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5-22 16:53:48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课堂教学定义,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一、前言
由于“应试教育”的长期影响,初中教学课堂教学普遍存在一些误区:“重结论轻过程”,主要表现在一些概念、公式、法则、定理课上成习题课,学生只见树木,不见森林;“重教,轻学”,注入式多,启发式少,导致学生思维僵化,思维发展停滞,久之,学生学习兴趣不高,厌学现象严重。因此将先进的教育理论与课堂教学合理结合,构建出新的课堂教学结构,使课堂教学发生质的转变,已经成为我们所面临的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二、理论依据
1、2001年《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就明确提出要“倡导学生的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中交流与合作的能力。”《数学课程标准》教学建议中明确指出:“鼓励学生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
2、弗赖登塔尔的数学教学“再创造”原则告诉我们:数学知识既不是教出来的,也不是写出来的,而是研究出来的。真正的数学家常常凭借数学的直觉思维,做出各种猜想,然后再加以证实.如果给学生提供同样的条件,不仅是性质、规则,甚至定义也都可以包括在学生能够重新创造的范围以内。
三、教学模式操作流程
“以探定教因做定导”课堂教学模式,适用于概念、定理、法则、公式课,把探究新知的主动权还给学生,让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经历知识的再创造过程,教师只是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合作者、引导者。课堂结构由以下六个环节组成:
(一)创设问题,设置情境
教师根据教材特点,找准知识的生长点,精心设计问题,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设计的问题可以是学生利用(或类比)已学过的知识,经过对话、交流基本可以解决的问题,也可以是利用(或类比)已学过的知识,虽不能完全解决,但可以设计出这类问题的解决方案,或引起认知冲突的问题。设计的问题既要切合实际,又要符合可接受性、障碍性、探索性的原则,既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使学生乐意接受问题的挑战。
(二)复习旧知,指导方法
教师引导学生复习与本次探究有关的知识,为学生探究新知做好知识准备,同时,对探究方法和探究过程作出指导。
(三)学生探究,小组交流
根据探究内容的不同,可以选择自主探究或者小组探究的方式。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小组成员共同行动、交流、讨论,形成一致意见,获得新知。这一过程是学生主动建构、积极参与的过程,是他们真正学会“数学的思维”的过程,也是其个性心理品质得到磨砺的过程。
(四)学生展示,全班交流
各小组安排中等同学展示探究过程及归纳、总结出有关的知识、规律等方面的结论,同时优秀生帮扶后进生,即展示和“兵教兵”同时进行。然后结合展示情况,各小组交流,师生交流。交流中注重探究过程,淡化结果。这一环节学生的思维常常会发生创造性的火花,教学中要特别注意发挥和呵护。
(五)当堂训练,运用新知
精心选择2-3道难度适中的题目,要求学生独立完成,小组中的中差生板演。这个环节运用新知并反馈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小组捆绑的评价方式,可以督促学生在前面的几个环节积极投入学习和做好兵教兵。
(六)因做定导,提炼内化
通过当堂训练反馈的信息,优秀生或教师针对存在的问题,进行示范性讲解,讲解要重联系、重转化、重本质,概括提炼规律,由例及类,提炼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
四、成效和体会
1、这一教学模式打破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师讲学生听”的局面,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使每个学生处于自主探究、交流讨论、信息传播的状态。这样有利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学生的学习能力得到培养和提高。
2、问题情境的设计一定要激起学生的思维活动。因为问题情境是思维的源泉,所以一个良好的问题情境设计显得尤为重要,它必须适合学生主体活动的教学思路,必须自始至终坚持问题的启发式、阶段式,注意规律的探索性,强调问题的开放性、创造性。
3、教师要把设计问题的起点和要求放在符合学生最近发展区的水平上。要把教学内容按照知识的概括性和包容性的大小和顺序,以及学生的可能性,设计成几个阶梯依次呈现给学生,使教学过程中的基本动力保持在最活跃的状态,以不断激励学生,从而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参考文献: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二、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一)以学定教中重视自学目标的设计
在设计导学案时,必须要注重自学目标的设计,让学生们明白应该将自学的主要精力放在什么地方,进而做到有的放矢,同时教师应充告知学生采取什么办法学习,如何提高学习的能力。
例如:在教学七年级上册朱自清的《春》的时候,在导学案中可以设计这样的内容:
课堂自主学习内容:(1)把握文章的内容、把握文章的结构特点(盼春——绘纯——赞春)。(2)详细的分析课文内容,哪一些方面写的最细致,你是如何看出来的。(3)举出有关春的诗句来表现出春的特色。像“春风又绿江南岸、春阳垂野草青琴,时有幽花一树明”等等来赞春。
同时,自学目标设计之后,还需要老师的精心策划为学生点出。如上述的自学目标可以结合导学案,在投影上展示出春天景色等等内容,让学生从书本和图册中找出更多关于春天的故事。
(二)导学案设计应该具备的特点
在设计导学案时需要围绕课堂教学目标,紧扣教材,并且需要体现出教材的知识结构和知识间的内在联系,让学生在自学时能够使自己所获得的知识更加的具有条理性、更加系统。尽量一课时一个学案,以便控制学量,使学生明确目标,最大限度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要具有一定的启发性。学生在自学时通常都喜欢根据导学案上的问题直接去找答案,这对他们的能力提升相当不利,因此应该让问题具有启发性,这样他们才会去主动的思考,进而提升自己的能力,同时还能够激发他们的兴趣。
