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文学的重要性模板(10篇)

时间:2023-05-19 17:11:01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经典文学的重要性,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经典文学的重要性

篇1

G633.3

笔者发现在2014年北京市颁布的《北京市中小学语文学科教学改进意见》所制定这二十一条建议该中关于“传承经典,把中华传统文化经典、革命历史题材作为语文阅读和写作教学的基本素材”方面就有四条,足见北京市对语文学科中增加经典阅读量的重视程度。除了北京之外,上海、江苏、福建等省份、直辖市都在如火如荼地开展经典阅读教学,在近几年的高考题中也设计相关内容。但是也存在相当一部分省市,还未开展经典阅读教学亦或是认为阅读经典会浪费学生备考的时间。

但是笔者认为现阶段中学语文教学提高学生的经典阅读量,大力开展相关阅读活动的前提是语文教师明确知道“经典阅读”是什么,也就是了解经典阅读的内涵实质,进一步地就是明确“经典阅读”对于学生的意义和作用,然后才能更好地选择恰当的教学方式来开展经典阅读教学。

一、经典阅读的内涵实质

钱理群先生十分重视经典阅读,他认为经典文本的阅读可以在精神上延长人的寿命,可以使得人能够在广阔的世界文化的宝库中,与古圣先贤一起去追问生命的意义,通过和语言文字的亲密接触可以和写者同喜同悲,虽然自己没有经历过但却通过阅读、想象仿佛都一一历了。这说明经典是人类精神的养料,现代人不想让自己的精神世界一片荒芜则需要它的养分。意大利著名作家伊塔洛卡尔维诺在他的《为什么要阅读经典作品》中写道“经典作品是这样一些书,它们对读过并喜爱它们的人构成了一种宝贵的经验,但是对于那些保留这个机会,等到享受它们最佳状态来临时阅读它们的人,它们仍然是一种丰富的体验。”[ ]通过这段话可知经典文本的魅力就蕴含在它能够带给人以丰富的经验体验上,并且这种魅力只有真正去阅读的人才能感受得到。

那究竟什么是经典?从词源学的角度上看,东汉许慎的《说文解字》[ ]中解释“经”,说“经者织也”,“经”的本义是纺织机等列布设的纵向的绷紧的丝线(以供纬线穿梭交织)。从本义引申了一个是动词,作为“治理”,如“经世致用”、“经邦纬国”;还引申了一个名词,即作为典范的书籍,如古代的四书五经;至于“典”,《说文解字》中“典”[ ]的本义是指重要的书籍,“典者五帝之书也”,两者意思有相近之处却略有不同。现代汉语多使用双音节字词,便将二者“经”和“典”结合到了一起,逐渐形成了现在人们所说的“经典”――权威与典范并存的重要的传世之作。从文化层面看,经典是古今中外,各个国家的优秀文化的所凝结的文字之和,蕴藏着人类世世代代传承下来的文明和智慧。人类的文明依靠的是体外遗传,这种遗传是凭借着文字沉淀在文本之中,才得以跨越时空得以延续,经典则是最为精粹――时代、民族文化的结晶。一个民族在现实生活中常常可以从经典中汲取养分,来解决自己所要面对的一些问题。学者余秋雨先生曾说,中国是个文化概念而不是地域概念,那么中国人之所以都被称之为中国人,不仅仅是因为都有着共同的祖先,世世代代生活在同一片土地上,更是因为受着同样的文化的熏陶有着共同的文化基因和类似的思维模式。经典就是这样的一个沟通古今,融汇了本民族的精粹文化在其中的一个桥梁和枢纽。学生凭借阅读经典,便能够知晓我们的祖先从何而来,知道了我们的历史进程,知道中国是怎样一步步地走向了现代化的今天,其中的文化基因便能融入我们身体之中,成为我们血肉之躯的一部分。只有经历如此过程,我们的学生才能真正得成为中国人。二、中学语文教学中增加经典阅读量的必要性

教育,伴随着人类的诞生而产生,在漫长的历史岁月里教育一直伴随着人类,并将在未来和人类共存亡。人类的文明对于人类后代是不可通过自然遗传获得,只能通过后天的教育学习才能习得。基础教育阶段中教师所教授的,学生所学习的内容,皆为人类世代的认知总和中的基础和精华。毫无疑问,教师就是人类文化文明的传承者,也是人类智慧思想的启迪者。而语文教师作为中华文明的传承者,有责任将中华文明传承下去,让学生学习其内容,继承其精髓,内化成为自己的国文母语的素养;有义务使得学生通过国文母语的阅读和运用,能够发展出一种对于母语的敏感,培养起思维能力――实证与推理、想象与联想、辨识与批判、反思与创造的能力以及语言文字的鉴赏能力。我国经典著作便是语文教师教,学生学的,最佳凝结着中华文明的教学材料。

在全球化下的今天,中国和国际已然接轨,中国和世界上其他国家之间的联系也愈发得紧密,我国国民生活在一个多元化的文化氛围中。而国外的优秀的经典文学作品是全人类共有的宝贵遗产。我国学生不能将自己的视域局限于国内的文学作品之中,否则只能如“井底之蛙”固步自封,学生的世界观将因此是缺失的。基于此在语文教师在传承我国的文化经典之外,还需引导学生秉着“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态度阅读和学习其他国家的经典文学作品。

然而在这个信息大爆炸的时代下,人们的阅读碎片化和阅读浅显化趋势。越来越多的人无法进行深入阅读,继而无法形成深入思考的能力。然而在当今社会,能够迅速获取信息、快速阅读的能力和深入阅读深入思考的能力却是同样重要的。中国青少年阅读亦受阅读大情况的影响,阅读习惯多以碎片化的电子阅读为主,阅读纸质书籍较少且多以畅销书籍为主,阅读经典书籍就更少。可知现阶段学生的这种阅读状况并不乐观。

