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5-17 16:51:57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城市交通市场调研,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前言
本文将结合我国轨道交通建设的实际情况,对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招投标前期策划,准备工作以及投标方式等方面进行分析,并提出不同的报价策略,从而达到增加中标概率,将投标风险控制在一定范围内,最终获得企业预期经济效益。
一、投标前期准备
1.市场调研
城市交通轨道市场调研应当包括以下内容:在建或拟建轨道交通项目情况,勘察设计任务市场容量调查、企业在区域市场的优势和不足之处。前期阶段对市场进行的有效调研,对企业在区域市场的定位、投标取舍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2.投标分析
完成市场调研之后,对每次城市交通轨道项目还要进行投标分析,分析内容包括业主招标情况,招标项目目标阶段划分情况、潜在竞争对手情况、业主倾向性意见以及企业参与投标的优势与不足之处等。投标分析能大大提高投标项目的针对性,将有限的企业资源投入到最有可能中标的阶段去,充分发挥企业资源的最大利用率。
二、城市交通轨道项目招标评标方法目前国内在公开招标一般采用以下两种评标方法:
1.经评审的最低投标价法
在开标前,招标单位公布招标项目的最低标价,各个投标企业的投标报价不能高于这个标底价,高于标底价的则废除投标;以经过评审的最低投标报价为基准价,最低投标报价得满分,高于投标基准价的投标价扣去相应的分值。这种评标方法最大的特点是能够最大限度的节约投入资金。所有参与投标的施工企业和单位,都是通过严格的预审候选,都有一定的施工技术能力,通过施工企业内部挖掘潜力以及相互良性竞争,可以一定程度上减少招标评委的主观倾斜性,因而这个方法也是目前采用较为广泛的一种评标方法。
2.综合评估法
综合评估法就是对招标文件的各项要求进行综合评价,最大限度满足招标规定,综合最优者中标的评标方法。标评委员将根据招标文件中明确规定的同一基础或者同一标准对各个评审因素进行量化,尤其对技术与经济这两个部分的量化结果进行加权,从而计算出每一个投标的综合评估价或者综合评估分,能够最大限度满足招标文件中规定的各项综合评价标准的投标人为中标候选人。这种标评方法既能兼顾价格,技术等方面因素,又能客观反映出招标文件的具体要求,有利于全面评估单位的整体实力。
三、城市交通轨道工程相应的投标报价策略与技巧
投标报价的技巧和方法有很多,应当结合实际情况,根据不同的招标项目采取不同的投标报价方法。
1.针对最低投标价法
针对经评审的最低投标价法,参与投标企业应当在合理测算投标报价基础上综合考虑企业利润、市场战略等因素,尽量报低价才能在投标报价中取得优势。同时参与投标竞争的企业应当避免盲目低于成本价的恶性竞争风险,低于成本价的恶性竞争既损害投标单位的自身利益,又不利于工程项目质量的提高。
2.针对标价综合评估法
针对标价综合评估法,首先参投企业在测算自身投标报价的同时,必须进一步分析潜在竞争对手的情况,分析竞争对手在目标市场的优势,劣势,初步得出竞争对手针对目标市场会采取高价策略还是低价策略,将此作为本企业报价的一个初步依据。例如分析得出企业自身技术力量以及业绩要比竞争对手强,那么评标时可以适当为自己加分,报价就可以适当提高,这样既能保证中标,也能增加中标后的预期利润。
四、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建设的风险
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建设本身具有地下工程不确定性的特点,另外工程多处于繁华城市中心地带,沿线环境以及地质条件复杂多变,给轨道交通建设带来极大的风险,因此必须重视工程建设风险的控制。与其他工程相比,轨道交通工程建设主要存在以下风险:
1.工程建设周边环境复杂,交通轨道建设会跨越多个不同区域,不同区域的车站、隧道所处的各类不良的地质条件、水文条件的不断变化,都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交通工程建设的风险。
2.工程结构自身复杂:因现代城市发展需要,轨道交通工程建设面临着开挖面不断增大,结构形式日益复杂、结构埋深越来越浅的技术难题。另外在基坑开挖阶段还有可能受到崩塌、倾斜的破坏,坑底隆起、基坑的整体降水效果以及基坑周边围护防护设施等等各类风险。
3.工程建设施工机械风险;施工机械除了一般建筑工程施工的机械设备,还包括轨道交通工程施工专用的机械设备,此类机械设备在施工过程中的主要风险有:机械的运输安全、起重机违反变幅限定、起重量的限位规定、起重机吊钩锁定器失灵、盾构机的拼装与切割以及起重机钢丝绳编结不符合规定等等。
五、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建设风险控制措施
1.规划设计阶段
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经相关部门审批后,必须对工程的线路选择、技术路线、社会环境进行安全预评价,找出工程潜在可能存在的危险因素以及有害程度等,并进一步完善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中的安全对策与措施。进行安全预评价可以为城市轨道交通工程项目的初步设计出示有效科学根据,有助于进一步提高城市轨道交通工程项目的质量安全。
2.施工阶段风险控制措施城市轨道交通工程项目过中对周边环境的要求较为严格,尤其以地质条件以及施工环境其他工程已施工情况的了解掌握为重点。在施工前期阶段,对当地地质条件充分了解与掌握,真正做到因地施工,努力提高工程质量水平。另外对周围环境其他已经施工的工程进行了解与掌握,这就避免了和已经竣工工程发生冲突,破坏先前工程的现象。
本次改造涉及线路、车辆、供电、通信、信号、通风空调、给排水及消防、动力照明、火灾报警、环境与设备监控、车辆段等多专业的全面改造、更新和升级,根据工程筹划的要求,涉及行车安全、运营安全和消防安全等方面的改造内容必须在2008年前完成。在相对集中的时间段内完成多专业、多系统的改造,面临技术风险、管理风险和资金风险等困难,技术风险又是工程风险控制中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本文就改造中的技术风险进行分析。
2、技术风险的诱发因素
北京地铁1、2号线改造工程是一个复杂的技术改造工程,涉及全部设备专业、线路专业及土建专业,从某种意义上讲,相当于新建线路的设备安装阶段,但又不能等同于新建线路。本次改造工程是在不停运的前提下进行的,又受土建结构、人防设施不改变的制约,所以,诱发技术风险的因素很多,主要包括以下几类。
2.1改造方案与规范的差距《地铁设计规范》(GB50157—2003)主要用于新建线路的发表,未涉及改造工程内容及要求。在车站安全出入口设置、消火栓设置、车站外部消防水源引入、区间火灾报警、区间风速等方面,改造方案与规范有一定的差距。
2.2土建结构与人防设施不改变本次改造是在不停运的前提下进行的,不具备土建结构发生变化的条件,且运营线路又兼顾战备人防的需要,要求人防等级不降低。在变电所有限的空间内,标准化产品与设备安全操作距离出现不匹配的现象;车站及区间主风机难于达到区间风速要求,需要重新制定新的通风排烟系统运行模式。
2.3过渡方案新旧系统倒接,必然涉及过渡设备和改造期间的车站运营模式和设备系统运行模式。过渡方案的制定与现状设备安全性、可靠性以及系统有密切的联系。
过渡方案的合理、可靠、安全与否将直接影响到改造工程的成败。
2.4概算因素根据北京市有关规定,初步设计概算额不能超过可行性研究报告投资估算值的3%,否则重新立项。此项规定在新建项目执行中难度较小,但对于城市轨道交通系统改造而言,属于崭新领域,执行过程复杂。由于国内没有改造经验,可能会出现漏项问题,可行性研究报告投资估算值与初步设计概算额有较大出入。
正在运营的线路已经暴露出严重危及运营安全的隐患,改造工程刻不容缓。如果概算额超标(大于3%),进行重新立项的话,时间耽误不起。因此,按照现有规定不重新立项,需要根据不超标的初步设计概算额反过来调整设计方案。
2.5现状变化与原始设计的出入北京地铁1、2号线已经运营30多年,路基、土建与建设初期比可能发生了变化,如路基沉降;建筑平面功能调整;设备及车辆处于老化期,大部分设备已到报废期,系统性能下降;由于基础资料的不齐整,使各类管线的现状敷设情况不很明朗等。
上述因素,将直接导致技术风险。当然,设计边界条件也是影响设计质量的因素之一。
3、技术风险的分类
3.1技术标准与设计标准目前,国内没有相关的城市轨道交通系统改造设计规范和标准。
《地铁设计规范》第1.0.2条规定:“改建、扩建和最高运行速度超过100km/h的地铁工程、以及其他类型的城市轨道交通相似的工程设计,可参照执行。”
衡量改造工程是否达到要求、是否贴近国家相关规范及标准,针对目前可参考的设计规范及标准,制定改造工程的技术标准和设计标准是必要的。对于不同的现状和条件,技术标准及设计标准也不同。制定标准的宗旨是尽量靠近现行的设计规范和标准,满足改造目标。
3.2现状设备系统对现状系统及其设备的安全评价是改造工程的重要环节,是制定改造范围、内容及用户需求的依据,将直接影响到改造技术方案的合理性和可操作性。
在行车安全、消防安全及运营安全等方面,应分析哪些系统及设备存在安全隐患、哪些系统及设备制约着运输能力的提供和服务水平的提升、哪些因素制约着改造的技术标准和设计标准,从而为编制改造范围、内容、原则及用户需求提供依据。否则,可能会出现危及安全的遗漏项目或出现不应有的项目占用有限资金的现象。
