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主义的文学特征模板(10篇)

时间:2023-05-19 17:11:02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古典主义的文学特征,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古典主义的文学特征

篇1

中图分类号:I206.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5)21-0081-02

梁实秋从小家境富裕,熟读中国的四书五经,精通古文,从小接受的教育大多是儒家的一套,后来又出国留学,使得梁实秋为文给人的感觉既有儒家君子的温柔敦厚,又不失英美自由主义的绅士风度、公平精神,笔锋显得不够凌厉。虽然这并不是他最后走上古典主义的必要经历,但后来走上古典主义道路似乎有着某种征兆,在后来提出的观点多多少少与这段经历有关。从小的学习也为古典主义打下深厚的功底。梁实秋曾经是热衷浪漫主义的文艺青年,而二十三岁赴美留学,师从白璧德之后,博学慎思的白璧德把他从浪漫的热血提升到古典的清明。梁实秋彻底成为古典主义的拥护者,并成为中国现代古典主义文学思潮理论的奠基人。

一、梁实秋观点转变历程

梁实秋提倡新人文主义,认为一位作家如果不能冷静全面的观察人生,即会失于偏激成为浪漫主义。当然梁实秋认为革命文学同样以偏概全,最终引发与鲁迅的论战,即有名的鲁梁论战。论战发生时梁实秋二十五,鲁迅四十七,梁实秋以一种初生牛犊不怕虎之姿,大胆提出自己的观点。同时还有一些左翼作家也参与论战,如冯乃超等。论战从一九二七年十月一直持续到一九三一年初才告一段落。梁实秋写《卢梭论女子教育》,鲁迅针对此文发表了《卢梭和胃口》《文学和出汗》,论战由此开始。论战的争端在于:文学应该正视普遍的人性,抑或强调阶级性。梁实秋主张人性超越阶级而且历久不变,文学表现正是这种普遍而恒久的人性。鲁迅则认为人性因阶级而不同,更随时代而变化,不能一味要求文学去处理抽象的人性。而这一问题不能单纯地说对错,但在当时的背景下,梁实秋能够挺身而出,明确地指出文学的本质,表现出了智者的眼光。

二、梁实秋对古典主义的主要观点

1.古典主义的基本观点及西方古典主义大家的观点

古典主义,一般而言,它有两种基本定义,从狭义上讲,它是指17世纪初至19世纪初法国兴起后流行欧洲各国的一种文艺思潮,同时也指古典主义的创作方法。因其文艺思想和创作实践上坚持以古希腊、罗马的文艺为典范,而被称为古典主义,又被称为新古典主义或伪古典主义。从广义上讲则是指一种文学精神、美学倾向、审美理想或创作品格,它在古今中外文学历史上均有不同程度地表现。其特点是以适度的观念、均衡和稳定的章法、寻求形式的谐调和叙述的含蓄为特征;它主张摹仿古代作家,弃绝对罕见事物的表现,控制情感和想象,遵守各种写作体裁所特有的规则。古典主义被等同于美、理性、健康和传统。

“文学是生活的评论”是阿诺德从社会功能、历史使命的角度对文艺的定义做的界定。从亚里士多德到阿诺德再到白璧德及梁实秋,其学术的特质就是偏重于文艺的社会功用,强化文艺与伦理道德的关系。古典主义文学里面表现出来的人性是常态的、是普遍的。其表现的态度是冷静的、有纪律的。总之,是要用理性、纪律、普遍人性价值等古典主义原则来对抗五四以来个性解放、尊情、崇尚自然等现代价值取向。

两千多年前,亚里士多德提出了“艺术模仿自然”,从那以后,特别是在新古典主义时期以及后来,这一观点被重述和讨论着。白璧德作为新古典主义的代表,而梁实秋作为白璧德的弟子,梁实秋是不会忽视这一观点的内容和主旨的。在“与自然同化一文中”,梁实秋回顾卢梭与提可在各自作品中所提到的与自然同化,觉得这样太玄妙,例子太极端。并表示现代人与自然同化,不外乎两种意义:(1)与自然同化,所以逃避现实社会。(2)与自然同化,所以到忘我境界。诺瓦里斯认为凡是在这个世界不快乐不如意的人该走向自然,住在那较优世界的宫里。在自然里他可以找到一个慈爱的心,一个朋友,故乡,上帝。这是明明白白地讲,与自然同化乃所以逃避现实生活。逃避根本的是个很丑的意思,不承认输败、不自甘暴的人绝不逃避。而古代的文人墨客对自然的爱:吟风弄月,侣鱼虾而友麋鹿,不是与自然同化,本质上也是对现实社会的逃避。王尔德却又是另一个极端,认为自然使人觉得渺小,梁实秋认为这是一种自我夸大狂,而极端主张与自然同化的,与王尔德相比又是另一个极端,是一种情感的放纵,主观的幻想。

梁实秋认为文学发于人性、基于人性、止于人性,表现一个普遍的人性。继承了他的老师白壁德的人性观。白璧德所谓的人性有两个层次意思,第一个层次是我们一般理解的人性,人普遍有的生老病死、喜怒哀乐等性质。第二个层次是二元人性论,这是白壁德人性论的核心。即人身上有理性和欲望二元,用理性控制欲望,以善抑恶,白壁德认为社会的和谐发展需要增加理性的成分,削弱欲望,但是理性不是所有人都有,只存在一部分人身上,这一部分人就是古典主义者。

2.古典主义的社会及内在理性

梁实秋强调文艺的社会功用,强化文艺与伦理道德的关系。他认为可以利用文学从事社会教育,但是文学不是革命或政治的工具。梁实秋曾明确提出:文学的效用不在激发读者的热忱,而在引起读者的情绪之后,予以和平宁静的沉思。这种精神愉悦要符合伦理标准和古典立场,不是随心所欲的迷醉。这一观点与亚里士多德的排除涤净相通。亚里士多德认为悲剧就起到了这一作用,即悲剧的功效在于能引起观众的悲悯情感,这种情感本是人人都有的,但经过悲剧的刺激作用下,使观众的情绪得以排泄,然后情感得到安息。梁实秋认为这样使人可以达到一种内在的健康。

新古典主义认为一切文学都有规律,戏剧有三一律,规定理想的悲剧有五幕,如果是四幕或六幕就不适当。文学作品中对老年人的描写必须是缺乏热情的、易怒的对年轻人有残酷的批评,如果把老年人描写成善良、热心的就不符合规律。浪漫主义对新古典主义的这一批评是对的,但是浪漫主义者所的不仅是新古典的规律,连标准,理性,体制的精神,一齐打破。浪漫运动的这一举动就是过度的。他认为文学可以不要外在的规律,但是有一种内在的标准,就是古典主义称的文学的纪律。新古典主义定下的规律是外在的,古典主义的纪律是内在的,就是作品中要有节制,理性驾驭情感。梁实秋认为文学之所以重纪律,为的是要求文学的健康。人性是复杂的,情感地表达有真有假,浪漫主义和古典主义不是完全对立的,浪漫成分在任何作品中都可能存在,但只要有纪律作为统领才能有好的健康的作品,就像人的身体,身体内部有秩序与规则才能是健康的。所以他的观点是,古典主义者要注重理性,不是把理性作为文学的唯一的材料,而是说把理性作为最高节制的机关。

三、对梁实秋古典主义观点的评论

在中国现代文学建构的发轫期,梁实秋现代性的古典文学批评思理立场却一度遭受到20世纪中国现代文学史观建构的尴尬误读、冷落、打击与忽视。这一点从鲁梁的论战就能初见端倪。实际上,梁实秋关于现代中国文学建构之影响较大的文学批评观都或隐或显地遭受到当时学界的鄙薄、针砭、苛评,甚至一概抹杀的诟病,因舆论引导的偏差而旁生出诸多的误解、误读,使其独到心得思想被一度边缘化,甚至被遮蔽、淹没、尘封,以致其诸多敏锐而锋芒的思想亮点鲜被学者概观论及。他曾开宗明义地论析:“西洋文学,除了极端浪漫派及晚近的颓废派以外,差不多都一致地承认文学是贴近于人生的。欲救中国文学之弊,最好是采用西洋健全的理论,而其最健全的中心思想,可以‘人本主义’一名词来包括。……我不用‘古典主义’这名词,因为人本主义包括的范围较广,即浪漫运动中之较健全的理论与作品也可包括在人本主义之内。中国的儒家思想极接近西洋的人本主义,孔子的哲学与亚里士多德的伦理学颇多暗合之处,我们现在若采取人本主义的文学观,既可补中国晚近文学之弊,且不悖于数千年来儒家传统思想的背景。”他不仅曾纠正了当时新思潮激进浪漫派之极端和过度的危险错误,同时也有力地概括并肯定了现代新思潮与新文学批评中的某些正统的东西。

梁实秋的观点也有某方面的缺点,比如虽然一直强调普遍的人性,但是对于人性,梁实秋自己也不能给出具体的定义。梁实秋出国留学时期,美国的经济政治等已经有了比较高的发展,白璧德的古典主义是比较顺应当时美国环境的,而当时的中国迫切需要的是激进,表现在文学上是对革命文学的推崇。梁实秋在当时推崇古典主义对于大众而言自是不易接受。

参考文献:

[1]潘水萍.“古典的”与“浪漫的”――梁实秋文学批评思想之现代性张力启示[J].山西师大学报,2012(7).

[2]周薇.《浪漫的与古典的文学的纪律》之文学批评观[J].淮安师范学院学报,2005(6).

[3]邹超才.“异类的古典”――梁实秋文艺思想评述[D].福州:福建师范大学,2005.

[4]陈晓丹.从几个关键词解读梁实秋古典主义文艺观[J].作家杂志,2008(10).

[5]潘水萍.古典主义在中国[D].广州:暨南大学,2011.

[6]白春超.梁实秋的古典主义文学观及其反响[J].盐城师范学院学报,2011(5).

