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困学生资助论文模板(10篇)

时间:2023-05-18 16:31:56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贫困学生资助论文,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贫困学生资助论文

篇1

一、引言

随着教育改革日程的提出,我国高等院校助学体制的问题日渐引发社会关注,大学教育由精英教育转向大众化教育的进程当中,大学门槛的降低,以及人民大众多余大学教育的渴求,使大学生群体急剧增加,由此而使得越来越多的贫困家庭大学生得以进入高职院校求学深造,但随之而来的问题,必须引起重视。高职院校的贫困大学生的数量随着高校扩招而迅速增加,这种人数的增长实际上是个社会问题,如果不能妥善解决,势必影响高校的正常发展,也会影响到社会的稳定。 针对贫困大学生的问题,经过多年的实践,我国已经逐步建立起来内容比较完善、方式比较灵活的资助体系,包括以学校奖励为主的奖学金,以财政支持为主的助学金,以社会支持为主的助学贷款等等。但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这种资助体系日益出现弊端,并引发社会对贫困大学生资助体系的质疑。贫困大学生资助体系关系到能否让贫困大学生顺利完成大学学业,也关系到保障社会稳定,维系社会公平的作用。因此,本文将深入分析当前高职院校在贫困大学生资助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并力图找到有针对性的解决方案,帮助提高高职院校贫困大学生资助工作水平。

二、现行贫困大学生资助体系及其存在的问题

(一)现行的资助体系的类别

1、奖学金。

我国传统的奖学金包括,国家提供的优秀大学生国家奖学、国家励志奖学金,学校提供的以专业成绩的优秀为考核依据的专业奖学金,以及一些大型企业专门为特定学校的特定专业所提供的专业奖学金,但是奖学金考核鉴定标准往往以品学兼优的学生为对象,真正的贫困生能获得该类奖学金的人数并不多。贫困大学生一般来自己比较偏远贫困、经济落后的地区,在进入大学之前,所获得教学资源十分有限,况且很多贫困大学生在求学的过程中还要不断地勤工俭学,导致贫困大学生用在学习上的时间要少于平均水平。因此,奖学金虽然对贫困大学生有较强的吸引力,但很多贫困大学生成绩却并不乐观,所以,奖学金并不能形成有针对性的资助方式。

2、助学金

助学金分为国家助学金和企业助学金。国家助学金是以国家财政为基础,专门针对贫困大学生设置的一项助学基金。企业助学金是一些社会责任感较强的企业资助贫困大学生的助学基金。根据《国务院关于建立健全普通本科高校、高等职业学校和中等职业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体系的意见》,我国进一步提高了国家助学金的扶持力度。目前越来越多的企业参与到资助贫困大学生的过程中来,但覆盖的学校及贫困大学生的人数依然十分有限。

3、勤工俭学

勤工俭学是指利用学习之余的时间参加社会实践,是贫困的大学生维持生计的一种方式。对于贫困大学生而言,勤工俭学的优势在于,一方面能够通过自己的劳动获得相应的报酬,一方面在获得报酬的同时还能参与社会实践,提升自身的社会生存能力,早点适应社会环境,相对于助学金的输血方式而言,更是一种造血。勤工俭学作用扶持贫困大学生的一种方式,目前已经普遍的受到社会的认可及支持。

4、助学贷款

助学贷款是各级金融机构相应党和政府号召,在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良好活力的情况下,利用金融扶持的方式完善我国贫困大学生资助体系的一种重要手段。助学贷款以金融机构为主体,在政府部门的宏观指导下,政府、银行、学校共同协作,专门扶持高职院校贫困大学生的银行有条件免息贷款。针对贫困大学生的特殊情况,借款学生无须担保,只要承诺按期还款,就可以向银行申请到贷款。现行的助学贷款分为两种:高校助学贷款和生源地贷款。湖南高校助学贷款由高校经办,金融机构发放;生源地信用贷款则由县(市、区)资助机构经办,由国家开发银行发放。

(二)现行资助体系中存在的问题

1、助学评选机制僵化

目前高职院校已经初步建立了较为完善的助学体系,但此种助学体系仍然存在很大的问题。首先,在资助过程中需要大多经过班级民主评议,通过投票的方式决定将助学金的分发。这种形式的评选导致平时人际关系不太好以及成绩较差的贫困大学生少有机会获得助学金的机会;其二,有的高职院校的在助学金评比过程中,完全忽视了评选的作用,助学金分发决定权在班级辅导员或者某些领导的手中,这样,缺乏有效地监督机制,不能将国家的政策根本的落实下来,甚至有的辅导员收受学生贿赂,但助学金名额留给行贿的学生,助长了歪风邪气;其三,在助学金的评选过程中,需要贫困大学生上台陈述自己的家庭困难,有的贫困大学生受到自尊心的驱使,宁愿放弃评选的机会。

2、难以形成科学的贫困生鉴定标准

贫困大学生的鉴定十分困难。目前通用的做法就是让贫困大学生回原籍开村级、乡(镇)级、县级的三级贫困生证明,学校依据贫困生证明作为自主贫困大学生的依据。这种方式确实节省了校方地鉴定成本,但是这种方式的弊端在于,县级以下民政部门在开出贫困生证明时,很少会细究该生的家庭确切情况,导致大量的非贫困生取得贫困生证明,并在班级民主评选过程中占用了贫困生的名额,而真正的贫困生并不能享受到国家的优惠政策。

3、助学力量有限

大众化的大学教育导致大学人数急剧膨胀,贫困大学生的基数也急剧增加。目前,我国的教育投入相对增多,但是在人数增多的情况下,国家在对贫困大学生的扶持力度方面并不乐观,造成了贫困大学生助学金额的相对匮乏。品学兼优的大学生占据了奖学金的大部分江山,高职院校的贫困大学生在奖学金的竞争上处于先天的弱势地位,而助学金的覆盖面及力度相对较小。

4、部分贫苦大学生依赖资助的思想严重

一部分高职院校的贫困大学生,缺乏生活的自主性,过度依赖资助,不能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这一部分大学生虽然家庭贫困,但由于在过去的学习和生活中,他们不用从事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不会分担家庭的负担,因此,将国家对其的扶持视为理所当然,不懂得自身的造血,这样的结果就是虽然他们最终完成了大学学业,也因为缺乏自力更生以及社会的适应性,而不能在进入社会后获得良好的发展机会。这会社会的稳定买下了隐患。

三、解决高职院校大学生资助体系存在问题的对策

(一)完善资助机制

为提高助学工作的成效,有必要建立健全相关的工作机制。

首先,完善高职院校贫困大学生评选的透明度,让真正的贫困生享受到国家的优惠政策。一方面建立相关的监督机制,让不诚信的大学生无法获得评选资格,使在助学金评选过程中的腐败得以消除。 一方面,进行大学生的诚信教育,使某些大学生自觉认识到错误。其次,造血胜于输血,在不断完善高职院校贫困大学生资助体系的过程中,还要加大工作力度,提供更多优质的勤工俭学的岗位,使一部分大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获得相应的资助,而不是完全依赖政府的扶持。

(二)形成科学完备的贫困生鉴定标准

高职院校的贫困大学生的鉴定其实并不困难。第一,各个地区要建立统一的贫困生鉴定标准,根据标准确定该生是否属于贫困生的范畴。但也不能仅仅依据该标准,而应该结合实际情况,灵活确定,但灵活的范围不能太大,灵活范围或者空间不应该掌握在某一个人的手中。第二,高职院校和县级以下民政不分要相互协调、分工合作、相互制约,不能互相推诿鉴定贫困大学生的任务。例如,民政部门不能随便开具贫困生证明,必须会同其他部门,调查该生家庭的实际情况。另外,高校也不能仅仅依据贫困生证明而分发助学金,而应该实际调查该生在学校的消费情况,做出准确合理的判断。

(三)拓展助学渠道

有必要通过拓展助学渠道的方式,增加贫困助学的力度,从而将高职院校贫困大学生的资助面进一步扩大,帮助到更多地贫困大学生。首先,国家财政有必要进一步加大投入,毕竟目前在这一方面投入略显不足;其次,提高企业助学的比例。有责任感的企业众多,之所以企业在助学上的投入较少,一是因为我国目前缺乏相关法律,规范企业助学行为,企业助学资金缺乏规范的财务审计,这让企业担心助学基金无法流入到贫困大学生手中。另一方面,目前,我国的高职教育与企业脱节比较严重,有的企业担心自己的投入并不会获得相应的回报。

四、结论

我国在面向高职院校贫困大学生的资助工作中,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存在的问题不容忽视,着力解决资助体系中存在的问题。只有在资助过程中不断总结经验,不断完善助学体系和机制,才能最终建立起公平、公正、充满活力的资助制度,使高职院校的贫困大学生获得公平的教育机会,这对于稳定大局具有重要的意义。

基金项目:湖南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会立项课题“完善贫困高职大学生资助体系的研究”(课题编号:SZ11229)阶段性成果

参考文献:

[1]卢若艳.高校贫困生资助体系的困境和思考[J].福建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3.

