愿别人把他们的意志强加在自己身上,有些青少年过分强调自我,惟我独尊,对于老师家长善意的批评、帮助不愿接受。有意反其道而行之,他们经常用反抗的行为来表达自己的能力和价值。成长中的青少年往往不能正确把握叛逆心理,就会养成偏激固执的不良心态。
(三)脆弱、孤独的封闭心理。现在的孩子大都是独生子女,生活条件优越。他们从未吃过苦、受过挫折,在日常的学业或生活中碰到不顺心的事,心中的苦闷没办法得到排解,就会处于焦虑、抑郁状态。这种脆弱封闭的心理承受不了挫折,一旦遇事就会惊惶失措,甚至精神崩溃。而他们的父母因忙于事业,大多无暇顾及他们,有些孩子就会形成内向孤僻的性格,不愿与老师同学谈心里话,把自己的心理封闭起来。
(四)早恋问题的困扰。高中生自身的生理发育日趋成熟,对异性的渴望不断加强,导致“早恋问题”,男女学生注意力不集中,成绩开始下降。尤其恋爱中受挫折,走进了恋爱的误区,心理冲突加剧,产生种种心理病态反映。高中生在恋爱中人为地缩小了中学生自己的社交圈子,使之囿于两人世界,不利中学生正确处理人际关系。
二、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途径探析
重视和加强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是当务之急。根据心理学发展的规律和要求,依据当前青少年心理健康状况,加强其心理健康教育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创设有利于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环境
1.营造优美的校园环境。学校是学生的第二个家,学生从学校中不知不觉地接受教育和影响,因此,优雅、洁净、文明、舒适的校园环境能给学生“润物细无声”的良好心理影响。校园里生机盎然,校园里繁花点点,绿草茵茵,学生在曲径廊亭中看书,这些自然风景和人文景观使学生受到了美的熏陶和道德的感染,在愉悦中受到教育,自觉地形成一种积极向上的心态。
2.开展心理咨询活动。学校应建立心理咨询室,配备专职的心理咨询师。学生通过咨询、倾吐和宣泄,释放心理压力,解决心理困惑和矛盾。学校心理咨询师要给予咨询学生温暖,指导他们自我调控,还要详细了解咨询学生的各种情况,尊重、理解学生,保护学生的隐私,做到既是学生倾诉的忠实听众,又是学生的咨询顾问,努力消除学生的心理障碍。除了求助于心理咨询室外,学校还可以开设心理健康课程,举办心理健康讲座,组织各种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等。
(二)加强家庭教育,家长注意引导孩子身心全面发展。
父母的教育观念,教养方式,家庭的教育环境都直接影响着孩子的心理健康,影响其健全人格的形成,作为家长应从下面几个方面注重加强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使孩子真正成为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人才。
1.转变只重智育,忽视德育,体育,心理健康教育的思想观念。
2.以身作则,率先示范。父母要求孩子做到的,自己首先要做到,特别是在心理要求方面,只有父母心理健康,孩子的心理才会健康。
3.重视精神引导,加强文化投入。有意识地创设一些困难,障碍,曲折,让孩子去经历,增强其自信,磨炼其意志,培养其独立的人格。特别是培养和发展孩子的兴趣和爱好,使孩子做自己喜欢的事,从中培养孩子观察,记忆,分析,创造,审美的能力。
4.家长要经常和学校联系,取得与学校教育的一致性。家长要克服单纯依赖学校教育的思想,而且要积极参加学校对孩子的教育活动。对孩子进行的教育内容要与学校一致,对孩子进行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教育。
5.对孩子出现的心理问题,家长要及时分析,及时引导,及时解决,以免积少成多,日久天长,酿成大祸。
(三)从自身做起,健全心理品质
1.面对现实、适应现实。当受到挫折时不悲观,不失望,而能从中找到光明和温暖及令人鼓舞的一面;同样,在胜利和成功的面前,也不可忘乎所以,妄自尊大。正确协调自己和环境的关系,保证速写的心理反应。