要能够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从学案中优秀学生要能够感受到挑战,一般的学生能够受到激励,而学习困难的学生也能够给从中感受到成功,这样就能够让每个学生都学有所得,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信心。
例如在《羚羊木雕》这一课中,如果导学案中提出的是这样的一个问题:“阅读课文,然后回答文中写了一只什么样的木雕?”这样的问题缺少一定的启发性,学生看到这个问题后就会第一时间就会认为课本上有现成的答案,而且认为只需要找到答案就完成任务了,此时他们已经产生了思维的惰性,对他们的自学不利。而如果一开始就从辩论木雕应不应该归还开始,学生也会积极的找寻资料,为自己做好一辩。
三、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
教师的点拨解惑不是课堂上的“独角戏”,以学定教重在引导、点拨,不是把现成的答案压给学生。需要在学生学习的基础上尽力地引导学生进行自我再分析、再讨论、再归纳,使学生逐步登上最后一个台阶,得出正确的结论,最终自我解决问题。这个过程中并不是简单的进行解惑,重要的是提高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研究过程
(一)第一次教学:矛盾冲突―动手探究―发现规律―归纳总结
1.横向对比理解教材
我们使用的是人教版教材,为了更深入地理解教材,我们就同一教学内容对人教版、北师大版、苏教版三个版本的教材进行了比对分析。
人教版教材:重视问题情境的创设,以小明上学路线图为情境引入,让学生判断哪条路线最近,并思考为什么。再通过实验,让学生用纸条或小棒摆一摆三角形,对摆成与摆不成三角形的情况进行讨论、思考,以此“发现”三角形边的关系。教材强调以生活情境引发学生对问题的思考,再通过直观操作来寻找原因,从而发现规律。
北师大版教材:直接进入操作活动,除了呈现4组小棒,还呈现出填写实验结果的表格,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填写数据、对比分析数据的整个教学活动过程,“发现”三角形边的关系。教材注重指导学生有条理地思考和推理,“探索”三角形边的关系。
苏教版教材:从已知长度的4根小棒中任选3根“探究”能否围成三角形,在观察比较中“发现”规律。教材的编排从围三角形开始,让学生通过观察、思考、体验,探索三角形边的关系。
通过对三个版本教材的横向比对,我们发现了它们的异同,如图1所示:
对比分析引起了我们的思考:情境创设在本课学习中到底应起多大的作用?北师大版和苏教版教材不像人教版教材那样重视情境创设,而是直接进入围三角形的实验。从逻辑上说,我们认为从情境到实验之间应该有一个衔接,就是在让学生判断并说明上学路线哪条最近之后,如何过渡到实验。那么,如何过渡才能让学生感受到“需要”做这个实验呢?当时我们没有找到这个衔接点,因此,更偏向于不用情境,而是直接进入实验。
2.基于经验的学情分析
综合数学组十几位教师的经验,我们认为学生在学习三角形边的关系前,已经对三角形有了初步认识,如三角形的定义、各部分名称及其稳定性等,而对于“三角形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这样的关系,纵然多数学生在生活中有一些感受,例如“抄近路走”等,但学生通常不会因此联想到用“三角形边的关系”这样的数学语言来表达。因此,如何在课堂中让学生体会探究的意义和过程显得尤为重要。
3.对学具的选择和思考
本课的教学最重要的学具是小棒,它直接影响着学生探究三角形边的关系的有效性。因此,对于选择什么样的小棒进行操作、如何操作,我们也做了深入研究。这一阶段我们选择小棒的出发点是让学生在操作中体验和观察大量的个别现象,让学生在充分感知的基础上去发现规律。为此,我们给每个学习小组都准备了5根不同颜色、不同长短的小棒(红小棒12cm、橙小棒10cm、蓝小棒7cm、绿小棒6cm、黑小棒4cm)。
4.教学实施
基于以上对教材、学情和学具的研究,我们把第一次教学的思路确定为:矛盾冲突―动手探究―发现规律―归纳总结。我们没有创设情境导入,而是直接使用“用小棒围三角形”这一教学活动引入了新课。教师首先给出3根能围成三角形的小棒,让学生在投影仪下操作。学生围成三角形后很喜悦。然后教师把其中的1根小棒换掉,再请学生上来围一围。这时学生发现围不成三角形了,因此产生疑惑,教师顺势抓住矛盾冲突,引入新课,让学生展开了如下探究活动:每次从5根不同颜色不同长度的小棒中,任选3根来围三角形,将出现“围成”和“围不成”两种情况的围法先记录在小组活动记录表(如表1)中,然后共同反馈填写到班级汇总表(如表2),最后通过对算式的对比分析发现规律。
5.问题与反思
这次教学虽然经过了精心的设计,却出现了很多意想不到的问题:教学没有设置问题情境,直接从矛盾导入操作,学生的操作目的不明确;小组从5根小棒中任选3根进行操作,共有10种组合,组合多,耗时长,而且全班反馈时间长、过程沉闷,得到的数据多、算式多,容易扰乱学生视觉。学生在操作小棒的过程中还出现了这样的问题:一是小棒首尾连接不紧密(如图2)或边缘刚碰触到(如图3),学生就认为是“首尾相接”,能围成三角形了;二是忽视客观现实,6cm长的小棒和4cm长的小棒首尾相接是10cm,总长度和10cm的小棒一样长,学生忽视了一样长的线段要么重合要么平行的事实,将它们硬拼凑成“三角形”(如图4)。
课堂中反映出来的问题,我们归结为两问:(1)情境创设到底要不要,它在这节课中能起到什么作用?(2)小棒的实验操作没成功,是学生操作的问题,还是我们准备的小棒有问题?带着这两个主要问题,我们继续研究,寻找对策。
(二)第二次教学:情境导入―提出猜想―验证猜想―应用规律
1.再次研读教材
学生实验的目的不明确,是不是我们抛弃情境所致呢?我们再次研读教材,力求从学生实际出发,深度理解和把握教材。经过研读,我们终于悟出了上面那个未曾发掘的衔接点,这就是“猜想”。人教版教材的编写思路应该是:从生活问题引出数学猜想――三角形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而这个猜想是不是正确、是不是所有的三角形都这样、是不是任意两边的和都大于第三边,这就要通过实验操作去验证了。
2.前测和访谈形式的学情调研
基于经验的学情分析是否准确呢?我们决定采用书面测试(前测卷)和访谈的形式,对另一个未学习此内容的班级的学生进行调研,以期获得更为准确客观的学情。
前测卷共设计了4题,具体如下:
(1)下面哪个图形是三角形,请打“”。
(旨在了解学生能否正确辨析三角形。)
(2) 叫做三角形。
(考查学生在前面的学习中,是否理解了三角形的定义,是否会用准确的数学语言完整描述三角形。)
(3)你还了解三角形的哪些知识?请写出来。
(此题是开放题,通过让学生列举自己所了解的三角形知识,看看是否有学生了解三角形边的关系,以及有多少学生知道“三角形的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这一规律。)
(4)小红去上学,走哪条路近?
①小红上学的路线围成了什么图形?
②从上学路线哪条近的问题,你能猜猜三角形的三条边有什么关系吗?