篇2

“注册入学”是江苏省为进一步扩大高校招生自主权而进行的“分类考试、综合评价、多元录取”高校招生模式改革的全新探索。参加普通高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未被统一录取批次录取,且取得全部七门科目学业水平测试成绩的普高学生,可申请注册入学,2011年江苏省注册录取学生25580人。有调查表明,经济资源的匮乏直接影响了农村考生报考志愿的取向。名牌院校热门专业的分数和学费往往高于一般学校和专业。冷门专业和院校,像农林师范类院校,不仅有学校的各项补助,而且还有降分的优惠。这部分学生之所以选择公办院校的注册专业入学,民办院校高昂的费用让他们望而却步也是很重要的一个原因。而江苏畜牧兽医职业技术学院农产品质量检测专业的录取情况也印证了这一点。该专业共录取新生115人,其中苏北生源学生84人,递交贫困申请和提供贫困证明的学生53人,申请学生比例占总人数的46.1%,申请人数面广量大。

大一新生刚入校,很多辅导员暂时只能通过学生自己带来的相关证明,作初步认定,因此在一年级也容易出现认定不准确,给予补助不完全恰当的现象。为更加科学、规范、准确地认定贫困生身份,也为了能做到公平、公正、合理地分配国家赋予的资助资源,切实保证学校各项资助政策和措施真正落实到贫困生,下面来谈谈在2011级注册新生中开展贫困认定工作的一些措施,以期达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一、未雨绸缪,早作准备

开学之前,本人在获知确定担任该专业的辅导员工作后,为把工作做到前面,在新生尚未入校之前,先将该专业录取的学生名册及相关信息进行了仔细的查阅,获取了第一手资料。根据查阅情况,采用随机的方式在苏北生源中抽取部分学生的家庭电话进行联系,询问家庭基本情况,如父母职业,子女多少等,同时了解学生入学准备工作如何,家庭有没有什么困难,提醒报到途中注意事项。通过与家长的沟通了解了学生家庭的相关信息,并做相应的记录。通过以上方式,初步的了解学生的个人信息,熟悉了个别学生家庭情况,为后续认定工作的开展打下了基础。

二、细致入微,详细了解

新生入学报到时,通过仔细观察学生及一同前来报到的父母,向他们提供本人的联系方式,并与其进行简单的交流。同时将办完手续的学生及家长集中,进行直接面对面的交流。通过交流得知一部分学生申请到了生源地助学贷款,而另外一部分学生因各方面原因未能申请到,所缴学费有是东拼西凑的,甚至有的是办理的商业贷款。

报到当晚,前往各个新生宿舍进行检查,部分家长还在学生宿舍帮助整理内务,这样又进行了一对一的交流。交流后得知有的家长因旅店住宿费用高,而同子女挤在一张床上,有的父母身上也仅留返程的路费,有的家庭有多子女都在读书。通过此次交流,对班级学生的信息的掌握更加翔实,对学生的家庭情况又有了更加细致的了解。

三、多管齐下,力争全面

军训期间,每天两次前往训练现场,利用休息时间与学生交流。同时安排班主任助理、班级临时负责人、班级信息员平时注意观察学生的衣着穿戴、言行举止,留意他们的消费档次和水平。利用学生会晚上检查宿舍机会,收集有用信息。深入食堂,宿舍等地与学生交流。利用国庆假期到校看望未回家学生,了解到有部分贫困学生没有外出游玩,而是在学校周围饭店、超市做兼职,这也着实让笔者感到震惊。当得知有个学生除了饭卡里面有一两百元外,身上一分钱也没有时,第一时间给他介绍了兼职工作,从某种程度上缓解了该学生的窘境。通过多管齐下,将获取的信息分类整理,去伪存真。

在获取大量信息的基础上,以表格形式建立了贫困学生详细的数据信息,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学生生源区域,是苏北经济欠发达地区,还是其他经济落后地方的学生;家庭结构如何,包括是否孤儿、单亲、残疾家庭、家庭人口数、家庭成员患病需要治疗人数及负担子女上学情况等;经济状况,包括家庭主要经济来源情况、人均收入情况、负债情况、是否享有最低生活保障等。该表内容详细,一目了然,从整体上对班级贫困学生的家庭境况有了更加全面而又准确的了解和掌握。再通过重点信息的比对,罗列出获得助学金条件的先后次序,如优先考虑父母双亡或单亲家庭的学生,再考虑父母年迈、患病、残疾致使丧失部分或全部劳动能力的学生家庭等。通过对贫困学生家庭情况的比对分析,根据上述次序,对申请学生进行分类建档,确定贫困等级。该优先原则在班会上公布后,班级学生均无异议。

四、正确引导,润物无声

国庆返校,收取了学生生源地民政部门、乡镇街道办事处或其父母所在单位出具的贫困证明及个人撰写的助学金申请。鉴于以往出现开具贫困证明的相关组织和单位把关不严,工作不负责,认定随意性,而导致一些家境尚好的学生获得了助学金的情况。此外,还存在部分学生申请动机不纯、诚信不够的情况,见贫困补助金额较大,心存侥幸,骗取助学金用来挥霍的情况。为此,专门组织了主题班会,向全体学生宣讲了国家的助学政策及申请条件,对他们进行诚信教育,端正申请动机。通过教育也让全体学生明白,诚信是中华民族的美德,是人生宝贵的“名片”,是一个人道德水平的标准,是一名优秀大学生必备的基本道德素质,也在班级中营造了诚信光荣的舆论氛围。晓之以情,动之以理,引导他们要谦虚礼让,让助学金助学帮困的作用得以真正发挥。同时,对申请动机不纯,提供虚假材料骗取助学名额的学生将给予一定的纪律处分。

五、考虑周全,有效沟通

以往贫困生的评选过程难免会要求申请者当众历数了自己的不幸和家庭的困难才得以证明自己的“清白”,这无疑会触及他们的痛处,伤及申请者的自尊。贫困生们迫切需要经济上的援助,但是他们更需要人们的理解和尊重,加之爱只有出于真心才能真实,才容易被接受,所以要注意帮助贫困生的方式。加之随着高校在校生数量的快速增加,贫困生的绝对人数不断上升。一种新的“贫困现象”悄然而生—— 一些贫困大学生在承受经济压力的同时又面临着“心理贫困”的危机即“双困生”的存在。这让高校辅导员在助学金评选过程中不得不谨慎行事,一旦措辞不妥,用语不当,都可能会对贫困学生造成伤害。考虑到这个因素,为了消除贫困同学的思想顾虑,笔者采取了要求贫困学生及部分学生代表参加的小型评选会,这样既能保证评选的公平性,又能最大限度顾及贫困学生的感受。因到场学生大都是助学金的申请者,大家各有困难,大家是站在相同的起点,相互之间不会有歧视和被歧视的嫌疑,一时间,大家放下了包袱,将每个人的家庭基本情况和面临困难介绍的准确而详细。介绍结束后,出现了互谦互让的局面,一些学生主动放弃申请,理由只有一个,其他同学更需要这个助学金。场面让我感动不已,一些同学也不禁潸然泪下。

六、人助自助,心怀感恩

罗曼·罗兰说:“清贫,不但是思想的导师,也是风格的导师,它使精神和肉体都知道什么叫淡泊。”贫穷不是过错,不是弱点,也不是自身的缺点,把贫困当成不奋斗的借口才是错。评选结束后,笔者又召开了贫困生专题会议,会上介绍了以往贫困生当中自强不息的例子,同时也列举了一些自甘堕落的反面教训。引导学生在对待贫困问题上不要坐、等、靠、要,而是要“自己救自己”,不能人穷志短,而是要其他同学宣示一种自立信念。

在此基础上,借鉴南京大学的贫困生社团天健社、爱德协会等学生社团的基础上,成立了以班级所有贫困生为成员的“自助社”。贫困生在人格特质上更多表现为内向、谨慎、情绪不稳定,参与社会的程度较低等特征,而“自助社”的建立为他们提供了一个交流的平台,同时也给贫困学生提供了舞台,为他们创造了充分展示自己特长的机会。

除此之外,参考南京师范大学“爱心绿卡”制度,在该专业贫困生中间开展“受助者助人”、“爱心传递”等感恩活动。号召他们资助自己周围的困难对象,组织他们到儿童福利院、敬老院做些公益活动。以期通过这些活动,帮助贫困生认识到,自己已经得到资助,但还有一些与自己一样困难甚至比自己更困难的人没有得到资助,让他们通过公益活动在奉献社会中升华自己。并将每次爱心活动的时长记录造册,也作为下一年度接收资助的必要条件之一。

七、严于律己,相互监督

受当前社会心理普遍浮躁的影响,一些大学生只追求物质享乐,不重视个人精神上的提升。有的贫困大学生为了追逐时尚和流行在生活中盲目与他人攀比,有的沉溺网络,荒废学业,有的甚至偷盗他人财物走上犯罪的道路。为加强对贫困学生的监督管理,提出所有参与人都是责任人,要相互监督,不能用助学金请客铺张,要用到刀刃上,要求他们定期以书面的形式汇报自己的学习、生活情况。重点关注学生所获资助金的实际流向,动态了解学生饭卡的月实际消费额。

篇3

一、我国高校贫困生资助政策及其发展

我国历来有对贫困学生进行资助的传统,古代对学生的资助大多实行“教养合一”的模式;在近代,清政府颁布的《奏定学堂章程》和民国时期的《中华民国训政时期约法》等官方文件都对贫困学生的资助进行了相应的要求。解放后,经过长期的教育实践,我国高校目前建立的学生资助体系包括助学金制度、奖学金制度、学生贷款制度、勤工俭学制度以及其他配套制度,其中助学金制度是贫困生资助的主要方式。建国初期,为解决一部分贫困大学生的上学问题,在1952年,建立了人民助学金制度;在1953年至1965年,国家对高校的助学金制度进行了调整,主要涉及助学金的享受范围、享受比例以及享受标准;在1966年至1982年,由于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我国高校助学金制度处于停滞的状态。在1983年至1992年,人民助学金历经改革甚至取消,1993年起,我国逐渐恢复了高校助学金制度,2007年,国家助学金产生,我国各高校已经初步建立了“奖、贷、助、补、减”以及“绿色通道”多位一体的贫困生资助体系。目前,我国高校贫困生资助体系正处于不断完善中。