当下在中学生中提倡经典阅读,是一个迫在眉睫的事情。因为涉及到阅读书目选择的和阅读活动开展既要学生自主阅读兴趣、认知程度、以及可以利用的课内外时间,更需要结合书籍的经典程度和意义价值,所以在中学生时期阅读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本身就是个难题。但如是一味迁就学生的现有阅读口味,让他们大量去阅读非经典的书籍,甚至是阅读快餐式的书籍,很有可能会腐蚀青少年的心灵、败坏他们的阅读口味。正如钱理群所说的:“经典阅读正是这样的向导――用人类、民族文明中最美好的精神食粮来滋养我们的青年一代,使他们可以成为一个健康的健全的人。”[ ]

三、经典阅读在实际语文教学中的实施建议

篇2

1、文学经典是文学流传的基本要素

文化的精华在于文学、历史和哲学,而文学的精华突出存在于文学典范之作――也即文学经典中。世界范围内,文学经典都堪称文学流传的基本要素。众所周知,文学经典作为成万上亿的文学著作中的佼佼者,经历了无数岁月的考验,代代相传。纵观世界各国,每一个拥有与众不同的能够反映本民族发源、发生、发展和壮大的文学典范作品的国家,不论其政治、经济、军事在世界诸国中占有什么地位,这份文学遗产都是足以令本民族每一个人感到自豪的,甚至为世界各国人民所尊重和敬仰的。在文学经典之中,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人类在不同时期不同场合留下的印记。一壶浊酒喜相逢。我们不否定文学存在方式的多样性,但文学经典作为文学流传基本要素的地位不会改变。

2、文学经典集中体现了人类文明的精、气、神

所谓“经典”就是指那些经得起时间考验,符合人类真、善、美标准的事物。文学经典的本质属性是其涵盖真、善、美在内的审美属性,但客观上则体现了整个人类文明的精神状态、气质特征和内在神采。如一部《论语》就阐释了中华民族自古至今为人、处事、求学的基本准则,体现出人类文明的精、气、神。宋代名家罗大经代表作《鹤林玉露》第七卷记载,宋代的宰相赵普曾以半部论语治天下。治理天下尚且半部论语足矣,可见《论语》这部文学经典因集结了我国民族的精、气、神而散发出无限的魅力。如同《论语》一样,华夏文明史上的文学经典之所以流传久远,之所以为后人奉为文学教育的瑰宝,大体缘由出于此。这并不是偶然的现象,中国之外的世界友邦的文学经典均如此。不妨这样说,文学经典的深刻性也正是体现在这里,这是以文学经典为中心的最主要原因。

二、以文学经典为中心促成文学教育发展的策略

1、阅读文学经典是前提

文学教育的发展要做到以文学经典为中心,其前提条件便是阅读文学经典。比如,要了解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学,离不开阅读诸如《神曲》、《十日谈》、《君主论》和莎士比亚“四大悲剧”这些世界文学遗产宝库中的成就卓著者。如果我们弃文学经典于不顾,执意以臆想、猜度为文学教育的基本方法,不仅不能深得文学这门艺术的要旨,引导的不好,还会危害一代代后人。离开文学经典的阅读来谈文学教育的发展,等于是无米之炊、海底捞月,终究难以达到预期的收获。总而言之,文学教育只有在先阅读,并且尊重原典的情况下,进行明辨深思而后合理地阐释之、延伸之,才有谈及文学教育及其发展的资格。否则,很容易“走火入魔”,甚至适得其反。

篇3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882(2014)07-073-01

所经典,是经过岁月的淘洗,时间的考验,最终被人们所选择并流传下来的传统典籍。这些经典著作蕴涵着中华古文明的精华,有着丰富的文学给养,可以让我们了解传统文化的精髓,从中吸取力量,提升自己的素质。文化经典与文学名著阅读早已被写入《考试说明》中,可见经典阅读在语文学习及教学中的重要地位。

一、经典阅读对语文教学的重要性

《考试说明》中要求的文化经典为:《论语》《孟子》《庄子》;中国古代的文学名著为:《红楼梦》《三国演义》。其实除了这些作品外,入选语文课本的诗词以及文言文都是传统经典作品,它们是语文教学的重点之一,对于语文学习有着重要的作用。

1、经典阅读可以扎实文言文功底

文言文教学中要求学生积累文言实词、虚词及常见文言现象。文化经典及诗词、文言课文等就是这些知识点的载体。学生只要能熟读这些文本,文言文的阅读难点基本上就攻克了。例如,《孟子》中的“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其中的“老”“幼”就是讲解形容词活用为动词现象的好例子。不管是《论语》《孟子》《庄子》还是文言文篇目,只要能熟读,就能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掌握基本的文言现象,达到高考的要求。

2、经典阅读可以积累写作素材

传统经典中有很多经典的文学形象和故事题材,在现在的文学作品中时不时还可以发现传统经典中形象的影子。可以说传统经典是文学的源头,其中可以利用和挖掘的写作素材是极其丰富的。

调查学生的现状发现,不少的学生因为平时读书少,积累不够;又缺乏观察能力,不能很好地发现学习、生活中的写作题材;所以即使是简单的命题作文,也难以对付,只能生搬硬套作文书上的相似内容。

鉴于此,我们应该提倡学生阅读经典文学作品,从经典中找素材,从经典中找形象。分析高考满分作文,我们发现有一大部分作文就是因为能很好地从经典作品中取材而从众多的考生作文中脱颖而出的。例如,写薛宝钗、林黛玉、贾宝玉等文学形象;写李白、苏轼、陶渊明等文学名人。在浩如烟海的文学世界里,一定能有学生作文的素材。

3、经典阅读能够提升思想认识

传统经典的意义不光在于提供我们经典形象,这其中蕴涵着深邃的思想,对于修炼我们的人格,提升我们的素质有着重要的作用。

在人生经受挫折时,不要忘记吟诵孟子的“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因为它能增强你战胜困难的信心。在不被人认可之时,不要忘记告诉自己李白就说过,“天生我材必有用”,因为它能让你顺利走出困境。不光这些,古人还告诫我们人生“譬如朝露”,珍惜时间,不要等到白头时“老大徒伤悲”;“勿以善小而不为”重视从小处积累自己的善行,要善养自己的浩然之气;学习时要“温故而知新”,要“学而时习之”;做事时要注意“欲速则不达”。