(通过此题检测学生对于与“三角形边的关系”有关的生活经验是否有积累,是否能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和知识水平,提出相关的数学猜想。)
全班43名学生的答题情况如下表:
表3
为了更真实地了解该班学生中有多少人知道三角形边的关系及其了解的程度,我们还从该班中抽取了10名学生(3名成绩优秀、4名中等、3名待优)进行面对面的访谈,请他们回答以下两个问题:(1)你能判断这些图形哪些是三角形吗?(图略)(2)你知道三角形的三条边有什么关系吗?结果发现:接受访谈的10名学生中,只有2名学生对三角形边的关系有些认识。
通过对前测、访谈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我们对学情有了更深入的认识:(1)学生对于判断三角形以及三角形具有稳定性等基础知识掌握较好。(2)学生对于与“三角形边的关系”相关的生活经验还是有一定积累的,学生能在直观的三角形上学路线图中比较准确地判断出哪条路近,虽然看似“猜测”,但其实是“下意识”地有了对三角形的三条边进行比较的感受。(3)对于学生是否知道“三角形的三条边有什么关系”这个问题,从调研情况看,在回答前测卷的第(3)题时,全班学生都回答了三角形的稳定性,其中有9人还知道三角形有3个顶点、3个角、3条边,然而没有一个学生提及三角形边的关系,说明学生没有“三角形边的关系”的知识储备。在访谈中,在问题很直接的情况下,虽然有2名学生回答知道这一知识,但总体上对三角形三条边之间有什么关系仍然模糊。显然,绝大多数学生对这一知识是不了解的。
3.对小棒的再次研究和选择
我们认为,导致第一次教学中出现的小棒操作问题,主要有三个原因:一是小棒过粗;二是小棒长度太接近;三是学生对三角形概念的理解不够透彻。对此,我们对学具进行了如下调整。
(1)对小棒粗细的调整。首先把直径约3mm的小棒改为直径约1.5mm的小棒,尽量用合适的材料帮助学生避免操作过程中出现“首尾相接”不紧密的问题。
(2)对小棒的长短和组合进行调整。针对前面教学时学生操作耗时长、小棒长度太接近而影响操作等问题,我们对小棒的长短和组合进行了重新调整:共6根小棒,分成两套不同规格(每套4根):规格一,红小棒12cm、蓝小棒9cm、绿小棒6cm、黑小棒4cm;规格二,黄小棒13cm、橙小棒10cm、绿小棒6cm、黑小棒4cm。在操作中,每4个学习小组使用一种规格的小棒进行操作。这样一来,在全班反馈交流中,一共就有5种围成三角形、3种围不成三角形的情况,数据充分,实验结果同样具有说服力,不仅减轻了学生的操作难度,而且避免了小棒长度太接近影响实验结果。
4.教学实施的调整
对教材的再次解读及学情调研给了我们启示:学生有一定的生活经验,都知道课本情境图的上学路线中,两段路长度的和比一段路的要长,但学生的困难在于不会主动把生活问题转化成“三角形边的关系”这一数学问题。从学生的“学”出发,我们重新审视了第一次教学中教学设计和课堂实施中不合理的成分,重新构建了教学思路:通过创设情境,从生活问题引出数学猜想,让学生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探究数学知识的欲望;要让学生经历探究过程,提出猜想后通过动手操作进行充分验证,再运用新知识解释上学路线的问题,让学生经历“生活―数学―生活”的建模过程。因此,我们把教学思路调整为:情境导入―提出猜想―验证猜想―应用规律。
首先,从问题情境(如图5)出发,让学生说一说小明上学的路线哪一条近,然后把路线图抽象成三角形,引导学生从生活问题提出数学猜想:三角形两条边的和是否大于第三边?让学生明确动手操作的目的――验证猜想。
图5
然后,让学生通过“量一量”“围一围”两个活动来验证猜想。(1)量一量。通过量不同形状三角形的三条边验证“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的确大于第三条边”这个猜想的真实性。(2)围一围。用小棒围三角形,通过围成和围不成的情况验证“只要有一组两条边的和不大于第三条边的,就围不成三角形”,从而验证“三角形的任意两边之和的确大于第三条边”。
5.两次教学实施的对比分析
我们对两次教学进行了对比和反思:第一次教学从矛盾引入,激起了学生的认知冲突,收到了一定的教学效果,然而学生对于三角形三边关系的认识并不是一片空白,他们对“三角形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有一定的生活经验,我们的教学脱离了学生的生活实际,纵然激发了学生的探索兴趣,却没能把学生的这种参与热情内化为解决生活问题的需要。第二次教学充分发挥了教材优势,用教材中的生活情境引入,学生凭着自己的生活经验,知道从家到学校走哪一条路近,但苦于表达不出其中所蕴含的数学道理,那么,学生对于三角形三边关系的探索便内化为一种需要了。
三、不断修整与调试后的高效课堂教学模式
(一)创设情境,提出猜想
1.创设情境。通过课件出示情境图(图5)并提问学生:谁能说说小明上学走哪条路近?为什么?
2.提出猜想。通过课件演示,把路线图抽象成三角形,然后提问学生:结合刚才的上学路线,看着这个三角形,你联想到了什么?学生会联想到三角形的特点、特性等。教师首先要肯定学生的联想,再重点提醒学生“结合上学路线”,引导学生联想到上面两条边长度的和要比第三条边长,从而提出三角形边的关系的猜想:三角形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教师将这个猜想板书出来,并在旁边写个大大的“?”,引导学生进一步验证这个猜想。
(二)开展活动,验证猜想
小组分工合作,完成“量一量”和“围一围”两个活动。
1.量一量。学生测量不同形状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锐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的三条边,算一算,比一比,验证三角形边的关系。
2.围一围。教师准备2套颜色不同、长度不一的小棒(每套4根,一套是红12cm、蓝9cm、绿6cm、黑4cm,另一套是黄13cm、橙10cm、绿6cm、黑4cm),要求学生每4个学习小组用一套小棒围三角形。学生每次任取其中3根,尝试围一围,并记录在表格(如表4)中。
表4
两个活动是先后进行还是同时进行?如何有效地操作和反馈?对此,我们都进行了尝试。如果小组合作先“量一量”,集体反馈后再“围一围”,虽然每个学生都能充分感知体验这两个验证活动,但是耗费了大量的时间,后面的教学就显得过于紧促。而两个活动在同一个小组内同时进行,学生可以分工合作,有的学生做“量一量”,有的学生做“围一围”,然后在小组内交流,学生在操作过程中同样能充分感知和体验,课堂效率大大提高,同时还培养了学生团结协作、与人交流的学习品质。
3.汇报交流。(略)
4.归纳,得出结论,将板书中的“?”改为“。”。(略)
(三)加深理解,学以致用
1.再现情境图(图6),提问学生:你能利用今天学到的知识解释为什么小明上学走中间这条路最近吗?