篇2

一、古典主义向浪漫主义的传承

古典主义和浪漫主义是音乐发展史上两个最为重要的阶段,两者之间是一种传承和发展的关系,更是一种音乐发展的必然。18世纪下半叶,在海顿、莫扎特和贝多芬三位古典主义音乐巨匠推动下,逐渐形成了一种对称、理性和严谨的音乐风格,虽然其在形式上十分完美,但是却使情感抒发受到了限制。而从当时的社会发展环境来看,伴随着欧洲各国工业革命的完成,社会生产力极大丰富,由此带来的人们思想上的变化则是:对于人的价值有了进一步肯定和明确。最先强调在艺术创作中抒感的是文学,当时的一些文学家,特别是诗人,经常喜欢在作品中虚构出一个场景,然后将自身的情感,倾注在这些场景中的人物身上。受到浪漫主义文学影响,一些音乐家如舒伯特、舒曼、肖邦等,也开始将更多的情感融入作品中,而且为了使情感表达更为充分,则对音乐形式方面进行了一系列创新,由此拉开了浪漫主义的帷幕。可以看出,从古典主义向浪漫主义的发展,受到了多个方面的综合影响,也是一个必然的过程。

二、勃拉姆斯钢琴作品的古典性分析

首要需要明确的是,从古典主义向浪漫主义的发展,两者之间更多的是一种音乐观和音乐风格的变化,并没有严格意义上界定和优劣之分。古典主义音乐家可以创作出浪漫主义风格音乐作品,同理,浪漫主义时期的音乐家,也同样可以创作出古典风格的作品。勃拉姆斯无疑是后者的代表,被称为是浪漫的古典者。下文中,笔者将以勃拉姆斯的两首代表作――《b小调狂想曲》和《g小调狂想曲》为例,对其中的古典性进行了具体的分析。

(一)曲式的古典性

曲式是整部音乐作品的骨架,对于音乐作品中风格有着决定性影响。从两首作品的名字看来,两首作品都叫做狂想曲,通常意义上来说,为了更好地表现这种狂想,创作者一般会选择较为丰富和超前的曲式。但是在这两首作品中,勃拉姆斯却意外使用了古典调式。前文中提到,古典主义音乐讲究对称和均衡。作为其曲式来说,更像是一个架构,这个架构一旦被确立,所有音乐变化都要在这个架构中展开。《b小调狂想曲》中,勃拉姆斯使用了奏鸣曲式,这是古典主义音乐中最具有代表性的曲式结构,作品的呈示部、展开部、再现部和尾声部四个部分十分调理和清晰,将整首作品有机分为了四个部分,却不给人以孤立的感觉,四个部分还是组成了一个整体。《g小调狂想曲》中,则使用了三段式结构,ABA′三个部分有条不紊的徐徐展开,给人以完整和统一之感。虽然是两首狂想曲,但是勃拉姆斯却使用了古典的调式,仅从形式上来看,可以说是古典主义钢琴音乐的典范之作。

(二)旋律的古典性

旋律是音乐的灵魂。在浪漫主义时期,旋律更是成为了音乐家们所重点关注的要素,并在多个环节上进行了创新,使旋律成为了情感的有力载体。而在古典主义音乐中,对于旋律是有着严格要求的,多数作品的旋律走向都比较平稳,多按照极进向前发展,最终结束在和弦的主音上。在勃拉姆斯的这两首作品中,也表现出了这种特点。《b小调狂想曲》中,整个旋律线条是由两个对称乐句共同组成的,两者之间的交替出现,共同推进着旋律的发展。而且这种交替本身,还为作品凭添了几分活力。《g小调狂想曲》中,则是一条旋律线的反复展开,即以一个音乐主题为基础,所有的音乐变化都是围绕着这个主题而进行的,这都是古典主义音乐的典型特征。

(三)主题的古典性

主题是音乐的主旨,音乐作品的主题一旦明确之后,所有的音乐创作都要绕围绕着主题的表达而展开。一般来说,古典主义音乐的音乐主题在形式上都较为短小,且数量不多,与浪漫主义音乐的形式庞大、数量繁多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而勃拉姆斯的这两首作品的主题,显然是古典性的,两首作品中,都采用了以小见大的形式,选取一个短小的、具有动力性的乐句为主题,然后用丰富的手法对其进行发展和变化。如《b小调狂想曲》中,开篇的第一句就出现了整个乐曲的主题,这不仅让观众对后来的音乐发展有一些担忧,但是勃拉姆斯却凭借着自身精湛的技法,对其进行了不同的表现,丝毫没有单调和枯燥之感。《g小调狂想曲》中,则将全曲中多次出现的三连音作为了主题,从而使整个作品的情绪更加欢快,音乐发展也有了持续的动力。

(四)调式的古典性

古典主义音乐中,所有的转调都要和曲式特征相一致。如《b小调狂想曲》中,呈示部是g小调,展开部是d小调,再现部是c小调,而尾声则又回归到了g小调,这种T―S―D―T的调性变化,正是典型的奏鸣曲式调性布局,在古典主义的奏鸣曲中十分常见。《g小调狂想曲》中,运用了皮卡迪大三度,即不论之前的调性发生了怎样的变化,最后都要终结于主调的大三和弦上,由此体现出一种结束感。这种处理方式因为被音乐之父巴赫所推崇,几乎成为了古典主义音乐在调性变化上的标志特征。所以两首曲子的调性布局都是在古典主义的创作法则之内的。

三、对勃拉姆斯钢琴作品古典性的思考

通过对勃拉姆斯两首作品的分析可以看出,勃拉姆斯确实是一个“浪漫的古典者”,其作品中充满了各种古典主义因素。但是其又是一个浪漫主义风格的音乐家,那么两者之间是不是相矛盾呢?答案是否定的,从音乐创作角度来说,浪漫主义音乐虽然强调情感的抒发,但是如何抒发却是一个需要理性思考的问题。换言之,就是将情感和作品更加有机地融合在一起,这种融合越紧密,越和谐,情感的表达也就越充分。对此很多浪漫主义音乐家都进行了不同的尝试。如舒伯特,其善于在作品中营造出一个个意象,并选择一个意象作为自己的化身,对于这个意象的描绘过程,也就是自身情感抒发的过程;又如舒曼,其在意识到自己具有双重人格之后,便在作品中虚构出了弗洛列斯坦和约斯比乌斯两个人物形象,一个冷静沉稳,一个热情大方,正是自己性格的真实写照。而肖邦则将戏剧的结构融入到了钢琴作品中,效仿戏剧的形式,为作品设置了开端、发展、和结局,使情感获得了淋漓尽致的抒发。而勃拉姆斯则从音乐形式上入手,在他看来,情感的宣泄是需要有一个载体和渠道的,否则就会陷入一个茶壶里煮饺子――有口倒不出的尴尬境地,而这些规整的古典主义形式,则像是一个个有序的河道,使情感得到了顺畅的流淌。表面上看起来像是古典主义风格的作品,其实是一种旧瓶装新酒和一种创新的浪漫主义音乐作品。这是勃拉姆斯的个人特色之一,也是其音乐创作上所做出的独到贡献。

综上所述,浪漫主义时期之所以被称为是音乐史上最伟大的一个时期,一个重要的原因就在于,该时期诞生了多位世界音乐巨匠和大量不朽的音乐作品,而且每一位创作者的创作理念不同,作品的形式和内容也不同,共同构建出了一个百花齐放的盛景。勃拉姆斯就是一位优秀的代表。在崇尚情感表达的浪漫主义时期,勃拉姆斯并没有盲从,而是进行了理性的思考,通过对古典形式的追求,为这些情感的激流架起了一条条渠道,反而使其流淌得更加流畅。其独到的思考和创新精神,都是值得我们充分学习和借鉴的,本文也正是本着这一态度和目的,对其作品中的古典性进行了分析,以期能够获得对其作品更加深刻而本质的认识。

参考文献:

[1]李文正.浪漫音乐的反叛者――勃拉姆斯[J].艺术百家,2005,(05).

[2]李金菁.浅析贝多芬钢琴奏鸣曲的演绎风格[J].沧桑,2010,(04).

篇3

一、电影与文学的关系

文学是文本思维的领域,电影是视听思维的阵地,二者看似互不相关,但是电影自诞生之日起并且一直受到文学作品的影响。我们也发现最优秀和最有影响的影视剧,大多出自文学改编和作家改编。那么,文学具有哪些优势,使得它成为影视创作中不可或缺的资源?首先,文学对影视的贡献之一在于它的故事性。众所周知,故事性是影视剧的核心。影视剧要用故事的艺术性、情节的严密性,生动鲜明地将故事要素以视听的叙事方式呈现给观众。而文学作品在叙事方面与影视创作有着相通之处。其次,文学对影视创作的贡献在于它为影视剧提供了人物素材。文学作品以或是虚构、或是真实刻画现实主义的人物的形式对人物进行塑造,这与影视剧创作人物形象的诉求一致。影视剧中性格鲜明的人物形象通常都会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让人过目不忘,久久回味。再有,文学作品的语言对于影视创作也是一个重要的来源。文学的语言由描写语言、心理语言和对话语言组成,影视创作通过镜头和画面来取代文学作品中的描写语言,但是生动并富有特色的心理语言和对话语言在影视制作中通常会被保留和利用。由此看来,电影源于文学,文学造就电影,甚至一些影视评论者认为“电影是文学的”。