传统经典阅读可以让我们的学生了解传统文化,学习写作方法,积累写作素材,还能提升思想认识,总之,经典阅读有利于全面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对于语文教学有着重要价值。

二、在语文教学中如何促进经典阅读

认识到经典阅读的重要性,我开始积极探索如何在语文教学中让学生爱上经典阅读。有以下几点初浅的认识。

1、激发学生阅读经典的兴趣

学生都喜欢听故事,于是我就把《红楼梦》《三国演义》中的精彩故事截取出来在课堂上讲给大家听,有时故意在最精彩的地方停下,让学生自己回原著去找结果。这样一来引发了一大批同学的阅读兴趣。学生因故事而开始阅读原著。或者也可以把学生感兴趣的人物的故事一个一个串起来,例如学生喜欢诸葛亮、关羽、赵云等人物形象,我们就可以把他们的典型故事串起来。这样便于学生掌握人物形象,同时也激发他们阅读原著的兴趣。

2、提供学生阅读交流的平台

让学生自己推荐好书。语文组开展了“好书我读我推荐”读书活动,在活动中学生可以通过读后感,书评等形式向同学介绍自己读过的好书。一则可以把好书推荐给大家,再则可以和大家交流读书的心得,形成自己的观点,加深对所阅读作品的认识。

让学生评论经典人物以及精彩的故事情节。记得学生对《三国演义》中曹操的评价就很精彩,究竟是英雄还是奸雄,学生争论的很激烈。不光让学生再次熟悉原著中关于曹操的情节,而且还趁热打铁让学生课外阅读了易中天先生的《品三国》。我还在所任教班级设立“学子讲坛”,让学生来品读经典著作,与大家分享读书心得,其中最成功的就是有四位学生对于《三国演义》的品读。因为他们几个人的带动,全班掀起了读《三国》的热潮。

让学生赏析经典名句。例如,让学生赏析《论语》中的“礼,与其奢也,宁俭;丧,与其易也,宁戚。”学生能结合晋江本地婚丧嫁娶的习俗来讨论继承节俭美德的问题,以及排场与情感的问题。我想这样就能使传统经典阅读变得有意义。

3、做学生忠实的听者和读者

篇4

在世界文学经典性问题上,戴维·戴姆罗什在《什么是世界文学》一书中讨论了当今世界文学的一个主导性特征,即多变性和多样性。他认为,从来没有一种适合用来阅读所有作品的方法,已被认定为世界文学的作品也并非是一成不变的。某一作品有时属于世界文学,有时又会退出世界文学的领域。很少有作品能担保自己能快速并永久居于世界文学经典的行列,大部分作品都是随时代而发生变化,几经出入世界文学经典之林。在2007年戴维·戴姆罗什再次就经典问题发表文章,给出了一些前沿的、科学的分析和总结。文章指出,1993年伯恩海默报告公布,提出对经典的重新思考。周蕾对此回应道:不要出现比亚洲文明这个“他者”更为边缘化的文化。戴维·戴姆罗什肯定了周蕾的担忧。他认为:在世界文学、后殖民理论和工业化等因素的作用下,后经典时代来临,一脉相承的超经典不断瓦解,反经典不断挤进世界文学经典行列。超经典通常由主流作家占据,地位坚如磐石。

例如,英国“六大”浪漫主义诗人。反经典作家通常由低一等的和有“反叛”声音的非通用语作家组成。例如,弗雷西亚·海曼斯、安娜·莉蒂希娅·巴鲍德。影子经典是原先那些“非主流作家”的真正的不断退隐。例如法德娃·图肯、普雷姆·昌德。没有隐退但处于次要地位的可以成为次经典。例如阿摩斯·图图欧拉和鲁迅。超经典和反经典之间不是相互取代的关系,而是相得益彰的,超经典为反经典提供了基础,而反经典为超经典提供了活力。事实上,后殖民研究重复了欧洲为重点研究领域的超经典老路,也许在国别文学研究领域中还可以避免,但在着名作家这一层面上就难免了。杜威·佛克马也是主张世界文学经典的国别分类,反对“欧洲中心主义”的观点,指出经典的构成是对某种需求或者某些问题所作出的回应,每个国家或许都有自己的经典,因为他们有着不同的需求或者不同的问题。显而易见,所有的经典都具有某些地方风味。杜威·佛克马宁愿相信一种根植于某种特定文化中的经典。然后,理所当然地,譬如说,有一种世界文学的中国版经典,一种世界文学的欧洲版经典,一种世界文学的尼日利亚版经典,而所有这三种书之间都会有很大的不同,这将是非常有趣的。也会有一些交叠之处,但是看看这些交叠之处都是什么以及差异之处何在,都将是极为有趣的。世界文学经典广泛阅读和影响力受益于像诺贝尔奖、学校所开列的阅读书目以及文选之类社会机制的支持。而非经典性的、未被认可的、前卫的或者不被理解的作家,他们被阅读的机会将会变得更为稀少。要是那样的话,文学中一个能够提供多样性和新发现的生机勃勃的资源也就可能被扼杀掉了。在任何给定的时刻,文学的文学性总是更多地栖居于非经典的写作中而非经典之中。

关于普世性、相对性的问题,王宁认为任何一部文学作品要想进入世界文学的高雅殿堂。它的衡量标准应该是具有普世意义的,另一方面又要考虑到各国或者各民族之间的巨大差异,即相对性。否则一部世界文学史永远无法摆脱“欧洲中心主义”的藩篱。如何判断一部作品是否属于世界文学?第一:它是否把握了特定的时代精神;第二:它的影响是否超越了本民族或者本语言的界限;第三:它是否收入后来的研究者编选的文学经典选集;第四:它是否能够进入到大学课堂成为教科书;第五:它是否在另一种语境下受到批评性的讨论和研究。上述五个方面,第一、第二和第五是具有普遍意义的,第三和第四则带有一定的人为性,因而具有相对的意义。若从这五个方面来综合考察,人们就能够比较客观地判定一部作品是否属于世界文学。