图6
注:在前面的导入部分,为了让学生更容易把路线图与三角形联系在一起,从生活问题提出数学猜想,我们对教材中的情境图做了适当的处理:只呈现两条路线,抽象出一个三角形(即图5),由此引入新课,提出猜想。然而,情境图的作用仅此而已吗?我们再次对其挖掘利用,在验证猜想后,完整地呈现教材中的情境图,也就是3条路线,让学生用新学到的数学知识解释为什么小明上学走中间这条路线是最近的,强化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问题的意识和能力,让情境图的作用再次得到升华。
2.请你运用三角形边的关系,判断下面各组小棒能否围成三角形?
(1)3cm 7cm 5cm (2)2cm 6cm 3cm
(3)5m 9cm 7cm (4)5cm 3cm 8cm
注:引导学生进行方法优化。
3.小小设计师。李叔叔想盖一间新房,他准备了2根4米长的木料做房顶,还要找一根做横梁。请帮他想一想,他该选几米长的木料合适呢?(取整米)
注:这是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运用,学生通过画图和想象,或直观或抽象地呈现了选择不同长度的木料做横梁会是什么形状的三角形。在设计的过程中,他们除了考虑要符合三角形边的关系这一规律,还要符合现实居住以及美观的需要,此过程也是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过程。
(四)学结,分享收获。(略)
四、反思与启示
(一)关注学情很重要。高效的课堂教学必须在准确了解学生学情的情况下进行,只有准确把握学情,才能更好地找到教学切入点,有效帮助学生把生活经验转化为数学学习经验。在此行动研究过程中,我们对学情的研究显然更多侧重于课前,而如何在课中有效地把握学情推进教学,依然值得我们深入研究。
(二)每个细节都会影响一节课的质量。在这个课例中,围三角形所用小棒的粗细、长短,对于我们教师来说不会产生误导,但对于小学四年级的学生来说,会对他们的操作、观察、比较产生影响,而操作实践的难易程度,直接影响学生对新内容的学习和掌握。因此,合理、有效的学具,才能更好地提高课堂效率。这节课学具选择的复杂性,引发了我们的深度思考,有时候教学中的学具很容易被我们忽略,其实这里边同样具有很大的研究价值。教学中,什么样的学具能真正帮助学生探究新知、促进发展,仍值得我们思考。
“以学定教”是一种教学理念,也是一种教学模式。它呼吁教师要着眼于学生的发展,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文章中“以学定教”中的“学”指的是学习者的学习动机、学习兴趣、学习内容、学习方式、学习时间、学习效果等;“教”指的是教师教学的内容、教学方式、教学时间、课堂管理策略等。教学实践表明:以学定教能在一定时间内高效地完成学习任务、达成学习目标、获得自身发展。它能确保每个学生在所思、所悟的学习过程中有所得,是实现有效学习的良策。
一、以学定教课堂运用的必要性分析
影响学生学习效果的条件很多,其中学生原有的知识经验是实现有效学习的前提。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学习策略等问题是实现有效学习的关键。它对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引领学生全身心投入课堂实践活动等方面意义深远。
1.以学定教提高了学生“学”的效率
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学生的主体参与度与课堂教学效果的高低关系密切。强烈的学习需要与学习兴趣是燃起学生求知欲望的火把。以学定教,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有了学习热情,才能将学生从“要我学”的被动局面中解放出来,以积极的状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去,只有这样,课堂师生双边活动密度才能加大,频率才能增多,学生学得才能轻松、迅速。
2.以学定教满足了学生的心理需求
教师和家长在小学低年级孩子心中是相当的权威,但随着年龄的增长、智力水平的提高,孩子自我意识开始膨胀,独立意识逐渐增强,个人兴趣、爱好凸显。学习内容、学习方式、学习环境等直接影响着孩子的学习状态。以学定教结合学生年龄特点、兴趣爱好和原有的知识经验选择教学内容、更新教学策略,给学生表现自我、张扬个性提供足够的时间和空间,迎合了小学生的心理需求,符合新课程改革的要求。
3.以学定教尊重了学生的个性差异
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叶子,差异是永远存在的。哲学家亚里士多德也曾说过:“给同样的人不同的待遇,给不同的人同样的待遇都是不公平的。”可见,承认差异、尊重差异、关注差异、正视差异,这种教育顺应了人的内在发展要求。教学实践也表明:只有足够重视和尊重差异,才能使每个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的发展,真正落实“教育没有遗忘、教育没有角落”的基本要求。
二、以学定教有效学习的践行性探索
学生是课堂的主体。落实“生本课堂”思想,就必须关注学生身心全面发展,就必须把开发学生的潜能、提高数学思维能力作为教育教学的终极目标。因此,在教学实践中,应从学生的“学”出发,培养维持学习动机,加强对学生学习策略的指导,关注学生整体学习效果,制定有效学习策略,将提高课堂效率落到实处。
1.以生为主,制定明确、集中、恰切的三维目标
确立“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教学理念,就要做到尊重学生。因此,教师在制定三维目标时,要以学生现有的知识经验、发展需要为基础,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出发。如,在学习《圆的认识》内容时设计如下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通过画一画、折一折、量一量等活动,观察、体会了解圆的各部分名称,用语言准确表达同圆或等圆中直径与半径之间的关系。掌握多种画圆的方法,并初步学会用圆规画圆。
过程与方法:通过想象与验证、观察与分析、动手操作、合作交流等活动,使学生体会到圆的各点分布均匀性。能够解决与圆有关的实际问题,获得思维的进一步发展与提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能用圆的知识来解释生活中的简单现象,寻找身边的数学。
这样的三维目标无论是哪个层次的学生都能有事可做,有问题可想,都能真实地参与到课堂教学中去。长期坚持,能使优者更优,学困生进步,从而全面提高课堂实效。
2.以生为主,组织合理、灵活、有趣的教学活动
教学活动的组织应针对小学生生理、心理特征及认知水平,满足小学生的情感需要。这就是说,合理、灵活、有趣的教学活动是建立在充分准备基础上的。教师要精心预设好“备忘录”,期待能“授业、解惑”。学生要准备好预习过程中的疑问、收集到的相关资料,期待能有人“雪中送炭”。这种期待心理能使课堂效益实现最大化。如,在教学《圆的认识》内容时,学生通过预习很想知道广场中心的花坛是怎么画出来的?篝火晚会为什么要围成圆形?车轮子为什么要设计成圆形而不设计成方形或其它形状呢?教师根据教学经验,事先要精心预设准备解决此类问题的教学活动,在学生需要时全盘托出,师生都赢得了主动权,凸显“教”服务于“学”的追求,课堂效果可想而知。