2. 建立良好的社会关系。逐渐学会以诚恳、平等、谦虚、宽厚的态度对待别人。在与人交往中,处处与人为善,并信任尊重他人,这样会有更多的朋友,摆脱狐独。
3.了解自己,悦纳自己。要使自己和环境相适应,做一个能全面了解自己的人。在日常生活、学习和工作中,能恰如其分地表现自己,并能理智地避免去做那些自己力所不及的事。
4. 注意劳逸结合。学习、工作适度,业余生活丰富多彩,才能保护大脑和神经系统的健康。而适当的劳逸对于保持心理健康极为重要。
总之,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建立健全中学生优秀的心理品质,已成为一个非常重要的论题。中学生的心理健康关系着家庭的幸福、国家的未来,对中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虽然这不是一项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工程,但我们要努力提高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水平,不断探索心理健康教育的新思路、新方法,以取得预期的效果,从而达到素质教育的终极目的。
参考文献:
1 青少年如何获得健康的心理 .问渠心理网
关键词:
中学生;大学生;衔接;心理健康问题;心理健康教育
一、高中时期隐性心理问题到大学的延续
学生在高中时期存在的心理问题程度普遍较轻,表现为对学生的日常情绪造成影响,诱发原因也较为简单,若能够得到及时有效的疏导,多数问题能够得到缓解或解决。然而当学生迈入大学的新环境中,周围环境发生变化,学生在入学初期心理健康问题锐增,诱因构成复杂,若此时未能得到正确的引导,这些由高中时期积攒的隐性问题很可能在大一时期升级成为心理疾病或障碍,甚至有可能进一步恶化,为家庭、学校和社会带来不良影响。目前,我国在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仍存在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高校应承担起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责任,认真探索和研究相关问题,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学生在高中到大学的过渡时期主要存在的心理健康问题主要包括学业、社交、性格、情感以及适应新环境等问题。
1.学业问题。学生在高中时期压力大,动力不足,家长和学校为学生安排学习和生活时间,并且密切关注学生的学习成绩。走进大学,学生的学习压力明显降低,家长对学生的学习要求放松,学生的时间大部分由自己进行分配。在对长沙市部分高校大一学生心理健康问题调查中,有46.5%的学生认为自己的自主学习能力有待提升,12%的学生存在挂科困扰。在学业压力一题中,54%的学生认为学业压力明显降低,甚至有8.2%的学生认为完全没有学业压力。对于学业由紧张到轻松的转变在短期内似乎并没有为学生带来太大的困扰,但这却为学生今后的毕业、深造和求职等选择埋下了心理问题隐患。在时间分配问题上,32%的学生存在困惑,认为自己不能有效且合理地安排学习和其他事情的时间,造成了由于浪费时间、效率低下等因素带来的困惑。
2.社交问题。学生在高中时期的人际交往较为简单,范围较窄,学生因社交问题而出现的心理问题程度较轻,若进行适当的合理的沟通易于解决。而学生在大学中社交问题骤然攀升,其中宿舍、班级、校内团体等是人际关系问题出现的主要群体。根据调查,有近五成的学生在大学前没有住过宿舍,对集体居住缺乏经验,因而对宿舍生活需要注意的问题了解不足,在宿舍与同学朝夕相处难免遇到问题和冲突,但有61%的同学不知道应使用什么样的方式解决宿舍问题,25%的同学选择沉默,30%的学生想过要换宿舍,12%的同学因宿舍问题与他人发生过严重冲突。由此可以看出,学生在面对同学之间的矛盾时,缺少解决途径,沟通能力差,不能理性地换位思考。大学是学生人际交往能力养成的重要时期,对其步入社会后的发展有重要意义,如果学生不能正确应对和处理社交问题,因此产生社交恐惧等心理问题,学生产生孤独、自卑、抑郁等消极情感,将对其今后的学习和生活带来更多困扰。
3.情绪问题。由于受到年龄和人生阅历的限制,尚处于青春期的大中学生对自己情绪的把控能力不强,容易冲动、意气用事。学生由中学迈入大学,环境和心理状态都发生明显的变化,遇到困难和挫折时学生很难冷静理智地面对和解决,家长和校方无法完全了解事件的细节,甚至有些突发事件家长和校方得不到及时的通知,学生单纯凭借自己的认知处理事件,在不良情绪的推动下容易造成更加严重的后果。在调查中,66%的学生出现过不同程度的情绪问题,43.1%的学生认为自己在学习和生活中缺乏健康的释放不良情绪的方式,情绪调节能力不强,14%的学生认为不良情绪为自己的生活带来较严重的影响。近年来大学生群体抑郁症患者人数不断增加,给家庭、学校和社会带来了负担,学生的不良情绪若得不到缓解和释放,很可能引申出学生焦虑、抑郁、暴躁和恐慌等心理问题。
4.情感问题。高中生在个人情感问题上处于懵懂状态,加之学业的压力和家长、老师的管制,对感情的认识不足,缺乏理智。大学中情感限制减少,情感问题骤增,学生不能有效把控自己的情感,表达情感的方式不当,处理情感问题不理智不成熟,形成情感问题困扰。此次调查发现,49.4%的学生存在情感问题,例如在面对失恋问题时,71%的学生感到沮丧难过,34.6%的学生在短时间内难以走出失恋的阴影,并且有7.9%的学生认为失败的感情经历使自己今后的感情失去信心,仅有13%的学生认为自己能够处理好情感问题并充满信心。根据调查数据不难看出,多数学生面对情感问题时是懵懂的,不能树立健康的积极的情感观,判断是非能力较差,缺乏引导。与异性的情感对于多数学生而言属于新接触的事物,如果不能在该阶段不能得到理性的指导,任由学生自行探索和尝试,学生很可能经历情感创伤,出现由于情感受挫引起的心理健康问题。
5.环境适应问题。对学生而言,在高中到大学的过度时期最明显的变化是周围环境,学习环境由紧张到轻松,生活环境由受限到相对自由,如何明确新的学习目标,合理安排学习和生活的时间,成为每个进入大学的学生必须面对的问题和挑战。在调查中,46.3%的学生在适应新环境时感到吃力,仅有23%的学生认为能够较好地适应新的生活环境,极少数学生难以接受新的环境,表现出极度抗拒。存在新环境适应问题的学生大多表现为对新环境的不满,例如认为学校与自己的理想存在差距,出现严重的心理落差,但是更换新的学习环境难度大、代价大,学生尽管对现状不满但是又无能为力,存在被迫接受新环境的情况,在这种情况下,学生易产生压抑、沮丧、失落、忧郁、自卑等负面情绪,若得不到及时的疏导,学生的心理负担会进一步加剧,会对新环境产生更深度的反感。
二、心理健康问题衔接教育对策
根据本次对长沙部分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问卷调查数据可以得知,学生在中学和大学的过渡期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心理健康问题,需要引起家长、学校和社会多方关注,对学生进行必要的指导和帮助,缓解和消除学生的困惑。鉴于学生在步入大学初期心理健康问题激增,学校应该对新入学的学生进行思想和心理上的教育疏导,社会应为大学生营造良好的心理咨询氛围,因此提出以下几点对策意见:
1.重视思想和心理教育课程,强化心理健康教育。思想和心理健康课程对学生能够起到良好的引导作用,参与相关课程能够使学生最直观地接受心理健康知识的学习,能够起到预防和缓解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作用。由于思想和心理教育课程具有难以量化考评的性质,学校在设立相关课程时,往往会陷入流于形式的误区,降低了学生对相关课程的学习兴趣,课程的效果也大打折扣。校方应重视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制定与课程性质相吻合的量化考评标准,提升老师和学生对该课程的重视程度,强化心理健康教育,提高课程的实用价值和实践可行性。其中,大一新生应作为心理健康教育的重点对象。相较于其他年级,新生的生理和心理年龄较小,环境适应能力差,生活环境的忽然转变致使新生的心理健康问题较为普遍,如果这些心理健康问题得不到妥善的解决,将影响到学生后期的学习和生活,甚至引发更为严峻的问题。校方通过开设契合学生实际情况的心理课程,有助于协助学生缓解心理压力,解决心理问题,平稳度过中学和大学的衔接过渡期,增强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以健康的心态面对以后的学习和生活。此外,辅导员应密切关注学生的生活,加强与学生的沟通交流,学生进行心理问题求助时及时进行反馈,加强解决问题后的后期跟踪关注,保持与学生的联系。
2.校内建立专业心理咨询机构,开展心理咨询服务。学校应安排心理方向的专业人士建立校级的心理咨询机构,专职解决学生的心理问题,为学生答疑解惑,提供专业的心理咨询服务。学生在遇到突发事件时,如果在自己的能力范围内不能妥善解决问题,或者学生长期精神抑郁难以走出阴影,这时外界的帮助显得尤为重要。学生在校内,家长无法了解事件的相近细节,或家长不能起到开导学生的作用时,学生可以向校内专业的心理咨询机构求助,专业的心理咨询师从学生的角度出发,运用专业知识对学生进行消极情绪的疏导,缓解学生的心理压力,为学生提供可行的心理治疗意见,这种心理咨询的方式还能够最大程度上保护学生的隐私。此外,校内心理咨询机构的建立,有助于学生认识到心理咨询的作用和意义,进而培养学生倾诉和心理咨询的习惯,掌握一定的心理健康知识,对自己的心理健康问题有更专业和深刻的了解,当学生在此遇到相关问题时,能够短时间内寻求他人的帮助或具备自行解决的能力。
3.社会淡化对心理疾病的歧视,营造心理咨询氛围。心理咨询在发达国家已经形成了较为成熟的发展模式,社会公众的认知和认可度较高,但目前在国内,社会公众任然存在对心理咨询的歧视心理,公众普遍将心理问题与精神问题混淆,更有甚者以此对存在心理健康问题的群体和个人进行人身攻击。在这样的存在误区的社会认知背景下,个人即使已经意识到自己存在心理健康问题,需要专业人士的指导和治疗,也会出于对自己隐私和声誉的保护,不敢进行心理咨询。这种存在误区的心理在学生群体同样存在,学生遇到自己力所不能及的问题时,因害怕同学的不理解甚至嘲讽,不敢向心理咨询机构求助,尝试自己解决却使问题进一步恶化。因此,社会应为公众营造正确的理性的心理健康咨询氛围,纠正歧视心理咨询的风气,使群众走出对心理咨询的认知误区。在良好的社会氛围中,学生能够卸下包袱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寻求合理的心理帮助,及时有效地解决自己的心理问题,他人的理解和支持会使得存在心理问题的学生不在觉得自己是异类,不因此而产生自卑感,而且能够督促学生及时进行心理咨询,及时解决问题。综上,学生在高中与大学的衔接时期出现心理健康问题已经受到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对大中学校心理健康问题衔接教育的研究意义重大。本次大中学生心理健康问题调查选取了部分长沙高校的800名大一学生为样本,分析调查数据得出了该阶段学生存在的主要心理健康问题,期待经过学生、家长、学校和社会的共同努力,学生在高中与大学的衔接时期出现的心理健康问题能够得到妥善的解决,学生能够以健康积极的心态迎接未来的人生。
参考文献:
[1]史济纯,陈玉民.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教育探索,2011,(05):148-149.
[2]徐辉,杨眉.探求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新方向[J].中国高教研究,2013,(10):90-93.
[3]欧贤才,杨晓玲.当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的多重偏差与匡正[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3,(05):111-114.
[4]刘衍玲,潘彦谷,唐凌.基于心理素质培养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体系建构[J].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03):93-97.
论文摘要:随着大量农民工的出现,农村也出现了一个新的群体--留守儿童。这一新群体的出现,让我们的学校教育出现了一种捉襟见肘的窘态,这就让我们做学校德育工作的人不得不去重新思考德育教育的方法所在。我们通过实践探索与思考,认为可以从走进学生心里来强化教育,并在营造一种氛围中,加上日常礼仪教育等方面来对农村中学生实施心理健康教育。
同志农村中学教育环境,办学条件以及师资力量的制约,对学生的德育工作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也是无可厚非的。针对这些情况,我们在这里主要对农村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作了些思考,与同行们商榷。
一是用倾听走进学生内心里实施有效教育
在德育过程中,可以通过恰当运用倾听,对受教育者的内心需求、思想现状的了解得谅能依据学生当前的思想状况,把德育工作做到学生的心里去,从而提高德育的针对性;运用倾听,也可以了解到受教育者的人际关系,使教育对象感受到教育者对他们个性的尊重和人格的关怀,增加彼此之间的信任度,为进一步做好教育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在倾听过程中,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处于一种平等的地位,能够耐心地倾听他们的呼声、他们的要求和他们对事情的看法,并能理解他们的行为。事实上倾听不仅是为了明了情况,也是为了建立一种和谐的辅导关系,以获得最佳的育人效果。倾听并非仅仅用耳朵听,更重要的是用心去听,去设身处地地感受,不仅要明了当事人通过语言、行为所表达出来的内容,还要知晓当事人在交谈中所忽略的没有表达出来的内容。正确的倾听要求教师以机警和同情的态度深入到当事人的烦恼当中去,细心地注意当事人所做所行,注意对方如何表达自己的心意,如何谈论自己和自己与他人的关系以及对所遇问题做出如何反应,还要注意当事人在叙述时的语调变化以及伴随言语出现的各种表情、姿势、动作等。从而对言语做出更准确的判断。
二是正负强化是德育教育的途径之一
在德育中适度运用表扬与批评、奖励与惩罚。批评与惩罚的实质是负强化,负强化会造成客体某种程度上的心理伤害。因此,在对学生进行教育时,批评与惩罚要适度运用尤其不能经常使用,只有善意的切中要害的,就事论事的和恰如其分的的批评与惩罚才能将暂时的心理挫折变为一种激励力量。否则容易造成学生消极悲观、丧失信心或习以为常、满不在乎。同样,表扬与奖励的实质是正强化,若过多运用就不能使学生感到光荣,也容易使学生不重视,视为无足轻重。在德育中表扬与奖励、批评与惩罚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即依据学生的特点,特别是学生当前的心理需求,选择能最大限度地起到惩恶扬善的方式。适时地运用表扬与批评、奖励与惩罚,达到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目的。
三是班级管理和师生交往中实施德育
德国著名教育家涂尔干说过:“一个没有纪律的班级一定没有道德”。从进校起班上就要以《中学生守则》、《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为准则,建立班上各项规章制度和管理办法,如学习、纪律、品德、劳动、卫生等各项奖励制度和严禁打架、抽烟、喝酒、赌博等管理规定。以正面引导说服教育为主,批评为辅。对严重违纪学生除写出书面检讨,在管理过程中进行思想品德教育,使学生养成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抓好班委、团支部的建议,注重培养“小助手”,锻炼他们自我管理、自我教育的能力。如遵纪守法、勤奋学习、热爱劳动、爱护公物、爱惜粮食、节约用水电等,形成良好的班风和学风。另外,开展教师与后进生交朋友活动,对有不良行为的未成年人进行矫治与帮助。?一般说来,后进生具有成绩差,自我约束力不强,缺乏自信心等特点。?如何正确对待将要走上歧途或已走上歧途的孩子,这是班级德育工作的难点,也是德育工作的重点。班级可以开展“教师与后进生交朋友”活动。可以对班级对表现有问题的学生进行分析排队,找准其存在的主要问题,然后由班主任将这些学生安排与各科任教师结对交朋友,并建立帮教联系本。对帮教活动、帮教过程以及谈话记载、转变情况、均做好记载,以便对学生进行跟踪的心理健康教育。