二、西方文学在影片制作中的体现

西方电影的文学源泉来自于西方文学。西方文学有两大源头:古希腊罗马文学和以《圣经》为代表的古犹太文学,两者对西方文学产生了深刻、全面的影响。

古希腊文学产生于公元前8~5世纪,其主要成就在于诗歌和戏剧。荷马的两部史诗《伊利亚特》和《奥德赛》是古代诗歌的杰出代表,电影《木马屠城记》就是根据《伊利亚特》改编的反映古代特洛伊战争的经典之作。而取材于神话的悲剧则是古希腊罗马文学的顶峰,索福克勒斯的悲剧《俄狄浦斯王》更是皇冠上最耀眼的一颗明珠。电影《玛莲娜》中,一个西西里岛的青春期男孩讲述了一段美丽又残酷的初恋故事。真正优秀的电影总有着丰富的意蕴,不尽的解读空间,《玛莲娜》也不例外。在这个有着纯净风景的世外桃源般的小岛上,在一群活出了人类各种原罪的小镇居民中,沉淀着《圣经》带给电影作品的想象力。众所周知,《圣经》作为基督教的经典,对世界各民族尤其是欧洲文学艺术产生了无可比拟的深远影响。《圣经》的叙述与意象遍布欧洲文学艺术的各个角落,如果没有《圣经》,一部西方文学史要重新编撰。欧美各国几乎所有重要诗人、作家都与《圣经》中的观念和意象紧密相关。而《玛莲娜》的导演托纳托雷正是出自意大利这一有着深厚的基督教传统的国家。因此,若在《圣经》的观照中来审视这部电影,用来自《圣经》中的原始意象解读这部电影的人物与叙述模式,能使这部名片的内涵得到更清晰的阐释。这一时期的戏剧除悲剧还有喜剧,最优秀的是阿里斯朵芬的《阿卡奈人》等。古罗马文学主要继承希腊文学而逐渐发展起来,在戏剧、史诗、小说、神话、散文、文艺理论等方面均取得巨大成就。

篇4

一、崇尚古典

19世纪的欧洲,无论是从理论上还是实践上,甚至是对社会的影响都有着很重要的地位。勃拉姆斯的音乐继承着古典时期的理性,但他与莫扎特、贝多芬不同,又不比肖邦的浪漫优雅、不比李斯特的富有华丽的特征。勃拉姆斯崇尚贝多芬的创作,创作出具有古典元素的作品;勃拉姆斯的奏鸣曲的曲式方面和调性方面都是有着较为传统的一面,如主部主题特点鲜明、充满活力,相比之下副部主题则和主部主题形成了对比等。

古典时期的音乐的特点在于乐句的规律性,结构匀称,也很注重不对称的乐句和多变的节奏型,很偏爱切分音和附点音型,但是与他同时期的李斯特、瓦格纳等作曲家相比,他的音乐保留了古典的成分,但并不能说明他没有浪漫的成分在其中,即在学习古典的同时他亦创立了自己特色。如勃拉姆斯《C大调钢琴奏鸣曲》具有古典主义句式结构的形式美,讲究均衡的体现,符合人们的审美要求,比如第一乐章就是传统的古典奏鸣曲式结构,呈示部-展开部-再现部这一结构体现的,在勃拉姆斯的《C大调钢琴奏鸣曲》中展开部也多处体现出了继承了贝多芬奏鸣曲的结构模式,例如:引入部分是变化引用前面乐章开始处的引入节奏型。

勃拉姆斯的音乐严谨、理性,他的情感表现不够奔放,而是将感情潜藏在其中,它是富有生命的含蓄美,在浪漫时期他是一个严谨的有思维的伟大作曲家,他对音乐的爱是情有独钟的,他的音乐与他同时期的其他音乐有着不同的风格。勃拉姆斯创作了三首钢琴奏鸣曲,创作于勃拉姆斯创作生涯的初期,是同一时期的作品,而就是这位在浪漫时代的作曲家创作出有着古典韵味的作品是非常值得思考的问题。在当时浪漫乐派的乐曲非常盛行,既抒情又富有感染力,而勃拉姆斯却在他的创作中继承了古典风格。在他的三首钢琴奏鸣曲中,勃拉姆斯由于受到了贝多芬的影响,在其基础上创作出有自己风格的作品,例如0P.5(《f小调钢琴奏鸣曲》)这首曲子与古典时期的不同在于它是五个乐章的结构,调性也较复杂了些,听上去内容较丰富,音响效果也庞大了许多。

勃拉姆斯的音乐有着较为明显的古典主义倾向:首先是勃拉姆斯的音乐同他的国家和民族有着万千的联系,最重要的理由可以说是为了民族团结统一,反映出爱国的热情。他也把民歌加入到作品当中,例如在他的《C大调钢琴奏鸣曲》第二乐章中将民间歌曲融入其中;还有二十一首《匈牙利舞曲》和《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的最后一个乐章都出现了民间歌曲作为主题中的重要部分。其次是勃拉姆斯对德国传统体裁,结构、织体的继承传扬,当时在浪漫时期盛行艺术的文学性和标题性,而勃拉姆斯作为浪漫后期的作曲家,对这一风格完全不入其中,他与瓦格纳截然不同,他继承了古典的风格,如奏鸣曲式、变奏曲式;交响曲、协奏曲、奏鸣曲、间奏曲等都能体现他的古典风格,其中交响曲尊崇了古典交响曲的创作形式,严谨的曲风。他的音乐有古典的优雅风韵,带有强烈的怀旧色彩、悲观情绪和无可奈何的忧郁。他有着深邃的历史感和使命感,他相信新的重要的事物依然可以用古典大师的传统手法来表现。虽然勃拉姆斯崇尚古典主义,但是他并不是一味地沉溺于古典音乐,否则就不能说他是“古典时期的最后一人”。“在勃拉姆斯的音乐中,自由即兴的诗意因素和严整的思维、严格的发展逻辑结合在一起,这种发展逻辑就是运用古典主义结构规律性作为基础的。”

二、追随浪漫

浪漫主义的音乐同古典主义音乐区别在原有古典的基础上创新出新的内容,浪漫时期的音乐给人以幻想的感觉,和谐的画面,没有喧闹和争吵,是人类生活的理想的境界,虽然在艺术形式和表现手法上都继承了古典的形式,但实际在古典的基础上有了很大的突破,内在有着很大的差别。

浪漫主义音乐具有自由、豪放,甚至还有主观的元素,它与古典时期的严谨、优雅形成了对比,而和声正是能够表现浪漫主义音乐最具代表性的特点之一,例如,不协和音的使用,极大增强了浪漫时期和声的浪漫色彩。笔者欲把浪漫主义音乐想象成美丽的画境,美丽且富有遐想,内容丰富多样。浪漫主义音乐很注重表现作曲家的内心感受,自由抒感,这也是对浪漫时期抒情性的推动和发展。

勃拉姆斯音乐的浪漫性还受到了重要人物的影响:舒曼是勃拉姆斯音乐道路上的一个重要的引路人,他是19世纪德国伟大的作曲家,勃拉姆斯于舒曼相识于1853年,当时是由约瑟夫・阿希姆的推荐下与其相识,并为舒曼演奏了他的作品《C大调钢琴奏鸣曲》。舒曼对勃拉姆斯的作品极为赞誉,评价勃拉姆斯是“湍急汹涌的洪流,直往下冲。汇成了奔泻飞沫喷溅的瀑布。在它上空闪耀着宁静的彩虹,两岸有蝴蝶翩翩飞舞,夜莺婉转唱歌”。勃拉姆斯将舒曼视为他音乐道路上重要的领路人,他几乎把所有的精力全部投入到音乐创作中去,也很大程度地受到了舒曼的影响,创作形式很近似舒曼,在他的作品中包含着浪漫的诗意,例如《舒曼主题变奏曲》(0P.9)就是受到了舒曼《交响练习曲》的影响,在主题与变奏的关系上体现出了“舒曼追随者”的态。度。德国名作家霍夫曼是勃拉姆斯最钟爱的作家,他的小说在当时的很受影响,霍夫曼的小说具有幻想性和夸张的效应,讽刺了黑暗的社会现实,这正符合了浪漫主义的音乐特性。勃拉姆斯对浪漫文学的热爱程度影响了他的审美观和人生观,致使他的作品中有浪漫主义的创作手法,例如他的《第一交响曲》就是以因英国作家拜伦笔下的人物曼弗雷德的形象为参照,一个看似表面热情但是内心已经绝望的人物。崇尚自由和真情的勃拉姆斯在古典的基础上夹着浪漫的创作手法,所以使他在追崇古典音乐的条件下还汲取着浪漫的养分,我想这是潜藏在内心深处的光环。

在很多人看来,勃拉姆斯是德国历史上一位特殊的音乐家,他创作了有非主流色彩的作品。勃拉姆斯的意识中有悲情的一面,这不但与他的自身性格有关,还与他所处的社会和生活有着很大的联系,他的“悲剧性”伴随着他一生的创作,也正是因为他把对古典、主义的向往要用浪漫主义的方式去表达,才使他的古典主义有着非凡的影响。勃拉姆斯的音乐是古典主义与浪漫主义的融合,在理性与自由的相结合下铸就了一部部令人回味的作品。从作品中可以看出勃拉姆斯的真诚和他对艺术的不懈追求,用优秀的作品去表现内心的情感,用真诚把古典光彩重现在浪漫时期。

注释:

1.徐琨、张小军:《寻根・创新――勃拉姆斯音乐创作的艺术特色》.《大舞台》2008年双月号第二期.

2.[英]保罗・霍尔姆斯著,王婉蓉译:《勃拉姆斯》.江苏人民出版社.1999年1月第1版.

3[德]罗伯特・舒曼著,[德]古・杨森编,陈登颐译:《论音乐与音乐家》[论文选].音乐出版社1960年6月第一版.