3.以生为主,师生角色互换
众多教学实践证明:给学生体验成功、增强自信搭建平台,创造机会,学生的知识与能力就能得到同步发展。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如果师生角色互换,让讲台成为学生展示自我、发展自我的舞台,让他们的思维真正动起来,就能实现“教,是为了不教”。如,在教学《圆的认识》内容时,教师设计“寻找圆、欣赏圆、用好圆”的教学活动,让学生为大家讲述圆的奥秘,带领大家走进圆的世界,进一步认识生活的每一个角落,圆都在演绎着重要的角色。
总之,以学定教的教育理念,体现了“以生为本”的新课程思想,客观上要求教师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一方面要通盘考虑任课班级学生的知识水平、学习兴趣、认知能力等因素,另一方面要关注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及当前所需,同时还要通过多种途径,给学生创设和提供开放的、多样性的发展环境,让每个学生都能获取适合自己发展的空间,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这是值得广大小学数学教师研究的重要课题。
参考文献:
[1]刘娜.多媒体技术与小学数学教学实例探究[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2(3).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各单元的教材实际,努力做到精讲多练,把学习时间的主动权交还给学生。通过组织小组讨论、上台发言、交流体会、自主学习,充分挖掘学生的潜能。例如:在教学小学人教版数学第五册《长方形的周长》这一节时,我首先把学生四人分成一组,每个小组发一个小长方形,在小组内讨论长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然后在小组内找一名学生总结发言,并把计算公式写在黑板上,然后全班交流用哪种计算方法合理,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可以把自己的思路和别人共享,而且学生更多的拥有了自由组合、分工协作的机会,拥有了评价和讨论他人观点的机会,这样既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又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 以学生为主,以学定教。
在生本课堂,不是教决定学,而是教引导学,为学服务。课堂少预设性多生成性。所以,在现实教学中,教师应该善于引发学生思考,并鼓励学生质疑,努力培养学生的自信心。例如在执教小学人教版语文第五册《美丽富饶的西沙群岛》一课时,课文分别从海水、海底、海滩、海岛四个方面介绍西沙群岛的美景。然而,西沙群岛对于我们学生来说是一个极神秘、极模糊、及遥远的地方,学生连它所在何处都不得而知,针对此点,我用多媒体向学生播放了西沙群岛的风光图片,从学生的一声声惊声中我们不难看出多数学生都能感受出西沙群岛是一个风景优美、物产丰富的地方。我又出示祖国地图,让学生去寻找西沙群岛的所在位置,这样,看一看、找一找,不仅填补了学生这一个知识盲点,还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拉近了学生与文本的距离。在初读课文时,我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在品读第三自然段时,我请学生选择自己最感兴趣的一方面好好读一读,这看上去只是轻描淡写的几句话,但尽显我对学生主体地位的尊重。长此以往,学生的主动学习的习惯就会形成于我的潜移默化之中。在教学第三自然段时,我让学生自己找出本段的重点词语。通过图片展示和动作表演的形式,让学生感受到珊瑚的确美丽,海参的确懒洋洋,大龙虾的确威武,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学习,深刻理解课文内容。我在教学中通过各种教学手段,强化了学生的自主学习,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让学生打开思路、开阔视野、增强能力、提高认识。使学生成为课堂的真正的主人。
3 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促进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
数学课标中明确指出:“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知识经验基础上。”教师不仅要知道学生已经学过什么,更重要的是知道学生对这些知识掌握得如何,同时还要知道学生以往学习中形成的数学思维方法。只有充分了解学生才能知道学生要的是什么,才能找准知识的“发展区”,以这个发展区快速地向新知识迁移。随着社会的发展,学生的阅历越来越丰富,他们的知识经验也比以往的学生要丰富得多,很多学生的学习起点已高于教材的逻辑起点;但是学生之间的差距也很大,因此教学时教师如何把握教学起点是对一个教师的一大考验。如教学《元、角、分与小数》,这是小学生第一次学习小数。在此之前学生对小数已经有所接触,但都只是片面的、支离破碎的,这单元要让学生在“元、角、分”的情境中学习小数及其简单的加减运算,并将其系统化、精准化。为了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学数学、用数学,我充分挖掘小数在生活中的应用,选取学生买文具这一学生感兴趣的生活素材入手,把数学知识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结合在一起。使学生真实地感受到数学就在身边,对教材产生浓厚的兴趣,并由此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要求。让学生实实在在地体会到数学的价值,从而更加亲近数学。
小学数学教学,要从学生的认知需要出发,从学生发现问题出发,在有效的探索和实践中实现课堂教学的有效。为学生的需要而教,课堂才真正成为师生交流和成长的平台,才会达到课程标准的要求,实现人人学有用的数学,让每个学生在数学上得到最好的发展。
二、以培养学生学习兴趣为目的,创设教学情境
生动活泼的数学课堂能调动学生积极健康的情感体验,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能使学生主动地进行数学学习。那么如何营造生动活泼的数学课堂呢?关键在于教师要从学生的需要出发,引入、制造或创设与教学内容相适应的具体场景或氛围,使学生在教师预设的情境中动情,产生共鸣,潜意识地进入学习状态,并迅速准确的理解教学内容,使学习活动成为学生一种快乐的活动。如教学《可能性》,这堂课一开始,我把课本上的讨论题设置成引导学生进入学习新课的情境活动,由此展开教学,通过学生自己获得生活中的数学信息,使学生转身于熟悉的生活情境之中,学生很主动地就参与“抛图钉”、“转转盘”等活动之中。学生以极大的学习热情投入到探索可能性事件发生的可能性这一数学课题之中,培养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了他们的学习数学兴趣。
