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5-22 16:53:44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科技创新的知识,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中图分类号]F832.1;G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426(2015)07-0050-05
科技金融是促进科技开发、成果转化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一系列金融工具、金融制度、金融政策与金融服务的制度性安排,是促进科技成果产业化、商品化的重要手段和工具。[1]科技金融创新是科技创新和金融创新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对于科学技术转化成现实生产力,提高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实现科技价值,建立创新型国家起到不可或缺的作用。
一、科技价值与金融和科技创新相互结合的机理
在现代科技革命条件下,人类世代积累的科学技术成果从某种意义上讲是将科学技术成果转化为现实价值,实现由间接生产力到现实生产力的转化。科技成果从产生到形成一定的产业规模,一般要经历科学创新、技术创新、工程创新和产业创新四个阶段。具体说,所谓科学创新就是发现规律性,发现科学认识物;所谓技术创新就是通过符合规律性施加目的性,发明技术人工物;所谓工程创新是指人们施加集成性进行造物;所谓产业创新就是把个别性的人工物转变成为具有普遍性的制造物,也就是对人工物施以规模性、盈利性、结构性、转化性的特征的过程。
科技成果产业化过程,也就是科技价值通过科学创新、技术创新、工程创新、产业创新四个阶段由潜在到现实的转化过程。在这四个阶段科技创新和金融创新通过投入结合、转化结合和方式结合等促进科技价值的生成和科技成果的转化。
1.投入结合。由于科技价值的特点,在科技创新的不同阶段,其价值有不同的表现形式,其价值有时不可能充分显现,特别是在科学创新阶段、技术创新阶段和工程创新阶段。为了保障科技创新活动的持续进行,需要通过科技和金融创新的结合使其价值显示出来,这就是科技创新和金融创新的投入结合。
2.转化结合。由上所述,科学创新是发现规律性,技术创新是施加目的性,工程创新是施加集成性,产业创新是施加普遍性。为此需要通过和金融创新的结合实现科技创新活动由规律性向目的性再向集成性和普遍性的转化,这就是科技金融创新的转化结合。
3.方式结合。所谓科技金融创新的方式结合就是科技创新和金融创新采取什么样的形式进行结合。一是政府科技计划。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新产品计划等,这些计划旨在提高我国自主创新能力,坚持战略性、前沿性和前瞻性,以前沿技术研究发展为重点。主要适用于科学和技术创新阶段以及工程和产业创新阶段的初期。二是企业科技投入。企业是技术创新的主体,也应该是科技创新金融投入的主体。从国内外的情况来看,企业科技创新投入一般占全部科技投入的80%左右,因此有力地促进了科技金融创新的发展。三是银行和金融机构的金融支持。国家开发银行在国务院批准的软贷款规模内,向高新技术企业发放软贷款。中国进出口银行设立特别融资账户,对高新技术企业发展所需的核心技术和关键设备的进出口提供融资支持。商业银行对资信好的自主创新产品进行支持,开展知识产权权利质押业务等,此外还包括风险资本的投入和科技型企业的上市等,上述做法有力地促进了科技金融创新的发展。
二、辽宁省科技金融创新结合现状和问题
自实施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以来,辽宁省发生了深刻变化。但由于结构性、体制性矛盾没有完全解决,以致东北振兴战略实施十余年后的今天,辽宁省再度出现结构调整缓慢,经济增长“后劲”不足,“失速”的风险增大的情况。上述现象的出现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辽宁省科技金融创新发展速度缓慢,导致R&D经费投入不足。
近十多年来,辽宁省的R&D经费保持快速增长的趋势;2012年,辽宁省R&D经费总量为390.9亿元,是2006年的2.9倍。但辽宁省R&D经费投入仍然不足,从R&D经费占GDP比例来看,辽宁省2012年为1.57%,与“十二五”2.2%的规划目标相去甚远。以2009年为基本年,R&D投入产出比为1?押6.556,而2013年R&D投入占GDP比重理论值和实际值相差0.26%,使GDP减少517.9亿元,如果其价值实现,可以使当年GDP增加2.1个百分点。这种情况在2014年表现更严重:辽宁省上半年,全省地区生产总值13207.5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7.2%,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的7.4%。与发达地区的差距重新加大。
1.金融创新驱动科学创新不足。辽宁作为全国的老工业基地,由于体制和机制障碍,存在金融创新驱动科学创新不足的现象。(1)投入结合:发达国家这三种类型研究的支出比重大致保持在1:2:5的水平上,基础研究占比一般都在12%以上。相比之下,我省作为支撑科技可持续发展基石的基础研究投入过低。2013年基础研究投入理论和实际值相差3.2亿元,影响GDP产值21.0亿元,影响GDP增加值为0.086%。(2)转变结合:金融创新驱动基础研究导向不强,首先表现我省通过基础研究加强学科建设,促进大学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方面也存在很多问题。由于我省高校科研优势主要分布在传统学科中,与辽宁产业发展关联度不高,特别是缺乏国家在“十二五规划”当中提出的要重点培育发展高端装备制造业、新能源、新材料、信息产业等方面新兴科研产业团队,因此难以推动我省产业创新。在沈阳大学科技城建设方面,由于金融创新驱动基础研究导向不强,与沈阳大学科技城优先发展的六大战略新兴产业及重点研究领域存在着脱节,结果造成目前大学科技城建设和我省大学科技创新、人才培养缺乏有机联系,使大学科技城建设缺乏创新基础,可能成为没有大学特别是没有大学基础研究支持的大学科技城,导致实际效果与理想目标相去甚远。(3)方式结合:由于基础研究的公益性和高风险性,使得金融创新驱动作用不强,追求经济利益最大化的企业不愿过多涉猎,目前基础研究经费来源仍主要依靠政府投入,如2009年我省对基础研究投入占企业R&D经费的比例只有1‰。制约了我省基础研究的可持续发展,影响了我省的原始创新能力。
2.金融创新驱动技术创新不足。(1)投入结合: 在统计上,技术创新投入表现为应用研究经费投入。我省应用研究经费投入与R&D经费投入的比重一般在15%左右。2013年我省应用研究经费投入理论和实际值相差11.9亿元,影响GDP产值78.0亿元,影响GDP增加0.315%。(2)转化结合:对于技术创新,我省金融创新驱动技术创新的目标是:以技术推动和市场牵引为导向,将来能够实现潜在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但该目标成效不显著。主要表现在一是没有解决技术引进中消化吸收不足的问题,存在技术引进依赖症。能够消化吸收引进技术的企业很少,具有在消化吸收基础上再创新的企业更是微乎其微了。二是没有打破高技术封锁问题,存在高新技术“空洞症”。辽宁老工业基地的大多数知识产权基本上掌握在外国人手里,主要关键技术必须从国外进口,名牌产品不多。(3)方式结合:我省的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新产品计划执行效果有待提高,特别是对提高我省自主创新能力,突出对成长型中小企业的培育和扶持,建立自主创新产品认证制度方面作用还有待提升。风险投资支持通过对技术开发项目的选择,通过成功项目回收全部资本的情况也不够理想。
3.金融创新驱动工程创新不足。(1)投入结合:在统计上,工程创新投入表现为试验发展经费投入。我省试验发展经费投入与R&D经费投入的比重一般在80%左右,比重较为合理,但总量不足。如2013年试验发展经费投入理论和实际值相差73.2亿元,影响GDP产值480.0亿元,影响GDP增加1.68%。 (2)转化结合:辽宁省金融创新驱动工程创新不足首先是缺乏技术集成创新,表现在缺乏设立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东北地区一批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工程(重点)实验室等研发平台数量不足,作用发挥不够。其次表现在缺乏产业集成创新,辽宁老工业基地对加快推进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加快综合交通网络建设、构建多元清洁能源体系、加快电力外送通道建设,切实解决东北地区“窝电”问题方面做得不够。(3)方式结合:在方式结合上,辽宁省金融创新驱动工程创新不足首先是重点实验室计划效果不够理想,对符合国家规定条件的企业技术中心、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实施科技计划支持程度还不够。科研基础设施投资除政府投入外,在引进社会资本引导企业通过自筹资金进行工程创新活动方面还有待加强。
4.金融创新驱动产业创新不足。(1)投入结合: 产业科技投入是最重要的科技产业化投入指标。2009年辽宁省科技产业化投入产出比大致为1?押13。辽宁省2012年与2009年相比,从总量来看,产业化经费相差127亿元,产值相差1652亿元,影响GDP的比为6.6%。其中第一产业产业化经费相差5.6亿元,产值相差73亿元;第二产业产业化经费相差87.6亿元,产值相差1141亿元,第三产业产业化经费相差34亿元,产值相差442亿元。由此可见,我省产业化经费投入不足。(2)转化结合:对于辽宁老工业基地振兴而言,在转化结合方面,金融创新驱动产业创新不足表现在施加产业普遍性不足。一是通过产业创新驱动施加规模性不足。表现在辽宁省通过加快推进企业兼并重组施加规模性方面,特别是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型企业集团成效不显著。 二是通过产业创新驱动施加盈利性不足。在现代科技革命条件下,无论是后进地区还是发达地区,要想经济发展,必须能够成功地实现对科技价值的吸收。辽宁省在老工业基地振兴过程中没有很好地获得科技价值。如石化产业曾经是辽宁省第一大支柱产业,但2011年全行业亏损21.4亿,亏损额创造了全国之最。三是通过产业创新驱动施加结构性不足。在辽宁老工业基地振兴过程中,生产服务业和世界先进水平相比差距很大,特别是传统产业在新型服务业领域缺乏延伸。服务经济内部结构不合理,金融、保险、房地产、信息、咨询业等现代服务经济发展滞后。 四是通过产业创新驱动施加转化性不足。辽宁老工业基地振兴过程中,通过促进自主创新成果产业化,大力扶植中小企业,实施财税优惠政策等方面工作还急需加强。(3)方式结合:一是产业金融支持不足。对高新技术企业发放软贷款方面;对高新技术企业发展所需的核心技术和关键设备的进出口提供融资支持方面;对企业用于技术更新改造项目的中短期贷款?穴不含流动资金贷款?雪利息给予适当资助方面,都有待加强。二是通过科技产业化计划,鼓励企业技术创新并加速科技成果转化方面也有很大的提升空间。三是科技企业融资渠道单一,金融业整体发展水平低。目前我省金融业在科技创新方面的资金投入可以通过创业投资、金融机构贷款、提供信用担保、证券融资等多种形式实现,但我省科技创新的资金来源仍以科技贷款为主,政府财政扶持为辅,其他融资方式甚少。科技创新和金融统筹发展的意识不强,没有发挥出政府财政资金的引导作用,不能有效支撑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
三、辽宁省科技金融创新相互结合的对策
由上述分析可知,尽管经过十余年振兴之路,但是辽宁省经济增长方式还没有得到根本改进,特别是自主创新能力不足仍很突出。针对东北振兴的新困局,我省需要不断根据情况变化采取促进辽宁省科技金融创新发展的对策,使得2014年全省R&D经费总量达到635亿元,2015年全省R&D经费总量达到749亿元左右。在我省R&D经费来源中,来自政府应占22%;来自企业的资金占75.8%;来自国外及其他的资金3%。具体对策建议如下:
1.推动科学创新驱动。当代科学技术发展日新月异,技术发展对科学研究的依赖度不断提高,科学研究(基础研究、应用研究)投入的不足,势必影响原始性创新成果的产生,使得产业技术创新因缺少知识储备和前沿技术支撑而后劲不足。科学创新即基础研究是新知识产生的源泉和新发明创造的先导,也是我省长期科技发展和科学创新能力提升的重要基础。我省要通过促进科学金融创新发展,大力推动科学创新驱动。(1)投入结合:我省在注重提高R&D投入总量的同时,应通过科技创新与合理安排现有科技投入在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试验发展三者之间的布局,加强基础研究投入力度。到2015年,力争基础研究经费占R&D经费比重达到5%以上。因此,2014年辽宁省R&D经费基础研究投入应该为31亿元,2015年应该为32亿元。(2)转化结合:从我省未来科技发展的需求出发,引导大型国有骨干企业合理适当的在先进装备制造、电子信息、新能源等重点优势领域强化我省基础研究投入,实现原始性创新,为实现核心关键技术突破奠定基础,进而推动我省科技跨越发展。(3)方式结合:在基础研究领域我省一方面要积极争取国家自然科学基金、973计划等基础研究项目,获取更多的国家资源支持。另一方面应由教育厅和科技厅牵头,争取到2017年,新建10个国家重点学科、30个省级重点学科和40个一级学科学位授权点,重点建设200个与我省主导产业相互衔接、密切结合的专业。加强学科建设,增强主动适应产业发展的能力。
2.重点推动技术创新驱动。辽宁作为全国的老工业基地,由于体制和机制障碍,存在技术创新驱动不足。为此要学习广东省科技厅“三台一会”的工作模式,建立科技与开发性金融合作的相关运行体系,重点推动技术创新驱动。(1)投入结合:我省技术创新经费投入与R&D经费投入的比重一般在15%左右。在保持上述比例基础上,2014年辽宁省应用基础研究投入应该为95亿元,2015年应该为112亿元。(2)转化结合:大力促进新产品开发、专利成果转化和消化吸收再创新。一是要通过金融创新大力促进新产品开发。企业和科研单位在开发重点新产品中已获得金融机构贷款支持,产品产业化、规模化生产有较大发展前景且效益显著。对经认定的省内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企业,按照合同金额的一定比例予以补助。二是要通过金融创新大力扶持专利成果转化,通过金融创新安排专项资金,扶持专利成果转化,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均拥有发明专利。三是要通过金融创新大力引进海外先进适用技术,要建立专项资金予以支持,力争掌控国际尖端核心技术。(3)方式结合:通过国家技术研究计划执行效果和发挥风险投资作用。在技术创新领域,我省在科技金融创新方式结合方面要特别注意通过国家技术研究计划执行效果和发挥风险投资作用,其工作由省发改委、中小企业厅、省知识产权局、经信委和人社厅等部门负责。对经认定的省内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企业,按照合同金额的一定比例予以补助。
3.深入助推工程创新驱动。由于工程创新最本质的特点是集成性,所以工程创新集中表现为施加集成性,具体可采取以下做法:(1)投入结合:我省试验发展经费投入与R&D经费投入的比重一般在80%左右。为了保持该比值,2014年辽宁省试验发展应该为508亿元,2015年应该为600亿元。(2)转化结合:一是围绕《国务院关于近期支持东北振兴若干重大政策举措的意见》中关于培育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的指导意见,通过与金融创新的结合加强重点实验室建设,特别是针对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等新兴信息技术及业态开展共性关键技术攻关与典型领域应用示范,开发新一代通讯装备和智能终端、云服务应用软件、大数据解决方案及北斗导航等领域,安排专项资金支持重点实验室建设,组建行业的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不断推动信息产业向智慧产业升级,进一步促进工业化与信息化深度融合。二是加强沈阳大学科技城建设。沈阳大学科技园区拥有丰富的智力资源,可是在资金上十分缺乏。我省要通过与金融创新的结合加强沈阳大学科技城建设。在项目用地方面,可根据项目投资规模、技术含量、专业及影响等,采取一事一议的方式,在土地出让价格方面给予一定优惠。根据投资数额,给予资金资助;对经国家、省认定为国家级、省级企业技术中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的研发机构,以上级资助额的一定比例给予匹配资助等。(3)方式结合:在工程创新领域,我省在科技金融创新方式结合方面要特别注意落实重点实验室、大学科技城和科技型中小企业建设,其工作由科技厅、教育厅、发改委、中小企业厅等部门负责。
由科技厅、教育厅实施,“十二五”期间,鼓励支持高等学校、科研院所与企业组建或者联合组建100个以上省级重点实验室、工程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共享研发平台,联合组建10个省级2011协同创新中心。
由科技厅、教育厅实施,加快沈阳国家大学科技城建设,力争引进国内外重点院校、科研院所和500强企业的研发机构100家以上。
中小企业厅负责选择1000户科技型中小企业,每年给予每户100万元专项资金扶持,其中省政府每年安排2亿元,每户企业补助20万元,市、县?穴市、区?雪补助80万元,连续支持5年。
省发改委负责保证大中型工业企业研发投入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重达到3.5%以上。高新技术产品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50%以上,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65%以上。
作者简介:顾焕章,1934年生,南京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当前,我国正处于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和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关键时期,科技创新在推动经济转型升级和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中的重要地位日益提升。科技创新能带来巨大的潜在利润,这一点已成为社会的共识。但因为科技创新的风险性,融资难成为科技创新企业最大的外部瓶颈,也成为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大障碍。金融于科技创新不可或缺,同时科技的发展也必然带动包括金融业在内的整个社会的变革,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对加速金融现代化进程至关重要。(1)如果说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金融就是“第一推动力”,两者的全面结合则是为了实现“第一竞争力”。(2)
政府围绕推动科技金融结合、促进科技创新进行了积极努力。2011年,《关于确定首批促进科技和金融结合试点地区的通知》确定16个地区为首批促进科技和金融结合试点地区。科技部、中国人民银行等八部委联合发出《关于促进科技和金融结合加快实施自主创新战略的若干意见》,提出一系列支持科技金融发展的政策举措。加快推进科技金融发展,更重要的是要引导金融资本和社会资本进入科技创新领域,这不仅是科技企业和科技部门的强烈呼声,也是社会各界的一致愿望。但科技创新具有不确定性,而科技金融必须考虑金融资本和社会资本投入的平均回报率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
科技创新的不确定性与科技金融制度存在的必要性早已成为共识,目前研究的焦点主要集中在政府支持、银行信贷、风险投资和资本市场等不同融资渠道对科技创新以及科技创新不同阶段的影响路径、作用机制、效率差异等方面,对科技金融创新的制度取向与实践模式的探讨则有待进一步深化。本文拟从科技创新不确定性视角分析科技金融创新的内在诉求,从风险管理路径视角分析科技金融创新的制度取向,以江苏科技小额贷款公司为样本探讨科技金融创新的实践模式,以期对全面推进科技金融创新实践有所裨益。
科技金融创新的诉求与指向:基于科技创新不确定性的分析
(一)科技创新的不确定性
科技创新主要指原创性的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具体包括知识创新、技术创新和由科技引领的管理创新。从科学知识到技术知识,从技术知识到科技发明成果,从科技发明成果到生产企业,从生产企业到最终消费者,科技创新过程在各种信息约束和突变因素的干扰下存在着很大的不确定性。(3)甚至可以说,科技创新过程的每个决策都存在不确定性。(4)从投资的角度看,科技创新从科学发现到产品推向市场所经历的时间越长,即投资周期越长,则不确定性越大,承担的风险越大。(5)对于投资者而言,科技创新的不确定性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科技创新主体选择的不确定性
科技创新活动需要资金和技术的结合,但是这两种要素的所有者往往不是同一主体。资金所有权与使用权的分离以及信息的不对称,使得科技创新活动中容易出现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科技创新主体为了获得金融机构的资金支持,往往会对自身拥有的资源和能力进行人为“拔高”,向金融机构传递虚假信息。因为信息不对称,金融机构或投资者难以准确判断,很容易做出逆向选择,从而使优质项目难以获得资金支持。即使投资者选择了资质较好的科技创新项目或企业,也难以有效规避创新主体在科技创新活动中可能出现的道德风险,科技创新投资也不一定能够得到合理的回报。由于投资者很难选择合理的科技创新主体,其直接后果就是金融资本和社会资本难以汇聚到科技创新领域,使科技创新面临严重的资金瓶颈。
2.科技创新活动收益的不确定性
即使金融资本和社会资本选择了合适的科技创新主体,科技创新活动能否产生收益以及收益高低仍然不确定。一是成果不确定。科技创新活动是一种开创性的活动。在科技创新之初,技术的不完善和创新成果的未知性使得创新人员和企业难以确定成功的可能性以及可能产生的影响。同时,不同科技创新成果带来的经济效应以及对社会的外溢性影响也是不同的。二是市场不确定。任何产品生产出来都必须接受市场的检验,科技创新成果也不例外。因为信息不完全以及科技创新的未知性,科技创新成果能否被市场接受并最终占据市场也不确定。三是收益分配不确定。科技创新成果具有一定的公共品性质,存在着很大的外部性。一旦创新企业的科技创新获得成功,其他企业就可以低成本地获得有关科技创新成果的信息并用于生产。创新企业难以独占科技创新的全部收益,但是生产成本却没有被分摊。而科技创新一旦失败,所有前期投资成本可能全部成为沉没成本,更遑论从中获取任何利益。可见,由于技术外部性导致收益不确定性,致使金融资本和社会资本的投资回报难以保证,投资科技创新的动力不足,亟须通过科技金融制度创新来解决这些问题。
(二)降低不确定性:科技金融制度存在的重要原因
“如果一个社会没有实现经济增长,就是因为这个社会没有在制度维度上向经济创新的行为主体提供创新的基本保障和直接激励。”(6)林毅夫认为,制度可以被定义为社会中个人所遵循的行为规则,是人类对付不确定性和增加个人效用的手段;制度的功能可分为安全功能和经济功能,其中安全功能指的是制度能降低经济生活中的不确定性,而经济功能指的是制度能产生规模经济,并且减少外部性。(7)此外,制度还有优化资源配置的功能,在建设创新型国家的进程中,“基于市场配置功能的制度可以充分调动包括资金资源在内的各种社会资源并实现这些资源的优化配置;基于资源整合功能的制度可以实现资金、人才、技术三大高科技要素的互动和集成,发挥合力作用”(8)。科技金融制度存在的必要性也主要源于科技创新活动的高度不确定性以及由此派生的对金融资源优化配置的需求。