结论:全球化以来,尤其是近10年,世界文学内涵在批判性分析中获得丰富和新生。东西方的研究者深入地探讨着世界文学具有的多重属性,不仅吸引着更多研究者的加入,更凸出了世界文学在当下研究中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超民族性、流通性、疆域性、翻译性、多变性、多样性、经典性、普世性到相对性等多重属性是世界文学研究的重要指标,是世界文学研究的重要内容。从歌德开始,世界文学打破了民族狭隘意识的思想束缚,超越了单一民族文化传统,逐渐有机融合了各民族的价值观念,培养了世界主义的观念。马克思的世界文学对世界文学内涵的拓展起着基础性作用。后理论时代,后现代文学的艺术技巧成为世界文学发展的必备参照系,依然发挥重要的理论指导作用,继续与后现代思潮沟通和互动,从而为世界文学在思想和艺术的有机融合和创新提供必备条件。世界文学的疆域不断拓展,主流作家和非主流作家创作的分类方式逐渐被替代,文学经典处于超经典、反经典和影子经典三层模式的重新建构之间。世界文学的衡量标准既要具有普世意义,又要考虑不同民族文化之间的差异性所具有的相对性。最后,期待此文不仅帮助读者廓清世界文学演变发展的脉络,同时能够把握其变化和发展的背景,而且能够对世界文学的理论建构:请记住我站域名具有一定的启发性,从而促进各民族在文学及其他领域更深入的交流与对话,为美好的“大同世界”努力。

篇5

杨金才教授的《美国文艺复兴经典作家的政治文化阐释》(以下简称《美国》)以独特的文化视角和研究路径对美国文学发展史上第一个辉煌时期的作家作品进行阐释,堪称在新世纪国内学术界重释经典的一部力作。仔细研读、全面领会《美国》,我们会发现此专著在多方面取得突破,引领国内研究新风潮。

本专著是迄今国内第一部专题论述、系统研究美国文艺复兴文学的论著,有助于国内研究者全面掌握此时期作家和作品,具有很强的理论导向。

自从马锡森1941年提出“美国文艺复兴”概念以来,西方对美国文艺复兴时期的作家、作品的研究不断发展,尤其是进入新世纪后,对此时期作家作品的研究热情持续升温,研究视角亦更加系统化和多元化。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国内关于此时期的作家作品的关注度的可持续性明显不足,相关研究大多集中于被公认的少数作品的个案性研究,尚未有系统性研究专著出版,究其原因,一方面在于广大研究者对全面把握此时期作家作品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另一方面在于大多学者认为对这一时期的作家的评价早已盖棺定论,无法取得突破性的研究成果。因此,此时期的美国文学虽然在研究者心目中占据重要地位,但大多研究者又对其敬而远之,致使国内在美国文艺复兴文学方面并未形成系统性研究,亦未有专著出版,这不能不说是一个缺憾,也反映出国内学术界一定程度的功利性,而《美国》的出版无疑是一种对缺憾的弥补和对问题的矫正。本专著结构清晰,全书共分为七章。在第一章,作者着眼于19世纪上半叶美国出现的各种引人注目的文学现象,对美国民族文学形成过程中的主题意识和思想特征进行了系统建构,为研究的开展提供了宏观的时代和文化背景。继而,作者结合美国的社会、政治、文化和文学传统,尤其从西方知识分子对东方的臆想和文学构建等视角,甄取了爱默生、梭罗、玛格丽特·福勒、霍桑、麦尔维尔和惠特曼等美国文艺复兴时期的六位代表作家,分六章各自论述,各部分之间既浑然一体,又相对独立,既统筹兼顾,又重点突出,从而勾勒出一幅美国文艺复兴时期文学的全景,具有很强的理论指导意义。

打破研究思维定势,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寻求真知灼见是本书的重要特点。

国内研究者在分析爱默生、梭罗、麦尔维尔、霍桑等文艺复兴经典作家时,时常因前人的研究而形成思维定势、丧失自己独立的思考。当美国文艺复兴被定格为超验主义和浪漫主义交汇、融合而产生的文学现象时,大多研究者便将此时期的作家置于两种文化运动的宏观背景下进行阐释;诚然,这种以此时期作家的共性为基础的研究是可行的,但研究者又往往过多强调宏观语境的影响,而忽视每个作家的具体个性,从而不能发掘新意。杨金才打破了前人研究成果造成的思维定势,并在充分挖掘文本含义和作者经历的基础上寻求真知灼见。针对大多数研究者强调梭罗是一位自然作家的评论,本书挖掘了梭罗思想转变的轨迹和作为社会改革家的历史地位,探究了梭罗的遁世和人世情怀给后人留下的宝贵的精神遗产和财富,从而使对梭罗的研究更加丰富和多元化。在论著中,作者有意打破传统研究中仅仅集中于作家的一部或两部经典作品进行探析的定势,而是以作家为主轴,结合多部作品探究作品所体现出的鲜明时代特征和不同作者体现出的独特创作理念,具有很强的学术参考价值。另外,尤其值得一提的是本著作将国内极少提及的、文艺复兴时期重要的作家、批评家玛格丽特·福勒纳入研究视野,分析了她的女权主义思想,这将使国内研究者对美国文艺复兴时期男性作家独统天下的印象得到改观。