篇5

1 普桑古典主义绘画风格的形成

普桑1594年6月15日生于诺曼底省安德利镇的贵族家庭。少年时就喜欢绘画,他先受意大利绘画教师昆丹・法林(Quentin Varin)的影响,于1612年来到巴黎最先进入迪南・埃尔的画室学习绘画,有时间就努力学习欧洲文学和达・芬奇的解剖学、透视学,为绘画积淀丰富的理论基础。1623年为巴黎圣母院画了《圣玛利亚的安眠》作品,风格明朗、典雅而获得好评。

由于受意大利诗人马里诺观念的影响,1624年春天离开了巴黎来到罗马,在罗马生活了16年,托马里诺结识了红衣主教弗兰切斯科・巴贝里尼、巴洛克雕刻家贝尼尼和弗明索瓦・迪凯努瓦等大师。由于长时间学习意大利文艺复兴大师们的思想、理论、诗文、数学、解剖学和透视学、色彩和绘画,普桑已经基本掌握了罗马人的艺术技巧。

普桑受古希腊、罗马雕塑的影响,人物造型充满体积富有雕塑感,突出庄重典雅;构图对称、完整;多以神话、历史和宗教为题材;构思严肃而富于哲理性,具有稳定静穆和崇高的艺术特色;严格的素描和和谐的构图等这些都为古典主义艺术创作奠定了基础,普桑逐渐形成一种以古希腊、古罗马为形象楷模的古典主义画风。倘使普桑没有热爱古典文化艺术的心性情怀,倘使他没有深厚的古典文艺知识的积淀,没有掌握高超的文艺复兴大师的艺术技巧,他的作品就不会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不会具有典型的古典主义气息,不会具有精妙的构图、严谨的素描、优雅的色调,以及浮雕一样的人物造型普桑。因此,普桑选择了向古典主义风格的回归,被世人视为法国古典主义绘画的奠基人及杰出代表。

2 普桑古典主义绘画的继承与革新

古典主义绘画的特点是以精神为内涵,提倡典雅崇高的艺术特色,庄重单纯的形式,强调理性而轻视情感,强调素描与严谨的外表、贬低色彩与笔触的表现,追求构图的均衡与完整,努力使作品产生一种古代的静穆而严峻的美。

2.1 在人物造型方面,普桑以古典雕像的美来表达他心目中纯朴而高贵的人物形象

在《阿尔卡迪亚的牧人》这一幅画中,绘画中的女子像希腊雕塑般的女子一样,体型健美、相貌俊俏,具有高雅端庄的气质。绘画中的男子是多么的傲岸、多么的生气勃勃,不同于那些行若衣架的舞台人物,像艺术家拉斐尔笔下的人物一样具有罗马真正的男人特征,是古典人物形象的典范。这是受古希腊、罗马雕塑的影响。

2.2 在艺术、绘画形式方面,普桑的绘画具有古典艺术形式:单纯、明晰、优雅,看上去像“晶莹剔透的水滴”一样

卡尔・尤斯蒂说:“普桑的绘画中充分体现出温克尔曼的古典理想,即适度的形式,单纯与高贵的线条,平静的灵魂和优雅的感情。

古典的绘画形式:巧妙的构图、严谨的素描、中和的色彩。在古典主义风格的所有画家当中,就构图而言,普桑堪称最革新、最独特、最优秀的画家之一。洛梅尼说他胜过拉斐尔,普桑作品的构图成为后世画家学习的典范。

普桑在绘画上急重视构图,他每幅作品构图都很巧妙,通过均衡、秩序、和谐的美的图式,传达出深刻的思想意蕴。例如《境界标前的酒神节狂欢》作品中舞蹈的人群手臂相接形成了很紧凑的一个链状结构;《随着时间之神的音乐起舞》作品中三女一男四位翩翩起舞的人,手牵着手,组成了一个环状的结构;《阿卡迪亚牧人》作品中躬着身子的两个人和站着的两个人分别形成对应关系,正好连成两组对角线式构图;《劫持萨宾妇女》把众多人物按近景、中景、远景纵深式构图分布,使每个人物在有限的画面空间中各得其所等等。所以普桑确实是一位构图非比寻常,独具魅力的画家。

2.3 注重“理性”

普桑非常崇尚理性,这里所说的“理性”是侧重于画家所使用的独特的绘画语汇而言的,是指绘画的形式元素的清晰、协调、严谨、精益求精。谨慎的态度,精心的构思,构图的均衡、和谐、稳定,人物的分布,人物的表情、衣饰、造型的逼真描绘,人物和风景有清晰的轮廓线,笔触的修饰和处理等等,一切都服从于“理性”的指导。使普桑绘画庄重典雅大气,散发着高贵的气息。德拉克洛瓦称他是“一位真正的革新家。”他的革新主要体现在以魅力独具的形式开掘了深刻主题,这正是他上承前人,后启来者的地方。

3 普桑古典主义绘画对后世的影响

17世纪下半叶,普桑绘画的艺术形式成为法国皇家美术学院官方的标准,并形成了一种官方的审美:普桑主义,反映了普桑绘画在法国具有巨大的影响力。因此,很多法国画家都探索、学习普桑绘画的艺术形式,都不同程度地受到普桑绘画风格的影响。画家大卫和安格尔等人学习普桑的古典主义绘画风格,成为18世纪的法国新古典主义。大卫的《求乞的贝利萨里》就是以“普桑的画法为榜样的。”大卫曾说:“如果在主题上我受到高乃依的启发,那么,在绘画技巧上,普桑是我学习的榜样。”后印象派大师塞尚曾说:“每次我从普桑那儿回来,我便更了解我是谁。”塞尚画面中坚实的形体,几何形的结构,是普桑绘画艺术形式在一定程度上的映现。

普桑在英国及其他国家也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力,普桑的构图、素描、色彩以及非凡的想象力影响了很多艺术家。

普桑不仅继承了古典主义艺术的理想范式,而且开拓了古典主义艺术的新境界。他以自己独特的绘画语汇阐发了对宇宙、人生的深刻思索。他的作品引人无限遐思。

【参考文献】

[1]贡布里希.艺术发展史[M].天津: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1991.

[2]德拉克罗瓦.德拉克罗瓦论美术与美术家[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

[3]迟轲.西方美术理论文选[G].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4.

篇6

[关键词] 新古典主义 浪漫主义 现代美术

抛开时间的划分方式,就本质而言,目前美术史对现代美术开端的表述是模棱两可的。首先,权威教科书普遍认为“自印象主义崛起,欧洲艺术的现代风采方见端倪。”原因是“从这时期起,艺术从内容到形式的变革,跳跃的幅度越来越大,革新的锋芒越来越鲜明,从而引发了20世纪对传统艺术的全面突破,出现崭新的面貌……”[1]

同时,后印象主义画家塞尚是“现代绘画之父”已经成为了常识,因为他“对物体体积感的追求和表现,为‘立体派’开启了不少思路,其独特的主观色彩大大区别于强调客观色彩感觉的大部分画家。”据此塞尚俨然成为现代主义绘画的先行者。

后印象主义与印象主义是“相左”的两种艺术潮流,因此林风眠将它翻译成“反印象主义”。这就产生了一个矛盾,现代美术有两个不同主张的开端。而且,从逻辑上讲,无论是印象主义亦或是后印象主义,都是对“传统”反叛的产物,他们所解决的问题如“艺术语言自身的独立价值”、“绘画摆脱对文学、历史的依赖”等观念几乎是所谓的西方现代美术流派如野兽派、立体派、未来派、达达派、表现派、超现实主义、抽象主义、波普艺术等的基本任务,这也是浪漫主义、现实主义正在着力解决的普遍性问题。

因此,我们要问,现代美术的开端到底在哪里?谁才有资格担当这个历史的、学术的重任呢?“现代美术的开端”意味着“传统”与“现代”的冲突,是历史的拐点,是矛盾斗争的顶点,也即我们通常所说的质变的临界点。马克思认为:质变是事物根本性质的变化,是事物从一种状态向另一种状态飞跃。那么现代美术以反传统自居,其开端自然要推理到“传统”的顶点。

整个绘画史表明,美术一直处于不停的完善之中。黑格尔曾将世界艺术划分为三种类型:象征型、古典型、浪漫型。[2]尽管他的讨论是形而上的,与现实的美术流派之间没有对应,但其对三种形态的艺术的普遍理念和感性形象,即精神和形式的统一与否的探讨,为我们提供了思路。黑格尔认为“古典型艺术,是人类第一次完美的艺术,理想找到了现实的表达通道。”

美术史表明,对历史潮流采取吸收升华态度的新古典主义是“传统”在19世纪达到的巅峰。说新古典主义是“传统”的巅峰,是因为其吸收总结了过去时代人类造型经验的结晶,融合成完美的“典范”。首先,它集成了古希腊、古罗马、文艺复兴的经验,将透视、解剖、明暗、造型等绘画技法作为重要的表现手段,并将真实的“再现”当作基本目标。第二,批判继承发展了17世纪古典主义所崇尚的规则、秩序、均衡、典雅,通过大卫、热拉尔、勒布伦夫人、格罗、安格尔等多位大师的努力,实现了温克尔曼“高贵的单纯与伟大的静穆”的美学宏愿,也确立了壁垒森严的范式。

另外,新古典主义是“传统”的巅峰表明,其对传统造型的手段驾轻就熟。那种认为大卫和安格尔不重视色彩的观点是偏颇的,只要看一看他们的画就明白他们是色彩的大师。H.H.阿纳森说“虽然大卫是一个极为善于运用色彩的画家,但是……他倾向于使他的色彩服从于古典的观念。与大卫相反,安格尔把古典的明晰和浪漫的美感结合起来了,使用的是一块既辉煌又雅致的调色板。”[3]为什么后来的流派都要求解放色彩呢,其实就是反对新古典主义借助学院的威权确立的规范。所以,一直美术史教学都有一个误读,认为古典主义的色彩能力弱,殊不知安格尔和德拉克洛瓦德素描和色彩之争焦点在规则,而非方法!

