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婴儿注意事项模板(10篇)

时间:2023-05-22 16:53:46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新生婴儿注意事项,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新生婴儿注意事项

篇1

随着医院医疗水平的的提高,很多疾病能得到很好的治疗,但是儿科新生儿的发病率一直很高,尤其是对剖腹产儿。新生儿窒息、脑性瘫痪、吸入性肺炎、缺氧缺血性脑病、 颅内出血是围产期高危儿发生率较高的儿科疾病 ,在新生儿病死率中占较大比例。早期新生儿死亡占整个新生儿死亡的 80%,所以降低新生儿死亡率,尤其是降低早期新生儿死亡率是降低新生儿死亡率的关键。新生儿窒息是新生儿死亡和导致脑功能障碍的主要原因之一。为了降低剖腹产儿的发病率, 2013年3月1日起 , 我院实行儿科医生进驻手术室全程陪护剖腹产儿 , 儿科医师进产房实施新生儿出生时的抢救并肩负着其复苏工作,使抢救成功率大为提高,新生儿脑后遗症也相应减少,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提高儿科医生的综合服务能力和危重症抢救能力,是有效降低新生儿死亡率的重要环节。

1资料与方法

1. 1 基本资料

我院是选择在2013年 3月1日~2014年3月1日期间剖腹产出生的2896例高危新生儿。在进行研究时,以产科(手术室)病房的门牌号为界,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其中,在1、2和3号产房出生的婴儿共有1300例,这三个产房儿科医生没有进驻手术室,为对照组(一组);在4、5和6号产房出生的婴儿有1596例, 这三个产房儿科医生进驻手术室,全程陪护剖腹产儿,为实验组(二组)。剖腹产的原因有很多,主要为头盆不称、枕后位等等胎位不正;母亲为高龄产妇或有心脏病等;羊水过多或过少;胎盘早落;巨大儿;双胞胎等各方面的原因,这些原因可能会导致新生儿的发病率升高。

1.2实验方法

在4、5、6这三个产房内,医院会派儿科医生24小时在产房轮流值班,实行全日制监护 ,手术室分娩过程 “陪产”,儿科医生必须时刻守护在新生儿的旁边。在24小时内,均有一名全面掌握复苏技术的新生儿医生提前半小时到达产房 , 预先了解围产期情况 。若新生儿出生时状态良好,儿科医生则协助产妇做好吸痰、清理呼吸道分泌物等工作; 若产科产前异常因素,产科医生及时通知儿科医生到位 ,做好应急抢救和复苏准备,同时了解相关产科病史,做到心中有数 ,儿科医生就可以组织复苏抢救小组,初步选择复苏步骤,对出生异常状况婴儿于第一时间进行抢救,并及时治疗,防止病症加重。而且儿科医生必须随时记录新生儿的病情及治疗情况。

1. 3 结果分析

对这两组2896例高危新生儿的剖腹产术指征的分布情况进行人数统计,并对其疾病发生率和病死率进行比较。

2 结果

儿科医生进驻手术室对降低新生儿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有显著地效果,并对发病的新生儿的后续治疗赢得了充足的时间,提高了患病新生儿的治愈率。 在2896例剖腹产出生的新生儿中,有1485例为胎儿因素,有1411例为非胎儿因素。其中一组死亡有3例新生儿死亡,其中1例为窒息性死亡,另外2例为吸入性肺炎死亡,病死率为0.3%,二组新生儿没有死亡病例。

3 讨论

儿科新生儿的发病率一直很高,尤其是对剖腹产儿。 2013年3月1日起 ,在二组中实行儿科医生进驻手术室全程陪护剖腹产儿 , 儿科医师进产房实施新生儿出生时的抢救并肩负着其复苏工作,使抢救成功率大为提高,新生儿脑后遗症也相应减少,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从结果中我们可以看出,一组的病死率为0.3%,二组新生儿没有死亡病例。二组的新生儿的发病率率比一组显著降低,尤其是新生儿窒息由原来的2.65%降低为1.38%;吸入性肺炎由原来的2.78%降低为2.17%;颅内出血由原来的1.17%降低为1.11%。提高儿科医生的综合服务能力和危重症抢救能力,是有效降低新儿死亡率的重要环节。随着医院的改革,为了提高新生儿的出生健康的比率,儿科医生将不断进驻手术室,来全程陪护剖腹产儿。

参考文献

[1] 金汉珍 , 黄德珉 , 官希吉 .实用新生儿学[ M]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 1990 . 337 - 3 38

[2] 赵时敏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 病的防治及 研究方向[ J] .中华儿科杂志 , 1997 , 35 ( 2 ) : 59 - 6 0

篇2

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广大女性接受教育的程度大幅提高,就业机会明显提高,而生活节奏的加快以及工作压力的加大,又促使妇女在生育问题上向工作、升职让路。导致高龄孕妇、产妇越来越多。而随着年龄的逐渐增长,其生育能力将会下降。大量研究表明,“高龄”不仅会给妈妈带来不少危险,也会不利于婴儿的健康[1]。因此,对高龄孕妇围生期进行有效护理就显得十分重要。本文结合笔者在实际工作中的总结,谈谈高龄孕妇围生期的护理。

1 高龄孕妇围生期的护理

一般来说,围生期是指从妊娠28周至婴儿出生后的7 d。围生期是孕妇分娩前后最为重要的时期,孕妇和婴儿在围生期相对更加容易出现问题,对于高龄孕妇而言,更是如此。因此,加强围生期的护理是十分重要的,一般来说,高龄孕妇围生期的护理,主要分成三个阶段:分娩前的减压与护理、分娩监护以及新生儿的保健与护理。

1.1 分娩前的减压与护理 随着孕妇自身素质的提高以及医学常识的普及,一般高龄孕妇对其分娩所面临的风险有所了解,但又不是特别了解。而这种一知半解的状况容易造成高龄孕妇的紧张情绪。而这些紧张情绪对其分娩会造成许多不利影响。因此,在围生期间应注意多与高龄孕妇进行沟通,以缓解紧张情绪。

高龄孕妇在围生期间紧张、焦虑的焦点主要集中在是否会难产、高龄会不会导致胎儿有畸形或者其他方面的问题、产后是否会出现并发症、医务人员的技术是否过关等。而紧张情绪容易造成孕妇肾上腺皮质激素、皮质醇等的增高,从而有可能导致子宫收缩缺乏足够的力量以及产后出血的可能性提高[2]。因此,在分娩前,医护人员应该做好相应的护理工作,具体而言包括:①注意环境的布置,应对病房进行精心布置,宜采取暖色调,并放置一些绿色植物,通过温馨舒适的环境来环境高龄孕妇的紧张心理。②加强沟通,医护人员应多与孕妇进行沟通,耐心聆听孕妇的各种要求,并对其问题进行详细解答,同时给予一定的鼓励。此外,还可以采取其他手段,如专家讲座、影像播放等,让高龄产妇对分娩过程以及注意事项有较为全面的了解,从而达到缓解其紧张情绪的目的。