篇6

我们还发现,学生对于文学经典这一概念的认知也比较模糊。不少学生在调查中提及文学经典时,用到了“有价值的、有内涵的、有思想性的、影响力大的、经过时间考验”等词汇。可见学生对文学经典这一概念还是有所认识的,但缺乏系统的、明确的、完整的认识,而只是浮于一些表面的印象。这也从一个方面说明幼师生对文学经典认知度的欠缺。调查问卷显示:大约有65.8%的学生在小学阶段就接触了经典文学作品,有52.4%的学生阅读过四大名著中的两本或三本,可见大部分幼师生的阅读基础还是比较好的。可同时也只有3%的学生是在幼师就读期间初次接触了经典文学作品,可见在幼师学习期间,经典文学作品的阅读量并没有得到很大程度的拓展。在阅读时间方面,大部分学生通常要使用1到3个月的时间来进行阅读,显示学生的阅读进度还是比较缓慢的。

学生阅读的方法以“有空就看”为主(占33.3%),阅读时间也以“不固定时间”为主(占59.9%),显示阅读缺乏一定的计划性和安排性。学生阅读经典文学作品的方式以影视欣赏为主(占36.5%),显示出影像媒体对现代幼师生的重要影响力。在一个很重要的问题———“文学经典占据你阅读书目多少比例”上,学生的回答让人有点触目惊心:大约有44.4%的学生认为比例是“很少的一部分”,43.2%的学生认为所占比例是“一般”,可见幼师生文学经典阅读从数量上讲是相当不容乐观的。可能由于幼师生中女生占据绝大部分比例的缘故,学生最偏爱言情类的文学经典。在谈到文学经典对其自身的发展有无用处时,60%的学生认为“一般”,只有26.3%的学生认为“用处很大”。可见,大部分学生并没有意识到文学经典阅读的重要意义。

在谈到为什么要阅读经典文学作品时,36%的学生选择了“提高自身修养,满足好奇心”,29.1%的学生选择了“父母或老师要求”,14.4%的人选择了“纯粹为了打发时间”,只有10.8%的人是因为“单纯热爱经典文学作品”,还有9.7%的人选择了“大家都读,随大流”。这些回答显示出学生对经典文学作品的热爱度还是很不够的。导致这种热爱度不够的原因大致有以下几点:更多的被影视和网络吸引(占27.1%),认为名著“不符合当代学生的阅读口味”(占22.9%),认为名著“晦涩难懂”(占21.7%),还有人则因为“学习压力较大没有时间去看”(占17.4%),有些则“已经度低某些文学经典有过大概了解,不想再去细看”(10.9)。在经典阅读的困难方面,学生大部分表示“有些古典作品是文言形式不易读懂”(占41.2%),有些则表示“不懂如何选择书籍及版本”(占20.2%),有些认为自己“缺乏阅读环境”(占23%),有些则认为自己“没有时间”(占15.6%)。由此可见,学生不愿意多读经典名著的原因也是多方面、多层次的。59.5%的学生认为,语文老师对其阅读活动“推荐书目,不给予指导”,24.1%的学生认为,语文老师“推荐书目,给予指导”,16.4%的学生则认为,语文老师“不推荐书目,不给予指导”。这一问题的答案显示,语文老师在学生文学经典阅读的过程中所起到的作用还很不够,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学校图书馆在学生文学经典阅读的过程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但是70.7%的学生却认为在学校图书馆只“能找到一部分”想要阅读的名著,18.1%的学生认为“很多想看的都找不到”。可见,学校图书馆在名著储备方面还有待改进。47.5%的学生还是建议以“自主阅读”的方式来推进文学经典阅读活动,35.3%的学生认为可以以“设置选修课”的方式来推进这项活动。调查还显示,学生对文学大师所知甚少,大部分人在提及“你最认可的文学大师”时提及了“鲁迅”“施耐庵”“莎士比亚”“冰心”等名字,显示出学生对文学大师的了解大部分来自课本,缺乏对文学经典的深入了解,对文学经典的阅读也缺乏多元性和个性特征。学生对外国文学经典的了解也比较肤浅,大多只能提及一些特别耳熟能详的人名和书名,诸如“莎士比亚”《简爱》等。对于未来的经典阅读计划,大部分学生提及了一些儿童文学作品,这可能与他们的专业有关,但也进一步显示其对文学经典的所知甚少。

为了更加全面而深入地了解幼师生的文学经典阅读,我们还选取了部分学生召开了两场座谈会。一场座谈会的主要参与者是3、4年级的高年级学生,另一场则是1年级的新生。在座谈会中,教师和学生也围绕经典阅读这一话题展开了深入而细致的探讨。学生们各抒己见的发言,也带给我们很多启示。通过座谈会,我们了解到:很多学生认识不到文学经典阅读的重要性,部分学生对名著不感兴趣,部分学生认为学习繁忙,无暇阅读文学经典。也有学生认识了阅读的重要性并且也愿意阅读,但是却认为名著比较晦涩难懂,阅读起来有困难。学生对名著阅读与写作的关系也所知甚少,只有极个别语文素养和写作素养较高的学生能意识到阅读对写作的重要作用。还有部分学生则要求以“有趣的形式”表现文学经典。座谈会还给了我们一个非常有启发性的信息。有部分学生表示,在初中的时候,由于学校语文教材有专门的名著阅读要求,学校和老师也要求大家阅读名著,并且时不时地进行考察,所以学生能够自觉地进行名著阅读,并且也从中获益。而且,学校和老师对名著阅读越是抓得紧,学生对其的重视程度就越高。

基于以上情况,我们初步提出了推进幼师生文学经典阅读的一些可能的改善措施,希望通过这些措施的实施,能够促进我校幼师生阅读经典的兴趣、提高阅读数量、提升阅读质量,从而为提升幼师生写作素养打好坚实的基础。首先,学校和老师要加强对文学经典阅读的宣传和推广。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是最重要的第一步。如何将学生从网络文学、通俗文学乃至低俗文学的藩篱中解脱出来,是一个值得考虑的问题。我们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努力。第一,在课堂教学中加强对学生的引导。有些课文本身就是名著的节选,可以以此为突破口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同时,也可以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有意无意地渗透经典名著的阅读,拓宽学生的视野,将学生领进经典文学名著的高雅殿堂。第二,鉴于学生对影视作品等现代媒介的接受度很高,教师也可以通过影视作品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我们不得不承认,还是有一部分影视作品很好地诠释了原著的内容,展示了原著的精髓。从影像到文字,也许是引导学生走近名著的一条有效道路。第三,语文教师可以在学校的指导和配合下,展开一系列的名著推广活动,例如:开设名著推广讲座,发放介绍名著的材料,通过校内橱窗展示名著风采和魅力等。