3.3改造技术方案改造技术方案是改造工程的核心内容,建立在现状系统及设备、技术标准及设计标准的基础上。高质量的改造技术方案应最大限度地消除安全隐患、提高运输能力和服务水平、在改造期间对运营的影响程度降到最低,而且通过工程筹划、设备招投标及施工管理,节约投资。
在不突破投资概算、不改变土建结构、改造期间降低对运营的影响等一系列的制约条件下,照搬新建线路的技术方案往往行不通,需要有新的思维方式,因地制宜,因事制宜。改造技术方案应有针对性,充分利用现有条件和资源。还要突破条条框框的束缚,有大胆的设想。
3.4技术协调改造工程的技术协调工作与新建线路基本相同,这里不再赘述。
4、技术风险的规避措施
了解改造技术风险的诱发因素以及类型,就要有针对性地研究处理技术风险的方法,使改造技术方案既贴近实际情况,又能规避风险。北京地铁1、2号线车辆、设备消隐改造工程面临如此大的难度和技术风险,是城市轨道交通领域内需解决的重大课题。本工程通过测试、试验、调研、方案征集、技术方案论证、专家专题论证及专题研究等手段,研究控制技术风险的措施。
4.1前期工作
4.1.1测试与勘察涉及测试与勘察项目的专业
4.1.2试验涉及试验项目的专业
4.1.3现场调研与市场调研现场调研和市场调研是在初步设计、施工设计工作开展前(或过程中)必需做的准备工作,改造工程无法脱离现场实际情况。通过现场调研,掌握设备及其机房的现状,根据工程改造的范围及内容、改造原则、改造目标,为技术标准及设计标准的编制提供科学依据。根据现场调研情况而确定的设计方案,进行必要的市场调研,以确保所采用的技术、工艺及设备满足设计方案的需要,避免或尽可能地少用非标准设备。
与新建线路相比,现场调研和市场调研要占用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在有限的设计周期内完成大量的调研工作难度很大,应正确处理好调研与设计时间分配的关系。
4.2设计工作
4.2.1设计标准的选用前面已经谈到,城市轨道交通系统领域尚未编制相关的改造标准。对于改造工程而言,设计标准与技术标准是相辅相成的,彼此既有联系又相互制约。设计标准应建立在改造目标现状的基础上,否则,不切合实际的技术方案无法实施,可能会中断运营,造成地面交通的混乱,这也是政府和市民不愿见到的事情。
对于难于把握的内容,可以通过专家专题论证和专题研究来解决。
4.2.2技术标准的制定技术标准应根据改造后需达到的目标制定。本工程技术标准取决于几个方面:一是不停止运营条件下进行改造,要求技术方案不能影响地铁运营,制定的标准首先追求安全性和可靠性;二是土建结构不可改变,要求各系统技术方案“量身裁衣”,符合实际;三是循序渐进地改造,并非全面、彻底地改造,工程造价是控制工程改造规模的重要环节,技术方案不能过于追求技术的先进性,应充分考虑工程的经济性。
在考虑上述因素后,首先应对改造工程需达到的目标进行客观定位,然后使合理的技术标准贯穿于整个设计过程中。
本工程技术标准应遵循安全、可靠、经济、先进的原则。
4.2.3技术一致性全线车站及区间的技术标准、技术方案追求一致性,有利于日后的运营管理和降低管理成本。
受客观条件的限制(如车站规模不改变或投资控制等),技术方案只能因地制宜,只要满足性能指标就应认为满足改造要求。
4.2.4过渡方案过渡方案是改造工程能否顺利实施的关键。既然改造工程是在不停运条件下实施的,各系统及各专业必然存在新旧系统的过渡方案。通风空调系统、给排水及消防系统等专业的过渡方案将对消防安全、服务水平构成潜在影响,供电系统、通信系统、照明配电系统等专业的过渡方案将对消防安全、服务水平、运输能力及运营安全构成潜在的影响,信号系统、线路专业的过渡方案将对运输能力及运营安全构成潜在的影响。
过渡方案的制定应首先遵循安全、可靠、经济的原则,将安全放在首位。其中,供电系统的过渡方案对运营中的地铁影响最大,应充分认识到过渡方案一旦失败就将中断运营的严重危害性。
新旧系统间的过渡存在技术上的难度,毕竟安全是第一位的。关键的技术处理措施,可以通过在社会上广泛征集方案来实现,其中包括向设备供应商、科研院校及设计单位等征集供电系统的双边联跳、信号系统的系统制式及过渡方案等。
4.2.5方案调整由于受各种因素的影响(如限额设计、边界条件等),需要对设计方案甚至是改造内容进行调整,调整时,必须对调整内容进行评估,评价其是否背离了改造目标,若脱离了改造目标而进行的改造工作是失败的。
4.3专题研究与论证由于设计标准的选用问题,势必需要进行专题研究和专家论证,取得技术研究上的支持和相关部门的认可。
中图分类号:F27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ki.16723198.2016.30.029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我国的城市交通现状不容乐观,由此带来的环境问题也日益突出,上海作为国际化大都市更是承受着极大的交通负荷。在第中国北京科技产业博览会上,一项全新的公共交通模式惊艳了人们的眼球,它就是“巴铁”,一种完全依靠电力驱动的,大运量宽体高架电车,采用高效低碳公共交通新技术,集城市快速公交与地铁优点于一身。六年前,巴铁就曾被美国《时代周刊》评为“2010年世界科学技术领域最佳、最重大突破的发明之一”。六年来,巴铁历经波折,从一纸概念终于走进了现实。巴铁作为新型交通工具,具有分层利用城市道路空间、大运力、低成本、节能环保等优点,但自从巴铁问世以来,舆论怀疑的声音也从未停止。以上海为例,通过对上海公交、地铁\营现状的调研,进一步分析研究巴铁入沪的市场前景并提出对策建议,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为上海及其他大城市完善交通系统、引入立体交通新模式打开思路。
1数据来源与样本特征
1.1数据来源
本次调研主要由预调研、问卷调研、实地走访以及采访访谈四部分组成。预调研于2016年6月在线上开展,为正式调研及课题的后续开展提供了方向;问卷调研时间集中在2016年7―8月,采用主观抽样方法作为样本选取的方法,充分考虑了样本的随机性、广泛性和分散性,以上海市区为主要调查区域,收集各阶层上海市民的意见;我们还专程赴北京实地走访巴铁科技发展有限公司,针对一些技术方面的问题进行了询问,对巴铁入沪进行展望;并通过学校开具的介绍信采访了浦东新区南汇公共交通有限公司,同时走访地铁运营管理部门及上海交通委员会,确保调研的可靠性。
问卷调研部分共计发放问卷314份,回收314份,回收率100%,剔除无效问卷,回收有效问卷313份,问卷有效率达99.68%,本次调查结果有效。
1.2样本特征
问卷主体为50岁以下人群,这部分人群也是日常使用公共交通较多的人群,具有一定的代表性。从年龄分布看,18-20岁和21-30岁年龄段比例基本相当,分别占问卷样本的32.27%和27.16%;31-40岁所占比为12.78%,41-50岁占17.89%,50岁以上年龄段的人,由于出行相对减少,所以样本搜集相对较少占9.90%。从交通工具的选择来看,地铁和公交最为普遍,占比78.27%,符合预调研的预期,为与“巴铁”的横向比较提供了参考价值。北京巴铁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作为“巴铁”的研发企业,对巴铁的设计初衷、现状以及未来规划有着极大的话语权。南汇作为上海新兴开发并且公共交通发展较为完善的区域,新老城区兼具,所以南汇公共交通有限公司也是合适的采访对象。
2上海公共交通现状及巴铁入沪市场调研分析
2.1上海市民对上海公共交通现状的看法
从调查数据上来看,上海市民出行主要以地铁和公交为主,在题设多选的情况下,选择公交出行的比例为62.94%,而选择地铁作为公共交通出行的比例更是高达78.27%;当然还有少部分人群会选择出租车出行,占比31.63%。
但上海市民对于上海两大主要公共交通公交、地铁的满意度不高。利用五分量表分析可知,上海市民对公交的满意度在3.46,62.30%的被调查者对于上海公交车厢拥挤表示不满,61.34%的被调查者不满乘公交出行时遇到的道路拥堵;同时上海市民对地铁的满意度为3.63,79.55%的被调查者对上海地铁车厢拥挤表示不满。
在上海公交与地铁需要改进的方面(题设多选),不论是缓解道路拥堵,扩大交通工具载客量,还是降低交通工具票价,提高交通工具的速度、舒适度等,都是上海市民所选。其中缓解道路拥堵和扩大交通工具载客量所占比例较高,分别为58.15%、59.11%。
2.2上海市民对巴铁的认识
非常了解巴铁、了解巴铁、一般了解巴铁在本次调查中所占比分别为3.83%、32.59%和27.48%,共计63.9%,超过一半的被调查者对巴铁有着或多或少的了解。对于巴铁的优势,79.23%的被调查者看好巴铁分层利用城市道路空间这一亮点,61.34%的被调查者认为节能、低碳、环保是巴铁的一大亮点,看好巴铁大运力、造价成本低和施工周期短所占比分别为3738%、2364%。
2.3上海市民对巴铁入沪的看法
本次调查中,认为巴铁入沪非常可行所占调查人数的15.65%,可行所占调查人数39.30%,合计5495%;在五分量表的分析下,上海市民认为巴铁入沪的可行度在3.63。认为巴铁入沪可行性一般的所占比为32.27%,认为不可行的占比为8.31%,仅4.47%的被调查者认为巴铁入沪非常不可行。
认为巴铁入沪可行性不高的理由主要在集中在巴铁建设需要对现有城市道路作较大改动、巴铁和汽车同时行驶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巴铁技术尚未成熟和巴铁的引入会冲击现有交通规则这四项,占比分别为65.5%,57.51%,43.13%和39.3%。