1.2 分娩监护 分娩监护也是高龄孕妇围生期护理的重要组成部分。高龄孕妇在分娩过程中有可能出现一些异常情况,如果不能及时发现与处理,就有可能导致诸如难产等危险情况的产生,从而危及母亲与婴儿。分娩监护包括以下几个方面:①陪伴分娩,医院应允许高龄孕妇家人进入待产室,从而缓解孕妇的紧张心理,获得来自家人的支持将有助于增加自信心。②对分娩知识进行详细介绍,应由助产师对高龄孕妇详细讲解分娩知识,并且在讲解过程中应采用温和的态度以及语言,缓解高龄孕妇的恐惧与紧张心理,同时,还应对孕妇如何用力进行指导,以避免其体力消耗,使其顺利度过分娩期。③注意观察分娩过程中高龄孕妇的反应,如观察宫缩、胎心、孕妇的血压、脉搏等情况,当然在观察过程中,应配合电子监护仪的使用。

1.3 新生婴儿的保健与护理 出生后7 d内的新生婴儿保健也是围生期护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这一段时间对于新生儿的存活以及身体健康状况有较大的关系。在此期间,对婴儿的护理主要包括:①新生儿的喂养,医护人员应对母乳喂养的注意事项进行详细讲解,教会陪护人员护理婴儿需要注意的事项与一般技能。②新生儿各项指标的检测,应及时对新生儿的各项指标进行及时检测,同时将各项信息进行及时反馈与解释。此外,高龄产妇对产后的各项不确定情况也容易造成紧张,因此也应该与其进行交流与沟通。

2 讨论

高龄孕妇已经是现代社会中常见的一种现象,对高龄孕妇围生期进行有效护理,对于降低分娩风险,提高生育质量都具有重要意义。希望笔者的总结能对高龄孕妇围生期的护理有所帮助。

篇3

健康教育是通过有计划、有组织、有系统的社会教育活动,使人们自觉地采纳有益于健康的行为和生活方式,消除或减轻影响健康的危险因素,预防疾病,促进健康,提高生活质量,并对教育效果作出评价。健康教育的核心是教育人们树立健康意识、促使人们改变不健康的行为生活方式,养成良好的行为生活方式,以降低或消除影响健康的危险因素。通过健康教育,能帮助人们了解哪些行为是影响健康的,并能自觉地选择有益于健康的行为生活方式。对于新生儿母亲来说,我们健康教育的目的是帮助新生儿母亲认识从婴儿的成长发育而言母乳喂养的好处及怎样才能有足够的乳汁喂养孩子,并告知注意事项。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2008年~2010年在我科住院的430例新生儿母亲,其中正常顺产母亲256例,剖腹产母亲174例。对所有新生儿母亲进行不同形式的健康教育并对结果进行分析。

1.2 健康教育的方法 我院将母乳喂养的好处和母乳喂养的注意事项制成小手册,发放到每位新生儿母亲手中,医师和护士在查房时不断宣传母乳喂养的好处并督促她们执行,登记母乳喂养的次数和数量,指导怎样才能有足够的乳汁喂养孩子,并告知注意事项。责任护士和当班护士具体指导。对在医院住院期间母乳喂养没有成功的新生儿母亲,我们采取电话指导、举办家长学校、开办宣传栏等方式进行宣教。

2 结果

430例新生儿母亲中有306例自愿进行母乳喂养,其余124例中101例进行母乳喂养健康教育后在院内接受母乳喂养,16例在出院后在进行电话随访以及参加家长学校学习后接受母乳喂养,7例因为身体疾病和其他特殊原因没有母乳喂养。经过健康教育后母乳喂养成功率由原来的71.16%提高到98.37%。

3 讨论

3.1说明母乳喂养对婴儿和母亲的好处,能增加新生儿母亲采用母乳喂养的决心

3.1.1母乳喂养增进母子感情 母乳喂养刺激母亲体内催产素的释放。"现在已充分证明,催产素不仅刺激子宫收缩和乳汁分泌,还促进母的发展和母子间亲密关系的形成。

3.1.2母乳比配方奶更易消化 母乳相比其他动物的乳汁,宝宝更易消化母乳,这是因为人奶中含有一种能够帮助消化的酶。与牛奶相比,母乳在婴儿的胃里形成更软的凝乳,能更快地被人体系统所同化。尽管母乳中蛋白质的含量低于牛奶,但几乎全部都是宝宝能够利用的。相反,牛奶中大约有50%的蛋白质被当作废物排出了宝宝的体外。同样,母乳喂养的婴儿对铁和锌也吸收得更好。

3.1.3母乳提供完美的婴幼儿营养 母乳中含有婴儿出生后4~6个月内生长发育所需的多种营养物质。如适合新生婴儿的蛋白质、脂肪、乳糖、盐、钙、磷,足量的维生素等营养成分;母乳清洁、卫生、新鲜、无菌,经济、方便、温度适宜,是初生婴儿理想的食物。母乳尤其是初乳含有丰富的抗感染物质,能保护婴儿少患病,提高婴儿对消化道、呼吸道和某些传染病的抵抗力。母乳中的某些物质为婴儿脑神经细胞发育所必需,有利智力发展。

3.1.4母乳喂养降低母亲患乳腺癌的风险 哺乳可以减少母亲产后出血,有利于子宫恢复,而且可抑制排卵,降低产妇日后患卵巢癌和乳腺癌的概率,如果所有的没有进行母乳喂养的或母乳喂养不到3个月的妇女都母乳喂养4~12个月,相对目前的概率,绝经期前经产妇患乳腺癌的几率要减少11%。如果所有有孩子的妇女都进行24个月或更长时间的母乳喂养,同样的几率将减少25%。在早年就开始喂母乳的妇女中,患病几率则更低。

3.2指导母乳喂养的正确方法和注意事项可以增强新生儿母亲母乳喂养的信心

3.2.1早吸吮、早皮肤接触,婴儿娩出称重后,立即抱到母亲胸前协助吸吮。母婴皮肤接触,每侧各吸15min,确保出生1h内母婴皮肤接触30min以上。剖腹产母亲有应答后,让母婴拥抱,进行肌肤接触,协助早吸吮。

3.2.2母婴同室,让母亲随时可以与孩子接近,24h按需哺乳。有意识地训练宝宝,使喂奶间隔时间逐渐延长,让宝宝的胃肠和妈妈的身体都有时间进行休息;不让宝宝含睡觉。含睡觉一方面容易使妈妈的受伤,另一方面对宝宝牙床的发育也不利;如果妈妈有事需要和宝宝分开暂时不能哺乳,一定要坚持定时挤奶,以保障乳汁的分泌。

3.3喂奶时母亲取舒适的,用湿热的毛巾敷和乳晕3~5min,同时按摩以刺激排乳反射,挤出一些乳汁,乳晕变软后便于婴儿含吮。将及乳晕的大部分含入婴儿的口腔中。母亲将拇指和四指分别放在上、下方,托起整个。避免剪刀式夹托。尽量让婴儿身体与母亲身体相贴,这样孩子吃起来很香甜。如果宝宝一次没能吃完一侧,下次喂奶时还要记得先吃这侧的,让它排空后再吃另一侧的。就是让每侧都有排空的机会,防止乳汁淤积在里导致乳管不通,乳核形成,甚至乳腺炎的发生。如果要中止喂奶,母亲用食指轻轻将婴儿的下颌按压一下,婴儿会自动吐出,千万不要强行将拉出,这样会损伤。