二、高校贫困生资助中存在的常见问题

1、资助结构不够合理

目前,我国高校的贫困生资助体系主要倾向于“奖”、“贷”两种方式,其他四种方式受资助的名额与金额都较小。由于助学金的名额少,并不是所有的贫困生都能获得资助;由于上述六种资助方式都属于常规性资助,对于学生出现的临时困难情况则不能够及时解决,会影响到学生正常的学习与生活。

2、贫困生心理影响没有受到相应的重视

在贫困生资助中,现有资助方式多以无偿给予的方式进行,没有规定贫困生接受资助的相应义务,学生接受资助较为被动。这种资助方式会强化贫困生的弱势意识,增加他们的心理压力,不利于他们的心理健康;无偿发放式的资助可能导致贫困生只知索取而不懂感恩,缺乏对社会的责任感和义务感,形成精神贫困。

3、贫困生之间日益分化

现有资助体系中,由于资助条件的限制,并不是所有的贫困生都能够享受上述六种资助,比如奖学金的评选,就要求学生成绩进入全班前30%,有些高校规定学生在校期间只能获得一次助学金的资助,这都限制了部分绝对贫困的学生获得更多资助的权力;相应地,学习好且贫困的学生在校期间得到的资助要比学习差且贫困的学生多很多。

4、助学金的评定难以完全公平

国家奖学金、励志奖学金的名额少,且对学习成绩、综合成绩有严格的限制,奖励面小,更多的贫困生将目光聚集在助学金上。国家助学金通常为2000元/生/年,受助面较大,国家奖学金和国家助学金不能同时获得。每到助学金评选之时,班上学生会明争暗斗,拉帮结派,忽视同学情谊。由于助学金的评选原则、评选方式具有很大的弹性,每个班都有自己独特的方式与标准,在评选中难以确保公平;比如有些班级是班级成员投票选出贫困生,结果选出来的是人缘好的学生而不是真正的贫困生。

5、高校间贫困生资助力度不一

我国高校主管单位多样,高校类型、层次多样,这导致各高校获得的投资难以均等,往往高校的社会声望、主管单位层级越高,获得的投资也越高,以湖北高校为例,部属高校本科生生均教育财政拨款8200元,省属高校生均教育财政拨款2000元。财政投入的差异导致地方院校的贫困生能够得到的资助更少。

6、贫困生认定困难

贫困生要获得资助,被认定为贫困生是基本的前提,但这往往是最困难的。多数高校以学生入学时上报的家庭经济情况作为贫困生认定的基本条件;但这往往涉及几个问题:学生入学时是否如实上报家庭收入、学生是否真正了解自己的家庭收入、同样的经济收入在全国各省市是否是同样的贫困。很明显,上述几个条件都存在若干变量,以学生自述的家庭条件为依据评选奖学金,会出现偏差。另外,对贫困生的认定标准难以量化,贫困生的认定往往带有很强的主观性、随意性,学生对于认定结果的认同率不高。

三、规范贫困生资助工作的对策建议

1、设立多种形式的奖助学金,加大学生资助力度

高校现阶段发放的奖学金、助学金大多来源于财政拨款,社会渠道对学生的资助相对较少,高校应该准确把握相关政策,发挥自身与地方的紧密联系,争取社会资金,设立更多的奖学金、助学金。

2、完善贫困生贷款制度

国家助学贷款是由商业银行出资的信用贷款,以学生个人信用为保障,学生一般在生源地贷款。国家要加大对个人征信系统的建立,防范银行风险,使更多的学生能够获得贷款的资助。

3、规范勤工俭学活动

高校勤工俭学岗位及名额的分配要优先特困学生,要有意识地拓宽学生的视野;高校要加大勤工助学资金支持,提高贫困生待遇,保障校内勤工俭学学生的权益。

4、规范各项资助工作

高校助学金的评选要形成统一的制度与规范,合理地制定评选规则,评选过程要尽可能地民主、公平、公开、公正。

5、增强资助的育人功能

高校贫困生资助工作,要注重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提高他们的生存能力与发展能力。要引导贫困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客观对待自己的处境;高校及社会要积极关注贫困生的心理活动,通过各级心理健康教育网络、通过心理建档、关注高危群体等方式,培养学生健康的心态、积极的态度。

【参考文献】

[1] 刘华.我国高校助学金制度的产生与变迁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9.

[2] 郭昕.我国普通高校贫困生资助问题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3.

[3] 赵姝.我国高校助学金制度的初步探索[D].复旦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0.

篇4

关爱贫困生,为谁辛苦为谁忙

去年8月10日,《邵阳日报》上一则题为《洞口县一中百余贫困学子登“金榜”》的消息引起媒体的广泛关注。原来,在当年的高考中,该校有120名得到资助的贫困生上了本科线,登上了校园内的“金榜”。朋友和领导向周国清表示祝贺,周国清却只是淡淡一笑:“这都是学生们自己的努力。”殊不知,为了让这些贫困生顺利完成学业,周国清付出了多少劳动,耗费了多少心血。

2009年9月的一天中午,周国清到学生食堂查看,看到一位高三学生只打了一元钱的饭和一份小菜,他心痛不已:这孩子正是长身体的时候,每天还要承担那么繁重的学习任务,却这么节俭,家里肯定有经济困难。他在心中暗暗发誓,一定要让每一个贫困生每顿都能吃上营养餐。他进一步调查,发现一中的学生大多来自农村,家庭困难学生较多。这是学校不得不面对的问题。“学生选择了洞口县一中,就是信任我们。我们的任务就是让他们在这里学习好、生活好,过得幸福快乐,绝不能让一个学生因贫困而失学。”在校务会上,周国清的话朴实得令人感动。

为了帮助这些贫困学生,周国清倡议筹建了“师生爱心基金”,每个学期开学,他都率先捐出1000元。在他的带领下,师生们纷纷解囊,每学期都能筹到数目不菲的一笔资金。这些资金都在开学的一周内发放到家庭困难的学生手中,帮助他们购买学习用品,送上学校的第一缕温暖关怀。

全校5000余名学生中有500多名贫困生,师生们有限的捐助只不过是杯水车薪,周国清深深明白这一点。“思路决定出路,办法总比困难多。”他积极和社会各界及校友联系,筹措资金,设立各类奖(助)学金。他3次下深圳,和邵阳深圳商会联系,争取到了每年1.2万元的贫困生助学金;他4次到上海,和邵阳上海商会洽谈,争取到了每年2.5万元的助学金;他借到望城出差的机会,和望城农业银行一职工联系,为高一两名贫困生争取到了每人每年1000元的资助……周国清的执著、坦诚、爱心感动了各界人士,得到了一笔又一笔的资助款。到目前为止,洞口县一中已经拥有“张明为奖学金”、“白莉奖学金、助学金”、“希望之星助学金”等奖学助学项目20余个。仅2010~2011年度,该校就发放各项奖(助)学金113.3万元,532名贫困学生受益。

父亲残疾、母亲改嫁的肖硕雄同学2011年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西南大学,他高中三年的学费大多来自学校的奖(助)学金。为了他能顺利就读大学,周国清还写推荐信,为他到洞口县学生资助中心争取到了每年6000元的无息贷款。肖硕雄在作文中写道:“周校长,你的爱是我这一生前进的动力。我知道,你并不需要我的报答,但我会好好努力,让自己强大起来,去回报这个社会!”到目前为止,至少有2000多贫困学子因在洞口县一中得到扶助而考上大学,成为各行各业的精英。

扶困更扶心,心理辅导洒阳光

“贫困生的生活需要扶助,但他们的心里更需要温暖。我们要扶困,更需要扶心!”这是周国清在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座谈会上讲的话。周国清高度重视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从不摆校长的架子,而是弯下腰去和学生交流,努力走进每一个学生心里。2010年2月的一天,周国清收到了一份学生的告别信。该生说自己家庭贫困,学校为自己免去了学杂费,但自己成绩不是很好,感觉压力很大,害怕考不上大学,既对不住学校,又遭同学笑话,因此决定南下打工。周国清接到这封信后,马上找到该生,和她进行了长达两个小时的谈话,终于解开了该生的心结,让她重返校园。周国清事后还多次和这个学生进行谈话,并嘱咐她的班主任和任课老师多鼓励和帮助她,给她开“小灶”。这位学生最终成为了湖南第一师范学院的免费师范生。

篇5

 

随着高校教育改革的深入推进,受资助大学生的数量不断上升,“扶贫助困”已成为当前高校学生工作中的重要一环。但部分受资助大学生表现出的冷漠和忘恩情绪着实令人担忧,折射出高校感恩教育的严重缺失。因此,加强高校受资助学生的感恩教育显得尤为重要。 

一、感恩教育的内涵及意义 

感恩即知恩图报,感谢对自然、社会和他人所给予恩惠和帮助,并懂得真诚回报的一种认识、情感和行为。感恩教育就是以情动情的情感教育、以德报德的道德教育、以人性唤起人性的人性教育。是教育者用一定的教育手段和方法,对受教育者进行有目的、有步骤实施的识恩、知恩、感恩、施恩的人文教育,使感恩成为不自觉的思维意识、行为习惯,并成为个性品质的组成部分。 