三、以学生的课堂表现,灵活调整教学程序
传统教学中,教师总是预先设置好教学环节,学到哪里要出什么练习、如何过渡、如何总结,按规矩办事,生怕会出现什么错误,害怕学生不按教师的思路来,害怕学生会“脱离轨道”,把自己和学生都困在了一个“死胡同”里。教师教得累,学生也学得累。其实,我们在教学中可根据学生的需求灵活地改变教学程序,使学生“乐学”。如教学《圆的面积》,我原本是想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的方法用自己手中的圆沿着半径平均分成若干等份,再拼成一个近似长方形,从长方形的面积推导出圆的面积计算公式。但是当我问学生:“我们如何才能计算出我们手中这个圆的面积呢?”。很多学生干脆就把圆的面积计算公式说了出来,着实让我措手不及。于是,我马上调整教学策略,在黑板上写出圆的面积计算公式,并追问:“你们对这个公式有什么疑问吗?”话音刚落,很多学生纷纷举起手来,有的学生说:“我们如何知道这个公式的可靠性呢?”有的学生问:“我们能不能把圆转化成我们学过的图形呢?”有的学生问:“如果知道圆的周长能求这个圆的面积吗?”……经过如此巧妙地调整教学环节,顺理成章地把学生引到探究“圆的面积计算公式”的教学中来,学生解决了自己的疑问又学习了新知识。
在传统教学课堂之中,教师教学更多的是根据既定的教学设计按照流程引导学生学习,追求教学内容的丰富,教学环节的清晰,教学手段的多样。在这样的课堂中,教师的教学方式、机智得到充分的发挥和展现,然而教学是否合理,学生是否真正学到了知识却令人堪忧。新课标倡导的是“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方式,这就要求教师转变传统即仅仅注重自身教法的观念,实现从“钻研教法”到“钻研学法”的转变,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站在学生的角度开展教学工作。因此,遵循“以学定教”的理念,将使得教学工作更具针对性、合理性和流畅性,让原本虚拟的教学路线设计成为了符合学生情况的实体路线,教学设计更加灵活、丰富,这样的课堂也才能迸发出“教学活力”。
一、“以学定教”的内涵
“以学定教”是教师根据学生年龄阶段的特点、潜能、学习状况以及成长需要进行教学活动的设计和开展,并根据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实际反映和吸收进行教学设计的有效调节,继而实现教学有效性提升的根本目的。“以学定教”中的“学”包含的是学生的学习内容、学习特征等等;“教”则是代表引导学生学习的一切相关教学活动。“教”服务于“学”,以学生的认知情况作为教学的起点,设计调整符合学生情况的教学方法。
二、“以学定教”在课堂中的具体应用
“以学定教”是教师在观察了解学生学习多方面实际认知情况的基础上进行教学方法、教学设计的调整,这就要求教师教学与学生学习在思想、认知、兴趣多个方面的契合。
1.契合学生兴趣
兴趣无疑对学生的学习动力有极大的激发作用,这已经成为广大教育者的共同认知。著名的教育家杜威也曾经这样说过:“实际上兴趣只不过是对于可能发生的经验的种种态度,它们不是已经完成了的东西,它们的价值在于它们所提供的那种力量,而不是它们所表现的那种成就。任何一种能力,无论是儿童的或成人的,如果在意识上满足于一时的现有的水平,就是放任,这种能力的真正意义是在于为达到较高级的水平提供一种推动力。”[1]由此可见,对于学习阶段的孩子来说,兴趣的作用是在于促进他们主动的学习、提升,我们所作所为也是为了促进他们学习动力的提升。唯有学生自己对学习产生了浓烈的兴趣,方能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以学定教”则是要契合学生的学习兴趣,选择学生的“兴趣点”作为突破口,采用学生感兴趣的教学方式,以之促进学生的学习质量提升,使历史与社会的课堂教学更具实效。
如在历史与社会的课堂教学中,我们可以将生活中学生感兴趣的时政新闻引入课堂,让学生在课堂中各抒己见进行讨论。学生在兴趣的驱使下,课堂积极性高涨,始终保持饱满的精神状态进行激烈的讨论,课堂氛围也极为活跃。这时教师再辅以适当的点评和讲解,这样不仅使学生对当下形势有了正确认识,同时也大大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促进了历史与社会课堂教学质量的提升。
2.遵循学生思维
叶澜教授曾经这样说过“课堂应是向未知方向挺进的旅程,随时都有可能发现意外的通道和美丽的图案,而不是一切都必须遵循固定线路而没有激情的行程。”[2]的确如此,历史与社会的教学课堂绝不能仅仅是一味的依照教学设计和教案进行课程推进,课堂教学应当是一段充满意外、变化、激情的动态旅程。在历史与社会课堂中,我们应当遵循学生的思维运转规律,根据他们的思维方式来调整教学过程,使教学更加流畅。如在《行进中的世界人口列车》这一内容的教学过程当中,教师提出问题:印度人口增加偏快对社会发展有哪些负面影响?学生思考回答后,有学生提出这样的问题:“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是不是也有这些负面影响?”学生思维从一般转到特殊,跳出了课本对世界人口探讨的轨道,这个时候如果再简单依照课本顺序进行《资源出现短缺》问题的教学显然是不太合适的。因此,我们可以根据学生思维进行调整,首先就《人口警钟须长鸣》以及《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两个方面开展教学。显然这样根据学生的思维方式进行教学顺序的调整使得教学更具流畅性,也更容易为学生所接受。
3.关注学生认知
著名教育家第斯多惠指出:“学生的发展水平是教学的出发点。”作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组织者,教师应当充分关注学生的学习起点、知识吸收情况和认知情况。我们应当了解学生知道什么,有过什么样的体验,什么样的教材内容又更能引起学生的思考等等,在此基础上进行教学内容的改进和调整,将使教学更契合学生的实际认知水平,促进其良好吸收,教师课堂教学更具针对性,继而实现教学质量的提升。
依照“以学定教”的教学理念,是从生活实际出发,尽可能的从学生所熟知的身边事物出发,以此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教学内容的开展充分考虑到了学生的已有知识经验和认知水平,在此基础上的教学更能够引发学生的关注,也使得课堂更加生动、真实,课堂教学效果自然得到了相应的提升,历史与社会课堂教学更应充分把握其课程特点,充分利用社会生活中学生接触到的事物和已有知识经验,在此基础上发挥教学功能,让教学工作的开展更加顺利,更具活力。
三、结语