篇7

二、小学语文经典诵读教学现状分析

1.认识不足

经典诵读中的“经典”实际上包含许多内容,并不仅仅局限于文言文,还包括一些备受赞誉的经典文学作品。但是,现实中教师却普遍认为经典诵读指的就是古文诵读。在此种片面思想的指导下,教师让学生诵读的往往是一些生涩难懂的古文。由于搞不懂文章的意思,学生并不能理解文章的精华,在诵读的过程中也缺乏感情,无法从中获益。另外,还有的教师对经典诵读的重要性缺乏正确认识,始终觉得这部分教学无足轻重,没有必要在课内时间进行。在这些片面思想和观点的影响下,经典诵读教学经常得不到重视,教师也并未花太多心思,造成教学效率普遍低下。

2.课时较少

目前,不少小学都认为经典诵读只是为了辅助语文教学,处于次要地位,在进行教学安排的时候,为其安排的课时往往比较少。再加上很多教师认为经典诵读教学并不重要,在教学中甚至还会将原本就不富裕的诵读时间用于课堂教学,导致学生真正能够进行诵读的时间非常有限。在上述因素的影响下,小学语文的经典诵读教学很难连贯起来,教学成效很不明显。并且,受到教师观念的影响,很多学生对经典诵读的态度也会变得消极和敷衍,导致诵读教学流于形式。

3.诵读方式较为传统,效率低下

经典文学包括古诗文和散文等很多种,体现的是文化的精髓。经典文学大多是经过时间考验的、优秀的作品,这些文章通常都有较为深刻的含义,甚至是隐喻,理解起来难度较大。所以,此类作品在诵读过程中若采用死记硬背法,读者是很难领会文章深意的。但在教学中,小学生诵读时大多并不理解文章的意思,再加上内容艰涩,诵读时只能死记硬背。在这样的诵读模式下,学生对经典作品的理解非常有限,教学效率是比较低的。

三、小学语文经典诵读教学改进建议

1.提升教师的综合素质

经典诵读教学中,教师是决定教学成效的主要因素。要想使教师在改善教学质量方面发挥出更大的积极作用,就必须重视纠正教师的想法,提升其综合素质。在现实中,可通过专业培训等方式,使教师明确诵读教学的重要性及其对学生的深远影响,形成正确的教学观和科学的认识。学校应积极组织教师参加相应的培训,为教师能力的提升创造机会。具体实施中,可采取外出学习、专家讲座以及座谈会等多种形式,使教师能够对经典诵读教学有一个全面、深刻的认识,开阔教师的视野,以弥补经验不足的缺憾。教师之间也可以就此展开探讨,交流经验,彼此借鉴有效的教学方法。除此之外,还要重视提高教师的教学技能。总体而言,提升教师的综合素质是一项系统工作,除了技能与观念之外,还涉及教师的职业修养和个人素质,培训的目标是使教师能够在正确的教育观念的指导下,摆正诵读教学的位置,在教学活动中真正重视这一部分的内容,并能够结合新课改的要求,合理进行教学设计与安排,通过探索和不断的实践,提升教学工作的有效性。

2.保证课时,丰富教学形式

为了解决经典诵读教学中课时不足的问题,可对教学安排进行调整,保证诵读教学课时。但是,考虑到课时的有限性,在课堂教学之外,教师还要重视对教学形式进行扩展和丰富。首先,教师要认识到教育无须拘泥于课堂时间,只要用对方法,教育是能够延伸到课下以及生活中的。比如,小学可借助广播、宣传栏以及班级板报等,实现对学生的宣传教育,也可以通过手抄报的方式,使学生不知不觉中进行经典诗文的诵读。为了进一步改善诵读教学成效,教师应与学生家长经常沟通,共同探讨改进策略。

3.创新教学模式,提升学生兴趣

考虑到经典文学不易理解,教学中教师应注意给予学生有效的指导,以提升学生的诵读兴趣。小学生往往对一些小游戏比较感兴趣,因此,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若能够将教学内容寓于游戏中,必然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以《三字经》为例,由于学生对内容并不是非常理解,对其的兴趣往往不高。在这样的情况下,教师可采取接龙的方式,提高学生诵读的自觉性。或者,为了鼓励学生参与,教师可采取有奖抢答的形式,提升学生的积极性。经过这些设计,可使学生在不知不觉间诵读教师安排的文章,且印象也会更加深刻。所以,在教学过程中,诵读并不一定是单纯的背诵,教师可通过精心的教学设计,改善诵读效果,提升教学效率。

篇8

一、大学英语教学引入英美文学经典的必要性

文学经典是通常是一个民族最为优秀的文化资料宝库,它是一个民族文化、艺术和智慧的沉淀。优秀的英美文学经典能够提升学生的审美情趣和文化素养,能够提高学生的思考和创新能力。高校大学英语教学的目的不是单纯的向学生传授语言知识,而是通过知识的学习使学生掌握英美语言交流的技能。在大学英语教学中适当引入一些优秀的英美文学作品有助于学生对西方人文和习俗的了解,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这也符合众多大学生的心声。这一全新的教学模式,不仅顺应了时代要求,更是迎合了大学生的心理需求。因此,高校要想培养符合时代要求的优秀毕业生,在大学英语教学中,适当引入英美文学经典十分必要。

二、英美文学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当前,虽然英美文学尤其是英美文学经典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具有很大的重要性,但是由于受传统教育模式的束缚和教学观念的影响,学生自己探索的激情不够,极大地局限了英语语言文化的学习深度,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传统单一教学模式阻碍了对英美文学的深入研究