关于科技金融的内涵,国内外学者基于不同视角有着不尽相同的理解。笔者认为,科技金融是以促进科技研发及其成果产业化进程为目的,以组织引导金融资本和社会资投入科技创新领域为核心,以定向性、融资性、市场性和商业可持续性为特点的现代金融服务体系。具体而言,科技金融包含以下四维特征:(1)定向性。科技金融是专门为科技创新活动提供资金支持和相关服务的金融体系。(2)融资性。科技金融的核心功能是资金融通,其他金融服务功能是派生的、辅助的,发展科技金融主要为了解决当前金融资本和社会资本对科技创新支持不足的问题。(3)市场性。通过发展科技金融为科技创新企业提供资金融通的方式是市场化融资方式,即从金融市场筹集资金,并以获得一定的投资回报为前提。(4)商业可持续性。通过市场化融资方式筹集并投入到科技创新企业的资金,只有在总体上获得一定的预期回报,才会有后续资金跟进,科技金融活动才不至于中断。科技金融的四维特性要求投入科技创新领域的金融资本和社会资本能够获得稳定的、与社会平均水平相当的投资回报率。但是,科技创新活动具有高度不确定性,若没有好的科技金融制度安排,势必会降低金融主体投资科技创新活动的积极性,从而导致金融资本和社会资本不能大规模进入科技创新领域。
科技创新活动不是简单的成本收益分析,它是一系列创新要素基于特定创新目标的协同整合过程。科技创新如果没有相应的社会制度环境和资金支持,就不可能顺利取得创新成果并促进经济增长。因此,在开展科技创新活动的同时,也必须进行科技金融制度创新,以对抗科技创新过程中的不确定性,保证科技创新活动能够获得稳定的资金支持。科技金融创新主要通过正式或非正式的制度安排,明确市场交易的准则,形成对未来准确而有效的预期,提供一种长效激励机制,对冲科技创新活动的不确定性,促使金融资本和社会资本加快进入科技创新领域。
科技金融创新的制度取向:基于风险管理路径的分析
对于资金的需求方来说,科技金融制度可以帮助科技创新企业获得多元化投资主体的支持。虽然有政府的大力倡导和支持,而且科技创新成果市场化之后也能获得很高的收益,但是科技创新的高风险往往使得大量的社会资本望而却步。如果有良好的科技金融制度,则能鼓励金融资本和社会资本参与到科技创新和创业中,帮助处于种子期和成长期的企业抓住发展机遇。而对于资金的供给方而言,科技金融制度可以降低不确定性,尽可能保证资金的最优化运用。科技金融的参与主体主要有三种:政府、金融机构、社会资本。政府在配置财政性科技资金过程中,通过项目指南、专家审查等方式筛选优先支持的创新项目。金融资本和社会资本或出于对科技领军人物及其团队的认可,或出于对科学技术价值的认可,选择性地支持部分科技创新活动,从而使金融资本和社会资本集中于成功率相对较高的科技创新活动。为进一步优化科技创新资金配置,促进科技创新及其成果产业化,科技金融制度创新应合乎如下三种基本取向:
(一)基于客户优选的风险规避制度
1.市场细分和客户优选
虽然总体而言科技创新活动具有较强的不确定性和风险性,但是不同生命周期阶段、不同行业属性、不同承担主体的科技创新活动所面临的风险存在很大差异。(1)科技创新活动所处的生命周期阶段不同,风险程度不同。科技创新活动的整个生命周期可分为知识创新阶段、创新知识孵化为新技术阶段、采用新技术阶段,三个阶段中知识创新阶段离市场最远,风险最大;采用新技术阶段离市场最近,风险最小。(9)(2)科技创新企业所处的行业不同,风险程度不同。科技创新的风险性与科技创新企业所属的行业及所面临的市场相关,如果该行业产品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整个行业发展很快,则该行业的科技创新活动风险相对较小;反之,风险相对较大。(3)科技创新主体的实力和信用状况会影响科技创新活动的风险程度。一般而言,科技创新主体的规模越大、信用级别越高,所拥有的优势资源和创新渠道也越多,科技创新取得成功的可能性就越大,相应的风险程度也越小。科技创新主体过去的成功概率以及在相关领域的信用评价等都会影响到其在寻求科技金融支持时的风险程度评价,一般而言,成功率越高,信用评价越好,风险程度越低。
通过对科技创新活动性质和特点的分析,我们可以尝试对不同的科技创新活动进行市场细分,对科技创新主体进行优选,针对不同的目标主体采用不同的科技金融制度安排。具体而言,可以根据对科技创新活动的细分和科技创新主体的特点建立选择矩阵,从矩阵中确定双优项目,优先对风险性相对较小、成功率相对较高的科技创新项目进行资金融通。因为这类科技创新项目是通过市场细分、客户优选双渠道选择出来的,风险基本可控,能够基本满足金融资本和社会资本对预期回报的要求,能够实现商业金融的可持续发展。
2.大数定律和模糊选择
由于信息、技术条件的多重限制,对科技创新项目的市场细分和客户优选结果可能并不理想,因此,还需要运用大数定律,进行模糊选择。在大量的科技创新活动中,总有一定概率的科技创新活动会获得成功,并产生良好的市场效益。从单纯经济理性的角度看,如果科技创新活动成功的概率很小,项目成功获得的收益不能弥补全部项目的成本,那么,此时科技创新活动不应该发生。显然,现实情况要比这种理性抽象好很多。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科技创新人才的涌现以及基础研究的不断加强,科技创新能力不断提高,科技创新成功的概率也不断提高。实际上,只要科技创新活动的成功概率超过一定的临界水平,预期收益大于总成本,科技创新活动就应该得到支持。而且,超过一定临界水平的成功概率,也会增加各类社会主体对于科技创新活动的信心,增加科技创新活动获得金融资本和社会资本支持的可能性。
通常,要通过市场细分方法准确区分出风险小、成功率高的具体科技创新项目是比较困难的,但通过模糊选择方法筛选出风险相对较小、成功率相对较高的客户群倒是有可能的。当模糊选择的客户群成功率提高到一定水平,成功者的收益能够弥补总体成本并且带来一定的预期回报时,金融资本和社会资本就会增加对科技创新活动的投入,从而使得依靠市场融资的机制得以持续运转(这个过程可能需要政府这只看得见的手的指引)。
(二)基于公共资源配置的风险补偿制度
当客户优选和模糊选择不能解决科技金融的商业可持续问题时,说明科技创新活动的不确定性和风险过大,金融资本和社会资本进入这类科技创新活动可能无法实现预期回报,甚至遭受严重损失。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没有适当的风险补偿机制,理性的金融资本和社会资本便不会持续进入这类科技创新活动,自然也不可能实现科技金融的商业可持续。因此,应通过优化配置公共资源对投资于科技创新企业的金融资本和社会资本进行风险补偿。政府的风险补偿制度主要包括四个方面:一是公共支出。一方面,对于投资于科技创新企业的金融资本和社会资本,给予财政补贴、贴息以及资金奖励等支持;另一方面,为科技创新企业提供公共实验室、技术平台、孵化器和厂房等公共物品或准公共物品,以提高科技创新企业的抗风险能力。二是税收调节。通过实行优惠税率,鼓励金融资本和社会资本流向科技创新企业。三是市场准入。在允许社会资本进入一些特殊的市场或行业领域的同时,要求这些社会资本承担支持科技创新企业的责任。这些特殊的市场或行业领域通常或多或少具有垄断性和排他性,能够获得超额利润,允许社会资本进入的前提是把部分超额利润用于扶持科技创新。四是财政存款支持。财政存款规模较大、稳定性较强,是商业银行竞相争取的对象,可通过实行财政存款与科技贷款挂钩的办法,来激励商业银行向科技创新企业发放贷款,其实质也是一种风险补偿。
(三)基于社会分担的风险分散制度
在科技创新活动蕴含的风险总量既定的情况下,承担风险的市场主体越少,则平均的预期损失和成本越大,且可能因超过市场主体的承受能力而失去可持续性。如果通过一定的制度安排,让较多的市场主体去分担这样的风险,则每个主体承担的风险下降,进而能够控制在其承受能力的范围之内,那么,科技创新活动就能够实现商业可持续性。因此,在科技金融创新过程中,应通过机制和产品设计,让几家金融机构同时参与对科技创新活动的支持,按照出资额度、投资方式和平均投资回报率要求合理确定权重,分享科技创新成果带来的收益,共同分担科技创新过程所产生的成本,从而达到管理和分散风险的目的。
与厌恶风险的一般市场主体不同,风险偏好者追求的不是资本平均回报率,而是高风险、高收益,这恰恰与科技创新活动的特点相吻合。但风险偏好者一般都是小规模投资者,科技金融创新必须针对风险偏好者的特点做出相应的制度安排,激励其积极参与到科技金融市场中来。具体而言,就是要发展多层次的科技资本市场,包括科技股票交易市场、科技股权交易市场和科技债券市场等,使投资于科技创新活动的金融资本和社会资本所承受的风险,能够通过向风险偏好者转让相应股权和债权的方式,分散到一定数量的风险偏好者身上,从而实现风险与收益的合理匹配。需要强调的是,科技资本市场的风险分散功能仅适用于部分科技创新项目,只有完善自身的价值发现功能和资源配置功能,为投资者带来稳定的回报,才能实现自身健康、可持续发展,从而为科技创新提供良好支撑。
科技金融创新的实践模式:以江苏科技小额贷款公司为例
截至2011年,江苏省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55%,全社会研发投入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提高到2.2%,发明专利申请量和授权量跃居全国首位,区域创新能力连续三年位居全国第一。江苏科技创新能力的不断提升与科技金融的发展不无关系。从宏观上看,江苏构建了包括科技信贷市场、科技资本市场、科技保险市场和科技担保市场等在内的科技金融市场体系,体系内不同组成部分各有侧重,互为补充;从微观上看,精心设计具体的制度安排,以尽可能降低不确定性,实现科技创新资金需求与供给的无缝对接。而科技小额贷款公司作为江苏推动科技金融创新的重大举措,合乎科技金融创新的制度取向,适合江苏的实际情况,并且在扶持科技创新方面的功效不断显现,正在成为科技金融创新的重要实践模式。截至2013年3月,已开业运行的40家科技小额贷款公司,累计发放贷款293.4亿元,贷款余额86.8亿元,创业投资1.6亿元,支持科技型中小企业三千多家。根据上述科技金融制度创新的理论分析,结合对江苏科技小额贷款公司的实地调研,我们可以将江苏科技小额贷款公司的典型经验概括为如下几个方面:
(一)严格市场准入,规范具体运营,降低经营风险
江苏科技小额贷款公司是按照《公司法》成立的有限责任公司或股份有限公司,只发放贷款,不吸收存款,有固定的办公场所和规范的组织架构,通过设定完善的公司规章制度,明确界定权责利关系,形成稳定的偏好和预期,以有效降低市场中的不确定性,抑制机会主义行为倾向。
科技小额贷款公司设在省级以上经济开发区、高新科技园区、大学科技园区等地,只为园区内的科技型小微企业服务,贴近科技创新主体,更加便于开展签约前的客户调查,能够全方位了解客户群体,信息透明度较高,可以通过客户优选来降低违约风险,并且便于在投资之后对科技创新过程进行监督,以保证投资的回报率。
对于科技小额贷款公司,并不要求其将全部贷款投放在科技创新企业,可以允许有不超过40%的比例投放在非科技企业,另外还可以开展创业投资业务,以分散风险。科技小额贷款公司可以在科技企业和非科技企业之间,初创期、成长期和成熟期科技企业之间,对科技企业的贷款和创业投资之间,进行统筹考虑,合理分配资金投向,进行产品组合,提高资金的综合回报率。
鉴于科技贷款风险较大,为引导科技小额贷款公司规范发展,服务科技创新,政府对科技小额贷款公司给予适当的财税政策扶持,例如按到位资本金给予一定比例的财政补贴、执行3%的营业税优惠税率等。政府通过倾向性的政策,降低科技小额贷款公司的经营风险,促进科技小额贷款公司的商业可持续性。
(二)进行全方位监管,保证科技小额贷款公司健康发展
严格审查股东资格。对科技小额贷款公司股东的任职资格实行严格的审查和考核,防止主要股东和董事会履行职责不充分,导致出现内部人控制现象。要求科技小额贷款公司的股东必须遵纪守法、诚实守信,无违法违规和严重失信等不良记录。并通过招投标遴选有资本实力、有社会责任心、有诚信意识、有为科技创新服务志向的股东团队来兴办科技小额贷款公司。
多元化、全方位、立体式的监督机制。首先,上级领导部门的监督。由省金融办、科技厅、发改委、经信委、财政厅和工商局等部门联合成立科技小额贷款公司管理工作领导小组,省金融办具体负责审批和监管,相关部门对科技小额贷款公司定期进行业务考核。其次,科技小额贷款公司内部的监督。科技小额贷款公司参照商业银行贷款五级分类办法划分贷款形态,识别贷款风险,并足额计提贷款风险拨备。科技小额贷款公司采用全省统一的小额信贷管理系统、会计账务系统和业务监管系统等,并联网运行。最后,社会大众的监督。科技小额贷款公司不得吸收或变相吸收公众存款,不得从事账外经营,不得暴力收贷。(10)
科学的监管评级系统。把关于科技小额贷款公司管理的制度规定和政策导向转化为评价指标体系,对公司的经营行为进行评价打分,根据得分高低把科技小额贷款公司划分成不同的等级。等级高的公司获得融资便利和创新业务准入,而等级低的公司则在融资和业务范围等方面受到制约,从而形成正向激励和负向约束相结合的机制,引导科技小额贷款公司规范经营、健康发展。
1.知识产权保护概述
我国专利法规定的保护对象为发明、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三种类型的专利。
(1)发明专利:发明是对特定技术问题的新的解决方案,包括产品发明、方法发听和改进发明(对已有产品、方法的改进万案)。
①产品发明:是指人们通过智力劳动创造出来的各种成品或产品。另外,物质发明,即用一定的方法所取得的两种或以上元素的新化合物的发明,从科学意义上讲,也是一种产品发明。
②方法发明。方法发明是指为制造产品或者解决某个技术课题而创造的操作方法、工艺流程。
③改进发明。改进发明是指人们对己有的产品发明和方法发明提出实质性革新的技术方案,是在保护原有的独特性条件下改善己知产品的性能,得到新颖性。
(2)实用新型:是指对产品的形状、构造或者其结合所提出的适用于实用的新的技术方案。由此可见,实用新型首先必须是一种产品,在何方法(不论是否新颖实用)都不属于实用新型的范围;其次是这科产品必须具有一定的立体形状、构造或者是两者的结合。如液态产品、气态产品、糊状产品、粉末产品等不能作为实用新型申请专利。再次,这种技术方案能够在工业上实用,对于一些不能在产业活动中生产使用的发明创造,不能获得实用新型专利保护。
(3)外观设计:是指对产品的形状、图案、色彩或者他们的组合所作出的反映美感的并适用于工业应用的新设计。受《专利法》保护的外观设计首先必须是独立的产品。如果只是产品不可独立存在的某个一部分,就不能作为外观设计申请专利。
专利法保护的主体是发明人或设计人。我国专利法保护的发明创造有职务发明和非职务发明之分。对非职务发明创造,专利权归发明或设计人。职务发明创造则是以执行本单位的任务或者主要是利用本单位的物质条件所完成的发明创造。对于职务发明创造,申请并获得专利的权利属于单位,但专利权的所有或持有单位应当对发明人或设计人给予奖励。
2.国内外科技创新中的知识产权保护
世界上最早建立专利制度的国家是威尼斯共和国,15世纪,地处地中海沿岸的威尼斯共和国,商品审查和商品交换比较发达,科技创新活动非常活跃,出现了一大批科技创新成果。为了维护发明者的合法权益,促进经济的发展和科技进步,威尼斯共和国在1474年颁布了世界上第一部最接近现代专利制度的法律物理学家伽利略发明的“扬水灌溉机械”在1594年获得了专利权,保护期20年。
在我国,知识产权制度产生和发展的历史也同样表明,知识产权制度是在科技进步和科技创新的推动下形成的。1978年后我国科技创新与知识产权制度建设空前活跃,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论断深入人心,科技体制改革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使我国科技创新主体开始走向市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为形成科技创新的市场机制,优化配置技术创新资源,并在市场机制的作用下开始构建国家科技创新体系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与此相对应,我国知识产权制度建设驶入了快车道,《专利法》、《商标法》、《著作权法》以及《反不正当竞争法》、《计算机保护条例》等知识产权法律法规都在这一时期应运而生。2001年我国加入WTO,根据世贸组织《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议》(TRIPS)的要求,对我国相关知识产权法律进行了修改、完善,实现了与国际规则的对接,初步建立了比较完备的知识产权保护体系。同时,陆续加入了有关国际组织和公约,保护其他公约成员国的合法权益,加强了世界各国在知识产权领域的交往与合作。我国知识产权制度的建设,在初级阶段就显示了面向世界、面向国际保护水平的高起点,并在执法方面也是积极主动、严肃公正的,形成了完备的知识产权保护的执法体系。
3.科技创新与知识产权制度的互动关系
3.1科技创新的发展促使知识产权制度建立和完善
由于科技创新具有可传播性和国际化的发展趋势,也就要求知识产权制度给予相应的协调和保护。由此,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和相关的知识产权国际公约产生,如《保护工业产权巴黎公约》、《商标国际注册马德里协定》、《保护文学艺术作品伯尔尼公约》、《世界版权公约》、《专利合作条约》等在科技创新的推动下,知识产权制度得以不断的完善,目前,已有170多个国家建立了知识产权保护制度。
3.2科技创新是知识产权的源泉
科技创新是始于技术设想、终于商业上成功应用的过程。这一创新过程围绕着技术、工艺、设备以及管理等方面的展开,通过参与这一过程的诸项函数的多次重新组合,使某项知识和技术成果转化为商品,并获得市场化的经济利益。
3.3科技创新拓宽了知识产权的保护范围
人类社会进入20世纪70年代以来,以信息技术、新材料技术、生物技术为主要内容的当代科技革命蓬勃发展,新发现、新发明层出不穷,多数国家特别是发达国家已经将专利保护范围几乎扩展到一切领域。
4.实施和完善知识产权制度,推进科技创新
4.1知识产权检索、检验制度
专利文献数量巨大、内容广博,据统计,90%-95%的最新技术资料首先反映在专利文献上,查阅专利文献可以缩短可以时间约60%,节省40%的研究与开发费用。因此知识产权检索和检验制度是贯穿于单位的整个知识产权管理贯穿。在科研项目构思、立项、实施的各个阶段都需要进行全面的检索和检验,以防盲目开发,重复研究,也避免侵犯他人的知识产权。在项目立项前,可通过专利文献系统,详细了解本专业技术领域的最新技术情报,可以开阔设计人员的视野,提高研究与开发的效率;在项目研究的过程中,也要密切跟踪国内外专利动态,保持研究的先进性;项目实施时利用专利文献对技术与经济进行预测,了解把握新技术的分布状态、发展水平和发展趋势,制定技术竞争对策和科研对策提供了重要依据,更要注意知识产权的保护,分享社会给予的丰厚回报的同时,利用知识产权信息资源,研究和跟踪科技发展的最新动向,进行新一轮的创新。
4.2知识产权激励制度
科技期刊与知识创新存在着必然的联系,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动力。科技期刊一方面记录创新成果,另一方面又是创新知识转化为生产力的开始,也是科技成果向市场过渡的桥梁。正是通过科技期刊的这种桥梁作用,创新成果才能被充分利用,才能产生一定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促进科学技术的发展。知识与创新能力是知识经济发展最主要的动力,知识创新体系是迎接知识经济挑战的基础。知识的传播系统是知识创新体系重要的支持系统,是知识创新的资源。科技期刊是传播科技创新知识的主渠道。因此,从知识创新到应用,自始至终渗透着科技期刊的贡献,科技期刊担负着记录知识、传播信息、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和培养人才的重任,在科技知识传播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一、知识经济时代科技期刊的载体作用
知识的传播分为直接传播和间接传播。直接传播是一种面对面的活动,非常局限;间接传播是通过图书、期刊、报纸、广播、电视等其他媒体间接实施。众所周知,出版物形式的图书、期刊、电子期刊、报纸较之广播、电视等更利于知识的存储和积累。与图书相比,期刊避免了出版周期长、传播滞延的弊端,而在传播内容上却发挥了图书所具有的专门性和系统性的优点;与报纸相比,期刊避免了缺乏系统性、学术性的弊端,却具有报纸的多样性和连续性。科技期刊所记录的创新知识是经过期刊编辑工作的严格筛选、审定、加工整理的知识信息,具有可靠性、规范性、权威性。当今世界已经进入信息社会,信息更新的速度越来越快。信息的价值与信息传播速度密切联系,新技术、新方法、新理论只有及时发表才能被称为创新。另外,新的成果发表以后,其他人会在这项成果基础上作出新的探索,促进这一学科的发展,所以科技期刊的出版周期也对科技发展产生很大的作用。在网络高速发展的今天,科技期刊应充分利用网络的优势,缩短出版周期,及时传递科技信息。因此,科技期刊可以引导知识创新者的科研方向,帮助知识创新者完善和提高创新成果,使创新知识的传播和交流更系统、更深入、更有利于诱导新成果的诞生,同时,科技期刊也是展示学术思想的平台。
二、科技期刊的中介作用
科技期刊是科技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科技期刊的发展水平,集中反映了一个国家的科技发展水平,是衡量一个国家科学技术和经济文化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对我国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起着重要的作用。在科学研究和社会发展中,科技期刊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中介作用。
科学技术是生产力,但科学技术需要中介环节才能与生产活动相结合,才能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科技期刊是科研工作者发表科研成果的园地,也是人们获得信息的基地。科技期刊为知识的创造者、技术的发明者与工程的设计者之间提供了一片相互合作、相互交流的天地。科技工作者只有通过相互交流和探讨,才能使模糊的观念变得清晰,片面的认识得到纠正,散乱的概念得到整理,有缺陷的知识得到补充,创造性的火花得到触发。科技期刊把科技成果分布于世,传播为社会所知,从而转化为社会知识的组成部分,进而转化为社会生产力,实现知识应用的桥梁和纽带作用。
社会的发展、经济的发展都必须依靠科学技术和科研成果的创新。科技期刊是广大科研工作者进行学术交流和探讨的平台,它是将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桥梁和纽带,是促进知识创新、科技发展的必备条件。据有关资料记载,当今世界平均每分钟产生一个发明创造,并且这些发明创新很快被写成文字信息,在世界各地广泛传播。正是由于科技期刊的这种传播和纽带作用,使科技创新成果充分得到利用,并产生一定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促进了科学技术的发展。由此可见,从知识创新到应用的每一个环节,都离不开科技期刊。
三、发现和培养科技人才的作用
知识经济的发展最终取决于人才及人才的素质。与以往的经济不同,知识经济中知识是经济的最基本资源和生产的最核心要素。而科技的飞速发展使知识的更新越来越快,这使得获取知识成为终身任务,终身学习将是知识经济时代人们生存和发展的永恒主题。科技期刊是一所“没有围墙的大学”,是对专业技术人员进行教育的园地。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期刊多样化载体,如光盘版、网络版等的出现,使科技期刊的这种教育功能将会越来越大。
另外,科技期刊在发掘人才和扶植人才方面,也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编辑通过大量地审阅、比较、选择、修改和编辑加工,发表本专业具有代表性的优秀论文,这既是科技期刊编辑“人梯”作用的体现,也是社会赋予科技期刊的使命。而论文的作者由此而获得人们的肯定和支持,并引起学术界的广泛重视。如历史上著名的科学家爱因斯坦、华罗庚等的成名,是与《物理学年鉴》、《科学杂志》那些独具慧眼的编辑分不开的。在知识经济时代,高素质的人才资源是社会和经济发展的最大动力,科技期刊发掘人才、培养人才、扶植人才的功能对社会发展所起的作用尤为重要。
编辑工作是通过生产有精神文化内容的出版物来为社会服务的,科技期刊的编辑要顺从时代潮流,与时俱进,审时度势。观念创新是一切创新的基础,同样也是创新工作的动力。第一,科技期刊编辑在认识和思想上一定要牢牢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增强服务大局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在管理、运营机制上有所创新,走企业化管理,市场化运作之路,扩大业务创新范围、提高业务创新能力,如掌握计算机、网络新技术和方法,电子排版和办电子杂志、光盘杂志的业务知识,还要掌握并精通英语。英文是世界第一国际语种,世界上70%的科技论文是用英文发表的,SCI收录的英文期刊约为80%。英语水平差是许多科技期刊难以进入SCI的原因之一。因此,除写好外文参考文献,英文文题、单位名外,还应写好英文摘要,这是国际交流时专家获取有效信息的唯一来源。
总之,科技期刊是科技普及的园地,也是科技创新交流的平台,更是一个国家科技发展水平的重要尺度,科技期刊是知识传播与信息传播的重要推动力和重要支柱之一,也是社会赋予科技期刊的使命。
参考文献:
Study on the scientific research and creative ability of higher vocational teachers
Wen Jianping
Beijing Polytechnic, Beijing, 100176, China
Abstract: This paper mainly discusses the scientific research,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creative ability, scientific research performance evaluation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it summarizes the present situation and problems during scientific research and creative ability, then the author puts forward the countermeasures to improve the scientific research and creative ability of our teachers.
Key words: higher vocational; scientific research and creative ability; study
近年来,随着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各校都采取了多种措施和激励政策以调动教师从事教学、科研的积极性,提高教学质量和学术水平。但是,高等职业院校总体的科研水平滞后于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水平,不能满足国家和地方经济发展的需要,在一定意义上制约了高等职业教育的快速发展。
科研水平是一所高等职业院校专业建设、课程改革、实训基地建设和人才培养等工作的保障,科研创新水平已经成为衡量高等职业院校综合竞争力的重要指标之一。提高教师队伍的科研能力和水平是职业院校改革发展的重要任务之一。
高等职业学校教师是高层次人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基础研究、知识创新的重要力量,是技术领域创新的生力军,也是区域科技创新的骨干力量。因此,进行高职院校教师科研创新能力的研究十分重要,探索提高高职院校教师科研创新能力的方法与途径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 科研活动、科技创新活动和科研绩效评价的涵义
科研是科学技术研究的简称。科研活动是指“科学技术工作者从事的以生产和发展科学技术知识为目的的、系统的、创造性活动”,包含基础研究、应用研究、试验发展3种类型的活动。
科技是科学和技术的简称,科技创新活动是指所有与各科学技术领域(即自然科学、工程和技术、医学、农业科学、社会科学及人文科学)中科技知识的产生、发展、传播和应用密切相关的系统活动,包括研究与试验发展、研究与试验发展成果应用、科学技术教育与培训、科技服务4种类型。
科研绩效评价是对科研和科技创新活动建立的科学的评价体系。高等职业学校一般依据科研工作量对教师科研和科技创新活动进行绩效评价。科研工作量是指科研人员进行科学研究时所投入的劳动量,主要包括投入科研工作的人力和时间。在高职院校,科研工作量是与教学工作量相对应的一个概念。
2 高职院校教师队伍科研和科技创新能力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随着高职教育教学改革和发展,高职院校加快了科研管理改革的步伐,管理理念、管理机制、激励政策和科研管理信息平台建设等许多方面逐步实现规范化、制度化,取得了显著的成效。教师科研工作的主动性、积极性得到充分发挥,教师、编写教材、科研课题研究等反映科研成果的数量和质量逐年提高,尤其是核心期刊论文、市级以上课题的数量和质量有了明显提高,科研和科技创新活动拓展性地向校企合作、产―学―研结合的方向发展,反映出教师队伍科研和科技创新能力取得了长足的进步,教师在学校教育教学改革和专业建设中发挥了引领、示范作用。但是,目前高职院校总体科研水平和教师的科技创新能力还存在诸多问题,如高水平论文和专著的数量偏少,省部级课题匮乏,横向课题偏少,高水平科研团队建设步伐迟缓等,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 教师高层次科研和科技创新能力亟待提高
目前,高职院校部分教师的实践能力、科研能力不强,部分教师知识陈旧,缺乏进修培训,尤其是缺少在企业实践锻炼的经历,在研究与试验发展、研究与试验发展成果应用、科技服务等高层次的科研和科技创新活动中的能力不高。
2.2 学校缺乏学术带头人,科研团队建设步伐缓慢
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高等职业教育教师教学能力和科研能力必须不断提高。目前,制约大多数高职院校科研和科技创新的瓶颈是缺少独当一面的科技创新学术带头人和高水平的科研团队,科研合力不够,致使科研成果数量有限、质量不高。高职院校为了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对高技能人才的需要,必须攻克两大难关:一方面,为减轻招生和就业的双重压力,需要不断调整专业;另一方面,需要克服新专业建设中专业学术带头人严重匮乏的困境。
2.3 教师投入科研的时间和精力不够
近年来,高职院校大多数专任教师的教学任务重,同时还承担着班主任、实验室管理、专业建设、课程建设、技能比赛指导等多项工作,教师实际能投入科研的时间和精力有限。一位教师既要教好课、参与专业建设、进行课程改革,又要带好班,还要搞好科研,在现实的高职院校中,这样全能型的教师的数量有限。而教师的科研完全依靠自觉的钻研和拼搏,没有充足的时间和充沛的精力保证,在这样的情况下,高质量地完成科研课题也是不现实的。
2.4 学校科研经费和设施配备不足
科研工作需要大量的科研经费和设施。目前,各高职院校的科研经费有限,校舍面积有限;部分多校合并的高职院校校舍分布在不同的校区,科研设施、场地、人员分散;高职院校的大型设备存在着教学、科研项目少、面窄的问题。学校有限的资源(人、财、物)不能优化合理利用,科研经费和设施需要不能满足,使得学校科研和科技创新水平的提高极为艰难。
2.5 教师科研培训少,企业实践少
长期以来,高职院校的多数教师是高校毕业后直接走上教师岗位,虽然近年来新进教师的学历水平较高,大部分为硕士或博士,但多数教师缺少企业实践。多数教师日常的主要精力用于教育教学工作,与社会、企业接触少,缺乏对经济社会发展最新需求和动向的研究,部分教师的科研选题脱离实际,科研课题内容陈旧,科研成果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较差。
2.6 教师培训学习成果向科研创新转化的效率低
近年来,各高职院校投入大量人力、物力,通过多种途径和渠道对教师进行多种形式的培训,如国内外考察、下企业实践锻炼、科研讲座与交流活动等。但大部分教师培训后停留在学结层面,深入研究和创新不够,还没有做到将学习成果向教学转化,还体现不到提高科研创新能力的层面,因此,学习成果转化率低。
2.7 引进人才困难
多数高职院校现有的管理体制、人才引进机制和科研条件不能吸引诸如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及行业大师等高层次人才的加盟,因此,高端人才引进非常困难。
2.8 科研管理力量薄弱
提高学校科研水平,科学的管理必不可少。目前多数学校的科研管理力量薄弱,一方面,缺少熟悉高职教育教学、掌握科研专业知识、具备统筹协调能力、具有社会活动能力的管理人员;另一方面,部分学校科研管理岗位划为管理岗,薪级低、职称评定受限、不能享有教师或专业技术人员的同等待遇,不利于激励具有较高学历和综合科研能力的教师到科研管理岗位任职,不利于科研管理岗位人员的稳定性。同时学校对科研管理人员培训不够重视,科研管理人员对国内外高职教育的最新理念、科学技术的发展信息、兄弟院校科研工作的成功经验等缺乏了解,长期封闭的事务性工作,致使管理水平和工作的创新性不高,科研管理队伍整体素质短期难以改善。
3 提高高职院校教师科研创新能力的方法与途径
3.1 通过加强科研团队建设提高教师的科研和科技创新能力
从高职院校发展的历史看,大部分学校是中专、大专整合校,建校历史短,科研起步晚,科研资源少,具有科研创新能力的带头人匮乏。对于处于科研创新初期阶段的职业院校,可以通过加强科研团队建设提高教师的科研创新能力。
(1)学校在专业整合的同时注重加强教师科研团队建设。科研团队通过教师合作完成科研任务,既需要发挥教师个体优势,又需要团结协作攻关,在攻克科研难题和科研创新上卓有成效。团队成员通过团结协作,实现相互学习、促进,使教师个体与群体的科研创新能力得到开发和提升。
(2)加强与企业和社会的交流与合作,组建校企合作科研团队。①充分利用企业技术资源和专家的优势,加强对校方科研团队的专业技术培训和指导,使科研团队实现“在做中学,在学中做”。②聘请专家参与指导,在横向课题、纵向课题和市级以上课题研究上实现联合攻关,实现高层次科研项目的突破和科研创新。③学校统筹规划,扩大对企业的技术服务和应用技术项目的开发。各个学院、专业派专业教师深入企业学习锻炼。教师通过深入企业,了解企业生产经营状况,学习新技术、新工艺,获取企业需求和科技创新服务项目的最新信息,加强科研工作的针对性、实用性,从而实现校企共建科研团队的目的。④联系地区政府、开发区和区域入驻的知名企业、跨国企业和良好的民营企业,加强与企业的交流与合作,通过政府的引导,促进校企合作的深入,与企业联合申报更多的科技创新专项基金、自然基金项目。
(3)建立师生科研团队。师生共同进行科研,一方面,激发学生的科研积极性,挖掘学生的创造潜力,提高学校科研服务水平;另一方面,学生通过参与科技攻关与实践,提高了就业与从业的竞争力。实践证明,学生在校期间参与科研活动,为今后的职业发展和成为企业优秀人才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4)组建跨学科科研团队。目前学校缺少具有综合科研能力的教师,科研过程中遇到科研难题往往需要多学科联合解决,因此,鼓励多学科教师、校企合作组成科研团队,能够有效提高科研团队的科研创新能力。
3.2 学校为科研和科技创新活动提供良好的硬件环境
科研硬件环境是指能够开展科学研究的物质载体或获取科技服务科研项目的渠道媒介,是可操作的科技资源,包括仪器设备、实验场地、承载信息资源的网络等。
仪器设备是开展科学研究的基础。学校应根据科研需要增添仪器设备,扩建实验场地。(1)学校应加快内部的资源整合,通过提高现有仪器设备的开发率和利用率保证科研和科技创新活动所需要的硬件条件。(2)学校可充分利用校企深度合作优势,开拓多种渠道争取获得企业的捐助以改善科研的硬件条件;同时学校还可以利用企业的先进设备及场地与企业共同开展科技创新与服务项目的研究,通过资源共享实现科研硬件条件的提升。(3)以科研项目为平台培育科研团队。科研项目拥有充裕的资金和稳定的团队成员,充分利用这些优势,开发和研究企业的技术改造与社会实用类科研项目,这样教师科研创新能力才会有实质的提高,学校科研水平才能跃上新的台阶,才会实现学校科研工作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3.3 加强科技交流和教师培训