对于巴铁入沪的期望值在3.78左右,具体来看,十分期待巴铁入沪占被调查者的24.28%,期待巴铁入沪占比为44.09%,一般所占比例为23.64%,也就是说超过三分之二的被调查者对巴铁入沪还是较为期待的。
在调查中,很多被调查者表示巴铁入沪需要政府牵头、群众配合、试点推广,使得公交、地铁、巴铁三者互为补充;当然也有部分被调查者认为巴铁的可靠性仍有待考证,入沪十分困难。
3交通公司及巴铁研发企业访谈概要
3.1上海浦东新区南汇公共交通有限公司访谈概要
上海浦东新区南汇公交有限公司有关负责人认为,市中心的交通规划已经成型且规模庞大,引入新的交通工具会有困难,而且巴铁要求道路是双向四车道,部分老城区无法满足,加上巴铁的站台建设,施工量较大。但是可以把巴铁纳入新城区的规划中,方便社区居民的生活。
3.2地铁运营管理部门对巴铁入沪的看法
地铁运营管理部门对巴铁有较多的了解,在看好其低造价的成本的同时,也对其安全指数存在质疑。其主要还是持着保留意见,肯定技术创新,但也觉得,至少现在来看巴铁在上海实行的难度较高。
3.3巴铁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访谈概要
巴铁是一种城市建设的交通解决方案,它需要与城市管理者进行沟通,对城市进行系统地划,更好地完善城市建设。巴铁入沪的概念并不是让上海的每一个地方都有巴铁的存在,毕竟在上海大规模改建城市基础道路是一个难题,但是可以分区域分路段在适合巴铁运行的地方建造。未来的城市将是一个智慧的城市,智能的交通模式是必须的,巴铁是未来交通发展的一个方向。
4结论与建议
4.1巴铁入沪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上海是我国经济高速发展的大城市之一,也是交通负荷巨大的大城市之一。公交、地铁作为两大主要公共交通工具,仍显运力不足。同时,严重的交通负荷带来的还有严重的环境污染和资源的短缺,尾气排放、噪音污染等问题在上海日趋突出,引入公共交通新模式――“巴铁”,是一个全新的方向。因而,巴铁入沪还是具有较大的潜在市场。
4.2巴铁仍需不断取得技术突破
通过对上海市民对巴铁的顾虑分析,巴铁安全问题、技术问题仍是关注的重要对象,也是部分市民不看好巴铁入沪的症结所在。而在采访上海公交、地铁运营管理部门时,巴铁的技术安全等问题被多次提到。因而,巴铁要想向大城市推进发展就必须仍就把安全、技术放在研究首位,不断突破技术性难题,使得巴铁技术能够更加成熟,能让民众信服。
4.3充分发挥巴铁自身优势
巴铁分层利用城市道路空间、节能环保、大运力、低造价、耗时少等优势被广大市民看好,因而巴铁未来发展模式要紧扣自身优势,发挥所长,弥补现下交通工具的缺憾。对上海公交、地铁与“巴铁”造价成本、建设周期、后期维护及运营现状等进行调研后,所突出的不同交通工具(公交、地铁等)的优缺点值得借鉴和思考。对于那些亟待改善的问题,也是未来巴铁若要入沪的重要改进方向。
4.4积极寻求政府支持
巴铁的发展离不开政府的支持,巴铁入沪更是需要上海政府的统筹规划。这就需要不断与政府沟通与对接,得到上海当地政府的支持是巴铁入沪的重要一步。
4.5探寻巴铁发展模式
目前巴铁正处于研发阶段,很显然,现在的巴铁技术还不能让巴铁适应所有城市。尤其在面对上海这样交通建设已经十分靠前的大城市时,巴铁需要做出更多的特殊化处理,在不同城市探寻不同的巴铁发展模式。因而在日后巴铁引入上海时,应先在上海挑选容易施工的区域,比如,选择双向六车道以上的路面进行试点。根据试点结果,以适应上海城市发展来不断对巴铁进行优化升级,走普遍化到特殊化再推广的试验路。
5结语
巴铁不仅仅是一种产品,更是一种交通补充手段,巴铁的初衷是解决交通拥堵,发展立体交通,它的创新意义是空前的。随着人类社会的膨胀,空间的分层综合利用是一个趋势,巴铁概念的提出符合这一趋势,具有广阔的发展市场。巴铁的诞生体现了我们国家创新意识的增强以及资本对创新领域的浓厚兴趣,但巴铁入沪也绝非易事。上海作为一个国际化大都市,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以上海为例,分析巴铁未来发展模式,也为其他大城市完善交通系统、引入立体交通新模式打开思路。巴铁需要不断利用自身优势,突破技术难题,得到政府支持,在上海找到适合巴铁发展的模式。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快速推进,机动车数量的迅速增长,外来人口的不断涌入,使得城市交通拥堵现象日益凸显,消费成本逐年攀升,给城市发展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大幅度增加了商务活动的时间和金钱成本。鉴于此,寻求一种更为快捷、便利、高效的商务模式已经迫在眉睫。
一、高铁枢纽站商务中心发展概况
商务中心起源欧美,发展至今已有30多年历史,并已逐步成为商务活动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但是,伴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深入,拥堵的交通和高额的消费已对商务活动产生了巨大的制约,在日本、德国和法国等一些发达国家,高速铁路俨然已成为主流交通工具,高铁枢纽站早已成为购物和商务活动的主要集中地带。凭借快捷、高效的高铁运转频率,依站而建的高铁商务中心最大限度地规避了市区拥堵的城市交通,提高了商务运作效率,最大限度地节约了时间和金钱成本,增加了商务工作灵动性。我国高铁发展起步较晚,高铁枢纽站商务中心建设仍在萌芽之中,有待进一步实践与探索。
二、高铁杭州东站概况介绍
高铁杭州东站位于浙江省省会城市杭州,为原杭州老东站拆除重建,总占地面积32万m2,规划有高铁、普速和磁悬浮候车区域。建成后的杭州东站,旅客即便不出车站即可轻松实现与地铁、公交(出租)、长途客运、水路航运等各种交通工具间的“零换乘”。未来的杭州东站除办理高铁和普通客运业务外,站内更规划有大面积的商业场所,汇集餐饮、休闲、娱乐、购物和各类自助服务于一体,建成后将全面实现客运业务与站内商业的一体化联动运作。
三、杭州东站商务中心建设依据
1.杭州东站商业发展定位。高铁杭州东站主要办理高铁客运业务,乘客主要以商务人士和白领为主。在始终坚持“高起点、高标准、高质量、高品位”的商业开发定位基础上,对标国内一流机场商业,并通过科学制定商业规划方案,吸引了一大批国际国内知名品牌加盟入驻。届时车站商业中心将初具规模,为后续站内商务中心的建设和发展提供强有力的商业配套支持。
2.杭州东站商务中心规划布局。商务中心,即提供柔性办公空间的运营商属商务中心和服务式办公室。顾名思义,其选址必须具备隐秘、幽静、安逸和舒适等特点。杭州东站站房结构4层设计,分别为到达层、站台层、出发层和商业夹层,其中商业夹层凌空架设于出发层上空,分东西两侧,为独立的商业预留区域,总面积为6740㎡。其独特的设计布局和坚实的站房结构,形成了闹中取静的商业氛围。鉴于东侧商业夹层正好位于出发层东侧磁悬浮预留区域上空,旅客相对西面较少,更是为建造商务中心创造了优越的环境基础,可以在严格符合消防安全基础上,同步融合站房设计风格,以轻质隔音防火材料围合,一举将东侧商业夹层打造成环境、舒适性一流的顶级商务中心。
3.杭州东站商务中心价值分析。全国各地的商务人士只需定点到达杭州东站商务中心,即可现时展开商务洽谈,再无需集中前往某处指定的市区商务中心。结束后立马转乘站内不同交通工具即时离去。如此,不仅节约时间、提高商务效率,也可大幅度降低市区滞留而产生的住宿、应酬费用,提高商务活动运作效率,有效降低商务成本。
四、建设杭州东站商务中心的有效措施
1.规划过程中注重“以人为本”的理念。本人在综合了国内外一些交通枢纽以及机场商务中心的设计中发现,“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是商务中心取得长足发展的关键。对此,我们建设杭州东站商务中心始终要从杭州东站和地方区域经济实际出发,做细做优市场调研方案,注重实用性,杜绝盲目加大投资。强化每一个服务细节,切实保障客户的各项需求,提高服务质量。
2.运营过程中着眼特色化产品开发。一方面,需紧跟时代科技发展脚步,创造性地为客户提供某些产品和服务。另一方面,也应注重与现有产品的整合,可根据客户不同需求临时性地为企业打造一个流动办公场所,为诸多企业提供一个临时“租赁办公”场所。
3.引入信息技术切实提升运营管理水平。为进一步提升杭州东站商务中心的盈利空间和服务能力,还需引入现代化ERP信息管理系统,创新商务中心管理模式,优化管理手段,实时掌握了解客户信息,更新客户资源数据库,同步实现商务中心与客流信息和站内商业间的无缝衔接,第一时间为客户提供最有价值的信息数据,不断提高杭州东站商务中心的竞争力和影响力。
4.结合铁路优势延伸商务中心服务链条。针对商务中心主要接待上乘社会商务人士,其中不乏与铁路企业合作的可能,因为我们可以有的放矢根据客户特定需求为其提供譬如物流、酒店、餐饮和汽车等各类铁路多经优势业务,寻求合作可能,最大限度地延伸商务中心服务链条,切实提高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五、结束语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高速铁路事业的迅猛发展,高铁站商务中心定将成为主流商务中心建设的发展趋势,我们必须紧紧依靠高铁发展契机,把握市场机遇,创新发展模式,不断推进高铁站商务中心又好又快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李常荣.人与树的流动空间—东京品川地铁站东口商务中心考察[J].新建筑,2007,(4):114-118.
[2]乘高铁东风,绘平江新图-2010年苏州市平江区转型升级项目推介会在上海隆重开幕[J].上海商业,2010,(8):35.