感恩教育作为高校践行思想道德教育的最佳切入点,是实行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方法。高校教育工作者要及时把感恩教育和生活世界有机对接,并融入到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中,以提升学生的思想道德境界,实现对世俗生活世界的超越。这是一个长期、连续、动态的过程,需要高校辅导员充分尊重大学生主体性,充分发挥主动性,引导学生注重道德发展过程的亲身体验,进而养成良好德行,培养感恩意识。 

二、受资助大学生感恩教育现状 

当代大学生基本上是以“90后”为主,90后学生的价值观显示出强烈的“自我”意识,崇尚价值主体的自我化,经常表现出以自我为中心的行为倾向。应该讲,高校中许多受资助大学生都能心怀感恩之情,自强不息,乐观积极、勇于担当。但是有部分学生不能正视现实,心存不满和埋怨,并把所获资助视为理所应当,缺乏感恩意识,更没有有感恩的实践行动。 

1.对父母的养育之恩不知体谅。《论语》说:“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但部分学生对父母的养育非但不抱感激之情,还常常抱怨父母没本事,不能给其创造更好的条件,更不理解和体谅父母的辛劳。父母的溺爱使他们成了不懂感谢、不愿感激、不会感动的“冷漠一代”。试想一个连父母的养育之恩都漠然置之,又如何能感受到来自他人的关爱、社会的体恤、祖国的培养和自然的赏赐,又怎么称其为一个名合格的大学生,这不能不说是社会和高等教育的悲哀。 

2.对他人的援助之意不知感激。高校贫困生的成长离不开社会各方面的关心和帮助。但有的受资助学生对社会和他人的援助和关怀表现得比较冷漠,对他人的资助不思回报,反而把贫穷当耻辱、把承认自己曾接受过帮助当耻辱。如2005年“感动中国”人物丛飞在生前用自己义演所得的钱资助了很多贫困学生。这些学生在丛飞患癌症并被媒体深入报道后,却鲜有人看望,还催促他“快点病好出来赚钱”。甚至一个接受了资助并成为大学教师的学生,得知自己的名字被媒体公布,竟然打电话质问丛飞并声称自己已是一名大学教师,这样的做法让他很丢面子。这些令人费解的现象说明感恩教育的缺失已到了不得不反省的地步。作为高校的思想政治辅导员,我们有责任教育他们学会“感恩”,学会懂得尊重他人,对他人的帮助时时怀有感激之心,让他们知道每个人都在享受着别人通过付出给自己带来的快乐的生活。 

3.对国家的培养之情不知回报。为了尽可能地帮助贫困学生减轻经济压力,国家出台了相关制度并采取了很多有效措施,如用各类奖学金、助学金、助学贷款等来帮助贫困学生,并逐年加大资助力度。各个高校也积极举措保证高校贫困生的资助工作最大程度、范围来帮助贫困学生。很多受资助学生品学兼优、努力拼搏,正在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来回报社会。但这其中不乏一些人觉得自己贫困,受到资助是理所应当,还有些学生相互比较资助金额,认为自己所得太少,甚至质问老师为何“分配不公”,而从未想到他人是否比自己更需要帮助。这样自私自利,毫无感恩之心的表现的确让人心寒。 

三、受资助大学生感恩意识缺失的原因 

1.家庭教育观念错位,忽视感恩意识培养。家庭是人们接受道德教育最早的地方。许多“80后”、“90后”大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父母毫无原则的溺爱“造就”了一批以自我为中心、独立意识缺乏的大学生。父母抚养孩子含辛茹苦却不求回报,看似父母之爱无私无边,却恰恰暴露出家庭教育观念的错位和偏差。父母总认为无微不至的疼爱一定能让孩子懂得如何“报得三春晖”,而孩子却认为父母无私付出是天经地义。这样的现状的确反映出家庭感恩意识的培养的忽视甚至缺失。 

2.“德育智育”相对失衡,“扶贫扶志”未成一体。长期以来,高等教育关注的是升学率和就业率。在此取向的影响下,高校教育功利化倾向明显,感恩教育很难实质性地进入高校教育教学范围。高校的道德教育忽视对学生道德认知的启发和引导,未能从实践上激发学生的精神感悟和生活体验,道德教育成为“空中楼阁”。再者,目前高校的资助工作很大程度停留在“治标”层面,扶贫和扶志还未真正贯穿融合在一起。国家的资助政策重点是经济资助,相对忽视了对学生思想引导和教育。标本兼治的助学育人要扶贫更要扶志,扶志才是“授人以渔”的措施。高校要采取各种途径以帮助贫困生解决实际困难,也要加强受资助学生的励志教育和感恩教育,以培养他们的顽强意志、乐观心态和感恩情怀。 

3.不良风气负面影响,社会价值取向偏差。随着市场经济的繁荣,享乐主义、拜金主义等消极思想侵入校园这片净土。人与人的关系呈现出功利化和陌生化的倾向,这对于生理成熟而心理成熟滞后并囊中羞涩的高校贫困生带来思想观念、价值取向等各方面的冲击。虽然大部分贫困生能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但在崇尚金钱成功、鄙视贫穷失败的思潮影响下,还是有部分贫困生表现出虚荣攀比、自私自利、缺乏责任感,心无感恩之念等让人心寒的一面。 

4.多种文化思潮冲击,挑战传统道德文明。在全球文化交融的大背景下,各种文化思潮对大学生的道德意识造成了较大影响。对于大学生来说,一方面传统文化讲求知恩图报,追求内敛的个人修养;另一方面商业文明则讲究追求价值、利益的最大化,追求人个性的张扬。这种冲击和影响极易影响到大学生的价值评价体系和取向,导致他们忽略甚至遮蔽传统文化中浓厚的感恩教育色彩。 

四、加强大学生感恩教育的途径及措施 

1.以知恩识恩为基础,培养学生感恩意识。感恩教育首先就要让受资助学生了解什么是恩,明白所获得的一切并非是天经地义。所有无私的给予都是自然的恩赐、人与人之间美好情感的汇集和凝聚。接受给予的人要心存感激,进而能把这种感恩之情内化为个人的道德准则和品质,并积极践行。 

2.以现实生活为情境,激发学生感恩情感。高校感恩教育要回归现实生活,把现实生活当做实施感恩教育的舞台,运用一定的教育手段和方法,通过创设各种感恩情境,有目的、有步骤地实施感恩人文教育;要积极整合学校、家庭和社会的资源,构建健康和谐的情境,把生活原生态作为感恩教育的素材,打破一味的“润物细无声”的施助方式,激发感恩情感,做到“以理服人,以情感人,情理交融,感人心灵”,在情理交融中实现自我完善,真正做到感恩情境教育和现实生活的贯通交融。 

3.以实践活动为手段,铸就学生感恩品质。感恩教育要真正渗入学生心灵,内化为感恩品质,关键在与能否真正把感恩教育融入到实践活动中。学校要及时利用感恩节、母亲节等特殊时机开展各种形式的实践活动,从思想上深化感恩意识,在行动中体现回报的愿望,以自己的实际行动更好地诠释和传递感恩情怀,使贫困生对感恩教育的认识从感性层面上升到理性高度,才能真正铸就学生的感恩品质,使感恩教育真正取得实效。 

4.以尊重宽容为前提,彰显感恩人文关怀。高校和社会的资助都要遵循“以人为本”的原则,以尊重、理解和宽容为前提。其实绝大多数贫困生的心是孤僻、内向和焦虑的,有着强烈的自尊与过度的敏感。不能因为他们接受了资助就低人一等,就失去应有的尊重。即使他们的行为有不当之处,应及时分析事件背后的起因和隐情,而不能上纲上线地妄下定论。社会和他人帮助他们时少一些功利和强求,多一些尊重和理解,充分体现人文关怀,真正让学生切身感受到道德的光辉和真情的力量。 

5.以励志树人为目的,增强感恩教育效能。教育的最终目的就是使教育学生成人、成才。目前国家的助学机制多都属于“授人以鱼”的措施,但真正的助学育人不仅要助贫,更要励志树人。比如高校可以鼓励贫困生积极参与勤工助学,既缓解经济困难,又可实现其自我教育。同时学校加强对贫困大学生进行励志教育和感恩教育,激发他们的热情和勇气,坚定他们学好本领、回报社会的信心和决心。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增强感恩教育的效能,把感恩教育落到实处。 

6.以完善制度为保障,创造良好感恩环境。任何教育要想取得最佳效果,就必须有科学完善的评价体系和制度保障,感恩教育也应当有相应的感恩评价体系。比如要通过建立诚信评价机制将贫困生在学习、考试、生活、消费等方面的诚信状况纳入受资助资格审核的体系之中,实现有效的监督。再比如我校针对贫困生的义工制度,就要求贫困生在享受相关待遇和权利的同时,也要履行相应的义务,并以义工时数作为考核贫困生的指标之一,真正实现贫困生教育与管理相结合,把感恩教育规范化、具体化、制度化,使大学生的自律与感恩评价体系的他律有机地结合起来,通过严格科学的管理,培养感恩意识,促进感恩习惯的养成,使之成为学生的基本道德素质。在建立评价制度时,要充分体现把思想引导与利益调节、精神鼓励与物质奖励统一起来的原则,在实践中体现道德守则,为感恩教育提供良好的运行环境。 

 

参考文献 

[1]陶志琼.关于感恩教育的几个问题的探讨[j].教育科学,2004(20). 

[2]黄正福.感恩教育——大学生的德育必修课[j].浙江树人大学学报,2007,7. 