既然新古典主义是集大成的流派,他能启发后面流派的“革命”吗?众所周知,现代美术就是一场大大小小的“革命”思维串联起的历史,否定之否定原理的表演场,思维原理片段化、发散化的艺术实践。“革命”的动力和示范效应就来自新古典主义,这是历史造就的。

首先是启蒙运动的冲击,在法国,由于社会、政治和教会的压迫,启蒙运动表现得极为激烈,影响也大。新思想的传播导致革命,尊重人类理性和人权几乎是一切近代哲学思想的特征,天赋人权、自由、平等、博爱在18世纪耳熟能详。新古典主义美术正是在这种社会形式中发展起来的。随着资产阶级力量的壮大,向封建阶级夺权的呼声上升,他们需要一种足以鼓舞自己的高大形象来促进革命的成功,用以排除罗可可艺术所造成的萎靡胭脂味。因此,新古典主义代表着一股借复古以开今的潮流,并标志着一种新的美学观念。大卫的《荷拉斯兄弟之誓》、《苏格拉底之死》看起来是古典主义血脉的延续,其实它的精神是和阶级社会变革连在一起,是封建时代的丧钟。

1789年法国大革命以及其后的复辟和反复辟的斗争,1831年和1848年的资产阶级革命,新古典主义经历了19世纪欧洲伟大的社会变革的历练,大卫本人的命运也在反复斗争中浮沉。新古典主义美术由大卫到安格尔是一个转折,在内容上由革命的、与时代相关的事件转向了脱离现实的神话和纯艺术的表现;在形式上由严格的古典主义风格走向了带有华丽东方色彩的古典主义。同时,质疑权威、质疑规范的种子就在新古典主义操纵的学院派中滋生。1830年代,浪漫主义声名鹊起,几乎大部分浪漫派的重要的画家都出自于古典的阵营,是古典派大师的学生,几乎都没有例外的出自学院。甚至新古典主义大师安格尔晚年也倾向异域情调,并注重官能性的表现,也构成浪漫主义美术的先驱。

而浪漫主义美术产生于大革命失败以后的波旁王朝复辟时期,人们对启蒙运动宣扬的理性王国越来越感到失望,一些知识分子感到苦闷,他们反对权威、传统和古典模式。他们提倡注重艺术家的主观性和自我表现,以民族奋斗的历史事件和壮美的自然为素材,抒发对理想世界的追求,以瑰丽的想象,夸张的手法塑造形象,表现激烈奔放的感情。

于是新古典主义和浪漫主义的对抗戏剧性的产生了,这为现代美术理念的产生提供了现实的和理论的温床,即解放了艺术家的个性,也在颠覆权威的演示中将艺术得以蜕变的因素一一提出。

第一个问题是理性与感性的现实矛盾。古典跟浪漫这两种概念亘古以来就存在,古典是一种追求真理的态度,是一种倾向理性的追求。但是19世纪开始认为那种永恒的真理是不可能实现的,只有当下感受到的情感是真切的,必需把它充分的发挥出来。因此,在题材选择上,一个讲究和谐与崇高感,一个偏爱冲突与争议性。具体而言,古典画家希望藉用古代已经有的某种典型来表达他们对现世的诠释。而浪漫派的画家则倾向个性的发挥与夸大情感的表达,他们偏好描绘当时的新闻事件而舍弃历史记载的叙述,以至于像船难、西奥小岛上的希腊与土耳其民族的屠杀这种骇人的新闻、七月革命等,都被积极地搬上画面。

第二个问题就是色彩与素描之争,其实就是造型观念和手段之争。新古典主义用自己的威权唤起了人们对画面本体的重视。色彩和素描所包含的造型要素被后起之秀解析。一方面,“(安格尔)的素描,作为线条的抽象性质的表现,把他的艺术和德加、毕加索的艺术联系起来。”[4]另一方面新古典主义对色彩的克制,遭到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的炮轰,推动印象主义发现了“光谱式的色彩”,“他们企图摧毁存在于三度空间中的三度实体,去重新创造在有限深度以内起作用的色彩形式的固体和间隔”。[5]直至蒙德里安和康定斯基的冷热抽象。

第三个问题是画面空间表达的问题。新古典主义画家大卫对文艺复兴以来的“透视消退法”形成的画面空间尝试“严格限制”。他认为“绘画是古典浮雕的变体”,因此运用“实墙、中间色背景或不透明的阴影这一类的东西,来封住画面深度。”这种探索,H.H.阿纳森认为可能“在最终导致20世纪抽象艺术倾向中起了决定性的作用,这种看法是可以争论的。”[6]

结语

自新古典主义达到“传统”的巅峰,艺术的曲线在此发生转折。重温19世纪那个艺术的分水岭间隔的两端,新古典主义以及站在其对立面的浪漫主义艺术家,形式上互斥,实质上互补地共同构成了19世纪现代美术的精采开场白。“古典的一侧引出了立体主义和抽象主义;浪漫的一侧导致了象征主义、表现主义、超现实主义以及抽象表现主义。”[7]

现代美术、后现代美术的发展,诚如黑格尔所言。他认为古典型艺术的局限性是依靠外在的感性材料去表现在本质上无限的普遍性,即心,这在理论上是无法完成的。于是他让浪漫性艺术区取消了古典型艺术不可分裂的统一。但是,“感性现象就沦为没有价值的东西了”。[8]目前现代美术的发展处于一种价值迟滞迷失的状态,艺术家关心的要么是技巧、形式,要么是高韬的艺术理念。确立现代美术的开端,也就是要找到人类美术精神和内容分离分化的分水岭,追寻美术本质的原点,为美术精神的回归做理论的铺垫。

参考文献

篇7

一、浪漫主义文学的背景及渊源

浪漫主义是18世纪末、19世纪初欧洲普遍流行的一种文艺思潮。它是法国大革命催生的社会思潮的产物。大革命所倡导的“自由、平等、博爱”的思想推动了个性解放和情感抒发的要求,对个人独立和自由的强调,成为浪漫主义文学的核心思想。[社会背景]

德国古典哲学和空想社会主义为浪漫主义文学提供了思想理论基础。康德、费希特等古典主义哲学家强调天才、灵感和主观能动性,把自我提到高于一切的地位,因而对浪漫主义文学强调主观精神和个人主义倾向产生过深远的影响。空想社会主义对资本主义的尖锐批判、对未来理想社会的展望预测,也对浪漫主义文学有不小的影响。[思想基础]

在文学传统上,中世纪的骑士传奇与浪漫主义有直接的渊源关系,浪漫主义一词即来源于传奇一词。而18世纪英国的感伤主义文学和卢梭对感情抒发的崇尚,为19世纪浪漫主义文学的兴起和繁荣铺平了道路。[文学传统]

二、浪漫主义文学的思想特征

1、偏重于表现主观理想,抒发强烈的个人感情。浪漫主义对法国大革命后的现实极为不满,往往把非资本主义的生活加以理想化;浪漫主义作家深感古典主义所宣扬的理性对文艺创作是一种枷锁,于是强调创作的绝对自由,反对古典主义的清规戒律,要求突破文学描绘现实的范围,把情感和想象提到首要地位。他们特别重视爱情题材,对人的梦境也进行了大量的描写。

2、描写自然风光,歌颂大自然。由于厌恶资本主义物质文明,反感庸俗丑恶的现实,对工业化的恐惧和憎恶便成为浪漫主义诗人共有的特点,而雄伟瑰丽的大自然和远方奇异的情景,则成为浪漫主义作家寄托自由理想之所在。在他们的笔下,大自然的美和崇高往往同城市生活的丑恶鄙俗形成强烈的对比,一些非凡的人物往往出没在大自然中间或奇异的和具有异国情调的环境里。他们标举卢梭的“回归自然”的主张,把自然看作一种神秘力量或某种精神境界的象征。浪漫主义作家不仅歌吟本国自然之美,而且乐于描绘异国风光,如美洲的丛林和大草原,地中海沿岸各国,少数民族的生活风俗,哥特式的建筑,古代的废墟等等。

3、酷爱描写中世纪和以往的历史。从司各特开始,至雨果、大仲马等浪漫派小说家,许多以历史题材为描写对象。他们的描写不重在反映历史真实,而在表现自我的想象,往往只是撷取历史的一个小插曲,这个小插曲在史书上语焉不详,可以任凭作者自由驰骋。有的浪漫主义者美化了中世纪封建宗法制度,把中世纪当作“黄金时代”以与资本主义来对立。

4、重视民间文学,尤其是中世纪的民间文学。在德国和英国,浪漫主义都是从搜集中世纪民间文学开始的,为此还提出“回到中世纪”的口号。这是因为中世纪的民间文学不受古典主义的清规戒律的束缚,其想象丰富,情感真挚,表达自由,语言通俗。

三、现代主义文学

现代主义文学又称现代派文学或先锋派文学,是20世纪前期欧美各种反传统的资产阶级文学流派的总称。现代主义文学的美学原则可以说是19世纪浪漫主义文学的美学原则在新时代的继续和发展。现代主义作为一种由多种流派组成的文学思潮,其观念演变和价值取向是多元、复杂的,不同的流派与团体往往各有各的主张,但它作为20世纪极富创新和反传统精神的文学思潮,在总体上又有以下几个特征:

第一,现代主义文学突出地表现异化主题。文化是人的外化与象征,也是人类文明发展的标志。现代主义倾向于文化批判,本质上基于对人的生存状况、人的本质问题的探索。

第二,现代主义文学强调表现内心生活和心理真实,具有主观性和内倾性特征。在一些现代主义作家看来,传统文学那种看似逼真的人物和物象描写其实是一种假象。因此,必须摈弃对人物性格和一切相关的附属品的描绘,使读者进入人物的心理现实,这就拓展了文学表现的领域,改变了传统的艺术思维模式。

第三,现代主义文学普遍运用象征隐喻的神话方式,追求艺术的深度模式。神话式象征的意义在于对未知领域的诗性揣摩,是将最内在的、最深刻的心灵体悟转化为认识的对象,因而,它的价值不在于对象本身,而在于它所包含的内在体悟,这种体悟往往是多义性的。