3.4母乳成功喂养的5要素 ①全家的信心是前提:全家人都应该关心她、鼓励她,帮助她实现母乳喂养。但也不能过分关注她,以免给产妇更多心理压力。②.充足的休息是基础:要保证产妇的休息,尤其是要保证她每天有足够的睡眠。 ③全面的营养是关键:全面充足的营养不但关系到乳汁的分泌,还影响乳汁的营养。 ④.早吸吮是诀窍:让宝宝尽早吸吮是保障泌乳的关键。⑤还应注意夜间喂养:在保证产妇充足睡眠的前提下,夜里也应喂奶1~2次,因为夜间泌乳素的产生是白天的50倍。

国内外大量调查事实证明,母乳喂养的婴儿体格、智力发育均明显优于人工喂养儿,一个妇女只要能生育小孩,就必定有足够的乳汁喂养自己的婴儿4~6个月,甚至1~2岁,充足的信心和正确的喂养方法是母乳喂养成功的关键。

参考文献:

[1] 杜红梅,王敏.根据影响母乳喂养的因素进行护理健康教育[J].中国初级卫生保健,2006,20(5):47.

[2] 刘汝河.不同喂养方法与小儿生长发育的关系[J].广东医学院学报,2002,20(6):446.

[3] 徐鸣鸿.母乳喂养的问题和误区.护士进修杂志,2006,3:22-25.

篇4

1母婴同室常见的新生儿安全问题

1.1呛奶窒息:呛奶是新生儿喂养时最常见的问题,也是最主要的不安全问题。为此应特别嘱咐产妇根据需要及时给新生儿喂奶,不可定时定量,避免新生儿由于过度饥饿吸吮过急而发生呛奶窒息。

1.2中暑:我们地区气温较高,一般夏季均于35℃左右,多数病人家属受旧观念的影响,认为新生儿怕冷、怕风,常给新生儿铺盖过厚、过严。致其中暑或全省出现皮疹。新生儿体温调节中枢发育尚不完善,在外界气温高,身体散热不好的情况下极易引起高烧颜面潮红,多汗,若不及时纠正,易导致婴儿嗜睡,脱水,黄疸等。

1.3脐部渗血:新生儿24小时内,一般不需保暖,特别是低体重儿。因包布过多、过严,脐部渗血不易发现。严重者导致新生儿贫血或失血性休克。

1.4烫伤:气温转低时,家属设用暖水袋或瓶子给新生儿保暖,因为婴儿皮肤较嫩,而且不能表达自己的感受,所以易导致烫伤。

1.5新生儿被盗:产妇与家属因劳累过度,而呼呼大睡。部分护士思想麻痹,认为有父母照看而忽略新生儿的安全。

1.6低血糖:因产妇与家属对母乳喂养特别缺乏,而且受旧观念影响,认为婴儿出生24小时后方能进食,导致新生儿面部发绀,手足发抖,大小便次数减少。

2保障母婴同室中新生儿安全的措施

2.1加强规章制度教育,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是护理安全的保证,科内重视安全教育,使医护人员能够认识到母婴同室中新生儿的监护不仅是家属的任务,护理人员亦有责任与义务。牢记安全隐患,对潜在隐患进行妥善处理

2.2提高家属护理水平:产妇与家属普遍缺乏卫生保健与科学育儿知识,加上陈旧观念影响,不免出现一些新生儿安全隐患,为此医护人员应不定时给产妇与家属详细讲解并示范如何护理新生儿,强调注意事项,教会产妇如何正确哺乳及出现紧急情况时如何处理

篇5

智护训练是由中国优生优育协会儿童发育专业委员会、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儿科教授鲍秀兰主编,它以婴儿生长发育特点为基础,智力发育关键期为心理学依据[1]。指导父母通过智能训练、体格训练、潜能引发训练、情感交流互动训练,达到提高婴幼儿的早期智力与体格发育之目的。我院秉着从生理和心理两方面给予新生儿更好的服务的理念,将新生儿智护训练引入产科并推广至家庭[2],开展了本次研究,取得良好的效果,现总结如下:

1一般资料

选择2013年05――08月住院分娩的新生儿200例,其中男100例,女100例,将其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新生儿均为足月,正常体重,Apgar评分≥8分,妊娠分娩期无内科疾病和产科并发症,父母双方均初中以上文化水平,神经系统正常,家庭中无精神系统疾病病史。

2方法

将实验组的新生儿进行相应的智护训练,对照组采取传统式养育,在新生儿出院后对其家长进行回访,调查并记录其满意程度。

2.1智护前期培训挑选经验丰富并经智护训练理论和实际操作考核合格后取得证书的资深护士,组织家长学习智护训练知识及操作技能,使其熟练掌握并明白注意事项。

2.2操作前准备

2.2.1环境准备训练环境要求光线柔和,色彩温馨,温度、湿度适宜,可播放一些轻柔舒缓的音乐。

2.2.2用物准备备大毛巾(干)、换洗衣物、尿布、润肤油、训练道具。

2.2.3操作者准备操作者取掉手表、戒指等物品并清洗双手。宝宝处于安静觉醒状态,最好在两次喂奶中间进行。

2.3训练内容

2.3.1视觉训练新生儿觉醒时,由操作者一手抱着宝宝,另一手拿着红球吸引宝宝的注意力[1]。在距离宝宝眼睛正上方约20cm处吸引住,宝宝的注意力并开始向两侧摆动,首次可做20S左右,时间可渐渐加长至1-2min。注意事项:注意观察宝宝的反应,当宝宝出现打喷嚏,打哈欠、甚至呕吐等疲劳症状时要立即停止[3]。

2.3.2听觉训练给宝宝用适合新生儿的沙锤在距离宝宝耳旁20厘米处轻轻摇动,吸引其转头,也可由操作者在小耳旁轻轻呼唤宝宝,吸引转头,两只耳朵轮流进行,每次1-2分钟。注意事项:摇铃的声音不宜过响,一侧时间不超过30秒,因为时间长了,宝宝易形成习惯化,即不再反应。

2.3.3视听结合训练刚出生的新生儿会发声及模仿伸舌,会听、会看、会自由活动及握紧等,操作者面对宝宝距离20厘米,一边呼唤宝宝,一边从中线开始,向左右90度缓慢移动头部吸引宝宝注视,要求声音亲切温柔,面部表情要能吸引住宝宝的注视,体现出真切的爱。注意事项:注意宝宝的状态,每次时间不宜过长。

2.3.4全身按摩面部:两手对眉弓部由内向外至太阳穴进行按摩,共做8次两个8拍,两手对鼻翼两侧由鼻根部向下进行按摩,共做8次两个8拍。胸部:两手从胸部中间开始,避开由内向上、向外成环形按摩,共做4次两个拍,腹部:顺时针方向对腹部进行按摩,两手交替共4次两个8拍,手脚:按摩手心、足心各8下,再对每个手指,足趾进行搓动,每一步4下共4拍,注意事项:将宝宝放在铺着垫子或毛巾的床或台面上,室内温度适宜,脱去衣服,;操作者洗手后涂上的护肤油,按摩力度要适中,最好在两次喂奶的中间进行。

2.3.5肢体被动活动上肢:双手握住宝宝手腕,平伸屈伸上肢反复做4次两个8拍;下肢:双手握住宝宝脚踝,向上弯曲,然后伸展做8次2个8拍。注意事项:将宝宝放在铺着垫子或毛巾的床或台面上,操作者动作轻柔,注意关节的保护。

2.3.6俯卧抬头将宝宝俯卧在台面上,双手托住宝宝腋下,慢慢托他抬头,可根据宝宝自身的力量逐渐减轻上托的力量,每次练习1-2min。注意事项:俯卧练习要在喂奶前30min-1h进行,切忌在吃奶后马上做,俯卧时注意不要影响呼吸。

2.4观察方法观察指标:两组新生儿出生时的身长、体重、评分、睡眠状况,出生后3月内的身长、体重、睡眠状况及患病情况。

记录方式:出生时身长,体重,评分由当班护士记录,出生3月的身长,体重由家长配合专人随访记录。

3结果

3.1接受智护训练的婴儿吃奶量增加较明显,不便秘,身长,体重增长较快。两组新生儿出生时身长,体重,评分无差异。

3.2家长普遍反应经过训练的宝宝哭闹现象减少,睡眠时间长,睡眠质量好,不易惊醒。

3.3家长及亲属具有极大的兴趣,非常乐于其中,也明显增加了亲子之间的感情。

3.4不良反应随访期智护训练组新生儿身体健康,无患病,对照组8例感冒,6例腹泻。

综上所述,新生儿智护训练顺应了新生儿智能、体格发育的需要,它不仅能够尽早干预新生儿大脑中枢系统的发育,还可以为新生儿健康的生长发育做好铺垫,操作简单,易学易做,成本支出少,值得在家庭中推广。

参考文献

篇6

【中图分类号】R4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6455(2012)01-0282-02

新生儿初离母体,往往生理机能和组织器官发育不完善,对于外界环境适应能力较差[1 2]。一旦受到感染或患病后,病情变化快,死亡率升高。有效的新生儿常规护理对于提高新生儿身体素质和生活质量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3 4]。本研究通过对我院收治的新生儿常规护理的注意事项和策略进行观察和分析,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我院2010年1月-2012年1月新生儿120例作为观察对象,其中男70例,女50例,胎龄

1.2 方法

(1)新生儿脐带护理:首先保持断脐局部清洁卫生,在脐带未脱落前的沐浴注意保护,防水污染残端。(2)新生儿黄疸的观察:新生儿黄疸出现后要进行密切的观察,了解黄疸色泽变化,注意观察患儿的全身症状,如是否有精神萎靡、嗜睡、允乳苦难、抽搐等临床症状。(3)新生儿腹泻护理:密切观察新生儿粪便颜色和星状情况。(4)新生儿发热:新生儿发热后一般不用药物治疗,首先尝试物理降温,采用冰帽、冰枕的呢个作头部冷敷;温水擦浴、电扇吹风。(5)口腔护理:新生儿口腔黏膜薄,因摩擦而造成感染,不应经常揩洗口腔,可用消毒棉球或者棉棒蘸着生理盐水,擦拭口腔。(6)喂养护理:新生儿出生后立即与母亲接触,对母亲进行吸吮,半小时内进行母乳喂养。

2 结果

120例新生儿护理实施后,无新生儿黄疸、腹泻、感染情况发生。

3 讨论

新生儿各种调节中枢和各种脏器功能不健全,生活耐受能力较差,机体免疫力低下,并且产妇经验不足,新生儿常会出现各种护理问题[5]。新生儿出生后脐带简短后直径约有1cm,对于新生儿是较大的创伤,同时也是病原体入侵的重要途径,常可能引起新生儿破伤风、败血症等疾病。首先保持断脐局部清洁卫生,通过3%碘伏消毒,换上无菌纱布,在12-24小时去除,如果包扎时间过长,纱布很容易被新生儿的大小便造成污染,不要将尿布盖在脐部上,保持干燥,密切观察脐带有无出血、脐部清洁情况。新生儿出生后3-6d常会出现生理黄疸期,新生儿黄疸常会因孕母遭受湿热侵袭,进而累及胎儿。新生儿黄疸出现后要进行密切的观察,了解黄疸色泽变化,注意观察患儿的全身症状,如是否有精神萎靡、嗜睡、允乳苦难、抽搐等临床症状。新生儿腹泻护理,新生儿在出生后12小时以内开始排出粪便,颜色呈现深绿色,呈现黏糊状。一般母乳喂养的新生儿,大便呈现黄色或金黄色,人工喂养的新生儿,大便多是淡黄色、土黄色,糊状偏干,混合喂养的新生儿,大便略为黑褐色、糊状。新生儿发热,新生儿由于体温调节功能不完善,产热和散热容易失去平衡、体温易波动,新生儿对高热耐受力差。一般发热的原因主要有:(1)非感染性发热:室温超过30℃时,可能出现体温升高,一般可能是由于新生儿包裹过厚引起的,此时的体温可能达到38℃-40℃。人工喂养新生儿可能因牛奶过于稠密,水分总量较少,导致高蛋白脱水热,体温可能可能达到39℃-40℃。(2)感染性发热:由于细菌或病毒感染可以引起高热。新生儿发热后一般不用药物治疗,首先尝试物理降温,采用冰帽、冰枕的呢个作头部冷敷;温水擦浴、电扇吹风。同时密切的观察新生儿临床发热症状,如是否有呼吸、急促、喘憋、腹泻、尿色变黄、全身有疹子、局部红、肿、疼痛等症状。发热新生儿护理过程中应密切关注新生儿的保暖、睡眠等,护理人员每次进行护理洗手消毒,从而防止手上的细菌感染患儿。口腔护理,新生儿口腔黏膜薄嫩,因摩擦而造成感染,可用消毒棉球或者棉棒蘸着生理盐水,擦拭口腔。如果有鹅口疮患儿,遵医嘱用制霉菌素对口腔进行涂抹。喂养护理,新生儿出生后立即与母亲接触,对母亲进行吸吮,半小时内进行母乳喂养。喂养时注意将一只手的拇指和其余四指放在的上方和下方,托起成直锥形,手掌根部将新生儿颈背部托起,四指支撑婴儿头部。喂养母乳时将孩子抱起来进行喂养,一侧乳汁排空可以更好的刺激乳腺分泌,喂养频率为每隔三小时喂养一次。出生两周的新生儿因消化系统尚未发育完全,吃完奶之后可能因搬动导致溢奶,因此喂奶后应竖起新生儿,轻拍背部,排除胃内的空气,早期吸吮练习、巩固吸吮反射,促进产妇脑垂体释放催产素和催乳素,从而增加子宫收缩,刺激乳腺腺泡发育,促进乳汁排出,利于母乳喂养。对产妇及家属讲解新生儿常规护理和注意问题,耐心的讲解新生儿可能出现发热、腹泻、感染等症状,指导家属对产妇给予精神上的鼓励和心理支持。加强健康宣教,增加产妇对于新生儿护理的认识,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本组通过实施新生儿常规护理的注意事项及策略,120例新生儿护理实施后,无新生儿黄疸、腹泻、感染情况发生。综上所述,新生儿常规护理效果明显,无黄疸、腹泻、感染发生,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曹春玲,护理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时应注意的几个问题[J].山东医药,2006,46(14):85.

[2] 王雪丽,于宏,张英伟,小儿常见病的家庭疗法及用药注意事项[J].中国实用医药,2008,3(29):168-169.

[3] 杨杰,杨彬,新生儿常规护理的注意项及策略[J].中国中医药咨讯,2010,2(1):222.

[4] 燕爱关,谷翠珍,新生儿常规护理体会[J].职业与健康,2005,21(10):1648-1649.

[5] 徐小红,新生儿护理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J].长江大学学报,2010,7(1):187.

【摘 要】目的:探讨新生儿常规护理的注意事项及策略。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分析新生儿临床资料,通过实施新生儿常规护理的注意事项及策略。结果:120例新生儿护理实施后,无新生儿黄疸、腹泻、感染情况发生。结论:新生儿常规护理效果明显,无黄疸、腹泻、感染发生,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新生儿;常规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6455(2012)01-0282-02

新生儿初离母体,往往生理机能和组织器官发育不完善,对于外界环境适应能力较差[1 2]。一旦受到感染或患病后,病情变化快,死亡率升高。有效的新生儿常规护理对于提高新生儿身体素质和生活质量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3 4]。本研究通过对我院收治的新生儿常规护理的注意事项和策略进行观察和分析,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我院2010年1月-2012年1月新生儿120例作为观察对象,其中男70例,女50例,胎龄

1.2 方法

(1)新生儿脐带护理:首先保持断脐局部清洁卫生,在脐带未脱落前的沐浴注意保护,防水污染残端。(2)新生儿黄疸的观察:新生儿黄疸出现后要进行密切的观察,了解黄疸色泽变化,注意观察患儿的全身症状,如是否有精神萎靡、嗜睡、允乳苦难、抽搐等临床症状。(3)新生儿腹泻护理:密切观察新生儿粪便颜色和星状情况。(4)新生儿发热:新生儿发热后一般不用药物治疗,首先尝试物理降温,采用冰帽、冰枕的呢个作头部冷敷;温水擦浴、电扇吹风。(5)口腔护理:新生儿口腔黏膜薄,因摩擦而造成感染,不应经常揩洗口腔,可用消毒棉球或者棉棒蘸着生理盐水,擦拭口腔。(6)喂养护理:新生儿出生后立即与母亲接触,对母亲进行吸吮,半小时内进行母乳喂养。

2 结果

120例新生儿护理实施后,无新生儿黄疸、腹泻、感染情况发生。

3 讨论

新生儿各种调节中枢和各种脏器功能不健全,生活耐受能力较差,机体免疫力低下,并且产妇经验不足,新生儿常会出现各种护理问题[5]。新生儿出生后脐带简短后直径约有1cm,对于新生儿是较大的创伤,同时也是病原体入侵的重要途径,常可能引起新生儿破伤风、败血症等疾病。首先保持断脐局部清洁卫生,通过3%碘伏消毒,换上无菌纱布,在12-24小时去除,如果包扎时间过长,纱布很容易被新生儿的大小便造成污染,不要将尿布盖在脐部上,保持干燥,密切观察脐带有无出血、脐部清洁情况。新生儿出生后3-6d常会出现生理黄疸期,新生儿黄疸常会因孕母遭受湿热侵袭,进而累及胎儿。新生儿黄疸出现后要进行密切的观察,了解黄疸色泽变化,注意观察患儿的全身症状,如是否有精神萎靡、嗜睡、允乳苦难、抽搐等临床症状。新生儿腹泻护理,新生儿在出生后12小时以内开始排出粪便,颜色呈现深绿色,呈现黏糊状。一般母乳喂养的新生儿,大便呈现黄色或金黄色,人工喂养的新生儿,大便多是淡黄色、土黄色,糊状偏干,混合喂养的新生儿,大便略为黑褐色、糊状。新生儿发热,新生儿由于体温调节功能不完善,产热和散热容易失去平衡、体温易波动,新生儿对高热耐受力差。一般发热的原因主要有:(1)非感染性发热:室温超过30℃时,可能出现体温升高,一般可能是由于新生儿包裹过厚引起的,此时的体温可能达到38℃-40℃。人工喂养新生儿可能因牛奶过于稠密,水分总量较少,导致高蛋白脱水热,体温可能可能达到39℃-40℃。(2)感染性发热:由于细菌或病毒感染可以引起高热。新生儿发热后一般不用药物治疗,首先尝试物理降温,采用冰帽、冰枕的呢个作头部冷敷;温水擦浴、电扇吹风。同时密切的观察新生儿临床发热症状,如是否有呼吸、急促、喘憋、腹泻、尿色变黄、全身有疹子、局部红、肿、疼痛等症状。发热新生儿护理过程中应密切关注新生儿的保暖、睡眠等,护理人员每次进行护理洗手消毒,从而防止手上的细菌感染患儿。口腔护理,新生儿口腔黏膜薄嫩,因摩擦而造成感染,可用消毒棉球或者棉棒蘸着生理盐水,擦拭口腔。如果有鹅口疮患儿,遵医嘱用制霉菌素对口腔进行涂抹。喂养护理,新生儿出生后立即与母亲接触,对母亲进行吸吮,半小时内进行母乳喂养。喂养时注意将一只手的拇指和其余四指放在的上方和下方,托起成直锥形,手掌根部将新生儿颈背部托起,四指支撑婴儿头部。喂养母乳时将孩子抱起来进行喂养,一侧乳汁排空可以更好的刺激乳腺分泌,喂养频率为每隔三小时喂养一次。出生两周的新生儿因消化系统尚未发育完全,吃完奶之后可能因搬动导致溢奶,因此喂奶后应竖起新生儿,轻拍背部,排除胃内的空气,早期吸吮练习、巩固吸吮反射,促进产妇脑垂体释放催产素和催乳素,从而增加子宫收缩,刺激乳腺腺泡发育,促进乳汁排出,利于母乳喂养。对产妇及家属讲解新生儿常规护理和注意问题,耐心的讲解新生儿可能出现发热、腹泻、感染等症状,指导家属对产妇给予精神上的鼓励和心理支持。加强健康宣教,增加产妇对于新生儿护理的认识,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本组通过实施新生儿常规护理的注意事项及策略,120例新生儿护理实施后,无新生儿黄疸、腹泻、感染情况发生。综上所述,新生儿常规护理效果明显,无黄疸、腹泻、感染发生,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曹春玲,护理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时应注意的几个问题[J].山东医药,2006,46(14):85.

[2] 王雪丽,于宏,张英伟,小儿常见病的家庭疗法及用药注意事项[J].中国实用医药,2008,3(29):168-169.

[3] 杨杰,杨彬,新生儿常规护理的注意项及策略[J].中国中医药咨讯,2010,2(1):222.

篇7

(2)产时健康教育:待产室对于孕妇来说是一个陌生的环境,孕妇难免会产生一些如焦虑、紧张等不适应的感觉,护理人员应给予她们更多的关怀和体贴,给她们讲解有关分娩知识和注意事项,消除孕妇的紧张、恐惧等不良心理因素。助产士应严密观察产程,向孕妇讲解产时的排空小便、注意休息、合理营养、保持体力的重要性,指导正确的呼吸及屏气用力技巧,多给孕妇一些鼓励和信息,增加孕妇分娩的信心和勇气。

(3)产后健康教育:注意是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健康教育:①产妇的饮食习惯:介绍产后产妇的饮食选择及原因;②产妇的卫生习惯及着装:预防产褥期感染发生,交待产妇注意个人卫生,如洗澡和清洁会阴等,着装舒适宽松为宜,注意保暖,防止受凉;③产后休息与运动:产后睡眠要充足,适当运动;介绍产后的运动方式、时间、强度、量及注意事项;④产妇护理的介绍,保证乳汁的量和排乳畅通。

(4)对于婴儿的健康教育:①保证婴儿安全,注意看护;②洗澡及脐部护理;③清洁和喂养,介绍什么情况要更换尿布,什么情况需要喂食,以及喂食过程的动作及注意事项;④出现异常情况的处理和应对方法;⑤疫苗接种的方法和注意事项。出院的健康教育:给产妇讲解有关婴儿喂养、沐浴及脐部护理等方面知识,告知预防接种的时间;鼓励产妇坚持母乳喂养,注意休息,适当锻炼,营养要均衡,注意产褥期卫生,产后42天禁止性生活,42天母婴回院复查。

二、结果

实验组采取系统化健康教育的产妇对产科护理知识的掌握率93%,护理满意度95.45%对照组采取常规健康教育方式的产妇对产科护理知识掌握率82.85%,护理满意度89.5%。实验组与对照组相比有明显差异。

三、体会

(1)增加了护士学习专业知识的意识:护士对产妇进行系统化的健康知识教育,首先需要其本身较全面的掌握专业基础理论、心理学及营养学等方面的知识,才能知道和护理好产妇。

篇8

Explore the value of health education in maternal and child health

Wu Ai-ping Tinghu Metro Street Community Health Center ( Yancheng ) 224000,china

【Abstract】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clinical value of health education in the use of maternal and child health work . Methods: Hospital between January 2012 -December 226 cases and 231 cases of maternal newborn , its prenatal , delivery and postnatal health education , to analyze its effect. Results: 226 cases 167 cases of maternal natural childbirth , natural birth rate of 73.89% ; cesarean section 59 cases , cesarean section rate 26.11% ; seven cases of postpartum hemorrhage > 400ml, non- eclampsia , uterine paralysis , postpartum depression and other concurrent occurring disorders ; There was no one case of medical malpractice occurs . The survival rate was 100% of newborn babies , breastfeeding rate was 100 %, including 13 cases of insufficient breast milk , through post-natal visits, proper diet guidance and necessary medical interventions , can adhere to breastfeed . In 42 days postpartum visits showed that : all maternal body recovering well , physiology, psychology did not reach pre-pregnancy state. Infants examination : frail children 5 cases , accounting for 2.16% ; anemia in seven cases , accounting for 3.03% , no other major diseases . Conclusion: maternal and child health work, health education to promot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public health , improve the quality of maternal and child health hospital , and improve doctor-patient relationship has a positive significance .

【Keywords】Health Education ;Maternal and Child Health ;application and analysis

【中图分类号】R473.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83(2014)01-0022-01 随着社会的进步、医药体制改革不断深化,基层医疗机构的服务模式也不断的发生变化,社区卫生服务不再以重医疗轻预防,而是以社区预防、医疗、康复、健康教育等"六位一体"的模式,预防、康复、健康教育等与医疗同样的重要,将健康教育贯穿于预防、医疗、康复等工作全程中[1]。妇幼保健作为基层医院一项重要的工作,它能够使孕产妇和儿童的身心健康得到进一步的提高、降低孕产妇的并发症的发生率和儿童的死亡率,是一项具有重要意义的社会公共卫生事业[2]。而健康教育作为妇幼保健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对有效的开展妇幼保健工作具有极其重要的推动作用。我院对2012年1月-12月在妇幼保健门诊建卡的226例孕产妇及其新生儿实施有组织、有计划、有系统的规范化的产前、产中、产后健康教育,取得了明显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12年1月-12月在接收妇幼保健门诊建卡的226例孕产妇及231例新生婴儿。孕产妇年龄 23-40岁,平均年龄23±2.1岁;其中初产妇187例,经产妇39例,5例产妇孕2胞胎。

1.2、方法

1.2.1、产前健康教育。226例产妇自确定怀孕后即到我院妇幼保健门诊建卡并进行规范化的体检,以掌握孕产妇的建卡状况,同时进行产前建卡宣教,向孕妇详细介绍怀孕期间相关注意事项,主要包括:饮食、心理、卫生、胚胎状况、体检结果及注意事项等,耐心的倾听孕妇的诉求,详细的解答孕妇的疑惑。为了降低孕妇(尤其是初产妇)紧张焦虑的不良心理状态,向孕妇详细介绍胚胎生长情况,以及在此期间有可能会出现的各种症状,并告知孕妇遇到这些情况不要紧张,要及时采取相应的应对措施,及时与妇幼保健医生沟通或到医院进行诊治。为了进一步提高健康教育的效果,我院还依据孕妇怀孕期间容易出现的各种问题编制了健康教育册子,将其发放到产妇手中,嘱托孕妇依照相关要求改善自身生活习惯。孕妇每次来进行体检时,都要向其详细介绍胚胎成长情况以及下一个阶段的注意事项。

1.2.2、住院期间健康教育。在产妇生产前,向其普及生产知识以及生产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嘱其在生产前要做好各项准备。妊娠结束之后,产妇在生产室接受30分钟-1小时的观察,确定产妇不存在各种问题之后,再转至普通病房。在这个期间,产妇比较关心的问题主要是母乳喂养、新生儿的呵护以及产妇自身身体状况恢复等。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应向产妇详细介绍了母乳喂养方式,产妇产奶成功后即可采用母乳喂养;新生儿若存在黄疸等症状要及时接受治疗,并告知产妇以及家属新生儿的具体情况,减少产妇紧张的心理情绪;产妇一般在院内观察三天,在确认产妇及新生儿生命体征平稳,无其它并发症允许其出院。

1.2.3、产后健康教育。在产妇出院之前,也要对其进行健康教育,不同的是这个阶段的健康教育也包括新生儿的健康教育。产妇在出院之后,按照妇幼保健的规范进行42天产后访视。产妇饮食要清淡,并且营养一定要丰富。新生婴儿主要以母乳为食,待婴儿经过一段时间的成长之后,可以选用流质食物喂养新生婴儿;要按时带婴儿到医院接种疫苗,一旦发现婴儿出现异常情况,要及时到院就诊。

2 结果

本组226例产妇自然分娩167例,自然分娩率73.89%;剖宫产59例,剖宫产率26.11%;7例产妇产后出血>400ml,无子痫、子宫瘫痪、产后抑郁等并发症的发生;本组无1例医疗事故发生。新生婴儿成活率为100%,母乳喂养率为100%,其中13例母乳不足,经产后访视,指导合理饮食和必要的医疗干预,均能坚持进行母乳喂养。在产妇产后42天的访视结果显示:所有产妇身体恢复状况良好,生理、心理达到未孕前状态。婴幼儿体检:体弱儿5例,占2.16%;贫血7例,占3.03%,无其他重大疾病。

3 讨论

随着国家基层医院的医疗改革的不断深入,妇女、儿童保健工作作为一项重大的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得到了进一步的强化,给基层医院带来新的机遇和挑战[3]。如何做好妇幼保健工作与健康教育有机的结合,规范健康教育工作内容与职责,普及妇幼保健知识,提高全民建卡素养,提高妇女和儿童建卡意识水平,成为基层医院妇幼保健科重要而长期的工作。我院通过226例孕产妇和231例新生儿的保健工作实践体会到:①健康教育在妇幼保健工作中的应用能够促进公共卫生事业的可持续的发展。妇幼保健水平是衡量一个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医疗水平以及社会发展程度的重要指标[4]。妇女与儿童是社会上典型的弱势群体,通过规范化的有组织、有计划、有系统的实施产前、产中、产后健康教育,有助于开展妇幼保健工作,确保妇女、儿童的身心健康,提高公共卫生水平。②健康教育在妇幼保健工作中的应用能够提高医院妇幼保健的工作质量。我们通过产前、产中、产后健康教育,在实施过程中运用健康教育宣传小册子、网上宣传、与孕产妇面对面宣传和产后访视等手段进行健康教育,及时解答人们的疑问和发现孕产妇及婴幼儿身心健康问题并及时处理,有效的提高产妇以及婴幼儿的治疗护理水平,大大降低了并发症的发生率、母乳喂养率和新生婴儿的成活率。本组226例孕产妇剖宫产率26.11%;7例产妇产后出血>400ml,无子痫、子宫瘫痪、产后抑郁等并发症的发生。新生婴儿成活率为100%,母乳喂养率为100%;所有产妇产后42天,身体恢复状况良好,生理、心理达到未孕前状态。婴幼儿体检:体弱儿5例,占2.16%;贫血7例,占3.03%,以上各项指标均低于妇幼保健的各项考核指标,大大的提高本年度妇幼保健的质量。③健康教育在妇幼保健工作中的应用可以改善医患关系。在产前、产中、产后进行健康教育,医疗护理及妇幼保健工作人员与患者亲密的接触和交流,向患者讲解相关知识和解决她们在生活中出现的各种问题,一是能够加强她们与医院各科室人员的配合,增进之间的相互理解和支持,增强她们对医院的信任感和安全感,从而进一步拉进医院与孕产妇的距离;二是通过健康教育预防和消除孕产妇的不良的情绪,营造健康的心理环境,以一个优良的心理状态完成人生中的一项最重要的历程,同时消除对医院的戒备心理,减少医疗事故的发生,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5]。

总之,在妇幼保健工作中开展健康教育对促进公共卫生事业的可持续的发展、提高医院妇幼保健的工作质量、改善医患关系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值得在基层医院妇幼保健工作中大力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于青文,于燕。基层妇幼保健机构健康教育模式探讨[J],中国营养保健,2013,23(04):214。

[2]尹世菊,王颖。健康教育在妇幼保健工作中的作用[J],中国妇幼保健,2010,16(04):17。

篇9

1.2护理工作超出专业范围和护理人员配备不足护士不仅要做好输液、发药和基础护理等工作之外,还肩负对患者催款、解释交费和电脑录入医嘱等工作,这些非专业性的工作削减了护士的时间和精力。另外,许多医院领导为了追求经济效益,造成产房产床和助产士的比例、爱婴病房床位和护士的比例都达不到标准的局面。

1.3产科工作本身的风险较高产科住院分娩的人数明显增加,但是产科工作人员少。孕产妇情况变化快,发生的意外情况多,潜伏着不可预测的风险,产科发生意外事件的几率较高。另外,产妇和家属对分娩过于焦急,容易误解或者不满医护人员。

1.4产科护理工作环境狭窄固定床位供不应求,医院通常会在走廊和房间加床位,使空间变狭窄。在开放的环境,探望患者的人员较多,而确认家属的专用系统不够完善。

1.5产科病房人流量大,孕产妇、家属、医护人员、清洁工、办理出院和办理入院的人员等,人流量极大,医院在防盗方面还存在隐患。

2预防措施

2.1建立完善的护理管理制度,通过制度来规范医护人员的行为,做到奖罚分明,促使管理人员自觉遵守制度,创造良好的医务氛围。

2.2普及产前、产时和产后的健康教育通过宣传知识小册、宣传栏或者上孕教课的方式向孕妇普及相关的妊娠、分娩的知识,增强孕妇对分娩的了解,使孕妇积极地配合医护人员把孕期保健的相关工作做好,使孕妇能早些做好心理准备。生产时要提供“一对一责任助产”,这样可以增强孕妇以及孕妇家属与医护人员的交流,尽量避免发生产妇和家属误解护理工作的事件。全程陪伴产妇分娩,引导产妇应付分娩的不适感,消除产妇对分娩的恐惧,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保证孕妇和婴儿的生命安全。加大安全事项教育的力度,严格遵守新生儿交接制度在向产妇及其家属交代清楚所有安全注意事项之后,再把产妇转入爱婴区。任何人不得随便抱婴儿离开产妇,如有人抱婴儿离开产妇事件发生,则值班护士应立即到产妇床边确认。产休区的护士接产妇和婴儿进爱婴区时要再三交代相关的安全注意事项,提高产妇和家属的防备,以避免新生儿被盗事件。

2.3创设安全的环境

2.3.1定时检查病区环境加强对开放环境的安全管理,在产科设立安全门,保持24h都有门卫守护着大门。对于出入产科的人员要严格地检查其陪人证,同时,要对探望的次数和时间做出规定,控制探望的人数,有利于预防交叉感染。消灭客观环境的危险因素,防范孕产妇跌倒或其他不良事件的发生。

2.3.2尽量避免加床相关调查显示,每增加1张床位,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率就会上升30%。所以,要坚持“以产妇和婴儿为中心”的护理理念,保证孕产妇和婴儿的生命安全,不可以盲目的接收孕产妇入院。应该建立弹性受孕产妇入院和办理出院制度,使入院和办理出院安全有序,尽量避免加床行为,加床问题得到解决后,转床的几率也随之降低。

2.4合理配置护理人力根据护理人员的工作能力、护理的工作量和患者的需要对护理岗位进行合理地配置,采取“一岗多人,一人多岗”的管理模式,如此既避免人力浪费,又能提高护理人员的积极性,使孕产妇和婴儿的生命安全得到保护,提高护理质量和患者的护理满意度。

2.5加强对护理人员的培训为了提高护理人员的综合素质,对护理人员进行层级培训、核心能力培训,对护理人员展开多种形式的继续教育,并实行定期考核制度,奖罚分明。加强培训有关法律法规知识,树立护士的法律意识,使其在护理工作中贯彻知法、守法、用法的观念。在护理工作中严格遵守新生儿查对制度和办理出院流程,杜绝抱错婴儿等事件。加强培训护理人员的专业技能,提高其人际沟通能力,提高其综合素质,保证护理安全。

篇10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005-0515(2013)5-106-01

目前,不少年轻孕产妇缺乏足够的产科健康护理知识,为其自身健康以及新生儿生命安全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基于此,笔者所在科室在对其加强健康知识培训基础上开展优质护理服务,护理质量有所提高,护理人员由此树立了优质护理服务理念,更提高了患者满意度。现将具体情况报告如下。

1 护理措施

1.1 服务理念的转变

首先应组织全体医护人员进行培训指导,转变其护理观念,增强服务意识,并对优质护理服务有更全面、正确的理解,从而对其内涵与意义有深刻理解,进而对优质护理服务方向更为明确,使其在临床护理过程中有效提高自身积极主动性。

1.2 明确岗位职责,健全护理管理制度

应对各部分岗位职责加以明确,同时制定合理高效的护理管理制度并不断予以完善,组织全员护理人员对《护理告知程序》、《护理应急预案》、《护理工作流程》、《护理核心制度》以及《文明用语手册》等内容进行学习和掌握,同时对护理岗位的质量考核标准予以明确修订,对各部分的质量控制予以充分关注,同时公示各项服务项目,主动接受社会监督。应组建质控小组,随机抽查各项护理服务质量,并及时反馈抽查结果,督促有关部门和人员及时改正。

1.3 强化组织护理工作人员接受专科培训

每周应组织开展2次或多次专科培训,并对培训结果进行抽查提问,内容涵盖护理工作流程、核心管理制度、应急预案、技术操作规程以及告知程序等。应采用各种有利措施在日常工作中广泛开展专科知识培训,例如多媒体、录像、幻灯片以及互联网等。培训知识涉及母乳喂养的技巧与注意事项、会的有效护理以及新生儿抢救复苏等。

1.4 专科护理服务

导乐陪伴分娩;在母婴床旁实施护理服务,为新生儿实施抚触、沐浴以及预防接种,同时展开健康宣教,并引导产妇及其家属积极参与;开展便民服务,为孕妇提供热水与可口饭菜、米汤、红糖水以及婴儿奶粉等;组织孕妇学习分娩相关知识,并定期开展门诊培训;对产妇实施出院指导,同时设置电话热线咨询,并定期实施电话随访,与患者进行沟通交流,确切了解产妇恢复情况。

1.5 在产科护理过程中实施全程优质护理服务

在优质护理服务工作的开展过程中,产科传统护理模式得以改变。产妇自入院接诊时起,到出院时至,护理人员的各种行为以及措施均应在此全过程中体现出优质护理服务,应为产科患者营造出安静、温馨、和谐的医院与病房环境。(1)入院时,医护人员首先应评估其实际情况,例如是否存在宫缩或者其他较为特殊的情况,负责接诊的医护人员应将入院应注意事项、医院环境、主任医师以和责任护士、分娩前应准备事宜等向产妇作详细介绍;(2)分娩之前,助产人员应交待产妇相关注意事项,例如宫缩时产妇应注意事项,分娩过程中的用力方法等,并就分娩过程向产妇作详细讲解,同时应选择一些轻松话题与产妇进行交流,吸引其注意力,从而有效缓解其紧张情绪,有利于缓解疼痛。还可辅以轻柔舒缓的音乐、对产妇腹部进行轻抚,使腹压增高,从而有利于顺利娩出胎儿,减少疼痛。(3)产妇成功分娩后,护理工作人员应在家属配合下对产后生活予以悉心照顾与护理,并向产妇一一告知产后所服用的药物效果、各项检查目的以及在恢复过程中的宜忌等。对待产妇及其家属提出的睡眠时的保持、恶露处理措施等各类问题,护理人员应保持耐心和温和的态度,给出尽可能详尽的解答,若超出护理人员所知的范畴,则应及时向临床医师及其他人员或部门咨询后向产妇及其家属反馈。在产妇产后恢复过程中,医护人员应指导其合理饮食、适度活动锻炼,并宣讲产后保健知识以及身体恢复等。帮助产妇准备婴儿需用物品,并协助其进行早吸吮,有利于母婴感情的进一步强化,此外还应向产妇宣讲育儿、母乳喂养的相关知识,并帮助其全面、熟练掌握。(4)出院后,应督促责任护士对其实施定期电话随访,对出院后产妇身心健康状况予以切实了解,并为之提供健康咨询,告知其婴儿的预防接种、哺育知识、辅食添加时机以及其他应注意事项等,由此让产妇每时每刻都能够感觉到来自医护人员浓浓的温情与关怀,从而使产妇和产妇家属不断提高对医院的信任度。

2 产科临床优质护理的效果

2.1 在优质护理工作的开展下,患者满意度普遍提高

本院就医患关系展开了问卷调查来了解患者满意度,其内容包括护理人员的技术操作、道德素质、专业素养、服务态度、沟通技巧、文明用语、岗位责任心、微笑服务等多个方面,涉及群体为本院所有护理工作人员,调查表明与往年相比,在实施优质护理服务后,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明显提高,且呈不断攀升的趋势。

2.2 护理质量不断提高

本院产科以及护理部成立了质控小组,对医护人员护理工作的开展情况进行随机抽查考核,结果表明与其他科室相比,实施优质护理服务后的产科护理质量显著升高,基本未出现有关于护理问题的投诉,护理工作人员也由此不断提高自身专业素养,又进一步推动了护理工作的良好开展。

3 小结

3.1 优质护理服务的开展,从大的层面来说,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一部分,为社会进步作出了贡献;而从小的方面来看,则有利于促进护理工作人员积极学习护理业务知识,树立良好的护理服务意识,并为诊治临床疾病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3.2 通过母婴床旁护理的良好开展,婴儿父母均可在此操作过程中直接受到护理教育和熏陶,从而在住院过程中实现如何照顾婴儿相关知识和技能的顺利习得。与此同时,此种护理模式也有效防止了发生护理缺陷以及出现交叉感染现象,并使产妇和家属对错抱婴儿的担心得以消除,从而更加信任护理人员,无形中提升了患者的满意度。

3.3 通过在产科首次试点实施,优质护理服务得以在其他科室中顺利推广,继而形成良性竞争,各科室医护人员不断提升自身理论水平、专业技能以及沟通技巧,最终有效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

参考文献:

免责声明:以上文章内容均来源于本站老师原创或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学习和参考。本站不是任何杂志的官方网站,直投稿件和出版请联系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