篇6

随着高校教育改革的深入推进,受资助大学生的数量不断上升,“扶贫助困”已成为当前高校学生工作中的重要一环。但部分受资助大学生表现出的冷漠和忘恩情绪着实令人担忧,折射出高校感恩教育的严重缺失。因此,加强高校受资助学生的感恩教育显得尤为重要。

一、感恩教育的内涵及意义

感恩即知恩图报,感谢对自然、社会和他人所给予恩惠和帮助,并懂得真诚回报的一种认识、情感和行为。感恩教育就是以情动情的情感教育、以德报德的道德教育、以人性唤起人性的人性教育。是教育者用一定的教育手段和方法,对受教育者进行有目的、有步骤实施的识恩、知恩、感恩、施恩的人文教育,使感恩成为不自觉的思维意识、行为习惯,并成为个性品质的组成部分。

感恩教育作为高校践行思想道德教育的最佳切入点,是实行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方法。高校教育工作者要及时把感恩教育和生活世界有机对接,并融入到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中,以提升学生的思想道德境界,实现对世俗生活世界的超越。这是一个长期、连续、动态的过程,需要高校辅导员充分尊重大学生主体性,充分发挥主动性,引导学生注重道德发展过程的亲身体验,进而养成良好德行,培养感恩意识。

二、受资助大学生感恩教育现状

当代大学生基本上是以“90后”为主,90后学生的价值观显示出强烈的“自我”意识,崇尚价值主体的自我化,经常表现出以自我为中心的行为倾向。应该讲,高校中许多受资助大学生都能心怀感恩之情,自强不息,乐观积极、勇于担当。但是有部分学生不能正视现实,心存不满和埋怨,并把所获资助视为理所应当,缺乏感恩意识,更没有有感恩的实践行动。

1.对父母的养育之恩不知体谅。《论语》说:“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但部分学生对父母的养育非但不抱感激之情,还常常抱怨父母没本事,不能给其创造更好的条件,更不理解和体谅父母的辛劳。父母的溺爱使他们成了不懂感谢、不愿感激、不会感动的“冷漠一代”。试想一个连父母的养育之恩都漠然置之,又如何能感受到来自他人的关爱、社会的体恤、祖国的培养和自然的赏赐,又怎么称其为一个名合格的大学生,这不能不说是社会和高等教育的悲哀。

2.对他人的援助之意不知感激。高校贫困生的成长离不开社会各方面的关心和帮助。但有的受资助学生对社会和他人的援助和关怀表现得比较冷漠,对他人的资助不思回报,反而把贫穷当耻辱、把承认自己曾接受过帮助当耻辱。如2005年“感动中国”人物丛飞在生前用自己义演所得的钱资助了很多贫困学生。这些学生在丛飞患癌症并被媒体深入报道后,却鲜有人看望,还催促他“快点病好出来赚钱”。甚至一个接受了资助并成为大学教师的学生,得知自己的名字被媒体公布,竟然打电话质问丛飞并声称自己已是一名大学教师,这样的做法让他很丢面子。这些令人费解的现象说明感恩教育的缺失已到了不得不反省的地步。作为高校的思想政治辅导员,我们有责任教育他们学会“感恩”,学会懂得尊重他人,对他人的帮助时时怀有感激之心,让他们知道每个人都在享受着别人通过付出给自己带来的快乐的生活。

3.对国家的培养之情不知回报。为了尽可能地帮助贫困学生减轻经济压力,国家出台了相关制度并采取了很多有效措施,如用各类奖学金、助学金、助学贷款等来帮助贫困学生,并逐年加大资助力度。各个高校也积极举措保证高校贫困生的资助工作最大程度、范围来帮助贫困学生。很多受资助学生品学兼优、努力拼搏,正在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来回报社会。但这其中不乏一些人觉得自己贫困,受到资助是理所应当,还有些学生相互比较资助金额,认为自己所得太少,甚至质问老师为何“分配不公”,而从未想到他人是否比自己更需要帮助。这样自私自利,毫无感恩之心的表现的确让人心寒。

三、受资助大学生感恩意识缺失的原因

1.家庭教育观念错位,忽视感恩意识培养。家庭是人们接受道德教育最早的地方。许多“80后”、“90后”大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父母毫无原则的溺爱“造就”了一批以自我为中心、独立意识缺乏的大学生。父母抚养孩子含辛茹苦却不求回报,看似父母之爱无私无边,却恰恰暴露出家庭教育观念的错位和偏差。父母总认为无微不至的疼爱一定能让孩子懂得如何“报得三春晖”,而孩子却认为父母无私付出是天经地义。这样的现状的确反映出家庭感恩意识的培养的忽视甚至缺失。

2.“德育智育”相对失衡,“扶贫扶志”未成一体。长期以来,高等教育关注的是升学率和就业率。在此取向的影响下,高校教育功利化倾向明显,感恩教育很难实质性地进入高校教育教学范围。高校的道德教育忽视对学生道德认知的启发和引导,未能从实践上激发学生的精神感悟和生活体验,道德教育成为“空中楼阁”。再者,目前高校的资助工作很大程度停留在“治标”层面,扶贫和扶志还未真正贯穿融合在一起。国家的资助政策重点是经济资助,相对忽视了对学生思想引导和教育。标本兼治的助学育人要扶贫更要扶志,扶志才是“授人以渔”的措施。高校要采取各种途径以帮助贫困生解决实际困难,也要加强受资助学生的励志教育和感恩教育,以培养他们的顽强意志、乐观心态和感恩情怀。

3.不良风气负面影响,社会价值取向偏差。随着市场经济的繁荣,享乐主义、拜金主义等消极思想侵入校园这片净土。人与人的关系呈现出功利化和陌生化的倾向,这对于生理成熟而心理成熟滞后并囊中羞涩的高校贫困生带来思想观念、价值取向等各方面的冲击。虽然大部分贫困生能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但在崇尚金钱成功、鄙视贫穷失败的思潮影响下,还是有部分贫困生表现出虚荣攀比、自私自利、缺乏责任感,心无感恩之念等让人心寒的一面。 转贴于

4.多种文化思潮冲击,挑战传统道德文明。在全球文化交融的大背景下,各种文化思潮对大学生的道德意识造成了较大影响。对于大学生来说,一方面传统文化讲求知恩图报,追求内敛的个人修养;另一方面商业文明则讲究追求价值、利益的最大化,追求人个性的张扬。这种冲击和影响极易影响到大学生的价值评价体系和取向,导致他们忽略甚至遮蔽传统文化中浓厚的感恩教育色彩。

四、加强大学生感恩教育的途径及措施

1.以知恩识恩为基础,培养学生感恩意识。感恩教育首先就要让受资助学生了解什么是恩,明白所获得的一切并非是天经地义。所有无私的给予都是自然的恩赐、人与人之间美好情感的汇集和凝聚。接受给予的人要心存感激,进而能把这种感恩之情内化为个人的道德准则和品质,并积极践行。

2.以现实生活为情境,激发学生感恩情感。高校感恩教育要回归现实生活,把现实生活当做实施感恩教育的舞台,运用一定的教育手段和方法,通过创设各种感恩情境,有目的、有步骤地实施感恩人文教育;要积极整合学校、家庭和社会的资源,构建健康和谐的情境,把生活原生态作为感恩教育的素材,打破一味的“润物细无声”的施助方式,激发感恩情感,做到“以理服人,以情感人,情理交融,感人心灵”,在情理交融中实现自我完善,真正做到感恩情境教育和现实生活的贯通交融。

3.以实践活动为手段,铸就学生感恩品质。感恩教育要真正渗入学生心灵,内化为感恩品质,关键在与能否真正把感恩教育融入到实践活动中。学校要及时利用感恩节、母亲节等特殊时机开展各种形式的实践活动,从思想上深化感恩意识,在行动中体现回报的愿望,以自己的实际行动更好地诠释和传递感恩情怀,使贫困生对感恩教育的认识从感性层面上升到理性高度,才能真正铸就学生的感恩品质,使感恩教育真正取得实效。

4.以尊重宽容为前提,彰显感恩人文关怀。高校和社会的资助都要遵循“以人为本”的原则,以尊重、理解和宽容为前提。其实绝大多数贫困生的心是孤僻、内向和焦虑的,有着强烈的自尊与过度的敏感。不能因为他们接受了资助就低人一等,就失去应有的尊重。即使他们的行为有不当之处,应及时分析事件背后的起因和隐情,而不能上纲上线地妄下定论。社会和他人帮助他们时少一些功利和强求,多一些尊重和理解,充分体现人文关怀,真正让学生切身感受到道德的光辉和真情的力量。

5.以励志树人为目的,增强感恩教育效能。教育的最终目的就是使教育学生成人、成才。目前国家的助学机制多都属于“授人以鱼”的措施,但真正的助学育人不仅要助贫,更要励志树人。比如高校可以鼓励贫困生积极参与勤工助学,既缓解经济困难,又可实现其自我教育。同时学校加强对贫困大学生进行励志教育和感恩教育,激发他们的热情和勇气,坚定他们学好本领、回报社会的信心和决心。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增强感恩教育的效能,把感恩教育落到实处。

6.以完善制度为保障,创造良好感恩环境。任何教育要想取得最佳效果,就必须有科学完善的评价体系和制度保障,感恩教育也应当有相应的感恩评价体系。比如要通过建立诚信评价机制将贫困生在学习、考试、生活、消费等方面的诚信状况纳入受资助资格审核的体系之中,实现有效的监督。再比如我校针对贫困生的义工制度,就要求贫困生在享受相关待遇和权利的同时,也要履行相应的义务,并以义工时数作为考核贫困生的指标之一,真正实现贫困生教育与管理相结合,把感恩教育规范化、具体化、制度化,使大学生的自律与感恩评价体系的他律有机地结合起来,通过严格科学的管理,培养感恩意识,促进感恩习惯的养成,使之成为学生的基本道德素质。在建立评价制度时,要充分体现把思想引导与利益调节、精神鼓励与物质奖励统一起来的原则,在实践中体现道德守则,为感恩教育提供良好的运行环境。

参考文献

[1]陶志琼.关于感恩教育的几个问题的探讨[J].教育科学,2004(20).