传统的教学模式,教师满堂灌式的教学,学生死记硬背知识点,却往往忽视了对英美文学的深入理解,这就直接导致了学生学习主动性不够,缺乏必要的自主探索、思考的动力与兴趣。

(二)教学内容单一,缺乏多元化引导式教学

英美文学经典是对西方一个时代历史、政治、经济、文化等综合性特征的反应。大学生只有深入了解英美文学经典的内涵,才能够对西方国家的习俗和文化有个深刻的理解,提升自身文化素养。虽然目前高校英语专业都开设了一定的英美文学课程,但是由于现在大学英语课时有限,许多教师在教学中没有引导学生进行多元文化的理解性阅读,这就使得学生在学习英美文学时有了一定的局限性,理解也不够深层次。

(三)教学手段陈旧,无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高校英语教学中尤其是英美文学教学,教师一般采取传统的板书手段,学生的积极性不能够得到有效提升。加之课堂时间的限制,教师只是讲解语言知识点,对于英美文学的深层次的赏析却是一笔带过。

三、在大学英语教学过程中如何实现英美文学经典的导入

(一)确立教学目标,为英美文学经典的导入提供基础

大学英语课程的开设是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增强其自主学习能力,提高其综合文化素养,以适应当今社会发展和国际交流的需要。所以在大学英语教学中,我们首先要明确教学目标,要不断丰富教学内容,完善教学手段,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自主的英语思维方式。

(二)明确教学内容,为英美文学经典的导入提供广泛的材料

在英语教学中,首先,教师要立足于课本中的文学元素,以现有的教材为蓝本,要加强对英美文学的重视,除了教材本身内容外,教师也要对英美文学内容进行延伸、补充以及部分更替,不断丰富英语教学内容;其次,教师可以选取西方经典的文学作品,不断丰富教学内容,通过研读短篇小说、背诵诗歌、朗读剧本、扮演角色等方式,使学生在学习语言的同时,了解英美文学,加深对英美文化的理解和认识;再次,教师可以选取一些学生熟悉的英美作家,或是学生看过的一些译著,让学生进行课后泛读,加大阅读量,扩大词汇量。最后,选择一些学生喜欢的英美影视作品,对学生进行视听说练习。

(三)完善教学手段,为英美文学经典的导入提供技术支持

篇9

我国经历五千年的文明发展,积累了丰富的经典文学作品。这些经典作品不仅具有较高的文学价值,还蕴含着自由、奋斗、个性意识等内在精神风范。人们只有深入地品读这些经典文学作品才能更深地体会它的精神风范。现如今,网络技术飞速发展,逐渐改变着人们的阅读方式,大多数人特别是年轻的学生更加青睐于借助网络开展经典文学作品阅读。这就要求我们积极促进汉语言文学与网络的有机融合,借助网络带来的便捷提升对汉语言文学作品文化价值的吸收。

一、网络时代与汉语言文学之间的内在关系

网络时代与汉语言文学之间存在着十分紧密的关系,网络既能够对汉语言文学产生积极作用,也会对汉语言文学的发展产生消极影响,现就网络时代与汉语言文学之间内在关系加以阐述。首先,丰富的互联网资源使得汉语言文学的内容越发丰富,使更多的人通过便捷的网络实现阅读,增加了汉语言文学作品的阅读人群。对于那些经典的汉语言文学作品,许多感兴趣的外国读者也能够通过互联网进行阅读,可以帮助他们节省大量的阅读时间和购买纸质书籍的资金,也可以逐渐改变人们的阅读方式,不受时空限制地进行经典汉语言文学作品的品读。同时,汉语言文学经典作品具有无法替代的文化精髓,它能够净化人的心灵,陶冶人的情操,使读者在潜心阅读后产生美的体验,塑树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这样就能够使他们在正确的意识指导下对网络环境中的相关信息进行有效识别,真正将汉语言文学作品中的精髓进行传承,文化精神发扬光大。其次,网络与汉语言文学之间的消极作用。网络是一个复杂的开放空间,它所呈现出的内容是丰富多样的。很多读者通过网络进行阅读,虽然更加便捷了,但实际上一些自制力差的学生读者也会大大降低阅读的质量和效果,难以带来纸质书籍呈现出的精神文化效果。甚至有的学生读者本意是在网络上阅读汉语言文学经典作品,但点开互联网之后各种新奇百怪的小说、游戏就会勾走他们的“灵魂”,转而去阅读那些作品,轻轻松松就受到干扰。在开放的互联网环境下,人们的心都比较浮躁,很少能平心静气地品读经典的汉语言文学作品。同时,由于新时期的学生大多思想都比较独立,具有很强的可塑性,在喧嚣的网络环境中,有可能对我国悠久而卓越的历史文化产生怀疑的认识,不利于他们去阅读、感悟,不利于经典文学作品的传承和发展。