“以学定教”是对新课程理念的延伸,是将新课程理念付诸实践的最佳体现,在实施过程中需要教师花更多的精力在关注学生各方面情况的基础上进行教材钻研、精心备课,继而围绕学生情况与教学目标精心组织课堂教学。唯有这样,学生的潜力方能得到最大程度的激发,这也是符合新课改理念的。
《小学科学课程标准》指出,小学科学作为提高学生认知的重要学科,其重视度应该得到增加,而小学科学课教师应根据改革后的各项要求,努力提高自己综合能力,充分做到课堂角色中应该具备的行为规范要求。在教育改革大环境下,对小学科学课教师角色转变提出挑战,要明确自己的使命和任务,努力提高教学效率和质量。本文依据小学科学课程标准的各项要求,就如何在小学科学课堂中进行合适的角色定位,进行了详细的阐述。
一、小学科学课程新理念的积极倡导者
科学是小学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很明显它不像语、数、英一样受到人们的重视,在新的小学课程体系下,科学教师要作为一名倡导者,努力改变学生和家长对科学课程的认识,在原有教学的基础上,扬长补短,树立人们对小学科学的正确认识。小学科学教师可以通过多种形式,比如游览博物馆、走进动物园等活动,来吸引学生的目光,这样学生对科学的学习会逐步感兴趣,渐渐地对科学的学习也会有正确的认识。
根据对新课程标准的研究,笔者认为,小学科学教材的内容融合了其他各门学科的知识,包括语文、生物、物理、化学等,可以说,小学科学课程是一门建立在各个学科相互综合的基础上的大学科,这门学科包含的内容非常广,与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都有着密切的联系。由于科学课程内容,因此,它是一门对学生的主体性要求非常高的学科。科学课程并不是呈现专业的科学知识,而是举例生活中神秘的科学现象,并用科学知识进行解释,解答人们的疑问。因此,科学课程更加注重对学生验证科学现象能力的培养。比如,在给出结论地球是圆的之后,会通过一系列的历史现象的记录与揭示,并通过模拟实验,使学生明白究竟为什么会得出地球是圆的这一个结论。这样既能使学生信服科学知识,又能在学习科学规律揭示的过程中提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促进小学生科学素养的提高
科学是第一生产力,小学生的科学素养的发展关乎国家的未来,关系到未来中华民族在世界上的地位。因此,提高小学生的综合素养尤其是科学素养是目前教育的重要目标。新课程标准中对小学自然科学教学标准中的学科定位及教学目标有着比较详细地介绍,比如,科学更加关注学生探究精神与能力的培养,但是关于具体的教学方法并没有详细规定。科学作为一门以实验探究与验证为主要内容的学科,教师要在教学中注重发挥自己对待科学的正确态度,即面对真理不应该绝对服从,世界上没有永恒的真理,要培养学生们对于知识的怀疑和求实的态度,鼓励学生多问几个为什么,而不是把科学作为一门既定的、不容置疑的知识直接灌输给学生。学生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也要学会对教师、对教材保持一种怀疑与验证的态度,不迷信学术权威,善于自己通过多种媒介查阅信息,搜集资料你,验证理论。有的学生对生活中的很多现象都有着为什么的疑问,这些问题并不一定能在课堂中得到教师的解答,学生可以作为利用网络查询、课外阅读等方式寻找问题的答案,这样既锻炼了自己搜集信息解决问题的能力,又扩充了自己的知识面,提高了科学素养。教师通过对自己的角色进行合适而又准确的定位,从提高自身的职业素养入手,不断优化课堂教学的质量。
三、小学科学课对教师的综合素质的要求
面向全体学生,让每一位学生都得到发展是新课程所倡导的教学理念,而“先学后教、以学定教”正是符合这一理念下的做法。以“先学后教”为基本特征,强调“先学后教,以学定教”是对传统课堂“先教后学”的一个历史性改革与突破。一段时间以来,我校开展了新课程下高效课堂教学研究。在课堂改革中,大力开展“先学后教,以学定教”的教学模式,结合本人在教学研究中的一些经验,谈谈自己的一些认识与体会。
我校高一共14个班, 其中12个平行班,两个重点班,每班人数60人左右。普通班整体物理水平不高,而且人数众多,这就导致每节课学生都会产生很多疑问。由于学生太多,老师分身乏术,学生的疑问得不到及时、有效地解决,长此以往,学生知识上的漏洞越来越大,并逐渐丧失学习的兴趣。为解决这一问题,既要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自主学习,又需要同学间的相互帮助、合作学习,也需要老师的适时点拨,及时解决问题。结合市教育局提出的高效课堂教学研究活动,我校物理教研组组织老师申请了新课程下高效课堂教学设计研究的课题,在课题中提出了“先学后教,以学定教”的教学模式。针对这一模式,课题组进行了大量的研究,探索怎样将这一模式运用在我校学生的物理学习中,通过物理学科的探索,逐步将它扩展到其他的学科。
“先学”是指学生的先学,余文森教授认为:当学生已经能够自己阅读教材和自己思考的时候(处于相对独立和基本独立的阶段),就要先让他们自己去阅读和思考,先学立足解决现有发展区问题;协同教育认为:先学后教已成共识的前提下,在课堂活动之前,学生独立(在教师的指导下)准备,搜集资料,发现提出问题带到课堂进一步学习,这谓之“备学”。“先学”不是让学生泛泛地、单纯地看书,而是在教师指导下自学,首先是提出学习目标,并提出自学要求,进行学前指导后,学生带着思考题在规定时间内自学相关的内容,完成检测性的练习。自学的形式多种多样、灵活多变,可以是看例题、读课文、看注释、做实验、发现疑难做记号、做与例题类似的习题等等。在学生自学时,教师巡视,发现问题记下来,但不讲话,不干扰学生自学。
“先学”的效果取决于教师的指导及教师的先期准备,因此对教师的指导要求更高,需要提前解读教材,站在一单元,一学期的宏观的角度去审视一课时的备学。备学要注意两点:一是不仅要紧扣教材的重难点,还要注意引发学生的思考,培养学生的创造力;二是设计的形式要多样,要能激发学生主动去备学的愿望。这就要求教师每节课都要编写出适合学生要求的导学案,导学案编写的质量直接影响了学生“自学”的效果。因此在“先学后教、以学定教”教学模式中,导学案的编写显得尤为重要。课题组在导学案的编写中做了很多的尝试,现就编写的思路及思考给出以下说明。
在必修一第二章第五节《自由落体运动》中导学案是这样编写的:(1)重的物体一定比轻的物体下落得快吗?请举例说明。学生通过生活经验觉得重的物体下落比轻的物体下落得快已经是司空见惯的事情,但教师在这节课提出了这个问题,还加了一个特定词“一定”。学生产生了很大的疑问,有了获取知识、急需解决问题的欲望。这节课教材中是这样介绍的:先列举了一些生活中常见的落体运动,从这些实例中抽象出自由落体运动的概念。教材“说一说”栏目提出了这样的问题:
为什么物体在真空中下落的情况与在空气中下落的情况不同?关于这个问题,你有什么假设和猜想?
对猜想物体下落的快慢与哪些因素有关的问题中,教师可以设计这样的探究小实验:取两枚相同的硬币和两张与硬币表面面积相同的纸片,把其中一张纸片揉成纸团,在下述几种情况下,都让它们从同一高度自由下落,观察下落快慢情况。
①从同一高度同时释放一枚硬币和一个与硬币面积相同的纸片,可以观察到谁下落得快?
②两张完全相同的纸片,将其中一张卷紧后从同一高度同时释放,可以观察到谁下落得快?
③一块面积较大的硬纸板和一枚硬币,(纸板比软硬币重),从同一高度同时释放它们,可以观察到谁下落得快?