最后是加强传统礼仪实施德育教育
这是培养学生道德素质的基本要求,也是培养学生良好道德素养的有效方法之一。班级要把礼仪教育作为本班德育的重要内容之一,学生一入学,就将学生分礼仪学习小组,对学生进行礼仪教育。并结合《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中学生守则》等内容,组织学生学习、竞赛,培养学生良好的文明习惯。通过教育,使学生的文明程度不断提升,礼貌习惯不断增强,学生见到家长、长辈、老师都能自觉打招呼。不文明言辞不断减少,不文明行为正成为历史。
总之,新时期农村中学的德育工作任重而道远,德育工作者应力求从根本上改变重智意轻德育,重书本知识轻社会实践,重校内教育轻社会教育的现象,端正教育思想,转变教育理念,把德育工作放在素质教育的首要位置来抓,这样才能使学生综合素质得到更好的提高。学校的德育工作开展得好与坏,从个人来讲,影响到学生一辈子,从长远、从整个国家和社会来讲,又是影响到国家将来与社会和谐的大事情。因而,我们广大教育工作者必须摆正这一工作位置,除了抓好教学质量,还应该高度重视在德育工作上的投入,不断创新德育工作思维和方法,让学生们真正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有用人才。
参考文献:
[1]吉红, 王志峰.大学生心理健康与调适[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6.
同志农村中学教育环境,办学条件以及师资力量的制约,对学生的德育工作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也是无可厚非的。针对这些情况,我们在这里主要对农村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作了些思考,与同行们商榷。
一是用倾听走进学生内心里实施有效教育
在德育过程中,可以通过恰当运用倾听,对受教育者的内心需求、思想现状的了解得谅能依据学生当前的思想状况,把德育工作做到学生的心里去,从而提高德育的针对性;运用倾听,也可以了解到受教育者的人际关系,使教育对象感受到教育者对他们个性的尊重和人格的关怀,增加彼此之间的信任度,为进一步做好教育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在倾听过程中,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处于一种平等的地位,能够耐心地倾听他们的呼声、他们的要求和他们对事情的看法,并能理解他们的行为。事实上倾听不仅是为了明了情况,也是为了建立一种和谐的辅导关系,以获得最佳的育人效果。倾听并非仅仅用耳朵听,更重要的是用心去听,去设身处地地感受,不仅要明了当事人通过语言、行为所表达出来的内容,还要知晓当事人在交谈中所忽略的没有表达出来的内容。正确的倾听要求教师以机警和同情的态度深入到当事人的烦恼当中去,细心地注意当事人所做所行,注意对方如何表达自己的心意,如何谈论自己和自己与他人的关系以及对所遇问题做出如何反应,还要注意当事人在叙述时的语调变化以及伴随言语出现的各种表情、姿势、动作等。从而对言语做出更准确的判断。
二是正负强化是德育教育的途径之一
在德育中适度运用表扬与批评、奖励与惩罚。批评与惩罚的实质是负强化,负强化会造成客体某种程度上的心理伤害。因此,在对学生进行教育时,批评与惩罚要适度运用尤其不能经常使用,只有善意的切中要害的,就事论事的和恰如其分的的批评与惩罚才能将暂时的心理挫折变为一种激励力量。否则容易造成学生消极悲观、丧失信心或习以为常、满不在乎。同样,表扬与奖励的实质是正强化,若过多运用就不能使学生感到光荣,也容易使学生不重视,视为无足轻重。在德育中表扬与奖励、批评与惩罚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即依据学生的特点,特别是学生当前的心理需求,选择能最大限度地起到惩恶扬善的方式。适时地运用表扬与批评、奖励与惩罚,达到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目的。
三是班级管理和师生交往中实施德育
德国著名教育家涂尔干说过:“一个没有纪律的班级一定没有道德”。从进校起班上就要以《中学生守则》、《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为准则,建立班上各项规章制度和管理办法,如学习、纪律、品德、劳动、卫生等各项奖励制度和严禁打架、抽烟、喝酒、赌博等管理规定。以正面引导说服教育为主,批评为辅。对严重违纪学生除写出书面检讨,在管理过程中进行思想品德教育,使学生养成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抓好班委、团支部的建议,注重培养“小助手”,锻炼他们自我管理、自我教育的能力。如遵纪守法、勤奋学习、热爱劳动、爱护公物、爱惜粮食、节约用水电等,形成良好的班风和学风。另外,开展教师与后进生交朋友活动,对有不良行为的未成年人进行矫治与帮助。?一般说来,后进生具有成绩差,自我约束力不强,缺乏自信心等特点。?如何正确对待将要走上歧途或已走上歧途的孩子,这是班级德育工作的难点,也是德育工作的重点。班级可以开展“教师与后进生交朋友”活动。可以对班级对表现有问题的学生进行分析排队,找准其存在的主要问题,然后由班主任将这些学生安排与各科任教师结对交朋友,并建立帮教联系本。对帮教活动、帮教过程以及谈话记载、转变情况、均做好记载,以便对学生进行跟踪的心理健康教育。
最后是加强传统礼仪实施德育教育
这是培养学生道德素质的基本要求,也是培养学生良好道德素养的有效方法之一。班级要把礼仪教育作为本班德育的重要内容之一,学生一入学,就将学生分礼仪学习小组,对学生进行礼仪教育。并结合《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中学生守则》等内容,组织学生学习、竞赛,培养学生良好的文明习惯。通过教育,使学生的文明程度不断提升,礼貌习惯不断增强,学生见到家长、长辈、老师都能自觉打招呼。不文明言辞不断减少,不文明行为正成为历史。
总之,新时期农村中学的德育工作任重而道远,德育工作者应力求从根本上改变重智意轻德育,重书本知识轻社会实践,重校内教育轻社会教育的现象,端正教育思想,转变教育理念,把德育工作放在素质教育的首要位置来抓,这样才能使学生综合素质得到更好的提高。学校的德育工作开展得好与坏,从个人来讲,影响到学生一辈子,从长远、从整个国家和社会来讲,又是影响到国家将来与社会和谐的大事情。因而,我们广大教育工作者必须摆正这一工作位置,除了抓好教学质量,还应该高度重视在德育工作上的投入,不断创新德育工作思维和方法,让学生们真正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有用人才。
参考文献:
[1]吉红, 王志峰.大学生心理健康与调适[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6.
一、中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形成的家庭原因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当然会受到社会的影响。由于不同家庭的成员在社会上的职业、所处的环境和思想道德观念的不同,每个家庭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家庭条件和教育方法都会有所不同。从一些“问题生”的情况来看,以下几种家庭中孩子出现心理健康问题的比较多。
1.由老人带大孩子的家庭。这样的家庭孩子和父母相处的时间相对较短,孩子和父母感情比较淡薄。由于老人对孩子的疼爱更多的表现为生活上的过分宠爱、娇惯,当孩子回到父母身边后,不能适应父母的管教方式。这时如果父母不考虑孩子的心理承受力,不及时和孩子沟通。孩子在学校发生的问题不愿意跟父母讲,在家庭和学校中找不到温暖就去结交社会闲散人员,从此走上下坡路,甚至违法犯罪。
2.经济收入宽裕的家庭。由于社会上拜金主义的滋生,一些家长让孩子养成了挥霍的习惯。家长根本不关心孩子的心理成长,出了问题就用金钱开路。这样的学生根本不想学习,把知识看的一钱不值。他们欺骗老师、家长,过早的接触社会负面,从心理不健康,慢慢蜕变为良好道德品质的丧失。
3.单亲家庭。这类家庭大多生活秩序不甚稳定,给孩子心理带来很大压力。多数孩子会情绪低落,沉默寡言,学习成绩下降。时间久了积郁在心中的心理压力得不到排解宣泄,但又不愿向别人讲。一些孩子就把目光投向游戏厅、网吧去寻找刺激。如果此时家长或老师没能给予及时帮助,就会造成孩子走下坡路,学习成绩下降。
4.过分宠爱放任型家庭。现在大部分孩子都是独生子女,父母把孩子放在避风港里,家里不论发生了什么难事,都不让孩子参与。孩子从家长那里得到的:“不管我如何,你都得爱我”的默许。他对爱的占有欲越来越强。在学校里做错了事,老师不能批评,上了初中还希望别人像童年时期那样宠爱她,对老师和家长的严格要求产生怨恨和心烦,进而发展到迟到、早退、无故旷课,甚至打架、斗殴,寻衅滋事。当老师向家长指出孩子的问题时,家长仍一味迁就孩子,考虑的是给孩子赚下更多的钱,怕他将来挨饿受罪。在这样的教育方式暗示下,孩子就会嫉恨老师,跟老师对立起来,甚至违纪闹事。此时就成为一个身体健全,但心理残缺的人。
宠爱型家庭还存在一种“打架护短”式问题。即在这样的家庭中,家长大部分文化素质较低,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常用吃亏、占便宜来衡量。孩子间发生冲突,家长不是教育孩子互相谦让,而是护短狡辩。天长日久孩子就形成了不讲道理、不会谦让的心理。老师批评严厉了,管理严格了,认为是欺负自己,产生逆反心理。加上家长不能分析孩子的对错,听信孩子的一面之词,到学校兴师问罪,使孩子有恃无恐。此种教育方式促使孩子产生严重的心理偏颇,不能正确对待自己,唯我独尊,无视校纪校规。
二、引导家长走出当前家庭教育的误区
据调查分析,当前家庭教育存在着以下误区:(1)望子成才的思想日益强烈与重智轻德问题;(2)育子的经济投入增加与超前消费问题;(3)育子时间、精力投入增加与过度保护、过度关心问题;(4)社会信息影响增大与家庭可控制力减小问题;(5)育子成才心情迫切与教育方法不当的问题等。
综合分析,以上问题可归纳为当前家庭教育的三个误区,即重智轻德、重养轻教、重言教轻身教。学校、班主任要引导家长走出误区。
第一,要走出重智轻德的误区。家庭教育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孩子学会做人,所以家庭教育应以树德为先,也就是说要树立成才先成人的思想。一个人学业上的缺陷并不一定影响他的一生,而道德人格上的缺陷可能贻害他一辈子。所以要使家长认识到只抓分数会把孩子引入误区,只有打好思想道德基础,才能为今后的发展确定正确的方向。
第二,要走出重养轻教的误区。作为家长关心孩子的身心健康和发育,以及孩子学习、生活上必须的物质需求,这是正常的,也是应该的,这就是养。同时也要关心孩子的教育,不能只养不教或以养代教。当下许多家长,超前消费和无度消费,一味攀比,对孩子过度保护,不让孩子做任何劳动,饭来张口,衣来伸手。这样做,自以为是疼爱孩子,其实是好心办坏事,导致孩子从小养成贪图享受的思想和生活作风,最终失去了生存能力。因此,要引导家长在日常生活中培养孩子吃苦耐劳的精神,使孩子受到性格、意志上的锻炼,为他们的未来打好基础。
第三,要走出重言教轻身教的误区。家长对孩子,既是“亲”又是“师”,既要“养”又要“教”。家长既是孩子人生的第一位教师,又是孩子心目中模仿的第一位榜样。家长的言行举止,情感变化都对孩子产生相当大的感染力。所以家庭教育的最大特点是父母用自己的人格、品德、情感及家庭生活习惯给孩子以熏陶,在家长潜移默化的影响下使孩子学会做人。
总之,青少年的心理健康不仅离不开学校的教育和辅导,而且也离不开家庭与社会环境的熏陶。让我们一起行动,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育人环境,支持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并促进其发展,形成一个有益于青少年心理健康的社会氛围。这样我们才能培养和造就二十一世纪人格健全的创新人才,促进社会的和谐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