摘要:随着江苏经济的高速发展,城市交通已成为制约江苏各大城市快速发展的重要问题之一。通过对发展城市轨道交通的意义、发展现状的阐述,分析了江苏城市轨道交通面临的问题,并提出了解决路径,为建设安全、高效、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绿色低碳的可持续发展的现代化公共交通网络服务。
关键词:城市轨道交通;现状;问题;对策
城市轨道交通(Rail Transit)是城市地下铁路(地铁)、轻型轨道(轻轨)、单轨交通、有轨电车、高速磁浮列车和市郊(郊区)列车(通勤列车)等轨道交通的统称,是指城市中有轨道的公共交通运输系统, 它运量大、速度快、安全、准点、保护环境、节约能源和用地等特点已得到世人的普遍认同,优先发展以轨道交通为骨干的城市公共交通系统已成为解决城市交通问题的良方。自1863年世界上第一条地下铁道在伦敦建成以来,无论是蒸汽牵引还是电力牵引,截止目前,世界上已有50多个国家建有360多条轨道交通线。借鉴国内外城市轨道交通建设成功的经验,对发展我省的城市轨道交通建设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发展城市轨道交通的重要意义
城市有轨交通起源于1807年的伦敦有轨马车(Omnibus),此后陆续发展了有轨电车、无轨电车和汽车。期间曾经因有轨电车在有限的路面上与其他车辆混合运行,受控于路口红绿灯,运行速度慢,正点率低;车辆行驶噪声大;同时随着汽车工业的发展,私家车数量剧增,城市道路面积明显不够、空气污染严重、泊车困难。世界各国大城市纷纷寻找新的方式来解决城市地面空间的有限性与日益增长的交通需求的矛盾。不是拆除有轨电车线路,扩大地上交通空间就是发展地下轨道交通形式,以缓解城市交通状况。
从国外城市交通发展来看,各国政府和民众逐步认识单靠路面交通不可能从根本上解决城市交通问题,不少政府因此开始改变过度依赖汽车的交通规划策略,开始恢复以建设地铁和轻轨为代表的城市轨道交通的主导地位,随着科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人们对城市轨道交通建设的重新认识,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开始进入综合运用阶段。
从环境保护看, 尾气(主要是碳氢化合物、氮氧化合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硫、含铅化合物及固体颗粒物等)排放、噪音污染等导致大气环境质量不容乐观,而轨道交通的动力来自电力,对环境污染较小。资料显示:每一单位运输量的能源消耗量,轨道交通系统仅为公共汽车的3/5,私人用车的1/6。因此,城市轨道交通是一种污染较少的交通方式,对净化大气、减少大气污染物排放有明显的效果。
从加快城市化建设看,通过快速轨道交通的连接,经过统一规划,合理布局,能使城市功能分工清晰、产业定位互有补充、基础设施网络连接、绿色生态空间镶嵌、人员往来便捷通畅,从而形成密度较低、相对分散的功能性城市群,有力推进我省的城市化建设。
从国情和省情看,我省处于经济发达地区,各大城市普遍存在居住人口多、机动车数量大的现象,普遍存在城市交通拥堵、空气质量差、停车场地缺乏等交通和环境问题,要缓解交通压力、改善城市环境,必须改善城市交通结构,尤其是建设快速轨道交通是必要的手段之一。
2.江苏城市轨道交通发展现状
“十一五”期间,我省积极落实公交优先发展战略,以轨道交通为代表的大容量公共交通较快发展,完成投资约350亿元,是“十五”的4.1倍,年均增长32.7%,运营里程增加近3倍,达到85公里,在建里程142公里。其中,南京市建成“十字形”网络骨架,运营里程85公里,并有6条新线路在建,预计到2014年青奥会前建成其中的四条轨道交通线,使南京地铁总运营里程达到225公里。苏州、无锡也全面启动了轨道交通网络骨架建设,各有2条线路在建。按照建设进度,苏州、无锡计划于2014年分别投入运行52公里和55公里。此外,常州、徐州等一批城市已完成规划建设前期工作,预计到2015年我省轨道交通线将超过300公里。
此外,按照《江苏省沿江城市群城际轨道交通网规划(2012—2020年)》,江苏省将建设沿江城市群城际轨道交通网络。该《规划》涉及江苏省的南京市、镇江市、常州市、无锡市、苏州市、扬州市、泰州市、南通市以及南京都市圈周边的上海市、安徽的马鞍山等11个城市/县区,以形成城市群区域内便捷、快速、安全、高效的城际轨道交通网络为目标,在充分利用区域铁路客运专线、普速铁路开行城际列车的基础上,新建一批城际轨道交通线路,总里程约375公里。到2020年初步形成南京都市圈放射状网络布局和苏锡常都市圈及周边地区“井”字形加放射状网络布局构架。
3.我省城市轨道交通建设面临的问题
3. 1资金问题一直是困扰和制约轨道交通发展的根本问题。
轨道交通建设具有建设规模大、周期长、项目投资大、回报率低的固有特点。通常构建一个城市的轨道交通线网一般都超百公里,甚至数百公里,单线建设周期一般要4~5年,线网建设一般要30~50年。按照我国既有线路的投资造价计算,每公里地下铁道造价达3~5亿元人民币,地上铁道造价也高达1.3~3亿元人民币。如果建设完成一个完整的轨道交通网,建设资金的需求量巨大,如何获取建设资金是困扰和制约城市轨道交通发展的根本问题。因此,融资是建设和发展城市轨道交通必须跨域的重要门槛。
3.2轨道交通线网设计与规划问题
城市轨道交通是投资大、工期长、建成之后将长期运营,对未来城市的发展有举足轻重的影响的重大工程。从我国已完成的城市地铁规划看,由于对城市发展中出现的外来人口转移加快、人口总量激增、城市用地紧张、交通拥堵等现象的预期不足,线路设计与实际运行效果产生偏差。有的站场设计不尽合理,造成换乘拥堵;有的线路的设计客流与实际相差太远,造成局部停运或减少运行班次,投资浪费巨大。因此,有效的市场调研、科学的推理与预判、超前的规划和设计是十分必要的。
3.3运营收支不平衡问题
由于城市轨道交通属于准公共产品,具有一定的社会公益性,且其建设资金主要来源于政府,因而城市轨道交通经营管理公司不完全拥有运输价格的定价权,运输经营的收支严重不配比,往往是亏损经营,依靠政府的财政补贴维持运营。目前世界上除香港地铁外,绝大多数城市轨道交通项目均存在不同程度的亏损,需要政府财政的补贴,每年的巨额财政补贴支出对当地政府而言是巨大的财政包袱。以南京为例,在不考虑折旧和财务费用的情况下,基本实现收支平衡。通过地上、地下物业开发以及沿线站场的商业运作实现的多种经营收入,实现了全公司的盈利,是我国地铁建设的一个可借鉴的范例。
3. 4轨道交通沿线土地增值问题
大家普遍认识到,城市轨道交通规划和建设到那,那里的土地就增值。这是因为城市轨道运输能带来便利的环境、巨大的客流资源和市场活动空间将引起利益的再分配。从目前的情况看,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带来的土地增值基本被房地产商和相应的商业配套者获取,而直接从事轨道交通运输的企业仅仅能利用自身的站场、道路和流动的车厢资源,巨额的外部土地资源开发所带来的商业利润没有回馈给轨道交通企业。许多城市轨道交通线路在规划建设时,沿线的土地已划规他用,或者已经批出,致使城市轨道交通企业难以享受到土地增值所带来的红利。
4.加快我省城市轨道交通系统发展的途径
4.1 科学设计,统筹规划和协调。
铁路、城际轻轨和市内轨道交通(地铁)是轨道交通系统的有机组成,它的建设与发展涉及国土资源、地方政府、住建部和铁路总公司等单位,它们之间的衔接与协调关系到轨道交通建设大业。应建立相应的机制,理顺管理体系,由地方政府牵头,统一协调各单位共同考虑轨道交通的设计、规划和论证,科学地衔接好其他交通系统,合理布局。既能满足上下班时间客流量大且集中的冲击,又能发挥城市市政道路优势,完成近距离客流运输的需要;既能满足人们在城市间出行便利的需求,又能满足人们在城市内部的功能性换乘;既能满足当前的运输需求,又能考虑到中、长远的规划;既要协调区域发展不平衡,又要适应都市圈、城镇群的发展要求,实现项目设计有前瞻性、规划有科学性。否则变更设计与规划,极易造成资源的浪费和重复建设。
4.2 创新融资渠道,多途径筹措资金。
当前,城市轨道交通投融资模式主要有政府投资并经营、政府主导的市场化运作和投资主体多元化的市场运作三种,这三种模式体现了轨道交通投融资市场化由低到高、逐步推进的过程。不同时期或同一时期不同国家、不同城市地铁项目建设的融资方式都可能不同。其决定因素主要取决于政府部门的努力程度,企业效率高低以及外部环境(如国内资本市场的发展程度)等因素。就江苏境内的轨道交通项目而言,在坚持 “政府主导,市场化运作,多元化投资”的原则下,区分公益性与经营性的强弱,对一些公益性较强的项目,市场化融资难度较大,应加大政府资金的投入;对一些有可能成为经营性项目,在保证政府资金投入的基础上应加大多元化融资的力度,积极吸收社会资本和境外投资者进入。其中的关键是在体制上能否降低社会资本进入的门槛、在制度上能否保护中、小投资者的利益。
4.3 充分选用既有技术成果,降低建设与运营成本
江苏是制造大省,拥有两个国家级的南京和常州轨道交通车辆制造产业基地,拥有由南京地铁公司牵头,南瑞集团、十四所、浦镇车辆厂等十家单位发起设立的江苏省城市轨道交通研究设计院和常州轨道交通产业科技兴贸创新基地(2007年商务部、科技部授予)。我省具有涵盖轨道交通设备的设计、制造、施工、安装等一套完整的产业链,即以轨道交通牵引供电为主的产业链、以轨道交通工程机械为主的产业链、以城市轨道交通车辆(中低速磁悬浮列车、城市轻轨车辆)为主的产业链、以现代服务外包试验、检测、检验(高速列车综合试验台、金属、非金属材料检测、智慧列车感知系统系列设备)为主的产业链、以轨道交通监控技术和产品(系统与电力监控系统、环境与设备监控系统、闭路电视监控系统、旅客信息系统)为主的安全信息产业链。上述产品、设备或技术是城市轨道交通产业关键共性技术,也是城市轨道交通产业核心技术。
为节约开支,在安全、高效、不降低标准的前提下,我省的轨道交通设备应采购国产产品,摒弃建设、维修、运营成本昂贵的相关进口产品和技术,在有限的资金条件下我省进行轨道交通建设时应尽可能考虑我省省情和我国城轨的既有技术成果,尽可能减少或降低建设与运营成本。
4.4 继续重视轨道交通的教科研建设
江苏是教育大省,又是教育强省,拥有153所高校(含25所独立学院),其中本科46所(不含独立学院)、211大学11所,普通高校数位居全国第一。涉及培养轨道交通人才的底蕴深厚。东南大学、苏州大学等十多学校均按照学校的学科体系培养机车、车辆工程、电气工程、工程管理、交通运输、通讯信号等专业的学生,其中南京铁道职业技术学院是华东地区专业唯一培养轨道交通人才的专门学校。上述学校不仅为我省轨道交通输送了大批优秀的专业人才,同时也为城市轨道交通产业的建设与发展提供了技术服务,使我省的城市轨道交通产业始终站在全国的前茅,究其原因,就是我省各级政府与企业十分重视教育与科学研究。为继续占领轨道交通的高地,我省仍需加大教育投入,继续关注我省的轨道交通建设的人才培养与科研关注。
4.5 研究轨道交通建设与发展红利的反哺机制
从国内外城市轨道交通发展经验看,城市轨道交通规划和建设除能带来便利的交通外,还能给轨道沿线的物业、土地尤其是房地产的增值。作为准公共产品,轨道交通没有直接分享其中增值所带来的红利,作为亏损企业想要持续经营,必须研究创新机制,寻找并创造轨道交通建设的利润增长点,让轨道交通建设所带来的部分红利直接贴补运营企业,这样可以逐步减少财政补贴,为地方政府减负。譬如,北京地铁充分挖掘地铁站内空间资源和推动轨道交通沿线商业资源的开发,成立京投银泰股份有限公司,主营轨道沿线地产、综合商业物业以及景观物业。这种通过以轨道交通沿线土地资源开发为突破口在资本市场上市融资的模式,一方面为京司带来可观的投资收益;另一方面也为以后轨道交通整体上市或主营业务整体上市积累了经验和条件。而南京地铁公司也从政府中获得了比较好的政策,可以在轨道交通地上、地下进行物业开发、商业、广告、通讯以及沿线站场的商业运作,其实现的多种经营收益有力弥补了主业经营亏损,实现了南京地铁公司的盈利,这在我国轨道交通行业是一个比较成功的案例,值得推广。
5.结论
随着我省经济的持续地高速发展,我省的轨道交通迎来了新的建设。建设一个设计优良、布局合理、运转高效的城市轨道交通网络系统,必须考虑我省各大城市的具体交通特点,借鉴轨道交通建设的经验,采取有力的措施与方法,合理解决轨道交通建设过程中必须面临的问题,力争将城市轨道交通系统建成安全、高效、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绿色低碳的现代化公共交通网络。(作者单位:南京铁道职业技术学院)
本论文是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基金资助项目“江苏城市轨道交通建设与区域经济的耦合研究”(项目编号:08SJB7900019)的阶段性成果。
参考文献:
[1]周翊民.我国城市轨道交通多元化发展的新趋势[ J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2002(3)
[2]黄斌,王遐昌.城市轨道交通项目投融资模式探讨[J].城市轨道交通研究,2002(1)
2.公路运输的经济
在公路运输转型阶段的初长期中体现出来的,因为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公路规模增长速度高于当时公路人口密度的增长速度;规律二适用于转型阶段的成长期,这个阶段是公路运输高速发展的阶段;规律三适用于转型的成熟期,因为在这个阶段,我国公路运输网络的规模已达到了一定程度,要继续高速发展公路运输,唯有依靠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科学的管理手段;规律四则适用于转型的完善期,因为那时影响公路运输发展的已经不是速度、能力、范围等,而是是否符合那时的生活要求,因此要以提供更为舒适、更为方便的交通条件为目标去发展公路运输;规律五则适用于整个公路运输发展阶段,因为此规律可以作为指导公路运输发展方向、发展速度和发展内容的理论原则,预计行业加速增长的趋势逐渐结束,行业将进入稳定增长期。对比各道路季度间通行费收入的增长率,2009年一季度到2009年四季度,除受分流影响的道路外,其余道路收入持续加速增长。2010年一季度,部分道路收入增速出现环比回落。对比各季度收入的复合增长率,2009年四季度的复合增长率在6%以内,明显低于2010年一季度的复合增长率。我们认为,2010年一季度收入、盈利增速出现环比回落,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低基数导致2009年四季度增速过高有关。另一方面,也说明未来车流量增长的动力主要取决于经济的增长。不存在路网分流、道路维修扩建等微观因素的影响下,高速公路整体的收入增速与区域经济的增长同步。在2008年四季度经济下滑到2010年一季度经济恢复增长的周期中,高速公路收入增速与经济增长的同步性尤为明显。我们认为公路行业加速增长的趋势可能逐渐结束,随着宏观经济增长动量的减弱,公路行业将进入稳定增长期;金融危机以来,国家围绕“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采取了一系列宏观调控政策,为我国公路运输行业提供了较为宽松的国内发展环境,使行业从2008年下半年以来的困境中得到了缓解和恢复。我国公路运输行业也在加快产业结构调整、转变发展方式,为行业持续发展提供了动力和支撑。
3.公路运输的发展
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大力开展“三个建设年”活动,以创建“顺畅交通、和谐交通、文明交通”为目标,以“疏堵结合、标本兼治”为原则,深入开展中心城区城市公共交通秩序和班线运输秩序整治工作,严肃查处违法违规经营行为,着力解决中心城区交通方面存在的老大难问题,为实现我市“增比、进位、突破”目标营造良好的交通运输秩序。
二、工作目标
通过综合整治活动,中心城区交通运输秩序明显好转,交通运输从业人员行为明显规范,交通运输行业服务质量明显提升,交通公共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线路布局、站点设置、运力配置更加科学,城市公交、班线运输进一步顺畅和谐。
三、组织领导
为加强对此项工作的组织领导,我局决定成立中心城区交通秩序综合整治工作领导小组。
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市客管局,办公室成员从市客管局和市运管处抽调组成。办公室具体负责整治活动期间信息收集、宣传、汇总等各项业务工作,安排督促检查、组织考核验收、协调整治活动期间出现的其它问题。
四、整治内容
(一)中心城区公交车辆超速行驶、行驶中吸烟、打电话、闯信号灯、争道抢行、不按规定站点停靠、停车不入位、赖站霸站、违章占道、长线短跑、窜线营运、不按规定时间和趟次营运等影响交通秩序的违法违规行为。
中心城区公交车辆驾乘人员不按规定使用普通话服务、不按规定着装和配戴上岗证、不按规定提醒为老弱病残孕乘客让座等违规行为。
(二)出租汽车乱停乱靠、随意变道、开“英雄车”、“堵气车”、超速行驶、堵塞交通、争道抢行等违法违规行为。
出租汽车不按规定使用计价器、多收乘车费,宰客、甩客、拼客、拒载、赤膊开车、乱吐口痰、向窗外抛丢弃物、行驶中吸烟、讲粗话脏话、服务态度差等违规经营行为。
(三)城市公交车辆车身、地板、顶棚破损、营运设施不完善、卫生状况差、未按规定设置相关标识、擅自张帖广告、擅自安装电子显示屏或其它电子装置等影响城市交通文明形象的行为。
(四)中心城区公共客运交通非法营运,残的、摩的、助力车违法载客。
(五)清理中心城区公交企业经营资质,清理从业人员的从业资格;中心城区公交企业经营者将车辆交给不具备从业资格人员驾驶;公交企业不按规定履行管理职能,姑息迁就从业人员的违法违规行为;公交企业无证经营和违法违规经营带来的安全隐患和社会不稳定隐患。
(六)中心城区公交线路、站点设置不合理,影响道路畅通的各种情形。
(七)整治社会车辆违法违规停靠,侵占公交站点和出租汽车站点,影响公交车和出租汽车停靠的行为。
(八)客运站管理不到位、客运班车进出车站不通畅、班次安排不合理;班线客车出站后低速逗留、沿街揽客、不按规定站点进站经营等违法违规行为。
五、工作步骤
整治活动分三个阶段进行:
第一阶段:宣传动员阶段
市交通运输局、市客管局、市运管处、中心城区客运站、公交企业、班线运输企业要广泛开展以创建“顺畅交通、和谐交通、文明交通”为主题的宣传活动,对全体干部职工、企业经营者、从业人员开展广泛的、不留死角的宣传动员,要利用报纸、广播、电视等开展宣传动员。市客管局要结合正在开展的“我为公交进诤言,文明公交伴我行”征集意见活动认真开展宣传发动工作,切实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第二阶段:集中整治阶段
市客管局、市、区两级运管机构要在市综治委的统一领导下,在我局整治领导小组的直接指挥下,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密切配合,采取集中治理与专项行动相结合、行为查处和资质审查相结合、行政处罚与教育培训相结合的方式,集中人力、财力、物力,扎实开展整治活动,严厉查处违法违规行为。
第三阶段:巩固提高阶段
各单位要按照整治职责分工和目标责任进行自查,领导小组要组成督查组对各单位工作开展情况进行暗访、抽查,针对薄弱环节,拾遗补缺,及时整改,不断完善,建立健全长效管理机制,巩固工作成果,提高工作水平。
第四阶段:总结表彰阶段
经我局研究,决定拿出20万元作为此次专项治理工作的工作经费。专项整治结束后,市客管局、市运管处要写出总结报局整治领导小组办公室,我局将写出总结报市整治领导小组办公室。对在整治工作中成绩突出的单位和个人,局领导小组办公室将进行表彰奖励。对特别突出的单位和个人要向市整治领导小组推荐表彰。同时,对整治期间进展缓慢、成效不明显,我局纪检组、监察室要及时进行诫勉问责;对影响我局整体工作推进的单位和个人,除对单位进行通报批评外,还要追究单位主要负责人和直接责任人的责任,并与单位年度目标考核挂钩;对不负责任,贻误战机的要严肃处理,直至清退出行业管理队伍。
六、工作措施
(一)明确职责,落实责任。我局要与市运管处、市客管局签订责任状,市运管处、市客管局也要与相关单位签订责任状,做到目标明确、人员到位、责任落实。同时,由于我局这次中心城区交通秩序整治内容主要是城市公共客运。因此,要以市客管局为重点,市运管处和两城区运管所支持配合,组织一支50余人的执法队伍开展整治活动。将整治区域分成五个片区,将整治人员分成五个小组,片区与小组一一对应,实行责任制。
(二)敢于碰硬,从严查处。从严查处班线运输和公交车辆各种违法违规行为:一是对无证经营的车辆、企业或不具备从业资格的人员,将严格按照相关法律法规规定上限处罚;二是对随意停车、不靠边停车影响交通秩序,存在安全隐患的车辆和人员一律进行停运学习,情节恶劣者要通过新闻媒体向社会公开检讨;三是对不到站停靠、停车不入位、追赶抢压、赖站霸站的公交车及驾驶人员一律停班学习;四是公交车、出租汽车驾驶员开“英雄车”、“堵气车”、争道抢行、违章超车、闯信号灯、行车中打电话、吸烟等影响交通秩序和交通安全的行为,一律重处重罚或抄告公安交警;五是公交车不按规定线路、站点、时间趟次营运,驾乘人员服务态度恶劣,出租汽车宰客、拒载被查获或投诉的,除依法处罚外,一律停班学习;六是对整治期间累计达2次(含2次)以上的违法违规行为的从业人员要吊销驾驶员资格证,被吊销城市客运资格证的人员,班线客运及旅游客运企业一年内不得聘用;七是对违法违规行为突出,管理不力的企业,要采取有力措施限期整顿或关停并转。
(三)加强监督检查,保持良好的车容车貌。要建立公交车、出租车月检制度。对车容车貌、车辆设施状况、车辆卫生状况、检验不合格的一律停运整改,始终保持良好的车容车貌。
(四)强化企业资质管理,严把企业资质关。市客管局要组织对两城区公交公司、出租公司经营资质进行清理,没有办理企业经营资格证的,要对照资质条件尽快完善。对在规定时间内不办理的,市客管局不再受理其相关经营业务。
(五)加强从业人员的教育培训,促使其良好的习惯养成。企业要按照规定加强对从业人员的管理,每月要组织一次从业人员安全学习和培训。市客管局要督促两城区公交公司、出租公司对本公司从业人员进行清理,未经上岗培训取得从业资格证的人员一律不得驾驶员公交车、出租汽车。对管理涣散、整治不力、造成不良影响的客运企业一律停运整改。情节严重的,企业法人要在新闻媒体上向社会作公开检讨。属国有企业的,相关部门还要对责任单位领导进行问责和处理。
(六)进一步完善公交线路及站点设置。科学规划公交线路、合理设置公交站点,确保公交基础设施正常使用。市客管局要加强调研,既要便民,又不能影响交通,要科学合理地增设、调整和撤除一批公交站点,开通、取消和调整一批公交线路,使公交线路、站点配置做到最优化。同时,要加大查处社会车辆侵占公交站台、出租汽车停靠站点的违法行为,要主动协调公安交警,形成联动机制。
(七)认真调研,着力解决“打车难”问题。加强市场调研,合理配置运力,切实解决群众“打车难”问题。市客管局要配合有关部门抓紧完成出租车运价调研和运价调整工作,制定合理的运价标准,科学配置城区出租汽车和公交车运力,报请市政府批准后,适时投放运力,满足人民群众的出行需求,解决“打车难”、出行难的问题。
(八)规范客车经营行为,整治客运站周边交通运输秩序。市运管处、两城区运管所要组织对中心城区班线客车出站后低速逗留、沿街揽客、不按规定进站经营等违法违规行为进行查处。对长期不按规定的站点、线路营运,擅自进入城区设点揽客的车辆要严厉查处。
(九)严厉打击非法营运。市运管处、市客管局、两城区运管所要组织稽查队伍,通过专项行动、路检路查、定点稽查流动稽查等各种办法对在城区内非法营运的“黑车”、“克隆车”、残的、摩的、助力车进行严厉打击,对非法营运一律按上限严厉处罚,涉及犯罪的要移送司法机关处理。
七、工作要求
(一)精心组织,周密部署。市客管局、市运管处等单位要在此方案的基础上制定具体的工作措施,要将整治内容进行分解细化,明确各部门、各岗位目标任务,明确每个人的工作职责,制定工作推进进度表,确保整治活动有条不紊地开展。
(二)求真务实,强力推进。这次专项整治活动时间长,内容多,标准高,要求严,决不允许搞形式,走过场。要层层签订责任书,交纳保证金,对照目标责任逐项完成。特别是对一些老大难问题要敢于碰硬、敢于动真格,破解难题,强力推进。
中图分类号:TU99文献标识码: A
前言
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各大城市市政建设的加快发展,城市也发生了日新月异的变化。市政工程质量的好坏不仅影响城市的市容市貌与交通安全,而且还对城市经济发展、市民日常生活等有着极为重大的意义。
一、我国市政施工的现状及问题
1、市政施工建设设计的不科学
由于社会经济高速发展,城市化进程加快,而相应的人才培养计划进行缓慢,难以跟上城市化进程,导致市政建设过程中对人才的极度缺失。由于缺乏市政施工高级人才,加上市政部门对市政形象化渴求、对市政施工速度的追求,导致市政施工建设设计盲目、不科学。其不科学性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市政施工建设安全设计的不科学和市政建设规划的不科学。不科学的市政施工建设安全设计使得市政使用过程中存在大量安全隐患,施工质量难以得到保障,不科学的市政建设规划,常常使得市政建设与城市未来规划相矛盾,造成市政建设使用年限短,造成对市政经费的大量浪费。
2、市政施工人员安全意识的缺乏
由于我国从事建筑施工的工作人员大多来自于农村,缺乏劳动安全意识,缺乏市政安全施工经验,在施工过程中,对施工安全认识不足,为图省事、方便,常常自作小聪明,走捷径,冒险作业、高危作业、随意作业,毫不顾忌市政施工质量安全问题。同时,由于缺乏完善的监管机制,不到位的监管措施使得市政施工中不安全的施工行为难以及时被发现,不完善的审查体系使得市政施工过程中,随意施工、胡乱施工现象难以被发现,由此引发市政施工人员安全事故和市政施工质量安全事故。
3、管理水平落后
不可否认,大部分市政工程单位对施工人员进行了安全教育,但在现实的管理过程中还存在明显的不足。有的工程单位仅把重点放在安全理论上,对于实际操作过程遇到的安全问题没有正确讲解。有的安全管理人员自身对各类安全技术标准和规范都不太了解,在管理施工人员时则更难把握操作规范了。另一方面,在安全管理机构设置上部门相对较少。受到传统施工观念的影响,很多工程单位仅仅注重于降低成本,认为这样才能创造更大的经济效益,这一错误的观念造成了整体工程管理水平落后,工程内部没有设置专职安全管理人员,对资金保证和人力物力资源未能科学规划,导致了工程项目建设缺少必要的维护操作。
4、施工安全管理的法律法规不健全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我国的法律法规体系也不断完善,建筑安全方面相继出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但从总体上来讲,如何正确地进行市政道路的施工,以及相应的市政道路施工安全措施等方面的法律还不健全,实际可操作性还需要进一步的加强。
二、、市政工程施工安全措施
1、强化市政工程施工技术安全管理
市政施工过程中必须认真贯彻执行国家以及地区相关行业管理部门颁发的安全生产、安全技术劳动保护方面的法律法规以及规章制度。在市政工程施工前明确安全防范重点,对于重点工程、关键部位、机械作业、高空作业及其它危险性较大的作业等,合理制定施工组织设计。对于与殊工种制定详细的、专项的安全操作规程,需要结合施工组织以及工程实际情况,编制详细的安全操作规章制度,并制定合理可行的安全施工技术措施,组织施工人员学习、落实,对施工作业人员进场作业前必须严格安全生产施工培训教育,经过考核合格颁发安全上岗证。
在各项施工工序开始前,由项目部安全管理人员编制安全技术施工组织设计,经监理、业主审批同意后实施,实施前要对施工班组进行书面安全技术交底,交底主要内容除包括各项安全技术措施以及施工场地、周边环境、等多项安全施工事项。加强施工过程中的实时监测,组织由具备丰富施工监测经验以及较强计算分析能力的工程技术人员组成的专业安全施工监测小组。及时整理分析各项监测数据资料,对数据资料进行科学的核算分析,预测各项施工构筑物的稳定性和安全性,提出合理的工序施工的调整意见或者应采取的安全保护措施,以确保工程施工的安全可靠。
2、完善监督管理机制,加大监督管理力度
要提高我国市政工程桥梁建筑工程建设品质,首先应当完善监督管理机制,加大监督管理力度。监理公司应大力加强对从业人员的专业培训,壮大充实监理队伍,提升监理人员业务水平,使每一位监理人员都能成为同时具备多种知识和技能的复合型人才,适应桥梁建筑施工对监理的多方面需求。完善监督管理机制,建立健全监理行业规章制度和处理办法,保证监理工作实施“有法可依,有法必依、违法必究、执法必严”,从制度层面强化监理部门权力,丰富监理部门管理手段,加大监理部门控制力度。
3、市政工程在实施的过程中要切实的实施奖惩制度
奖励那些在优化劳动环境与防治工伤事故和员工危险方面做出优越成绩的单位。同时,对于在规避安全事故隐患、消除重大安全危险等方面做出良好成果的单位也要进行奖励。对于那些出现安全事故后,不去找自身原因,而去推卸责任的单位要严惩不贷。只有这样,才能让我国的市政工程施工安全向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的方向发展。
4、开展安全施工达标现场活动
推行安全生产公示制度,全市市政行业要开展安全施工达标现场活动,对施工企业申请争创安全施工达标现场的工程、经建设(监理单位审查同意、安全监督机构审核挂牌后,施工企业要严格按照安全施工达标现场的要求管理、施工现场颁发安全施工达标现场监督公示牌、接受社会监督.结合市政工程实际、召开全市市政工程安全生产情况通报会、使大家从通报的案例中受到教育、提高对市政工程安全生产的认识和防范意识.
5、做好市场调研,确保材料质量
在市政部门进行市政施工材料选购过程中,要派出市场调研小组,对材料市场进行充分的市场调研,选购诚信度高、材料质量好的企业进行材料购买,以确保施工材料的质量,从而确保市政施工的质量安全。
6、安全技术不断创新和改革
市政施工的安全技术要不断进行创新和改革,对施工安全创新技术进行灵活运用,放远眼光,将市政施工安全建设的标准进行全面认识,在进行对市政施工安全建设同时关注的过程中,真正将内部于外部的施工建设技术进行提升,将内部的建设事项进行完善提升,在保证质量基础建设完善建立的同时,还要对机械、材料进行创新利用,真正将长期的稳定建设进行渗透,使先进性的材料与设备都具备市政施工安全的标准,要对材料与设备进行有效运用,将市政施工的安全发展事项进行科学研究,真正将国际性的创新技术进行自我的灵活运用,真正实现市政施工的安全管理和控制。
结束语
市政工程的质量好坏直接影响到城市交通、城市经济发展、城市形象以及居民生活。市政施工的安全问题影响到到市民的生活质量水平,影响到市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市政施工存在隐患将会给社会的和谐与稳定构成极大的威胁,市政施工的相关部门一定要予以重视和关注,做好市政工程是非常重要的。市政道路的施工安全控制责任重大,应充分考虑到各方面的因素,尽早地建立相应的安全施工管理机制,保障市政道路施工的安全,促进市政事业的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一、地铁车站建设风险的种类
1、公共政策风险
公共政策对项目公司的影响既有负面的,也有正面的。对主业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国家的区域经济发展战略调整给城市经济发展进程带来的影响,同时影响轨道交通的客流量。此外,城市交通发展政策对轨道交通客流量也产生直接影响,例如,发展私家车的政策以及对其他公交系统的布局。
2、市场风险
城市轨道交通工程的市场需求风险主要是客流风险,即轨道交通运营客流达不到预测目标值。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首先如果票价水平超出了居民承担能力,将直接影响到未来客流量;其次,是客流预测的准确性,特别是轨道交通客流预测的时间跨度较大,预测的基础资料也是相关部门的预测数据,其可变因素多,对未来的运营带来最直接的影响。市区内的轨道交通线路,由于大部分已是建成区,其可变的因素相对较小;市区以外的线路,其服务对象的预测,大多是需要进一步开发的潜在需求,可变因素多,如果经营的好,可变因素会朝有利的方向发展,否则,将给公司带来不利影响。
3、技术风险
技术风险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是技术方案的不稳定性;二是设备系统的不确定性和不可靠性。技术方案的不稳定性与前期工作阶段有关,在项目预可研阶段,由于规划、客流等因素的不确定性很大,由此引起项目最终实施的方案与预可研阶段确定的方案在技术标准、工程造价等方面可能存在较大的差异;在地质、管线、建筑物基础等资料不够全面详细的情况下,技术准备工作深度不够充分时,可能存在设计变更等情况引发的工程变化,以至工程延期。设备的不确定性和不可靠性与设备系统技术水平发展有关,某些设备的更新换代周期短,可研阶段采用的设备可能在工程实施时已经落后,某些设备在技术上还不够成熟这都属技术风险的范畴。
4、其他风险
1)、建设风险
包括建设资金不到位、工程费用超支、工期延误和质量不符合要求、项目衔接线路建设进度迟缓等影响项目建成的风险。
2)、经营风险
经营风险是指生产经营的不确定性带来的风险。本项目为城市公共服务领域,票款收入稳定但是不足以支付运营成本;没有提价的空间;面临地面公共交通的激烈竞争。
3)、财务风险
财务风险是指公司财务结构不合理、融资不当使公司可能丧失偿债能力而导致投资者预期收益下降的风险。
由前面的风险因素分析可以看出,地铁建设在政策、市场、技术和项目的组织管理等方面存在诸多风险因素,根据其影响程度和产生的后果,大致归纳为工程投资、运营收入和运营成本三个方面。各种风险因素分类见表
对工程投资影响最大的为工程方案、融资方案、建设进度和征地拆迁,这些因素发生变动的可能性较大,容易导致工程投资的重大变动,是本项目重要的风险因素。
客流市场和票价是影响运营收入的主要风险因素,发生变动的可能性较大,是影响本项目财务收益的两个主要风险因素。
项目的经营管理和融资方案是影响本项目运营成本较为显著的风险因素,特别是本项目运营架构的变动将对运营成本产生较大影响。
二、风险程度分析
1、定性分析
风险因素大致归纳为工程投资、运营收入和运营成本三个方面。
风 险 因 素 分 类 表
序号 名称 风险因素名称
1 工程投资 工程方案、征地拆迁、设备选用、施工质量及管理、融资方案、建设进度
2 运营收入 客流市场、票价水平、票价政策、物业开发、公共政策
3 运营成本 经营管理、融资方案、电力价格、财税政策
对工程投资影响最大的为工程方案、融资方案、建设进度和征地拆迁,这些因素发生变动的可能性较大,容易导致工程投资的重大变动,是地铁建设重要的风险因素。
客流市场和票价是影响运营收入的主要风险因素,发生变动的可能性较大,是影响本项目财务收益的两个主要风险因素。
项目的经营管理和融资方案是影响本项目运营成本较为显著的风险因素,特别是本项目运营架构的变动将对运营成本产生较大影响。
2、定量分析
在前面财务评价和国民经济评价中对本项目进行的敏感性分析。但是敏感性分析只能指出项目评价指标对不确定因素的敏感程度,不能表明不确定因素的变化发生可能性大小以及对评价指标的影响程度。针对本项目的风险因素分析,我们采用概率分析方法主要对项目风险影响较大的投资、客流和票价变化因素进行定量分析。根据投资、客流和票价因素发生变化的概率,研究项目净现值的期望值,并计算净现值大于或等于零时的累计概率。
三、预防风险的对策
1、防范与降低风险对策
防范与降低风险的对策主要是回避、控制和转移。
2、公共政策风险对策
国家宏观政策的影响将是不可回避的,对于城市交通发展政策的影响,需要政府承诺限制对轨道交通运营不利的政策实施。例如通过限制沿线与轨道线平行的大巴营运,建设综合交通枢纽、增加垂直本线的地面公交线路等措施,变地面公交与地铁争客流为向地铁输送客流。
3、市场风险对策
为了避免不确定因素给客流带来的负面影响,可以通过于政府签订保底客流的经营协议来转移风险。也就是需要政府承若轨道交通达不到一定客流条件下,应给公司特殊的补偿,将客流不足的风险转移给政府。同时积极开发站点周边物业,为轨道交通培育客流。在票价、票制制定时,充分作好市场调研,满足旅客心理承受水平。
4、技术风险对策
在具体各阶段设计中, 对采用的基础资料如客流、城市规划、地质资料等尽可能做到客观准确,夯实技术方案基础;充分估计不确定性因素的影响,多方案比选。
5、其他风险对策
1)、建设风险对策
这方面的风险可以通过选择资信好、技术可靠的设计、施工承包商,签订规范的合同,切实做好合同管理的工作,可以达到抵御风险的目的:
(1)地铁工程投资巨大,提高地形勘测、管线调查与勘探方面的工作质量,确保基础资料的准确性,可有效回避工程投资的变化。
(2)采用设计监理与施工监理制度,是控制工程质量风险的一项重要手段。
(3)综合考虑轨道交通建设工期与其他相关工程建设进度的衔接关系,保障工期的落实,控制工期风险。
2)、经营风险对策
为降低经营风险,项目公司在规范运营客运业务时,积极学习其他城市的轨道交通企业的经营管理经验,坚决压缩非生产性支出;合理经营物业开发业务,在项目运营初期可重点发展出租物业,获得资金用于运营支出,条件成熟后发展租售物业,稳固客流并持续不断地获得资金。
3)、财务风险对策
可以利用财务杠杆系数控制负债规模及比率,合理安排资本结构,降低筹资成本,可使财务杠杆利益抵消风险增大所带来的不利影响;合理认识对客运需求的预期,筹资时合理确定还款方式及时间;做好还款计划和准备,加快资金周转,适当增大流动比率,使企业拥有更多的营运资金,提高偿债能力和支付能力,并建立风险基金,以备不时之需。
四、部分高架车站工程风险分析
南京地铁12号线部分高架车站工程风险分析
序号 车站名称 工程
方案 风险类型 工程与环境风
险源简述 风险分析 风险应对措
施的建议 备注
1 生态科技园站 混凝土框架结构 工程自身 高架三层路中岛式车站,建、桥完全分离。 建、桥完全分离,可能出现建、桥不均匀沉降。 为保证沉降均匀,建、桥均采用桩基础 桥宜采用桩基础,以粉砂质泥岩作持力层。
车站临近
房屋 红太阳装饰城距离车站40m 建筑物沉降,靠近基坑侧的差异沉降。 施工中加强对周边建筑物的监测,在基坑开挖时分层开挖、架撑及时、严禁超挖。
穿越或邻近道路 沿龙藏大道路中布置 地面沉降,交通疏导便利。 加强地面沉降监测
高架普通站,周边环境简单,注意建筑风险。 风险低
2 滨江村站 混凝土框架结构 工程自身 高架三层路中一岛两侧式车站,建、桥完全分离。 建、桥完全分离,可能出现建、桥不均匀沉降。 为保证沉降均匀,建、桥均采用桩基础 桥宜采用桩基础,以粉砂质泥岩作持力层。
与其他地铁线(车站)预留换乘节点 与11号线成平行换乘 考虑到若分建两线连接线位置尚不确定及交通疏导问题,建议同期施工
车站临近
房屋 目前车站周边为大片低矮住房与苗圃,车站距离向阳河河堤约40米 靠近基坑侧的沉降。可能引起河堤变形开裂。 施工中加强对河堤的监测,在基坑开挖时分层开挖、架撑及时、严禁超挖,随时关注基坑侧壁地下水情况。
高架换乘站,周边环境相对简单,需注意建筑风险。 风险中
3 步月路站 混凝土框架结构 工程自身 高架三层路中侧式车站,建、桥部分分离。 建、桥部分分离,部分承重构件需同时满足建筑结构规范、铁路桥涵设计规范要求,稍复杂。梁部无需特殊设计,下部结构需特殊设计 设计时分别选用建筑规范、桥梁规范和铁路规范,验算各种结构类型和不同的受力状况,以保证结构安全 桥墩采用桩基础,以粉砂质泥岩作持力层。
车站临近
房屋 车站周边为大片农田及水塘, 建筑物沉降,靠近基坑侧的差异沉降。 在基坑开挖时分层开挖、架撑及时、严禁超挖。
高架普通站,周边环境简单,注意建筑风险。 风险低
4 北顺圩站 混凝土框架结构 工程自身 高架三层路中侧式车站,建、桥合一结构。 高架站先形成空间框架结构,再在其上形成连续板梁。框架结构受载不均匀,易造成基础的不均匀沉降。框架结构的动力稳定性一般比桥梁结构差。 设计时分别选用建筑规范、桥梁规范和铁路规范,验算各种结构类型和不同的受力状况,以保证结构安全。为确保框架结构受载不均匀对基础不均匀沉降影响有限,采用桩基础,基础计算时加强验算。 桥墩采用桩基础,以粉砂质泥岩作持力层。
车站临近
一、引言
城市交通拥堵是目前北京市面对的一大严峻问题,城市内交通拥挤的现象也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人们的生活和出行及城市的快速发展[1]。作为一种创新型的交通产品服务系统,共享汽车被誉为一场个体交通方式的革命[3]。具体来说,汽车共享是通过注册成立公司、组织,面向社会各界人士提供共享汽车。它是一种会员制的用车俱乐部,参与者向其交纳一定的申请费和年费,用车的时候需要提前预约,调度中心将在会员要求的时间内,在距离会员最近的服务点为会员准备需要的车辆[2-3]。
在此背景下,对于北京市发展共享汽车的可行性探索应运而生。本文将重点从发展条件和可能的运营模式入手分析共享汽车在北京市发展的可行性。
二、发展共享汽车的先决条件
本文从运营的角度提出四个必备的条件。目前全球约有41个共享汽车公司或组织,其停车网点分布在全球约150个城市或地区[4]。在全球共享公司的经营过程中,不同地区的共享模式也不尽相同。
(一)多层次消费群体
在共享业务策划之初应对消费市场进行周密的市场调研和分析,首先,要确保市场能够较快的接受这一新型的交通模式;第二,符合当地居民的用车需求量、经济水平及消费理念;第三,满足多层次群体的市场需求,消费群体应具有一定的多样性。
(二)结合交通现状分析汽车的使用状况
首先,在借鉴国外经验的背景下,建立较为完善的车型选择核准制度;第二,对于当地的交通状况进行深入分析,确保在运营初期不会造成当地的交通状况得到进一步的恶化;第三,有足够的经济实力负担运营初期汽车购买及使用成本;第四,根据市场调查,预测会员数量,建立数学模型计算最适会员-车辆比率,依照预测结果指导前期的运营准备工作。
(三)停车场站的支持性政策
停车场站作为共享汽车运营的关键部分,其直接影响着运营规模和消费群体。首先,应对当地的市场需求进行预测,合理选址,适量配置汽车及配套人员和设备;其次,政府对于停车场站制定相关的支持性政策,保证密集及合理的选址,以降低共享组织的初期投入成本。
(四)运营技术和服务基础
首先,确保必要的技术保障,以充分保证共享汽车安全性、便捷性、高效性等方面的优势;其次,结合当地社会、经济、交通背景,制定具有市场竞争力的收费标准;再者,提供具有一定体系的特色性共享服务,来适应市场需求,扩大业务范围。
三、北京市共享汽车市场分析和消费群体研究
现阶段我国鼓励汽车工业发展,中国年汽车生产总量已跃居世界第一位。国家放宽政策鼓励汽车消费,很多人为了购买私家车向银行贷款,承担高额的利息,不断增加自己的经济负担。
但另一方面,年轻一代消费观念较为超前,容易接受新生事物。笔者认为共享汽车这一新兴的汽车消费模式,通过政府和媒体舆论的大力宣传势必会受到更多群体的推崇。现阶段我国对于汽车消费的需求还在不断激增,在未来一段时间内,中国的汽车保有量还会不断地上升,交通需求的快速增长而引起的社会和经济问题还会愈加凸显。这就需要共享汽车这种新型的汽车消费观念来进行遏制,可以预见汽车共享的发展会在一定程度上减少未来某个时期的汽车保有量的增长率。
四、北京共享汽车停车场站建设三大模式设想
北京目前面临土地资源紧张和土地价格高昂两方面压力,若要发展非盈利性质的组织,政府在其中起到的作用是巨大的。政府应在该项目上提出对于停车场站建设的支持性政策和资金支持。
(一)利用公交场站作为共享汽车的停车场
目前政府对于公交公司有庞大的资金运营支持,共享汽车也可在此基础上利用公交场站作为停车网点。这样既能解决汽车共享组织的汽车停放问题,亦可提高公交场站的利用率,另外还可有效地为共享汽车进行维护保养。在此方案下,公交场站原有的加油系统和保养设施需要相应的升级改建。
(二)政府收购汽车租赁公司进行共享汽车服务整合
这一方案可同时解决场站土地空间和汽车来源问题。当然相关的配套服务设施还需要再整合建设,本方案旨在总体上解决共享汽车最终的停车位置和维护保养问题。在北京有众多汽车租赁公司,有些营运规模较大的公司,同时在各个区县都有分公司;规模较小的公司也可以通过企业之间的联合,达到共享汽车的场站规模及数量需求。在政府的协助下,利用汽车租赁公司这一现有资源,整合各大汽车租赁公司的业务范围、商讨共同创建汽车共享组织的相关事宜,对各大租赁公司进行国有资本的注入,协助其进行转型,在另一方面这一方案也提升了汽车租赁公司的业务量。
五、北京共享汽车资源的整合
2012年底北京市的汽车保有量已经达到了520万量,随着首都人口的增加,北京机动车总量持续迅猛增长势头难以在短期内改变。据测算,预计2014年可能达700万辆。
但是共享汽车的运营需要大量的车辆储备,如果所有的车辆都是新购置的车辆,那么共享公司需要承担的初始成本是非常巨大的。如何在不过多增加汽车总量的前提下尽可能发展共享汽车,在北京拥挤的交通状况下获得发展的契机,这是共享公司,甚至是政府应该思考的问题。下面是笔者针对北京交通特点,市民生活观念等提出的一些解决思路。
(一)接受折旧车作为共享车辆
由于北京拥挤的交通,相对较多的出行限制(如尾号限行等),在市区无法体现出私家车的优越性,由于北京市的公共交通十分发达,公交网点分布密集,地铁覆盖面在日趋完善,总体而言在北京乘坐公共交通相对成本低廉、效率较高。
闲置私家车会可成为共享汽车的一个潜在来源。可被接受作为共享汽车的折旧车需满足一些必要的条件,例如(以下仅供参考):
第一,使用时间在3年以下;第二,没有发生过重大交通事故,以及车辆必须具有使用安全性。这一项的标准由保险公司确定,而且是否接受该车作为共享汽车要着重参考保险公司的意见;第三,改装车要考虑NOS(氮气加速系统)、制动系统、噪音处理系统、悬架系统的安全性,另外要考虑发动机是否符合公路行驶要求等;第四,折旧车的档次要与共享公司其他原有品牌相符合,过低端或者是过高档的汽车都将为共享公司带来负面的影响。
折旧车车主享有一些普通会员不能获得的权益,例如(仅供参考):第一,免费入会;第二,在评估折旧车剩余使用年限后,原车主享有剩余年限150%的共享汽车免费使用权;第三,原车主在超出免费使用年限后,可享有共享汽车费用80%的优惠。
折旧车可以免费转让给共享公司,也可以以较低廉的价格出卖给共享公司,具体视公司的运营规则、汽车的档次以及车主的要求而定。
(二)Car Sharing与Carpool的结合
carpool可以简单看成是拼车行为[7]。在car sharing的运营过程中灵活融合carpool,将是共享公司的一大运营亮点。
基于发达的网上预定系统。当有会员成功预定了汽车,若在附加选项里点击“carpool”,他的旅程信息(起点、终点、可能经过的地方和路线)可以通过网络传达给其他会员,以便寻找同路的旅友。其他会员可以与其联系,通过网络系统完成carpool的预约。一方面有利于突发事故的处理(例如乘车当天carpool路线突变,有会员未能乘车,通过系统可以清楚会员位置,方便共享汽车的调度。),另一方面有利于共享汽车费用的收取,按行车里程数收取相应的费用。当carpool的合作模式形成后,会员之间相互承担风险和责任,当一方出现失约的现象,受损一方的损失应大部分由毁约方承担,在与carpool结合的过程中,共享公司应制定出较为完善的运营规范。
(三)与本土汽车品牌的联合
在某种程度上,共享汽车会降低汽车的保有量,降低社会对于汽车的需求量,从而降低汽车产业的生产力。但是汽车工业的发展对于中国来说至关重要,所以如何在发展共享汽车的同时不影响中国本土汽车品牌的发展,是一个需要解决的问题。
共享公司可尝试与中国本土汽车品牌合作。本土汽车制造商以较低廉的价格出售汽车,而共享公司的运作特性对汽车制造商而言代表了一个较大的广告空间和一个较高的市场占有率。
(四)新能源汽车的采用
共享汽车的初衷之一是缓解环境压力,除了间接减少汽车总量以降低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排放,还可以通过采用新能源汽车,直接减少汽车有害尾气的排放量。环保汽车包括:混合动力汽车,电动汽车,氢能源汽车,双燃料汽车等。
六、北京共享汽车特色服务探索
根据以往的运营经验,中国共享公司应从不同的市场需求入手制定不同的市场营销服务方案。首先针对个人会员应考虑提供更多元的使用套餐,以适应不同人群的出行需要;其次大力开发商业组织市场,扩大服务网络,方便商用组织通勤、出差使用;最后应着重考虑规划校园业务,北京市高校密集,共有82所,大学生约近百万,这对于共享公司的业务来说是一个较大的服务市场。
针对北京市校园市场,本文提出四点的运营探索方案:
首先在学校内设立停车网点,同时安排校园经理负责校园业务的联系以及辅助共享公司校园项目负责人调度和管理共享车辆;另外,为未取得驾驶执照或者未符合共享公司最低年龄限制的学生客户提供代驾服务;第三,记录学生客户的出行信息,在校园局域网内结合开展“carpool”业务,尽可能挖掘潜在客户的前提下,保证学生出行安全;第四,根据不同的客户需求,提供不同的套餐服务。
另一方面,在运营的应注重不同对象服务的交集,力求制定较为合理的运营方案以满足不同的共享需要。
七、北京共享汽车运营风险分析
共享汽车运营的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有以下几方面:
首先,与其他交通工具的竞争。北京目前的交通出行方式是较为全面的,交通网络也是相当发达的。目前北京正在大力投资修建地铁,按照城市交通规划,2015年北京轨道交通总里程将达到703公里。地铁轨道将实现城市重点功能街区及交通枢纽的便捷联系,其中二环内地铁线网密度为1.08公里/平方公里,五环内线网密度为0.51公里/平方公里。
另外目前的公交线路非常发达,虽然城市公共交通工具的发展对于出租车等业务存在一定的制约作用,但是其作为一种点到点的交通方式还是有一定的积极作用。共享汽车同样可为消费者提供点到点的交通服务,其与城市公共交通的竞争还是相对激烈的。
第二,共享汽车的车辆的来源不同也会对现有的交通状况造成影响。若使用现有汽车租赁公司的汽车或者同汽车生产商联合生产的专用汽车,那么在现有汽车保有量的情况下会造成汽车数量的增长,这将加重道路负担,进一步使交通状况恶化,造成拥堵等。另一方面,共享汽车运营中可能出现的车辆故障也会增加公司运营的隐性成本。
其次,场站用地的相关问题。共享公司运营前期需要政府规划合适的场站作为停车网点的选址,为保证共享汽车业务的顺利运转,必须有较为适宜的地区作为网点,目前北京市市区内用地紧张,能否保证密集、便利的停车网络需要重点考虑。相关配套设备、网络建设、维护和保养设施等必备要素的优化配置也需要一定的实践依据和管理经验。
最后汽车共享公司建设并运营的过程中,还需要向国外学习先进的管理和营销手段,不断提高共享汽车的总体利用率,制定合理的产品营销策略,通过各种途径增加会员数量。除此以外网络的维护和技术支持的安全性要求较高,需要专业的人力资源来进行系统的工作。同时网络监控技术需要不断加强,防盗、预警等安全控制需设定相应的应急预案,以防止不法分子有机可乘。
八、结语
汽车共享是介于公交出行和私家车之间的一种新型的交通出行方式。北京市区闲置土地极少、交通拥堵情况严重等都是阻碍共享汽车发展的因素,但同时,北京市的消费理念较为超前、硬件设施及技术水平较高、城市规划合理、政策出台及时则是共享汽车发展的有利条件。通过权衡利弊,本文认为,如果共享汽车能够在北京市投入建设,规范运行,它有潜力带来较大的经济、环境和社会效益,并在这些方面发挥日益突出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夏凯旋,何明升,张华.北京市发展汽车共享服务的经济生态效率及可行性研究[J].中国软科学,2006,12(1):64-70.
[2]薛岳,杨同宇,温素彬.汽车共享消费的发展模式及社会经济特性分析[J].技术经济与管理理论,2005,156(1):54-58.
[3]夏凯旋,何明升.国外汽车共享服务的理论与实践[J].城市问题,2006,4(1):87-92.
[4]周溪召.汽车共享服务企业的市场分析[J].物流工程与管理,2013,35(4):114-115.
[5]孙章.幸福感的三维思考——兼议“汽车共享”[J].城市轨道交通研究,2013,16(6):28-30.
[6]代秋杰.给予消费者选择行为的汽车共享政策分析[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25(11):106-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