传统的教学,往往被教师认为是“讲课”,就是把书本知识传递给学生,教学成了单向的信息传递,把教师的教作为主要的主动活动,把学生的学作为被动的活动来看待。这种教学忽视了教学是学生获得发展的过程,只关心达成教育目的的手段,而忽视了对目的的本身及教育本质的追问,割裂了教育目的与手段之间的联系。新课程强调教师应积极把自己定位于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这一角色上,课堂上应积极引导学生进行自主的、探究的、合作的学习。
在新课程理念下,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体,教师的作用在于引领,当向导,逢山开路,遇水搭桥。随着新课程改革的逐步深入,课堂教学的组织形式正在悄然发生变化。合作学习成了新课程课堂教学中运用得最多的一种学习方式。在教学中,教师要充分调动学生的自觉性,发挥自主性,打开知识之门,让他们自己走进去。
苏霍姆林斯基说:“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在儿童的精神世界里这种需要特别强烈。”而有效的合作学习,恰恰给学生提供了这样一个平台,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给学生有个性的学习提供空间,更给生生互动、师生互动提供了一个有效的平台。让教师从高高的讲台上走下来,走向学生;让学生从坐着被动地听课,接受知识,转变到主动参与课堂教学,发挥学生的主体意识和创造性,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那么,怎样才能组织好课堂合作学习呢?在具体的课堂教学中,很多教师虽然让学生组成小组进行合作学习,展开讨论,但是在讨论中却不指导学生互相交流,也不监控学生在小组内的交往活动,学生对讨论过程困惑茫然,不知所措,导致合作学习流于形式,效率不高,出现了走过场的现象。如何进行有效的合作学习,提高学生的思考和讨论的质量应该引起广大一线教师的重视。
在一些西方课堂上,合作学习是一种常见的教学方式。在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方面,鼓励他们进行有效的对话起着很重要的作用。为了进行口语和写作练习,很多教师习惯把学生安排成一对对的“学习伙伴”,让他们自由交流。但是为了讨论的有效性,必须重视教师的作用。教师在开始让学生进行合作学习之前必须清楚地认识到以下几个方面:通过合作学习活动,学生应当取得怎样的学习成果?需要同伴怎样的帮助和支持?应给予同伴怎样的支持?这些都需要教师事先说明,必要时还可以提供案例,让学生清楚讨论的步骤,从而保证合作学习的有效性。
然而,教师在学生的讨论中必须努力做好以下注意事项:
一、教师要迅速下一些“指令”以集中学生的注意力
教师的一些快速指令有利于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并且给他们创造很多的交流机会,如“当你有疑问时向你的组员求助――”“给你们五分钟的时间――”等。
二、教师要给学生必要的示范
学生的注意力毕竟是短暂的,他们的谈话很容易造成离题现象。尤其是刚开始的几周,要给学生示范如何进行讨论,如何回答伙伴提出的问题。
三、要帮助学生表达自己的想法
有时学生理解了教学内容,但是不一定能够表达自己的想法,所以教师应该帮助他们进行更有效的讨论。为了做到这一点可以用问题来引导所有的学生,如“你们还记得要互相帮助吗?”“你应该问什么样的问题?”不断提醒他们合作学习的规则。
下面这个初二数学课堂教学案例就是一个很好的、正面的例子。
“5.5平行四边形的判定(2)”教学片段
师:(在学生作了充分的预习之后)今天请同学们采取小组合作的形式,讨论除了我们已经掌握的两种判定之外,是否还可以总结出可以判定平行四边形的方法,看看哪组学得更好!――提出要求,给出指令!
(学生按教师的要求开展合作学习,教师深入到各组巡视。在一个小组发现学生正在按不同分工各自寻找论证、画图,就适时鼓励他们,并告诉他们列好后要工整地写出来,以备交流时展示出来)
(教师又来到一个小组,发现两个学生没有和大家一起讨论)
师:你们为什么不参与讨论呢?有什么困难?――指出问题,给予指导帮助!
生:我们不知道还有其他的方法可以判定平行四边形!
(教师指导这两个学生去总结已学过的判定平行四边形的定义与两个判定定理,然后再根据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去讨论探索!)――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给予不同角度的指导!
(一会儿,教师来到另一个小组,发现学生只找了课本上的判定定理3)
师:你们在预习时知道了这个定理了吗?
生:是的!但是我们找不出其他的,也不知怎么找?
师:你们可以模仿判定定理,如“一组对边平行,另外一组对边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然后再作出证明或举反例!――对于觉得无从下手的学生,给予具体的示范指导!
(教师又来到一个小组,发现两个争论的面红耳赤)
师:你们的意见有什么分歧?
生1:我觉得“一组对边平行,另外一组对边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是正确的,因为我画了很多符合这些条件的图形都是平行四边形!
生2:我觉得“一组对边平行,另外一组对边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是错误的假命题,但我又说不出理由来说服他!
师:你们提出的这个问题很有价值,老师和你们一起讨论好吗?
(师生共同讨论)
(教师又让这组的同学提出这个问题在全班交流。最后得出结论。)――对于有价值对课题有正确的引导的讨论话题要给予引导、深化,以达到讨论的目的!
在这个案例中,教师的活动虽然不多,但是却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发挥了组织者、引导者、参与者的作用。
1.规范了参与合作学习的学生的行为,对学生的不积极或错误行为进行监督指导,提出明确的要求,确保合作学习能够顺利开展,并且不流于形式。
2.帮助学习有困难的学生排除障碍。在合作学习中,时常会出现因为思维受阻不能深入的情况,这时需要教师及时的点拨。在案例中,教师发现两个学生存在思维障碍后,立即给这两位学生进行点拨,使他们能够顺利地与其他学生进行交流。
3.及时发现火花,并给予鼓励。合作交流的过程是学生间思维碰撞的过程,时常会有思维的火花闪现。这种火花可能是一个富有创意的想法,也可能是一句富有哲理的话。教师要在倾听中努力去感受和寻找。在以上课例中,教师发现一个小组正在按不同分工各自寻找论证、画图,就适时鼓励他们,并告诉他们列好后要工整地写出来,以备交流时展示出来;在另一组发现学生对某学生提出的命题有了争议,提出了一个很有价值的问题,于是倾听他们的不同意见,并鼓励这组学生在汇报时提出这个问题,全班讨论,这都是在发现思维的火花。
4.要加以适当的引导深化。在开始采用合作学习这种形式时,小组的交流和讨论往往容易出现浅层次、表面化。
从教育专家到普通一线的理论和实践都表明,在学生合作学习中,教师要进行有效的组织,教师不应是旁观者,更不要做局外人。教师在学生合作学习中应该是组织者、引导者、参与者。教师必须深入到每一个小组,认真倾听大家的发言,适时地组织小组成员进行交流。
参考文献: