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5-22 16:53:45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古典文学的特点,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一、核心材料设置问题引领全课,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一个良好的设问,往往是学生进人学习状态的良好开端,将会使学生产生急于求得解决疑难的欲望,从而保持较强的注意力和兴趣。同时为最能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将学生的生活与本课结合的设问呈现出来,助推其主动学习的欲望。在上《中国古典文学的时代特色》一课时让学生听一首较熟悉的歌曲,你听到的是什么歌?作的词来自哪里?这首词是什么朝代的?宋代文学成就最突出的是词,其他的朝代呢?引出王国维《人间词话》中的一段话:“凡一代有一代之文学,楚之骚,汉之赋,六代之骈语,唐之诗,宋之词,元之曲,皆所谓一代之文学,后世莫能继焉者。” 接着围绕这段材料进行有效性的问题设置:结合本课内容,请回答“凡一代有一代之文学”有哪些文学,它们有哪些代表人物的哪些代表作品?“一代有一代之文学”指什么,它们的地位影响如何? 通过教师预先设计好的表格,让学生带着这些设问自主梳理中国古代文学发展的脉络,同时又引导学生掌握将材料与课本知识相结合的论由史出的辩证方法。
二、重视设问的课外拓展,提升史学研究方法的能力
历史学研究的方法有基本方法:史料的搜集、考订和编次;分析方法:①结构分析和阶级分析;②其他方法:社会学方法、心理学方法、计量分析方法、基因分析方法、考古学方法、地理学方法、人类学方法、民族学方法、民俗学方法以及自然科学方法;论证方法:论从史出,史论结合。又引“凡一代有一代之文学,楚之骚,汉之赋,六代之骈语,唐之诗,宋之词,元之曲,皆所谓一代之文学,后世莫能继焉者”,设置问题:你能结合教材中的原句论证这句话吗?王国维的这段话说明我国古典文学有何特点?引导学生透过感性的认识理解我国古典文学特点之一就是时代特色性。接着展示三则相关的典型材料,结合材料请你归纳出文学特点的原因是什么即为什么会“一代有一代之文学”?通过解决以上这些材料设置的问题的过程中,学生明白了文学作品因能反映作者生活时代特征而具有一定的史料价值,同学生的视野被大大拓展,也理解了结构分析方法,提升了史论结合论证的能力。
三、强化问题意识,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
再引“凡一代有一代之文学,楚之骚,汉之赋,六代之骈语,唐之诗,宋之词,元之曲,皆所谓一代之文学,后世莫能继焉者”,思考:宋元明清不同时期有类似的历史背景却出现不同文学特色的原因是什么(即出现不同文学体裁的原因)?通过这部分的问题设置,使学生在主动参与课堂探讨的过程中懂得当一种文学体裁发展到高峰难以被逾越时,继承的后人往往会突破原有的体裁而另创新的体裁去发展文学。这样也推动了学生在感悟知识的广博性和思辨性的同时理解文学格式是与时代相关的理性认识。接着展示一组历代描述爱情的作品片断,激活学生的思维,引导学生进行比较,归纳出“一代有一代之文学”有一个共性就是无论是哪代的文学都离不开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两种文学风格。通过以上问题的强化,学生在感受不同时期文学美感的同时对历史问题的敏感度也大大增强,得出我国古典文学特点还有重要的一点就是延续、继承创新性。然后让学生再一次阅读这一组历代描述爱情的作品片断,设置问题:你发现这一组作品有什么变化?通过这一设问引导思考认识中国古典文学发展的主要趋势是从高雅、贵族化到通俗、平民化的过程。同时强调发展的是主要趋势、主要潮流,并不意味着高雅文学的存在就没有通俗的文学存在,反之同理,两者是并存的关系。最后教师提问中国古典文学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主要发展趋势?教师再次展示“二、”中的三则相关的典型材料,调动学生进行深入地探讨、反思,最终使学生全面理解了仍是时代中的商品经济,社会市民阶层的扩大、统治者的政治因素(尤其是后者)起作用的结果,即文学主流与人有关的理性认识。既然文学格式(体裁)与时代相关,文学主流与人有关,学生也就彻底地领悟了“后世莫能继焉者”的真正内涵。
【中图分类号】B8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9682(2011)06-0059-02
与中华文化的其他众多门类一样,中国古典审美哲学同样有着极为光辉的成就,在其历史传承过程中,体现了鲜明的继承性和兼容性,不仅成为我国古代人们共同的民族审美心理,而且深深影响着现代中国人的审美观念和思想。中国的审美传统始终围绕着文化而展开,“人文以化成天下”的命题贯穿着中国历代审美意识的发展和演变,是我国审美哲学的精神核心。
一、“人文化成”的内涵
“人文化成”出自《易传•贲卦•彖传》:“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这里的“人文化成”是最早出现的“文化”概念。具体到“人文化成”是指典籍和礼仪风俗。天文指一切自然现象,人文则指一切文化活动及其产品,“文”成为贯通天人、无所不包的最为宽泛的概念,“天人合一”是先秦儒家文化哲学的原则。在中国传统观念中,天是神圣的、完善的,是一切价值和道德的源头。在文化上,天文是人文的范本,是人文赖以产生的逻辑起点,人们创人文,必须仰观天文俯察地理,从“天”那里得到启迪。因此,文化是沟通天人的桥梁,人类的文化创造在“天人合一”中得以发生和完备。
潘立勇教授曾提出,“人文化成”可以发现三个关键的概念,即“人”――“止”――“化”,也即以“人”为本的人文倾向、以“止”为度的中和境界和以“化”为用的化育精神或美育精神。“人”是本体,“化”是工夫,而“止”则是这种本体和工夫的基本尺度。
二、中国古典审美哲学的特点
从“人文化成”的内涵出发,我们可以发现中国古代的审美哲学往往都不会偏离这三个关键的概念。
1.“以人为本”的精神核心
“以人为本”一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核心,同样也影响着古代审美哲学的发展。从先秦开始,儒家思想就占据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主导地位,其“以人为本、天人合一”的思想理念对中国古典审美哲学的产生和形成奠定了基础。尽管此后百家蜂起、诸子争鸣以及不同历史朝代各类思潮纷纷涌现,但其主流从未偏离过这个精神核心。
儒家的“山水比德”说即来自于“天人合一”的思想。我国自古就信奉天和人是相通相近的,孔子正式确立了这一审美观念,曾曰:“知者乐水,仁者乐山”其意即为人们爱山爱水源于山水有人崇尚的美德,智慧的人,思路通达流畅,反应敏捷活跃,与流水相似,故而喜爱水。高尚的人,因其厚重沉稳,安于义理,仁慈宽容而不易冲动,与高山一样稳重不迁,故而喜爱山。可见,孔子的审美观注重人与自然的感应交流,从人的伦理道德观点去感受山水之美,把自然山水看作是人的某种精神品质的表现和象征,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理念。
2.“恰如其分”的中和尺度
中国传统文化特别强调恰如其分的分寸感,追求的是与万物和谐的中和境界。不论是儒家的“中庸”、“中和”之道,还是老、庄的“天然说”都体现出“美在于恰到好处”的原理。
如老、庄的“天然”说,核心体现了对天然之美、不加雕琢之美的推崇上,主张人要顺应自然,让大自然按照自己的规律和本性去活动和表现自己,展现出热爱自然、尊重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审美态度。而这种思想也影响了很多魏晋之后的思想家和艺术家。如李白的“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等。同样的,这种思想也给汉民族的审美意识带来很大的影响,如在中国江南园林的设计中,强调“虽由人作,宛自天开”;在中国绘画艺术历史中,宫廷画家都依照宋人郭熙定的原则作画,即“山水画中,画山盈丈,树木盈尺,马盈寸,人物盈十分之一寸”,体现对尺度的把握。
3.“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的化育途径
中国的古典审美哲学在传授和推广过程中,主要以“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的途径来实现,所以出现了大量的文学家、艺术家和思想家。
孔子之时,诗在知识阶层一次次的引诗、歌诗、赋诗中,不断地重塑着自己的权威和经典地位。诗作为礼乐文化中的举足轻重者,乃是“贵族交往活动显示修养、身份和传达信息的精致委婉的文化形式”。诗在当时已经成了礼仪文化共同体内的一种言说方式和生存方式,小至人与人之间的赋诗应对,大至国与国之间的外交辞令,都离不开对诗的非现成化的随机运用。因此,可以说诗是文学艺术的情感化启蒙,子曰:“不学诗,无以言”,可见诗歌具备感知、教育和娱乐的功能。其实“诗”的含义本人认为可以进一步深化,延伸至诗词歌赋,通过对世间万物的精辟概括,表达自己的审美情感,这也是我国古典美学的表征之一。从《诗经》到《离骚》,从“建安七子”到“竹林七贤”;从“野旷沙岸净,天高秋月明”的谢灵运到“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陶渊明;从初唐的陈子昂、岑参、高适到孟浩然、王维、李白、杜甫、柳宗元;从王安石、辛弃疾、苏轼到朱熹、柳永,历代文人墨客吟诗填词,来表述自己的审美意识和情感。
在《论语》中,与“立于礼”相同的表述还有“不学礼,无以立”、“不知礼,无以立也”。这些足以表明学礼、知礼的重要性。一个确实尽力学习礼的人,最终都能够富于想象力地以适应环境的方式,娴熟地将各种形式融合或重新融合起来,这样做,是以一种精审而非盲从的方式,显得自然而优雅――富有创造性,而这也正是我国传统美学所要极力表现的。
“成于乐”主要指通过乐的熏陶和感化,成就与天地同和的人格本体境界。孔子有很高的音乐素养,既能演奏,如鼓琴、击磬、鼓瑟,又能歌咏,“三百五篇孔子皆弦歌之”;更为重要的是,孔子的正乐、乐教还体现着他自己独特的乐感、乐论。正所谓:“乐者,通伦理者也。”从“习其曲”、“习其数”,到“得其志”、“得其为人”,孔子生动地诠释着一个好学的学子形象,只有“得其为人”,才算是真正的学有所“成”。这是“成于乐”的第一层意思。此外,乐还有愉悦、快乐的意思,正如《礼记•乐记》所说:“夫乐者,乐也,人情之所不能免也。”因此,乐通常以其无形抽象的形态让人们感悟生活。从先秦时期《诗经》的“风、大雅、小雅和颂”到汉乐府诗,从唐代的《风雅十二诗谱》到宋代的《霓裳中序第一》及近人破译的唐代敦煌曲谱,再到明清小曲,种类繁多,源远流长,给人们以极大的美学感受。
三、“人文化成”在中国古代自然审美意识中的体现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千百年来,无数文人墨客,失意宦官,无不游历名山大川,寄情抒怀,陶醉于山水美景之中。把自然山水作为审美对象,在中国经历了一个长期演变的发展过程,但也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中国古典自然审美意识形态,且体现出“人文化成”的精神元典。
1.先秦――汉魏六朝:从“比德论”到“世外桃源”
春秋战国时期,中国社会经历了第一次激剧变革,出现了由繁忙的商旅到帝王巡游、外交聘问、宫廷婚旅、学子游学、谋士游说、王侯游猎等丰富多彩的功利性旅游活动,为后人留下了极为精彩的旅游篇章。但由于人们的注意力长期集中在那时的百家蜂起、诸子争鸣这一最活跃的文化场景,因而忽略了诸多谋士游子为开拓政治外交局面所进行的长途奔波,不绝跋涉。其实,正是他们的种种参差错杂、热烈奔放的举止,为中国古代旅游审美留下了以情理糅杂为主要的游美思想。在那时,中国人摆脱了对自然山水的畏惧心理,转向亲近自然、热爱山水,并将自然山水的品性与人的道德精神联系起来,进入了所谓的“以山比德,又水比智”的阶段。这就是孔子的“比德”境界。这是以一种道德眼光去寻求人与自然山水内在精神契合的审美观。在孔子看来,山之美在于其巍然屹立,雄伟壮观,气宇轩昂,万世长存,给人以沉稳庄重的静态美感,可视为仁者的风范;水之美在于其新鲜活泼,变换无穷,或为流泉飞瀑,或为浩瀚湖泊,或为奔腾江水,或为低下暗河,给人以充满活力的动态美的享受,象征着智者的胸襟。孔子这种比德论的山水审美观虽然还没有在纯粹意义上达到山水审美的超然境界,但对后世的影响深远。
汉魏六朝时期,由于社会动乱和玄学盛行,人们开始以隐逸的心态寄情于山水,追寻“畅神”的境界,欣赏山水本身那千姿百态的自然美。换言之,这时人们开始以一种超凡脱俗的心胸来面对山水,欣赏领略山水之美,进入了中国美学史真正意义上的山水审美阶段。即审美文化的发展出现了一个重大的转折,自然美从作为社会美、人格美的陪衬和背景的附属地位中解放出来,以一种崛然而起的姿态走向了独立。士大夫文人对自然美的欣赏,已超出了“比德”的束缚,不再把自己的道德观念附加于自然山水上,而是欣赏自然山水本身的蓬勃生机。
2.唐宋时代:“五岳寻仙不辞远,一生好入名山游。”
唐宋时期是我国古代旅游审美继往开来的又一高峰时期。大唐开国皇帝李世民与以魏征为首的儒生官僚集团积极鼓励知识分子创作,使士子充满了前所未有的豪迈感。开明、宽容的文化政策也促使旅游文化在多元激荡之后向纵深发展。以文士为主的士人是唐代游美的骨干,他们思想活跃,具有远大的政治抱负、建功立业的雄心和拯物济世的渴望。他们在空前统一而强大的国家、在宽松而多民族文化融合发展的政治思想氛围条件下,创造了“怀抱经纶”的曲江游宴之旅;尽享山水田园之美的郊游郊居之旅;“文以载道”、“诗以采风”的漫游之旅;积极进取、建功立业的边塞之旅以及西游东渡的释游,并将之汇成了唐代雄放浩荡的游览审美洪流。
而宋朝也是我国古代历史上文化最发达的时期之一,以陶醉于山水花鸟自然风景,以实地游览观赏来获得游美的成果是当时旅游的主流。
3.元明清:田园牧歌式的忧伤与回归
说到元明清时期的旅游,不能不提郑和的西洋之航和徐霞客的遍游域内,李时珍翻山越野采药治病的行游。他们确实是历史上著名的旅行家,在旅途中留下很多著名的诗文。用旅游审美的典范与之对照,对游美的标准冷静分析,郑、徐的著名旅行与继承了孔子游赏观和屈原行吟的李白、苏轼相比,可见很多不同,其根本之点在于行游中体现出来的目的。
而山水旅游活动已不如盛唐那样充满豪情壮志,代替唐代那种豪迈气魄,又似乎恢复到魏晋时代那种寄情山水的“隐逸”情调,人们更多的沉湎于一方山丘沟壑,几家野店村居之中。这种山水审美的牧歌式情趣,实际上是当时地主、士大夫一种满足于既得利益、渴求永远保持稳定,从而将生活理想化、牧歌化的一种隐隐的忧郁和感伤。这恰恰是人们对于山河沦落的感慨。
由此可见,中国古典审美哲学孕育着深刻的“人文”内涵,通过“人文化成”的元典文化,形成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精神,指导着中华民族的审美观念不断地汲取精华,不断地发扬壮大。这种传统审美哲学在今天仍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其正面的、符合当今社会需求和发展趋势的审美精神仍对我们社会的发展起到积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潘立勇.“人文化成”传统与中华审美人文精神[J].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2004(3)
2 王新春、刘光本.《易传》“人文化成”的价值理想[J].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4)
3 李 丽.试析三峡旅游景观的“人文化成”[J].西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5)
《全日制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提出了语文课程的四条基本理念,第二条是“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其中,明确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总是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不宜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和完整。语文又是母语教育课程,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因而,应该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 [1]这段表述在语文教学中产生强有力的冲击波,但在认识和实践上也有许多模糊和混乱的地方。
如何才能正确理解和贯彻这条理念呢?如何认识语文课程的实践性?如何处理学生语文实践与其它环节的关系呢?我国古代的“学习”理论中包含了丰富的内容,带给我们深刻的启示。
一、“学”和“习”的内涵
在先秦学者的治学言论中,把“学”和“习”看成是有一定意义联系的两种不同的获取知识的方式,又把二者看作是具有时间关系的两个学习阶段。中国最早把“学”和“习”连起来使用的是孔子,“学而时习之”, [2]按其本意理解,“学”的基本含义,就是从书本和讲授中获取知识、技能;“习”的基本含义,就是学习者个体的实践活动,对已学知识技能温习、练习以求熟练巩固。《礼记》中采用形象的比喻,把“学”和“习”结合起来解释说:“鹰乃学习。” [3]但仍然是包含两层意思的两个词的联用,雏鹰小时学飞,需要跟着老鹰模仿,初步掌握飞翔要领后,仍需反复演习,才能熟练掌握飞翔的技能,雏鹰学习飞翔的过程,与人的学习过程非常相似。
以后的学者发展了先秦学者的思想,朱熹说:“未知未能而求知求能之谓学;已知已能而行之不已之谓习。”④说明学习的过程是由“未知未能”到“已知已能”,再由“已知已能”到“行之不已”的过程,是一个由未知到已知,由知到行,由认识到实践的过程。
综上,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理解“学”和“习”的内涵:
“学”是动物和人类通过人际之间互动而获得间接经验的过程,“习”是动物和人类通过与环境互动而获得直接经验的过程,是学习的两种方式。
在学校教育中,“学”的目的是理解书本和教师所授,解决“懂”的问题;“习”的目的是对所授知识巩固运用,解决“会”的问题,是学习的两个阶段。
在语文学习中,“学”是对知识的感知、理解和记忆,“习”包含了复习巩固的意思,但更指对知识的运用。
在语文学习中,“习”既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作练习题,也不同于更进一步的社会实践。
语言学家克拉申曾区别这两个概念,他认为,习得(acquisition)是一种下意识地掌握语言的过程,语言习得者通常意识不到他们在习得一种语言,而只知道他们是为了交际、实用而运用这种语言;而学得(learning)是有意识地学习语言知识、掌握语言规则的过程。学得和习得是掌握语言的两条途径,不过,习得更重要,学得只起到辅助作用。语言学习的规律表明,语文的“习”决不能停留在以巩固教材为目的的习题册上,而是在交际中动手动脑动耳动口。
“习”也有别于进一步的社会实践。在传统教育理论中,“习”的范围很不确定。孔子更多地指练习,尤其是记忆方面,强调必须多次温习才能记忆,长久进行下去才能把所学逐渐领悟。清代时期的“习”,有复习、实习、练习等义,又兼有实践、实行等义,实际上涵盖了“行”的环节。我认为,“行”是用所学的知识去解决现实生活中各种实际问题,是学习过程的最高阶段,在时间和空间上比“习”更广泛。这和学校教育阶段与“学”紧密相联的“习”的阶段是有区别的。
二、“学”和“习”的关系
孔子“学而时习之”一句,说明学过的知识只有通过不断的温习,才能融会贯通,有所心得,从而获得精神上的愉悦,“习”是“学”的深化。
《朱子全书》有这样的话,“人而不学,则无以知其当知之理,无以能其所当为之事;学而不习,则虽知其理,能其事,然亦生涩危殆,而不能以自安。”他把“行”包含在“习”中,认为学习的过程就是“学”和“习”的统一。“知行常相。”“用功不可偏,偏过一边,则一边受病。”
对“学”和“习”的关系,可以形成如下的基本认识。
1.从总体看,“学”是主导,“习”是基础,“习”“学”结合,相辅相成,是人类学习异于并且优于动物之处
动物学习,严格地说,只是单纯地“习”,只能“习”得个体的直接经验,虽然也有信息传递,如蜜蜂借助某种“舞蹈”信号,传递蜜源地点的信息,但局限性很大,不能突破时空限制,积累形成种群经验时代传递下去。而人类通过语言文字等各种中介物传递信息,从而超越时空限制,弥补个体经验的不足,“学”使人类学习走了一条捷径。
然而,再精深的理论,再深刻的间接经验,如果不经过学习者的运用,是不会转化为学习者的经验的。正如清代学者颜元所说:“思过,读过,总不如学过。一学便住,不如习过。”
2.就语文学习规律和语文教学现状而言,要强调突出“习”
“学“和”“习”是语文学习的两条途径,但在语文教学中却只注重“学”这条途径,忽略了“习”这条途径,单条腿走路。具体表现为课堂多以对课文和语言知识的讲解为中心,而不是以学生的语言实践为中心;以习题检测为中心,而不是以与学生思想生活相关的真实信息的输入为中心。这就严重背离了语文学习的规律,势必导致语文教学的低效。
三、“学”中有“习”,“习”中有“学”
古人在“学”、“习”结合上做了有益的尝试。
先秦时期就把“学而时习”作为一条学习规律,把“传不习乎”作为一天的学习内容来对待,如果达到“日知其所亡,月不忘其所能”,[6]就算达到学习目的了。什么时候“习”比较好呢?《学记》指出“当其可之谓时”,[7]是说“过时非也,不及时亦非也”,必须注意“当其可”,把握准确时机,才能使“习”有效。还总结了许多“习”的方法:一是配合课内的课外练习,如《学记》所说“教必有正业,退息必有居学。”[8]二是及时复习,“朝益暮习,小心翼翼。以此不解,是为学则。”[9]三是经常性练习,“学而时习之。”四是由易到难,逐步练习。
明清时期,“学”的方面,强调博闻强记,并分为感知、理解思考、记忆巩固几个阶段。“习”的方面,在“习”的时序、次数、分量上,比前人更为具体,强调循环记忆、先密后疏,还总结了间隔练习、诵读、札记复习等方法,尤其强调“习动”实践,反对“习静”,指出“习动”不但实用价值高,而且学得快,记得牢。
“学”和“习”虽然是学习的两种方式、两个阶段,但是在实际运用中又是相互借鉴、相互渗透的。站在今天语文教学改革的角度,“学”和“习”更不能截然分开,而是“学”中有“习”,“习”中有“学”。
1.“学”中有“习”
如前所述,语言的学习中,“习”发挥着更重要的作用,即使在感知、理解教材的阶段也不例外,“学”中必须渗入“习”,才能切实有效地“学”。
以诵读为例。古人诵读要求“口诵心惟”,把声音技巧和抽象思维、形象思维融合,运用语感把握书面语言的深刻含义,学生对教材的体悟正是从他们自己的诵读开始的。如果一味地听教师讲授,单纯地“学”,只是记下未经消化的知识点,很难谈得上深入地理解教材。
2.“习”中有“学”
就“习”的目的而言,“习”是对“学”的巩固、运用,其结果必然是“学”的进一步深入和发展。尤其要提倡那种高层次的“习”,在温习旧知的基础上,悟出新道理,获得新知,所谓“温故知新,告诸往而知来者”。对此,朱熹有精辟的论述,“时时温习,觉滋味深长自有新得。”“须是温故方能知新,若不温故便要求知新,则新不可得而知,亦不可得而求矣。”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7.
[2]论语.程昌明译注.沈阳:辽宁民族出版社,1996.7.
网络使过去学生的信息资源主要来自于书本的局面发生了根本改观,借助于网络,教育信息资源实现了数字化、多媒化、网络化,尤其是网络与各门具体学科教学的整合,改变了教与学的方式,更加展示出网络应用于教学的广阔空间。网络技术为古典诗词的课堂教学带来了活水,并必将带来古典诗词课堂教学的全面变革。与传统的古典诗词课堂教学设计相比,网络环境下的古典诗词课堂教学设计具有鲜明的特点,主要体现在:
一、直观性
直观性原则是指在教学中要通过学生观察所学事物或教师语言的形象描述,引导学生形成所学事物、过程的清晰表象,丰富他们的感性知识,从而使他们能够正确理解书本知识和发展认识能力。古典诗词课堂教学的直观性和一般理科教学中教师运用各种直观教具、实物或者进行示范实验直观演示的方法有所不同。网络环境下古典诗词课堂教学的直观性,便是指充分利用网络,让古典诗词的背景、内容、意境显得直观、具体可感。在古典诗词课堂教学设计过程中,可以充分利用网络的资源优势,让学生详细了解诗词的创作背景、作者的简况及创作风格;可以通过网络查找学习和诗词相关的赏析文字,加强对诗词的直观理解;可以通过文字、图片、视频等媒介,通过名家解读加深对晦涩难懂的诗词的直观认识;可以通过感受名家朗诵,加强对诗词情感的直观领悟。例如在设计《满江红》时,可以详细讲解北宋的时代特点,岳飞的个人经历及创作特点,通过名家朗读充分感受词的意境及情感,借助名家视频解读充分领会词的内容。总之,在网络环境下,古典诗词不再显得晦涩难解,通过网络技术手段的运用,古典诗词的课堂教学内容显得更直观,更易为学生所接受。
二、精细性
诗词鉴赏,其最高境界是鉴赏。要想达到让学生能鉴赏诗词的境界,功夫主要在平时,网络技术为实现这一目标提供了最大可能。在平时的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老师可以充分将网络的活水引进课堂,借助网络的强大功能,秉烛探幽,深耕细作,实现精细化教学,有效提高学生鉴赏诗词的能力。这种精细化主要体现在诗词字词理解的精细化,揣摩字词的作用、好处,揣摩意象的含义、作用,揣摩这些字词对于刻画人物、揭示情感、表达主旨方面的作用;手法的精细,分析语句所使用的修辞手法、表现手法、抒情方式、表达方式等,并力求全面;情感的精细,由浅入深,由表及里,悉心领悟诗词具体语句中所蕴含的作者的情感;主旨的精细,通过词句的具体分析,搞清作者的创作动机,明晰诗词的写作主旨。总之,在网络环境下,在平时的诗歌课堂教学实践中,教师秉承精细化教学理念,通过对文本的细致分析,力求让学生做到弄懂,弄通,弄透,必将从根本上改变传统的粗放型的诗词课堂教学,从根本上改变古典诗词鉴赏得分低的局面。
三、拓展性
在以前的古典诗词课堂设计中,囿于条件的限制,教师往往只注重文本的分析。而在网络背景下,教师可以站在更高的高度来观照诗词,做到既注重诗词的内涵,又注重诗词的外延,既可以充分拓展学生的视野,又可以提高学生解读古典诗词的能力,极大地扩充课堂容量。古典诗词课堂设计的拓展性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一是知识的拓展,主要体现在可以扩展和诗词有关的时代背景、创作背景,作者的相关常识、有趣的故事;通过不同的名家评论拓展对诗词内容的多元认识;通过课后拓展,领悟和所学诗词作者相关的其它不同风格的作品,或归纳出和所学诗词同一类型的某类诗词的共性特点,或和其它诗词进行对比阅读,拓展和加深对诗词的认识。二是思维的拓展,通过对诗词中所采用的不同的版本信息的比较,培养学生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的能力,尤其是通过对背景、词句和主旨的不同认识和理解的深入探讨,拓展学生的思维能力。以《声声慢》为例,其中有“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一句,对于“满地黄花堆积”一句,一种见解认为是盛开的景象,一种见解认为是凋零的景象,引导学生深入辨析。再如《声声慢》一词的创作背景,有人说是李清照中年的作品,有人说是其晚年的作品,可以引导学生通过查找网络相关资料,然后进行辨析,还可以和学生的研究性学习结合起来,充分拓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二、中国古典文存在危机的原因
首先,文学教育以现代文学教育为主。、至期间,在中国知识分子心目中,只有以鲁迅为代表的的文学思想。直到1978年,内地实行改革开放政策,恢复高考,才让中国古典文学教育重新回到教育的层面。但由于深受影响,老师对学生的教育还是以“照本宣科”的教育理念为主。
其次,应试教育成为现代教育的主流。以高考古典诗词鉴赏为例,中国的高中教育,老师会给出文言文中高考的重点,而学生则根据重点去刻板的面对高考。从2002年开始,高考语文试卷(全国卷)的诗歌鉴赏考查由选择题型变为简答题型,改变了以往的诗歌鉴赏在一定程度上已经转变为选项分析能力考查的状况。
第三,现代文学多元化的趋势对古典文学造成威胁。文化也是在时代中不断发展,特别是网络的发展,1998年,第一本网络小说——《第一次亲密接触》,在网络上被疯狂转载,使台湾和内陆文学界掀起了一股网络文学的狂潮,此后的题材除了爱情,也有历史、武侠、恐怖、魔幻、侦探、悬疑、纪实等,拉开了一股“新新人类”的“新”,人们更加愿意喜欢阅读新颖的题材类型。文化种类的增多,人们更愿意接受网络带给我们的快捷、娱乐化的信息,使得古典文学的地位更加削弱,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古典文学的教育。
第四,古典文学的接触渠道较少。中国教育的模式普遍是填鸭式教育,这也让在校的学生能够接触到古典文学的机会只限在课堂。但书本上的文言文、古典相对于中国2500年的历史文化来说,只是凤毛麟角。同时由于古代文学在地域上也有一定的差异,中国疆域辽阔,地形复杂,人口繁密,民族众多,自古以来产生了丰富多样的地域文化,使得学生在接受时有一定的难度。
三、如何面对古典文学教育存在的危机
首先,加强教师的职业知识素养。古典文学的传教,不一定要按严肃、古板的方法。而是要课内课外的结合,师生互动,教学相长。教师也必须加强古典文学“深”度、“广”度,才能满足教学工作和科研工作的需要。讲诗经侧重于艺术的角度,突出情感的渗透;讲唐宋文学,侧重想象力的发挥,扩散学生的思维;注重自己在各方面知识的扩展,不应只按教材式的方式,来完成教学任务,应用现代教学方法将古典文学拓展到学生心理。
其次,通过多渠道传播学生宣传古典文学教育。在信息时代高速发展的今天,可以把古典文学上传到网上,让更多的人能够方便、快捷的阅读古典。老师经常带动学生到名胜古迹、博物馆等地进行交流学习,使学生能够感受到中国古典文化的优美;不断拓展古典文学的传播渠道。
二、中国古典文存在危机的原因
首先,文学教育以现代文学教育为主。、至期间,在中国知识分子心目中,只有以鲁迅为代表的的文学思想。直到1978年,内地实行改革开放政策,恢复高考,才让中国古典文学教育重新回到教育的层面。但由于深受影响,老师对学生的教育还是以“照本宣科”的教育理念为主。
其次,应试教育成为现代教育的主流。以高考古典诗词鉴赏为例,中国的高中教育,老师会给出文言文中高考的重点,而学生则根据重点去刻板的面对高考。从2002年开始,高考语文试卷(全国卷)的诗歌鉴赏考查由选择题型变为简答题型,改变了以往的诗歌鉴赏在一定程度上已经转变为选项分析能力考查的状况。
第三,现代文学多元化的趋势对古典文学造成威胁。文化也是在时代中不断发展,特别是网络的发展,1998年,第一本网络小说——《第一次亲密接触》,在网络上被疯狂转载,使台湾和内陆文学界掀起了一股网络文学的狂潮,此后的题材除了爱情,也有历史、武侠、恐怖、魔幻、侦探、悬疑、纪实等,拉开了一股“新新人类”的“新”,人们更加愿意喜欢阅读新颖的题材类型。文化种类的增多,人们更愿意接受网络带给我们的快捷、娱乐化的信息,使得古典文学的地位更加削弱,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古典文学的教育。
第四,古典文学的接触渠道较少。中国教育的模式普遍是填鸭式教育,这也让在校的学生能够接触到古典文学的机会只限在课堂。但书本上的文言文、古典相对于中国2500年的历史文化来说,只是凤毛麟角。同时由于古代文学在地域上也有一定的差异,中国疆域辽阔,地形复杂,人口繁密,民族众多,自古以来产生了丰富多样的地域文化,使得学生在接受时有一定的难度。
三、如何面对古典文学教育存在的危机
首先,加强教师的职业知识素养。古典文学的传教,不一定要按严肃、古板的方法。而是要课内课外的结合,师生互动,教学相长。教师也必须加强古典文学“深”度、“广”度,才能满足教学工作和科研工作的需要。讲诗经侧重于艺术的角度,突出情感的渗透;讲唐宋文学,侧重想象力的发挥,扩散学生的思维;注重自己在各方面知识的扩展,不应只按教材式的方式,来完成教学任务,应用现代教学方法将古典文学拓展到学生心理。
其次,通过多渠道传播学生宣传古典文学教育。在信息时代高速发展的今天,可以把古典文学上传到网上,让更多的人能够方便、快捷的阅读古典。老师经常带动学生到名胜古迹、博物馆等地进行交流学习,使学生能够感受到中国古典文化的优美;不断拓展古典文学的传播渠道。
中华五千年的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对古典文学的学习与研究,不仅是对国人的基础要求,同时也是提升自身涵养与综合素质的有效途径,其重要性可见一斑。高校需要对古典文学的教学提高重视,强化古典文学课程设置,教师需要创新教学方式,提高教学质量与效率,通过古典文学教学的开展与实施,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为社会培养人格健全与素质全面的人才。
一、现阶段我国高校古典文学教学的现实状况
1.1 古典文学教学得不到应有的重视
受应试教育体制的不利影响,下至小学上至高校,普遍对文学类课程的重视程度不够,课程设置与比例更偏重于实用学科,加之当前国外敌对势力散布不良信息对国民思想进行冲击,使得“崇洋”成为普遍现象,甚至部分人认为传统文化是陈旧、老套的东西,学习古典文学显得“老”和“厚重”。这种大环境不利于古典文学教育的开展与进行。高校在文学类专业开设与重视的力度方面也存在薄弱环节,更倾向于将师资力量应用于科研、技术等就业率较高的专业上,如此古典文学教学就没有必要的基础支撑。
1.2 古典文学教学脱离现当代生活
高校的古典文学教学,目前从大多数课堂教学上看,还局限于“说文解字”的程度上,侧重对词、语法、手法等技巧方面的讲解,而忽视了古典文学本身属于一门“源于生活”的学科,需要将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才能达到最终的教学目的。当前大部分古典文学教学不能有效地结合当代生活特点,开拓并延伸古典文学丰富的内涵。深究起来,古典文学与当代生活紧密结合的内容不胜枚举。例如,《诗经》中的“蒹葭”是教育当代大学生坚韧不拔地追求精神的好教材;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陶渊明的《饮酒》等均是对现当代浮躁心态的一帖清火剂。
1.3古典文学教学忽视了先进手段的应用
古典文学内涵丰富,并且抽象的内容较多,仅仅依靠“一本书,一黑板”与“大面积课堂灌输”的方式开展教学,远远不能达到古典文学教学的要求与标准,也不能将古典文学的美充分展现出来,更重要的是枯燥的教学方式容易使学生对古典文学的学习产生麻木与厌烦心理。就目前来看,古典文学教学忽视了心理学、人因工程学、网络技术等手段的应用,从而使课堂教学变得枯燥、乏味,并导致课堂教学质量与效率得不到有效提高。
二、古典文学教学方式的几点创新
古典文学教学的教学方式创新需要紧密结合心理学、人因工程学、网络技术等先进理论与手段,从而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与效率。本文以显性与隐性教育、多模态教学与探究式学习为主,对古典文学教学方式的创新进行了详细分析。
2.1创新方式一: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结合
显性教育是公开的有组织的,如谈话、座谈、讨论学习、开会等有系统教育体系,向受教育者表明教育目标的教学方式。该方式表达直观,不拖沓,层次性较强。隐性教育是巧妙地借住文学、科技、语言、艺术等“媒介”将教育目的隐含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使受教育者在耳濡目染中感受和领悟,思想在潜移默化中发生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从而有所感悟,其最大的特点是“渗透”。古典文学教学中需要将两者有机的结合起来,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将两者的优势发挥地淋漓尽致。因此教师需要增加辩论、演讲、角色扮演等课堂活动的开展,指导学生应用所学知识展现自我,例如,在《鸿门宴》的学习中,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分别进行项羽、项庄、刘邦、樊哙等角色的扮演,并且将文中人物的语言、表情、动作等清晰表达出来,从而使学生感受到鸿门宴中那种紧张的气氛以及该历史事件的经过。对于隐性教学方式,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在课内外即兴以文言对话,或者将生活中的感受写成格律诗等,从而使其在知识的应用中耳濡目染,使古典文学渗透到思想与意识中。
2.2创新方式二:多模态教学
模态指人类借助感觉器官与外部环境进行沟通和交流的方式,多模态是心理学与交际学方面的一种理论,强调对视觉、听觉、触觉等多种感觉的综合性运用,如此可以强化信息接收与理解的质量与效率。在古典文学教学中,借助多媒体教学手段,对多模态教学方式进行有效运用,可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对于所要教授的内容,利用多媒体课件,以图像、音频、录像等模态呈现出来,使学生综合应用视觉、听觉等感官。例如,在《前赤壁赋》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课件一边播放舒缓、空灵夹杂湖水声的音乐,一边播放赤壁的景色,同时播放课文朗诵音频,从而使学生通过视觉与听觉同时运用并充分发挥想象的方式,深切体会到“舟遥遥以轻r,风飘飘而吹衣”的闲适、空灵的意境,体会苏轼由乐转悲又由悲转喜的情感变化,如此有利于学生对文章的整体性学习与掌握。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锻炼学生“听、说、读、写”同时进行,指导学生综合应用多种感官,以提高学习效率。
2.3创新方式三:探究式教学
在古典文学教学中应用探究式教学,首先需要遵守三项原则:“主体性原则”、“民主性原则”与“问题性原则”。教师需要明确学生的主体性,将课堂主角让给学生,通过设置问题情境,将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学习动机激发出来。并且需要营造一种宽松、愉悦的课堂氛围,使学生与教师具有平等的地位,可以没有约束地提出自己的看法与见解。同时需要注重问题的设置,使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接收并内化古典文学知识与技巧。因此,教师需要提高教学内容的趣味性,并在教学内容中有意识地设置问题,同时组织学生开展一系列的探究性活动,使学生在小组合作与相互讨论对问题进行探究的过程中不断深化所学知识。例如,在《红楼梦》讲义的过程中,教师可以提出问题:“作者曹雪芹意在用书中的哪位人物映射自己?”如此,可以引导学生通过对故事背景、人物描法等技巧的探索与研究来寻求答案,而在此过程中学生也不断学习并巩固了所学知识。此外,教师还需要就提出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过程,与学生进行交流与互动,针对具体学生的思维方式,对其进行一定讲解与指导。
我国古典文学是文学发展史上不可缺少的部分,主要是指从远古直到五四以前优秀的、具有一定价值的历朝历代文学作品,包括远古流传下来的原始歌谣和神话传说、激越华美的现当代文学等[1]。古典文学历史悠长,博大精深,蕴含着丰富的传统美德和民族优秀精神,以及特有的文学审美魅力,彰显我国几千年华夏文明、灿烂文化的独特魅力,是文化修养的最基础内容。在当今社会,世界经济一体化发展速度不断加快,中西文化、多元价值观念急剧碰撞,对“三观”尚未定型、社会经验尚不足、明辨是非能力还不强的高校学子来说,易对其道德观念和价值目标产生负面影响,引发思想上的纷争。基于高职教育加速改革、创新发展的新形势下,大学语文教师要重视古典文学的教育价值与意义,立足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和道德教育民族性原则,在语文教学实践中,充分发挥古典文学的教育功能,应用弥足珍贵的古典文学,对学生开展德育、美育等,启迪思维,传播中国声音,凝聚民族精神,彰显文化自信,从而引领大学生建立正确、高尚的价值取向、道德情操等,顺利成长为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优秀接班人和建设者。
一、古典文学在高职大学语文课程中融汇的价值意义近
年来,国家相继出台相关文件推动传统文化在教育教学中有机融入。如《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等,为古典文学教育在大学语文课程中的融汇提供了依据[2]。将古典文学融入大学语文教学实践,具有重要的价值意义。
(一)有助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漫长的社会发展实践中形成,集成儒道释等多家思想文化,蕴含稳定的共同精神、价值取向和鲜明的民族特征等。哲学思想与人文精神丰富,是中华民族赖以生存与发展的“根”与“魂”,也是当今治国理政的智慧源泉,为当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了思想基础、文化源泉和实践指导,体现我国强大的文化软实力。学校是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平台,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构成部分,古典文学记录了中华民族共同奋斗历程,延续并传承中华民族的优秀文明历史,饱含中国人民汇聚形成的民族精神,凝聚中华儿女的理想信念[3]。将古典文学教育融汇到大学语文教学中,将能促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
(二)有助于“大国工匠精神”培育
培养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是高职教育的重要目标。当前,我国正处于产业转型发展和从制造大国转向制造强国的关键时期,亟需具有创新创造精神的当代工匠。古典文学中,蕴含很多与工匠精神培育相关的知识与内容,如先秦时期的《考工记》中,有“知者创物,巧者述之守之,世谓之工。百工之事,皆圣人作也。”,其对工匠精神的诠释,与当今提倡和弘扬的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非常契合。在大学语文课程中,融汇古典文学教育,可引导学生敬业奉献,勇于创新,将工匠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成长为具有优秀专业技能的职业人才。
(三)有助于提升学生的语文学习效果与人文与职业素养
高职学生对专业学习比较重视,对语文学习相对轻视,但语文是各门学科学习的基础,对学生的人文素养和未来职业发展,具有重要基础作用。将古典文学融汇到大学语文教学中,可以进一步丰富大学语文的教学内容,增强教学内容的生动性和吸引力,提高学生参与语文学习的积极性。既有利于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健全人格,又有利于激发学生语文学习兴趣,提升语文学习的有效性。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推进,如何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成为重要的课题。语文是高职教育的基础学科,也是培养学生人文与职业素养的重要学科,对学生全面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古典文学教育的融汇,能使学生在与古人的对话中,接受中华传统美德对心灵与精神的洗礼,受先贤圣哲潜移默化的影响,这对学生正确三观的形成和良好思想修养的养成、增强文化自信、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极大的促进作用。
二、古典文学与高职大学语文课程的融汇策略
(一)增强教学内容与方法的生动性
在我国古典文学中,不少作品创作时代久远,其作品创作的背景、语言、表达方式等,与当今社会存在较大差别,客观上给学生的学习带来障碍[4]。教师要注重采取合理的教学方式,找准学生的兴趣点,实现寓教于乐,充分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高职大学语文教师要根据专业方向的不同,找准学生的兴趣点,有针对性地开展古典文学和语文教学,使之更贴近学生的专业学习。部分古典文学作品的文字晦涩难懂,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容易产生障碍,教师可利用现代多媒体技术,将佶屈聱牙的古典文本转化为有声有色的形象或文本,营造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将文学知识生动地传授给学生。例如,教师在讲授上古神话时,可运用多媒体展示黄帝、精卫、蚩尤、刑天等形象,通过强烈的视觉冲击引领学生深入学习和理解。再如,学习《诗经・蒹葭》时,可播放邓丽君演唱的《在水一方》,该首歌曲根据《诗经・蒹葭》改编而成。概而述之,在古典文学教学中,教师应精准找到学生的兴趣点,通过多种教学手法和风趣、幽默、诙谐的教学语言,不拘一格、多管齐下地开展教学,使古典文学在传统文化沃土中绽放智慧鲜花。
(二)应用古典文学强化语文德育效果
古典文学具有以伦理道德为核心的“德性文化”,以及完善的伦理道德价值体系。经过批判扬弃和创造的中国传统伦理道德智慧,契合现代精神文明建设和大学生思想品德教育的道德主张,至今仍具有普遍意义和时代意义。古典文学作品特有的审美吸引力,能够唤醒学生思想品德教育的主体自觉,使其在主动接受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塑造良好的道德品质。在大学语文教学中,强化古典文学教育,传承和弘扬蕴含的民族优秀精神和中华传统美德,促进大学生思想道德品质提升。教师要积极转变语文教学理念,充分认识古典文学教育在思想品德培养方面的重要意义,在教育教学体系中给予古典文学一定地位。重视古典文学的社会性、人文性特点,遵循“经世致用”的文学传统,将古典文学作品中蕴含的传统美德和民族精神转化为德育教育的现实资源。主动改进教学方法,有意识地开展古典文学教育活动,引导学生诵读古典文学,开展文学体验和进行探究式学习,灵活运用微课、小组讨论、任务驱动、翻转课堂等多种现代化教学手法,充分调动学生学习语文和古典文学的主观能动性,提升思想道德品质。
(三)多措并举提高学生的古典文学修养
首先,要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古典文学中蕴含丰富人类智慧,但其语言、表达方式等与现代习惯存在差异。在学习中,只有具有一定文学功底与素养,才能将作品中文化精髓充分领会,增强学生与作者的情感互动。教师要对学生文学功底进行全面了解,根据学生的文学素质情况,有针对性地制定分层次的文学素质培养策略,使全体学生进步。其次,要注重培养学生语言能力。古典文学翻译是非常重要的环节,教师要定期对学生汉语语法、语义、表达能力等进行训练,使其掌握古典文学翻译的技巧与能力。再次,提高学生古典文学鉴赏能力。当前,高职学生古典文学鉴赏能力整体现状不容乐观,还存在知识碎片化、基础能力不扎实、审美感受浅表化,审美感受力不敏锐、文学阐释模式化、文学阐释力欠缺等问题。因此,大学语文教师要注意提高学生的古典文学鉴赏能力。然后,利用网络平台和数字图书馆资源,有针对性地推荐古典文学基础知识的相关书目,采用师生共读的方式,逐渐增加学生的古典文学阅读量,使学生养成自觉阅读古典文学经典的习惯,在阅读中不断提高基础能力和古典文学修养。孟子提出知人论世和以意逆志的文学鉴赏方法,教师要引导学生掌握知人论世、以意逆志的鉴赏方法,使其通过知人论世,了解作家和作品的背景知识;通过以意逆志,把握作品的情感、内涵,推测作者创作时的志趣、意图和价值取向,解读、认识作者要在文章中真正表达的意志和情感。最后,经过多次训练和实践,有效提升学生审美理解力和想象力。古典文学作品中蕴含的情志、兴味,必须深入品味,才能真正领会。教师可利用音视频等多种资源,为学生创建古典文学教学情境,引领学生进入文学世界的意境中,使其品味和享受文学的美。引入实践法,通过口头和书面文本评价、小组自由探讨、课后写作训练等,引领学生将鉴赏理论与知识运用于具体实践中,全面提高高职学生的古典文学鉴赏能力。
三、结语
古典文学契合现代精神文明建设,可以对接现实教育资源。高职大学语文教师要充分认识到古典文学的教育价值,将其引入到语文课程教学中,促进二者融合渗透,使学生在文本体验中丰富精神世界、涵养内心,促进知识传授与思想道德养成教育目的的顺利实现。
参考文献
[1]陈光锐.论高职大学语文古代文学作品教学的“文史结合”[J].高等职业教育:天津职业大学学报,2018(01):75-78.
一、人才培养方案中应合理安排授课学期和课时数
《维吾尔古典文学史》是维吾尔民族古代文学的传承结晶,具有连贯性和奠基性。因此,在安排课程时必须要注意这点问题。但是,目前各高校安排本课的学期和课时数不尽相同。就拿我校来说,在2010年的教学计划中(三年种《维吾尔古典文学史》被安排到第二年第一学期上,一周六课时共十七周安排到当年第二学期;2012年的教学计划中,《维吾尔古典文学史》被安排到第三年,一周四课时共三十四周(136课时)。显然,这个计划有问题。其一,忽略了时间顺序。我们知道《维吾尔古典文学史》是民间文学的延续,是现代和当代文学的开端,如果将这门课程安排到最后学年上,不符合教学规律;其二,大大缩短了应有的课时。其三,忽视了教学效果《维吾尔古典文学史》是学习相关文学专业课的必要补充,如果将其安排到最后学年没有发挥出其课程重要的基础知识的作用。
对此,笔者认为应将《维吾尔古典文学史》安排到进入专业学习的第一学年,在《维吾尔民间文学》课之后(或并列),在《维吾尔现当代文学史》课之前。至于课时,要安排的尽量充足,保证其课程内容的全面讲授。
二、选择适合讲授《维吾尔古典文学史》课程的教师
《维吾尔古典文学史》是一门复杂的课程,其复杂性在于它首先具有古老性,其次是具有历史一贯性。其中用多种语言文字记载着维吾尔先民衬托于文化和意识形态历史的多变形生活现实。它早先是开放的文学,将东西方最优秀的文化精髓集于一身,形成复杂的思想体系,使得经验和模拟文学得到盛行,着力于作品的艺术性。最重要的是,维吾尔文人首先是学者型作家和诗人,其作品超越了纯碎的文学范畴,成为了反映所有学科、传播其最新成果并且传给后人的伟大窗口。总之,这类文学内容丰富、语言多样、形式独特、思想复杂、紧密联系历史,一般单科教师很难胜任其授课任务。笔者认为,要承担此门课程的教师除了首先应该了解课程内容和体系之外,还要精通维吾尔历史及其他兄弟民族的历史、民间文学,多少了解语言学知识和古代语言,家庭书房要有古典著作藏书,真正了解各种宗教的传播和特点,要具备能够及时掌握有关本学科的最新科研成果并将其带进课堂的能力,还要了解其他相关学科包括《写作基础》、《文学概论》、《比较文学》、《哲学》、《社会学》、《民族学》、《文化学》以及《宗教学》,即伊斯兰教、佛教、摩尼教、基督教等专业学科和人文学科知识,很好地掌握维吾尔民族的精神境界。
不具备上述条件的教师,一般很难胜任《维吾尔古典文学史》课程的授课任务,也很难让学生满意。
三、进一步加强教材建设
在2000年以前,其它高校和各类进修学校将教育家瓦伊提江吾普尔和艾斯哈尔玉赛因合著的《维吾尔古典文学初探》一书(民族出版社1987年4月第一版)、研究家阿布杜热依木沙比提编著的《维吾尔古典文学史》一书(内部教材,喀什市师资培训部,1982年10月印)都作为教材使用,将射尔夫丁.吾买尔教授的《论维吾尔古典文学》(新疆人民出版社1982年4月第一肋、《中世纪维吾尔族古典文学》(两册,新疆人民出版社1996年11月第一版、19世纪维吾尔文学史》(三册,新疆大学出版社1998年1月第一版)等著作也作为参考资料。2002年起由海热提江.乌斯曼教授之前编写的《维吾尔古典文学史》(新疆教育出版社2002年8月第一出版)也被作为教材使用。以上教材都有自己的特色:《维吾尔古典文学初探》体系完整、语言精巧、教材性质强,易于记住。当时,它是作为在维吾尔古典文学领域里出版的、很清晰精致、符合教材要求的第一部书,对维吾尔古典文学教学的组织、保证其正常秩序和培养出部分古典文学爱好者、研究者队伍的作用很大。不足之处是,随着岁月的推移,很多新研究成果没被吸纳,忽略了修订更新出版、有些见解被推翻。至于海热提江.乌斯曼教授牵头编写的《维吾尔古典文学史》一书,在《维吾尔古典文学初探》和其他相关资料的基础上,及时吸收新的研究成果和信息,内容不断被丰富,体系更加优化,集体的智慧得以发挥,信息价值进一步提升。不足之处是由于执笔者较多,以致书中的思想和语言的一贯性受到阻碍,语言不够流顺,有些内容层次模糊混乱,有些内容光提出了问题而没有做出结论,年鉴、内容排序上出现错误和模糊现象。
因这本教材出版己经十多年了,没有吸收和补充新的研究成果,所以应该对这本教材的体系,语言等方面做进一步的修改。
四、优化教学方法
《维吾尔古典文学史》是一门内容丰富,综合风险、研究性很强的课程,教学中教师应以讲授法为最佳。
(一)制定进度计划应从实际出发,增强科学风险、操作性。目前,我校人文学院2010级学生开设的《维吾尔古典文学史》课程(三年制度)安排了102课时,2012级学生安排了136课时(课堂讨论、小测验、考试安排都在课时之内,这样一来,实际授课课时又缩减了10课时左右),实际授课时数不多。采用的教材为海热提江.乌斯曼教授牵头编写的《维吾尔古典文学史》上下两册书。这本教材实际上是为本科层面的学生使用而编写的,对大专层次的学生来说,无论是内容还是时间方面,的确有点儿吃力。总之,我们的《维吾尔古典文学史》课程既受到时间(课时),又受到学生素质,同时还受到教材等几方面的压力。显然,制定计划时如果不考虑这一点就无法保证课程的体系、进度甚至对课程的领会。那么,进度计划怎样制定才合适呢?笔者认为,制定进度计划应坚持突出重点,对重复的内容、非文学内容要采用简略的原则处理。具体来说,绪论部分时间要宽裕一点儿,特别是要把《维吾尔古典文学的特点》这一内容讲的深入,使学生深刻认识到该学科的复杂J险和学习的重要性,培养兴趣;有关语言文字的内容因在《现代维吾尔语》课程中专门进行讲解,故应予以简化;因《民间文学》课程单独讲授,故本课程中与此有关的内容应予以精简,只讲传说神话部分;长诗部分,特别是《乌古孜汗传说》要重点地讲授;塔里木、吐鲁番绿洲古代文学艺术部分没有像样的内容和值得给学生讲授或者阅读的大著作,所以按照一般评论的形式进行讲解,为给其后的经典内容的讲解抽出时间打下基础;对鄂尔浑时期的文学特别是当时的历史论述多抽出时间,就塔里木绿洲和鄂尔浑流域的维吾尔人的总体状况和个别情况、以后的命运进行全面的讲解,力争解开学生头脑中对维吾尔族的起源和所生活的地域不太清楚的观点;重点讲解碑铭文学;重视高昌时期的文学,对喀喇汗王朝文学特别是对《突厥语大辞典》、《真理的入门》的讲解创造条件,抽出宽裕的时间,讲清讲透;辽、元文学要以总体评论的形式进行讲解,重点讲解察哈台和帖木儿时期的文学,要突出其中的拉勃胡兹、鲁提菲、纳瓦依等人物;在叶尔羌王国时期的文学中要重点讲解当代历史和赫尔克提的创作,着力于霍卓时期的文学;突出讲授仔黎里、艾尔西、哈拉巴提、诺比提、麦赫宗等先驱;在清朝统一新疆以后的文学中要重点讲授艾合迈德.沙.喀拉卡希、阿布都热衣木.尼杂里、诺茹孜阿洪.孜雅毛拉.夏克尔、纳克斯和毛拉比拉力艾则孜、毛拉比拉力纳孜木等;介绍性地讲授各时期史学家及其著作;关于阿布都卡德尔大毛拉和泰杰里的内容要在《维吾尔现代文学史》中进行论述,暂时忽略不讲。总之,把应讲授200课时左右的内容压缩到100课时左右的情况下,减缩上述一部分属于非文学或者正处于研究阶段的内容,重点讲授既有作者,又有著作而且造诣较深的内容,更要突出其中的有些内容就显得尤为必要。这对在特殊的历史时期的《维吾尔古典文学史》课程中达到在短时间内取得更多效果的目的起到决定性作用。
(二)教学方法要灵活、机动、针对性强。在组织课堂教学中要以讲授法为主,也适当采用讨论法和研究法。重要的是要能在短时间内正确掌握学生的特点,设计机动的教学方案,要灵活执杭《维吾尔古典文学史》是以具体的作家诗人及其著作为主的文学,在讲授某一位作者及其创作时,教师应有与其有关的著作和图片,在上课时让学生观看,有些重要著作,比如:《乌古孜汗传说》、《希四传说》、《碑铭文学遗产》、《占卜书》、《卜古可汗传说》、《高昌维吾尔诗歌》、《福乐智慧》、《突厥语大词典》、《真理的入门》、《圣贤传记》,纳瓦依的各类著作,其他作者的大典要以整篇或摘录的形式阅读给学生,如果学生自己能够查阅的应布置学生在课外阅读。在课堂上,不要动不动就说很可惜,他的著作没有被流传下来之类的话来忽悠学生;也不要一味地说那些其诗歌语言轻巧、流畅,有效利用修辞手法,,在著作中赞扬真善美和人间真情以及忠孝、鞭答假恶丑和不忠不孝等通用的套话,将学生拉入条条框框之内;要用该作者创作中的实例来印证每一句话,突出个性。笔者认为讲授文学史课程时,对自己没有读过著作,甚至连情节都不知道,就进行盲目进行分析的教师是对学生、对自己最不负责任的教师,这样的教师在学生面前也不会树立起自身的威信。另外,授课教师要善于将课程联系历史,力争在课上让学生成为既能了解几千年的历史,又能掌握历史知识的人。在整个课程过程中要以完整的意义充分体现课程名称所提到的维吾尔 、文学、古典,历史等四个词。
二、古代山水
生活于其中的齐鲁文人受齐鲁山水之滋养,更是在其诗词文赋中抒写着他们在家乡诗意的栖居生活,并对自己的乡邑文化充满了认同感和自豪感,他们不仅徜徉于齐鲁山水之中,亦深受齐鲁儒家文化之滋育。随着近来地域文化研究的深化,可以归纳总结相关的研究成果,运用到古典文学教学中去,在条件成熟的情况下,依据高校所在地的地域文化资源开设地域文化文学选修课程,这既是对古典文学教学改革的有益探索,也是对地域文化与文学研究的进一步深化与拓展。四、中国古典文学教学对当代教育思想的启示中国古典文学教学不仅以其丰厚的人生意蕴给读者提供积极的精神力量,且其中又有内涵丰富的人文道德教育思想直接给当代教育思想以启示。诸如古代文人的成长求学经历与学生的自我激励教育;古代家族文学中的家族教育与当代家庭教育;古典文学中的德育思想与当代学校德育教育等等。古代许多文学家在治学过程中刻苦勤奋,孜孜不倦,如孔子韦编三绝;公治长不耻下问;苏秦刺股苦学;董仲舒治学三年不窥园;欧阳修在贫困中以荻画地求学;陆游满屋书籍,营造书巢,苦读其中;宋濂不避苦寒,冒雪访师;蒲松龄于路边搭建草亭,几十年如一日搜集异闻趣事,终成辉煌巨著《聊斋志异》;袁枚抱持“书非借不能读”的求学态度,勤勉治学……先贤们的品行与治学精神为当代大学的自我激励教育提供了正面教材和前进的动力。家庭教育在历代教育体制中都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古代如此,今亦如是,古代许多文人出身文化世家,在他们成才的过程中家族教育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十八世纪法国杰出启蒙思想家孟德斯鸠论及中国社会时说:“礼教构成了国家的一般精神……这个帝国的构成,是以治家的思想为基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