[2]黄正福.感恩教育——大学生的德育必修课[J].浙江树人大学学报,2007,7.

篇7

高等教育的助困机制是实现教育公平的重要手段,我国政府和高校一直致力于建立一套比较完善的资助困难学生的机制。目前已初步建立起一种以“奖、贷、助、补、减、免”为主要内容的、多种方式并存的助学体系。除了经济困难外,这些学生的心理贫困问题也越来越引起社会的关注,贫困生本身不健康的心理意识为资助工作的顺利进行带来了障碍,甚至是负面影响。所以关心他们的生活、学习、心理健康,给予他们经济上资助、心理上的救助,培养他们自尊、自立、自强的精神,增强他们的自信心,以积极、健康的心态面对生活、学习的困难,最终顺利完成学业,已成为高职院校大学生资助工作中的一项重要内容。

一、高职院校贫困生存在的心理问题

贫困生作为高校大学生中的一个特殊群体,曾被人称为校园中的“弱势群体”。贫困生一般是在艰苦环境中成长起来的,苦难造就了他们早熟的秉性,挫折磨炼了他们不屈的性格,因此坚强是他们普遍具有的心理特征。但我们也看到很大一部分贫困生背负着经济、心理上的双重压力。不仅严重影响贫困生的正常学习、生活,而且影响他们健全人格的形成和心理健康。

1.过度自卑,自我封闭。

由于经济原因,高职贫困生发觉自己在许多方面与其他同学差距悬殊,不愿自己受到其他人的关注,更不愿自己成为别人谈论的对象与舆论的中心,内心极为敏感,表现出既自卑又过度自尊的矛盾心理,将他人的善意帮助看做施舍而耻于接受,采用各种手法伪装自己、掩饰自己。担心别人看不起,不敢在他人面前暴露自己家境的困难,自我防范意识强,拒绝与他人交往,对周围的人和事异常敏感、多疑,把自己封闭起来,离群索居,独来独往,加剧了他们内向、封闭、孤僻心理的形成,最终导致心理障碍。

2.压力过大,抑郁不安。

面对现实的经济压力、学业压力、就业压力,不少贫困生表现出气馁和无奈,在学习和生活中失去应有的激情和活力。长此以往,就会形成紧张、不安、忧虑、恐惧的情绪状态,严重影响正常的学习和生活。特别是当前大学生就业实行“双向选择、自主择业”,贫困生没有父母可以依赖,自身综合素质有不足之处,因而面临的就业压力更大。贫困生面对现实的多重压力,以及对未来的迷茫悲观,容易表现出抑郁、焦虑情绪,个别贫困生甚至产生退学、自杀、伤人、杀人等极端行为。

3.不懂感恩,做事偏激。

在资助工作中我们发现:越来越多的学生认为父母供养自己上大学天经地义,把其所受的不公归咎为家庭的不幸、社会的不公平,因此时常怨恨社会,怨恨父母,对社会、对学校、对老师、对同学不满,做事偏激。部分贫困生总是希望多得点困难补助,没有树立努力学习争取奖学金或参与勤工助学的意识;有些学生甚至认为学校减免学费是应该的,国家助学贷款可以不还。不懂感恩、不劳而获的心态严重影响其正确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

二、结合心理问题,完善资助工作

贫困生由于其特殊的家庭经济环境,在完成学业的过程中,常常面临生活和精神上的双层压力,产生心理障碍的比例相对较高,对于贫困生除了必要的经济资助外,更需要给予其精神上的辅导和心理上的帮扶。因此,对贫困生进行有效的心理关注和辅导是十分必要的。

1.丰富心理主题活动,营造良好的校园氛围。

学校要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使学生认识到贫困不可耻,劳动最光荣,贫困问题如果处理得当就是一种磨炼、一笔精神财富。努力在全校形成同学间平等互助、积极向上的良好氛围,让贫困生感受到学校的温暖及人与人之间真挚的情感,促进其心理健康发展。学校应以集体活动为载体,在贫困学生中开展挫折教育、成功教育、艰苦奋斗教育、自立自强教育和诚信教育等各种主体教育活动,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劳动观和消费观。通过组织不定期的心理健康宣传、心理健康讲座、团体辅导、报纸、网络等途径在贫困生中普及心理健康知识技能,让他们学会一些基本的自我心理调适和心理保健技能和方法。针对在某一个方面心理素质欠缺的贫困生,开展有针对性的心理辅导。如开展自信心心理辅导、人际交往心理辅导、学习心理辅导等,让他们得到专门的心理训练,提高心理素质,从容自信地应对各种困难。

2.建立贫困生的心理档案,引导贫困生进行自我心理调节。

新生入校时,各高校通过各种手段建立了各类档案,包括学业档案、家庭档案、心理档案等。但由于不同的档案分属于不同的管理部门,限制了其功效的发挥。特别是心理档案,要建立系统、翔实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心理档案,让有经验的专业心理咨询师有针对性地进行心理辅导和训练,对有心理问题倾向的学生及时采取心理干预措施。他们往往夸大了贫困的负面影响,造成了心理矛盾与困惑。因此要引导他们改变对贫困的消极认识,正确看待贫困,以良好的心态来面对贫困,而不是耻于贫困。其次,引导他们重新构建对心理压力的认识。以积极的心态看待压力,把压力看成是生活的挑战、成长的机会,在压力面前保持勇气和信心,排解心理压力的不利影响。

3.加大勤工俭学力度,培养自尊自立意识。

提高贫困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关键是培养自尊、自立的意识。补、助、减都属于无偿性的资助,容易造成学生心理上的依赖感及行为上的惰性。高校和资助人要尽量为贫困生提供一些力所能及的助学岗位,把贫困生能够胜任的工作交给他们来做,使贫困生通过自己的劳动获得报酬,一方面可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扩大社交范围、克服自卑心理、提高综合素质的过程。另一方面可使贫困生享受到获得劳动报酬的满足感。通过自己的诚实劳动获得报酬,从而珍惜劳动所得,促进成才。使贫困大学生通过实际行动克服困难,从而建立自己的尊严和信心。此外还可以组织学生到相关企业工作实践,这样既可以使贫困生获得一定的收入,又可以培养学生的工作技能,积累社会资本,为将来走向社会奠定基础。

总之,贫困大学生是特殊群体,他们在学校是弱势群体,但他们又是未来国家建设的栋梁之材,学生资助工作的最终目标在于促进贫困学生全面发展。在高职院校助学工作中,努力探索对贫困生进行情感关怀和心理救助的理论与实践,解决贫困学生存在的心理问题,培养学生具有生活的勇气、学习的兴趣、创造的激情和社会责任感,激励学生努力学习,全面发展。因此必须建立一种完善的机制,使经济扶贫和心理扶贫相结合,真正实现教育公平,使他们成长为国家和社会的有用之才。

参考文献:

[1]邹国振.学校支持体系之构建——以促进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发展为中心[J].教育评论,2005(1):32-36.

[2]李国建.高校贫困生精神贫困的成因分析及心理扶助机制的构建[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5,133(5):148-149.

篇8

【关键词】学生管理;研究

一、精干高效的学生工作队伍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毫无无疑,拥有一支政治过硬、业务精湛、作风优良的学生工作队伍,是开展好学生工作的关键所在。

(一)学生工作队伍结构合理。

合理的学历层次和学科背景,为学生工作的开展平添了动力。团队中每位成员都具有较高的职业道德和较强的工作责任感,能做到顾全大局,服从安排,团结协作,出色地完成了学校的各项任务。办公室内部分工明确,配合默契,充分体现整体工作的协调性和高效性。

(二)学生工作队伍理论水平高。

在保质保量完成本职工作的同时,学生工作队伍还积极探究思想政治教育规律,不断提高自身理论修养和工作水平。学生工作人员要结合学生工作实际撰写相关论文,并积极参与省级、校级等课题研究。

(三)学生工作队伍思想觉悟高。

学生工作队伍全体人员要以学生为本。学生来源广泛,思想状态良莠并存,诸多原因决定了学生工作是一个充满艰辛而又要求工作人员最大限度地释放爱心的工作。

二、突出“情感”特色

倡导对待学生一定要秉承突出“情感”特色的理念,在实施教育的过程中拒斥教条的说教、单纯的命令的教育管理方式,要求学生工作人员要以“奉献之心、理解之心、平等之心、责任之心”去真诚地对待每一位学生。全身心的投入到学生的学习、生活、身心等各个方面。在这一过程中,辅导员要给学生一个准确的定位,既要把他们当作是我们的学生,又要把他们当作我们的朋友,为学生提供他们需要的一切,想学生之所想,急学生之所急,解学生之所需,春风化雨,润物无声,努力做到“思想上解惑,文化上解渴,生活上解困,心理上解压,就业上解难”,成为学生学业成长的领路人,心理成长的指导者。

三、以鼓励学生参赛为抓手,推动学风建设

良好的学风是学生学习、生活、成长的基础,时时刻刻都在对学生产生强烈的熏陶和感染,激励学生刻苦努力、健康成长。可以说,学风建设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人才培养的质量。要根据专业设置、教学模式的不同采用小班制或多元化的授课形式,以此开发和培养学生的个性特征和创造性,因而其学风建设要有创新才能更好的引领学生。比如可以通过加大“竞赛荣誉”奖学金的奖励额度,让学生化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学生以参赛为动力,学习积极性高涨,学习氛围浓厚,学风建设蒸蒸日上。

四、提升核心竞争力,做好毕业生就业工作

就业工作是学生工作中的重中之重。面对当前就业形势,学生工作人员要把毕业生的就业工作当作头等大事来抓,“非常时期,非常责任、非常决心”做好毕业生的就业工作。深入各行各业挖信息、找岗位、收集需求信息,早动员,早指导。学生工作人员要首先了解毕业生的择业观念、人生态度和择业取向等,然后结合教学实习、辅导员谈心谈话、就业指导课等多种形式,有针对性地加强毕业生就业技巧指导和心理辅导的工作。积极引导毕业生认清激烈竞争的就业形势,转变就业观念,降低就业期望值,要有先就业后择业的思想,客观地分析、评价自我,根据社会需求正确定位。

五、特色的学生工作

品牌建设是学生工作的亮点,良好的品牌代表了学生工作的特色与风格。在维护和发展原有传统优秀学生工作项目的基础上,本着满足本院同学自身需要,同时有利于扩大学院在全校影响力的宗旨,要大力发展我院优秀品牌建设。

(一)邀请知名专家为学生做生理与心理健康教育。

对于处于青春期的艺术类学生而言,在大学学习中必然要面对人体,如何使他们调整心态正确面对人体课,认知人体与审美的关系尤为重要。因此对其进行心理与生理健康教育,可以帮助他们树立科学、健康的观念,提高其在审美水平上的辨别力、鉴赏力。

(二)积极利用各种影像文化资源,通过“陌生化效果”和“震颤效应”的着意营造,使思想政治教育走出传统的枯燥乏味的“牢笼”。

针对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内容古板、教育形式单一性、教育手段灌输式,学生常常缺乏应有的热情,时间长了就会出现抵抗情绪的弊端,学院积极利用各种影像文化资源,通过“陌生化效果”和“震颤效应”的着意营造,逐步引导大学生在“凝视倾听”中接受领悟,让他们“留得住”、“进得去”、“动起来”,使思想政治教育走出传统的枯燥乏味的“牢笼”。

(三)开展感恩教育。

把开展感恩教育作为培养大学生良好思想道德素质、强烈责任感的重要途径,采取多项措施,注重工作实效,把感恩教育渗透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方面面。比如充分利用开学典礼、表彰大会等载体全方位、多角度地宣传感恩文化,营造感恩教育氛围。倡议大学生给父母每天发一个短信、一周打一个电话,一学期写一封家书。召开“感恩于心,回报于行”主题班会,使他们不忘父母师长的养育教导之恩。通过系列主题活动的开展,让大学生感恩父母、感恩师长和同学、感恩国家和社会。引导他们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去报恩,将感恩意识化为行动,从小事做起,从身边能做的事情做起,将感恩之行落实在日常行为之中,以契合和生发出更高层次的社会责任意识。

篇9

近年来,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人数不断增加,大量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存在以及不同的复杂家庭状况,给高校困难学生的认定工作带来了一定的困难。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目前越来越多的受到了党和政府以及社会各界的关心和帮助,如何科学、合理地认定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是做好资助工作的首要前提。做好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认定工作,对于公平、公正、合理地分配使用有限的资助资金、帮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完成学业、解决生活困难、维护社会和平、起着重要的作用,它事关和谐校园建设,意义十分重大。为认真做好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工作,合理地分配资助资源,切实保证国家的各项资助政策和措施真正落实到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身上,教育部、财政部于2007年下发了《教育部、财政部关于认真做好高等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工作的指导意见》。

现行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工作存在以下问题:

1.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界定难度大《教育部、财政部关于认真做好高等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工作的指导意见》中要求各高校合理依据学生的家庭经济收入、家庭成员的组成、家庭成员的健康状况及学生在校学习、生活消费情况,并参考当地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等确定贫困档次。目前的界定方法有两种,一是学校从学生的学习生活费用支出、家庭人均年收入和学费缴纳情况三个方面中的任何一项在学生中进行横向比较,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接受调查的项目数值越低,说明此学生贫困程度越深。此方法简单易行,但不足之处是辅导员经常根据工作经验或对学生的了解程度来判断该学生是否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二是参考学校所在地的城市居民每月最低生活保障来认定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等级,低于当地最低生活保障线的为特别困难的学生,与当地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线基本持平的为一般贫困学生。显而易见,进行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工作,合理、科学的界定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是资助工作的首要难题之一。

2.认定程序出现“选举”怪现象。目前高校辅导员的师生配备比较低,辅导员的日常工作极其烦琐,通常情况下,很少能把大量的精力集中在认定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工作上,这使得投票选举贫困学生的做法时有发生。这种做法使一些平时注重搞好人际关系的学生上了“贫困榜”,而家庭真正困难、不善交际且性格内向的学生却没有享受到国家的资助。这种做法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认定工作产生了很大的负面影响。

3.学生对“贫困”概念的不同理解而产生的不良后果部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由于心理压力过大,存在自卑情绪、抑郁倾向,不愿意向辅导员及同学透露其困难的实际情况。相反的,一些不符合家庭经济困难条件的学生,为了达到某些经济目的,想方设法让自己变成“贫困学生”,申请困难补助。这两种做法不仅不能真正有效得解决一部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资助工作,还对资助工作的合理性和有效性产生了负面影响。

4.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档案信息缺乏动态管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档案实际是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进行一个动态认证的过程,通常情况下,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档案一经建立就基本成型,很难根据学生在校期间的实际情况进行动态管理。如此一来,掌握信息的不准确,使得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档案失去了其应有的作用,学校最开始的良好愿望也无法在实际工作中得到显现。

解决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难点的对策综合以上认定工作中所出现的问题,笔者从以下几个方面对怎样做好经济困难学生的认定工作提出如下几点对策:

第一,合理、科学界定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辅导员与学生的密切联系,使他们具有强大的优势,更能了解学生的贫困情况。辅导员应对所有在校学生的生活状况经常定期予以调查,使调查资料更具准确性、真实性。辅导员还要充分利用与学生联系紧密的优势,进行座谈会,了解学生在校生活状况。各年级认定评议小组进行综合分析并确定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名单,再由各学院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组具体负责组织和审核本学院的认定工作。各认定小组中的成员要求品质优秀、诚实可靠、责任心强,这样能够从源头控制认定工作的正确性。

第二,明确认定基本程序,消除“选举”现象学院要在审查核实等方面增加资金和精力的投入,建立“与其花钱在资助一个假贫困生,不如用在认定真正的贫困生上”的观念。首先,由学生本人填写的《高等学校学生及家庭经济情况调查表》应如实、详细地提供家庭经济来源、申请资助的原因等。学生提供的贫困证明材料应包含当地乡、镇(或街道居委会)及县以上人民政府民政部门的家庭经济困难证明并加盖相关部门的公章。第二,组织年级民主评议。由辅导员、学生代表组成的评议小组,综合审查各班级经过民主评议后建议的名单,确定特殊困难、困难、和一般困难的学生名单。第三,学院要对年级考核结果进行监督和复查,随机访谈学生,并联合学生处、财务处、后勤集团等部门,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进行审查。到财务处了解该生的缴费情况,到学校后勤集团了解学生伙食等生活费用情况等。第四,将初步名单在学院内进行公示并接受学生提出的异议与申诉。若有异议,确定该生是否符合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认定标准,并将审查结果提出异议并向提议的学生反馈。第五,建立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电子档案。各学院和贫困学生资助管理中心要建立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电子档案,按困难程度登记注册,作为实施资助的重要依据。

第三,加强大学生的诚信教育高校要加强对大学生进行诚信教育,培养团结、互助、礼让、关爱的文明和谐的校园新风。高校要加强对大学生人生观、价值观和诚信意识的教育,采取多种方式,培养集体主义精神,让他们互相关心、互相爱护,一人有难八方支援,同学之间的真挚情感在这时得到充分展现。

参考文献

[1]教育部,财政部.教育部财政部关于认真做好高等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工作的指导意见 .2007.

[2]钟央文.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有效认定机制的再思考.辽宁教育研究.2008.

[3]刘燕杰.高校贫困生认定过程中的难点和对策.高教高职研究.2008.

篇10

一、引言

随着高等教育的不断发展,经济困难学生数量的不断上升,我国的经济困难学生资助体系建设也在经历着一个从无到逐步完善的渐变过程。因资助政策的实施,每年约有30%的学生获得不同形式和内容的资助,学校通过国家奖、助、贷等政策来保障在读经济困难学生顺利完成学业,并积极拓展资助平台,挖掘更多勤工助学岗位来缓解困难学生的日常生活压力,有效地解决他们生活和学习中的基本问题,缓解现实压力,有利于校园和谐与稳定。从目前的资助体系运行过程来看,奖、助、贷等形式虽在一定程度上能够达到解困的目的,满足经济困难学生的经济需要,但是对于学生专业学习的促进性不大,所提供的勤工俭学岗位形式简单,多为服务型或劳动型工种,没有技术含量或创新潜力。经济困难学生为了维持日常生活支出,就要寻求更多的勤工俭学岗位,耗费很多课余时间,势必影响学业的提升,再加上自卑心理作祟,往往会使一部分学生从经济困难生转变成“双困”,甚至是“三困”、“四困”学生(经济贫困―心理贫困―学业贫困―就业贫困),最后难以完成学业,不能顺利毕业。

从高职人才培养目标的角度出发并分析,在经济困难学生资困体系建设过程中,必须创新理念、挖掘载体、更新思路,坚持以就业为导向,构建科学体系,真正实现经济困难学生中的“知识脱贫”与“精神扶志”的双效目的,促进学生全面成长与成才。

二、现阶段贫困学生的心理特点与就业特点

(一)贫困学生心理特点。

1.学习目的和动机带有较明显的功利色彩。

学习动机是学生学习的主观意图,是推动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贫困学生多来自农村,家庭经济条件差,从小受“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思想影响,把考大学、谋求一个好单位作为自己摆脱贫穷的生活境况的唯一途径,极少有学生希望毕业后回家乡改变家乡的落后面貌,他们的思想境界相对比较狭隘,学习动机受到限制,给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一定的阻碍。

2.既自尊又自卑。

面对物质生活水平的巨大悬殊,贫困学生因为自卑而过于自封,因为自尊而过于孤僻;在情绪上既忧郁又焦虑,对生活状况不满意,幸福感低;在人际交往上既自我封闭又软性自卫,乐群性差。

3.依赖心理强。

在资困工作中,我们常常注意物质解困,错误地认为只要对贫困生给予经济资助,一切问题就解决了。但时间一长,就会使贫困大学生形成依赖心理,会理所当然地依赖政府、学校、社会和他人的资助,在助学金评定中,不是谦让,而是互不相让。甚至有的学生拿着国家的助学金,沉迷于网络,荒废了学业。

(二)贫困学生就业特点。

1.学业成绩优势少,综合素质欠缺多。

在贫困生中不乏成绩优异者,但大多数贫困生来自边远的农村,教育基础本来就差,加上为学费和生活开支而奔波担任兼职,课程学习受到严重影响,学习成绩一般者居多。许多学生要在学习上战胜别人,“一心只读专业书”,很少参加其他活动,特别是一些需要经济付出的集体活动,失去许多锻炼的机会,造成语言表达、组织管理、实践创新能力差,就整体而言,贫困生综合素质比一般大学生差。

2.就业竞争压力大,职业期望实现难,心理障碍排解难。

由于家庭背景和社会关系等方面的原因,面对尚不完善的“双向选择、自主就业”的毕业生就业机制,贫困生在联系就业单位时,总体上处于不利位置。同时在就业思想上,被家长寄托着留在大中城市工作的希望,很少有贫困生愿意到贫困的地方去创业,不能正视现实“先就业”,过高的家庭期望成为贫困大学生“有业不就”的重要诱因之一。贫困生在面临就业时,压抑感、紧张感和矛盾感显得表层化、激烈化,极易诱发各种心理问题,甚至治安问题。

三、构建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资困体系的思考

(一)建立专门的资困机构,实现高职资困工作的系统化。

资困工作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工作内容涉及学生教育、日常事务管理等多个方面,涉及学校的教学、管理工作人员也是多方面的,必须建立一个专门的、综合的管理机构,对困难学生资助实行专项管理,也可以称之为资困服务中心,中心由专兼职教师与困难学生组成,负责建立健全资困工作规章制度,制订科学的教育管理实施方案,实现高职资困工作的系统化、有序化。

(二)丰富资困体系的教育内涵,体现高职资困工作的发展化。

结合贫困生的思想实际,认真分析其价值取向、思维方式和心理性格等心理特征,通过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建设,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将思想教育、心理教育、感恩教育、诚信教育、挫折教育、职业规划教育进行有机的融合,不断促进学生的成长成才与全面发展。

(三)提升资困体系的管理效能,体现高职资困工作的科学化。

做好贫困大学生家庭困难认定,完善贫困生档案管理,不断实践多元化资困体系,加强学生诚信管理,以最全、最新、最真、最准的要求,掌握贫困生全方面成长信息。

(四)完善资困体系的服务职能,体现高职资困工作的人文化。

营造良好的校园氛围,给予贫困大学生更多的人文关怀,科学设置勤工助学岗位,给予贫困生更多的社会实践机会;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人文关怀,提高在校学习和进行社会生活的能力。

四、构建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资困体系的实践

要提高学生综合职业素质,完成高职创新型人才培养目标,帮助困难学生完成高等教育,高职院校必须在“以就业为导向”的理念指导下,秉持“做中学、学中做”及项目管理模式,改变以往事务型的资困管理体系,开展贯穿学生在校学习、生活全程的阶段性资困教育与管理活动,建设系统化、发展化、科学化、人文化的教育、管理、服务三位一体的系统工程。

(一)以就业为导向,以项目为驱动,全程、分阶段开展教育与管理活动。

1.进校初期,以开展心理扶助工作为主。

通过专题讲座、个别谈话、座谈讨论、演讲辩论赛、团队训练等切实有效的活动,加强对学生的赏识教育,通过树立和宣传逆境成才的典型来激励贫困生,帮助其树立信心,转变思想观念,克服依赖心理和不劳而获的思想,学会自我接纳、接纳现实,以平常心态面对贫困。

2.大一新生期中考试后,开展学风建设与感恩教育。

期中考试后,立即汇总贫困生考试成绩,开展成绩分析比较会,由本专业的大二学生带领大一学生去开展分析成绩得失的原因,指导改变固有的学习方法与学习习惯,同时在全体大一学生班级中开展“算一算亲情帐”的主题班会,计算上好一节课的教育成本,感悟社会、家庭所赋予的希望和责任,鼓励学生自发学习、自主学习、科学学习。

3.大一第一学期末,组织“国家奖学金”、“励志奖学金”颁奖及宣讲会。

每年11月末、12月初,定期组织全院范围内的“国家奖学金”、“励志奖学金”颁奖及宣讲会,做好典型教育,安排获奖学生中的部分学生走上讲台,讲述自己的成长之路,激发贫困生在思想和情感上的共鸣。榜样的力量是巨大的,尤其是对缺乏精神支柱的贫困生群体而言,那些身在逆境、百折不挠的典型人和事,是激励和鞭策他们的直接动力。先进事迹一旦引起他们的思想共鸣,就可以产生极大的教育力量。

4.大一第二学期初,开展职业生涯规划大赛。

通过职业生涯规划理论的讲授,帮助学生开展科学测评,全面认识与了解自我,积极开展学业规划与职业规划,有目的、有方向地将优秀学生引导进入社团活动中去,鼓励轮流担任学生干部,吸引他们参加多项具有竞争性比赛,强化竞争意识,以锻炼人际关系与组织协调能力。

5.大一暑期,组织特色鲜明的暑期社会实践活动。

大一暑期,联系相关部门、相关专业教研室,筹措经费,开展特色鲜明的暑期社会实践,组织多个8―20人暑期社会实践小分队,内容包括社会基本情况调查、社会服务等,帮助学生逐步树立信心,注重贫困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培养合作观念,不断增强团队合作精神,逐步形成开放的性格和合作意识。同时也为他们创造一个向社会、向资助者表达感激之心的机会,让他们感受劳动、实践带来的喜悦,体验到自身的价值。

6.大二第一学期,开展职业技能大赛总结宣讲会。

组织在刚刚结束的全国各级、各类、各专业技能大赛中获奖的学生开展总结宣讲会,介绍他们在技能大赛备战中的艰辛、经验,以收获来鼓励学生们积极学好专业课程,牢固掌握专业技能,明确“技能”对日后求职的重要性,从而帮助学生们找准学习的切入点,端正学习动机,加强对专业课学习的自我压力,扎实掌握专业技能。

7.大二第二学期,求职、创业技能培训。

通过专题讲座、优秀校友报告会等形式,帮助贫困生调整就业心态,树立正确的择业观,淡化“精英情结”和“自卑情结”,加强求职技巧培训,巩固求职心理承受度,考虑到贫困生就业的实际困难,尽可能采取多种措施帮助他们降低就业成本。积极整合校内资源,为具有创业创新意愿的学生,提供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

8.大三实习期,跟踪实习表现与思想动态。

进入大三实习期,资助中心将实习生分派至相应的辅导员、专业论文指导老师处,加强实习表现与思想动态管理,要求每月做好思想交流与汇报。

(二)秉持“做中学、学中做”,发挥学生主体的教育与自我教育功能。

在以就业为导向,以项目为驱动,全程、分阶段开展教育与管理活动中,资助中心专兼职教师起到的是策划与管理作用,大部分活动的具体实施是交由大二学生带领大一学生去完成的。

“做中学,学中做”,当大二学生带着大一学生组织实施、传授经验的时候,他们也会去反思如何在原有基础上做得更好,有所创新,更具教育意义;大一学生的溶入,会带来形势的微妙变化,每一级新进校学生的心理及行为因素多少是会有所偏差的,所以活动的主旨不变,但内容及评价方式是需要及时进行修订的。在这个过程中,积极发挥学生主体的教育与自我教育功能,帮助他们深刻领会教育者的教育用意,通过亲身实践体会到教育的实际效能,并积极转化为内因,阳光快乐、成长成才。

五、结语

经济困难学生的资助工作是一个系统工程,仅仅进行经济资困治标不治本,更主要的是实现“精神脱贫”目标。高校作为全面促进大学生综合素质的行为主体,应积极构建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院校资困体系,有效地将资困与育人有机统一,共同关注贫困生的内心世界,给予他们人文关怀,帮助他们感受社会的尊重与爱,构建起高职院学生专业发展与个人成长的育人体系,从根本上促进高校的和谐发展、社会的全面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