科技交流对提高教师科研创新能力十分重要。近年来,各院校加强了学术交流工作,取得了明显的效果。学校邀请中文核心期刊杂志社主编、高校知名教授和有关专家举办系列专题讲座,使教师及时了解高校科研工作的发展动态,掌握高级别课题申报过程中材料的准备和撰写,课题论证和研究方法,课题开题结题申报的方法和技巧等,实现了高级别课题申报的突破。学校组织教师参观企业技术革新,学习他们运用新工艺进行产品开发的典型案例,了解企业新技术的发展现状,开发实用性强的科研项目;学校还建立教授与博士的科研讲座制度,发挥教授和博士等学术带头人的作用。近年来,学校还派出了大量教师在国内外参加职业教育培训,为教师提供学术交流、进修学习和到企业实践的机会。同时还注重科研管理培训,提高科研管理队伍的管理水平。实践证明,科技培训与交流是科研人才快速成长和教师科研创新能力提高的有效途径之一。
3.4 制定激励政策,实施科研考核绩效评价
(1)制定有效的激励政策能极大地调动教师科研工作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一般激励主要有目标激励、政策激励、经济激励、机制激励、情感激励等方式。近年来,各校实施的一系列科研激励政策,起到了促进科研的积极作用,取得了显著成绩,但有待进一步完善,要对教师的科研工作实施绩效考核,使激励与约束并行。
(2)科研绩效考核的核心是建立公平、客观和准确的科研绩效评价体系和制定相应的激励政策。通过科研绩效考核评价,对按时高质量完成科研工作的教师给予奖励。但部分学校在建立公平、客观和准确的科研绩效考核体系和制定相应的激励政策方面有欠缺,在教师科研绩效考核评价工作中存在降低考核条件、考核不公平等问题,尤其是当高级别教师未完成本岗位的科研任务时,不予降级,仍占有高级别岗位,致使超额完成科研任务、成绩突出的年轻教师不能晋级,极大地影响到教职工工作的积极性,影响到科研绩效考核评价的落实。因此,完善科研绩效考核评价制度,使激励和约束机制真正落实在考核工作中,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3)科研绩效考核评价坚持用。量化指标对科研人员所从事的科研和科技创新活动进行评价,既利于调动教师的积极性、创造性,又使评价工作更加全面、科学、公正、合理,使其具有明显的导向、激励、监督、鉴定的作用和意义,为实施奖惩、计算薪酬、选拔优秀人才等多种人力资源管理决策提供重要的依据。
4 结束语
开展提高高职院校教师科研和科技创新能力研究是一项创新性的工作,需要我们不断探索与实践,教师科研评价体系的研究是一项系统工程。加强创新,利于高素质科技人才的成长与发展,将大大激发教师科学研究和科技创新的热情,真正实现高职院校教育教学和科研工作的可持续协调发展。
参考文献
[1] .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为建设创新性国家而努力奋斗:在全国科学技术大会上的讲话[N].光明日报,2006-01-10.
[2] 袁新文,杨明方.大学:科技创新的误读―访教育部副部长赵平[N].人民日报,2006-06-01.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46-0094-02
大学生拔尖创新型人才是我国人才队伍建设中的主力军与核心力量,是各学科、各领域的领军人才,集中地代表着一个民族、一个组织的科学技术水平。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国家大力推进教育体制的改革,这就要求高等学校的教育教学必须能够培养出一定数量、具有足够竞争素质和科研能力的拔尖创新型人才,其对全面实现创新型国家,提高我国综合国力有着重要意义。为了促进大学生拔尖创新型人才的脱颖而出,建立拔尖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有效体制,基于我国目前的大学生拔尖创新型人才培养机制与教学模式,结合国内外相关研究领域的成果,本文提出了“基于科技创新体制下的大学生拔尖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设计该培养模式的具体实施方案,并对如何培养大学生拔尖创新型人才进行了深刻思考
一、培养模式提出背景
通过对国内多所高水平高校本科阶段的教育教学培养模式及开展创新实验活动的研究与分析,发现高校普遍采用大类招生培养、大规模通识教育、个性化教学计划、小班教育教学、本科生导师制等培养模式,与国外的教育教学培养模式甚有差距。欧美等发达国家早已经普遍采用了整合高等教育资源、打通教育体制的“博洛尼亚进程”,实现了高等教育和科学技术的一体化,其中包括本科和硕士阶段的基础理论与实践教学体系,拔尖创新型人才培养的管理与评价体系,不同国家和地区之间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教师及教师与教师之间的交流,促使各大高校注重教育教学质量等内容。资料表明,国外发达国家创新人才的培养理念为树立以人为中心和创新精神为核心的主流教育观,在培养目标上注重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在教学过程中改革教学方法、调整授课内容、突出创新精神。
我国的教育学家和学术人员也在提高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方面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与探讨,分析了教学型高等学校影响大学生科技创新素质和能力培养的主要因素,提出培养大学生的竞争素质和科研能力主要从以下6个方面开展:(1)要逐步更新传统教育思想观念,加强大学生的科技创新教育;(2)培养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1]思维,建立科技创新的自信心;(3)拓宽教师教学的途径和思路,强化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4)构建合理的培养方案、课程体系及教学计划;(5)加大实验课程的比例,增开一些新的实践项目,设立大学生科技创新试验基地或实践工厂;(6)大力营造科技创新教育气氛和环境,使校园逐渐形成“创新风”。例如北京大学为了探求中国综合性高水平研究型大学本科培养的新模式,创建了“元培学院”,提出了“加强基础,淡化专业,因材施教,分流培养”的教育改革计划;中国人民大学建立人文社会科学领域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实验班及“明德书院”,进一步探索人文社会科学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模式;浙江大学成立了以培养富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卓越人才为目标的“竺可桢学院”等。
可见,拔尖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对社会和国家的发展意义重大,在科技创新体制下构建本科阶段的大学生拔尖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更能够激发大学生的学习热情、竞争素质与创新意识,有助于实践性拔尖创新型人才的培养。
二、培养模式主要内容
1.科技创新项目的模块化设计。基于模块化设计理念,将科技创新项目根据难易程度模块化分解为若干个模块,并经过量化处理后给予各模块对应的分值,学生自由选择模块任务及对应的分值,并根据执行情况获得相应分数,难度适当、分解合理的科技创新项目模块能够使学生在循序渐进的学习过程中获得成功的那份喜悦,进而提高学习兴趣、培养竞争素质、增强攻关信心,促进课堂基础教学,同时也可以作为后期拔尖创新型人才选拔的评价依据。
针对不同类型学生的兴趣和特点选择与之相关的科技创新项目及相应的模块,在各科技创新项目进程中根据学生对各自模块的适应情况,实施有针对性的调整,充分发挥不同类型、不同专业学生的优势与潜能,实现有针对性的分类式培养模式。对于基础知识相对较好的大三年级的学生可以选择一些有难度和集成度的科技创新项目,充分发挥其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对于大一、大二年级或基础知识相对薄弱的学生主要以讨论或验证型的科技创新项目为主,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学习的兴趣,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快乐,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
2.理论教学与实践应用相结合。课堂理论教学是科技创新实践活动的基础保证,而科技创新实践活动又能促进课堂理论教学的进一步学习和完善,理论教学与实践应用相辅相成、相互促进、共同发展。如果课堂理论教学与实践应用环节不能紧密结合,将导致理论与实践的严重脱节。研究制定与课程学习内容相关、进度同步的小型科技创新项目,将课堂上所学的理论知识即刻应用于科技创新实践活动中,在学习过程中不断实践,做到融会贯通,就可以更加深入地理解知识体系,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能力,还能够增强学生的课堂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引导学生带着实践中发现的具体问题来听课与思考,学生的注意力将从实践应用过程中重新返回至课堂理论教学中,真正意义上做到理论指导实践,实践促进理论学习。
3.课堂教学与企业培训相融合。课堂教学注重基础知识和方法原理的讲解与学习,培养学生的思维发散性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企业培训注重学员对职业技能的掌握与理解,培养学员的职业素养和专业知识技能,若将二者有机地结合对于大学生拔尖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可谓大有帮助。在传统教育教学过程中,老师学生主要关注基础理论的学习和掌握情况,因此把大部分的精力和时间都放在课堂教学上,导致实践教学环节中的实验时间、实验项目受到限制,即使学生拥有一个很独特的创新想法,也不具备将自己构想变成现实的技能,而企业的职业技能培训有助于将“书本知识”变成现实,通过相关的技能培训,可以使学生在理论和实践循环往复的过程中得到成长,深化理论与实践知识的学习。因此,研究制定课堂教学与企业培训良好融合的新型教学模式,对于塑造“科学+工程”型大学生拔尖创新型人才意义重大。
三、培养模式的管理评价体系
1.学生负责制与岗位轮换制相结合。依据科技创新项目的管理模式和运行机制,将参加科技创新项目人员分成若干小组实施分组管理,每组选出一位学生作为项目负责人,指导教师可以适当地放权,让学生全面组织管理自己的项目,实行学生负责制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组织管理能力和协调能力,调动学生的竞争素质和责任感。定期的岗位轮换制让学生自主上岗,充分利用多学科多领域及交叉学科的优势,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增强交流意识、培养团队精神,有利于培养对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有一定综合素质的复合型人才。与此同时,学生还可以尝试不同角色的扮演,不仅能够激发学生潜在的能力,提升价值,还有利于学生找到适合自己未来发展的方向。
2.拔尖创新型人才类型的评价。在对大学生进行科技创新能力培训过程中,注重对表现突出的拔尖创新型人才的选拔和培养,并将拔尖创新型人才分为若干级别,表彰和奖励表现卓越的学生。对于理论型、应用型、管理型、复合型等不同类型的拔尖创新型人才实施有针对性的分类式培养,充分发挥学生的天赋,激发学生的内在潜能,树立学生的信心,并对相关人才表现出的特质进行归纳总结,形成系统的拔尖创新型人才的识别与培养体系,以便为有效地挖掘优质人才资源提供基础。
参考文献:
[1]周琳,杨大方,刘翠,许溪沙.论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培养[J].沈阳建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7(2):130-131.
[2]沈锋,刘名宇,綦佳.论大学生科研能力培养[J].教育教学论坛,2013,(6):106-107.
[3]张静.大学生科研能力培养略论[J].天中学刊,2013,28(4):136-138.
[4]仲秀凤,丁燕,王思勤,赵晓.关于大学生参与创新科研的调研[J].文教资料,2014,(6):132-133.
[5]庄军,邓宏兵,蔡靖方.大学生科研能力培养模式探索性思考[J].高等函授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18(5):11-13.
基金项目:2013年唐山市科学技术研究与发展计划项目:“创新型高校与创新型城市建设互动发展机制研究”(13140207z);2014年度河北省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国防特色高校协同创新建构研究”(SQ141072);2013年度河北省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协同创新模式与管理机制研究”(20130208);2012年度河北联合大学科学研究基金项目:“高校知识联盟与区域发展互动机制研究”(s201209)
中图分类号:G311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4年5月14日
一、引言
国防特色高校是指具有国防优势学科、专业和研究方向,在国防科技工业发展建设和人才培养中发挥了基础性作用的高等院校。在军民融合、寓军于民的战略背景下,高等院校特别具有国防特色的研究性大学成为我国科技创新活动的一支主力军。知识管理理论源自企业管理理论,是从管理学中分支出来的一个新的研究领域。知识管理不同于信息管理,它是通过知识共享、运用集体的智慧提高应变和创新能力,最初的目的是为了充分利用企业的集体智慧、创新能力,以提高自身的竞争能力。伴随知识经济的发展,知识管理的理论愈发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它的应用如今已经普及延伸到了其他类型的组织中,如高校、各种研发部门、政府机构等。在国防特色高校科技创新中应用知识管理理论,对提升国防特色高校的科技创新能力的具有指导意义。
二、知识管理的内涵
1958年,科学家、哲学家迈克尔・波兰尼在其代表作《个人知识》中将知识划分为两类: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显性知识是指那些能够以正式的语言明确表达的知识,表达方式可以是书面陈述、数字表达、表格列举、文件报告等,因此能够在不同的场合下方便地交流。隐性知识是指建立在个人经验基础之上并涉及各种无形因素的知识,一般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技术方面的隐性知识,包括那些非正式的、难以表达的技能和诀窍等;二是认识方面的隐性知识,包括心智模式、信念和价值观等。
(一)国防科技的显性知识普遍特征。从理论上讲,国防科研管理与其他类型科研的管理有相同的性质,一整套的业务流程中必须依托高校科研部门、科研人员在科研实践中形成的具有保存价值的文字、图表及声像材料等。而相关论文论著、科研课题和职务发明等,是从事科研工作的广大教职员工在科研活动过程中辛勤劳动的智慧结晶,是客观的、理性的、被证实和被认定的,可通过书面和电子等简单形式存储、保管、传递和分享,具有显性知识的明显特征。
(二)国防科技的隐性知识本源。国防科技作为高校科研的一种,是一种特殊的创新知识储备,是一种信息资源和潜在的生产力。代表科研人员的科研创造力、提高组织整体科研水平,以及高校科技一个重要的发展方向。国防科技本身所蕴含的巨大的、模糊的信息量,有待广大科研工作者、高校科研部门和高校管理者挖掘、整理和利用。因而,国防科技创新包含隐性知识的生成、萃取、意会和升华。
三、高校国防科技中的知识转化
日本的知识管理专家野中郁次郎和竹内广隆提出了著名的“组织知识创新的动态理论”,形象地建立了隐性知识与显性知识转换的SECI螺旋式模型。将知识转移过程表述为一种循环往复的、螺旋型不断上升的模式。在一条螺旋环中,知识转移过程分为社会化、外在化、组合化、内隐化四个基本过程。知识转移完成一条螺旋环,实现知识主体中隐性知识与显性知识的相互吸收转化,周而复始地重复该过程,最终达到知识从个人、群体及组织之间的转移。
(一)知识从隐性到隐性的社会化阶段。社会化是通过不同主体之间分享隐性知识的过程,是人类知识传播最古老也是最典型的方式。科研工作者之间或科研组织内外的科研合作需要沟通想法、交流见解、共享经验,而面对面交流不足以了解其科研能力的强弱和科研水平的高低。国防科技成果既能体现既往研究方向和研究重点,也可以回溯其科学研究的发展轨迹,有利于合作双方相互之间进行思维模式的启发与思维定式的重构,激发研究灵感,实现知识的社会化转化过程。
(二)知识从隐性到显性的外在化阶段。外在化是知识主体将隐性知识通过明晰的形式表达出来成为显性知识的过程,即将非编码的知识编码化。隐性知识到显性知识的转化,一方面源于知识主体为实现某项知识研究任务的主动需要;另一方面源于知识主体所拥有的隐性知识的外显表现。知识的主体所有者产生了传播和交流隐性知识的自主意愿,且顺应了高校发展的科研创新需要。
(三)知识从显性到显性的组合化阶段。组合化是将分散的显性知识转化为系统的显性知识的过程。在坚持忠实呈现、尊重事实的前提下,将显性知识的孤立成分组合成为显性知识系统,通过采集、筛选、组合和分类等手段对个体科研业绩信息进行重构,对原始数据进行归纳、综合、计算、分析、翻译、编辑研究加工,使得那些孤立的、凌乱的数据信息体系化,经提炼、升华后形成供科研部门和其他科研工作者共享和交流的高校科技创新知识库。组合化的阶段包含原个体属性对应的知识集合,包含满足建档要求的规则标准,包含对科技知识可拓展应用的其他附加知识表达。
(四)知识从显性到隐性的内隐化阶段。内隐化是吸收显性知识并转化为隐性知识可为己用的过程。内隐化意味着第三阶段的组合化后的显性知识又转化为隐性知识。不同个体的个性化差异和目的需求不同,对科研业绩信息的获取、学习、消化和应用后产生了新鲜的、独立的科研意识和研究思路,升级后的隐性知识更具多样性。同时,隐性知识又具有自相似性,新产生的隐性知识与源知识的性质和局域结构类似,其中的“同构”信息以拓宽、扩展和有差异的形式传播、流动。知识的内隐化使更多的隐性知识产生并成为新一轮知识转化的循环起点。
个体的隐性知识经过社会化、外在化、组合化和内隐化四个阶段,实现了个体之间、个体与组织之间的知识传递,并产生新的隐性知识。科技创新中的知识转化四个阶段并不是泾渭分明,而是统一的整体,科研业绩成果中的隐性知识和显性知识通过连续的、动态的、递进的转化、传递、创造,共同构成高校整体科研能力的提升和知识创新的积累机制,从而形成了一个不断成长的知识螺旋。
四、结语
在知识经济时代的今天,知识被认为是最重要的资源、最无价的资本,知识管理无时不在、无处不有。对于知识密集的高等院校而言,尤其要重视知识的积累、科研能力的培养以及科技力量的储备。科技创新是国防特色高校知识管理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既涵盖了知识收集、知识过滤、知识分类、知识存储等知识管理的基本内容,也包括了知识转化、知识共享等中级知识管理理论,还涉及知识管理的高级目标――知识创新。随着高校整体的知识管理水平不断提高,必须高度重视国防科技创新管理的策略优化,使之与高校发展相适应,这样才有利于实现知识的流转与创新,使高校的竞争力和发展力不断增强。
主要参考文献:
财政直接拨款是中国政府部门支持企业发展创新的一个重要形式,其中最为常见的拨款形式是财政专项资助。随着我国政府对企业科技创新投入的不断加大,政策上的不足也随之体现出来。例如一些企业的寻租行为,打着科技创新的旗号套取更多国家财政拨款,在一定程度上弱化了国家财政直接拨款的作用,也降低了财政科技投入的回报率,对社会的经济平衡影响很大。
2.财政科技投入结构的现状
改革开放以来,国家一直很重视国内企业在科技上的创新,同时也给予了很大的财政支持,直到2010年我国政府据传的财政科技支持资金就达3250.18亿元,占全国财政总支出的3.6%。虽然支出比例在逐年上长,但支出的效益并不尽如人意,严重的资金浪费,体现了财政在科技投入方面的结构存在一定的问题。其主要原因是大部分企业将享受到的财政科技拨款用到了企业科技活动上,使得逐年增长的财政科技支出得到应有的回报,降低了财政科技投入使用效率,也没有将财政科技投入的引入作用发挥出来。
3.财政科技支出管理的现状
目前来看,我国在财政科技支出方面的管理还比较落后,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我国的财政科技支出仍然实施计划经济管理模式。我国政府普遍实施多头分散的科技计划管理模式,各管理机构之间呈现条块分割、自成体系的管理现象,一些管理内容又重复交叉,同时掌管资金的财政部门与科研项目管理部门之间又缺乏有效的沟通,使得在项目申报、审批、财政资金投入等各个环节出现脱节现象;第二,我国政府部门对于科技经费的监督力度普遍松懈,相应的科技经费考核评估机制不够完善。例如科研经费使用未按预算执行,随意使用发票冲抵科研活动,套取科研经费等现象;第三,我国政府虽然出台了多种各类科技计划支持方式,例如无偿拨款,贷款贴息、股权投资等,但总体上还是无偿拨款的比例较大,这不但适应不了目前的市场经济形势,同时也加大了政府的财政负担,降低了国家整体的竞争能力。
4.财政科技税收优惠政策实施现状
自我国开如重视财政科技支持以来,先后推出了不少财政科技税收优惠政策,税种、政策以及对象也逐步完善起来。我国现行的科技税收优惠政策主要有:鼓励高新技术产业发展,鼓励先进技术推广与应用;支持科普事业发展等一些优惠政策。虽然所涵盖的科技创新税收优惠政策比较广范,但其在法律、制度以及执行过程中都存在一些问题,例如税收法律级次低下,税收制度负担繁重,税收优惠方式单一、片面等一系列问题。
二、完善财政政策支持企业科技创新的措施
1.完善财政科技投入与支出管理体制
财政科技投入作为科技发展的重要财力保障,应该建立长效稳定的财政科技投入增长机制,充分发挥财政政策的引导作用,建立多元化和多渠道的科技投入体系。同时,政府还应该完善相应的财政科技投入结构,根据企业科技创新的规律和特点进行财政拨款,杜绝越俎代庖的财政拨付,对重点产业实施调整振兴的规划,进一步创新财政科技的支付方式,将投入绩效考核作为拨付财政科技资金审核的重点。除此之外,我国政府部门还应该进一步完善财政科技创新支持的管理体制,加强政府各部门之间的工作协调,提高其工作效率,增强财政科技创新拨款的使用效率。对于科研经费的使用、申报也要进行全程的监管,完善企业科技经费的问责机制。
2.完善财政科技税收优惠政策
首先,政府应该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提高企业的研发积极性。企业的科技创新存在很大的风险,政府应该完善相应的法规,尽可以能延长现有税收优惠政策,保证企业获得的研发支持持续稳定,使不同规模和性的企业都能够在研发中受益。利用完善的风险投资鼓励税收政策给予高新技术企业更长期限的免税优惠。
其次,政府应该灵活运用多种税收优惠政策,以事前扶持为主,结合事后鼓励为辅的财政政策支持企业科技的创新。
除此之外,政府还应该逐步完善企业人力资本税前扣除政策,加大企业员工教育经费税前扣除的比例,促进企业加大员工培训支出,提高企业员工素质,为企业未来的科技创新打下良好基础。
3.加强政府财政科技拨款管理,引导政府构建风险投资体系
有人说深层阅读决定民族未来。因此阅读对文化传承、国家发展有着重要意义。如何才能更好地倡导大众阅读、普及阅读?如何才能使各级单位、社会团体群策群力共同加强阅读推广活动?如何才能真正使国民从小养成良好阅读习惯?皆需要进行更深入的研究和探讨。我们希望透过此次专题的集结与发表,推动我国大众阅读学界进一步了解相关领域研究现状、问题、进展,更好地把握方向,引起国内外学者对国民阅读的重视与讨论,这应该是此次专题论文最大成果。
我校已在部分高一、高二年级开设了“城市种植技术创新”课程,成立了校开心农场。开设该课时,我将学生分成若干学习小组,轮流值日,管理班级的植物和试验室,要求绝大部分学生在家或学校完成一株花、一棵菜的种植。在学习该课过程中,学生除获得知识、实践、情感外,还启发了思维,进行了发明创造。目前,该课还处于研发实验阶段,设备、材料、场地等还有待全面完善。
一、课程开发背景
在可耕土地资源有限的地球上,如何满足日益增长的人口对粮食的需求,是所有政府必须面对的问题。很多国家早在20世纪初就在发展城市农业,如美国城市农场“楼顶农场”“后院农庄”运动等。
2011年,我有幸去日本访学,看到有些学校每个班级都划分了一块5平方米左右的种植园,学生可自由种植蔬菜,收获的蔬菜、水果可用于家政烹饪课原料。当前,国内部分中小学由于理念的缺失、种植条件的限制,只有很少的学校在劳动技术课或生物兴趣小组里开展了种植活动,如连云港市实验学校,每个班级的教室里都有十几盆花是由学生自己种植管理的;南京市铜山中心小学有百树园、百花园、百草园,每个教室、办公室都有花;南京市凤凰街小学在校园和教室种植了300多盆吊兰,创造了一个吊兰的世界;牡丹江市立新实验小学全校学生在劳动与技术课上一起到“六园”上课,这六园是指农作物园、蔬菜园、百花园、果树园、葡萄园、小动物园,令学生兴奋的莫过于亲手劳动,从播种到除草到收获,全程参与,感受快乐。
目前,国内外城市农场的发展现状,不论是对市民,还是对学生而言,基本上都是在种植层面的,对学生至多也就是一般的实践活动层面的教育。
我国是一个落后的农业大国,由于城市化进程的快速发展,城市越来越大,可耕土地越来越少,城市人口越来越多,农村劳动力越来越少,正在用全球7%的耕地供养全球22%的人口;农业生产正在承受着越来越沉重的压力;毒豆芽、毒青菜、毒黄瓜事件不断出现,扰乱了人们的生理、心理健康;老年化社会问题日趋严重,创新型国家建设迫在眉睫。面临如此严峻的形式,立足通用技术课程,走构建以种植为载体的技术创新课程,激发学生热爱农业,敢于创新的品质,从而让技术课动起来、活起来,让学生学起来、做起来。
二、课程开发理念
“城市种植技术创新”课是以教育改革为导向,以通用技术课程的技术与设计思想方法为主线,以城市花卉、蔬菜种植为载体的课内外相结合的课程。学生用技术与设计的理念进行创新学习,培养终身发展的能力。
城市种植技术的场地可以是屋顶、阳台、露台、庭院、室内、室外等。种植技术创新的研究是指种植容器、种植设备、种植方法、种植品种的创新。城市种植技术创新课程,从种植层面来讲,是指花卉、蔬菜的种植,是现实版的城市开心农场;从教育理念来讲,是以种植为载体的技术创新课程,通过种植,学生不仅能学到书本上难以学到的知识,还可以培养学生爱自然、爱科学、爱技术、爱创造的品质;结合高中通用技术课程中选修模块“现代农业”中的“种植农业”,解决了城市普通高中目前无法开设农业种植课的难题。该课程有利于学生科学技术素养的生成,可使生物、通用技术、科技创新(校本课程)和综合实践活动等学科知识,通过统一的教学载体——种植技术,实现有机的结合,帮助学生高效学习;能够让学生收获一些绿色蔬菜、绿色空间的知识,改善居室环境,增进家庭亲子关系,获得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提升。通过该课程的建设还有利于改造学校环境,创造绿色的学习环境和办公环境,为建设低碳环保型社会做出贡献。
三、课程实施过程
高一年级新生入学开始,每周1课时,用于宣传创新种植的意义,讲授核心基础知识,确定研究课题,设计研究方案,实施研究过程。布置每人至少完成1棵花卉、1棵蔬菜的种植。高一第一学期结束前每人或2~3人的团队,都必须确定一个研究项目,高二第二学期结束前(小高考后)完成课题研究报告。高二年级学通用技术“技术与设计1”和“技术与设计2”,穿插“城市种植技术创新”课讲结构、试验、管理、控制、系统等知识。
(一)确定种植项目
高一第一节课就提出要求:本学期每位学生都必须完成:(1)1棵花卉、1棵蔬菜的种植。(2)文字记录种植过程,包括播种、苗移植、养护管理等。(3)照片留存种植过程,必须是学生亲自操作的,学期结束前每位学生每个品种交3张照片和一份种植试验研究报告。经批改后选择4~6人进行全班交流,教师点评。
第一学期期中考试前后,每人或2~3人组成的团队确定一个综合实践研究项目,可以是“城市种植技术创新”,也可以是其他的项目、课题,第二学期期末交流与评价课题研究的初步成果,重点是交流技术创新过程和研究报告的写作。这个过程遵循了“发现问题明确问题设计方案研究过程解决问题研究报告或作品交流与评价”的一般设计过程。
课题的类型一般没有限制,可以是一个研究问题、一种改进工艺、一项活动策划,也可以是一个产品设计、一件作品制作、一项调查等。在“创新种植技术研究”这一主题中,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思考:(1)与背景材料相联系的内容,如城市花卉、蔬菜的特征,与人们日常生活、文化、城市环境建设的关系。(2)在个人的学习、生活中寻找感兴趣的内容,如花卉和蔬菜的栽培、插花、盆景制作、家庭美化、校园绿化、草坪养护、家庭种植、小区绿地规划设计、城市绿地景观设计、作物栽培试验、植物标本制作、食品选购、食品保鲜等。(3)社会热点问题,如环境保护、绿色食品、植物资源保护等。(4)科学前沿内容,如太空育种、基因工程、生态农业等。
(二)选择种植容器
常规种植容器(花盆)通常是放在室内地上或桌子上,因其占用空间大、效率低、不美观、易损坏、不便浇水和清扫等弊端,所以没有得到很好的推广。而设计立体结构的种植容器,则可以有效解决在有限的空间中无法高密度种植的问题。
1.废旧物品再利用。
直接利用废旧容器或稍加改造,成为独特的种植容器。如下图所示是利用废轮胎代替花盆、泡沫塑料箱直接用作种植容器,或者是用色拉油壶等容器制作成可上下种植的容器,简便易行,价格便宜,特别适用于楼顶平台的绿化。
2.种植容器创新。
用木板、塑料板、塑料管等材料,设计制作相应形状和结构的种植容器。如下图所示,立式悬挂种植柱,主要用于教室立柱两侧和前后墙角悬挂;卧式悬挂种植槽,主要用于教室前后黑板两侧悬挂;卧式可移动种植槽,主要用于教室后侧地面放置,便于移到走廊养护;管道或槽式种植结构,用pvc塑料管制成的卧式、立式悬挂种植容器,可置于教室前后及两侧相应位置,进行大空间绿化。
(三)进行种植试验
技术试验是在技术活动中“为了某种目的进行的尝试、检验、优化等探索性实践活动”。在通用技术教学中通常只用1节课教学技术试验及其方法,而我却用4节课强化技术试验及其方法的重要性,体现了通用技术重实践、重创造的教育思想。
1.区域移植试验研究。
区域移植试验法是在相互具有差异的事物之间,将某些共同相关的因素从一物移植到另一物进行试验。课上,有学生问:“火龙果、芒果、木瓜等热带水果,在我们这儿能成活并开花结果吗?”我认为,学生能够想出热带植物区域种植试验研究很有创意,于是便让学生试验,至于能否开花结果、能不能吃等问题可另当别论,因为学生在这个过程中学会了技术创新。
2.种植方法试验研究。
对试验对象进行条件优化或条件组合。塑料大棚种植就是把品种选育、温度、湿度、施肥、阳光、浇灌等蔬菜生长条件进行优化组合的一种技术试验成果。通过试验,预测被试对象状态的变化及产生的后果。例如,用色拉油壶改造成的双向种植容器种出了双头吊兰、双头蔬菜;有一位学生采用优化试验法和预测试验法创造了红薯的新种植方法——多层结薯,得到了江苏省农科院红薯专家的高度评价。
(四)撰写种植报告
在试验前必须对试验过程进行周密设计和安排,科学地进行试验,客观地做好原始记录并进行数据分析,得出结论。试验研究报告的写作一般包括试验目的、试验准备、试验步骤、试验记录、试验总结等。
1.查新报告。
在发现问题、明确问题和方案的最初设计阶段,首先要作出查新报告。作出查新报告的关键是根据研究项目的创新点设定
2.研究报告。
无论是发明创造还是科学研究项目都需要完成研究报告,不仅要让学生学会科学技术研究,还要让学生学会“科技论文”写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