第四,现代主义文学提倡“以丑为美”、“反向诗学”,大量描写丑的事物。现代主义作家处在20世纪那个失落、传统价值观念失落的社会,他们往往从更深层次上思考着人的命运、人的本质和人类前途问题。他们觉得人类自身具有恶的根源,人的本质力量有美的一面,又有丑的一面。因而希望通过艺术来表示与人性之恶的抗争,表示对丑恶的反抗。但是他们反传统的个性又使他们不愿像古典艺术家那样一味地高唱人性美的赞歌,而是着意于描写丑,暴露丑。现代主义作家对死亡、黑夜、堕落、犯罪、畸形、变态、疯狂、瘟疫、尸体等的描绘大大超过了传统文学,表现出“以丑为美”、“反向诗学”这一新的美学倾向。不过,现代主义作家的“以丑为美”不是把生活中的丑作为美来肯定,而是无情地解剖、否定现实与自我平庸,通过与丑的撕斗来表达对美的追求。因此,在这种美学追求的背后,蕴含着对人生的严肃而崇高的爱。

四、浪漫主义诗歌与现代派诗歌的联系和区别

从总的艺术方法来看,现代派采用表现法,而非白描法。这里所谓的表现法是指现代派作家用歪曲客观事实的方法来曲折地表现自己的思想感情,而不像浪漫主义者那样描写客观事物或直抒自己的胸臆。不妨举两首诗来做对比:

The Lake Isle of Innisfree

by William Butler Yeats

I will arise and go now, and go to Innisfree / And a small cabin build there / of clay and wattles made / Nine bean-rows will I have there / a hive for the honey-bee / And live alone in the bee-loud glade / And I shall have some peace there / for peace comes dropping slow / Dropping from the veils of the morning to where the cricket sings/ There midnight’s all a glimmer / and noon a purple glow / And evening full of the linnet’s wings/I will arise and go now / for always night and day / I hear the lake water lapping with low sounds by the shore / While I stand on the roadway / or on the pavements gray / I hear it in the deep heart’s core.

这首叶芝早期的著名作品是典型的浪漫派后期唯美主义的诗篇。他直抒胸义的道出要离开这个充满的痛苦的世界去过隐居生活的愿望。他对因纳斯弗利岛景色的描写也是一种白描法,没有加以主观色彩的渲染。虽说因纳斯弗利岛只是爱尔兰的一个小岛叶芝是把他当成是隐居生活的象征,但这是摆在纸面上的,显而易见的。虽说他抒发了自己的一些感受,但只是一种白描的艺术方法。请读另一首诗:

豹――在巴黎植物园

它的目光被那走不完的铁栏 / 缠得这般疲倦,什么也不能收留 / 它好像只有千条的铁栏杆 / 千条的铁栏后便没有宇宙 / 强韧的脚步迈着柔软的步容 / 步容在这极小的圈中旋转 / 仿佛力之舞围绕着一个中心 / 在中心一个伟大的意志昏眩 / 只有时眼帘无声地撩起―― / 于是有一幅图像浸入 / 通过四肢紧张的静寂―― / 在心中化为乌有。

这是里克尔1903年的作品,与其说他在描写被困笼中的豹子形象,不如说诗人是在体会豹子的心情,甚至还可以说是他借豹子的心情来表现自己当时的心情。这里的拟人化自然是常见的艺术手段,但从常理看,即使把豹子当成人来看也不可能有这么复杂的感情。显然是里克尔发掘自我的结果。整天关在笼中的豹子无疑会讨厌身后的铁栏杆,但他不可能感受到这么深刻的程度,以至认为“千条栏杆后没有宇宙”他可能感到有力无处使的苦恼,但不会认识到力之舞的中心一个伟大的晕眩。这些诗说明里尔克是用自己的思想歪曲了豹的感受能力来表现他与现实世界的矛盾。这还是他以对客观的忠实描写著称的早期作品,如果拿他后来书写主观情思的杜伊诺哀歌来作比较,浪漫派与现代派在创作方法上的差别就更明显了。在写法上,里克尔不像早期的叶芝那样直抒胸臆,而有曲折隐含地把把抽象观念和具体形象相结合的特点。

总起来看,现代派文学的艺术特征与近代文学中出现过的新古典主义,浪漫主义,文学是颇为不同的。现代主义吸收了其他文学的特征---------特别是浪漫主义---------的某些因素,但他与浪漫主义的区别大于其联系。虽然浪漫主义中有些作品已开风气之先,具有象征主义或表现主义色彩。

参考文献:

[1] 宋寒冰.元杂剧与佛教母题研究[D].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2010,(08)

篇8

一、关于《熙德》

彼埃尔・高乃依是法国杰出的古典主义悲剧大师, 也是法国的古典主义悲剧的奠基人。天资的聪明与后天的勤奋、殷实的家庭条件、良好的教育以及对戏剧的热爱成就了高乃依,使他一生创作颇丰。高乃依的戏剧创作大概有三十多部, 其中《熙德》、《波里耶克特》、《西拿》和《贺拉斯》被称为高乃依的“ 古典主义悲剧四部曲” 。在这四部作品中,尤以《熙德》最为著名,这部传世佳作既是高乃依的代表作,也是法国古典主义悲剧的巅峰之作,至今在法国仍有“美得像熙德一样”这个成语。

《熙德》是一部描写责任与爱情、理性和感情冲突的悲剧。男女主人公罗狄克和施曼娜在个人感情、家族荣誉以及国家利益发生冲突后,毅然选择抛弃个人,维护家族荣誉,服从国家利益。剧本上演后虽然受到了观众的热爱,却由于没有完全遵守“三一律”的创作原则而遭到了法兰西学士院的抨击,导致高乃依停笔五年之久。后来重新进入文坛的高乃依向法兰西学士院屈服,严守“三一律”的创作原则,虽然也创作有一些剧本,但是再也没有《熙德》这样的成就。《熙德》情节集中起伏,语言具有雄辩遒劲的阳刚之美,宣扬的是理性对感情的胜利,代表了古典主义的崇高风格,集中体现了高乃依的悲剧思想。

二、高乃依的悲剧思想

(一)超越传统“命运悲剧”思想

相对于西方古代的命运悲剧,高乃依的悲剧虽然也创造了英雄人物,但英雄的悲剧与命运无关。高乃依的悲剧作品,主题多为表现贵族的责任与个人感情的冲突,充满英雄主义激情。这些英雄人物不仅英勇善战、舍私为公,而且不再屈服于超人的力量、命运的不公,他们往往就是命运的缔造者。以《熙德》为例,悲剧的男女主人公罗狄克和施曼娜原为一对倾心相爱的恋人, 他们的爱情却因为双方的父亲争权而受阻――施曼娜的父亲打了罗狄克的父亲一记耳光,这是对罗狄克家族的侮辱,按照当时的习俗,为父报仇是天经地义的事,但罗狄克却陷入了痛苦的抉择中:“我心里的斗争多么尖锐呀! 要成全爱情就得牺牲我的荣誉,要替父亲报仇, 就得放弃我的爱人。这一方鼓动我报仇,那一面牵住我的手臂。我已陷在愁惨的境地: 或是背叛爱情,或是忍辱偷生。”[1]

命运的安排对于罗狄克和施曼娜是不公的,它让相爱的人痛苦无助,因为不管罗狄克是否报仇都意味着要失去施曼娜――“复仇会引起她的怨恨与愤怒,不复仇会引起她的蔑视。复仇会使我失去最柑蜜的希望,不复仇又会使我不配爱她”。[1]基于家族荣誉高于个人的古典主义原则,罗狄克选择了报仇并失手杀死了施曼娜的父亲,命运再次捉弄了这对年轻人,痛苦的抉择落在了施曼娜的身上:报仇就是杀自己的爱人,不报仇也会使家族荣誉受损。在两难的境遇中,国家安全受到了摩尔人的威胁,年轻人放弃自己的私情及家族利益,成全了国家利益。罗狄克虽然深陷失去爱情的痛苦当中, 然而并没有一味沉沦, 他毅然选择率兵出征, 英勇杀敌, 最后赢得“熙德”(即英雄)的光荣称号,成为了真正的勇士,并且得到了施曼娜的原谅。

在这里,高乃依让主人公完全按照自己的精神路线走下去,而不是出于神或者先知的安排的,更没有一条命运的必经之路,因而高乃依的悲剧并非是传统意义上的命运悲剧。虽然有悲剧英雄的存在,但英雄的悲剧是英雄自主选择的结果,是一种自我牺牲的精神(无论是牺牲爱情成全家族荣誉,还是牺牲家族荣誉成全国家利益),是一种可歌可泣、感天地泣鬼神的壮烈牺牲。所以高乃依所强调的这种悲剧, 其实是一种行为的悲剧。

(二)严肃悲壮的主题

由于古典主义文学以崇尚古典作为典范,因而古典主义的悲剧创作往往也是书写崇高、严肃的主题。高乃依的悲剧创作也借鉴了古希腊悲剧的创作手法,其中最大的特征就是严肃性,这一特征在《熙德》中主要体现为:

1.悲剧的主角都是“好人”

黑格尔认为,悲剧就是两种理想和“普遍力量”的对立冲突,是道德力量的局部的“对”与“对”的抗争,“在这样一种冲突里,对立的双方,就其本身而言,都是合理的……”[2]作为古典主义悲剧的创始人,高乃依无疑也受到了古希腊英雄主义思想的影响,他的悲剧冲突的双方也都是 “好人”或者“英雄”。《熙德》男主人公罗狄克就是英雄的化身,他英勇善哉,具有强烈的英雄主义思想,既能战胜强势的伯爵(即施曼娜的父亲),也能够率领军队打败摩尔人的入侵,拯救国家,成为民族英雄。剧本中的女主人公施曼娜也是个明事理、重情义的好女子。当罗狄克因报仇而杀了她的父亲时,她出于对家庭荣誉的维护,要求国王处死罗狄克,这时候的她将家族荣誉看得高于个人感情;当国家出现危难急需用人时,她毅然放弃报仇,让罗狄克出战护国,这时候的她将国家利益放在家族荣誉之上;所以不管罗狄克还是施曼娜,他们都是与邪恶势力势不两立的“好人”,是维护国家利益的英雄。

2.具有古希腊悲剧“悲壮”的原则

古典主义文学主要从古希腊吸取艺术形式。受古希腊悲剧影响,高乃依的悲剧情节曲折,富有震撼力,风格崇高庄严,具有古希腊悲剧“悲壮”的原则。《熙德》中,男女主人公的行为都遵从了理性的原则,罗狄克为父报仇杀施曼娜之父高迈斯并不是冲动的行为,而是内心激烈的思想斗争之后所作出的理智而又慎重的抉择。施曼娜的选择更是充满理性的,甚至有人认为这个选择比罗狄克还要深沉、理智――罗狄克杀高迈斯后向施曼娜谢罪求死,施曼娜在痛苦中抉择:她爱罗狄克为保卫家族荣誉而牺牲个人感情的理性与英勇,但为了维护自己家族的荣誉却不得不请求国王处死罗狄克。男女主人公无论是选择高贵门第荣誉还是选择珍贵的爱情都是对的,这种对与对的必然冲突是何其悲壮!不管是罗狄克杀唐高迈斯还是施曼娜要杀罗狄克,以及罗狄克出征杀敌的叙述都具有一种昂扬向上、维护正义的思想,它体现了个人(或个人利益)必须服从国家和民族利益的崇高意识,悲剧英雄应该具有可歌可泣的遭遇和坚忍不拔的意志, 并且他的行为应该导致感天地泣鬼神的壮烈牺牲精神。

高乃依在《诗剧艺术论》中指出:“悲剧的庄严, 要求诗人描写一些重要的国家利益, 一些比爱情更崇高更有男儿气概的激情。譬如, 雄心壮志或血海深仇,使我们看到比情人之死更重大的不幸。在悲剧中使用一点爱情是可以的,因为爱情往往有影响力, 而且可以作为我所说的国家利益和重大激情的基础。但是爱情必须居于次要地位, 把首要地位让给它们。” [3]这就是高乃依悲剧创作的原则,这就意味着高乃依的悲剧必然是要表现与国家、民族及历史命运相关的重大题材, 必须表现那些为之而英勇斗争的气吞山河的英雄男儿及其激情。在这个原则之下,纵使主人公的命运充满悲剧,这个悲剧必然是悲壮而非悲哀的了。

(三)荣誉与责任相结合的悲剧思想

17世纪法国封建制度获得巩固,逐渐加强,最后建立了欧洲最强大的君主专制国家,为了进一步加强封建专制统治,专制政体对文学进行有效干预,使作家创作活动自觉受王权控制,成为对贤明君主的颂歌。古典主义的作品大多表现感情服从责任,个人服从义务的主题。这就要求悲剧创作要同荣誉、责任的观念紧密联系在一起,剧中人物思想的斗争和彼此的冲突也围绕着这种观念展开,构成了基本的、主要的矛盾。高乃依在悲剧题材选择上有他自己的一贯原则,他认为悲剧“要以有名的、不同寻常的、严肃的情节做题材”,它牵涉“重大的国家利益,较之爱情更为崇高壮伟的激情”。这句话既体现了他的悲剧观,也反映了他的悲剧取材原则,这一原则其实是反映了封建社会向绝对君权发展的时代要求和精神风貌。

由于高乃依的悲剧主要写于法国君主专制政体的确立时期, 因而作品大多是歌颂那些克制个人欲望以服从国家利益的英雄的, 高乃依通过剧本宣扬爱国主义、服从王权、 维护君主专制制度的思想, 以达到巩固专制和国家统一的作用。在《熙德》中,维护封建荣誉和社会责任就是全剧的主要内容。剧本是以男女主人公的爱情作为开始的,但是他们的爱情一开始就受到了责任与荣誉的挑战――罗狄克要维护封建家族荣誉就要与恋人的父亲决斗;施曼娜要维护封建家族荣誉就要杀死恋人;外敌入侵时,罗狄克与施曼娜要维护国家利益就必须抛开家族恩怨。在残酷的现实面前,这两位年轻人都没有迷失,他们根据传统观念,服从了国家荣誉与责任的召唤,以行动实践了荣誉责任放在第一位的英雄主义、爱国主义精神。悲剧的最后虽然罗狄克与施曼娜和解也是理性的行为,因为成了民族英雄的罗狄克代表国家利益,国家利益当然高于家族荣誉,施曼娜站在对国家利益负责的高度与罗狄克和解也就不难理解了。

三、结语

从高乃依的悲剧理论以及悲剧代表作《熙德》中,我们不难看出高乃依的悲剧思想。高乃依站在法国17世纪的社会背景下去歌颂中央集权的封建王权,反映个人的一切利益必须服从国家意志和权力的思想。他根据古典主义的戏剧原则进行创作,以理性与感情的冲突为主题,塑造了具有崇高的思想和优良品德的时代英雄主义形象。同时他又以古典主义戏剧创作原则为规范而加以灵活运用,实现对古希腊悲剧思想的继承和超越,思想内容和艺术形式都达到了一个新的创作高度。

参考文献

篇9

一、戏剧性的概念

戏剧性的概念本身是难于界定和廓清的,常规来说,戏剧性是美学范畴的名词,较早见之于黑格尔的著述,其侧重是基于戏剧艺术本身,提出这一戏剧美学的重要特征。德国理论家弗赖塔格将戏剧性视为“强烈的、凝结成内心意志和行动的内心活动”[1]。德国理论家奥古斯特·施莱格尔曾表示戏剧性在于戏剧作品中人物之间相互影响、相互较量。英国戏剧理论家阿·尼柯尔认为“对公众来说,其涵义指意外的事件,同时也暗示某种震惊。这种震惊可能处于奇妙的巧合,或是由于所叙事件背离日常生活的普遍规律“[2],关于戏剧性的概念表述,谭霈生的《论戏剧性》中亦明确表示,戏剧性是“某种艺术的特征,主要指的是它反应现实生活的特殊表现手段”,旨在使观众发生兴趣,产生情感反应,这几种注解更侧重于戏剧文学范畴中对于戏剧性的解读。正是由于戏剧性的含义难于廓清,通俗地来说,戏剧性和冲突、矛盾联系在一起,紧张、深刻的矛盾冲突是常人对于戏剧性的一般性认知。而美术作品中的戏剧性则是跨越戏剧艺术本体范畴,常见的一种造型艺术的美学特征,它借鉴戏剧舞台呈现意义上的戏剧性,可以理解成艺术家对冲突性在叙事、 造型、空间、情境上的具体表现。

二、古典主义美术作品中的戏剧性表现

1、古典主义美术的审美情感和戏剧性

就艺术和情感的关系而言,艺术是情感的表现形式,而艺术情感向来是艺术作品创作的灵魂指归。从时间维度上而言,美术作品是静态的,记录瞬间的,从空间维度而论,美术创作可发生于平面或三维,整体而言与戏剧的时空表现皆迥然有异。而作为美术作品重要的表现手法,戏剧性表现在经典美术作品中不可或缺,它通过适当的夸张、对比、冲突、矛盾强化了古典主义作品中具有戏剧性的叙事情境和审美情感。古希腊雕塑艺术是古典主义美术的先声,温克尔曼提出的“高贵的单纯和静穆的伟大”是对古希腊雕塑的审美概括,也是古典主义艺术审美的要义,从字面表达来看,静穆和冲突是矛盾的,但在静穆的审美精神指向之下,却包含着艺术表现的种种可能,戏剧冲突中营造的张力和激荡,在静穆背后抓住受众的眼睛和心灵,不论故事脚本是悲是喜,戏剧性的情绪暗潮涌动,戏剧冲突在静默的表面营造出包前孕后的流动情绪,在相对夸张的戏剧性表现的程式中,古典主义美术作品用其特有的语言实现对其审美要义的表达,举重若轻地实现出庄重伟大的升华。诚然,美术作品中的这种戏剧性表现最早生发于古代希腊的雕塑造型之中,《拉奥孔》或可成为古希腊最有代表意义的作品之一——包含着矛盾冲突的故事情节和瞬间即景,扭曲、痛苦却又隐忍中和的情绪表达,是古典主义作品戏剧性的极好诠释。除却雕塑艺术,对于绘画创作来说,古典主义美术艺术的形式法则、表现情境、审美要旨,并不会因空间维度的改变而发生本质的改变,反倒因为空间上的二维平面化,使得戏剧性的传达更具挑战性,富有高度的艺术价值。

2、戏剧性的叙事手法

作为瞬间呈现的静态艺术,美术作品历史上有关于造型艺术中的戏剧性的论述不胜枚举,其间德国理论家莱辛在《拉奥孔》中关于“孕育性的顷刻“3的理论影响很大,这既是造型艺术的创作构思原则,同时也是对于营造戏剧性叙事情境的重要手法。古典主义美术作品所依托的故事情节,按照品格高下划分,往往选择神话故事或是圣经故事作为主要创作题材。完整的叙事本身具有时空上流动而延续的特点,但造型艺术却受到时间的限制,只能选取故事中的具体某一场景,为了解决这一时空矛盾,莱辛提出要用“孕育性的顷刻”寓时间于空间,包过往、孕结果,实现时空延续的叙事表达,并能最大程度地激发受众的审美想象,借助其引发的想象行为顺利完成故事情节的发展和终结,与此同时,最大可能地营造出一个具有戏剧冲突效果的寓“瞬间”于永恒的叙事情境。从“孕育性的顷刻”所描述的叙事特征来看,莱辛指出,情节的选择必须是临近顶点的一个“次”,而不能选择激情顶点的那一瞬间。过于饱满的情绪释放之后,则无可看性,想象被熄灭,兴趣被压制,从审美心理出发,戏剧性的顶点情节是不可选择的。从戏剧性、冲突性的内容来看,莱辛亦认为矛盾冲突分为情感矛盾和行动矛盾两个层面,而前者显然更具有强大的艺术魅力。巴洛克时期的著名雕塑之一,贝尼尼的《阿波罗和达芙妮》,是”孕育性顷刻“理论很好的注解:行动冲突终止在阿波罗伸手触向达芙妮的一瞬,此一瞬之前,行动上是充满激烈律动的追与逃,情感上是阿波罗热烈的爱和达芙妮坚决的厌;此一刻之后,将是的所在,和厌恶的冲突中,达芙妮即将完全幻化为月桂树,终结这段充满悖论和矛盾的追与逃。同时,从戏剧情感上来看,依然延续着爱怨交织的戏剧性。这种叙事手法,具有强大的艺术张力和感染力,让人们忘却充满爱恨的情绪皆是生发与冰冷无生命的石头之上。这凝固的一瞬包含着肉体上的纠缠,精神上的抗拒,静默之际,观者侧耳聆听,似乎都可听得达芙妮从臂膀到躯干逐渐变化为月桂枝条的噼啪声响,这是最无奈的顷刻,也是最恰当的顷刻,它触发了受众的想象,完成了情节的延续,亦在趋势上显现出叙事脉络的明晰,在意味上实现了回味悠长的体悟。打造这种充满了开启性、可变性和准饱和性的顷刻,是戏剧性叙事手法中的一条黄金法则,一瞬见永恒,无声胜有声,也恰恰和温克尔曼的“静穆的伟大”的提法不谋而合。

3、戏剧性的空间表现

从美术作品创作的形式上来说,用何种手法最大程度地实现“矛盾冲突“是画家在作品中着力探究的重点。西方传统美术作品的审美特性直接决定了表现手法的程式。基于三角构图的最稳定架构,要找寻动态、矛盾、冲突的形式突破,因此我们所惯常看到的形式感,仍然不会背离西方传统艺术最基本的规律法则。从古代希腊艺术时期起,艺术家就试图在雕塑作品中实现作品的戏剧性。回到古希腊的《拉奥孔》中来,作为群像中的经典作品,它最大限度地在作品中表现出充满古典主义特征的戏剧性情境。扭动的肢体,缠绕的巨蛇,痛苦却压制的表情,在空间表现上充满着戏剧性的冲突。在结构上,三角架构支撑起空间中的稳定基础,在这架构之内,无论主人公体姿如何扭曲,情态如何压抑,故事和情感如何冲突,都基调稳定而局部充满变化地实现着空间的可控性表现,冲突之余决然背离不了理性的框架和约束。

再看文艺复兴时期提香的名作《欧罗巴的劫夺》,作为巴洛克艺术表现的先声,提香的作品在古典主义旗帜下多少会偏于世俗和浓艳的调性,有不少人将他的作品和巴洛克时期名家鲁本斯的作品混淆一体。一个主要原因在于巴洛克艺术的特征以冲突、运动、矛盾、曲线趣味见长,是充满戏剧性的艺术风格,而提香的作品中亦具有相类似的戏剧性表达。从作品题材来看,“劫夺”本身就是充满矛盾抗争的行为,对此行为在空间上的表述,提香依然以三角架构为基础,但有别于常规的古典主义画作中金字塔式的结构,他通过半仰卧、正处于抗争中的欧罗巴的躯干作为一个直角三角形斜边的打造,这种半侧半仰卧的裸女形式,是其时由提香及其友乔尔乔涅协同开创的构图手法。而女性扭动挣扎的躯体,和上空的小丘比特遥遥相对,丘比特体态亦充满着律动,两者形成了空间上具有戏剧性的呼应,此外,洁白的女体和背景中浓郁且充满隐喻的多层次天空形成色彩上的对比,和身下的壮硕公牛形成了力度上的对比,这些谨慎而理性的空间表现都为该题材的戏剧性完成了空间上人物和景物造型的完美表达。

三、结语

古典主义美术有其约定俗成的形式要求和审美法则,理性、秩序的要求和艺术创作中的戏剧性表现并不背离,相反,戏剧性通过诸如“孕育性的顷刻”之类艺术构思的实现,结合具有视觉张力的空间表现,理性地将冲突性场景进行充满法度的布局安排,将古典主义的魅力进一步彰显,此间关系相辅相成和交织融合,或可为我们在美术创作中不断挖掘和汲取的深邃给养。

注释:

①弗赖塔克.论戏剧情节[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1.

②阿·尼柯尔.西欧戏剧理论[M].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85.

③此译法依照朱光潜《拉奥孔》译文,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6.8.

参考文献

[1]黑格尔.美学:第三卷[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

[2]弗赖塔克.论戏剧情节[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

篇10

一、文化与艺术的融合在钢琴艺术中的表现

文学对音乐的影响可以追溯到古希腊时候的歌曲,但很难指出为什么和什么时候文学的资源开始影响键盘音乐作曲家的。受诗歌散文影响的作品最初出现在羽管键琴和击弦古钢琴曲目上,是1700年期间(18世纪),那些曲目都以《圣经》和腊神话为主题。有些题材也许是出白16世纪末期歌剧和清唱剧。有着强大影响力的歌剧在古代就显示出音乐和诗歌的密切关系。更进一步地说,各种艺术都显示出源自古代的希腊与古典艺术从未间断的联系。

巴罗克时代受文学影响的音乐与古典主义的联系,比与文学中的巴罗克潮流更为紧密,古典主义和巴罗克潮流同时存在于17、18世纪。这时期文学上的新古典主义反映出对古典作家和古典主义思想的尊重,他们的主要作家有拉希尼、斯威夫特、波普、德赖登等。18世纪在音乐上是古典主义发展到高峰时期,德国文学上的“狂飙突进”运动是对古典主义的回应,最后导向浪漫主义。熟悉当时文学上“狂飙突进”运动的路德维希・范・贝多芬(1770一1827)为他的《暴风雨奏鸣曲》写了第一乐章(作品31之2)有人问他这是什么意思,他勉强回答道:“请看莎士比亚的《暴风雨》去吧。”可见贝多芬是受《暴风雨》的影响写出此作品的。贝多芬常常在严谨的音乐形式中利用描绘的手法来阐述作品的内容。从贝多芬时代起,由中世纪古典主义转变过来的浪漫主义作曲家,都会到莎士比亚、但丁和彼特拉克这些人的文学作品中去寻找新的主题。

在浪漫主义时期的德国,艺术上的融合是很重要的,从既是作曲家又是作家的舒曼、韦伯、瓦格纳和李斯特的作品中可以看出。罗伯特・舒曼(1810一1856)自称他写好一首曲子之后,该曲的标题才会出现在他脑里。他的有些曲子就是受了文学的影响而创作出来的,如他的《大卫同盟舞曲》(作品6)是受《旧约全书》的影响、《幻想曲》(作品12之111)和《克莱斯勒偶记》(作品16)是受恩斯特・特奥多尔・阿马德乌斯・霍夫曼的影响。舒曼在标题性的套曲形式上有较大创造,他是第一个将独立的钢琴小品贯穿成不可分割的艺术整体―――套曲的作曲家,代表作有《狂欢节》、《蝴蝶》等。他的钢琴音乐作品中的“标题性”提示,往往是通过内容的进行,用来更深刻地表现细致入微的情感体验的重要手段。折射出的是音乐中的诗意和文学意味,而不是简单地运用情节性的标题进行提示,《童年情景》中的“标题性”提示几乎就具有这样的意义。

影响弗朗茨・李斯特(1811―1886)的文学作品有雨果、拜伦、但丁、拉马丁、歌德和彼特拉克等人。李斯特摄取了拜伦的《恰尔德・哈罗德游记》中的《旅行岁月》的概念。在他的作品第二集《意大利》中所有的作品都是受到音乐、绘画、雕塑和诗歌的影响。在这本集子中,李斯特受文学影响的作品是三首《彼特拉克十四行诗》(第47、104和123号)。彼特拉克对14世纪十四行诗的完美作出了巨大贡献,他使十四行诗达到顶峰。在文艺复兴时期他是最受作曲家欢迎的诗人。他的十四行诗集《歌曲集》出了167版。李斯特最长的一部作品是《但丁‘读后》,这个标题来自维克多・雨果同名诗歌。李斯特在这首奏鸣曲中对但丁的《神曲》有反映,特别是在《地狱篇》中对那些受冤屈的灵魂的描写。

克劳迪奥・德彪西(1862―1918)从法国象征主义诗人保罗・维兰尼的诗句得到灵感,写出《月光》。又从另一位法国诗人查尔斯・波德莱尔(1821―1867)的诗集《邪恶之花》中的一行“飘在夜晚中的声音与香味”得到灵感,创作出他的《前奏曲》,而《帕克之舞》灵感是来自威廉・莎士比亚的戏剧《仲夏夜之梦》,还有《向匹克威克先生致敬》的灵感来自英国作家查尔斯・狄更斯的小说《匹克威克外传》。在词汇的描绘上,音乐和文学是相关的,因为康斯坦丁・巴尔蒙特的诗歌像音乐,他被誉为“现代派运动的奥菲尔斯”(希腊神话中音乐之神,传说他的音乐可感动鸟兽木石)。人们也称赞普罗科菲耶夫的钢琴曲《瞬息的幻想》的抒情性,这本曲集集中了称之为“稍纵即逝”的音乐思想为特征的20首小曲。总之它们都受到文学的影响。

由此看来,文学与钢琴艺术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作曲家们通过文学的熏陶从而获得创作的灵感,给人类钢琴艺术史上留下了壮丽的篇章。

二、良好文化底蕴是准确表现钢琴作品的重要条件

钢琴演奏是一门表演艺术,演奏者通过钢琴用音乐的语言来表达作品的思想感情和特定的音乐形象。它是表情的。在作曲家的音符中包含了深刻而广阔的内心世界活动,包含了他的情感、好恶、意愿、向往,以及作曲家对周围世界的认识,对大自然的感受。演奏者的任务就是创造性地再现作曲家的意图。前苏联钢琴家费拉基米尔・阿什肯纳齐(1937~)认为:“演绎应该像一面透明的镜子,一扇玻璃窗,作曲家的音乐通过它而照见,不可以随心所欲。”可见,对作曲家创作意旨的尊重是钢琴演奏者首先要遵守的原则。如果对原作没有正确、深入、全面的理解,就不可能塑造出完美的、符合原作精神的艺术形象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