二、如何实现网络时代与汉语言文学的有机融合

网络时代,各种新媒体的产生和电子阅读方式的出现,使得文字形式的作品逐渐“失宠”,人们逐渐热衷于音像类、有声类的阅读产品,这就使得那些视频资源受到更多的青睐。如何将文字作品转化为视频作品成为网络时代与汉语言文学的最佳结合点。如果通过网络实现了文字与视频的转化,在有声环境下,学生的阅读积极性会大大提高,阅读兴趣会更加浓厚,阅读效果也自然增强。从这个角度上说,学校不妨调动和组织相关的社团举办相关的经典文学作品说书评比活动,进行现场全程录像,再将那些评比出来的最佳说书视频资料剪辑制作后传到相关网站,组织和发动学生观看,会受到更好的效果。通过学校和社团的发动,踊跃报名的学生为更好地表现,也会对经典汉语言文学作品的解读上下更多的功夫,更深入地研读和体悟,实现与作者思想的共鸣,这样才能在说书比赛活动中取得更好的效果。学生在精心准备的过程中,自然会对这一作品有更深的了解,更好的情感体验,更能领会作者的精神世界和所要带给读者的阅读体验。只有这样,上传的说书视频才会更有感染力,才能最大限度地吸引学生观看。使学生产生对说书的兴趣,同时也产生观看经典汉语言文学作品视频的兴趣,使他们利用丰富的网络资源更多地阅读经典的汉语言文学作品,获得更加美好的阅读体验,感受更加深刻的文化精神底蕴。除了将汉语言文学作品进行文字向视频的转化,还可以通过阅读课堂舞台化来吸引学生参与到阅读中来。众所周知:汉语言文学若以简单的文字形式呈现,其将表现出较多的缺点,例如篇幅长、内容乏味等,无法有效吸引读者的眼球。[1]如果我们进行从枯燥文字向舞台化的转化,就可以将枯燥的汉语言文学作品活灵活现、生动地展现给广大学生,带给学生不一样的视觉冲击,而且能在更大范围吸引和带动学生对汉语言文学作品的阅读,产生浓厚的阅读兴趣,并留下更加深刻的阅读印象。例如,有的教师就鼓励学生将《雷雨》进行话剧演绎,不同的学生演绎不同的角色,揣摩角色人物的心理,在更美好的舞台体验中体验经典的汉语言文学作品的文化精髓。这就要求教师大胆地鼓励学生对经典的汉语言文学作品的改编,在网络环境下,学生可以通过多种途径来辅助完成文学名著的改编,各种灯光,音乐,背景等都可以通过网络来实现。[2]在此基础上,通过角色定位,给不同角色的学生细品作品的时间,让他们明白作者所处的时代特征、写作意图,要表达的思想,只有细细品读、感悟,才能演绎的更加形象逼真,受到更好的舞台效果,带给其他学生不一样的视觉体验。结束语总之,网络时代,汉语言文学经典作品的阅读受到不小的冲击,只有巧妙利用网络,将二者有机融合,才能实现经典的汉语言文学作品的传承,才能提高每位学生的阅读效果,感受我国博大精深的汉语言文化精髓。

篇10

近年来高校学生对文学作品的了解程度和阅读数量持续偏低,甚至对经典文学作品不求甚解,这成为高校学生文学素养缺失的主要表现。例如,在进行外国文学的课程讲授时发现有很多学生对一些如《哈姆雷特》《浮士德》等经典文学作品了解甚少,这给教学的深入带来了很大不便,也充分反映了高校学生的文学素养较低。

2.文学写作能力差

由于高校学生缺乏足够的文学作品阅读数量,加上没有深入研读和学习国内外经典文学作品,导致他们在进行文学写作时写作能力较差。从目前大学生文学写作的现状来看,大多数学生存在一定的语法错误和语义混乱,甚至影响正常阅读,更不用说语言的流畅及文学意境的营造。

3.文学素养缺失引发人文精神衰落

古今中外的经典文学作品都体现了深刻的人文价值,对现代高校学生的文学素养的提高及人文素质的培养都具有重要的意义。例如,我国古代文学《孔雀东南飞》与英国莎士比亚的经典著作《罗密欧与朱丽叶》有异曲同工之妙,都体现了当代人们对于美好爱情的追求,这种对人类情感的表达方式正是当代人文精神的重要体现。而如今,由于高校学生文学素养的缺失,导致人文素质较低,引起社会的人文精神衰落。

二、高校学生文学素养缺失的原因

1.教育机制存在弊端

如今的教育体制对高校学生文学素养的培养和提高极为不利。首先,学生在中学阶段受应试教育机制的影响,导致学生对人文知识掌握的片面甚至匮乏。其次,在大学阶段虽然加强了学生的文学素养的教育,但是往往只是注重人文素质的课堂教育,忽视了相关的哲学思想、文学作品、艺术知识的熏陶,直接导致高校学生的文学素养较低,语言文字表达能力也因此受到一定影响。

2.社会环境的影响

随着我国经济的蓬勃发展与国外文化的涌入,国内外多种思想文化交织碰撞,高校学生受社会环境的影响,思想价值也逐渐呈现多元化的发展趋势。与此同时,社会上一些贪图享乐、腐化堕落的思想直接冲击着高校学生的思想,造成部分学生不能清楚地认识社会环境中的恶劣现象,人文精神丧失、人文价值逐渐模糊,影响健康的思想人格和文学素养的形成。

3.文化活动内容单调

高校学生的文学素养不仅表现在学科范围内的文学知识提升,还可以通过校园的文化氛围来体现。尽管目前已有很多高校的学生会以及团委定期组织一些关于教学实践的科技活动、文体活动,但是与大学生文学素养相关的学术活动却很少,导致一些与文学素养等人文素质提升的哲学、历史、文人等文学知识不能有效地渗透到实践活动中,导致学校缺乏浓厚的人文氛围,不利于学生人文精神的提高和文化品位的增强。

三、高校学生文学素养缺失的教学策略

1.加强对文学素养教育的重视

加强对高校学生的文学素养教育不只是高校语文教师的责任,而是和学校、教师、学生都有一定的关系。首先,高校要正确认识文学素养教育的重要性。文学素养的培养和教育是一种文化的传承的过程,对学生丰富精神、陶冶情操及完善人格都有重要意义。其次,教师一方面要加强自身的文学修养,为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一方面要结合学生的特点进行教材的整合,使教学兼顾学生的专业发展和文学育人的目的。最后,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一定要认识到文学素养对自身发展的重要性,积极主动地去阅读文学作品,增加自己的文学底蕴。

2.完善文学素养课程设置

首先,《大学语文》是如今高校文学素养教育的主要课程,承担着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的作用,同时也是学习专业课程的基础。因此,要增加《大学语文》课程的课时量,确保教学的效果和质量。其次,高校还可以结合学生文学素养的实际情况,每学期开设一定的类似《外国文学》《文学欣赏》的选修课,通过教师的引导,帮助高校学生提高文学作品阅读的广度和深度。最后,建立科学的文学素养评价机制。无论是《大学语文》的专业课程,还是选修课程,都需要结合实际制定多元化的考核评价机制,有效地将学习与考核结合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